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援藏基建类项目在昂仁县集中开工

王莉

2021年05月06日11:02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原标题:山东淄博市援藏基建类项目在昂仁县集中开工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援藏基建类项目集中开工暨日喀则市昂仁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奠基仪式在昂仁金措湖畔举行。

据悉,淄博市2021年、2022年对口支援昂仁县基建类项目10个,计划投资7430万元。项目涵盖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产业培育等领域,涉及昂仁县卡嘎镇、秋窝乡、达居乡、亚木乡、日吾其乡、多白乡6个乡镇。

自2019年7月入藏以来,淄博市第九批全体援藏干部围绕项目建设,深入县直部门和乡镇开展走访、调研,以务实的工作态度谋划援藏思路,确定了“激情援藏、真情援藏、精准援藏、务实援藏”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项目挂包责任制,每一名援藏干部都有挂包项目,实现了全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建设精品工程、品牌工程。

投资3亿元的湖北产业援藏项目落户山南昌珠镇

次吉

2021年05月10日14:59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原标题:投资3亿元的湖北产业援藏项目落户山南昌珠镇

日前,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与西藏长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农业三产融合援藏产业项目昌珠全域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总投资3亿元的农业三产融合项目正式落户乃东武汉产业援藏园,湖北产业援藏在粮油版块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在湖北产业援藏的大力扶持下,山南市乃东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全面振兴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三产深度融合,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山南市的乃东武汉产业援藏园,西藏长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长投)总经理尹玉刚对农业三产融合项目目前的情况、今后的发展作了详细介绍。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首期投资2亿元,包括昌珠镇全域有机标准化种植(油菜、青稞)基地,藏香油、青稞、肉干、奶源零食等农产品加工园,长投“透明交”汉藏农产品线下连锁店,山南藏源好货供应链全国运营中心等。

“坚持西藏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过硬,这样就必须以现代化的有机、高品质品牌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模式来升级整合现有西藏特色农业。我们将利用长投集团三产融合经验与资源,实现这一目标,最终以环境友好模式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农牧民收益。”尹玉刚说。

尹玉刚告诉记者,在第一产业上,西藏长投在西藏推行符合地域生态特点的有机农业,与乃东区昌珠镇合作,以昌珠7000亩常规种植田为对象,以油菜、青稞为核心品种,助力昌珠镇为中国首个全有机种植乡镇,并以此为样板扩展到山南其他乡镇,同时将有机基地建设从油菜、青稞逐步扩展到牦牛养殖。在第二产业上,除原有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藏香油物理冷榨生产线和玻璃瓶、金属罐灌装线外,西藏长投还将建设山南市首条PET吹瓶生产线、年产能达50000吨的青稞磨粉生产线、年产500吨肉干生产线、建立西藏有机食品研发中心和红皮油菜试验基地等项目。

记者了解到,西藏长投将在武汉和西藏两地自有及加盟汉藏特产连锁店内,运用“透明交”电商平台和现代网络系统,实现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全国快速配送,实现湖北省内次日达,全国大部分地区48小时达,改善顾客购买西藏产品的体验。并大力开拓武汉及湖北省西藏旅游市场,以旅游促进产品销售,以产品销售带动旅游。

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尹玉刚介绍,农业三产融合项目通过高价订单农业结合有机标准化种植,帮助昌珠镇农牧民在坚持环境友好型种植的同时,逐步提高单产,实现收入的较大增长。并通过工厂和销售物流、门店销售等环节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村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农业三产融合项目的启动将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实现昌珠镇、结巴乡、亚堆乡等乡镇合作农户以订单形式从该项目获得增收,预计带动农户将超过2000户,并带动就业100余人。

下调至59%!

当地时间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

在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较7月预测值微幅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正在减弱,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暴发,殃及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致使供应链紊乱长于此前预期,或将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

这份报告还指出,受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定价压力等影响,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速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为6%,较前预测值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较前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天聊 “声音经济”广阔发展前景在线音频市场迎来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正在到来,“声音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种音频内容爆发式产生。在线服务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精神娱乐的主流。

换句话说,在线音频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了许多参与者。伴随众多的声音公会的加入,语音不再仅仅是广播专业人员的专利,而是许多普通消费者在工作后可以提升自我和发展副业的一种方式。

