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布首份新冠疫情调查报告

新华社电 英国议会下院12日发表的英国首份新冠疫情调查报告指出,英国未能在大流行早期采取更多措施阻止新冠病毒传播,这是该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领域失败之一。

这份报告名为《新冠病毒:迄今获得的教训》,长达147页,由英国议会下院卫生与社会保健特别委员会和科技特别委员会发表。这也是英国发表的首份新冠疫情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英国没有充分利用从亚洲国家得到的经验。报告说:“英国在大流行最初几周时所蒙上的无知面纱,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报告说,大流行初期英国政府作出的应对计划,只是将疫情当作流感来处理,并没有吸取“非典”(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及埃博拉病毒暴发的经验教训,而且政府完全根据三年前的预测,严重低估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

报告认为,此次危机暴露了英国“政府机制的重大缺陷”。报告列举了包括政府首席科学和医学顾问等数十名专家的观点指出,英国应该更早推出保持社交距离、隔离、检测及全面封锁等防疫措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香港新增3例新冠肺炎输入病例

新华社香港10月13日电(记者刘明洋)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3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目前,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275例。

新增病例分别从印尼、菲律宾、巴基斯坦抵港。据介绍,过去14天(9月29日至10月12日)香港累计报告63例确诊病例,包括1例源头不明本地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

统计显示,自2月26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至10月12日,香港共有约454.4万名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占合资格免费接种疫苗人数的67.5%;约430万名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疫苗,占合资格免费接种疫苗人数的63.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张伯礼: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还处于相持阶段

中新社银川10月14日电 (记者 杨迪)“从全球范围来看,整体疫情趋缓。”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日前在宁夏银川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形势趋缓,但人们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还处于相持阶段,“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的防控压力仍然存在。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东南亚,整体的疫情是趋缓的。”张伯礼分析,全球疫情趋缓有多方面原因,与民众普遍接种疫苗、加大防护措施等都有关系。

延迟退休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吗?专家:没必要担心

白波

2021年03月01日09:58来源:北京日报

在国新办2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的具体改革方案。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说,退休年龄偏低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渐进式延迟退休能够缓解就业和人口老龄化两方面的现实矛盾。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创造了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延迟退休实际上不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影响。

把有经验有技术的人留在岗位

“‘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现在做这项工作实际上是着眼于2035年,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吴江认为,稳步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使整个就业形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过程中完成平稳过渡。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在2月2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就业形势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一个技术人才至少有2个岗位在等着他。“这会是未来15年的主要矛盾。招工压力会越来越大,有经验有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势必要把有工作经验的人留在岗位。如果较早退休,就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吴江说,就业问题是延迟退休要化解的两大现实矛盾之一。

“中国正处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衡量的是人的智力而不是体力。所以工作年龄延长对劳动者来说不成问题。”吴江说。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5岁以上属于老年人。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也普遍都在65岁以上。吴江进一步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对化解人口老龄化的矛盾也有积极意义。“退休的人越多,抚养比的压力就会越大。事实上70%的退休人员完全是有劳动能力,或是处在健康状态的。”

高科技岗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延迟退休不会剥夺人们退休的自由。随着灵活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退休也会变成弹性的。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弹性退休,退休的概念也会逐步淡化。”吴江强调,对退休年龄的严格规定主要对体制内起作用,一些单位的专家已经可以到65岁退休,有些是到63岁,2019年施行的修订后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作满30年可以自愿选择退休,都反映出对“弹性”的需要。体制外民营经济都是合同制,弹性就体现得更充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期。因此在过渡期内采取一定的灵活政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吴江指出,答案是否定的。“要看现在年轻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什么。高科技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很多工作岗位都被淘汰了,但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就像工业革命中汽车代替马车一样。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工作岗位依靠高科技、互联网、大数据,都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潜力非常大。年纪大的人占据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后面的人上不来,这是工业社会的特征,高科技发展淘汰的就是这些岗位。延迟退休的目的是把一批有丰富经验的人保留下来。”

吴江进一步举例说,现在很多制造业岗位都消失了,但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则不然。“北京服务业在GDP的占比已经超过80%。绝大多数新兴服务业的岗位都是给年轻人的。未来就业都是高技术、高知识、高智慧的岗位,所以根本没必要有任何担忧。”(记者 白波)

国家级景区,为何餐饮跟不上?

