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上清紫微帝君南極元君玉經寶訣

經名:上清紫徹帝君南極元君玉經寶訣。撰人不評,約出於南北朝。內載《太微帝君二十四神迥元經》、《南極元君玉經寶訣》二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上清紫微帝君南極元君玉經寶訣

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內神、二十四真人,混氣變生,主仙上精,散解胞結,釋滯開元。

二十四結節,須二十四神所命,乃得除脫也。兆能修存名字者,則治鎮一身,保守元精。欲解節結之日,當先祝之,乃得開關耳。紫靈並是結氣之玄宗,成體之真神、運導雲霧,帶生真煙,各能致玉輦龍騎,千萬列行,同與一體,白日登晨。此太上真人二十四神存玄守元帝君上生玉清乘飈之道。

常當安身靜一心,正氣夷形,閉目內視,忘體念神,燒亂盥漱,存神守真,髣髴三入藹藹暉玄。行之十八年,太上命太微帝君太一五神,化生混靈道君,邀二十四真人,千乘‘萬騎,風躡雲行,呼吸流霞,白日造天。
存神之道,勿一交非類,深室避事,棲精攝靈,心存目想,微妙守沖,靜魂安形,則萬害不傷,百鬼避竄,千妖不行,消殃散禍,妙不可勝。先叩齒二十四通,畢乃存思。
高上寶書神明科經說曰:叩齒之法,左左相叩,名曰折制天鐘;右右相叩,名曰震椎天磬;中央上下對相叩,名曰嗚嚴天鼓。若卒遇凶惡不祥,當折天鐘主十過。若經山,辟邪威神大祝,當椎天磬。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嗚天鼓。叩齒雖一,其實有左右上下也。故凶惡而畏天鐘之響,山神而攝天磬之洞,招神而肅天鼓之震矣。玄商有節,希微內感,不可以付而求,不可偶然而古也。千章萬章,皆當如此,叩齒之道演矣,鐘鼓之音別也。是以道數不可乖錯,術法不可雜亂。乖錯則有闇昧之敗,雜亂財有讟毀之橋,非冥冥之無貫也,行冥貫之無序耳。道之不成,事之不驗,良由求真之徒不得法也,履邊轍之,造而多愆乎。
折天鐘三十通,謂無他祝,孤行此以除不祥耳。若有所按行,隨本文叩齒之多少,不必須折三十通也。
腦神名覺元子,字道都。形長一寸一分,色正白。
髮神名玄文華,字道衡。形長二寸三分,色玄。
皮膚神名通眾仲,字道連。形長一寸五分,色黃。
目神名靈監生,字道童。形長二寸五分,衣五色衣。
項髓神名靈謨蓋,字道周。形長五寸三分,色白。
膂神名益歷輔,字道柱。形長三寸五分,白玉素衣。
鼻神名仲龍玉,字道微。形長二寸五分,青黃白色衣。
舌神名始梁峙,字道岐。形長七寸,衣赤衣。

右存一身上部八景神童名字,先存之,並嬰兒之形,髣髴在身,各安其所。訖,乃叩齒八通,咽液八過,而微祝曰:

上景八神,一合入身,帝君玄母,五神各陳,舉形遂化,流變適真,千乘萬騎,俱昇帝晨,白元無英,導養太賓,八靈翼體,玉華銜煙,恍惚十周,徑造日門。
初存思之始,先三呼神名字,祝訖,又三呼神名字,令聲纔出口,三部同爾。平旦、日中、夜半三時,恒存二十四神,以次念之,祝呼如上法。
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形長八寸九分,色赤。
肺神名素靈生,字道平。形長八寸一分,純白。
心神名煥陽昌,字道明。形長九寸,色赤。
肝神名開君童,字道青。形長六寸,青色。
膽神名龍德拘,字道放。形長三寸六分,青黃綠色。

脾神名寶元全,字道騫。形長七寸三分,黃色。

左腎神名春元直,字道卿。形長三寸七分,色玄,數變白赤,五色無常。

右腎神名象他無,字道玉。形長三寸,色白或黑。

右存一身中部八景神童名字,次存之,並如嬰兒之形,髣髴在身,各安其所。訖,叩齒八通,咽液八過,而微祝曰:
中景八神,四變九飛,鍊魂保身,明景同暉,帝君解結,胎縛四歸,上通玄母,散靈出威,得與八神,合輦齊飛,千乘萬騎,上登太微。
胃神名同來育,字道展。形長七寸,色黃。
窮腸中神名兆滕康,字道還。形長二寸四分,黃赤色。
大小腸中神名蓬送留,字道厨。形長二寸一分,色赤黃。

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虛。形長九寸一分,九色衣。

胸膈神名廣瑛宅,字道沖。形長五寸,色白。

兩脇神名辟假馬,字道成。形長四寸一分,色赤白。

左陰左陽神,名扶流起,字道圭。形長二寸三分,色青黃白,在男存為左陽,女存為左陰。

右陰右陽神,名苞表明,字道生。形長二寸三分,色青黃白,在男存為右陽,女存為右陰。
右存一身下部八景神童名字,後存之,並嬰兒之形,髣髴在身,各安其所。訖,乃叩齒八通,咽液八過,而微祝曰:
下景八神,散形化靈,紫煙鬱生,含元守精,太一元父,帝君挺生,七華映籍,司命記靈,魂魄以安,五華育明,千乘萬騎,與我同并,先造太素,次揖上清。
道一內神,名遯無馬,字道極生。形長二寸二分,紫色。男存曰道一內神,女存曰真元中靈。
右一身極根之幽神,守中之上靈也。次又存之,如嬰兒之狀,安坐其所。訖,乃叩齒三十過,咽液二十四通,而微祝曰:

玄上內真,養形侍晨,總紐攝綱,九度八旋,外星布列,內館九陳,帝君合昌,九道七咽,出液內精,和灌衆神,五臟生華,反老童顏,千乘萬騎,與我昇天,上朝太陛,高揖玉晨。
右一身寶名內字,化生之精神也。不知此名,則仙道不成矣。若解結之日,不先祝此者,則結節不解也。必結節不解,三魂失適,上元內喪,五老失明,帝君乖踈也。男存為男童子之神,女存為女童子之神,俱同一名字也。
存二十四神,常以夜半去枕平卧,握固放體,氣調而微者,思具身神,安念帝君,令髣髴居位,閉目內視之。如有不具,便當燒香,平坐閉目,握固兩膝上,精存衆祝行如法。其平旦、中時存神,自平坐而行之,勿令有見之者矣,皆內視臨閉而存也。
月一日夜半,存神訖,又存兩目中有白氣,如鷄子大,在面目前,須臾變成兩明鏡,徑九寸,以前後照我一體上二十四神,使洞鑒分明,良久,心祝曰:

大明寶鏡,分形散化,鑒朗元神,制却萬魔,飛行上清,披雲巾羅,役使萬靈,封山召河。

畢。五日一行之。所謂覆挾內精,檢斂五神者也。常能行之,灾害不生,而位登高仙。
拂童之道,使徹見帝君五神,及二十四神之法。常以甲子之旬,庚午之日,日中之時,取清水一升,以一銖真丹,投水中攪之,左行三七過,祝曰:
玄流朱津,生光八明,身神衆列,並來見形,徹視萬里,中達九靈,帝君映童,使我上精。
祝畢,東向以水洗目二七過。恒行之者,徹見萬神。祝當微言,以水向月建。
太虛真人神仙內記太上真人招五辰飛魂洞房六合隱存寶訣
太上真人招五辰於洞房,籍飛魂於六合隱存祕道,南極元君玉經寶訣。
夜半清靜,坐卧任意,安體清心,寬氣調神,臨目內視,存西方太白星在面兩眉上,名為玉璫紫闕。眉上一寸直入一寸,為玉璫紫闕。陽日存星在左眉上,陰日存星在右眉上。次存北方辰星在天中帝鄉玄宮。帝鄉玄宮從鼻直上,而至髮際五分,直入一寸。次存東方木星在洞關朱臺。洞關朱臺在目後一寸直入一寸,陽日存星在左目後,陰日存星在右目後。次存南方熒惑星在玉門華房。玉門華房在兩目內眥際五分直入五分,陽日存星在左目眥際,陰日存星在右目眥際。次存中央鎮星在金匱黃室長谷。金匱黃室長谷,在人中中央直入二分,星如綴懸於上。存思都訖,髣髴令星處其位,當覺使五星出光芒,放五色煙,貫我一身,洞徹內外,體中如有黑黑星精來入也。乃叩齒五通,咽液二十五過訖,乃微祝曰:
高上紫闕,內見帝君,太一混合,紫房之門,門內煥明,是為三元,三元結精,乃有五神,寶曜敷暉,放光衛晨,精化積生,變為老人,首建素冠,綠帔絳裙,右帶流鈴,左佩虎賁,手把天剛,散鋒飛辰,足躡華蓋,吐芒鍊身,三景保守,令我得真,養魄制魂,乘飈飛仙。

畢,又咽液三過,叩齒三通。常能行此道十五年者,於是南極老人丹陵上真,迎以綠雲之輿;西極老人素雲子期,迎以黃飈之車;北極老人玄上仙皇,迎以玄景之龍;東極老人扶陽公子,迎以青軿之輩;中元老人中央上玄子,迎以曲晨之蓋。五老一合,俱昇紫虛。行之勿令不常也,存之勿令不精也。忌履穢,禁雜處,常薰香,數沐浴。違之者凋敗,順之者飛仙也。存星畢,而欲有所願,在意所祝後,續言之也。
存五星共室止處,直入項下二寸,仍辟方一寸,星如彈丸,照洞面體。月旦、月望、月七日、月九日、月十三日、月十七日、月二十日、月二十五日,鷄嗚時,存日月之象在魂房六合。魂房六合在兩目外之上角小仰高空之中,按之叩齒,聞乎下有四會,動在其下者是也,直入一寸方九分,名曰魂房六合之府。日左月右,存使光明洞形,令髣髴在位,開目極念,無得遺脫。畢,叩齒七通,而微祝曰:

大明靈晨,九度鬱青,招霞藏暉,灌鍊五形,宮駕六合,七神調平,使我飛仙,魂登上清。

畢,行之十五年,玉皇遣三素軿來迎。子當養能嗚鷄,使其司旦而有常節者也。若隱章而作,必失日月之交暉也。南極夫人受此術太上高真,名曰雙景翼形隱存幽道,審是仙骨者,乃得聞此經目也。
東向太清玄元上三天無極大道、諸君丈人。西向天師、女師、嗣師、系師三師君。北向太上老君、太玄上一君、太上丈人。南向道德君道德丈人、萬祿君萬福丈人、萬生君萬生丈人。

上清紫微帝君南極元君玉經寶訣竟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飛仙上經

經名: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飛仙上經。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或隋唐。假託西城王君傳大茅君。言存思瓊華玉妃飛仙之法。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飛仙上經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之道,絳臺妙靈瓊華玉妃哺飴之法,祕於上清絳臺皇極之宮,刻玉書之,以授諸應真人者。行其道,當潔身遠岫,洗心遐林,神炁冥一,清齋三十日,然乃為之,如是十五年,道成為上清真人。又當陶金製絳,以奉經師,示不宣之約,然後依按修鍊,以致紫炁下降,玉妃登房,五臟煥徹,百體金固,擁形絳雲,受書玉皇,飛行上清。

其道每旦視日出時,出庭中焚香施席,叩齒二十四通,次九拜以就位。按手兩膝,待氣平志定,極念日中有流光流霞九百萬丈,自日下來,洞照我身,良久,引取霞精作四十九咽入腹,見五內融映,表裹光燭,神觀紫霞,接天無窮,即叩齒九通,心祝曰:
元精大神,紫霞鬱生,金光纏旋,灌鍊我形,尸塵解落,與道合神,使我洞曉,大羅上清。
次存日下紫霞流光之根有女子形如嬰兒,頭作三角雲髻,戴絳巾,身上著錦華衣,蒼玉之珮,手執日帝玉真紫霞之符,飛身步霞,來對我前,令極心想,不得遺却,密祝曰:上清丹元絳臺妙靈瓊華玉妃,諱鬱洞珠,字璟明瑛。如是三過,曰:使我身御紫霞,上造日宮,飲食玉清,與道齊齡。
次存玉妃以右手援我左手,携我形起,飛步紫霞流光之上,奔飛日中。良久,覺形少熱,見我形在日聚光之內,即見上清丹元玉真帝皇坐日中紫雲之上,形如嬰兒,著紅錦玉衣,腰五明月珠,口銜赤日,日出九芒,芒作紫色,紫芒上各綴一玉精,形如鷄子,大如彈丸,光芒垂下,長九寸許,玉精作紫絳青白黃碧綠紺蒼九色,玉精圓動,光炁回旋。
次又存玉妃在帝皇之右,我形跪前,心九拜,祝曰:上清丹元玉真帝皇上真道君,諱龍晶騰,字絳曦僇。如是三過。即存我以口仰承玉精,先自蒼玉始,仰承玉精入口中,覺少熱,即存咽入下丹田。
次存紺玉之精入丹田中,次存綠玉之精安明堂中,次存碧玉之精入洞房中,存此四玉精懸著定位,炯炯如日。次紫入左腎,女右腎,絳入心,青入肝,白入肺,黃入脾,令入我五臟,玉光交映,形神合一。叩齒九通,存形居帝皇前,祝曰:
靈芒玄化,九玉神精,日真帝皇,至道之王,紫霞激注,明堂洞房,鍊我五臟,自生瓊璫,寶髓丹液,雲翥高翔。
忽然忘形,在日中合為一體,良久事竟,令不覺在席上,依然如日之狀。至日中時,室中南向大坐,按手兩膝,思日中有絳霞長九百尺,日際流注,下接我身,光明煥爛。存瓊華玉妃手執紫玉之甖,飛步霞上,來降我前,即存祝諱字依前法,如是三過。次見玉妃以玉甖著我口,存視甖中有黃玉之飴,因飲之,得九口止,心存玉飴勃勃如雲,散徹五臟,舉身作赤光。因祝曰:
瓊華高真,日帝之靈,持運妙化,策御日神,玉甖黃飴,啖日之靈,華敷五臟,遐齡復甖,形棲絳臺,長與炁并。
次存玉妃揖携我形,共起登行絳霞之上,造日中,審見日中有絳玉之臺,高廣千壘,中有金床,因寢其上,玉妃並首南向,我形北向,因忘形住絳臺中。夜半起憚床上,向月所在,心五拜,存月中有白光之霞七百萬丈,下接我身,霞中有女子,頭戴碧英芙蓉冠,黃錦衣,手執金盤,中有神珠如明月,冉冉下立我前。叩齒六通,祝曰:
月中金真,上清神母,諱玥鋈停,字偉霓焰。如是三過,取珠咽之入心中,令光炁四徹,祝曰:

金精太素,神珠至真,精光密照,蕩清心塵,百神化鍊,我炁合明,願與太上,棲形上清。次存金真神母隱形,與光與霞一體,我亦忘形,廓然莫得。

日帝玉真紫霞之符,朱書青素,盛絳囊中,佩之。又作小符,書青箔上,月一、三、五、七、九、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日,各服一,東向再拜服,送以玄泉。

玉清自然之文

道士行此道,至忌穢敗不精。盛勤行之十五年,受書為上清真人,得御飛龍,從千玉童以出入太極。行玉真帝皇服日中玉精之道,玉妃飲日中黃飴金真。
餌服神珠之法,道成,九玉日精化為九丹,生兆神炁,十五年九玉精化為九色之神龍,神珠之精化為神光之輿,舉兆身以登上清也。西城總真王君傳太玄真人茅君,汶水真人蔡君祕於上清絳臺皇極之宮,帝皇玉妃鍊仙之節度也。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飛仙上經竟

黄庭内外景玉经解-宋-蒋慎修

黃庭內外玉景經解

經名:《黃庭內外玉景經解》。宋·蔣慎修注。殘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黃庭內外玉景經解

朝散大夫賜徘魚袋臣蔣慎修上進

仙人章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

神元方也,真有物也,元方則仙道所不能有,有物故可以積累而成焉。

黃童內音難可聞,玉書絳簡赤丹文。
脾部之官,中有明童,故日黃童也。黃庭三疊,皆以誦、味,五臟不接外物,故日內音也。所謂諸天隱齣,蓋本諸此。夫至人元所事乎聞,眾人聞而不能解,元所事乎聞與夫聞而不能解,皆所謂難可聞也。欲聞且解者,元他焉,蹟其意而已。仙道多方,然要在與陽俱升者也。修煉之精,成乎純陽。故其為書物之以玉。玉之為物,純陽之精也。上清之氣,下與物接,故其為簡色之以絳。絳之為色,天道之降也。所謂純陽者,本乎一陰一陽,修煉而成之也。以其本乎陰陽。故其雜而成文,則日赤日丹。赤以火為陽,丹以二為陰,蹟道德之意見於物色,蓋如此也。書載道者也,簡載文者也,載道以純陽之精,載文以天道之降,皆所以象其物宜也。文也者,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參伍錯綜,以成理致,於事為華,於時為夏,天道下濟,萬化呈露於斯時也。析理精微,擁瑩道妙,則赤丹之義於此明矣。
字日真人巾金巾
能解其義,則所謂積精累氣,以成真也。其稱字者,以道成而尊,故褒其名也。老子云字之日道,與此同意。巾金巾者,精氣所生,皆首於肺,故其飾如此。
負甲持符開七門,火兵符圖備靈關

負甲者,北方龜蛇之屬,背陰以自衛者也。火兵者,南方朱烏之屬,向陽以制敵者也。七門者,耳目鼻口,所謂生門。生門外通,識性內合。故莊子日: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推此而言,則知六入之用,皆有符於焦牖之問者也。是以開七門者,鈴先持符,持符而開,則元妄作之咎矣。然而持符開門,又鈴先於負甲者,以謂生門一開,六賊入之,所以急於自衛。自衛者固,則元有後艱。此所以為負甲持符開七門也。符圖者,河圖九官,皆我合也,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此則一身上下,元所不契,故可以備靈關也。靈關者,三關之中,三才道備,人配天地,所以為靈也。精神盛衰,生命之本,內與數合,外與理符,則妄動之愆元自而至也。治國者,門關用符節,未有啟閉,入出而不由符者也。門近也,關遠也。近既啟矣,則遠者不可以元備,此所以為火兵符圖備靈關也。

前昂後卑高下陳

前昂者,朱烏之屬,趨上者也。後卑者,龜蛇之屬,趨下者也。既日昂卑,又日高下者,昂卑位也,因其昂而高之,因其卑而下之人也。陳謂列而布之,人所為也。
執劍百丈舞錦幡
執劍百丈,言威烈之壯也。舞錦幡者,文探之振也。此皆火兵之具也。幡以表眾,使人樂從,是以舞之劍以勝敵,使人畏服,是以執之。
十絕盤空扇紛紜
九官十色,相屬而為錦,相離而為絕。絕者,蓋以色不相屬為名,其實幡也。《度人經》 所謂十絕靈幡是矣。膽部云,九色錦衣綠華裙者,正色有五,加以文章備散以應九官,而木出於土,青黃合體,其變為綠,是十色也。此章所論真人之道,要在驅除邪偽,全其神守,鈴使符圖之數,冥契胳合,外物之來,元幟可抵。故此十色,周匝綿密,莫得其際,雖有邪偽日遊其藩,孰得入其合也?然猶未忘驅除之衍,則所謂能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夫能為不可勝者,元他衍焉,資乎威明之神而已矣。此所以十色全備,與膽相應也。然而膽屬少陽,雷電八震,龍旗橫天,墊蟲昭蘇,上下交泰,故其文相屬而為錦真人者,外群乎人,內成乎天,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則與物遠矣,故其文相離而為絕。然則上言錦幡,下言十絕,要其終也。
火鈴冠霄墜落煙
火鈴,膽之威聲。於此言者,所謂資乎威明也。夫邪偽幽沈下道也,火鈴飛空上道也。然膽之威聲上而不下,則幽沈之類得其便矣。是以火鈴之勢雖飛空冠霄,而以墜落為用也。膽部言擲,而此言墜,蓋擲而墜之其義相成也。煙之為物,不可墜也,今言墜落煙,則其下擊之勢迅矣。蓋火,陽物也;鈴,陰類也。火鈴者,陽中有陰,離象也。離以上為利,以下為用,此性命之理也。

安在黃闕兩眉問,此非枝葉實是根

天庭,天位也。黃庭,地道也。地道主內,其勢下也,以其內且下所以出而上通者,鈴有闕焉。闕者,當途而高也。兩眉之問實為天庭,而黃庭之闕亦居其問,是以有黃闕之名也。黃闕者,天地往來升降之大途也。天地訢合,以產萬化,則真人之道要妙在此。此所以上下配合而為二才也。然黃庭位下而黃闕在上,故言安在。安在者,疑所在也。疑所在者,以道元不在故也。道元不在,則其疑之,乃所以在之也。枝葉者,由根出而非根也,以其非根是以榮枯代謝、日改月化而根不與也。真人者,歸根復命,獨成其天,則彼盜誇之徒,文探利劍、飲食貨財、責著追求,有係於此,皆屬枝葉。所以真人負甲持符,開門備關,屏絕外物,迴光反照,則云為動靜皆由根出而元虛妄之咎,故日實是根也。

紫清章

紫清上皇大道君

此則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號一帝也。首章離而為二,此篇合而為一者,以上篇論真人之道、屏絕外物、迴光反照、等不等觀得元分別,見諦成道,名為真人故。夫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歸一帝,更出互用,其道微妙,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真人乃能知之。
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
太玄者,北方玄天,孳萌化物,以固靈根。太和者,東方蒼天,委和生物,以達靈芒。二神俠侍,尊歸一帝,而仙道達矣。蓋仙道雖廣,要在存生。故自北之束,以應陽中,化生之理於此備矣。然四時成歲,天道乃全,止乎陽中,特其端耳。
飛升十天駕玉輸,晝夜七日思勿眠。
天數唯九,今言十天,則其一虛也,亦猶大衍虛一,妙本在焉。古之真人,見諦成道,妙解一帝之旨,則可以超越九天之外,獨遊虛一之境,所謂飛升十天也。飛升者,與陽同波,故曰玉輪。玉,純陽也;輪,下道也。言乘純陽之氣,自下而升焉。夫陽動於下,復之時也。七日來復,復之數也,思所以上達也。乘純陽而上達者,非好眠之事也。古人聞道,淫思七日,至於骨立。立,反眠者也。然此修為之功,其於真人之道,蓋原始而言之。
子能修之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
化生萬物,使我仙者,帝使仙也。帝使仙者,自然而然也。是以我之我,內道也。子能修之可長存者,學所成也。學所成者,非自然也。是以子之子,下道也。夫道非自然,非不自然。此文獨以自然為非者,所以立教也。教立則學與自然同於一致。
是由精誠亦由專
精誠而專、乃積功成煉之事也。誠,元疑也;專,不貳也。元疑於物,物亦應焉;不貳於心,神亦凝焉。商丘開信妄以為實,故泳河而得珠,元疑而物應也。佝償丈人,不以萬物易蜩之翼,故元往而不得,不貳而神凝也。學道之人,存想三官,萬神應念,精誠至矣。然物或問之,鮮不失墜,故當斷滅因綠,屏棄名利,一心志道,道可得矣。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內守堅固,乃精誠而專之事也。內守者,元他求也。元他求,則專矣。堅固者,執而不拾也。執而不拾則誠矣,專而元他求則不失真矣。加以執而不拾,則真中之真也。然專而元他,執而不拾,則或蔽而不通,故虛中恬淡,所以救其蔽也。虛中則不專於內守者也。恬淡則不專於堅固者也,然則內守堅固著法者也,虛中恬淡離相者也,非著法不足以入道,非離相不足以得道,得道則非求於神,神自致矣。

百穀章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

土地精者,不足以養神而可以養形也。邪魔腥者,不足以養形而其發聞又加穢焉。加穢而云美者,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不足以養神而云精者,言猶有以輔其真也,以其著於土地則有親下之理,其與飛升十天不可同日而語也。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
神明之容,以清虛條達為善,飲食厭飲溺於馮氣,失其清虛則臭亂矣。胎氣者,所受於天,渾淪和合,生理內發,自然堅凝,及夫視聽食息交攻於外,日鑿一竅而胎氣零矣。神明臭亂日以變滅,則非所以反老也,胎氣散亡則非所以還嬰也。魂所以為靈也,神明散亂終身不靈,故三魂忽忽也。魄係於形者也,胎氣散亡,形體毀憊,故魄糜傾也。

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食氣者所以使之聚而不散也。太和者,少陽之氣,委和而生,口為其官,漱咽靈液,以生光華。此皆生理之本,不假外物,自足為養,故能不死也。黃寧者,混康之所以為康也。脾部之官,消穀散氣,主治百病,故常運而不寧。今以真氣自養,不假外物,則元所主治,故能寧而康也。論日:前章云,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政神,則是積功成煉,以成真人,故此章絕棄外物,以真氣自養,則可以不死也。至於初學之徒,天真未完,神守未固,則所以補相生理,蓋亦元所不備,外物之養固未可以絕棄也。故天產養精而神氣泰定,地產養形而膚革充盈,則所藉脾胃合德政功,芳澤滋榮,其補大矣。是以太倉明童主調百穀,兼資五味,推煉致新,運動元方。所居之官,謂之黃庭。庭者,布治之地,中部老君所以有為也。至於積功成煉,內守堅固,則百穀五味一切棄絕,虛中恬淡則脾胃之官同於虛室,故其所入,謂之黃寧。黃寧者,雖未離乎形色,而近於寂然不動者矣。十天真人所以元為自然,蓋本於此。

黃庭內外玉景經解竟

黄庭内景玉经注-唐-白履忠

黃庭內景玉經註

經名:黃庭內景玉經註。原題梁丘子註。梁丘子即唐白履忠。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參校版本:一、《雲笈七籤》,收入該書春十一。二、《修真十書》本。

黃庭內景玉經註

目錄#1

黃庭內景玉經訣卷上

上清章第一
上有章第二
口為章第三
黃庭章第四
中池章第五
天中章第六
至道章第七

心神章第八

肺部章第九

心部章第十

肝部章第十一

腎部章第十二
黃庭內景玉經訣卷中
脾部章第十三
膽部章第十四
脾長章第十五
上睹章第十六
靈臺章第十七
三關章第十八
若得章第十九
呼吸章第二十
瓊室章第二十一
常念章第二十二
治生章第二十三
黃庭內景玉經訣卷下
隱景章第二十四
五行章第二十五
高奔章第二十六
玄元章第二十七
仙人章第二十八

紫清章第二十九

百穀章第三十

心典章第三十一

經歷章第三十二

肝氣章第三十三
肺之章第三十四
隱藏章第三十五
沐浴章第三十六

#1此目錄原無,鋸本書正文杯題輯補。

黃庭內景玉經訣

《黃庭內景玉經》者,一名《太上琴心文》,琴,和也。誦之可以和六府,寧心神,使人得仙也。一名《大帝金書》,扶桑大帝君宮中盡誦此經。以金簡刻書之,故日金會。一名《束華玉篇》。東華者,東方諸宮名也,東海青童君所居。其中玉女仙人皆誦泳之。刻玉書之,故為玉篇也。當清齋九十日,誦之萬過,使調和三魂,制煉七魄,除去三尸,安和六府,五藏生華,色反嬰孩,百病不能傷,災害不得干。萬過既畢,自然洞觀鬼神,內視腸胃,得見五藏。其時當有黃庭真人、束華玉女教子之神仙焉。此文不死之道也,子有仙相,得吾此書也。此文羅列一形之神室處,胎神之所在耳。恆誦詠之者,則神室明正,胎真安寧,靈液流通,百關調暢,血髓充縊,腸胃虛盈,五藏結華,耳目聰明,白發還黑,朽齒更生。所以卻邪病之紛若者,謂我已得魂精六緯之姓名也,形充神寧而曰欲死不可得也,故日內景黃庭黃庭內景玉經訣為不死之道。受者齋九日,或七日,或三日,然后受之。授者為師,受者奉焉。結盟立誓,期以勿泄。古者盟用玄雲之錦九十尺,金簡鳳文之羅四十尺,金鈕九雙,以代割髮敵血不泄之約。此物是神鄉之奇帛,非赤縣之所有也。今錦可用白絹,羅可用青布,鈕可用金鍛,亦足以誓信九天,制告三官矣。皆奉有經之師,散之寒柄,違盟負誓,七祖受考于湯谷河源,身為考鬼於風刀也。湯谷,中山王口訣也。一人受書,得傳九人,審視形氣,必慈仁忠信耽玄注真者,不毀真正,敬樂神仙,乃可示耳。非其才是為漏泄,謹量可授亦誠難也。又先求感應,推訊虛靈者乃佳也。審可傳者,亦將夢以告悟,臨時之宜亦玄解于心矣。宣泄之科既重,傳之者良為嶮墟#1,有黃庭內經之子寧不慎密之哉!《清虛真人口訣》:夫內景黃庭經者,扶桑大帝君之金書,煉真之秘言也。
讀《黃庭內景經》者,常在別室,燒香潔盛,乃執之也。諸有此經辟百邪。若入山林及空暗之地,心中震怖者,正心向北讀內經一過,即神靜意平,如與千人同旅而止。能讀之萬過,自見五藏腸胃,及天下鬼神役使在己。若困病者,心存讀之,垂死亦愈。大都忌食六畜、魚躁、五辛、掩污之事,若脫履之者,沐浴盥漱,燒香於左右,讀經一過,百病除也。右小君言,暮外先讀《黃庭經》一過乃眠,使人魂魄自制練,得三四過乃佳也。

夫萬法以人為主,人則以心為宗,無主則法不生,無心則身不立。心法多門,取用非一;有無二體,隨事應機。故有凡聖淺深、愚智真假,莫匪心神辯識,運用之所由也。但天下之道殊塗而同歸,百慮而一致。從廳入妙,權實則有.二階;吻邊符真,是非同乎一見。有《黃庭內景經》者,束華之所秘也,誠學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余襞習未周,而觀想粗得,裁靈萬品,模擬一形。義有四宗,會明七字;指事象諭,內外兩言。絀聰瞋體之餘,任噓從咽之暇,舐筆磨墨,輒貽原筮。

#1墟:疑當作【峨』。

黃庭內景經註卷上

梁丘子註

黃者,中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日黃庭。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諭即日月星辰雲霞之象也,內象諭即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日內景也。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虛皇前,

三清之境,有玉清、上清、太清,此三清之中,一切大聖之所居也。按《玉緯經》云,上清者,虛皇大道君之所治也。即大道之域,包羅三清。又常朝儀西南方,有太靈虛皇天尊,即元始之本號也。道君欲明作七言之、所,始乎紫霞之官也,亦名紫瓊官,亦日紫晨之官。

太上大道玉晨君,

太上尊之號也。按《本行經》,有元始五老之君號也。玉晨君,即皇老之一號也。

閑居藥珠作七言,
《秘要經》云:仙官中有寥陽之殿,藥珠之闕,七映之房,道君在中而說經也。人身備有之也。
散化五形變萬神,
謂集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先本後進,故假神以托用也。夫神者,隨感而應者也,故有其數,豈直萬乎?
是為黃庭日內篇。
因中而得名也。
琴心三疊舞胎仙,
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則胎仙可致也。胎仙,胎息之仙也,猶胎在腹中有氣而無息。
九氣映明出霄問,
三田之中,有九氣炳煥,無不燭也。《大洞經》云:三丹田及三元、三洞房,合為九官,官中有天皇九魄變為陽陌九氣,化為九神也。

神蓋童子生紫煙,

觀照存思,假目為事。下文云眉號華蓋覆明珠。華蓋即神蓋,謂眉也。明珠,目童子也。紫煙,目精妙之氣。
是曰玉書可精研。
文因述始,專則能通。
詠之萬過昇三天,
精備神充,名上三清。
千災以消百病痊,
精神具則災病自消。
不憚虎狼之凶殘,
元殘傷也。
亦以卻老年永延。
此一章都說黃庭之道也。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靈下關元,

上魂天分也,形,關元有質一如後說。下關地分也。魂靈無人法天地,形象具之。

左為少陽右太陰,

左束右西,卯生酉殺。

後有密戶前生門,

前南後北。密戶後二竅,言隱密也。生門前七竅,言藉以生也,合為九竅也。
出日入月呼吸存。
日月者,陰陽之精也。左出右入,身有陰陽之氣。出為呼氣,入為吸氣,呼吸之問,心當存之。《上清紫文》云:心存日月,坐立任所便是也。
元氣所合列宿分,
元氣,一也。使心與道一合。存日月星辰輝光,照耀羅列,一身分明,與天地合也。
紫煙上下三素雲。
紫煙是目精之氣。存見三丹田中,上下俱有白氣,白氣流通一體。又云:目光有紫青絳三色,為三素雲。仙經云:雲林夫人咒日:目童三雲,兩目真君。
灌溉五華植靈根,
素雲之氣,在江為玉液,存咽之以灌五華。五華者,五臟之英華。靈根,命根植生。

七液洞流衝廬間,

七竅之液,上下周流,上流日衝,下流日迴。廬,額廬之問明堂中。
迴紫抱黃入丹田,
內象諭也。脾氣黃,目氣紫,七液周流,抱黃迴紫,出入呼吸,俱入丹田。丹田有三所,靈命之根也。按《大洞經》云,眉問卻入三分為雙田一,入骨際三分為臺闕,左為青房,右為紫戶,二神居之。眉問卻入一寸為明堂官,左明童真君,右明女真官,中明鏡神君。眉問卻入二寸為洞房,左元英君,右白元君,中央黃老魂。眉問卻入三寸為丹田官,亦名泥丸官,左有上元赤子君,右有帝卿君。又卻入四寸為流珠官,有流珠真神居之。又卻入五寸為玉帝官,有玉清神母居之。又當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官,有上清神女居之。又洞房直上一寸為極真官,太極帝妃居之。又丹田直上一寸為丹玄官,有中黃太一君居之#1。又流珠直上一`寸為太皇官,太上君居之。男為雄一,女為雌一,雄雌二神,男女并可兼修之。

幽室內明照陽門。
幽隱之室,內自思存,心目明鑒,燎如日月。夫神者,無方之謂也。心識無方,存之則有,遣之則亡。

口為章第三

口為玉池太和官,

口中津液為玉液,一名醴泉,亦名玉漿,貯水為池,百節調柔,五臟和適,皆以口為'官主也。一本有作太和官,於文韻不便也。《大洞經》云,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嬰兄形,無衣服,正立胃管,張口,承注魂液,仰吸五氣,當即漱滿口中內外津液,滿口咽之,遣直入玄女江中。五過畢,叩齒三通,微咒日:玉清高上,九天九靈,化在玄女,下入胃清。金和玉映,心開神朗,服食日精,金華充盈。

漱咽靈液災不干,

靈液真氣,邪不干正。

體生光華氣香蘭,

不食五穀,無穢滓也。

卻滅百邪玉煉顏,

肌膚若霜雪,綽約若處子。
審能修之登廣寒。
廣寒,北方仙官之名。又云山名,亦、尸廣霞。《洞真經》云,冬至之日,月伏於廣寒之官,其時育養月魄於廣寒之池,天人探青華之林條,以拂日月光也。
晝夜不寢乃成真,
勤修靜定,則為真人。
雷嗚電激神泯泯。
泯泯,取平聲讀。調神理氣,精魄恬愉。雖遇震雷而不驚懾。又日:雷嗚#2電激為叩齒。叩齒存思,乃是神用,不得言泯泯。

黃庭章第四

黃庭內人服錦衣

黃庭內人謂道母,黃庭真人謂道父,人身備有之。錦衣具五色也,五臟之真氣也,三庭之中備有之。

紫華飛裙雲氣羅,

《十方經》云:高上玉皇衣文明飛雲之裙,即神仙之所服也。

丹青綠條翠靈柯,

五色雜氣,共生枝條,仙衣之飾。

七蘿玉籥閉兩扉,

外象諭也。七竅開闔之以道,不妄開也。蘿,籥之飾也。存神叉閉目,故名日閉兩扉。

重扉金關密樞機。

金,取堅剛也。老子云,善閉者,元關撻而不可開,言養生者善守精神,不妄洩也。

玄泉幽闕高崔巍,

玄泉,口中之液也醴泉,一名玉液,如漿,一日玉泉,一名一名玉津,一名玉漿。兩眉間為闕庭,兩腎問為幽闕。如門之左右,象魏中問闕然為道。腎在身中,故日幽闕也。據腎在五臟之下而雲高者,形伏存神,即在丹田之上,故言高也。

三田之中精氣微,

內指事也。丹田之中,神氣變化,感應從心,非有非無,不可為色象。從贏入妙,叉其有係。故以氣言之,氣以心為主,因主立象,至精至微,不可數求也。《道機經》云: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寶三丹田。三丹田中氣,左青右黃,上白下黑也。
嬌女窈窕翳霄暉,
《真誥》云:嬌女,耳神名,言耳聰朗徹明,掩玄暉也。
重堂煥煥明八威,
重堂,喉嚨名也。一日重樓,一日重環。本經云:絳宮重樓十二級。絳官,心也。喉嚨在心上,故日重堂。喉嚨者,津液之路,流通上下,滋榮一體,煥明八方。八卦之神日八威也。
天庭地關列斧斤,
兩眉閒為天庭。紫微夫人祝日:開通天庭,使我長生。列斧斤,言勇壯。

靈臺盤固永不衰。

心為靈臺,言有神靈居之。靜則守一,動則存神,神具體安,不衰竭矣。

中池章第五

中池內神服赤珠,

膽為中池,舌下為華池,小腹胞為玉池,亦三#3池之通名。膽部日龍旗橫天擲火鈴。赤珠者,火鈴之服。
丹錦雲袍帶虎符,
丹錦雲抱,心肺之色也。在膽之上,故日雲袍。符,命符也。《九真經》云:皇老君佩玄龍神虎符,帶流金之鈴,并道君之服也。
橫津三寸靈所居,
內指事也。臍在胞上,故日橫津。臍下三寸為丹田,真人赤子之所居也。
隱芝翳鬱自相扶。
謂男女之形體也。隱翳交合,自然之道。.按《內外神芝訣》云,五臟之液為內芝。內芝,則隱芝也。又云,隱,奧者也。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謹修,

天中之岳,謂鼻也。一名天臺。《消魔經》云:鼻欲數按其左右,令人氣平,所謂概灌中岳,名書帝錄。

靈宅既清玉帝遊,
面為靈宅,一名尺宅,以眉目鼻口之所居,故為宅也。修之清通則神仙矣。《洞神經》日:面為尺宅。字或作赤澤。
通利道路無終休。
《太素丹景經》曰:一面之上,常欲兩手摩拭之,高下隨形不休息,則通利耳目鼻之氣豚。
眉號華蓋覆明珠,
明珠,目也。
九幽日月桐空無,
《五辰行事訣》云:眉上直入一寸為玉噹紫闕,左日右月。又《玉歷經》云:太清上有五色華蓋九重,人身亦有之,當存目童如日月之明也。

宅中有真常衣丹,

真謂心神,即赤城童子也,亦名真一,亦名赤子,亦名子丹,亦名真人。心存見之,常存目前,與心相應。衣丹,象心氣赤色也。
審能見之無疾患。
元陽子日:常存心神,則無病也。
赤珠靈裙華情柴,
玄膺之象色。外諭也。
舌下玄膺生死岸。
內指事。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
本經云:玄膺氣管受精府。
出清入玄二氣煥,謂吐納陰陽二氣,煥然著明也。
子若遇之昇天漢。
人能善遇吐納之理,則成天仙矣。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煩決存真,

專心則至。
泥丸百節皆有神。

神者,妙萬物而為言。因象立名則如下說。

髮神蒼華字太元,

白與黑謂之蒼。最居首上,故日太元。

腦神精根字泥丸,

丹田之官,黃庭之舍,洞房之主,陰陽之根。泥丸,腦之象也。

眼神明上字英玄,

目諭日月,在首之上,故日明上。英玄,童子之精色也。內指事也。

鼻神玉壟字靈堅,

玉壟之骨,象玉也。神氣通天,出入不竭,故日靈堅。

耳神空閑字幽田,

空閑幽靜,聽物則審。神之所居,故日田也。

舌神通命字正倫,

理咽以舌,性命得正其五味,各有倫理。

齒神愕鋒字羅千。

牙齒堅利,如劍愕刀鋒,摧羅眾物而食之者也。

面之神宗泥丸

腦中丹田,百神之主。

泥丸九真皆有房

《大洞經》云:三元隱化,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三九二十七,神氣相和,則成三官。又有三洞房,合上三元為九官。中有九真神人當存之。亦謂天皇九魄,變成九氣神,各居一洞房。

方圓一寸處此中,

房有一寸,故腦有瓣也。

同服紫衣飛羅裳。

九真之服,皆象氣色。飛,猶輕也。

但思一部壽無窮,

存思九真,不死之道。

非各別住俱腦中,

丹田之中,眾神所居。

列位次坐向外方,

神繞丹田而外其面,以杆不祥。《八素經》云:真有九品,向外列位,當上真上向,高真南向,太真東向,神真西向,玄真北向,仙真東北向,天真東南向,靈真西南向,至真西北向,夫真者,不視而明,不聽而聰,不言而正,不行而從。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靈

內象諭也。心為臟腑之元,南方火之色,栖神之宅,故曰守靈也。

肺神皓華字虛成,

肺為心之華蓋。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質輕虛,故日虛成色。

肝神龍煙字含明

肝位木行,東方青龍之色也。於藏主目。日出束方,木生火,故曰含明。

翳鬱導煙主濁清,

翳鬱,木象也。得火而煙生,得陽而氣生。清則目明,濁即目暗。有別本無此一句。

腎神玄冥字育嬰,

腎屬水,故日玄冥。腎精為子,故日育嬰也。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中央,土位也,故日常在,即黃庭之官也。脾磨食消,神康力壯,故曰魂停。
膽神龍曜字威明。
膽色青黃,故日龍曜。主於勇捍,故曰威明。外取東方青龍雷震之象者也。
六府五臟神體精,
資保一身,廢一不可,故日神體精。心、肝、肺、腎、脾為五臟,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所言腑者,猶府邑之府,取中受物之義,故日腑也。臟者,各是一質,共藏於身,故謂之臟也。言三焦者多矣,而未的其真。蓋心肝肺三臟之上、係管之中為三焦。《中黃經》云:肺首為三焦,當指其所也。又據五方之色,脾為中黃,應為五臟之主,而今共以心為主者,何也?答日:心居臟中,其質虛受也。夫虛無者,神識之體,運用之源,故遍方而得其主,動用而獲其神,不可以象數言,不可以物類取。

皆在心內運天經,

五臟六腑各有所司,皆有法象。同天地,順陰陽,自然感攝之道,故曰運天經也。
晝夜存之自長生。
依上五神服色,思存不拾,不死之道也。仙經日:存五臟之氣,變為五色雲,常在頂上,覆蔭一身,日居於前,月居於後,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即去邪長生之道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官似華蓋,

金官也,肺在五臟之上。四垂為字也。

下有童子坐玉闕,

童子名皓華,肺形如蓋。故以下言之玉闕者,腎中白氣,上與肺連也。

七元之子主調氣,

元陽子日:七元之君,負甲持符,辟除凶邪,而布氣七竅,主耳目聰明。七元,七竅之元氣也。

外應中嶽鼻臍位。

中嶽者,鼻也,又為臍也。臍為崑崙之山,鼻為七氣之門。位,猶主也。
素錦衣裳黃雲帶,
素錦衣裳,肺膜之色也。黃雲帶者,肺中之黃脈,蔓延羅絡有象雲氣。
喘息呼吸體不快,
有時而然。
急存白元和六氣,
白元君主肺官也。《大洞經》云:白元君者,居洞房之右是也。
神仙久視無災害,
邪不干正。
用之不已形不滯。
常存此道,形氣華榮至誠,感神之所致也。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宮蓮含華,

火官也。心臟之質,象蓮華之未開也。

下有童子丹元家,

心神丹元字守靈。神在心內,而云下者,據華蓋而言。
主適寒熱榮衛和,
寒熱,陰陽靜躁之義也。人當和適,以營衛其身。《老子》云:躁勝寒,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
丹錦飛裳披玉羅,
象心臟之色也。有肺之白氣,象玉羅。
金鈴朱帶坐婆娑。
金鈴,內藥之象。朱帶,血詠之象。坐婆娑者,言神之安靜也。《九真經》云:黃老君帶流金之鈴,仙服也。
調血理命身不枯,
心安體和,則無病夭。
外應口舌吐五華,
心主口舌,吐納五臟之液,辮識五行之味,故言外應。
臨絕呼之亦登蘇,

有病厄當存丹元童子朱衣赤冠,以救護之也。

久久行之飛太霞。

常修此道,能獲飛仙。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宮翠重裹,

木官也,肝色蒼翠,大小相重之象也。

下有青童神公子,

肝,束方木位,主青。故曰:青童左位為公子。公子,一名含明。上有華蓋,故曰下。

主諸關鏡聰明始,
於時主春,青陽之本始於竅主目,五行之關鏡也,故日聰明之始。

青錦披裳佩玉鈴,

青錦,肝之色。玉鈴,白豚垂之象也。《昇玄經》云:三天玉帝,帶火玉之珮。《素靈經》云:靈耀君衣青錦單裳。皆神仙之服也。

和制魂魄津液平,

內指事也。束春和煦,萬物生成。

外應眼目日月清。

肝位屬眼,象日月明。

百病所鍾存無英,

左為無英,肝神在左,故存之。有本為無英。無英者,物生之象也。
同用七日自充盈,
五臟兼存,故言同用。七日為一竟。一竟,一復也。故《周易》日七日來復是也。
垂絕念神死復生,
存念青衣童子形。如上說。
攝魂還魄永無傾。
《太微靈書》云:每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三魂棄身遊外,攝之者當仰眠,去枕伸足,交手心上,暝目,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存心中有赤氣如鷂子從內出於咽中,赤氣轉大覆身變成火,以燒身使匝,覺體中小熱,呼三魂名日爽靈、胎光、幽精,即微咒日:太微玄官,中黃始青。內煉三魂,胎光安寧。神寶玉室,與我俱生。不得妄動,鑒者太靈。若欲飛行,難詣上清。若有飢渴,得飲玄水玉精。又每月朔、望、晦日,七魄流蕩,交通鬼魅。制檢還魄之法,當此夕仰眠伸足,掌心掩兩耳,令指相接於項上,閉息七遍,叩齒七通,心存鼻端白氣如小豆大,須突漸大,冠身上下九重,氣忽變成兩青龍在兩目中;兩白虎在兩鼻孔中,皆向外;朱烏在心上,向人。蒼龜在左足下;靈蛇在右足下;兩玉女著錦衣,手把火光,當兩耳門。畢,咽液七過,呼七魄名日: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即微咒曰:素氣九回,制魄邪奸。天默守門,嬌女執關。煉既和柔,與我相安。不得妄動,看察形源。若有飢渴,聽飲月黃日丹。

腎部章第十二

腎部之官玄關圓,

水官也。玄關圓者,腎之形狀也。玄,水色。內象論也。

中有童子冥上玄,

腎為下玄,其神玄冥,字育嬰。心為上玄。上玄幽遠,氣與腎連,故言冥上玄。

主諸六府九液源,
五膚六腑,九液交連,百豚通流,廢一不可。六腑如上說。九液,九竅之津液。
外應兩耳百液津,
腎官主耳,氣衰則聾。陰陽和合,血液流通。
蒼錦雲衣舞龍幡。
蒼錦,腎色之象也。雲衣,腎膜之象也。龍幡,青豚之象也。《九真經》云:道君服青錦,衣蒼華之裙也。
上致明霞日月煙,
腎氣充足,耳目聰明,陰陽不衰。外象論也。
百病千災急當存,
元陽子日:寒暑相生,男女相成。腎中二神常衣青,左男戴日,右女戴月,存想見之,則永無災息者也。
兩部水王對生門,

腎臟雙對,故日兩部。腎官水王,則化為赤子,故日對生門。

使人長生昇九天。

赤子化為真人而昇九天。九天者,謂九氣青天,其氣主生者也。

黃庭內景玉經注卷上竟

#1『之』字原空缺,據文義文例補。

#2雷嗚:此字原漫德,據《太上黃庭內景玉經》補。

#3三:原作『二』,據文義改。

梁丘子注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宮屬戊己,

土官也。戊己,中央之辰也。

中有明童黃裳裹,

明童謂魂停。黃裳,土之色。
消穀散氣攝牙齒,
脾為五臟之樞。脾磨食消,全。齒為羅千,故攝牙齒。
是為太倉兩明童,
太倉,脾府。此明童謂脾神,康。
坐在金臺城九重,
注念存思,神狀當然。
方圓一寸命門中。
即黃庭之中,丹田之所也。
主調百穀五味香,
口中滋味,脾磨之所致也。
辟卻虛贏無病傷,

內指事也。食消故也。

外應尺宅氣色芳,

尺宅,面也。飢飽虛贏,形乎面色。

光華所生以表明,

示知虛實。
黃錦玉衣帶虎章,
脾主中。黃謂黃庭真人服錦衣也。《玉清隱書》云,太上道君佩神虎大章也。
注念三老子輕翔,
三老謂元老、玄老、黃老之君也。念脾中真人,自然變化。子,謂受黃庭之學。
長生高仙遠死殃。
莊子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以此而談,其理均也。故長生者不死,寂滅者不生。不死不生,則真長生;不生
不死,則真寂滅,何死殃之所及也?