在线经济,内容为王,而内容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其中音频行业的崛起特别令人瞩目。和视频不同的是,音频更多时候是一种陪伴,而且可以通过多种设备和平台进行播放,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音频经济呈现出了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和天聊等综合音频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改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由于去年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多的生活娱乐乃至工作都转移到了线上,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音频内容历史悠久,受众广泛,从几十年前的广播电台开始,就一直是人们文化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音频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比如最早的收音机一统天下,到后来电视普及后退居二线,再后来汽车普及后重新回到主流视野,再之后则是互联网电台的兴起和火爆。事实证明,不管是音频直播还是言情网文,主要用户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未来这将是音频公司的主要战场。

另外,音频内容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陪伴性的服务,你可以在开车的时候听,也可以在坐车的时候听;可以在走路的时候听也可以在做饭的时候听,不会影响你正在做的事情。

这一点优势比视频就要强很多,因为视频要你一直心无旁骛地去看,如果是长视频,更要是分几次才能看完,而短视频虽然节奏很快,但却没有什么营养。这个时候,音频反而会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首选途径,上班路上每天就可以轻松地听热点新闻资讯,或者名人精讲等,非常有价值也非常的有效率。

目前这个阶段,音频内容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大,人们获取音频内容的需求还非常强,整体的听音频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相信随着5G的不断完善,音频行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元化,让声音产品能够真正成为在线新经济的先锋队和排头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0,消费底气足足的

2020年01月08日08:4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2020,消费底气足足的

腰包更充实、选择更丰富、服务更优质……时下,我国消费市场热潮涌动,以新需求、新供给、新领域、新技术等构成的新消费正焕发蓬勃生机,消费升级映照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回眸过去一年,新消费给人们留下哪些美好印象?展望新的一年,推动消费升级,政策该从何处发力?哪些热点正待挖掘?怎样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底气?新年伊始,我们采访了部分消费者。

——编者

广州某零售企业员工周新霞——

我的腰包更鼓了

“新年新气象。新一年,新的职业方向让我干劲十足,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广州某零售企业员工周新霞说,“钱袋子决定消费能力,我的心愿是每年都能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休假。要想实现这一心愿,还是要努力提升收入水平。”

周新霞已经在公司工作7年,主要负责盘点库存、核对、清算等,每月工资6000多元,日常开销还算够用,但遇到大的消费就有点捉襟见肘。

去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其中数字化管理师引起了周新霞的注意。她了解到,数字化管理师可以推动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使企业变得更高效。

“如果能掌握数字化办公技能,无疑会提升我的工作效率,甚至能帮公司降本增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周新霞报名参加了数字化办公技能培训班,并顺利获得数字化管理师认证。

很快,周新霞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关于搭建智能化办公系统的方案,经过多轮讨论,方案最终确定并通过,周新霞也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项目副组长。

“从一名普通办事员到业务负责人,新技能傍身让我在公司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每月工资也涨到了1万元。”周新霞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主动改变管理理念、组织形式、办公方式,数字化管理师供不应求,就业和薪资前景一片光明。

据周新霞了解,目前一些资深数字化管理师可以拿到15万至20万元的年薪,甚至更高。“钱袋子更鼓,消费自然更有底气。”周新霞对新年充满期待,她已经在考虑今年夏天去哪旅游了。

记者点评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伴随互联网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出现了各种各样灵活就业的新模式,就业形势稳定为居民收入增加夯实了基础。收入在增加,税费负担在减轻,居民腰包越来越鼓。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优化,人们的消费底气更足,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展望2020年,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万美元台阶,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需要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钱袋子更充实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扩大消费、追求美好生活。(记者 罗珊珊)

北京朝阳区居民李鑫——

新技术改变消费

“现在,买东西比以前更方便了。”谈起2019年的消费感受,北京朝阳区居民李鑫说,消费市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消费方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以前,李鑫经常为晚餐发愁。一天的忙碌后,他并不想到快餐店应付一顿,而是想回家自己做一顿晚餐。然而,即便不加班,李鑫下班后赶回家也要近7点,再到超市买菜,时间很紧张。

网上买菜、配送到家的新服务,解决了李鑫的难题。“半小时送菜到家的体验真不错。”李鑫说,现在每天下班后等地铁的工夫,打开手机APP,挑选几样蔬菜、递交订单。半个小时后他到家时,菜也差不多送到家里。

“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购物便利度,也增加了购物趣味性。”前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附近一家无人超市,李鑫第一次体验“无人购物”。刷脸进店,挑选商品后,在结账处只需停留几秒,就自动完成结账和扣款,门禁放行即可离店。“或许将来无人购物会在身边普及。”

去年“双11”,李鑫还尝试了直播购物。“以前买东西都是买自己熟悉的,直播购物则不同,买到的往往是之前并不熟悉甚至没听说过的东西。”李鑫说,“我通过直播购买了一款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油润肤乳,挺好用!”

