锓尊胜陀罗尼经疏叙

锓尊胜陀罗尼经疏叙

  曩者佛陀波利三藏远涉流沙。礼谒五台大圣文殊垂诲。重还西域赍斯经来。然则东方。救济方便。盖无过于斯经也。先历五译。未有释家玄诠微趣将焉克通。千福法崇尊者曾游不空三藏门。大小乘教暨秘密藏靡弗该贯。乃作之疏。厥为体也取事众典断目一理。灭祸销殃之秘。延寿益龄之妙。骸沾咒土之功。体拂遗尘之利。入此而出彼。以浅而为深。真得经意者乎。南山基公憾世得疏者甚罕。订鱼鲁正讹谬。乃托梓以弘海宇。近有一妄庸人。漫裁疏文杂诸鄙辞。如截蜀锦绍褴缕碎隋珠参瓦砾然矣。今复得觌全珠完锦。抑基公之赐也哉。余尝恶世人玩新遗旧。遇此盛举随喜罔极。乃叙其事且劝后哲。懋复古之学云。

  安永己亥正月   沙门 智晖谨撰

  代宗睿文武孝宝应元圣皇帝特 敕令天下僧尼诵尊胜真言奉 敕语京城修功德使李元琮。天下僧尼诵佛顶尊胜陀罗尼。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十一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贺正使具所诵遍数进来。

  大历十一年二月八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宣

  沙门乘如等言。伏奉今月十七日中书门下敕牒。令天下僧尼并诵尊胜陀罗尼者。自天明诏抃跃无任。乘如闻。大云普覆三草皆滋。皇泽一施万物咸润。伏惟

  陛下润清净之秘印。叶甘露之妙门。开佛顶用如来之慈。息人灾行天帝之事。举国讽诵向合风雪。触类所闻咸除氛雾。岂保厘于刹土亦澄澹于身心。凡在缁林实荷鸿造。不胜仰戴 圣恩殊常之至。谨诣右银台门。奉表陈谢以闻。沙门乘如等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京城释门众大安国寺上座内外临坛大德乘如等状进

  敕批。佛顶真言神力普救。受持严洁灵应无方。广欢诵习。拯济群品。师等梵园领袖慰惬当深谢知

  沙门慧朗等言。伏奉恩敕。令天下僧尼诵持佛顶尊胜真言者。诸佛之心目。苍生之津梁陛下受佛付嘱。申以法化。慧朗迹在缁门。又叨近侍。愚诚之分。实惊实喜。伏惟 陛下谋协圣慈阴赞生利。致仁寿之域已在一言。播无疆之休以靖万国。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将获祐。僧有将进之路。俗成同善之风。此则陛下超天下之恩。忝承至道为用。岂愚僧日用而知者哉。生植之泽以云深厚。诲诱之德上答何陛。谨附中使元应金。奉表陈谢以闻。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京大兴善寺镇国文殊内阁院供奉赐紫袈裟沙门慧朗等状进

  敕批。佛顶真言神力广被。庶资弘益普及含灵。比令诵持有劳表谢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上

  上都千福寺沙门法崇进述

  盖闻。妙途凝邃理出于有无。至道希夷像超于视听。然昏衢积闇资慧炬以开冥。苦海横流假慈舟而拯溺。是知。三千世界俱沾有漏之津。百亿诸天希出无明之境。粤有天子其名善住。三归果满十善因圆。怡神胜殿之中。纵宝华园之上。虽朝观妙乐千龄之积庆未穷。夜听空声七日之余殃已近。既迫将危之命。旋惊向受之躯。爰投喜见之尊。式叙忧闻之惧。遂得桓提降念帝尺主垂矜。俯宝池以求乞希方仰金山之请救我。世尊大悲拯物弘道济生。俄现笑于丹唇。遽流光于绀顶。灭祸销殃之秘法妙旨爰创。延龄益寿之奇方吉祥斯阐。故使憍尸获利一时闻四辨之音。善住蒙恩六日发三希之叹。居宝宫而赞德既贺全躯。树金地以酬恩更欣摩顶。题称佛顶尊胜陀罗尼者。盖当部之都名。则此经之别目也。其为文也虽辞约而理繁。其为用也实功深而利大。何则骸沾咒土天宫之乐果必登。体拂遗尘地狱之苦报斯断。故使摩尼净宝拟妙力于华编。阎浮檀金抵神功于叶偈。初称佛号。先标两足之雄名。次说顶言。方叙一身之贵相。尊以弥高立称彰教体之弥高。胜以至妙受名表佛心之至妙。陀罗尼者梵语。此翻名曰总持。包四义之幽宗。括一经之极指。经者常也。亦曰转也。八十八恒之众圣同演说之。通称常。三十三类诸天共流通之。别号转。因此义故遂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

  将释此经。略以十门分别。

  第一释其教主。第二以处表事。第三显教被机。第四见身同异。第五出经宗体。第六听法轨仪。第七见闻得利。第八释经题目。第九翻译时节。第十依文判释。

  第一释其教主者。依大智度论云。有五种。第一佛说。第二圣弟子说。第三诸天说。第四神仙说。第五变化说。今此经中但有其四无神仙说。为佛印可总名为经也。此即第一释其教主竟。

  第二以处表事者。有其三种。第一以国表事。第二以林表事。第三以园表事。且第一以国表事者。即是室罗筏国也。汉云名闻城也。即是中天竺国胜军王所治之城。用表如来永超三界长出二乘悲润四生身圆万德。故居远闻城也。第二以林表事者。即是誓多林。汉云最胜林。此即是战胜太子所施之林。用表如来七觉法林慈荫一切也。第三以园表事者。即是给孤独园也。此是须达长者所施之园。表如来有无量法赍给施一切贫乏众生也。此则是第二以处表事竟。

  第三显教被机者。然教门是一所学有三。故智度论云。兔马象三兽渡河。浅深有异。如法华经云三子同出一门所乐各别。佛言。我若以小乘法教化诸众生。我即堕悭贪。又维摩经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上中下智各观别故。下智观故声闻菩提。中智观故缘觉菩提。上智观故诸佛菩提。此则第三显教被机竟。

  第四见身同异者。如大梵王见佛身长千尺。又如应持菩萨见佛身长丈六。即便量佛顶上。过无数世界至华上佛刹。还见如来身长丈六。如报恩经云。外道见佛如孩子想。如声闻人但见丈六身。菩萨见无边身。诸佛见法性身。所以华严经曰。譬如净满月水水悉能现。影像虽无量本质未差别。诸佛法如是。随感现众像。化相虽无量法体无差别。此则第四见身同异竟。

  第五出经宗体者。外道小乘各各不同。如涅槃经以佛性为宗。大般若经以空慧为宗。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大集经以陀罗尼为宗。今者此经亦以陀罗尼为宗。以一切法而为经体。所以华严经(附录四右引旧华严是同)云。一切世间诸佛境。皆悉能令转法轮。于法自在无缚是谓如来真实智。又契经说。教体有其两种。一者以文为教体。二者以义为教体。此总摄一切。今者以一切法为教体。此即第五出经宗体竟。

  第六听法仪轨者。依大集经云。说法者作三种想。第一作医王想。第二作救病想。第三作拔苦想。听法者亦作三种想。第一作甘露想。第二作醍醐想。第三作除病想。又智度论云。听法者一心端视如渴思浆。如饥思食闻法欢喜。又智度论云。听法有其三种。一者恭敬供养。二者受持读诵。三者系念思惟。第一恭敬供养者。是身业善能生闻慧。得三种福。一者长命人相具足。二者大富饶财宝。三者莲华化生。第二受持读诵者。是口业善能生思慧。得四种福。一者所言人信。二者所言人顺。三者眷属团圆。四者不被诽谤。第三系念思惟者。是意业善能生修慧。得三种福。一者衣食自然。二者得大端正。三者得大智慧。此则是第六听法仪轨竟。

  第七见闻得利者。有其两种。一者见闻得利。二者不见不闻不得利。一者见闻得利者。涅槃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闻大乘经。亿百千劫不堕三涂八难。又涅槃经云。于一恒河沙诸佛前种善根。得暂闻大乘经。于二恒河沙诸佛前种善根。得闻大乘经。不生诽谤。于三恒河沙诸佛前种善根。能欢喜礼拜。于四恒河沙诸佛前种善根。能书写流通。于五恒河沙诸佛前种善根。能受持读诵。明知大乘经甚难得云云。又此经下文。若有须臾得闻此陀罗尼。千劫已来积造恶业闻悉消灭。更不复受恶道之身。当生诸佛净土。又涅槃经曰。假使有人开王库藏一日布施。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如有人一口称佛功德。何况得闻大乘经典。又提谓经曰。不论听法但入寺即得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为见三宝心生欢喜故。二者好声为念佛故。三者生天不余恶业故。四者尊贵为礼一切三宝故。五者得证涅槃为有余福故。第二不见不闻不得利者有其七种。一者造恶众生。二者受乐众生。三者地狱众生。四者饿鬼众生。五者畜生众生。六者病患众生。七者远行众生。第一造恶众生者贪造十恶五逆。不得闻经云云。第二受乐众生者如人间富贵者。衣以罗绮。食以酒肉。若于上界诸天着三铢衣。五欲乐贪受快乐。不得闻经云云。第三地狱众生者为八地狱四增十六隔等皆有刀山。满目剑树。侵身猛火。上烧刀轮下切贪受苦。故不得闻经云云。第四饿鬼。第五畜生。第六病患。第七远行。此之四种以义意释之云云。

  第八释经题目有其三种。一名佛顶尊胜陀罗尼。二名延寿。三名善吉祥。言佛者三觉之号故名为佛。顶者一身之胜立以名顶。尊者三世如来所共尊故。胜者二乘所不及故。陀罗尼者翻云总持。总持之义有其四种。具如上说。故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第九翻译时节者。西南国名罽宾。有婆罗门名佛陀波利。生居末法不睹圣容。遍览图书披捡经论。闻大士文殊师利在五台山。为诸菩萨说华严经。遂即锡杖随身。衣钵随体。发自天竺来诣震旦。至仪凤元年到五台山下。有黑云叆叆白雾莽莽。来路莫知。去道谁辨。遂即诚心顶礼五体归依。须臾之间云开雾散。焕然除荡无有烟云。次复前行数十余里。乃见地耸高山。天连翠岭。崇神励志徐步缓登。过五里已来忽见瑞云如盖。乃益悲泣流泪。合掌叹曰。人是凡人。圣是大圣。自非冥加何以得见。未举首顷。忽见一老人。素服皓首。仪宇肃然。具婆罗门音。谓佛陀波利曰。大德远来甚大辛苦。波利曰。故来礼谒文殊岂辞辛苦。老人曰。此土众生造罪者多。修福者少。死入地狱者无量无边。生诸净土者万中无一。其尊胜陀罗尼者。甚救此土众生。不审大德将经来以否。佛陀波利曰。但是经论一不将来。但为礼拜文殊故来至此。老人曰。大德可却还西国取此经来。广利群品开天堂门济地狱苦。后会相见必示文殊。纵今得见未必能识。言讫忽然不见。时佛陀波利如丧所亲悲泣懊恼。于是杖策西乘。屡移寒暑周游九万里。来去十余年。永淳二岁还至大唐。所将梵本奉进宫阙。并具老人事由委悉同时俱奉。是月蒙垂屡问优宾特殊。爰敕右司赐绢三十匹。时中天竺国译经三藏地婆诃罗唐云日照。宣风五印流化九州。敕令请此法师并追典客令杜行顗等于内翻译。翰简斯毕奉献于圣。曾所未闻倍常珍敬。每日先披数遍。后履万机。秘之内宫无令外有。波利窃惟云。应感此神人备说尊胜功能此土含生蒙润。岂复九重有赖。万姓无凭。比者委命捐生不辞劳苦。冀望天人福利幽显有安。于是表叫紫微庶流玄泽载布经本傅示未闻。皇上愍此恳诚允其前志。敕令未传者附已译者留。既遂本怀悲欣交集。顶戴跪受百倍恒心。然贝叶天文未诀句义。若无重译岂训将来。沙门顺贞西明寺僧也。妙闲梵语。弥解经文。乃与大德测法师并罽宾三藏。于西明寺再更翻出。即日照三藏所译于先。波利法师所翻于后。虽文质少异而义理不殊。寻其两本是永淳二年之翻也。波利还赍梵本入五台山。自尔迄今音尘无嗣。是知大权方便文殊引接。千岁一遇其此之谓欤。罗什古译还有一本。

  第十依文判释。

  如是者。

  述曰。此经一部分为三分。先明三分。后明二序。言三分者。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从经如是我闻下至具如上说是教起因缘分。从尔时如来下至俱来见我是圣教所说分。从尔时天帝下至信受奉行是依教奉行分。夫圣人说法必有所叙。所化俗流须惊耳。率尔而说。不起敬情。故经先标教起因缘分。既净心信仰即开宗受法。次明圣教所说分群生不寂大悲无限。是以传训故言依教奉行分。就前第一教起因缘分中复分为二。一者证信序。二者发起序。从如是我闻已下至与大菩萨僧万二千人俱是证信序。从尔时三十三天已下至具如上说是发起序。先明证信序。后明发起序。言证信序者有六句经文。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也。六义若圆即能证信。六义不足不能证成。爰以天亲论偈云。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法门皆如是。就信成就之中复分为三者。一明有之所由。二明显六成就。三正解其信。第一明有之所由者。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平旦。忽然黑风暴起日无精光。发屋折树大地震动。过齐已后天下大暗。从西方有白光十二道左右通彻。穆王问大史扈多曰。此是何祥也。扈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将欲灭度故现此相。当此之时有是如来世尊欲入涅槃之日。阿难见佛欲入涅槃。其心忧恼悲涕流泪。如丧父母时。长老无灭语阿难曰。岂同凡夫有其忧恼也。当问如来四种大事。此即第一有之所由。第二显六成就者。有其三种。一为断疑。二为生信。三为止谤。第一断疑者。大智度论云。如来世尊于二月十五日娑罗双树间而入涅槃。尔时诸天恐将法灭。往迦叶所。顶礼摩诃迦叶。是以而说偈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目明清净如莲华。尔时诸天说偈赞已白迦叶言。大德法船将没。法城将颓。法海将竭。法幢将倒。法灯将灭。尔时大迦叶报诸天言。世间无常不久盲冥。默然受请。尔时天等礼迦叶已。各各还天宫。尔时大迦叶即自思惟。我当能报佛恩。故为一切天人结集法藏。即便身升虚空住须弥山顶。击钟楗锤而说偈言。佛诸弟子若念于佛。当报佛恩。莫入涅槃。当传此楗锤声及迦叶语一时普遍三千世界。是佛弟子能悉闻我语。得阿罗汉者一时来集大迦叶所。尔时大迦叶告大众言。佛所将灭法今将欲灭可共结集。结集已讫随涅槃。时大迦叶至王舍城。选得千人。唯除阿难未得罗汉。余者九百九十九人皆是罗汉。问何为只取千人不多不少。答频婆娑罗王者阿阇世王之父也。发愿每日供养千僧。乃至其子阿阇世王亦准父法。时大迦叶至王舍城已。告阿阇世王言。我今欲结集法藏。王可办供。是时迦叶与一千人俱往耆阇崛山。夏三月安居初十五日说戒讫时。大迦叶即便入定观众中谁有烦恼应逐出者。唯有阿难。余者是罗汉。时大迦叶以手牵阿难。出众而语之曰。此是清净之众结集三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尔时阿难惭耻而自念云。我仕世尊二十五年。不会如是生苦恼。实是大慈含忍白迦叶言。我为供养故故留残结。迦叶曰。汝更有六种应忏突吉罗忏悔。一者请度女人出家。灭我正法五百年。二者不请佛住。三者不与佛水。四者叠郁多罗僧卧。五者蹈佛僧伽梨衣。六者以佛阴藏视于女人。有此六罪。汝应忏悔。阿难答曰。我闻过去未来世佛皆有四种所以。请放女人出家。第二不请佛住世者。为魔蔽我心故。第三不与佛水者。为上流处有五百乘车过其水混浊。不堪与佛水。第四者叠郁多罗僧卧者。为患身痛故。第五叠佛僧伽梨衣以足蹈上者。为风吹错入足下。第六以佛阴藏视女人者。令女人生厌也。阿难即于众中脱革履。偏袒右肩长跪合掌。作突吉罗罪忏悔。忏悔已讫。大迦叶即于僧中以手牵阿难出而告之曰。汝若残结未尽勿复来也。即便闭门将诸罗汉共相谓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时阿泥楼豆言。舍利弗弟子憍梵婆提者善解毗尼。今在天上尸利沙园说毗尼。尔时大迦叶差罗汉往忉利天。为僧使故如雁迅飞往到天上憍梵婆提所。头面礼足。问讯起居。白言。大德。南阎浮提今有僧事。可疾速往。憍梵婆提曰。僧不斗诤耶。佛日灭度耶。破和合僧耶。比丘答曰。佛已灭度。憍梵婆提云。佛灭太疾。世间眼灭。又问。我和尚舍利弗在不。答曰。已入涅槃。又问。摩诃目连在不。答曰亦入涅槃。尔时憍梵婆提报比丘言。我今既失离欲大师。和尚复灭。更往何为。我今不能重下阎浮提。可于此处入般涅槃。作是语已。即便入定。踊上处虚空现十八变。现神变已。自心化出。以火烧身。火中出水。水分四道流下。至大迦叶结集三藏之处。水中有声说偈而言。憍梵婆提头面礼诸众第一大德僧。闻佛灭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去。尔时下座比丘还阎浮提耆阇崛山中结集法藏之处明阿难果。尔时阿难即于当证得罗汉即敲堂门。大迦叶问曰。敲门者是谁。阿难答曰。我是阿难。迦叶问曰。汝何为来。阿难复答曰。我已证罗汉。迦叶报曰。汝既证罗汉随意入来。阿难既入。迦叶令阿难升高座。升座已后。如来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尔时阿难一心合掌向佛入涅槃处而说偈言。佛初说法时尔时我不见。展转闻佛在波罗奈。佛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谛法苦集灭道。阿若憍陈如得见道。及八万诸天闻是得见道。尔时阿难说此偈已。时千罗汉皆言。无常力大。我等眼见佛。同声说偈。我见佛身相。犹如紫金山。妙相众德灭。唯有名独存。是故当方便。来出于三界。勤集诸善根。涅槃最为乐。是千罗汉说此偈已。遂复本座。时大迦叶对优婆离先集五部律藏。次对阿难集素怛览藏阿毗达磨二藏。信如来初转法轮乃至般涅槃集四阿含。一增一阿含。二长阿含。三中阿含。四相应阿含。总名修多罗藏。尔时大迦叶结集法藏已讫。方耆阇崛山中告诸弟子曰。今日晡时是吾入涅槃之时。诸弟子一时下山告王舍城一切贵人曰。摩诃迦叶今日晡时入涅槃。尔时一切人民各怀愁恼。一时至大迦叶所。迦叶为说种种法要。即便着佛所属僧迦梨衣。执持衣钵。手提锡杖。如金翅鸟踊身空中现十八变。现神变已便愿言。愿我此身得见弥勒。发愿已讫直入耆阇崛山中。如入软泥。入已还合。住待弥勒。至人寿八万岁身长八十尺有弥勒佛出世。长一百六十尺。面广二十四尺。圆光十里。三会度人说法人民懈怠。尔时弥勒佛即以足指案耆阇崛山。即为开山。开已讫时。大迦叶着僧伽梨衣出礼拜弥勒。上升虚空现十八变。现神变已而入涅槃。当尔之时度无数众。此即第一断疑。第二生信者。如大地能生草木。信如父母能资养男女。若佛宝则资长法身。此则第二生信。如外道经书则无如是六义。所以被诽谤。第三正解其信。言如是者。真俗齐通。理事双举。师资并称。凡圣同归。十地才可阙望。三乘莫知其本。又注法华云。如是者感应之瑞。所以大宝经云。如来凡常说法先现三种大吉祥瑞。一为梵音。二为妙香。三为光明。现此三种变成宝台。遍至十方。普动世界。众生见者身毛皆竖。发胜心品。能令众生烦恼崩落。如毗湿药置毒药中。令彼毒药变成甘露。如是吉祥妙药置八万四千尘劳中变成真如甘露。所以如是吉祥瑞。略有十喻说如是。一者积薪谕。二者师子筋谕。三者转轮王谕。四者宝精谕。五者檀香谕。六者宾伽罗谕。七者耆婆鼓谕。八者师子乳谕。九者功德瓶谕。十者水精珠谕。第一积薪烧尽。二师子筋作琴弦。三以轮降伏。四宝精谕光明。五檀香谕者。摄伊兰林方四十里。六者宾伽罗谕者。优婆塞戒经曰。迦陵国中有七宝藏。名曰宾伽罗。具足七宝。众生取之无尽。信亦如是。能生一切诸佛法宝也。七者耆婆鼓谕者。如明了论云。耆婆鼓。但有一切众生入军阵中遇诸毒箭。以枚击鼓。所有毒箭一时皆出无诸苦痛。信亦如是。信心一发。能令三毒之箭一时即出。八者师子乳谕者。华严经曰。如师子乳投诸乳中悉化为水。信亦如是。能化一切烦恼。变为法水法湛菩提。九功德瓶谕者。智度论云。有婆罗门。于十二年中事功德天以求如意。十二年满功德天现授与一瓶云。汝所须者从此瓶索即得如意。信亦如是。能生一切诸善功德。十水精谕者。唯识论云。有诸浊水以置此珠威力得水即清净。信亦如是。能令不信混浊悉得清净也。又真谛三藏云。如是者。离诸谤故名为如是。谤有五种。一增益谤。二损减谤。三相违谤。四愚痴谤。五戏论谤。言此经因果决定实有是增益谤。言此经因果实无是损减谤。言此经因果亦有亦无相违谤。言此经因果非有非无愚痴谤。言此经因果非非有非非无戏论谤。言离五谤故名如是。又佛地论云。如是者。依四义释。第一譬谕释。第二教诲释。第三问答释。第四许可释。第一譬谕释者。汝今福贵如毗沙门。第二教诲释者。汝当如是读诵如是修行。第三问答释者。如是我闻如是宣说。第四许可释者。我当为汝如是宣说。梁武帝云。如斯之言是佛所说故言如是。又静泰法师云。如即指法。是即定辞。如法所说一切皆是故言如是。又肇法师解云。信即所言之理顺。顺即师资之道成。故在经初建言如是。今解如者如三世诸佛之言。是者即三世诸佛之所说。故言如是。又梁朝摄论。信有三种。一信实有。二信有可得。三信有无穷功德。譬如木中定有火性钻之火得。得有种种功用。佛性亦尔。今者略为十释。一入圣位之初因。出凡笼之渐果。二食法味之嘉首。荷法宝于两肩。三获七财之原首。得王力之初心。四三乘所依止。万行因此而修。五湛心水之清珠。朗意性之课浊。六出淤泥之中。七超生死之险路。八沈苦海之舟船。九采法宝之手足。十游旷野之甲伏。所以唯识论善十一中有其三段。一有之所由。二解六中信。三断疑生信止谤。以净信为体。如水精珠能清浊水也。上来虽有三种不同。总明第一信成就竟。

  我闻者。

  述曰。第二闻成就也。亦作三门分别。一释阿难名。二释阿难因。三正释其闻字。第一阿难释名者。是梵语。汉云欢喜。故五分律曰。师子颊王有其四子皆作国王。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二名斛饭。四名甘露饭。且净饭王有其二子。一名悉达多。二名难陀。白饭王亦有二子。一名拔提。二名提沙。斛饭王亦有二子。一名提婆达多。二名阿难陀。甘露饭王亦有二子。一名摩诃男。二名阿泥卢豆。其净梵王大子悉达多者。年十九舍轮王位。于二月八日夜半子时逾城出家。一志安禅合掌定心而坐。苦行六年。日食麻麦。皮骨相连。王闻如是。悲泣叹曰。我子舍轮王位。空无所得。菩萨于后食香乳讫。入尼连禅河。洗其质已。往金刚座。自发誓言。不破结跏成等正觉。发是语已天地震动。魔宫不安。时天魔波旬既见菩萨将欲成道。将八十亿魔女及鬼种种相恼。满六十由旬来怖菩萨。尔时菩萨入慈定三昧。令魔刀箭化作莲华。魔知不如。即往净饭王宫而恼其父王。于虚空中而告之曰。汝子昨夜命终已讫。王闻惊怖不觉堕床。良久乃苏。悲泣流泪而说偈言。阿夷陀言虚。瑞应亦无验。先得吉利名。一切无所获。尔时净饭王说此语已。菩提树神见佛成道。将天曼陀罗华往净饭王宫。于虚空中而说偈言。汝子已成道。魔众已退散。光明如日月。普照十方国。时王疑曰。前言我子已死今道成佛。所言何耶。树神答曰。前是魔王故来相恼。我是菩提树神。今来相庆。王时喜曰。我子舍轮王成法轮王。彼此无失。净饭王正欢喜之时。斛饭王来报净饭王曰。贵弟夫人已诞一男。王闻欢喜。众庆皆来。可因此乐而名为欢喜。又如颂曰。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此即第一释阿难名竟。第二释阿难因。如法华经云。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我常行精进。阿难常乐多闻。又释迦牟尼佛昔迦叶佛时为沙弥。时师主每日令诵千言。复令常乞二人食。恐诵经不得。在路啼哭。尔时有一长者。问沙弥曰。汝何为忧恼。沙弥报曰。我和尚令我诵千言。复令我常乞二人食。我恐诵经不得。所以忧恼。长者报曰。汝可安心诵经。自今已后。常来向弟子家取二人食。师若成佛愿为法藏弟子。昔日诵经沙弥者即释迦牟尼佛。是施食长者即阿难。是此则第二释阿难因竟。第三正释其文。佛地论云。我为诸蕴世俗假名。闻为耳根发识听受所说。废别就总。故说我闻。问曰。佛赞无我。何为传法。菩萨称曰我闻。答曰。此佛说法常依二谛。一者俗谛。一者真谛。言我闻者。俗谛说耳。佛言诸根说于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又朗法师解根不能闻耳识不能知合不能闻此则不闻也。亲承音旨简异说传。故曰我闻。问曰。如来五十年说法。阿难仕佛适经二十五年。前二十五年阿难总不闻。何故一代之教皆曰我闻。答曰。依报恩经云。为阿难重说十二部经。是故一代之教皆曰我闻。问曰。阿难何为能持十二部经。答曰。阿难得金华三昧。能持十二部经。又涅槃经云。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一者信根坚固。二者其心质直。三者身无苦痛。四者常勤精进。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无憍慢。七者成就闻慧。八者从闻生智慧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面如满月。士女奔驰。目类青莲华。贵贱咸仰。佛光夜照。闻奏庆喜之言。天蕊朝开。晨归舞蹈之乐。如来演法常有瓶受之能。大圣弘经乃有金言之美。一闻俱领。八法齐修。四生所以重闻十方于兹再唱。亲承音旨简异傍传故曰我闻。上来虽有三种不同。总明第二闻成就竟。

  一时者。

  述曰。第三时成就也。亦作三门分别。第一释假名时。第二释不思议时。第三正释其时。第一假名时者。如陶家轮势一极时。又如俱舍论云。时中极少一刹那时。凡人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时有九百生灭。一百二十刹那名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日一夜。此则第一释假名时竟。第二释不思议时者。诸佛境界不思议时。于一刹那摄一劫。一时普应竟无差别。故名一时。又维摩经说。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又如大通智胜如来说法华经。时会听者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为如食顷。此则第二释不思议时竟。第三正解其时者。法王启运之日。大众嘉会之时。故云一时。佛地论云。说一部经之时。非为刹那相续。乃至究竟总名一时。又真谛三藏解云。轮王出世七宝一时。法王出世法宝一时。令机教符会无差异时。故言一时。良谓小品立彼有斯大乘元无来无往。当常现常之代妄见空华。不灭实灭之初劫石于兹假称。所以六十小劫摄在一时。明知妄立之言托境方称。时义所为说听无二。故言一时。又三藏解云。具足十义故名一时。一佛出世时。二说正法时。三听正法时。四持正法时。五思正法时。五修正法时。七下善种时。八成熟善种时。九解脱善种时。十心平等时。且一佛出世时者。如轮王出世时七宝一时可得。法王出世时法宝一时可闻。轮王出世未见者令闻。二说正法时者。佛说正法。一切狂聋皆得醒悟。故名一时。三听正法时者。有四因缘。一者有宿因。二有正信。三愿乐。四生尊重。具此因缘是听法时。故名一时。四持正法时者。有三因缘。一为自行圆满。二为他行成就。三为他咨承有处。具此三缘是持正法时。五思正法时有五因缘。一思择相似简为取真。二思择转胜如炼真金。三思择得果如月朗云除众所乐见。又女质覆以为严。四思择无穷如如意珠出财无竭。择法亦是显理无穷。五思择利益。如见日光作业不息。得佛法味化导无边。具此五义是思择时。六修正法时者。有五因缘。一智根利除烦恼障。二信具足除业障。三生人天除报障。四乐寂静除散乱障。五值佛正法除邪归障。具此五缘是好修时。七下善种时者。为发菩提心有十因。一依本佛性故。二依器依人天道。三依地依八禅故。四依三宝为行不退故。五依因依一切众生为下种因故。六依意乐愿唯发大菩提心故。七依智观过失功德故。八依信信三宝四谛七处故。九依行依割肉饲鹰等行故。十依回向所有善根为众生故。具此十事名下善种时。八成就善种时者。有四因缘。一宿植善根即因成就。二生于中国即处所相应。三亲近善友咨承为他。四如说修行离诸放逸。具此四缘名为成就善种时。九解脱善种时者。有五因缘。一亲近善友时。二听闻正法时。三持正法时。四思正法时。五归正法时。具此五事名解脱善种时。十心平等时者。心若高下听法不入。若能拔沉抑浮念智平等得入正法。名心平等时。具此十义故名一时。又长耳三藏解时云。有三种。一分段时。二不思议时。三假名时。一分段时者。五蕴为体。四相为相。一期报限。如陶家轮。世极即住。名分段身时。二不思议变易时者。谓变易生死相续。于法分齐难知。名不思议变易时。三假名时。外国名劫波。自有三义。一迦罗。二三摩耶。三世流布。迦罗者此云别相。如制戒律。大戒时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时不闻。国王时得闻余人不得闻。二三摩耶时者。此云破邪见时。为五部阿含九分达磨。不简黑白一切得用。三世流布者。如云一时在中首林中一时在恒河岸。调音起转即是世人法语。令依破邪见时及世流布时。故名一时。问。此中时者依何建立。答曰。佛地论云。时者即是有为法上假立分位。影像依色心等总假立。故不相应行蕴所摄矣。上来三种不同。总明第三时成就竟。

  薄伽梵者。

  述曰。第四主成就也。亦作三门分别。第一释薄伽梵名。第二释薄伽梵身。第三释上主字。第一释薄伽梵名者。瑜伽论云。有大势力能破大魔故名薄伽梵。又云。坦然安坐菩提座。任运摧魔。有大势力故名薄伽梵。又依佛地论说。婆伽梵者。具有六义。第一自在。第二炽盛。第三端严。第四名称。第五吉祥。第六尊贵义。第一自在义者。不为一切烦恼之所击缚名自在也。第二炽盛义者。为猛炎智火所烧炼故。第三端严义者。为三十二相所庄严故。第四名称义者。为一切殊胜功德悉圆满故。第五吉祥义者。为人天亲近供养故。第六尊贵义者。为具一切功德安乐有情故。具斯六义名婆伽梵。言四魔者。一破蕴魔。有漏五蕴为体。二破烦恼魔。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为体。三破死魔。有漏五蕴谓无常相名为死魔。四破天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为天魔故。萨婆多论云。能破四种魔故。故名薄伽梵。又俱舍论云。菩提树下破一切烦恼魔。金刚座上破一切天魔。留三月命破一切死魔。入涅槃破一切蕴魔。又大集经略述坏魔之义。观空故坏蕴魔。观无相故坏烦恼魔。观无愿故坏死魔。具三回向菩提故坏天魔。又云。第一观身不净坏蕴魔。第二观受是苦坏烦恼魔。第三观身无常坏死魔。第四观法无我坏天魔。具斯六义名薄伽梵。此则第一释薄伽梵名。第二释薄伽梵身者。有其三义。一报身。二化身。三法身。第一报身者。为地上菩萨说法。第二化身为二乘人说法。第三法身者。法身常寂自利利他。虽有三种不同为见不异。异如声闻见丈六身。菩萨见无边身。诸佛见法性身。如是一绳生于三相。如眼暗为是其蛇。眼明者见其绳。智者审观唯见其麻。报化法身亦复如是。若其通也即三是一。即一是三。若其述也即三非三。即一非一。如水冰波三种有异。即水是冰。即水是水。水外无波。波外无水。报化法身亦复如是。此即第二释薄伽梵身竟。第三正解其主字者。依大智度论云。有其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诸天说。四者神仙说。五者变化说。今明此经即是佛说。佛为教主也。言佛者以觉为义。有其三种。一者自觉。二者觉他。三者觉满。声闻为得生空智但能自觉。菩萨虽得法空智为觉未满。诸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称为佛也。佛者三界法王。四生慈父。放神光于千刹。洒法雨于五烧。所以外道归依。天魔稽首。玉毫皎洁地狱照以消亡。顶相岧峣天人莫睹其际。难解难测故号佛焉。上来虽有三种不同。总明第四释主成就竟。

  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者。

  述曰。第五处成就也。亦有三种。第一显国。第二显林。第三显园。第一显国者。即是室罗筏国也。汉云名闻城也。盖是硕德广学鸿儒嘉声远震故曰名闻城也。旧云舍卫国。即是中天竺国。佛在世时胜军王所治之城。周回六千余里。其城中有二窣睹婆。一是佛姨母摩诃波提比丘尼精舍。一是须达长者故宅中窣睹婆。此即第一显国竟。第二显林者。即是住誓多林。大智度论云。为怜愍众生故住誓多林。言住者四威仪中是其一住。住有三种。一天住。二梵住。三圣住。一天住者。为布施持戒忍辱得三事故得生天。名为天住。第二梵住者。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得生梵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名为梵住。第三圣住者。为行空无相无愿住三空三昧。故名圣住。智度论云。复有四种住。一天。二梵。三圣。四佛住。前三住者为声闻缘觉等。四佛住者首楞严三昧八万四千诸法藏故。故名为佛住。言誓多林者。汉云最胜林也。即此城外东南五里有誓多林。即是祇陀太子所施之林。祇陀者翻云战胜王。故名战胜也。此是第二显林竟。次第三显园者。涅槃经云。园者须达为佛而买。林太子所施。又解初国通化处。即室罗筏国。后园别化处。即誓多林。在国为化俗流。住园为统僧众。亦是喧静双举。道俗兼明。佛在世时。胜军王所治国也。传之异国。称曰远闻。远闻有四。一具财宝。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城内故墓上有窣睹婆。是佛姨母精舍。次东有窣睹婆。是须达故宅也。此云善胜。城东南五六里有誓多林。此云胜林。旧云祇陀。是给孤独园。昔善施为佛建立伽蓝。今以荒废也。东门左右各各建石柱高七十尺余。无忧王造也。善施长者仁而慈愍。积而能散拯济贫乏哀恤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园焉。闻佛功德。深生尊敬。建大精舍请佛降临。命舍利子随而胆揆。唯太子誓多林园其园处闭静。善施往诣具以情告。太子戏言希金遍地我园方卖。善施闻之生喜悦。即出金藏依言布地。有小未遍。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福田。宜可种植。善施即于此地建立精舍。佛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置。树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去应名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然圣人形无定方。宁有常处。但为物生信故委具题施树买园如别。贤愚经说。彼云舍卫城国。波斯匿王辅相大臣名须达多。广说巨富道德。云有其七儿。六已取妇。唯第七者未婚。为欲拣择殊胜咨容。嘱诸婆罗门令为寻觅。后于王舍城中有长者护珍。唯有一女端严无比。乃往彼国论其婚事。正见其家欲请佛僧办诸供具。无暇相承。须达怪问欲何所为。答曰。迎请佛也。须达忽闻佛名身毛皆竖。如有所得。心怀悦预。重问云。何名佛。长者对曰。汝不可闻。迦毗罗城白饭子。姓瞿昙氏。字悉达多。其生未久。相师占之当必轮王。弃舍出家无师自觉。贪恚痴尽其心平等。于诸众生犹如父母等视一子。虽胜一切而无憍慢。涂割二事其心无二。十力四无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处故号为佛。明请我请。是故匆匆未暇相待。须达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量。今在何处。长者答言。今在此间王舍城。住迦兰陀竹林精舍。须达心念其佛。佛无量功德。忽然光明。其明猛盛犹如日轮。即寻光出至城门下。如来神力门自开。门路有天祠。须达礼之。寻还黑闇。心生惶怖。欲还本处。城有一天神。告须达言。仁者子往如来所有多善利。须达言。云何善利。天言。长者。假使有人。真实给绞骏马百疋。宝车百乘。铸金为人其数复百。端政女人身佩璎珞。众宝厕填上妙宫宅殿堂屋宇雕文刻铸。金盘银粟数各一百。以施一人。如是展转尽阎浮提所须功德。不如有人发意一步诣如来所。须达多言。善男子汝是谁耶。天言。长者。我是相胜婆罗门子。汝往昔善知识也。我往日见舍利弗大目犍连心生欢喜。舍身得作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专知守护此王舍城。我见舍利弗心生欢喜。尚得如是妙好之身。况见如来无上法王。须达多闻已即还佛所。顶礼佛足。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便请世尊降临舍卫。佛则语言。卿舍卫国有精舍相容受否。须达多言。佛若垂顾。便即营办。佛默然受须达请。复言。从生已来未为斯事。唯愿如来遣舍利弗指受仪则。尔时如来敕舍利弗。与须达共乘一车。以神力故经一日夜到舍卫国。时须达多白舍利弗言。此大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有池泉树林华果清净闲务。我当于中造立精舍。时舍利弗言。祇陀园林最为第一。须达多遂往谓祇陀曰。我欲为佛造立精舍。唯仁者园中可堪造立。吾今欲买能见与否。祇陀答曰。设以真金布地犹不相与。须达多言。林地嘱我。汝便取金。祇陀答曰。我园不卖云何取金。须达言。若意不可共往断事人所。即共俱至断事人所。断事人言。园嘱须达祇陀取金。即时须臾车马载负真金布地。一日之中五百金而未周遍。须达沉吟。祇陀曰。长者若悔随意听止。须达多言。吾不悔也。自念当出何藏金足。祇陀念言。如来法王真实无上。所说妙法清净无染。故使斯人轻宝。乃尔即语须达言。余未遍者不复须金。请见相与。我自为佛造立门楼。常使如来经游出入。祇陀自造门楼。时须达多七日之中造立大房三百口禅房静室六十三所。冬屋夏堂一切具足。即执香炉。向王舍城遥作是言。所设已办。唯愿如来慈哀怜愍为诸众生受是住处。佛时悬知。即与大众发王舍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至舍卫国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佛既到已。须达多以其所设奉施如来。佛时受已即住其中。故云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也。又准真谛三藏。如经中说。须达过去为拘留孙佛。时于此地造立精舍。尔时地广四十里。须达名毗沙长者。以金布地。宝衣覆之而为供养。俱那含牟尼佛时长者名大家主。尔时此地广三十里。迦叶佛时亦立精舍。尔时此地广二十里。长者名大惓。于今释迦牟尼佛时此地广十里。以金布地。后弥勒佛时。此地广四十里。以七宝布地。尔时为儴佉王出家修道得阿罗汉果。问俱举城园随一即得。何须双举。答曰。真谛记云。住处有二。一境界处。二依止处。住境界处为化在家之徒。往依止处为统出家之远人。令知国境界住处后。举祇园为近人令知依止别处故。又传中说于此城边有二精舍。一是磨伽罗小堂。二是给孤独园。恐滥小堂故标园处。今总八义。一为化缁素二众。二为远近二人。三为简滥。四为喧静两亡。五为悲智二事。六为道体道缘。七为自利利他。八为成无住道。随其所应故举二处。游化居止目足为在。游化在城。居止在园之与住其义一也。上来广释总明第五处成就竟。

  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者。

  述曰。次当第六众成就也。亦有三种。一显声闻众。二显菩萨众。三显诸天众。且第一声闻众者。即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今者先显声闻。后彰菩萨。言与者以自兼彼故言为与。言大者为拔群超众故言为大。又言大者梵云摩诃。摩诃此言大也。具三藏义。一大二多三胜。言大者非小声闻。为天王人王大人所供养。又八义故名大。一者数大。千二百等。二者名大。名称远闻。三者德大。大阿罗汉故。四者离大。大障碍断故。五者性大。功德智慧波罗蜜多种性故。六者识大。故大人所识故。七者趣大。回向大菩提故。八者歒大。能破外道故。言多也。言胜者具八义中。言苾刍者有其三义。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恶。言怖魔者。为出家之时。上动魔宫下利群品。以魔怖故。故名怖魔。言乞士者。为离四邪命故言乞士。言四邪命者。一下口食。为合和汤药种植果实所得利养已自供身。名为下口食。二仰口食。为仰星.宿占相吉凶所得利养以自供身。名为仰口食。三方口食。为谄曲两口巧说多端为国使命以得利养自供身名方口食。四维口食者。诵咒禁龙缚鸟名维口食。离此四种邪求活命故名乞士。言破恶者。撝智慧剑杀烦恼贼故名破恶。具斯三义故名比丘。言比丘言慕道处处。常持宝锡依僧肃肃如护明珠。乞食巡门侵寒暑而□利物。披灰攘服履霜雪以度众生。皆能降伏魔军摧折外道。所以果名杀贼。因号怖魔。应供声震十方。度人名流三界。解脱床而同坐。涅槃山以齐登。拯四趣而绝胞胎。背五烧而归寂灭。具斯三义故厥号比丘。言千二百五十人者。律及因果经说。佛初成道度憍陈如.摩诃男.婆提.婆敷.阿湿卑等五人。次度优楼频螺迦叶众五百人。次度伽耶迦叶那提迦叶二众各二百五十人。次度舍利弗目乾连二众各一百人。次度那舍长者子等二百五十人。总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举大数故。唯尔所问何不标余。但举此等。答曰。名德高远常随佛故。皆先外道舍邪归正故。毗婆沙论云。四义故说一以皆是婆罗门种净行出家故。二以皆是上上善来得戒故。三以皆是大阿罗汉故。四以皆是五师大门徒故。又准贤劫定意经说。释迦初会说经一千二百五十人比丘皆得道证。经中且标初会所度故无余也。

  又与诸大菩萨僧万二千人俱者。

  述曰。此即第二显菩萨众也。言菩萨者。依佛地论云。菩者菩提。萨者萨埵。菩提者所求果。萨埵者能求人。能所双举故云菩萨。又佛地论云。有其三种。一者菩提。二者萨埵。三者菩提萨埵。言菩提者。汉云名为觉。觉者是所求果。言萨埵者。汉名有情。是能求菩提人。菩提萨埵者。名为勇猛。亦名精进。故言菩提萨埵。若具足梵语者。应言摩诃菩提萨埵。言摩诃者大。言菩提者是觉。萨是一切。埵是有情。总摄名大觉一切有情。今翻译家意省略故言菩萨。菩萨者。垂形六种列高赞于十方。集彩二空度于五道。是以智力坏于烦恼。三毒云消。慧炬破于无明。四魔殄灭。上方下方之内归我大师。有形无形之流咸皆伏膺。功德名远可略言焉。问。何故列菩萨众耶。答曰。有三义故。一者欲证阿难闻经可信。阿难若共小乘之人闻大乘法未足可信。今与菩萨同闻可信。二者佛为小乘人围绕其德未重。大乘人翼从。佛德方尊。三者欲显是大乘经。以声闻位初无菩萨众观音大势普贤文殊等为上首也。此则第二显菩萨众竟。第三显诸天众者。案日照三藏本。有忉利梵摩善吒梵魔而为上首。此则广略不同。有无相似。上来虽有六段不同。总明证信序竟。从此已下发起序。

  尔时三十三天于善法堂会有一天子名曰善住者。

  述曰。第二发起序也。详其文势大节两段。第一善住请。第二帝释请。从尔时三十三天已下至云何令我得免斯苦是善住请。从尔时帝释闻是语已甚大惊愕已下至具如上说是帝释请。今者先明善住。后明帝释请。言善住请中有十段文。第一标处显名。第二大天游戏。第三受诸快乐。第四空声告期。第五示所生界。第六正显受身。第七善住惊怖。第八疾往帝释。第九重述前言。第十希垂救济。此则第一标处显名者。有其三意。一者标天。二者示处。三者显名。初言标天者。依俱舍楼炭等经述之。其三十三天者。住须弥山顶。其山在大海中心金轮之上。高十六万逾[跳-兆+善]那。入海八万出水亦然。四宝所成。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威德光色显于赡部洲。空作吠琉璃色。复有七金山七重围绕。一一山皆入水八万逾[跳-兆+善]那。下据金轮。上逾地际。其第一金山出海高四万逾[跳-兆+善]那。第二金山出海高二万。第三金山出海一万。第四金山出海高五千。第五金山出海高二千五百。第六金山出海高一千二百五十逾[跳-兆+善]那。第七金山出大海高六百二十五逾[跳-兆+善]那等。一一山间皆有小海。其金山顶有金刚树。并有夜刃神止住。金山之外有香醉山。楼炭经云。香山高五百由旬也。立世阿毗昙论云。有七种畜生王于中止住云云。俱舍论云。香山南有无热恼池。池南有大雪山。楼炭经云。雪山有二十五由旬也。雪山南有九重黑山。一一间有无量地狱。九重黑山南名为南阎浮提。山西名西瞿陀尼。山北名郁单越。山东名东弗婆提。其须弥山者。俱舍论云。高十六万逾[跳-兆+善]那。四宝所成。东面白银。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北面黄金。皆逐宝色形现于空。所以南阎浮提作吠琉璃色。楼炭经云。其山四面各有大海。一一大海中各有一大龙宫。其龙具有四生。卵湿胎化。大海之外金山之侧各有一树。树名俱梨睒。高四千里。枝叶枎疏荫得一千里。东枝有卵生金翅鸟王宫。七宝所成。每从东枝下入大海中。取卵生龙食之。俱梨睒树南枝上有湿生金翅鸟王宫。亦以七宝所成。从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二生龙食之。俱梨睒树西枝有胎生金翅鸟王宫。亦七宝所成。从西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胎三生龙食之。俱梨睒树北枝有化生金翅鸟王宫。亦以七宝所成。从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胎化四生龙食之。唯有十二大龙王。不被金翅鸟王所食也。俱舍论云。其山有四层级。一一层级相去万逾[跳-兆+善]那。明第一层上有坚手金刚山住。第二层上有持鬘金刚山住。第三层上有恒娇金刚山住。第四层上有四天王宫。俱舍论云。东面有提头赖吒天王宫。南面有毗楼勒叉天王宫。西面有毗楼博叉天王宫。北面有毗沙门天王宫。楼炭经云。其四大天王宫城。各各皆以七宝所成。七重城壁七重行树。其城四面各各皆有宝池。黄金所成。俱舍论云。身长五百尺。寿命五百年。从四大王天上迥高四万逾[跳-兆+善]那至须弥顶。纵广八万逾[跳-兆+善]那。其地坦然。黄金所成。百一杂宝而莹饰之。如兜罗绵。随足高下。中有大城名曰善见。其城墙壁七宝所成。楼炭经云。金壁银门银壁金门。其城四面。面广二千五百逾[跳-兆+善]那。周匝高一逾[跳-兆+善]那。此城之中有大殿。名曰殊绝。以种种妙宝具足庄严故名殊绝殿。其殿四面。面广二百五十逾[跳-兆+善]那。周匝一千逾[跳-兆+善]那。高一逾[跳-兆+善]那半。即是帝释所居之殿。其城四面。外各有一苑。苑边有池。各曰妙池。纵广二千逾[跳-兆+善]那。是诸天游戏之处。苑外东北有树。名曰圆生。高百逾[跳-兆+善]那。荫五千逾[跳-兆+善]那。盘五逾[跳-兆+善]那。若无风时周遍五十逾[跳-兆+善]那。问曰。树荫五十逾[跳-兆+善]那。云何而能动百逾[跳-兆+善]那。答曰。若顺风动时即得百逾[跳-兆+善]那。若无风时只遍五十逾[跳-兆+善]那。何以故为当树下故。此即第一标天也。言示处者。即是善法堂会也。善法堂者。此城外西南角有堂。名曰善法。为诸天于此互论众生善恶之事故。故名善法堂。诸天每月十五日于中互论一切众生如法不如法事。若闻造善。诸天欢喜即言。我等天众渐渐炽盛修罗减少。若众生造恶者。诸天愁苦即言。天众减少修罗增长。提谓经云。一年之中三。䨱八挍每月六奏者为六斋也。智度论云。月八日四天王太子下。十四日四天王下。十五日帝释自下。二十三日太子下。二十九日四天王下。三十日帝释自下。各各诸鬼神抄录罪福。上奏天曹。天帝与三十三天于善法堂内参议。互论如法不如法事。若作福者名入福录。为精进士增寿益算。各敕善神而拥护之。若作罪者名入四?下。付地狱藏算减寿命。诸恶鬼常求其便。此即示处也。言显名者。即是有一天子名曰善住。即此天内是一天数也。帝释所中四方各八有三十二天。俱舍论云。此天身长半俱卢舍。即一千尺也。楼炭经曰。此天白色。俱舍论云。寿命千岁。人间一百年彼天一日一夜。还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岁数日月寿命一千岁。修中品十善即生其中也。