膽部章第十四

膽部之宮六腑精,

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也。《太平經》云:積清成精。。故膽為六腑之精也。

中有童子曜威明,

文#2雲:膽神龍曜,字威明。勇捍之義也。
雷電八振揚玉旌,
八方雷震,有威怒之象也。玉旌,剛氣之色也。
龍旗橫天擲火鈴。
膽,青龍之色。旌旗,威戰之具也。火鈴者,膽邊肉珠之象也。怒則奮張,故言擲也。
主諸氣力攝虎兵,
膽力互用,主於捍難,故攝虎兵。
外應眼童鼻柱問,
內指事也。心之喜怒,形於眉目之問。
腦髮相扶亦俱鮮,
人之震怒,髮上衝冠。
九色錦衣綠華裙,
青錦,束方九氣之色也。綠華裙,膽膜之象。

佩金帶玉龍虎文,

膽神威明之服飾也。

能存威明乘慶雲,

內象喻也。思存膽神不倦則仙道可政也。
役使萬神朝三元。
三元道君,各處三清之上,諸天神仙并朝宗之致也。

脾長章第十五

脾長一尺掩太倉,

太倉,胃也。《中黃經》云:胃為太倉君。元陽子日:脾正橫在胃上也。
中部老君治明堂,
脾,黃庭之官也,黃老君之所治。上應明堂,眉問入一寸是也。
厥字靈元名混康,
脾磨食消,內外相應,大腸為胃之子,混元而受納之康安。
治人百病消穀根,
胃管榮華,則無疾傷。

黃衣紫帶龍虎章,

脾居胃上,故日黃衣也。紫帶龍虎章,胃絡之象。

長精益命賴君王。

太倉混康,為君為王。
三呼我名神自通,
思胃腑之神,則心虛洞鑒也。
三老同坐各有朋,
上元老君居上黃庭官,與泥丸君、蒼華君、青城君及明堂中君臣#3、洞房中父母及天庭真人等共為朋。又中玄老君居中黃庭官,與赤城童子丹田君、皓華君、含明君、英玄君、丹元真人等為朋也。下黃老君居下黃庭官,與太一君、魂停君、靈元君、太倉君、丹田真人等為朋也。常存三老和合,百神流通,部位營衛,無有差失也。
或精或胎別執方,
《玉歷經》云:下丹田者,人#4命之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氣之元也。在臍下三寸,附著脊,號為赤子府。男子以藏精,女人以藏胎。主和合赤子,陰陽之門戶也。其丹田中氣,左青右黃,上白下黑。

桃孩合延生華芒。

桃孩,陰陽神名,亦日伯桃。《仙經》曰:命門臍官中有大君,名桃孩,字合延,衣朱衣,紫#5芙蓉冠,暮外存之,六甲、六丁來侍人也。生華芒,謂陰陽之氣不衰也。
男女徊九有桃康,
男女合會,必存三丹田之法。桃康,丹田下神名,主陰陽之事#6。徊三為九,故日徊九。《大洞真經》云:三元隱化,則成三官。三官中有九神,謂上中下,三元君、太一、公子、白元、無英、司命、桃康,各有官室,故日有桃康。
道父道母對相望,
陰陽兩半成一,故日相望。
師父師母丹玄鄉,
道為宗師,陰陽之主也。丹玄鄉,謂存丹田法也。
可用存思登虛空,
學仙之道。

殊途一會歸要終。

合三畎為一,散一以為三,此道之要也。《玄妙內篇》云:兆欲長生,三一當明。

閉塞三關握固停,

文云:口為天關精神機,手為人關把盛衰,足為地關生命扉。又臍下三寸為關元,亦日三關,言固精護氣,不妄施泄。
含漱金醴吞玉英,
金醴、玉英,口中之津液。《大洞經》云:服玄根之法,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嬰兒形,元衣服,正立胃管,張口承注魂液,仰翕五氣,當漱滿口中內外津液,滿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五過畢,叩齒三通,咽液九過也。
遂至不死三蟲亡,
《洞神訣》云:上蟲白而青,中蟲白而黃,下蟲白而黑。人死則三蟲出為尸鬼,各化為物,與形為殃,擊之衝破也,其餘眾蟲,皆隨尸而亡。故學仙者精饉,備於五情之氣,然後服食藥物以去三蟲。又云:上尸彭珊,使人好滋味,嗜慾凝滯;中尸彭質,使人責財寶,好喜怒;下尸彭矯,使人愛衣服,耽姪女色。亦名三毒。

心意常和致欣昌。
道通無礙。
五嶽之雲氣彭亨,
五臟之氣為五嶽之雲。彭亨,流通元擁之稱也。
保灌玉廬以自償,
玉廬,鼻廬也,言三蟲既亡,真氣和洽,出入玄牝,綿綿不絕,故日自償。
五形完堅無災殃。
五體、五臟,自然相應故也。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連珠,

三元謂三光之元,日月星也,非指上中下之三元也。
落落明景照九隅,
三光在上而下燭九隅。九隅,九方也。言常存日月,洞照一身也。

五靈夜燭煥八區,

五靈,謂五星也。炳煥羅列一身,常能存之,則與天同休也。

子存內皇與我遊,

大道無心,有感則應。
身披鳳衣銜虎符,
仙官之服御者。
一至不久昇虛元。
一者,無二#7之稱也。學道專一,與虛同體,則神仙可致也。《莊子》云:人能知一萬事畢。
方寸之中念深藏,
方寸之中,謂下關元,在臍下三寸,方圓一寸,男子藏精之所。言饉閉藏之。
不方不圓閉牖窗,
方靜圓明#8,不動不靜;但當杜塞,不妄洩也。
三神還精老方壯,
還精神於三田,則久壽延年也。
魂魄內守不爭競。
魂陽魄陰,各得其一,故《易》日:一陰一陽之謂道。

神生腹中銜玉噹,

腹心內明,口吐珠玉。按《五神行事訣》云:兩眉問直入一寸-為玉噹紫闕。竊觀文意,未應是此也。

靈注幽闕那得喪,
存神守一,無橫夭也。
琳條萬尋可蔭仗,

外象諭也。琳條,玉樹。萬尋,高遠家。身形伺真,則神明之所庇蔭者也。
三魂自寧帝書命。
真道既成,名書帝鐮。

靈臺章第十七

靈臺鬱藹望黃野,

靈奎,心也。謂心專一存見黃庭。黃庭,即黃野也。

三寸異室有上不,
三丹田上、中、下三處各異,每室方圓一寸,故云三寸。今人猶謂心為方寸,即一所。
問關營衛高玄受,

三田之問,各有問關。營衛分部,至高至玄。心當受以存念之也。

洞房紫極靈明#10戶。

《大洞經》云:兩眉問直上卻入三分,為守寸雙田。入骨際三分,有臺闕明堂。正深七分,左為青房,右為紫戶。卻入一寸為明堂官,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官,中有明鏡神君。卻入二寸為洞房,左有元英君,右有白元君,中有黃老君。卻入三寸為丹田官,亦名泥丸官,左有上元赤子,右有帝卿君。卻入四寸為流珠官,有流珠真神居之。卻入五寸為玉帝官,有上清神母居之。其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官,上清真女居之。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官,太極帝妃居之。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官,中黃太一真君居之。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官,太上真君居之。故日靈門戶也。
是昔太上告我者,
我者,扶桑太帝君自謂也。言我道成,承昔道君授以黃庭之衍也。言此道不遠,止在#11丹田,故即言是昔也。

左神公子發神語,

據《大洞經》,左有元英。此云公子,亦互言耳。發神語者,用心專一,則教之以道。
右有白元併立處,
右為學道者之侍。
明堂金匱玉房問,
皆上元之官。釋如下說也。
上清真人當吾前。
上元部神,想在天庭之際。
黃裳子丹氣頻煩,
謂中斗兀童子處於赤城。頻煩,氣盛不衰竭。
借問何在兩眉端?
明堂之前。
內俠日月列宿陳,
《五長行事訣》云:太上真人招五辰於洞房,南極元君受傳。每夜半坐外,心存西方太白星在兩眉問,直上一寸,入一寸為玉噹紫闕,左日右月。又次存北方辰星在帝鄉玄官,在髮際下五分直入一寸也。又次存束方歲星在洞闕朱臺,洞闕朱臺在目後一寸,直入一寸是也。又次存南方熒惑星在玉門華房,玉門華房在兩目毗際直入五分是也。又次存中央鎮星在金匱黃室長谷,黃室長谷在人中直入二分是也。存之綴懸於上。畢,叩齒五通,咽液二十五過,微咒日,高元紫闕,中有五神。寶曜敷暉,放光衝門。精氣積生,化為老人。首巾素容,綠被絳裙。右帶流鈴,左佩虎真。手把天剛,散絳飛晨。足躡華蓋,吐芒煉身。三景保守,令我得真。養魂制魄,乘飄飛位。是其事也。內象諭。
七曜九元冠生門。
七曜,七星;配人之七竅。九元,九辰;配人之九竅。廢一不可,故日生門。

三關章第十八

三關之內精氣深,謂關元之中,男子藏精之所也。

據下文,口、手、足為三關。又元陽子以明堂、洞房、丹田為三關。並可以義取而存也。

九微之中幽且陰,《上清大洞經》云:三元隱化,則成三官,是名太清、太素、太和。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三元為九官。九官中精微,故日九微,言幽玄而不可見也。
口為天關精神機,
言發於情,猶樞機也。
足為地關生命業,
言運用己身而生也。菜或為扉。
手為人關把盛衰。
縱拾由己。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宮存玄丹,

三丹田之官,故日三官元,謂心也。存思在心,故偏指一所也。

太一流珠安崑崙,

太一流珠,謂心精。《洞神經》云:頭為三台君,又為崑崙,指上丹田也。又云:臍為太一君,亦為崑崙,指下丹田也。言心存三田諸神皎然在目前。本經日:子欲不死修崑崙。崑崙#12,山名也。
重中樓閣十二環,
謂喉龍。十二環相重,在心上。心為絳官,有象樓閣者也。
自高自下皆真人。
高下三田,十二樓閣,皆有真神。有如上說。
玉堂絳宇盡玄宮,
絳官,明堂,上下相應,皆官室也。
遊璣玉衡色蘭汗,
喉骨環圓,動轉之象也。蘭吁,其色也。
瞻望童子坐槃桓,
存見赤城童子、子丹真人。坐,言其神安靜。
問誰家子在我身。
官己有之。
此人何去入泥丸,

與上元諸神,上下相應。《洞神經》云:腦為泥丸官。

千千百百自相連,

神本出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化不離身心。
一一十十似重山。
存見萬神,重疊安坐。山,象坐形。
雲儀玉華俠耳門,
雲儀、玉華,鬢髮之號。言耳居其問。經日:變神名蒼華。凡言華者,敷榮之義,猶草木之花。
赤帝黃老與我魂,
赤帝,南方之帝君也。黃老者,中黃老君也。魂為陽神,魄為陰神,陰陽相應,故言與我魂。《太微靈書》云:人有三魂..一日爽靈,二日胎光,三日幽精。常呼念其名,則魂不離人身也。
三真扶胥共房津,
魂與赤帝、黃老為三真,言相應扶胥,同津共氣者也。
五斗煥明是七元,
五斗星北斗#13。又《靈寶經》有五方之斗,亦為五斗。《洞房訣》云:存九元、七元者,眠起初外及食畢,微咒曰,五星開通,六合紫房,迴元隱道,豁落七辰。生魂者玄父,變一成一,生魄者玄母,化二生身。攝吾筋骨者公子,為吾精氣者白元。長生久視,飛仙十天。

日月飛行六合問,

天地內為六合。存念身中日月星辰,森羅萬象,一如天地之問,了了然也。

帝鄉天中地戶端,
眉上髮際五分直入一寸,亦為帝鄉。又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天庭即天中也。又鼻為上部之地戶。心存日月星辰等諸神,皆當在其端。端,謂之鼻#14上髮際之下。
面部魂神皆相存。
內外心神,自相應也。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氣以求仙,

探飛根,探玄曜,吞五牙,抱九霞,服食胎息之道,皆謂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氣。

仙公公子己可#15前,

此《洞房訣》也。洞舟官,左為無英君,一名公子。仙公,直指黃庭學者。言學黃庭仙公,復行洞房之訣,而存見公子,故言在前。
朱烏吐縮白石源,
朱烏,舌象。白石,齒象。吐縮,導引津液。謂陰陽之氣流通不絕,故曰源。
結精育胞化生身,
本己之所從來。
留胎止精可長生。
《真誥》曰:上清真人口訣:夫學仙之人,安心養神,服食治病,使腦官填滿,玄精不傾,然後可以存神服氣,呼吸二景。若數行交接,漏泄施瀉者,則氣穢神亡,精靈桔竭。雖復玄挺玉錄、金書太極者,將亦何解於非生乎?在昔先師常戒於斯事云:學生之人,一交接則傾一年之藥勢,  二交接則傾二年之藥勢,過此已往,則不止之藥都傾於身。是以真仙常慎於此,以為生生之大忌也。

三氣右徊九道明,

三氣,謂三丹田之氣。右徊言周流順序。調和陰陽,則四關九竅通流朗徹而無病也。
正一舍華乃充盈,
存正守一,神氣華榮,故能充滿六合,乘物而變。
遙望一心如羅星,
存見赤城童子居在城中,如星之映羅轂。
金室之下不可傾,
謂心居肺下。肺主金,其色白,故日金室。常能存之,長生不死也。
延我白首反孩嬰。
內指事也。謂童顏不老也。

瓊室章第二十一

瓊室之中八素集,

謂上元清真瓊室,體骨之象也。

泥丸夫人當中立,

經云,洞房中有父母,母即夫人也,亦名道母。泥丸、洞房,上已釋。

長谷玄鄉繞郊邑,

長谷,鼻也。玄鄉,腎也。郊邑,謂五臟六腑也。言鼻中之氣出入,下與腎連,周繞臟腑。心居赤城,存想內外。郭外日郊。故為象諭也。
六龍散飛難分別。
言六腑之氣,微妙潛通,難可分別,當審存之也。
長生至慎房中急,
氣亡液漏,體腦桔竭,雖益以畎洽,而泄以尾閒,不可不慎也。
何為死作令神泣?
房中不慎,傷精失明,故神泣也。
忽之禍鄉三靈歿。
禍鄉,死地。三靈,三魂也,謂爽靈、胎光、幽精。投,亡者也。
但當吸氣錄子精,
呼吸吐納,閉房止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
謂三丹田之宅,各方一寸,故日寸田。依存丹田之法,以理生也。經右云:寸田尺宅。彼#16尺宅謂面也。

若當決海百讀傾,

謂房中淫泄,不知閉止也。

葉去樹枯失青青,

象人死無生氣。

氣亡液漏非己形。

《仙經》云:閉房煉液,不多言,不遠唾。反是亡矣。
專閉御景乃長寧,
專閉情欲,存服日光。《老子》日:善閉者,無關鍵而不可開。又《上清紫文靈書》,有探飛根之法,常以日初出,束向叩齒九通,畢,陰咒日魂名日中五帝字: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颼象。祝呼此十六字畢,冥目握固,存五色流霞來接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名日日華飛根玉胞。玉胞,水母也。向日吞霞四十五咽畢,又咽液九過也。

保我泥丸三奇靈,
泥丸,上丹田也。《大洞經》云:三元隱化,則成三官。一日太清之中  二交接則傾二年之藥勢,過此已往,則不止之藥都傾於身。是以真仙常慎於此,以為生生之大忌也。

三氣右徊九道明,

三氣,謂三丹田之氣。右徊言周流順序。調和陰陽,則四關九竅通流朗徹而無病也。
正一舍華乃充盈,
存正守一,神氣華榮,故能充滿六合,乘物而變。
遙望一心如羅星,
存見赤城童子居在城中,如星之映羅轂。
金室之下不可傾,
謂心居肺下。肺主金,其色白,故日金室。常能存之,長生不死也。
延我白首反孩嬰。
內指事也。謂童顏不老也。

瓊室章第二十一

瓊室之中八素集,

謂上元清真瓊室,體骨之象也。

泥丸夫人當中立,

經云,洞房中有父母,母即夫人也,亦名道母。泥丸、洞房,上已釋。

長谷玄鄉繞郊邑,

長谷,鼻也。玄鄉,腎也。郊邑,謂五臟六腑也。言鼻中之氣出入,下與腎連,周繞臟腑。心居赤城,存想內外。郭外日郊。故為象諭也。
六龍散飛難分別。
言六腑之氣,微妙潛通,難可分別,當審存之也。
長生至慎房中急,
氣亡液漏,體腦桔竭,雖益以畎洽,而泄以尾閒,不可不慎也。
何為死作令神泣?
房中不慎,傷精失明,故神泣也。
忽之禍鄉三靈歿。
禍鄉,死地。三靈,三魂也,謂爽靈、胎光、幽精。投,亡者也。
但當吸氣錄子精,
呼吸吐納,閉房止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
謂三丹田之宅,各方一寸,故日寸田。依存丹田之法,以理生也。經右云:寸田尺宅。彼#16尺宅謂面也。

若當決海百讀傾,

謂房中淫泄,不知閉止也。

葉去樹枯失青青,

象人死無生氣。

氣亡液漏非己形。

《仙經》云:閉房煉液,不多言,不遠唾。反是亡矣。
專閉御景乃長寧,
專閉情欲,存服日光。《老子》日:善閉者,無關鍵而不可開。又《上清紫文靈書》,有探飛根之法,常以日初出,束向叩齒九通,畢,陰咒日魂名日中五帝字: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颼象。祝呼此十六字畢,冥目握固,存五色流霞來接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名日日華飛根玉胞。玉胞,水母也。向日吞霞四十五咽畢,又咽液九過也。

保我泥丸三奇靈,
泥丸,上丹田也。《大洞經》云:三元隱化,則成三官。一曰太清之中  三君,二曰三丹田之神,三曰符籍之神,故曰三奇靈也。

恬淡閉視內自明,

謂存思三丹田之法。一如上說。

物物不干泰而平,
行道真正,邪物不干。
慇矣匪事老復丁,
猛獸不據,攫烏不搏。老者反壯,病者皆強。慇矣,鈴然。
思詠玉書入上清。
精研內景,叉獲仙道。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達,

三房,謂明堂、洞房、丹田之房也。與流珠、玉帝、天庭、極真、玄丹、泥丸、太皇等諸官,左右上下皆相通達。
洞得視見無內外,
存思丹田#17,三三如九,合為一#18,明朗洞徹,無有內外也。
存漱五牙不飢渴,

《靈寶》有服御五牙之法。五牙者,五行之生氣,以配五臟元精。經云:常以立春之日鵝嗚時入室,東向禮九拜,平坐,叩齒九通,思存束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帝君九千萬人下降室內,鬱鬱如雲,以覆己形,從口中入,直下肝腑。祝日:九氣青天元始上精皇老尊神,衣服羽青,役御天官,煥明歲星,散耀流芳,淘溉我形。上食朝霞,服引木精。固養青牙,保鎮朽零。肝腑充盈,玉芝自生,延年駐壽,色反童嬰。五氣混合,天地長並。畢,引青氣九咽止,便服束方赤書玉文十二字也。餘南方、西方、北方、中央,依按《靈寶》服御五牙之法而行之。
神華執巾六丁謁。
神華者,《玉曆經》云:太陰玄光玉女,道之母也。衣五色朱衣,在脾腑之上,黃雲華蓋之下。六丁者,謂六丁陰神玉女也。《老君六甲符圖》云:丁卯神司馬卿玉女足日之,丁丑神趙子玉玉女順氣,丁亥神張文通玉女曹漂之,丁酉神臧文公玉女得喜,丁未神石叔通玉女寄防,丁巳神崔巨卿玉女開心之。言服煉飛根、存漱五牙之道成,則役使六丁之神。
急守精室勿妄泄,
精室,謂三丹田。上下資連而不絕,制之在心。心即中丹田也,緩急之所由,真妄之根本也。
閉而寶之可長活。
積精之所致也。

起自形中初不闊,

調心使氣,微妙無形。

三宮近在易隱括。
謂三丹田真官近在人身,隱括精氣,常以心為君主者也。
虛元寂寂空中素#19,
外指事也。素,有二說。
使形如是不當污,
使形輕冷,如懸縑素於空中也。又云身中空虛,使如器之漆素,虛靜當然。污,謂有其事也。
九室正虛神明舍,

九室,謂頭中九官之室及人之九竅。使上官榮華,九康真正則眾神之所止合也。《洞神經》云:天有九星,兩星隱,故稱九天。地有九官,故稱九地。人有九竅,故稱九生,言人所由而生也。
存思百念視節度,
存念身中百神,呼吸上下,一如科法。文云:千千百百似重山,皆神象。
六府修治勿令故,
按《洞神經》云:六府者,謂肺為玉堂官尚書府,心為絳官元陽府,肝為清泠官蘭臺府,膽為紫微官無極府,腎為幽昌官太和府,脾為中黃官太素府,異於常六府也。
行自翱翔入天路。
謂升仙羽化也。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煩,

無為清簡,約以守志。

但修洞玄與玉篇,

洞玄,謂《洞玄靈寶》。玉篇,真文,乃#20《黃庭》也。

兼行形中八景神,

《玉諱經》云:五臟有八卦天神宿衛。太一八使者主八節日。八卦合太一為九官。八卦外有十二樓,樓謂喉嚨也。臍中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太極#21,一名太淵,一名崑崙,一名持軀#22,主身中萬二千神也。
二十四真出自然,
天有二#23十四真氣,人身亦有之。又三丹田之所三八二十四真人,皆自然之道熙也。
高拱無為魂魄安,
行忘坐忘,離形去智。
清靜神見與我言,
能清能靜,則心神自見。幾覽無外而與己言,即謂黃庭真人。
安在紫房幃幕間,
紫房幛幕,一名絳官,謂赤城中童子所安之處。存思心神,其狀如此。

立坐室外三五玄。

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柔,無災病也。

燒香接手玉華前,

玉華,即華蓋之前,謂眉問天庭也。百神之宗元,真人之窟宅,當仰面而存之也。
共入太室縱璣門,
《洞房經》云:天有太室、玉房、雲庭。雲庭,中央黃老君之所居也。玉房,一名紫房,一名絳官,通名明堂。上有華蓋,束西官洞通左右黃庭之內,人身具有之,如上文說。漩璣,中樞名。
高研恬淡道之園,
研精恬淡,真氣來遊。
內視密陌盡睹真,
入靜思存,百神森森。
真人在己莫問鄰,
《玉曆經》云:老子者,'天地之魂,自然之君,常侍道君在左右,人身備有之。

何處遠索求因緣。

《老子》曰:言不遠也。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黃庭內景玉經注卷中竟

#1積清成精:原作『積精成青』,據《雲岌七籤》及《修真十書》改。

#2文:《修真十書》本作『經』。

#3臣:原作『居J,據《雲岌七籤》及《修真十書》改。

#4人:《修真十書》作『元』。
#5紫:《雲岌七籤》『紫一上有『巾』字。
#6桃康,丹田下神名,主陰陽之事:《修真十書》作一丹田下神名桃康,主人之精胎』。

#7二:《雲友七筆》無。

#8方靜圓明:《雲岌七籤》作『方止圓動』。

#9直入一寸:《雲岌七籤》作r直上一寸入一寸』。《書》作『直入上三寸』。
#10明:循注疑當作『門一』。
#11在:原作一下』,據《雲友七籤》、《修真十書》改。
#12崑崙:原奪,據《雲岌七籤》補。

#13五斗星北斗:《雲岌七籤》作『五斗五星』。作『五斗五星北斗』。

#14之鼻:《雲岌七籤》、《修真十書》并一作r鼻之』。

#15可:檢注文疑當作『在』。
#16彼:原作『波』,據《雲岌七籤》、《修真十書》改。
#17丹田:《雲岌七籤》作『三丹田一』。
#18合為一:《雲岌七籤》、《修真十書》并作合九為一。

#19中素:《雲岌七籤》作『練素』。

#20乃:原奪,據《修真十書》補。

#21太極:《雲岌七籤》作『中極』。

#22持軀:《雲岌七籤》作『特樞』。

#23二:原作『一』,據《雲岌七籤》、《修真十書》改。

黃庭內景玉經注卷下

梁丘子注

隱景章第二十四

隱景藏形與世殊,

學仙之士,含光藏輝,滅進匿端。

含氣養精口如朱,

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帶執性命守虛元,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名入上清死錄除,
得補真人,列象玄名。
三神之樂由隱居。
理身無為則神樂,理國無事則人安。三神,三#1丹田之神也。
倏欽遊遨無遺憂,
倏效,疾發也。下文云:駕欽接生宴束蒙。或云倏效,龍名也。無遺憂,謂懸解。
羽服一整八風驅,
八風,入方之風,先驅掃路也。羽服,仙服。按《上清寶文》,仙人有五色羽衣。又《飛行羽經》云:太一真人衣九色飛雲羽章。皆神仙之服也。

控駕三素乘晨霞,
外指事也。三雲九霞,神仙之所御也。
金輩正立從玉輿,
《元錄經》云:上清九天玄神八聖,驗駕九鳳龍車。玉輿、金筆,皆仙人之服器。
何不登山誦我書。
書即《黃庭經》也。
鬱鬱窈窈真人墟,
山中幽邃。
入山何難故躊躇,
情#2志不次。
人問紛紛臭如帑。
疾人問世不可居。帑,幣惡之帛也。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歸

五行,謂水火金木土。相推者,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周而復始。又相刻法,水刻火,火刻金,金刻木,木刻土,土刻水,水刻火,周而復始,相推之道也。反歸一者,水數也,五行之首,萬物之宗。《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一也。兩儀,天地。天地生萬物,萬物又終而歸一。一者,無二#3之稱,萬物之所成,終,故雲歸一。

三五氣合九九節,
《妙真經》云: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日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日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日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4,故日三五,其常精也。合三三者為九官。夫三五所懷,順眾類也。調和萬物,理化陰陽,覆載天地,光明四海,風雨雷電,春秋冬夏,寒暑溫凍,清濁之氣,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三五復返。三五者,天地之樞帶,六合之要會,九官之氣節,九九八十一為一章云云。

可用隱地迴八術,

九官中有隱遁變化之法,《太上八素奔晨隱書》是日八衍。又《太微八錄衍》云:太微中有三君:一日太皇君,二日天皇君,三日黃老君。三元之氣混成之精,出入上清太素之官,能存思之,叉得長生。
伏牛幽闕羅品列。
伏牛,腎之象。腎為幽闕。《中黃經》云:左腎為玄妙君,右腎為玄元君。羅品列,存思見之。
三明出華生死際,
天三明,日、月、星;人三明,耳、目、口;地三明,文、章、華;是生死之際。際音節也。
洞房靈象斗日月,
存三光於洞房。洞房、明堂,已釋於上者也。

父日泥丸母雌一,
明堂中有君臣,洞房中有夫婦,丹田中有父母。泥丸,腦神名。《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雌、無為一也。

三光煥昭一入子室。

明白四達。

能存玄真萬事畢,
《莊子》曰:通於一,萬事畢也。
一身精神不可失。
常存念之,不合須臾。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

吾,道君也。《上清紫文吞日氣法》,一名《赤丹金精石景水母玉胞經》。其法常以日初出時,束向叩齒九通,畢,微咒日魂名、日中五帝字:日魂珠景照韜綠映迴霞赤童玄炎颼象。呼此十六字畢,冥目握固,存五色流霞來接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又《上清紫書》有吞月精之法:月初出時,西向叩齒十通,微咒月魂名、月中五夫人字:月魄暖蕭芳艷翳寥婉虛靈蘭鬱華結翹淳金清瑩昊黃庭內景玉經注卷下容臺標。咒呼此二十四字畢,冥目握固,存月中五色精光俱入口中;又於光中有黃氣,大如目童,名日飛黃,月華玉胞之精也。能修此道,則奔日月而神仙矣。
鬱儀結璘善相保,
鬱儀,奔日之仙。結璘,奔月之仙。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二仙來相保持也。
乃見玉清虛元老,
昇三清之上,與道合同也。
可以迴顏填血腦。
魂魄反嬰,得成真人。
口銜靈芒攜五皇#5,

口吐五色雲氣,光芒四照,與五皇老君同遊六合也。
腰帶虎錄佩金噹,
仙人之服也。《九真經》云:中央黃老君腰佩龍玄神虎符,帶流金之鈴,執紫毛之節,佩符錄。
駕欽接生宴束蒙。
欽,倏效,言乘風氣忽發而往。或云:效倏,龍名也。束蒙,束海仙境之山也。接生之方,與生氣相接連,欽然而遊其處。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煉,

資一以煉神,神煉以合一。

一之為物叵卒見,

一者,無二之稱也。心恬淡以得之,知得之而不可見。
須得至真始顧陌,
守真志滿,一自歸己。
至忌死氣諸穢賤,
几飛丹煉藥、服氣吞霞等事,皆忌見死尸殮穢之事,此衛生家之共忌也。然至道沖虛,本無冷穢。未獲真正,則冷穢有殊。殊而不齊,則是非起於內,生死見於外,則清冷者生之徒,濁穢者死之徒,故為養生之所忌也。
六神合集虛中宴。
六甲、六丁、六府等諸神俱在身中,身中虛空則宴然而安樂,不則憂泣矣。

結珠固精養神根,

結珠,謂咽液先後相次如結珠。固精,不妄泄。神根,形軀也。夫神之於身,猶國之有君,君之有人。人以君為命,君以人為本,互相資藉以為生主而調養之也。
玉笆金籥常完堅,
《老子》云:善閉者,無關撻不可開。籥,鎖籥。笑,或為匙也。
閉口屈舌食胎津,
屈舌導津液,食津而胎仙,故日胎津。
使我遂煉獲飛仙。
積功勤誠之所致也。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

修學以得之也#6。

積精累氣以為真。
有本或無此句,遂闕注#7。
黃童妙音難可聞,
黃童,黃庭真人,一名赤城童子。妙音,謂黃庭道#8之妙音也。

玉書絳簡赤丹文。

《黃庭經》,一名《太帝金書》,一名《束華玉篇》也。

字曰真人巾金巾,
真人即黃童也。金色白,在西方,主肺。肺白,在心上,故日巾。《九真經》曰:青帝衣青玉錦衣,被蒼華飛裙,建扶芝丹冠,巾金巾。又元陽子曰:真人憑午,倨子,履卯,戴酉。酉者金。
負甲持符開七門,
《老子六甲三部符》云: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辰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上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存六甲神名,則七竅開通,元諸疾病。
火兵符圖備靈關,
《赤章》、《斬邪錄》,皆役使三五火兵。又《衛靈神咒》曰:南方丹天,三熙流光;熒星轉燭,洞照太陽;上有赤精開明靈童,總御火兵,備守三官。即火兵三五家事也。符者,呈八素六神、陽精玉胎、煉仙陰精、飛景黃華、中景內化、洞神鑒乾等諸符也。圖謂《太一混合三五圖》、《六甲上下陰陽圖》、《六甲玉女通靈圖》、《太一真人圖》、《束井沐浴圖》、《老子內視圖》、《西昇八史圖》、《九變含景圖》、《赤界》等諸圖,可以守備靈關。靈關,即三關、四關等,身中具有之。
前昂后卑高下陳。
列位之形象也。
執劍百丈舞靈幡,
神兵幡劍之狀。
十絕盤空扇紛紜,
空中作氣,偉曄揮霍。
火鈴冠霄隊落煙,
金精火鈴,冠徹霄漢。都伍隊陣,狀如落煙屯雲之勢。
安在黃闕兩眉問,
存思火兵氣狀,俱在天庭。天庭,一名黃闕,兩眉問是。
此非枝葉實是根。
學仙之本。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大道君,

亦名玉晨君也。

太玄太和俠侍端,

太玄、太和,真仙之嘉號也。

化生萬物使我仙,
道氣之功績也。
飛昇十天駕玉輸。
乘欽而往。
晝夜七日思勿眠,
至誠則感。
子能行此可長存,
延年神仙之道。
積功成煉非自然,
學以致其道也。
是由精誠亦由專,
守一如初,成道有餘。
內守堅固真之真,
不失節度也。
虛中恬淡自致神。
神以虛受。

百穀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

草實日穀,陰之類也。

五味外美邪魔腥,

非清虛之真氣。

臭亂神明胎氣零,
胎氣,謂無味之味,自然之正氣也。服氣有胎息之法。零猶失也。
那從反老得還嬰?
言不可得髮白反黑,齒落更生。此一句應在自存神之下,超此不類者。
三魂忽忽魄糜傾!
忽忽,不恬淡。糜傾,朽敗也。
何不食氣太和精,

進勸服煉之道。
故能不死入黃寧。
黃寧,黃庭之道成也。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體五臟王,

神以虛受,心為柄神之宅,故為王也。

動靜念之道德行,

謂念丹元童子也。夫念為有,忘為無。念則易心而后語,忘則灰心而神全,故道德行。
清潔善氣自明光,
常念之故。
坐起吾俱共棟梁,
神以身為屋宅,故云共棟梁。吾,丹元子也。
晝日曜景暮閉藏,
《莊子》云:其覺也形開,其寐也魂交。交,閉也。
通利華精調陰陽。
謂心神用拾,與月相應。華精,目精也。心開則目開,心閉則目閉。晝陽而暮陰,故云調陰陽。

經歷章第三十二

經歷六合隱卯酉,

舉心之用拾,陰陽之所由也。晝為經歷,暮為隱藏。六合,天地內上下四方。卯酉也#9,北為暮,幽隱屬也。

兩腎之神主延壽,

腎神玄冥,字育嬰。配屬北方,主暮夜,人能止#10精則長壽。河上公曰:腎藏精。
轉降適斗藏初九,
九、陽數也。斗,北辰也。北辰主陰,謂陽氣下與陰合。《易》曰:乾,吉在無首。無首,藏也。知雄守雌可無老,守雌,則藏九之義也。
知白見黑急坐守。
《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皆藏九之義也。

肝氣章第三十三

肝氣鬱勃清且長,

肝位束方。束方木,主春,生氣之本也。清長,氣色之象。

羅列六府生三光。

存想生氣遍照五臟六腑,如日月星辰光曜明朗也。

心精意專內不傾,

能之一也。

上合三焦下玉漿。

言肝氣上則與三焦氣合,下則為口中之液。亦猶陰氣上則為雲,下則為雨。雨潤萬物,玉漿潤百骸九竅也。
玄液雲行去臭香,
真氣周流,則無災病矣。
治蕩髮齒煉五方。
雲行雨施,無所不通。五方,五臟也。
取津玄膺入明堂,
咽液之道,鈴自玄膺下入喉嚨。喉嚨,一名重樓。重樓之下為明堂,明堂之下為洞房,洞房之下為丹田。此中部。
下溉喉嚨神明通。
身命以津氣為主也。
坐侍華蓋遊貴京,
華蓋,肺也。肝在肺之下。貴京,丹田也。

飄諷三帝席清凍,

三帝,三丹-田中之道君也,亦名真人。言肝氣飄飄,周流三丹田之所也。肝氣為目精,故言席清凍。

五色雲氣紛青蔥,
肝氣與五臟相雜,上為五色雲也。
閉目內陌自相望,
常存念之,五臟自見矣。
使心諸神還相崇,
赤城童子與五臟真人合契同符,共相尊敬也。
七玄英華開命門,
七竅流通,無留滯也。
通利天道存玄根。
身為根本也。
百二十年猶可還,
當急修行,時不可失。
過此守道誠獨難,
去死近矣。
唯待九轉八瓊丹,
九轉神丹,白日昇天。《抱朴子》九丹論云:考覽養生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已千計矣,莫不以還丹金液為大要焉。又《黃帝九鼎神丹經》云:帝服之而昇仙,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龍,出入太清。八瓊,丹砂、雄黃、雌黃、空青、硫黃、雲母、戎鹽、消石等物是也。
要復精思存七元,
雖服神丹,兼習黃庭之道。七元者,謂七星及七竅之真神也。又五帝元君及白元、元英君,亦為七元道君。《洞房袂》云:存七元者,其咒曰:迴元隱遁,豁落七辰。乃七元也。
日月之華救老殘,
左目為日,右目為月。目主肝,配東方木行也。木位春,春為生氣,故云救老殘。
肝氣周流終無端。
《莊子》曰:指窮為薪而火傳。生得納養而命續也。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為氣三焦起,

《中黃經》曰:肺首為三焦。肺之為氣謂氣嗽,氣嗽起自三焦,故言三焦起。說三焦者多未的其實,今以為五臟之上係管為三焦。焦者,熱也,言肝心肺頭,焦熱之義也。

視聽幽冥候童子,

童子,心神,赤城中者。元陽子曰:窺離而下存童子。童子是目童也。謂人欲知死生,當以手指柱目毗,侯其目光,有光則生,無光則死也。
調理五華精髮齒,
五華,五臟之氣。《仙經》曰:髮欲數櫛,齒欲數叩也。
三十六咽玉池裹,

口為玉池,亦日華池。膽為中池。胞為玉泉。華池咽液入丹田,所謂溉灌靈根也。
開通百脈血液始。
身中血液,以口為本始也。
顏色生光金玉澤,
百節開通。
齒堅髮黑不知白,
反老還嬰。
存此真神勿落落,

斗專誠不墮。

當憶此宮有座席,

此宮謂肺官也。座席,神之所安。《中黃經》云:肺首為三焦,玄老君之所居也。
眾神合會轉相索。
眾真同聚,慮有邪精。

隱藏羽蓋看天舍,

此明脾官之事。脾為丹田黃庭,中央戊己,土行也。上觀肝肺,如蓋如舍也。
朝拜太陽樂相呼,
謂魂神與眾仙合會也。《素靈經》云:太上神仙有太陽君、少陽君、太虛君、浩素君,群仙宗道之道樂也。
明神八威正辟邪,
八威,八靈神也。《真語》云:北帝殺鬼咒曰:七正八靈太上皓凶長盧巨數,手把帝鐘素臬三神威劍,神王衛法,辟邪之道也。

脾神還歸是胃家。

守雌存雄傾三光,脾神名常在,字魂停。脾磨食消,胃《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雌,家之事也。《中黃經》云:胃為太牝;柔弱也。三光,日月星也。倉。太倉,脾府也。外方內圓神在中。

耽養靈根不復枯,

外方內圓,明堂之象。脾為黃庭,人命之根本。心專養之,通利血脈五臟豐,延年神仙也。

閉塞命門保玉都,
元陽子曰:命門者,下丹田,精氣入神之處也。養童下籥護其主。主,身也。身為玉都,神聚其所,猶都邑也。

萬神方砟壽有餘,

砟,報也。萬神以養見報,故壽餘也。

是謂脾建在中宮。

脾王#11中官,土德。

五臟六腑神明王,

以脾為主。

上合天門入明堂,

存五臟六腑之氣,上合天門。天門在兩眉問,即天庭是也。眉問入一寸為明堂。

守雌存雄傾三光,

《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雌,牝;柔弱也。三光,日月星也。

外方內圓神在中。

外方內圓,明堂之象。
通利血脈五臟豐,
神恬心靜。
骨青筋赤髓如霜,
百豚九竅,皆悉真正。
脾救七竅去不祥,
脾磨食消,耳聰目明。
日月列布設陰陽。
日陽月陰,日男月女。
兩神相會化玉漿,
男女陰陽,自然之津液也。
淡然無味天人根,
神雖合會,當味無味。
子丹進僎肴正黃,
候,氣也。子丹真人進丹田之真氣。脾為中黃,脾磨食消也。
乃曰琅膏及玉霜。
津液精氣之色象也。
太上隱環八素瓊,

謂絳官重樓十二環,即喉嚨也。中有八素之瓊液也。

溉益八液腎受精,

咽液流下入腎官,化為玉精也。

伏於太陰見我形,
太陰,洞房。為睹瓊液之形象也。
揚風三玄出始青。
青揚風,感而化也。陰陽二氣與和氣為三,三生萬物,生物微妙,故日三玄出始青。言萬物生而色青也。《太平經》曰:積精成青也。
恍惚之間至清靈,
陰陽生氣,至微至妙。
戲於諷臺見赤生,
調暢之氣化為赤子。赤子,真人也。級臺,闖風臺,神仙之遊集也。
逸域熙真養華榮,
物外真氣,自然養生。
內盼沉默煉五形。
內觀形體,神氣長存。
三氣徘徊得神明,
三丹田之氣也。
隱龍遁芝雲琅英,

《仙經》云:肝膽為青龍,故日隱龍。五臟九孔八豚為內芝,故日遁芝。雲琅英,脾氣之津液。

可以充饑使萬靈,

服氣道成,役使鬼神。
上蓋玄玄下虎章。
神仙之服御也。《元錄經》云:仙人有玄羽之蓋,神虎玉章也。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潔棄肥薰,

盛,古冷字。肥,魚、肉。薰,五辛。

入室束向誦玉篇,

太帝在東故也。
約得萬遍義自鮮,
不出身中。
散髮無欲以長存。
《仙經》:服九霞鈴先散髮。又胎息法:仰外散髮,令枕高二寸五分,屈兩手大母指,握固,閉目,申兩臂,去身五寸,乃漱,滿。中津液,咽之滿三。徐徐以鼻內氣,氣入五六息則吐之。一呼一吸為一息。至十吐氣可少頻申。訖,復為之。滿四九為一竟矣。尋觀文意,此散髮非專此道也。蓋散髮,無為自得之意,無外情欲而已。
五味皆至正氣還,
合五為一,自然之道。
夷心寂悶勿煩冤。
問,靜也。寂默清靜。《道經》云:其政問問,其民淳淳。
過數已畢體神精,
專精所至。
黃華玉女告子情,
丹田陰神與己言也。
真人既至使六丁,

真人,指學者身也。至,謂精至。六丁,如上說者也。
即授隱芝大洞經。
隱芝,謂隱者也。以仙人喻芝英。
十讀四拜朝太上,
《玉精真訣》曰:《東華玉篇》者,鈴十讀四拜。玉篇,謂此文。
先謁太帝後北向,

太帝在束,七元居北故也。

黃庭內經玉書暢。

仙道成矣。

授者日師受者盟,

斯文可重,故以為盟。
雲錦鳳羅金鈕纏,
信誓之物。
以代割髮肌膚全,
契誠不假,出血斷髮。
擔手登山敵液丹,
受行黃庭道者,叉重盟而後傳。
金書玉景乃可宣。
信洽方授。
傳得可授告三官,
三官,天地水也。
勿令七祖受冥患,
傳非其人,殃及先世。息,讀為還也。
太上微言致神仙,
可尊可貴。
不死之道此真文。
一心敬重,奉而行之。

黃庭內景玉經注卷下竟

#1三:原作『二』,據《雲岌七籤》、《修真十書》改。

#2情:《雲岌七籤》作『責』。

#3二:《雲岌七籤》、《修真十書》并無。

#4五:《雲岌七籤》『五』下有『行』字。

#5口銜靈芒擭五皇:《道藏》白文本《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及《修真十書》本并作『口銜靈芝擔五星』。
#6修學以得之也:《修真十書》作『修學以積精,治氣以為精」。
#7遂關注:有本或無此句,《修真十書》作『固精守氣,積煉成真,修學以得之』。
#8道:《雲岌七籤》作『真人』。
#9也:《修真十書》作『以』,連下續。按此句《雲岌七籤》作『卯酉為朝暮』。
#10止:原作『上J,據《雲岌七籤》改。
#11王:《雲岌七籤》、《修真十書》并作『主』。

黄庭内景玉经注-金-刘处玄

黃庭內景玉經註

經名:黃庭內景玉經註。題神仙劉長生解。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黃庭內景玉經註

神仙劉長生解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虛皇前,

九天之上,異景非常,上有三清,中有玉皇。

太上大道玉晨君,
超几入聖,身外之身,海變桑田,玉貌常新。
閑居藥珠作七言,
藥珠富內,肘後飛金,慈通顛倒,物外清吟。
散化五形變萬神,
甲乙庚辛、丙丁壬癸,萬變神通,五形聚會。

是為黃庭日內篇。

黃庭內景,聚會群仙,妙通法海,吟萬篇。

琴心三疊舞胎仙,
心琴內撫,韻透青霄,胎仙舞就,耀彰昭。
九氣映明出霄問,
九陽還轉,七返通靈,夜明光現,駭神驚。
神蓋童子生紫姻,
紫霧紅光,結成華蓋,神通恍惚,形不壞。
是曰玉書可精研。
萬經窮盡,玉訣精通,自然之道,德真功。
詠之萬過昇三天,
無中詠出,萬化樞機,十方三界,引愚迷。
千災以消百病痊,
一念無生,眾垢消除,性通杳邈,得虛無。
不憚虎狼之凶殘,

占接聖無鬼靈詩抱道忘形,虎狼遠避,獸自長。

亦以卻老年永延。

外容有老,有形有終,壽無窮。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靈下關元,

地關緊閉,天門常開,魂清氣爽,結就靈胎。

左為少陽右太陰,
左看甲龍,右看庚虎,交媾往來,自然真趣。
後有密戶前生門,
後戶藏金,前門隱玉,無中常有,妙通一六。
出日入月呼吸存。
陽降陰昇,出火入水,逆順顛倒,先要達彼。
元氣所合列宿分,
乾坤相合,妙用沖和,天清光顯,萬象森羅。

紫煙上下三素雲。

瑞雲觀步,紫煙覆頂,無聖境。

灌溉五華植靈根,

玉潤瓊芽,靜收白雪,蟾無缺。
七液洞流衝廬問,
玄武金飯,朱雀玉漿,與天皇。
迴紫抱黃入丹田,
紫煙光裊,妙慧相迎,爽神清。
幽室內明照陽門。

要明神室,內闡陽門,束西相會,物外乾坤。

口為章第三

口為玉池太和官,

口杯玉液,知味細熙熙,咽過重樓,始遇真人。

漱咽靈掖災不干,
瓊漿頻飲,九九相交,迸出霞彩,天地難包。

體生光華氣香蘭,

靈臺軒豁,寶珠光瑩,探得鉛霜,通賢聖。

卻滅百邪玉練顏。
清靜無為,心如霜雪,圓耀當空,方明徹。
審能修之登廣寒,
崑崙頂上,唯占清凍,明珠一顆,道霞光。
晝夜不寐乃成真,
陰盡陽純,無眠無夢,體若虛空,成鉛汞。
雷嗚電激神泯泯。
霹靂一聲,坤和交泰,顯出至神,物之外。

黃庭章第四

黃庭內人服錦衣,

中央赤子,體掛六銖,作伴風月,鄰虛無。

紫華飛群雲氣羅,

天書紫詔。來召嬰嬌,大羅朝聖,速繫雲腰。

丹青綠條翠靈柯,

藕花菊裹,風擺金絲,寶瓶之內,別有一枝。
七蘿玉籥閉兩扉,
七星官內,常閉金扉,寶花臺上,無相容儀。
重扉金關密樞機。
九重玄戶,玉鎖金關,妙通萬化,內結三丹。
玄泉幽闕高崔鬼,
三峰頂上,萬派飛泉,仙官寶所,異景相連。
三田之中精氣微,
穩駑木牛,三田耕透,時兩頻潤,瓊芝靈秀。
嬌女窈窕翳霄暉,
月娥抱定,日裹飛烏,交光燦燦,結就元初。
重堂煥煥明八威,

樓上月光,重堂性燭,內外俱明,八仙享福。

天庭地關列斧新,

抱一強兵,外魔鬧敵,護法神人,慧斧常劈。

靈臺盤固永不衰。
絳官赤子,捧出神珠,光生萬道,晃耀空虛。

中池章第五

中池內神服赤珠,

華池清徹,上有飛烏,不神而神,衣掛連珠。

丹錦雲袍帶虎符,
五方異錦,修成六銖,巖前騎虎,遣怪飛符。
橫津三寸靈所居,
吸盡西江,三重焰赤,現出真靈,太虛無極。
隱芝翳鬱自相扶。
內探靈芝,磨開寶鑒,白蓮出水,清香苗苔。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嶽精謹脩,

千朵奇峰,萬株松檜,寶殿金門,中明聖帝。

靈宅既清玉帝遊,

嵩嶽中天,上通玉帝,華嶽金方,巨靈神異。
通利道路無終休。
巨海明珠,崑崙美玉,運入中華,無窮仙福。
眉號華蓋覆明珠,
眉生瑞霞,化成寶蓋,輥出神珠,內明法海。
九幽日月洞空無,
九陽官內,鳥兔交光,神機萬變,天地難量。
宅中有真常衣丹,
八境為鄰,太虛性宅,脫了雲衣,丹光赫赫。
審能見之無疾患。
丹霞照耀,萬病消除,性如秋月,體若虛無。

赤珠靈群華情集,

珠光迸出,焰似飛星,常養芝草,花玉成形。

舌下玄膺生死岸。
樓上仙衣,功高體掛,換了几軀,為調嬰姥。
出清入玄二氣煥,
祥耀無情,金飛玉走,顛倒明明,形神不朽。
子若遇之昇天漢。
自然遭遇,玉性彰昭,便乘赤鳳,雲外飄飄。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煩央存真,

真心不動,妙慧通靈陰陽既濟,物,外真形。
泥丸百節皆有神。
玉骨金筋,相連關節,一點神光,應物明徹。
髮神蒼華字太元,

生而皓首,內貌無衰,悟字通神,妙達無為。

腦神精根字泥丸,

根固精飛,神通霞彩,透入泥丸,字明法海。
跟神明上字英玄,
至神慧眼,無上觀天,一明萬化,字達英玄。
鼻神玉壟字靈堅,
細鋤玉壟,動種芝田,神書金字,上奏三天。
耳神空閑字幽田,
自然響亮,神聽潺湲,既明上善,應物方圓。
舌神通命字正倫,
舌湧甘津,醒勸灌頂,自覺神清,妙通內景。
齒神鍔鋒字羅千。
叩齒九九,庚甲交鋒,字傳萬古,羅錦千重。
一面之神宗泥丸,
太虛之象,無影真神,九陽官闕,玉戶通真。

泥丸九真皆有房,

玄武二戶,朱雀七門,內明開闔,唯現神導。

方圓一寸處此中,

中華神宅,瑩瑩方圓,下侵九地,上通九天。
同服紫衣飛羅裳。
紫雲覆體,號日黃人,陽純陰盡,跨鶴朝真。
但思一部壽無窮,
聖經萬卷,法有三乘,上乘一部,悟者飛昇。
非各別住居腦中,
上下三官,混合一同,乾坤靈象,泥丸之中。
列位次坐向外方,
三十二天,中尊玉皇,聖明物外,光遍十方。
所存在心自相當。
中天玉帝,四方天主,每方八天,各有寶所。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靈,

心藏於神,內明微奧,至象包含,汞鉛類倒。

肺神皓華自虛成,

肺藏於魄,神光照耀,道合三才,自然明了。
肝神龍煙字含明,
肝藏於魂,神明牝戶,字通慧眼,鬨‘然無阻。
翳鬱導煙主濁清,
離水上昇,坎火下降,混合清濁,神通無鞅。
腎神玄冥字育嬰,
腎藏金精,神調胎息,字通聖妙,至明太極。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藏於志,抱道無離,神明樞要,用坎迎離。
膽神龍曜字威明。
魂清膽壯,神定坤和,既明大象,誰探人魔。

六腑五臟神體精

六腑精通,五臟清澄,神丹煉就,脫殼飛昇。

皆在心內運天經,

神明天道,理合聖經,妙通萬化,愛無憎。

晝夜存之自長生。

周天十二達真空。內顯神通,昏昏默默,了達真空。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宮似華蓋,

金經一部,絳官三問,靜修丹。
下有童子坐玉闕,
上清官畔,下有玉闕,傳金訣。
七元之子主調氣,
七竅通靈,中明赤子,桔心死。
外應中嶽鼻齊位。

華胥中嶽,上闡天門,內明五帝,聖齊尊。

素錦衣裳黃雲帶,

束西問隔,慧照中央,仙衣體掛,現金光。

急存白元和液氣,

白氣盈中,元神寂閑,玉液相傳,微妙無極。

神仙久視無災害,
至真久視,佳趣觀天,常常清善,物外無愆。

用之不已形不滯。
神人無形,與道同體,萬物無拘,乘風而起。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宮蓮含華,

大乘經內,至明道德,蓮官蛙隱,含光無極。

下有童子丹元家,

聖凡兩路,天上地下,至性天人,幻形物化。

主適寒熱榮衛和,

性闡玄關,自然顛倒,三真混合,祥煙光裊。
丹錦飛裳披玉羅,
丹臺嬰媳,飛錦衣多,乘鸞跨鳳,同上大羅。
金鈴朱帶坐婆娑。
金聲響亮,玉汞全真,胎陽舞出,物外形神。
調血理命身不枯,
骨筋血肉,道氣精神,內真外假,借假修真。
外應口舌吐五華,
口豈妄言,舌泯五味,天降神泉,不飲而醉。
臨絕呼之亦登蘇,
絕廬明虛,垂光朗照,顯出靈童,真歡真笑。
久久行之飛太霞。
絳官非久,蓬島仙家,功成歸去,永伴煙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宮翠重裹,

甲方聖教,隱在中官,神光萬道,翠色千重。

下有青童神公子,

九陽門下,物外人同,既聞真理,立祖明宗。

主諸關鏡聰明始,

寶鑒磨開,九關明徹,法明慧眼,氣神相結。

青錦披裳佩玉鈴,

太和官內,玉性玲瓏,瓊漿金飯,青錦重重。

和制魂魄津液平,

虛心清魂,實腹靜魄,玉潤金真,大丹光赫。

外應眼目日月清。

降日垂光,性月圓明,坎生二八,至妙虛清。

百病所鐘存無英,

上懸金鐘,癘氣常盈,廣食難滿,存濁無英。

同用七日自充盈,

七光返照,慧日充盈,豈分晝夜,晃耀水晶。

垂絕念神死復生,

垂慈念道,泯欲顧神,慧生於心,至妙金真

攝魂還魄永無傾。

煉成魂魄,物外飛形,氣散精竭,性沉幽冥。

腎部章第十二

腎部之宮玄闕圓,

精通法海,妙隱蟾官,天花亂墜,遍滿虛空。
中有童子冥上玄,
大仙玉童,恍惚杳冥,功成蟬蛻,現出真形。
主諸六府九液源,
陽和精固,神調六府,玉液既萌,中央冷土。

外應兩耳百液津,

耳聽雲雷,電閃龍降,逆順交通,性無愚憨。

蒼錦雲衣舞龍幡。

襯步金蓮,法身明大,瑞氣盈盈,結成華蓋。

上致明霞日月煙,

致虛極妙,兩耀交光,大丹九轉,體遍純陽。

百病千災急當存,

無情病除,至善災滅,察盡萬有,太虛明徹。

兩部水王對生門,

陽道修生,陰道修死,三清九幽,明暗奧旨。

使人長生升九天。

仙升九天難迷易。鬼沉九地,聖凡生死,悟難迷易。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宮屬戊己,

黃經妙法,藏在中官,悟理明一訣,慧有萬通。

中有明童黃裳裹,

中仙羽衣,赤表黃裹,天圓七星,方雲履。
消穀散氣攝牙齒,
齒消百物,內外濁清,大腸藏穢,海收精。
是為太倉兩明童,
運般黍米,總入太倉,常養金粟,藏清凍。
坐在金臺城九重,
金臺之上,十二層樓,重城二九,顯瀛洲。
方圓一寸命門中。
外方內圓,鶴引胎仙,命官寶焰,接三天。
主調百穀五味香,
地產百穀,天生五味,萬物生成,陽之氣。
辟卻虛羸無病傷,
冷色形贏,清神實腹,死生兩路,明禍福。
外應尺宅氣色芳,

玄門開闡,妙通神宅,坎位清魂,離中靜魄。

光華所生以表明,

既通腎聖,內顯真榮,三陽照耀,八表俱明。
黃錦玉衣帶虎章,
赤青黑白,戊己兼黃,中藏萬錦,應化瓊章。

注念三老子輕翔,
佛老文宜,妙智難量,得一方知,體變真陽。
長生高仙遠死殃。
超几入聖,物外無殃,大羅之上,朝現玉皇。

膽部章第十四

膽部之宮六府精,

甲龍庚虎,壬男丙女,顛倒倒顛,膽神明祖。
中有童子耀威明,
太虛之中,物外靈童,柔弱光生,妙用其雄。

雷電八振揚玉旌,

巨靈真異,雄振八方,玉旌唯撼,接刃交光。

龍旗橫天擲火鈴。

風颳龍旗,陰魔鬧敵,陽殺其陰,真雄無極。
主諸氣力攝虎兵,
神明慧力,抱一堅貞,劍揮赫赫,從有強兵。
外應眼童鼻柱問,
天眼垂光,虛明玉柱,煉汞成形,至神遭遇。
腦髮相扶亦俱鮮,
上闡陽門,妙通玉腦,七竅通明,毫光一道。
九色錦衣綠華裙,
體掛六銖,中繫華裙,便乘鸞鳳,雲外朝真。
佩金帶玉龍虎文,
玉佩叮噹,威儀行步,無影真容,騎龍跨虎。
能存威明乘慶雲,
抱道忘塵,真性超群,欲朝金闕,穩駕祥雲。

役使萬神朝三元。

天元降福,中元赦罪,地元解厄,萬神朝會。

脾長章第十五

脾長一尺掩太倉,

五行脾祖,土穀之倉,中華上國,一者帝王。

中部老君治明堂,
中華聖教,治世修真,先天之象,明者老君。
厥字靈元名混康,
忘言抱道,六三混成,德歸無上,至大強名。
治人百病消穀根,
靈藥能治,妄念百邪,竊食充飢,麤布胡遮。
黃衣紫帶龍虎章,
金翁玉冠,黃婆紫帶,寶殿聖容,萬神齊拜。
長精益命賴君王。

北海飛金,南山鑿玉,赤帝通明,無窮聖福。

三呼我名神自通,

喝散陰魔,呼聚陽神,神通萬一,方號金真。
三老同坐各有朋,
三老各朋,左文右武,無極天中,鸞迎鳳舞。
或精或胎別執方,
十方明處,一點靈明,胎仙養就,奪得真精。
桃孩合延生華芒。
桃臉嬰孩,抱道延長,深根固蒂,吐出光芒。
男女徊九有桃康,
仙男仙女,世景徘徊,風前月下,至性希夷。
道父道母對相望,
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太虛含象,聖人妙趣。
師父師母丹玄鄉,
至聖為父,至道為母,靈耀為子,密妙為度。

可用存思登虛空,

存思念道,絕慮泯俗,取拾俱忘,自然真福。

殊途一會歸要終。

物象窮通,靜情歸一,建德若偷,聖功了畢。
閉塞三關握固停,
預塞金關,固守真精,氣神相見,得之圓成。
含漱金醴吞玉英,
會仙樓上,滿泛金漿,胎仙醉舞,回首仙鄉。
遂至不飢三蟲亡,
玉漿金飯,三嚥忘飢,蟲尸既散,性顯光輝。
心意常和致欣昌。
心通意解,神氣沖和,內真歡笑,舞神婆娑。
五嶽之雲氣彭亨,
五嶽真形,中明玉京,金光萬道,紫霧千層。
保灌玉廬以自償,
天降瓊漿,盈滿玉器,酌了重生,八仙共醉。

五形完堅無災殃。

五方霞彩,煉就真形,既超三界,去似飛星。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光如連珠,

上睹三光,中明本元,玉花香滿,結就金蓮。

落落明景照九隅,
天花飄落,光遍乾坤,碧虛陽耀,射透崑崙。
五靈夜燭煥八區。
昇霞萬象,大極爭光,古今賢聖,位列八方。
子存內皇與我遊,
子能見母,道合其真,胎神養就,內貌常新。
身披鳳衣銜虎符,
性開金訣,體掛衣珠,妖魔侵境,天降虎符。
一至不久升虛無。

心忘意滅,我本大無,神丹煉就,與聖同居。

方寸之中念深藏,

自然真道,妙慧深藏,夜明光耀,方寸清凍。
不方不圓閉牖窗,
耳不邪聽,口不妄言,鼻不聞香,法眼觀天。
三神還精老方壯,
三陽照體,鳳引龜精,自然抱道,返老還嬰。
魂魄內守不爭競。
魂居杳邈,魄靜朝元,陰變為陽,蓬島為仙。
神生腹中銜玉噹,
神生清瑩,龜吸日光,鑿開靈竅,美玉叮噹。

靈注幽闕那得喪,
陽降神通,性朝玉闕,九霄之上,無生無滅。
琳條萬尋可蔭仗,
玉條垂芳,裊浸波心,枯乾北海,瓊樹無陰。

三魂自寧帝書命。

魂朝赤帝,寶光如鏡,治國安民,聖宣勁命。

靈臺章第十七

靈臺鬱藹望黃野,

靈芝一段,黃野相侵,崑崙隱玉,巨海藏金。

三寸異室有上下,
中央三耀,聚而成形,陽逢壬癸,陰遇丙丁。
間關營衛高玄受,
天人護法,聖度無執,慧能之後,無師不立。
洞房紫極靈明戶。
水晶龍官,煙霞虎洞,內明九房,外明九孔。
是昔太上告我者,
自然萬通,名為太上,無我知雄,法明至象。
左神公子發神語,
甲位神公,蟾官赤子,默默相傳,無為與旨。

右有白元併立處,

白氣充盈,天元一併,既悟希夷,理通賢聖。

明堂金匱玉房問,
雲堂寂寂,開闡陽門,神明萬化,永永長生。
上清真人當吾前。
太上西昇,悟真徐尹,入聖超凡,人人有分。
黃裳紫丹氣頻煩,
中元羽衣,朱帶黃裳,神明慧眼,滿目金光。
借問何在兩眉端?
借假全真,本真無相,眼耀如星,白毫靈象。
內俠日月列宿陳,
天光燦燦,斗轉星移,虛空幹運,暗合天機。
七曜九元冠生門。
七返通真,元神吐耀,開闡九門,心香裊裊。

三關章第十八

三關之中精氣深,

陽關常開,陰門永閉,中明顛倒,水火既濟。

九微之中幽且陰,

九光微妙,道氣幽深,氣神清爽,水裹生金。
口為天關精神機,
口為聰辮,心為智慧,至妙忘言,崇真無偽。
足為地關生命業,
金蓮襯步,顯個嬰兒,蓬萊咫尺,內禮明師。
手為人關把盛衰。
手擎宇宙,妙有雙關,真靈出世,豈羨人問。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宮存玄丹,

往來昇降,不離三官,靈丹一粒,服了神通。

太一流珠安崑崙,

神光迸出,萬顆玄珠,沖和一點,體洽太虛。

重中樓閣十二環,
重樓十二,上接雲煙,鸞迎鳳吹,聚會神仙。
自高自下皆真人。
真仙厭世,雲步朝元,地去高天,八萬四千。
玉堂絳宇盡玄宮,
大羅眾仙,各居賓所,鳳閣龍官,祥光罩霧。
遊璣玉衡色闌牙,
摘星樓上,兌玉闌吁,慧觀八極,日赴千壇
瞻望童子坐盤桓,
物外靈童,坐者雄武,滿張弓射,九重鐵鼓。
問誰家子在我身?
見道明子,得永全真,聖賢為伴,風月為鄰。
此人何去入尼丸,

意辭萬慮,氣運神般,金光兩道,上至泥丸。

千千百百自相連,

千千百百、玉女金童,時時天樂,聒透仙翁。
一一十十似重山。
一明性耀,十分皎潔,表裹俱通,重重明徹。
雲儀玉華俠耳門,
無影雲儀,晝夜真歡,玉穿靈竅,光隱泥丸。
赤帝黃老與我魂,

赤官大帝,中位天人,帝天相合,與我陽魂。
三真扶胥共房津,
無為真性,有相假身,調和真假,共飲香津。
五斗煥明是七元,
五明霞彩,光射七元,自然聖妙,養就胎仙。
日月飛行六合問,
鳥飛兔走,運轉乾坤。陰陽顛倒,蛇把毫吞。

帝鄉天中地戶端,

大一仙官,中明上帝,朝聖真人,蓬萊一會。

面部魂神皆相存。

魂通杳冥,神達虛無。無中明徹,賢聖之書。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氣以求仙,

養就胎神,非外呼吸。妙用抽添,霞光出入。

仙公公子已可前,
真明杳邈,象帝之先。無表無朽,號日神仙。
朱烏吐縮白石源,
天鳥街花,石涌飛泉。松峰之畔,吟笑忘言。
結精育胞化生身,
氣和神定,性停精固。育成七寶,大羅歸去。
留胎止精可長生。
恍惚護胎,清神保精。沖和交媾,煉氣成形。