中国消费市场的线上和线下正在加速融合,这也给消费者购物带来新变化。李鑫说,以前在网上买衣服,总是担心尺码不合适,到实体店去买,经常碰到尺码合适但颜色断货的情况。现在一些服装品牌,把线上和线下门店打通,既可以到实体店试穿然后网上下单,也可以在网上下单然后到实体店提货。

展望新一年,李鑫认为,网上零售市场进入门槛低,网络交易主体较为复杂,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风险,“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网上零售市场的监管力度,让消费者更加放心消费。”

记者点评

随着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更多应用,人们购物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感知消费新需求,从而更好地改进商品和服务,以精准匹配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本身可以应用于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体验。

在潜力十足的中国消费市场,技术改变消费,好戏才刚开始。要利用新技术充分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速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居民消费向更高层次提升。(记者 王珂)

河南郑州中原区居民李乐——

青睐高品质商品

“我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 2019年3月,河南郑州中原区居民李乐升级当了爸爸:“有了一个可爱的‘小棉袄’,无论是奶粉还是玩具,都给她买最好的!”

妻子刚怀孕,李乐就开始考虑该给孩子买什么奶粉,最后他选择了一款国产品牌奶粉:“我选的这款奶粉,生产企业有自己的牧场,经得住市场检验。”李乐认为,选择奶粉不是买最贵的,而要看奶粉生产是否安全、营养配方是否适合宝宝成长,“市场上国外品牌奶粉不少,但奶粉配方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

“目前,国产奶粉中好的品牌也不少,购买渠道很多,可以网购,也能去家附近的实体店,买多了商家还会送玩具。”李乐说。

“别看宝宝只有9个月大,我已经给她订好了未来两年的玩具。”李乐说,他和妻子没有经验,不懂宝宝该玩什么玩具。最近一个有育儿经验的朋友给他介绍一款定制玩具,他感觉很有用。

“这款玩具的商家会根据宝宝的成长,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玩的玩具,每月寄来不同的玩具和说明书。说明书里教我们如何带宝宝玩玩具。商家还开发了手机APP,可以在上面与他们互动。”李乐介绍,目前已经收到了两个月的玩具:第一个月的玩具是两个小沙锤和一个引导爬行的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和爬行能力;第二个月是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状的玩具,帮助孩子锻炼爬行和感知日常生活事物。

“希望婴儿类的商品在安全上更加过硬,更加适合宝宝成长;售后服务更加完善,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服务;加强商品和服务的互动性,让高品质、个性化的商品更多些。”对新一年消费,李乐充满期待。

记者点评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对高品质、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许多企业生产的商品,其互动性、体验性和服务性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扩大进口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商、代购等进口渠道不断拓宽。我国消费者不仅能更加方便地购买国外的母婴用品、化妆品等进口商品,还能便捷地享受国际品牌的医疗、教育等服务。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相信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会得到更好的满足!(记者 申少铁)

辽宁沈阳市民吴雅静——

买服务盼更放心

“我家的消费支出有个趋势,买商品少了,买服务多了。”辽宁沈阳市民吴雅静说,“刚结婚的时候,喜欢给自己买衣服,给家里添置东西,买家具、家电,但自从前年生了娃,服务消费一下子就上来了。”她家上个月的账本显示,育儿嫂工资5500元,亲子游泳四节课约500元,冰雪嘉年华门票390元,加起来高于全家吃喝等日常消费。

“新的一年,没计划买什么大件,打算给孩子报个早教班,估计一年要1万元左右;趁着爸妈腿脚还利索,想给他们报个旅游团,让他们出国看看,估计要两三万元;我们夫妻俩计划一起办张健身卡,估计要几千元。”吴雅静说。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养老、家政、育儿、健康等新消费逐渐成长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可供百姓消费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早教、健身、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现在各种服务机构越来越多,要想有新体验,点点手机就能购买各类服务,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吴雅静说。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消费者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新消费专题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加,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变消费观念、追求品质生活,其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追求,消费理念从“越便宜越好”转变为“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消费”。吴雅静说:“为商品埋单之外,更要为成长、健康、快乐埋单。”

吴雅静认为,眼下服务消费还存在一些短板:“生活服务消费的品种多了、领域宽了,但品质还有待提升,比如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有一些服务消费需要预付费,心里有点不踏实。”吴雅静期盼,新一年相关部门加强对服务品质的监管,让老百姓买服务更放心。