宁田甜

2021年03月01日09:59来源:大河报

2月27日,周六,以园林景观为主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郑州园博园迎来了游览小高峰。有市民反映,景区美景让人愉悦,但餐饮有些不匹配,希望能够加以提升。

该市民说,园博园景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餐饮品类少,可供老年人孩子吃的饭品类太少。游览当天,气温较低很是寒冷,他们转了大半个园子才发现有两个相对集中的小吃摊点,但热饭类只有饺子、茄汁面、馄饨、热干面、炒凉粉、臭豆腐、丸子汤等,且饭菜价位不低,有的小摊点一份最普通的韭菜鸡蛋水饺23个,卖到20元一份,“一个饺子合快一块钱了”。

该市民还反映,有位老人点了一份茄汁面,很简单的一份稀汤面条卖到20元一份,老人和成年人一份面根本吃不饱。

“小吃摊那里都是露天的,大冷的天,吃个饭冻得不行。我亲眼看到有两个孩子在吃自个带的泡面。里边的餐饮,成人也就只能吃份热干面或凉皮米皮烤肉串臭豆腐鸡蛋饼等随便垫垫。”该市民说,园区内的便利自助机倒是挺多,“但扫码刷来的都是冰凉的饮品和饼干、薯片等零食。园区内,有的景点竟然还吆喝卖泡面……”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因为就餐不是很方便很舒服,很多游览的市民都是自带食物。

对此,前去游览的市民认为,景区风景很好,比较值得一去,但配套的餐饮却有待提升,“毕竟,园区那么大,要玩一整天,餐饮是很重要一项服务。总不能都只吃烤串泡面啥的吧?况且园区周边也比较荒,也没啥可以方便就餐的地方。餐饮提升了,也能带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再者,该景区是国家级景区,这样的餐饮服务跟不上景区美景的级别,有点损害景区形象”。

还有带着孩子前去游览的市民反映,他们给孩子背了一壶热水,喝到最后凉了,但转了大半个景区,也没发现哪里有提供热水的。

对此,郑州园博园又如何回应?2月28日,郑州园博园客服人员回复说,园区是提供开水的,比如在南门附近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北门等,能提供开水的驿站有五六个,“这个可能是市民没注意到”。

有关市民反映的餐饮提升的问题,该客服人员说,因园区太大,确实能吃饭的地方不多,这一点会向园区领导反映。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高乔

2021年03月01日09:5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月24日,泰国订购的首批中国科兴新冠疫苗运抵首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泰国总理巴育、副总理兼公共卫生部长阿努廷等赴机场迎接。

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摄

据中国外交部最新消息,中国目前已经或正在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27个国家出口疫苗。近日,中国对蒙古、埃及、泰国、新加坡、多米尼加、玻利维亚等国的疫苗援助和出口都已运抵当地。春节期间,中国向津巴布韦、土耳其、秘鲁、摩洛哥、塞内加尔、匈牙利、阿联酋等7国交付了疫苗。中国对外提供和援助新冠疫苗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歇。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2020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表示。

如今,跨海越洋的中国新冠疫苗就是中国兑现承诺的力证。从欧洲中部的匈牙利,到南美西部的秘鲁,再到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多国政要和外媒纷纷对中国新冠疫苗投下信任票。

真正的全球公共产品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中国决定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先提供1000万剂国产新冠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世卫组织打算通过COVAX计划在2021年向发展中国家分发20亿剂安全有效的疫苗。

“中国疫苗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的实际行动,国际社会看在眼里。

“从北非到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都开始青睐中国疫苗”。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当前,疫情仍在肆虐,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富裕国家订购的疫苗数量是其人口的两三倍,而那些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获得西方公司的疫苗合同。当这些发展中国家被西方排挤出疫苗供应圈后,中国疫苗为他们战胜疫情提供了选择。比如秘鲁,在订购了中国疫苗后,就能在6月份为其约一半人口接种疫苗。