三氣右徊九道明,

天之一氣,其用不動。中超三界,密酬四恩。

正一含華乃充盈,
大一明妙,球藥含光。神通異變,萬怪港藏。
遙望一心如羅星,
虛心慧視,內外清澄,回光燦燦,月上參星。
金室之下不可傾,
海藏龍官,事雄抱雌。朝聖真人,萬派歸之。
延我白首返孩嬰。
生而皓首,內貌無衰。無中明徹,至妙無為。

瓊室章第二十一

瓊室之中八素集,

三山官室,八仙會集。過海乘風,各有妙衍。
泥丸夫人當中立,

祥光萬道,慧眼頻觀。中明媳女,內性真歡。

長谷玄鄉繞郊邑,

顧神至闖,物外仙鄉。放開靈耀,應物無妨。
六龍散飛難分別。
龍蟠離穴,虎繞坎官。甲庚交位,道顯神通。
長生至慎房中急,
萬通真戒,物物無為,壺天靈象,兔走烏飛。
何為死作令神泣?
大乘聖教,廣度眾生。若遣天道,永墮幽冥。
忽之禍鄉三靈沒。
恩中生害,性沉禍鄉。三魂難保,七魄消亡。
但當吸氣錄子精,
氣歸元海,密護真精。虛無恍惚,出世通靈。
寸田尺宅可治生,
上達八方,中明寸宅,夜明光耀,天寬地窄。

若當決海百讀傾,

巨海謙虛,百瀆歸之。三天內有,無上元始。

葉去樹枯失青青,

寶樹一株,金枝玉葉。無影靈童,時時攀折。
氣亡液漏非己形。
坎中練汞,離內烹鉛,丹成九轉,脫殼昇仙。
專閉御景乃長寧,
中華聖境,常閉金門。民豐國泰,一者帝尊。
保我泥丸三奇靈,
泥丸之內,護我三臺。煉汞成真,雲步蓬萊。
恬淡閉視內自明,
至性恬然,坎官緊閉,開闡當中,晨光照體。
物物不干泰而平,
無物之象,自然交泰。虎嘯龍吟,說殺邪怪。
慇矣匪事老復丁,
方圓曲直,上善清澄。中明甲乙,豈問丙丁。

思詠玉書入上清。

龍篆玉書,神奏上清。崇真達德,天上功名。

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達,

連峰官室,內隱雲房,癸丁相見,內有炎凍。

洞得視見無內外,
一顆圓珠,明照內外,洞達真光,永永無壞。
存漱五芽不飢渴,
胎仙沐浴,金漱玉芽。內無飢渴,常飲煙霞。
神華執巾六丁謁。
神通毫髮,離女捧巾。六丁來謁,功奏上真。
急守精室勿妄泄,

抱元守道,精固神靈,無中生有,現出真形。
閉而保之可長活。

骨堅髓實,精竭人亡。至慎保真,益壽年長。

起自形中初不闊,

雲衢通聖,問隔不闊,乾坤內合,巨靈一撮。
三宮近在易隱括。
官塵種種,神妙頻括,七曜通靈,無為大達。
虛無寂寂空中素,
大道非空,體同太虛。自然至妙,輥出明珠。
使形如是不當污。
身如野鶴,性似閑雲,碧虛空外,飄飄任真。
九室正虛神明舍,
九官之內,瑞氣盈盈。神明正慧,果證圓成。
存思百念視節度,
物物深窮,得意忘言,性明道眼,妙用觀天。
六府修治勿令故,
六府調泰,法體安然。周天烹煉,金汞玉鉛。

行自翱翔入天路。

碧霄雲外,鸞鳳翱翔。得道真仙,朝現玉皇。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煩,

理達慧生,明徹仙經,沖和之妙, 內視無形。

但修洞玄與玉篇,
洞玄靈寶,能明玉篇,崇真了達,異日昇仙。
兼行形中八景神,
無為之妙,鉛汞成形,神明八表,應物通靈。
二十四真出自然,
八渠流轉,二八生成,自然之妙,大達超生。
高拱無為魂魄安,
抱道守真,魂清魄靜,既‘達聖妙,坦然大定。
清靜神見與我言,
至神護法,聖道默傳,治國修真,太上妙言。

安在紫房幃幕問,

祥光萬道,射透瓊幃,胎仙進道,常□ □ 刀圭。

立坐室內三五玄。
天男天女,立侍天皇,五明官內,日月星光。
燒香接手玉華前,
禱聖焚香,道明至友,了達無為,蓬瀛攜手。
共入大室遊璣門,
漩璣七門,內隱天真,妙擊宇宙,身外有身。
高研恬淡道之園,
磨開古鑒,應物明通,三陽相會,七寶園中。
內視密盼盡睹真,
天眼明道,慧眼明真,法眼通聖,始顯化身。
真人在己莫問鄰,
大玄境內,唯道明真,參羅光照,至闆為鄰。
何處遠索求因綠。

既離火院,棄世全真,剔開道眼,闚妙良因。

隱景章第二十四

隱景藏形與世殊,

嵩陽勝景,隱在中華,既忘世夢,高卧煙霞。

含氣養精口如朱,

太極含光,陰變純陽,神丹一粒,光遍十方。

帶執性命守虛無,

執天行道,至通顛倒,煉就重純,十洲三島。

名入上清死錄除,

冷著物我,死墮幽冥。神超三界,玉帝知名。

三神之樂由隱居。

修成七魄,煉就三魂。至神密隱,物外超群。

倏欽游遨無遺憂,

至趣超几,萬綠了畢。道德無為,始終無失。

羽服一整八風驅,

一整羽衣,碧霄進貢,不夜天中,攜雲跨鳳。

控駕三素乘晨霞,

青鸞前引,穩步雲軒,異香風送,昇入三天。

金輩正立從玉輿,

聖坐金筆,真乘玉輿,天人侍立,共赴仙都。

何不登山誦我書。

火坑跳出,三峰隱居,明今妙道,聖人之書。

鬱鬱窈窈真人墟,

深種靈芝,神泉澆溉,丁看烏龜,癸觀翡翠。

入山何難故躊躇,

對景如山,至性無疑,頓明聖理,妙達希夷。

人問紛紛臭如帑。

世事紛紛,皆造福業,不冷中邊,大道明徹。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歸一,

金闡離官,玉封坎戶,神明霞彩,自然開悟。

三五氣合九九節,

三神抱道,五彩飛光,大和明內,體變重陽。
可用隱地迴八衛,
內隱泥丸,蛻形顯質。八仙會上,各有藝術。
伏牛幽闕羅品列。
牛駕雲車,聖歸金闕,天樂齊迎,群仙總列。
三明出華生死際,
三光朗照,苗首清香,自然目視,真景非常。
洞房靈象斗日月,
內鎖顛猿,法塵泯絕,妙達虛無,象擎日月。
父日泥丸母雌一,
金黃抱真,黃婆守道,行滿功圓,仙歸蓬島。

三光煥照入子室。

天光照耀,仙官深密,護法神尊,盜賊怎敵。

能存玄真萬事畢,
至明大象,妙達玄真,孰知壺內,別有乾坤。
一身精神不可失。
清志抱一,性命無失,迸出神光,香津如蜜。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

聖達無上,烏兔交光,妙明八極,細入毫芒。
鬱儀結璘善相保,
嬰子抱真,鬱母為鄰。母養其子,煉氣成神。
乃見玉清虛無老,
上達玉清,中明黃老。體同太虛,手擎芝草。
可以迴顏填血腦。

和血固精,調氣順神。煉真合道,乃可全真。

口銜靈芒擭五皇,

鳳街玉藥,獻與天皇,離官陰返,物外之鄉。
腰帶虎錄佩金噹,
星冠月被,金玉叮噹。默朝玉帝,性執珪璋。
駕欽接生宴束蒙。
蟾官瓊宴,癸母丁翁。天廚造勝,仙樂束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煉,

虛空微妙,安魂定魄,功要三千,行修八百。
一之為物叵卒見,
道象無形,陰陽有變,造化聖功,慧眼唯見。
須得至真乃顧盼,
至明顛倒,木金相問,無物之真,天眼顧昤。

至忌死氣諸穢賤,

瑤聲美色,喪真死氣,几夫總愛,聖人見穢。

六神合集虛中宴。

達道陽神,出世真仙,蓬萊赴宴,閑訪桃園。
結珠固精養神根,
神珠光耀,固守金精。結成三寶,內現真形。
玉笛金籥常完堅,
虛中棄籥,價酬千金,玉吹靈竅,神鬼皆驚。
閉口屈舌食胎津,
忘言妙道,恬淡修真,潭清龍現,下涌甘津。
使我遂煉獲飛仙。
聖人妙訣,進火烹鉛,大丹煉就,體化飛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

知神非我,不神乃神,恐生斷見,應物明真。

積精累氣乃成真。

性通三耀,命達三田,氣結三寶,功滿三千。

黃童妙音難可聞,
黃庭上有,赤宅靈明,光光相射,各聽無聲。
玉書絳簡赤丹文。
神篆金簡,奏聖靈文,有功無妄,行滿騰雲。
字曰真人巾金巾,
至理金真,華陽妙巾,六銖光顯,二八金身。
負甲持符開七門,
元神護法,天降飛符,七門返照,昇入仙都。
火兵符圖備靈關,
強兵善勝,常在丙壬,內雄不出,外賊無侵。
前昂後卑高下陳。

要先鈴後,欲下而高,海心萬丈,滌藏巨鱉。
執劍百丈舞靈幡,

臣靈神劍,慧刃如鋒,混元海內,活捉蛟龍。

十絕盤空扇紛紜,

十極之中,銀盤無缺。羽扇紛紜,晴空皎潔。
火鈴冠霄隊落煙,
九天神鳳,清聲火鈴,百禽隊隊,從似飛星。
安在黃闕兩眉問,
眉問毫象,應顯靈通,金容玉體,光耀中官。
此非枝葉實是根。
春夏萬木,壯極則衰,深根至性,潛隱無車。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大道君,

中天至聖,上達三清,人手了道,真朝玉京。
太玄太和俠侍端,
上帝天皇,中華帝王。侍尊近貴,萬代名揚。

化生萬物使我仙,

自然妙道,無中有靈,陰陽相貫,萬化生成。

飛升十天駕玉輪。

太陽之君,颼駕玉輪,碧虛明徹,萬里無雲。
晝夜七日思勿眠,
七曜通神,晝夜崑崙,陽純無夢,號日真人。
子能行此可長存,
默行天道,性命長存。古今興廢,豈可言論。
積功成煉非自然,
自然靈耀,空舞胎仙,抽添沐浴,全賴周天。
是由精誠亦守專,
因師奧旨,道上精勤,聖功全德,物外良因。
內守堅固真之真,
忘言守道,棄物全真,慧明中顯,無相真形。
虛中恬淡自致神。
至神無形,與道合真,碧霄雲外,明耀常新。

百穀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

百穀陰精,實腹通靈,九陽烹煉,變化真形。

五味外美邪魔腥,

意遠腥擅,真通道味。天降霞漿,重樓一醉。
臭亂神明胎氣零,
殺害群生,臭濁養形,昏神喪慧,業報非輕。
那從返老卻還嬰?
皓然太上,玉貌如嬰,神明萬化,顯達西昇。
三魂惚惚魄糜傾!
汞鉛顛倒,水火相交,丹爐陽焰,煉成白膏。
何不食氣太和精,
九陽照體,白覺神靈,夜明光照,北海龜精。
故能不死入黃寧。

用慧明真,實相無形,先天妙景,隱在黃庭。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體五臟王,

悟一惺甦,探得蟠桃,山頭顯現,物外知交。

動靜念之道德行,
眼迸萬珠,戊己千拜。六賊須歸,陰陽交泰。
清潔善氣自明光,
絕利忘名,恩牢跳出,坦蕩無憂,始明悟一。
坐起吾俱共棟梁,
大物謙下,欲後鈴先,處窪得盈,能曲道全。
晝日耀景暮閉藏,
三陽照耀,內景佳祥,神通法象,百怪潛藏。
通利華精調陰陽。
腎海精金,崑山美玉,盈滿中官,真人洪福。

經歷章第三十二

經歷六合隱卯酉,

周天六度,陰陽相合。倒顛卯酉,逆順庚甲。

兩腎之神主延壽,

命官兩道,上接泥丸,清神爽氣,晝夜真歡。
轉降適斗藏初九,
運轉參星,照侵北斗,一陽起火,妙通九九。
知雄守雌可無老,
玄門牝戶,開闔明悟,既達聖機,真師來度。
知白見黑急坐守。
澄光顯黑,神明眼碧,內視通天,妙觀太極。

肝氣章第三十三

肝氣鬱勃清且長,

甲方寶樹,枝聳根邃,上接三天,下侵九地。

羅列六腑生三光。

調和六腑,內運三光,神明霞彩,永占清涼。

心精意專內不傾,
神清意泯,虛無自然,不空不色,聖妙心傳。
上合三焦下玉漿。
責嘖癡滅,至性彰昭,黃芽裊裊,玉液頻澆。
玄液雲行去臭香,
洗心滌垢,垢盡光生,圓明應物,光耀無情。
治蕩髮齒煉五方。
理髮萬通,神開金口,妙髮無衰,金齒不朽。
取津玄膺入明堂,
異景堂中,內隱深淵。澄清照軀,號日龍泉。
下溉喉嚨神明通。
上涌靈泉,胎神沐浴,法體清澄,自然真福。
坐侍華蓋遊貴京,

含元咫尺,通明水晶,朱雀玄武,密護神京。

飄諷三帝席清凍,

三皇之始,有道為王,無爭善勝,豈用刀槍。
五色雲氣紛青蔥,
順光芝草,逆氣青蔥,芝香蔥臭,道俗豈同。
閉目內盼自相望,
鳳眼龜睛,中華相望,離坎交官,德明無上。
使心諸神還相崇,
道妙虛心,煉玉烹金,性通天意,神鬼皆欽。
七玄英華開命門,
七珠返照,內視天真,龜吸霞彩,走上崑崙。
通利天道存玄根。
內返陽天,氣結靈鉛,大丹光頭,三島真仙。
百二十年猶可還,
百二長安,蟾宮明徹,七返明元,九還丹結。

過此守道誠獨難,

萬景之中,心意如山,頓明開悟,獨立非難。

唯待九轉八瓊丹,

八仙物外,常伴紅霞,神丹九轉,蓬島為家。
要復精思存七元,
賢達精思,聖智無慮,聖賢出世,几人遭遇。
日月之華救老殘,
月滿無虧,日耀古壇,太虛之內,永結神丹。
肝氣周流終無端。
束方甲乙,明朝赤帝,玉戶常開,金關自閉。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為氣三焦起,

三魂既清,三毒盡滅,善探黃芽,真收白雪。

視聽幽冥候童子,

慧明恍惚,內聽潺湲。玉童來報,功滿三田。

調理五華精髮齒,

太和之中,玉女金童,披襟散髮,各顯神通。
三十六咽玉池裹,
重明九九,九氣三通,陽神聚會,霞友雲朋。
開通百脈血液始。
性通陽豚,精化為胎,形神俱妙,永住蓬萊。
顏色生光金玉澤,
豆初靈顯,內寶盈中,太極妙有,至行真功。
齒堅髮黑不知白,
叩齒神通,皓髮幽冥,內容不老,無影真形。
存此真神勿落落,
有形有盡,無物常存,既明真道,妙慧通神。
當憶此官有座席,
上清官畔,九夏炎炎,響泉怪竹,座席冰草。
眾神合會轉相索。

千神聚會,同赴天壇,臨風對月,自在清閑。

隱藏章第三十五

隱藏羽蓋看天舍,

內隱祥輝,結成華蓋,羽化真人,九霄之外。

朝拜太陽樂相呼,

黃庭真景,蓬鳥相鄰,嬰兄媳女,跨鳳斬真。
明神八威正辟邪,
氣結神靈,威儀鬨靜,法眼通天,辟邪歸正。
脾神還歸是胃家。
土穀盈倉,脾還胃根,神明九眼,上顯三光。
耽養靈根不復枯,
至靜歸真,保命常存,神明慧朗,照耀崑崙。
閉塞命門保玉都,
既明門闔,汞鉛相合,七寶玲瓏,化成寶塔。

萬神方昨壽有餘,

七寶壇上,眾聖非無,焚香酌酒,洪禧有餘。

是謂脾建在中官。

忘言妙理,黃老中明,煉神合道,永住蓬瀛。
五臟六腑神明主,
寸宅神光,五行之主,實腹存三,真通六腑。
上合天門入明堂,
天門闡開,金關鎖閉,內有神尊,□ 仙聚會。
守雌存雄頂三光,
酉上金鳥,卯中玉兔,兩耀交光,萬神光聚。
外方內圓神在中。
神明一圓,妙達先天,居塵不染,火裹生蓮。
通利血脈五臟豐,
三耀和沖,五臟神豐,珠如黍米,光遍虛空。
骨青筋赤髓如霜,
神清體健,骨堅髓實,六賊難存,三尸自出。

脾救七竅去不祥,

清志如山,內汞長安,大羅聖降,常赴天壇。

日月列布設陰陽。
萬化生成,皆稟陰陽,照臨法界,日月之光。
兩神相會化玉漿,
內神精光,外容形影。明真悟假,六銖頻整。
淡然無味天人糧,
恬淡靈泉,能濟飢渴,潔盡几情,自然了達。
子丹進撰肴正黃,
玉體金容,黃庭內看,渴飲瓊漿,饑養珍候。
乃日琅膏及玉霜。
煉成玉膏,修就金汞,龜吸夜光,蛇穿七孔。
太上隱環八素瓊,
珠數金聲,九九隱環,至神內繫,一撞三關。
溉益八液腎受精,

八渠瓊水,澆溉靈芽,炎收白雪,可稱仙家。

伏於太陰見我形,

天如秋水,夜顯圓光,真無掛染,性月昭彰。
揚風三玄出始青。
道玄觀天,天玄明象,象玄通真,真元坦蕩。
恍惚之問至清靈,
微妙祥明,慧視無形,用之可妙,恍惚通靈。
戲於楓臺見赤生,
嬰弄風飄,汞結陰消,閑來赤鳳,唯上青霄。
逸域熙真養華榮,
一棹神舟,三島瀛洲,迴觀世夢,吟笑無休。
內盼沉默煉五形。
華胥異景,至性觀天,三陽相會,二氣朝元。
三氣徘徊得神明,
三耀明真,其用不勤,神仙也厭,世事紛紛。

隱龍過芝蕾買琅英,

仙擎寶芝,引虎調龍,行圓出世,妙隱三峰。

可以充飢使萬靈,

勤服靈芝,道養嬰兒,元神唯顯,內禮真師。
上蓋玄玄下虎章。
祥煙成蓋,至性澄觀,龍蟠元海,虎繞靈山。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潔棄肥薰,

洗開道眼,體挂銖衣,水雲信任,不羨輕肥。

入室束向誦玉篇,
閑居官室,至德真一,悟徹千經,忘言了畢。
約得萬遍義自鮮,
玉訣金聲,萬遍通靈,功成九轉,跨鶴飛昇。
散髮無欲以長存。
真心坦蕩,放曠林泉,玉壺之內,別有陽天。

五味皆去正氣還,

意遠肥甘,自通道味,內養元神,沖和一氣。

夷心寂問勿煩冤。

絕慮忘言,自然大定,住世居山,內無動靜。

過數已畢體神精

日往月來,陰陽有數,道顯神明,全憑開悟。

黃華玉女告子情,

黃婆匹配,嬰妮團圓,靜清祥耀,產個胎仙。

真人既至使六丁,

力士天丁,常護真靈,陰魔奔散,真耀成形。

即授隱芝大洞經。

真仙之授,太上之經,人問闡度,悟者超昇。

十讀四拜朝太上,

十極誦經,四方禮拜,賢聖虛空,來生苦海。

先謁大帝後北向,

後有金真,來朝大帝,蓬島瀛洲,群仙列位。

黃庭內經玉書暢。

黃庭聖降,玉訣真經,理明萬化,妙道無形。

授者曰師受者盟,

默傳聖道,玄祖盟約。聖達頓明,賢悟漸博。

雲錦鳳羅金鈕纏,

仙裳體掛,鳳繞龍蟠,金纏九九,降闕清歡。

以代割髮肌膚全,

太上古貌,玉體冰肌,顏如童稚,皓髮眉齊。

擁手登山敵液丹,

煉成七返,修就九還,形神妙達,霞友登山。

金書玉景乃可宣。

聖人金訣,妙達真景,雲散天青,蟾光如鏡。

傳得可授告三官,

三元功畢,上達三官,真同聖意,名列仙班。

勿令七祖受冥患,

出家退道,七祖冥愆,一子了道,玄祖生天。

太上微言致神仙,

神通萬法,大遠希夷,無為德訣,暗合天機。

不死之道此其文。

碧霄至聖,今古常新,母養赤子,不死之門。

黃庭內景玉經註竟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

經名:洞玄靈寶定觀經註。原不題撰者,經文約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際。又據徒跋,註文當係唐代道士泠虛子撰。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參校本:《雲笈七籤》卷十七。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

冷虛子註

靈者,神也,在天曰靈。寶者,珍也,在地曰寶。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羣品,則厚載萬物。言此經如天如地,能覆能載,有靈有寶,功德無窮,證得此心,故名靈寶。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

左者,定也。玄者,深妙也。真者,純也,一而無雜。人者,通理達性之人也。曰者,語辭也。

夫欲修道,

進趣之心,名為修道。

先能捨事,

一切無染,名為捨事。

外事都絕,

六塵為外事,須遠離也。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更不染著,名為都絕。

無與忤心,

境不來忤,心即無惱;心不起染,境則無煩。心境兩忘,即無煩惱。故名無與忤心。

然後安坐,

攝澄煩惱,名之為安。本心不起,名之為坐。

內觀心起。若覺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

慧心內照,名曰內觀。漏念未除,名為心起。前念忽起,後覺則隨。起心既滅,覺照亦忘。故稱除滅。了心不起,名之為安。覺性不動,名之為靜。故稱安靜。

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遊亂想,亦盡滅除。

眾心不起,妄念悉忘,亂想不生,何有貪著?故曰滅除。

晝夜勤行,須臾不替。

晝之言淨,夜之言垢。垢淨兩忘,無有間替,故名不替。

唯滅動心,

忘想分別,名曰動心。覺照祛之,故名為滅。

不滅照心;

慧照常明,無有間,故名不滅照心。

但凝空心,

不起一切心名空心。

不凝住心,

一切無著,名之不凝住心。

不依一法而心常住。

若取一法,即名著相。心不取法,名為不依。照而常寂,故為常住。

然則凡心躁競。其次,初學息心甚難,或息不得,蹔停還失。

言習性煩惱,難可滅除,定力未成,蹔停還失也。

去留交戰,百體流行。

心起染境,境來牽心,心境相染,故名交戰。妄念不息,百非自生,名曰百體流行。

久久精思,方乃調熟。勿以蹔收不得,遂廢千生之業。

定心不起,則契真常。一念不收,千生遂廢。

少得靜#1已,

初得清淨,正慧未生,故曰少得靜已o

則於行立坐卧之時,

四威儀之時也。

涉事之處,諠鬧之所,

見一切諸相為涉之處,起一切諸心,名為諠鬧之所也。

皆作意安;

息亂歸寂,名為作意。恬淡得所,名之為安也。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諠,其志惟一。

有無雙遣,寂用俱忘,萬法不二,名之唯一。

若束心太急,又則成病,氣發狂顛,是其候也。

偏心執靜,名曰束心。心外見相,名為顛也。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所。

從定發慧,名為放任。定慧齊融,名曰得所。

自恒調適,

定多即愚,慧多即狂;定慧等用,名曰調適。

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定。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得本元寂,故為真定。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惡,強來就諠。

習性塵勞,常須制御,不可縱逸。

以無事為真宅,

見本性空寂,故為真宅。

有事為應跡。

慧用無邊,故為應跡。

若水鏡之為鑒,則隨物而現形。

本心清淨,猶如水鏡,照用無碍,萬象#2俱現,名為現形。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諸法性空,寂無所起,故為入定。

慧發遲速,則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慧。

急求知見,真定乃亡。貪著諸相,故云無慧。

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

心體寂靜,妙用無窮,故為真定。

慧而不用,實智若愚。

了無分別,名之不用。韜光晦跡,故曰若愚。

益資定慧,雙美無極。

寂照齊融,故云雙美無極。

若定中念想,多感眾邪,妖精百魅,隨心應見。

為心取相。諸相應生,一切邪魔,競來撓亂。

所見天尊、諸仙、真人,是其祥也。

此為諸相,不可取著。

唯令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

前念不生,故云無覆;後念不起,故曰無基。

舊業日銷,新業不造。

宿習並盡,名曰舊業日銷,更不起心,故名新業不造。

無所罣礙,迥脫塵籠。

一切無染,故名無所罣礙;解脫無繫,故云迥脫塵籠。

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智照不滅,名曰行而久之;契理合真,故云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

心得清靜,塵念盡知,故曰覺諸塵漏。

二者,宿疾普銷,身心輕爽;

真氣胎息,痼#3疾盡瘳。體道合真,身輕不老。

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

骨髓堅滿,故填補夭損;駐顏不易,名為還年復命也。

四者,延數萬歲,名曰仙人;

長生不死,延數萬歲,名編仙籙,故曰仙人。

五者,鍊形為氣,名曰真人;

得本元氣,故曰鍊形為氣;正性無偽,故曰真人。

六者,鍊氣成神,名曰神人;

真氣通神,陰陽不測,故曰神人。

七者,鍊神合道,名曰至人。

真神契道,故曰至人。

其於鑒力,隨候益明。

鑒力者,常照不息也。益明者,明明不絕也。

得至道成,慧乃圓備。

若了本性,得道成真,智慧圓明,萬法俱備。

若乃久學定心,身無一候,促齡穢質,色謝方空。自云慧覺,又稱成道者,求道之理,實所未然。

通神合道即得道真成#4。心惑身亡#5,不離生死。《西昇經》云:是故失生本,焉能知道源?

而說頌曰:

智起生於境,火發生於緣。各是真種性#6,承流失道源。
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了知性本空,知則眾妙門。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終#7

道由心學,匪假佗求;神依形住,罔有其外。我之靈明,亘今亘古,惟其絏於六情,是以戕我正念。貪嗔癡昧,種種見惑,背真向偽,無有殫期。寔惟真師憫念眾生無知,故演此妙經,作人天規鑑,為證道梯航。是有定觀之說,發揮妙本,洞徹玄微,滌乎垢氛,超乎視聽;明無相於有形之後,致虛極於未兆之先;物我俱忘,形神俱妙。凡我羽流,敬之敬之。龍集壬申三月初吉,泠虛子稽首謹識。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竟

#1 『靜』,《雲笈七籤》本作『浄』。
#2 『萬象』,《雲笈七籤》本作『萬物』 。
#3 『痼』,《雲笈七籤》本作『故』。
#4 『即得道真成』,《雲岌七籤》本作『即身得道真』。
#5 『惑』,《雲笈七籤》本作『證』 。
#6 『種』,《雲笈七籤》本作『動」。
#7 《雲笈七籤》本所錄經註止於此,無後泠虛子題識。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批注-宋-洞阳子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宋元間道士洞陽子撰。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

道神庵洞陽子註解

太上

太者至大之稱,上者尊崇之號。以其始乎太初太易之上,故曰太上。夫太易者,未見炁也,元始之初炁未之見也。太易變而為太初,太初者,炁之始也,先天元炁始見微芒。太初變而為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漸有元炁之形矣。太始變而為太素,太素者,質之始也,元炁之形質具矣。太素變而為太極,太極者,混沌也,溟涬鴻濛,狀如雞子,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元炁凝而清濁未分也。太極既變則混沌開,而鴻濛裂,於是清陽之炁昇而為天,濁陰之炁降而為地。《易》曰:太極生兩儀,是也。兩儀生三才,即非濁非清,中和之炁,結而成人倫也。是謂道生一,一炁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萬物始之於天地,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太易。夫太上者,謂始乎太初太易之上,是無大之大,故曰太,高出乎八極之表,故曰上也。又太者甚也,上者高也,言是經妙義甚高,則無以過矣。昔者聖人製此太字,其文從人從一從一點者,蓋人得一謂之大,大人能卓然獨存,常正此一點者,可與太上全體也。此一點亘古亘今,不生不滅,在道則謂之元神,在儒則謂之真性,在釋則謂之本來;在眼能視,在耳能聽,在鼻能嗅,在舌能嘗,在手能執持,在足能步履。以致語默動靜,千轉萬變,未嘗不因此一點而通靈也。是以老君之鍊養,養此一點而已;莊周之寓言,言此一點而已;周公仰思,思此一點而已;孔子之潛心,濳此一點而已;如來之大覺,覺此一點而已;祖師之相傳,傳此一點而已。百姓日用而不知,外為聲色所蕩,內為嗜欲所汨,晝隨情愛,夜逐夢飛,念想攀緣,未嘗暫息,此一點不正,心影常偏,為情慾誘之,使出於外,故成大字,以言乎流浪輪轉,或為畜類也。夫上字之文,從卜從一。卜,度也;,一,性也。卜爾之一性,能謙遜居下者,則為上士矣。江海以下百谷,則為百谷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此孔子所以下漁父也。夫下人不精,不得其真,井雖千仞,汲之水上,是以聖人不降則不昇。故曰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知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後其身而身先者,謙尊而光,此真人應世之道也。故曰卜爾之一居下,則為上士,其理昭然,卜爾之一性,若乃自矜自伐,自是自彰,而好居人上者,斯則下人矣。若夫體合太虛,廓然無我,所為一點者,內外俱忘,上下雙遣,斯則至聖之道,可謂自己三清,何勞仰望,自己太上,何勞外求也。

洞玄

洞者通也,上通於天,下通於地,中有神仙,幽相往來。天下十大洞、三十六小洞,居乎太虛磅磚之中,莫不洞洞相通,惟仙聖聚則成形,散則為氣,自然往來虛通,而無窒礙。是以聖人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則人一身之中,亦有洞者。頭有九宮,上有寥天,共為十大洞天;柱骨二十四節,共十二重樓。共三十六洞,上通泥九之九天,下徹尾閒之九地,中有真炁幽相往來。是以聖人於虛極靜篤之中,斡轉璇璣,神通炁洞,上與天通,所謂三宮昇降,上下往來,無窮者也。且洞之一字,從水從同,即是洞與水同也。夫巨海之水,八紘九野天漢之流,酌焉而不竭,注焉而不滿,渺渺漫漫,無垠無際,不可得而測其淵深也。故造道者,皆自麤至細,自細至微,微極而後至於妙,妙極而後至於玄,道之玄則無乎不通矣。故洞也者,以其幽深而不可測也;玄也者,以其微妙而不可窮也。言是奧旨遠邈,深如洞玄,非玉虛之夙挺,其孰能通之哉。

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

靈寶天尊即太上道君也。以身言之,靈者神也,寶者炁也,形者靈寶之宅舍也。夫人有耳目,乃元神之門,晝則心寤,神遊於耳,夜而目寐,則神歸絳宮。眾人視聽於外,則神遊於外,見聞聲色,動蕩乎中,神性化而為情,情受牽纏,故心有念,動有著,晝有想,夜有夢,薾然馳逐。馳逐於無涯之欲,百靈疲役而消散,宅舍無寶而崩頹。此皆用神於外,而不能守之於內者也。若夫至人,萬法俱忘,惟神是守,目內視而神光炊於玉闕,耳返聽而妙韻響於瓊房,神宇泰定,一念不生,智恬交養,久而道靈,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六通四闢,妙用無窮,造化莫移,陰陽莫測,故能駕景乘飇,登真合道,莫不由於神性者也,得不謂之靈乎。夫人有鼻口,乃命寶出入之戶,息息通於天地,元炁之所往來,凡一呼則穀炁出,一吸則元炁入,不死之機,長生之要,實隱於此矣。眾人心靈外馳,情躁炁促,息之以喉,胎元蕩散,真炁凋零,炁竭命終,可不惜哉。惟至人深達造化之源,呼吸太和之炁,奪本還元,歸根復命,息之以踵,寶莫寶於炁,達斯理者,泥丸玉闕所以棲其神,玄門牝戶所以襲其炁,炁以制神,神以攝炁,母子相守,性命混融,然後萬神不散,故能靈,一炁凝結則成寶,是謂一身之靈寶也。夫眾生之苦,莫大於輪迴生死,天尊大慈,演說洞妙,開滯塞之門,指光明之路,解悟之者,得脫生死,永免輪迴,故曰救苦也。經者徑也,常也,欲令上學之人依此徑路常行之也。

爾時救苦天尊,

天尊則元炁是也,法身無相,積炁成真,為天中之尊,聚則成形,散復為炁。

徧滿十方界,

元炁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在谷滿谷,在坑滿坑,彌滿八極,無往不在,故曰徧滿十方界。

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

夫威神力莫大於元炁,元炁之運,獨秉造化之權。眾生者所謂胎卵濕化之四生,至於花卉草木,禽獸魚鼇,蠕飛蠢動,有情無情,皆含育元炁而生,故元炁在則柔弱滋養而生,元炁去則堅強枯槁而死。老子曰: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悉得元炁而後生,故曰救技諸眾生。

得離於迷途。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

眾生就染聲色嗜慾,因於迷途之中,殊不知魚在水中,水在魚中,人在炁中,炁在人中,魚失水死,人失炁亡。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曰魚不可脫於淵,人不可離於炁,魚能吐納而化水則不死,人能吐納而化炁則長生。舉世但知日食穀肉果菜以養命,而不知穀肉果菜乃戮形之物也,夫有故以其有形者屬於陰,乃土地之精也,惟元炁屬陽,且人一呼則炁出三寸,一吸則炁入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真炁計八百一十丈,昇降於鼻口呼吸之間,凡夫不能掌握,皆歸空而散,則一息不返,人命卒矣。此經有養炁留神不死之訣,世愚不達其旨,譬如盲者雖有日月之大明,莫能見之,故日如盲見日月。

我本太无中,拔領无邊際。

元炁在太空虛无之中,其猶橐籥嗡張不息,以其無有,能入於無間,故日有而無形,無而有精,失之則死,得之則生。亘古通今,得道昇仙者,莫計其數,皆得沖炁以為用始成真,故曰拔領無邊際。

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

一經之眼目,救苦之樞機,在於此也。慶雲祥煙乃太和妙炁之異名,生門死戶乃玄門牝戶之列號,或曰天門地戶,或曰乾坤門戶,凡言門戶者,必有物從玆而出入也。開者闢也,闔者塞也,易曰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此也。人欲長生久視,與天地齊其年,當於生門死戶之中,窮通塞之端,究造化之妙,使通天地陰陽二炁,往來昇降之不窮,謂之出日入月,亦曰出清入玄也。不遇至人所指,非碩學之所能聞,以其性須自悟,命假師傳也。僕曩承師旨决以淵微,輒將太上不泄真機顯露聖訣,學者宜精究之,訣曰:

生門死戶兮千般異呼,一曰朱淵兮一曰神廬,下士不達兮鼻吸口吐,上仙樞要兮萬類莫如,慶雲祥煙兮既昇且降,開通充塞兮雲英紫腴,採集素英兮飛空之景,炁來入身兮味勝醍醐,像龜引息兮通靈不死,效蚌吸月兮涵養結珠,天機斯泄兮遇者祕密,功成輕舉兮駕馭瓊輿。初發玄元始,以通祥感機。

大道始初發生乎一炁,一炁初為玄元始三炁,故曰初發玄元始。三炁結而為三清,三色混沌,煥爛太空,三炁復各生三熙,疊三成九,即成九霄,而為九天也。《生神章》云:須延總三靈,玄元始炁分。《黃庭經》所謂三炁右迴九道明,又曰九炁映明出霄間,即是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物之根。人能探鍊玄元始三素之炁,通感祥煙慶雲之際,是謂得造化之樞機,故言以通祥感機。

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

一切罪莫大於死罪,一切厄莫大於死厄,人死雖有萬殊,總歸三路,聖人死之曰神,賢人死之曰復,眾人死之曰物。何謂聖人死之曰神,聖人養聖胎於神室,身內生身,陽神脫質,死而不亡,脫胎神化者,謂之神仙也。何謂賢人死之日復,賢人在世,不與物交,性無所著,以生為寄,以死為歸,歸者復也,精神入其門,骨骸返其根,我尚何存,蓋能虛諸所有,而神識靈明出乎物外,輪迴不入,陰官莫拘,脩然自在,雖南面王樂,亦不及也,明心達性,賢人君子,禪伯之流,超證真常,永無係累,稍或見地未明,修為有缺,著於談空,滯於觀想,終則謂之陰靈苦爽鬼仙是也,或欲出世,則能奪舍投胎。何謂眾人死之曰物,眾人在世,魂夢念想,常與物交,不能外物,安出物外一,故命將絕時,形神不能相離,如生龜說殼,螃蟹入湯,疼痛苦楚,萬狀千般,既死之後,境界黑暗,猶如夜半之禽飛,懵然妄投,不知所歸何地,在造物之陶鑄,隨業識以受生,或化異類而不自覺,蓋心之所化而不得不化也,亦猶至暴者化為猛虎,至淫者化為婦人,或為傍生六畜禽蟲之類,及再得為人,皆謂之物也,故曰眾人死之曰物。若人臨終之時,諸處俱冷,惟頂門尚自溫暖者,此人得道,徑歸净域。諸處俱冷,心頭尚溫,再得為人身。不慕修道,惶惶汲汲,奔逐利名,沉滯聲色,日復一日,如牽牛羊赴於屠肆,步行一步去死轉近。未死之前,可不速求至道,勤而行之,成真度世,求免生死之罪厄,故曰救一切罪,度一切厄。道成則名刊金籙,位列仙卿,玉女麾幢,仙童鼓節,逍遙上清,上上渺渺,大羅之鄉,諸天梵炁,蕩蕩至清,故曰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佩符則
千魔喪膽,流金則萬精滅形,故曰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

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

空彼萬法,而妙用在中,故曰空中。內景煥爛,返視獨見,故曰何灼灼。泥丸在兩眉間直入三寸,為腦血之瓊房,魂精之玉室,百靈之命宅,津液之山源,一名上一赤子,乃形軀之上神,故曰泥丸仙。

紫雲覆黃老,

金木之炁,青白交會,則化碧霞,水火之炁,黑赤既濟,則化紫雲。夫受鍊形質,莫先於真水真火也,真水非涕唾津液谷炁,所以化之濁水,在乎採太和,妙炁之中自有真一之水,謂之玄泉,要當明其水源之清濁也。火本無形,因物而生,用無法則禍發必克,仙家行火,亦有數等,用之則滅屍鍊魄,體變純陽,則有符數契合周天日月之纏度,皆口口相傳,難書竹帛。仙彥有之曰:神仙祕易不祕難,聖人傳藥不傳火。夫行水不行火,則氣難上騰,行火不行水,則不能薰蒸,是以水火既濟,而氤氳炁乃化為紫雲,神聚處氣必朝之,故紫雲蒼鬱,上朝於泥丸,覆蓋於中央黃老君,故曰紫雲覆黃老。

是名三寶君。

三寶君者,因神炁精凝化而有也。神有陰陽,炁有清濁,精有逆順。何謂神有陰陽,若因存思念想而後通靈者,亦能出入天門,預知未然,謂之陰神也。若夫積陰陽之炁,結而成祥身內生身胎仙舞蛻者,是謂陽神也。陽神為仙,陰神為鬼也。何謂炁有清濁,天有形質,含血氣者穀肉果菜之類,滋地根而生長,其字從旡從火,是謂谷炁,亦名地炁,故曰濁也。夫太和妙炁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強名為道即炁也,炁即道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形之形,無物之象,透金貫石,充塞八荒,其字從旡從火,火陽也,乃虛无之中清陽之炁也。積陰炁者則死,服陽炁者則生。何謂精有逆順,順則成人,逆為丹母,斯皆行火而有昇降也。凡夫婦之接名為劫火,亦通三關而透尾閭,故順出則成人,若乃提縮金龜,是謂文火,閉息而行,是謂武火,契合日月,謂之符火,故仙人道士開金鎖,徹玉關,運璇璣,斡日月,金精貫頂,銀浪衝天,是謂泝流,故曰逆為丹母也,順則形斃,逆則骨堅也。夫人有眼目者,乃神之門,鼻口者炁之戶,尾閭者精之路,神微妙用天真聖功盡隱於此矣,於是至人內視返聽凝其神,呼吸太和襲其炁,逆運流珠聚其精,三寶凝積於神室之內,皆化為神,故曰是名三寶君。

還將上天黑,以制九天魂。

人頭有九天亦曰天谷,魂神居之黃庭,所謂上有魂靈下關元是也。形好食味,神好食炁,天炁乃陽神之飯食也。《生神章》云:魂生攝遊炁,飄飄鍊素華。夫信遊炁者乃上天炁也,魂神所攝者蓋好食炁,而故以上天之炁制於九天魂也,神不得一炁以制之則不能靈,谷不得一炁以充之則不能盈,神無以靈而將恐歇,而神去於身矣,谷無以盈將恐竭,而天谷空虛矣,谷神既逝,則人命終矣。昔之未遇元炁,蕩蕩而去,今既明真,去而有所復來,故曰大還也,還將上天之炁以制九天魂神,始得其谷神不死,故謂神得一而靈,谷得一而盈。

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无分,

夫修上道,要在全神,神全之士,光而不耀,蒙以養正,故能復太朴,抱虛恬,混成獨立,一性遊乎寂寞靜極之境,不萌纖芥之知,故其神不離,不起毫釐之念,故其神不散。蒙莊曰:其天守全,其神不卻,守其天者神光纏綿,化生萬神,故曰諸妙神也。凡言救苦者,自救之也,苦不自救,孰能救之,我道將成,則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山焦而不熱,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大數大劫之死乎,超越厄難之外,故曰善見救苦時也。所謂迴風混合帝一之道,一混百神於
自己天上而不可分,故曰天上混无分。

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

夫天炁者起於太易之先,超乎萬象之外,應清明以出入,佇神機以卷舒,澄清碧於高天,淡輕紅於落日,不干風雨,不犯塵埃,呼吸玄牝之門,澡雪希夷之域,止飢渴,除滓穢,去三尸,消百病,此乃清虛有道之炁也。玉皇神用祕訣曰:知至道者天不殺,服元炁者地不滅。能明吐納之理,即使日霞日精月華月英三素五芽元皇正炁來合我身,此皆天炁也,太和入體則骨肉輕清,項生圓象,隱顯自然,始能為自然人也,故曰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如起於不潔之地,因於燥濕之處,雜腥穢之飲饌,混屍塚之蒸鬱,斯乃濁惡沉滯之死炁,仙道忌焉,所以仙人多樓居者,以其近天炁也。《黃庭經》云:至忌死炁諸穢賤。

自然有別體,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徧體皆虛空。

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猶法於自然人也,可不體之哉。夫無身之身,本來赤子,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老子曰: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此所謂別體也,且夫腦宮圓虛而適真,是以帝君居之,故泥丸為空洞之府也。《黃庭經》云:問誰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正言此爾。所以守神者攝動心也,守神不失,與神為一,則忘其所守之跡矣,故曰空洞迹非迹。一之精通,超乎萬象之表,神遊太漠真空之境,則廓然徧體皆虛空也。

第一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四主光明。

列子曰:生非我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察其始也,本無我體,因委天地父母二炁而立,故曰第一委炁立。知夫此身乃炁之所生,不當暴逆其炁,使之夭閼,急宜運天炁以歸身,使綿綿而不絕,胎息歸根,順受其炁,自然久視,故曰第二順炁生。夫至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能使形化於炁,所以无窮,無化成神,神之所以無盡,神化合道,道合自然,以法入道,法固易達,以道入法,法固易成,一法苟得,則萬法俱成,故曰第三成萬
法。道成則頂負圓象,身有光明,故曰第四主光明。又《五經提綱》云:救苦妙經本於青霄隱書,蓋鍊度之祕文也,經中綱領有四,其要在於主光明而已。一曰委炁立,蓋元始以一炁分判天地,運化陰陽,為萬物之本,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生木火金水土者,此也。二曰順炁生,蓋天地既判,陰陽既立,則人受其沖和之氣以生,周子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萬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萬法,人道既立,叉有聖賢出於其間,陳綱紀,立制度,謂之正德利用厚生,而後人道不窮焉,子思子所謂修道之謂教,亦此意也。四曰主光明,光明者性體也,主云者奉之如君也,人能奉此光明,常為一身之主,動靜語默,皆聽命焉,自然靈臺之間,軒豁洞達,物莫能蔽,而道體全矣,《中庸》所謂尊德性,《大學》所謂在明德,莊子所謂真君,皆指此也。夫此光明,人人具有,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為顏增,不為跖滅,操之則賢,捨之則愚,得之則昇天堂,失之則沉地獄,凡地獄中燒煮屠割苦毒萬狀,皆失此光明也。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邊際,妙哉大洞經。

斯言三洞三乘三十六部尊經也,元始天尊於龍漢元年出洞真十二部經,演九聖之道,太上道君於赤明元年出洞玄十二部經,演九真之道,太上老君於上皇元年出洞神十二部經,演九仙之道,計八千餘篇,結飛玄之炁,五方紫篆,煥於太霄,八角垂芒,耀於碧落,天真皇人按筆書之。三十六部祕於上天紫微金闕,无極高真與十神五老共相翊衛,元始天尊與諸天上聖皆月三朝其靈文,未傳下世,故曰天上三十六。元始復以三十六部祕於龍宮,以鎮海嶽洞天,故曰地下三十六,乃太玄无邊際,妙哉大洞經也。愚暗臆揣,或云陽數四九,陰數六六,或云七十二候之說,殊乖玄旨,何昧如斯,蓋上乘經典,未嘗言於衍數。

歸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歸神歸命於太上,蓋言不可須臾離道也,須臾不離於道,則神明護之,大福隨之,動與吉會,何罪之有。

東方王寶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晨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

十方天尊即十方靈寶天尊。凡有道言二字,即道君所言。此經乃靈寶天尊所說,即是萬天之宗師,三界之醫王,太上大道玉宸君,居上清真境,治藥珠日闕之內,化形為祥光瑞炁,流布十方之界,普度於天人。夫天人者,謙恭博施,仁德寬容,虛恬柔靜,相貌為和,愛敬師友,聞道篤信,此為有天人資質,天尊則化身下降,授以上道,濟度成真,故曰普濟度天人。若夫根器濁惡,不持戒行,性耽謠殺,聞道大笑者,此為同於失者也,非道負人,人自負道。

委炁聚功德,

列子曰:凡炁聚則生,炁散則死。知炁聚則生,人不能禁也,知炁散則死,人不能止也,元炁既無禁止,則是命屬造物而不屬於我也。至人得其樞要,能掌握呼吸之息,息之出入,由吾掌握,則是我命在我,不屬於天。俗喭所謂將息者,實仙真流傳,點化凡愚之聖語也,孰能悟之。悟之者自能將其息而使不散,則自然委和之炁鍾聚於一息,久而積功累德,自然成真,故曰委炁聚功德。

同聲救罪人。

老子曰:同於道者,道亦得之。若乃勤求師門,躭味至理,研窮典誥,一心念道,用志不分者,是之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始可與言至道,而救度之,故曰同聲救罪人。

罪人實可哀,我今說妙經。

夫人受生胞胎之中,綿綿十月,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炁足神備,解胎而生,驚天駭地,而得為人,謂之嬰兒,嬰兄之心,但貴食母之乳,餘無所知,此乃含真抱朴之時也。既生百日,為物所誘,情見於外,俄而能笑,則變嬰以為孩,自此乃為喪道失朴之始也。然後十五為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惑五音,七情奪其性,六慾汨其真,純樸蕩而盡矣。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驅役魂神,不閉一息,此乃處世之人,生身受罪於無間地獄,湮淪汨沒,無有出期,苟非得道,孰能免離,若此罪人,實可哀也,是以天尊大開救苦之門,廣闡微妙之典,三清聖域,坦然可歸。

念誦無休息,歸身不暫停。

一念在道而不休誦,究仙經而不息念,誦既無休息,則淵明奧賾,契合自然。《內觀經》曰:炁來入身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是以聖人盜採天炁,歸乎一身,聖功冲用,三返晝夜,不欲暫停,故曰歸身不暫停。

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

天仙不離於天,神仙不離於神,地仙不離於地,藥石仙不離於服餌藥石,鬼仙不離陰靈之鬼,此皆所行之道類使之然,亦猶水之就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也。上學之士凝神鍊炁,復命歸根,體變純陽,身超塵劫,至於咀嚼朝霧,嚥嗽沆瀣,二景纏絡,六炁臻身,呼吸大梵之雲英,妙用悉享於天廚,自然長生,歸於天堂矣,故曰天堂享大福。不食百穀之實,土地之精,故身不死,歸於地而無淪墜之苦,故曰無苦聲。

火翳成清署,

火翳者南方地獄之名也,眾生常為慾火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觸目動心,地獄即現,既悟真詮,性天朗徹,一念湛然,所謂火翳者皆化為清净之域也。

劍樹化為騫。

劍樹乃地獄名也,眾生競名利,爭人我,與物相刃相摩,交談如矛戟,對面如寇讎,見受劍樹之獄也。至人體道,含洪光大,為而不爭,胸中之荊棘悉化玉樹騫林也。

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

此言行火也,心為朱陵府,謂之上昧君火,閉息宴坐,以心引之,則無乎不焚。腎為玄冥府,謂之中昧臣火,昇腰脅腹,閉息行之,則無乎不達。膀胱謂之三昧民火,提動機關,金龜吐燄,則無乎不昇。鍊上屍則火炁騰陟於絳宮,故曰上登朱陵府,焚下屍則火炁透徹尾閭,故曰下入開光門。

超度三界難,

世之人頭頂欲天,足履欲地,身處欲界,輪轉於六欲業輪之中,無有休息者,不忘於欲也,能常無欲,則三界輪迴之難頓超之矣。

徑上元始天。

元始天即玉清聖境也,上道既成,神昇玉清,位為真人,出則諸天侍軒,萬神備衛,高出乎太清上清之真也。

於是飛天真人无鞅數眾,瞻仰尊顏,而作頌曰:

人之頂骨八片,謂之八天,亦曰八門,中有金樓寶殿玉闕紫房,自己無相,真人總領,萬神居之,道成則神光內燭,天門自開,嬰兄蛻質,於是真人飛從天門而出,故曰飛天真人。身中之千真萬靈,即无鞅數眾也。《度人經》曰:上開八門,飛天法輪。《生神章》云:慶此嬰兒蛻,正此謂也。神昇玄都,上朝虛皇,故曰瞻仰尊顏,而作謠歌,頌詠大聖之德也。

天尊說經教,引接於浮生。

天職覆,地職載,聖職教化,天尊所以廣敷經教,接引浮世眾生者,乃聖人之職也。

勤修學無為,

無為為之之謂道,無為言之之為德,天無為以清,地無為以寧,二無為相合而萬物生,人安得無為哉。故曰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勤修上士,絕學高人,能依无為,是配合天地之平準,符契道德之質實,不亦大哉。

悟真道自成。

悟其真者,始覺萬緣俱假,惟道是真,抱守其真,自然成道。

不迷亦不荒,

世人迷於名利情欲,荒於聲色滋味,迷之又迷,以至於荒,荒者言其神不明,而心靈逐物,蕩蕩逝去而不返也。老子曰荒兮其未央哉,决以言其未嘗守中也。夫至人履乎平易,踐乎恬愉,澹然獨與,神明俱視,天下皆為塵勞妄幻,風燈眾沬,露電泡影,既不堅久,無足傾戀,入乎泰定真常之域,一念不生,萬緣俱息,至此境界,何荒迷之有哉。

無我亦無名。

不尚賢能外其身而虛己以逝世,故曰無我。道常無名,是以聖人韜其光而隱其身者,恐其道未成而名勝於實也,名者實之賓,虛名出而道德備矣,故曰繩繩兮不可名。莊子云:神人無功,至人無己,聖人無名也。

朗詠罪福句,

揚教化也。

萬徧心垢清。

精研聖典,靈府虛明。

於是飛天神王及諸仙眾,說是頌畢,稽首天尊,奉辭而退。

飛天神王乃我本來之帝真也。夫神通變化,眾而為一,不為不足化而為萬,不為有餘,及諸仙眾,則自己之萬神也。稽首天尊,永遵依大道也。奉辭而退,復歸於无極也。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竟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宋元間道士洞陽子撰。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序

夫學長生久視之道,在乎鍊炁養神,兼施並行。然鍊養之功,本乎一心,心能勤修,則學仙何患乎不得。《真誥》曰:仙者心學,奧哉斯旨也。僕夙慕修真,未逢上士,有果能明生死,達性命者,僕將跪履而問焉。比遊武夷西湖,與四明呂君邂逅,一見歡然,遂定交為煙蘿友,因俱載以歸,館于靜舍。呂君號洞陽子,蚤遇至人,刻意莊老之學,博極仙書,問靡不知。一日謂愚曰:世有所謂《救苦經》者,實大洞之密旨,上道之祕言也。以其隱奧玄微,難窮妙理,所以傳自往古,而詮註未彰,思欲殫所蘊,發揮其義。未幾書成,滔滔萬言,首明一點,指慶雲祥煙為泰和,辯生門死戶為玄牝,分二炁之清濁,判三昧之火符,以泥丸仙明真性之所歸,還上天炁為命寶之所集,總談上道之樞要,集然包括其中,不惟
警未聞裨後學而已,抑亦使人洞明修鍊,默識天機,豈架空言衒虛文之比哉。噫,此經之妙道至言,晦久而未明,今日顯矣。夫天中之尊,演教法弘濟,所謂救苦者,非獨為幽魂苦爽而設,其所救者,普天之下生靈耳。蓋欲使人人體道,咸離迷途,湛壺天之朗徹,悟真性之無為,然後服天氣,盜虛无,結聖胎,通神明,使形與神妙,白日飛昇,是謂大丈夫越世表,出三界輪迴之難,始名真救苦耳。大矣哉,超死度生,無出是經,有遇斯解,留神不捨者,必見其得道矣。錦江葆真子周準謹序。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元-华阳复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註

經名: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註。元人華陽復撰。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九天生神玉章經註序

生神玉章,上帝所以宣示好生之德也。故凡寶鍊混合登晨之道,靡不畢備。然旨趣超邁,非世常辭,苟無傳注,不易明也。嘗聞衡嶽道士薛幽棲、太清供奉李少微、西華法師成玄英所傳,皆通玄究微,惜未之見。後之注者雖多,惟王隱賢、蕭真祐、浮山真率三家,發明頗詳盡。然其所見乎有異同,觀者不能會其一,而反致疑者有之。若甲申運度,事難考覈,而乃深求隱僻,驚世駭俗,以此傳。神者氣之靈,乘陰陽,擅變化,周流上下四方,而無間者也。天行四時,生百物,神人大浸稽天而不溺,土山焦而不熱,乘雲御風,物莫能傷,皆此神也。凡人神聚則生,散則死。九章以生神為名,其義遠矣。舊注亡慮數十家,高者入於渺茫,
下者泥於流俗,每以為歎。客有自昊來者,示余以華陽復所注。觀其大意,會粹諸說之長,混而為一,引《靈寶》、《黃庭》,發揮丹道,簡而易見。若浮雲淨盡,皎月當空,令人瞭然。噫,是注也,學道之指南也。言辭云乎哉,必有上士,勤而行之,如吾老子所言者矣。至順壬申重午後五日,體玄妙應太和真人,武當太清微妙化宮開山張守清序。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上

華陽復註

洞,虛也。玄,幽遠也。惟虛能函眾妙,惟幽遠其義深長。靈寶者,外言聖化妙重,內言神降為靈,炁聚為寶。經中三寶,獨稱靈寶者,紀出書度人之時也。自然者,其始三炁,應時出見,凝結太空,鳳篆龍章,有形無迹,自然成文,非聖人有心造設也。九天,鬱單無量至無結無愛天,共九也。生神,乃發育變化之方。經者,載道之書,修真之逕路也。

三寶大有金書

三寶,天寶、靈寶、神寶也。大有,天寶宮名。《度人經》云:大有妙庭,言天宮豐盛,無以加也。此書嘗秘藏於是宮。金至貴且不壞,故以為右。其文叔九章源流。

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王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

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炁凝結。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謂之帝。道居帝之先,故為元始。在人身,為太乙帝君,即元神也。大洞者,教法之權輿。丈人,尊嚴之稱,貴而無位,化生天寶君,名始立矣。混洞太無元者,鴻濛未剖之時玉虛天形也。九數應乎乾陽。《開化圖》云:一曰龍漢,二曰延康,三曰赤明,四曰上皇,五曰開皇,皆天上過去年劫名。龍言靈,漢言天也。出書,即《度人經》五文開廓,普殖神靈也。玉清宮,天寶君玄座之所。祖炁即道,道即天寶君。推其所以,妙本自成,上無復祖,以虛無為主,自然為本,長而不宰,無形無名,聖人將立教,不可不尊其原,故強名以為道之宗。