  与诸大天游于园观又与大天受胜尊贵与诸天女前后围绕欢喜游戏者。

  述曰。第二大天游戏也。楼炭经云。此善见大城城外四面各有一园。城东者名粗恶苑。城南名众车苑。城西者杂林苑。城北者戏林苑。于城四面有此四苑。言城东粗恶苑者。于中斗战身即粗大故名粗恶苑。以七宝所成。苑中有树名香树衣树璎珞树宝器树乐树饭食树。若须香时树下索之即得随意多少。若须璎珞向璎珞树下索之即得准前。若须宝器者至宝器树下索之即得准前。若须饭食至其饭食树下索之即得随意。然诸天食有其三种。上福德者饭色即白。中福德者饭色即赤。下福德者饭色即变所青色也。须乐器时即于乐树下取之随意。苑中有池。以七宝庄宝。有二金鼓。是三十三天游喜城南众车苑者。于中众车游戏。马车一千。亦以七宝庄严。亦有香树衣树璎珞树。亦有七宝池。亦有三金台。以为庄严倍胜于前。城西杂林苑者。庄严如上倍胜于前。城北戏林苑者。有诸树亦有宝池。池中亦有三金台。种种庄严倍胜于前。如是四苑。是帝释及三十三天子与诸彩女于中游戏受快乐。自余小天不得辄入。故云与诸大天游戏于园观也。自余小天于四苑外受天快乐。

  种种音乐共相娱乐受诸快乐者。

  述曰。第三受诸快乐也。楼炭经曰。此天于乐树下取一切乐器而相娱乐受快乐也。

  尔时善住天子即于夜分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者。

  述曰。第四空声告期文中有二意。初定时。后告限。言定时者。即于此日初夜分也。告限者。却后七日命将欲尽。问曰。此天自有光明不藉日月。云何经云初夜分时。答曰。此天当有光明。昼夜无异不要日月。但以华开鸟鸣为昼。以华合鸟静为夜。言初夜分时者。即是华合鸟静之时也。言告期者。即是却后七日命将欲尽也。问曰。诸天欲死有何相貌。答曰。有其两种。一者小五衰相现。二者大五衰相现。言小五衰相者。俱舍论云。一者衣服皆出非爱之声。二者身光昧劣。三者水滴沾身。四者情滞一境。五者眼睛瞬动。若此小五衰相现未必定死。若大五衰相现必当定死。大五衰相者。大因果经曰。一者头上华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臭气入身。四者不乐本座。五者眼睛瞬动。此相现时必定当死。此经虽无文准义合有应更详之。

  命终之后生赡部洲者。

  述曰。第五示所生界。言赡部洲者。依俱舍论云。在须弥山南度山有香醉山。香醉山南有大雪山。雪山北香山南有无热恼池。池侧有林曰赡部。其树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故名赡部洲。楼炭经云。须弥山南名南阎浮提。山西名西瞿耶尼。山北名北郁单越。山东名东弗婆提。言南阎浮提者。广长二十八万里。上阔下狭。有六万山陵五百大河。人寿一百二十岁。持五戒者即得生人中。其身长三肘或四肘。初时长命。劫末极短下至十岁。言西瞿耶尼者。广长三十二万里。形如正圆。受命二百五十岁。修下下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十六肘言。郁单越者。广长四十万里。地正方。寿命千岁。修下上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三十三肘。言东弗婆提者。广长三十六万里。其地如半月形。寿命五百岁。修下中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八肘。此赡部洲者。即是四天下之一数也。

  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狱苦从地狱出希得生人身生于贫贱处于母胎即无两目者。

  述曰。第六正显受身文中有四。初受畜生。第二受地狱苦。第三受人身。第四生贫贱。处胎无两目。若欲广说因缘。有婆罗门述善住过去因中于母起瞋得报。如别抄记。

  尔时善住天子闻此声已即大惊怖身毛皆竖愁忧不乐者。

  述曰。第七善住惊怖。

  速疾往诣天帝释所悲啼号哭惶怖无计顶礼帝释二足尊已者。

  述曰。第八疾往释天也。

  白帝释言听我所说我与诸天女共相围绕受诸快乐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命终之后生赡部洲七返受畜生身受七身已即堕诸地狱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贫贱家而无两目者。

  述曰。第九重述前言。

  云何令我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十希垂救济。上来虽有十段不同。总是第一善住天子请世尊说。从此已下即是天帝释请世尊说也。

  尔时帝释闻善住天子语已甚大惊愕者。

  述曰。第二帝释请。此天帝释请有十段经文。第一闻之惊愕。第二思受何身。第三入定谛观。第四具知所受。第五痛伤心腑。第六师仰如来。第七帝释持供。第八诣圣恭敬。第九广献佛前。第十具闻七返。此即第一闻之惊愕。

  即自思惟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恶道之身者。

  述曰。第二思受何身。

  尔时帝释须臾静住入定谛观者。

  述曰。第三入定谛观。

  即见善住天子当受七返恶道之身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鸟鹫等身食诸秽恶不净之物者。

  述曰。第四其知所受。帝释即见善住天子当受七返之身。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鸟鹫等身食诸秽恶不净之物。言猪身者。大智度论云。由邪憍慢故。故受猪身。提谓经云。由痴虚受信施四事供养故。故受猪身。又法华经曰。由谤斯经故。故受猪狗野干等身。又云。由饮酒造痴业故受猪身。提谓经云。恶口悭贪故。故受猪身。为物悭贪。言野干身者。大智度论云。由轻慢善人故受野干身。又提谓经云。由奸猾语故受野犴身。郭朴云。野犴形大于狐。又能缘树。言猕猴身者。大智论云。由轻躁短促故受猕猴身。提谓经云。由游戏放逸故受猕猴身。又蟒蛇身者。亦大智度论云。由瞋恚多故。故受毒蛇等身。尔雅云。蟒王蛇。郭朴云。蛇之大故。故名为王。问曰。由何此等畜生身有毛羽。答曰。大智度论云。由受触乐故身生毛羽。良为善住先造是业故。故受斯苦报也。

  尔时帝释观见善住天子当堕七返恶道之身拯助苦恼痛割于心谛思无计者。

  述曰。五痛伤心腑也。

  何所归依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令其善住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六师仰如来。

  尔时帝释即于此日初夜分时以种种华鬘涂香末香以妙天衣庄严执持者。

  述曰。第七帝释持供者。有其五种。一者华鬘。二者涂香。三者末香。四者天衣。五者璎珞。言华鬘者。谓西国以綖贯华名之为鬘。涂香末香者。此天之中有其香树。树上取香随意供养。言天衣者。大智度论云。此天之中有其衣树。天若须衣时树下取衣而受用之。此衣白色由如薄冰。无有文字。楼炭经云。此忉利天衣重六铢半。言璎珞者。楼炭经云。此天之中有璎珞树随意取之。无有众苦也。

  往诣誓多林园于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七匝者。

  述曰。第八诣圣呈供。言七匝者。提谓经曰。应七觉分也。

  即于佛前广大供养者。

  述曰。第九广献佛前。

  佛前䠒跪而白佛言世尊善住天子云何当受七返畜生恶道之身具如上说者。

  述曰。第十具闻七返也。上来虽有多文不同。总是第一教起因缘分竟。

  尔时如来顶上放种种光遍满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还来绕佛三匝从佛口入佛便微笑者。

  述曰。此大文第二。如来正答。明圣教所说分。自天帝释迹发宝宫来仪金地。非直现滋善住。乃兼润未来故。得顶放神光面含微笑。为问之答。莫大于斯。然文相既多。开为一十四段。第一现相表奇。第二标名示德。第三释天重请。第四佛答深词。第五重显神功。第六专令授与。第七广陈多福。第八建塔尊人。第九静息护持。第十天王更请。第十一如来正答。第十二略显威严。第十三示轨令持。第十四标功授与。此即第一现相标奇。文中有三。一放光。二收光。三微笑。言放光者。观佛三昧经云。以三度人。一者名字。二者说法。三者光明。今者欲度众生故。所以放光。即是一也。又地持论云。诸佛光明有其八业。一者觉业。二者因业。三者卷舒。四者正业。五者降伏业。六者敬业。七者示现业。八者请业。第一觉业者。为放大光明照诸菩萨如来即放护念故。第二因业者。为有无量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故。第三卷舒业者。为诸如来放大光明无量阿僧祇世界以还入常戒故。第四正业者。谓诸如来放大光明普照三途一切恶道悉皆息苦。第五降伏业者。为诸如来放大光明令魔惊怖不能破坏所化众生故。第六敬业者。为诸如来放大光明现不可思议佛神力故。第七示现业者。为诸如来放大光明普照诸大会令见故。第八请业者。为于光中发声说偈故。所以颂云。觉因卷舒正降伏。敬业示现及请业。应知是名八种业。问曰。何故说法华经即放眉间光。今说此经便放顶上光。答曰。所表各异。是故放光不同。依报恩经云。如来有八处放光。各各不同。一者足下。二膝上。三者阴藏。四者脐中。五者胸前。六者口中。七者眉间。八者顶上。言足下放光者照一切地狱。膝上放光者照畜生。阴藏放光者照阿修罗。胸前放光者照大天。口中放光者为照三乘人。眉间放光者为照大乘菩萨。顶上放光者十方六道一切普照。表陀罗尼最尊最上。又大智度论云。如来于其八处放光。一一处中有六百千万亿光。一一光中皆具八业。三微笑者。菩萨处胎经云。如来笑有多种。见生梵天佛亦微笑。见作转轮王佛亦微笑。见作狱卒佛亦微笑。见作饿鬼佛亦微笑。见作畜生佛亦微笑。乃至反以入地狱皆非解脱。何如来微笑。问曰。如来大悲何为闻苦而笑。答曰。众生入道有种种不同。有因苦而修善。有因乐而造恶。今者众生深生世乐后堕恶道。佛则不喜。若见众生虽受诸苦而能进道佛即欢喜。所以法华经云。今世后世如实知之。又地持论云。有法现世受乐他世受苦。有法现世受苦他世受乐。有法现世受乐他世受乐。有法现世受苦他世受苦。言现世受乐他世受苦者。为决定心杀生游猎造十恶业。虽现世受小乐未来必堕恶道故。后受乐报言现世受乐他世受乐者。为乐心持戒。现世安稳未来得乐。言现世受苦他世受苦者。为邪见外道之人。或以五热炙身为现受苦。未来后堕恶道受苦。如菩萨处胎经云。昔佛过去世时为求法故至一山口。见一千个外道集在一处。苦行求法。或有常翘一足随而转。或卧棘刺。或时服沙。或作獐鹿牛马猪狗等观。或投身深谷。或抱石自沈。或五热炙身。或自解支节。或开脑然灯。或投身沸镬。或江左杀生河边发愿。或系父母掷置火中得生梵天。或食粪秽。或啖菰果。或七日一食。或以树叶为衣。或将髑髅以为璎珞。或用髑髅以为食器。或服针刺心以为持戒。集在一处。互相破肠以水洗肠。言除邪垢。此皆是现在受苦。他世受苦。即是第一现相表奇竟也。

  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者。

  述曰。第二标名示德也。此天帝释文中有一十四段经文。第一举名显德。第二净除生死。第三破苦回向。第四闻咒灭罪。第五略显胜生。第六忆念增寿。第七三业清净。第八如来观视。第九天神侍卫。第十为人所敬。第十一恶障消灭。第十二菩萨覆护。第十三读诵坏苦。第十四游入胜境。此则第一举名显德。初则举名。后即显德。举名者。即是佛顶尊胜陀罗尼也。言显德者。乃是灭除一切恶道也。

  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者。

  述曰。第二净除生死也。此则略举前后苦。若具足说者应云生老病死也。涅槃经云。佛告波斯匿大王言。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拥塞国王。当为何计。波斯匿王曰。不可逃避。唯知专心布施持戒。佛言。善哉大王。我说四山者。即众生生老病死当来逼人。云何不修戒施。王曰。布施持戒得何果报。佛言。当生人天多受快乐。法华经云。四面者生为东面。老为南面。病为西面。死为北面。又法华经云。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者。解云。不觉者不觉生苦。不知者不知老苦。不惊者不知病苦。不怖者不知死苦也。火来逼身者。为无常之火也。何以得知。遗教经曰。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如救头然早求解脱。今更略释生老病死。言生死者。大小乘各自不同。如唯识论。以第八识赖耶受生。若依俱舍论云。第六意识受生。今解者。由第六意识起爱引彼赖耶种子方始现行故所以受生。又俱舍论六道四生皆有中阴之身。由中阴身起爱所以受生。其中身七日一易。极迟七七日。又云。死言受胎须具三缘。一者父母调适。二者父母起欲。三者乾闼婆城亦名中阴。问曰。云何唤中阴身作乾闼婆城。答曰。为食香故。故名乾闼婆城。此中阴身唯食于香不食余物。若是有福德者。以妙香气为食。若薄福德者。以臭气为食。为寻香故。故名乾闼婆城。问曰。其大小如何。答。身量大小犹如六七岁小儿。若生天中阴者。头向上足向下。若是地狱中阴。即头向下足向上。问曰。几许时受中阴身。答曰。极迟者七七日。七日一度易身。若其七七日者即七度变身。若其七七日满不得受生。即变于杂畜生之中而受生。若是春时中阴。便于马胎受身。何以故。马春时行欲故。若夏时中阴。便于牛中受身。以牛夏时行欲故。秋时中阴。便于狗中受身。为狗秋时行欲故。若是冬时中阴。便于熊中受身。何以故为熊于冬时行欲。若非四时中阴者。便于野牛野狗野马中受身。及人等为非时行欲故。问曰。生有几种。答曰。有其四种。谓胎卵湿化。凡此四生皆从第六意识起爱。然始受生。问曰。如化生生于地狱。见一苦具。云何起爱而受生也。答曰。由爱处所故。所以受生。为生颠倒妄见一切猛火苦具有大光明。亦生爱乐即便受生。问曰。湿生云何。答曰。爱香气故所以湿生。若有福德者。以妙香为香。或以清净为香。为生爱故于中受身。若薄福德者。以臭气为香。以不净为香。即便生爱于中受身。问曰。卵生云何。答曰。卵生者由众生游戏处所故。所以受卵生身。若有福德者。望见种种园林种种堂殿游戏自在于中受生。若有薄福德者。望见种种逼迫怕怖之事。或见大风。或见大雨。即便入井屋间或草叶间。于中藏避。乃言安稳。即便起爱便即受生。问曰。云何胎生。答曰。由爱欲故所以胎生。若是男于母起爱心。若是女人于父生爱欲心。此中阴身皆有此二相。及想父母行欲不净流出。心生欢喜。作自不净想。仍托此不净于中受身。此一刹那时便即受胎。譬如叶虫依叶粪虫依粪。种子受胎亦复依附精血而受此身。又瑜伽论云。胎中有其五位。一七日羯罗蓝。二七日頞部陀。三七日闭尸。四七日健南。五七日钵罗奢佉。是为胎中五位。初羯罗蓝者。唐云凝苏。为父母妄想精血凝流。由如酪上凝脂。状如稠胶结聚。二七日頞部陀者。汉云胞结。为父母精血之上起诸胞结。状糜粟形如粥皮。三七日闭尸者。汉云结取。为结精血状如烂肉。若是男子在母左边。上阔下狭。面向其母。若是女人在母右边。上狭下阔。面向其父。四七日健南者。此云坚肉。为结或肉团。五七日钵罗奢佉者。此云支分。为但有人形。未有眼耳鼻舌也。至六七日从母脐轮有风吹其肉团。乃至眼耳鼻舌上下手足一切身分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若受饥寒冷热。孩子亦尔。日月满足。心生厌离。头趣产门。如两山间逼切其身。种种不净与身俱出。其体细濡如新疮不可得触。手若触时如利刀刃。故言生苦也。若言死苦者。依瑜伽论云。由大怖畏一时俱至。亲爱永隔。身屋崩倒。又云。死王至时。如劫尽烧一切都尽。又如金刚霹雳诸山破碎都尽。又云。如大猛风拔倒身树。又五王经云。言死苦者。谓四大分张。六情无主神识离体。风刀解身。眼张口开。白汗流出。两手横空。一切怖至。风断气绝。火灭身冷。地散血流。膀胀烂坏。虫狼食尽。是名死苦。今此陀罗尼。悉能除此等之苦。此即第二得除生死也。

  又能净除诸地狱阎罗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狱能回向善道者。

  述曰。第三破苦回向也。文中有其四意。一破地狱苦。二破饿鬼苦。三破畜生苦。四回向善道。言地狱苦者。诸苦在地下故名地狱。俱舍论说八大地狱。总在地下。小者支派流在人间及山泽旷野或诸江海间。其处不定。唐琳冥报记云。言饿鬼者。杂心说。常被饥渴多诸恐怖故名饿鬼。由过去多悭贪。所以受饿鬼身。又智度论云。有诸饿鬼。为饥饿故。口出猛火自烧其身。由枯树。若与水千年不足。又解深密经曰。有诸饿鬼。为饥饿故走至海边。见诸海水悉皆枯渴。又善生经曰。由不行财施故无财宝报。由不行法施故得愚痴报。由不行无畏施故得恐怖。又萨遮尼乾子经云。惜财不布施。藏积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还受饥。又丈夫论说。悭心多者。虽是泥土重于金玉。悲心多者。虽是金玉类轻于草木。又云。悭贪之人粪土上惜。何况财物。郁伽长者经曰。布施能薄三毒。布施之时能令贪薄破饿鬼业。见来乞者心生慈悲。能令瞋薄破丑陋业。回向无上道。能令痴薄破畜生业。又畜生者。亦云傍生。以傍行故。故名傍生。依正法念经云。有三十四亿形类各各不同。又楼炭经云。本住处者在海中流派之间也。言回向善道者。为陀罗尼能破三涂灭除八苦。所以回向善道。此即第三破苦回向竟。

  佛告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者。

  述曰。第四闻咒灭罪。明此陀罗尼一经于耳。所有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显其神力不可思议。

  当得清净之身随所生处忆持不忘从一佛刹至一佛刹从一天界至一天界遍历三十三天者。

  述曰。第五略显胜生。文中有其三意。一者得清净身。二生诸佛国。三生忉利天。闻此陀罗尼力得此胜处生。大智度论云。求生天者。要须修三种福。云何三种福。一者礼拜。二者听法。三者供养众僧。又云。布施持戒忍辱。行此三种事即得生天。若不能修善三事。但闻陀罗尼。即得生天及诸净土。

  所生之处忆持不忘天帝若人命欲将终须臾忆念此陀罗尼还得增寿者。

  述曰。第六忆念增寿也。

  得身口意净身无苦痛随其福利随处安稳者。

  述曰。第七三业清净也。若人忆念此陀罗尼。所有十恶之业皆悉消灭。所以三业清净也。

  一切如来之所观视者。

  述曰。第八如来观视也。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一切如来恒常观视。

  一切天神恒常侍卫者。

  述曰。第九天神侍卫。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常恒一切诸天善神随逐守护也。

  为人所敬者。

  述曰。第十为人所敬。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人所爱敬。

  恶障消除者。

  述曰。第十一恶障消灭。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所有恶业等障皆悉消灭。

  一切菩萨同心覆护者。

  述曰。第十二菩萨覆护。言忆念此陀罗尼者。一切菩萨覆护也。

  佛告天帝若人能须臾读诵此陀罗尼者此人所有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之苦破坏消灭无有遗余者。

  述曰。第十三读诵坏苦。文中有其三意。一破地狱。二破饿鬼。三破畜生。一破地狱者。依大智度论云。于俱舍稍不同。有其八大地狱。一者等活。二者黑绳。三者众合。四者叫唤。五者大叫唤。六者炎热。七者大炎热。八者阿鼻。名八大地狱。云何名等活地狱。答。地狱中罪人各各斗诤。相害相剥。铁叉相贯。铁棒相打。递相杀害。昼夜不息。罪人死已。狱卒言活。应声而活。还相杀害。经无量劫。故名等活地狱。云何名黑绳地狱。答。为狱卒罗刹常以热铁黑绳拼度罪人。锯解斧斫。方者令圆。圆者令方。齐秤之经无量劫。为绳拼度。故名为黑绳地狱。云何名众合地狱。答。为狱卒形如罗刹。或作牛马虎狼师子之头。或作獐鹿猪羊兽象之身。来食罪人。罪人忙怕走入山间。于其山间有大铁轮来转罪人。诸山竞合。所有脂血。剧如押油笮蒲桃。积头如山。成为山合故。故名众合地狱。云何叫唤地狱。答。为狱卒罗刹。头黄如金。眼赤如火。手中放箭。口出恶声。于虚空中箭下如雨。罪人忙怕东西逃避。走热铁上。脂血凝流。欲出门门即却闭。号声大叫。故名叫唤地狱。云何大叫唤地狱。答曰。为狱中有二大镬。一名难陀。二名跋难陀。满中咸苦以煮罪人。罪人入中由如煮豆。支节零落。经无量劫。后入灰河。满中沸炭。复入炎床上。强扶令坐。一切毛孔皆出猛火。发声大叫。故名大叫唤地狱。云何名炎热地狱。为满中猛火。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云何名阿鼻地狱。答。为东壁火到西壁。南北上下并然。一切苦具皆悉满中。罪人毛孔皆猛火。如是八大地狱。一一各有十六地狱以为眷属。言十六者。所谓八寒八热。言八寒者。一者阿浮陀。二者尼罗浮陀。三者阿罗罗。四者阿波波。五者阿睺睺。六者沤波罗。七者波头摩。八者摩诃波头摩。是名八寒地狱。言八热者。炭坑。二者沸屎。三者烧林。四者剑林。五者刀路。六者刺林。七者咸河。八者铜镢。是名八热地狱。云何阿浮陀地狱。唐云多少有孔。谓满中积冰。复有冷毒。风吹诸罪人皮肉筋骨。一切破碎。若人劫剥众生衣服。令他寒冻。受如是报在此狱中。云何尼罗浮陀地狱。唐云无孔。纯冰所成。造前恶业即入其中。云何阿波波。阿罗罗。阿睺睺。此三地狱。皆悉口噤寒倍于前。云何沤波罗地狱。唐云青莲华狱。纯冰所成。色如青莲华。云何波头摩地狱。唐云红莲华狱。谓此地狱极寒冻。诸罪人身分裂破其肉。乃宜所以名红莲华也。云何摩诃波头摩地狱。唐云大红莲华也。其苦倍前。是名八寒地狱。云何炭坑地狱。谓中炭火火皆没膝。若人破戒堕此地狱中。云何沸屎地狱。谓此地狱内满中沸屎。深广如河。若人破齐夜食入此地狱中。云何名烧林地狱。为此狱内一切草木土地皆出猛火。若有众生。焚烧山者堕此狱中。云何名剑林地狱。谓此地狱中多有诸树。皆剑为叶。风吹叶落皆成剑轮。堕罪人身上。支节零落。若人好斗诤杀生堕此狱中。云何刀路地狱。满中以大刀为路。罪人入中支节堕落。以刀杀生者堕此狱中。云何名刺林地狱。谓此狱中有铁树。树高一由旬。以铁为刺。上有毒蛇化为美女唤罪人。罪人上已铁刺刺身。毒蛇贯腹。受大苦恼。若人贪欲者堕此狱中。云何名为咸河地狱。谓此河中满皆总是咸水由如灰汁。罪人入中支节烂坏。于其四岸有诸狱卒。有身热铁剑。御捍罪人不令得出。若人好潜剥众生者。死堕此地狱。云何名铜镢地狱。为此狱中多有铜镢。缚诸罪人。狱卒罗刹以钳开口。灌以洋铜。与铁丸食之。食足已讫。五脏焦烂。支节火流。若人偷盗饮食。虚受信施。一旦命终堕此地狱。是名八热地狱。言畜生者。依三法智度论云。有其三处。合有九种。水中有三。一无足二多足三二足。陆地准之。空中亦然。合有九种。言阎摩路迦者。瑜伽论云。此南赡部下五百逾[跳-兆+善]那。有阎罗王所住之国。唐云静息。一切罪人及以饿鬼并属此王。问曰。饿鬼道几生。答曰。胎化二生。化生可知。云何胎生。答曰。经有成文。如饿鬼女白言。我夜生五子。随所生处悉皆食尽而无暂饱。此即第十三读诵坏苦。

  诸佛刹土及诸天宫一切菩萨所住之门无有障碍随意游入者。

  述曰。第十四游入胜境。

  尔时帝释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众生说增益寿命之法者。

  述曰。此大节文第三释天重请。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卷上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803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并释真言义卷下

  上都大圣千福法华寺内供奉翻经证义讲论大德沙门法崇述

 归依毗卢遮那佛  大乘法藏陀罗尼
 文殊普贤诸圣僧  我今顶礼故稽首
 凡愚识浅不能了  随文赞叹实惭惧
 愿与加护借威光  今得总持皆解脱

  夫群迷不一。识性万差。各随封滞之门。不遇正真之路。故使沉沦苦海胜福无以得主。履霜坚冰积祸因兹不灭。遂乃文殊感激波利。却取于此经。震境愿成。海内咸闻。而翳赖先王至圣翻译晖于丹墀。?记胜幢福乃资于皇都。其佛顶尊胜者。盖是秘密陀罗尼藏之流出也。五天盛学。此地近传。百千瑜伽。三密观智。内证外护。神力加持。一一修行。从师指授。契印仪轨。灌顶法门。祈愿各殊。内外护摩。亦依五轮。所谓地水火风空也。求四种事速疾成就。所谓北白息灾。东黄增益。南黑降伏。西赤敬爱。灭生死苦。证大菩提。不历僧祇。获成就法十种。佛顶中此之一也。故佛顶经云十种者。所谓金轮.辨事.遍照.白伞.光聚.摧碎.高.佛顶.尊胜等矣。惟巨唐大历十载宝应元圣文武皇帝。宣慈育物。气穆时和。讽诵真言。须流国界。故使昏昏迷类皆蒙金偈之因。蠢蠢凡愚并获总持之句。崇才寡识浅。以管窥天。辄翻梵偈之文。以着唐言之释。其间微言密意功用不测。自古不翻。则非愚之所能述。敢不?疑尔。释此真言十门科判。第一归敬尊德门。第二章表法身门。第三净除恶趣门。第四善明灌顶门。第五神力加持门。第六寿命增长门。第七定慧相应门。第八金刚供养门。第九普证清净门。第十成就涅槃门。

  第一归敬尊德门

  尔时世尊知帝释意之所念乐闻佛说是陀罗尼法即说咒曰者。

  述曰。此大节第四。佛答深词也。于中有二。初佛知心念。二正答咒词。此之初也。于中言陀罗尼。

  曩谟

  唐云归命也。解曰。归命者稽首之称。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世尊敬礼也。以头至地故云稽首。通三业敬。意显福田摧我慢故。敬跪之极令物生善故。又曩谟者敬礼之名。归命者依投义。归还本源。依令证实。

  婆誐缚帝

  唐言世尊也。世尊者十号之中一称名也。菩萨围绕。天人敬仰。世间无比。故号尊也。能对治世故云世尊矣。次出体者。此三业礼。身语二业色声二处二界所摄。意业礼者行蕴法处法界小分为性。亦通后得智五蕴为性。定道无表亦此摄。故虔恭曰敬。轨仪称礼。总以二十二法。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并意为性。言遍行五者。即作意.触.受.想.思为五也。言别境五者。即欲.胜解.念.定.慧为五也。善有十一者。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舍.不害为十一也。又三业礼者。意显大师有天眼故身业礼。以可见故。若在暗处以语业礼。以可闻故。若眼耳俱失以意业礼。不能闻见故。又三轮为因故。身业礼者。神境轮为因。语业礼者。教诫轮为因。意业礼者。记心轮为因。故涅槃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常者法则真如涅槃体矣。菩萨能归修证断惑。佛亦所归依。即是持业释也。且如凡夫地前菩萨。三业皆是有漏。若登地上菩萨七地已前本质身语唯是有漏。若后得智变起色声即无漏性。若八地以上菩萨本质亦唯有漏。以第八识由有漏。故所变相分非无漏摄。若影像色声第六识聚唯无漏故变身语亦唯无漏。若真言行人修持三密。觉悟一心。归赴本源。依命修证。速疾承事一切如来。舍身奉献。初礼东方阿閦佛。全身委地以心礼。金刚合掌舒顶上。由此真言身印故即得圆满菩提心。次应敬礼南方宝生佛。为奉灌顶供养故。金刚合掌下当心。以额着地。为献此身妙请故不久当为三界主。为求供养转法轮。次应敬礼西方无量寿佛。金刚合掌置顶上。以口着地奉其身。由献此身诚请故。当同救世转法轮。后当敬礼北方不空成就。为求供养羯磨故。则金刚合掌当心上。用顶着地。而奉献。由是献身方便故便能示现种种身。又此四方礼。当方皆有真言契印。于瑜伽阿阇梨处学习应悉周备也。

  怛?路枳也

  唐云三世。亦云三界也。解曰。三世者。三时分位假立其名。念念迁流对冶为世。三界者。界别不同即有三界。欲色无色九有情居。欲禅四空趣生有异。受报差别粗细不同。唯佛特尊故超三界。世相轮转生灭不停。体若虚空宁居幻境。

  钵啰底尾始瑟吒野

  唐言最殊胜也。解曰。三贤十圣分位修因。德行未圆不名最胜。唯佛上上无比特尊。因果具圆故名最殊胜。

  没驮野

  唐云大觉也。解曰。佛者觉也。我法既空名曰大也。声闻自觉菩萨觉他诸佛觉圆名曰大觉。又此真言体成法界无所不遍故名大觉。问大觉广遍唯佛穷源。凡何得知与佛齐证。答凡圣名别。心色不殊。以妄隔情即生二见。今从意密谛观瑜伽。本尊真如无生无灭。从觉向觉不间修持。一念相应凡圣同也。

  婆誐缚帝

  唐云世尊也。解曰。世尊者。具足称言六种义自在炽盛与端严等。又薄伽云破。嚩帝云人。如人接战善解军谋对敌无遗。故云能破。是故降伏四魔。具大势力。坐菩提树。名婆誐缚帝也。

  第二章表法身门

  怛你也他

  唐云所谓之义。亦云即说之义也。

  唵

  唐云三身义。亦云一切法不生。亦云无见顶相也。解曰。唵字者秘密不可翻也。以声明意连带解释有三身义。一阿声一切法不生二邬声流注分别。三么声慈化等义。又云。空义此三声连合故曰唵也。所谓一切法不生者本是法身。所谓分别者报身也。慈者化身义也。故云无见顶相义也。又三身义者如金光明说。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也。佛地论说。法性之身体常不变。非假所立非如余身合集所成。大功德法之处依止故。十力四无畏等名为法性。身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法性即身持业释也。报身者。明受用身能令他受用种种大法乐故。成唯识说。自受用身将自受用广大法乐。他受用身为十地众现通说法。决众疑网令他受用。其化身者。利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转换旧形变无现有。化化多异神境胜化。名为变化事也。又解。修行愿满不待时处。随众生类现五趣身。是名化身。又永断惑障能现应身。业障净故能现法身。依空出电依电出光。依法身故出应身。依应身故出化身。问。三身既然。土义如何。答。法性土者。非色所摄。不可说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无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其报土之中又分二土。自受用土者。十地菩萨生大自在天宫。有十种果相。现大宝莲华座。周围如千阿僧祇百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尘数量出。第十地菩萨坐登正觉既成佛土。众生庄严随法性土量亦无边。其受用土量亦无边。其受用土随十地菩萨所安而现大小。初地菩萨坐百叶莲华。悟百法明门。百佛刹土王一佛国土三千世界。二地菩萨坐千叶莲华。乃至十地见佛极大数微尘数莲华登坐。其他受用土处所不定。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在西方无边等处。又法性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自受用土虽一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余二佛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同时同处。各变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转为增长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为现神通。说法饶益。如此土众生。宜闻释迦弥陀之化。即共变之。为诸有情无始时来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是故真言行者。唵字加持深入瑜伽。齐修三密。即等多身。名毗卢遮那三身义也。又解。唵字者是灌顶义。如刹利浇头王。欲登王位。取四大海水。香华七宝严饰灌顶。方号浇头王。今此佛顶是一切如来灌顶之法。含无量义。一切鬼神龙天梵王帝释闻者咸悉归依。离诸灾难。皆发善心。乐闻正法。问曰。陀罗尼密句自古不翻。何得今云有此解释。答曰。梵音微妙。通语极宽。欲界色天。龙神八部。阎浮北郁眷属等洲异类。天仙闻皆领会递互相资。有漏诸天倍生欢喜。如翻此句杂语诵持。局在一方诸天领悟。以兹佛敕密化群迷。摄受加持专心梵诵。今但翻义句令物生解。诵持梵语不可辄移。谓此真言法尔成就第一义谛。仰生深信勿译异。音犹如日轮唯假光明。而取照用。不可驻暗。专心领视也。

  第三净除恶趣门

  尾戍驮野

  唐云清净也。解曰。净除者。迷因二障苦果无穷。持此真言者深依必遣。

  娑么三满多缚婆娑

  唐言普遍照曜也。

  娑颇罗拏

  唐言舒遍也。解曰。唵字加持已净除二障烦恼所知。神力光明照曜舒遍。根本后得缘俗缘真。六趣稠林一切皆照。只为有情业重不遇真言。流浪三途不闻斯句。因粗果重出路无由。若得真言阿阇梨教照曜舒遍。必净苦源。又解。舒遍者。以此陀罗尼光无有障碍。触斯光者皆得净除。若有先亡所在之处净土一把。诵此真言二十一遍。散其亡者人身骨之体。即得离苦。具如下疏文解。平等照曜染净不差。名言性空空何可得。照曜光发愚冥皆除。刹土现身所作无滞。

  誐底誐贺曩

  唐言其义甚深。亦云六趣稠林也。解曰。甚深有二也。一者理甚深。所谓佛顶真言。二者事甚深。所谓六趣稠林。染净因果。漏无漏殊。真俗二深。唯佛穷备。言六趣稠林者。一是人趣。居四天下。南瞻部洲三边各二千逾缮那。南边三百逾缮那。半北俱卢洲四面各二千。东弗毗提洲三边各二千。东边三百五十。西拘耶尼洲经二千五百由旬。周围此三倍。天趣所居。欲界地居共有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四天。身异想异。翻此身想差别不同。如起世俱舍。修罗趣者有其三别。一天趣形。二鬼形。三畜趣形。虽是一异熟报差。贫富傲慢猛利劣弱一一不同。如起世。畜趣差别。多分身横住无上方。水陆空等。饿鬼趣者。宿因悭贪喜盗他物。心多怯弱。形瘦貌丑。身心轻躁故名饿鬼。地狱者。此下过二万逾缮那有阿鼻旨。深广同前。余七地狱在无间上。一一各有四增。煻煨.粪屎.刀刃.烈河等。八寒地狱。如其次第绕四洲轮围山外。极冥黑暗。若谤贤圣招如是苦。诸余孤露地狱别业招者。或近江河山间旷野。或在地下。十六别处各有异名。迷因起业感此稠林。事理未明。不能离缚。诸佛观智速疾真言。六趣稠林净除皆尽也。

  娑嚩婆嚩尾秫弟

  唐云自然清净也。解曰。瑜伽普照。事理分明。习气永除。自然清净也。

  第四善明灌顶门

  阿鼻诜左?

  唐云引灌顶我也。解曰。所谓灌顶者有其五种。一光明灌顶。谓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二者甘露灌顶。谓以部主真言加持香水。三者种子灌顶。谓部主真言想布字门遍身分。四者智印灌顶。谓部主所执契印加持。五者句义灌顶。谓部尊真言及思中义运用加持。若初修道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阇梨。建立道场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浇头灌顶方承王位。如是真教入秘密门。同彼轨仪故号佛子。十方佛会五智成身。从灌顶为初闻瑜伽教。若先发心东方成就金刚智。创见道时超三贤位。名出到菩提。南方成就宝印智。修证十地平等功德。名灌顶位。西方成就莲华智。转妙法轮恒住观察。名无量寿。北方成就业用智。住现化身大圆所作。总名灌顶相也。

  素誐多

  唐云善逝。解曰。善逝者。十号之中一名称也。能引众生皆归净土故名善逝也。

  嚩啰嚩左曩

  唐云殊胜教也。解曰。三乘之外别显总持。显密不同故曰殊胜也。

  阿蜜㗚多鼻晒罽

  唐云甘露灌顶。亦称云不死句。不死句者。解脱法身也。解曰。药中最上者无过甘露。着毒之者服乃必除。阐提不信谤法尤深。灌顶加持定当不死。以真言甘露尘累清净。执遣界空名为解脱。离缚得脱即显法身。悲智双修名不死句也。又解。天降甘雨草木生芽。灌顶润身亦成证也。

  阿贺罗阿贺罗

  唐云唯愿摄授唯愿摄授。又云遍攘灾难脱诸苦恼也。解曰。重言摄受者。至诚发愿恳切之辞。为是真言行者持诵策勤。祈愿加持速云摄受。诸佛慈念救护攘灾得脱苦因名攘灾也。又解。凡夫二念真妄参差。念诵持心功微力浅。若本尊摄受得入瑜伽。二心恬然。名曰攘灾摄授也。

  阿欲散驮啰抳

  唐云坚住持寿命。解曰。诸佛既以摄受寿命即是住持。又解。报力住持唯是第八诸佛摄受乃得延龄。又解。持此真言延命增寿。不被诸魔夺其命根。如善住天子受持之力。其命转增远记菩提成无上果。

  第五神力加持门

  戍驮野戍驮野誐誐曩尾秫第

  唐云如虚空清净也。解曰。详观此意。法谕双彰二因涤除净若空界。贤圣分位修证不同。唯有佛身如虚空净。又解。一切诸法体性空寂。诸佛妙智依空而转。所有建立及不建立。空与不空智相常住犹如虚空。然此虚空体虚非实。唯有妙智功用不穷。故假谕云虚空清净也。

  乌瑟抳洒

  唐云佛顶。解曰。如叙释也。

  尾惹野尾秫弟

  唐云。最胜清净也。解曰。虚空宽广体喻法身。佛顶最高名为报应。

  娑贺娑罗啰湿茗

  唐云千光明。解曰。千光明者谕化身。准此显句释三身密字之中。先以广辨。若以虚空清净持业释云佛即虚空谬之甚也。

  散祖你帝

  唐云惊觉。解曰。既蒙光触惊觉身心。恳切归依有此来意。又解。光从顶发遍照刹尘。其光却收还入佛顶。发起行者。持诵心开光触有缘。故云惊觉也。

  萨嚩怛他誐多地瑟姹曩地瑟耻多

  唐云一切如来神力加持。解曰。一切诸佛神力难思。潜护加持必获成就。觉性菩提四智心品。觉相如幻恒观月轮。以菩提心大悲方便示教利喜。惊觉有情。名神力加持也。

  母捺㘑

  唐云契印。解曰。契印者。诸佛如来契约印信。契即是发。印即是验。所谓身印百千威仪语印无量真言心印。尘沙观智一一指归全刚秘决。于阿阇梨伏膺受训。当自明了之。

  嚩日啰迦野僧贺多曩尾秫弟

  唐云金刚钩锁身清净也。解曰。凡夫不防多有漏失。纵有少慎不出二乘。岂同殊胜秘密真言。若受得金刚钩锁契印而有妄失。岂不坚固耶。故身清净犹若金刚。钩锁永牢而无有失。又解。欲令有情具无碍智。于空不滞。于有体虚。以五智相屈曲如钩。能钩众生出牢有海。能钩圣智入众生心。若有菩萨作佛事时。布身钩锁。及持此钩印。钩于十方界诸佛菩萨。如风疾至。加持此身即成钩锁也。

  萨嚩嚩啰拏尾秫弟

  唐云一切障清净。解曰。一切障清净者。二障因缘轮回不息。受诸逼迫。累业难除。今遇加持真言清净神力。能护苦报自消。又解。佛顶真言能除三恶。自性无染。如摩尼珠虽处污泥而不受染。所求皆遂成就无疑。又解。内外观察。心色一如。障体幻空。缘生非有。亦谓声闻欣寂。外道恶求执有执无各生异见。唯有真言菩萨。智慧善巧建立种种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于百千三昧出入无碍。不动不没入众生界教化无尽。而其身心不着不碍无有间断。即于此生满足佛地。一切障碍皆得清净也。

  第六寿命增长门

  钵啰底?[革*(卄/(ㄇ@人)/戊)]多野阿欲秫弟

  唐云寿命皆得清净也。解曰。真言力大持即报深。寿命延长故得清净。又解。命欲将终还得增寿。纵生恶处恶灭善增。如大悲经云。说所生恶处有十五种。一者不被饥饿困苦死。二者不被囚禁楚杖死。三者不被怨家酬对死。四者不被军陈相杀死。五者不为虎狼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毒害迷心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复得十五种善报。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清净。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衣食具足。十者恒得他人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人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得称遂。十三者善神卫护。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命欲将终生恶处等。以慈持念。其寿转增恶境消灭。又妄念欲生。善念欲灭。是人临终识性昏昧。被魔所惑也。而以陀罗尼力忽得回识也。

  三摩耶地瑟耻帝

  唐云誓愿加持也。解曰。誓愿加持者。劝发进修普愿成佛。转凡成圣故名誓愿加持。又解。真言行者修瑜伽时。无散动时。密念诵时。寂静证得时。布金刚坛上正谛观时。如来誓愿潜护加持也。

  么抳么抳

  唐云世宝。亦云法宝也。解曰。世宝者福德之因。法宝者智慧之果。由福因故进修万行。由智慧故得大涅槃。又解。重言么抳么抳者唐云心意。第八识能含藏故名曰心也。第七识染污故名曰意也。今遇诸佛灌顶加持。妙观平等现前镜智弃染有漏无漏。劣心不生等遍虚空。故重呼之也。故云世宝法宝也。

  第七定慧相应门

  怛闼多部多句致跛哩秫弟

  唐云遍净也。又云真实。即是遍满清净也。解曰。人天福行皆有限量。杂业为因。皆招虚幻。岂同密教神力加持真实普缘皆遍清净也。又解。怛闼者如如也。二心不生分别情息。真言智证名相皆如。心如色如。故重呼之也。又解。真实遍满清净者。此明心之实性非内非外随薰习力似内外现。即迷心外执缘生法。妄成遍计空华梦等。如观铜体不遍镜外之像。以镜外无像不可执其实有。以心之实性不碍缘生智鉴照然。故云遍满清净也。问曰。体自如如。云何妄想。答曰。匠成于器而非匠名。而器不能自成必有为器主。匠虽非器岂无为匠之功。成于器功归于匠。妄心既谢还归清净也。

  尾娑普吒没地秫弟

  唐云显现智慧也。解曰。无明壳破。业累消亡。真实普缘。智慧显现。又解。如莲华开。如萌芽发。既除我法。觉梦知虚。实相朗然。即智慧显现也。

  惹野惹野尾惹野尾惹野

  唐云最胜最胜。即是殊胜即是真俗二谛法门也。解曰。重言最胜最胜者。前云显现即是真如也。此明二门。根本智后得智。为后得达俗根本证真自利利他。故言最胜。又解真言行者修此观门事理加持故言最胜。缘此佛顶能摧四魔得免诸灾。故言最胜。如经所说。却后七日必当命终。应生不生应死不死。即蕴死二魔现成超也。修持不间。魔境不侵烦恼顿除。复超后二也。

  娑么啰娑么啰

  唐云念持定慧相应也。解曰。念者明记为性。持者不失为义。念持定慧与理相应。专注瑜伽心一境性。定以动摇。慧以拔离。浮沉平等不著有无。本尊常照持念增修。定慧相应故呼之也。又解。二乘乐寂压离五尘。真言瑜伽智用无碍。于色常为佛色不碍有为。于心常为佛心不住无念。故定慧相应也。

  第八金刚供养门

  萨嚩没驮地瑟耻多秫弟

  唐云一切诸佛加持清净也。解曰。一切诸佛者是十方诸佛也。为修瑜伽观行三密齐修念诵功成身心清净。诸佛欢喜云集道场。摩顶此人。故曰加持也。

  嚩日㘑

  唐云金刚也。解曰。三乘行位。显教具明五种菩提。彼以聊简。今此明者。最上菩提万德之源。众行之本。性相清净。圆满月轮。坚若金刚。永无退转。谓此真言加持有情。无碍神用起大悲心入一切智。名金刚菩提也。

  嚩日啰蘖陛

  唐云金刚藏也。解曰。金刚藏者。此是金刚顶瑜伽教也。谓从初发心精勤不退。积集万行所证菩提。诸佛加持慈悲护念。事理坚密成金刚藏也。所谓金刚戒.金刚定.金刚慧.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金刚杵。一一金刚尘沙供具。金刚香云.华鬘.歌舞等。金刚无间金刚解脱。登金刚座。成金刚菩提。总成金刚藏。以此真言加持有情令最坚牢。故名不坏坚固密藏也。

  嚩曰囕婆嚩都

  唐云愿成如金刚也。解曰。真言念诵发起悉地。志诚希愿菩提。如金刚藏。前念后念一一金刚。我及有情皆愿成就也。

  么么

  唐云是我之义也。解曰。若自诵持。自称名字。若为他人诵称彼人名字。为一切诸法皆从想生。念想连持称名不间。一一获福自利利他。故称名字也。

  第九普证清净门

  萨嚩萨怛嚩难左迦野尾秫弟

  唐云一切有情身得清净也。解曰。前称名字念诵加持自利利他。悲智成就相承便有此文来。一切有情愿皆清净也。

  萨嚩誐底跛哩秫弟

  唐云一切趣皆清净也。解曰。一切有情身既清净。即正报圆满自利也。

  萨嚩怛他誐多三么湿嚩娑地瑟耻帝

  唐云一切如来安慰令得加持也。解曰。持诵称名意愿极广。非但要身清净。亦愿六趣悉皆清净。若无外护而相摄授。云何自身能得成就。是以。诸佛一切如来同共加持。方有覆护。如人怖畏假势乃安。亦如善住空中闻声惊怖当来具申帝释。帝释速往转问世尊。佛以慈悲冥加法力真言持诵诸苦悉除也。

  没地野没地野

  唐云所觉所觉也。解曰。重云所觉所觉者。觉我觉法。我法二执也。凡夫沦溺不觉不知。于法有迷于我不了。惛惛造业受苦无穷。菩萨修行方悟所觉。有不著于有。无不著于无。所觉之法得其本源。所觉之心不执我法。重言所觉意在如斯。又解。所觉者有其二种。一者明灯。二者众色。所觉明灯既能破暗。所觉众色因此得彰。亦知我法如幻如空。所觉真如能遍能广矣。

  冒驮野冒驮野

  唐云能令觉悟。能令有情速得觉悟也。解曰。重呼能令觉悟者。此有二种。一者能觉事陀罗尼。二者能觉理陀罗尼。所言事者俗谛轨仪。所言理者实相真谛。事则百千仪轨。理则一道真如。以此二法事理圆融觉悟悉通。名重呼也。事之与理依主持业释也(云云)。

  三满多跛理秫弟

  唐云普遍清净也。解曰。普遍清净者。根本后得智。事理互缘自利利他。普皆清净。又解。真言三昧令心等持。心境两亡能所俱息。声闻执境。缘觉舍心。不了所缘即生二妄。若悟总持修瑜伽观。俱遣其执妄缘永断。所执不生了本还源。是法平等。菩提烦恼生死涅槃。无始已来体本清净。无缚无解由若虚空。持诵真言普皆清净也。