埃菲社报道称,中国国药集团、科兴公司和康希诺生物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在非洲、东南亚(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和拉丁美洲投入使用,欧洲国家中,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也使用了中国疫苗。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及供应疫苗的较快速度吸引了拉美国家。有十几个拉美国家已经接收或正在等待接收首批中国提供的疫苗。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疫苗的国家之一,“对于那些尚未获得疫苗的国家,中国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多国领导人带头接种

1月10日,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接种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1月13日,印尼总统佐科接种来自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1月1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2月9日,秘鲁总统萨加斯蒂接种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2月12日,智利总统皮涅拉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2月15日,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接种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近来,多国领导人带头公开接种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为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

泰国国家疫苗研究所所长纳空表示:“我们对中国生产的疫苗非常有信心,因为这一疫苗已经经过两国权威部门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验证,并在接种过程中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整体而言,该疫苗在安全性方面拥有很好的口碑,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疫苗的主要原因。”

“是时候信任中国疫苗了”。《纽约时报》刊文称,已有许多国家对中国疫苗完成审查并批准使用。玻利维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西和智利已批准并开始推出中国科兴研发的疫苗。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伊拉克、塞尔维亚、摩洛哥、匈牙利和巴基斯坦也已批准了中国国药疫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疫苗效果可靠,各国应该迅速、认真对待,特别是考虑到全世界疫苗供应短缺的情况。

斯里兰卡外交秘书贾亚纳特·科隆巴哥表示,中国因疫情曾经有过一段艰难时期,但最终在抗击疫情中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国还向许多国家提供支持,现在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正帮助许多国家抗击疫情。几乎所有斯里兰卡人都受益于中国的抗疫物资,中国正在克服困难,为向斯里兰卡提供疫苗进行准备,此举是“一个伟大的姿态”。

带来“隧道尽头的光芒”

“中国疫苗挽救了非洲人民的生命。”正如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所说,对于众多缺乏疫苗研发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疫苗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当地焦灼的抗疫“战场”带去希望的甘霖。

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接受法国24电视台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采访中表示,当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始接种疫苗时,非盟为获取疫苗筹集了2亿多美元,却求购无门,中国疫苗是塞目前能获得的唯一疫苗。塞中疫苗合作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因素。中国不仅向非洲,也向中东等世界其它地区供应疫苗,帮助有关地区国家抗击疫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欧洲和美国主导的全球疫苗竞赛中,非洲国家正把目光投向西方以外,整个非洲大陆的政策制定者都在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疫苗。从肯尼亚到几内亚,许多国家的官员正在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谈判以采购疫苗,作为世卫组织支持的全球疫苗计划的补充。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亚航空已经建立了一条空中通道,将冷冻疫苗从中国深圳运送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该航空公司表示,从那里,疫苗可以分发到非洲各地。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表示,中国将津巴布韦列入首批疫苗援助国,体现了两国是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在自身也需要疫苗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向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诠释了中国在全球抗疫事业中发挥的值得称赞的作用。这批疫苗给正在进行抗疫斗争的津政府和人民带来希望,犹如“隧道尽头的光芒”。

鱼刺“卡喉”专家建议尽早就医

孙乐琪

2021年02月18日15:14来源:北京日报

“一说话就疼,一喝水更疼!”大年初五晚7时30分,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急诊室来了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吃晚饭时被鱼刺卡住了喉咙,想尽办法也弄不出来,只好到医院就诊。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齐欣萌介绍,过年期间,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急诊接诊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咽部及食道异物患者。

齐欣萌对这位患者进行了常规表面麻醉,在纤维喉镜的辅助下,使用下咽异物钳取出了鱼刺,患者的疼痛当时就缓解了。“虽然不疼了,但划伤还在那儿。在两三天内,您饮食上还是应该以软质食物为主。”齐欣萌嘱咐患者。

“咱中国人讲究‘年年有鱼(余)’,过年餐桌上少不了一道鱼菜,所以这几天因食道异物特别是鱼刺卡喉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了。”齐欣萌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急诊24小时的接诊量在120人左右,其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咽部及食道异物患者。