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紫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黑。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紫虛,從趙氏本。

靈寶君,上清天尊也。自一生二,為元一之炁。靈者,妙不可測。洞玄經法與靈寶,皆自大洞中出。按《藏經· 眾篇序義》云:洞玄是本,靈寶是迹。夫大洞之炁,本生於空,流為洞真,次為洞玄,又次為洞神。前章不曰洞真而曰大洞者,言其本也。赤混太無元者,太無中光象巳萌,將發見也。自龍漢開圖,微示其迹,至赤明出書,人文始宣朗矣。赤明紫虛,洞陽文彩貌。度人者,傳流經教,皆拯拔生死之道。紫微官,靈寶君演教藏經之所。其炁較之玉虛,虧九億萬數,則知道降劫遷,散為萬有,不復如太古混然矣。竊惟聖人出書之意,慮後世澆薄,從事於末,詐偽機巧,夭喪天年,流轉苦海,欲令還淳返本,貴炁固根,以進仙道。故出神章,諄諄然以警悟之,德莫大焉。

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清虛,從趙氏本。

神寶君,太清天尊也。由二生三,為始一之炁。神者,陰陽變化不測之名。洞神教法,乃太清演太平無為之道。其尊經十二部,外如紫虛籙、消灾禳灾、清靜天童諸經,皆係之也。冥寂玄通元者,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舊本欠元字。王隱賢補入,以合三元。清虛謂輕清為天,其炁較赤混又虧九萬,愈降愈薄。太極宮,即太清仙境。凡諸仙得道科教上章,皆於此朝謁,宮中官僚真人仙卿,濟濟有序。大洞法中有三元官,天尊嘗命唐、葛、周三將軍,鎮肅官門,其神上合三炁,下主人身三部,在天輔贊北斗樞機,及主治符篆、靈文、盟券等書。若人修大洞功滿,此三神導己飛昇,上朝帝宮,即混合之道也。宋致和間,仁宗不豫,夢行荊棘中,周章失路,見神人被金甲,謂帝曰:天以陛下有仁心,錫一紀之壽。帝曰:吾何路可歸。神人曰:以臣之車相送。帝登車,問神何人。對曰:臣葛將軍也。帝寤即安,令檢《道藏》,果有葛將軍主天門事,因加其位,立廟京師。惜是時無人上奏此神,應自身神炁,以加保養之功。

些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一也。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寶皆三炁之尊神,號生三炁,三號合生九炁。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

三號即三清之官。年即五劫開化之年。名雖不同,其實一理也。自玄一之炁化生天寶,後分元一、始一之炁,而為靈寶、神寶。三炁既足而生九炁,九炁散為萬炁,以植生物之根。且九炁未出之時,沈光晦迹,混而為一,不可政:詰也。

導運御世,開闢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運推數極,三炁開光,炁清高澄,積陽成天,炁結凝滓,積滯成地。九炁列正,日月星宿,陰腸五行,人民品物,
並受生成。

自一分三為神寶君,運冥寂玄通元之炁,以導陰陽,成化功,總御世人生死。三色者,玄炁青、元炁黃、始炁白。其始三炁未分,乍有乍無,機椷已兆,將乘運數出矣。既分之後,天地由之而定位,人民品物因之以發生,於此見天地人同出於道也。

天地萬化,自非三元所育,九炁所導,莫能生也。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

三元三炁為天地祖,故日尊。化生九炁,運陰陽,育萬品,故日根。三合者,三炁凝合,變化無窮,生成之德遂焉。極之義,與太極相合,是陰陽五行根樞會總處。

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炁結形,故九月神布,炁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一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筭,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祇,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讀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馬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

人為萬物之靈,稟天地中和之炁,其未生前,在杳冥昏默中,及因感化,入母胎以成人。自三元布炁為三田,以主一身。九天之炁,次第結聚魂魄,五藏百骸,而具體焉。逮至九月二百七十日,三九數足,然後與母分形,斯時聲形神炁皆完,九天生神之功於是始備,安得不稱慶乎。太一,按《玄鏡》云:是長生大主,上清大洞之太一,執符以合百神也。帝君,乃萬靈帝君,品命定其高下。司命,即中央丈人,名理明初,字玄度卿。定筭,預定壽夭。五帝,五行之主,降五行真炁於身。聖母,九天聖母,至陰之主,喜於成物,故呵禁不祥。九天司馬,嘗典守玉章,東向誦經感生炁也。萬神唱恭奉,如詩弄璋瓦,以別男女。若司馬不下命章,則天命不賦予。萬神不唱恭諾,則天理不流行。惡得而生哉。人之有生,豈曰易得,可不勉進善道,以保天之賦與我者乎。浮山真率,謂人生為善,陽神相慶曰:今日欣慶,吾與斯人合乎天矣。若為惡,則神相弔曰:吾與斯人失前察賦,叉同墜幽陰矣。東坡與陳履常《戒殺詩》云:不見王武子,未死神已泣。正同此意。命章者,天之所賦為命,即《書》所謂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中庸》天命之謂性。天雖不言,而寄造化之功於玉章,故曰命章。

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所以能愛其形,保其神,貴其炁,固其根,終不死壞,而得神仙。骨肉同飛,上登三清,是與三炁合德,九炁齊并也。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炁,貴其形,寶其命,愛其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

人有死生,性無死生。出生死之外者,其聞道乎,其見性乎。常人結習未除,為業所牽,留滯幽陰,或相報對,業報既盡,善性不滅,還生人道者,必當濯形太陽,然後投胎。蓋日之上館,一名洞陽宮,流火之池,中有黃華真水,彼間神人亦以此水灌濯其身,長生簡誥文,黃華蕩形,即此之謂。自得為人,經許多節次,驚天駭地,豈為輕陋,若能鍊養元神,返本還淳,與三炁九炁脗合,皆有骨肉同飛,上登三清之理。而不自勉,致於死壞,哀哉。昔歐陽文忠公,平生不事黃老之學,晚年守亳社,忽有悟。一日,問道於石唐隱者。隱者答曰:公屋舍已壞,難復語此,但能明了前境,猶庶幾焉。公文章事業冠當世,豈無受道之資,但失之不蚤耳。雖然造道之功在於悟性,須當培養命基為本,若不能尊炁貴形,保命愛神,坐致衰老,汞枯鉛耗,命基既削,真性亦昏,而於此時修鍊,所謂渴而鑿井,不亦晚乎。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合成音,結成靈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生炁結形,自然之章。

飛玄者,元始之炁飛翔太空,合三洞而成文,音諧金石,萃天地生生之意。中有百神內名,誦之,神聞呼名,則聚而通靈。《玉樞經》云:身中九靈,何不召之,召之則吉。身中三精,何不呼之,呼之則慶。

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靈寶誦之,以開九幽長夜之魂。神寶誦之,以制萬靈。太一誦之,以具身神。帝君誦之,以結形。九天誦之,以生人。學士誦之,以昇天。

三寶君誦玉章者,宣道妙也。太一者,太一元君也。帝君者,太一帝君也。玉章雖一,誦之者不同,各隨道德力量,開化感召有淺深等殊也。

鬼靈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幽魂聞之,以開度。枯朽聞之,以發煙。嬰孩聞之,以能言。死骸聞之,以還人。

鬼靈,鬼官也。《飛仙寶劍經》載:蕭邈有才望,為善爽之鬼,四百年方得為地下主。今聞經不待限期,有昇遷之望矣。凡夫者,六欲俱全,因經而清靜,則在世可以長存。幽魂乃地獄幽囚之鬼,聞經有開度之幸,張麗華乞神章薦拔是也。枯朽者,腐木死草。發煙,元炁復生。回仙在嶽陽城南,以丹度老樹是也。嬰孩能言,孔竅開聰,死骸還人。徐甲既為枯骨,老君以太玄生符起之,即此理也。

三寶神奧,萬品生根。故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聞也。

玉章乃三賓君之所貴重,其功用為品彙生成根本,原其奧理,雖鬼神有靈,亦莫得而聞,況凡夫乎。

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滅度轉輪,終歸仙道,形與神同,不相遠離,俱入道真。而無此文,則胞胎結滯,死炁固根,真景不守,生炁無津,九戶閡塞,體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炁而行。學得此法,可坐致自然。

上真之道七,太上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八。此章與《大洞經三十九章》 義同,學仙之人力量蹇淺,未出三界,止得尸解。雖未免滅度轉輪,然是人終歸於仙道。蓋能愛形保神,則近於道也。《真誥》載人死如生,足不青,皮不皺,目光如生,皆尸解也。無此文者謂不得玉章大洞要法,不能斬伐胞胎結滯,則恐死炁固其命根,真景不能長守。真景者,神光也。此言雖得尸解,亦徒受一形,若寄炁於身,枯木蹔春,津液不滋,不能久存也。得此法者,謂混合百神之訣也。大抵人之一身,皆三炁所生,既受此熙,與元始為一,皆可混合凡炁之所在,神即隨之。初以三炁生三神,分化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若能混合變化,三五真人以成正一,可以呼陽召陰,出入無方。陽炁化為龍鸞,陰炁化為玉女,駕颷輪於八極之表,坐致自然,豈欺我哉。

三寶尊重,九天至真,秘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陽玉臺。自非天地一開,其文不出。元始禁書,非鬼神所聞。竊之者風刀萬劫,魂死無生。依科尊奉,形神同仙。

按《七變傷天經》載:上清寶經三百卷,玉訣七千篇,符籙七千章,及自然之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此其一也。九重金格紫陽玉臺,皆藏經之所。九重猶言什襲也。格乃書架之類。《道寶經》有玉格、金格之說,秘固既嚴,鬼神何敢竊視。迨乎天地開朗,玄風流行,真文寶符,以時下降,尊奉之久,必得悟解,宜其形神同仙也。

三元宮中,宿有金名,紫字刻書,來生應為三清神仙之人,當得此文。有其緣會,當資金寶,奉師效心,依科盟受,閉心奉行,慎勿輕泄,風刀考身。

三元考校,不獨死魂,凡得道與未得道者,皆在焉。惟金名紫字,以旌別學仙之人。藏經中載三元考校地獄之品,謂之墨簶,即黑簿也。與金名紫字者,霄壤之異也。昔李玨,江陽小民,功行久在仙籍,雖未昇舉,而姓名仙官已用金書于華陽洞天矣。不特仙家有此,如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嘗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以三等筆書之,忠孝者用金管,德行者用銀管,文章美者用斑竹管,亦有分別也。此言夙有仙緣之士,名紀仙籍者,方得受持玉章,齋金寶奉師效心,不輕傳也。閉心奉行者,息心屏慮,靜定以行經教也。泄慢之者,自貽譴殃。

修行之法,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夷心默念,清香執戒,入室東向,叩齒九通,調聲正炁,誦詠寶章。

齋者,一志虛心也。修行之法,期三年有成也。未齋之時,此心與物交鬥,風馳火熾,無時蹔息。既齋則齊其思慮,以至湛然常寂,與太虛為一也。道書載八漏,目淚肝漏,鼻涕肺漏,口唾腎漏,外汗心漏,夜盜汗小腸漏,寢而涎腦漏,夢與鬼交神漏,淫慾身漏,已上諸漏,心君定則止矣。夷者,平也。默念,存想至真也。昔葛仙翁長齋於天台山,曾未一年,感通上聖曲盻幽房,此長齋之應也。入室東向,迎合生炁。叩齒,左為天鍾,伐鬼靈也,右為天磬,集百神也,中為天皷,朝真聖也。叩齒焚香,調聲正炁,皆誦經之要法。

誦之一過,聲聞九天。誦之二過,天地設恭。誦之三過,三界禮房。誦之四過,天王降仙。誦之五過,五帝朝真。誦之六過,魔王束身。誦之七過,星宿停關。誦之八過,幽夜光明。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

此章合天人一貫之妙,天與人無二理。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炁即天地之炁。既秉一誠,此感則彼應。一過者,披誦過一章也,聲聞九天。昔宋景公一言,熒惑退舍。湯以六事自責,大雨數千里。其感應若是,況誦詠祖炁之音乎。蓋祖炁之化,大而天地普而三界星宿五行,外而魔王,下而幽爽,一切神靈,莫不由此分流布化,隨其所在,因有善惡高下之殊宜乎。二過,天神地衹聞之而設恭敬。三過,三界神明下禮誦經之房。四過,天王降仙。道家天神有法王、天王之號,感召下降,如葛仙翁精思齋法,致徐真人下降傳經是也。五過,五帝五炁之主,見真經所在而禮敬焉。六過,陰數魔王乃六天大魔,同元始布化。齋醮有命魔之法,以驅逐之,令聞經束身,不敢干犯。七過,星宿停關,即《度人經》璇璣停輪,神光大定也。八過,幽夜顯光,以陽破陰也。九過,諸天下臨,神靈衛軒。如李順與誦《大洞經》三年,一夕忽有飛仙千數,集於空中,神光照室,遂得道。功德所感,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不期然而然也。

一過徹天,胞原宣通。

前言外應,此言內功,以明還丹大洞之方。一過胞原宣通者,天一生水也。人之受生,始自胞原,凝胚黃演之炁,流布升降,不失其度,則生意漸滋。若胞原不通,必有天閼之患。修真之士,內丹初下功夫,念想炁息皆定,精神始聚,命門下關,自此開通。

二過響地,胎結解根。

地二生火,二月成胎。尚恐死炁故根,為之結固,必假真炁薰蒸解散,方遂長養。《上清洞玄經》有太一帝君解三關十二結符,朱書青竹膜中,祝以解之。

三過神禮,魂門鍊仙。

天三生木,在人為魂。三月陰陽始分,魂具質成。魂門在左,屬陽。丹功三轉,陽炁乃足。其法凝神入息以養之,由是神智自生,青帝護魂,木公書簡。

四過天王降仙,魄戶閉關。

地四生金,在人為魄。四月生魄,魄戶在右,屬陰。鍊丹四轉,以陽養陰,令魄與魂相載。其法鼻為天竅,通肺。肺主魄,湛然不動,絕去來之息,謂之閉關。自然華池水滿,下沃心絡,心火下降,腎水上昇,丁壬配合,以同內丹。若不閉關,則魂散蕩,隨夢出入,魂不能制,任其用事,終入鬼羣矣。

五過五帝朝真,臟腑清凍。

天五生土,人生五月,五行炁足,生五臟六府。五臟:心、肝、脾、肺、腎。六府: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清凉者,安靜而不煩擾也。修真之士,絕慾則腎不漏精,靜默則心不失神,定息則肺能安魄,簡視則肝能育魂,凝思則脾能安意。黃中通理,保合太和,精神魂魄,意聚而為一,是謂攢簇五行,其炁上朝泥丸,是謂朝真。然後青帝護魂,白帝侍魄,赤帝養炁,黑帝通血,黃帝中主,萬神無越。

六過魔王伏諾,胃管生津。

魔王以內言六慾是也。諾,順也。制以玉章,故順伏焉。胃與脾為表裹,貯水穀以養五臟。《難經》謂五臟之炁,皆會于胃。且津之潤燥繫於思。一為六欲所誘,思不得其正,則見食為涎,逢哀為淚,媿生汗,怒涌血,往而不返。內失滋養,精炁與神從而散泄,但餘枯骸,是為死之徒。若六魔伏諾,思得其正,有主于內,則津生胃脘,灌溉四肢,流潤丹鼎,精炁與神因之凝合,生之徒也。

七過星宿朗明,孔竅開聰。

天有七曜,人有七竅,至七月俱開,以司視聽,食息出納。或謂聰明本出心,七應火數。上智之人,心有七孔,故聰明。愚者鮮開,或少,故昏濁。丹功七轉,重關豁滯,上下明徹。《心印經》云: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八過幽夜顯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

烟蘿子云:八月神具。三部,上中下三部也。《中盟籙》載:上部八景,髮神、腦神、眼神、鼻神、耳神、口神、舌神、齒神。中部八景,肺神、心神、肝神、脾神、左腎神、右腎神、膽神、喉神也。下有八景,胃神、大腸神、小腸神、胴神、胸膈神、兩脇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也。合為二十四,以應二十四炁。上部之神以腦神為宗,平旦存之。中部神以心神為主,日中存之。下部之神以腎神為主,夜半存之。八過功夫將滿,自然身有光明,照徹幽顯。三部八景之神,悉皆整具而無怠情。《度人經》云: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九過諸天下臨,三關五臟,六腑九官,金樓玉室,十二重門,紫戶玉閤,三萬六千關節,根原本始,一時生神。

《黃庭》以口為天關,手為人關,足為地關。又腦下為上關,夾春為中關,內腎相對為下關。臟腑見前注。《九宮洞真經》云:兩眉間入三分為雙丹宮,卻入一寸為明堂宮,三寸為丹田宮,亦名泥丸宮,四寸名流珠宮,五寸為帝宮,明堂上一寸名天庭宮,洞房上一寸名極真宮,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宮。金樓即喉嚨,一名重樓,中有十二亭長,持玉戟以守之,主通上下炁。《黃庭經》曰:重中樓閤十二環,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室,腦宮之別名。《黃庭》為之瓊室。紫戶,《素靈中篇》云:兩眉之上其裹有紫戶洞房,外有萬靈帝君,名逢凌梵,守之。玉閤者,玉堂也,即下元丹田。陽神一萬八千,陰神一萬八千,合為三萬六千。此言人在胎中,形炁變化,至九月滿足,身中萬神一時同生。修真九轉,聖胎具足,萬炁齊仙,亦復如是。

九過為一徧。一徧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十徧通炁,制御萬靈,魔王保舉,列上諸天。百徧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徧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東西。萬徧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

三界舉名,天人交贊其德。五帝者,五方五炁之主。友別者,錄其善功,視之如友,別於常人也。鍊身成炁,謂之真人。十徧通炁者,道炁周流,鬼神攝伏也。魔王保舉,初學道則魔王試之,試而不退,則保舉之,登名天籍,方成道也。通神者,變化無方,坐致自然,不假思為,如能致六甲行廚之類是也。太一度符。太一乃百神之主,符喻身中靈炁。《度人經》云:執籙把籍,保命生根。元君,女仙之號,人身炁之母也。《道德經》云: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于母。千遍通靈,功夫純熟,妙用難測,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東西者,守三一之法也。《上清明堂玄丹真經》云:若道士行太上召三一守形之法,得與真人相見,通靈徹視,坐在立亡,役使六丁,上帝給童女各十二人,以侍左右。至於萬遍,此心與經混然為一,可以乘雲駕龍,遊宴太清。登晨者,昇舉乘旦炁之清,存太一混合,多用此時。《黃庭經》曰: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登晨霞。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上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中

華陽復注

元始天尊,時靜處閒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幃中,熙夷養素,空碧鍊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

天尊閑居偃息,養素鍊真,靜中自適,熙夷太和也。空碧,始青天炁也。雲官黃房,七寶幃,天宮粧嚴也。咀研,玩味也。洞惠生神,道書旨義也。理微大混,至理幽微,不露端倪也。嘯朗者,舒嘯軒豁靈襟也。

是時飛天大聖無極神王、玉輔上宰、四協侍晨,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憑瓊顏而妙感,仰靈眸而開襟,竊神章而踊躍,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機而悟會,冒靈盻而披心。

神王、上宰、侍晨,皆近臣。四協與四輔同,前疑後丞,左輔右弼也。清齋者,虛心以待問。建節者,神王手持,奉命用以徵召萬神。瓊顏,玉潔也。靈眸靈盻,言無所不照。神王此時仰瞻天顏,聞天音而慕神章,豁然有悟,因乘機冒干靈盻,披陳夙心,有所請焉。

於是飛天大聖無極神王,前進作禮,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濯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曰侍晨。

神王欲請玉章,先致詞於天尊,自言不量短狹之才,叨濯心垢於冥海之津。重悟凝玄者,深造玄玄也。總御生死以下,皆神王之職分也。賞監七覺,承帝命錫寵於學道之人也。蕭真祐謂七覺者,《靈寶定觀經》云:學道之人有七候,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二者宿疾普消,身心輕爽。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四者長生久視,名日仙人。五者鍊形為炁,名曰真人。六者鍊炁成神,名曰神人。七曰鍊神合道,名曰至人。雍和也,言職當雍和,仰觀以事上宰,若侍晨與之對司也。

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履陰符,撫掌兆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皷筆,料別種人,考筭功過,善惡當分。

機者,事之先。會,遇也。履,行也。九乃亢陽洞通也。符,籍也。言陽極陰生,通履陰籍。三官,天、地、水也。皷動筆端,分別人之平生善惡,以降休咎。種人,蕭真祐云:四梵天謂之四種民天,在二十八天之上,三灾之所不及也。神王愍當時有洪水之厄,故乘機請經,宣揚道力,以拯救之。

自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依元陽玉匱,受度者應二十四萬人。

赤明,靈寶度人之時。上皇,神寶出書之時。元陽乃紫微之官。九幽玉匱有明真科條,紀人功過。受度者,皆為善之人。

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序,仙曹空廢,官僚不充,遊散職司,皆應選人。

開皇、天上劫名,在上皇之後。定錄君曰:昨東華集諸司命,土地靈神,典司之徒,檢課簡錄,見天下之人為善者少,五十分中無一,况為神仙者乎。仙曹空廢,無稱職者,又遊散諸司,亦皆怠情。考校有過者,上仙降為下仙,下仙黜為地下主者,俾其改悔勤修,仍復舊職。昔上元夫人位至元君,不勤帝局,虧替正事,降適過禮,朝宴失節,輕泄天寶,降授下真,削真皇之籙,退紫虛之任。以此見仙曹陞黜,豪髮無差。

依元陽玉曆,當於三代,更料有心積善建功,為三界所舉,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以充其任,又當別舉一十二萬人,以充儲官。

前云玉匱,校死魂也。此言玉曆,紀仙曹之職也。三代,祖宗積善也,擇其奕世有功者,充仙官之任,儲者副貳之職。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圖,

此選仙官之例,取名在上天者,如司馬子微名在丹臺絳闕之類。

或骨像合仙,

人稟天地之清炁,生而不俗,鶴頸龜腮,碧瞳雙踝,飄飄然抱凌雲之姿,所謂道林法器者,足膺此選。

或以滅度,因緣轉輪,

修行道未成而終,日滅度,亦得遷轉為仙官。昔鄭仁安生於禪黎,三日能言,便知宿命。年十二,面有玉光,棄家遊山林,後滅度於北戎之阿,獲證果,號丹靈老君是也。

或篤好三寶,善功徹天,

三寶,道經師也。教法存焉。學者誦其言以明其道,又能轉化未悟,皆篤好也。又《秘真藏經》曰:貪性寂滅,塵累無染,戒行不虧,名曰法寶。嗔性不起,不憤外塵,定無生轉,是名師寶。癡性無取,無惱無患,惠通無碍,是名道寶。食嗔癡三毒消滅,則三寶自見,善功徹天矣。

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

師者,所以傳道立教授經也。自古仙聖無師不度。至於常人,學業亦因師以傳授,可不敬信而供養乎。服勤盡誠,确導教戒,宜為三官稱舉。

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

齋者,齊其思慮,薄味全真。戒者,如靈寶九戒、正一十戒之類。奉持久久不怠,以積功德。李昌齡曰:日用之謂功,日新之謂德。天仙一千三百善,日行一善,只在四年。地仙三百善,行之只在一年。但人多中道而廢,不聞穿石禮樹之說乎。紫虛元君曰:昔傅先生自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積七年。忽遇太極真人授以木鑽,使之穿一磐石。戒曰:石透,吾當度汝。石厚五尺,傅穿之不怠,積四十七年,石忽透,真人果來度之。南嶽夫人曰:昔有人勵志於道,然不知求道之方。唯日夕禮一枯樹,如是二十八年,樹忽生花,有汁如蜜,其人取花及汁吞服,遂得長生。噫,木石無情,尚能感通,况修齋奉戒,積功德以格高靈者乎。

或施散財寶,建立道堂,

凡殖貨財,貴能施賑,否則為大盜積耳,徒貽達者之笑。建立道堂,乃興剙琳宇,安奉尊像,演說經教,使人生善心。《妙法本相經》云:太玄紫虛真人,悟前生造招賢集仙道館,寫經萬巷,常以齋食衣服,供養不輟,得為真人。事載琅函,誠不虛也。

或救卹窮乏,載度天人,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何忍見窮乏而不救乎,宜隨力量而卹之。昔周息化好布施,雖窮困辛苦不倦。智觀真人化為丐者,以驗其事,周果樂施,即日度為西華真人。宋聖曆間,梓州大饑,佑聖真君化為一叟,賣蒸鳬蕬,所活者眾。建隆末,河北路饑,真君又化為商,運粟麥十五萬斛入城,商忽不見,官取賑濟,傍及鄰郡。真君位登高真,猶如此者,一念好生之仁,如天不息也。又如黃兼濟雜粟,不增元價,紫俯真君敬禮,令坐太守張乖崖之上。王士良耀米,令耀者自量,一言而降甘雨,功行昭然。吉人為善,可不勉哉。載度者,若地之載物,舟之度人也。

或為三師,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三師,經籍度三師也。立科範以濟度死生,學者遵其遺法,揚道化以立功行,若積累充足,天官書名矣。

考筭簿錄,三官相應,皆逆注種名,上下有別,毫分無遺。

三官分九宮,總十十七府,百二十曹。左陽生宮,右陰死宮。左府青簿書功,右府黑簿書過。其有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專於一曹也。或三年,或九年,或二十四年,皆考筭之期。若三官文籍相同,方注種名之數,逆注者善未足,亦注入。

又九幽之府,被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拔九幽玉匱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滿足,應受開度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

九幽之府,九地九陰,治死魂處。東華青宮,按《黃炁陽精經》云:扶桑,洞陽也。主領生籍,以九龍符命下九幽府,選擇男女死魂,嘗有善功者,以受開度。大有者,蕃盛也。

當此之時,生死交會,善惡分判,得過者真為樂哉。

分判,別白善惡也。為惡不免於殃,作善召祥而無害,豈不樂哉。

然三官相切,文墨紛紜,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萬聖顯駕,盡夜無閒。功過平等,使生死無偏。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大期既切,觸事闕替,恒恐一旦受罹公門。

切,磨也。文墨紛紜,簿書繁冗。龍門,在河東水會之處。浮山真率,謂鳥母水神也,嘗於過去劫,奉坤母之召,於龍門制會河源,仍以大鳳車,於水中載學仙之人,昇于崑崙,所謂督仙也。萬聖千真,察人善惡,使生死皆當於公道,神王不勝事煩,恐有遣闕,未免於憂。

伏聞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憐蒼生,開九天之奧,以濟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賤臣所可參聞。然大數有期,甲申垂終,運度促急,大法宜行。

玉清修行四法,以慈為先,老氏三寶,以慈為首。聖人擴而充之,無一物不被其澤。明真科戒,傳經限期有定,令神王請非其時者,急於度人也。

使有心者得於考筭之中,聞於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者也。緣玆上陳,懼觸天顏,願見哀憫,賜所未聞。

請經,欲使有心學道而未悟者,得霑玄化,進修善行,免獲戾於三官也。

於是天尊俯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良久,忽然歎曰: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至極難言,妙亦難超。

俯几,有接下之容。高抗,仰之彌高也。凝神遐想,有所思也。仰誦洞章,嘯詠琳琅,清響振激也。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者。經之妙範至理,虛曠幽遠,其道則通貫眾妙,其炁則肇自神霄。神霄者,九霄之一也。領率諸天。此言玉章有不可名言之妙,諸經未有出其右者也。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遐盼極覽,領綜無窮,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神王司位則為帝,受任則為王。《三十九章注訣》謂:瓊闕太微之館,實天帝玉字也。又云:人間日月為明輪,皆須神王翼贊而宰輔也。此外雍和萬物生化,遐昤極覽四方,領綜事務,非止一端。

今大運啟期,三五告辰,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四宮選舉,以充種民,三代昏亂,善惡宜分。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興廢之際,事須開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此天尊昔勉神王,救民於洪水之中。

寶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傳。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

傳授靈章,丁寧告戒,如是之切,可不謹與。

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笈,雲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長跪,以付飛天無極神王。法事既畢,諸天復位。

登命,不移時也。侍仙玉郎,典經之官。紫陽,藏經之所。玉笈雲錦,貯經之囊。四輔與四協同。五老,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眇太極祖老、娑鬱洪京仙老。太一,中黃太一。命辰,擇良辰也。玉帝,高上玉帝也。監真唱盟,俯仰長跪,皆明真傳經之式。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故大一戒觀,攝生十方,領會洞虛,啟誓丹青。

混合隱韻,見前注。王隱賢謂戒字當作試。言嘗令太一之神試觀學道人,若心不退,方許啟誓丹青。《傳授立成訣》云:昔受神經,人有試吾者,無故以杖槌吾手血出,吾猶傾心信向之。經法有試投之約,未受之前,無故舉火燒其衣,衣盡而猶不言,方為不退轉。《金玄羽書經》載:傳授之法,皆五老啟途,太一試觀十方。則試字誤作戒,審矣。六洞之中,以洞虛屬西,然元始天尊令太一攝生十方,主攝生炁,又兼死籍,故云領會洞虛也。丹青者,歃血為丹,齋繒為青,用以效信立盟。

自無億劫因緣,宿名帝圖,不得參見,得盻篇目,九祖同仙。當採擇其人應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齎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慎之則享祚,漏之則禍臻。享祚則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禍則考流億劫,痛於毒湯,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

億劫因緣,積累非一世也。如許真君上升時,上帝詔云:卿自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今當昇舉,即命左大力天丁與流金火鈴照辟中黃,無或散慢,仍封遠祖許由為玉虛僕射,曾祖先祖父爵,皆有等差,然則宿名仙籍,旌陽有焉。得盻篇目,九祖皆仙,況誦詠是經者乎。今下士聞道則笑之,惟其不信,故不得聞,非道棄絕於彼,乃彼自絕於道耳,無他焉。宿惡深重,障隔善心故也。《五帝內真經》云:得道之人自無仙骨,刻名玉書,來生不得盻其篇目,有得其文則為五嶽宗師。《大洞經》云:几修道者,先解冥結,故云九祖同仙。七百年,出經之時也。清齋千日,傳經之期也。今繒寶帛,受經質信也。玉章祕於上天,傳之不易,受持者當嚴尊奉,以明蘊奧,庶不負神王請經之初意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中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下

華陽復注

鬱單無量天生神章第一

天炁蒼色

《三元真經》曰:人之炁魂得之於天,體魄得之於地。無形無象,自空中來,從無至有,住胎中十月,其實九月。每一月得一天之炁以生神,九月炁滿神具,出胎成人。《西山記》曰:善養生者,由無而有,不善養生者,以有還無。人當炁血方剛,以所得神炁付之情欲,血炁既衰,以所有魂魄復歸天地,身為枯木矣。惟修真之士,知精神魂魄,皆天蹔假於我,故寶愛凝鍊,久假不歸,皆為我有矣。

《金書祕字》云:此天乃天魂精開陽之炁。

帝真胞命元元一黃演之炁

帝諱。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紫霄黃演君,位居紫霄太皇大梵天官。天中之帝,以真炁為胞命元之始。王隱賢曰:九章各有帝真命元四字,乃黃庭元王在命門之下,主生育之炁,以宰制謂之帝,以太一不耦謂之真,九天列正,皆從帝真之命,命一定而不易也。元者,炁始生之名。《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當其元炁自下而萌,初胞狀如垂囊附於脾,脾屬土,物所由生。中黃太一為人已命,其炁流演不窮,故云元一黃演。

混合空洞炁,飛爽浮幽寥。延康無期劫,眇眇離本條。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陽翹。

道君曰:元炁本於眇莽幽冥之外,生乎空洞之問,合而散,散而合也。人未受生,魂爽浮游於幽寥之地,渺然無依,自天上往昔延康劫到今,不知凡幾度生死出沒,如花果之離本條,飄落散漫不入于土。九夜者,九地也。鬼屬陰,常居黑暗,從其類也。沉淪既久,皆欲翹首迎望太陽晨光,以希開度。

大有通玄戶,鬱單降神霄。黃雲凝靈府,陰陽炁象交。胞元結長命,惡根應化消。

此修真下手工夫也。大有玉清宮,名人身泥丸是也。一陽初動,吸大有宮之炁,直下制伏陽精,以通玄戶,即臍後密戶也。又得鬱單無量天,條天晨金霄帝一雌雄之神於身中,天晨為雌,金霄為雄。《陽精經》云:回陽精於浮黎,采黃炁於鬱單。雌一雄一,即心液腎炁為嬰兒妮女也。火上水下,何以能交,若能存守中黃,端凝靈府,即心也。內想不出,外想不入,則水火陰陽自然交合。陰陽既交,五行顛倒,靈芽自生,胞元結就,為先天至精生生化化之基,賦命一新,向來惡根宿愆皆湔滌,不復為累。浮山真率載閔仲先生之師曰:寂然不動,土之性也。是為真土,蓋根塵已絕,萬慮俱泯,一真純全,冥然寂然,此鴻濛混沌時也。雲宮,黃房處也。冲和之粹氤氳有象,故曰黃雲。至此則日月合璧,神炁混融,玄珠將成象,太一漸歸真。

桃康合精延,二帝秀玉飄。灌溉胞命門,精鍊神不彫。

桃康,命門之神,字合精延,為大洞之尊神,守人臍。二帝,靈帝、尊帝也。《隱書》云:靈帝無太一,則玄虛不回炁無,尊帝無太一,則三一不居。二帝之力,並行不相悖也。秀玉飄,潔白貌。一身生生之理,從此發源。十二時中,太一之神運靈津灌溉命門,以固胞元,所謂精鍊神不彫。《黃庭經》云:溉養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

九天命靈章,生神神自超。元君遏死戶,司馬誦洞謠。一唱萬真和,九遍諸天朝。稽首恭劫年,慶此榮舊苗。

九天帝君降靈章之功,召集真熙以生神。神生可以超几入聖。人身生門三十九,死戶三十九,既得生則恐死戶復開,命元君炁毋遏閉,不令故炁侵也。《黃庭經》曰:須得至真乃顧盻,至忌死炁諸穢賤是也。長生司馬,歌洞章以贊生成之功,司馬一唱,萬真交和,悅而相應也。九遍功滿,諸天之炁皆來朝合喜,歷劫至今,遇此機會,向者已離本條,今復茁苗如舊,豈不欣慶耶。默希子云:學道全真在此生,迷人待死更求生,有生不可無生理,縱得生知何處生。詳味此詩,可為生神鼓吹也。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生神章第二

天炁赤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陽明之炁。

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戶之炁

帝諱。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太霄洞冥君,此天之帝以真炁為胎命元之始。

西嶽寶真人云:凡人二月為胎,一身本根,從玆肇生,故曰胎命元。真人結胎,神居紫戶,根系命門,綿綿若存,無少間斷,謂之胎息。《南華經》云:真人之息以踵,靜而炁深也。眾人之息以喉,躁而炁淺也。淺則胎元易散,真炁易耗,命門在北,謂之洞冥。以其炁上升於紫戶,故曰紫戶之炁。 紫戶在兩眉間高一寸,卻入骨三分。

無量結紫戶,炁尊天中王。開度飛玄爽,凝化輪空洞。故根離昔愛,緣本思舊宗。幽夜淪遐劫,對盡大運通。

無量壽天降注靈炁,結於紫戶,在九天中為炁尊帝也。飛玄爽者,謂死魂初為人時,亦稟三洞飛玄之炁也。天帝凝佇碧落,轉輪化端於空洞中,以開度之,頓令脫故根昔愛之障,獲依緣大道為本,明悟舊日性宗。且昔者因貪愛受苦,沉淪幽夜,動經遐劫,今報對已盡,當大運啟期,可以更生矣。

帝真始明精,號曰字元陽。嬰兒史伯華,結胎守黃房。斬根斷死戶,熙頤養嬰童。

人受先天之炁而生,有生之後,一點元靈復歸兩腎中間,即帝真也。始名精,字元陽,乃命門下一黃庭元王之名,主此帝真。嬰兒史伯華,乃泥丸天帝君上赤子,名玄凝天,共秉真炁,結胎黃房之中。黃房,中宮也。胎炁既成,有神守之。惡根死戶,謂在心結習惡機欲根,即須斷絕,稍有干犯,則鉛飛汞走。常令中和,頤養聖胎成嬰童也。

禪善導靈炁,玄哺飛天芳。華景秀玉質,精鍊自成容。務玄育尚生,羅列備明堂。

天帝導引靈炁,前既結胎,此當養胎也。始自紫戶下三關,復由泥丸降華池,含漱芳香,故曰玄哺。灌溉周流,嬰兒真炁充足,自然體質如玉精,鍊之久,容貌自成也。《黃庭經》云:口為玉池太和宮,嗽嚥靈液灾不干,體生光華炁香蘭,却滅百邪玉鍊顏,審能修之登廣寒。王隱賢謂:華景,采服日月光華,以養胎解結,自然容質玉潤。胎中有二神,一
曰白炁君,名務玄子,字育尚生。一曰玄歸子,字盛昌。其神與胎命同生,偕諸神羅列明堂中。蕭氏云:人身三田,皆有明堂洞房之室。

太虛感靈會,命我生神章。一唱動九玄,二誦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聖慶元吉一散花禮太空。諸天並歡悅,一切稽首恭。

帝命玉章生神太虛中,感百靈交會,正《易》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也。動九玄者,一過聲聞九天也。天地通者,二過天地設恭也。陰陽和合,九遍數足,人物皆被生成之功。元者,善之長,吉則無不利。諸天悅者、天道貴生也。

梵監須延天生神章第三

天炁青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始陽之炁帝真魂命元長靈明仙之炁

帝諱。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青霄明仙君,以真炁為魂,命元之始。

西嶽竇真人云:受胎三月,三炁周,三魂降而神靈長。趙玉蟾謂:魂是陽炁,陽炁明,故曰明仙。長靈,即《黃庭經》云:黃炁鬱勃清且長。

須延總三靈,玄元始炁分。落落大梵布,華景翠王尊。

須延天帝總攝三魂長靈明仙之炁,實自玄元始分,化落落廣漢之象。大梵者,諸天之炁布滿十方。魂藏於肝,屬木,應春,其色青,故曰華景翠玉尊。

明梵飛玄景,開度長夜魂。遊爽赴期歸,炁炁返故根。

人之受生,叉本於梵炁,中有受生之神,名日明梵。救苦總呪有六炁咸遵,明梵演招,蓋指此也。玄景,龍名。言明梵之神,乘龍飛空,開度死魂於長夜陰境。游爽,謂魂爽游蕩,今得受生,若久遊赴歸期也。炁炁返故根者,昔年一身已散之炁,皆還元也。

太帝號陽堂,字曰八靈君。九開回錄道,胎炁生上元。陵梵度命籍,太一輔精延。泥丸敷帝席,三部八景分。魂生攝遊炁,九轉自成仙。

太帝精魂,名陽堂玉,字八靈。九開天帝魂,名回錄道,字絕冥川。《太素玉錄》 云:三月為魂,其炁本自胎而生。又太和皇成老子,主胎元之炁,出入於紫微,正在崑崙太一所居之處,即泥丸上宮也,故云胎炁生上元。陵梵乃萬靈帝君,又名神丈人,字履昌靈,守人兩眉間紫戶內宮,司人年命壽夭。精延,乃命門桃康君字,守臍中闕,主握一點元陽之炁,亦合會于泥九上宮。太一尊神務猶收,在玉枕下泥丸後戶,輔而翼之,與之混合,還敷正其席,於是三部八景之神亦各分布整具。嚴肅修真之士,養陽聚魂則八景合光,洞照泥丸,收攝萬靈,晨登天老之室,聚精會神,伐滅胞根,上昇仙都。《大洞經》云:太帝上元炁,日中司命童。煥然成光明,披霞乘帝墉。列坐震靈席,混合五日同。八景照泥丸,朗然洞房中。

琅琅九天音,玉章生萬神。三遍列正位,炁參八辰門。玄關遏死戶,靈鎮津液源。應會感靈數,明道濳迴輪。慶此嬰兒蛻,稽首讚洞文。

九天玉章,音韻琅然,下生萬神,三轉一身,神炁各正,厥位八辰門。《遷神經注》云:人頂骨有八片,上應天之八門。《紫虛道君洞房上經》云:上紫門,望八辰,引丹宮,具明神是也。天之八門,東名青華元陽門,南洞陽太光,西通陰金闕,北陰生廣靈,東北靈通禁上,東南始陽生炁,西南玄黃高晨,西北九化梵行門也。或謂身中八景之炁,上參此八辰之門。玄關,謂下丹田。《真訣》云:守閉玄關,內引九真,三炁運液,灌溉丹田。臍下三寸,即生門也。生門若關,死戶自關,如此則靈炁鎮靜,津液源源而生,以滋百骸。學仙之人善緣風契,外能宣明道化,內能濳回一身陰陽之機,專炁致柔,功成九轉,身外有身,嬰兄蛻矣。

寂然兜術天生神章第四

天炁綠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太陽之炁。

帝真魄命元碭尸冥演由之炁

帝諱。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碧霄演由君,故此天中之帝,以真炁為魄,命元之始。魄為物,魂為神,魂炁主昇,魄體主降,魂輕清,魄重濁,故云碭尸。碭者,如石之固也。冥演由者,自由好逐之義,以魄屬陰,好遊蕩,故日冥演由。

寂然無色宗,兜術抗大羅。靈化四景分,萬條翠朱霞。

上章言玄元始炁分,即三炁分化,此言四景,乃三炁之下梵炁所化之天也。抗,蔽也。居大羅之下,若藩蔽然。翠朱霞,梵炁流布之景。

遊魄不顧返,一逝洞群魔。神公攝遊炁,飄飄鍊素華。榮秀椿劫期,乘運應靈圖。

魄者,陰靈之聚,好遊蕩,欲人死逝,去逐於六洞陰魔,以為得朋。仙經有制魄之方,閉炁七息,叩齒七通,心存鼻端白炁,須臾漸大,貫一身。然後嚥液七口,急呼魄名尸狗、伏矢、雀陰、蜚毒、天賊、除穢、臭肺。呼畢,靜定則魄自寧。神公王氏謂:玉清上相曾受命制伏北酆,掌討罰之師,故號神公。伏其威武,攝回遊魄。又肝神無英公子,名玄元叔,字神公子,主魂。修鍊之士必使魂常附魄,如日光之載月質,魄常檢魂,如月質之受日光。則魂不馳,魄不去,遂能登仙。若魄不受魂,魂不載魄,則魂遊魄降而人死矣。今遊魄既回,鍊之結成素華而延壽,可同大椿之年。乘運應靈圖者,美學仙有宿緣也。

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一唱萬真會,騫爽合成家。九轉景靈備,鬱鬱耀玉葩。兜術開大有,一慶享祚多。上聖回帝駕,嬰兒欻以歌。不勝良辰會,一切稽首和。

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者。玉章之音,合三洞飛玄之炁而成九場之精也。一唱詠間,天地萬神交會,况我身陰陽魂魄精爽,安得不合成一家乎。王氏云:魄以魂為家,魂魄既合,理無騫違。九轉景靈備者,功滿神炁備具。景靈,身中虛明神靈之炁也。玉葩,光彩貌。於此見兜術天帝度人之功大有矣。一慶享祚多者,長生久視無灾害也。上聖回駕,度人功成。嬰兒歌者,法身已見,宜乎萬神悅而同應也。

波羅尼密不轎樂天生神章第五

天炁黃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上陽之炁。

帝真藏府命元五仙中靈之炁

帝諱。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絳霄五仙君,此天中之帝,以真炁藏府命元。天以陰陽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炁,成人之形,內列肝、心、脾、肺、腎,以藏魂、神、意、魄、精。在天為五星,為五帝,在人為五常,於用為視、言、思、貌、聽。修真之士,使五炁居中,以結命元,故曰五仙中靈。

翻翻五帝駕,飄飄玄上門。遊步黃華野,回靈驕樂端。採集飛空景,舊爽多不存。

翻翻飄飄,皆飛揚貌。五帝者,不驕樂天帝也,嘗命駕出遊。玄上門者,玄都門也。黃華,即太虛沖和之際。回靈者,徘徊靈駕於天端,下觀世界,歌采集飛散之魂,使之還生,奈歲月幽遠,舊爽消磨,所存無幾矣。前達云:一失人身,萬劫無良,可痛哉。

太微回黃旗,無英命靈旛。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

前言舊爽多不存,慮消散於剛風,或沉溺於諸趣,於是命太微中小童,名景精,常在帝前回轉中黃之旗,以集遊爽。又命無英公子主肝魂之神,執命靈幡以召魂炁,使之受鍊,更生太微。按《度人經青玄注》云:南極長生大君,即朱陵大帝,治太微垣,司火鍊事。幽魂久居沉滯,當入火鍊,以破陰濁,以復陽光。俾心源一淨,業垢皆空,因虛化神,復還人道。

公子輔黃寧,總錄具形神。玉章洞幽靈,五轉天地分。炁鍊元藏府,紫戶自生仙。

公子無英,魂神。黃寧乃精血三真,名元生君。魂與精血相輔,總錄為一,則形神整具。洞幽者,微顯闡幽也。修真之士,使梵炁回旋,帝真在定,金光朗徹,流雲徘徊,自然虎嘯風生,龍吟雲聚,大寶成矣。或曰:天一生水,以定性也。地二生火,以定心也。天三生木,以定形也。地四生金,以定炁也。天五生土,以定中官。是謂攢簇五行。《度人經》十轉回靈圖謂:乾九坎一成十,坤六離四成十,巽二兌八成十,艮三震七成十,為十轉回靈,盡周天之極數,萬炁還元之道。乃知天三木與地二火,同居而成一五,地四金與天一水,同居而成二五,戊己自以五數居中和,合四象而生嬰兒,是謂三五歸一。又按《河圖》,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乃水火木金土在天之生數也。一得五成六,蓋水見土則止。二得五成七,火以土而養。三得五成八,木因土而植。四得五成九,金籍土而生。五轉天地分者,四象本自然,雖屬乎天,皆有名無形,得土和合,始成有象,屬乎地也。自此五轉之後,五炁五精五神凝結,昇於紫戶,丹功成矣。

數周眾真會,啟陽應感繁。玉女灌五香,聖母慶萬生。三界並歡悅,稽首禮天尊。

數周,九轉也。修真火侯內丹成,須用功九轉,如人懷妊九月也。啟陽應感繁,謂陽神既成,身中造化感通,吉兆甚多,人能勤苦修為到這境界,自見效驗。灌五香者,黃華玉女引五方真炁,灌沃其身也。又云:丹熟生香,透骨覆頂。聖母即乾元聖母,前降生時,曾衛房保形,今見道成,豈不欣慶。天神地祇,向曾備守至此,亦為之悅。然則生成大德,當歸諸天,故日稽首禮天尊。

洞玄化應聲天生神章第六

天炁白色

《金書秘字》云:此天魂精元陽之炁。

帝真靈府命元高真沖融之炁。

帝諱□□o#1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景霄沖融君,此天中之帝,以真炁為靈府命元之始。西嶽竇真人《修真指南》曰:人生六月,六津定六府,用滋靈也。修真之士魂魄五臟皆已鍊成,陽神上感應聲天之炁,以滋其靈。靈即炁也。冲融者,神炁和悅。至此,陰濁已盡,陽明洞煥,煖然如春。

應聲無色界,霄暎冠十方。回化輪無影,冥期趣道場。靈駕不待轡,朗然生神章。

應聲無色界者,明為無色界天也。霄暎冠十方,謂光明暎諸天,為十方之冠,回化輪無影,與造化相友,而不見形迹。冥期趣道場,暗合於大道之域。《度人經青玄注》云:無色界天人,塵染俱淨,洞入自然,身形微妙,或大或小,無復色象,人不能見,故云無色界,頌云:漸入無為至道宗,一塵不染意圓通,回眸下視三千界,萬法都來一箇空。玉章上五章言命宗,下四章言性宗,使人保命以長存,明性以超脫也。靈駕者,《南華經》謂:御六炁之辯以遊無窮,又何待轡乎。至此地位,始知生神章之妙,朗然不誣矣。丹訣云:修鍊至五轉,真陽全魂化為神。六轉真陰全魄化為炁。魂魄內全,日中遊行無影,與日純陽為一。自玆鬼神不可見,陰陽不可測矣。

空洞諒無崖,玄爽亦為強。鍊胎反本初,長乘飛玄梁。蘄畜喪天真,散思候履常。斬伐胞樹滯,心遊超上京。

空洞太虛,豈有崖際。玄爽亦為強者,言鬼魂始為人時,與聖賢無異,安得為弱,因歷劫生死,所受天真為情欲凋喪,遂不強矣。《玄梁慶真羽章》云:翻翮振九霄,悲嗚吹玄梁。知為天中禽,名乖不同也。謂鍊胎返本之功,正欲收斂安靜,不可同玄梁輕飛也。蘄,願也。《南華經》云: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譬雉在外飲食雖艱,終不願畜養籠中,不得自由。如人受羈絆,鬱結以喪天真,但欲散逸情思,履踐常道,然後斬伐胞胎,樹滯死炁,了無罣礙,可以心遊玉京矣。

願會既玄玄,悟我理兼忘。介福九天端,交禮地辰良。

願會者,悟玄玄之道,方契素願也。既解悟,則是非人我皆忘之矣。至此福不期而介,辰不擇而良,何迪非吉。

混化歸元一,高結元始王。稽首儔靈運,長謝囂塵張。

混合造化三元之炁,復歸于一上應元始,下主一身。所謂天尊雖遠妙,近緣泥丸君是也。學仙道成之日,又應良辰。謝,絕也。囂,喧也。張,飛揚也。言自此永絕喧囂,塵埃飛揚之境。

靈化梵輔天生神章第七

天炁紫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正陽之炁。

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笈之炁。

帝諱霧雲。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玉霄洞笈君,此天中之帝,以真炁為元府,命元之始。

西嶽竇真人云:人生七月,七精開,七竅通光明。外耳、目、口、鼻,內心孔,皆明朗,自然知覺。修真當此七轉,已造七覺之地,冥慧洞清,根塵斷絕,有無皆空,萬法除滅。凡先劫後劫,三界十方,他我根源,過去未來,七通八達,上下貫徹,萬理具焉。故曰:高仙洞笈。

玄會統無崖,混炁歸梵輔。務猶運靈化,濳推無寒暑。乘數搆貞條,振袂拂輕羽。瓊房有妙韻,汎登高神所。

玄會者,萬道之宗。統攝三界,妙用安可限量。混炁者,混合飛玄之炁,歸於梵輔之天,以復太初也。務猶,乃太一尊神,號務猶收,守人泥丸後戶,在天濳運造化,寒暑無間。乘數搆貞條者,乘此七過之數,陽光凝合,百骸貞固,如樹之條枝也。振袂拂輕羽,將欲飛騰。於是忽聞泥丸瓊房九宮之中,自成宮商,喜炁衝躍,火龍玄鶴交舞身中,萬神盡登高上神宮,與天帝君上一赤子合而為一,此之謂瓊房有妙韻,汎登高神所。

圓輪無停暎,真仙森列序。上上霄衢邈,洞元深萬巨。秀葉翳翠霞,停蔭清泠渚。

按《靈寶畢法》,此超脫法也。神光洞照,透出軀殼,上昇太虛,與真仙同列。至於雲衢遐邈,旁觀洞空,洞虛太玄,無邊之際,下有巨萬之深,而我獨露堂堂,在清靜性海之中,浮秀葉翠霞之羽蓋,下嘆清泠之渚,湛然常寂矣。《八素陽歌》 云:我超騰羽蓋,徘徊清泠渚。

遨翫怡五神,繁想嘯明侶。五難緣理去,冲心自怡處。

論超脫在一躍之頃,慮五炁之神出而未熟,則時出時入,遨翫而習熟之,或動雜想,則嘯詠以散之,則百神皆和。明侶,身中神也。五難,諸說未定,恐五帝之魔尚相試難,可以理遣,俾性天清潔,無一毫人欲之私,方合至道。蓋修鍊至超脫為極功,一時變化,最防魔試,故丁寧焉。

爽魂隨本根,亹亹空中佇。七誦重關開,豁滯非神武。運通由中發,高唱稽首舉。

性者,命之靈也。心者,炁之主也。心既無累,性天朗明,自己爽魂,佇於太空,亹亹無怠,而不離於本根。本根者,元炁也。七過關竅,豁開法身,獨見煩惱,死生不能為累,非玉章有神武之功,安能如是敏速耶。運通由中發者,有諸內,必形諸外也。高唱稽首舉者,朗吟而昇舉也。

高虛清明天生神章第八

天炁碧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通陽之炁。

帝真華府命元真靈化凝之炁

帝諱霐霽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琅霄化凝君,此天中之帝,以真炁為華府命元之始。

西嶽竇真人云:人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真靈既降,五臟亦生華。大洞有十華觀門紫戶。天一精通太元丹華,地二炁通凝玄青華,天三神通萬生素華,地四梵通十方黃華,天五始通太清瓊華,地六始通冥陰金華,天七始通太玄綠華,地八元通上清碧華,天九元通玉虛瑤華,地十玄通玉清,混洞太無,十華接空,此真靈化凝之炁也。

清明重霄上,合期慶雲際。玉章散冲心,孤景要靈會。

清明天帝在重霄之上,必無色界以上之天也。與諸天期於慶雲之際,誦玉章以發翛,散冲逸之心。慶雲非烟非雲,太和妙炁也。司馬真人曰:孤景華府之字,乃要靈府之君,嘗會于此。

煥落景霞布,神衿靡不邁。玉條流逸響,從容虛妙話。

此皆紀天上景物之辭。景霞者,霞彩明煥錯落也。衿與襟同,言胸次無不超邁,玉條逸響,其天風動騫林之聲乎。《大洞》辭有玄歌散沖襟,玉條流逸響。正謂此妙話會真仙,共談玄理也。

靈音振空洞,九玄離幽裔。感爽無凝滯,去留如解帶。明識生神章,高遊無終敗。

學仙既度自己,當推神章之功,上報九玄,下資幽爽,皆令聞經頓悟,出入自在,不復為宿障凝滯,去留生死,如解衣帶。然前輩有語云:來如著棍,去如脫袴。言無可戀也。果能明識玉章奧妙,成超脫之功,則真性長存,歷劫不壞。

玄景耀雲衢,跡超神方外。應感無方圓,聊以運四大。研心稽首誦,眾聖共
稱快。

玄景,龍名。真人乘龍上天,光耀雲衢,蹤跡超乎神方之外,以其變化法身,故能隨機應感。運四大者,運行於無色界四天也。共稱快者,翎聖真君有言曰:今日明日,可惜可惜,大限到來,有何功力。使不得口頭言,用不得紙上黑,十方諸聖點頭時,此是學人真箇得。

無想無結無愛天生神章第九

天炁黑色

《金書祕字》云:此天魂精萌陽之炁。

帝真嶽府命元,自然玄照之炁。

帝諱靈霽。

《雲笈七籤》云:龍漢元年化生神霄玄照君,此天中之帝,以真炁為嶽府命元之始。浮山真率曰:無色界上種民天也。人之本性,湛然虛明,譬如太虛,不容一物,妄想諸愛,如空中花,生死輪迴,如結空果。人能返本還元,一念不生,萬緣頓息,乃生此天,始為不壞。修真之士,始於克念,至於無念,諸陰消盡,真性圓明,决超三界,此即不壞真空,無上法身也。

左侍真人曰:嶽府,人之腦骨也。始生形既具,則必有靈以主之。有靈故有元,有元故有華,有華而後生。嶽乃諸神出入之門,必待全具,方合腦骨以固之。今小兒有門,是其處也。為其炁回滋本根,諸神所居,謂之靈。蓋以其靈能返照于下,故日照。

無結固無情,玄玄虛中澄。輪化無方序,數來亦叵乘。

至人澹泊,心無結固,性無情動,清靜而有定,不隨運化次序輪轉,亦不乘陰陽變遷也。

誰云無色平,峨峨多丘陵。冥心縱一往,高期清神徵。良遇非年歲,劫數安可稱。

無色,即無色界,上清之境也。誰謂此地平坦,亦有炁化,高丘大陵,如玉山上京峨峨,然可以登覽。學仙者若欲冥心縱遊,期須三清徵召,方得至彼,實千載之良遇也。

浮爽緣故條,反胎自有恒。靈感動太虛,飛步霄上冰。津趣鼓萬流,濳凝真神登。無愛故無憂,高觀稽首昇。

浮爽返胎,即《大洞經》億曾萬祖,歷劫種親,遊爽散滯,俱得更生。蓋子孫祖考,同此一炁,我身既度,祖宗亦得返胎成仙,自然之常理,又何疑焉。况身中之靈,本太微三一之神,洞合太虛,可以飛騰於霄漢高寒之上矣。津趣鼓萬流者,問津自天河也。紫微夫人云:玄波振滄濤,洪津鼓萬流,駕景盻六虛,思與佳人遊是也。雖曰進登天仙,亦須濳神凝真,愛緣淨盡,始遂逍遙。乃知愛者,憂之本也。無愛則無憂矣。嘗謂人之性天,本來清靜,澹然如水,不受一塵干汙,則歷劫長存。一為愛染,則癡雲蔽天,業風蕩水,不復清靜矣。其始因愛生貪,因貪生煩惱,妄想叢雜,擾擾勞勞,諸苦所萃,流轉生死,出沒於欲海波濤之間,曾無了期,業識滋焉,地獄生焉。且七情六慾,皆能害性,何獨於愛。殊不知愛乃業緣之萌蘗,情欲之梯媒,以其甘柔有毒,使人惑而不知,漸漬日深,盤結愈固。自非智慧勇猛、有定力,了悟真常之士,孰能斬絕。九章之功,自修鍊結胎,至于上昇,能事畢矣。而猶以愛為言者,恐人翫習為常,而不知為永劫憂息之本,分毫洗滌不盡,不能超脫。故聖人於末章抽關啟鑰,其義遠矣。若夫高觀天衢,稽首上昇,切有俟於來者焉。