记者点评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给生活服务业带来深刻改变。消费者在手机上不仅能方便地查找身边有哪些到店服务,还能直接报团旅游、预约家政、在线听课、订购外卖……“互联网+服务”让传统服务业加速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便利、更新的体验。

然而,在一些领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尚未充分打通,有些门店只是借助互联网进行展示,没有真正运用互联网提升服务水平。未来,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从而更充分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记者 林丽鹂)

突破国外垄断“天琴一号”装上无锡造传感器

2020年01月06日15:00来源:无锡新传媒 原标题:“天琴一号”装上无锡造传感器

无锡物联网应用再结硕果!新年之际,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智驰华芯(无锡)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的“新年贺卡”:感谢智驰华芯配合该所在“天琴一号”卫星相关单机研制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无锡企业研发的MEMS传感器使卫星空间控制精度由机械式传感器的5%提升到MEMS传感器的1%,具有标杆意义。

“天琴计划”由三颗完全相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都在以地球为中心、半径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三颗卫星围绕地球构成等边三角形编队,犹如在太空中架了一把竖琴,宇宙中的引力波传过来,则会拨动“琴弦”。通过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量等技术测得三颗卫星的距离和位置变化,就能获取该引力波数据,了解其背后的天文事件。

2018年,这项“国家任务”核心器件关键技术研究落到智驰华芯(无锡)传感科技身上。“国外高端传感器成本高、不外销,但‘天琴一号’必须借此东风上天!”智驰华芯董事长、总经理胡国俊博士表示,航天五院在全国范围遴选有能力进行高端传感器研发、生产的供应商时,通过论文、专利和实地考察进行综合筛选,智驰华芯最终被选中。

“卫星空间定位,之前靠机械传感器,精度为5%;改用MEMS传感器后,精度为1%。”在采访中,胡国俊反复强调“进口替代”、“自主研发”两个词,也正是基于此,这家没有“保密资质”的无锡企业,凭借在物联网高端应用研发领域的实力,通过“例外放行”拿下“上天”第一单。

这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突破。“‘天琴一号’上天前,我们心情十分忐忑:自主研发的MEMS传感器能否扛住火箭发射时的巨大震动、能否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转,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再三推敲;成功发射后,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胡国俊表示。

在采访中得知,智驰华芯这次研制的MEMS传感器是“天琴一号”六大核心关键技术之一,这一技术不仅助力“天琴”上天,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等民用领域。除此之外,该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工业毫米波雷达、机油/汽油压力传感器和MEMS超声波传感器等多项技术领域,部分技术国内领先、世界先进。(单红)

国家移民管理局:去年出入境人员6.7亿人次

2020年01月06日15:1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去年出入境人员达6.7亿人次

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边检机关检查出入境人员6.7亿人次,同比增长3.8%;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3623.5万辆(架、列、艘)次,同比增长3.4%。

2019年在北京、上海等18个口岸设置89条“一带一路”边检通道,为29万人次提供快速通关便利。实施海南入境旅游30日免签政策,惠及外国人46.3万人次。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推行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逾180万人次提供便利。(张璁)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6日 02 版)

深空、深海、大科学装置……2020中国科技看点

2020年01月06日15:1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2020,科技看点多

聚焦国际前沿,惠及国计民生

2020,科技看点多

嫦娥四号翩然落月,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2”号勇闯南极……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精彩纷呈。新的一年,我国科技领域有何看点?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可能走进生活?

瞄准深空、深海,一系列重大项目探索未知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去年我国航天的发射次数最终定格在了34次,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同一天,北斗三号系统迎来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2019年北斗系统发射7箭10星,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

差不多同时,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南大洋宇航员海进行综合科考,与“雪龙”号一道,我国第三十六次南极考察将在南大洋上展开“双龙科考”。

过去一年,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中国航天创下新纪录: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6小时内进行两次航天发射,打破同一发射工位和同一型号火箭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纪录;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海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发射300次……

海洋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劲动能:“潜龙三号”潜水器开创无人值守新模式;“向阳红10”船对太平洋海域开展丰富的资源环境调查;“大洋一号”船圆满完成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海山区环境综合调查……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深空、深海,新的一年,一系列重大项目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值得期待。

202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探月三期的嫦娥五号将择机发射,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将在2020年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

2020年,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将拉开序幕。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首飞载荷将先后运往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合练。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

海洋科技领域将迎来重要的成果丰产期,备受瞩目的“蛟龙”“潜龙”等深潜器将完成改装,为大洋深海科考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新型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即将下水,力争在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原位监测与探测、海底钻探等方面取得突破。