  萨嚩怛他誐多地瑟?曩地瑟耻多

  唐云一切如来神力所持也。解曰。演释同前不异。所以不再释也。

  摩诃母捺㘑

  唐云即大印也。解曰。所谓大印。由入毗卢遮那曼荼罗受灌顶已。从师受得本尊瑜伽三摩地五智契印。相应身心。则同即大毗卢舍那佛身及大菩萨身。能现八相成道。名大印也。

  第十成就涅槃门

  娑嚩贺

  又密句不译。唐亦说云吉祥句也。

  佛顶尊胜大心真言曰。

  唵阿密哩多钵罗陛微布择蘖陛钵罗菩提摩诃蘖陛都鲁都鲁娑嚩贺

  尊胜小心真言曰。

  唵阿密里多谛惹缚底娑嚩贺

  尊胜心中心真言曰。

  唵萨婆悉底鸡输陀尼娑嚩贺

  兴善寺大广智三藏和尚以义解曰。娑嚩贺者是涅槃义。所谓四种涅槃。敌对显句。言四种涅槃。一者有余依涅槃。二者无余依涅槃。三者无住处涅槃。四者自性清净涅槃。是为四种涅槃也。标释令知少分。若字一字密句解释。皆实相胜义。般若波罗蜜义。无量三摩地门相应。仍总释一切世间一切佛法。具三身功德四智菩提故。所谓大圆镜智平等妙观成所作智等绻诵忆持。及尘影沾身皆得灭罪。延寿增福不堕恶趣。获得人天净妙佛刹。若依法则受持念诵。一切灾祸皆得消除。所求世间果报亦成就。证无上菩提。又解我。诵此一切如来心心所持大印。印我身心。所有罪障皆得消灭。如是智印。由如智火一发之后草木俱焚。触斯光者。罪无不灭。如经所说。罪从心生。还从心灭。火从木生。还从木灭。持诵功力福智无边悉地皆成。名为娑嚩贺矣。地持论云。有四种陀罗尼者。一法二义三忍四咒也。言法者。文句中摄无量法。言义者教所诠义。于一义中摄无量义也。言忍者证忍真俗智也。以能证忍一切真俗也。言咒者述也。密语之言。大智度论云。如来有三种密。一身密。二口密。三意密。言身密者。或见如金。或见如银。或见如杂宝色。或见长三尺。或见长丈六。或见长一里。或见长十里。或见百里。或见千里。或见万亿。或见无边虚空身。或见百千契印。名为身密。言口密者。所出音声。或大或小。或一念广开。或多闻遍满虚空。尽法界四生六趣一时普闻。是名曰口密百千陀罗尼也。言意密者。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百千三摩地。今此陀罗尼者。即是如来密意中说。为摄多功德故。所以除灾却障也。又解。陀罗尼略有三门分别。一名义。二体性。三问答。陀罗尼翻为总持。总持有其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忍。忍亦名闻。法者为名。义者为理。咒者为词。忍者为智。初三当体得名。由持法持义持咒故也。后一若当体得名。忍即是慧。为无生忍。般若为体。若云闻者方便得名。因闻故得。第二体性者。上古诸师三皆不同。一以定为体故。智度论云。由禅定力故得大智慧。二云以念为体故。智度论云。由念力故得命不失。三以慧为体故。智度论云。在菩萨心中名为般若。在妄人心中名陀罗尼。真谛三藏云。以慧为体。其闻取舍如理应思。第三问答者。问。此陀罗尼品类有几。答。依庄严论。有其三意。一报得。由先世业力得故。二习得。由现在闻持力故。三修得。由依定力故。问。此陀罗尼有何业因。答。持法为立闻。持义为释相。持咒为除障。持忍为入理。持法成法无碍。持义成义无碍。持咒成词无碍。持忍成乐说无碍。问。此陀罗尼具几因缘。答。地持论云。具四功德乃能得之。一不习爱欲。多欲心惛故不习爱欲。二不嫉彼胜。嫉有其二种。嫉贵则贱。嫉富则贫。嫉智则愚。愚则无智。三等施无悔。施食得辨。施法得智云云。四乐法深厚。地持论云。持法义之陀罗尼菩萨度初僧祇入净心地。得因此法义修习三昧。因发善愿得后辞忍二陀罗尼。诸余问答如玄枢述。

  尔时佛告帝释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能除一切罪业等障能破一切秽恶道苦者。

  述曰。第五重显神功也。此大节中有八段经文。第一显名示德。第二多佛受持。第三如来智印。第四能破三途。第五救生死难。第六转报受乐。第七灭恶业苦。第八标功总结。是即第一显名示德。文中有其三意。一标名。二除障。三坏苦。此即总显陀罗尼威也。

  天帝此陀罗尼八十八殑伽沙俱低百千诸佛同共宣说随喜受持者。

  述曰。第二多佛受持。言殑伽者是河神名。依俱舍说。略而论之。从赡部洲北度九重黑山北有大雪山。高二十五由旬。积雪所成故名雪山。雪山直北复有香醉山。山高五十由旬。众生闻香惛醉故名香醉山也。立世阿毗昙论云。有七种畜生王。于中止住。香山南雪山北有阿耨达池。纵广正等五十逾缮那。八功德水遍满其中。云何名八功德水。一者轻。二清。三濡。四冷。五香。六美。七饮时不损喉。八者腹不成病。其水有此八功德故。故名八功德水。亦云最胜也。自非得道之人余者不得到此池中。池中有大龙王。名曰阿那婆达多龙王。止住其中。此云无热恼池也。大智度论云。是七地菩萨也。俱舍论云。此池四面流出四种大河。一者殑伽河。二者信度河。三者博叉河。四者徙多河。初殑伽河者。从池东面有金象口流出。二者信度河者。从池南面有银牛口流出。三者博叉河。从池西面有吠琉璃马口流出。四者徙多河。从池北面有颇胝迦师子口流出。其四面水各右绕其池一匝。当面入海。真谛三藏云。此四大河初出口如肘方一由旬。满中细沙与水同流。凡夫二乘不知其数慧知其量。诸佛菩萨乃知其数。大唐三藏云。多举殑河谕者。有其五义。一者由砂多。二者由世人共为福水入中洗浴灭罪生天。三者虽经劫不坏名字常在。四者佛常近其侧宣说妙法。五者众人共委知。是故经中多引为谕。故言殑伽河也。言俱低者。是西方之数也。俱舍论云有六十大数是也。今略述之。论云始无初故名为一。从一至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一俱低。此是西方大数名。无量诸佛同共宣说。随喜受持。

  如来大智印印之为破一切众生秽恶道义故者。

  述曰。第三如来智印。此彰决定之德。

  为破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众生得解脱故者。

  述曰。第四能破三途。文中有其三意。一破地狱。二破阎罗王界。三破畜生。阎摩路伽者。准楼炭经述。此阎浮提下有阎罗王大城。纵广正等二十四万里。有七重城壁七重行树。门户堂殿皆以七宝庄严。其阎罗王每日三度受苦。时于其中有大猛火柱赫奕自然化出。王即恐怖闷绝躄地。狱卒罗刹以钳开口。灌以洋铜。五脏燋烂。如是日夜三时受罪。余时依法治罚罪人。死至彼王前。五度勘问。问已讫方始受苦。言此陀罗尼悉能破故等皆解脱。

  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众生得解脱故者。

  述曰。第五救生死难。俱舍论云。生死者譬之于海。由彼众生沉溺于中。是故如海。

  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者。

  述曰。第六转报受乐。言此陀罗尼能转现世之苦。

  乐造杂染恶业众生故说者。

  述曰。第七灭恶业苦也。

  又此陀罗尼于赡部洲任持力故能令地狱恶道众生种种流转生死薄福众生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等得解脱义故。

  述曰。第八标功总结。上来虽有八段不同。总是第五重显神功竟。

  佛告天帝我说此陀罗尼付嘱于汝汝当授与善住天子者。

  述曰。第六专念授与。此大节中有五段经文。第一付嘱传授。第二重诫令持。第三广传瞻部。第四宣示诸天。第五殷勤付嘱。此第一付嘱传授。文中有二意。初付嘱天帝。后付嘱善住。

  复当受持读诵思惟爱乐忆念供养者。

  述曰。此第二重诫令持。敕令修学。有其六意。一受持。二读诵。三思惟。四爱乐。五忆念。六供养。受是从他闻。持是自力读诵书写。齐一系心名为思惟。不舍恋著名之为爱乐。在心不忘名之为忆念。此五种能具五相应消息之。言供养者。依地持论说。有其三种。一者财供养。二者恭敬供养。三者行供养也。

  于瞻部洲一切众生广为宣说此陀罗尼者。

  述曰。第三广传瞻部。

  亦为一切诸天子故说此陀罗尼印付嘱于汝者。

  述曰。第四宣示诸天。

  天帝汝当善持守护勿令忘失者。

  述曰。第五殷勤付嘱。诫令不忘也。上来虽有五段不同。总是第六专令授与天帝竟。

  佛告天帝若人须臾得闻此陀罗尼千劫已来积造恶业重障者。

  述曰。第七广陈多福。此大节文中有其十七段经文。第一闻咒灭罪。第二不堕三途。第三舍鬼神身。第四转畜生身。第五得生胜处。第六倍胜前生。第七举后证果。第八重显胜名。第九摩尼赞德。第十净金为谕。第十一广显流通。第十二能破恶趣。第十三安置处所。第十四显能敬人。第十五尘影沾身。第十六广除多苦。第十七总结授记。此即第一闻咒灭罪。

  应受种种流转生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者。

  述曰。第二能破三途。文中有四意。一破生死。二破地狱。三破饿鬼。四破畜生。显陀罗尼神力能破此三途苦也。

  阿修罗身夜叉罗刹鬼神布单那羯吒布单那阿婆娑摩罗者。

  述曰。第三舍鬼神身。文有六意。一阿素洛。二夜叉。三罗刹。四布单那。五羯吒布单那。六阿跋娑摩罗。言阿素洛者。经文所说多有不同。瑜伽论及佛地论说。天趣所摄。正法念经有二种。一鬼二畜生。如罗睺师子种也。依婆娑论言。修罗者(此云不端正也)为男则丑。为女则端正。以就男为名也。故名阿修罗也。今依伽陀楼炭经述之。伽陀经云。有天有鬼有畜三种不同。其修罗有五处。一在其地上诸山于中势力最下。二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王名曰华鬘。华鬘向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王名曰毗摩质多罗。各各统领无量阿修罗也。言毗摩质多罗王者。母是二禅中光音天种。为劫初之时。与诸天女于大海中洗浴。水触其身遂失精气。入于海中成一肉卵。经八千岁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头。头有千眼。有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犹如猛焰。有二十四手。有九百九十脚。号为劣天。此游于浮水精入腹生肉卵。经八千岁生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有九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唯有六脚。其形四倍大须弥山。纯食淤泥及以藕根。多共诸天斗诤。华严经云。如其不如。即入藕丝孔中以避其难。若据此说。即在大海之下。若依楼炭经云。在须弥山北海深四万里。有阿修罗王。名沙多尸利。其城纵广三百三十万里。城有四门。一一门边有三百阿修罗国。一一国亦有四门。一一门边复有三十阿修罗小国。一切城壁七宝所成。有四种风持之。一者不可坏风。二者坚风。三者树风。四者上风。此四种风持于城壁寄于水上。由如浮囊。此小不同。可更释之。言夜叉者。此云轻捷。亦名勇健。言罗刹者。此云可畏。亦云暴恶。若是男名罗刹婆。若是女名罗刹你。布单那者。此云臭恶。亦云热病鬼。羯吒布单那者。此云奇臭。言阿跋娑摩罗者。此云颠病鬼。亦名形影。亦云转筋。鬼神等身者总结其类也。言此陀罗尼者。有如是业皆悉消灭。

  蚊虻龟狗蟒蛇一切诸鸟及诸猛兽一切蠢动含灵乃至蚁子之身更不重受者。

  述曰。第四转畜生报也。

  即得转生诸佛如来一生补处菩萨同会处生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或得大姓刹利种家生或得豪贵最胜家生者。

  述曰。第五得生胜处。文中有三意。一明同受生。二明胜族生。三显生因力。日照三藏翻云。恒与诸佛俱。或生菩萨胜族。或生婆罗门大姓刹利大姓。刹利婆罗门称为上族。刹利贵姓。婆罗门净行姓也。不食辛秽。旃陀罗不得亲近。

  天帝此人身得如上贵处生者皆由闻此陀罗尼故转所生处皆得清净者。

  述曰。第六倍胜前生。十方净妙佛国土也。

  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场之处皆由赞美此陀罗尼功德如是者。

  述曰。第七举后证果。言菩提道场者。即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俱舍论云。于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皆于此座起金刚定。

  天帝此陀罗尼名为吉祥能净一切恶道者。

  述曰。第八重显胜名。美其德也。

  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犹如日藏摩尼之宝净无瑕秽净等虚空光焰照彻无不周遍若诸众生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者。

  述曰。第九摩尼赞德也言日藏摩尼之宝者。亦云摩尼珠。亦云无价神珠。真谛三藏云。宝珠有其三种。一者如意珠。二者水精珠。三者吐金珠。一言如意珠者。所求皆得谕于佛宝。二水精珠者。谕于法宝。三吐金珠者。谕于僧宝。就此吐金谕又有三品。上中下也。下者投一两得千倍。中者投一两得万倍。上者投一两金得无量倍。谕声闻缘觉菩萨僧也。言日藏摩尼之珠者。有其三品。复下中上。下者能雨宝满半阎浮提。中者能雨宝满一阎浮提。上者能雨宝满一四天下。今用日藏摩尼之宝以为谕。为更无过上也。言宝者有六义。一难得。二清净。三威德。四庄严。五最胜。六不变。又大智度论云。宝又有三种。一者人宝。二者天宝。三者菩萨宝。言人宝者。得清净光。得除毒除病除渴除饥除寒除热除种种之苦。言天宝者。常逐天身轻而不重。与身不舍离。常与法语。言菩萨宝者。胜于天宝。今所说是菩萨之宝也。能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由如明镜见其面像。故以此宝为喻焉。

  亦如阎浮檀金明净柔软令人喜见不为秽恶之所染着天帝若有众生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乘斯善净得生善道者。

  述曰。第十净金为谕。言阎浮檀金者。大智度论云。金有多种。一切现在金不如佛在世金。一切佛在世金不如阎浮檀金。故以此金赞其德也。又说。其金在于水底光彻于外。轮王出世此金方现。

  天帝此陀罗尼所在之处若能书写流通受持读诵听闻供养能如是者一切恶觉皆得清净者。

  述曰。第十一广显流通。文中有六意。一书写。二流通。三受持。四读诵。五听闻。六供养。又依无上依经云。有十种受持。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谛听。五自读。六忆持。七自诵。八广说。九思惟。十修行。前七得文。后两得义。第八广说通得文义。此有三人。前七是能持人。第八是能说人。后二能行人。能行但自利。能说但利他。能持通二种。前八是福德道。第九加行道。第十治障道也。

  一切地狱诸苦悉皆消灭者。

  述曰。第十二能破恶趣也。言能如是书写流通者。一切恶趣悉皆消灭。

  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者。

  述曰。第十三安置处所有其四处。一幢上。二山上。三楼上。四窣堵波中。安置此四处。有其二意。一高显。二清净。

  天帝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者。

  述曰。第十四显能敬人。有其六种。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五族姓男。六族姓女。有此六种。修行陀罗尼。

  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者。

  述曰。第十五尘影沾身。言如是等人乃至影沾身。所有诸罪皆悉消灭也。

  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消灭不为罪垢之所染污者。

  述曰。第十六广除多苦。所有如此恶业。若彼尘影沾身者。一切罪垢皆悉消灭。不能染污。

  天帝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述曰。第十七总明授记。言不退转者。成就深心故名不退。依深心起胜进故名不转。问曰。不退便足。何故更云不转。答曰。不退者永断胜障。身见等烦恼根本尽。故于修道中灭根本无明。不退者成就方便。不转者成就般若。不退者成就十力。不转者成就四无畏。不退者得初地菩提心不失因故。不转者二地已上修行增长。是名不退转差别。言阿耨多罗者无上。三者正藐者遍。三菩提者名觉。长耳三藏云。菩提有五种。一者发心菩提。二者伏心菩提。三者明心菩提。四者出到菩提。五者无上菩提。言发心菩提者。初发心于无量生死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从十信初心乃至十住。名发心菩提。言伏心菩提者。为断分别烦恼降伏其心。行般若波罗蜜。从十住十行十回向。此三贤位名伏心菩提。言明心菩提者。为观三界平等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从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名为明心菩提。言出到菩提者。为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灭一切烦恼。见十方诸佛。得无量忍出过到萨般若海。从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名出到菩提。言无上菩提者。为坐道场成等正觉。从十地乃至等觉妙觉。名为无上菩提。长耳三藏云。习种性已前名发心位。次三十心名伏心位。入初地至七地明心位。入后三地名出到位。无明种除名无上位。诸门分别如玄枢述。上来虽有十七段文不同。总是第七广陈多福竟。

  天帝何况更以多诸供具华鬘涂香末香宝幢幡盖衣服璎珞作诸庄严于四衢道造窣都波者。

  述曰。第八建塔尊人。此大节中有六段经文。第一持供造塔。第二安置神咒。第三呈恭修供。第四标人显德。第五佛子住持。第六全身宝塔。此即第一持供造塔。文有三种意。一持供。二示处。三造塔。持供者。即华鬘璎珞涂香末香宝幢幡盖也。言示处者。即是四衢道中也。尔雅曰。一路谓之道。二路谓之旁。三路谓之逵。四路谓之衢。此即四达之道也。言造塔者。即于此处可建塔也。

  安置陀罗尼者。

  述曰。第二安置神咒也。

  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者。

  述曰。第三呈恭修供。文中有六意。一合掌。二恭敬。三旋绕。四行道。五归依。六礼拜。言礼拜者。大智度论云。有其三种。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言下品礼者但合掌。中品礼者䠒跪。上品礼者五体着地。此修敬之至也。

  天帝彼人能如是供养者名摩诃萨埵者。

  述曰。第四标人显德。若人能如是名摩诃萨埵也。此云大有情也。

  真是佛子持法栋梁者。

  述曰。第五佛子住持。言真是佛子者。为能绍隆圣种故名佛子也。梁朝摄论云。佛子有其五义。一以大乘为种。二以般若为母。三以定为胎。四以大悲为乳。五以诸佛为父。所以名为佛子。真谛三藏云。成众生身必须五事。一父二母三种子四胎五乳。若有父无母亦不得。若有父母无种子亦不得。若有父母种子无胎藏亦不得。若有父母种子胎藏无乳母亦不得生。要须具此五缘方始成子。今者佛子亦复如是。

  又是如来全身舍利窣堵波塔者。

  述曰。第六全身宝塔。言舍利者。此云身也。窣堵波者是真塔。依涅槃经云。造塔有其四种。一轮王。二声闻。三辟支佛。四如来。如此四种人应为起塔。又真谛三藏云。因缘说。明八种人应为起塔。一佛。二菩萨。三辟支佛。四阿罗汉。五须陀洹。六斯陀含。七阿那含。八轮王。言轮王塔者。一露盘见之不得礼拜。何以故。非圣塔故。须陀洹二露盘。斯陀含三露盘。阿那含四露盘。阿罗汉五露盘。辟支佛六露盘。菩萨七露盘。如来八露盘。问曰。何为造塔有此差别。答曰。有三意故。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佛者无上慈父。能生一切众生二种身故。一者肉身。二者法身。肉身形像。法身智慧。言塔者坟墓也。安之在处。言父母者。但是寄生也。梵云设利罗。此云体也。即是舍利之体。今此塔中不须更安舍利。即是其舍利之塔也。与法华经供养塔无异也。上来虽有六段不同。总是第八建塔尊人竟。

  尔时阎罗法王于时夜分来诣佛所到已以种种天衣妙华涂香末香庄严供养佛已者。

  述曰。第九静息护持。此大节中有五段经文。第一静息严供。第二修敬归依。第三述词称赞。第四随逐守护。第五叹人护念。此即第一静息严供。以种种天衣妙华种种供养也。问曰。既是鬼主。云何得衣以为供养。答曰。大智度论云。由方便见敬物皆言天衣。为此妙衣故名天衣。又云。为佛说法。诸天雨衣散华供养如来。所以一切众及诸鬼神皆悉得之。既得衣已还用献佛。故言种种天衣而以供养。

  绕佛七匝顶礼佛足者。

  述曰。第二修敬归依。文中有二意。一行道。二礼拜。言行道者。即绕佛七匝也。提谓经曰。行道七匝者。以应七觉分度七世父母也。礼拜者。有其三品。如上所述。

  而作是言我闻如来演说赞持大力陀罗尼者。

  述曰。第三述词称赞也。

  我常随逐守护不令持者堕于地狱者。

  述曰。第四随逐守护也。

  以彼随顺如来言教而护念之者。

  述曰。第五叹人护念。上来虽有五段不同。总是第九静息护持竟。

  尔时护世四天王绕佛三匝者。

  述曰。第十天王更请。此大节中有其两段经文。第一天王修敬。初标天。后修敬。言标天者。即是四天王也。俱舍云。在须弥山第四层级。亦云住持双山须上。其四天王在须弥山四面而住。楼炭经曰。须弥山东面有提头赖吒天王城。以七宝庄严。七重城壁。七重行树。其城四面有七宝池。此天身量长五百尺。寿命五百岁。人间五十年当彼天一日一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寿命五百岁。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其中。其提头赖吒天王管二部鬼神。东弗婆提不令鬼神损害。言二部者。一乾闼婆。二毗舍阇。须弥山南面有毗楼勒叉天王城。亦以七宝。亦有七重城壁七重行树。其城四面亦有七宝池。此天身量长五百尺。寿命同前。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彼天。其二部众者。一鸠槃荼。二薜荔多。其毗楼勒叉管此二众。于南赡部洲不令鬼神侵损。须弥山西面有毗楼博叉天王宫。亦以七宝所成。池树城壁亦复如是。修中下品十善得生此中。亦管二部鬼神众。拥护西衢那尼不令鬼神侵害。二部者。一龙。二富单那。北方毗沙门者。城壁身量寿命日月岁数并同。亦管领二部鬼神。拥护北郁单不令鬼神侵害众生。言二部者。一夜叉。二罗刹。言修敬者。即是绕佛三匝也。提谓经云。三匝者。应三界灭三世罪。除三毒应三业也。

  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广说持陀罗尼法者。

  述曰。第二请宣持法。上来虽有两段不同。总是天王更请文竟。

  尔时佛告四天王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宣说受持此陀罗尼法者。

  述曰。第十一如来正答。即此大节中文有六段经文。第一如来许说。第二显短命位。第三洁净克时。第四明诵神咒。第五增寿除病。第六灭障坏苦。此即是第一如来许说。

  亦为短命诸众生说者。

  述曰。第二显短命位者。有其三种。一慧命。二戒命。三寿命。言慧命者。般若经云。有为无漏圣慧修空不绝。以慧为命由不放逸生。十地论云。修空圣智生。戒命者。亦名净命。胜天王般若经云。离四邪命故名净戒。净戒者由不破戒故。言寿命者。为识所持故名寿命。

  当先洗浴着新净衣白月圆满十五日时者。

  述曰。第三洁净克时。

  持齐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

  述曰。第四明诵神咒。

  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者。

  述曰。第五增寿除病。

  一切业障悉皆消灭者。

  述曰。第六灭障除苦。上来虽有六段经文不同。总是第十一如来答说竟。

  一切地狱诸苦亦得解脱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者。

  述曰。第十二略显威严。此大节中有十七段经文不同。第一舍畜生身。第二现病得除。第三当病消灭。第四不堕恶道。第五得生净土。第六不受胞胎。第七莲华化生。第八常识宿命。第九咒土遗骸。第十诵持消供。第十一得生极乐。第十二证大涅槃。第十三延命受乐。第十四生十方国。第十五奉觐如来。第十六得餐妙义。第十七蒙尊受记。此则第一闻咒。舍畜生身也。即显陀罗尼大神力也。

  佛言告天帝若遇大恶病闻此陀罗尼即得永离者。

  述曰。第二现病得除。

  一切诸病亦得消灭者。

  述曰。第三当病消灭。

  应堕恶道亦得除断者。

  述曰。第四不堕恶道。

  即得往生寂静世界者。

  述曰。第五得生净土。

  从此身已后更不受胞胎之身者。

  述曰。第六不受胞胎之身。

  所生之处莲华化生者。

  述曰。第七莲华化生也。以陀罗尼力故得清净化生之身。问曰。若化生者。何故后身菩萨而受胎生。答曰。为大利益而受胎生命。一切寂灭智菩萨是轮王种故。又为导引释种令住正法故。又令一切众生心起敬慕。舍邪归正来趣佛道。亦令众生起增上身。彼既是人我亦应尔。云何而不能得如是佛身修正法邪。若无姓族。众生咸疑将为幻术为鬼为天不可知也。如外道矫言。过百劫后有大幻出食啖世间。是故菩萨息诸邪谤而受胎生也。又余师说。为留身分故而受胎生。若受化生。才生即灭。即无如灯焰灭无所见。是故受胎遗形令其供养。若作此释恐将不当。何故契经说有化生金翅鸟取化生龙食之而充饥也。又云。此鸟取已唯有心存。大如人体云有遗形。应更详之。食化生龙时由不死暂充饥也。

  一切生处忆持不忘常识宿命者。

  述曰。第八常识宿命。此陀罗尼一闻已后。生生之中常识宿命也。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极重罪业遂即命终乘斯恶业应堕地狱或堕畜生阎罗王界或堕饿鬼乃至堕大阿鼻地狱或生水中或生禽兽异类之身取其亡者随身分骨以土一把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者。

  述曰。第九咒土遗骸。初标恶因。后显恶果。恶因极重。准萨遮尼乾子经云。为破塔坏寺。焚烧经像。费用三宝财物。谤三乘法言非圣法。障碍留难隐蔽覆藏。临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若无戒持戒破戒打骂诃责。说其过恶禁闭牢狱。或脱袈裟逼令还俗。策役驱使断其命根。杀父害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起大邪见谤无因果。长时当行十不善业云云。至贪瞋等污父母比丘尼。污僧迦蓝。破齐戒。饮酒食肉。恼乱众生。轻毁三宝。此等诸罪后轻初重。从初为因总说重名。讲者详之。恶果之中不越三趣。地狱饿鬼及与傍生。轻重虽殊同名恶果。翻此生天。持咒修善也。

  佛言若人能日日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应消一切世间广大供养者。

  述曰。第十诵持消供。真谛三藏解云。若无戒定慧而受他供养者名劫夺食。若有戒而无定慧名举债食。由须还他。若有戒定无慧者名听许食。具三学者名家法食。又解脱论云。四种受用。一盗受用。谓犯戒人。二负债受用。谓邪命人。三家财受用。谓精进人。四主受用。谓圣人受用。今持神咒人。每日读陀罗尼二十一遍。应消一切世间广大供养。如圣人受用堪为胜因也。

  舍身往生极乐世界者。

  述曰。第十一得生极乐世界也。其极乐国者。即是阿弥陀佛国也。或云安养。或云安乐。其国乃地莹七珍。池通八德。风摇树响与天乐而齐鸣。水激波清将法音而同韵。是以十方调御金口赞扬。三世如来留心护念。总斯多义。因以为名。故名极乐国也。观经曰。欲生极乐要须十念。求见弥陀修其三行。今者但有众生。得闻此咒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然弥陀佛国有其二种。一为地前凡夫二乘人现变化净土。二为地上菩萨现他受用报身净土。此二种涅槃之后皆补处也。鼓音王经云。阿弥陀佛国寿命无量八十亿劫当入涅槃。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有观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号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十号具足。国土如上。鼓音经云。阿弥陀佛有无量声闻。国名清泰。纵广十千由旬。父是轮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严。魔王名无胜。提婆达多名寂殆。侍者弟子名无垢称。即明极乐国也。由斯入灭有观音补处也。

  若常诵念得大涅槃者。

  述曰。第十二证大涅槃显功殊胜也。文有六种。一证大涅槃。二增寿快乐。三生诸佛国。四奉会胜人。五得餐妙义。六蒙授尊记。初明证大涅槃者。或云泥洹。翻云寂灭。或云静息。真谛亦云大成就乐。慈恩三藏云。波利?嚩喃。此云圆寂。究竟离生障死嚣尘动故云圆寂。问云。涅槃以何为体。答曰。涅槃经说。一者性净。二者方便。又唯识第十云。有四种涅槃。一者自性清净涅槃。二者有余依。三者无余依。四者无住处。皆依真如离障建立二增寿快乐易见云云。三若常念诵此陀罗尼。命终之后生诸净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一切佛刹作大光明。四者常与佛俱。五者诸佛赞育。六者而与授记。此文通讲上下。罽宾国经文详之。

  复增寿命受胜快乐者。

  述曰。第十三延命受乐也。

  舍此身已即得往生种种微妙诸佛刹土者。

  述曰。第十四生十方国也。前者直生极乐。今者更显得生十方净土。

  常与诸佛俱会一处者。

  述曰。第十五奉觐如来也。

  一切如来恒为演说微妙之义者。

  述曰。第十六得餐妙义。

  一切世尊即授其记身光照曜一切佛刹土者。

  述曰。第十七蒙尊授记。上来虽有十七段不同。总是第十二略显威严竟。

  佛言若诵此陀罗尼法于其佛前先取净土作坛随其大小方四角作以种种草华散于坛上烧众名香者。

  述曰。第十三示轨令持。此大节中有九段经文。第一示轨立坛。第二一心念佛。第三作母陀罗尼。第四明诵神咒。第五坛中雨华。第六能供多佛。第七如来赞叹。第八得证三昧。第九总结其仪。此即初也。文中有三。一标人。二示处。三供养。

  右膝着地䠒跪合掌一心念佛者。

  述曰。第二一心念佛。显三业齐修。言右膝着地者身业也。一心者意业也。念佛者语业也。解如三密。观佛三昧经云。若人念佛必得见佛。又涅槃经云。假使有人开王库藏一月布施须者与之。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如有人一口念佛。增一阿含经曰。假使有以饮食汤药以衣服卧具供养一切众生经一百年功德无量无边。不如一口念佛功德所如此辟之。又观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法华经云。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能持净戒故。又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今檀中心常念佛灭罪胜法。略而不述之。

  作慕陀罗尼印屈其头指以大母指压合掌当其心上者。

  述曰。第三作母陀罗尼。此云印也。此身密门中百千契印此之一也。以如经文。

  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讫者。

  述曰。第四明诵神咒。或七遍。或二七遍。或三七遍。乃至一百八遍。此语密门中陀罗尼也。法如抄说。

  于其坛中如云雨华者。

  述曰。第五坛中雨华也。崛多三藏云。神咒陀罗尼集云。有散华印香水印。若作散华印而雨华者。此华能随意所至供养十方世界。

  能遍供养八十八俱胝殑迦沙那庾多百千诸佛者。

  述曰。第六能供养多佛。此处大数也。诸佛乃知凡夫不可测。言那庾多者是其大数也。俱舍论云。始一无初故名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千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一俱低。十俱低为一末陀。十末陀为一那庾多。诵咒雨华。悉能供养如是诸佛也。

  彼佛世尊咸共赞言善哉希有真是佛子者。

  述曰。第七如来赞叹也。能绍隆大乘种性故名佛子也。

  即得无障碍智三昧得大菩提心庄严三昧者。

  述曰。第八得证三昧。言无障碍智者。即无漏正体。亲证理时周遍法界。故云无障碍智。其三昧者古译。新翻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不沈不举专注一境即是三昧。言菩提者此云觉。四智为性。成唯识论云。菩提即是四智相应心品为体。有集生之德故云大菩提心庄严。又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能生一切诸法故。则为净眼。悉能睹见邪正道故。则为胜宅一切众生所归依故。则为慈母增长一切诸菩萨故。则为大王。胜诸声闻缘觉心故。则为大海。悉能容受诸功德故。则为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则为善种钳。拔出一切烦恼刺故。则为利颖。能刺一切烦恼贼故。则为斤斧。能伐无智诸苦树故。则为善友。能度无量生死难故。则为法鼓。觉悟长夜寝众生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脱药。终不横死。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妙智慧药。生死过患终不能害。善男子。譬如有执翳身药。一切众生所不能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翳身药者。一切诸魔所不能见。善男子。如琉璃宝。于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所染。菩提心珠亦复如是。于百千岁住欲界中。不为五欲所染。以其性净故。善男子。譬如一两诃罗沙药。变千两铜以为真金。于彼药分无所损减。菩提心药亦复如是。除灭一切烦恼业障。得一切法同萨般若。烦恼恶业不能损减。譬如有人学大伎术。虽未究竟。诸余工巧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学菩提心虽未究竟。声闻缘觉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太子生已即为大臣之所尊重。菩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已即为一切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为大悲故。譬如王子年虽幼少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亦复如是。譬如金刚。虽破小令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亦复如是。虽小懈怠声闻缘觉诸功德宝所不能及。譬如金刚犹能除灭诸贫穷苦。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虽小失威仪。犹能除此贫穷之苦。譬如金刚非常人之可得。菩提之心亦复如是。非小心众生之所能及故。云得菩提心庄严三昧。

  持此陀罗尼法应如是者。

  述曰。第九总结其义。上来虽有九段不同。总是第十三示轨令持竟。

  佛告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众生应堕地狱道令得解脱者。

  述曰。第十四标功授与。此大节中有五段经文不同。第一总结功能。第二恶趣清净。第三现增寿命。第四付嘱天帝。第五授与善住。此即第一总结功能。文中有三。一除地狱。二除饿鬼。三除畜生罪。

  一切恶道亦得清净者。

  述曰。第二恶趣清净也。

  复令持者增益寿命者。

  述曰。第三现增寿命也。

  天帝汝去将我陀罗尼者。

  述曰。第四付嘱天帝也。

  授与善住天子满其七日汝与善住俱来见我者。

  述曰。第五授与善住。上来虽有五段不同。总是第十四标功授与竟。上来虽有一十四段经文不同。总明第二圣教所说正宗分竟。

  尔时天帝于世尊所受此陀罗尼法奉持还于本天者。

  述曰。此是第三依教奉行流通分。此大节中有十一段经。曰第一天帝释还宫。第二授与善住。第三奉持愿满。第四解脱众苦。第五住道增寿。第六赞其神力。第七持供报德。第八欢喜听法。第九如来授记。第十正显经名。第十一大众流通。此则第一还宫也。

  授与善住天子尔时善住天子授此陀罗尼已者。

  述曰。第二授与善住也。

  满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愿满者。

  述曰。第三受持愿满也。

  应受一切恶道等苦即得解脱者。

  述曰。第四解脱众苦也。

  住菩提道增寿无量者。

  述曰。第五住菩提道增寿。

  甚大欢喜高声叹言希有如来希有妙法希有明验甚为难得令我解脱者。

  述曰。第六叹其神力。

  尔时帝释至第七日与善住天子将诸天众严持华鬘涂香末香宝幢幡盖天衣璎珞微妙庄严往诣佛所设大供养以妙天衣及诸璎珞供养世尊绕百千匝者。

  述曰。第七持供报恩。文中有二意。一持供。二旋绕。提谓经云。行道有其三品。谓上中下。上者百匝。中者三十匝。下者十匝。以应百年。

  于佛前立踊跃欢喜坐而听法者。

  述曰。第八欢喜听法也。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顶而为说法授菩提记者。

  述曰。第九如来授记也。

  佛言此经名净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汝当受持者。

  述曰。第十正显经名也。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者。

  述曰。第十一大众流通也。良为调御弘宣人天信受故得深心。欢喜顶礼奉行。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卷下(终)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灵智妙应玄感之机。炎向情风忽动慈极之妙观。电影身云流光悲重之珠王。感起东刹应从西兴。每感必应如谷神响。酬而现形如镜明像。度十二因缘举十二观面。救八难极苦开八种神咒。然则入道虽多不出人法。所言人者十一面是。所言法者神咒心是。非人无以持咒。非法无以成人。法人虽殊不思议一也。十一面者。神彻三有无非现化。形入六趣无非感应。功齐已成之尊。迹同未极之流。体法性而永寂拯溺衰而兴悲。智穷太灵身遍法界。灵达无方能照三业。信敬德力难思善救五趣苦难。十一面者。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而生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瞋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见净业者。发希有赞劝进佛道。最后一面暴大笑面见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改恶向道。顶上佛面或对习行大乘机者。而说诸法究竟佛道故现佛面。各尔三方三面为化三有故现三面若合本面应十二面。而十一面是方便面。本体常面是真实面。面离于身而智面主面表内怀以显权实。故常面上现十一面。故曰十一面也。神咒心者。人既叵思大士所说神咒法亦难测也。神者难测也。咒者敕责也。心者虑智也。经者彼云修多罗。亦云经也常也。汉地风俗圣人所说皆名为经也。今大圣所说故目之为经。前贤今圣虽历永劫所说经常故也。