太極真人頌

太極神澄大帝。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

《道德經》謂: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然則道本無名,又安得有心哉。惟求道者,不可不用情。

佇駕空洞中,回盻翳滄流。淨明三界外,蕭蕭玉京遊。

真人佇靈駕於空中,回觀滄海,渺若塵翳。如坡仙謂渺滄海之一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身心出三界之外,淨明無礙,可以遊宴玉京。

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趣。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

自非天生挺特,應運之才,孰能悟此幽默之旨,俯仰天地間,至樂存焉。虛者,天之形。柔者,地之性。

七玄散幽夜,返胎順沉浮。

七玄,七魄也。返生胎息,順陰陽而沉浮也。

冥期苟濳凝,陽九無娛憂。

生死之期,陽九之灾,冥默有定,苟能濳光凝神,不足為懼。《南華經》謂: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覩此去來會,時復為淹留。外身而身存,真仙會良儔。

真人觀人生死去來之速,謂未死之間,得以淹留,當勉於修省,能無容心於內外,則全其真矣。《道德經》云:外其身而身存。斯人也,其真仙之良儔乎。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漢波。代謝若循環,椿木不改柯。

玄玄之趣,如清漢之水不絕也。代謝生死,苦於輪回無定,惟得道者特立,如大椿,不隨眾木開落,星霜屢閱,而柯葉不改。《南華經》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

靜心念至真,隨運順離羅。感應理常通,神適逮自徂。

靜心念至真,志於道也。羅,綱也。隨陰陽之炁運行,離諸疑網,有感必應。徂,往也。言無所往而不通。

淡遊初無際,繁想動九遐。飛根散玄葉,理返非有他。

遊心於淡,合炁於漢,此樂何極。繁想若動,一念飄蕩九遐,喻如樹之根業飛散,培養之則深根固蒂。人之想念繁雜,靜定之則神還炁聚,皆自致也,非由外也。

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霞。甲申洪灾至,控翮王母家。

常誦味道之腴,脗合造化,飛神瑤池之上,又何息乎洪灾。《南華經》云:大浸稽天而不溺。

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以道為身,不生不滅,太虛中長存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下竟

#!原本字迹不明。可參閱《上清眾經諸真聖祕》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宋-王希巢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

經名: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南宋綿州道士王希巢撰。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九天生神章序

形不能長存,能存者氣為之運。氣不能常運,常運者精為之根。三者混而為一,則神仙之道不難致焉。

九天生神章大要有四。一曰愛其形,二曰保其神,三曰貴其氣,四曰固其根。人之有形,如人有屋,雖云假合,豈可任其損壞,使日就頹剝耶,則世間無露居之民也。且形者,百神之所寓,一性之所存,聰明之所託。修行者待是而後成功,必先日愛其形。夫積陽生神,積陰生形。形之與神,須臾不可離也。形堅則神能久留,屋堅則人能久居。功業未充,而陰殼先悴者,常為學者之患。愚者不知,自謂外形骸象,耳目視之,若塵垢秕糠,便為了達之士。一旦投形於利害榮辱之境,終身無成,則是人也,與死奚擇。今也不但愛之,必使形之與神,以相為用,貴乎骨肉同飛也。暑不當風,夏不卧濕,坐久傷骨,勞久傷筋。推是理也,動容周旋,無一時而不愛也。外無單豹之食,內無張毅之病。始於愛形,終於踐形,豈苟然哉。形與神同,不相遠離,故二曰保其神。神者,陽之精,天之分。莊子曰:不離乎精謂之神。人神何由降,有命以降之。故九月神布,命乃具也。神既來舍,如屋之有人,列棟宇,鑿戶牖,視聽食息,無不由焉。其生也,驚天而駭地,其動也,手執而足行。通而變之,坐在立亡,皆為我用矣。有終身由之而不知者,一旦溘然而逝,與糞壤俱腐,則神者不待,夜半負之而去。斯人也,竟不知神之為何物也,悲哉。經曰:何為死作令神泣。神能御氣,故三曰貴其氣。天地之大,非氣莫運,日月之光,非氣不明。人及萬物,咸同察焉。有不同者,正與不正也。龜鶴之不悴,得氣之清也。松相之後凋,得氣之剛也。惟人者得炁之正,而不全也。經曰:三氣為天地之尊,九氣為萬物之根。若人者能保九氣之根,上合三氣之尊,貴執甚焉。患乎不知矣。人但貴其氣而不知其所從來,不亦淺乎。氣本生乎精,精藏乎腎,則知氣者,精為之根也。既知其根,則可以言致命也。故四曰固其根。經曰:萬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修行之士,必以靜守之,然後根深而蒂固矣。故莊子曰: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形得神以住,神得氣而靈,可以還元,可以成丹,是與三元合德,九氣齊并也。原夫《九天生神章》,皇上天禁書,不因劫運之交,無因而傳焉。蓋欲夫倒置之俗勝,必欲躋之於仁壽之鄉,開化於未悟者也。上陳三寶,開化天地人及萬物,咸稟育焉。次演九章,生立九天。人稟九氣,以為命元,頭象九天,上列九宮,身藏九府,以象九州,外開九戶,以象九野,一身之用,豈外夫九氣耶。用之全者,上升九天,用之次者,終於尸解,不知其用者,徒受一形,若寄氣而行。是道也,人人具有,而不能致之者,何耶。私心勝而事物奪矣。三皇之時,民淳事簡,大道不隱,人皆知修身之要,故有千二百歲厭世而上升者。故聞經曰: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比天地,無有終時。自經秦火之變,三皇之書湮沒不見,於世獨惟《難經》 、《素問》 存,而為醫者之學。故書序曰:三皇之書,言大道也,自後世窮遂喪。修身養命之法,雖不斷如綫,繼之佛法浸入中國,以寂滅為樂,然指斷臂,去本益甚,則吾大道之學,愈不明矣。頃日東南歸,因鄉人任公賢良,謂曰:生神章寔道家之大原,人多看轉,前雖有玉蟾子注疏,其詞簡要,恨學者難造焉。若詳解之,使人人易曉,不為無補也。其言有當於心,焚修之暇,願所學焉。昔歐陽文忠公,平生不喜道家之學,晚年守亳社,始有所悟。一日訪道於石塘隱者,願有學焉。隱者曰:公屋舍已壞;難復語此。但能明了前境,猶庶幾焉。文忠公道德文章卓絕當世,豈無受道資質耶。尚謂失之東隅,僅了前境,又況資質不如文忠公者耶。得是道者,九祖同仙,奚前境之可患。強自取枉,柔自取束,可不勉哉。大宋開禧元年歲次乙丑五月初一日,綿州沖虛觀道士王希巢隱賢序。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上

綿州沖虛觀道士王希巢隱賢解

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氣也。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氣,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

天地者,形之大。劫運者,時之大。有形,斯有數。有時,斯有變。數窮時變,會歸於壞,獨惟三清至聖、九天真王,非形之所拘,非數之所攝。故劫劫長存,後天不老。天寶君者,乃萬道之祖,號大洞尊神。故教中三洞之上,有大洞一法,論迴風混合之道,非下格小仙之所叅。見在人身,為太一帝君。謹按《上清大洞經》云:上結三元,下結萬物,靜用為身,動用為神。又稱丈人者,為眾父父者也。三元者,一混洞太無元,二赤混太無元,三冥寂玄通元。《正一經》云:太無變化,三氣明焉。太無為未始之始,三元為造始之根,根於無而始於元,三氣於是生焉。元始之名,蓋取於此。是以三元乃生三氣,三氣乃太空自然之氣也。空生於玄,玄生於元,元生於始,故《開天經》曰:元氣運而天地立焉。三氣雖生,未始有封也,乃名混洞。《度人經》云:混洞赤文,無無上真,開明祖劫,化生諸天是也。三元官中三氣正神,乃水火之元精,下應人身心官兩腎,在天主治北斗,及符爾靈文盟券等。人若修道保真,功德圓備,於是三神與己俱升,即混合之道也。三神乃唐、葛、周三將軍也。昔至和間,仁宗不豫已三日矣。病少間,自言夢行荊棘中,周章失路,有神人被金甲,謂帝曰:天以陛下有化心,錫一紀之壽。帝日:吾何當歸。神人曰:請以臣之車輅相送。帝登車問神何人,對曰:臣所謂葛將軍者。帝寤,令檢按《道藏》 ,果有葛將軍,主天門事,因增其位,立廟京師。惜是時無人上奏,以為身之神也。玉虛之氣,本一炁也。故三號並同。藏中有玉虛、玉皇之號,蓋尊稱也。玉以比德,皇乃天也。龍漢元年乃祖劫也。龍取其變,漢取其大。天地未形,一氣遊旋於太空,蜿蜓其體,變化無常,構靈結精。天真皇人見其劫開,名之曰龍漢。所以《神變經》載三皇皆龍身人首。劫初有龍祖大帝,又有龍祖之星,三十二天有龍變梵度天帝,皆此義也。

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氣也。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紫虛之氣,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氣。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

玉清為天寶君,上清為靈寶君,太清為神寶君,乃知三寶所屬之號,則天寶君當稱為洞真之尊神。今也獨稱為大洞之尊神,而不稱為洞真,何耶。蓋三洞未分,總名大洞,如二儀未判,名之太極。.然大洞本迴風混合之道,混合乃三洞未分也。元始法王乃造化之主,先天聖人得而名焉。洞真則見於三洞既分之後,元始又兼稱之。今經旨言大洞者,從本而言也。靈寶君者,從跡而言也。按《藏經眾篇序義》云:洞玄是本靈寶為跡,是從跡而言也。大洞之炁,本生於空,流而為洞真,次為洞玄。洞玄之教專名靈寶,定教之祖也。所謂跡者,文字是也。龍漢元年未有文字,及至開圖,文字始露。《道教所起》云:道家之教,起自三元,從本降跡,方演經誥。今靈寶君生於龍漢開圖之初,完出書度人之始,觀其號與其時,乃知教之祖也。又號元都玉京七寶紫微官,乃藏經之所也。然高上玉虛之氣,極於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才至赤混太無之氣,已少億氣,則知劫運氣數差殊,不復如前,蓋人之自召也。且上古有壽千萬歲者,唐虞之時尚有百餘歲者,今人止及七十,豈今不同古耶。均受是氣,奚為之不同。蓋生死周遭,既生即滅,既滅復生,智識漸昏,氣數耗損。今不如昔,後不如今也。如一升之水,屢易其器,涓滴浸失,漸不及升,日往月來,其涸可待。所以生死往復,如轉圓輪,不曾暫停,深可悲愍。恭惟飛天神王,以生死為己任,冒禁懇請,俾人知生神之本,滅度轉輪,終歸仙道,其用心可謂至矣。既得為人,勿浪自生死,當返照回光,免至失身於異類,則於仙道尚庶幾焉。

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氣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氣,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

玉蟾子趙先生,以玉清為金官,上清為火官,太清為土官,不及木與水也。學者嘗疑其說而不求其理,然五行以金為主,金本無氣,孕氣於震方,乃木也。金又剋木,有夫婦之理,與水相生,有母子之情。五物受壞,惟金不壞,入火不焦,入水不濡,入土不傷,入木不損。至人悟此以鍊丹,則金火土觸類而求之,其於水木,不約而會也。古仙詩云:五行全在土,四象不離金。三寶君之祖氣,本於三元,今攷經本,冥寂玄通漏元字,不獨蜀本,在處皆然。九天生神章,須經本朝王公欽若校勘,尚且如此,况於諸經乎。又太一試觀,錯為戒觀,似此者多矣。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炁,赤混太無元無上紫虛之炁。上既云高上玉虛之氣,則赤混太無元疑少一字,直云上玉虛之氣。天寶君稱高上,靈寶君自當稱元上,并無上二字。及冥寂玄通,又漏元字,直云無上玉虛之炁。頃因校之,蓋《道藏》無字與元字,點劃相似,恐當初傳寫之時,誤為字體重疊,因而除去,不然漏寫,豈有三元之氣,止有兩元也,其理不通。冥寂玄通下當添元字,其上玉虛之氣,竢識者正之。此春秋疑以傳疑之說也。三元見《三洞宗元經》。希巢入道已來,嘗息教宗太漫,學無宗師,謬誤太半。間有知音者,妄自高大,所謂刻劃無鹽也。且以近世齋醮刊行文字觀之,往往指白為黑,以無為有,識者當自見之。

此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一也。分為玄元始三氣,而治三寶,皆三氣之尊神,號生三氣,三號合生九氣。九氣出於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無光無像,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

羿工於中彀,不能使人無己譽,道降而為氣,不能使人無名號。自一分三,從三合九,雖三號之殊異,本一致以同歸。當其搏之而不得,非形而上者乎,號而讀之者,非形而下者乎。三號,即天寶君號高上大有玉清官,靈寶君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官,神寶君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官。元始之初,未有天地,以一身而生萬有,故號大有玉清官。及乎龍漢開圖,天地始分,靈寶誕於西那天鬱察山中,是時元始天王坐於玉京山,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其玉京山官殿,皆七寶金玉飾之,中統紫微上宮。靈寶君既生之後,元始天王即命主之,故有斯號。赤明之時,乃三皇分化之際,神寶君生焉,適洞神下降之始,故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官。太極宮乃九官之一也,諸仙得道者居之。宮中官僚真人、大夫公卿,各有攸序,三號雖異,本元始之一身。以龍漢為前劫,赤明為中劫,開皇為今劫。玄元始者,無生玄氣,積清成青;洞生元氣,積虛成白;空生始氣,積光成黃。三氣既足,然後合生九氣。九氣即一黃演之氣,九氣是也。三氣皆本於三空,太無屬玉清,太空屬上清,空洞屬太清。一氣生於太無,是名太初,出於太空之先,是名太始,隱於空洞之中,是名太素。昔元始天王與九天真王並生於九氣之先,爾時未有歲月,每以一氣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一萬里,為一歲。當其出於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無光像形名色緒音聲,人孰得而識之,故曰道法自然。

道運御世,開闢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運推數極,三氣開光。氣清高澄,積陽成天。氣結凝滓,積滯成地。九氣列正,日月星宿。陰陽五行,人民品物,並受生成。

天其運乎,孰為之主,必資氣而後運。當天地乍判之際,神寶君御以冥寂玄通之氣,開而闢之。蓋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闔則萬物始包,闢則萬物始生。此乃三生萬物也。混沌既分,青黃白三氣始露,如存若亡,不見形狀,謂其有而非有,謂其無而非無。孰推移是,運至則動,孰闔闢是,數極則開。天地待是而後立,日月待是而後明,於是九氣列正,列則有條不紊,正則範圍不過,陰陽五行錯綜而成序,人民品類皆得而生,成造化之功,孰大於此。

天地萬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氣所導,莫能生也。三氣為天地之尊,九氣為萬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

氣來於身謂之生,氣去於身謂之死。凡含齒戴髮、蠨蛸蠢動,無不同焉。自非三元所育,九氣所導,莫能生也。惟人者最靈,於萬物,居三才之一,可謂尊矣。《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是也。既得其生,其來無不同,賦與之後,所為無不異。則天地之長久,人命之短促,何耶?蓋不曉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之理。所謂極者,中是也。《春秋左氏傳》云:人受中以立命。《書》云上帝降衷於下民,即道家黃庭也。黃者,土之色。庭者,四方之中。天一生水,在人為精,藏之於腎。腎有左右中夾。《黃庭經》云:左為少陽右太陰,後有密戶前生門。腎既為生死門戶,則涵養之功必自黃庭始。腎中藏精,精中生氣,交合於心,心液相交,鍊於黃庭。儻知交合不差,則精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道,則生生之理,不失天地之中。故曰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

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故九月神布,氣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一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祇,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讀《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財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馬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

饉按《大丹隱書》:夫人受生於天魂,結成於元靈,轉輪九氣,挺命太一,開闢三道,積神幽官。所以玄液七纏,流津敷澤,日月映其六虛,口目運其神器,雲行雨施,德擬天地,胞胎內結,五因來具。立人之道,如此其重也。故五因者,五神也,三道者,三真也。五神天之魂,三真天之道,九氣天之胎,太一天之源,日月天之眼,玄液天之潤,六虛天之光,幽官天之府,神氣天之化,元靈帝之變。又云:元父玄母,元父主氣,化理帝先,玄母主精,變結胞胎。太一混合,五神捧籍,列符五神,各有所主。

主。於是三官鎮真,百節受靈,帝君定籍,宿命無傾,千乘萬騎,舉身啟晨。詳味此篇,其義與《生神章》大同。所謂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即玄母生精,變結胞胎,轉輪九氣,三道精神是也。九月神布,氣滿能聲,即日月映其六虛,口目運其神器是也。九天稱慶,太一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以至終不生也。即太一混合,五神捧符,帝君定籍,宿命無傾,千乘萬騎,舉身啟晨是也。太一者,謹按《 玄鏡經》 日:太一者,長生之大主,蓋教中有太一帝君、太一真君、太一元君、太一真人、太一尊神。此太一即非外神,乃上清大洞之太一也。形如始生之男,不著衣服,身長四寸,所謂大洞返胎始形之神也。名務猶收,恒守人玉枕之下。人之初生,執符而混合萬神也。帝君者,一名七靈,又名神丈人,恒守人兩眉之上品命者,定其高下。司命即中央丈人也,守人心中定算,則注其年壽也。五帝即東方青帝彫梁際,赤帝長來覺,白帝彭安幸,黑帝保成昌,黃帝含光露,監人之生也。聖母即九天聖母也。蓋獨陽不生,獨陰不成,聖母即至陰之主,喜於成生,衛其房室,被除不祥也。司馬在庭東向誦生神章者,即長生法師大司馬也。姓栢成,名欻生,乃上清真人也。男則敬諾而唱恭,女則敬順而唱奉,則分貴賤也。如詩中弄璋瓦之異。已上莫非一身之神,纔候氣滿,則百神並集。然神以氣為母,神乃氣之子,神能住氣,氣能留形,則長生久視,又何難哉。惜乎人不曉此,以欲滅命,以利輕生,深可歎哉。

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所以能愛其形,保其神,貴其氣,固其根,終不死壞而得神仙,骨肉同飛,上登三清,是與三氣合德,九氣齊并也。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氣,貴其形,保其命,愛其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

《混元迷稟》曰:人生天地之間,稟二氣之和,冠萬物之首,居最靈之地,總五行之秀。參於三才,與天地並,可謂至貴無倫矣。儻得人身,當自保愛,蓋生死界畔迷謬甚多矣。人身者,如立板走丸,得人身者,如沂流上船,此神王所以區區愍眾生不自覺知,輕生徇死,不貴人身而發為此問也。才得人身,叉須詣南丹火煉池中,滌以黃華之水,然後投胎就舍,方始成人。今此經乃謂之濯形太陽而不謂之黃華者,何耶。蓋黃華者,陽之精,在日之上館,一名洞陽宮。中有流火之池,中有黃華之水。彼問神人常以此水灌濯形容,故吾教薦亡,有長生簡符,指此也。自從為人經許多節次,誠所謂驚天駭地,三界齊臨,不為陋也。每每誦至此篇,掩卷太息,蓋此身與天地並,氣與陰陽通,此身乃三寶之身,此氣乃陰陽之氣,尊莫過於三寶,神莫大於陰陽,動其機萬物化宜乎。驚天駭地,三界齊臨,不為過也。既得此生,不勝慶幸,豈可忽諸。但人不自愛形保神,貴氣固根,與三氣合德,九氣齊并者,切緣私心勝而智慧少,每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者,比比皆是,安得不離其本真乎。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氣,三合成音,結成靈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生氣結形,自然之章。

天地之大,非氣不運。人之一身,非氣不立。三洞寶經,非氣不結。謂之自然之章者,非從人說也。謹按太真十二科,以自然本文為初,寔先天之教也。九天丈人告三天玉童曰:元丹胎精中記,乃生玄之初,結太空自然之氣,以成寶文,今生神章是也。飛玄者,以三氣之中,玄氣為終,其氣如雲,飛徊於太空之中,三合而後成音。三合者,《本始經》云:夫人形體為一,身為二,氣為三。形體神氣具,方乃成人。又以神為一,氣為二,精為三,然後成神。又以天為一,地為二,人為三,然後成天地道德也。故云三合成音。音者,取其聲律相協,今本章是也。文以氣而結,神以炁而合,以類相感,故云混合百神。又紫微上元宮中有延生之符,置之八方則八方之氣欻然響應,皆即成人,復藏其符則復化為氣是也。混合則歸於一身,故《救苦經》云:真人混無分,天氣歸一身。莫非自然之氣矣。

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靈寶誦之,以開九幽長夜之魂。神寶誦之,以制萬靈。太一誦之,以具身神。帝君誦之,以結形。九天誦之,以生人。學士誦之,以昇天。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當其天人合同,本無間別。以理推之,天寶即元始,靈寶即道君,神寶即老君。天寶生於龍漢之初,天地乍分,上無復色,下無復淵,溟涬大梵,寥廓無光。天寶君以自然生神玉章開而闢之,則上下列位,即《度人經》云無文不光是也。靈寶君生於龍漢開圖之初,為度人之首,故云開九幽長夜之魂。《度人經》云無文不度是也。神寶君生於赤明元年,萬範既張,太虛毓妙,大象炳靈,以陽精之氣化生上聖高真,以沖靜之氣化生元君聖母,剛烈之氣化生天丁力士,餘氣化育萬靈,故云以制萬靈。《度人經》云:五文開廓,普殖神靈是也。制則使其無妄作之威。即身而言之,天寶君之氣處於泥丸,神泄於目而為光,故云開天地之光。靈寶君之氣處絳官,是為靈府血之所生。血乃陰也,藏之於肝,肝主魂,故云開長夜之魂。《大洞經》云:為我斷塞死戶,使上帝玉華固我丹元之鄉,披解七祖幽魂,上昇南官。神寶君之氣處下丹田,即黃庭也,乃生神之府也。經云:散化五形變萬神,是名黃庭曰內篇。故云:以制萬靈。太一以總眾神,即務猶收也。帝君則逢陵梵也。已上即一身之神也。詳解於下。形既結則四枝五體無不完備,九月神布,將欲成人也。學道之士能知是理,即三官為三寶,九天齊并,終不死壞,上昇九天,其道豈遠人邪,息其不為也。

鬼靈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幽魂聞之,以開度。枯朽聞之,以發烟。嬰孩聞之,以能言。死骸聞之,以還人。

自天寶至學士言之,蓋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自鬼靈至死骸,言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然誦之與聞之者,固自有間。蓋誦之者以得其道,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也。今也不幸,不得其道,陷為鬼靈、凡夫,幽魂之列,與道寥遠。一旦歸聞是經,在鬼靈者,上可昇遷,名入東華,不隸三官之鬼。謹按《飛仙寶劍經》云:有肖貌之才,絕眾之望,既終受三官,書為善爽之鬼,四百年乃得為地下主者,從此以進,三百年為一階。今聞是經,不待限期,可以昇遷。凡夫者,六欲具全,是名几夫。今聞是經,六欲不染,在世長年是也。幽魂則地獄幽囚之人,今聞是經,度品南官是也。枯朽者,乃草木也。枯朽則質不存矣。今使發烟,是何理耶。此經乃飛玄之氣,結成靈文,世之草木,無過以氣而生今也,使之發烟,烟即木之氣也。木中有火,質具乃火然。今也枯朽,生理不存。今感是經以氣相滋,漸有生質,故云枯朽聞之以發烟。若以人推之,則喪靈矣。精者,即枯朽之物也,烟即如人之氣,氣若不存,豈不為枯朽之物耶。故東坡和淵明《形影詩》 曰:君如烟上火,火盡君乃別。經言及此,方知神妙之功,與物無間。昔重陽曰:有道挈一瓢,內貯大丹,雜之以粟,信手與人。至日暮粟盡而丹在,乃曰:世人福何尠耶。於是將大丹留於玉局枯海棕樹上而去,明日視之,海棕再生,枯朽發烟,豈無是理耶。嬰孩者,能啼而不能言,今聞是經即得言語,蓋孔竅開聰也。死骸者,則魂魄各離,人道已遠,今聞是經,復過為人。昔徐甲已死,經歷多載。一旦老君以太玄生符投之再活,彼以符力,此以經力,同歸殊途也。

三寶神奧,萬品生根,故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能聞也。

三寶者,即天寶、靈寶、神寶是也。生天生地,神鬼神帝,至靜而不變,至純而不雜,覆至大之天地而無所遺,藏至幽之鬼神而弗能狀。萬品芸芸,消息不已而不可窮,可謂神奧矣。故經曰:道者,萬物之奧。三寶者,又道之奧也。奧者,深邃之地,大本大宗之所由焉。《太玄》曰:天奧西北,鬱化精也。地奧黃泉,隱營魄也。人奧思慮,蘊至神也。又《南華經》曰:祥生於奧。舊疏以未為奧,言坤也。今《太玄》指黃即坤也。大梵之氣起自西北,生物者咸往資焉,乃立天之道也。魄營於坤,品物咸亨,立地之道也。天地既立,陰陽乃備。生者不得不生,化者不得不化,故云三寶神奧,萬品生根。前云鬼靈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今又云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能聞。若鬼神未知之前,凡夫未聞之日,與既知既聞之後,故自有間,不可同日而語也。得是道者,不可致詁。豈聞世俗常聞耶,至言不可苟得,神仙之道鮮矣。

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滅度轉輪,終歸仙道,形與神同,不相遠離,俱入道真。而無此文,則胞胎結滯,死氣固根,真景不守,生氣無津,九戶閡塞,體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氣而行。學得此法,可坐致自然。

夫上真之道有七,太上之道有三,中真之道有六,下真之道有八。《生神章經》,其義與《大洞三十九章》相為表裹。今攷《大洞三十九章》,係上真之道,故云上道。夫學上道,希慕神仙者,恐其力量蹇淺,未能帶骨上昇,止得尸解。且以滅度轉輪,若轉輪未息,則生死之根猶在,未免六道循環。故青童君曰:欲植滅度根,當拔生死栽,沉吟墜九泉,但坐惜形骸。生死栽者,轉輪是也。若入轉輪,恐乖人道,難復人身。人身尚且難復,則希慕神仙者,愈更並越已。今經言尸解者,方免轉輪,終會仙道。然功行未充,鬼錄有名,不免三官追攝,故暫寄形於嵌嵓窮谷之間,令太一守尸,三魂營骨,七魄護肉,胎靈結氣,久久更生。且尸解之道,方法多門,服刀圭而蟲流,漱流胎而次死,飲瓊漿而叩棺,服金丹而告終,或頭尸異處,身脫髮存,大抵一生未就故也。是以仙公七世而登真,太極百身而證果。既作尸解,叉以生神之章,以固其尸形,則生津不涸,而死戶閉矣。《列紀經》云:人之一體所以死爛者,有三十九處,以受鬼氣,形有間孔,血有虧迭,死氣日進,邪氣引入,精神不通,津液沉滯,百神奔走。故經言死氣固根,真景不守,生氣無津是也。真景者,真神也。徒受一形,若寄氣而行。雖有此身,不曉生神之道,何異行尸邪。若得此法,可坐政自然。此專指《生神經》為捷徑,不作尸解,直入大乘而言也。此法何在。經曰: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氣,三合成音,結成靈文,混合百神。人之一身,莫非三氣之所生,既受此氣,則與元始為一,便可混合百神,氣之所在,神即隨之。初以三氣生三神,三部八景,則為二十四神,若常混合二十四神,變化三五真人,混成正一,合為帝君。雖百千萬億之多,亦能混合,則乎陽召陰,出入無方,陽氣化為龍車,陰氣變為玉女,舞輪空玄之上,坐致自然,豈欺我哉。

三寶尊重,九天至真。祕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陽玉臺。自非天地一開,其文不出。元始禁書,非鬼神所聞。竊之者風刀萬劫,魂死無生,依科尊奉,形神同仙。

聖人濟物之心,無時而已,然處於萬天之上,世孰得而知之。故以三洞之經,流布人問,莫非聖人之心聲也。今誦其經,即得其心,因其心而會諸聖,其經見在,即聖人之見在也。可不重歟。《 生神經》 乃天地之祖氣,羣生之父母,三寶猶自重之,況於人乎。酆都六洞宮中有專治誹謗三寶大乘之罪,其經乃三寶之言也,不重其言,則與誹謗奚異。九天至真。至者,上也。祕之大有。乃藏經之所也。謹按《七變舞天經》載:上清寶經三百卷、玉訣九千篇、符圖七千章,及自然之章,祕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大有之宮,乃玉清宮也。又按《金真玉光經》:九重金格紫陽玉臺,九重乃緘鐍之深也,格則几案之類。按《道寶經》有玉格焉、金格焉,二者皆屬九天。三關之上有玉臺,臺上有玉格,安上皇太真高帝玉名之處也。詳此不惟重之,又且祕文。不由龍漢開圖,神王冒禁懇請,則此文豈得而見之。宜乎竊之者受罪,尊奉者同仙。竊之者良可為戒,奉之者可不勉哉。

三元宮中,宿有金名,紫字刻書,來生應為三清神仙之人,當得此文。有其緣會,當賚金寶奉師,效心依科盟受,閉心奉行,慎勿輕泄,風刀考身。

三元考校,不獨死魂而已。几得道者,與未得道者,皆預焉。惟金名紫字,常以旌別學仙之人,故藏中所載,三元考官地獄之品,謂之墨錄。則得金名紫字者,誠與之有間矣。昔李玨,江陽之小民也。其功行久在仙籍,雖未得登天,然姓名已用金書於華陽洞天矣。不特學仙之士品格有如此者。世書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嘗記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以三品筆書之,忠孝者用金管,德行者用銀管,文章美者用班竹管。《太上玉訣經》云:紫微宮中有金格玉書,赤金書,青玉簡,皆此類也。若人宿植善功,盡此報身,來生當為三清神仙之人,自然與此經相值,必次賚金寶,依科盟受,方可修行,如其不然,必有風刀之考。三復斯言,此皆為中小乘設也。風刀之考,蓋屢言之前章,載風刀萬劫,魂死無生,後云風刀相刑,可不慎焉。獨中間飛天神王受拜之時,元始天尊謂曰:寶書祕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傳,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其詞止於慎勿輕傳而已。風刀之考,豈不為中小乘人設耶。《太上科令》云:傳受天書而鐘其殃祖先者,是重其宣言之罪,防其漏泄之盟。爾所以黑錄上篇載水火官,外又有風刀左右二官。左風考官,主治受經符寶訣,無盟修行,受財賣道,將損天科之罪/o 右刀考官,治伏誓告盟,背違師友,去彼適此,評論善惡,攻伐根本,莫大之罪。與《太霄琅書》遇賢便傳,不拘定數者,相去遠矣。

修行之法,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夷心默念,清香執戒,入室東向,叩齒九通,調聲正氣,誦詠寶章。

招真以鍊形,形清則氣合,含道以鍊氣,氣清則神怡,此長齋之法也。《莊子》 云: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秦定者,夷心是也。生神之旨,無出於此。捨此之外,莫非人事。眾生之心,未齊之時,心如游塵,與物相刃相靡,風馳而火熾,漸染塵垢,無時暫止。既齋之後,神氣歸一,蓋神者在耳,而聽在目,而視在舌,而味在心,而變化在意,而倏忽其神,長游於六根。今也六根不納,諸塵漏盡,教中有八漏:目之淚,肝漏。鼻之涕,肺漏。。之唾,腎漏。外汗,心漏。夜盜汗,小腸漏。寢而涎者,腦漏。夢與鬼交,神漏。淫欲者,身漏。已上諸漏,無非五廕六入,十二根塵之所交接。若使形充空虛,聰止於耳,心止於符,則諸塵無自而入也。昔葛仙公長齊於天台山,未經一年,遂致感通,上聖曲眄幽房。後人修齋之法,始原於此。嚴真君云:虛心以原道德,靜意以期神明。緣眾生之心,未合於道,先授之以齋法,使其因齋而息心,息心而入道,後世熾以人事,涉以形器,而視齋法,蓋何謬邪。祭酒道士,只成一尸祝矣。入室東向,取生氣也,調聲所以正氣,玄感所以集神,皆誦經之節要也。

誦之一過,聲聞九天。誦之二過,天地設恭。誦之三過,三界禮房。誦之四過,天王降仙。謂之五過,五帝朝真。誦之六過,魔王束身。誦之七過,星宿停關。誦之八過,幽夜光明。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

前章載修行之法,莫非返身成誠之說。既能返身,則與天為一,則是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所謂至者,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故誦經至於一過,聲聞九天。誦之在此,聞之於彼,言其上下察也。二過,天地設恭。《度人經》有天地設禮,其義大同。蓋恭之與禮,輕重之別,恭而能禮,方見盡善。至於三過,三界禮房,則知禮字又過於恭也。四過天王降仙,經中有法王、天王之號,莫非高聖之尊稱。降仙則感會神仙來集其所,如葛仙公研思齋法,感召太極仙人徐來勒降於靜室之中是也。五過,五帝朝真。如魏夫人道成之時,五老帝君降於其室,傳以五帝策杖之類。六過魔王束身,《衛靈呪》有魔王束首身首之分,字雖不同,其理則一。束字訓縛。至於六遍,魔王始束其身,不令妄動,恐生干試。學道之士,魔試甚多,初歷子魔,後歷大魔,二試若過,魔王方能保舉,上登仙品。且魔王束身不於五過、七過,至於六數,功方及之,何耶。蓋六天大魔乃六天故氣,謂之至陰之鬼帥,其力量與天齊同,元始命化其魔並生。故道家經語齋醮之法,必先制之,然後成功。六為老陰,其威盛大,是以齋法必先午時命魔,謂此者也。一陰生於午,故先杜其漸,若後時而作,必不救也。每見黃壇上十案香,初夜宿啟,始於正北,乃子位也。如修鍊大丹,叉以一陽之候發火,次第而歷六,乃束北艮位,正當鬼地,乃六魔所居之方。此浮山玉蟾子命魔之法,昧者不曉其說,止為命地魔,殊不知六洞大魔,即上天之大魔也。漢天師時,分別人鬼,先自驅逐六天魔鬼,令歸北酆。雖曰酆都六洞,寔天界也。不可以方所泥之。北都羅酆雖至陰之地,其中亦有六洞仙官,常考算學仙之士,通理三界之籍。如《度人經》云:阿人歌洞章,以攝北羅酆。既歌洞章,與酆都有何相涉。叉日攝北羅酆者,此羅酆之魔,寔羣魔之首也。下云束送妖魔精,斬誠六鬼鋒。其義甚分明。又今命魔呪後,有三天運明,六天運終,全不曉何等語。既日命魔,所命何事,強作聰明者甚多。近看《通教集》,其承習可知。然玉蟾子教人口口相傳,不可載於毫楮,恐生泄漏,予亦不敢妄言之。七過星宿停關,元始天尊說《度人經》時,城璣玉衡,一時停輪。本經乃謂之停關,蓋指斗柄而言也。北斗第七號天關星,亦曰破軍,所指之方,鬼神避位,行法之家,謂之剛氣是也。八過幽夜光明,至陰之所,日月不照,況魂滯爽,何以昇度。此李若沖誦之,以薦張麗華是也。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九過既備,功德所感,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有不期然而然者。昔李順興常誦《大洞經》,積之三年,忽於一夕,有飛仙千數集於空中,神光照室。作之於此,應之於彼,豈得而誣焉。

一過徹天,胞原宣通。

道之真以治身,諸餘以為國家,土苴以治天下,必先身以及物,此修身之序也。然此經自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夷心默念,然後記誦經之過數,有感物之品功,下至此章,亦記九過,始及於身,豈先後失序耶。蓋修行之法,有自內及外者,有自外及內者。自內及外者,修之身,其德乃真。有自外及內者,後其身而身先。詳味經旨,與前章不少差異。但當時一過之功,聲聞九天,又能胞原宣通,其理自是兩說,所以別而紀之。如《度人經》說經一遍,諸天大聖同時稱善,後至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此記十遍之功也。其次又云:說經一遍,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此紀感發之義也。與此經所紀先後一同,學者不可執一而求之。一過徹天,胞原宣通。乃指人受生之始也。至乎九過,關節本始,一時生神,則又示人以修身之說也。謂之生神章,其意始見。蓋人未生時,謂之不覩光明,處冥冥之中,無所作用,雖無煩惱繫係,使經千百劫,祇成遊魂苦爽,何益於事。雖莊子悲在冶之金,蓋惜其為人之後,空與草木腐爛,不若不生之為安也。學者不悟,便執以為口實,談長生者,指為疣贅,誠為教中之罪人也。此乃修行不至,中道而夭,得以藉口,豈足貴哉。有人於此,不貴其生,認四大為逆旅,忍渴不飲,忍飢不食,無術以禦寒,無法而致飽,形骸枯悴,口說苦空,坐待至死。譬如有屋,拆而露居,身本無病,飲藥使病,此豈人之情也哉。若執之以為然,則乾坤幾乎息矣。天尊神王,愍斯人之倒見,於是區區述生神章,令悟此身與天地並生。若能因其所生,修其所當生,即長生之道也。若也不然,則莊子在冶之金,又可悲也。邵康節詩云:但教枉死一千遍,恰似不曾生一般。人之受生,以精血為胞,寄於母宮三百日,胎始完具。精血纔胞之初,便有一黃演之氣,為之生端。使其宣通其氣,昇降不失其度,則生理有漸。若也胞源不通,則中道夭閼者有焉。故《太丹隱書》云:若太一凝結者,九氣止不變,三一悲而不攝,所以致其死氣運入,無得而成也。

二過響地,胎結解根。

天一地二,天地之數也。聲發響應,陽唱陰和也。人之初生,二月成胎,乃形兆之始。然生者死之根,胎形既具,有死氣故根為之結固,所以因胎而亡、在胎而死者,往往有之。故二章云:斬根斷死戶,熙夷養嬰童。若胎根既解,生理漸成,如太一帝君解三關十二結符,以朱書於青竹膜中,用之解結是也。見《上清洞玄經》。

三過神化,魂門練仙。

天一生水,在人為精,天三生木,在人為魂。正當三過,魂始具矣。《玉芝仙經》 云:人之在胎,三月而陰陽分。陰陽既分,左則生魂,右則生魄,此必然之理。修行之士,必先拘魂而制魄。魂乃汞之屬,魄乃鉛之黨。汞性易飛,人纔死則魂先去。《度人經》云:高上清靈爽,悲歌朗太空。蓋傷人之死也。人之受胎,魂具則質成,謂之太素門,則分陰陽出入也。左為魂門,右為魄戶。魂既受煉,則死者可以為生,生者可以成仙,故須延天,謂之明仙之氣是也。鍊字,乃繒練也,經中多從此字,不從鍊字,意謂太素也,人之生本,本立而道生。當太素之時,剛柔始分,取其純素,如繒練之潔,易於成仙矣。故後章有飄飄練素華,義與此同。

四過天王降仙,魄戶閉關。

天四生金,在人為肺,肺所以藏魄。三過既云魂門,四過云魄戶者,蓋一身之門戶也。且人之初生,腎為始,脾次之。脾又生肝,肝方生肺。肝之與肺,為傳導之門戶。且腎為水也,水中有火,升之為氣,乘氣上升,朝之於心。心中生液,負陰而下,以歸於腎。若無肝肺為之傳導,安得交媾而成龍虎耶。古仙至人所以煉丹不成,大患金木間隔。今若使肝能傳導其腎氣,以朝於心,肺能傳導其心液,以至於腎。時候不差,黃芽乃生,是曰金丹,豈不偉歟。既云傳導,又云魄戶閉關,何耶。此乃始生之戶,未能修煉。恐招死氣以傷生氣,故以令閉關也。

五過五帝朝真,藏腑清凍。

人生五月,五藏乃分,則脾數始足,見於內者為藏,見於外者為肉。則五帝自然相朝,青帝護魂,白帝侍魄,赤帝養氣,黑帝通血,黃帝中主,萬神無越。六腑者,地二生火,次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膽,膽生胃,胃生膀胱,兼三焦為六腑也。嗚呼,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則是亦因彼,彼亦因是,生神之妙,豈特不得其朕,可謂自然也。

六過魔王伏諾,胃管生津。

五藏皆有津,獨左腎為之主。然胃屬土,水得土則止,所以胃管為承津之所。《仙經存想訣》云:心存胃口有詫女嬰兒,裸而無衣,正立胃管,張口承注靈液,仰吸五氣,歸口嚥之,遣入玄女口中是也。凡人飲食皆聚於胃,暗受亢火磨化。清者為津,常雲雨之潤,升於九天,濁者下況,若糞土傳泄九地。聚於口成水,剋於肺成唾,剋於心成血,剋於腎成精,莫非是津也。如《指玄篇》以心腎為丹元,以肝腎為火侯。至午靜坐幽室,閉目冥心,口含津液,鼻中細細,出息引極,含津以壓之,真龍不上升矣。引息以抽之,真虎不下降矣。過於黃庭,是為玄珠之常,用之則洗滌胸腸。故經云:靈鎮津液,源張潤子。真人常以此語人云:人身要滋潤。多不曉此,惜哉。

七過星宿朗明,孔竅開聰。

天有七曜,人有七竅,夜行五轉者,七曜也。內行五藏者,七竅也。人生七月,七星之精,開其七竅,將用視聽食息,其七竅則與人均,其聰明則人各異。然聰明之人,本出於心,心為神屬火,火能照物。七又少陽之數,屬金,得金為器,而後能開鑿焉。故上智之人,心有七孔,中人五孔,下者三孔,明達者二孔,尋常一孔,愚癡者無也。莊子云: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智亦有之。倥侗顓蒙,聰明不開,非係於孔竅矣,蓋稟賦有厚薄也。

八過幽夜顯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

人之受生,自一氣為祖,以一生三,以三合五,是名八景,三八為二十四神,此陰陽之變也。若知其變,則宇宙在乎手,造化生乎身。道家盟威錄以三元五德將軍為體用,變為二十四階,應二十四氣,正指此也。所謂變者,莫過於陰陽。然三五為日月之數,戊己配於坎离。人稟陰陽之氣,三元五運,合於一身。變而通之,與太極中二十四氣自然冥合,故《黃庭》曰:治生之道了不煩,但修洞玄與玉篇,兼及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故《素靈經》曰:二十四氣混黃雜聚,結氣變化,而氣中有二十四神,結靈生成,非由胞胎,皆三一帝星之氣也。然則三部八景,整具形神,既曰非由胞胎,為人身者,安得而致之。能致之者,叉自修行始。如神仙許長史訣云:以平旦存上景,日中存中景,夜半存下景。《苞玄玉錄》曰:不存二十四氣,不知三部八景名字者,不得為太平民,亦不得為後聖臣。故西城王君、桐栢真人皆行此法,方可得道。二十四神名數,謹錄于下。上八景,神、髮神、皮膚神、目神、項神、神、鼻神、舌神。中八景: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膽神、左腎神、右腎神、脾神。下八景:胃神、大腸神、小腸神、胴神、胸膈神、兩滕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其餘形狀呪訣,不得盡書之。曩見鄱陽王侍宸所注,三部八景謂之八卦,甚可笑。故併書之,以曉後學,免有謬誤矣。

九過諸天下臨,三關五藏,六腑九宮,金樓玉室十二重門,紫戶玉閤三萬六千關節,根原本始,一時生神。

人未受生,於芒芴之間,是為太易;變而有氣,是為太初;氣變而成形,是為太始;陰承陽生,氣隨胎化,是為太素;靈光入體,與母分形,十月歸足,是為太極。當生之時,萬神皆備,從何而致之。蓋生者,天地之大德,天道貴生,因生以致之也。三關者,《黃庭經》以口為天關,手為人關,足為地關。仙經以泥丸為上關,絳官為中關,下元為下關。惟正陽真人以夾脊之節有二十四,凡一關有三節焉。腦之下名曰玉關,其夾脊名日中關,內腎相對名日下關。又以目為上關,鼻為中關,口為下關。五藏見上注。五藏六腑既生神,則大腸為玉堂腑,小腸為元陽腑,左膀為太和腑,右胱為太素腑,胃為中黃腑,膽為太清腑,是名六腑也。九官者,腎為丹元宮,小腸為朱陵宮,肝為商臺宮,膽為天靈宮,脾為黃庭宮,大腸為玄靈宮,肺為尚書宮,膀胱為玉房宮,心為絳霄宮。《洞真經》云:兩眉間入三分為雙丹宮,卻入一寸為明堂宮,卻入三寸為丹田宮,亦名泥丸宮,卻入四寸名流珠宮,卻入五寸為帝宮。明堂上一寸名為天庭宮,洞房上一寸名為極真宮,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官。金樓則喉嚨是也,一名重樓。中有十二亭長,皆持玉戟以守之,真人在其內,主通上下氣者也。近世蘇東坡有云:凍合玉樓寒起粟,蓋指此也。《黃庭經》云:重中樓闕十二環,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室者,腦宮之別名也。《黃庭經》謂之瓊室。十二重門,言喉嚨之十二環也。紫戶者,《素靈中篇》云:兩眉之上,其裹有紫戶。《洞房內經》云:兩關紫戶,至於玄精。紫戶之神名平靜,字法王。玉閤,則《黃庭》謂之玉堂是也。三萬六千關節,根原本始,一時生神。已上莫非一身之神也,陽神一萬八千為外景,陰神一萬八千為內神,合而為三萬六千,可謂至貴無倫矣。人知其神而神,可與造化遊於無朕,不知其神而神,則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可不為大哀哉。

九過為一遍,一遍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十遍通氣,制御萬靈,魔王保舉,列上諸天。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遍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萬遍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

言道者莫先於陰陽,言陰陽者叉求於通變。吾之一身,位乎兩問,其生與天地並,其數與陰陽通。前後相繼,高下相續,利故無常,終始不一,相濟相生,相制相治,無非一氣也。苟知變通,則造化有可易之理,其於坐在立亡而為過。當經以九過為一遍,十遍通氣,百遍通神,千遍通靈,萬變道備,方可登晨。然誦經之數,叉取於九者。九為陽極,物極則變。身有九官,外有九竅,天有九天,下列九壘,丹有九轉,法有九成。七八者,陰陽之推,六九者,陰陽之究,推不變而究則變也。至於九過,而三關五藏、六腑九官,處處生神,備足於三萬六千,此非牽合演成三萬六千之數,乃氣氣通變,自然而然也。如誦經一過,便見胞原宣通。通之一字,已見於此,苟不能通之,則此身與塊土何異,安得坐在立亡。是以十遍通氣,氣結為神,百遍通神,神生則有靈,千遍通靈,靈則變通盡利,鼓舞盡神,方可會道。所以萬遍道備,白日登晨,三界舉名,名書上天,信矣。五帝友別,稱為真人。既為五帝之友,則位與五帝並,何故又稱為真人。蓋同門為友,而友別者,又分別,當令入何等地。如《 黃帝四十四方經》 載:凡讀太丹隱書、金華洞房,及雌一寶章者,便得稱為三洞法師及元景真人。真人之位配帝一高仙洞玄法師,上景真人位配九官上仙大夫,今依《 四十四方經》 便得為三天法師、太上真人,位准太極仙卿是也。魔王保舉,初則試之,功成則保舉之。坐致自然者,能致六甲之行廚是矣。太一度符,元君受生者。然太一有五神,捧符五籍,皆上清帝君混合之道,求長生神仙之訣。按五符以白紙青書,可以本命之日書之,盛以錦囊,帶之長生不死。元君則女子得道之號,所以大道有雌一之神,指此也。饉按《 大有妙經》 人首有九官。玉帝官有玉清神母居之,天庭官有上清真女居之,極真官太極帝妃居之,太皇官太上君后居之。此四官乃天元始生之陰官,元氣未立,五正未聞,混化萬物,天地得存,皆由於此四真也。不知雌真之內名,則萬不得仙。此之四官,人皆有之,若不修行,真官空矣。令至百遍,其神自生,故《 黃庭》 日: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是也。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者。此乃守三一之法也。既至千遍,何往不通,所謂殊途同一會要終。饉按《 上清明堂玄丹真經》 :若道士行太上召三一守形之法,服符五年,得與真人相見,九年通靈徹視,坐在立亡,役使六丁,天給玉童玉女各一十二人,乘雲駕龍,遊宴玉官,至於登晨,能事畢矣。晨者,乃雞鳴之時也。饉按太玄帝君洞玄經呪曰:舉身登晨白日升。天中為白日,雞之始嗚為登晨。是以存太一混合,多用此時,乃生氣時也。《黃庭經》曰: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豈不快哉。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上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中

綿州沖虛觀道士王希巢隱賢解

元始天尊時靜處閑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帷中,熙夷養素,空碧鍊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

此經無序分,爰自三寶啟炁,天地始立,人民品物,並受生成。至於人之受生,猶為至貴,方云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炁結成靈文,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則知天地既立,待是而後明,非由演說,故無序分。若無序分,則一經之旨無自而入,當以此為序分。夫學士上道及得尸解之士,若無此文,如寄炁而行,以至紀誦經之九過,既得此文,必須長齋執戒,諸塵漏盡,夷心默念,方行此法,既得此法,必至九過,方可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既稱真人,未能大備,乃至萬遍道備,白日登晨,始見體用也,乃正宗分。今經旨至此,元始天尊授與飛天大聖無極神王。既付之後,法事既畢,諸天復位,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云云者。此係流通分。中間言詞雖多,於正宗分,反復詳味其功用已盡,見於正宗分中。所以丁寧告戒者,止謂元始禁書,不敢輕傳。於是飛天神王再三懇請,元始天尊亦再三告戒,言詞所以多也。至於九章,雖係一經之旨,載之於後,正如《度人經· 大梵隱文》,乃道君所撰,附於《度人經》中序之後,非有別義也,學者當自得之。夫聖人濟物之心,非不欲焦毛髮、濡手足,急於度人。然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元始天尊所以靜處閑居,必待其叩而發焉。一而不變,靜之至也,居藥珠而作七言,閑之至也。靈宮黃房,乃偃息之所,《靈書經》曰:東海青帝君清齋於丹闕黃房三年。《諸天內音經》云:黃房之室,主開日月飛天真人之功。七寶幃中,義有二焉。法身七寶,以天地五行生成此身,不可闕焉。在修行之士言之,精也,涕也,唾也,津也,血也,汗也,淚也,此七寶也。熙夷養素,淵乎其居也。空碧練真,凝乎其清也。耽咀洞惠,味道之全也。俯研生神,抱神以靜也。理微太混,嘯朗九天。後章載理微太書,嘯詠琳琅,大意一同,其字少異。天尊既以熙夷養素,空碧練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則知此道之玄妙,理微而無形,無形則無以寄跡,所以嘯朗於九天之上,聊以自適焉。是道也,誰足以識之。嘯之,發激於喉而成聲,後世長嘯,本乎此也。

是時飛天大聖無極神王,玉輔上宰,四協侍晨,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憑瓊顏而妙感,仰靈眸而開矜,竊神章而踊躍,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機而悟會,冒靈眄以披心。

是時者,當時也。元始天尊所臨之處,自然萬靈參軒,千真拱侍。今經中猶指神足,與玉輔上宰、四協侍晨,乃近臣也。神王即《河圖經》所載,天之十方有飛天神王,眾神之主,飛行三界,統領眾神,几有三焉。有結氣而生,不由胎誕者。次有報生,宿有善功於鬼神之中,今受其報,為神王之位者。又有業感,乘其積劫因綠所感而生者。金闕有四天帝,謂之輔臣者,父也。尊之如父,制斷宣揚,即謂之宰。四協,如世之前疑後丞,左輔右弼。協者,和也。侍晨,則如本朝宣政間,興隆道學,置侍晨大夫之類是也。侍帝側者,當虛心以待問,故云清齋也。建節,用以徵召三界鬼神,此神王之所持也。瞻覩瓊顏,則妙感於心,仰奉靈眸則襟懷開爽,此聖人閑居之時,虛緣而保神,清心而容物,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而瓊顏言其玉潔,靈眸言其通照。於是飛天神王,竊窺元始天尊,俯研生神,嘯朗九天之際,心生踊躍,願有請問,先自言日:若乘此機會,可以披其宿心。雖日冒干靈眸,然捨此機會,則生神之章無由傳焉。正當飛天神王潔己以進之時,則元始天尊烏得而拒焉。

於是飛天大聖無極神王,前進作禮,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濯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司侍晨。

此一節即飛天神王欲乞傳受生神之章,先自致詞於元始日: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濯冥津。乃神王之謙詞也。至於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此當仁不讓之際。孟子謂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乎。詳味經言,正如《龍景玄文經》載:太極真人侍於道君之前,伏請奇文,太上俯據而吟,微乎深哉,諒不可勝,子位登太極,領括神宗,今以子相告,勤奉之焉。詞之大同。至於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司侍晨,方見神王位登高上,生神之章,必當相委焉。且生死交會,善惡分判之際,使毫分無失,若非智識高邁之士,疇克爾哉。賞監,則帝命寵綏也。七覺,乃智慧也,其數有七,故云七覺。事載《消魔經》。遠覽遐方,則其智明周於萬物。雍觀上宰,對司侍晨。指上段經文,當時伺共玉輔上宰、四協侍晨立之際,非猶神王有乘機悟會之心,欲請生神之章傳於下世,然雍觀上宰,爰乃侍晨,皆有是心焉。然神王不避僣越之罪,前進作禮,蓋仁者必有勇也。

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宮鼓筆,料別種人,考算功過,善惡當分。

干越之劍,匣而藏之,非無用也,不當其時見之為不祥。豕零之子,賤不類藥,當其用也,可以為帝師。蓋志學之士,非不欲立功業,援生死,蓋其時有可不可之間焉。觀夫飛天神王,總御生死,以撫掌兆民為己任,正當大運將終,教法凌遲,天人塗炭之際,而神王敢忘惻隱之心哉。蓋機者,動之微,吉凶先見者也。見機而作,不俟終日,況於神人乎。然飛天神王,其職統御三界,正當履九太陽,洞理陰符,職當然也。履云遇也。九乃陽數。又云太陽六氣,自卯至午,為太陽,蓋言其盛也。陽極生陰,乃為大水。洞則通也。通理陰籍,故云陰符。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此言劫運也。劫運之說,教中言之甚多,每考同異,互有不同。《赤書經》以三十日為一交,十二交為一度,三千三百度為小劫,九千九百度為大劫。若以大演之數考之,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部,二十部為一統,三統為一元,四千六百二十年數盡三元,是為一劫。若以《度人經》 御注考之,玉清交運三千億萬九百五十一年,上清變精七十億萬三十九年,太清纏煉五十億萬一十二年。此《赤書》、大演御注,各有不同之說也。又據《正法經》文言之,天圓十二綱,地方十二紀,天剛運關三百六十輪為一周,地紀推機三百三十輪為一度。天運三千六百周為陽勃,地轉三千六百度為陰蝕。天炁極為太陰,地炁極為太陽,故陽激則勃,陰否則蝕,陰陽勃蝕,天地炁變,乃謂之小劫。小劫交則萬帝易位,九炁改度,日月縮運。竟不言甲申之運也。乃觀《太平抄》 ,九六中必有大小甲申,甲申為期,鬼對人也。以鬼對人,雖知其為生死交會,而不別指甲子、甲寅,而專言甲申者,何也。以愚攷之,乃運炁之交也,有運交而劫未盡也,亦謂之劫。甲申者乃運交之劫也。據本經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又云:大數有期,甲申垂終。又云:大運啟期,三五告辰。乃知甲申雖為洪灾,寔非劫也。蓋甲申屬水,位乎坤,井宿在其傍,六陰之所會。又晉天文推之,井有八星,天之亭候,主水衡事,運至於此,豈不為大水耶。所以洪流蕩穢,凶灾彌天,故言水而不及火也。蕩穢則去惡人也。經云:大小甲申之至,除凶民,度善人,善人為種民,凶民為混薺。善人君子,可不勉哉。