鱼刺、鸡骨、枣核等都是经常“卡”住喉咙的硬物。齐欣萌说,食道异物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这是因为老年人口腔和咽反射不如年轻人敏感。因此,她提醒老年人在吃鱼、吃枣等容易被“卡住”的食物时一定要小心,“最好用手剃刺、去核,以免发生无意识的吞咽。”

另外,许多广为流传的处理鱼刺的“偏方”都是不可取的。比如有人说喝醋可以把鱼刺“泡软”,这就十分不科学。齐欣萌解释,醋在咽喉及食道只是“一穿而过”,不仅不可能把鱼刺泡软,还有引发感染、溃疡的风险。又比如说,用馒头把鱼刺“顺”下去的办法,就更加危险了,“硬质食物可能让异物在食道壁扎得更深,甚至带着异物‘顺流而下’,划伤‘沿路’的食道壁。”

齐欣萌建议,一旦发生食道异物,不要吃任何东西,尽早就医。“有的患者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异物过两天自己就‘顺’下去了。挺个四五天再就医,不仅症状更严重了,治疗难度也增加了。”(记者 孙乐琪)

国际罕见病日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2020年02月28日22:57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2月28日电 当前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增强了大家战“疫”必胜的信心。明天,随着2月最后一天的到来,有这样一群人也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是——罕见病患者。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与突然暴发的传染病疫情“黑天鹅”事件不同,这些罕见病患者是“灰犀牛”般的存在,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今年的2月29日,是第十三届国际罕见病日。为了让全社会关注这个特殊群体,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协作中心、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协同主办了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活动,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活动采用线上方式开展。

罕见病:在中国并不罕见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目前,全球确定的罕见病病种近 7000 种,合在一起,平均每10万人中有40人可能是罕见病患者。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总患病人口数接近2000万,还有数倍的基因携带者,是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的4倍,艾滋病感染者人数的20倍,相当于罗马尼亚总人口数,因此罕见病在中国并不罕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90%以上的罕见病无有效治疗手段且致命性高。在临床上,约65%的罕见病患者曾被误诊;在所有无法当年确诊的患者中,平均需要花费 5.3 年时间才能最终确诊。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大约需要奔赴 3.6 家医院,周转 4个科室之多;大部分患者需要终生用药治疗,每年药物花费最高可达数百万元。

早诊早治:突破罕见病防治瓶颈

关注罕见病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之一。美国、英国、日本和部分欧盟国家在此项工作中都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2018年,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正式发布,首批纳入了包括白化病、血友病、成骨不全症、帕金森病、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先天性脊柱侧弯等在内的121种罕见病。

罕见病只有确诊才能治疗,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由于延误诊断、获得药物困难等原因,许多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较晚,导致病变已经不可逆转,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终身遗憾。

在每个人的基因中,平均都有7到10组基因存在缺陷。只要生命在延续,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罕见遗传病、减少出生缺陷、防止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遗症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部分患者或基因携带者采取相应的医学干预措施,将有效减少罕见病的发生率。

协作中心:标准化实验诊断造福患者

罕见病发病较为分散且类型众多,单一医疗机构病例稀少,确诊十分困难,与其它疾病相比,其实验诊断对医疗资源共享、技术方法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问世,开启了罕见病病例诊疗的登记工作;同年9月,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协作中心正式成立。这些工作的推进,标志着我国罕见病工作已逐步迈入正轨,长三角区域将整合优势医疗资源为罕见病实验诊断研究工作按下“快进键”。

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协作中心的成立为四处求医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确诊的希望。目前,长三角区域已有14家医疗机构加盟协作中心,其专家委员会由三省一市的罕见病实验诊断专家组成。该中心将进一步开展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体系建设,建立实验诊断联动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分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规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罕见病实验诊断标准化体系,提升罕见病实验诊断质量水平,推进罕见病实验诊断技术的科技创新,助力罕见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治。

上海16区推进倡议落地公筷公勺正成沪上“健康新食尚”