  今释此经前有六义。第一明大意。第二明经宗。第三明功能。第四明阶位。第五明感应。第六明释文义。第一明大意。凡是大士化世之大意者。欲令一切入于佛道。故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具三阿僧祇行望得三菩提果。皆为有情令入佛道。然诸有情从本以来无明所藏缠缚生死。故菩萨垂大慈悲。以种种方便种种教化。大悲拔苦大慈与乐。故此观世音菩萨现种种身说种种教。化诸有情方便之事于诸经中而广说也。故华严经曰。观世音菩萨经大悲法门度脱一切也。法华经曰。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故三十三身现化众生也。不空罥索经曰。是观自在菩萨乃现八手而被鹿皮。又曰。千手千眼大自在王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此菩萨或现大自在天身故现此身也。亦此菩萨有无量身无量面。故观世音经偈曰。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国土中无刹不现身也。问有何因缘故是观自在菩萨乃有如是方便而度娑婆耶。答天地本起经曰。劫初时天下无光。尔时西方阿弥陀佛念。当彼往化。能仁是同学。应彼作佛即击犍槌。一切皆集郁提讲堂。佛告众言。过此八十恒河沙土有忍土。众生失于光明为大困苦。谁建立功德。于是应声菩萨白佛。世尊十方佛皆建立。便天人不绝。即与吉祥菩萨二人共议。为世作眼目而造日月也。应声菩萨作日。吉祥菩萨即作月也。应声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也。吉祥菩萨即大势菩萨也。是二菩萨神德无量。名称若干早阴。此方与物缘重也。问此菩萨为几劫化耶。答此菩萨愿重。故若众生不尽者是菩萨之化而不绝也。故经曰。昔有转轮王名曰遍净。有太子亦有大臣名宝慧也。大臣发大誓愿欲度娑婆世界。时是太子随臣发愿共化此土。故尔时转轮王者西方阿弥陀佛也。太子者是观世音菩萨也。大臣者是释迦文佛也。故观世音经偈曰。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也。第二明经宗。问此经以何为宗耶。答正说所说意略有三义。一者以观世音菩萨行法为经宗也。问于观世音三昧经已明行法。何故更说观音行法耶。答行有二种。一者寂静行。二者动转行也。彼经依定力而征瑞。此经依作法而显益。故异也。三昧经所说行法若不得定难可易得。不当末代机也。若此经如行法而作法而终无不得益耳。二者说观世音菩萨神咒为宗。此有二事。一显现事。二隐密。是经所说神咒秘密之事如法行者是菩萨大士无形能不应有情之感。故以神咒为经宗也。三者为一切有情欲示所归依处。故以菩萨德力为经宗也。故一切行者必依行法及菩萨神力而得成道之终以无上道果为经宗。故下经曰。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名称菩萨称名二功德平等平等也。问此经行法于三乘行中为何行耶。答三乘虽殊其理一致。但心自有大中小。故三行差别也。故此经正明菩萨大行为宗也。问此经所说神咒心者为是菩提心耶。为是正神咒心耶。为是行者之心耶。答今言神咒心者非是有情之心也。是神咒秘密变异之义似有心神随人所念得成就。故曰神咒心也。问若是神咒有心者为是生灭心耶。为是无生灭心耶。答是神咒者与理相应故非色非心。而能色能心者皆观自在菩萨神咒似有心而非是有情心也。十一面者实是十二面也。上佛面是果。下菩萨面是因也。谓是因果一双也。亦上十一面是方便面。下一面是真实面也。谓是真实方便一双也。是十一面中前三面慈相左三面瞋相。慈是文瞋是武。谓是文武一双也。右三面白牙自在菩萨变现十一面。或现佛面或现慈面或现瞋面或现白牙上出或现暴大笑面。虽现十一本体不二故。举变现面故曰十一面也。问是菩萨有慈面相不可怖。而何故是菩萨有瞋面耶。亦有牙出笑面相示三相耶。答夫圣绝净污之气。岂有瞋笑相耶。然随世间者依违境而发瞋也。依顺心而发笑也。现牙出相而赞净也。白牙上出相者方广经曰。身口意净故二牙白相也。故知赞净三业有情。故有白牙上出相面也。暴大笑相者化善恶杂秽有情。故现暴大笑相也。何知然者。夫笑之者见善而心喜故笑也。见恶而嗤谤故笑。而今曰暴大笑相者。必当嗤谤彼恶罪故有暴之言故。嗤彼善恶杂秽有情故有笑面也。谓世间人面表于心。心出于面。见善色喜。见恶色恶。随心善恶面色美丑。故随世间故圣现此面相也。问若化善众生但以慈面。化恶众生但以瞋面。而化善恶杂秽有情但以暴笑面。化净业有情但以白牙上出面者。是化娑婆有情。善者甚少恶者甚多。故以瞋面而化度耶。不以余面化耶。答先以瞋面而化有情恶。后若调其心而成善心者。乃以慈面而化度也。亦以瞋面能除怨敌也。故下云。取慈支一颗诵一百八遍。妆点此像左边瞋面。面向怨敌怨敌不进也。问若尔各各一一而现化耶。亦得具现十一面耶。答方便化物不可定相。或具现或不具。今依具现之。但若有恶缘怨害行者。至诚发愿欲离此怨者。是观世音乃现瞋面而降伏之。若有众生欲求佛道。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之。若有众生欲度众生勤修净业而净。现白牙上出面乃赞劝进也。若有众生欲见观音现后化度。即现慈相而说法也。若有众生或善或恶或行不行心行不定欲见观音化度。即现暴笑面而为说法也。今更释十一面以五义而释。一圣有二化方便。一圣默然密化。如维摩诘默然。即是本面也。二圣说法。谓种种方便种种说法也。即是十一面相也。二圣有二化。一说实慧而化有情。所现之身亦真实体。即是前三慈面也。二说权方便慧而化有情。所现之身亦方便身。如瞋面笑面牙出面也。三圣有二化。一者一往化。如笑面嗤恶业也。二遂化。如瞋面呵恶也。牙出面赞净业也。四圣有二化。一相顺化。如华严经田猎鱼捕共助而化也。即如暴笑面化也。二相夺化。如持论逼迫化。即瞋面呵恶也。五圣有二化。一慰喻化。如维摩慰喻章。即此慈面叹善也。二调伏化。如维摩调伏章。即如瞋面呵恶也。虽不对生菩萨。而作十一面像如法修行者愿令得也。问何故佛面是一。慈面瞋面牙出面各有三面。亦笑面是一耶。答果道无二故佛面无二也。慈面三者慈不出三故三面也。一慈有苦无乐有情而令离苦得乐也。二慈有福无慧有情而令具福慧也。三慈有慧无通有情而令备神通智慧。故慈面三也。瞋怒面三者。一怒欲离苦报重迷苦业也。二怒欲求乐果不知乐因也。三怒观寂静理还着散乱境。故瞋面三也。白牙上出面三相者为赞三业净故有三面也。亦为化三有故有三三九面也。暴大笑一面总嗤善恶杂秽有情故有一面也。问至人无相。相随缘现。故不见世间人面十一身一者。何故违世而现身耶。答每面应有而以彼人。故浅识之者见彼瞋面人但知瞋人不知观音方便。故今为浅者令知观音一身变现十一面之身。故现十一面身也。第三明功能。是观自在菩萨神咒功能非是一类。处处不同。随彼所说而不等也。是功能虽多略有三种。一请观世音经说四种神咒。正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大利益。二不空罥索经说大神咒得二十八功德。三此十一面经明八种神咒。明十四种利益也。如此功能虽多不出得离也。离有三种。一者能灭八难。二者能拔三道苦。三者能灭四重五逆也。三道八难是苦果。四重五逆是苦因也。故观世音经偈曰。地狱鬼畜生能灭诸有苦。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也。若灭四重五逆者余罪可易灭。若皆灭罪者苦报易脱也。问何故不说灭是诽谤大乘罪耶。答大品经曰。若诽谤大乘人堕大阿鼻地狱。若劫尽时更移他方地狱。迳无数劫不说出时也。得有三种。一见诸佛摄受。二现世丰安即现报也。三生安养国也。虽有十四种功德及一切善报不出得离。合六种功德也。亦不出世出世二种果报也。世间报即是人天丰乐报也。出世间报即生净土不退菩提果也。问若至心行者得免三界三苦耶。答一切苦无非解脱。故观音偈曰。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也。第四明阶位。凡菩萨阶位不出二种。一者已成佛菩萨是法身大士也。二者未成佛菩萨是直往菩萨也。已成佛菩萨者。如妙德菩萨等是已成佛也。未成佛菩萨者。从初发心至于十地未满行业故未成佛菩萨也。今大乘有二义。一平道门二渐舍门也。平道门者。一切大有情从本以来与佛常一。但以众生起二见故有二相。故经曰。不知自身有如来。流转生死无出时也。亦净度三昧经曰。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也。渐舍门者。不无已成未成之义也。故从初发心而于五十二位中。每位乃有入分住分胜进分。故满行断惑方得成佛也。是观世音菩萨乃有二义。一云。已成佛菩萨也。故观音三昧经曰。是观世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吾为弟子也。二云。未成佛菩萨也。故观音授记经曰。是观世音菩萨昔于金刚师子游戏佛所初发菩提心。彼时国王名曰威德王。于其国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华从地涌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结跏趺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也。时威德王从定而起。见二童子坐莲华藏。以偈问曰。汝为天龙王夜叉鸠槃荼。为人为非人。愿说其名字。时左面童子以偈答曰。一切诸法空。云何名字。过去已灭。当来法未生。现在法不住。仁者问谁名。空法亦非人龙非罗刹。人与非人等一切不可得。左面童子而说偈言。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我名为宝意。彼名为宝上也。是阿弥陀佛灭度后世界法音不断。彼佛于中夜入灭度。是观世音补佛之处。世界转名众宝普集庄严世界。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也。次大势至补观世音处。佛名善住功德宝王佛。是金刚师子游戏佛与阿弥陀佛皆有乘。后二佛唯菩萨乘。闻此三佛名者得转女身超四十亿劫生死之罪也。弘猛海慧经曰。昔此阎浮提有王名曰善首。有五百王子。第一太子名善光。值空王观世音佛乃发十愿。一大悲观世音愿知一切法。二大悲观世音愿乘波若船。三大悲观世音愿得智慧风。四大悲观世音愿得善方便。五大悲观世音愿度一切人。六大悲观世音愿超生死海。七大悲观世音愿得戒定道。八大悲观世音愿登涅槃山。九大悲观世音愿会无为舍。十大悲观世音愿同法性身。是观世音发愿。愿我未来作佛。字观世音三昧。称我名不往来度者不取妙色身。若行此愿清净庄严一室。以于此土行菩萨道。故知未成佛菩萨也。若从多者为已成佛。亦为化有情故更示成佛耳。故法华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也。第五明感应。问是观世音菩萨何处故有情感即观音应耶。答是观世音菩萨既为法身大士无所不遍。故经曰。十方刹土中无刹不现身也。若依华严经曰。南方有山名曰光明。彼有菩萨名曰观世音。汝诣彼问。善财童子登彼山顶。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仙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浴池。林木郁茂池草柔燸。结跏趺坐金刚宝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师为为说法大慈悲经也。复次不空罥索经曰。佛在补多罗山顶。观世音菩萨宫殿所住之处。复次大无量寿经曰。正在西方安乐世界。阿弥陀佛补处菩萨也。问彼菩萨身量为几许耶。答是菩萨身量亦是处处不同说也。故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二恒河沙由旬。观世音菩萨身量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也。又三昧经曰。身长一丈。项背曰光也。故准彼而造像者不可堪管也。故随根机而造少形。故不空罥索经曰七尺。此经云一搩手半也。夫圣人现身长短不定。故就一释迦身量不定也。若现遍满法界之身时为名卢舍那也。若现王宫时或名释迦。身长一丈六尺。若俱尺罗长者以尺量。佛足自跟至膝不知。故知机缘不定。故身不定也。夫感应义常云。以三世善而感佛故应也。又以恶感佛之时。捊应感恶。生善时佛应也。若无恶者何应而化物耶。感者召义应者应现义也。应有二相。一直以佛菩萨应现。如请观世音经明阿弥陀及菩萨现于王舍城也。二密以方便身而应现。是事甚多载于记传也。问何相感故乃应现生佛菩萨。何相感故应现方便耶。答略有三双六只。一众生有二种。一深种善根者感故应现生佛菩萨身也。二福薄众生感故应现方便身也。深种善根者多佛值多供养佛多闻法发菩提心也。薄福众生者目而不见。虽闻不勤。勤而不久。故数退为福薄也。二者有二众生。一能观实相。二不能观现世。夫如实觉观故名成佛也。所言实相者。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无所去来亦无生灭。能如是观。菩萨即应。故华严经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观。诸佛常现前也。一切凡夫有情岂起是心。故不应佛菩萨也。三有二众生。一当时至诚发愿。二不至诚发愿也。至诚发愿即应现佛菩萨。不至诚发愿故不应也。第六释经文。夫释经文有二种。一者龙树菩萨造智度论以释摩诃般若经者。但释经文义而不开段也。二者天亲菩萨造金刚般若论以释金刚般若经者。即开十二章也。汉地诸经论师亦有二种。一鸠摩罗什三藏师。时世称无相佛也。乃释维摩经文义而已也。二释道安法师。时世称印手菩萨也。将释一切经。每经要开三段。所谓序说正说流通说也。今日意者若欲释文义者。要依龙树菩萨及罗什师意也。若将开章段。亦因天亲菩萨及释道安师意也。将释此经文有三大段。第一序说。是经初文现也。第二从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咒心下是正说也。第三自尔时观自在菩萨说此语已下是流通说也。就初序说有二段。一者通序也。二者从观自在菩萨下第二别序也。谓通有诸经首故为通序。别于此经中在序故为别序也。就初通序有六句。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婆伽婆。五在室罗茷竹笋道场者是住处也。自与大比丘众下第六同闻众也。如是者谓信也。我闻者是阿难之我。元传闻之名也。时者简非余经说之时也。正是说斯法别时也。婆伽婆者此云能破四魔。亦云永吐欲根等。多诸称名故云婆伽婆也。室罗茷者亦云舍婆提也。此翻云不可害也。亦翻云仙人住处也。是通处也。竹笋道场者是别处也。以竹笋为严修道场窟故曰竹笋道场也。与大比丘众下第六明同闻众也。就此有二。初别列众。次总结也。就初中有四。初明罗汉。二明菩萨众。三明四部众。四明十部众。谓八部众加于鸠槃荼与毗遮舍也。就初有五句。初明与者共也。二明大者有三义。一德高故曰大。二行胜故曰大。三数多故曰大也。三明比丘者。此云乞士怖魔破恶也。四明众者多也。五明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人数也。谓佛恒所绕众也。菩萨摩诃萨下第二明菩萨众。就此中有三段。初举名也。谓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道心众生也。第二举数文现也。从慈氏为首以下第三举别名也。彼国具言弥牵勒。此云慈氏。是姓名也。亦此菩萨但修慈行与观世音同类。故初首列也。故是弥勒菩萨于释迦佛前四十二劫先发心也。但释迦勤行苦行。弥勒但修慈行。故释迦超九劫而成佛也。从无量无边下第三明四部众。中有二段。初举数文现也。次举名。谓比丘比丘尼等是四部众也。比丘者僧众也。比丘尼者尼众也。尼者此云女也。优婆塞者此云清信士也。优婆夷者此云清信女也。从天龙夜叉下第四明十部众也。一者天自在义也。二龙是畜生中有威势。能雨泽地增长谷果也。龙有二种。一地龙。二虚空龙也。三夜叉此云可畏亦有二种。一天夜叉二地夜叉也。四揵闼婆此云[求*更]疾亦云轻绕也。五阿修罗此云无酒也。彼国人女好男丑也。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也。七紧那罗此云乐神也。八摩睺罗此云匍匐行也。九鸠槃荼此云冬瓜鬼也。十毗庶舍此云赤色鬼也。从人非人等下第二总结也。如紧那罗等似人而额上角。故为非人。故曰人非人等也。从尔时观自在菩萨下第二明别序。此中有三段。一种牒来众。谓无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持咒仙人也。俱胝者亿也。那由他者婉也。前后围绕右绕三匝者。第二明将来仪则也。谓欲度三有故曰三匝也。谓欲承一道清净之理一乘如实之行故曰退坐一面也。从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咒心以下第二大段正说也。此中亦有三大段。第一举神咒功能。是叹乐门。此即有二。初举神咒次佛述赞也。从善男子我亦随喜受汝神咒下第二大段正说神咒。是受乐门也。从世尊如是神咒下第三大段明修行方法。是利益门也。就初大段亦有三段。初正明神咒德。自欲利益安乐以下第二明略赞功能。第三自一切诸佛同所称叹下引经叹咒也。此中有二。初以三句略叹咒也。一同所称叹。二同所随喜。三同所赞持也。从世尊我忆过去下第二明值佛。此中有二佛。初值佛名百莲华眼无障碍顶炽盛功德光王佛。具十号。次值佛名美音香佛。具十号。此二佛中各有二段。初举佛名。次明所化也。初明佛名百莲华眼是譬名也。眼根清净如百莲华也。无障碍顶者次叹顶相。谓无上最胜义也。次明功德光王者次叹光明。谓光中上光也。明是晓顶是法身光是波若音以若三点德具佛也。次佛名美音香者。以或香法音以为名佛也。所化益有十益也。一脱八难。二灭大重罪。三月蚀还生。谓天下有患。自有日月蚀。而如法咒者还生而无患也。四明格量功德也。谓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名称观世音菩萨名称平等平等者。是平等中平等故重言也。此中有二义。一他方诸佛是他方有缘。此土无机也。观世音此土有缘故。二功德平等无异也。今义以不二二者。诸佛于他方有缘故功德多。是观世音于此土有缘故福多也。以二二不二者。诸佛是法身体一。是菩萨亦为法身体一。故曰平等平等也。五明得不退转也。退有三种。即行退念退位退也。是十心中六心是行退也。是七心以上六地以还是间无行退。而有念退位退也。当于七地是位退也。是八地中无行退位退。但有念退也。正至十地无三退。故曰不退转也。六离一切病也。是一切病者不出四百四病。随四大起也。是一一大各起一百一病故也。七脱一切障也。一切障不出三障。一烦恼障。谓从心而起四十七心烦恼也。亦从见思二轮而起九十八使百八烦恼也。二报障不出三报。一现报。谓现世受报。二生报。谓死后受报。三后报。谓第二生所受报也。三业障是三业障也。谓以所作恶业恒障善业也。八脱一切畏不出二种。一有情畏。如盗贼鬼难等也。二无情。谓水火风等也。九灭三业障重。举身口意三业重障也。十领受菩提者。谓受记作佛也。第二从尔时世尊赞观自在菩萨下佛述叹文现也。从善男子我亦随喜以下第二大段正说神咒有八少段。第一明根本咒也。此咒者是八咒中之根本也。为成此咒故有余七咒。此中有三段。初敬三宝。次正诵神咒。后明得益。余七咒例此可知也。有一经者此根本咒并诵三尊也。此经咒前为先敬三宝。是离合不同耳。此中观自在菩萨也。弥勒本愿经曰光世音菩萨也。法华经曰观世音菩萨也。此观自在之称最为胜也。观有二种。一遍二不遍也。二乘所见有不遍义。但见三千世界内故也。菩萨所见无所不遍故曰观自在也。故经曰。无垢清净观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也。第二咒咒水及衣咒。第三咒咒油香咒。第四咒咒华香鬘咒。第五咒咒献佛供咒。第六咒咒薪咒。第七咒咒结界咒。第八咒咒请还宫咒也。阇提华木截为三十一段。苏酪密渍之以诵烧火也。阇底华木者此云一生亦曰实也。此土无木也。问若以此咒咒彼水衣时。是咒着水衣耶。答水衣无心。咒亦无相。而咒物时一切随咒。此是圣密术耳。然则以无色色咒而咒尚着无心物者。何况以此咒咒有情之流耶。问何故先咒水耶。答水是能除秽。若不除秽法即不成。故先咒水也。次虽咒水除秽而若不除所著之衣秽者亦难成。故咒净于衣也。次既咒水衣而油香不净者烧光不净。故咒于油香也。次虽咒油香若华香鬘不净者庄严不净故。咒华香鬘也。次虽咒香华若佛供不净恭敬不勤。故咒佛供。虽咒佛供若火薪不净者火气不净也。何以故。先咒水者令净秽故。复令咒薪者令净火气故。水火之理能药能毒以咒力故为能成药也。有邪气故为能毒故咒水火为助成咒力也。既咒火气而不结界者神鬼相乱。故咒结界令镇咒场使制恶鬼也。第八咒请还宫者。以咒令知礼节。是随世间礼仪也。初咒是根本后七是相从也。次从世尊如是神咒以下第三重举修行方法也。就此中有三大段。初诵咒得益也。次从世尊若欲成立下第二明造像方法也。自复次行者或于日月下第三正劝行法也。就初中有三少段。初总表也。从若患疱病下第二明得益也。荼耆尼者此云莫胜也。毕遮舍此云狂鬼。亦赤色鬼也。羯吒布旦那此曰火热病鬼。云一大臭鬼也。癫病者是崩病也。此病有二种。一邪风所得。二邪鬼所著也。痫病者是小儿癫痫病为痫病也。桦皮者盖是桂皮耳。极苦有所余种种疾病下第三总结也。次从若欲成立下第二明造像方法。中有二段。初正明造像法。次略明修行法也。初中有三段。初明所造檀木状也。第二明长短大小。谓长一搩手半也次第三明正容体也。谓左手执红莲华。展右臂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作十一面也。所以提华者。左手未便之手。以喻行者初发信心。右手挂数珠者。右手是已便之手。即喻行者修行增进便熟之利也。数珠者谓福慧二种庄严之宝珠也。及作施无畏手者。修行求愿必得所愿。故表施无畏手者。谓福慧二宝能施一切破贫穷困故为施无畏手也。作十一面者。顶上一面作佛面也。前三面作慈面左三面作瞋面右三面作白牙上出面后一面作暴笑面也。谓本体一面一身。或作佛面而为说法究竟菩提。或作慈面大慈与乐。或现瞋面乃令制恶大悲救拔苦。或作笑面令安左家利嗤离乱引入佛道。故以所化十一面为名观世音。故曰十一面也。次从此像造已下第二略明行法有九段。初明时间。白月一日至八日即是阳时也。谓万物顺气而成故曰顺日月也。若欲破除应用阴时也。谓黑月是阴时。从十六日至三十日也。问此中佛说阴阳俗事耶。答佛法真谛不离俗法。依此俗故有真谛也。故佛为提谓波利长者说阴阳。是人天教。故今虽说大乘行法。不无助教也。次诵咒数。谓每日三时诵一百八遍也。对一百八烦恼故诵一百八返也。一日三时者三尊而求愿也。次自从此以后于一静处下第三举处所也。静处者是山谷静处之处也。虽非山谷于里广博静处也。外国持咒法向东流水房涂牛粪不令气通。故为静处也。次自面向西方下第四明所向方也。西方是菩萨所住之处。亦是观音之师阿弥陀佛所住之处也。故向西方也。次自随力所办下第五明所献佛供。亦有二段。初明佛供。二明行者食物也。佛供者谓沉香苏合也。二明行者食。大麦乳者谓内腹长养不妨胀满也。自至十三日下第六明更胜献供也。又行者食三白乳酪苏者。除热患调和内安也。自取菩提木下第七明所燃香木也。菩提此云道也。般若问论曰。优楼频螺林中成道即是菩提树也。优楼频螺者此云木菰也。自复取彼木截以为一千八段下第八诵咒数也。谓必以征瑞为期信心转增故诵咒更倍前。百八更增千八也。此菩提树用都鲁色迦香油清之也。法华经曰李卢波香此云草香。与此中都鲁色迦香音韵少异大意相似也。谓彼香熏油以香诏油故曰都鲁色迦。香油也。咒木一段即置火中也。自尔时大地山及然摇动下第九显验征瑞也。此中有二。初明动像二明出声也。问木是无心。何故动而出声耶。答此有三义故动而出声也。一者行人心诚。二愿强盛故。三菩萨愿重故也。人世不无是事也。如丁兰木母犹现生相僧感画女尚应哀形。何况是菩萨而不应耶。经曰。佛从天下木像起坐。佛先令坐后异处住故。佛言。若人礼佛像得福如真佛也。问此行法中何故白色为法如日月设礼白檀作像白牙上出白味为供面向西方耶。答白色是众色之本。观音是行人之基。如法华白毫放光白牛驾车白叶华坐。以表一乘众教之本也。面向西方者。有五义故面西方也。一依五行者。西是金东是木南是火中央为土北方为水。谓以金克木而成物也。菩萨向西者备金义也。行者向东取木义也。谓愿菩萨为圣工乃取智慧金兵。而刀为克行人质朴木。令除闇愚相为成正觉形也。二者依五时。东为春西为秋南为夏北为冬四维为四季时也。菩萨向西者。是秋万物已成果之时也。行人向东者。是春万物动阳荣华之时也。菩萨向西秋方者有二义。一菩萨已成佛道法身大士如秋成果也。二成道故愿施道果。如秋被赖也。行人向东春方有二义。一行人始行向道如春动阳。二已向道春愿得秋果也。三者依五色者。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央黄色也。菩萨向白色方者。白是众色之本。是行法众行之基。行人向青色方者。是所满之未也。青是万物生相。有物向行如青也。四者依五常者。东仁北义西礼南信中央智也。菩萨向礼方者。是观世音菩萨不受余物。但受方礼敬向西方也。如法华但受称礼不受宝珠也。行者向仁方者。行人必被仁慈而得道。故向仁方也。五者依五戒者。东不杀北不盗西不淫南不妄语中央不饮酒也。菩萨向不淫方者。淫是欲界根本。先度欲界苦故向不淫方也。行人何故向不杀方者。杀是众罪根本故也。谓欲遇观音慈悲故向不杀也。问若无白檀之国者为何木作像也。答若依方法者。必求白檀而作像也。若以义门而推者。若求而不得者亦以柏木作像也。何故者。若观世音必依白檀木像而现瑞应者。何故不空罥索经以布而作像耶。若彼经所说方与此经所说异者。此一经中用木。何故或用阇低华木或用任婆木或用菩提树木或用苏末木香。故知彼国多有种种香木故用种种香木也。若定用一香木为法者。可举四种香木。若求白檀而不得者。应用余木也。若烧香木而无四种木之国随有得用也。彼天竹多有珍香木。此土无故不翻木名而用天竺音也。故有阇底苏末任婆木名也。上面出声者。即是佛面出声赞行者也。此中有二。初出声后赞行人也。第二赞文有五。初受赞。二腾空而去也。谓得菩萨所行之分故得是菩萨少分神通也。三游化无碍。谓菩萨一旦遍历十方无所不趣也。四得作持咒仙。仙有二种。一内仙人二外仙人也。内仙人者。谓佛菩萨故龙树菩萨赞文曰。稽首天人所奉尊阿弥陀仙两足尊也。二者外仙人也。谓外道仙人修苦行者也。今云持咒仙人者即是菩萨仙也。如我自在无碍障者行人所修如观世音所得功德自在无碍也。何故佛面出声者。佛是极果相证为足故也。亦行此行故当得佛果。故佛面出声而赞也。次自复次行者或于白月下第三明修行方法也。此中有三段。初明行相。次明现瑞。第三明行益也。初中有八段。一明时也。谓白月十五日者何故举圆月时者 如白月圆满所行满足故也。又白月之时昼夜清明。所行决定清净明无疑也。又诸佛菩萨必用中道。欲学佛行故用中道也。谓十五日者是月之中道也。何者。如补处菩萨生欲界中天即是兜率下生中国迦毗罗也。中夜出生中夜涅槃故用中道也。次从以十一面观世音菩萨者第二明所作像也。次自置有佛驮都制多者第三举所置处也。佛驮者此云觉者也。都制多者此云塔也。或尽塔有二种。一有舍利即真塔也。一无舍利但置经及佛像即兜婆也。今即都婆塔或曰都制多也。次从着新净衣者第四明外净具也。谓内净意业外净身口故及净三业堪可行道也。次从受持斋戒下第五明内净意也。次经一日一夜者第六明修行时间也。行间有三时。短者一日一夜。中者一七以上三七以下也。长者是一月以上也。人有三根。一上根福德又是一日夜也。中根是七日以上也。下品下根是一月以上必为现瑞也。次自不饮不食者第七明苦行相也。不饮不食者是仙人行也。饮食是大患也。若学仙道持咒者一日一夜尚不饮食也。何况长时断谷也。问不食为道耶。答若行邪道者食不食皆邪也。若行正道者食不食皆正行。故悉达太子初行断谷。但服胡麻然后受食也。自取苏末华者此云好意。是第八举诵咒数也。此华一千八枚每华诵咒乃置像上也。是天竹国华此土无斯华也。问若无此华者。得用余华耶。答是经行法要用此华必求可用也。若无此应用余华也。次自尔时其像下第二现瑞有三段也。初明正现瑞也。谓当前一面出声如雷也。何故此行法中从慈面出声者。前表极果令于行者乃乘大慈令得大乐也。自由此便令以下第二动地先段动像后出声。此段先出声后动地者。前段发动行人心。然后慰喻其心也。今此中先令慰喻后发动信心也。次自行者尔时应自安心下第三行人得益也。此中有八少段。初明行相。二明礼念。三明愿誓。四遂愿。五能除国灾。六能愈长病。七能消结怨。八能除障受善也。初明行相有四少段。初明愿期。二自敬观自在菩萨下明礼念也。次自我于阿耨多罗下第三明略愿誓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此无上正遍知道也。是金刚道后所证极果也。便与其愿下第四正遂愿也。此中有四段。初正明遂愿也。次自复次行者于月蚀时下第二月蚀还生也。天表更相神咒令除也。谓取苏一两银器盛之。置此像前念诵此咒。是月还生也。次自复次行者应等分取下第三明恶梦极病并除。谓取雄黄置此像前。念诵此咒一千八遍。以水和点置眉间三事成就。如前所说也。若暖水洗浴其身则除障也。梦恶者。附神令见诵神咒。神咒故反恶令吉也。极病者。四大相违五体不顺皆令和安也。次自复次若他方下第四能袪他敌也。谓应取燕支一颗诵咒之一百八遍。妆点此像左边瞋面面向怨敌方。怨敌不进也。有恶怨故。请观音方便瞋面大悲拔苦。余二面用之法而不说也。依金光明经曰。若有帝王欲护国土。自降其身手擎香炉供养三尊。仰听经王应持读诵。梵释八部鬼神护国也。今行此法咒者能袪他方怨敌也。次自复次若国土中下第五能袪国灾也。国有灾怖有四因缘。一政令不顺正。二心别有阿党。三不修慈心行。四不修福业也。国常丰乐有四因缘。一政令顺正。二心常平等。三常行慈心。四对修福业也。任婆木者涅槃经曰。占婆华幡经者曰此云木绵华也。此土所无也。别取彼木截以为一千八段。每取一段涂芥子油。咒之一遍掷着火中也。次从若有卒为下第六能除长病。病有二种。一定业病。虽定业病渐时得愈。二横病也。天下万病经曰。用三宝物十年得病。金刚密迹所责故也。虽是横病以咒得愈也。鸠槃荼如上翻也。部多鬼者。此鬼神部党多鬼也。次自彼次若为下第七能除袪结怨也。谓若结怨业连续不断。虽有斯怨力能除怨也。铄迦像者是木名。谓檀木之名。此云坚固木也。故上文云。坚好无隙白檀也。次自复若知身中下第八总除障受善报也。毗奈耶迦像者此云律亦曰法也。谓如法作像也。次从尔时观自在菩萨说此语已已下第三大段流通说也。此是观自在菩萨所说之经但金口印可之故为佛经也。故佛与菩萨因果虽殊。化度之旨其怀同。故闻菩萨所说而佛还欢喜也。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宽文七年秋八月五日于仁和寺书写毕。

  写本云以高山寺石水院经藏之本书写之云。

           求法沙门乘真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此疏自智者演说。章安记录。古来人师无闻赞述。既传授道息。后学往往有不知其名者。知其名而未尝披其卷者。於乎斯文之未丧也。一线尔。吾不肖而实痛焉。吾如默默则何以传后。遂因疾间辄约文敷义。笔之为钞。凡二卷。庶申明于大旨。开发于童蒙也。既成乃作序。以言其由。复作阐义之名以名之。