自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依元陽玉匱,受度者應二十四萬人。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為其難窮難測故也。《生神玉章》乃元始之禁書,非世人之所常聞,故略而不言者多矣。至於年劫前後,在人必有一定之說,至於世人終不免於顛倒錯亂。本經以龍漢元年生天寶君,天寶君既生之後,龍漢方始開圖,乃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靈寶君方始度人。是時神寶君方生,經二劫至上皇元年,神寶君方始出書,此乃本經之劫運。先龍漢至赤明,後至上皇,不見延康。若以太玄道曲論之,凡前劫之後,後劫之前,在混茫之時,通號延康也。則龍漢、赤明、上皇三劫之中,豈無劫前劫後,全不言延康之劫,何耶。又《度人經》云:龍漢延康,眇眇億劫,言延康而不載赤明、上皇。又云延康在龍漢之前。依《道門次第經》及《龜山元錄》 止言三劫,又不載上皇、延康也。而龍漢止於元年,而上皇有三年、八年之不同。又按徵考《度人經》龍漢、赤明、延康、開皇、上皇,合於五行,通為五劫之次序。若以本經定之,自赤明以來,至于上皇,度二十四萬人,方云開皇,則知上皇在開皇之前也。又與五劫之次序有差,使學者茫然難定。高明之士更自詳之。元陽乃紫微之官。玉匱有《明真科》條,言善惡也。上智童子請問元始天尊善惡報應,天尊於是命召十方飛天神人,披長夜之府九幽玉匱,出《明真科》條以度人。上智童子明真之科,自此始也,載十四罪條。故《三錄懺》云:彰十四之罪條,通九幽之懺請。近川中儀本,改為十惡之罪條。不知義理,擅改儀文者,鮮不為笑。

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序,仙曹空廢,官僚不充,遊散職司,皆應選人。

前以甲申為小劫,開皇之後數至甲申,方驗甲申之劫非一次也。適當劫運更始之時,則神仙之有職事者,必行選序,如世之銓量也。仙曹空廢,官僚不充,則知為善者少,為惡者多。《道寶經》云:歸至天堂,尚有退落,降至地獄,亦有進升。定錄君曰:昨東華集諸司命,及土地靈神典司之徒,檢課世問錄,見天下民人為善者,五十分無一,而况於神仙乎。萬萬之中,不過一二矣。其中功成而落除者亦不少,吾將憂仙藉無復人也。兼運度已迫,灾世益切,雖見東華上簿紫錄內格中,有上上真錄者,五人已落,二人補地下仙官。無復進補者,上中真也,二十八人一落七人,二人補下仙,五人復過人中,惟上一人補矣。上下真者三百人一落二十六人,十一人補地下主者,十五人過民中。以此推之,仙曹空廢,實難其人。又有遊散職司者,皆怠墮不能效職,上真者落為下仙,下仙者落為地下主者,俾其改悔勤修,乃復舊職。昔上元夫人位至元君,不勤帝局,虧替正事,降適過禮,朝宴失節,輕泄天寶,降授下真,皆削真皇之籙,退紫虛之任,則福至天堂,尚有退落。置於中元清微游散靈官,七百年中隨動進級,則禍至地獄,亦有進升。既預仙選者,可不兢兢而保之。

依元陽玉曆,當於三代更料,有心積善建功,為三界所舉,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以允其任。又當別舉一十二萬人,以充儲官。

前云元陽玉匱,此日元陽玉曆。玉匱則校定死魂善惡,玉曆則記功。劫運交會之期,有合預仙曹之職,當紀於玉曆之中者。三代,則必非上古三代,乃夏商周三代也。《莊子》亦云:三代已下,何其囂囂也。蓋囂囂則事務已多,更當料理。有心積善功之人,既有是心,則何患三界之不保,五帝之不舉。然善非一日之積,功非一日之來。所以名在上天,豈非素已定於冥冥之中,以其時而舉之。若善惡不預定,則豈免分毫之失。別舉一十二萬以充儲官,蓋儲者貳也。仙曹空廢之後,官僚尚少,又求儲官以副之,何求之汲汲也。退之詩日:上界足官府。誠有謂而云。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圖。

方以類聚,物以羣分,料別眾人,考算功過,得無類聚羣分,以定其品位乎。所以應受度者,止二十四萬人。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別舉者一十二萬人。如此之例,必先類聚其人數,然後羣分而別之。蓋有仙骨者,不取陰功,有陰功者,不在仙骨。宿名玄圖,此修大洞之法也。《三元玉檢經》云:明玄周於上館,理五符於胎尊,方可名載玄圖。如司馬正一先生,名在丹臺之類是也。

或以骨像合仙。

龍犀日角,聖人之表,河目龜文,公侯之相。骨像合仙者,豈無然乎。背如河魁,胸有偃骨,眼有四規,中有紫光,腹有白誌,有紫炁腦錫舌,玄誌鬢際,緣隨朱腸,方天員額,凡有此相,皆上仙也。《紫虛元君內傳》載景林真人語華存曰:今見子之質,霄景為煥,圓睛重照夙骨,腦色寶曜,五藏紫絡,心有明文,是以形棲神霞,神受靈津,此之骨像,比之急流中勇退者,異矣。

或以滅度因緣轉輪。

有罪日死,有福日滅度。未能圓成道果,其福未艾,且示以滅度之身,然後遷轉為仙。昔鄭安仁生於禪黎世界,三日能言,便知宿命。年及十二,面有玉光,棄世離俗,遠遊山林,運應滅度,死於北戎之何,暴露死尸三十餘年。形骸不灰,以赤明三年,歲在丙午,方獲證果,受號丹靈老君是也。

或以篤好三寶,善功徹天。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道也。道則誰歟,三寶是也。功蓋天下而不自已,化貸萬物而弗恃,豈三寶區區,求人之篤好哉。經言:篤好三寶之經文,而不篤好三寶之行業,彼為彼;我為我,何益於事。次云:善功徹天,蓋篤好三寶行業,方始徹天。殊不知三寶者,切身是也。《黃庭經》曰:真人在己莫問鄰。此正古人不謾心處。所謂三寶者,食瞋癡是也。謹按《內祕真藏經》曰:貴性寂滅,塵累無染,戒行不虧,名曰法寶。瞋性不起,不憤外塵,定無生轉,是名師寶。癡性無取,無惱無息,惠通無礙,是名道寶。此三寶者,非內非外,非聲非色,然篤好者豈徒然哉。若無貪瞋癡,則是三毒亡矣。三毒既滅則三寶見前,善功昭著,信乎其徹天以成仙,故云迷則三界,悟是三清是也。

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

有天上之師寶,有人世之師寶,合而論之,師者,本也。生成之德,須資於父母教導之恩,非師而莫成。古者上學之士,若逢賢師,名曰更生,不得賢師名曰亂經。凡學道者,非師不傳。老君之師太上道君,道君之師元始是也。雖先天聖人,必資於師,而况於人乎。供養者乃皈向其門也,服勤勞苦,無所不至,乃得三官所稱,錄其功動,謂其不忘本矣。古人禮樹以登仙,拜山而得道,則為師寶者,豈無成就之功耶。

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

夫淨心之謂齋,防患之謂戒。齋有二種不同,一則極道,二則濟度。極道者謂發心學道,從初至終,念念持齋不退。復有二門,一謂忘心,二謂滅心。忘心始終運意,行坐忘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相滅念,唯一而已。滅心者隨念隨忘,神行不係,歸心於寂,直至道場。濟度者回心至道,翹想玄真,願降福惠,度及眾生,戒蝕其身,諸患不入,身心安穩,俱入道真。積習久,可以感格五神。經云:積感則靈通也。《洞玄禁戒經》云:昔有道士二萬六千人,持齋奉戒,專心不退,依法修行。十二年中,地司保舉,奏名諸天。一百年中,白日升天。今在梵度天中,列為真人,功德積感,豈欺我哉。

或施散財寶,建立道堂。

財貨有餘,是謂道誇。財用不足,是以為盜。二者俱失其中,是以仁人君子有餘則散施,不足則節用,安有道誇為盜非也。建立道堂,乃廣立官殿,安置尊像,使人生皈向之心也。施有三焉。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財。《業報因緣經》 曰:散施之法,一則內財不起,二則外賊不生,內外安靜,眾禍消除。所以法有命施,破彼慳心,聖力冥通,隨功受報。建立道堂者,如《妙法本相經》載:太玄紫虛真人,本玄丘國王,名曰賓靈。遇天尊說《本相妙經》,天景大混之因,即悟前生於南方閻浮地震旦國中任子智家生,以造招賢習仙天宮,三級三十六宮,七十二窗仙房一百二十間,養道三百六十人,寫經萬卷,恒以果食衣服供養之。具種種之物,悉以散施,朝夕不輟。功德所鍾,逮及今身。得登玄丘國王之位,自後更修升仙之道,得為紫虛真人。由是言之,散施於道家者,理固如是,苟施於貧窮者,功又當如何。

或救卹窮乏,載度天人。

貧富不齊,物之情也。貧富相救,理之常也。一鄉之中,必有一鄉之富者,貧者賴以相救。苟富者慳吝不仁,則天之使是富者耶,烏所用焉。此近世撞江載雨穀化可以鑑矣。經云:救卹窮乏,載度天人。凡為人者,皆天之所子,不幸而窮乏,得人而救卹之恩,執大焉。《太上真科令》云:濟卹十人以生,咸合所願,便得保度家江,惠及十年已上,家口並得仙壽。載度,言其德重,窮乏之人賴之以活,如地之載物,如船之度人。昔許映學道赤山中,道未成時,三官都禁左郎遣典柄侯周舫、主非使者嚴白虎來於赤山中,執映以去,且詁其罪狀。賴神人馳啟司命,司命即遣中侯李遵握火鈴而來呵攝之,於是魴及白虎乃走散。李遵未來之時,映恐怖失膽,亦氣喪矣。亦賴龔初節、李開林助為答對,亦幾而敗也。魴詰之亦有實,映答對亦審矣。三官出丹簡、罪簡、罪簿各一通,問映云:夫欲學道慕生,上隸真人,玄心柄邈、恭誠高靈者,當得世功相及,禍惡不構,陰德流根,七心上逮,乃可步真素仙、度命清府矣。云何父手殺謝弓,且亂逆三光。又許朝斬李杞之頭,以代蔡秩之級,又斬射藩慕等,支解鈴下曹表,符水沉湯雲之尸,火燒徐昂之骸,絞殺桓整,剖割振嗆,酷虐暴刑濫四十有三,張皇訟冤,事在天帝,禍戾山積,善功無一。又汝本屬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速愆宿債,列在三官,而越行脫綱,奉隸真氣,父子一家,各事師主,同生乖戾,不共祭酒,罪咎之大,陰考方加。有此積罪,亦無仙者,豈可得欺太上之曹,使名列不死之紫錄耶。汝其無對,有司必執也。映答曰:天道無親,惟善是與。天地無心,隨德乃矜。是以版泉流血,無違龍髯之舉,三苗丹野,涿鹿絳學,豈妨大聖靈化,高通上達耶。吾十世父許子阿,積仁著德,陰及鳥獸,遇凶荒之年,人民饑饉,加之疾癘,百遺一口。阿家財極其眾庶,親營藥方,動勞外合,臨人之喪,如失其親,救人之患,如己之患,如己之疾。已死之命,懸於阿手,垂窮之年,撫之如子。度脫凶年,賴阿而全者四百八人。仁德墜沒,當鍾我等,以功書上帝,刊名靈簡,生而好仙,應度世者五人,登升者三人,錄名太上束簡青宮,豈是爾輩所可豫乎。觀許映之宿世,善惡各十五矣,竟以子阿之積仁著德,解三官之追攝,幾不免虎口矣。自後度名東宮,其善足以勝惡。嗚呼。一善在身,可除百惡,真不虛矣。

或為三師,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受經籍之師曰度師,度師之師曰籍師,籍師之師曰經師,乃三師也。此歷世之大宗師,定後人之父母。若人紹隆正教,廣建福田,化度羣生,繼承香火,能羹墻而不忘,誠謂之建功也。雖然三師已經其遠,乃德澤繩繩而不絕,寔自後人為之。太極大虛真人問高上老子曰:昔奉聖教,令勸男女動修功德,不審何名功德。高上老子曰:以力勤行謂之功,功及於物謂之德。功若充足,天官紀名,此必然也。昔謝冲寂乃華岳道士也。無所因功,惟事焚香,每日三百爐,逐日不輟。以粱開平元年三月二日朝,有二青童下迎而去,此其功充足之證也。古者三師不過經、籍、度三師。《玉錄經》存三師之法甚明,前輩以為定式。自後巢時賓加為五師,是謂分上安分也。《定制集》 中有玄中法師,又有監齋法師,即不知二者即一矣。所謂二五為十,不知五五乃十也。

考算簿錄,三官相應,皆逆注種民,上下有別,毫分無遺。

三元有三官,分為九官,總二十七府、百二十曹。左陽生官,右陰死官。左府青簿,書有功者,右府黑簿,書有罪者。若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專於一曹也。所以轄實其事。有三年之考,有九年之考,二十四年考。三官相應者,其功罪與三府一同,前後不差,方行奏列。至於逆注種民,切緣開皇之後,至於甲申,官僚不充,又別舉一十二萬人以為儲官。則種民之數,其額未敷。雖有善未足者,亦令入種民之數,謂之逆注。《八素真經》曰:服日月之法,得其道者,皆青官逆注於未生之前,乃知大道獎進之門,嘉善而矜。不能善之熟者,在所獎進,善之不熟者,猶所矜憐也。

又九幽之府,被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拔九幽玉匱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滿足,應受開度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

北都羅酆為天官所治,泉曲河源為水官所治,九幽地獄即地官所治。若九幽乃罪之大者,宜乎無應受開度之人。緣甲申之劫,當行驅除,人之死者,靡有孑遺。於是東華青官又有九龍符命,下闢九幽之獄,揀擇功德之魂。東華青宮,按《黃炁陽精經》云:乃扶桑洞陽也。得入此宮,結為飛仙。《太霄琅書》云:凡有四極明科之身,四司五帝列兆之名,上言青宮。乃知東華者,主領生籍也。大有之民,號曰更生。故《紫文上經》云:涉乎三灾而不傷。又曰:必觀更生於太平。然則太平即大有無疑也。

當此之時,生死交會,善惡分判,得過者真為樂哉。

樂莫大於長生,知生為可樂而不能修。憂莫大於一死,知死為可憂而不能避。非生之遠人,人自遠也。善人天地之紀,惡人天地之賊,善者即修生之本也。舜始乎匹夫,捨己從人以為善,真積力久,王於天下,後至登仙,位為太極真人,則知為善可樂。正當生死交會,善惡分判之時,若無善功以為憑籍,未免糜漬其
軀,流離苦海。總真王君曰:往返三塗中,良由自苦辛。可不為大哀耶。

然三官相切,文墨紛紜,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萬聖顯駕,晝夜無間,功過平等,使生死無偏。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大期既切,觸事闕替,恒恐一旦,受罹公門。

有天下者為天下憂,有一身者為一身憂。天下之與身,所憂雖不同,其於憂則一也。飛天神人總御生死,所憂猶大於天下。當甲申之期,有功者舉之,有惡者罰之。又有萬聖顯駕於太空之中,使功過平等,宜乎無憂,而云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其所憂者,恐善善者未彰,惡惡者不顯,有虧公道,故曰昏鬧。恒恐一旦受罹公門。且三官相切,文墨紛紜者,言簿書之多也。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言洪灾也。《淮南子》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按《水經》龍門在河東猗氏縣,即《書》云導河積石至于龍門是也。然龍門寔天下河源所會之地,甲申乃洪灾之期,先於此處會四海之水,定以劫期之日,然後洪流彌天,無有高下。當是時,善人種民得免洪灾者,即有鳥母之神,以鳳車迎學位之子,上崑崙之墟。鳥母乃水之侯神也。故《五老禳大劫經》云:九河受對,洪灾激川,水母徘徊,鳥馬合羣。太真夫人,亦云八炁蒸於山澤,流沙壅於源口。於是四海俱會,羣龍鼓舞,爾乃須甲申之年,將飛陰洪水倒流矣。觸事闕替,如《七十四方經》 觸事未關,運有良由,然當行之。事觸處皆是而未暇料理,惟憂洪灾之劫也。

伏聞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憐蒼生,開九天之奧,以濟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賤臣所可絫聞。然大數有期,甲申垂終,運度促急,大法宜行。

《玉清經》修行四法,以慈為先。《玉清隱書》師跡有九,以大慈為第一。吾有三寶,一曰慈。則知慈者非獨聖人有之,眾人皆有之。惟聖人先得我心之正,擴而充之,所以周遍,咸無一物,不賴其澤。今甲申垂終,正大法宜行之日,若捨其慈且廣,又安得人人而濟之。明科有禁戒者,言明真之科限期有六,第一四萬劫一傳,第二四萬年,第三四千歲,第四四百齡,第五四十載,第六正四周,周劫限竟,得傳一人。運促時急,大慈廣救,遇賢便傳,不俱定數也。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聞於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者也。緣玆上陳,懼觸天顏,願見哀愍,賜所未聞。

前輩曾說:有心得道,不若無心而得道。此兩句多端解說,終不明白。愚之所見,安有無心而得道耶。若謂無心,何異木石。學道之人,但辦受道之心,得焉失焉,付之自爾。所謂無心者,無此心也。纔有得失繫於其心,則心不專。心苟不專,雖百工居肆,雖則其成,其於道也,不亦遠乎。今經旨謂有心之人,近於修善,未睹法門,雖以造入。雖有耳目聞見,皆非真實,行之而不著,習以而不察。若非開示於視聽,勸化令悟入,則終身由之,不知者眾矣。所以飛天神王不懼觸天之罪期,於考算之間,俾有心者得免洪灾之運,則其用心不亦廣矣。

於是天尊撫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良久,忽然歎曰: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氣冠神霄,至極難言,妙亦難超。

飛天神王懇請《生神玉章》,天尊未許之前,先乃歎息,言道法高妙,不可卒焉而得,於是撫几高抗。撫几則有接下之容,高抗乃疑獨不可致窮之狀。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此一節全賴上清變化《七十四方經》。長生司命君請問《七十四方經》,先自陳曰:觸事未關,運有良由,遭遇天尊,乃一生之幸,莫知所陳,願垂哀愍,賜以成真。於是元始天尊撫幾高抗,嘯詠太空,良久而有接下之容。中問詞旨稍異,理則大同。凝神則疵癘不作,遐想則遊心初德之和。洞章乃大洞之章。嘯詠琳琅,言其聲之震激。而請之良久,欺曰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氣冠神霄。蓋指《生神經》也。然生神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結成靈文,其模範虛曠義理幽遠,其道實冠於重玄,其氣肇自於神霄。雖因劫運垂終,當宣下世,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然此經旨至極至妙,非小仙下格之士得之,故曰至極難言,妙亦難超。此兩句歎前文也。神霄乃九天之一天也。此見近世神霄儀,與賓仙傳九霄不同,識者當自知之。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遐眄極覽,領綜無窮,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子既司帝位。此元始天尊指神王而言也。前段經文,神王自云賤臣幸會,仰侍靈軒。今云司帝位,無乃進之躐等乎。自太平下教之後,事務繁於三代之前,所以稱為後聖帝君,非一事也。大廈非一木之支,天下非一人之治,而况三界生死事務之冗乎。蓋飛天神王,其位則神王,職則帝也。故經云:總御生死,括天仙領其,賞監七覺,遠覽遐方。以此而觀,以其不測稱為神王,總御生死稱之為帝,神之與帝,其實一也。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言飛一天神王常遊行三界,統領鬼神,舉功一遷善,推其德業,寔與後聖齊同,所以翼讚於瓊闕。又按《 三十九章注訣》云:瓊闕在太微之館,乃天帝玉字也。諸天日月為真精,諸洞日月為伏根,人間日月為明輪,食明輪者為仙人。今神王不獨功齊後聖,又輔成於學仙之士,故云四宰輔於明輪。至於雍和萬化,撫料蒼生,遐眄極覽。則知飛天神王領綜事務,又非一端也。

今大運啟期,三五告辰,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四官選舉,以充種民,三代昏亂,善惡宜分,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興廢之際,事須開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前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今日大運啟期,三五告晨。大運啟期,或者指堯時乃甲申垂終之際,有洪水之患也。三五告辰,或云即三皇五帝也。此乃相傳之言,經所不載。又《紫文上經》云:承唐之年,積數有四十六,丁亥之末,前後中間之際,午獸之二十,國祚再竭,東西稱霸以扶主,有縱橫九一之名。又且陽鏡圓眸之子,及建號興泰光延,或有昌元之後,有甲申之歲,其言近於庚辭,難可竅實。或又以三五為陰陽運炁之交,終無一定之議。若以《鳳臺曲素上經》言之云:大劫有終運#1,運交二像傾,龍門斷天河涸#2,三五反相征。以為陰陽之說,則似近之矣。百六即洪灾之運也。所謂百六應機,陽九激陽,洪泉鼓波,萬灾厲天。既云百六為洪灾,下云洪泉鼓波,中間又云陽九激揚,何也。太真王夫人云:陽九者大旱,海涌而陸焦。百六海竭而陵問自填。既為洪灾,蓋必先聚水於九河之口,會以時日,然後洋溢,故使海竭焉。則陽九海涌又可見也。或云:海竭必用陽炁以激之,故云陽九激揚。四官者,男則童初、蕭閑,女則易遷、含真。此四宮係桐相山華陽所管。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正如《慵城仙傳》云:三天煌於省察,司陰疲於饉按矣。興廢則是大運啟期,甲申垂終也。正當傚力,使善惡平分,今以有委,其勉之焉。

寶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傳。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

九天生神,昔元始高上玉帝稟承自然之章,學者得其篇目,立登真皇,元妙深重,如九天之高,即妙而難超之義也。神章乃飛玄之炁,三會成音,故云靈音明真之格,已見前解。元始天尊授之於飛天神王,豈師弟子不得其人耶。尚云冒禁相付,受授之問,可不謹歟。

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岌雲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長跪,以付飛天無極神王。法事既畢,諸天復位。

司馬之名見於經中屢矣。又云侍仙玉郎,叉典經之官也。《隱訣》云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官,並有官僚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中公卿大夫侯伯,此必玉清宮官僚也。紫陽玉笈,雲錦之囊。又有鬱林之笈、雲錦之囊。紫陽乃藏經之所,雲錦乃盛經之囊也。昔太微大帝授太極四官真人《神光玄變經》,一轉以雲錦之囊。中黃太一上帝授與南極長生司命君《九赤斑符》一十二卷,亦封以雲錦之囊。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蓋列位則定其上下,監真則總其人數,命辰則擇以日辰,唱盟則執誓三界。《五帝內真經》云:非盟而不告,授受不關而失真彼此,死生之責,宜依文而奉焉。若以一身論之,四輔即兩手足之神也。五老,一白元,二無英,三桃君,四司命,五太一,為五老也。太一即胞胎之神,玉帝即泥丸中神也。《黃庭經》云:天中之嶽精謹修,靈宅既清玉帝遊是矣。若以元始天尊所臨之地,則左輔右弼,前疑後丞為四輔也。以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眇太靈祖老、娑鬱洪京仙老為五老。

太一即中黃太一,玉帝則高上玉帝。一依俯仰,乃傳經之威儀也。三元官中俯仰之格,總二千四百條,自龍漢之後,淪於混沌,其文改移不全。至赤明元年,上聖校集,止有二百四十條。南向長跪,乃《三元品戒》中法也。南為左官生方也。傳道於弟子,向生之說也。西城真人云:學道者不可倉卒,期求仙者不可卒爾。至觀《生神經》受授之間,有許多節次,則知黃帝周行一紀,歷八十餘師,受三千餘說,未見玄門,誠有以也。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故太一試觀,攝生十方,領會洞虛,啟誓丹青。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指此經之尊祕也,已具前解。所以尊祕者,故常委太一之神,試觀於人間,其試若過,又須啟誓,方行傳受。試觀之事,謹按《要妙立成訣》 云:昔受神經,人有試吾者,無故以杖槌吾手而血出,吾猶傾心向之,情不它念,是試之過也。經法有試投之約,未受之前,無故舉火燒其衣,衣盡而不言,雖爾,奸醜之氣,不形於外,非惡之言,不發於口,方為過也。經本多作戒字,其理不明。《金玄羽章經》載傳授之法,皆五老授圖,太一試觀,故能攝生十方,領會洞天。又《玉清隱書》云:帝君領括眾天,試觀十方,則知試字誤為戒字審矣。《金玄羽章》乃云:攝生十方,領會洞虛,何邪。蓋六洞之中,以洞虛為西。然元始天尊令太一攝生十方,攝生炁又兼死籍而言,故云領會洞虛。如飛天神王總御生死是也。啟誓丹青,歃血為丹,繒帛為青,皆以執信效誠也。如《太極青精乾石@飯上仙靈方》,太極真人昔受之於太素三元君,尚云啟誓金青。況《生神
玉章》,乃元始禁書乎。

自無億劫因綠,宿名帝圖,不得參見。得眄篇目,九祖同仙。當採擇其人應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齎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慎之則享祚,漏之則禍臻。享祚則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禍則考流億劫,痛於毒湯,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

因緣之報,如種植之功,耕而鹵莽,其報亦鹵莽,種而滅裂,其報亦滅裂。億劫因緣,非一日之積也,故修行之士,非一生便成。如許真君上升之時,帝詔云:子自多劫之前,勤修至道,萬法千門,罔不師歷。然則名載帝圖者,豈不有然哉。得眄篇目,九祖同仙。修行之人,須有宿緣,方可得眄其篇目。如《五帝內真經》 云:得道之人自無仙骨,玉名刻書,來生不得眄其篇目。有得其文,便為五嶽之宗師。此云得眄篇目,九祖同仙,與彼何異。但大洞之法,先解冥結,故稱九祖,與《五帝內真經》稍異矣。又有《大洞經玉訣》云:解七祖百結,隨風離根,配合遷基,達變入玄,修行之功,孰大於此。由是言之,《大洞真經》與《生神章》,豈不殊途而同歸。然學道之士,功未及身,必先鬼錄盡除,如有傳受,當擇其人有仙骨者,方可付焉。七百年中,清齋千日。此言傳經之限也。如元始天王授南極長生司命君《七十四方經》云:子更齋七百年,當受子三經。元始丈人受洪崖先生《內真經文》,以九千年一開。則知七九者,取陽數也。齋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按《三元品戒》云:施財以對心,推心以對財。其功等爾。古人求心,末世求財,古人非心不傳,末世非財不度。金繒誓心者。金取其堅剛,繒以代割髮。本經首尾丁寧戒約,初云竊之者風刀萬劫,魂死無生。次云閉心奉行,慎勿輕泄,風刀考身。此云慎之則享祚,漏之則
禍臻,以至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中竟

#1 終運:原誤作「終終」,據董思靖注本改。
#2 「個」字係衍文。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下

綿州沖虛觀道士王希巢隱賢解

鬱單無量天生神章第一

本章九天與《胎精中記》九天不同。自鬱單無量天至第七號波黎答惒天、第八號梵摩迦夷天、第九梵寶天,以本章九天加上三天,為十二天帝,為受炁之祖。正月生受洞元化應聲天之炁,二月受波羅尼密不驕樂天之氣,三月受寂然兜術天之炁,四月受梵監須延天之炁,五月受上上禪善無量壽天之炁,六月受鬱單無量天之炁,七月受靈化梵輔天之炁,八月受高虛清明天之炁,九月受無想無結無愛天之熙炁,十月受波黎答愁天之炁,十一月受梵摩迦夷天之炁,十二月受梵寶天之炁。又參之以《神變經》九天,與上九天之號全不相類。若論人之受氣,必本於九天。如受生一月,受鬱單無量天之炁,此為定說,若以十二月推之,想別有議論,今更不取。

帝真胞命元元一黃演之氣

太虛聚而有炁,炁聚則為精,炁聚精結,包之於土,兆生之理啟矣。經云:男女媾精,包胎始榮。陰包於陽則為男,陽包於陰則為女。乘其宿命,然後生人,故云包命。元始九章,各有帝真命元四字。帝真乃黃庭元王,在命門之下,主生育之炁,故本章云帝真始明精是也。以其宰制不形謂之帝,以其太一不耦謂之真,九天列正,皆後帝真之命,故九章必有帝真二字,則一定而不易。賦之於天,如金之在冶,如泥之在埏。成器之後,方則不可為圓,曲則不可為直,鳧之脛短,鶴之脛長,纖毫不可損益也。元者,炁之始生之祖,其功深,其巧妙,萬物無不始之。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當其元氣初包,狀如垂囊,附脾作種。脾為真土,物所憑生,中黃太一,為人己命,故云元一黃演之炁。演者,如元綱流演之演,凡有生者,豈外此耶。

混合空洞氣,飛爽浮幽寥。延康無期劫,眇眇離本條。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陽翹。

男女媾精,包胎始榮。有形者生於無形,無形者空洞之炁是也。天一生水,與土同包於己。己乃正陽,正陽自己懷壬。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申為三陰,寅為三陽。當其三陰三陽未分之時,包之於己,乃混合之時也。水土演而成用,故為黃演。寔太清真土也。氣之未包,散漫於無何有之鄉,人未受生,其魂爽浮游於幽寥之地。幽取其冥昧,寥取其遙遠。《老君勸身經》云:法輪動幽寥,勤行逕往陸。拾生之人,往往自延康之劫至于今日,經幾多時節,如無目之人,背冥山而南行,日近日疏,無復生源,所謂離本條也。未免隨逐苦魂,沉於九夜,不覩光明,坐而侍旦,爭欲翹望太陽之神光。此六句言人.不得受生,沉迷轉徒,又無見聞覺知,須經百千劫之多,其形化其心與之,然蓋昧者不知也。

大有通玄戶,鬱單降神霄。黃雲凝靈府,陰陽炁象交。胞元結長命,惡根應化消。

大有在玉京之北,屬土。北乃水位,則知水土乃生成之本也。在人言之,為泥九,居上,屬陽包,在下,為玄戶,乃始生胞腸之通路也。按《紫文上經》乃玄門也。此乃誦經一過,包原宣通故也。鬱單之界,本月之上館。故《陽精經》云:回陽精於浮黎,探黃炁於鬱單。今鬱單之炁降自陰陽,陰陽之炁本乎日月,晨霄即日月之域也。黃雲即黃炁也。靈府乃胃管。乾坤交娠於亥,一陽始生於西北。壬為陽水,合丁之陰火,便見陰陽象之交也。方其壬之兆懷命門便是,故曰包元結長命也。既曰長命,自此有生,六漸安得惡根為之累邪。《大洞經》曰:胞囊玉清,胎結開明,七祖返胎,我命長生是也。此六句方始得生,必資於炁胞,既結計勾成生之漸矣。

桃康合精延,二帝秀玉標。灌溉胞命門,精練神不彫。

桃康乃命門之神,字合精延,守人臍下。又云為大洞之尊神,迴風混合,共成帝一之尊。或云桃康即太一之神也。二帝指靈帝、尊帝。《隱書》云:靈帝無太一則玄虛不迴炁,尊帝無太一則三一不居,故太一之神併五神以為用,合於二帝。秀玉標,言潔白也。《洞經》云:森瓊林之· 柯,於命門意同而學異也。包根初具,即生命門,故命門又謂之包根。此一身生生之理,從此發源,十二時中太一之神,運一生炁,灌溉精煉,不令彫枯。《黃庭》云:溉養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寶玉都是也。

九天命靈章,生神神自超。元君遏死戶,司馬誦洞謠。一唱萬真和,九遍諸天朝。稽首恭劫年,慶此榮舊苗。

此八句古義,指為飛天神王讚也,但不知果否。緣經文不載,未可為定,若是飛天神王之讚,即當別作一章,如後載太極真人誦二首是也。既是飛天神王之讚,則音律不應如出一手,文理貫穿,疑非二章為一章也。識者當自得之。自精練不彫之後,即有生生之理,於是九天即下命靈章,將以混合百神,故云九決命靈章,生神神自超。神既生,即非胞胎所生之神,乃自然之章。我能修生,則與神冥合,不能修生,彼我各異。所謂神者,陰陽不測是也。豈隨人之生死耶。神自超者,則生死不能拘也。一身之中有三十九處生門,三十九處死戶,人既待生,恐死戶復開,故命元君遏之,不使死戶開,故炁侵也。《黃庭》曰:須得正真乃顧眄,至忌死炁諸穢賤是也。司命即長生司馬也。經云:九天誦之以生人。若人當生,必歌謠此章,使之結炁生形也。司馬唱之,萬真和之,蓋天道貴生,聞洞謠者,必來和之。及其九遍,炁足神備,諸天下臨,喜慶難言,稽首作禮,寔萬載之遇也。蓋其魂爽。自延康以來,歲月隔絕,不得受生,今既受生,如世間稻穀,本有生意,無緣入土,莖苗茁然,為農者見之,豈不喜耶。所以稽首恭劫年,慶此榮舊苗也。故默希子云:學道全真在此生,迷人待死更求生,今生不可無生理,縱得生時何處生。誦此詩者,可以為生神鼓吹也。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生神章第二
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戶之炁
無量結紫戶,炁尊天中王。開度飛玄爽,凝化輪空洞。故根離昔愛,緣本思舊宗。幽夜淪遐劫,對盡大運通。

陽清而成,陰濁以結。無量壽天之炁,雖本於天,而二過響地,本乎陰也,故稱結紫戶。凡人兩眉間高一寸,卻入骨三分,右為紫戶。舊疏云:氣尊天中王,以無量壽天帝為天中之王也。然九天皆帝,於此獨稱為王,未為確論。又為炁之尊,兩.字殊無義理,蓋一月為胞,二月為胎,胎者形兆胚也,猶未感成之器,一身之生理,自本自根,從玆肇焉。故謂之胎命元,雖九章皆有命字,與此命字不同。然腎與命門合而為一,腎於五藏,所以猶稱為耦者,蓋兼陰陽生死門戶也。命門又號氣海,言氣尊者指此也。其氣升結於紫戶而不知其氣之來,本於命門。此氣乃一身之王也。五藏六腑、百關百脈、金津玉液、日月光華,皆本乎腎,故《黃庭》云:主諸六腑九液源是也。《莊子》云:真人之息以踵。論者多以腳為踵,若息於踵乃可,所謂踵者命門也。其氣息於命門,如子在胎,不飲不食,綿綿長存,所謂胎息也。氣本生於腎,若息於它處,必無是理。氣之在腎,如國之有君,洞冥紫戶之熙在九天之中,譬氣之在腎,首之如天中王也。當其在空洞之中,輪轉化端,周行不殆,生者自生,化者自化。如有飛爽,欲求生也,雖是脫去故根,離往日之愛,故根則死炁是也。人多以愛躭著,生死循環無窮,若不先去愛著,則見境未忘,悮入諸趣苗而為結者多矣。此誦之二過,胎結解根是也。既云離昔愛,又云緣本思舊宗,蓋人之生死,非止朝夕,今思曩日生死,皆從愛入,故不得其本則道也。今若從道受生,與本宗并而為一,存形窮生,立德明道,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常。人皆盡死而我獨存,方為究竟之地。切緣昔愛,遂淪於幽夜之間,劫期屢易,不得託生,因受苦,一一償報。今對辨方盡,適當大運啟期之時,元始天尊開大有之民,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聞於法音,豈不幸歟。

帝真始明精,號曰自元陽。嬰兒史伯華,結胎守黃房。斬根斷死戶,熙頤養嬰童。

上一赤子,中一元皇,下一元王,此三一神也。元王,命門神也。名始明精,字元陽,一名嬰兒胎,一名伯史原。此三句皆神名字也。按《仙經內注篇》云:即下元官太一神也。《太素玉錄》云:太一者,胞胎之精,變化之主,故能結胎成形於黃庭之中。黃房即黃庭也。人之為人,難生而易死,既得受生,其氣微弱,陰邪常勝。《度人經》云: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羣,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蓋陰鬼常欲人死,在冥冥中以求祭杞,人才死後,魂遊太空之中,求祭祀者,寔尸鬼矣。其鬼乃肖人之形狀,語言,非魂也。所以鬼道貴終,若非主神,則不能斬其死根門戶也。既能斷絕之,必須頤泰成其生育,故云熙頤養嬰童。熙云和也。嬰兒下丹田,神也。《黃庭》云:逸域熙真養華榮是也。

禪善導靈炁,玄哺飛天芳。華景秀玉質,精煉自成容。務玄育尚生,羅列備明堂。

既得其養,無物不長,養之字非以物為養,以氣養也。故上云養嬰童,下云禪善導靈氣,玄哺飛天芳,此養之物也。人既成胎,陽能生,陰能養,此第二章上上禪善天帝導以靈氣,哺以天芳,乃太和之氣也。故《黃庭》云:渴自有漿飢得飽,即此義也。華景乃日月之光華也。故《金明七真經》曰:若能究華景金光,玉秀流暉者,則與太冥同往於太無之中。詳此乃探日月法也。按《上清金闕靈書》服日華以散解死結,保凝泥丸,則知華景者,不止服之以養胎,又能解死戶之結也。九天至真以為服日月之法也。行之既久,則體生日澤,面而玉光,故云華景秀玉質,精煉自成容。務玄欲尚生。胎中有二神。一曰白氣君,名務玄子,字育尚生,次日玄歸子,字盛冒。此二神共守五藏之上,胎命方具,其神即生。明堂有二說,二月成胎,體未完備,安得羅列於明堂之間也。前輩多以九宮為明堂,且九宮處分,胎始結形,分目未具,非分之明堂也。今之明堂,乃肺之明堂也。有命門,然後心生,心主血,法丁之生丙。有心然後生肺,肺主氣,法辛之生庚。故心腎以分陰陽,相剋則生肺也。乃知洞冥紫戶之炁,才成胎形,次即生肺,其神乃羅列於肺之明堂。蓋相剋者,方見相生之理,苟始生之序,倒行而逆施,則生化之妙或幾乎息矣。

太虛感靈會,命我生神章。一唱動九玄,二誦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聖慶元吉,散花禮太空。諸天並歡悅,一切稽首恭。

太虛者,虛之極也。虛極則神自生。靈會者,五靈老君之諱也。經云:司命定算,五帝監生。當生之時,五老下臨,命以生神之章以降真氣,以集萬神,故曰太虛感靈會,命我生神章。一唱動九玄。則誦之一過,聲聞九天也。二誦天地通。則誦之二過,天地設恭也。混合自相和,九過成人功。蓋天地相通,則兩者交通成和而萬物生焉。萬物生則三才具,而人道立矣。故云成人功。九過者,氣尚神具,人乃生也。當生之時,諸天大聖慶其元吉。元者善之長,吉則無不利。乃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也。今既為人,則鬼道不復遏其生門,斷其命門,其慶吉之心不足形容,又散花禮拜,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諸天高真普皆歡悅,稽首禮拜重生道也。

梵監須延天生神章第三
帝真魂命元長靈明仙之炁
須延總三靈,玄元始炁分。落落大梵布,華景翠玉尊。

魂成於天,魂成則一身之根具矣。天以三景為根,人以三魂為根。《度人經》云: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五文開廓,普殖神靈。所謂普殖神靈則萬化因玆而生,廣大悉備,可知也。人之魂氣既聚,則五物百神莫不咸集,終云三部八景,其理可見。言天者必以身為本,言人者必以天為全。《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蓋天人未嘗相離也。梵監須延天炁乃天之始炁也。始炁乃大梵之祖,元綱流演,無所不關,玄元始三炁從此而分,九天因而生焉。故云須延總三靈,玄元始炁分。三靈者,《黃庭養神經》云:心中之神,其名有三。一靈朱君,二靈明君,三靈黃君。三靈既集,則一身之根具矣。如大梵之炁彌覆無窮,諸天區別,各生景域,必以玉京山為三天都會之境,以元始為萬天之尊。故云落落大範布,華京翠玉尊。落落乃廣大之貌,華京則玉京也。玉尊則玉帝為最尊也。於身論之,不為泥丸中有玉帝之官,寔天寶君也。

明梵飛玄景,開度長夜魂。遊爽赴期歸,炁炁返故根。

謹按上四句,言梵炁生立天地,人若受生,必本於梵炁,中有受生之神,名曰明梵。《救苦總呪》有六炁咸通,明梵演招,指此。玄景,即所乘之龍也。謹按《空常變化經》云:蕭蕭玄景上微颷翼之太陽。又按《金明七真經》:修真之士,當存元始於玉皇,空玄與大光,登玄景問九皇。又按《南極元君存五星訣》云:常存五星,至十五年,五老各以所召之物迎子。獨北極老人玄上仙皇,迎以玄景之龍。故第八章云:玄景曜雲衢,跡超神方外。又《道寶經》云:玄景綠轝斑之輿,皆天真所乘之物,則知人之初生,明梵之神駕以龍輿於太空之中,開度長夜之魂,使遊爽赴於生所。人之死後,魂爽蕩於太空,如人出遊,離別鄉土,久不過家,仗此生神,一一返本。一月成胞,二月成胎,三月成魂。三魂既立,則深根固蒂,炁炁返本,可以成身矣。

太帝號陽堂,字曰八靈君。九開祿迴道,胎炁生上元。.陵梵度命籍,太一輔精延。泥丸敷帝席,三部八景分。魂生攝遊炁,九轉自成仙。

自魂具而炁炁返根,可以格身中七神也。太帝乃精魂也。名陽堂王,字八靈。七神則玄父、玄母、帝皇、九帝、太帝、天帝、紀帝,共七神也。九開乃天帝魂,名錄回道,字紀名川。蜀經本作九關,名錄回道。獨《生神經》為迴祿道,不知回祿道為是邪,錄回道為是邪。獨九開二字,乃以《裴君行事訣》執之,云羣真集于太微之觀,上開九天之門,注云朝太素,祝云天關九開之門。若以關為開字,猶且庶幾回祿道,不應字倒而錄字作祿字也。更竢識者正之。况在臨安時,有《生神經注》回祿道作火神名,猶更謬甚,則知注經云誤不同注本章之誤矣。學者當盡心焉。胎炁生上元。謹按《太素玉錄》云:魂魄生於胎形,三月為魂,其炁本自胎而生。又太和皇成老子,主胎元之炁,出於紫微,正在崑崙之中,太一所居之處,崑崙即上元宮也。言其魂受生自胎炁為始,位在上元之宮。陵梵乃太一帝君之名,又名神丈人,守人兩眉間,此紫戶內宮。故《黃素四十四方經》祝日:陵梵履昌,九靈丈人,太一務猶,五神黃寧是也。陵字它多作凌字。司人年命,故《太丹隱書》云: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簡札,故司命之神主典年算長短之期。輔精延則輔助命門之神精,延乃桃康之字也。泥九上丹田,天帝所居處,故云泥九敷帝席。泥丸有九官,皆帝君出入宴息之所,帝席既敷,則三部八景自然分列。《太丹隱書》云:人受生於天,魂結成於元靈,轉輪九炁,挺命太一天皇之功,九變為靈,功成人體,體與神並。當其炁隨魂生,日行子母氣隨胎化神,與形同則仙道,豈外玆耶。有為者亦若是九轉自成仙,人息不為也。

琅琅九天音,玉章生萬神。三遍列正位,氣參八辰門。玄關遏死戶,靈鎮津液源。應會感靈數,明道潛回輪。慶此嬰兒蛻,稽首讚洞文。

琅琅,取其音之震激而清也。神能住炁,炁能留神,生神玉章,炁之所結,炁結則成神,萬神於是生焉。位乎上者清炁也,位乎下者濁炁也,位乎兩間中和也。三過神禮,魂門練仙,此三遍列正位也。氣參八辰門。蓋天之八路能致禍福,有知其道者,則鬼神不測,乘龍駕空,神遊無極。《權道圖》云:開門通天之絳官,休門通天之明堂,生門通天之玉堂。此三門出之遇福,在三天之上也。又有死門與死炁相通,杜門入於死戶,傷門、驚門乃二炁交分之路,京門在陽炁終絕絕地。此八辰之門有吉有凶,凶則死戶也。紫虛道君,《洞房上經》云:上紫門,望八辰,引丹官,具明神。玄關,下丹田也。《真誥》云:守閉元關,內存九真,三炁運液,灌溉丹田。命門,臍下三寸,即生門也。生門若啟,死戶即閉,故云玄關遏死戶,靈鎮津液源。靈則神也。神能安鎮於下田,津液流通,無復飢渴。《黃庭》曰:上合三焦下玉漿,玄液雲行去臭香,治蕩髮齒練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是也。適當此時,神應氣備,乃飛天神人開化之際,明道大行,幽魂聞之以開度,不復輪回,則炁結為精,精感為神,神化為嬰兒,嬰兒乃下丹田之真一也。既得嬰兒之蛻質,如大洞之法,可以飛行三界也。故云應會感靈數,明道潛回輪,慶此嬰兄蛻,稽首讚洞文也。

寂然兜術天生神章第四
帝真魄命元碭尸冥演由之炁

人生始化曰魄,魂在則魄隨之,魂既相離,魄乃無依,故曰尸矣。魂炁主升,魄體主降。故沖虛真人云:屬重濁而聚。重濁者乃魄之類也。聚則如物之固,乃云碭尸也。人經三月乃生魂也,魂具則魄亦生,無非以炁相生,不約而會,故云冥也。冥云合也。炁自何來,即第一章元一黃演之炁,故《莊子》云:通天下一氣也。

寂然無色宗,兜術抗大羅。靈化四景分,萬條翠朱霞。

始炁生鬱單天、禪義天、須延天、元炁生兜衍天、不驕樂天、化應聲天。惟寂然兜術天在大羅天之下,無色界四天之上,故云寂然無色宗,兜術抗大羅。抗字本音航,蓋取能載也。兜術天在大羅之下,所以如舟之載物也。若稱抗字則是與大羅相抗扞,其理不通,又且害義。其元炁化生兜術天之後,又化生無色界四天,所謂靈化四景分。《滅魔經》云:太陽協朝晨,靈化四蓋庭。四景,又云車輿也。昔太上道君乘四景之輿是也。萬條翠朱霞。言化生無色界,其天各有日月雲霞,天中之人常採啜日精月華,兼服朱霞也。如《赤書玉訣》云服霞祝曰:中有素黃,元始之家,參駕白龍,七炁峨峨,徘徊玉門,散精朱霞。南嶽夫人云:霞者,日之精。餐霞之法甚祕,致霞之道不見,此謂體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也。

遊魂不顧反,一逝洞羣魔。神公攝遊炁,飄飄練素華。

魄成於地乃陰也,喜於死。大洞之法有制魄之方,不令散亂,人夢中與人爭戰者,乃尸鬼也。尸鬼即魄也。人若死其魄,長往而不返,逐於六洞羣魔,所謂喜於得朋也。然兜術天帝主開度世間生人,既得為人,四月成魄,遊魄不返,必仗神公以攝之。神公乃玉清天上相也。當時制伏北酆,曾命玉清上相為討伐之帥,自上相之任以其出帥,故號神公也。若以身言之,即肺號神功也。魄以肺為家,而又主炁,其色白,遊魄若返則必練其炁,使生華也。故《黃庭》云:急存白元和六炁,神仙久視無灾害是也。

榮秀樁劫期,乘運應靈圖。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一唱萬真會,騫爽合成家。

天道貴生,生即炁為之本,炁之在一身,身乃長生,故神仙云:神御炁,炁留形,不須雜衛自長生。身既長生,即同大樁之年,榮秀而不枯,乘此運會,可以名入玄同。許穆呈雲林夫人書云:幸遭玄運,靈啟其會。故云榮秀樁劫期,乘運應靈圖。若非生神之章,其道未易得也。故云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一唱萬真會,騫爽合成家。瓊音,言生神如瓊玉之音也。《三洞真傳》云:真人挹五方元晨之暉,食九霞之精。陽數九,故曰九霞。如《金真經》曰:升於九霞,翱翔上清,一唱之間,萬真俱會,不期然而然也。騫爽合成家。爽乃魂也。魄以返魂為家。魂魄既合,則無騫違之理。此乃一合而生成也。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成,陰陽之道大矣哉。

九轉景靈備,鬱鬱曜玉葩。兜術開大有,一慶享祚多。上聖回帝駕,嬰兄欻
以歌。不勝良辰會,一切稽首和。

《太真經》云:混沌無形,一日九變,至于九變,方有作用。《生神經》乃炁之祖,若人受生,九炁圓備方可成人。若一炁不備,又致夭闕。每章必有九遍成人功,九過諸天朝,九轉自成仙。乃至此章。又云:九轉景靈備。人既有魄,必侯九月炁滿神備,方始生育。靈乃神也。《紫書金根經》云:送回風之混合,凝九轉於玄精。既經九轉,肺炁乃足。鬱鬱,言盛貌也。曜取其光,玉葩乃肺也。兜術天帝乃肺魄之主,喜於開度,大有已解於上,人若能生諸天,下臨為上聖者,乘駕而集,乃命神嬰之童歌無量之章,則生人立得返形三鍊之室。其諸天人聞之,不勝喜悅,幸值良辰,一時稽首。良辰指言聲尚神具九天稱慶之時也。故云兜術開大有,一慶享祚多,上聖回帝駕,嬰兄欻以歌,不勝良辰會,一切稽首和。

波羅尼密不驕樂天生神章第五
帝真藏腑命元五仙中靈之炁
翻翻五帝駕,飄飄玄上門。遊步黃華野,回靈驕樂端。採集飛空景,舊爽多不存。

天一在藏,所以成始,天五在腑,所以成終。金木水火之炁,非土不成,心肝肺腎之元,非脾不養。九天之炁,初降為胞,名元一黃演之炁,至於五月,五藏乃分,又名中靈之炁,則知成始成終者,其惟土歟。故云翻翻五帝駕。五帝已解於上。經云:五過五帝朝真,藏腑清涼。翻翻,乃飛揚之貌。飄飄而來自玄上之門,古疏以宮上之門為玄都之門。黃野,以身準之,乃脾也。脾之相生,炁降於心,脾炁若足,乃生於肺,故云遊步黃華野,回靈驕樂端。《黃庭經》曰:靈臺鬱藹望黃野,三寸翼室有上下,正指心與脾也。於是採集飛空之魂,使其成人,歲月寖遠,魂爽灰滅。《品戒經》云:死形成灰塵,飛化而成爽。故云採集飛空景,舊爽多不存。噫。生死懸絕,一至於此。前輩有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世有輕生者,聞此豈不痛哉。

太微回黃旗,無英命靈旛。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公子輔黃寧,總錄具
形神。

《三元誥篇經》云:太極官中有九名,三日太微。人受生皆由太微,降神布炁,立體成形,先稟陰陽精炁,次結魂魄,列三部,正三官,神來入體,即便生育。今人始胎而墜者,乃太微之炁不接也。形成而落者,三宮之神不居也。生而自殞者,宿命之神不注也。《三一經》云:太微中有二十四炁,混黃雜聚,結無變有。炁中有二十四真人,皆三一帝皇之臣也。旗旛符檄,乃號令之先也。人既生身,魂神未具,必以旗旛召之。太微中有小童,名景精,常在帝前,惟命所命,令執黃旗以集飛爽。黃者中色,故曰回黃旗。無英乃魂神也,名元素君,一名神公子,守肝之後戶。魂神整具,必由太微之命,以靈旛召之。靈者神也,又死精血不滯,故云公子輔黃寧,總錄具形神。公子指無英也。黃寧乃精血三真,名三生君,字黃寧,守人鼻穴之下。故《度人經》曰:無英公子,白元尊神。又云中理五炁,混合百神。然則總錄形神者,孰過於中靈之炁耶。故《衛靈呪》曰:黃中治炁,總統元真是也。

玉章洞幽靈,五轉天地分。炁鍊元藏腑,紫戶自生仙。數周眾真會,啟陽應感繁。玉女灌五香,聖母慶萬年。三界並歡樂,稽首禮天尊。

五五為土,得天地之合數,故生成之理始終咸賴焉。生神之章,感動幽靈,誦之五過,天地乃分。未分已前,混而為一,乃象帝之先,易之太極也。既分之後,陰陽為之合并,氣息為之知覺,大洞之法,貴於混合之道,非庸庸者可知,必自貴炁固根,始人能鍊炁於元藏之中,則紫戶可以成仙。紫戶乃六合之腑也。此章無九過、九遍之語,乃云數周眾真會。數不至於九,則不能造化。雖然五藏乃分,六腑未備,其數未全也。眾真普會,必待數以致之。啟陽,乃出胎之時也。從此應感,不勝其繁,故天神地衹,一時齊到,宜乎玉女以五香灌濯,聖母以萬年相慶。五香,青木香、白檀香、茅香、況香、薰陸香。聖母,乃衛房之聖母也。至於三界並歡樂,稽首禮天尊。生成之德,孰敢尸之,必當歸之天尊也。

洞玄化應聲天生神章第六
帝真靈府命元高真沖融之炁
應聲無色界,霄映冠十方。回化輪無影,冥期趣道場。靈駕不待轡,朗然生神章。

九天在三清之下,三界之上,此云應聲無色界,乃指化應聲天,乃無色界化主也。自三清分九天,九天分三十六天,無色界四天,乃二十八天之數也。若以化應聲天為無色界之天,定非也。此章言詞衍與向上言詞不同,解之者多略。葛仙公云:玉京山冠於八方,此云冠十方,乃霄映之光也。霄映如洞朗之說。回化輪無影,冥期趣道場,言此天之人,與造化相友,與大道冥合。靈駕不待轡,此《莊子》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也。既與道化相合,又何待轡乎。朗然生神章,則俯仰之間,自然與生神章契合也。

空洞諒無崖,玄爽亦為強。練胎反本初,長乖飛玄梁。蘄畜喪天真,散思候履常。斬伐胞樹滯,心遊超上京。

空洞已見上。炁自胞胎,魂魄五藏,已經五轉,至此魂爽已自強壯,當練其炁,回元返本,如回風混合之道,共成帝一一尊也。長乖飛玄梁。古注謂之橋梁。又謂之玄都山,出於臆度,誤學者多矣。《步虛經》云:紛藹茂玄梁。既為橋梁,何故中間箸茂字、飛字,又云長乖字也。若從舊注,義理不通。乖字如《金真經》云:上道清和,玄中之玄,子勤尋之,勿乖我功,勿乖我盟之義是也。返復詳味,玄梁二字,乃上天之禽也。太真丈人退齋,上清三素元君起立,西向誦慶真羽章中間載:翻融振九霄,悲嗚喚玄梁。經中既有飛字,乃知其為禽無疑矣。今經旨謂練胎炁可以飛騰,恨其不能如玄梁之禽也。人能勿使畜養喪其天真,思慮營營,雜其正念,但能履其常道,則可以斬伐胞滯之根,終期遊於玉京也。

願會既玄玄,悟我理兼忘。介福九天端,交禮地辰良。

願者乃上文練胎反本初,心遊超上京。若會玄玄之道,方契其願。理我兼忘,有我則執,有理則障,無我無理,方合玄玄之道。《登真隱訣》載恭伯榮詩云:玄玄即排起。玄玄乃又玄也。既入玄玄,與道同體,福不約而至而良矣。

混化歸元一,高結元始王。稽首儔靈運,長謝囂塵張。

今之受生,本自一炁,分而為三元,三三相因,結成九魂,中有九神主之,曰九明大神。第一神諱混化,戴通天大冠,青袍朱履,手執揮魔寶劍,常乘青光九炁,主人元陽,人能知此,本同元始之一炁,則自己三清也。高結者,豈同下格小仙耶。故《玄鏡經》曰:元一者,萬道之長,匹靈運而轉輪,與天地而為一。其於雲塵,安足累哉。此莊子所以糠枇堯舜,逍遙於塵垢之外。故右英夫人云:八塗會元宗,乘運觀囂塵是矣。

靈化梵輔天生神章第七
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岌之炁
玄會統無崖,混炁歸梵輔。務猶運靈化,潜推無寒暑。乘數搆貞條,振袂拂輕羽。

天以北為玄,人以心為玄,出入無時,莫知其向,可謂統無涯矣。《太丹隱書》載紫微夫人歌云:玄會自相要,流浪自玄冥。上清真人云:六覺既玄會,八難於是冥。詞意與此同。一身之根,心為之主,炁為之用,心之所向,炁即隨之。孟子謂:志者,炁之帥也。志者,心之所向之地也。心既抱一,炁即歸元,則見聞覺知,香味動觸,塊然外物矣。故云:玄會統無崖,混炁歸梵輔。今指心與氣兩不相交,心自統無崖之境,炁自歸梵輔之天,安得成造化之功乎。蓋其中必有至神,為之主宰,下云務猶運靈化。務猶乃太一之尊神,號務猶收,字歸會昌,守人泥丸後戶。生成之本,運用造化,莫非太一之功也。雖寒暑迭遷而妙用無間,正當七過星宿朗明,孔竅開聰,乘其七數,使人孔竅開聰,見聞覺知從此而具,所謂乘數構貞條爾。若人者,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如振衣袂,拂其輕羽,翩翩然道於無何有之鄉,故《莊子》云:至人不留行焉,信矣。