多个大科学装置有望建成,催生更多新突破

2019年11月28日凌晨,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个黑洞质量约为太阳70倍,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过去一年,已建成并运行的各个大科学装置持续发力。在贵州平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性能不断提升,其科学潜力已初步显现,已探测到138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99颗已得到确认;与此同时,FAST还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多次重复爆发。预计在2020年,FAST有望对国内的天文学家开放,并支持一些优先和重大项目。

20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经过两年的建设,建筑安装工程和工艺各系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北京怀柔,去年6月,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和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正式启动建设。

据统计,国家已批准立项、在建、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计50余项,它们将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2019年,对中国超算同样非比寻常。在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上,中国境内有219台超算上榜,上榜数量连续第四次位居第一。我国在天津、长沙、广州等地已建成6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在大气变化模拟、生命科学、天体物理等基础研究和石油开采、新药研发、工业仿真计算等技术工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业界预计,新一代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将在2020年至2022年登台。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的超算技术,今年将会给大家更多惊喜。

万物互联释放“乘数效应”,改变生产方式,丰富生活体验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三大运营商5G商用套餐11月1日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52座城市实现了5G商用。专家预计,2020年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40万个5G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随着5G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终端和套餐资费有望进一步降低,在超高宽带个人消费、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说,据测算,未来5年,5G商用将间接拉动经济总量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长达到8.5万亿元。

5G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加快融合,正释放万物互联、互融的“乘数效应”。2019年,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开启试运营,通过5G网络完成数据信号传输与处理;到2020年,车联网产业跨行业融合实现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与此同时,京东方、华为、联想、浪潮、OPPO等企业正加速由硬件制造向物联网服务加快转型,在工业互联网和智慧生活等领域开花结果。

对于消费者来说,科技进步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推陈出新的电子产品。2019年,各大厂商相继推出5G手机,性能、外观持续优化,价格也不断降低,从最初的上万元降至两三千元。业内预计,2020年将可能出现5G“千元机”,相关体验和服务值得期待。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我国的新药研发进入盛果期,信达生物研发的PD—1类肿瘤免疫新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被列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患者自2020年1月1日起即可享受医保;百济神州研发的抗癌新药泽步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改写了我国原研药“只进不出”的历史,该企业的另一款PD—1类肿瘤免疫新药百泽安去年底在国内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2020年,随着这些新药适应症的不断拓展,以及其它新药的陆续上市,更多患者将享受到更多的高科技福利。

学风建设将更上层楼,良好科研环境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院士形象,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传递科学精神旗帜,接力科学精神火炬,续写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新篇章。”2019年12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语重心长地说道。

正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席南华院士所言:“学风就像空气,时刻影响着我们,如果学风不正,就会影响科技的长远发展。”针对圈子文化、论文造假等不良现象,科研领域的作风学风建设不断加强。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同时,《意见》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整改措施,例如: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在各种评审活动中“打招呼”“走关系”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资格等。

本着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原则,中科院建立健全了院、分院、院属单位三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并将学风和科研诚信状态纳入院属单位整体评估范围;工程院对院士们提出“不忘初心,精忠报国”“珍视荣誉,固守长城”“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的要求,从三个方面助推《意见》落地,即加强院士队伍建设、严把院士增选入口关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守正扬清;中国科协通过开展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专题研究班等活动,推进《意见》贯彻落实。

2019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强化科技伦理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2020年,我国的科技伦理建设将有新举措,科技创新活动将更加有序、规范。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两轮驱动,学风建设与环境改善相辅相成。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环境的不断优化、学风建设和科技伦理建设的日益加强,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未来可期!(记者谷业凯、余建斌、冯华、蒋建科、吴月辉、喻思南、刘诗瑶、赵永新)

前两月我国对外投资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8%

2020年03月27日15:43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前两月我国对外投资超千亿

26日,记者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8.3%。

从投资结构来看,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数据显示,1月至2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比分别为40.8%、15.1%、11.3%和8.9%。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

从区域来看,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增幅较大。1月至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胡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一带一路”发展来看,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更好地发挥上合组织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周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记者 王文博)

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

2020年03月27日15:44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6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发挥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减轻疫情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在分解计划时,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县市倾斜,广泛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并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提高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切实减轻疫情对就业增收的影响。

瞄准重点地区难点领域,体现精准施策。资金安排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并要求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乡村,统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突出扶志扶智。为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劳动实现光荣脱贫,将劳务报酬占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最低比例提高至15%,预计可为参与工程建设的贫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8亿多元。(记者 孙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