  皇宋三叶登封之明年岁次己酉。孟夏哉生明。于南塔上方病中序。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请观音经四字是疏之别名。疏即通名。以解释诸经通名疏故。以别简之。略标四字。疏者疏也。决也。疏理经文。决择义趣也。然智者。释经解题称玄义。解文称文句。玄文合成一部者。则题为疏。今即合者。故题疏焉。天台所住之山。智者。能说之人。昔隋炀皇帝时为晋王。既从大师受菩萨戒。乃依地持经立师之号。号为智者也。大师者。大乃褒美之词。师者教人以道之称。古者或解行可轨于人。人必称之为大师。暨唐懿宗朝。补署行焉。自兹厥后虽有其实莫敢召者。说者纵辩而谈。非秉笔制述也。斯文既是弟子章安记录。故不书讳。而书其美号也。弟子者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资为弟。是知弟子之名。韫乎敬让。故师召资。为弟子在于让也。资亦自称为弟子。在于敬也。虽有异说。今依净名疏焉。顶法师者。讳灌顶字法云。临海章安人。而云顶法师者。此疏元无记者之号。后人状之。故不书其讳。是礼也。如法华行仪法界次第。既大师亲撰。故皆自书名讳。至于诸部凡弟子记其言者。皆云智者大师说耳。又如涅槃疏。既经荆溪治定。故亦书云顶法师撰。此为标式。来者宜则之。礼云。二名不偏讳。谓二字之名不一一讳也。故今称顶而不称灌。又如大师之讳智顗。今称智者止讳一字耳。偏其讳非古也。后世之节制耳。然则诗书不讳。临文不讳。讲者具称故无咎也。法华有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今章安即解说人。故人召为法师也。记者记录师言也。次入文。此下分节科。既别行不复编入。人法者。请观世音菩萨人也。消伏毒害陀罗尼法也。若约自行应先法后人。以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观音由悟法成道故。今约化他故先人后法。以法不孤运弘之在人。故观音说所证之法。治他三障之毒。故经题先人而后法也。人是下无缘之慈。超彼生法故曰至慈。道过凡小故称大士。离二边恶故曰至良。治障不虚故曰神咒。大士即能说之人。神咒即所说之法。至慈则显大士之德。至良则美神咒之功。群机即月盖及毗舍离人也。能必对所。若以群机为能感。观音即是所感。观音为能应群机即是所应。今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目为能感。各从功力以能为称。故知凡由理具三千故。能感圣。由三千分显故能应。消伏等者。消谓消除。伏谓调伏。三障通名毒害。经云。消除三障无诸恶力。即是用。又生善故言力。灭恶故言用。此咒消除三障用也。显发三谛力也。正体即三德此间等者。以陀罗尼是梵语。翻就此方名遮持也。三义即持名持行持义。二边即生死涅槃。故知三德之理即寂而照。故能持即照而寂故能遮用。即下此疏释题。凡有三番。俱论三义。一能说人。二所说法。三经总题人及总题。在下方辨。法有三义。正在此文。故至别释但直尔解。总别二文互现其义。大师说法之巧也。章安秉笔之妙也。然今部通四教而三番三义。并约圆论文之旨。故应修门故。深收浅故。佛元意故。说者观者宜乎思择。事者下三文。皆直示毒害。以显消伏。虎狼等者。即经云。逢值虎狼师子及毒药刀剑。临当刑戮称名诵咒。而得解脱者。皆约事消伏也。五住谓三界见为一。三界思为三。足根本无明成五。皆昏烦之法恼乱心性故。通称烦恼。即名此烦恼为虎狼等。经云。净三毒根不被三毒等。即约行之明据也。故下疏释虎狼。引金光明十地犹有虎狼之难。盖此意也。修一心三观破五住惑。即约行消毒也。法界无碍者。三谛一心名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咸遍。故云无碍。无染而染者。净名疏云。中道自性清净心。不为烦恼所染。本非缚脱不染而染。难可了知。即是众生迷真性解脱。起六十二见。考彼言义允合今文。若消今文。应云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即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观诸法唯心染体悉净。即神咒治理性之毒。即下经云。皆入如实之际也。若尔。与约行何别。答前约行者。是约智断。智即能断。断是所断。五住断处名消行毒。今则不尔。专约谛理。理非能所。但由具惑即是无染而染。名为毒害。惑即法性。即是染而无染。名为消伏。是则惑性相待非关智断。或谓性恶是理毒者。毒义虽成消义全阙。若无消义安称用耶若云有者。应破性恶。性恶法门不可破也。五重下注云云者。次第辨示不假。先列名者下。辨示五章。夫释名总论三法体宗用。别论三法教相。分别三法。人法为名者。请是能感。观音是能应。即感应。宗消伏毒害明其力。用即救危拔苦用也。陀罗尼明其正体。即法身体也。释名总论其在此矣。灵知至为体者。经通四教。理有偏圆。若论正体唯取圆理。灵知寂照皆法身。即照之义。然虽寂照不二。菩萨既从观智立名。以所从能乃以照义为体。例此若以止定为名者。应以寂义为体。灵知即法身灵明本觉。寂照谓灵知。是法身即寂而照也。应知三身并常三谛俱照。从胜从本且指法身。又体性本一有种种名。故使诸文明体。随文约义名字不同。法华正约开权。乃以实相为体。涅槃既是示灭。即用性净涅槃为体。普门既谈二身。乃以灵智合法身为体。灵智即报身以报合法。二身明义乃真身也。至若今经三圣降临既表三德。故以法身为经之体。又普门品明随类现像。此经明圣主来仪。约身义便故于辨体俱立身名。感应为宗者。月盖致请为感三圣。远降为应。教兴由此故以为宗。然诸经或以因果为宗。但于今经明义不便。何者。因果语通凡圣各有。如舍离人致请求救为因。未来证道为果。此凡有因果也。观音昔在凡地为因。今居分证为果。此圣有因果也。今以凡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虽有因果但以应为名。故以感应为宗也。救危拔苦为用者。以舍离病苦危若倒悬。以大悲救拔令平复如本。虽亦与乐拔苦为正。大乘为教相者。包含曰大。运载曰乘。教则圣人被下之言。相则分别同异。虽部谈四教。而三教大乘为其正意。三义往简者以约修行始终。三义收尽。谓依教修行行成契理。以三义俱有通别。故有通别之名。此三乃通别二名之义旨也。若以位分即约教属名字位人。禀教生解故。约行属观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约理在初住。分证本理故。然于约行复须从容。若论造修犹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观行。凡当辨位。须知此旨。教者下释。此三义约理约行。皆对理性而为通别行别。同归理一。名异唯初约教不对理。明声闻者。声谓所闻之声。教即八音四辩也。闻即能闻之机。用耳识揽别也。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机宜既异所说则殊。所说既殊诸部乃异。此经彼经各有名故。故曰名异。余弟子即三乘贤圣。问智论云。佛经通四人说。谓弟子诸仙诸天化人。今何言非。答为佛印可同称佛说。如今经观音说咒。身子说四大同入实际。以佛印故皆名佛说。入道多途者。至理虚通目之为道。诸经称四悉。机示其入理之路。不独一类。故曰多途。观门有异者。如法华四安乐行。为入理之门。今经以数息等为入理之门。又四教四门不同。俱是异义。契道者。谓契会真道。即入初住分证三德之时也。至此位时修性一合。无复分张。故云同归一理。理者。即向观门所契之理也。真如者。体非妄伪故言真性无改异故。称如不虚名实至极曰际。非生死相非涅槃相故。名实相。阿梨耶亦阿赖耶。此云藏识。以能藏自体。于诸法内藏诸法于自体内故。此皆一心三谛之异字也。问何不用第九净识为诠理之名耶。答大师依地论明阿梨耶识。是真常净识。不立第九。若依摄论。梨耶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九方名净。是知二论随机故异。若就即义唯至第八。犹云即无明是法性也。若就离义乃立第九。犹云断无明即法性也。若晓今宗理应无诤。不即不离一体无殊。而即而离何妨两立。喻之波水大旨可知。人法下明来意也。陀罗尼。是三德即所证之法。观世音。即能证之人。自既已证三德。今说此咒令他亦证三德。是则法假人弘人因法立。相成相即不可暂分。今顺经题约化他义。故先人次法。是自请者斯那问。身子根境相应摄住。自为入道之门。故是自请。月盖为舍离重病。故是为他佛说偈付嘱流通。为护正法。此之三种皆名请观音也。若约经文则为他居初。今约义便故先列自请。以自请意狭为他。次广护法最广从狭之广而为次第也。问斯那请。身子说六根如来付嘱八部。何名请观音耶。答观音远降意在说治障之法。斯那所请亦为此法。如来付嘱八部。亦只令此法久住于世。约人虽殊法门无异。以法显人俱是请观音也。三请对三聚戒中。应以第一对摄律仪。第三对摄善法。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戒疏云。摄律仪能令心住。此与斯那自请义合。璎珞云。摄善法。谓八万四千法门。戒疏云。摄善自成佛法。此与如来护法请相应。璎珞云。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戒疏云。摄生成就众生。此与月盖为他请相应。是故今经三请。即是三聚。此三聚名出方等地持。而文云。自请是摄善法护法是摄正法者。或是文误。或别有据。若得下示三戒本融。前文既对三聚。此中止会二名。亦恐文误。应云自身戒明净即是摄律仪。定慧明净即是摄善法。明净即相似分真亦义通观行。引华严者。诸法唯心戒定慧三即心而具。我心既尔生佛咸然。彼我互融故无差别。由无差故。故佛以所证说示于我。我心既净还能化他。三聚之义于斯着矣。方知三请其体本融。二傍下云云者。自行为正。如斯那为他为正。如月盖护法为正。如如来傍正互论。必具三请。后世行者思齐在兹致至也。祈告也。干求也。要心者。要谓要期。皆出下引证。既先明自请合引斯那请文。而引月盖者。文显易见故。傍正而论三请。互具互引无在域限也。限意专请观音不在余圣也。行请者。虽不标心以行净。故自然感圣即行净。是请故名行请。证请亦然。念佛三昧如般舟经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空中立等。盖言虽不标心。而证理时自见观音也。行请位在观行。证请位在六根及初住也。标心一谓位通深浅。身业下例示口意。各具三请也。向文虽云三业无瑕而正在身业。问口业倒身可尔。意业云何。说标心等耶。答若依今经观心心脉。即见观世音。是标心也。若依法华涅槃。但观心性实相入观行等位。自见观音者。此既初不标心则是行请证请。然此论请皆约见彼应身。若标心无感乃由过现缘浅。非今请义。不标而感。此由过现缘深。是今请义。标心复感其旨可知。此圣既然诸圣例尔。且众生三业互有强弱。强可为机。故于三业各论三请。足前十二者。谓自他护法。各具延祈愿三是十二也。问护法既是如来付嘱。何故亦约三业论标心等请。答经虽付嘱而行人。岂无为护正法请观音耶。九界论请者。乃至三教菩萨为除界外三障。须请圆教观音也。佛界须料拣者。应问云。九界可尔。佛界云何请耶。应答云。名字观行即佛。为除分段三障故。须请分证之观音。相似即佛为除变易三障亦尔。于分证中位位互作。乃至等觉为除三障请究竟观音。此约圆中五即俱名佛界也。若克取究竟位为能请者。以众生断恶机在观音。故须请也。则如经云。尔时世尊。怜愍众生覆护一切。重请观世音菩萨等。菩萨皆具众德者。圆证实理故具众德。文殊具云文殊师利。此翻妙德。以见三德佛性不纵不横故。称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弥勒。此云慈氏。一体三慈无所不摄。故以为名。至论下明体性本融。释成皆具众德义也。是故德慈智三一体异名展转互摄。以三德三慈三智无异体故。无缘种智并从胜说。中体双照慈智俱三。但逗下明随机立号。宜闻者即随其所闻。有四悉益。所以各立一号。同是因地者。同是真因也。各说身因者。涅槃三十二云。五百比丘问身子云。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云。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应知之。何缘方更作如是问。有比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有说爱有说行乃至饮食五欲。如是五百共往佛所。各说已解。身子白佛。谁为正说。佛言。无非正说。三十二者。净名中初法自在菩萨云。生灭为二不生不灭为不二。乃至文殊说云。无说无示为入不二。共三十二人。若兼居士默然则三十三也。同入下五百比丘四八大士。能入虽异所入无殊。约跨节论五百趣实例。如观经疏云。四四十六同趣常乐也。一理者万法虽差心性常一。故云一理。所以亦异者。义趣别也。此则理体虽同义异名异。如理有遍照义。故立观智之名。理有遍摄义故立慈氏之称。名义虽异。只是一理故云不离于理也。释别名中应先分二段。初约境智释应。次约界业释机。总别释者。总释即境智合辨。别释即境智开说。言破立者。以观世之名。本是界外不思议境智。随顺机缘亦为思议境智。而皆绝四离百虑。人于此起四性执。故须先破四执。既破四悉被物则藏境智成。乃至圆境智成。故须后立。破者下先且标立境智之名。以为所破。世即三种世间也。今问下境智相望各有四句。在文可解。自境故境等者。谓境自是境智自是智。不相因也。此是自生者。若云境自是境者。境不因智照是境自生。若云智自是智智不因境发。是智自生。此中但难初句余三例之。故云等也。若欲备难者。次句应云若由境故智是智他生。若由智故境是境他生。何者。自境。故境既称境。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若合故境合故智者。此则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缘和合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共生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若非智非境故境故智者。此则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辨境智。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耶。此四并是妄想推计。故须破之。问佛法皆云因缘和合。何故破共生。答为定执故亦须破之。四执破已四说无过。中论所破者。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龙树既破。那得如前四种执一为是余妄语乎。六十二见。谓我大色小色大我小。即色是我离色是我。四阴亦尔。三世五阴总成六十。不离有无。故六十二皆边见摄。今于境智起四见者。实八十八使具起。略言边见及三受耳。若具论者。随执一句谓我知解此法。法中计我即身见。执初三二句堕有边。执二四二句堕无边。乃六十二见所摄。即边见也。如此妄执不当道理。即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槃。即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即戒取。因盗有三苦者。乐受有坏苦。苦受有苦苦。不苦不乐受有行苦。乐受则爱等者。谓执一种境智为是。若他赞叹。心则爱着生喜而心乐。即贪使。苦受者。若他违逆则忿怒生瞋而心苦。即瞋使。不苦不乐即不为毁赞则在痴使等分。亦在三使中收。又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执矜傲于人即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不疑后当大疑。即疑使。是则十使宛然。皆从所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今于五利略举边见。五钝略明四分者。从要而言。以四句境智皆堕一边。依此所执皆生三受。其相易见。故且明之。如向细论。备九十八故下。文云知句句中九十八使名识病也。八万四千尘劳者。真谛三藏准十使经。以贪等十为根本。谓贪乃至戒取一一有九。随眠一即成十。十即成百。前后等分各一百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二百中。又各以十使为方便。二百即成二千一百。约五类众生。谓多贪多瞋多痴着我思觉。五品各二千一百。即成一万五百。配已起未起成二万一千。又配贪瞋痴等分。此四各有二万一千。成八万四千也。今云。四分开出者。惑数虽多四分收尽。毕竟空寂者无四执故。无依倚者以空寂故。问意者理既空寂。何故有道灭因果耶。答意者但识知苦集不为四执滞碍。即名道谛。所缘空寂即是灭谛。知四下示道谛相。污秽五阴者。止观明九种五阴。一期色心名果报。平平想受名无记。起见起爱名两污秽。身口意业善恶分二。变化示现名工巧。三善根人名方便。四果名无漏。今于境智起见起爱。故云污秽。不受即观受是苦也。余二存略。道品等者。等取三四二五七觉八正也。又正下示灭谛相也。即以能观为佛所观为法。境观不二为僧。三义一心即同体三宝也。觉了即能观三观。四执即所破妄惑。法性即所观三谛。境观不二故云和合。而于正勤心中示灭谛者。以道品约位则正勤是小乘内凡位也。以小准大即圆六根相似。证灭无所住心等者。谓大圣人内无四执外顺机缘。令获四益说境智异。谓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欣欲之心。或宜闻生善。或说必破惑。或闻则悟道。他共无因亦复如是。故使经论所明。若境若智不出自等。列名中四教境智俱顺四悉。别教独得名者。以出假位正以四悉化他故。圆名不思议者。则显前三教皆思议也。然四境智皆是总释观世二字。应预知差别则至文易了。前二以心生六界三种世间为境。而智有体析之殊。别教以心生十界三种世间为境。用次第智。圆教以心具十界三种世间为境。用一心三智。一切法从缘者。证境智因缘皆是实有。破柝方空也。但有名字者。谓瓶已破首已断。但有瓶首之名。实无其体。此喻出大经。是字不住即性空。亦不不住即相空。法眼等者。即十行出假说四教四悉境智也。虽无境智等者。法从心造全法是心。心本自无诸法宁立。不有而有三千宛然。无始不觉理具情迷。今既觉了知心即是不离。能观别有所照而于一心强分境智。故曰而论。经言下境即所观照即能观。能所一如故皆云不思议。欲拟者大师尚谦表无专执久袪四执者。以得无所住心故。慈悲等者。被偏圆机示四教像。是故向约四种境智以释其名。故经下引证也。维摩经身子问天女云。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缘觉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观音天女俱分真故。故得引证别释中。若依名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辨世境。若解义为便。前明世境。次辨观智。以先有境可得论观。若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镜鼓后方映击。今从义便故。先境次智。三谛三境者。止观明理性是一。对止名谛对观名境。诸文所明谛即是境。不云二别。今亦同之。所以然者。诸文但云三观不论三止故。且止观行门。方乃委示。一因下列名此之三境者。谓此三境不一不三唯在一念。遍摄诸法三无差别。彼彼互融但以情迷不能觉了。遂于无缚法中强生系缚。谓有情无情事异理异。于无脱法中而妄求解脱。遂厌苦欣乐舍有入空。离二边求中道。故有凡夫生死及三教境智之异。故云为智所观即为四也。四种观者。经云。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今家释义用对四教。以声闻是下乘藏是最下教故。声闻菩提即藏教也。缘觉是中乘通教复居藏别之间。菩萨是上乘别教仍居通教之上。圆教复在别教之上。故云上上中论可知。终是三谛之境者。根有遍圆迷成四境。若论本理三谛常融。开为二观者。即前藏别二观俱观俗谛。答下俗谛虽同。藏见粗相别见细相。故分二别。真亦浅深者。前三果分见故浅。四果究竟故深。亦互为浅深。既分粗细二俗。应有浅深二真。理则无二者见有浅深。真空但一偏真既尔。中真例知。此浅深之言不可用通教复真消之。以文云理则无二。若约复真灼然。是二故知。答意各从当分等观下云云者。应通前结数。前约自他护法等。能所合辨有七十八。今历四教观法。观之则有三百十二请也。次明智下者。夫境智二法不分而分。故前释境乃对智明。今文释智还约境说。是知境非智莫显。智非境莫成。义虽相仍文有傍正。观因缘下标藏智。观因缘空标通智。二谛观者假是虚妄俗谛。空是审实真谛。今欲去俗归真。故言观。因缘空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出假下标别智。从空而出故言出假。入在假内亦曰入假。故出入二名诸文互立。别虽三观以假为正平等观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名平等。中道下标圆智。虽三观一心从胜彰名故指中道。三皆名观。复名智者通而为论。观智义一。别而往目因果两分。世智下斥凡夫也。以凡夫外道通有此智。不出生死不动烦恼。故云是世间之智也。但有名字者。以此世智虚诳不实。但有智名而无其体。故向云亦名名字智也。凡圣通用者。谓凡夫用此智得四禅八定。圣人二种不同。慧解脱人但用无漏智得成无学。俱解脱人俱用二智。断惑之时随用一智。故云凡圣通用也。以此智凡圣等有。故向云亦名等智也。但此下结斥也。菩萨下显菩萨也。于此观中者。指世智也。既不断惑但用世智。而能观无常修六度。成其胜解终出生死。慈悲喜舍即四等心也。慈故与乐。悲故拔苦。见彼离苦得乐故喜。不求恩报故舍。不择怨亲等用此四故。名四等具一切法者。即六度四等万行具修也。三十四心。谓八忍八智断见。九无间九解脱断思。如旃延子者。即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为陶师。值昔释迦。发菩萨心行六度行也。三藏境智观音者。菩萨自伏六蔽。悲心熏物。众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六度慈心熏物。应可度者。即能示现令得安乐也。虽行于空等者。菩萨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假观八地出假故。名不住于空。初心谓见地也。为如佛者。被接之人能破无明。无明破已如通佛地。同得八相故名为如。不同通教等者。别人破空出假不同通人空心出假。扶习润生知空非空。在六七住破空。出假即十行位尘沙据所迷之法。无知约能迷之心。四念处云。十住断见思。又断界外上品尘沙。十行中品十向下品。今论中品也。行满者。以经论所明别教位。次等觉一位或有或无。今约无说故云十地行满。称理之观者。别次第观尚非称理。藏通析体不称可知。三谛圆融本性自尔。顺性而观故名称理。理既下示称理相。从初至后者。初谓名字依。解修观名名字观音。后谓妙觉。究竟显理名究竟观音。五即位殊圆观一揆。五住圆除者。谓三惑俱破也。问十信位中既两惑先去。何名五住圆除耶。答圆观心性粗垢自去。故四念处以治铁为喻。是故圆观一生之中。初住可获。若次第行者。借使一生两惑先除。虽不经历亦成次第。或圆接别。或别接通。或解圆行渐并两惑先除。俱非今意。今文的取圆顿行者。故曰圆除。妙觉观音者。问观音是等觉。因人何故约妙觉极果释耶。答观音三昧经云。此菩萨已成正觉号正法明佛。观音受记经云。次当补处称为普光功德。其本迹若此。约究竟释理应无失。问别名可尔通号如何。答文虽不明例有此释。谓名字菩萨乃至究竟菩萨也。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况菩萨众生华梵之异名。通极果。文义在兹。此之三智者。并世智有四。以世智是境故。但云三。亦对五眼者。三智既约四教五眼亦然。肉天二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即同中论偈初句也。藏教观音不断烦恼故。唯约世智二眼也。若约二乘从此入析法观。断惑亦得慧眼。又菩萨于三祇百劫。得五神通获法眼。分别根性调熟众生。今以别教望之只名世智二眼。通唯慧眼别唯法眼。其意亦然。照真即一切智。故对慧眼即通教也。照假即道种智。故对法眼即别教也。药即道灭病谓苦集。照真俗实相即一切种智。此眼即佛眼也。三法真俗中也。俗摄肉天法三眼。佛眼有五眼用。故曰一而异名。小般若云。如来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有佛眼不。答云有。今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皆此意也。但从胜受名。云佛眼耳。譬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论云。十智入如实智无复本名。但称如实智。五眼具足而但称佛眼。三智下云云者。应释出开合。所以四观。谓大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彼经通取析法故。明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槃者。应开析法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经者。下中观同是一切智也。若将三经。若开若合对五眼者。肉天二眼皆是世智。为诸观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境即入体法一切智。若四观四智。从此境即入析法一切智。今约菩萨不断惑边故。向以世智对藏。又藏教灭事方空。既存于事故对世智。中论偈初句对藏。即此意也。余眼对智及观悉如向文。收摄下注云云者。凡诸经论所明名相束广。开狭常使成三。三一一三互融互摄。揽入己心以成妙观。乃知十方佛法不离刹那。世者不约界业释机。若论为机正在音字。若不连世其义莫显。以十法界是生机处。故就文分二。初通明世义差别隔异者。于此十中有凡有圣。有大有小。有权有实。二报三业高下不同。名别名异。世是下别显为机。世是色者。又阙心字。于十法界各三世间。假实属正国土属依。今云色心且指五阴实法也。假名揽阴而立国土。乃阴所居故举色心足该余二。色即观世身等者。谓若约大士自行观五阴空而成圣道则应名观世身。及观世意。既名观音即是观彼十界众生口业为机。故云音是机也。此约化他立称。此文且以身意在应口业属机。若具足论各备三业。三俱在机者。如五体投地烧香散华身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身。系念数息意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意。祈请口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音三俱在应身意如向。若约口业。即是大士自观音声而得成道。由自行成故能应物。此释机应各三。与普门玄义或异者。符今疏文也。言菩萨等者。盖西竺语倒。此方则云大道成众生也。谓自求广博大道。又成熟众生。释论下初发心即自求大道。度一切即成熟众生。能忍成道事者。不同二乘匆匆取证。不动下魔不能动小不能破。有种种成者。名通四教故。因缘道即藏菩萨。空道即通菩萨。假道即别菩萨。第一义道即圆菩萨。文阙假道二字。又于诸道者。即前四道。然文但示藏教。通别余三略无。直修因缘。如直行六度及四无量心。不修无常观不发四弘誓者。但是人天之因。既亦名道。故须拣之。今言道者。乃别显菩萨修出世之道。故云起慈悲等。若通菩萨应拣二乘自证之道。别拣但从空出之道。圆拣次第之道。今菩萨即观音本修圆行故。能于一道观一切道。一行修一切行。故至分果随机利见四应不同。自非观心三千三谛者。其孰能至此乎。岂有舍一取一者。问如菩萨本修圆行。则舍偏小。何言无取舍耶。答取舍即无取舍。以圆观权实不离心性。岂可舍心性取心性耶。以唯见心性故。然菩下虽知本具当体空中。而无所得故。无难苦及无分别。为机亦异等者。明镜是一现像自殊。现像不同良由形对。故顺四机有兹四应。以喻合法其旨可见。他人下问答。合在释别名。后而在此者。或随便或文误。问意者。设云菩萨三业俱观机者。意轮鉴机。此义可了。身口是色云何鉴机。故云身口若为观圣观智观。前人等者。上观去声。下观平声。即是意轮观彼十界身口之机。则可名观世身观世音也。非是圣人用自己身口观他也。以身口但能现身说法故。然实观三业之机。彼既正以身口为难。故不云意。但言观前人身口也。通亦得者。上约别论观机唯意。若约通义则三业本融六根互用。则圣人身口何妨观机。但除下病谓妄情。法谓三障。妄情若去障体元真。若破三障即是破德。故但除病不除其法。蛇虺者。虺亦蛇也。尔雅云。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注云。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螫音哲。又音适。虿田界反螫虿毒也。蛇虺如三障毒如妄执。今遣妄执如除毒。不迷三德如不侵人。三障本真如不殒命。如世咒蛇之法。但除其毒耳。调善者。谓调恶令善也。堪任乘御者。大经明咒师咒毒龙等。堪可乘御非殒彼命也。随应得度者。以性恶不可断故。故至果上为机所扣。现四恶趣身。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801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二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次约二义释消伏者。前约一义唯就圆论。今约二义偏圆合辩。部属方等故须兼含。消除即不断是圆义。消灭即断是别义。灭谓死灭。如殒蛇虺之命也。此断不断若约界内外。即四教也。界内断即是藏。不断是通界外。别圆已如向说。除伏即断平伏即不断。前以除对灭则灭死除生。今以除对平则平无所移。除犹改动。故须以平对不断也。不无轻重者。有人三障俱重。须此三番。有人报障偏重。余二障轻。但治其重轻者随去。余例可解。无碍陀罗尼者。如法华明三陀罗尼一旋即旋假入空。二百千万亿旋即从空入假。旋转分别。三法音方便。即是二观方便得入中道解一切言音。亦能一音说法随类各解。得此三者。即入无碍陀罗尼。具足一切陀罗尼故云第一也。三昧或三摩提。此云正定。王三昧者。即首楞严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名王三昧也。然陀罗尼是慧性。三昧是定性。不二而二故分二别。因中修一心止观。果上证此二法。法华疏云。三昧与陀罗尼体一而用异。寂用为三昧。持用名陀罗尼。今引大论正显此经。神咒是中道无碍陀罗尼也。又引王三昧者。意明此慧。即定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耳。遮三障等者。以遮恶不起是消除义。故经云。消除三障无诸恶持善不失。是调伏义。故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咒即是愿者。即解经题咒字义。谓大圣说此陀罗尼。只是咒愿众生如佛。譬若蒲卢咒螟蛉也。然则陀罗尼既是梵语。咒字即当华言。经题华梵双举。故云陀罗尼咒。若尔何故云陀罗尼翻遮持耶。答古人见秘密不译。例如此土禁咒等法。便以咒名往翻。然亦不失遮持之义。何者。咒既训愿。如菩萨四愿。二愿拔苦即遮恶义。二愿与乐即持善义。故知咒与遮持义归一揆。经者教也者。谓经即言教训法训常。有翻无翻俱指旧释。即古来人师解义也。今唯训教则四教。俱经。言略意周不俟余说。余疏即指普门玄义也。然虽指彼不无小异。辨体不同已如前记。又彼此虽俱感应为宗。彼是法华正约圆机感于圆应。虽明三教意在开权。今经方等带偏明矣。彼明普门示现。乃以慈悲为用。则与拔双明。此显舍离求救。乃以救危为用。则拔苦为正。彼明教相即偏而圆。此明教相偏圆相隔。宜在区别无得雷同。四义既指余疏。而复辨感应之宗者。以今经以感应为要。机通十界应通四教。各备四句其相难知。故此略示四句者。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三显机显应。四显机冥应。若过去善修三业。现在未运身口藉往善力。名为冥机也。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为冥益也。二冥机显应者。过去植善而冥机已成。便得值佛闻法现前获利。是为显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在何尝修行。诸佛照其宿种自往度之。即其义也。三显机显应者。现前身口精勤而能感降。故月盖曲躬圣居门阃。又如行人道场礼忏能感灵应。是显机显应也。四显机冥应。如人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冥有其利。此是显机冥益。若依法华玄义。更开四句。以成三十六句。机应等在彼文详之。题下译人名者。司马氏。都于建康是曰东晋。竺难提此云喜。西域人也。以第十一主恭帝元熙元年岁次己未。至此土。翻传焉。或时等者。即他人分经。今依前者。今师以第四咒是护经故。属流通生起三段。如别文者。光明疏云。序本序于正通。正本正于序通。通本通于序正。即生起也。居一说之初者。如是等六事在一经之首。故神光骇集者。如法华放光动地。净名合盖现土。骇惊也。集谓集众。言论激发者。如法华文殊弥勒问答释疑。净名宝积说偈述叹。皆名述叙。引例云云者。他经为例如向引文。若的约今经则以舍离病苦为由。月盖请佛为述。同有次序者。六事同故。应云由藉叙述各异不言。叙述文略耳。如他经多以瑞相为由。腾疑为述。此经以重病为由。求救为述。故云各异。此则束前三序为通别二序也。初释。次序中疏文存略。通指旧解。今依诸疏六义科释。一切诸经皆以此六居首者。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问佛。一切经首作何等语。佛答阿难。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佛经初亦然。故知六义即是通序。初如是者。即所闻法体也。佛如法相而说。阿难如闻相而传。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难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二我闻者。即闻持之人。阿难与听众述佛遗旨亲承不谬。故云我闻。三一时者。闻持和合也。众生感法佛慈赴教。机应之时故云一时。四佛者。能说教主也。佛陀此云觉者知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异凡夫。觉他异二乘。觉满异菩萨五住。毗舍离者。此云广博严净。其国宽平名为广博。城邑华严故名严净。观解者。一心三观能观心性。犹如虚空。即具福慧二种。庄严无染无著。庵罗树园者。庵罗是果树之名。以树目园。故云庵罗树园。其果似桃。或云似柰。此树开华华生一女。国人叹异以园封之。园既属女女人守护。故言庵罗树园。宿善冥熏见佛欢喜。以园奉佛。佛即受之。而为住所。观解者。三观观心心性不动。而修道品。因起悲誓善根牢固。成诸总持即住园也。疏云。如是者。者应云等。谓等取余五事也。大林精舍等疏文唯存理解。然向下消经多无事释。随病随机凡有四意。一执教忘行。二得事失理。三义易观难。四情局性遍。示行示理从难从遍。且就理明义。例明一家观心。不出三种。谓约行附法托事。约行则存乎止观。事法则遍在诸文。然应深晓止观所谈心性三千遍摄一切大小理惑智行位教。若依若正不离己心方了。诸文随事表对其旨有归。是知观虽有三意唯在一。以附法托事扶成约行耳。今释大林精舍。即附事观心也。故万德之言并约己心非指他果。若指他果必迷自境。若了心境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不了此境自尚成他。况观他耶。问净名疏释毗舍离等。皆约三义。一事释。二约法门。三约观心。直尔表对是约法门。以三观摄事方名观心。今疏以包含二谛故名大等。乃是约法门释。应非附事观心。答文义随便不可一准。以净名经中有法喜为妻等文。文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既有二文。故分二释。若诸文只以法门表对。即是观心如止观普贤白象方等。幡坛此皆直尔表对法门。而义例指为附事观心。故须随文丰约唯变所适。故今所表即是观心。包含二谛者。即边是中故曰包含万德。下果上万德因理本具故。指本具名为丛林。精无八倒者。中道精纯非二边杂故。离常无常等八种倒也。如涅槃即大经陈如品。观色不净者。应云观色净不净。净即有不净即空。获得常色即是中道。真常能破二边。此真常亦名非常非无常也。今文从略。若具论者。应云观受是苦是乐。因灭是受获得常受。乃至观识常无常。因灭是识获得常识。仍是且论常德。乐我净三亦复如是。今于五中略举色阴故。云观色。于八倒中略。举不净。于四德中略举常德。具论必备也。五阴是所执之境。八倒是能执之心。四德是所显之理此理显处即此五阴。名五涅槃。一阴通除八倒者。约境别观总而论。故观一阴能除八倒。十八空者。空唯是一破十八。有名十八空。谓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也。重空观者。以中道正观。空生死之有空涅槃之无。名重空观也。经与大比丘去。第六闻持之伴。此证阿难与大众共闻。岂谬传也。所以先声闻次菩萨后天龙者。二乘滞空。凡夫滞有。菩萨不滞。常行不二故处其间。有五下云云者。应分经为五。一数。二位。三叹。四名。五结。初数中与者共也。千二百五十者。三迦叶有弟子千人。优楼频螺有五百。伽耶有三百。那提有二百。身子目连有弟子二百五十人。迦叶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随侍佛。故为同闻众也。比丘此翻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也。或言无翻。名含三义。一破恶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发善律仪。故言破恶二怖魔者。既能破恶魔罗恐其出我界域化我眷属。故生惊怖。三乞士者。出家之人内修道德远离四邪。告求资身故名乞士。此之三义通初后心。经家所列皆后心耳。二位阿罗汉此翻无著。或言无翻而含三义。谓不生杀贼应供也。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言不生。九十八使惑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三叹中五句经文。初二句约所破叹。次二句约能破叹。后一句约果用叹。初所破者。即世间因果也。诸漏是因后有是果。诸漏谓三漏欲有无明也。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毗昙云。漏落生死。论律语异而同明漏义。漏尽是因灭也。后有即二十五有生处也。现因既尽后果不生。是果亡也。次能破者。即无漏定慧也。如炼真金者。珠丛云。镕金使精曰炼。煮丝令熟曰炼。故字宜从金。疏云。是总叹者。即总叹。修定学慧犹如炼金。数数入定转转明净也。又炼金是约喻叹。澄静是约法叹。喻总而法别也。合云澄即叹慧。静即叹定。今云澄即叹定等者。文误。色界下约有漏无漏解诸定也。四禅四空是有漏定。八背舍是无漏定。前三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位在初禅。能舍自地及下地故。名背舍。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后五背舍者。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八灭受想背舍。此八通名背舍者。智论云。背是净洁五欲。舍是着心故名背舍。若发真无漏慧。断三界结业尽。即名八解脱。故云。故知得解脱等者。身心澄静也。云云者。谓八胜处十一切处等诸无漏禅。皆是身心澄静也。经六通无碍是果上之用也。六通谓天眼天耳知他心宿命身如意漏尽。四名经文略举十三尊者。身子智慧第一故。以大智标之。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罗。此翻身子。以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又翻珠子。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名珠子。时人以子显母为作此号。新云奢利弗呾罗。奢利云鹙。即百舌鸟。亦云春莺。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目犍连姓也。翻赞诵。文殊问经翻莱茯根。真谛云。勿伽罗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新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因以为名。得大神通。拣余诸姓故云大采菽氏。名拘律陀。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名焉。新云从父。本名名俱利迦。亦云拘隶多。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婆罗门种。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又翻饮光。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迦叶是彼之种。以姓为名。故名饮光。言大者。简余迦叶。摩诃迦旃延此云文饰。亦云扇绳。母恋此子不肯改嫁。如绳系扇。新云摩诃迦多衍那。须菩提此翻空生。生时家中仓等等皆空。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或云善吉。阿㝹楼驮亦云阿那律。亦阿泥楼豆。皆梵音奢切。此翻无贫。昔于饥世赠辟支佛稗饭。获九十一劫果报充足。故名无贫。新云阿泥律陀。此云无灭。劫宾那此云房宿(音秀)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又翻房宿(音夙)佛与同房宿化作老比丘。为之说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慈恩云。房星房星现时生故。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经称牛王。增一云。牛迹过去因摘一茎禾数粒坠地。五百世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新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毕陵伽婆蹉此翻余习。五百生中为婆罗门恶性粗言。今虽得果。余习尚在。如骂河神故名余习。新云毕轥陀伐蹉。薄拘罗此翻善容。以色貌端正故也。年一百六十岁无病无夭。有五不死报。后母置熬盘釜中。水中鱼食。刀破皆不死。昔坚持不杀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为贫人施病比丘一诃梨勒。服已病除。故今无病。新云薄矩罗。难陀此翻善欢喜。亦云欣乐。亦喜根本。是放牛之人。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获阿罗汉果。阿难陀此云欢喜。亦庆喜。世尊成道内外咸庆。当喜时生故名庆喜。罗睺罗此翻覆障。真谛云。罗睺本名修罗。能手障日月。翻此应云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儿障我。不即出家世世障我。我世世能舍故言覆障。新云罗怙罗。此翻执日。所以新旧语殊者。皆由五天之境方土不同。梵莱传来。方今有异。例如此土后汉都于洛阳。东晋迁于建业。傥汉籍先传于身毒。必以北音为正。晋人后往于竺干。必以南语为正。故于所说不无矛盾。以此明之古来梵语。未必尽讹略也。五结众所知识者。闻名钦德为知睹形。敬奉为识。菩萨众下注云云者。应分经为四。一数。二叹。三名。四结。约因者。且如圆教初缘无作发心至等觉边际智满。悉名为因。邻果者。佛果。如十五日月。等觉如十四日月。相邻近也。大智下总释四句。此之解行悉在分真。目足备者目故能见喻解。足故能行喻行。目导足行故有所至。凉池喻三德涅槃也。若约下三教当分俱有大义。若望圆教前三非大故。大论云。我今如力欲演说大智彼岸实相义。当知大智即是观诸法实相之观也。亦有一切智下恐阙道种智三字。总别之异名者。观中道是总。照二边是别。即别而总边即中故。二智即一切种智。即总而别。中即边故一切种智即是二智。三智圆融总别一体。例如下举小为例。十六谛即四谛下十六行也。四谛是总。十六是别。总别虽殊只是小教一切智耳。意显圆教三智总别不同。只是圆顿一切种智。修行为语者。约自行也。从行以入理者。即住前修行至初住位。分证本理趣本之行。故云本行。化道者。约化他也。故引劝学证之。从本起行者。依智修行也。是则智为行本。智家之行故言本行。如般下彼经既皆劝学般若。验知无智诸行不成。则是从大智本一心具足诸波罗密也。金光明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亦此意也。当知禀教生智。以智导行行必入理。故与前释共为表里。珠为宝本以珠喻智。以宝喻行。皆成下释皆悉成就也。约四种等者。谓四菩萨果虽未满。因行已圆。故言成就。藏初缘生灭四谛发誓名大智。行六度名本行。相业成名悉成就。通缘无生起誓名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若名本行。十地如佛名成就。别缘无量生解名大智。行无量波罗密名本行。等觉名悉成就。圆缘无作发心名大智。一心万行名本行。等觉智满名悉成就。是则解行俱成就。故云皆悉。大经下六波罗密中虽有智慧。由在地前非是真证。故属福德。登地真证乃名智慧。真虽有福从胜故也。以证此文满足六度唯在福德。六中智慧则约地前。五度通真故并属福。故今福慧悉在分真。故云成就及以满足。今依下标示也。诸度即六度以修六故。根方调伏。如金下约圆正明金刚至檀义者。彼虽通三。今唯约圆。舍色名檀者。所舍乃同能舍则异。由能舍异故分教殊。今之能舍即圆三观檀义。下明檀义该摄。言摄三者。三字恐误。应云摄六。金刚论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无著云。若无精进疲倦故不能说法。若无禅定即贪信敬利养染心说法。若无智慧便颠倒说法。故约下述意也。由檀摄六故。今但约檀释。又经下明檀以慧导。无慧导者不趣菩提。有慧导故即成正觉。斥无方便者者。即无慧导也。三事皆空者。谓不见施物施者受者。若准下疏文即以根尘识为三事也。若是下简小也。无方便空者。不能即空是假是中名无方便。菩萨下显圆也。是空亦空者。以有假中方便故不滞于空。即是能空于空。故曰是空亦空。由有方便故无染着。而能下由无染着故。即空而假。具修万行通达佛道者。达彼万行即三谛理。乃由此智引趣菩提。但眼下结示三性。若论本性自具三因眼根。即中是正。即空是了。即假是缘。今作一性二修示之。但眼之本等者。即指本具中理为正因。此即合性为一也。了此等者。谓修观了达也。能舍下谓不着三事方舍尘劳。此乃合修为二以说。若各开者。了眼亦具于三。能舍亦具于三也。荆溪云。智亦具三照本有三。福亦具三助智严本。约此下类通三法略举三种。应知一切三法皆三因之异名。四位者。位应作教字之误也。下文放此。分别一切色者。即十法界色也。色非色不二者。色即是事非色即理。事理相即如波与水。故云不二。事秽理净事即是理。故云常净。问一家谈理既具性恶。何名净耶。答性中之恶恶全是善。理体无差岂应隔异。如云清具浊性浊全是清。珠具宝性宝即是珠。思之可见。调伏下云云者。应以诸根例眼释出。如思益下约眼根明余五度也。应各论四教。于中广略不同。忍进备四。禅分大小。戒慧二度。虽则直明义亦含四。不为六尘所伤者。今约眼根应言不为色尘所伤。言六者通举耳。凡夫着色则为所伤。无防非义。三藏了色无常。通了即空。别了假名。圆了中道。四教当分俱不为伤。能忍至名忍。标示忍义从顺也。于因下约四教明忍。舍六下标示进义。应云色尘眼根言六通举也。亦于下约四教明义云云者。谓藏了根尘生灭。通了即空故不染杂。别不染杂于空。圆不染杂二边是精义也。离忧下标示禅义。初禅下约四教明禅也。初约四禅即藏通。后得六根互用即别圆。他住初禅等者。约支林功德以辨也。初禅五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二禅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三禅五支。一舍。二念。三喜。四乐。五一心。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心与定法名一心支。四禅俱有心及定法。故具有此支。三禅有喜支。今云除喜未详。六根具禅者。从便言六。意具显眼。究竟尽者。藏通究竟尽见思。别尽尘沙。圆尽无明。当分而论各名究竟。如是下总示向文正显眼根六度也。八相谓下兜率托胎降生逾城降魔成道说法涅槃。以诸佛垂应皆示此八而成佛道也。威仪者。左传云。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论四下明四教。俱有佛威仪也。谓三藏后心。通十地。别初地已上。圆初住已上。此四种智慧觉了俱能八相成道。名佛威仪而非具也。何者。别教妙觉但圆第二行。藏通极果唯齐六根。故并非具。然前三教果上无人。今之所论且约权说。但名下具佛威仪。但名其圆教等觉耳。问等觉未极。何得言具。答果虽未满因行已圆。故得云具。各有大义者。如前以四教释大智也。三虽名大望圆仍小。故云而非究竟也。今中下正示圆智。乃名如海。列名者虽叹胜德不的显名。莫知其人故略出七人。皆的约中道者。约事则繁就观释名。足知大况经。文殊师利此云妙德。若见佛性即具三德不纵不横。故云妙德。童子者。内无法爱。如世童子情无欲染。宝即下实智者。常住不移宝可贵重。故表实相实智。权者暂用还废。如月盈复亏。故以月表方便权智也。月光约智断者。从一日至十五日光渐渐增。譬智德。从十六至三十日光渐渐减。譬断德。即涅槃月喻三昧义也。经宝积者。观心虽空具足万行。万行众宝积之于理故云宝积。经日藏者。中道正观如日。具足诸法名藏。众贤位极者等觉名贤。让极果为圣也。佛是圣首等者。四十二位俱名为圣。妙觉为其上首。居圣人之极经十六人者。即贤首之同类也。经弥勒云慈氏。无缘大慈摄诸法故。然诸菩萨俱具诸德。引物归心各彰一号。能如是解。乃于自心见诸菩萨。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斯之谓也。列凡夫众者。顺古立名也。若准今家。应云杂众。以其中凡圣两兼道俗相间故。即有八部名。四种众者。即经云。四众天龙八部。天谓欲色诸天。龙是畜趣。正报似蛇依报如天。亦能变为人像。八部即四天王所领。东方领二鬼揵闼婆富单那。南方领二鬼薜荔多鸠槃茶。西方领二鬼毒龙毗舍阇。北方领二夜叉罗刹。共领八部不令恼人。四众者。旧云出家在家各二合为四众。此名局意不周。今于一众更开为四。即各有当机等也。当机是五百等者。宿植德本缘合时熟。故谓当机。五百即同类五百长者也。后得道即斯那等发起。谓权谋智鉴知机知时。击扬发动成就利益。如月盖致请及下文身子白佛云。佛说禅定第一等。影响谓古往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匡辅法王。虽无为作而有叵益。结缘谓力无引导击动之能。德非伏物镇严之用。过去根浅三慧不生。现在闻法无四悉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也。经人非人者。人即四众。非人即天龙等。或云人非人。是疑神。经恭敬围绕者。修谨曰恭。崇仰曰敬。周回曰围。坐遍称绕。或作行绕。即表机动。四句者。一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报。乘急见佛得道。即此经天人在会是也。二戒缓乘急。戒缓生恶趣。乘急值佛得道。今龙鬼在会是也。三戒急乘缓。戒急得人天身。乘缓不得值佛设得值佛亦不闻法得道。如舍卫六亿及着乐诸天不来听法。皆是也。四戒乘俱缓。戒缓堕恶道。乘缓无解脱期。释由序中初标文出意。就事下分二。初约事消经。如净名疏中者。略如前记。经舌噤渠饮切。谓不能言也。眼主等者。白虎通云。肝系于目。肺系于鼻。心系于口。脾系于舌。肾系于耳。故知经云舌噤无声。即心脾二藏病也。无声是口不能言。故主心病。此即肉团心也。腹内为病者。腹属身故。意识即虑知心也。五根不利者。根应作藏。字之误也。谓五藏不利外应五根。成病恼也。此约病从内出。亦可下约病从外入。如久视久听。乃至饮食皆成病。故具论者外入。乃是病缘。入伤五藏。五藏既病。外应五根。五根亦病也。夜叉新云药又。此翻勇健。能飞腾空中。旧翻捷疾鬼。致令国人病恼者。即是鬼为病缘。由鬼气外陵五根。入伤五藏。五藏成病还应五根。经钩牙上出者。钩或作狗。字之误也。经律异相贤愚经观佛三昧海经。并作钩牙。钩字从金。从才。并通。丧大记曰。妻于夫拘之。经典释文音沟。古经字或从才。故误为狗字也。经吸人精气者。普门疏云。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养精神。鬼啖一滴令头痛。三滴闷绝。七滴即死。二约理重释。一念三千即空即中。彼彼互遍故云无边。三障即三德障。性是善故云性善。十种下以十种行人释一切人民也。十种行人不出三谛法界。如一切人民不出毗舍离国。受苦报人即人天受苦者。如广严重病之比。亦摄四恶趣世间善法。即人中行五戒十善之者。二乘则两教合说。菩萨则四教开论。爱见即界内见思。藏通内外凡。别圆外凡。俱未断故而致病者。即依三种色声等。致贪瞋痴病也。变易土者。即方便实报。别位三十心者。且总举耳。七住已上方生方便土。受变易身也。圆教十信及藏通断惑尽人。同别三十心。别教登地同圆初住。文虽偏举而义必具摄。地地者。所依曰地。通指诸位。皆有爱见者。即界外同体无明也。四句即四门。是无常等者。等取两亦双非常即有门无常即空门。余二可知。是事实等者。以己解一门为是。斥他解三门为非。问月盖属何行人。答经是方等不可定属。应知月盖本是第十。或示为圆教初心。或通示前八。推理起见名为夜叉。见不出五故。经云。而有五眼五见如前记。钩牙等者。牙既从下向上。能伤害人。业亦从见而起。伤害法身因见起业。为生死因。业体黑闇故云如墨。经五百长者。风俗通云。耆年德艾事长于人。以之为长者也。彼国有五百家。悉曰离车。传禅(去声)为王。离车翻传授国政盖由此矣。此五百长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归德。而月盖为首者。尔时为国主也。故维摩香积品云。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是也。经头面作礼者。智论云。礼法有三。一者口礼。二屈膝头不至地。三头至地。至地名上礼也。耆婆此云故活。影坚王之子。善见庶兄柰女所生。出胎即持针筒药囊。为世医师也。谓此为是为术也者。以己执为是斥他执为非也。因缘事相即摄。有见外道。外之妙术者。外谓外道。非四句外。不能救治等者。初一但医身病。后三医心。反增见爱之病。五眼不明者。眼应作根。明谓明利。外为五尘所侵。故不明利。云云者。谓十种行人为见爱所害。故请观音。观音亦十种不同。经天尊者。诸天世人无能过故。故曰天尊。亦曰世尊。古者译经二名互用。唐杜行顗译佛顶最胜经。皆称圣尊。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801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三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哢引者。哢家之引。正说如哢。三序如引。降临者。周礼云。临谓尊适卑也。生起意者。因序中用。盖致请故。佛示能除毒害者。在于西方由示方所故劝祈请。由祈请故圣降。由圣降故授杨枝。由受杨枝故为说咒。西方去此等者。语出大经。彼文乃是东方不动世界。指此娑婆云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若论安养。即如小弥陀经云过十万亿佛土也。今但借其语势。以为难辞。何故下问也。一解下答也。他解约应而失于机。故不取也。今解不尔者。据佛对告长者云去此不远。乃约机缘不同。他人约应论不远也。虽近而远者。如舍卫三亿不见不闻。其犹八音至近。瞆者不闻。虽远必应者。如今月盖祈请三圣即降。有若天月至远水清即现。时谓时节。方即方所。数谓数法。佛教所谈其理寂绝。无时方数故。五阴十八本持十二入之法。不能摄也。若外道法中计有时等。即为三科所摄。后汉安世高翻经。谓十八界为本持也。但随下真理虽无世谛说有。如律中令内弟子时食时衣。是有时也。今云正立西方。是有方也。五行者。行天之气也。老聃云。天有五行木火金土水。分时化育以成万物。西即是金者。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若对四谛者。谓东集南苦西道北灭。故云即道谛也。道是能通等者。道是戒定慧。能破惑通至于理。如金能决断也。用智慧见理者。此解道是能通义也。慧能见理故。是能通理即所通也。此言下正显西方观音以表道谛。观即种智故云大智。三德互融。故云无碍。消此之毒。即智能破惑。通至于理。即能通义。日从下东出表生善。入西表灭恶。生灭两机者。谓生善则机在东土。灭恶则机在西方。故云在此二土。二种无量者。谓三身为生法二身。亦名真应二身。有量之无量者。夫应之为义机熟则生。机尽则灭。终成有量。但以人天不能数知。故言无量。若释迦八十之寿。既可数知。则是有量中之有量也。光明疏云。有量有二义。正由此矣。法身无量者。法身即真身。今明二身则合法报同名法身也。以报法体一故。在因则境观不二。在果则法报相冥。故光明疏云。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请观既亦二字足验体同。法报体一常住不变故无限量。故云此是无量之无量也。俱是法身之无量者。二佛俱得法报之常身故。彼此二佛俱能应长应短。但此释迦应秽土机缘宜短故。生身是八十及七百阿僧祇也。彼弥陀应净土机缘。宜长故寿无量也。而实有数者。非人天所知。云无量尔。既观音补处验有数也。然则光明谈山海之寿。是释迦能现无量。例此弥陀亦现有量也。故光明疏云。应佛皆为两量。逐物参差长短。问光明谈山海之寿。故以常果为宗。若例弥陀终成有量。则是无常。何云常果。答池水深则莲花大。法体常则应用远。山海是常体之用。故谈大用足显体。常以断信相。执八十无常之疑也。而彼疏从容以报身当品题者。取其上冥下应义便尔。实明应身能为常也。耆阇凛师者。谓耆阇寺凛法师。故有优劣者。以此之秽形彼为净故彼优此劣。而同是应土。若作下破凡二意。一有动移故非真。二未极净故非真。不复得移动等者此初意也。真理寂然无去来移动无净秽优劣。经说弥陀从彼来此彼优此劣。岂是真耶。若彼下次意也。若是真身应居寂光极净之土。既法说三乘人分九品。虽无四趣而有人天故。于同居尚未极净。据此则不可谓是真身也。故云。此则不可。故净名疏明二十七品净土。弥陀止是第六。而诸经偏赞为净者。形此土故由物机故。是摄生故。令专注故。宿缘厚故。约多分故。此语则宽者。以久本今迹俱应身故。此一往许之也。二往不可。故云。今亦不用。以无经文明说故。曰那知须知。二佛各有久本今迹也。那互为者。责他以彼为本以此为迹。今明下示今正义。彼此俱是应土但净秽不同。今此秽土机缘破恶宜在净土之佛。以净破秽是对治。故互为优劣者。此土为劣净土为优。同居为劣方便为优。实报寂光准说可见。互有消除者。秽土见思毒害请净土佛消除。净土尘沙毒害请有余土佛消除。有余无明毒害请实报土佛消除。故云互有。此亦一往。应知净土众生若机在释迦。亦请此佛。如十下举十人示互有消除相。十种垂应者。受苦报人及修世间善法者。但感事相观音。乃至修圆者。感圆通观音。此八人皆是同居秽土。感同居净土八种观音也。变易二人者。别三十心感实报观音垂应。圆初住感寂光观音垂应也。十种西方者。初人唯见事相。乃至第十见如虚空。例此娑婆亦应十种。如净名经明身子与梵王所见。法华常在灵鹫山等。但据多分众生为其取土。故彼净此秽。于中机缘不无异见。佛佛道齐于兹信矣。十种消伏约拔果报苦。乃至破无明说之。此土至令请者。因缘和合能破三障故。一法标名者。随机各立一号也。今欲下明须请之由。由表三德故须俱请。今此土众生欲消伏三障毒害。必须外假胜境之缘。显发自己法身之理。弥陀胜境既表法身故须请也。而此法身为感所覆。今欲显发。须修观慧照了此理。除其惑障。观音表慧故须请也。然慧不孤运假福资成。势至表福亦须请也。释迦欲令众生显发本理学慧修福故。请三圣密以表之。对治义强者以愚痴故。见有苦相。若有观智则达苦无苦。今由病苦。正须智慧以为对治。故用标题。得意具三者。观为显理必假福资故。略标一名。即具三义。大悲至之境者。无缘大悲普覆一切。即法身也。申三业之机者。五体投地等是身业。系念等是意业。当请彼佛是口业。无创等者。创与疮同。礼记头有创则沐。字皆此作。大经云。如人手疮捉持毒药。毒则随入。若无疮者毒则不入。疮即菩提因缘。毒即第一妙药。五体投地者。二肘二膝及顶。俱是体分悉至地也。众生之本体一者。众生心性与佛无别。故云体一。义同父子天性相关。母字误也。子拜其父既表报恩。众生拜佛义亦同也。萨婆若此云一切智相。内观心性与果智合。离萨婆若即心随妄境也。与常理合者。与五常理合也。逆理谓逆五常理。戒是色法者。应云色是戒法。文之倒误也。无作冥密者。由作以发无作不与色心相应。而在第三聚摄。故云冥密。左阴右阳者。夫左右阴阳因于方所。东南属阳西北属阴。此方之礼君父师南面则左东右西。则左是阳右是阴。西土之礼三皆东面。则左北右南故左是阴也。涅槃云。譬如四方北方为上。上即左也。推画显现如阳之明。思数在内如阴之暗。五识在头者。眼耳鼻舌俱在头。故身虽遍体头亦身故。平倚者。倚立也。名为惑者。不与理智相冥。唯随妄我虑知之执。则是全法。性为无明也。五受阴即是五夜叉也。若依至心地者。则是投地作礼义也。五分之名通大小乘。今意在大义亦兼小。以通十种行人故。悟虚智者。悟法空之智也。行阴招累者。百论疏云。心王了其总相。心所了其别相。以识创起但缘青等总相。次取境像即是想心。次领纳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贪等烦恼造作即是行心。前三但是无记未能成业。行既成业故云招累。因灭下灭九界无常五阴。得佛界常住五阴也。断结毒害者。结即烦恼故喻臭秽。亦是止善者。掩臭如不杀等。雕丽者。雕文饰也。礼云。其民雕题。家语云。器不雕伪华能严丽。如福能资慧也。行善即放生等。定中下定无慧无以深其寂慧。无定无以穷其照。若别对等者。示别对之失。法身皆名为慧者。慧应作香字之误也。华严以五分法身。皆喻香故。岂得无定者。五分有定身故此示以香独表于慧之失也。七净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分别净。六行净。七涅槃净。此七名七觉净华。大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也。戒是戒学心是定学。余五慧学。岂得无慧者。此示以华独表于定之失也。而别下结责也。佛言通表。岂宜别对。故言下引证未详。火为缘者。以火喻受戒作法也。定慧亦尔者。例戒学各具作无作也。对此下云云者。对止行事善及戒学无作作两善。是约前二行人。论表法也。对定慧则约后八行人。论表法也。故前明定慧含大小偏圆界内外义。凡论表法意。令行人睹对香华。无忘自己戒定慧耳。不了此旨。唯数外境何所益哉。合消等者。表所消毒害亦十不同。如初行人以香表不杀等。止善应以臭气表四恶趣业。乃至第十行人以二住所破无明。为臭气也。所以下三业次第。应先身次口后意。而经文以意居次者。以先须期心故默念之请即愿请也。不风等者。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塞。出入不尽曰喘。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畅名息。守之乃定。禅门明用息不同有三。一师教系心数出息。一师教数入息。一师教入出无在。但取所便。入定无过。即用皆不许出入俱数。行人欲行此法。应以数息为意。十息为一念者。数息一门有修有证。安庠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是名证数。能如下明证数。下中二根所证即欲界定。禅门云。欲定有三。一粗住。二细住。三证。欲界定粗住者。因前息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起缘虑。名为粗住。细住者于后心泯泯转细。即是细住。当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必有持身法起。比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厌。如物持之。乃至经一坐久无分散意。名欲界定。如今下根人心定乱止即粗住也。未到地定者。禅门云。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生初禅故也。喜发等者。喜去声好也。以今经行法是六妙门故。故禅门云。自有众生慧多定少。为说六妙门。六妙门中慧多故。于欲界初禅中即能发无漏。未必备至上地诸禅也。一切禅即有漏无漏亦有漏亦无漏非有漏非无漏禅也。即将下标十种。而下文但明八者。变易二人无报息故。然数息是一由观法别故。成十人故。不定。止观有通修观别一章若数数时者。上数所角切。频也。下数如字。下文云。所数数息亦尔。不保不爱下藏菩萨也。知色数者。色应作息字之误也。在缘谓摄心在数不谬乱。谓从一至十。无相等慧者。无相慧即通第六度等。即等取前五度。然通与藏体析有殊。六度无别故接藏。文略。言智度以智导五。俱成即空等慧。应云慧等不定空故破空。出假不定俗故破假入中观。此息非空非假者。了息唯心犹如幻化。故非假息。性具足诸法故非空法。身之光如如者。法身遍一切处照如如不变。故名光耳。智慧之光照了者。即是智能照境称境而观。境智不二也。因此法身等者。因如来法报一如究竟圆极。能起大用故。令众生得见应身之光也。然此应用不离法身。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约法报解应身之光也。释神力中。初约事解。即是释迦神通之力也。然大圣施为事必表理。义须两备。故事理二释俱云或可也。如来只是真如等者。以真如解如。以神力解来。以明如来神力也。此真如有神力者。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理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乘此神力而来者。谓乘真如而有应身。故曰而来。即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不动下解往毗舍离也。舍离之处即是寂光。故云不动。此寂光土唯佛究竟。故云至实相等。广包百界万善庄严故。曰广严。住此下解住城门阃。初释住字。住此者谓住实相之地。以无缘大悲遍覆法界。悯念众生为除三障毒害。故云住也。城即法界者。谓法界为城。防涅槃之非。御生死之故。心性唯一故云不二。含受一切无所隔碍称门。遍一切处无非门也。佛证此理常住不变。故云住。此门不动令众生等者。自既证此理。亦令众生证此理也。经门阃。三苍云。阃门限也。如如即智等者。谓境即是智。故云如如即智。此智还照于境也。并云如如者。谓智如如于境境如如于智。即境智不二之称也。具杨枝等者。以观音左手把杨枝。右手持澡瓶。是故国人授此二物。而内表两因也。定是缘因。慧是了因。慧能除惑故以拂动表之。定能止散故以澄渟表之。说文云。水止曰渟。对上消义者。如文云消名消除。又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故今以拂除对之。如物上尘但除其尘不除其物。拂打者。打丁领切。对上伏义者。伏名调伏。又云。调善令堪乘御也。此并对前约一义。解消伏也。又拂下对上约二义也。消灭即断入涅槃。消除即不断入涅槃。此中但对二消不对二伏者。在水四义中具明故。或是文略。应云一拂除对消灭之消除伏之。伏二拂打。即对消除平伏。醒悟者。水能洒闷获醒也。忏悔方法者。夫忏法有三。谓作法取相无生。前二是事后一是理。今经烧香散华五体投地等。即作法也。于现身见佛授手及疾疾得见观音等。即取相也。皆悉入于如实之际。无生也。此之十意皆是作法。无生理观不可暂忘。取相一种任运自现。今时行人都昧心源。专求好相。据此希求。恐落魔境。故禅门云。夫见相者忽然而睹。尚邪正难知。逐文作心。求之多着魔也。问若尔。不应观相忏悔。答观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现。取此判之。便知罪灭。非谓行道之时。心存相事。而生取着。若如此用心。必定多成魔事(已上禅门文)。八意出在经文者。第一第八人师义立。灭后归依必假形像等。故须庄严道场披陈过罪。此经无文。虽有破障之语。自是显经力用。故此二意人师加也。备于事理者。如前疏释。五体等悉是理解。是知约理即无生所摄。云云者。谓此十意。且依古师。若准今家十意少别。今师依经请后。杨枝古人则以请居后。第十坐禅今为诵经。以第四数息即坐禅故。既阙诵经。故今加之。古人但见经云数息系念向下。又云。修五门禅。遂将数息坐禅以为两科。不知数息即五门中数息一门也。今家十意具在百录。然此经行门于四三昧中。即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随自意三昧。然约诸经修行。事仪虽殊。理观无别。事仪则各依诸教。理观则同用十乘。若非十乘终无所到。故止观修大行中。事仪广而理观略。正修中理观广而事仪略。后之理观必用前之事仪。前之事仪必用后之理观。文虽互出用乃同时。今之疏文但为释经。至于修行须依止观。为三下前二咒观音说。后一咒释迦说。皆是毒害者。三障损三谛故。皆是烦恼者。报名烦恼果。业名烦恼因。即三障皆是烦恼也。皆是恶业者。报名业果烦恼名业本。即三障皆是业也。皆是报法者。烦恼名报本业名报因。即三障皆是报法也。不无轻重等者。虽俱称烦恼。以惑心昏乱义重。故别受烦恼障名。虽俱称恶业。而三业系缚义重。故别受业障之名。虽俱称报法而阴身酬因义重。故别受报障之名。故云分为三障。悉具三障之语者。此即通义。然通中有别。故判三咒各破一障。如破烦恼障中。经文虽有业报之语。是知业是烦恼因。报是烦恼果耳。舍傍取正。只是破惑心烦恼障也。余二例知。两意者。一俱重。二互有轻重也。悉须三咒者。以三障俱重。故子缚即烦恼障。犹偿狗啮者。业报俱在也。过失业因遭今狗啮。如法显传说。取食圣沙弥为彭城吴氏家犬所伤等。例尔者。或业除而烦恼报在。或报除而烦恼业在。断其重者者。重即贪也。轻即瞋痴。此三俱属烦恼障。今以此文明断惑有轻重之殊。以例三障也。今从别义者。毒害通名也。烦恼等别称也。开三显一者。三即权一即实。亦复如是者。三周俱名开权显实故例。如今经三咒通名消伏毒害也。更加下即初周名法说。二周名譬说。三周名宿世因缘说。例如今经三咒初名烦恼。次名破业。后名破报。自有下即前明古人分经。以正说尽第四咒也。即是下出其义。谓前三别治三障。后一总治三障也。若不下明今解兼得总别者。如初番咒正破烦恼重者即别。余二障随灭即总。余二例之。经南无此云归礼。或云归命。通为众生等者。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瞻病人。故云消伏之所。别缘者。别在大悲拔苦之力。是故别请也。三宝复有通别者。三宝是通各三称为别。谓除三障说三咒表三德。故须三称也。三释者。释应作德。字之误也。通称三宝。既复论通别观音。别缘亦应复论通别。以亦三称故义可例知。三业如文者。称名口业。投地身业。一心一意意业。苦厄下云云者。中七有分段之苦厄。后二有变易之苦厄。不独下谓苦厄语通。不独在于受苦报人也。无明痴暗等者。此初番咒正破烦恼障。故此文总请但云灭除痴暗也。下别请言业报者。是兼破耳。如华严下放六度光也。除悭即施光。除恚即忍光等。即等取余度证。今灭除痴暗是智光也。又如思益经云。又如来光名曰能舍。佛以此光能破破戒之心。令持禁戒又光名安和。破瞋恚之心。令行忍辱。又光名勤修。破懈怠心。令行精进。又光名一心。破妄念心。令行禅定。又光名能解。破愚痴心。令行智慧。今云净光明。即是思益放能解光也。覆大地者。草木皆死。譬圆中一断一切断也。次第除十人惑者。除受苦报惑时。余惑未必除。故须次第。如法华玄义行妙中次第破有义。此即别教也。经云杀害苦。而辅行引经云毒害者误耳。不可执彼改此。况今疏文牒释分明。仍以毒害解杀害也。魔即天子魔也。魔字字书元无。译人义作。梵言魔罗。此翻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言恶者。多爱欲故。将空等者以小破大也。小虽出界不能化他。菩萨化他诱其徒属。空彼宫殿。故害大心。此证四教菩萨有遭杀害义也。将散下以事善破二乘。二乘出彼界。故此证声闻缘觉有遭杀害义也。然变易二人亦为界外魔所害也。如华严十魔。二障如文者。烦恼即烦恼障。众病即报障。前是大悲等者。指前总请大悲覆一切也。对今施乐。即慈悲互显。前举能拔。故云大悲。今举所与故云安乐。若世下释大乐而先简分乐。如是等者。等取二乘以证真为乐。菩萨以出假为乐。分有下皆是少分乐。不名大乐。至得下正示大乐。不迁不变故常无二边苦。故乐四德之二也。能请语长远者。谓月盖通为十种行人请。不只为于受苦报人也。经闻名救厄者者。即同法华观其音声而得解脱也。十种下释世间也。皆名众生世间者。此虽举一义必具三。以五阴和合而有众生。众生所居即是国土。而有下释慈悲父也。父子义者。既指观音为父。众生即当如子。众生由理具佛性故。能感观音。由分显佛性故能应。感应互遍生佛无差。其犹父子天性相关也。故云同有佛性。如来下正释佛性。以佛性是总名三因是别名。总元诠别别不离总。此中三因正唯约性。缘了约修。于修二义稍异诸文。以诸文中若论类种。即以低头举手为缘。乃至闻一句为了。今约俱未开悟故悉在缘。故云作诸功德。及云随从化导。斯则散心闻法摄在其中。别取闻法人位名为了因。故云结缚得灭。当知灭缚即相似及初住也。若论假名五品。不无名字观行灭义。故知圆名字即至于分证悉属了因。然此三因诸部所谈。进不非一。如显性录。具明天性相关者。生佛各三高下互遍。故请下结示也。既云免三毒苦。即是断惑入位须广约十人方显高下。岂止在于受苦报人也。病除下约三义释。今世乐一句。初义约受苦报人。言得道者。即二乘涅槃也。然则岂无未来得圆顿道耶。今约从浅至深存次第。故泛明其义。至第三通约十人。方为准的又病除为今世乐者。岂无即时悟道耶。然即时悟者。乃由过去下种成熟。今依观音得脱耳。今且约正为未来下种。及下种未熟者请。故云今世乐所以约未来。于小乘得脱。为后世乐也。乃至圆教种熟脱三例亦如是。未来下约二乘人有余无余以分。今后十种下约分得究竟以释。今后此十种行人即时各得悟道为今。以圆中妙觉涅槃为后。然此十中前四如初。二两义已明今后。此又通以圆中究竟涅槃为后者。以第十行人是初住位。既为今世。须以妙觉而为后世。云大涅槃非极果如何。若十人各各自论。今后细作可知。然非佛意。佛意欲令一切同至圆融究竟涅槃。故观音深位能了此旨。教令请云及与大涅槃也。余诸下结显及与大涅槃句也。涅槃是安乐法故。故云方是大乐也。此一句经即是请施后世乐也。师子吼者。涅槃云。师子吼决定说。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欲知智在说故。即般若德也。以此三德等者。以印对法身。必定对般若。吉祥对解脱。陀罗尼是遮持。遮三障恶不生。持三德善不失。故三德是遮持之体也。又必下约拔与释而不释陀罗尼印者。以印是中道之体。必定吉祥即中道与拔之用耳。消灭拔苦义者。师子吼时百兽皆死。如智慧照时众苦咸灭。故大下明陀罗尼义通显密也。除障不虚名神咒。智鉴无昧名明咒。独绝无伦名无等等咒。大品以此咒名通叹显密咒。只是愿者。此释大品咒义也。愿众生。如立者。立应作佛。字之误也。譬如下。诗云。螟蛉有子果裸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笺云。式用也。谷善也。今有教诲万民用善道者。亦似果裸故今以果裸喻佛。螟蛉喻众生。螟蛉桑虫也。果裸细腰蜂也。俗呼为蠮螉。诸经皆是咒者。咒既训愿。是故不独密语名咒。诸大乘经显说皆名咒也。以无非佛愿众生如佛故。又可偏小之说亦名为咒。故法华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则偏圆显密咸是咒也。遮即调伏义。破即消灭义。故云灭空灭有即是消灭者。上文伏空伏有。下应云即是调伏无者。阙文也。除伏平伏等意者。等取消除消灭二也。应云灭之亦有消灭除灭也。即以断不断对之。玄义已详。故注云云。亦是禁咒。咒誓者谓三德。囚禁三障如世禁蛇。誓者制也。制三障令不起。故亦是咒术。术法者。解上咒术。只是破三障之法耳。尽与下谓上愿禁誓术四义。皆与一人断障相应也。密能消伏者。咒是密语。约前四义各具消伏。实相印者。三苍云。印信也。检也。大论云。大乘经用一实相印。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异故。苦尽下以前消灭调伏二义。对释经文也。乃至有见者。略三途恶业故。云乃至。从乃至字至广远。凡五十八字。当在释第二番咒云云字下。烂脱在此。第三正说咒。经救护众生神咒者。无缘大悲普令离苦。故名救护。言神咒者。新翻并云真言。谓皆是如来难思秘密真实之言也。然众经所说功用不同。或专用治病。或专用护法。或专用灭罪。今经四咒则通治病灭罪护法也。如般若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咒。则非治非灭非护也。通则兼具众德。别则各顺经文。古来诸师解义不同。今意会之。不出四悉。一云。咒者是鬼神王名。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明咒义也。或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诃问。若不相应即执治罪。此为人义也。或云。咒者密默治恶恶自休息。譬如微贱奔逃彼国。讹称王子因以公主妻之。而多瞋难事。有一明人从其国来。主往说之。其人语主。若当瞋时应说偈云。无亲游他国。欺诳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瞋。说是偈时。默然瞋歇。后不复瞋。主及余人但闻斯偈。皆不知意。咒亦如是。密默遮恶余无识者。即对治义也。或云。咒是诸佛密语。如王索先陀婆一名。而具盐水器马之四。实一切群下无有能识。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咒亦如是。只是一法遍有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即第一义也。有此四义。故存本音译人不翻。意在于此。于五不翻中即秘密不翻也。于四例中即翻字不翻音也。纵翻华言义亦莫晓。例如典语召物。物实不知。而庸俗不知圣地密言。凡岂能解。然此三咒或作鬼神名号。注解者。盖后代之妄作也。况疏解此咒。密谈三德。若唯鬼号减谤何深。世行大悲咒而有注释者。亦同此例。又此三咒或改言音。或易文字而言传之。于梵僧正之。于梵学者非也。且难提所授之音。傥与中天有异。斯亦五天方土不同。如摩诃摩谥身毒贤豆之例。今既改其神咒。亦合别译经文。以梵本不同故也。陈隋之世智璪诸师多行此法诵咒。唯依现文而征感尤多。具彰僧传。识者详之。今以古经咒词。录在记文。庶无坠也。

  哆耶咃(丑加切) 呜呼腻 模呼腻 斗婆腻耽婆腻 安茶詈 般茶詈 首埤帝(埤避私切)般般茶 啰啰婆斯腻 哆侄咃 伊梨寐梨 鞮首梨(鞮音低) 迦婆梨 佉鞮端耆 旃陀梨 摩蹬蓍(蹬音邓) 勒叉勒叉 萨婆萨埵萨婆婆耶啤娑诃 多茶咃 伽帝伽帝腻伽帝修留毗修留毗 勒叉勒叉 萨婆萨埵 萨婆婆耶啤娑诃(一百一字)

  经云怖畏乃至疾病。当约十种行人消之。此报身者即报得之身。谓受苦报人也。无明之病者无明应作五根。字之误也。眼赤耳脓即五根病也。乃至圆教者中略。缘觉及三菩萨。故云乃至本是法性至之病者。即同前文。无染而染理性之毒也。即病除与法性等者。达无明即法性故。此即染而无染。是消伏义也。前分行理。此兼前二。非是自请者。佛居至极毒害已尽故。既云覆护一切重请观世音。即知是为他护法也。若作净语可施于下者。即受下之朝请也。如天下引证也。汉制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朝曰请。故汉官仪有朝请大夫。则佛如天子。观音如百官。请百官即朝百官也。臣赴君曰朝。以观音之法臣。朝释迦之法王。故云请观音也。又经下示经题亦通。净音可施凡下者。凡下即月盖及舍离人。朝于观音也。若准前喻。则天子喻观音。百官喻凡下。前是佛受观音之朝。故单言下。今是观音受众生之朝。故言凡下。请语重者。咨尊曰请。依字音也。随意消息者。正约经中重请之言也。若作咨尊义。即佛为众生请于观音也。若作净音。即佛重受观音之朝。证彼说咒也。如如大觉即法身之佛也。以依此理说咒。故第二咒。

  哆侄咃(哆都我切)陀呼腻 模呼腻 斗婆腻 耽婆腻 阿婆熙 模呼脂 分茶梨 般茶梨(般补槃切) 输鞞帝(鞞部迷切)般茶啰 婆私腻 休楼休楼 分茶梨 兜楼兜楼 般茶梨 周楼周楼 腻般茶梨 豆富豆富 般茶啰 婆私腻 矧墀(矧诗引切)跈墀(跈徐殄切)腻跈墀 萨婆阿婆耶羯多 萨婆?婆(?其柯切)娑陀伽 阿婆耶 卑离陀 闭殿娑诃(凡九十九字)