瓊房有妙韻,汎登高神所。圓輸無停映,真仙森列序。上上霄衢邈,洞元深萬巨。秀葉翳翠霞,停蔭清泠渚。

瓊房在九天之上。《洞真經》云:是高上玉帝藏金玄羽章萬神隱韻之所。又太虛元君云:上寢瓊房,流行玉清。妙韻乃自然之音。如黃帝洞庭之樂,不竢人為,自然成韻。故云妙韻。太極真人序《步虛經》云:山上七寶華林,靈風震之,自成宮商,歎味至音,不能名矣。皆此類也。瓊房乃高神遊覽之所,然登汎之者,如水之汎有不絕之像,中有日月之輪,光彩相映,不曾停住,真仙列序,森然如林,仰望高虛。清明天居其上,下瞰洞元。化應聲天在其下,中有秀葉翳,空如翠霞之色,蔭垂於清泠之淵。《洞神經》六府,以肝為清泠府。太上真人《八素陽歌》第六篇,有我超騰羽蓋,徘徊清泠渚,正指此也。已上並記瓊房中事跡。

遨翫怡五神,繁想嘯明侶。五難緣理去,沖心自怡處。

瓊房之居,非止為遨翫之所,太上將以怡悅五神。蓋神者好和而惡奸,故《藏》中有頤神論,專以和為養,則知修生者可不怡神乎。上清《真誥》,謂兩手兩足合心為五神,心想常青,兩手常赤,兩足恒白,則去仙近矣。又以兩目、兩手、肺部合為五神,左目童子飛靈,右目童子晨嬰,左手童子接生,右手童子方盈,肺部童子素明,此五神名也。既怡五神,可以去繁想矣。《莊子》云:道不欲雜,雜則撓,又况其繁乎。繁想若生,以嘯而忘之,可以輩明侶矣。蓋嘯者,長聲也。古者修養之士以之導炁,故《智惠經》云:靈旙吸風散,繁想應時消。若繁想既消,則此五難蓋可以理去也。五難,則貧窮施惠難,豪富學道難,令命不死難,得見洞經難,生值後聖難。五難皆係繁想,苟無繁想,則心自怡矣。《西昇經》云:除垢止念,淨心守一。學道之士,非有別難,治心為難。故尹真人臨別太上,再乞一言,以為修行之要。太上以除垢止念,淨心守一以告之。則淨心者,修行之先務也。心不先治,以求大道,譬如養雞而與狸為活也。此章乃七過之功,孔竅開聰,言及於此,何耶。蓋聰明之根本自於心,若繁想存心,則聰明有時而昧。所以首言玄會統無涯,後云冲心自怡處,藥可見矣。

爽魂隨本根,亹亹空中佇。七誦重關開,豁滯非神武。運通由中發,高唱稽首舉。

人之有神,如屋之有人,屋未備,所以魂亹亹向空中佇。亹亹者,言其勢已迫於屋,而未能入也。本根者,言無英以肝為根,白元以肺為根是也。當其七過之時,孔竅具開,滯碍之跡豁然而解,亦猶神武之施,不戰而勝也。生神之道,其為物也不二,則其生物也不測。神機炁立,有不期然而然者,蓋其中有主宰存焉。中無主而不立,外無主而不行,故曰運通由中發,高唱稽首舉。

高虛清明天生神章第八
帝真華府命元真靈化凝之炁
清明重霄上,合期慶雲際。玉章散沖心,孤景要靈會。

天有九霄,自玄洲赤成府日初霄,次日風霄,次凝寒之處號日重霄。今高虛清明,又在重霄之上。《玉晨景靈經》云:何由得披重霄之門,觀天地之始終乎。又《空洞靈章經》云:龍變重霄上,梵度行劫輪。乃知龍變為種民,天地清明,與龍變天相接故也。《登真隱訣》 辛玄子贈楊君詩云:神隨空無有,炁與慶雲消。玉章指生神章也。可以散適冲心,故云玉章散冲心,孤景要靈會。又如《鳳臺曲素上經》云:玉漿散沖心,明姝唱靈歌之意也。

煥落景霞布,神衿靡不邁。玉條流逸響,從容虛妙話。

已上並不載事相,皆紀天中景物,遊宴之詞也。《楊真人內傳》載紫清真妃自云:仰掇日根,入宴七闕,躡三辰而俱升,散景霞以飛軒。神衿靡不邁,如大洞歌辭,有玄歌散神襟,玉條流逸響。如辛玄子云:仰首翫鳴條,林空有逸歡之語也。

靈音振空洞,九玄離幽裔。感爽無凝滯,去留如解帶。明識生神章,高遊無終敗。

已上紀生神章,其妙用有不可知者,若見則九玄即得離幽夜,又飛爽感激,去留自在,不復凝滯,如解衣帶。若人有識生神之用者,即遨遊三界之上,無復陽九百六之灾,故日無終敗也。

玄景曜雲衢,跡超神方外。應感無方圓,聊以運四大。研心稽首誦,眾聖共稱快。

此章自高遊無終敗,方見超出三界之語也。玄景已見前解。跡超神方之外,莊子遊乎五湖四海之外是也。不為物先,不為事始,迫而後應,感而後動,如醉者之墜車,乘而不知也,墜而不知也。故云應感無方圓,聊以運四大,研心稽首誦,眾聖共稱快。此四句言生神章也。禮義之悅我心,如蒭豢之悅我口,又况生神章妙用乎,宜乎共稱快也。

無想無結無愛天生神章第九
帝真嶽府命元自然玄照之炁
無結固無情,玄玄虛中澄。輸化無方序,數來亦叵乘。

物不足則多愛,愛深則結人,至貧則無情,情疏則怨。惟至人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賤,是無結固無情也。此天之人,身與道合,已入重玄之境,形充空虛,靜而不變,澄之自清,與物化一,不化者也。如輪之轉,周迴無端,是為道樞。至於九遍,根原本始,一時生神,生神則可以超數,至於十遍通炁,制御萬靈,則飛行上清,坐觀劫數,不可稱計,故云叵也。叵乃不可。《西昇》云:上世始以來,所更如沙塵,動則有劫載,自惟甚苦辛。惟無方序者,始能免此。

誰云無色平,峨峨多丘陵。冥心縱一往,高期清神徵。良遇非年歲,劫數安
可稱。

得道之人優游無方,或翱翔三景,或出入江海,或飛行五嶽,此天之人,稱為無想,無結無愛者,言其去住適然也。天次大羅三天之下,與無色界天殊遠。誰云者,或相傳云無色界天,曾往彼間,其中最多丘陵。峨峨者,丘陵之貌也。冥心則專,一往可清神。適真也,此時不往,又恐劫運更改,惜此良遇也。昔王方平與麻姑相約,麻姑答日:近不奉見,忽以五千餘年,尊卑有叙,贍敬無階,思念欲信,未即便去。人之良遇,有如此之遠,可不信耶。冥心縱一往,如右英夫人示許長史云:從心空洞津,總轡策朱軒之語也。

浮爽緣故條,反胎自有恒。靈感動太虛,飛步霄上冰。津趣鼓萬流,潜凝真神登。無愛故無憂,高觀稽首升。

經自初章胞元結長命,至于二章斬根斷死戶,三章魂生攝遊炁,四章神公攝遊炁,五章炁煉元藏腑,六章斬伐胞樹滯,五藏六腑既具,至于七章方無作成之語。然人之初生,如創業垂統,必有艱難之狀。七章之後,麤爾守成。故九章止云:浮爽緣故條,反胎自有恒。然止候其月數之備,至於成人,既獲此身,則與九天之炁莫不齊一,其身中之靈神,本太微中三一之神也。洞合太虛,可以飛步於霄上也。飛步乃空行也。靈神云:飛步旋玄都。霄上者,天中之官闕。雲林夫人云:玄波振滄濤,洪津鼓萬流,駕景眄六虛,思與佳人遊是也。若登霄上者,必須潜心凝神,與天地參光,與萬物為常,而潜心凝神者,必自無愛無憂焉。南極夫人云:人從愛生憂,從愛生畏,無愛則無憂,無憂則無畏。昔有人夜誦經甚悲,有懷歸之哀。太上真人化作凡夫,往謂曰:子常彈琴否。答曰:然。真人曰:弦緩如何。答曰:不鳴而不悲。又問:弦急如何。曰:聲絕而傷。又問曰:緩急適中如何。答曰:眾音和矣。真人曰: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乃知有愛,有憂者,道之大病也。故云無愛故無憂,高觀稽首昇。學者所當盡心焉。

太極真人頌二首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佇駕空洞中,迴眄翳滄流。淨明三界外,蕭蕭玉京遊。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趣。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七玄散幽夜,反胎順沉浮。冥期苟潜凝,陽九無娛憂。睹此去來會,時復為淹留。外身而身存,真仙會良儔。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漢波。代謝若旋環,樁木不改柯。靜心念至真,隨運順離羅。感應理常通,神適逮自祖。淡遊初無際,繁想洞九遐。飛根散玄葉,理返非有它。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霞。甲申洪灾至,控翮王母家。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卷下竟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宋-董思靖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
經名: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南宋泉州道士董思靖撰。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序說

懸義

原夫三洞一乘教典,大科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此經乃三洞自然之炁結成靈文,非由人所演說,故經題不冠以太上,經首不冠以道言,不立序分,不言時處。而所謂洞玄靈寶者,乃述經者以其所載之道,當隸於本部也。從經首至太清太極官,即述三寶之本跡也。自此三號雖年號異,本同一也,至離其本真耳,言三炁為天地萬化之原,而人則與之同根合德也。內分五章。一章自此三號至開光贊本宣化。二章自炁清高澄至並受生成,分辯儀象,立奠三才。三章自天地萬化至天地之極也,乃攝跡崇本。四章自人之受生至終不生也,言人貫三才,重生緣會。五章自夫人至本真耳,乃讚重勸修。次自九天生神章至所聞也,讚章本起,功德無量。內分四章。一章自九天至自然之章,贊章自然,體全用具。二章自天寶至生人,言誦章功德,玄應隨量。三章自學士至選人,言羣品皈依,應量自利。四章自三寶至所聞也,乃歸本反寂。次自夫學上道運登晨,乃讚重教修功用差等。內分六章。一章自夫學上道至坐致自然,讚勸齊舉。二章自三寶至同仙,言祕重尊奉。三章自三元至考身,乃勉宿善,戒輕傳。四章自脩行至寶章,捨事入道,澄心契元。.五章自誦之一過至一時生神,言如法行道,功德等漸。六章自九過為一遍至登晨,乃序效階差,終致極果。以上乃正宗分也。此經既以自然為宗,故首不立序分,至此乃立出經之序分也。自元始天尊至賜所未聞為一段,中分九章。一章自元始天尊至嘯朗九天,權立時處,顯示容儀。二章自是時至披心,乃神王應機, 將陳己問。三章自於是至侍晨,乃整儀啟問,自述己職。四章自方當乘機應會至善惡當分,乃乘時興愍,宣任濟善。五章自赤明以來至以充儲官,明三代選人以充仙任。六章自如此之例至毫分無遺,明隨因證果,詮次差等。七章自又九幽之府至開大有之民,明遷拔宿善充太平民。八章自當此之時至亦臣之憂矣,明應會料別,慮失平等。九章自大期既切,至賜所未聞,乃開心自任、哀求法要。次自於是天尊至慎勿輕傳,明出經緣儀。中分二章。一章自於是天尊至妙亦難超,明天尊應機,讚道將授。二章自子既司帝位至慎勿輕傳,乃天尊讚許,勉勤戒祕。以上乃序分也。自登命至復位,乃流通法要,具述儀度。中分二章。一章自登命至神王乃出命傳經,眾真具儀。二章云法事既畢,諸天復位,乃授經既竟,斂儀反寂。乃流通分也。次自天尊重告至可不慎之焉。乃申贊祕重,然後出章也。

五劫開化說釋九天義

《元洞玉曆章》云:混元溟涬,大梵彌羅,諸天未分,九陽冥合,三因九轉,六變七徊,元始肇形,五劫初化,乃命梵元祖晨道君筆錄天元,運乘五劫。故元洞者,以名祖炁。玉曆者,以紀天元,劫運五周,復歸其一。自一炁分化,三因成九,若龍若蜓,盤曲九道,總九陽祖炁之元,太上以三九運梵,三五乘元,合四十二炁,三乘九為二十七,三乘五為十五,共成四十二。以開始青天元祖炁,明東方始青之元,應九陽木王之初,故東方得九炁以分天境,劫號龍漢。次九因重復,陽炁開明,赤文流光,敷落五度,玄圖丹書,太上以三乘五,三轉朱英,合二十四炁,三乘五為十五,三乘三為九,共成二+四。以開南丹天元祖炁,明南方丹光之元,應三陽火王之初,故南方得三炁以分天境,劫號赤明。次復九因重積,中黃化元,天緯周躔,梵元乘五,太上以五五三徊,混陽十二,合五十二炁,五乘五為二十五,五乘三為十五,兼十二數,共成五十二之數也。以開中黃天元祖炁,明中靈黃華之元,應五陽土王之初,故中央得一十二炁以分天境,劫號上皇。次九元復因,素景肇陽,七明煥梵,五緯乘天,太上以七五三乘,合三十六炁,三乘七為二十一,三乘五為十五,共成三十六。以開素靈天元祖炁,明西素皓景之元,應七陽金王之初,故西方得七炁以分天境,劫號延康。次復九因周竟,混化歸本,一炁肇明,太上以二五乘十三,積元陽合三十炁,謂以二五相乘為十,三積其十,共成三十。以開北玄天元祖炁,明玄冥上景之元,應一陽水王之初,故北方得五炁以分天境,劫號開皇是也。《龜山玄錄》云:天尊結元洞之炁,為玉曆之書,以龍漢為初劫,赤明為中劫,延康為終劫。《靈章經》云:龍漢承延康界,開號赤明也。太上居混沌之初,御先天之炁,為萬化祖,積陽成天。陽數奇,天數二十有五,一三五七九是也。一本居北,一六無位,寄於中央,以為布化之始。中位向南者也,故布炁之序始於南。而次三居之南,不可以無對,故北為南對,而次五居之。先天布炁皆逆數也。炁有屈伸,故位有逆順,而逆所以為順也。故由北而西,次七居之,由西而束,次九居之。東方得九數者,終於此則始於此,此九所以為萬物元,而為後天入用之本也。數窮於九,變於三十六。三五七九為二十四,列於四方,中央無位之一,虛中而運十二炁,以成三十六之數。先天布炁,則一自中始。後天運炁,則五居中位。一始一終,故兩其一而為二,一伸一屈,故兩其五而為十,合成十二也。數變於三十六,二十四既列於外,得徑一圍三之二,則中央所存之數十二矣。三十六者,即九之變,故分五劫,天境皆以九言也。觀之五子歸庚之法,庚子居一而具十二支之全炁,亦一義也。五子元乃西方甲子金七數而遇庚,北方丙子水五數而遇庚,南方戊子火三數而遇庚,東方壬子木九數而遇庚,中央庚子土即一不動,乃為四子所歸,故統十二辰之炁也。所以必遇庚者,乃炁數之變也。然則五方所合之數,何與。曰:其數亦從中起,虛其中以統四方之數,故三五七九在四方,為二十四炁之宗,而無位之一六,分之四方,各得其七,而為二十八宿之元。一六本召北,以其一乃天之元,六乃地之元,而五乃中之數,故無定位。而四方各具,所以一與五互見於中北,而合其數為六也。一為生數之始,六為成數之始,故太始居之,以為生成之本也。合二十四與二十八,即中央所合之五十二也。先天之數逆布,故先南而後北,先西而後東,亦如三五七九之序也。後天之炁順行,故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五劫所以運也。太上藏其一於中,以為資始之本,一藏則六用矣。是以總四方之六,而布於直面之南,為二十四。復加其六而布於北,為三十。次西之三十六,東之四十二,皆加六焉。六既用矣,又藏其用,則四十二而三十六,三十六而三十,三十而二十四,二十四即四方之三五七九也。分而合,合而分,乃造化之至妙。而所謂應者在其方,則應其數矣。此太上藏天一而分天境,復用其六以為萬化生成之本乎。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一

清源天慶觀道士圭山董思靖著

釋經題

此經乃三洞飛玄自然之炁結成靈文,超於視聽之先,出乎名言之表,眾真欽奉,萬聖尊崇。本祕於玄都紫陽玉臺,因飛天神王憫下世陽九百六之灾,親禮天尊,懇請宣布,於是高真得而降授,塵世得而流傳也。所謂洞玄靈寶者,蓋三洞中一部之名。自然九天生神章者,即部中一品之目。三洞則洞真、洞玄、洞神是也。洞以虛通無外為義,玄以玄妙不測為義,此道本體,包貫三才,混融萬有而不可致詰也。靈寶者,表神化之無方,為眾聖之所貴。其在人也,通達無礙之謂洞,應感無滯之謂玄,神慧而化之謂靈,炁凝而妙之謂寶。自然九天生神者,自然明其體也,九天示其跡也,生神顯其用也。其體混成,本乎無待,故曰自然。九者,陽數始於一而究於九也。天者,是理所寓之跡也。生神者,由天而命乎人,以生神也。夫神無方體,必得九天之炁,然後有所寓而妙用無窮焉。章者,其文燦然而成章也。經者,載道之名,萬古常行之典也。

天寶君者,則太洞之尊神,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

此言教跡之本。洞真教主即天寶為跡,祖炁為本。祖炁即混洞太無元高上玉皇之炁也。天寶君乃萬道之祖,故為大洞之尊神也。天者,以玄為義,取其自然,故以天名。寶者,至貴之稱。君者,至尊之號,謂為羣生之所尊貴也。不曰洞真尊神,而曰大洞者,乃三洞未分,總為大洞。如二儀未判,謂之混沌也。尊神言其主也,蓋高而無至,仰之日尊。炁母混成,不測為神,此合理炁而言也。又稱丈人者,是炁之主宰而最尊最先者也。

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玉皇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

混洞太無元者,混以不分為義,洞以虛通為義,太以極大為義,無以真空為義。此明大道之本體,渾淪洞徹,先天地生而實無形體之可即,故曰混洞太無也。然專曰混洞而不曰太無,則混洞幾淪於一物,而不足為天地萬物之宗本。專言太無而不言混洞,則太無反淪於空寂,而不足為陰陽萬化之樞紐。通謂之元,則統之有宗,而乃所以為發生之本也。高上玉皇之炁者,三寶本地,俱出言名之表,故通稱為上,然尋跡取本,玉清最高,故加稱高上也。皇者,光大之名。王者,含潤之德。明此妙本,雖復靈絕空無而有光大含潤之德,是炁之祖,至尊至貴而理之所寓也。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者,乃混沌之先,未有歲數可紀,故但以炁言,數積至此,然後龍漢劫開。九乃陽數。經云:積陽成天是也。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者。龍漢乃始劫之名,屬東方天境。元年是初時之號,亦非如今世之年數也。所謂化生者,乃有而無形,無而有精,非由形生故稱為化。如《洞神經》云:妙像無形,應感有體,真精妙炁,化成姿容是也。後二說同。此乃無象之象,非狀之狀,惟道為身,不屬空有矣。出書時者,即龍漢劫初之時,出洞真十二部之書也。且當是之時,人物未兆,何由出書,殊不知是書之文,是炁之所結也。纔有是炁,便具是書,而炁之所以然者,皆書之理也。高上大有玉清官乃天寶君之治所也。

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炁也。

此靈寶君為洞玄教主,諸義見前。

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玉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

赤者,南方之色。此言色相之明煥也,亦是將顯赤書之象。然雖有色四而未分,故曰赤混。既言赤混,則可名於有。又言太無,則可名於無。今合而言之,蓋表真空妙有,混然無間,乃所以為萬化之元也。《度人經》云:混洞赤文,無無上真。亦此意也。上玉義見前。虛者,體本空洞,全具上玉之德。理雖存焉,然非實有形器,常自虛通之謂也。

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一劫至赤明元年,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

前日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此日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者,蓋元年乃初劫也,謂之開圖乃化元顯發,文彩已露而靈寶君生於是時也。赤明乃第二劫名,屬南方天境。經一劫者,龍漢劫也。是靈寶君生於龍漢之中,而出書於赤明之初也。加度人二字者,蓋靈寶君實為傳教度人之祖。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官乃靈寶君所治之官,亦藏經之所也。

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上玉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黑。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

神者,變化不測,超然無累之義。寶君之說同前。洞神教主,則神寶其跡也,冥寂玄通元上玉虛之炁,其本也。冥言窃漢,寂謂恬夷,玄乃不滯,通即無壅。此明妙本雖冥漠四絕,湛寂恬夷,而常通不壅,迥然無滯也。餘義同前。通稱元者,以其均為萬善之宗長,萬化之本始也。然此三者,前之兩元同稱太無,後之兩炁同稱玉虛,是中之元本乎上,而下之炁本乎中,故中之元與炁特兼二者,豈非所以逗一眿之流通而無間歟。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蓋經龍漢、赤明為二劫。而上皇乃中央劫名,當洞神教主下化,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官,即其所都之號也。詳觀三元所積之炁,其數各有差等。自上元至中元,所减之數巳迥不同等,而下之愈不逮前,可見運度漸促,猶人之一身少而壯,壯而老也歟。

此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一也。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寶,皆三炁之尊神,號生三炁,三號合生九炁。

自無而有,有亦強名。從一而三,三不離一。雖三元之號異,本一致以同歸。謂之年殊,則龍漢、赤明、上皇之分;謂之號異,則玉清、上清、太清之別。然實本於元始之祖炁,而總於洞真之上道。故云本同一也。當其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獨非體之至妙者乎。及乎號之以年,名之以炁,豈非跡之可名者乎。然跡未嘗離體,而體亦未嘗異述也。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或依《七籤混沌篇》 云:一炁分為玄元始三炁,而理三寶,遂以治三寶為句未穩。上云此三號,而下云本同一也,是攝三而一。又云分為三炁者,乃即一而三也。《三天正法經》云:始炁青,青炁精澄曰清微天。元炁白,白炁精澄日禹餘天。玄炁黃,黃炁精澄曰大赤天。三炁俱生空洞之中,自一分三,以統三天之治,然後導運御世也。三寶者,即天寶、靈寶、神寶也。是為炁中之主宰,故曰尊神。三炁即玄元始也。號生三炁,乃每號又各生三炁,故三號合生九炁。《正法經》云:三天既立,始炁生混,混炁蒼,蒼炁精澄,生鬱單無量天。混炁生洞,洞炁赤,生無量壽天。洞炁生皓,皓炁蒼,生梵監須延天。元炁生昊,或作昱。昊炁綠,生兜術天。昊炁生景,景炁黃,生不驕樂天。景炁生遁,遁炁白,生化應聲天。玄炁生融,融炁,生梵輔天。融炁生炎,炎炁碧,生清明天。炎炁生演,演炁黑,生無想天。九炁並生於上三炁之中,與上炁相去各九億萬劫也。其在人身,則三炁三寶,乃元神、元炁、元精也。居人三丹田,而分鎮九宮也。

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

《消魔真經守一品》云:一曰始無,是為玉清。二曰元洞,是為上清。三曰玄空,是為太清。則是出乎太空之先,乃原於始無未見炁者,所謂元神是也。隱乎空洞之中,乃合元洞、玄空而言,所謂元炁、元精是也。當是時也,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所以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音無聲。蓋即其始而觀之,則沖漠無朕,初無聲臭之可求。然而陰陽動靜之理,莫不悉具於其中。此其所以為導運御世之本也。

導運御世,開闢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運推數極,三炁開光。上章贊本宣
化。○炁清高澄,積陽成天。炁結凝滓,積滯成地。

導者,啟迪也。御者,宰制也。若有使之然者,此乃樞紐玄運,紀綱造化,而二儀以之開闢,三炁以之變通者也。三色則青、白、黃也。三炁則始、元、玄也。當其三色冥一,混混沌沌,將分未分,乍存乍亡,或離或合,倏有倏無,亭毒既久,運愈推移,數亦隨之,數既滿足,炁乃開光。炁之輕清者屬陽,故浮於上而高澄,積而為天。炁之重濁者屬陰,故滯於下而凝滓,積而為地。自三炁開光,乃至成天成地,皆其序也。

九炁列正,日月星宿,陰陽五行,人民品物,並受生成。上章分辨儀象,立奠三才。

此言九炁為萬物之根,即經中所稱者是也。《正法經》云:三三化生,以至九元是也。列則整然而有序也。正則貞固而不邪也。蓋混然之中,燦然倫理,不相假借,不相侵奪,此統之有宗,而會之有元故也。日者,太陽之精。月者,太陰之精。星者,按《星經序》云:星者,體生於地,精發於天。宿者,列星也。陰陽者,元炁之動靜屈伸,而陰陽分焉。五行者,質具於地,而炁行於天。以質而言,其生之序,則水、火、木、金、土也。以炁而言,其行之序,則木、火、土、金、水也。乃至人民之眾,品頻之繁,亦莫非由九炁列正,而後生成也。

天地萬化,自非三元所育,九炁所導,莫能生也。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上章言攝跡崇本。

育者,慈養之謂也。導者,推運之謂也。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非三元所育不能也。品物流形,各正性命,非九炁所導不能也。此其所以紀綱造化,流行古今,而為天地之尊,萬物之根也。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者,乃三而九,九而三,復歸于一也。《正法經》所謂從九反一,乃入道真是也。蓋即其造化發育之本而推之,則知三元之實德,渾然一體,冲漠無眹,卓然立極於天地之先,而為天地萬化之準則。故其所以賦與萬物,各各無欠無餘,所謂降衷是也。

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炁結形,故九月神布、炁滿能聲。聲尚神戶具.九天稱慶。太乙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祇,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讀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馬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上章言人貫三才,重生緣會。

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物之根。惟人生於胞胎之中,兼天地萬物之稟受,所以最靈而獨貴,為天地之心也。三元育養,即生育天地,而為天地之主宰者,人得之以為性,乃秉彝之善也。九炁結形,即運行兩間,賦與萬物,而為萬物宗本者,人得其正以為體,乃結形之資也。九月數足,九天之炁盡降,神者寓於是炁,而混融無間,故炁滿而神亦周布於一身矣。聲又其神炁之激發者也。尚,取也,具,全也。謂能聲取其神具也。九天稱慶者,蓋天以生物為心,故九天之帝因其炁之無夭閼,而得遂成人,則贊而喜之也。太一執符者,《太丹隱書》云: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康五神,上入紫房,各奉青玉案,上有五符,次呈帝君。此言太一執符者,乃五神則太一為首也。故《大洞玉經》云:太一神夫子,左執兆符籍。蓋太一乃反胎始形之神也,名日務猶收,人之初生,執符而混合萬神也。既生則守人玉枕之下泥丸後戶。帝君品命,主錄勒籍者,帝君逢或作絳字凌梵,一名七靈,一名神丈人,品定命分之高下。人既生矣,則守兩眉中閒紫戶之外宮。主錄,即司錄君也。勒籍,謂勒其命籍也。司命定算者,即中央司命丈人,若名理明,初定其算也。形生之後,則守人絳宮心房之中血孔之戶。五帝監生者,即五方之帝也。青帝彫梁際,赤帝長來覺,白帝彭或作彰字安幸,黑帝保成昌,黃帝林虛夫,或作含光露。同監人之生也。聖母衛房者,即九天聖母司其生成,故衛其房室也。天神地祇,三界備守。在天曰神,以其陰陽不測故也。在地曰祇,以其隤然示人故也。三界,即上中下、天地水三界之神。齊備衛守,謂莫不敬護也。九天司馬,即總仙大司馬長生法師,栢成欻生也。庭者,中央之位。東乃生炁之方。九過者,章數足也。男則唱恭而敬諾,尊而稱慶之意。女則唱奉而敬順,悅而順承之意。此尊卑貴賤所以分也。命章,即九章也。所謂不下命章,則終不生者,蓋逆順吉凶,生死一機而已,故反是則不能生矣。○以上神名出《三天君列紀》。

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

所謂還生者,蓋天理混然,人所固有,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故生於人道,則天理復還矣。濯形太陽者,離至陰而沐至陽也。蜀註云:纔得人身,必詣南丹火鍊池中,滌以黃華之水,然後投胎就舍,方得成人。不曰黃華而曰太陽者。黃華者,陽之精,在日之上館,一名洞陽宮。中有流火之池,池中有黃華真水,其間天人常以此水灌濯形容也。併存于此。○夫人之神與三寶合德,炁與九天同根,頭足象天地,七竅應三光,三才相通,其機一也。宜乎驚天駭地,貴亦難勝,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然則為人,可不自貴乎哉。

所以能愛其形,保其神,貴其炁,固其根,終不死壞而得神仙,骨肉同飛,上登三清,是與三炁合德,九炁齊并也。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炁,貴其形,寶其命,愛其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上章乃贊重勸修。

且夫人之形,象天而法地,應三才而具五行,血氣之所營,聰明之所託,其可不愛之乎。然形非徒形,必有使形者存焉。是以又當保其神也。《南華經》云: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貴其炁者,嗇之而不敢妄用也。固其根者,守之而不離其本也。故云守中抱一,與天相畢。此終不死壞之義也。夫如是則始於愛形而終於踐形,始於保神而終於窮神,然後乘雲炁而遊太清,是與三炁合德,九炁齊并也。其或反是,則幾何不壞滅而離其本真哉。蓋自取之耳。○自三號至此,分為五章。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合成音,結成靈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生炁結形,自然之章。上章乃贊自然體全用具。

此申言生神章之文,乃合三洞飛玄之炁,結而成音,故曰三合成音,結成靈文,其中混合百神,隱韻內名,而有生炁結形之功用也。隱韻乃諸天之隱韻也,內名乃萬神之內名也。

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靈寶誦之,以開九幽長夜之魂。神寶誦之,以制萬靈。太一誦之,以具身神。帝君誦之,以結形。九天誦之,以生人。上章乃言誦章功德,玄應隨量。學士誦之,以昇天。

天寶君應化於龍漢之初,當是時也,上無復色,下無復淵,溟涬大梵,寥廓無光。天寶以自然之章,開而闢之,則上下列位,天地開光也。靈寶君應化於龍漢開圖,乃為度人之祖,故以開九幽長夜之魂也。神寶君應化於赤明元年,實為萬神之主,故云以制萬靈,制謂總御之也。太一即務猷收,乃眾神之尊,故誦之則具足身中之神也。帝君即逢凌梵也。結形乃結炁成形也。九天即九天之帝也。以上蓋言誦章之功,利他之行也。夫誦與聞對,誦則施其惠,聞則受其惠。而學士居六對之間,乃自利者也,及其成功,則利他矣。雖隨其所用,而功各不同,然實一道也。

鬼靈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幽魂聞之,以開度。枯朽聞之,以發烟。嬰孩聞之,以能言。死骸聞之,以還人。上章乃言羣品皈依,應量自利。

發烟猶煖氣上蒸,將以生物。烟乃融和之氣也。《大洞經》云:七玄更起況景生烟是也。

三寶神奧,萬品生根。故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聞也。上章乃言歸本返寂。

神者,妙萬化而不測。奧者,隱至理而難知。其所以為萬品之生根者,至玄至妙,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聞。根猶草木之根,人所不見,而實為長茂之本也。然上文既言鬼靈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而此又云非鬼神凡夫所知聞,何哉。蓋上言九章玄功,乃道用之至著者也,而此論三寶神奧,乃道體之至微者也。○自九天生神章至此,分為四章。

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滅度轉輸,終歸仙道,形與神同,不相遠離,俱入道真。

《八素真經》云:太上道三,上真道七,中真道六,下真道八。而九章乃大洞之門戶,洞經在上真道中之第五品,故曰上道也。尸解者,則五解之類也。滅度轉輪者,如《度人經》所謂末學道淺,仙品未充,運應滅度。又云轉輪不滅,便得神仙是也。所謂學與希慕,皆求而未至者之事,故或得尸解,滅度轉輪,然苟有是志而學之不已,終亦必歸於仙道,故得形與神同,不相遠離,而皆入於道真矣。凡為學之功,必至於道真,然後為極地。然欲至道真,則又非此文不可也。

而無此文,則胞胎結滯,死炁固根,真景不守,生炁無律,九戶閡塞,體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炁而行。學得此法,可坐致自然。上章言贊勸齊舉。

夫人生胞胎之中,皆稟九天之炁,凝而成人。既生而胞中有十二結節,盤固五內。五內滯閥,結不可解,節不可滅。故人之病由於節滯,人之命絕,由於結固也。《青靈陽安元君道經》云:五藏百結,生於萬疾,玄一林虛,開關解結,結絕病散,神精盈溢,仙道日臻,死道日絕。求於大洞,每章皆有此意。蓋胎根不斷,則難逭輪迴,結節不解,則無由生炁。此乃生神之要訣,修真之先務也。徒受一形,若寄炁而行者,謂雖有此身,不知生神之道,何異行尸。苟知此文而坐進此道,則混合百神,化為帝一,入無出有,舞輪空玄,坐致自然,信不誣矣。

三寶尊重,九天至真,祕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陽玉臺。自非天地一開,其文不出。元始禁書,非鬼神所聞。竊之者風刀萬劫,魂死無生。依科遵奉,形神同仙。上章乃言祕重尊奉。

生神經乃三寶尊重之文,九天至真之訓,祕於大有之宮。《五老玉檢》云:大有者,九天之紫宮,九重緘鐍之深也。格則几案之類,臺則安經之所,自非龍漢開圖,神王冒禁懇請,則此文豈得而見之。宜乎竊之者獲罪,遵奉者神仙。按《大洞雌一經》載太上科令云:傳受天書而殃鍾其祖先者,是重其宣言之罪,防其泄漏之盟耳。又按《黑錄上篇》載水火官外,又有風刀左右二官。左風考官,主治受經符寶訣,無盟修行,貪財自鬻,將損天科之罪。右刀考官,治伏誓告盟,背違師友,評論善惡,攻伐根本,莫大之罪也。由是觀之,則竊之者當戒,而遵奉者勉焉。

三元宮中宿有金名,紫字刻書,來生應為三清神仙之人,當得此文。有其緣會,當齎金寶,奉師效心,依科盟受,閉心奉行,慎勿輕泄,風刀考身。上章乃勉
宿善戒輕傳。

三元官,即三清官也。《五老玉檢》

云:昔隱禁此書,世無知焉。惟太玄有金閣玉名瓊札紫簡,三元有併晨隱錄,丹臺有黃字之文,將是當來必真人者,乃得受之耳。既有受經之因緣時會,又當齎金寶,奉師效心,依科盟受。既受之後,所謂閉心奉行者,乃默默而行也。風刀義見前。

修行之法,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夷心默念,清香執戒,入室東向,扣齒九通,調聲正炁,誦詠寶章。上章言捨事入道,澄心契元。

按《虛皇四十九章經》云: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學道,清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夫清齋者,心齋也。《南華真經》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聽止於耳,心止於符。炁也者,虛而待物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故嚴君平云:虛心以原道德,靜炁以期神明。而陸脩靜齋集亦云:夫人體非聖真,而處身五濁,三尸強盛,內生攻賊,九竅四關,各有所趣,施為之間,動入死地。故設科教儀範之文,以齊其外,著注念凝神之法,以正其心。復以胎元鍊炁之方,制其食味,祈真朝謝之品,滌其過尤,然後趨於學。不學之徒,臻乎冥寂,栖於損之又損之府,契乎無為,則邪譎之關鍵不開,鎮靜之純和可致。蓋人業習深重,難遽合道,使之因齋以屏緣,息心而契道,故須千日長齋,不關人事,則心專而其功久且熟矣。乃得諸根塵漏,自然淨盡。大抵人之一心,儻非妙悟,則不能當體澄寂,故云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是以一真之元,未免隨諸根而散漏。今既諸塵消盡,則心自夷而念自默矣。夷心者,坦然平夷。默念者,寂然無念也。然後清香執戒。清香取薰,和炁蓊冥,通真達聖。清以表其心之清,香以表其德之馨也。戒者,檢身律己,止過防非之謂也。執者,寶而持之之謂也。夫既能夷心默念,則一真澄湛,萬法悉空,乃深造乎不持不犯之妙,又何以執戒為哉。雖然唯聖,罔念作狂,苟不如是,則澄治之功疏矣。故必靜存之體先立,然後動察之用,自然昭著也。入室東向者,取其炁也。叩齒九通者,集眾神也。九者,陽數也。《高上寶書神明經》云:叩齒之法,左為天鐘,右為天磬,中為天鼓。若去卻不祥,則鳴天鐘,制伏邪惡,當鳴天磬。若存思集神,念道至真,當鳴天鼓。要閉口緩頰,使聲虛而響應深也。《登真隱訣》云:齒者,膽神之外扞,胃神之威力,坎神之英華也。豈非以外扞而去不祥,以威力而制邪惡,以英華而感至真乎。然後調聲正炁,誦詠寶章。夫聲既調,則知其炁已正,蓋發見於外者如此。故曰心和則炁和,炁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隱註訣》曰:誦經至五百言,則叩齒三通,以舌舐上下唇,咽液三過,令人炁不極而聲清也。經中此一節,蓋指人入道之要法,學者宜盡心焉。豈直口誦而已哉。

誦之一過,聲聞九天。誦之二過,天地設恭。誦之三過,三界禮房。誦之四過,天王降仙。誦之五過,五帝朝真。誦之六過,魔王束身。誦之七過,星宿停關。誦之八過,幽夜光明。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

能依前文修行之法,故誦章之應如此。且以兩儀言之,一為陽儀,為天,故一過聲聞九天。二為陰儀,為地,故二過天地設恭也。後文云二過響地,此本專言地。以前一過方聲聞九天,至此則天神地祇並設恭矣,故兼言之。如《度人經》所謂天地設禮是也。三過表三才之既立,故合三界神靈,莫不敬禮其房也。四過天王降仙。四過以應四象,則東方蒼天、南方丹天、西方素天、北方玄天,四大天王各會集,神仙來降其所。五過五帝朝真。五過,應五行,故五方之帝各總真以來朝,猶護魂侍魄之意。六過魔王束身。六乃太陰之數,蓋六天魔王乃六天故炁也。其力量與天齊同,元始布化,其魔並生,干試學者,初歷小魔,後歷大魔,試之已過,方乃保舉,上登仙品。今於六過,乃六陰數極之時,魔威盛大,而我以六過之功足以伏之,且使之斂束身首,不敢妄干,其功勝矣。七過星宿停關。蓋七過應七星,象人之七竅,今云停關,亦如《度人經》所謂一時停輪之義。八過幽夜光明,蓋八乃少陰數也,幽夜陰所也,今乃乘陽炁而光明矣。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九過功德既備,則其所感有不期然而然者,蓋諸天莫非九天之炁所化而生,一切神靈亦不能外是炁而有,所以莫不翕然而來衛也。

一過徹天,胞原宣通。

三才一理,本自貫通,是以一過應一元,故云徹天,胞原由之而宣通。且天一生水,在人為精。《內觀經》云: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乃由元一黃演之炁,而為之生端,其炁升降不失其度,則生理昌矣。

二過響地,胎結解根。

二過應二儀,故前文兼言天地設恭也。聲發響應,陽唱陰和,天一地二,其序然也。二過響地,則胎結因之而解根,蓋胎根係於地故也。夫地二生火,在人為神,形兆則神有所寓。《內觀經》云:二月為胎,形兆胚也。然胎既兆,則有故根為之結矣。必得洞冥紫戶之炁以滋之,而為之斬根斷死戶,熙頤養嬰童,則胎根之結解矣。

三過神禮,魂門練仙。練與鍊同,古字通用,後同。

三過應三才,蓋天三生木,在人為魂。《內觀經》云: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必得長靈明仙之炁,以總統三雲,則魂門練仙矣。

四過天王降仙,魄戶閉關。

四過應四象,上應四天。蓋地四生金,在人為魄。《內觀經》云:四月陰神為七魄,靜鎮形也。必得碭尸冥演由之炁以滋之,則神公攝遊炁而練素華矣。所謂閉關,乃閉其死炁之關,以杜外邪,存生炁也。

五過五帝朝真,藏腑清凍。

五過應五行,五帝則五方五炁之主宰者也。蓋天五生土,人生五月,五藏乃分。脾土之數始足,見於內為藏,於外為肉。《內觀經》云:五月五行分五藏,以安神也。故必五藏全具,然後五帝朝真也。此皆五仙中靈之炁,以練元藏腑,則紫戶生仙矣。腑者,五藏之配也。為受盛之府也,如小腸為心府,大腸為肺府,膽為肝府,胃為脾府,膀胱為腎府,三焦為命門府是也。

六過魔王伏諾,胃管生津。

六過應六律。功用至此,可以制六陰之魔,故六天魔王,皆伏而敬於心,諾而順於辭也。夫六者,水之成數,故以津言。《內觀經》云:六月六律定六府,用滋靈也。是必得高真沖融之炁以滋之,則斬伐胞樹,滯心遊超上京矣。且府之右有六,而獨言胃何也。蓋胃屬土,為五行之主,可以總括五行。以四時言之,每季土旺一十八日,以五行言之,則非土不成故也。若以藏府之配於十干言之,如甲乙為木,肝膽當之,丙丁為火,心與小腸當之,戊己屬土,脾胃當之,庚辛為金,肺與大腸當之,壬癸為水,腎與膀胱當之。則胃之位適當其六矣。水得土則止,故胃為承津之所也。

七過星宿朗明,孔竅開聰。

七過應七星,在人為七竅。七者火之成數,火能照物,故應星宿之光。《內觀經》云:七月七星開七竅,通光明也。是得高仙洞笈之炁以滋之而開也。章云七誦重關開是也。

八過幽夜顯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

八過應八卦,在人為八景。八者木之成數。木性慈仁,位應東方,出震之地,主陽明之生炁,萬類由之而發生,乃幽夜光明之象,故人之受生,自一炁為祖,而分三元於三部三田之中。一元各具八景,共為二十四真。故上部八景,泥九為君;中部八景,神主絳官;下部八景,其神關元。《內觀經》云: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良由真靈化凝之炁有以滋之,故形神整具而高遊,無終敗矣。按《七籤》 解結法及《迴元經》云:上部八景:腦神覺元子,字道都。髮神玄文華,字道衡。皮膚神通眾仲,字道連。目神虛監生,字道童。頂髓神靈模蓋,字道周。膂神益歷輔,字道柱。鼻神沖龍玉,字道微。舌神始梁峙,字道岐。中部八景:喉神百流放,字道通。肺神素靈生,字道平。心神煥陽昌,字道明。肝神開君童,字道青。膽神龍德拘,字道放。左腎神春元真,字道卿。右腎神象地無,字道生。脾神寶元全,字道騫。下部八景:胃神同朱育,朱一作來。字道展窮。腸中神兆滕康,字道還大。小腸神蓬送留,字道廚。胴中神受享勃,字道靈。胸膈神廣瑛宅,字道仲。兩滕神辟假馬,字道成。左陰右陽中神扶流起,字道圭。右陰左陽中神苞表明,字道生。

九過諸天下臨,三關五藏,六腑九宮,金樓玉室,十二重門,紫戶玉閤,三萬六千關節,根源本始,一時生神。上章言如法行道功德等漸。

九過應九天,故諸天下臨以合人之九宮。九者,金之成數,物成則堅定屬金,四序亦以秋為成物之時也。《內觀經》云: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惟其德用既備,故名其天曰無想無結無愛天,而號其炁曰自然玄照之炁也。三關者,上玉京關,中夾脊雙關,下尾閒關是也。五藏者,心、肝、脾、肺、腎也。六腑者,大腸為尚書府,小腸為元陽府,膽為蘭臺府,膀胱為太和府,胃為太素府,三焦為無極府也。九宮者,兩眉間入三分為雙田宮,卻入一寸為明堂宮,三寸為丹田宮,亦名泥丸宮,四寸為流珠宮,五寸為帝一宮,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宮,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宮。而五藏亦有九宮也。金樓則重樓也。玉室者,腦之別名也。十二重門者,《黃庭經》云:重中樓闕十二環。註云:喉嚨十二重也。紫戶者,《素靈中篇》云:兩眉之上,其裹有紫戶。玉閤者,《黃庭》謂之玉堂,亦名玉閤也。所謂三萬六千關節,根元本始,一時生神者,蓋形體則漸成,惟神無方,體炁足則神具,非由次第而有,故云一時生神也。《九丹精中記》云:天神一萬八千,身神一萬八千,共三萬六千神,神炁具足,於是而生。以上九過之應,不惟顯生人之理,學士聖胎其道一也。

九過為一遍。一遍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十遍通炁,制御萬靈,魔王保舉,列上諸天。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遍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萬遍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上章乃序效階差,終致極果。

一章為一過,九過而生神備足,乃一炁通變,自然而然也。一遍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如《三洞珠囊》云:天真昤降,見授大經,上仙之道,誦而學之,遂成真人。友者,與五帝為儔侶也。別者,序其階差也。十遍則是十倍其功,乃可制御萬靈。百遍通神,坐制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其功又優,故能坐致自然。如六甲致行廚之類,太一度以五符,元君受其生籍也。千遍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者,如太上四極真人曰:六炁順運於十方,六甲周行於幽冥。隱化無方,上補天真。飛虛駕景,玉女執巾。萬神奉衛,真人造房是也。夫總行上真之道,則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前導鳳歌,後從玄鈞也。萬遍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者,《雌一玉檢》云:於是五老翼軒,八風扇羽,神電前驅,玉華扶轂,乘雲駕龍,白日昇天。故《黃庭經》亦云: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是也。或者以寶章應感之功,經中其言甚著,而誦者如牛毛,得者如麟角,遂以迂遠目之,甚至訕笑而慢侮之,是可憫也。《道德經》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不足,有不信。夫所謂精者,濳天而天,濳地而地,在人而人,在物而物,天地人物,聖真鬼神,同此精也。況夫人之一身,法天象地,備具萬物,獨貴而最靈,故其感通而甚易。昔之忠臣孝子,動天地,感鬼神,載之史冊者,不可勝紀。彼特一時精誠之至,其應猶爾。而况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夷心默念,純乎其天者歟。嗚呼,吾於安而行之者,不可得而見矣,利而行之者,萬未一二,勉強而行之者,千無二三。矧夫疑信半之,念慮雜之,好惡賊之,嗜欲汨之,人事累之。其在我者何如也,而可以咎聖經之不驗乎。古之人以修誦而得神仙,如魏紫虛、李順興、司馬子微之類多矣。今學經之士,縱未絕緣離世,苟能金石其志,背塵合真,至心受誦,久久不已,必階仙品無疑也。然苟信不足,則有不信矣。勉之哉,勉之哉。○自夫學上道至此,分六章。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一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二

清源天慶觀道士圭山董思靖著

元始天尊時靜處閑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幃中。熙夷養素,空碧練真,耽咀洞慧,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上章言權立時處,顯示容儀。

此經直從天地萬化原頭說起,所以不立序分。蓋元始即自然之本體,而此章即自然之炁結自然之章,成自然之音,非由演說故也。然無序分,則此經又何自而傳,故至此方序出教之因,以示後學。夫上聖濟物之心,雖無時而不然,然亦必待感而後應,所以靜處偃息,自適怡然。神王啟請,則應而不藏。自時靜處至七寶幛中,乃權立時處,存其體也。自是而下,則因體以顯用也。熙者,和也。夷者,平也。養素,則抱純素之道也。空者,如太虛也。碧者,玄之義也。則是遊心於虛,合炁於玄,以練其真也。耽咀洞慧,則嚌味道真也。俯研生神,則研詠生神之章也。理微太混者,謂其理無形聲之可即,故日微也。然於至無之中,萬善畢具,混然一致,故曰太混也。嘯朗九天者,流響於九天之上,宣暢其和心以達于天地而及乎萬物也。

是時飛天大聖無極神王,玉輔上宰、四協侍晨,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憑瓊顏而妙感,仰靈眸而開衿,竊神章而踴躍,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機而悟會,冒靈盻而披心。上章言神王應機,將陳己問。

飛天大聖無極神王者,如《度人經》中所載十方飛天神王是也。謂之飛天,言其述之無滯也。謂之大聖,備眾德而不居也。無極則極其尊之稱也,神王則是以主宰而言也。玉輔上宰者,金闕有四天帝,謂之輔臣也。制斷宣揚,謂之宰。四協侍晨,一作宸。如世之前凝後丞,左輔右弼者。協,謂和也。此皆元始至尊近臣之號也。當其虛心以將啟問,故日清齋也。建節乃神王所持,以召眾神之節也。自憑瓊顏而妙感,至冒靈盻而披心,乃神王於侍側,感天尊俯研嘯朗之餘,心生踴躍,所以乘其感發之機,而悟其因緣慶會,冒靈眸之顧盻,而披其宿心,此正神王潔己以進之時也。

於是飛天大聖無極神王,前進作禮,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擢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司侍晨。上章言整儀啟問,自述己職。

此一節皆神王致詞於至尊之前也。且云不以才德之短狹見棄,而蒙洗濯於玄津之中,頓悟凝寂重玄之道,獲登神王之位,總御生死之錄,領括天仙之職。至於賞監七覺,則是舉察學仙者之行也。七覺者,按《太上八素真經》云:識神生知是其一也,知而能見是其二也,見而能從是其三也,從而能習是其四也,習而能堅是其五也,堅而能成是其六也,成而不居是其七也。七覺七階,由乎一覺,覺有深淺,次第為七,此其義也。遠覽遐方,謂其智明周於萬物。雍觀上宰,對司侍晨,是指上文玉輔上宰、四協侍宸而言也。雍者,和也。所謂雍觀者,猶二人相視,莫逆於心之意,則是志同而顏悅也。對司則是職同而位並也。蓋當時輔弼同德,各有憂憫劫運,弘道善救之心,而神王以此自任啟請也。賞監,一本作掌監。

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鼓筆,料別種人,考算功過,善惡當分。上章言乘時興愍,宣任濟善。

神王既在近臣之位,有可啟請之機,又值將終之會,當乘此機應此會,以弘道度人為己任也。履者,遇也。九者,陽之極也。太陽者,《正法經》云:天運九千九百周為陽蝕,地轉九千三百度為陰勃。陽極則氣窮於太陰,陰勃則炁極於太陽。故陰否則蝕,陽激則勃,謂之大劫。大劫交則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尸漂於無涯,孤爽悲於洪波。又云:五帝料簡於善惡,當此之時,萬惡絕種,鬼魔滅跡,八荒四極,萬不遺一。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無青籙白簡所不能脫也。履九太陽,則是遇此太陽之炁,窮於太陰,乃陽蝕之時也。洞理陰符者,洞則通也,符則陰籍,謂通理陰數之籍,而撫掌於兆民也。大運將期,數終甲申者,乃劫會之交,將及其時。按《正法經》云:承唐之後,數四十六丁亥,前後中間、甲申之年,乃小劫之會也。又按《三洞上清境無量經》云:陽九之數一千八百年,遇甲為大陽九。百六之數一千六百年,遇申為大百六。陽九不遇甲,百六不遇申,不為灾矣。則甲申乃灾劫之會也。蓋陽極則生陰,故為大水。所謂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鼓筆,料別種人,考算功過,善惡當分者,如《正法經》之言是也。

自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依元陽玉匱,受度者 應平聲,當也。下同。 二十四萬人。

按《七籤》劫運篇云:九天丈人於開皇時算定天元,校推劫運,白簡青籙,得道人名,記皇民譜錄。數極唐堯,是為小劫一交,其中損益有二十四萬人,應為得道者是也。元陽乃紫微之官,玉匱即藏受度者名籍之櫝也。

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序,仙曹空廢,官僚不充,遊散 上聲,猶員外之職也。 職司,皆應選人。

按五劫次序以配五行,則開皇屬水。云開皇以後,數至甲申,此則抵洪流蕩穢之期也。

依元陽玉曆,當於三代,更料有心積善建功,為三界所舉,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以充其任。又當別舉一十二萬人,以充儲官。 上章明三代選人,以充仙任。

玉曆者,紀劫運仙曹之書也。《龜山元錄》云:天尊結元洞之炁,為玉曆之書。《天篆度人經· 元洞玉曆章》云:元始天尊命天真皇人,以玉曆紀元洞混化之初,劫運流復之本,諸天分境,結元洞正陽之炁為玉曆,以紀天真天民劫運功積升退之道,明九聖九品之階是也。三代者,即赤明以來,上皇元年,開皇以後是也。儲者,副貳之官也。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圖,

《三元玉檢經》云:明玄圖於上館,理五符於胎尊,方可名載玄圖。玄圖者,即玄都之圖錄也。宿名者,謂刻名於未生之前也。

或以骨像合仙,

如正一天師眉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腦,玉枕峰起,垂手過膝。又如魏華存之五藏紫絡,鳳骨龍姿等是也。

或以滅度,因緣轉輪;

謂仙品未充,運應滅度,蛻形而去,計日而得更生者也。因者,所作之因。緣者,所會之緣。謂以因緣轉輪而證果,如《上清飛行九晨玉經》云:北極星,天之太常,主昇進,下領學者之身,凡功勤得道,轉輪階級,悉總之焉。

或以篤好三寶,善功徹天;

三寶有三。本經天寶、靈寶、神寶,分為玄元始三炁,降於人為三田,曰精、曰炁、曰神,此內三寶也。教有道寶、經寶、師寶。三寶,太上三尊也。經寶,三洞四輔真經也。師寶,十方得道眾聖及經籍度三師。此外三寶也,皆學道之士所當篤好。又《內祕真藏經》云:責性寂滅,塵累無染,戒行不虧,是名法寶。嗔性不起,不憤外塵,定無生轉,是名師寶。癡性無取,無惱無患,慧通無礙,是名道寶。此三寶非內非外,非聲非色,謂之篤好則寶之深而體之至也。夫如是,則一真澄湛,善莫大焉。

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

《太霄琅書》曰:真仙登聖,非師不成。且人生而蒙,長而無師則愚,是道德實由師傳而後得。可不盡四事供養之儀,而肘行膝步,趨下風以服勤乎。學者果盡其道,則必為天地水三官所稱賞也。

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

齊一其心曰齋。止過閑非曰戒。修則進修而不已。奉則稟承而不違。功者,勤行而見諸事業。德者,體道而自得於己。積之愈深,則可感神明,通天地矣。《抱朴子》曰:陰不積,則不足以感動神明也。

或施散財寶,建立道堂;

此謂立觀度人者。按《業報因緣經》曰:散施之法,一則內賊不起,二則外賊不生。內外安靜,眾禍消除。所以法有布施,破彼慳心,聖力冥通,隨力受報。然此猶涉於布施之相,若夫不住相之施,則不見能施之我,不見所施之物,不見所施之人,此其福德,亦不可以限量論矣。

或救卹窮乏,濟度天人;

所謂天人者,同稟於天而為人者也。《抱朴子》云:立功為上,除過次之。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是以上士處世大慈,平等兼濟為德。積此殊因,即登善果。

或為三師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三師者,度師、籍師、經師也。謂為世三師,宣揚道妙,立功不已,至于充足,則天官為書名矣。

考算簿錄,三官相應,皆逆註種名,上下有別,毫分無遺。 上章明隨因證果,詮次善等。

蜀註云:三元有三官,分為九官,總二十七府,百二十曹。左陽生官,右陰死官。左府青簿,書有功者。右府黑簿,書有罪者。若有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專於一曹也。所以竅實其事,有三年之考者,有九年之考者,有二十四年之考者,其功曹與三府相應不差,方行奏列,逆註種民之名。蓋無色界之上,有四種民天,乃洪灾不到之所,天地再開,則為民種,故日種民。逆註者,謂時未至而先註也。如《八素經》云:得其道者,皆青宮逆註於未生之前是也。逆字,如《易大傳》 知來者逆之逆。

又九幽之府,被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拔九幽玉匱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滿足,應受開度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 上章明遷拔宿善,充太平民。

按九幽之府,即地官所治,乃拘治罪魂之所。今探擇及此,可見至仁之無外也。東華青宮,乃扶桑洞陽宮太乙救苦天尊之所治也。蓋緣甲申之劫,當行驅除,所以青宮預下九龍符命,闢九府之獄,揀擇其於玉匱中夙名有善功德之魂,恐其例歸驅除也。非惟拔之使免驅除,又將使之更生,為再開之劫,後聖太平之民也。《紫文上經》云:涉乎三灾而不傷。又曰:必觀更生於太平是矣。

當此之時,生死交會,善惡分判,得過者真為樂哉。

當此劫會之期,生死善惡之類,從而分別,得度此劫者,豈不樂哉。《正法經》 云:有得其文,與三炁齊具,經百六而無拘,履洪波而弗沉,將無羽而振翮,倚空霄而翱翔,奉迎聖君於上清宮,更受鍊於金門之精,皆此意也。

然三官相切,文墨紛紜,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萬聖顯駕,晝夜無閑,功過平等,使生死無偏。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 上章明應會料別,慮失平等。

三官者,天、地、水三官也。相切者,謂互相督切也。文墨紛紜者,言其參校互考生死善惡之籍,雜然其多也。龍門者,按《水經》,其地在河東皮氐音支縣,乃天下河源所會之地。是以甲申洪灾將至,故先於此會諸水神,定以劫期,然後激為洪流。當是時也,萬惡絕種,鬼魔滅逵,八荒四極,萬不遺一。惟有善人種民,合免洪灾者,即鳥母督促,飛仙之馭,迎上崑崙之墟。鳥母,乃水之侯神也。《五老禳大劫經》云:九河受對,洪灾激川,水母徘徊,鳥馬成莘。萬聖顯駕者,《正法經》云:聖君顯駕於明霞之館,五老料簡於善惡之籙,則是檢察探訪,日夜不停。有功則舉之,有過則黜之,務在平等,恐諸司考校之誤,乃至生死之或偏也。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者,雖在下而考校者有人,在上而監察者又有人,然猶恐善善者未彰,惡惡者未當,或有虧於公道。此實神王之所憂,蓋慎之至也。