2020年03月01日21:32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3月1日电 公筷公勺,正在成为沪上“健康新食尚”与“餐饮风向标”。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近日联合向全体市民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后,全市16个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积极响应,会同区文明办、区卫健委等大力推进倡议落实落地,各大餐饮名店纷纷以实际行动第一时间响应承诺:公筷公勺、举手之劳!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上海市民获得更多健康生活习惯,使用公筷公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近日,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向全体市民倡议: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上海市16个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积极响应,会同区文明办、区卫健委联合推进,因地制宜,各出举措:宝山区多部门联动,向全区餐饮单位全覆盖发放倡议书,目前首批160家餐饮单位响应倡议;闵行区将宣传公筷公勺与控烟相结合,倡导餐厅文明,并对区内近百家农村集中办酒场所大力宣传;浦东新区印制倡议书、海报2万多份全覆盖推广,并在陆家嘴、八佰伴等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重点张贴宣传;普陀区的标志性特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上海月星环球港,已开业的42家餐饮全部响应倡议;松江区发挥餐饮协会作用,纳入餐饮单位基本服务规范,首批200家餐厅积极响应;金山区在全区400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并在3000家有堂吃服务的餐饮单位进行全覆盖宣传;嘉定区重点组织中型以上、知名度较高、人气较旺的餐厅逐步开展,并制订餐饮场所公筷公勺工作规范;徐汇区进一步将使用公筷公勺向全区健康自管小组和健康家庭推广,养成良好的家庭健康用餐习惯。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上海市将全面深入开展“健康餐厅”建设,加大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推广力度和广度,让“餐饮风向标”不断增强上海市民健康素养,让“健康新食尚”助力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宋琼芳)

七类场所五大行动上海全面启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2020年03月01日21:34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3月1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冬去春来,气温回升,老鼠“蠢蠢欲动”,蚊虫“满血复活”,如何及早应对?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3月1日,上海市爱卫会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环境整治组联合启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开设网络培训直播课程,面向全市各类单位、公众普及预防性消毒、个人防护与春季病媒生物防制科普知识。接下来1个月内,上海市将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工作机制,以七类场所为重点,集中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清洁、春季突击灭鼠、蚊虫孳生环境控制、查缺补漏等五大行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从源头清除和控制病媒生物孳生,扎实新冠肺炎防控基础,为全市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环境保障。

市爱卫会介绍,老鼠、蚊子等病媒生物滋扰人类生活,传播各种疾病,破坏生活环境,甚至带来安全事故。为从源头清除和控制病媒生物孳生,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年3月-4月间,全市将围绕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商务楼宇、绿地公园、环卫设施、农(集)贸市场、沿街门店等七类重点场所,采取分区域、分时段、分重点的推进方式,落实卫生健康、住建、房管、商务、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相关成员单位行业管理任务,集中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行动、环境卫生清洁行动、春季突击灭鼠行动、蚊虫孳生环境控制行动、查缺补漏行动等五大行动,广泛动员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持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上海市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室内外环境卫生大扫除,完善居民小区、背街小巷、沿街门店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收运垃圾,做好环卫设施的预防性消毒。同时,全市统一开展春季灭鼠活动,各区组织专业队伍将对设置在社区公共环境的15万只灭鼠毒饵站开展灭鼠投药,做好日常巡查、鼠洞清除和药物补投,并指导各行业管理部门共同推进七类重点场所的春季统一灭鼠。

此外,各区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130万个地下空间积水投药控制蚊幼孳生的相关工作,动员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清除户外孳生环境。在绿地、垃圾厢房等周边设置13万个捕蝇笼灭蝇,最大限度得降低早春蚊蝇基数,为夏季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奠定基础。市爱卫会还将组织发动社区居委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宣传告知,发动行业管理部门同步做好相关场所和单位告知,提升病媒生物防控意识。

市爱卫会呼吁,除害防病、守护健康上海,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与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延续疫情防控的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做好清洁整治、清除积水、密封食源、封堵缝隙和垃圾分类,远离虫害和病毒侵扰,共同营造健康生活环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宋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