  各各有怖畏者。乃至第十行人。有下地可舍。即是怖义。经云毒害。准怖可知。金光至之难者。有二义。一约生身得忍有超登十地者。生身既在故有此难。二约法身菩萨。住变易土则以无明为虎狼等。此中十人者。十应作二。字之误也。前八的有事中虎狼但变易二人无也。烦恼法为虎狼者。此亦约行毒害也。梵行者。梵是西语具云梵摩。此翻清净。葛洪字苑云。梵洁也。取其义耳。性戒者。谓不杀等十。持之性自是善。犯之性自是恶。不由佛制。方有善恶也。故轮王出世则以此法化人。若受佛制戒之后。犯于杀等则更加违制之罪也。故云。受与不受俱是罪。草木戒者。此一向是遮。但因外道俗人计草木有命。见比丘剪伐谓无慈心。息彼世机佛乃制戒。故比丘受已犯之。得违制之罪。俗众不受犯之无性罪。故云不受犯不得罪。经云。粪秽即十恶也。设有下解设有业障也。假设者。业障本空妄想故有。故知业障是假设也。但设者。业种至多。但有一法属业障摄。皆为神咒所破也性净下解假设义也。性净等者。无染而染故曰本无今起也。皆是虚假者。迷理起业业不离理。业体本无而言业者。虚假施设耳。实来破虚者。实即三德。密教虚即恶业。今禀教达理了业唯心。染即无染。心体本虚业相无寄。故云。皆使清净。但设下以设训但。对前成异。若论业体意不殊前。大品云。设有一法等者。涅槃之外实更无法。欲遍荡相着故。假设过言过尚如幻。况不过耶。条然言无者。以一切空寂故。如十九界等者。等取十三入六阴也。以界但十八入唯十二。言九言三喻毕竟无浮虚之乐者。合云浮虚之业。乐字盖误也。与大品等者。今经设有业障与大品设有一法。俱是假设之设。即语同也。复为异即意别也。彼明泯荡相着。则一切皆空。此明从理立事则有浮虚之业。以此段咒正破业障。故见佛三昧为种者。外见形像由内修观佛三昧也。地狱下约十法界所见不同。乃至人中所见者中略鬼畜修罗。故云乃至。通别等菩萨者。等取藏圆也。所见各异者。即见佛形像不同也。如三恶道习见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等。准此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皆非出世相。若六道中有出世机。则见佛四种不同。即是四圣法界也。故大论十一引密迹经云。一切天人见佛色量。或如黄金白银诸杂宝等。或见丈六。或一里(藏)或见十里乃至百亿(通)或见无量无边(别)满虚空中(圆)天人所见既乃不同。四趣亦尔。此约多分亦有为圆机而感劣身。如法华应以地狱身而为说法等。凡约十种行人者。即受苦报人非但人中重病。意亦收于四趣。故向云地狱人念佛等三昧。观法亦异者。即四教不同。五方便人者。外凡合一。内凡开四。谓暖顶忍世第一也。思惟尚在者。是有心病也。二果欲界残思三果色思并是心病。略而不论。故云乃至。身病尚在者。如身子患热。毕陵伽患眼痛。习气不亡者。如毕陵伽有慢。身子有瞋。缘觉侵习未深心病还在。故云亦尔。六度同凡夫。通教十地准四果可知。故云亦尔。不言别圆内外凡者。文略也。生变易者。变易之言该于二土。今云就无作四谛者。且约生实报人及生方便断尘沙者。若生方便未断尘沙。须学无量四谛也。五分下明身病。无明下明心病。约四十二位互作浅深优劣重轻。望下为深优轻。望上为浅劣重。乃至等觉一生在。皆有二病也。故经下示妙觉无病也。等觉一品犹是无常。妙觉究竟故五并常方无两病。外内火即仁王经七火也。一鬼火。二龙火。三霹雳火。四山神火。五人火。六树火。七贼火。人火者。恶业发时身自出火。树火者。如久旱时诸木自出。今云内火即人火也。外火即余六也。又内火即病也。病侵于身如火烧物。又是身内火大不调故为病也。故经云。节节疼痛称名诵咒。即得除愈也。病差曰愈。事解如文者。若约事证。如东晋谢敷南齐陆果作观音应验传所明也。故言烧身者。身喻见谛也。雨雨者。上雨字去声。雨犹降也。即是信行人者。禀教修观断见惑。故是思惟惑等者。思不障理其实附理。如须下示附理相故。言内火者。以内火在身如思惑附理也。处处九品者。三界九地各九品。共八十一品思惑也。前一下约法行。例龙雨也。经明外火。即云龙王降雨。内火但云除愈。今大师依义立名。身病既得名火病愈。即是降雨义也。既以内火表思惑。即以龙王表心王。心灵自在如彼龙故。无漏心王者。即指三向三果所观无漏之心也。发得禅定法水降雨也。雨能灭火如禅能断思。问前释外火表见道。既约信行。此论修道何故作法行释耶。答见道修道各有利钝二根。利入见道名法行。钝入名信行。利入修道名见至。钝入名信解。是则见修各有信法二行也。今以初入见道禀教义强。约信为便。修道重缘约法为便。得意而论义。必兼具分段。见思可解者。前八人中别圆二人犹在凡位。所破仍是界内见思。故云可解。变易下即后二人。乃是别三贤人断界内惑尽。已生方便。及圆初住已破无明生实报土。此二人俱约界外同体见思。以明内外火义也。胜妙五欲者。如华严中无量香花云百千禅定也。香华云即是变易土中欲界也。禅定即色无色界。此即界外思惑也。文阙见义应如地持。等觉入离见禅。涅槃迦叶自叙云。已前名邪见人。皆是界外见惑也。然此见思实无异体。但指根本无明。障理名见。润生名思。不同界内二惑。差别事解下尔雅文也。饥字或饥。并通五谷者麦菽稷黍麻也。或曰。房散角芒?也。譬解中四句。初二句以不闻教为饥。闻教生解为饱。次二句以有解无行为饥。解行兼具为饱。正慧即是正行也。增益法身如五谷养色身。故以无正慧为饥。助道即带事兼修资成正慧。杨泉物理论云。蔬果之实助谷。故以无助道为馑。乃至人天善者。略苦报人。故云乃至也。约十人传作者。苦报无善法为饥。人天为饱。乃至圆人分证为饥。究竟为饱。释王难中。既论分段变易。即是约十人明王难也。四魔即天子五阴烦恼死。十魔者。华严云。一阴魔生诸取故。二烦恼魔生杂染故。三业魔能障碍故。四心魔起憍慢故。五死魔舍生处故。六天魔自憍纵故。七善根魔恒执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识魔起着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舍故。故言下引璎珞经证也。即等觉后心无碍道中已伏烦恼。解脱道断即入妙觉。故云唯有一分死魔也。盗贼是六根。六尘者。如金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也。如人得天。往者从人中生天则以天。趣为牢狱。天生人中以人。趣为牢狱。六道互作故注云云。当分受身为狱者。不须约所往处也。如人在人中天在天中。即名牢狱。亦约十行人者。前二可知。后八皆具二种狱义也。故知十种行人并未免于牢狱。故须请观音也。唯佛一人出二种三界之狱。故在手名杻。在脚名械。二手二足各表定慧。昏散为障。如杻械也。在颈名械。连身名锁。枷在两肩之上。左阴表实右阳表权。见思尘沙是权障。无明是实障。即三惑如枷。故云枷。是权实障耳。得业绳等者。谓得绳业绳也。有部云。业入过去得至未来。身死得谢未来报起。如一业成以一大得。得于业法。又以小得得于大。得第二刹那以三大得。得前二得及以业法。初念之得俱成法。故又三小得。得前三大。并初刹那九法成就。第三刹那二十七法。凡云大小得者。皆以大得得于本法。复以小得得于大得。还以大得得于小得。故大小得更互相得。故知第三念去如是展转。得遍虚空。是则一生之中于一业思之所起得。尚已无量况无量生无量业得。以至来际。若经部宗得既是假。但云意与身口和合成业。假立有种至未来生。若大乘中藏识盛持。以至未来。世虽有此异凡受报处。必为精血四大所笼。未得择灭非得已来常为得绳之所连缚。连缚未断去已复还。故今以连身之锁表之也。经五系缚者。谓头及手足五处被系。若作所表是五分障也。海是下释入于大海也。初约生死深广如海。二约法性深广如海。妄想动法性者。妄想如黑风也。动法性者。即是全法性为无明无染而染。遍造生死名为波浪也。经洄波者。三苍云。洄水转也。经水色之山惊浪如山也。取理不得者。理非四句故取不得。故法性下大经文也。于四起定执故成毒药。达四无四故成甘露。毒故早夭甘故延龄。刀剑伤坏故表无常。注云云者。约十行人即是二种。三界皆为无常所还。乃至等觉一分亦是无常也。经过去至怖畏明果由因也。一切苦即谷贵等若果也。若由过去所感。即成顺生顺后二报。若由现恶所感。即成顺现报。经如火烧薪者。涅槃明少善能除大恶。譬如少火能烧一切。经三毒。等畏者。即等分烦恼并上是四分授位等者。华严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王令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幔乃至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十地云者。即指华严十地品明第十法云地也。故经云。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此则唯法云地得名灌顶菩萨也。佛但法性者。究竟显理故下地不能见也。理极不能思度者。解十人智有顶可见也。以齐己所解不能思度究竟极理也。此则各以少分智慧为顶。若得下禀教进行犹被灌受职也。能以等者。即妙觉观音用法性海水。普灌十种行人智慧之顶也。此十地之顶也者。明经云灌顶。正约十地尚灌十地。下位可知。经应当暗诵谓柔声默诵也。此咒既尔。上下例之。然诸经事仪对机各别。如炽盛光咒则令厉声。此文则使暗诵。幸顺佛语方契圣旨。示法用中。以此经是俗众发起故。有持斋断淫等语。齐身口业者。祭统云。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今释氏以不过中食为齐。亦取其防邪讫欲。齐不齐之义也。毗罗三昧经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今约理解。故云齐者。只是中道后不得食者者。即佛制中后不得食也。今表初住初地圆证中道。心外无法如中后不得食也。中前得啖者。佛制中前非正食皆得啖之。正食者。四分律云。有五种。蒲阇尼此云正食。谓麨饭干饭鱼肉也。五种佉阇尼此云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食。今云中前得啖。即不正食也。此得下先表圆位。前方便者。即指住前内凡位也。住前既有相似证义。此即中前得啖。亦是下次表别位地前离边观中。即是法界外有法也。经云。不饮酒者。如五分律云。跋陀越邑有毒龙。雨雹损苗。居士请婆陀竭陀降之。遂以酒饮吐卧在道。佛言。昔伏毒龙今不能降虾蟆。因说渐断酒戒。以酒令人昏乱。故今持咒者不得饮。约理则酒是无明也。涅槃云。譬如醉人见日月转。不啖肉者若约事释。如楞伽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乃至云。令修行者慈心不生。及令咒术不成就等。是无缘大慈也者。此约理释也。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三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801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四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涅槃云。不住法相及众生相。名无缘慈。不住二边。即不啖义。众生缘法缘者。涅槃云。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名生缘。不见父母等。见一切法皆从缘生。名法缘。是则生缘虽不啖空而啖有。法缘虽不啖有而啖空。故云皆有分齐。无缘无分齐者。不着二边故。灰能去垢。灰如五观。垢如贪等。贪等除时名澡浴清净。说文云。澡洗手也。浴洗身也。五辛苦辣者。慈闵三藏云。葱蒜韭薤兴渠五也。兴渠者。应法师云。梵音讹也。应云兴宜。慈闵云。根形如萝卜出土辛臭。慈闵冬到彼土不见其苗。此五物辛而复荤故。经云。五辛能荤有辛而不荤者。如姜芥之属。则非所制。苍颉篇云。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决定经云。若人食酒肉五辛入伽蓝。隋猪胎中。后得人身常患腋气。故今诵咒之人。不得食也。今约理解乃以辣味逼迫于舌。如五阴之苦也。荤气经宿犹存。如五阴中所起惑业。能至未来故。云有集谛也。污秽等者。指上所表。是约见爱污秽阴也。九种五阴如前记。经女人污秽者。大论云。淫欲虽不恼害众生。以心心系缚故。既求解脱。故须制之。经长与苦别者。似位别分段苦。真位别。变易苦。此别圆也。亦应约十种行人通证于前者。观音说两咒既毕。故通印证之。释迦因是自说第三咒也。经来娆此女人者。即鬼动其淫也。阿含云。淫亦有鬼。鬼入心则使淫佚无度。或鬼使瞋使邪。娆乃了切说文云。扰戏也。郭璞云。娆弄也。经入善境界者。约十人中。余九皆名善境界也。乃至唯佛名善。经恶鬼消伏者。观音有威有恩。若非怀恩则是畏威。所以消灭调伏也。经三障永尽者。二种三障也。一分段三障见思为烦恼障。惑业为业障。界内生为报障。二变易三障。又二。一方便三障尘沙为烦恼障。无漏业为业障。变易生死为报障。二实报三障。无明惑为烦恼障。非漏非无漏业为业障。彼土变易为报障。此咒能令至于究竟寂光。故云三障永尽也。三界狱火者。三界系闭行人。犹如牢狱。无常如火。众苦者。分段三界有五八之苦。变易三界有尘沙无明之苦。四百四病者。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合四百四病也。界外应以障四德为病。入阵斗战者。若约理者。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也。经如鹰隼飞者。易曰。王用射(是亦切)隼于高墉之上。孔颖达云。隼者贪残之乌。鹯鹞之属。今明观音垂应如彼鸟飞。言其速疾也。经囹圄者。音铃语。广雅云。夏曰台殷曰羑䤃里。纣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皆狱之别名。周礼云。三王始有狱。释名云。囹领也。圄御也。谓领录囚徒禁御之也。经及诸刑罚者。即五刑五罚也。王制曰。刑者侀也。侀成也。一成而不可改也。说文云。罪之大者曰刑。罪之小者曰罚。广雅云。罚折伏也。尚书甫刑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孔安国注云。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当正五罚。五刑谓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截鼻曰劓刑。刖足曰剕刑。男去势妇人幽闭曰宫刑死刑曰大辟。于今即笞杖徒流死。为五刑也。五罚者。出金赎罪也。书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等。于今则笞杖徒各有五等。流有三等。死刑二等赎铜。各有斤数。经一日等者明受苦恼之时分也。第三咒。

  多绖咃 安陀詈 般茶詈 枳由詈 檀陀詈 膻陀詈(膻式禅切)底邪婆陀 耶赊婆陀 颇罗腻祇 毗质雌 难多詈 婆伽詈 阿卢(之引切)薄鸠詈 模鸠隶 兜毗隶 沙诃(共五十三字)

  欢功用文为三者。前一是应能拔苦。后二是机能修行。又前一是果上化他。后二是因中自行。又六道是所观之境。六妙是能观之观。六根是所破之惑。故此三段经文不出机应。自他及机应各论境观惑三也。称三宝名是六字章句者。谓佛陀达摩僧伽一宝二字也。三宝为三字者。即单云佛法僧也。若以此六字者。即指前二家处处皆有者。前二番咒皆称三宝。应皆名六字章句也。起尽之文者。起即标章尽谓结句。六妙者。此六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涅槃。故云六妙门也。于义为便者。二十五有及以六道但总别之殊。大经既以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则与今经六字章句对破六道。其义相符。故云为便也。所以明此三种章句者。谓三种虽殊不离破有也。前一是化他破有。后二是自行破有。于自行中前一是破有观。后一是有中惑。即六道中各具六根。六根皆起三毒也。是知三种六字不出大经破有之义也。六出者。三处各出标章结句也。说偈竟者。偈应作咒。字之误也。后结句云等者。即经云。告阿难言。是六字章句乃至若有闻者。获大善利。六道是六字门者。文剩门字。无量种者。如人道贵贱愚智妍蚩一一不同。人道既然。余皆仿此。即是章段句逗义也。又照六道实相者。谓照六道三障即三德也。此约自行释遮持义。破三障即遮。达三德即持。故云得陀罗尼等也。有我不耶者。彼经迦叶问也。答云。即佛答也。我即佛性者。即直我也。穷此理性者。研穷三谛生佛无差。菩萨分显诸佛究竟。而能理事互融普门示现。故云而得自在。故能下约化他释遮持也。以自证故。乃能化他。亦由自他体性互遍。天道苦少者。谓非全无苦。但少于诸趣尔。如欲天有五衰之苦。四禅有不得速入禅苦。四空有四心之苦。八难谓三恶道为三。四北洲。五长寿天。六佛前佛后。七世智辩聪。八聋盲喑哑。一切之言等者。既云一切何所不摄。尚离二种生死之苦。况天趣耶。经果蓏说文云。木上曰果地上曰蓏。应劭云。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晏云。有核曰果无核曰蓏。经亡失下示祸对相。经接还本土者。失妻子丧财产由亡国故。今得接还则余事自得。经鸠槃茶此云瓮。或云冬瓜。其阴似瓮等故。即厌魅鬼也经巍巍者。高大之称。论语云。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经阿修罗者。阿之言无。修罗云天。彼非天故。又修罗云端正。彼无端正故。从今世等者。据经分齐。从阿难当知已去。今的指得失之文。故云从今世等。失谓失恶。是遮义。得谓得善。是持义。如无生忍者。大品云。无生法即是佛。此与陀罗尼义同也。然亦通因似初境界者。似六根净位。旋假入空耳。未敢定判故云似也。经吉祥句即陀罗尼。近世经本于手出香色乳下剩有饥渴逼切者。一句古本皆无。智者于诸文引用。亦无此句。经善集慧即一切种智也。经如救头然者。金光明云。譬如男女如火烧头如火烧衣。救令速灭。火若未灭不得暂安。忏悔亦尔。此则然字是烧然也。又大论明野干救头之喻。名救头。然则然字是语辞也。经寒林者。即尸陀林。僧祇律云。此林多死尸。人入如寒可畏也。修头陀行者。多居此林。以易观无常故。斯那即其人乎。经无央数者。梵云阿僧祇。此云无央数。楚辞云。时犹未央。王逸曰。央尽也。观心下广释心脉。于中先约肉团心。为因缘之境。次观虑知心。以成三观。赤肉之心即肉团心也。正法念经中如莲华昼开夜合。即此心藏也。俗书谓之方寸。以此心藏唯方一寸故。然为虑知之所托附故。由团有病则虑知颠倒也。一身之主者。提谓经云。心为大王。上义下仁故居百重之内。故一身六分悉由于心也。通明观者。谓从初修习通观息色心三彻见无碍。故名通明。又善修此禅能发六通三明。因中说果故名通明。此禅无别位。次还约根本四禅四空。而修耳。今经观心心脉即此禅也。委明修证如禅门第八卷。若空下此约虑知之心。以成空观。于中先立境。次心无下明观一切世间。即十界各三种世间也。无不从心造者。十界是所造心为能造。全所是能。故观能造即具诸法。种种五阴者。亦约十界也。此皆华严文。心无下正明空观十界。依正既并由心。故观心空则诸法空。如伐树得根。则枝条自死也。言心无心不有心空皆一义耳。乃至无量诸脉者。即十界各各心脉不同也。心脉下览前空假同归心性。三一圆融。故皆不定。不空不假者一念叵得故不假。百界宛然故不空。是故空假不离心性诸脉。亦不空不假者。诸脉皆由心造。故诸脉皆即是心故。所以心即中故诸脉亦中。即是圆观心脉者。总结前文。俱成圆观。行人下云云者。以事解历受苦报。及修人天善法者。以空观历二乘。以假观历三教菩萨。三观融即本在圆人。深不遗浅义可通摄。若有能观等者。即释观心心脉句也。能观即观字。所观即心心脉也。既云一处。一即空也。世即三种。音是机缘。故属假也。不为二边所缚。故名解脱。是中观义。而又云下此释伏难也。应难云。若此经文对三观者。何故结云成阿罗汉耶。故今释云。此约十人。前二得道成小乘罗汉。乃至成大乘圆顿之罗汉。如法华云。我等今者真阿罗汉。普于其中应受供养则圆人亦名罗汉明矣。故云无咎。广明经文应分为二。初从云何下明方便。二从安庠去。明修证。禅法即次第禅门也。云云者。谓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故有二十五种也。故禅门云。方便者。善巧修学之异名。行者于初缘中善巧修习故名方便。事理两解者。如止观约观心释方便。即理解。禅门中但有事解。调五事者。谓调食令不饥不饱。调眠令不节不恣。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调心令不沈不浮。然此五事食眠则定外各调。后三则定内合调。今经于五事中。但示合调。三方便者。从要而说。行者必须备二十五法。具如禅门。始于三事等者。正明今经从要之意。大集经云。歌罗逻时即有三事。一命。二暖。三识。出入息者。名为寿命。不臭不烂名之为暖。即是业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烂也。此中心意名之为识。即是刹那觉知心也。三法和合从生至长无增无减。愚夫不了。于中妄计我人众生。作诸业行心生染着。颠倒因缘往来三界名迷。若寻其原本。不出此之三法名解。修此六字者。即是欲修六妙门。故须用此为前方便也。端身者。即跏趺坐也。是约戒者。戒防身口故约端身。定制乱心故约正心。慧能念念分别故约相续。阳上阴下者。如天地也。此是世俗所用。右阳下正明佛法表对之意。右阳左阴如前记。欲将等者。阴表定阳表散。散即定障也。故以阴上阳下。世俗既有威仪者。即左手压右手为世俗威仪也。此即下示所表粗犷。即七支愆过也。自权而显实者。自从也。先安右手居下。如先施权。后以左手置上。如后显实此戒等者。于十人中。唯约人明慧。复须甄别。分段中七人是权。一人是实。变易中一权一实。慧既不等。戒定自殊。从一下释修证也。分三。初正示经文。此一段。经六门义足。委论行相具在不定止观及次第禅门。是数门者。谓摄心在数不令驰散。名修数门成就息念者。谓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尔时应舍前数法修于随门。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想心缘息知息出入。心住息缘。故经云。无分散意等也。不涩不滑等者。谓修止时不念数随。凝静其心。故云不涩不滑等也。经如婴儿等。即喻修止不涩滑之相也。婴儿者。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今言婴者。通男女也。释名人之初生曰婴儿者。胸前曰婴。接之婴前。而乳养之也。下去是三门者。经文从于心端至去于鼻端。是观门。还入心根是还门。令心明净是净门。赤肉下别释观门。然经中谈观门义。即通明禅也。准禅门所说。有修有证。此禅既无别次位。还约四禅而辩修证。今此经文即是初禅觉支证相也。禅门明证相有三。谓初证中证后证。今经所明如琉璃不青黄等。则似中后二证。欲委知者。请寻彼文。初心行人欲修习者。当依六门次第先修数门。即如经云。安庠徐数从一至十也。数成修随随成修止。止成方修观也。若约所宜。随修一门则无前后。四大脉者。对小得名。十脉百脉名小脉。趣四下大师口决云。心如拘物头华四片相合一片。各有十纪脉共交络。故心端有四十脉也。口决正示初心故。止云四十。不云四百四十也。经云。取一中脉者。口决云。直往趣脐号曰优陀那风。优陀那者中也。故号此脉为中脉也。又取等者。即是中脉直下趣脐还从脐出至于头十脉。故经云。从大脉出至于舌下也。口决云。其息出从脐出入至脐灭。今明出息至舌端。故取上四十脉合四。大脉为十四也。应舌至鼻者。应宜作从。字之误也。即释经文从舌脉出。乃至至于鼻端。还入心根直趣于脐。犹如江海流注也。口决云。身中脉如百川通海是也。肝属木故气青。肺属金故白。脾属土故黄。肾属水故黑。心属火故赤。是略耳者。以经不言不赤故。诸气来会鼻等者。诸气即五藏脉气也。至鼻时失其青等本色。但如琉璃莹彻非五色也。息细八寸者。此释经文正长八寸也。八寸是出息之微细不粗大也。正即端正不斜曲也。定将散者。广雅云。将扶也。释名云。将奖也。今以八寸之息。扶持奖护其散乱也。表八正者。八数等故。经至于鼻端者。此息从口而出从鼻而入也。经还入心根者。以此息还从鼻入。至于心藏也。此即还门不定。止观云。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随于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云还入。心根即当反观。观心义也。经今心明净者。此即净门不定。止观云。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息分别垢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即今经令心明净义也。然六门皆有修证合成十二。故瑞应云。游止三四出生十二也。十科意者。即大师于建业瓦官寺。为尚书令毛喜。略出此法以为十科。名不定止观。今题为六妙门者是。十科者。一历别对诸禅。二次第相生。三随便宜。四对治。五相摄。六通别。七旋转。八观心。九圆观。十证相。今此经文所明。但是第二一科意耳。若此下辨此经观门也。故言通者。以通总而说。未拣三乘。今三下既未开显。须示三乘差别之相。故须后别方显前通。经勇猛宝幢者。破烦恼障故曰勇猛。贵极名宝超出曰幢。经驶速也若无常等者。谓余经或先观无常也。故有三种者。五门之相经不显谈。佛意难量故作三释。五处止等者。不定止观云。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此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地轮。即未到地。二水轮。即种种诸禅定禅根发也。三虚空轮。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金沙轮。即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五金刚轮。即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也。通名轮者。借譬得名。禅门云。轮者转也。如世轮若转离此至彼。经文既云节节系念。系念即是止门。止门即出生五轮也。故云。即是其义。今明念佛一门者。然五门禅。禅经数论两出不同。今师正用禅经故。取念佛一门。而不明界方便也。以今经自云得念佛定故。余者下四门经论皆同。慈心等者。即等取所治也。谓念佛治睡障道数息治散乱等。而毗昙等者。正明彼论五门。与今经不同也。今经五门正可与禅经会同。以俱有念佛故。界方便破我见者。彼论云。着见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业烦恼积聚五阴。于缘计我。当于自身以界方便观察。种种性业相谓地等六界。彼地界者。为水所润而不相离。彼水界者为地界持。故不流。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故而增长。空界空故食得出入。有识界故有所造作。由众缘故。故知无我足数息等。为五门者。等取不净。因缘慈心则无念佛也。乃是因缘等者。谓毗昙中界方便破我。只是禅经因缘观义耳以因缘有三种。各破不同故。一者三世因缘破断常。三世相续故不断。三世迭谢故不常。二者二世因缘破我。谓现未二世具十二缘。于父生爱。于母生瞋。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三者一念破性如下记文。是知此三并是着诸邪见不出生死。故通名愚痴。故因缘破痴已具破我义也。毗昙五门明界方便破我。乃成烦长。于破障道仍阙念佛。是故今依禅经方为具足。乃与今经其义符合。故云是故用念佛等。无常等者。前三如向疏释。无我即不着能观寂灭。即推求能观至不可得。若五下经云。从头至足一一节间。皆令系念。头等是色系念是定。又五轮因止而发故属定也。合用定慧者。停心五处是定。五处观察是慧。又数息是定。余四是慧。复次下明开合。五门六妙既是开合之异。故知云修五门禅者。即六字义也。又此五六但是能治。能不孤立对所得名。所治者何。所谓三障故。束五六以成三障。出随止二门者。数息已当数门。即三妙门也。息有三种者。若准禅门明三种。即数息随息观息。今约观门别有所对。故以止门在数息方便中。各随义便止。即不念数随凝寂其心也。以约数随而修止故。故今以止门在数息中。不净分别六贪。各各修观慈心分别九品。一一与乐。此二约观照义便故。对观妙门。因缘方便是还门者。因缘破断常等见。还门即反观心源。四句检心至不可得。即破断常等见。故知因缘即是还门。念佛既通三身。今以念法身当净门也。以净门不起妄想诸垢心无依倚。即是见法身理也。又合下以能对所结成三障也。叹息是报风等者。禅门云。等分之中觉观乱法即是粗四阴故名为报障。慈心不净因缘者。谓慈心治瞋。不净治贪。因缘治痴。此三毒即为习因烦恼障也。念佛治障道。即是业障。疏皆阙文。觉观三种者。一者明利心中觉观。谓于修定时三毒之中亦无的缘。或缘贪。或缘瞋。或缘痴。而所缘之事分明了了。二半明半昏。心中觉观明则觉观的缘思想。不住昏则无记。瞪瞢无所觉了。三一向沉昏心中觉观。谓虽心昏闇如睡眠中。而切切攀缘。觉观不住。即有三治者。一明利者教令数息。数息之法于沉审心中记数。能治明利。半昏半明者应教令随。随息出入则心常依息。若但数息即有扶昏之失。若但观息亦有扶乱之失。不明善对治也。三昏沉者。应教观息求其根原。出无分散入无积聚。不见定相心眼即开。破于昏沉。恚有三种下文阙。注云云。三种者。一非理瞋。谓修定时瞋觉歘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二顺理瞋。谓外人实来恼触。三诤论瞋。谓己所解为是。谓他所说为非。既他说不顺己情。即心生恼觉。欲有内外者。即此内外以成三种。一外贪欲。谓修定时贪欲心生。男即缘女女即缘男。取其色貌等。二内外贪欲。谓非但贪外男女。复自缘己身形貌摩头拭颈。念念染着。三遍一切处贪欲。谓非但爱着内外正报。而复于一切五尘依报起贪也。痴有断常性者。此亦三种。一计断常。二计有无。三计世性。此三并是着诸邪见不出生死。是故通名愚痴断常者。推寻三世。若之灭即堕断中。若谓不灭即堕常中。有无者谓我及阴等诸法。为定有耶。为定无耶。乃至非有非无耶。世性者。谓由有微尘故有实法。有实法故便有四大。有四大故而有假名及诸世界。业有沉浮恶境者恶。业障道。亦有三种。一沉昏暗弊障。谓于修定时昏沉暗睡无记瞪瞢无所别知。障诸禅定。二恶念思惟障。谓虽不沉昏而恶念心生。或念欲法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三境界逼迫障。谓身或卒痛觉有逼迫之事。见诸外境。或见无头手足等。或复梦中见诸恶相治法。亦各有三者。瞋病既有三种。对治亦三。一治非理瞋者。应令修众生缘慈。谓约亲中怨各开三。共成九品。观之皆令得乐。取他乐相能生爱念。即破于众生中瞋恼怨害之心。二治顺理瞋者。应教修法缘慈。谓观五阴虚假不见众生。岂有是非之事。但缘诸受中法乐。以与于他。慈心爱念不应加恼。是非既泯瞋心自息。三治一切法中诤论故瞋者。应教修无缘慈。行此慈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于一切法不忆不念。若无忆念因何诤讼而生瞋心。大慈平等同与本净之乐。治三种贪者。九想治内。背舍治内外。大不净治一切处。治三种痴者。三世因缘治断常。二世治计有无一。念治世性。治三种业障者。念应佛谓心缘三十二相等。治沉昏暗塞障。念报佛谓心缘力无畏等。治恶念思惟障。念法佛约心缘法性空寂治。境界逼迫障。药病相对成三十种。具在禅门第四卷。明内方便中委说。故云。具如禅门。皆注云云者。指在彼文也。不用此等治者。不用向所明十五种事治也。如幻如化者。即下文十喻入实际。即下文推四大。一一入于如实之际也。此即今经但用第一义。般若正观通能治十五种病也。摩诃衍云。有三昧能治三毒。即是今经所明一空无相正观第一义悉檀也。正观能治三种贪者。思益经云。贪欲之人以净观得脱不以不净。正观能治三瞋者。般若说。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尔时无我相等。则瞋恨不生。故知实相能治于瞋。正观能治三痴者。智慧破于无明其义可见。涅槃云。明时无暗智慧时则无烦恼。正观能治三觉观者。正观心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净名云。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正观治三业障者。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是知正观如何竭。药即能遍治众病也。故云。以入实际遍治之。斯那闻下等者。此属第三明六根六字文义钩锁。故两向科之。经云。时优波斯那闻是语已。身如水火等。即简声闻观无明行等。即简缘觉或入寂定等。即简菩萨。故云简三乘人六门也。金是慧者。释身真金色也。金能决断慧能断惑以五分有慧身。故云身也。三乘下约通三乘也。俱有即空之慧。故同入真理。利根被接则见中道。故第一义不无深浅。第三审者。分经为五。初斯那问。二身子答。三闻法悟道。四身子白佛。五述成功用。经即从座起者。礼云请益起请业起。斯那备其仪故从座起。此则二土之礼玄同也。即有三种者。谓顺色违色平平色。初一念时等者。即是心王了其总相。谓识创起。但缘青等总相。故云初一念时也。以未与贪等相应。故名独头。辅行云。直尔障理名独头无明。一念转等者。即是心所了其别相。谓次取境像。即心想也。次领纳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贪等烦恼造作。即是行心。故云。一念转等。辅行云。与诸使合名相应无明。若顺下示相应相无记。即痴也。不令三种心起者。虽对三色以数息。故则贪瞋痴心不起。毗昙论明三藏有门见空。如成论即三藏空门。于四门中略举二门。此约声闻乘也。若观下明一念十二因缘也。大集云。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为爱。造业名行。至心专念名识。识共色行。是名色。六处生贪。是六入。因入求爱名触。贪着心者名受。缠绵不舍名爱。求是等法名取。如是法生名有。次第不断名生。次第断故名死。生死因缘众苦所逼名恼。乃至意缘法尘亦然。此约缘觉也。不明菩萨者略耳。此六等者。据法相应先身后意。今经文先明意后明身。故云不次第。经诸颠倒想等者。亦约意根也。想即想数也。其耳等五根皆有三种相应摄住。例眼可知。故疏不说。今言下释身根。五根微细者。对身即身根粗大故。意根若领等者。释五根皆寄身根法尘也。意根悬思五尘。即是领纳法尘也。已虚有诸触者。非实对色等境。但心思色等时则眼等已虚。有色等诸触也。文剩备至二字。不然则虚有下阙领受二字。故言下牒经。故知经举五尘皆是心意悬思。乃属法尘耳。与细滑相应即是心思时虚受诸触也。故经即云。而此识贼乃至遍缘诸法也。伤害真性名之为贼。攀缘不停故云如猿猴走。遍缘诸法即是悬思五尘时。身已虚受诸触也。故此一段经文。但是明身根耳通别圆意者。通了根尘即空。别了假名。圆了中道。皆名摄住。此则十种行人俱论摄住也。前约事解即属苦报。人及修世间善法。人如实故。言无坚者。体地本虚入如实际。即无坚也。通教下示观法也。通通别圆故示通义余亦可了。有坚应云无坚。字之误也。又四下破四见示无坚义。谓若依三藏四门所见。俱成坚执。岂得无坚。邻虚者。极细之尘邻于虚空。名邻虚尘。毗昙析色不灭邻虚。即有门也。见空即是无见者。成论析色邻虚亦灭。即空门也。乃至四句者。两亦如昆勒论。双非如迦旃延经。深着等者。谓析地至邻虚。即地是有有即实。实是坚义。若谓地是无。两亦俱非是事实。余皆妄语。此之邪执并是坚义。故云深着不可舍等。既离四过故求不可得。即无坚性也。然此地大本非四句无坚名字。因情谓坚故四句寄坚破执。水不住四句者。谓水为有有即是住。乃至谓水是非有非无亦即是住。今不住有四句。亦不住无四句中。亦不住不可说中故。言水性无住风无碍等者。观风为有有是碍乃至谓风双非皆是碍也。故云岂无四句质碍。今观无四句故。故云风性无碍。不言火大者。文略也。应云火不从自生。乃至不从无因生。本无自性赖缘而有。故云火性不实。此明四大本虚。即色阴入如实际也。余之四阴经文存略。但例色阴而已。故云受想行识等。若欲推之。应云受无领纳性不可得。若谓受是有有是领纳。乃至谓受是非有非无亦是领纳。乃至识是了别亦复如是。经云。一一性相者。即性相俱空四句推不可得是性空。亦不住无四句是相空。所以经文约五阴示者。以一切众生皆五阴现前故。故以阴为观境。经云。皆悉入于如实之际者。五阴俱空故云皆悉等。如实之义应通四教。同名实际而有空中之别。经诸结贼者。见思烦恼能结缚贼害于行人也。若约三结释义。即疑身见戒取名三结也。是身出火者。即经云。身中出火也。但有无漏火者。慧人但修无漏观断惑。不修观练等禅。故无神通不能化火焚身也。备有事理火者。用无漏观断惑。是理火。修事禅发神通。能化火焚身是事火。子缚即烦恼因果缚即若依身以能化火故。烧果缚。经收其舍利者。新云设利罗。此云身骨。而有全有碎。碎者。悉如芥粟。今斯那即碎身也。经于上起塔者。梵云塔婆。新云窣睹波。此云庙。或云方坟。此义翻也。见十方佛是声闻者。即经云。毛孔见佛也。问小乘不说有十方佛。何故云见十方佛。是声闻耶。答小乘之中诸部不同。亦有信十方佛者。即小乘人修第四禅。边际定力见十方佛等破恶。成支佛者。即经云。观无明等十二因缘皆悉不实。名破恶也。经举十喻。皆喻因缘即空。热时炎即阳焰也。野马行者。风动尘故于旷野中。犹如野马行也。乾闼婆城者。静苑法师华严音义云。乾闼婆。城此云寻香城。谓十宝山间有音乐神。名乾闼婆。忉利诸天意须音乐。此神身有异相。即知天意往彼娱乐。因以此事。西域名乐人为乾闼婆。彼乐人多幻作城郭。须臾如故。因即谓龙蜃所现城郭。为乾闼婆城也。以如彼乐人所作故。如幻者。如幻师幻出象马等。如化者。如得神通者种种化现。住不退是菩萨者。即经云。或入寂定已去经文也。此虽约通而通别圆。以有接故。经童真即圆。初住念不退也言服者。结成意也者。即向经云。若有服者身如琉璃等。今示此文。是结成三乘六门之意也。疏文从便先示经中三乘之文。后方点出一段经文。尽是结成之意。经具戒定等者。即成五分法身也。防非止恶名戒。息虑静缘名定观达有无名慧。累尽清净不滞有无名解脱。于一切境知见显了名解脱知见。此五作成身之因名分。可轨则名法。有体依聚三义名身。用此五故名为法身。正在三藏义通四教经身出水火者。即现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也。经发三种清净三菩提心者。三乘道心也。经梦中等者。梦即如梦三昧也。三昧成时能见观世音。即相似分真位人也。如大猛风等者。三昧如猛风恶行如重云。生于佛前即初住出圣胎也。此约理释。若事解者。即往净土佛前莲华化生也。故经云。莲华化生为父母。三流通分疏文无释。今私分为五。初赞叹付嘱二。初长行。二偈颂分二。初七言偈付嘱三。初十二行付嘱。为护正法文中。所嘱意在四王。东南则嘱其正主。西北则嘱其臣属。嘱主则臣可知矣。嘱臣则主可知矣。提头赖吒者。此翻持国。谓护持国土安众生故。即东方天王也。等取者等所领二部。鬼神即乾闼婆及毗舍阇。此即举主收臣也天子者。金光明云。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称天子也。王肃云。王者虽号称帝而不得称天帝。而曰天子者。乃天之子。子之与父尊卑相去远矣。法臣者。有法度之臣。故曰法臣。佛敕令拥护是经。如法臣。护于天子也。我敕海龙下四行。是付西北二方之臣属也。西方毗留博叉此云杂语。或云丑眼主领二部。龙及富单那也。龙是臣中之胜者。故偏嘱之。伊罗钵者亦云伊罗跋罗。伊罗树名也。此名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往昔由损此极臭树叶故。致头上生此臭树。因即为名。阎婆此云双罗刹此云可畏。即北方天王之臣属也。北方毗沙门此云普闻。或云多闻。主领二部。谓夜叉罗刹。又云毒龙等者。再嘱西方臣属也。龙有四毒故曰毒龙。谓声视气触也。有出声方害人者。乃至触人方害者。毗留勒迦或云毗留勒叉。此云增长。谓能令自他善根增长故。即南方天王也。主领二部。谓弓槃茶及闭黎多。此亦举主收臣也。难陀跋难陀者。难陀名欢喜。跋名善。兄弟常护摩竭提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为一会。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慈恩云。第一名喜。次名贤喜。此二兄弟善应人心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初能令人喜。后性复贤令喜。故以为名。娑伽罗从海受名。慈恩云。即咸海之龙也。优波陀亦优钵罗亦沤钵罗。此云黛色。莲华龙依池得名。慈恩云。红莲华居池为名。帝释者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诸天即三十二也。孝子者。孝者畜也。事亲之道宜常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顺颜色。正导者若眼自开明则不须导引故。云须眼。又据眼未开者。须假正人导之。则免坠重险也。此段经文凡有五譬。皆譬持经之人。谓一帝释。二父母。三财宝。四眼。五正导。但取拥护心专为义。二我敕下明违顺损益分二。初明违教致损鬼神者。尸子云。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恶人恶口者者。三业不善谓之恶人。而偏举口业者。以口能毁谤故起。不善是修因。白癞是花报。堕狱是果报。二是故下明顺教获益二。初破恶益地狱饿鬼其苦重故。故偏举之。经云。无八难则兼于余趣也。此则破六道三障之恶也。二后生下生善益分二。初正明生善分二。初自行善。二普施下化他善。一切即十界。大安乐即三德涅槃也。约五即明普施义修十地者。即圆十住。地从所依得名。又别地即圆住故。二我从下引已为证分二。初证自行。二永与下证化他。三界即二种三界也。二若有下总明人法功能。初二句是人诵持此咒。即法离诸恶去五句三字明破恶生善功能。初离诸恶等破恶也。莲华化生等生善也。胎经云。莲华化生者。非胎卵湿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耳。实不知四生中之化生也。心净即三德分显无尘垢。即三惑分除。二五言偈赞叹二。初通叹。道齐如日月者。破众生烦恼暗如日月之照昼夜也。又日喻实智月喻权智。流出等者。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从总出别故云流出。是则依。身有相依相有好。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以严身。令人爱乐欲亲近也。须弥山者。正云苏迷卢。此云妙高。亦云安明。出水八万四千逾缮那。四宝所成。离二种三恶道也。界外即见修无学。二一切下别叹。今经二。初叹能说教主。一切佛即十方三世。以诸佛皆赞观音大悲故。二赞叹下叹所说人法。显诸佛皆说此经也。二尔时下说咒护持三。初叙意。二正说咒。此咒历寻古今多本词句咸同。故不录入。良由行人不诵致免改易。三明功用。三舍利下传授所因二。初身子问三。初叹。四咒功能。如此神咒者通指四番咒。二世尊下正请所因。三使未下未来有益。二释迦下答二。初正答所因二。初悟道因由二。初通示所因。谓通于无量佛所。闻说此咒也。二又念下别示所因。别于一佛所闻也。文分为四。初值名号。二彼佛下闻佛言教。三我即下依教修行。四霍然下行成证理。霍然者应法师云。倏忽急疾之貌也。无生忍即圆初住。首楞严者。大论十八翻健相。大经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名坚固。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也。二若善下劝持获益。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者。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圣人经书难解故。须解释宣传为说。受持是意业。读诵解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二佛说下众闻悟道。五百即月盖等。四舍利下未来获益二。初身子白佛。二佛告下如来印可。再言如是者。深可其言也。五说此下众喜会散。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四