大期既切,觸事闕替,恒 胡登切,常也。 恐一旦受罹公門。

謂大劫之期既已迫切,而是事及仙曹之屬,皆未免欠闕廢替,恐一旦受不及之譴於公門也。

伏聞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憐蒼生,開九天之奧,以濟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賤臣所可參聞。然大數有期,甲申垂終,運度促急,大法宜行。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聞於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者也。緣玆上陳,懼觸天顏,願見哀愍,賜所未聞。 上章乃開心自任,哀求法要。

造,設也。謂天尊設大慈之化,意在垂憐蒼生,當開出九天之祕奧,以濟兆民。神王欲請寶章,故先以此啟請天尊也。明科有禁戒,即經所謂四萬劫一行,及輕泄之戒是也。謂如禁戒,則非賤臣所可參聞。然灾劫之期既切,天尊慈憐眾生,必不忍問大法,即生神章也。謂當出神章,以行於世矣。有心,即有志於道而未聞大法者也。考算者,三官考算善惡也。謂神章既出,則庶使有志於道者,在於考算善惡未分之際,得聞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皆可以度洪灾而為種民矣。既以開示其視聽,又使勸化其未悟,神王憂世之心,何如哉。古二仙之求人,甚於人之求仙,信矣。願見哀愍,乃神王願天尊哀愍其憂勤,而賜以前所未聞之法也。詳觀始末,蓋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又曰: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則是舉仙曹度種民之職,皆屬於神王矣。然世之善人少而惡人多,故仙曹之職不充,種民之數未及,皆神王之憂也。所以再拜直前,冒禁啟請,豈非思溺由己,而獨以斯道自任也歟。○自元始天尊時靜處至此,分九章。

於是天尊撫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良久,忽然歎日:上範虛漠,理微大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至極難一禹,妙亦難超。 上章明天尊應機,讚道將授。

撫几高抗,凝神遐想者。乃天尊欲答而未答之容也。仰誦洞章者,仰首而誦空洞之玉章也。嘯詠琳琅者,和心宣暢而發之於聲,如美玉之韻,和而清徹也。如是玩味良久,復欺道法高妙,非可遽以一言而盡是。又欲使聽者了達聲塵,不逐語言教相也。上範虛漠者。範,法也。謂此章乃上法,而其本體則沖虛寂漠,大至於不可圍,如《度人經》所謂巍巍大範,德難可勝是也。理微太幽者,謂其理之微妙幽隱,精至於無倫也。道達重玄者,謂此道了達重玄,而不滯於有無也。炁冠神霄者,九霄以神霄為首,而玉章之炁,又為神霄之冠也。此蓋明本逵俱勝,理炁混融,體全用備,語默俱玄,實無形器聲臭之可即。此其理之至中至正,至妙至玄,不可以復加矣。故贊之日:至極難言,妙亦難超也。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遐盻極覽,領綜無窮,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自此一節及下文,皆元始獎諭,申明其職,併以告戒神王之語。帝位者,即金闕有四天帝,謂之輔臣是也。謂子雖任神王之職,而位則帝也。飛天翼於瓊闕者,言神王飛空御景,以翼贊於瓊闕也。《大洞玉經》註云:瓊闕乃太微之所館,天帝之玉宇也。四宰輔於明輪者,乃玉輔上宰、四協侍宸,同佐輔於明輪,蓋是時俱在啟請之列也。明輪者,按《大洞玉經》註:皇上四老真人,常乘明玉之輪。則明輪即玉車也。遐盻極覽,領綜無窮者,乃總御生死,領括天仙,必遠覽遐方,使無遺佚也。又當調理萬化,使之雍和得所,又撫料蒼生,而簡其善惡,使之分毫無失。此皆神王之任也。明輪,又按《七籤》三界寶籙云:崑崙山上按九炁,以為璇璣之輪也。

今大運啟期,三五告辰,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四宮選舉,以充種民,三代昏亂,善惡宜分。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興廢之際,事須開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三五者,《三元品戒經》云:三元校戒地下五嶽,與一切神靈,同詣三元宮中,齋諸天地及兆民生死緣對宿根簿錄,上詣諸天。此亦告以劫會之辰也。又《正法經》云:大劫終則九天數盡,六天運窮則炁激於三五。三五相乘,其數十五,此合九六數也。九老陽,六老陰。故下云陽九百六也。告辰,乃告極之時也。只按本文,則三元五嶽之說亦通,互按他經,則九六之說為是。蜀註云:若以大衍之數考之,則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節,二十節為一紀,三紀為一元,每元四千五百六十年,數盡三元,是為一劫也。又梵元祖晨道君筆錄:天元運乘五劫,元洞以明祖炁,玉曆以紀天元,劫會五周,復歸其一。則所謂五劫者,配五行也。龍漢屬木,赤明屬火,上皇屬土,延康屬金,開皇屬水。今云大運啟期,三五告辰者,乃大劫已啟定期,而三元五行之數,皆告極於此時也。《鳳臺曲素上經》 云:大劫有終運,運交二象傾,龍門斷天河,三五反相征是也。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者。按《靈寶天地運度經》云:夫天厄謂之陽九,地厄謂之百六。《正法經》云:陰否則蝕,陽激則勃。陰陽蝕勃,則天地改易。則是百六應陰之極,陽九乃陽之窮。應機激揚,則洪泉鼓波,而萬灾震天矣。四宮選舉,以充種民者,四宮如方諸青華之類。蜀註云:男則有童初、有蕭閒焉,女則有易遷、有含真焉。是為四宮。《真語》亦載此名。此皆選仙之司,故宜選舉其人,以充種民天之名數也。然三代錄籍所載,善惡混淆,尚昏暗而未明,錯亂而未整。當此之時,善惡之籍皆宜分判明白,庶可毫分無失矣。所以再三叮嚀,戒於神王,謂此所關甚重,子當勤心兆民,其疲勞又當過於三官,蓋任愈重而心愈勞也。興廢之際,事須開能者,謂當劫壞劫興之時,其事所係者大。又須開盡其能而為之,蓋少有纖毫自逸之心,則於事不能盡其力,皆為自欺也。今以相委,汝其勉之。此至尊勸勵之辭也。

寶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行。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 上章乃天尊讚許,勉勤戒祕。

《三寶大有金書》,其理至妙,其禁至重,乃飛玄之炁三會成音,九天之上靈風鼓奏,自然音聲,故曰靈音。本施於上聖,非鬼神所可聞也。又明真之格,尚未當行,故曰冒禁相付。宜其祝之以祕重,而勿輕傳矣。謂勿輕傳者,非祕而不傳,使叉傳之於善人也。自於是天尊撫几至此,分二章,乃序分也。

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笈,雲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長跪,以付飛天無極神王。 上章乃言出命傳經,眾真具儀。 法事既畢,諸天復位。上章言授經既畢,歛儀反寂。

登命九天司馬,乃栢成欻欽生也。及侍仙玉郎,乃典經之官,紫陽乃藏經之所也。玉笈者,以玉為笈筍也。雲錦,乃盛經之囊也。四輔列位者,即四協侍宸,定高下而列其位也。五老監真者,即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眇太靈祖老、婆鬱洪京仙老,總監眾真之數也。而中黃太一上帝,乃命以受經之時辰也。《九真明科中品》云:不·得不告盟而披寶文,所以高上玉帝則唱其受經之盟也。夫傳經之威儀品式,具載於明真之典,今皆一依其格也。蜀註云:三元官中俯仰之格,總二千四百條是也。南向者,乃授經者南向,而弟子北面也。長跪者,敬而授之也。傳經法事既畢,則諸天復其位矣。○自登命九天司馬至此,分二章,乃流通分也。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故太一試觀,攝生十方,領會洞虛,啟誓丹青。

此乃天尊復以前義告於神王,言此經尊祕者如此。故常令太一上帝試觀於人間,試之過,方啟誓而傳焉。試字或作戒觀。但《金玄羽章經》亦云:皆五老授圖,太一試觀。又《玉清隱書》云:帝君領括眾天,試觀十方。則試字為是矣。攝生十方領會洞虛者,總攝生炁於十方,而使有心者俱得神領意會於洞虛之道,乃可授經也。洞,乃通達也。虛,乃廓徹也。言道體之靈通虛徹,為眾妙之會歸也。太一乃萬神之宗,而又主試觀之職,其道然也。夫如是,則心空境空,理寂事寂,能虛能寂,萬理俱會,傳受之妙,執過於斯。所以古者傳經,必叉先對齋,謂師已齋,弟子亦齋,故日對齋,良由此也。苟或不然,則是緣心聽法,其法亦緣,無由悟入。是必如此,然後啟誓丹青。啟誓者,告盟也。丹青者,如諸科所載,飲丹水以代歃血,斷青絲以代割髮是也。

自無億劫因緣,宿名帝圖,不得參見。得盻篇目,九祖同仙。當採擇其人應
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齋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慎之則享祚,漏之則禍
臻。享祚則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禍則考流億劫,痛於毒湯,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也。

謂此玉章得之者鈴度世,故非有億劫功德因緣,名在圖錄者,不得參見。得見之者,則九祖同仙矣。如《洞玄大有妙經》青童君日:凡有金骨玉髓,名參青宮,得有此文,祕而施行,與真同功。贖罪拔難,宿結咸解,九玄之祖,於是而欣,己身昇騰,上宴玉京也。當採擇其人應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齋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此又戒神王當擇如是之人,依如是之科,而後流傳此經也。夫流通大教,乃上聖之本心,而所以重其禁戒者,直為輕泄漏慢者設耳。前真不云乎,遇人不傳祕天道,非人而傳泄天寶。蓋非祕此道也,實難乎其人。故《太霄琅書》云:遇賢便傳,不拘定數是也。然則所謂億劫因緣者,何如耶。蓋經中所謂篤好三寶之類也。有此善行則名入圖錄,乃兆受經之階也。所謂七百年中者,應傳經之限期也。亦必清齋千日,又當齋金帛以為信而後傳。如《太上素靈大有玉篇》 云:七百年內有其人,亦聽三傳是也。其科云齋上金三兩,紫紋百尺,青繒二十七尺,絲五兩,沉香一斤,丹一兩,詣師造齋,上誓九元北帝太靈萬真領仙玉司,以為盟信,誓約寶祕,奉行靈文,不得輕泄,宣露神真,愆盟負科,殃及九祖,皆此意也。○自三寶至諸天復位,作六段,分二十八章。○天尊重告至此一章,申贊祕重,後出章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二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三

清源天慶觀道士圭山董思靖著

鬱單無量天生神棠第一

此九章乃自然之文。一演開闢天地,化生人物之元。二顯修真行道之事。三述料別善惡,劫運再造之因。然實總論生神生身,成真證聖之要。《大藏疏》云:鬱單乃大梵之音也。此天中人證果立位,功德無量,故以名天也。《太極金書祕字》 云:此天精魂開陽之炁,主人泥丸宮上真內神。

帝真胞命元元一黃演之炁

帝者,以其主宰而言。真者,以其純粹無雜也。《大洞三天君列紀》云:帝真名始明精,字元陽昌。九炁分化,皆從帝真之命,是以九章皆以帝真為宗,在人身乃命門下黃庭。元王總主炁命,為人生身中之本也。胞者,太虛有神,總御元炁,凝而為胞,生於真土。古人云:兆生一月為胞,乾道成男,則陰包於陽,坤道成女,則陽包於陰。此胞之義也。命者,天命流行,付與萬物者也。元者,萬物之所以資始資生之本也。元一黃演者,炁之名,諸本多脫元字。蜀本、浙東本皆有元字,今從之。夫元者,天理之方行。一者,妙炁之初分。黃者,純靜中和之義。
演者,流行宣通之意。蓋此天帝真,主宰是炁,而為人胞命之元也。人之命門,乃在黃庭之際,故其炁黃演,其神桃康。人生之初,皆稟此炁,九天司馬又誦此章,而感天通胞也。學士誦而行之,則命元不衰,神生靈矣。自此以下,三天皆始炁而生。

混合空洞炁,飛爽浮幽寥。延康無期劫,眇眇離本條。苦魂沉九夜,乘晨希
陽翹。

《消魔守一品》云:一曰始無也,二曰元洞也,三曰玄空也。蓋三元之祖炁,為萬品之生根,今混合而凝於命門,則飛遊之魂爽自浮,而升於幽冥寂寥之中矣。延康者,壞劫之名,杳默無期限之可數,爽魂既淪於其中,則眇茫幽遠,離其本生之條矣。冥冥之中即九夜也,然沉之既久則復陽,遷善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欲乘其晨光,而翹心希慕於陽景矣。

大有通玄戶,鬱單降晨霄。黃雲凝靈府,陰陽炁象交。胞元結長命,惡根應 平聲,當也。 化消。

大有乃玉清宮名,此雖高超物表,然實為生物之元也。玄戶乃始生胞元之通路,蓋此天之炁,自大有而下通玄戶也。於是鬱單之炁,自神霄日月域也而降命于胞元也。黃雲即黃炁也。《陽精經》云:採黃炁於鬱單是也。結胞之所,乃神靈之會府。蓋天炁既降,地炁即騰,陰陽妙合,炁象交和,鬱為黃雲,凝於靈府也。原夫乾坤交媾於亥位,一陽妊娠於壬子,胞元始結,腎命先具,兆形生神,善意滋長,炁命綿綿而長存,則宿業惡根落滅而化消矣。若修真之法,則《大洞經》 云:胞囊玉清,胎結開明,七祖返胎,我命長生是也。而大有乃泥丸之宮,晨霄乃六合之景,兩目間也。幽寥即玄冥之下,延康則戌亥之時。乘晨希陽,即一陽方萌之候也。

桃康合精延,二帝秀玉飄。灌溉胞命門,精練神不彫。

桃康者,桃君孩道康,乃命門之神,一名胞根,字合精延。《太丹隱書》云:桃康攝稟炁之命。故兆始之時,則造化胞元,成人之後,則守人臍下。二帝者,帝真與桃君也。秀玉飄者,謂純和而秀潔也。《洞經》云:森瓊林之柯於命門,亦此意也。故玉飄,《大藏疏》作玉標,是也。命門乃胞根所繫之地,惟生生之理發源於此,故二帝時時運生黑以灌溉其根,精練其神,使胞元不至於彫枯也。修真之士言之,則《黃庭經》云:溉養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是也。

九天命靈章,生神神自超。元君遏死路,司馬誦洞謠。一唱萬真和,九遍諸天朝。稽首恭劫年,慶此榮舊苗。

此生意益滋,於是九天即下靈章以生神,則其神自然超越也。元君者,疏云:即三素元君也。蓋胞元既成,則元君為之遏絕其死炁之路。司馬,即總仙大司馬。洞謠,即靈章也。蓋天道貴生,故司馬一唱於此,而萬真皆和於彼,此感應之妙也。至於九遍,則諸天皆下臨而朝會,稽首恭讚其劫年已過,再遇太平之運,而慶此舊苗之復榮也。惟性根人所固有,以其歷劫而不壞,故得返生,則云榮舊苗也。或者疑此章方第一,而遽有九遍諸天朝之句。後第二章胎元方具,便日九遍成人功,乃至他章皆有此類,以為意義有躐等者。殊不知元炁方聚,生意既萌,則四肢百體盡在其中,譬如草木,其萌葉之初,枝葉已具,但以次開張爾。故一天之炁,則必有九轉之功,一章之中,各具始生終成之義,誦章之數亦須逐章各周九遍,修真之士不可不識也。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生神章第二

疏云:上上者,上之又上也。禪善者,大梵音也。地上曰定善也。《祕字》云:此天魂精陽明之炁,主人明堂中真內神。

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戶之炁

帝真命元,義見前。人生二月,為胎形兆胚也。洞者,通也。謂此炁能通冥昧,而實原於紫戶也。紫戶在天九宮之內,在人兩眉間高一寸,卻入三分,右為紫戶。謂居上元而實為胎根之主也。

無量結紫戶,炁尊天中王。開度飛玄爽,凝化輪空洞。故根離昔愛,緣本思舊宗。幽夜淪遐劫,對盡大運通。

蓋言無量天結紫戶之炁,為人胎命之元,而此炁之神至尊,為天中王也。人既生矣,此炁息於命門,綿綿長存,如國有君,實為一身之主也。且夫往來屈伸,原於一炁,故開度飛玄之爽以更生,則凝妙化之精,運空洞之炁,而復造胎元也。然愛乃輪迴之根本,先當淨盡。是以故根落滅,昔愛脫離,推緣其本,而思復其固有之宗矣。所謂幽夜淪遐劫,對盡大運通。蓋自昔淪於幽夜遐遠劫中,今方得愛累已消,報對淨盡,復還生道,而遇此大運之亨通也。遐劫即延康劫也。延康,以劫言之則壞劫也,以日言之則夜也,以人言之則死也。

帝真始明精,號曰字元陽。嬰兒伯史原,結胎守黃房。斬根斷死戶,熙頤養嬰童。

《三天君列紀》云:命門下一黃庭元王,始明精,字元陽昌,一名嬰兄胎,一名伯史原。又云:車軸下戶是死炁之門,黃庭元王嚴固守之,使百血結凝,神炁不散,拔出地戶,超度八難也。《太一玉錄》云:太一胞胎之精,變化之主,故能結胎成形於黃房之中,黃房即兆形之所也。伯史原或作史伯華者,誤也。蓋史伯華乃上一赤子玄凝天,治在泥九,今云結胎守黃房,則非其所矣。且黃房者,乃陰陽之樞機,生死之關鍵,生殺之機,問不容髮。以其位言之,自是而下則泉曲府也,升乎上則為陽明生之道也,趨乎下則為幽陰死之道也。《度人經》云: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韋,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是也。若非生神之道,有以斬伐其邪根,斷塞其死戶,則烏能使神炁熙頤而養嬰童哉。

禪善導靈炁,玄哺飛天芳。華景秀玉質,精練自成容。務玄育上生,羅列備明堂。

此禪善天帝,又推導以靈妙之炁,玄哺以飛天之芳。玄哺,蓋默養之也,如大洞雌一哺養百神之類。飛天芳,乃太和之炁,道之英華也。靈炁既導,玄哺益滋,則神光生而玉質漸秀,精練久而容貌自成,此皆胎中之變化自然也。《列紀》云:胎中一元白炁君,名務玄子,字育上生。從泥丸中入,下布五藏之上,故能混合眾神而羅列,備具於明堂之間也。或云此章胎命方具,體未完備,明堂安在。殊不知一元之炁纔兆,百骸之理已具,奚待次第而後有焉。况此多述修真生神解結之旨,又豈必專言初生之時事哉。

太虛感靈會,命我生神章。一唱動九玄,二誦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聖慶元吉,散花禮太空。諸天並歡悅,一切稽首恭。

太虛有神,應感莫測,務玄既與眾神備列於明堂,則太虛中萬靈自來會集,乃命以生神章也。玄者,天之色也。一唱動九玄,即誦之一過,聲聞九天也。二誦天地通,即誦之二過,天地設恭也。蓋天地相通,陰陽混合,交通成和,則萬物生焉,三才具焉。至於九遍,然後成人之功用備矣。當是時也,天命流行,付與萬物,初受以生,渾然天理,惟善與吉而已。所以諸天大聖莫不稱慶其元吉,而且散花設禮於太空之中,蓋敬重生道故也。夫萬象憑虛生,感化各以類,惟人能致虛之極,則神自靈妙,所謂虛室生白,神明自來,學者當自得之。

梵監須延天生神章第三

疏云:梵者,高舉之名。監者,照見之義。須延者,大梵之音也。又明義云:示以高舉,須修延年。《祕字》云:此天魂精始陽之炁,主上丹田下真內神。

帝真魂命元長靈明仙之炁

帝真命元,義見前。三月為魂,故以魂言。長靈明仙,乃炁之名。疏云:此炁延長而神靈也,仙為陽明,故日明仙也。

須延總三雲,玄元始炁分。落落大梵布,華京翠玉尊。

三雲即三炁也,青黃白三炁,謂之三素雲。夫玄元始之炁分為九天,自鬱單等三天乃始炁所生,兜術等三天乃元炁所生,梵輔等三天乃玄炁所生也。須延天乃上三天之終,始炁既足元炁,元炁皆從此分而下,故曰須延總三雲,玄元始炁分也。落落者,乃廣大之貌。三炁既分,則諸天各有景域,而萬範列布於太虛之中也。玉京山,一名華京也。翠玉者,生炁光華之色也。言此山最為諸天之尊,乃總炁上元之所,其在人則泥丸宮也。

明梵飛玄景,開度長夜魂。遊爽赴期歸,炁炁返故根。

且夫人之受生,必本於梵炁。明梵者,謂梵炁之光明也。此炁原於飛玄之景,而下開度長夜之魂也。飛玄者,即三洞飛玄之炁是也。此則萬神萬炁之所宗,故能使遊蕩魂爽,剋期赴於生所,如返故都,故日歸也。從此炁炁歸根,生意滋矣。所謂返故根者,猶榮舊苗之意。

太帝號陽堂,字曰八靈君。九關綠迴道,胎炁生上元。凌梵度命籍,太一輔精延。泥丸敷帝席,三部八景分。魂生攝遊炁,九轉自成仙。

太帝精魂,名陽堂玉,字八靈。九關魂,名綠迴道,字絕冥。綠或作錄。言此諸神,皆總胎炁於上元宮也。帝君名逢凌梵,字履昌靈,守人紫戶內宮,司人年命。故大洞帝君呪日:帝君度符籍,正炁召萬神是也。太一尊神名務猷收,桃君字合精延。蓋桃君乃攝始炁之命,而太一為一炁之先,所以至此則相轉而生魂也。泥九九宮,皆帝君出入宴息之所,故帝席既敷布於其間,則三部八景之神,自然各分其宮位矣。且夫神炁,母子也,故魂之攝炁,猶母召子,翕然從之。及功至於九轉,則仙道成矣。

琅琅九天音,玉章生萬神。三遍列正位,炁參八辰門。玄關遏死戶,靈鎮津液源。應會感靈數,明道潜迴輪。慶此嬰兒蛻,稽首讚洞文。

此誦詠九天玉章之音,琅然和而清也。蓋是道之妙用,不外乎一炁之化育,而未嘗倚乎一炁者也。生神玉章妙炁所結,神能攝炁,炁能留神,今誦此章則炁聚而神有所寓,故曰生萬神也。玄經云:三生萬物,是以三遍,則萬神列位矣。八辰者,疏曰:按《妙真經》云:辰戌丑未子午卯酉,謂之八辰,配合八卦,以應人天罪福之門。《度人經》云:上開八門,飛天法輪,而近取於身,則首宮是也。謂之參者,乃炁交合於八門也。玄關者,上丹田也。《真誥》云:守閉玄關,內存九真,三炁運液,灌溉丹田,皆此意也。蓋玄關既守,則死戶遏塞。靈者,即其中所主之神也。神既安鎮於此關,則玄泉自通,故為津液之源也。當此之時,內與冥會相應,靈數相感,大道乃明輪迴之機,於是潜息靈數,謂得當生之數也。修真之士,欲成聖胎,漸斷輪迴,尤當以明道為先。按《靈寶度人永斷輪迴妙經》 云: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當無心,若無妄心,即無三業。眾生迷妄,指識為心,分別有無,計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即虛幻,覺了能知,本是道元,何關心事。認心著境,即住生死,若無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斷輪迴。乃至諸大天仙,高真帝王,以無妄心,證位聖真,自然得道。如是則聖胎就而仙道成矣。故慶此嬰兒之蛻,讚此洞章之功也。

寂然兜術天生神章第四

疏云:寂然者,無聲也。兜術者,大梵之音也。又兜乃容受,術乃通途也。以其體之寂然靜一而量,則無所不容,理則可以通行。謂能體此道,則居此天也。《祕字》云:此天魂精太場之炁,主人洞陽官上真內神。

帝真魄命元暘尸冥演由之炁

人生四月為魄,故以魄言。碭尸冥演由,乃炁之名也。疏云:碭與蕩同,謂此炁能蕩尸魄之冥昧也。演,敷布也。由,洞通也。謂能敷布潜通於魄戶也。大抵天號炁名,亦難拘其實義。自此以下三天,皆自元炁而生。

寂然無色宗,兜術抗大羅。靈化四景分,萬條翠朱霞。

此寂然兜術天,乃獨在大羅三天之下,無色界四天之上,為無色之宗,而直與大羅相抗接也。其元炁既生此天之後,又分靈散景,以生無色界四天,故日靈化四景分也。其天之境,七寶騫林,萬條蓊翠,森然列於朱霞之中,此皆言天中之景象也。

遊魄不顧反,一逝洞羣魔。神公攝遊炁,飄飄練素華。

此言魄乃陰屬,喜人之死。《黃庭經》云:魂欲上天魄入泉是也。所以大洞有制魄之法焉。疏云:遊魄所以沉淪,不知顧反者,由失其道,故一逝同於羣魔而不反。於是神公乃總攝其遊散之炁,則魄神受制而練其素華矣。神公,則《玉清大道經》生魂育魄呪云:中有玉真號曰神公是也。魄藏於肺,屬金,其色白而又主炁,故欲練其炁,使生華也。

榮秀樁劫期,乘運應靈圖。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一唱萬真會,騫爽合成家。

夫萬物滋榮,一炁而已,今既攝練其炁則本固末茂,其榮秀可等靈樁之劫期也。《真誥》紫微夫人歌云:宴盻廣寒官,萬椿愈童嬰。惟如是,則乘此運會而名應玄圖,乃至脫胎神化,莫不由玆而致。然儻非生神玉章,則曷能有此效哉。故曰空洞生神章,瓊音逸九霞也。謂逸響於九霄之上。九霞者,疏云:九天之朝炁也。此蓋聲和而天地斯應,故一唱之餘,萬真會集,皆自然而然者也。所以能使遊騫之爽,歸而與魂相合,安然不離其所也。家者,謂所居之地也。

九轉景靈備,鬱鬱耀玉葩。兜術開大有,一慶享祚多。上聖迴帝駕,嬰兒欻以歌。不勝良晨會,一切稽首和。

且玉章乃九炁之祖,若人受生,九炁圓備,方可成人。修真之士,九轉功就,乃得神仙。是以此纔四章,而已有九轉之語,蓋謂一炁既兆,必足其數,然後為成功也。景靈備者,疏云:景靈乃八景眾靈,皆全備也。鬱鬱者,茂盛貌。耀者,光明也。謂經九轉由肺炁乃足,鬱然粲發於玉葩矣。玉葩者,乃肺之英華也。兜術天帝,乃肺魄之主,於是上開大有之光以降于人,蓋大有之宮在玉京之北,應人泥丸也。一慶享祚多者,謂一獲生成之慶,則享福於無量矣。夫天地之大德曰生,所以諸天上聖莫不傾光迴駕而下臨嬰兄,乃欻然而歌,則聲全而神具矣。故九天稱慶,不勝喜讚其良辰之會而一切神靈亦莫不致恭而讚知矣。

波羅尼密不驕樂天生神章第五

疏云:波羅尼密,乃大梵之音也。於此音則是度彼也。不驕樂者,言此天之人能度於彼,不驕而樂也。夫道充於己而善可及人,則可樂矣。然放肆驕矜之心,亦易以生,此天理人欲,間不容髮。今能不驕而樂者,蓋有德以將之也。人有是德,則度五濁而入此天矣。《祕字》云:此天魂精上陽之炁,主絳宮中真內神。

帝真藏府命元五仙中靈之炁

五月五藏乃具,應真土之數,合正中之位,總括陰陽,包羅四象,故五仙中靈之炁,乃藏府之命元也。

翻翻五帝駕,飄飄玄上門。遊步黃華野,迴靈驕樂端。採集飛空景,舊爽多不存。

翻翻飄飄,皆飛揚之貌也。言五方五帝之車駕,皆飄飄然自玄上之門而下,遊步於黃華之鄉也。疏云:玄上門者,乃玄都之門也。黃華之精往於東井,則東井之分謂之黃華野,若以人身準之,乃脾部也。故《黃庭經》云:靈臺鬱靄望黃野,三寸異室有上下是也。蓋神遊於此,則可以迴眾靈於驕樂天之上,且又探集於飛空之中,以求其昔者不能自存之魂爽,使皆斂聚而復元也。下文太微無英,皆所以召之也。

太微迴黃旗,無英命靈膳。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公子輔黃寧,總錄具形神。

太微小童千景精,字會元子。故《玉清王呪》曰:太微小童常在帝前,其名景精,其姓干。合形太一,被服朱丹,五符命籍,捧持玉案。是太微為五符之主,故迴黃旗所以召諸神也。黃者,土之色。土居中央,籠罩四方,故曰迴黃也。無英公子玄元叔,字合符子。《上皇玉虛道君經》云:太一務命根,公子召合符。符即五符也。蓋主之者太微,召而合之者無英,旛以召命之旗,以號令之也。用此以攝召長夜之府,開度合生之魂。公子,即無英也。精血三真,名元生君,字黃靈玄。惟公子用肝之神,主血,故輔佐精血三真,總攝收錄其魂爽,使之備具形神也。且夫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孰過於中靈之炁哉。

玉章洞幽虛,五轉天地分。炁練元藏府,紫戶自生仙。數周眾真會,啟陽應感繁。玉女灌五香,聖母慶萬年。三界並歡樂,稽首禮天尊。

夫生神玉章之理,洞貫幽虛,故至於五轉,則天地之數分矣。蓋未分之前,混然一無至五轉,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五行之生數足矣。人之受生,亦必至此,然後五藏具,而參天兩地之數分矣。今既能練其炁於元藏府,則紫戶之仙自生矣。數周眾真會者,謂數周於九轉則造化全備,必致眾真之齊會也。啟陽應感繁者,陽乃生之屬,明之類也。啟陽者,即初生之時,開明之始也。當是之時,感應天神地衹之臨,不勝其多也。故玉女則以五香而灌濯,聖母則慶萬年之幸會,即衛房聖母是也。至於三界並歡樂,稽首禮天尊者,是歸生成之德於至尊也。

洞元化應聲天生神章第六

疏云:洞者,通也。謂三元相通也。化應聲者,謂此天之魔變化飛空,應人所欲,為種種色,作種種音,以試學者,若試之不惑,即保舉出三界矣。明義云:勸修真戒,令不惑亂,故顯此天應宣五德。《祕字》云:此天魂精元陽之炁,主中丹田下真內神。

帝真靈府命元高真沖融之炁

疏云:眾真集會之所,故曰靈府也。高真者,以理而言,沖融者,以炁而言。謂其理超乎色象之表,純乎真而無妄,而其炁則沖融,乃萬物資之以生,而後其靈有所寓,故為靈府命元也。

應聲無色界,霄映冠十方。迴化輸無影,冥期趣道場。靈駕不待轡,朗然生神章。

蜀註云:九天在三清之下,三界之上,則化應聲天,又在無色界天之上。今云應聲無色界者,言此天無色相,亦無界分,非三界之無色界也。而霄映之光洞朗諸天,迥冠於十方也。影,即景也。輪,即運轉也。上云無色界,此又云無影,則絕無髣髴可覩者矣。· 謂此天雖獨冠十方之上,而其帝真天人,斡旋大化於無景之中,常應冥會之期,以趣於道場也。道場者,即眾真共會之所,謂分靈降炁而合諸天以生神也。趣字,如《易繫辭》變通者趣時之義。靈駕不待轡,朗然生神章者,其天人尚無色影可覩,豈復待轡而後駕哉。然雖無色可覩,而是天之神章,自朗然成音可聞也。

空洞諒無崖,玄爽亦為彊。練胎返本初,長乘飛玄梁。蘄畜喪天真,散 上聲 思候履常。斬伐胞樹滯,心遊超上京。

空洞者即炁也,既非即有,亦非即無,故云諒無崖也。疏云:無崖,際也,謂此空洞之炁雖無崖際之可窮,而飛玄之爽,亦因之以為彊,彊為生意之盛也。於是練其胎元以復其本初,常乘飛玄之炁以為津梁,而度死戶也。乘字,世本多作乖,惟浙東本作乘,今從之。蘄,求也。畜,養也。侯,伺也。履,蹈也。生神之道,直以自然為宗,若有心於蘄畜,則是反喪失其天真,惟散思不慮,而伺其自蹈於天理之常,則斯能去其胞樹之滯,而心遊自超於上京矣。心遊,正如《南華經》 云:心有天遊之意。上京,乃玉京之上,謂與三元合德也。

願會既玄玄,悟我理兼忘。介福九天端,交禮地辰良。混化歸元一,高結元始王。稽首儔靈運,長謝囂塵張。

願會,謂夙願契會也。既者,盡也。玄玄者,玄之又玄也。謂於此時得契宿願,盡重玄I 之理也。叉盡達玄玄之理,乃為真悟,既悟則我理兼忘,謂忘其能悟之我,兼忘所悟之理也。既契此道,則天地合德而交敬,故日介福九天端,交禮地辰良也。夫如是則混妙化而歸元一,上與元始王為一體矣。稽首儔靈運者,疏云:儔,匹也。靈運者,神靈冥期之運也。既儔靈運,則與天為一,所以逍遙於三界之外,夫豈塵囂之所能累哉。

靈化梵輔天生神章第七

疏云:此天人神靈變化,輔梵炁以成化也。《祕字》云:此天精魂正陽之炁,主元谷宮上真內神。

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笈之炁

元即元神也,元神所舍之宮,虛而有容,故曰洞笈也。神與炁會,修之可為上仙,故曰高仙洞笈之炁也。自此下三天,皆自玄炁而生。

玄會統無崖,混炁歸梵輔。務猷運靈化,濳推無寒暑。乘數搆貞條,振袂拂輕羽。

此天乃玄炁所生,故玄界冥會,而所統者渺無崖際,妙混此炁,歸於梵輔天也。此言歸本以崇體,然後運化以顯用。而其炁中有神,為之主宰者,乃太一尊神,號務猷收,在人身則守人泥九後戶,為生成之本,斡運此靈化天之炁,以成妙造,莫非太一之功也。故使靈化之炁濳推,而自無寒暑之變。所謂寒暑者,《南華經》云:其熱焦火,其寒凝冰。有一於此,則中和之生意乖矣。聖胎凡胎,其義一也。惟推運而不失其和,則乘數而搆合貞固之條矣。貞條者,猶本條之類,蓋炁聚而神凝,根深而蒂固,則必有高舉之效,故日振袂拂輕羽也。

瓊房有妙韻,汎登高神所。圓輪無停映,真仙參列序。上上霄衢邈,洞元深萬巨。秀葉翳翠霞,停蔭清泠渚。

瓊房在九天之上,如《真誥》載太虛元君云:上寢瓊房,流行玉清是也。妙韻乃自然之音也。謂瓊房乃高神遊宴之所,汎登者如水之汎溢,真積力久,自然而至,非一毫人力之所能加也。圓輪者,天中自然日月也。光彩相映,不曾停息,而真仙森然列序於其中也。仰觀其上,則有高虛清明天之霄衢寥邈,俯瞰其下,則有洞元化應聲天之深遠巨萬,於中景象,則有秀葉翳空,如翠霞之色,以停蔭於清泠之渚。《八素陽歌》有云:我超騰羽蓋,徘徊清泠渚。此皆言瓊房之景象,而寓其仰觀俯察之妙也。若修真之士,以人身言之,則金房玉室,無聲之中,獨聞和焉。《黃庭經》云:內挾日月列宿陳,七曜九元冠生門。《度人經》云:金真朗郁,流響雲營,玉音攝炁,靈風聚烟,紫虛鬱秀,輔翼萬仙,千和萬合,自然成真是也。故《洞神經》 以肝為清泠之府也。

遨翫恰五神,繁想嘯明侶。五難緣理去,沖心自怡處。

疏云:遨翫者,遊宴之意也。怡者,悅樂也。五神,則五炁中之主宰者也。繁想者,累之多也。嘯明侶者,疏云:嘯命明德之儔侶也。故此繁想既消,則五難亦緣此理而去矣。所謂以理通諸礙是也。五難者,一除色累難,二絕愛累難,三斷貪累難,四息華競難,五無身累難,惟此難去者既去,然後可以飛度五戶,名入太玄矣。故《真誥》云:內累既消,魂魄亦柔,守之不倦,積之勿休,五難既遣,封伯作侯是也。故學道非難,息心為難。心法雙融,脫然無染,則沖和之心,怡怡然以道自處矣。此章乃七過之功,孔竅開聰,蓋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所感之門,在乎七竅,七竅之主,在乎一心,恐繁想之或邪,則向之開聰者,或為之所蔽,故必至於沖心自怡處,然後可成七轉之功也。

爽魂隨本根,亹亹 音尾,釋文勉勉之意。 空中佇。七誦重關開,豁滯非神武。運通由中發,高唱稽首舉。

爽魂者,乃魂精魄靈之蕩散者也。隨本根者,則是返本還元,歸根復命而不離也。夫如是,則混合為一,虛徹靈通,卓然而不倚,故能亹亹然獨立於空中也。七誦重關開者,是七過而孔竅開聰也。豁滯非神武者,生神玉章,自然之功用,豁除凝滯,乃非神之神,不武而武,一一天真,一一明妙,纖毫人力之私無與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也。故運會之通,非由外得,是以歌詠而稽首高舉矣。

高虛清明天生神章第八

明義云:此天示以虛玄高遠,清明洞耀,瑩鑒形軀,降炁三元,生人三宮,內為五藏,九府華蓋,上應金華宮,號高虛清明天也。此天中人,業行高遠,見地虛明,上生重霄,超出三界,上進仙品,升解脫門。《祕字》云:此天精魂通陽之炁,主陰極官中真內神。

帝真華府命元真靈化凝之炁

疏云:前章孔竅開聰,此明華府,總三部八景神也。真者,以其理之真實無妄也。靈者,以其炁之靈妙不滯也。蓋理炁混融,妙化凝合,所以周流古今,長靈長存,雖其用之變化莫測,而其體則無為凝寂也。

清明重霄上,合期慶雲際。玉章散沖心,孤景要靈會。

言此天在乎重霄之上。合期慶雲際者,謂契合玄期,而共會於慶雲之際也。孤景者,理蝸景淨,孤峭而不與物為對也。惟前章既言冲心自怡處,是又恐滯於一所而不能化,故此乃以玉章而散適其沖心,則能所兼忘,脫然獨化,而神靈自然會悟,蓋當體即道矣。

煥落景霞布,神衿靡不邁。玉條流逸響,從容虛妙語。

此一節皆紀真中之景象,得妙悟之旨,則觸境見心,物物如理,蓋其樂非在外也。煥落景霞布者,天人讚其華景敷布之異也。疏云:煥者,明也。落者,落落然也。景霞者,瑞霞也。神衿者,心也。靡不邁者,無不歷也。蓋言此心洞觀無窮也。玉條流逸響者,疏云:騫木之條,靈風鼓奏,其音流逸,有如從容虛妙之論也。

靈音振空洞,九玄離幽裔。感爽無凝滯,去留如解帶。明識生神章,高遊無終敗

靈音振空洞之妙,則九玄之魂莫不脫離於幽夜矣。蓋功用至此,則九祖升度。感爽無凝滯者,自利而利他也。爽字,世本多作賞字,蓋以音相似而誤也。蜀本、浙東本皆作爽,今從之。《萬光懺》云:真靈靜定,即得彼魂感化,有如影響,此言靜定中感應之妙也。蓋彼飛爽感悟此道,無復凝滯,則其去來自由,如解衣帶,言其易也。明識生神章,高遊無終敗者,謂了悟生神之道,則知自己元神,與道為一,故高遊物表,而終無敗壞之期也。夫如是,則陽九百六之灾,豈能及乎。

玄景耀雲衢,跡超神方外。應感無方圓,聊以運四大。研心稽首誦,眾聖共稱快。

玄景者,謂玄華之景色,騰耀於雲衢,則是徹上徹下,莫不洞明也。跡超神方外者,則超乎天地四方之外也。蓋論此天本跡至高,迥超物表,然神無方體,何所不在,豈定跡之所能拘哉。故應物不測,而妙本常寂,感圓應圓而不滯於圓,感方應方而不局於方,故云應感無方圓也。四大者,疏云:地水火風也。謂四大和合,以成此身,而生神之道,則妙乎萬物,雖復運化四大,而非四大之所能留礙,然亦不可離此四大,以馳心空妙,而外此別求,故云聊以運四大也。研心稽首誦,眾聖共稱快者,謂精研此理於心,而敬誦之,於是八過之功用已至,則上而諸聖,下而己躬,莫不同乎一道,所以皆樂而慶仙道之成,故曰眾聖共稱快也。

無想無結無愛天生神章第九

疏云:此天無復五欲之想,已斷胞胎之結,永無存形之愛,故舉其勝德以為名也。《祕字》云:此天精魂萌陽之炁,主丹田宮下真內神。夫處位乎上而生神於下,乃反復道也。

帝真神府命元自然玄照之炁

諸本皆作嶽府命元,惟所南鄭先生論議,則作神府,其義尤長,實為當也,今宜從之。此言陽明充實,光照無極,乃自然之成功也。故云自然玄照之炁也。

無結固無情,玄玄虛中澄。輪化無方序,數來亦叵乘。

人生胞胎之中,因血炁而有結,此結不解,生道不昌,兼以人神本靜而情擾之。情者,性之動也。動失其正,外着於物,乃成結滯。《南華經》云:物有以結之是也。所以隨業輪轉,感果無停,故修道之士,必練情以合性,情忘結解,乃可證妙三元,直造玄玄之域,則中虛而澄寂無為也。輪者,運轉也。謂玄寂無為,運化自然,無方可揆,無序可倫,則豈能乘之以數哉。叵者,不可也。乘者,謂以算數相乘也。《南華經》云: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亦此意也。

誰云無色平,峨峨多丘陵。冥心縱一往,高期清神徵。良遇非年歲,劫數安可稱。

自粗觀精,即無色為無物矣,以道觀道,則至無之中,妙有存焉。無色者,即無色界天也。無色界天之上方,是種民天也。種民天之上,乃大羅道境也。此章言功成德備,神登上境之事,若日誰云無色之上,坦然而無有乎,實峨峨多丘陵也。鬱羅蕭臺、玉山上京、三華離便、大有妙庭,皆在玉清之境,乃三清上帝宴居之所也。其在人身,則眼之上為無色界,而泥丸乃玉京山也。故冥心合道者,騰任一往,超三界而入玉京,乃所謂冥心縱一往,高期可以清神而任徵召也。獲此良遇,永證無為,是與三元合德,九炁齊并,不終不始,無死無生,既非年歲之可紀,又何劫數之足稱哉。徵字,一本作澂,即澄澈之義。

浮爽緣故條,返胎自有恒。靈感洞太虛,飛步霄上冰。津趣 七苟切,速也。 鼓萬流,濳凝真神登。無愛固無憂,高觀稽首昇。

蜀註云:經自初章胞元結長命,至于二章斬根斷死戶,三章魂生攝遊炁,四章神公攝遊炁,五章炁熙練元藏府,六章斬伐胞樹滯,至此五藏六府既具,則七章已後,方無作用之語。愚謂此章論胞胎,則神全炁足之時也,論修真,則道全德備之時也。故其言皆踐形肖德者之事,若前章或有及已成之意者,乃見因知果,此章尚及浮爽之語者,乃見果知因也。故每章亦皆互有此意。今云浮爽緣故條,蓋使輕浮之爽,循本歸根,盡復其固有之常也。夫如是則炁與九天而齊一,神感太虛而洞徹,故能飛步於霄上之境矣。故曰:靈感洞太虛,飛步霄上冰也。冰者,結凝而成,有體而無質,有堅定潔白之象也。津趣鼓萬流,濳凝真神登者,津乃天津河漢也。萬流者,言分派不一也。謂天津疾流,飛鼓萬派,非滯形者之所能至,鈴潛凝真神,然後能登。故紫微夫人云:玄波振滄濤,洪津鼓萬流,駕景盻玉虛,思與佳人遊。亦此意也。或云霄上冰乃腦也,炁蒸于上乃成津,以流潤于下,而神則復升于上境也。蜀註云:學此道者,必自無愛無憂為本。南極夫人云:從愛生憂,從憂生畏,無愛則無憂,無憂則無畏也。蓋得此道者,高超象外,三界獨步,否則沒溺生死,沉滯愛河,又奚足語生神之道哉。今曰高觀稽首昇者,乃一切無染,故能凌高絕觀,稽首而上昇矣。○按生神寶章,即元始天王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茨雲錦之囊所出九天之章也。於本經中讚之,有曰元始禁書,曰洞章,曰真文,曰寶章者,皆指此章無疑矣。何乃於本章之中,又有讚章之語,如司馬誦洞謠,玉章生萬神,瓊音逸九霞,玉章洞幽虛,朗然生神章,玉章散沖心,明識生神章。如斯之類,未知又果指何者為神章、瓊音、洞謠哉。無乃示人以章外之旨,使因此以求,其在我自然之章,默識而自得之歟。則所謂天地之尊、萬物之根者,信非文字之所能載。章乎章乎,口誦云乎哉。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三竟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四

清源天慶觀道士圭山董思靖著

太極真人頌二首

疏云:太極真人,即元甫也。歌德曰頌。此讚出三界之功,頌彼行人之德,以授仙公。或云此指徐來勒也。《真誥》云:霍山中有學道者王元甫,受太極真人青越飯法。《七籤上清經迷》云:西梁子乃受?飯方者,及王總真與安度明、又鎬京杜沖,並太極真人。則古仙任此職者非一。今疏中獨云元甫,又不著姓氏,未詳其的,姑闕之。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

疏云:至寂無言,感應有說,因情可以至無情,因心可以會無心,此蓋謂道乃萬化之本原,至於生育天地,運行日月,亦其自爾,初何心哉。人若求之,但至於無私心,則即心是道矣。今所謂可以有情求者,乃學者立求道之志也。夫學之之道,必先致知,然後學以求至聖人之域,故曰有情求也。

佇駕空洞中,迴盻翳滄流。淨明三界外,蕭蕭玉京遊。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趣。音陬 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七玄散幽夜,返胎順沉浮。冥期苟濳凝,陽九無虞憂。

空洞即三炁,乃三清之境也。謂佇駕於此,回視下方,皆雲翳滄流,蓋言甲申之劫,三灾到處,皆洪波也。惟有三毒俱消,心境凈明者,乃迥脫三界之外、蕭蕭然為玉京之遊矣。然此苟非如大洞雄一真法,所謂自無玄名帝圖,挺命合仙,及運值太平者,不得參聞此道。故曰: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趣也。冥趣者,即道也。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者。謂既悟此理,即心融境淨,故所寓之處,皆如此。落落者,廣大之貌。天漢澄者,天上之景。夫了一心而成道,專一炁以致柔,即此虛柔者為體,則一俯一仰之間,無非道也。其或七玄之魂散於幽夜者,亦皆乘此妙果,返本還元,混成聖胎,隨順劫運之沉浮,無有染著也。既得契此冥數之期,苟能濳神凝素,則雖陽九等灾,亦不足以致憂樂於胸中矣。

觀此去來會,時復為淹留。外身而身存,真仙會良儔。

疏云:前明內德.此明外化,慈悲之教。蓋已得證道者,苟不能推慈運悲,則是為貴樂所攝,增長我見,反成昧道矣。德至於此,自無是患,勸戒學者不得不然,謂茍遇此去來生死劫運之會,又當降應人天之中,為之淹留教化,成熟一切,令得道真。所謂以大智故,不往生死,以大悲故,不往長寂是也。外身者,忘己也。謂忘己濟物,乃外身也。然而在我者己,以與人己愈有,則靜一而不變,乃長存也。又況本無我乎。此其所以與道為一,而會真仙之良友矣。

亹亹玄中趣,理也。 湛湛音沈,深而清也。清漢波。代謝若旋環,椿木不改柯。

疏云:前章讚學人出三界之功,此章讚真人應化之勤也。謂勉勉然於玄中之趣,而俯視三界,但見清漢之波湛湛然也,乃靜觀萬化之代謝,有若旋環之無端,惟有妙本湛然,歷灾劫而不變,亦如隆冬之後,羣卉盡彫,而椿木之柯,則青未嘗改。此蓋以物喻理,其言如此。

靜心念至真,隨運順離羅。感應理常通,神識逮自徂。淡遊初無際,繁想洞九霞。飛根散玄葉,理反非有他。

疏云:此段又讚前真感應之德也。至真者,乃指飛天神王也,言靜心懷念,當時神王賞監七覺,領括天仙,懷慈羣品,勞心兆庶,隨劫運之交會,校錄籍紛紜,乃能各順條目之離散,羅布者一一區分,整然具舉,則其用心可謂勤矣。此倘非悟明本體,得其要領,而應機無滯者,則不能也。故繼曰:感應理常通也。蓋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及其去則無所復留,雖事物不齊,感者之機無窮,而應之理常通,實未嘗少吝,所謂寂感無邊方是也。神識逮自徂者,謂感之機雖不窮,而應之神妙詣理,各自造其極至也。疏云:適者,詣理也。逮者,至也。自徂者,乃自往也,蓋神者妙萬物而不測者也。故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乃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此謂感應之神,適詣於理,應於事物,則物各付物,事各付事,蓋不待推而後能隨事,各各自然,適詣其極至也。又疏云:感應之跡,乃聖人之教,隨分而應,謂物品不同,根機亦異,故出三洞諸法,令其當分得悟也。理常通者,言聖人常行善救,無時而不然。《玄經》曰: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無論已感未感,眾生各有道分,故聖人善理常以通物,有感必應,應又生感,故言感應理常通也。以其全神而應物,各至其物之極,而物不能汨之也。故此理常通,而其神適逮自徂矣。淡遊初無際者,此謂淡然漠然,遊於物之初,而與太虛同量,了無邊際也。《南華經》所謂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是也。繁想洞九霞者,蓋謂上聖圓明之量,浩無邊際,雖羣生想念之繁多,而感應不窮,然亦莫非於此無際量中起滅,在上聖知見洞徹視之,炳若九霞之騰布也。飛根散玄葉者,夫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則是靜為動之根,既以靜為根,則動為枝葉矣。根本靜,而散於動,則謂之飛根矣。葉本動,而動實原於靜,蓋亦未嘗離乎是性。故云玄葉矣。玄乃性之妙也。理反非有他者,謂既悟此理,則當體寂然,反乎真理,豈復更有他哉。蓋即念全真是也。夫如是,則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而動靜非二本矣。

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遐。甲申洪灾至,控翮王母家。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疏云:此結末勸獎學人也。常之為言,蓋無時而不然也。人能以常為法,誦玉章之文,行玉章之道,則功行顯著,自可以上徹九霄之遐遠也。苟值甲申之期,洪流之灾既至,則控御飛翩,而上升西王母之家矣。然此洪水之灾,蓋由眾生之所感果。謹按《靈寶蠲化水火灾癘經》云:天地有劫數窮極,水火之灾癘,惟上聖高尊、諸天帝王以安平之,則劫數無終,水火無激蝕之變。又云:人身有水火灾癘,惟大定無為,降火升水,以和平之,非至真上學所不能知。由是觀之,則人能六根清淨,大定無為,自可以平水火之癘,濟陰陽之愆。是以古之上仙,體萬物之真,得妙化之原,始則乘天地之正,而與造物者遊,終則掌劫會之期,而為造化之主。登神沖漠,領袖太無,任世運之更遷,而真常之湛寂,尚何炁數之能拘哉。按《西王母傳》云: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一號太靈九光龜臺金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炁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故以東華至真之炁,化生木公,西華至真之炁,化生金母。體柔順之本,為陰極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羣品,所居官闕,有金城千重,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臺,紫碧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下有弱水九重,洪波萬丈,非颷車羽輪,則不可到。軒砌之下,植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榦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琅然,皆九奏八會之音。應《上清寶經三洞玉書》凡有授度,咸關預焉。而神洲乃在所治之東南也。其應在人身,則梵炁之宮,土之正府,乃九宮之根也。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者。疏云:十二年為一紀,今永享無終之紀,又豈知歷年劫之多哉。故古歌云:道既無終,我體無終,從劫至劫,壽何時窮。此蓋與道同體,而不可以限量論矣。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四竟

後序

余解是經畢,有難者曰:天命流行,於穆不已,二炁五行,賦與萬物,生生不窮,原於一炁,而主宰是炁者,一理而已。故自天界付謂之命,人物稟受謂之性,應感莫測謂之神。神一而已,在心為思,在眼為視,在耳為聽,在口為言,乃至手之持執,足之運奔,千變萬化,莫非一神之所為,惟用得其正則吉,失其正則凶爾。烏有分守名字,若是之殊異哉。

余曰:子之說誠亦有理,惜夫知其一,未知其二也。夫道之全體,渾然一致,而精粗本末,表裹之分截然,於其中毫釐絲忽,有不可得而紊者。今徒知所謂渾然者之大,而樂言之,而不知夫所謂截然者,未始相離也。子蓋觀諸天地之道乎。總而言之,曰天地而已,然其中則日月星辰之行其紀,雨風露雷之施其化,江湖山嶽之流峙,飛走動植之生成,此豈非渾然之中,粲然截然者乎。如是之類,將其神明各有所司乎,抑亦曰神一而已乎。析而分之,不可備舉,且以日之行度論之,而言則一年一周天。然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在翼不可為軫,在角不可為亢,又豈非絲忽之不可紊者乎。人身亦一天地也。今夫四支百體之區分,五藏六府之賅存,至於三萬六千關節,亦莫不各有所主。故眼之官則視,而聾者不以視代聽,乃至口之於言,心之於思,無不皆然。此眾神名字之所以立,而統之則有宗,會之則有元也。是烏可以分裂而病之耶。

難者又曰:《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又云:將磅礡萬物以為一,及所謂其一,與天為徒。言道之至,莫如老莊,皆主乎一,則是天地萬物之殊,惟一以貫之耳。今是經反以不一為貴,何邪。

余曰:子知是經之旨乎。其稱名也雜,其統之也一。經所謂元,即老莊之所謂一也。謂之元,謂之一,言其體也。生神之法,稱名之雜,言其用也。論其體,所以舉其同,論其用,所以顯其異。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本末具舉之言也。是經之論,始乎一元,而終乎天地萬化,並受生成,則一之中而萬者具矣。生神之道,以空洞真一為體,以變化不一為用,唯一故能靜,靜而後能變,變而後能化,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則一與不一,非二物也。吾聞之先聖曰:斂萬炁為一炁,散一炁為萬炁,合萬神為一神,分一神為萬神。又曰:聚則為形,散則為炁。此其闔闢斂散之道,蓋與陰陽同功,天地同德。故曰:宇
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推而行之,可以成人,可以成物,可以贊化育,可以叅天地。非天下之聖神,孰能與於此哉。若夫知其本無,而不知其至有,知其真一,而不知其變化者,是一偏之說,安可與此同日語耶。

難者又曰:教中有云:情存聖量,猶落法塵。今是經教人以修習聖胎之法,無乃墮於是乎。

余曰:情存聖量,為未忘心法者言也,修習聖胎,為初學之士設也。若乃道全德備者,何可以此議之。吾聞之先聖曰:聖人斂萬有於一息,無有一物可役吾之明徹;散一息於萬有,無有一物可間吾之云為。譬之天地間,日月之升沉,風霆之鼓舞,雲霧之起滅,萬有之變化,往來出沒,自然而然,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若是者,孰為聖量乎,孰為法塵乎。

難者又曰:嘗聞釋氏之說,以一切有相皆為幻妄,故其教曰無生,又曰寂滅為樂。而道家之教,乃曰長生久視,及升虛尸解,故彼目之曰弄精魂,守尸鬼者。某於此不能無惑,願為我决之。

余曰:不然。道一而已,豈有彼此之分哉。且如達磨之躡葦渡江,普化之搖鈴空際,或金棺自舉,或碣石藏身,其亦弄精魂,守尸鬼者乎。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無始無終,無前無後,得之者與道同久。且萬物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生之理,無時不然。而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夫何容心焉。余聞之先聖曰:人在道中,猶魚在水中。人去道則亡,魚失水則死,良由修之者有勤怠,故得之者有淺深。淺者惟及於心,深者兼被於形。及於心者,但得慧覺而已。既得慧覺,悅而多辯,靈炁泄喪,形亦隨之。被於形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顯則神同於形,隱則形同於神,在有而有,在無而無,不可以形跡窺,不可以死生論,而何弄精魂,守尸鬼之云。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則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魂吾魄。何者死,何者生。夫如是,則乘天地之正,御六炁之變,遊乎三清,而與道同體矣。故曰:至人無己。難者之疑,於是而釋。余因寄呈三山蔣靖庵,既從而訂之,且令附于經後。

淳祐壬子歲清源天慶觀董思靖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