请观音经疏

请观音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顶法师记

  此经从人法以标名。人是至慈之大士。法是至良之神咒。人有二义。一通二别。别是观音之胜名。通是菩萨之嘉号。别又二义。一能二所。请字。是标能感之群机。观世音三字。是标能应之圣主。法有二义。一用二体。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罗尼明其正体体有二义。此间名为能持能遮。持于三义。遮于二边。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也。理者法界无阂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故言从人法以标名焉。经前玄义五重(云云)。名者从人法以为名。灵知寂照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救危拔苦为用。大乘为教相。名者众经皆有通名别名。此经人法等是别名。经之一字是通名。所以有此通别者。三义往简。一教二行三理。教者。声闻不同诸部名异。异故是别。然同是佛口所说。非余弟子人天所作。是名通约。行者。入道多途非唯一种。观门有异修习亦殊。是故言别。契道之时同归一理。是故论通。理者。理是一法多诸名字。或云真如实际实相。阿黎耶识种种名字。名字既异所以称别。同名一理是故论通。今就别名复为二。一人二法。人法相成岂得相离。今欲令易解故作两释。先明于人。次明于法。人者即为二。一能请之人。二所请之人。请之一字是标。能请之人即是有机之徒感于菩萨。观世音三字。标所请之人。今明能请有三义。一为自故请。二为他故请。三护正法故请。并出下文。如斯那等是自请。如月盖是为他请。七言偈是护正法请。复次自请是摄善法戒。为他是摄众生戒。护法是摄正法戒。若得意只三请还是一法。何以故。如欲使自身戒定慧明净。即是摄善法。若己定慧净能利益他。即是摄众生界。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知三法是一也。今作三者。随行者意逐其傍正。或时自行为正。余二傍(云云)。自请复为三。一延请。二祈请。三愿请。为他护法。皆具延祈愿三请也。此之三请。只是机感之因。用延祈愿三请。即对三业。延即屈伸俯仰。延致之义。即身业请。祈即发口干求。即口业请。愿即要心处所。即意业请。皆出下文。如五体投地是身业。四行偈明大悲覆一切是口业。一心一意是意业。复次延即是请人。祈是请法。愿是总人法。今就延请又为三。一标心请。二约行请。三约证请。标心者。如域意祈求专诚致请。机成则感大圣也。行请者。如人虽不标心。但其三业无瑕身口纯净。大士自然感应。证请者。如其修念佛三昧现前时。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身业既具此三请。口意亦尔。合有九请。自既有九。为他三业亦有九。护法三业亦有九。三九二十七。足前十二合有三十九请。能请既有三十九。能所合辩即有七十八种也。能请之人即是十法界众生。十界之中九界论请。佛界须料简。第三明所请之人。即是观世音也。此又为二。一通二别。别即观世音三字。通即菩萨两字。亦约此通别明三义。教行理。教者菩萨皆具众德普修万行。为逗物设教各立一名。如文殊以妙德为称。弥勒以慈心为名。此菩萨以观智标号。至论三德妙理。亦不异无缘之慈。一切种智但逗物宜闻。各举一名耳。各举故论别。从初地至后等觉。同是因地故称通约。行者万行皆修趣。举一行为首。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亦如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是故论别。同入无生至理。此处不殊故言通约。理者无相一理。多诸名字。名字各异所以亦异。是故言别。异名异说不离于理。是故言通。今释别名得观世音称者。即为二。一总释二别释。总释又二。一破二立。破者观是能观之智世是所观之境。从境智得名。今问。此境智为当自境故境。自智故智。为当是由境故智。由智故境。为当是境智合故境。境智合故智。为当非境非智故智。非境非智故境。若自境自智。此是自生等。此之四执皆如中论所破。堕在自他四句中。复次有此四见故。具有六十二见。见故是受。受有三受。三受故有三苦。乐受则爱。苦受则恚。不苦不乐则痴。三毒等有名等分。从此四分开出八万四千尘劳。即是集谛。以集故能招感生死。苦报不穷即苦谛自生。见中具六十二见。四分烦恼八万尘劳。苦集流转。余三见亦尔。故经言。众生处处着。即四见所起苦集也。今时人尚不识自中所起苦集。何能破他生共无因等。诸见苦集。以其不识四句中苦集故无道。无道故无灭。故令生死浩然。是故不用第二立者。今所明境智。非自非他共无因等。毕竟空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境何智之可论。有所依则有所著。若无四执则无所依倚。无所依倚则无受。无受则无集。无集则无苦。问若如是者亦无道灭。答如此破四执之见。故知句句中九十人使。名识病名苦集。于四见无滞阂。名识道知。四见皆是污秽。五阴是见依。色不净不受名为念处。勤断见增道。名四正勤道品等。又正勤心觉了四执即佛宝。了达法性即法宝。与实相和合即僧宝。如此观时四谛三宝宛然假名。以无所住心。四悉檀意赴物机宜。假设方便而论境智。则有四种。一因缘境智。二假名境智。三四悉檀境智。四不思议境智。因缘者。或从自生他共无因等四种因缘。而明境智故。经言。一切法从缘生也。二假名者。若实者则不可立。以其浮虚不实。假名施设。如破瓶斩首等。但有名字。故云。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无所有故。故名假名境智也。赴缘四悉檀者。法眼明了深识机宜。逐其乐欲便宜对治。第一义而为立名。则以出假名道种智中所明境智。不思议境智者。法界之理。虽无境智之二而论境智。故经言。不思议智境。不思议智照。境智不二不相妨阂。此之四种。欲拟四教所明境智也。今观世音。久袪四执慈悲普被。应物立名而辩四种之号也。故经言。我于三乘亦无志求。欲求声闻(云云)。第二别释者。又为二。一明境二明智。今言境者。即是三谛三境。一因缘俗谛境二真谛境。三中道第一义谛境。此之三境为智所观即为四。一者观因缘观。观俗谛粗事。二者观因缘俗谛粗细。空无所有无非幻化。即是入空观。三者分别俗谛。万物方圆长短四微好丑细事无滞。即是出假观。四者观真俗之实相。是中道第一义谛观。故涅槃云。十二因缘有四种观。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之谓也。但此之四观。终是三谛之境。问俗谛何独开为二观耶。答俗境有粗细故开为二。又问俗有粗细为二观。真亦浅深亦应二观。答俗是事故得为二。真是理。理则无二。是故不开。约此四观。亦明自观化他护法标心行证等观(云云)。次明智者。又为二。初明智义。二通对诸法。今明智义者。观因缘俗是世智。亦名名字智。亦明等智观。因缘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一切智出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道种智。中道观者。亦名一切种智。世智是世间之智。但有名字凡圣通用。但此智不能出生死。菩萨观因缘时。于此观中具行六度慈悲喜舍。来成胜解具一切法。然后坐道场。三十四心断烦恼。如旃延子所明菩萨义。即是三藏境智。观音若观因缘空。不同二乘取证。有善方便虽行于空不住于空。而修万行慈悲喜舍。成满誓愿。从初心断结乃至十地为如佛。即通教境智观音也。若观假名不同通教。但从空出。此中明知空非空破空出假。以四悉檀具修万行。断除尘沙无知之惑。登初地断无明。乃至十地行满。即是别教境智观音也。圆教中道者。不同别教。次第观理断无明。此乃称理之观。理既三谛之境。观亦三智之观。从初至后三谛圆观。初住已能五住圆除。乃至四十二地无明究竟。称为妙觉观音。约此法门圆观三谛故。称圆教境智观音也。第二通对诸法者。此之三智亦对五眼。照俗谛粗报色。名肉眼。照俗谛细报色。名天眼。照真名慧眼。照假中诸道根性有别。一切药病尘沙法门。名法眼。照真俗之实相。名佛眼。此眼观三法是一。而异名开合。四观五眼三智(云云)。此之三智。今合四教。因缘法是三藏教。即空是通教。出假是别教。中道是圆教。如是广类通诸经论。异名法相。皆融会入三智之法。无不收摄(云云)。世者。即是十法界。差别隔异故言世。世是色。色即观。世身四心是意。即观世意。音是机。即观世音一界之中。有自他护法。自中有延祈愿。延中有标心行证等。一界有三十九。十界有三百九十观也。次释通名。言菩萨者。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名道。萨埵名成众生。摩诃言大。释论云。菩萨初发心。誓度于一切。能忍成道事。不动亦不破。是心名萨埵。以菩提是成就众生。道有种种。成因缘道。空道。第一义道。道语则通。通称为菩萨也。又于诸道中又言通别。若直修因缘道。止是人天乘。此道则通。若能起慈悲。誓愿万行庄严是菩萨道。此道则别。今菩萨遍观诸道。遍行诸行。无不周普。岂有舍一取一。经言。五眼具足成菩提。然菩萨于诸道。亦不作难心苦心。亦不分别。我行是道不得是道。分别出自前人之情。希向既殊修行。为机亦异感降不同。若作三藏教。学者自感三藏之观音。乃至一心具万行。学者自见圆教观音。故经言。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也。他人问。三业俱观。身口若为观。答圣观智观。前人身口非是身口。观前人也。意谓通亦得第二释。法即消伏毒害陀罗尼也。消伏者。消名消除。伏名调伏。故经言。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譬如蛇虺有毒。但除消其螫虿令不侵人。不可殒命也。伏者调善令堪乘驭。伏三障之毒。为入道之门。随应得度而度脱之。故不须断。复次消有二义。一消除。二消灭。即对断烦恼入涅槃。不断入涅槃也。伏亦二义。一除伏。二平伏。亦对断不断也。如金刚般若云。如是降伏其心。降是消义。具二种消伏。是二种伏也。毒即三障。文有三番明咒。初云净三毒根。即烦恼障。次云破恶业。即业障。次云游戏五道及八难苦。即报障。通论三障其相如是。但别明不无轻重之殊。即用三咒。消伏其病也。历四教十法界。除三障陀罗尼者。如释论云。陀罗尼中无阂陀罗尼。最大三昧中王三昧。最大此翻言能持能遮。持者。持名持义。行证化他正法等。遮者。遮三障。遮三障名消持名。义为伏咒。即是愿也。经者教也。如旧释。此对四诠教(云云)。余四重玄义(出余疏)感应为宗者。以十法界众生三业为机。备于四句(云云)。分文为三。从如是至令得无患。是序分。第二从尔时佛告长者。至如除重云生诸佛前。名正说分。第三从佛说是已去讫文。名流通分。或时正说讫。后番咒令不横死为正说分。今依前生起三段如别文。今就序为三。次序由序述叙。居一说之初名次序。神光骇集名由序。言论激发名述叙。引例(云云)。三序之中复有通有别。诸经同有次序故名通。由藉各异故言别。如是者如旧解。大林者。是第一义。包含二谛故名大。万德丛聚故名林。精者无八倒故名精。如涅槃观色不净。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一阴通除八倒。五阴合除四十倒名精。空于二边毕竟空故名舍。亦是住十八空理故名舍。重阁者。重空观也。空生死涅槃也(云云)。就第一列声闻有五(云云)。如炼真金。是总叹(云云)。澄即叹定。静即叹慧。具足身心诸定也。色界四禅为身定。无色四空为心定。前三背舍是身定。后五背舍是心定。故知得解脱者。身心澄静也(云云)。第二列菩萨众(云云)。大智去有六句。前四是约因叹。后二是邻果叹。大智者。是慧庄严名为解。亦名为目。调伏诸根名福庄严。名为行亦名为足。目足备故入清凉池。若约四种明智者。三藏以四谛智为大智。通教以空慧为大智。别教以道种智为大智。亦可二谛智为别大智。圆教以一切种智为大智。一切种智亦有一切智。此是总别之异名。例如四谛十六谛。四六不同。二乘义一切智(云云)。本行者。若修行为语从行以入理。理则为本。若化道者从本起行。如般若中百二十条劝学。欲得佛法皆学般若。般若即是诸行。故知般若是行本。如如意珠出生众宝。若无此慧解。则不能起行要。因有解立行故智为行本。皆成者还约四种论成。非但解成。亦是行满具足(云云)。调伏者。是明福德故。大经云。福德庄严者。所谓六波罗蜜。智慧庄严者。所谓从一地乃至十地智慧。今依诸度以释。调伏诸根义也。如金刚般若明檀义。初约眼根辨法相谓不住色布施。若住色此名眼悭。舍色名檀。檀义摄三。资生无畏法故。约檀明义余度自显。又经云。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此即斥无方便者。亦是福德不趣菩提因。实相慧导此福德以成正觉。以有慧故。眼色三事皆空。若是但空。复成声闻无方便空。菩萨以不可得空。是空亦空无染不着。而能于眼空中慈悲方便。行诸万行通达佛道。导成福德趣于菩提。但眼之本不空不有。即是正因佛性。了此眼不可得空。即是了因佛性。能舍一切尘劳而行。布施事中诸用功德。即缘因佛性。约此眼根。明三般若三解脱三法身。在眼中亦约四位。调伏诸根义。于色中不起恶不染。即因缘中不着色。眼中檀义。若知色空如幻。即通教中调伏眼。舍二十五有檀义。知色假名。分别一切色诸法相。而不为诸惑所惑。即别教调伏眼。即出假舍无知障明檀义。若知色非色不二本性常净。即中道调伏。乃至诸根调伏(云云)。如思益云。不为六尘所伤名尸。能忍违从之境名忍。于因缘六尘不染名生忍。于空中不着违从名法忍。出假名中不着违从名法忍。圆教中违从不著名中道忍。舍六尘不染六根名精念。念入道名进。亦于四位中明不杂辨精进(云云)。离忧喜苦乐诸根故名禅。初禅离忧根得觉支。二禅离苦根得喜支。三禅除喜得乐支。四禅除乐得不苦不乐。得舍支。是名眼根中得禅。若如大乘菩萨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即是于六根具禅般若者。根尘识三事是不可得。了达究竟尽即般若。如是于眼中方便修六度。具佛威仪者。即八相成佛道之威仪。论四位中智慧觉了。得八相义而非具。但名邻果。等觉方是具也。心大如海如论四位所约。各有大义而非究竟。今中道正观具三义。广深含众流乃名大海。今正智照十法界相名广。彻真源故名深。摄万法故名受流。正观乃名大也。列名皆的的中道观判名也。宝即实相实智也。月即亏盈。半满方便权智也(云云)。月光约智断二德也。跋陀云贤首。等觉是众贤位极故。佛圣首圣极故(云云)。第三列凡夫众。即有八部。名四种众。当机。是五百及后得道者。发起。是月盖舍利弗等。影响。是上列二万及八部中权者。结缘者。是当时无益。后世得度人也。又作乘急戒缓四句(云云)。第二由序者。从毗舍离去是由藉序。就此为二。一病相。二明病由。文中说因之与病。乃是假事表理。岂可止就事解而不深推。即具两释。就事舍离翻为广严。具如净名疏中释。明诸病者及病相。不出此国也。病相。即是眼赤如血耳脓等。是也。此病相是五根之相。眼主肝。耳主肾。鼻主肺。舌主脾。口主心。化为粗涩。是身根病相。如人食恶食。纳腹内为病。即是主身根。以五根病故。意识昏迷故云如醉。即是意根病。良由五根不利。致五根病恼。亦可是病从五根入五脏伤坏。病由者即是五。夜叉恶鬼为是鬼故。致令国人疾恼故。言病之所由。就理释者。法界之国无边名广。性善庄饰是严义。十种行人不出法界。十者分段有八。一受苦报人。二修世间善法。三修声闻。四修缘觉。五修六度。六修通教。七修别教。八修圆教。此八在分段未断惑。造心之始各修诸法。而有爱见之惑。致六尘伤坏。六根而致病也。变易土二人。即是分段尽来。入别位三十心中。或入圆位初住中。此二人地地之中皆有爱见。若别教有净妙五欲之爱。四句见佛性不融之见。圆教有佛爱菩提爱顺道爱。四门见佛性等见。皆是爱见义。由是见故。于五根中。谓色是常是无常等。四执谓是事实。余妄语。而作四执之解推理之心。皆是病义。于五根推理名为夜叉。生五见故名为眼。钩牙恶业从下向上。伤害于人。吸人福德智慧精气。以是恶业故言面黑如墨。第三叙述序者。从城中有长者去为三。一敬仪。二叙病。三请如文。耆婆是世医。妙术不救者。就世间妙术为四。一因缘事相中明妙术。即医方神仙禁咒等术。二空见外道无因无果。谓此为是为术也。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外之妙术。此四种妙术。世医所不能救治。爱见之病故。令五眼不明。五分之身羸损福慧之精消歇。五见爱夜叉所蛊害。故请观音(云云)。第二从尔时佛告长者。名为正说。三序既足。弄引义成。是故正须利益。故言正说。就此为五。一示能除毒害人方所。二劝长者三业祈请。三因光见佛三圣降临。四具㯫枝净水。五说咒治病有生起意(云云)。就初示方所为二。一示方所。二列名叹德。言不远者。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何故言不远。一解云。于凡是远于圣不远。今解不尔。若机缘未熟。虽近而远。若机缘熟。虽远而必应。故言不远。西方者。佛法之中乃非时方。数阴持入所不摄。但随俗故亦有时方使人信受。言西者。若依五行。西即是金。金王决断刚直之义。若对四谛即道谛。道是能通。用智慧见理。此言彼有大智观音。能以无阂陀罗尼消此之毒。故西方用表道谛也。又解云。日从东出而入于西。此明东土释迦能发生物善。西方之佛能断除众生之惑。生灭两机在此二土。故言西方也。无量寿者。佛有二种无量。一生身无量。此则有量之无量也。二法身无量。此是无量之无量也。今释迦弥陀。俱是法身之无量。此化缘短故。故生身是有量。彼佛化道长非人天所知。故生身是无量。而实有数也。耆阇凛师解云。释迦为应。彼佛为真。执应不能除毒害见。真则能消伏毒害。今不用此解。但此土西土同是应佛。净秽相形故有优劣。若作真语不复得移动。辨其优劣。若彼是真佛土应极净。此则不可。若作本迹语。此为迹彼为本。本迹相传。望此语则宽。虽然今亦不用。那知释迦是迹无量是本。二佛各有本迹。那互为本迹。此又不可。今明此土为秽彼即为净。今秽国众生见思毒害。欲借净土来破其病。是故请于彼佛。国土相形互为优劣。破惑互有消除。如十种行人。作意祈请方法不同。是故观音十种垂应有异。此亦十种。西方十种。祈请十种。消伏毒害也。问何意请彼佛耶。答此土请释迦。为消伏之因。彼佛二菩萨为外缘。因缘应在二佛。故劝令请。又就彼佛。表如来法身实相之境。观音表中道正观之智。大势表福德神力熏修。但圣人皆具三德无不具足。今各据一门的当为语。三人各从一法标名。今欲消伏毒害。必须胜境显发法身。亦须智慧照了除惑。亦须福德资成智慧。是故三圣俱请。问若三圣俱请何意。独标题称请观音。答正言智慧。是除毒之对治。对治义强总略为言。故止标一人。得意具三义也。恒以大悲者。是叹也。三圣俱有大悲俱悯俱救。然而别说如来。以大悲为法身之境。观音为智照。大势为福力冥熏。然而皆具悲悯救济也。第二从汝当五体投地去。劝示祈请。申三业之机。大圣乃当常欲济拔。为外缘无创之者毒不得入。应须内因。故令运三业为机也。事解五体投地者。众生之本体。一义同父母。是故虔恭尊敬归投于地。表欲报恩之相。理解地是一实相。若与萨婆若相应心合。故名为投地。若离萨婆若名不投地。如人谦卑恭谨。是则投地致礼。与常理合。若傲慢逆理礼则不施。今明五体即表五阴。左脚是色。右脚是受。左手是行。右手是想。头是识。何故尔。受是心神之法。为阳如右脚。戒是色法。无作冥密。如阴表左脚。故言左阴右阳也。想是推昼前境。是阳如右手。行是思数如阴表左手。头为识者。五识在头能了别故对头。若离萨婆若。而起五阴者。此是平倚五体。不归命观音。毒害不消名为惑。是故沉沦生死。为五受阴所害。若依萨婆若心地者。即得五分法身之五阴戒。是防护七支故。是色阴定。是受者。如经说。三昧是正受。定意开出故定。是受阴慧是悟。虚智即想阴。解脱即是行阴。行阴招累故。解脱无累。对之解脱知见。即是识阴。识阴能了别故。以五分法身。代生死之五阴。故涅槃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萨婆若心。故名五体投地。五体归命能令毒害消伏。名之为解脱。则出生死萧然累表。故言五体投地也。烧香散华者。香即薰馨。遮掩臭秽。表于智慧断结毒害。香即智慧也。亦是止善。散华表定。定是福德庄严。如华能严饰雕丽故。用华以表定。亦名行善。复次华以表慧。何以故。华是可见法。慧是照了见理之法。用华以对慧香。以对定者。香是冥熏对定。有寂静之义。故用对定。何故作此互判。此是通释。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若别对者。法身皆名为慧。此中岂得无定。七净之法皆名为华。此中岂得无慧。而别对定慧也。故言化训灭五阴拔断十二根。复次烧香对无作善。无作因作而发。不须更作任运常起。亦如人受戒。作意发得无作。任运常能破恶。如烧香时止用火为缘。即便烟香任运遍满。故用香对无作善。华以手散。若不运手华则不散。此对作善。若不作善则不生。既表无作作两善。定慧亦尔明。此约十种行人故用对此(云云)。合消伏毒害意。系念是劝意业。所以先意后口者。先须域意然后口宣。言系念即是默念之请。作礼即是延请。口请佛即是祈请也。系念之法若能调和不风不喘不气者。名之为息。十息为一念。凡百息为十念。能如是者。下根人即得心定乱止。中根人得细住。上根人即得未到地定。于未到定喜发诸禅及诸无漏。或于此定见十方佛。念佛三昧乃至一切禅。多约未到定发得也。即将此数息。约十种行人。若数息调适。能令身心安静四大调和。即是消伏果报上毒害。若数数时。能令善心开发恶心调伏。烦恼恶业俱息其世者。即是人天数息。若观此所数数息。是风气四大之强者。故言此身无住风力所能。风气即是法色也。能观之心王。即是识。领受此数即是受缘想。此数即是想。其余诸数即是行。数息中具五阴。即是四念处观。名声闻数息。若观息是过去无明因缘所成。致现在果报。息三世因缘。即是缘觉人数息。若观息不保不爱无所著名檀。不于数息起不善名尸。能安忍耐此数息名忍。念念相续名精进。知色数法在缘。不谬乱名定。照了数法分明分别是风是喘识邪正。是智慧无相等慧。即通教数息。别修数息不定空不定俗。中道佛性前后观之。即别教数息。若圆观此息非空非假。一心三谛圆说。即圆教数息也。第三因光见佛为二。一见佛。二三圣降临。今言于光中者。即是释迦放法身之光。如如智慧之光。照了因此法身。得见应身也。如来神力者。或可是释迦力。或可如来。只是真如之法。此真如有神力。乘此神力而来。故言神力。不动舍离。至实相之法界广严之处。住此地悯众生为除毒害。城即法界取其防非。御敌之用为城门。即不二门。住此门不动。令众生得入此门。到法性城也。金色照者。如如即智。还照如如境。第四即具杨枝净水者。此是劝具两因。正为机感也。杨枝拂动。以表慧。净水澄渟以表定。杨枝又二义。一拂除。即对上消义。二拂打。即对上伏义。又拂除对消灭之消。二拂打即对消除。净水二义。一洗除。即对消义。二惺悟。即对伏义。水又四义。一洗除。二润渍。三惺悟。四安乐。洗除对消灭之消。润渍对消除之消。惺悟对除伏之伏。安乐对平伏之伏。复次洗除对消伏毒害大悲拔苦。是慧义。润渍是大慈与乐。是定义。惺悟是慧义。安乐是定义。明此约十种行人自各有定慧。拔苦与乐各有消灭伏义。例作(云云)。旧约此经文。为忏悔方法。制为十意常所行用。八意出在经文。一一检取。一庄严道场。二作礼。三烧香散华。四系念。五具杨枝。六请三宝。七诵咒。八披陈。九礼拜。十坐禅。释此十意备作事理(云云)。第五从大悲观世音而说咒曰。去为三。初从此去讫平复如本。明消伏毒害。是破烦恼障。第二从世尊重请观音去。至如鹰隼飞。明破恶业障。第三从系在囹圄去讫现前见佛。说六字章句已去。破六道治六根。俱是破报障。通论三障。皆是毒害。皆是烦恼。皆是恶业。皆是报法。若别论不无轻重。分为三障。三处经文悉具三障之语。今就别明义。判三咒破三障。此有两义。或有人三障而悉须三咒破之。自有人虽具三障。而烦恼最重。若破烦恼。余障弱者自消。或业重或报重。是故随其强者破之。弱者随去。或有人虽破烦恼业报犹在。如罗汉虽破子缚。而犹有偿狗啮除者。例尔。或除一障余者皆除。如经言。若断一法我证汝得阿那含果。所谓贪也。非是断一能得此果。乃是断其重者。轻自随灭。复次三咒治三障对三根人。初咒对上根十种人烦恼毒害。次咒破中根十种人恶业毒害。后咒破下根十种人果报毒害也。毒害之名。通此三根。能害法身慧命故。今从别义。更立破烦恼破恶业破报之名。就理无胜劣。行人修进便宜而为胜劣。类如法华三周说法。通名开三显一。初说当开权显实之名。第二第三亦复如是。而论别更加法譬因缘。即此三番咒。通别之意也。自有人取后一番咒为正说。即是兼于总别。而治三障也。若不取后咒为正说者。只于前三咒之中各作正旁。即兼得总别意也。今就初咒为五。一劝三业为机。二叹咒体用。三正说咒。四明行者得益。五舍离人平复。就劝机为二。一经家叙。二正三业致请。三称三宝。是通为众生作消伏之所。观音是别缘。是故请三宝。复有通别。所以三称。或可欲除三障故。或可表三周说咒故。或可表三释故。须三称也。三业如文(云云)。四行偈为二。初二行正请。后二行结请。初为二。前一行总请。后一行别请。初一句标自请。次三句自他请。苦厄者约十种行人。皆云苦厄(云云)。不独苦在身上。眼赤耳脓之厄也。大悲覆一切者。非止覆舍离城中之苦。亦是覆十法界人。故言一切也。普放光者。即是请大智光明为调伏柔善。灭除无明痴闇即消除。如华严又放光。或除悭除恚等。种种所治。今此智光。亦治十种行人之毒害也。无明既尽如覆大地。即顿除惑。次第除十人惑。即渐除惑也。次别请。即是别标三障杀害苦者。即是毒害恶业也。由毒害故。所以招苦报。是故言害历十种行人中明恶业毒害也。如魔喜来恼行者。或将空来破其有中修行。令堕二乘。害其菩提之善。或将散善布施来。破其空无相无漏善。令堕人天中。皆是害义。二障如文。必来是欲降施大乐者。请大慈大慈调伏柔善大乐故。前是大悲拔苦是消灭义。若世间苦报得除。亦名为乐。人天善成亦名为乐。如是等分有乐义。而不名大至得常乐。圆教之理方名为大乐。能请语长远。故知不止请于舍离城报苦一种也。次二偈语慈父者。十种行人。皆名众生世间。而有父子义者。同有佛性。如来藏理是正因性。昔经世世相随。或作诸功德低头举手。随从化道。即是缘因性。但未有了因。而今结缚得灭。为说消除毒害平复如本。岂非了因性。三种天性相关得为父子。故请云。世间慈悲父。免我三毒苦。当知请父甚广。岂止事中报障耶。病除为今世乐。未来当得道为涅槃乐。未来有余涅槃。为今世乐。无余为后世乐。十种人当分得道为今世。究竟涅槃为后世。余诸乐非大乐。究竟方是大乐也。第二称叹神咒为二。一叹咒体。二明用。从白佛必定去。是叹体。即是实相正观之体。非空非有。遮于二边之恶业。持于中道之正善。名实相咒体也。此体具于三德。不纵不横。文云。三世诸佛陀罗尼印。即是法身实相之德。必定即是师子吼决定说般若。吉祥即众苦永得尽。普令各解脱。以此三德叹陀罗尼体也。又必定名师子吼。消灭拔苦义。吉祥是善利之词。是调伏与乐义。故大品云。是大神咒大时咒无等等咒。咒只是愿。佛说法时愿众生如立是咒也。譬如螟蛉故。诸经皆是咒也。中道之咒遮于二边。伏空伏有。破于二边灭空灭有。即是消灭伏之。亦有余伏平伏等意(云云)。咒亦是愿。亦是禁咒。咒誓亦是咒术。术法尽与十行人。毒害相应密能消伏。诸佛秘要不可思议也。三世佛印。即是实相印。印定诸经。故名咒体也。闻此咒者即是明用。如不识药。未知其良。若不明用。何知力强。苦尽是消灭。得乐是调伏。远八难是消灭。得念佛定是调伏。调伏柔善感见诸佛。乃至有见无见。四见横计不顺于理。皆名恶业。二乘空中所见。三藏四门。通教四门。皆未顺理亦是恶业。今此中道神咒悉能消伏。当知此咒神用广远。第四持者得福。如文。第五平复如本。约十行人明如本。此报身无明之病。今病除如本。本修世善之心。无恶业之害。五尘之病。今还复人天善本。修四谛求涅槃。以无见爱今得前心。故言平复。乃至圆教亦尔。本是法性净照。起五住妄惑之病。即病除与法性等。故言如本。第二从尔时世尊怜悯去。是破恶业咒。就此为三。一如来重请。二观音奉命说。三佛述成。今言佛请者。非是自请。是为他护法耳。请字有二音。若作净语可施于下。如天子请百官。又经题呼为净。可施凡下。若作请语重两语。随意消息。今意重说消伏毒害咒者。从通为言。又破恶业咒者。从别受称。如前(云云)。第二正说咒为二。一正说咒。二明力用。一说咒言承佛力者。承于如如大觉之力也。更称三宝义同前。一切怖畏者。即复为二。一总明咒力用。二别释。今言一切怖畏者。一历十种行人。各各有怖畏也。二作恶鬼虎狼者。例如金光明初地至十地。皆有虎狼师子之难。此中十人乃无事中虎狼。约烦恼法。为虎狼也。别释者。从破梵行人去也。十恶业者。十恶是性戒。受与不受俱是罪不同。其余遮制等戒。如比丘草木戒。受者犯得罪。不受犯不得罪。今取性重者。咒力能令清净轻者。例灭设者。有二义。一假设设。二者但设设。性净之理本无恶业。今起恶业。皆是虚假。实来破虚皆使清净。故言设。此明除虚妄之假也。但设者。但有一法。是业种类所摄者。无问重轻。此咒皆能破之令清净。大品设有一法过涅槃者。亦如幻化。此条然言无。如十九界等。毕竟不可得。今言假设。不妨有浮虚之乐。与大品设语。乃同复为异(云云)。现前见佛者。见佛三昧为种。地狱人念佛时。感见形质不同。乃至人中所见。二乘通别等菩萨。所见各异。凡约十行人明见佛不同。三昧观法亦异(云云)。从佛告阿难去。是第三佛述成就此为四。一述功能。二劝行法方轨。三引证。四结成功能。就明功能中。能除二种患难。身无患心无病。从凡夫地乃至等觉。犹一生在皆有身心。于分段中具三涂身心。人至第四禅为身病。四空有心病。故知苦乐随身至四禅。忧喜随心至有顶。若声闻五方便人。具足身心之患。须陀洹虽见谛思惟尚在。乃至罗汉有余时身病尚在。习气不忘亦是心病。缘觉亦尔。六度通教亦尔。若断分段生变易者。此就无作四谛中。五分法身深浅优劣。无明住地心惑重轻。乃至余一生在。三贤十圣住果报。岂非是身。乃至欲得佛无上报。皆是身患无明未尽。佛性不了皆是心病。故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方无身病。因灭受想行识。获得常受想行识。方无心病。还将此身心两患。约十种行人(云云)。火从四面来。此是外火。节节疼痛是内火。事解如文。理解外来者。是见惑横计而生。故言外来。四面即是有无四见等。此见焚烧见谛解。故言烧身。龙是神灵之物。即表法王。自在设教如龙雨。雨除见惑如火灭。即是信行人。节节疼痛是思惟惑。附理生如须陀洹人。已得无漏理解。而犹有思惑。故言内火。节节即是思惟所断九品。欲界九品。四禅四空等处处九品。岂非节节也。前一作信行。龙王降雨。今龙即是无漏心王。发得禅定法水。灭思惑火也。明此约十种行人分段。见思可解变易既有。菩萨胜妙五欲。此中自有无作界外见思。例作火义至一生在(云云)。谷贵饥馑者。事解五谷不收为饥。菜蔬不生为馑。譬解者。远圣不闻道为饥。近则为饱。无正慧为饥。无助道为馑。如法华饥饿羸瘦。此则事中。乃至人天善。皆例饥饱义。若二乘非饥者。法华不应云从饥国来。此则小乘为饥。大乘为饱。约十人传作(云云)。王难者。分段用四魔为难。变易用十魔为难。乃至一生在。亦有魔故。言三魔已尽。唯有一分死魔在。恶兽是恶业。盗贼是六根六尘。迷路是邪僻。牢狱是果报。果报二种。一者约诸道明报狱。如人得天往(云云)。二者当分受身为狱。亦约十行人。杻械是定慧障。枷是权实障。锁是得业绳等也。海是生死。或云法性。妄想动法性故。波浪为难。夜叉罗刹是见思。毒药是理境。如四见取理不得而成毒故。法性亦名毒药。亦名甘露。刀剑是无常。三界皆为无常所迁(云云)。第二从此陀罗尼灌顶去。是劝如法行。经三。一正劝。二示法用。三得益。灌顶者。事解云。轮王欲授位太子。取四海水淋太子顶。而委以天下。故云灌顶。若案十地云。佛授十地菩萨记。以法性海水。淋十地法王子顶。名为佛受职。故称灌顶也。今明此义。凡有十种人。智有顶可见。佛但法性。无见顶者。余人少分智慧理。极不能思度。名之为顶。若得陀罗尼咒被灌之。即能得进解行转深。名为灌顶。如是约十种人。皆有顶义。皆有被灌之义。唯妙觉身最高极不可复灌。能以陀罗水。普灌十种人顶。此十地之顶也。斋者齐也。齐身口业也。齐者只是中道也。后不得食者。表中道法界外更无别法也。中前得啖而非正中。此得明表前方便。但似道之中。得有证义。故得啖也。亦是表中道法界外有法也。不啖肉者。是无缘大慈也。故不啖众生。缘法缘皆有分齐。此无缘无分齐故不得啖也。灰者五停心观也。五辛苦辣。是五阴苦谛也。荤气是五阴中有集谛也。污秽五阴苦集也。十方佛是十法界皆有佛性。七佛是七觉分。第三从佛告阿难有一女人去。是引证。非是独证。此段亦通证于前。如文(云云)。第四从此咒功德三障永尽。是结成功能如文。第三从若有众生囹圄去。是第三番咒除报障。此即为四。一明说咒之由。二正说咒。三称叹功用。四结成。第一所由及第二正说如文。第三叹功用。文为三。一明六道六字章句用。二明修因六字章句用。三明六根六字章句用。他释六字者。或言称三宝名。是六字章句。此配六字乃足。而不见文中有标章结句之言。或三宝为三字。观世音为三字。此于诵持为便。上文不标章结句。若以此六字者。处处皆有此义则通。今皆不用。今明六字章句者。案经文有标章结句起尽之文。约义为便。明六字章句。今案经对六道六妙六根等。以明六字章句。如大经对二十五。有明二十五三昧。今对六道明六字章句。成消伏六道之害毒。于义为便。所以明此三种章句。此三种六字。凡有三处六出。初明果报。六字章句者。说偈竟即云。若有四部闻六字章句去。便广说六道中拔苦功用之事。后结句云。若有闻此六字章句。次明修因。六字章句者。如斯那闻六字章句观心心脉者。广明六妙。后即结云。此大精进勇猛宝幢六字章句三。明六根六字章句者。从舍利弗在寒林中。斯那问眼。眼与色相应。云何摄住者。广明六根。后即结云。闻此六字障句。数息系念净行之法。此即三种起尽文义冷然。故依此为判也。第一明六道六字章句者。六道是果报法故。六道是六字门。一道之中分别有无量种。即是章句。观音又照六道实相。得陀罗尼究竟旨归。如大经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答云有我。我即佛性。诸佛菩萨穷此理性。于诸道中而得自在故。能以陀罗尼力。消除六道三障之毒害。今此中偈但列五道名。若依旧解五道者。但合修罗为一鬼道。若开即成六道。今文正明修罗为一道。复明饿鬼道。而不辨天道。不知是翻者脱落。不知更有别意。今斟酌者。或可天道苦少。且明下五道耳。故不论六。又长行中。则有六道义。何以故。如云从迷失道径去。乃至妇人生难此是人道。此咒巍巍能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苦。即是四恶道。八难者。即长寿天是一难。此语即摄天道。故具六道。又偈中云。普教一切众令离生死苦。若尔者一切之言。即是摄得六道(云云)。今约六道段中为四。一明拔六道苦恼难。二明得失。三说偈。四结如文。从今世后世不吉祥事永尽无余。是明失也。从持戒精进皆悉具足。是明得也。又二义。一明得念定总持诸法。次明得见佛得旋陀罗尼。得陀罗尼者。勘法华经明位即齐佛。如无生忍。此即似初境界(云云)。第二从王舍城斯那去。明修因六字。此为二。一通二别。通中又为二。一略观心心脉者。若事解。只赤肉之心一身之主。由是心脉。能开出一切脉。能开之心一身之主。由是心脉。能开出一切脉。以通成一身。具如通明观(云云)。此即是因缘释。心义若空。共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种种五阴由心故有。心无故一切法亦无。心不有一切法不有。心空故一切法空(云云)。虽一切法空。而有诸脉名字假名差别。从一心脉。乃至无量诸脉。皆能通达而无滞阂。此即达心脉。是假名故。一切法皆是假名(云云)。心脉若定是空。空不可假。心若定是假。假不可作空。当知心脉不空不假。当知一切诸脉亦不空不假。如是则遮于二边。兼照空假。即是圆观心脉。如是三观历十种行人(云云)。今约经文作三观者。若有能观即有所观。能所合故即是因缘观也。使想一处。即是入空观也。见观世音。即是出假观也。即得解脱者。即是中道观也。而又云。得阿罗汉者。此约十种行人。小乘大乘明罗汉无咎(云云)。第二从端身去。是广明也。依禅法明(云云)。二十五种方便。俱有事理两解。今正取调五事。明调色息心三方便。是此文正方便意。原身之始。始于三事。众生不知三事故名迷。达三事故名解。今为修此六字故。须方便调此三事。从端身是调身。正心是调心。心气相续是调息。端身是约戒。正心是约定。气相续是约慧。此明戒定慧调三事。约世间阳上阴下。随世俗故。右阳居下右阴处上者。欲将定静之法。镇于阳散也。世俗既有威仪。此即是以戒法。禁约粗犷。即对戒也。二阳动相阴静相。以静镇动。是制乱方便。即对于定。三者右表方便。属权而居下。左是实智居上。是则自权而显实。此即表慧。此戒定慧。还约十种行人(云云)。举舌向腭为防难故。为止言语故。从一至十是数门。成就息念不外向是随门。不涩不滑调和得中是止门。下去是三门如文。赤肉心起一脉。生四大脉趣四支。各起十脉合四十脉。一支十脉复起百脉。就根本合四百四十脉。今但取四支。四十为言也。又取头十脉。就根本四脉。故言十四脉。止应舌至鼻。喻如江海通流。若是肝气青肺白脾黄肾黑。唯有心赤而不见。是略耳。诸气来会鼻。失本色故如琉璃。息细八寸亦是定将散。表八正道此中六妙门。凡应有十科意。今只是一相生妙门也。若此中观者。只是通明观也。从佛告此大精进去。是别明六妙门。前六妙门通凡夫。三乘共观故言通。今三乘未合故。别观六妙门也。第一明声闻六妙门者。即为二。一从大精进去。是叹六妙门。从汝等善听去。是劝。劝文为二。一劝。二受行。今明劝者。当自摄身明戒端坐正受。是定观苦。是明慧苦者。只报身是苦聚。生来无主为空。命尽故坏。取此为次也。若无常为初。取念无常也。五门者。此有三种。一五处止为五门。即五轮禅也。此经云。于节节间皆令系念。即是其义。二五方便。为五门禅。今明念佛一门。余者数息不净因缘慈心等。而毗昙无念佛。但云界方便破我见。足数息等为五门。今明界方便。乃是因缘观。破断常等见。而犹阙念佛。是故用念佛等为五门。此经文云。得念佛定。即是其义。三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五门。即如此文。苦空无常是其义也。若五轮为五门。一向是系念于色属定。若无常等为五门。一向就理是慧。若五方便合用定慧。复次开五停心观为六妙门。开息方便出随止二门。何以故。数息有三种也。合不净慈心两方便为一观门。因缘方便是还门。念佛是净门。何故尔。念佛有法身佛。法身即是空理净故也。又合五方便六妙门为三障。数息是报风。故属报障。慈心不净因缘。治此三障各有三。如数息是觉观。觉观三种即有三治(云云)。恚有三种欲。有内外(云云)。痴有断常性(云云)。业有浮沉恶境(云云)。如是治法。亦有三治之具。如禅门(云云)。今经不用此等治。但明一空无相如幻如化。以入实际遍治之(云云)。第二从寒林中即是受行。又为二。一奉行得意。二斯那闻下。简三乘人六门。寒林者。即是无漏清凉也。金是慧。三乘人同入第一义法性理。故如金。第二斯那问。即是第三番。六字章句意也。眼见色即有三种。初一念时是独头。无明一念转。即与相应无明共起。若顺色即爱违即瞋。平平即起无记。事中摄住者。但数息不令三种心起。即是也。理中论。若根尘为因缘析。此因缘分分无常生灭。以见理者。即如毗昙见有得道也。若观根尘净虚不实空平等见理。即是见空得道。若观根尘无明因缘诸行老死。即是缘觉人。摄住此六根不次第。于义无失。今言色香味触与细滑相应者。五根微细皆寄身根法尘。意根若领纳法尘时。身已虚有诸触备至。故言色香等。与细滑相应。细滑即身也。六根例作理释。通别圆意(云云)。地无坚者。如实故言无坚。通教观地如幻如镜像。有坚又四句。责责见细理邻虚。是有见空。即是无见。乃至四句。深着不可舍。皆名为坚。今荡此四执。除此四过。求不可得故。言地无坚。水不住四句故。风无阂者。岂无四句质阂。是身出火者。慧解脱人但有无漏火。俱解脱人备有事理火。慧人烧子缚身因。俱解脱人烧果缚身果。见十方佛。是声闻破恶成辟支佛。住不退是菩萨。言服者。结成意也。

  请观音经疏

首楞严经疏

首楞严经疏序

  中散大夫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权判吏部流内铨上护军琅玡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九百户实食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王随撰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力垂善诱。于是。俯仰至理。述宣微言。辟大慈之门。廓真如之海。以为。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起。一切众生。不出因缘而有。乃知生死轮转贪欲为本。修证常乐禅慧为宗。则斯经也。可以辩识诸魔破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懿其般剌译其义。房相笔其文。今 江吴释璇师。学识兼高。辩才无碍。以是经典。为时教于一代。分妙理于十门。功济大千。道传不二。瞪目合手以明妄。毁相泯心以会宗。信受则为世津梁。开悟则入佛知见。乃显经以住疏。因疏以明理。故可以开前疑而决后滞。披迷云而睹惠日。然后知色空无异同归实际。生佛靡殊不离方寸。随志抂外护。惭无内学。因获览阅。辄述序引。归依法宝。幸精究于真诠。赞扬佛乘。愿普沾于胜果者已。

  大宋天圣八年青龙庚午孟冬二十一日辛丑道斋东轩序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惟净。谨上书于中丞阁下。近蒙以 新制首楞严经疏序。特赐 宠示者。鸿儒大士嘉赞宝乘。浅学缁流叨窥法句。身心适悦。种智增明。顶奉依归不任庆幸。窃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者。菩萨行门。诸佛心印。开有为即尘沙妙用。归无相即法界真源。不有不空。绝名相于言罤之外。现因示果。分阶位于神化之中。境不碍心。惑不碍智。七大之性大无所待。八还之法还无所从。所以了真如心。息虚妄本。起方便慧。宣秘密言。万法以之圆融。诸佛以之自在。入不二之二谛。悟不空之三空。伟矣真宗不可思议。聿有高士。著述疏章。焕决秘诠。简谈佛旨。恭惟 中丞入佛知见。解法因缘。学佛修行。袪拂有空之病。宣法性相。融明起灭之端。为护法城。作不请友。高制序引。恢阐教乘。永代作程。长冥示炬。惟净。夙承道顾。忝玩奇文。佩戴恩私不任抃跃。不宣惟净顿首。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稽首我大师  十方调御尊
 佛顶首楞严  大觉如来藏
 圆明诸圣众  上首龙尊王
 常辟大慈门  救摄众生者
 愿垂加护我  显说妙难思
 普共诸含灵  速证真如海

  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初中二。一总。二别。总者。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由此矣。若原佛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虽三车通许唯赐白牛。但为一乘无三及二也。别者。有十。故说此经。一为克示真三昧故。谓阿难遭难。盖无真定。故请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至于再请责己将谓惠我偈赞希有等。乃至如来讽叹名金刚王如幻三昧。敕说圆通文殊拣显指三世佛同此一门。道场加行。成就圣位。立此经名。破灭七趣。辨识诸魔。皆为此也。二为广破诸妄执故。谓阿难执妄迷真。匿王执常为断。七处征诘。三疑拒诤。佛再语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为汝心等。故约心见二门随执广破。此之执相不离人法也。三为开显妙明心故。谓阿难初请三昧。佛先审问发心。既陈爱见之源。全迷真实之体。遂云。众生无始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阿难自责不知寂常。如来许可发妙明性。先就心见二门乍征乍显。后约三科七大分明显会。令于法法咸见性常俱遍俱融含摄无碍。众皆领悟。自知心遍十方。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体。元明心遍含裹十虚。身土虚空了无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灭。洎满慈疑于有相庆喜再责因缘。佛随开示令得知见矣。四为决断众疑网故。谓佛显示真见。阿难随见疑生。或缩断。离身。因缘。自尔。和合。非合。执相疑性。诸大遍圆。灭妄生妄成真不真。修无常因获常住果。疑网既众。佛随断之矣。五为辨析修行门故。谓佛广示藏体。庆喜深解现前举喻。天王赐与华屋虽知所赐将入无门。已悉多闻不逮修习。故请问云。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入佛知见。佛举二义决定。以为发觉初心。谓止及观。斯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灭。次令审详烦恼知根降伏。一根既反余根自旋。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六为分别邪正行故。谓阿难已悟修行。后代罔知邪正。虽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为取满。庆喜请云。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远魔无退。佛举四种明诲诸圣同途。戒根不亏。定慧可据。如其不切清禁。禅慧洪深。鬼属魔民斯难逭免。祈进却步。诚可悲夫。七为显咒功能胜故。谓庆喜难在登伽。如来遣咒往救。承力虽至密言阙闻。况能潜护根门防闲宿习。斋戒不禀而自备。果证不远而可得。消难获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由此而辨其事也。八为证入有阶降故。谓理绝修证。事存阶渐。偏一则病空有。圆通则融真俗。故不损寂灭而建立诸位。阿难知机为请。如来就行开示。始从渐次终乎极果。于无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断而断惑障必亡。非证而证神用斯备。岂同魔外都无位次耶。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耳。九为广示诸魔境故。谓修禅观人靡不有初。而鲜克有终者。盖不谙其魔境妄生取着。不了唯心遂派诸道。佛慈无缘不问自说。观中破阴每阴十种。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禅免为所惑。十为究尽妄想源故。谓五阴诸经皆说。未闻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阴时出一妄想。破则从粗至细。起则自细现粗。其之根源唯一识阴。识阴无体。但是圆常。文云。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既知五阴咸是妄想。五阴摄法何所不该。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意而说此经。

  二藏乘分摄者。谓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若此摄彼则兼该二三。持戒证果有小乘故。征难辨析最明显故诸乘之中一乘所摄。若此摄彼亦该诸乘。十二分中契经方广二分所摄。摄彼如前。

  三教义分齐者。依贤首大师。二义分别。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梨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大乘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呵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五一乘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也。若于五中显此经分齐。正唯终教。兼于顿圆。若将此经与五教互相摄者。五唯后三摄此。此总摄彼诸教。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依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二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梨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心起着故。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我执分别。上四皆惑)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若以诸宗。就此五重显分齐者。谓人天唯齐业报。小乘齐后四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圆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经标此心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说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明体故(第一重)约见约心。或破或会。至于备历三科七大。咸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门。经喻瞪目合手眚见灯光。性明圆故因明发性。识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生灭门(第二重)满慈致疑。佛举。本觉明妙。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觉不觉也。了然自知。发真归元。觉迷迷灭等。即始觉也(第三重)三相四轮。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等。即三细(第四重)引起尘劳烦恼。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业果众生二种相续等。即后五粗(第五重)由是。此经具诠本末。学者备览。足见幽深。

  四所被机宜者。依圆觉疏。略有二种。初料拣。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俱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种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若约五性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兼为余性作远因缘。三聚之中。为正定聚令增妙行。为不定聚令修信心。为邪定人作远因缘也。

  五能诠体性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复二。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二相资故。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二唯识门。前二不离识所变故。然有本质影像之异。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真如故。四无碍门。心境理事交彻相摄。以一心法有二门故。

  六所诠宗趣者。即有通别。初谓统论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若佛灭后。贤圣弟子。相承传习。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别明此经者又有总别。总以心境空(遍计如蛇鬼。经云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又经云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寂(依他如影像等。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等)藏性圆满(由空寂故圆满成实。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凡圣平等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圣凡无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劳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无妄)等佛(由情忘故。经云歇即菩提。即同如来等)观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永绝轮回(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起大神用(不须天眼自然观见等)安乐(身心快然获大安隐)自在(一为无量小中现大等)为趣。别有五对。一教义。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后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证。初解如来藏为宗。行首楞严为趣。谓佛许示真修。却约心见征解故。次修此真定为宗。证彼藏体为趣。故下请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

  七教迹前后者。佛说此经。非谓一时顿说。说必前后。集者约类总为一部。谓佛初说。匿王在座叙外致疑。破彼断见。后至阿难疑问七趣。举琉璃王诛释种姓。善星比丘妄说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狱。琉璃岂非匿王之子。王死为嗣。方诛瞿昙。族姓岂有事之未形而预致问耶。故知此经非一时说。若以文义往定。即法华后。涅槃前也。经文明指耶输受记持地证经。以义往推。序叹声闻。非约小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法华已前无此叹故。声闻入实。法华已前亦无显露。今经有故各说圆通。诸小乘者皆叙本时。或述今遇尽证圆妙。法华前无。应知在后。然又不唱入灭之期。定涅槃前。二经同部。此经居中。俱醍醐味无所疑也。

  八传译时年。下云。大唐神龙元年乙已岁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先是。三藏将梵本。泛海达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铨。闻有此经。遂请对译。房融笔受。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翻经才竟。三藏被本国来取。奉王严制先不许出。三藏潜来边境被责。为解此难。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录阙书。时禅学者。因内道场得本传写。好而秘之。遂流此地。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又写随身。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惠振。搜访灵迹。常慕此经。于度门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又据开元中沙门智升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论。备谙五梵。因游广府。遂遇梵僧未详其名。对文共译。勒成十卷。经之题目。纸数文句。与今融本并不差异。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等。今详二经。译人虽别。译本是同。或恐迪因证义各据流行故今目录书写有异。不尔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

  九通释名题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经有五名。题目三号者。谓该教行人理因果显密悉具足故。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总。即一经法体。总含教理行果。教行明指。理果义含。明指者。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此指行也。又云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又云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此指教也。教有显密。显了宣示令悟修无妄。即前后诸文。秘密受持令障尽功着。即是咒辞。义含者。寂照含空故名为大。性觉妙明等故名为佛。此显理也。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周遍法界等故名大。明极即如来等故名佛。此显果也。顶者。至极无上之义也。若以此三字全约理说。藏体周遍无不含容曰大。即体大。灵照不昧离诸妄想曰佛。佛有二义。一自性显照义。即相大。二随缘现益义。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极无上无过诸佛所师之法。故名为顶。三大之义不离一心。故名一心为大佛顶。如来下。别显胜能。初八字。约果人自行修证说教利他以别显。即十方如来依此法门修因证果显了宣说究竟利他也。诸菩萨下八字。约因人修习具足自他诸行以别显。菩萨行门自利利他广多无量。此之真定咸具足故。文殊叹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等。次广释者。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栋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藏体性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为大。常遍者。常则竖穷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名大也。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今经常遍。广有其文。仍具三义。如下可见。佛顶者。究竟觉也。觉有二义。一本。二始。本谓藏体。灵鉴无昧。绝诸妄想。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始觉是用。本觉是体。用合体时始本不二名究竟觉。究竟觉者。即前藏性显现时也。无上最极。名之为顶。此约果位以显法体名佛顶也。若约现事。即今佛顶放光化佛所说教行。是故教行俱号佛顶也。如来者。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始本合故名为如来。此指一佛即该诸佛。下说教行俱约诸佛以显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教者。下说心咒。是佛密语。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信而受之。思而持之。灭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纵横并别。不可思议。具足万行。三世诸佛同此法门。此行成时名三秘藏。是故称密。修谓行因。证谓克果。地前地上缘真二种俱名为修。初地妙觉分满二果同名为证。所修所证俱大佛顶。此自行也。如观音圆通。了义者。说教化他。诠表义理。无有覆相。穷理尽性。称实谈故。下文云。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非有余说。故名了义。诸菩萨万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无量义。今举大数故名万也。此之三昧具斯多义。故下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等。首楞严者。梵语也。涅槃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也。得此三昧。观法如幻。于法自在。能破最后微细无明。能获二种殊胜之力。现身说法。无碍自在。故下经中。名为如幻金刚王佛母妙莲华等。此三昧。以无分别智寂用为体。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穷尽法界。更无遗余。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无离染净。此智现时。染净都尽。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尽。净用究竟显。如下文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一为无量等。又云。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等。既观如幻。不为物坏。能破无明。故名坚固。经者。训法训常是贯是摄。谓依此言说。诠显性相。令物生解。故称为法。一切诸佛皆同此说。故名为常。能令义理无有散失。名之为贯。以此化生令不颠坠。称之为摄。若约所诠如来藏体说名经者。亦具四义。谓此心性诸佛所师可轨可则故名为法。不生不灭无有变异。故名为常。上圣下凡情与非情无不同此。故说为贯。具诸功德。遍含染净。故称为摄。心性既尔。一切法亦然。故下文云。五阴六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一切法任运有四义。悉名为经。

  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此别目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以此大国形诸小国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当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国别。最尊大者号摩竭提。此云大体。以总摄故。或云不害。皆义翻也。那烂陀。此云施无厌。即龙名也。西域记云。庵没罗国有池。池中有龙名施无厌。寺近彼池。故以标号。大道场者。沙门体心修道之地也。佛灭度后。六帝缉兴。遐疏绀宇。园林普合。都建一门。主客万僧。住持增峻。印度名寺莫先于此。故名曰大。灌顶部者。彼有五部。此当其一。毗卢为主。既标部处。寻检可凭无谓近翻疑非正说。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巳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长安三年。则天罢政。中宗嗣位。是岁改为神龙元年。龙集者。龙星。亦曰岁星。岁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舍之次。朔苏也。月死复苏。苏生也。

  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天竺亦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沙门云勤息。取生善灭恶之称。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译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语。名曰象胥之学。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语者也。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虽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经云。欲受国王位时。乃至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也。资于师长。以父兄之道事之。故云弟子。正谏者。今之谏议也。举贤达能。大扶进人。故曰大夫。中书门下。二省之名。平和章明国政之事。曰平章事。笔授或云笔受。谓以此方文体笔其所授梵本。缉缀润色。令顺物情。不失正理也。

  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国名未详。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翻梵为华故云译语。其中证义。应有别录。余如翻译时年中说。

  此下。第十别解文义。准常三分。谓序正流通。序中二。证信发起。证信之立。由阿难问。佛令置之。意为断疑息诤及异邪故。然此虽具六种成就。今均广略。总分为二。初说经时处。二引众同闻。今初也。

  如是 若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佛地论云。谓结集时众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亦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故万行中以信为首。故云如是。又契理契机曰如。永离过非曰是。如理而说。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约今经。如来藏心。体性不动曰如。真实义故曰是。又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故名为如。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称为是。更有余义。繁而不论。

  我闻 闻成就也。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然一切法。佛说无我。今称我者。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经指后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说。故无过矣。闻谓耳根发识听受。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无相宗说。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生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也。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

  一时 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言一时。一者拣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如来说经。有无量时。不能别举。一言略周但言一时。涅槃经云。一时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时。若约法义释者。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佛 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真妄性相之者。即究竟觉也。论云。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未觉心源故非究竟觉。然具三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佛地论中。具有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出烦恼障及所知障。觉了一切诸法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称为佛。

  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处成就也。处有二种。一所化处。即伐城。二所住处。即祇园。具云室罗伐悉底。此云丰德。或云闻物。或云好道。此乃城名。非是国号。以其城中。多财物。好欲境。饶多闻。丰解脱。道德名称五天共闻故。或云闻者城。昔有老仙于此修道。后有少仙。从其受学。厥号闻者。老仙殁后。少仙于此建城而住。故以名焉。国都号为憍萨罗。但以就胜易彰。故举城号。祇桓者。具云祇陀。或云逝多。制多此云战胜。即太子名。林主是彼。故云胜林。桓即林也。精舍者。即沙门精行所舍处也。谓须达买园置舍。太子舍树造门。二人共构。以延僧佛 二引众同闻者。同闻之众。匪唯三乘。亦该诸趣。下具天龙八部。王臣菩萨发起序中。今文但有二类。盖译之巧略也。文二。一声闻二缘觉。初文三。一标类举数。

  与大比丘众 标类也。与者。并兼共及也。佛与阿难及大比丘等。证非虚谬。梵云摩诃。此具三义。谓大多胜也。器量尊重为天王大人之所恭敬。故云大。遍知内外经书。故言多。胜出九十五种外道。故言胜。比丘名含三义。乞士。怖魔。破恶。谓出家者。上于诸佛求法。以内资令慧命增长。下于檀越离邪正命乞食。以外资令色身无损。故云乞士。又出家者。最初发出家心。或菩提心。或至成道。皆令魔怖失人众。故名为怖魔。又能破断身口七支九十八使业烦恼。故称为破恶。四人已上乃至无量。能作说恣羯磨法。故名为众矣。

  千二百五十人俱 举数也。佛初成道。先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总一千。次度舍利弗目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此众先并事外。勤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随佛化。为常随众也 二总叹行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总指也。漏有三种。皆断尽故。阿罗汉名含三义故。翻为应。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不受分段生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此皆无疑。故名为大。已下别叹。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佛种。故云佛子。安住觉性三德秘藏。任持万善功德不失。故云住持。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种三昧。不为界系。故云善超。此叹自利。已下叹利他。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无刹不现。故云能于国土。有威可畏。有仪可则。行住坐卧皆成轨范。可为标准。故云成就等。净名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此仪止可观也。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智堪遗付也。常随从佛。转大法轮。法有摧辗业烦恼义。喻之若轮。自既摧破惑障。亦能转教令他破惑。于一法中作无量说。一一逗机。一一称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来知见。妙好堪任。护付法藏。令灯灯相然明明不绝。嘱法令传。嘱生令度。总名遗嘱也。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戒可遵依也。毗尼云律。律法也。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弘大也。范法也。既严持清禁。身心弗违。大能轨则世间。真是法中纲纪也。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定能现化也。住首楞严。化复作化。普现色身。随十界机宜何身相现而说法。令彼度苦解脱业惑得自在故。法华所谓内秘外现。从法身地随缘俯应。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尔如是。若非发迹之后。无如是叹。醍醐味教于斯现矣。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结悲化无尽也。拔令脱苦。济使得乐。佛灭度后。故曰未来。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皆令清净自在无碍。故称越也 三列众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具云奢利弗怛啰。此云鹙子。其人母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从彼所生。连母为号。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解过人。故云大智。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双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

  摩诃目犍连 具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又云胡豆。即尊者母姓。上古仙人所嗜。因以命族。左面弟子。神通无过。下经云。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

  摩诃拘絺罗 此云大膝。舍利弗舅。当论胜姊。姊怀身子。论则不胜。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况出胎。遂往南天。学十八经。人笑之曰。累世难通一生非冀。闻而立誓。学不休止。无暇剪爪。号长爪梵志。学毕还家。知甥为佛弟子。起大憍慢。往佛所夺。佛令立论。因即义堕。负愧低头。得法眼净。成阿罗汉。获四辨才。触难能答。南方天王常随侍彼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富楼那父名。此云满。父是满江祷天求得。正值江满。又愿获满。梦满器宝入于母怀。从此有孕。由此多义。得有此称。弥多罗尼母名。此翻为慈。亦云知识。其母慈行。仍诵事陀知识品故。尼女声也。是彼所生。连父母召。云满慈子。此于如来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下经云。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河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等。

  须菩提 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善现等。生时家中库藏器皿皆空故。相者谓言。儿必善吉。此善吉相现于器故。从是得名。于大众中解空第一。入无诤定。喜说空法。所修行业以空为本。如下经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

  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此云近少。义翻尘性。观尘性空而得道故。微尘即是色近少分。邻近虚空是色边际。故名尘性为近少也。如下经云。我悟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更有余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即三迦叶辈。此皆头角。为众知识。纲领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 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具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预叹德列名者。以厌喧乐静。不为众所知识故。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遇佛回向必证大果。故下经云。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等。皆获本心。远尘离垢得法眼净。通序竟。二别序者。诸经不同。发起各别。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等。今经。由夏满众集。主臣请斋。庆喜外归。无供循乞。因遭淫室邪术所加。自无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秘密摄护令归。意显生死轮回莫过淫爱。超证圣位岂逾定慧。定慧内具。秘密外资。尘飏顺风有何艰险。文有四。一夏制圆成。众求密义。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属值遇会也。圣禁三月。满在此日。故云休夏也。自迷所犯。恣任僧举。当悔清净。故云自恣。制限恣法。如律所明。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此有三释。一菩提所求果。萨埵所度生。二菩提所求果。萨埵能求人。三菩提觉悟智。萨埵情虑识。总约悲智能所真妄。以立名也。此等安居非止一处。故云十方。限内修行莫尽通达。从师指授。夏满方遂。故云咨决心疑。恭敬遵承。故曰钦奉。恩念威重。故曰慈严。将求密义者。意请宣说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之法门也 二师资感应教演真乘。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 非禅不慧。故先入定为后轨也。即敷尼师坛静然安坐。如金刚法华。皆先入定。后方始说。常法尔也。

  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前求密义。今宣深奥。随其所问皆与说示。如法华先说无量义经以为一乘之本。今此会中。亦复如是。必有经目。隐而不言也。

  法筵清众得求曾有 教主既非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能听之众亦无一法可为领受。称实说听无有垢染。故云清众。斯为究竟无上法会。故未曾有。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佛声和雅。众所爱乐。听之无厌。如迦陵频伽在于㲉鸣胜余鸟。故堪喻佛声。此鸟非常。故云仙也。遍十方界者。显其圆义。如来梵音。于诸相中最为胜故。如别处说。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正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或妙德。下文将神咒。拣圆通。与夺众心。无私不伏。智德之尊。故标上首。前文十方菩萨咨决心疑。今此复云恒沙来聚者。或因结上首重指前文。或因前说法声遍十方。后始来集。二义无在 三王臣请供主伴分临。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具云钵罗斯那恃多。此云胜君。先王崩日忌讳之晨。故云讳日。即自恣后之一日也。讳忌也。以忌举吉事。讳避其名。宫掖内庭也。后妃居所。在天子左右。如肘腋耳。王之宫禁策掖者所居故。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十德具足。三品居财。故云长者居士。又守道自怡。寡欲蕴德。故曰居士。佛为化主。王请须临。臣为辅佐。余圣可赴 四庆喜无斋入城循乞二。一归园无请。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阿难此云欢喜。佛初出家。净饭忧恼。闻子成道。王大忻然。复有斛饭。奏云生儿。举国大喜。因立斯号。又彼端正。或语或默行住坐卧进止动转。见者咸喜。故云欢喜。先受别请者。涅槃经说不受别请。乃不随佛受别请耳。或因他事而非斋也。遑假也。

  既无上座及阿阇梨。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同辈上下。曰上座。阿阇梨此云轨范。谓与众中作轨范故 二入国循求三。一平等行乞二。一正行平等以循乞。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当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时。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色与体量皆应法度也。无问净秽。故云次第。顺于轨则。故云循乞。乞食十利如宝雨经说。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檀越此云施者。阿难乞食。意祈末后来请僧者。我当赴彼。故曰斋主。净秽即刹利旃陀也。刹帝利。此云田主。即王种也。故云尊姓。旃陀罗。此云杀者。即魁脍淫酒家也。方法也。轨则如来。行平等慈。不取贵择贱。俾施者见者得福无量 二仰效无遮以除谤。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迦叶波。此云饮光氏。上古元祖是仙。身有光明。吞蔽灯光。人皆异之。曰饮光仙。因立族姓。尊者头陀上行第一。故云大也。不均平者。善现舍贫从富。迦叶舍富从贫。皆为净名所诃。今言如来者。就其印可。功归佛也。然佛常乞食无遮间者。由五义故。一由内证平等理。外不见贫富相。二心离贪慢。慈无偏利。三表威德不惧恶象沽酒淫女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别。故得仰效行平等耳。度疑谤者。即息凡夫猜嫌也。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城之濠堑曰隍。斋庄齐整。不失威仪。安静恭谨。足成令则。以斯行乞。物无不从。仰效尊仪。故云斋法也 二示遇恶缘。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尔时此时也。摩登伽义翻本姓。下经云性比丘尼是也。婆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言金头。或云黄发。食米齐外道也。师事梵天而得此咒。咒是梵天先说。外道施行。世人讽习以为幻术。将毁戒体者。别解脱戒。白四所发。形愿业体。体即无作。从作戒生。是第三聚非色非心为戒所依。持之则肥。犯之则羸。故云戒体。阿难无心。遭逼入舍。欲犯未犯。故云将毁。若据下云。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应知阿难不毁吉罗。缘起如别 三佛垂哀救三。一斋毕归园。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如来知者。知即是见也。谓以生死智明不二天眼见也。如来常仪。受请斋了皆为说法。今日速归。知佛必有所为。故随而来愿闻法要。然大众根熟。妙悟是时。不有因缘无由发起。故托庆喜淫逼摩登爱缠。俾知生死轮回贪欲为本。修证常乐禅慧是基。故下文中。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闻是法已。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成阿罗汉。无量众生发无上道心等。是知。机应相扣。啐啄同时。形对像现。故无差滥 二放光说咒。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归园既毕。主伴咸臻。于此之际。故曰于时。佛顶体也。寂无相故。光明相也。具性德故。莲华用也。成万行故。化佛果也。理智行三所成就故。宣神咒者。自果既圆说利他故。又释迦。显果海无说。顶光莲现。表大定智悲三法冥熏而起大用。故现化佛。说神咒也 三遣咒往救。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提携奖劝也。文殊显传佛旨。密护阿难。先令登伽见佛离欲闻法增道。意显咒力不可思议也。如下文云。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何况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等。序分竟。次下正宗分。由阿难正请如来正说。解行圆满。不偏不邪。当机得益也。文三。一阿难悲恨请修三昧。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多闻习定。止观双修。若但偏攻岂全道力。故涅槃云。先以定动。后以慧拔。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定慧双运。目足更资。到清凉池。保无留难。佛与阿难。空王佛时同发大心。为乐多闻。匪勤修习。佛今成道。我始入流。仍值恶缘不能免脱。良由偏失。诚可悲夫。故下文云。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如来极证人也。菩提极证法也。人法双举者。简所请行非眇劣耳。奢摩他云止。三摩提云观。禅那云静虑。释其相者如圆觉经。此三种义。只在一心。非三而三。不一而一。举一即具。故称为妙。即天台一心三观也。此观若成。即证涅槃三德。名秘密藏。故举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等。最初方便者然方便多种。今问成佛妙行复云最初者。意请成妙行之方便也。浅深虽异俱方便尔。如圆觉经。方便随顺圆摄所归即有三种。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经文。佛问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请即通问。下文答则别说。如下文云。有大佛顶首楞严等。即许说成道妙行也。复先征诘发心。推逐妄执。破群疑。显藏性。令信解不谬。阿难因此了悟。发菩提心等。此即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若无此因。纵历多劫修诸行门。皆成邪僻。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终不能得。故圆觉中。示三观。显诸轮。一一皆云悟净圆觉。此经亦尔。从初至第四卷半已来。则总明信解真正为最初方便也。信解虽正明识藏心。多闻无功不逮修习如得大宅罔知入门。故请修行从何摄伏。佛即具辨止观。为正修法。止观成处名真三昧。入此行时须有方便。方便之法不离根门。入一无妄。余皆清净。故问二十五圣。复敕文殊令拣。此即以根门顺机为最初方便。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圣谁当其根。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此则的取从闻思修为初方便。最初之义先解后行。无出于斯。或可最初是无上第一之义。即指真定为方便耳。如别有说。吾弗知也 二同时大众俱欲钦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 如渴思冷水。如饥思饮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

  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大众欲闻。假其请主。三乘贤圣八部王臣。洁已虚心。收视返听。而寂默也。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斯受圣旨。岂令不然此下。如来乘机广为开演。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兰秋菊互檀其美。振公八段资中显称。今详经文复有理在。文中前后两度说经。初从此去至标经名。是酬问正说分。次从说是语已下至不恋三界。为请益再陈分。初有四段。一开妙解。二示妙行。三显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开合之异也。次再陈中有二。一辨趣生差别。二示禅境差别。即八中后三段也。然开判之设。各随其人。吾今从古。依振公判。略没第八。但取七名。今初显如来藏心二。一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二。一正约心见以破显五。一审其初心二。一问发心之始。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庆喜是佛堂弟。祖父相传亦名同气。或可但是兄弟同一气类也。兄弟之序。上下相次。恩爱相属。盖自然而然。非使之然也。故曰均天伦。伦理均等也。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恩爱 父母妻子是恩爱之深者。世人以舍粗重恩爱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见爱尚是妄心。故审问之。后方推破 二答舍爱之缘。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如来大相有三十二。谓足下安平至顶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种。谓无见顶至手足有德相。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为好。释梵轮王亦有大相。然无其好。暗昧不明。不名胜妙殊绝。形状体质清净无垢。喻琉璃也。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 从戒定慧所成就故。故非欲爱。

  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 欲爱之生。纯是不净。大集经中具说受生。皆由父母与己识情互生爱欲。由是。托彼赤白二滴为识所依。一处和合名歌罗逻。而渐增长。至于出胎。五谷长养。虽成人相。如革囊盛粪。故云脓血杂乱。

  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 阎浮檀金展转比至迦叶身。金犹如聚墨。若比佛身。迦叶如墨。欲爱所招。终非如此。

  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胜相妙绝。知非爱生。思渴瞻仰。故求舍爱。愿从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爱舍爱转增妄矣 二彰其妄夫二。一总彰沦溺。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 久成积苦也 二别释因由二。一迷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迷自本真也。无始晦殊。故曰不知。不生不灭。名为常住。离诸伪妄灵鉴不昧。故曰真心。三德具足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云性净明体。众生悉尔故曰皆由 二认妄。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认他虚想也。下文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从无始来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举世修行多同此计。故托阿难总彰其失 三劝其直语三。一正劝。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下文识精元明。即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体非妄。无有变异。故云真性。研究穷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今推本意。岂得异想发言。欲正修行。当须确实。故今劝也 二引证。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诸佛同道。脱苦得乐。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种。一发言无虚假。如此文所劝净名道场。二向理之心。无别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论云。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为二行根本也。今此经意须具二焉。始令发言无妄。终成向理心绝。方为十方同道 三结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轻小。如下经云。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也。发心曰始。究竟名终。弹指能超。故无委曲 四问其见爱二。一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心见两门。由兹所问。下既认心不迭。指见谬称。故成二障为缠三空罔契。故下征诘。俾识妄源 二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 单牒双指巧略故也。

  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此正陈妄体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识。根识虚妄犹如空华。若执有体能见能乐。岂唯迷于法空。亦起人我见爱。故下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无始虚习。住地无明。皆由根识更非他物。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生死轮转莫不由斯。故下推征。令知虚妄。◎

  ◎五辨其真妄二。一推妄所在七。一破在内二。一立四。一牒前以语。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心目是本。尘劳为末。若迷本之依处。群末难除。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即通指二障也 二举事以况。

  譬如国王 真性也。

  为贼所侵 烦恼迷真也。

  发兵讨除 用智也。

  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兵人所执器也 三示过以问。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示过也。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总问所依也 四引例以答二。一引他为例。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下文有十二类。今举大数。凡夫造业不同感果差别。名为异生。一切世间者。举依显正也。前举凡心在内。后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己亦复然也 二指已结答。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以眼根色是不可见。故指浮根。圣凡既尔。在己必然。面与身中心眼定处也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举事定其所见三。一问境内外。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堂在园中。林居堂外。内外既分。计宗危矣 二定见先后。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定先后者。欲破阿难在内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见故 三审见因由。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讲堂身也。阿难心也。如来大众五藏也。户牖根也 二示益安其所怀。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 以慈摄也。如父嘱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慰其心令无恐惧。二嘱其谛受令无忘失。三示今许说无有虚妄。故舒其手现慈相也。

  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下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直道无异。通至宝所。故云一门清净果海。众德具足。故曰庄严。真三摩地。因行所履故名为路。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破妄意。欲显真故。略标宗叹德。令其忻慕。岂谓徒然谴责罔知所归。于是阿难伏而谛受 三引例明其所失三。一引例正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反常理以致问。引庆喜以直答 二依理以答。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只知据理直申不觉计宗危矣 三合喻夺破三。一正夺。

  阿难。汝亦如是 心在身内。如人在堂。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心能灵鉴。内外俱缘。故云一切明了。向外既了万缘。在内合知藏腑。颇犹可也。亦语辞也。汝观众生。可有此者 二纵破。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腑藏内密。设使不知。筋脉肤浅。宁容难了 三反责。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五藏同居。最为亲眤。万象离异。诚谓疏遥。若使不了身中。岂合能观外物 二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境风外动。妄想内熏。识浪潜生为自心相。空华幻化。起灭无从。不了本如遂成久执。及推所在妄谓身中。反覆穷研理无所据。故佛结指令悟其非 二破在外二。一立二。一正立。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身中无救。身外必然。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稽首于佛。谢非立是也。以头至地稽留少时。故名稽首 二释成二。一引喻领悟前非。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 二蹑喻成立今义。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室外之烛不及内明。身外之心何能反照。此计心有离身之过。故下破之。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身外之理。法喻正齐。以此观之。合无疑暗。佛说了义可得同乎 二破二。一正破二。一引例立理二。一一多同饱问。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前云赴请。此云乞食者。乞食乃是常仪。泛举为喻。又前虽赴请。未必僧尽。余人乞食。故举此也。宿预也 二自他殊体答。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前问一食众饱。今答躯命不同。反前问也。意显心若离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饱。心知何关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 二据理推破二。一以理定其相外。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 牒也。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定其相外。外犹离也。心既离身。不相干涉。如前所答一人食时不令众饱。

  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释成其相。心若在外。理合如是。文显可见 二约见验其相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具云兜沙罗。此云霜。佛手柔软如兜罗绵。三十二相中一相也。眼属身分。心若离者合不分别。若分别者。应不离身。以不离故名为相知。故此责云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二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可知。◎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三破潜根二。一立三。一述前所破泛立一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双叙别立。文显易知 二问今所立答在诸根。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知外而不知内。非根而何。此即妄计识心潜五根里 三举喻所成复伸潜理二。一举喻合法。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琉璃喻根。眼喻于识。眼根色净不能碍心。同琉璃碗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随根知。若此成立。乍观可尔。洎乎推破。同喻不成 二据理成立。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但知妄计。不觉随语过生。下文即破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蹑喻定其俱见。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 略牒语简可以意知。

  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远观物像。近见琉璃。问答极成。故云如是 二据法责其独观。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喻则近远俱见。法则唯见山河。既失近观。何成同喻。法喻不等。潜根理亏。下更纵破令无所据 三纵见不见咸失。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设使见眼。即成敌对。云何前言随即分别。此有自语相违过也。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以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结成法喻不齐过也。二过既彰。潜根理丧 二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四破见内二。一约见暗以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闇。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中立意。复宗归内。最先所计心在身中。佛即推征不合在内。以不能见身中物故。由此转计身外潜根。及至穷研。二俱不当。再思理道。在内义长。遂立藏暗窍明。责无不见内过。七窍明露五藏黯然。开窍缘明。合眼对暗。明暗若见。内外俱缘。由是在内决无所惑 二约对眼以推破二。一难破二。一破前计二。一双征。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征讫 二双破二。一破对二。一对眼不属内。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对眼在前前岂成内 二外室成焦腑。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谓不论前后但是见暗便即内者。汝处幽室。无三光时。比室黯然。应是汝内。以同暗故。焦腑即内也。应立量云。汝处幽室。应汝焦腑。以是暗故。同汝见暗 二破不对。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未曾见有 境不对眼而称见物 二破转计二。一牒计夺破。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牒转计也。此计。由前以暗室暗例眼前暗。不合成内。恐彼计云。我所见暗与暗室暗二体不同。何也。彼暗室暗是身外暗。名为外见。以是开眼之所缘故。我所见暗是身内境。名为内对。以是合眼之所缘故。今取合眼所对之暗名为见内。非同所见室中暗尔。如何不得见暗名内。故此牒也。然诸师叙计殊不分明。盖译人巧略。但牒而已有智请详。无执麻矣。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夺破也。设许合眼对暗名见身中。亦应开眼对明而见自面。内属于暗。尚许返见。面属于明。岂无返见。一成则俱成。一破则俱破。故云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二展转纵破四。一在空非内同他破。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处虚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若许处空。显是在外。如何复执心居身内。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之心体。此之二过。应立量云。汝之心灵。定不在内。见汝面故。犹如他人。破次过者。但改宗云定非汝体。因喻如前 二他见还同己体破。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或执言。虽见我面。定是我体。即复破云。佛亦见汝。应是汝身。应立量云。如来之身定是汝体。见汝面故。如汝心眼。设或不许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便同前文。自非汝体也 三根身互阙能知破。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身若有觉。眼必无知。在一不在一。经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觉应成两佛破。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必 汝现今眼根自知身处自觉非互阙者。须有二心。知即心也。凡是有心。皆当作佛。岂汝一身成两佛耶。此之四段。展转破逐。皆由前文内对所成见面之执妄情纷扰执计多端。故尽破之令无所救 二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五破随合二。一引经成立。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引教也。第八本识变生三境。故云心生法生。境界风动能起识浪。故云法生心生。今虽通举。要取后句法生心生以为据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现今思惟。诚有缘虑。及推所止。三处元非。应知。随境而生。心与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随多。颇合佛言。必无虚论 二牒计推破二。一正破二。一破无体。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牒前计也。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既言因法有心。应知心本无体。无体言合。理必不然。一法云何合。斯之谓矣。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汝坚执无体能合。十九界第七尘。体毕竟无。亦应有合。世间学者谁信有之。故云不然 二破有体二。一内外出入不成破二。一正夺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挃(陟栗切)犹触也。以手触身。必先知觉。既言有体。不无所止。内外二处必从一缘。故今双诘。难同前破 二破转救二。初救。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转救也。若如前难。令见面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鉴觉。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若将心知。为眼见者。必无此理。故云非义 二破。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引喻难也。如世间人称见外者。必待出门方名人见。若人居室。门岂自见。门眼也。人心也。汝称眼见。理恐不然。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举事破也。若眼名见。死者眼存。心识离体。岂说有见。有见非死。死必无见。称见在眼。不其谬哉 二一多遍局非理破二。一总征。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一多心体也。遍局身体也。余文可知 二别破二。一一体多体义失。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破一也。心体若一。四处咸同。一支受触。四应俱觉。设许俱觉。失本触处。故云无在。若觉元所触处。一体之义岂存。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破多也。汝心惟一。岂合言多。若许多心。汝亦多体。多体之内谁为阿难。故云何体为汝 二遍与不遍理非。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破遍也。挃一支时四支应觉。故云同前。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破不遍也。若汝执心不遍身者。头足之触同时而下。一合有觉。一当不知。今汝咸知。孰成不遍。故云今汝不然 二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六破中间二。一引经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引教文也)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 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云外又相知。恐文误耳。

  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正立中也 二据理推破二。一推破二。一就身处以随破二。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心在中。中应无惑。必有所在。何者为中。故举身处以定中位 二随计斥破二。一在身无中破。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汝于身立中位者。身有中边。若居身中。与内何别。应合见内。若就身边。边则非中。便有自语相违过也 二在处不定破。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若身外处立中位者。必须约表。何处是中。若不可表。即毕竟无。犹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东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乱。心应混杂。理应不然 二托根境以立中二。一立。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身处二种。非我立意。眼色为缘生眼识者。岂非尊言。今约根境两楹之间。以立中位。心在此也。根能照境。故云分别 二破二。一总征。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以此为中。为复兼带根尘二法。为不尔耶 二别破二。一破兼二。一若兼成杂破。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 因心所兼。根尘相杂。尘亦分别。根亦无知。物即尘也。体即根也 二不杂非中破。

  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今若不杂。物自无知。体自照境。宛成相敌。但有二相。中云何存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不兼根故。名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二义既非。将何以表心之体性。体性不有。中位自无 二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七破无著二。一引经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既非内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识本真。如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指其文。妄立无著。便谓合教。举世修行多作此计。但一切时都无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执此无著亦是妄想。楞伽云。无心为心量。我说为心量。故下破之 二据理推破二。一破二。一牒计双征。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像。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汝言一切无著。一切不出水陆空行。即汝无著之心。决定于彼一切法上。为在不在。在即着也。若在不在。二俱有过。如下破之 二展转推破三。一不在同无破。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无者不在也。若此决定不着诸法。何处是心名为不着。便同世间龟毛兔角毕竟无体。体既全无。而欲名谁为不着耶 二有体成着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若此不着之心是有体者。则不可言不在一切。无犹不在也 三双指二过结责前非。

  无相则无 指初过也。无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诸相。则是无体。如兔角等。

  非无即相 指次过也。非无有体也。体若必有。即在一切。故云即相。

  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结前非也。相若有心。则名为着。云何妄立不着义耶 二结。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然凡情所计虽复万差。因依之处不过此七。欲推妄体。先破所依。其犹城陷则贼亡巢倾则卵覆。征虽有七。处则唯五。第四第七无别处故。随合无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详之可见 次破妄显真二。一破妄心显真心三。一阿难伸请二。一责躬遭难。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此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仪也。梵汉两仪。听众咸坐。欲有请问。从座而作。如礼请益则起。更端则起。将有承听。必须复坐。经有退坐一面。儒有居与汝言。皆令摄仪受法无谬也。言座起者。从法空体起悲济用也。

  偏袒右肩 袒肉袒也。致敬之极。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

  右膝着地 胡跪也。屈智就理。期证入故。皆言右者。顺而无逆合掌 信解冥符。俾悟入也。已上皆身业。

  恭敬 意业也。谨肃曰恭。仰重曰敬。

  而白佛言 此上皆是经家缀缉叙敬仪也。下即口业。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解饭之子。得道夜生。于诸弟中。是最小故。

  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 见惑虽除。俱生全在。至下方得第二果故。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真实边际。即至极义。此即大教所指示处。悔过责躬。遭难未证。盖由不知此所诣处。即如来藏体也。二请示修行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堕弥戾车 涅槃经云。一阐云信。提云不俱。信不具足名曰阐提。或云焚烧善根。此即断善根众生也。弥戾车。此云乐垢秽人。此等全不识佛法。即边邪不正之见。由不正见。即谤正法。死堕边地。永不识佛。堕毁也。阿难请意。自得正修。识知真际。即离邪见。庶几成佛。亦冀。展转令无信根断善众生。毁灭邪见。识佛正法。自利利他始为正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请罢展礼。深乐闻也。倾心渴仰。翘诚伫望。敬闻开示诲令得入 二如来现瑞。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 将陈法利。宜先表报警动令信也。前放顶光。表体无说。此从口放。欲显言诠。声色用中无非智体。种种百千。具足众德破无明暗如日之照。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三种世间不离本觉。名佛世界。四大分湛。诸根妄生。故云六种。无明坚厚。土石成形。震动既属佛光。妄本必为智拔。六震动相。如华严说。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六情妄隔。国土殊形。妄执既融。十方开现。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妄执未融六情殊隔。真智一发法界洞然。谁为自他。故成一界。即欲说如来藏心之先瑞也。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因果不二。不二之体本周法界。名大菩萨。无明即明无所移动。名住本国。冥合此理随顺不逆。名合掌承听。大众将悟斯理。故今预此表示。法华说一乘竟。十方世界通为一佛国土。亦表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第三末经。大众领悟。是此所表也 三正为开示三。一双示真妄二源二。一总斥不了。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凡夫外道常等四倒。声闻缘觉无常等四。故云种种。无始无明熏习成种。种必有果。子子相生。熏习不断。如线贯珠次第相连。名恶叉聚。恶叉梵语。此云线贯珠。经云。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应法师云。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没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仁。故以为喻。喻惑业苦也。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失正堕邪也。不叙五道。故云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见。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梵云魔罗。此云杀者。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明失所以也。迷真习妄。种苦求甘。沙饭异因。宁论劫数。心期正觉。果入迷伦。自谓真修。焉知妄习。不循至教。但纵臆谈。一失通途。莫返幽径。悲夫 二别示二源二。一示妄源。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标指也。

  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正显也。众生受身。轮回五道。莫穷初际。故云无始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故曰攀缘。造善恶因。受苦乐报。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云根本。不了是妄。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故云为自性者。吁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缘妄心以为真性。执妄心为佛心。恃此修行。转增我慢。涅槃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计为常者悉是颠倒 二示真源二。一正示。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标指也。菩提智果。涅槃断果。二果本具。故云无始。所依之性。本来不与妄染相应。故云元清净体。何者是耶下云。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正显也。第八梨耶。于诸识中。最极微细。名为识精。此微细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觉义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觉也。不觉即是无明生灭。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合非一非异。名为识精。从此变起根身种子器世间等。名生诸缘。识相既现。元性即隐。名缘所遗者。遗失也。故下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已为物失于本心。对法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斯之谓矣 二斥迷。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抂入诸趣 本明周偏含裹无余。妙觉湛然斯须匪离。步步是道。故云虽终日行。日用罔知。故云迷不自觉。真所谓持珠乞丐。怀宝迷邦。抂受沦踬。诚可怜愍 二正推真妄二体四。一推征妄体四。一屈指推征四。一举拳以问。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 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槃之道路也。

  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地水火风空轮各对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轮相。故云轮指。屈指问见。意欲推心 二约见以酬。

  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见 三再审谁缘。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举拳初问便言耀我心目。再审谁见。又却独不言心。意引推征明露妄想。师资善巧。共破执情。善哉大权。悬知今日 四别推心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当犹对也。汝目显然。故云可见。又汝眼实可见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许其眼。眼即可见。何者是心。研核至穷。妄想须显 二正陈妄体。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能推之心。攀缘妄想。生死轮转是此为根。固执既深。河沙叵算。故今呈露必待破除 三顿呵令问。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世尊现相以呵叱。过之深也。阿难惊起以避座。执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谓我心。今被顿呵。孰不惊愕咄呵声。矍(居缚反)逸起貌 四克示非真。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之相本自虚妄。从识变生。犹如影像。而复引起念想。缘虑名之为心。心之与境二俱虚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沤耳。故下文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情妙心中所现物。浮尘既现。实体即隐。能覆能暗。故云惑汝真性。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之妄想。能损法身。能伤慧命。功德法财由之丧失。名之为贼。迷而不识。认为真常。将谓嫡生。欲期嗣世。反遭破丧。历劫贫穷。故失元常。受轮转也。故下文云。睧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弃之大海。唯认浮沤。迷中倍人。真可怜愍 二显示真心者。真心之体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然具三大。通二门。若约真如门显此心者。则亡因果。绝染净。口谈辞丧。心缘虑亡。无法可破。无法可会。此则唯显体大义也。若就生灭门显此心者。则彰染净。明体用。显真妄。论因果。有修有证。或破或会。如斯显示。皆为随顺入于真如。真如之体即一心也。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即三明一。即一论三。故得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已界佛界众生亦然。今之所显真心相者。依生灭门破妄显也。然破会之相。诸经论中具有此二。盖随执心轻重。根有利钝。乘有顿渐。教分权实。若执重根钝。理须破斥。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调柔妄情轻薄。指相即性。一切皆如。犹良马见鞭影动即正。今经先破。后会。俾轻重二执皆尽。利钝两根俱入。如此段经。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不同前尘分别影事。但随境转体是无常。下经又明。见与见缘。本无所有。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此则先令明识真妄。后令了妄即真。洎乎开悟无妄可了。即云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维摩法华皆有此意。如调马善医适时御物。在座根性既殊。说者理须兼二。如来善巧。妙达时机。文二。一阿难伸疑二。一别叙疑三。一发心修行疑。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 起意修行。亲近善友。即是发菩提心。如来常教令发此心。今复何故说为非心。故叙为难。淮涅槃经。发菩提心不是佛性。师子吼云。若一切众生先有佛性。何故复有初发菩提心者。佛言。菩提之心。实非佛性。是无常故。乃至虽念念灭。相续不断。名为修道。犹如灯焰。虽念念灭亦能破暗。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今经欲明如来藏心常住真性。即是涅槃正因佛性。发菩提心乃是缘了。体是无常。是故阿难同师子吼。以缘了性。难正因性。此则不辨三因常无常义。妄以为难也 二谤法退善疑。

  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依之修行。能成佛道。因之谤法。永作阐提。佛说非心。诚为难信 三无心土木疑。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 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谤。为无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异 二总结请。

  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不了正因体遍通情无情。但执修谤之心。便见土木无性。洎被呵责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惊怖。然阿难岂谓不知。直为末世多作此计。用妄心即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难领悟。故再三疑难。请为开示也 二如来正显二。一约现法随缘以显心。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 摩顶安慰也。阿难疑问。将谓无心。今若开示。必知体遍。冥合此理。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得此忍时。通达一切法门。成就一切佛法。此非小缘。故佛安慰。警动其意。是故摩顶也。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总标色心。故云诸法。无别生处。故曰唯心。此法生起。谓由真如不守自性为因。无始妄想熏习为缘。因缘和合。成梨耶识。从此变生根身种子器世间等。如水起波。如镜现像。故云唯心所现。一切因果者。别举正报。圣凡总该。故云一切世界微尘。别指依报。一切之言亦通此转。既由真心随缘所现。亦依真心以为自体。如像不离镜波不离水。如下文云。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云因心成体 二约自性不变以显心二。一举况。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世间妄有。不出色空。色中小者。草叶缕结。草叶有根种。缕结因丝麻。太清为名。显色是貌。妄相尚尔。况真心耶 二正显。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清净拣异妄染。妙净明心。即三德具足。灵鉴无昧也。虽能随缘成一切法而一切法不能变动。若变动者即无诸法。以不变故为诸法性。如镜现像不为像变。若为像变。则不能现一切诸像。以不变故为像所依。此亦如是。故云性一切也。岂得妄想不实真亦无体。故此责云而自无体也 三重破执情二。一就执定其有性。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 牒其所执也。坚守不舍。故云执吝。思惟寻伺藉缘托尘。如划水印空随手即灭。汝必以此为真性者。下即语云。

  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定其有性也。色香等即是事境。有牵心用。故名为业。既因境有。自性元无。若保为真。离尘应在 二就因显其唯尘二。一正示唯尘二。一例对五尘显。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因声分别。全性元无。色香味触例此可见 二单就法尘显。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五境不对。明了不行。既绝外缘。故云内守幽闲也。当尔之时。不无分别。若便将此内分别心为全性者。此亦非理。而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尘影像事境所发。亦非全性。乃是意识在独散位。比量别缘。取独影境。非是明了同五所取。故云纵灭见闻觉知也 二遣其自揣二。一尘亡体在容是真常。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 我今非是不徇理道强制敕汝执为非心。意显如来言无抂逼也。

  但汝于心微细揣摩 但犹独也。此观不由他人独于自心谛审揣度研摩理道也。此即理长即就。何必求人矣。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若汝研穷此分别体。离六尘外实有性者。我即容许是汝真心。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不子细度量。此心刹那变异。犹如猿猴害马。纷然乱想无暂停时。故楞伽云。当于静处。观此妄想流注生灭。凡夫不觉。妄谓不动。故下经云。如瀑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起信亦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故佛再令微细揣摩。揩定真伪 二境去心空足彰虚妄二。一正示。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若离前尘。无此分别。足显分别宛是妄想。自性本无。属于前尘。故可名为分别影事。如下文云。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二释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心因尘有。尘属无常。尘既无常。必归变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若汝坚执无常之心是真性者。应合法身同于断灭。以法身体即真性故。法身若断。依何修行。证无生忍。若了如来藏心。本周法界本无生灭。含裹十方。宁有方所。凡夫身心。如影如像。执此影像。为佛性者。一何鄙哉 四彰其自失。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初闻佛斥此非汝心。则惊疑设难。将谓无心。洎乎显示清净妙明性一切心本来遍圆。而为世界因果微尘平等体性。佛虽开示。又恐久执尚坚。再约缘尘。重研妄想。离尘无体。岂是元真。苦坚执不融。法身应断。修证法忍必无所依。阿难虽未悟真。且知执妄是失。故云默然自失 三结示执妄过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名为九定。通名次第者。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更无异念可间杂故。然修此定。能成无漏。今言不得漏尽者。乃通指世间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禅四空定耳。凡夫修禅。多生味着。随禅感果。不出三界。故非无漏。非别指于灭尽等九。亦可别斥前之九定。虽通无漏。俱是不了。问既修此定。能得无漏。何故经云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罗汉也。缨络经中。初欢喜地名鸠摩罗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罗汉。秦言过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尽。乃指不断二障之漏不证大乘罗汉也。况究竟无学。佛地始称。故佛三号有阿罗诃也。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若了真妄。达法界性。见与见缘。以现前境。元我觉明。终不误执生死根本以为真实。由是不辨认妄为真。久处轮回。不成圣果。然阿难亦得初果。以未究竟。故云未得。若约大乘。故无所惑。二破妄见明真见者。由前佛问入道发心。遂答。因睹如来胜相。由眼观见。心生爱乐。洎乎举拳再问。复云耀我心目。七处征诘。三疑拒抗。但且论心。未言其见。盖心为万法之源。见为六根之首。心有真妄。见具正邪。故前破妄心显如来藏。即一真法界离缘绝相是所观境。境既已说。次明能观之智。智即是慧。慧用差别说名为见。见有正邪故须料拣。故下文云。唯愿如来开我道眼得清净眼等。此盖先体后用。法如是也。然体用二法不相舍离。体是即用之体。用是即体之用。故前后经文。明心则约见而辨。显见则就心而论。故知一法义分二也。文三。一承前开示责己求哀二。一责己无修二。一正叙。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责己内重。涕泪外形。拜而复跪。冀闻正说。

  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初心入道。罔解克修。恃赖亲因。将惠正受。岂知身戒虽从佛得。心定宜当自证。木不相代斯之谓欤。涅槃云。汝诸比丘。身虽出家。而未曾染大乘法服。虽复乞食经历多年。初未曾求大乘法食。衣严法体。食资慧命。不识本常衣食俱失 二喻显。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 穷子舍父喻也。绝无功德法财以养法身慧命。故云穷子。不识本真。背清净觉。故云舍父。轮转五道。往而不返。故云逃逝。因佛指示。方知过误。故云今日乃知。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说食不饱喻也。前法后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须内修理观外助多闻。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偏文字不习观门。说食何异。故大论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睹。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譬如人身牛 二述迷求解。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烦恼所知。名为二障。由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造业受报。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迷法空理。不知诸法性相。若了本性常寂诸法元空。自然扰恼不生。业性不结。谁曰生死。谁为涅槃。涅槃生死犹如昨梦。今为所缚。实为不知。二障名体。如常所辨也。

  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无财之极曰穷。无上可覆曰露。既无功德法财。非穷如何。既无权实父母。非露如何。发妙明心。破烦恼障也。开我道眼。破所知障也。既开道眼。见性明心。二障若亡。二执随遣。者成住地。远至妙觉。善哉妙请。不亦至哉 二放光灌顶许为宣说二。一放光灌顶。

  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 前光从口。此光从胸者。前文从说显心。此文从心发见。万字者。表无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即是吉祥胜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则天长寿二年。权制此字。安于天枢。其形如此。卍音为万字。佛胸前有此之形。然八种相中。此当第一。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体既具德。用不离体。用亦具德。故云有百千色。一时周遍者。无漏净眼。普见十方。智照无遗。微尘皆遍。遍灌佛顶智果必同。及诸大众乘因不二 二许为开显。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根本智性因兹显发能建大义。名大法幢。三德秘藏不纵横并别。故云妙。十地见之如隔罗縠。故曰微。惟佛与佛乃能究尽。故曰密。心即体也。眼即用也 三约破执广辨见性二。一且示见性惟心二。一举前问答引出常情二。一举前所答问其因由二。一问因。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此问有三。正在谁见。余即兼耳 二答由。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先光。次见。后拳也。不从问次者。文便故也。阎浮檀金。正云染部捺陀。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树。其金出彼河。此则河因树名。金因河称也。或云。阎浮果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刀为金也。其色赤黄。兼带紫焰故也。观经疏说。阎浮檀金。超过紫磨金色百千万倍。唯圣所知。佛身光明犹如聚目。紫磨必不如此。赩许力反。大赤色也。

  二且约无拳。例其无见二。一约无拳以例问二。一舌语。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无智之人。纵喻难明。故举智者因喻开悟 二正例。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以其情见必然故。顺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 二据常情以类答。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果然情见不出于斯。故答相类 二约盲缘境以夺破六。一夺。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二验。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盲虽不见明。还能见暗。即此见暗亦名为见。故云见何亏损 三难。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常情见暗。不名为见。故以此难 四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征讫五通。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音。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无眼见黑与有眼见黑。二见无别。故知。见即是心。不唯在眼 六释三。一牒向执情。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无眼见黑。有眼见尘。汝必许此是眼所见 二引灯例破。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此纵破。设或汝许名为灯见。灯若有见应名为人。不合名灯。又若灯见。彼暗中人得灯光时。不合名见。灯自见故。应知。因灯见色。灯不名见。因眼见色。眼不是见。灯之与眼但是见缘。体非是见也 三结归心见。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举前有眼。在暗室时。因灯显照前尘境界眼方得见。此名眼见。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举盲者得眼光时。因眼显照前尘境界心方得见。以前例此。应知见性是心非眼也。穷其根本见性元心。遽遽相推。心为其主。余是助因。以常情只知眼见。不识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根本。未辨真妄 二广约诸相辨释三。一对境动摇粗论真见二。一阿难伫佛慈音。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虽知见性唯心。未识真妄。若言是妄。如来又许获妙明心。得清净眼。若谓是真。前文广破非。真乃云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进之又不可。退之又难明。羝羊触蕃斯之谓矣。心既未了。口即默然。密冀如来慈音开示 二如来广为开示三。一问悟客尘引其开解二。一如来问悟因由。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 即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处也。佛成道后先入此园。度五人耳。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五比丘者。谓阿若憍陈如。摩诃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佛初出家雪山修道。父王忆恋。遂召彼往亲近承事。彼疑非真。相次舍去。同在鹿园习外道法。佛成道后。思欲先度彼劳苦者。天眼观见在仙人苑。故往开示。三转法轮。说生灭四谛苦集灭道。今言客尘者。即别指集谛。分别烦恼粗动如客。俱生微细难辨如尘。此俱喻烦恼障也。若下圆通陈如述证。即通大乘。客如烦恼。尘如所知。二义无在 二陈如述已领解二。一标所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德长腊高最初度故。名为长老。佛转法轮。五人之中陈如先悟。佛问解否。答言已解。因得解名。悟此见修如客如尘。证得无为生空涅槃。湛然不动如主及空。因即获果 二述所解二。一述客义。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旅亭止客舍也。俶始前进。遑暇也。此明客义匆匆不暇停住。喻分别烦恼数数造业流转五道未曾暂息。三界旅泊受果始毕又造新业。故云食宿事毕俶装前途 二述尘义。

  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此举新晴太阳高照。光入牖隙。现空中尘。摇动不息。此喻俱生烦恼微细难见。自非观智照现。终不觉知。与身俱生。与心同事。故此烦恼体全是生灭虚妄不息。主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动之义。始佛问悟客尘。此欲陈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难闻而开解。了真见常寂身境动摇。陈如剖析。甚合佛心。故此印可言如是也 二放光屈指辨其静摇二。一约境开合以辨见三。一引手问答。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问答可知 二就见推穷。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此明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三再审动静。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阿难已闻客尘摇动虚空与主常自寂焉。今遇此问。例知见性无动无静。若以动静相形。则佛手是动。见性是静。若只就见体所明。本不曾动。今亦无静。此答稍符于真。故佛印言如是 二约身摇动以辨见。上来明境有开合见无动静。此则约对外境以辨。义则易显。向下。只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意明境之与身俱是生灭。而凡夫人执身执境。不了空无常。故于此造业流转无穷。本真自性迷而不识。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下经亦云。诸可还者自然非汝。又云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此等皆明身境无常见性常住也。不见性常二乘所执。不知无常。凡夫迷倒。下自双破。至文当知。然此所明。对境对身以辨见性。一往粗浅。若原佛意。非离此见别有性常。性常真体只就此显。以见与见缘无体可得本同空华元是妙明无生灭故。下经观河之见亦复如是。良以。诸疑未断。执情深重。是故。且就浅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为问。方显其意。学者知之。文二。一放光左右以辨头。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稍知见体无动。审问不移。故言头自摇动 二约头摇动以明见。

  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阿离认见不移。若无相形亦无动止。故佛印可 三双结会通责其迷失二。一双结会通。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此结陈如悟客尘。客尘动摇。俱喻烦恼。

  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此结阿难答身境。手有开合。头自动摇。身境客尘同一生灭。更无二别。应知。客必有主。尘处有空。对佛手之见。形头动之性。未尝动静。岂成去来。前后会通。其揆一也 二总责迷失。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总责也。总责凡夫二乘无常计常常计无常。凡夫不了身境无常。妄执实有。计我我所。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于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灭。岂知本如来藏。故云以动为身念念生灭等。此即责无常计常也。二乘虽知一切无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动。故云遗失真性。既不识真。亦不辨妄。故云颠倒行事。其犹弃海认浮沤者耳。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结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认物为己。此指凡夫以动为身等也。下文身之与心皆是真心中所现物。执为自己。颠倒斯甚。自体不识。妄取他缘。如怀至宝于外求丐。谁之过欤。故云自取流转。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就破颠倒渐明真见二。一且对匿王破其断见二。一述阿难所坏愿辨真妄。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又识对境之见是不动。翻思往日。认妄失真。流浪既深。?惑难晓。幸逢嘉会。遭此良时。法乳既滋。如子遇母。不亦快哉。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前文叱责此非汝心。盖令识妄。仍指诸法唯心所现。此又令了所现之妄本无自性元是一真。一真未尝动摇。诸法何曾生灭。佛意欲其即妄见真。遂印对境之见元来无动。广责认物为己性心失真。阿难罔测佛之深旨。将谓真妄二体全殊生灭之外有不生灭。若如是者。唯心之言虚设。妄法之语徒施。逐语迷旨。终成颠倒。虽怀疑念未敢形言。故云合掌礼佛愿闻等也 二明匿王引外请证不生四。一引外叙疑。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迦旃延姓也。名迦罗鸠驮。此外道执一切法亦有亦无。删阇夜是名。毗罗胝母号。此外道起自然见。外计虽多不离断常二见。此二皆断见类故云。咸言断灭。此人异计。不知业种相生。妄谓死后即是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狐性多疑。凡遇冰处。听水无声然后方行。昔闻死后断灭。今闻不灭不生。孰是孰非。犹豫不决。故云狐疑。匿王深体阿难所怀。知于生灭之外求不生灭。心虽密请。口不形言。故引外宗冀佛开示。近破外道断见令知死后续生。深引阿难悟真不离生灭妄识。故云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二述身迁改四。一问答身常不常。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举此问。欲显生灭中有不生灭。如前头自摇动见无所动 二问答未灭知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壤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前念灭后念生。刹那变异。如火烧薪必归磨灭。俱舍云以诸有为法有刹那尽故 三问答老幼何貌。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王述无常念念迁谢。其理必然。故印如是。欲其更叙迁谢之相。以老少相比为问。十五曰童。未巾冠也。龄年也。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始生曰孩。始行曰孺。孺濡也。言濡弱也。肤布也。布在表也。文理光美曰腠。此皆童子时相。长成谓成人之时。此从二十已上至强壮时。故云血气充满。颓龄即今六十有二。年龄颓朽近于七十。故云迫于衰耄。老少相异。云何世尊见此相比 四问答顿渐流年。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前叙相变。今问年变。由年变故令其相变。不顿朽言。要叙渐老念念迁移。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十年为限。粗相而观。殂往也。落犹不住也。少壮不住往而不迁也。故云殂落。流变易改也。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 此以一年为限。年年变改何啻十年。十二年曰纪也。

  岂唯年变。亦兼月化 此以一月为限。月月不同。不唯约年也。

  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何直犹不但也。此以一日为限。日日更讹。不但约月。已上从宽至狭。四限观察。无常之相。犹是粗浮未为微细。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此至细而观也。若以沉静其思审谛观察。即刹那不停念念流变。此即微细四相迁流不息。凡夫心粗。殊不知觉。古德偈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违害极不安。愚人如手掌。不觉行苦迁。智者如眼睛违。极生厌患。言刹那者时之极少也。俱舍论说。时之极少名曰刹那。时之极长名之为劫。乃至年之与月俱是时之分剂。又云。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前约十年为限。是约一纪举全数尔 三示性不灭三。一佛问不灭王答不知。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生灭粗相如前可知。不生灭性亦在汝身。汝知之否。匿王举外叙疑。俾欲世尊明示。今蒙佛问。故答不知 二许示无生广辨无改。此下约王自小至长见河不变。以明见性。意显只于生灭了不生灭。相虽粗近。旨甚深微。一令匿王验粗相而悟舍生趣生。一使庆喜发深解而知灭元不灭。即相显性。在此密谈。头自摇动见无所动是此意也。维摩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肇公以万物即不迁。何但于见。下文佛答文殊。及会三科文首。分明显会。始现其意。文二。一许示无生。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许于正生灭时示无生理也 二征诘广辨三。一问答见河之初。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彼庙。谢求得也。此以年问见者。意明年变见不变也 二问答见河同异。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无异之语甚好思量。一往粗浮。再思有旨 三问答见有童耄。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色身粗相童耄易知。见性不迁诚难觉了。对此辨异。令悟无生也 三克指常性斥彼置疑。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克指常性也。生灭但迁有为。无为不受生死。若知不变即见无生。

  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斥彼置疑也。末伽梨是字。母名俱奢梨。此指与匿王所引异者。俱是外道趣尔指也。色身变异可说无常。见性不迁理非断灭 四信悟续生。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叙其浅悟。但云舍生趣生。鞠彼深意。必知灭元不灭。随宜领解。主伴同致。未即显言也 二正对阿难破其常见二。一阿难乘违发问。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据此见河之见与我见闻无殊。于王即云不灭不生。于我即云遗失真性。王之与我孰亲孰疏。苟或殊途。如何分辨。然此问意由来久矣。始因手自开合见无开合。头自动摇见无摇动。一一佛印皆言如是。此则如来令于妄见即辨真见。无离生灭有不生灭。阿难罔知佛旨。犹谓生灭与不生灭别。遂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匿王知其怀抱。又不发问伸诚。于是引外六师执身死后断灭。所冀佛亲开示。即妄见真。责引阿难。无执二别。阿难古佛。岂兹不了。盖为今日惑重情深。须示瞢然确陈拒诤。故兹问也 二如来验破执情三。一验出倒情二。一垂手以问引出常情四。一问。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下指。指下也。母陀罗此云印。此意欲明见手不同有正有倒。以况其见亦有正倒 二答。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此推世人以此为倒。而我不知云何 三征。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若以垂手为倒。复将何者为正 四释。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竖手为倒。却以为正。以不顺身故。此为倒阿难不辨真妄。执妄失真。故如来责颠倒行事。既了妄本无体。合知真自寂然。遂许对头动之见观河之性即是性真。无别真也。庆喜依前不了。将谓妄外有真。遂不甘我为颠倒之人。王是无生之性。阿难既陈诤问。如来就事以验。逆顺之境不辨。颠倒之情难脱。下文即破 二竖臂以示比出倒见。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 既云竖臂为正。佛便竖臂随而责之。此即正是颠倒也。指本垂下。今却逆上。故云首尾相换。世人不依本分以正为正。而别生异见以倒为正。故云一倍瞻视。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若以此验之。则知汝身与如来身比并类例显发彰明。佛身是正。汝身应倒。亦可。若以佛之见手类显佛身。明知佛身名正遍知。若以汝之见手比并汝身。明知汝身号性颠倒。汝胡非是颠倒行事。正遍知者。离倒名正。穷尽法界名遍知。凡夫二乘无此号者。皆颠倒故 二征其倒处二。一征倒所在。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随者犹任从也。任汝心中谛审观察。佛若是倒。汝名佛身何处是倒。汝若是倒。汝名自身何处名倒。此则令其识颠倒处也。名(去声)字犹詺目也。古人于此作泯相解。遂令下经正辨颠倒血脉不贯。便成孤起。既绝正倒。如来何故却说颠倒。学者请详。无见荣古 二叙其罔知。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瞪直视貌。瞢昏闷不了也。闻征倒处瞢然不了。既不措其一辞。但知向佛直视 三广示倒相二。一兴悲告语叙其常说。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色谓十一种色。心谓八识心王。诸缘即总指色心。或可别指不相应行。心所即五十一心所。诸所缘法谓六无为也。此上五位一百法摄诸法尽。皆是真心之所现起。如镜现像不离于镜无体可得。问前五无为名体俱假。可同前法无体如影。真如无为。名假体实。为诸法性。何言无体如影像耶。答此宗所说真如犹是对妄而立。既因对待还成妄法。如下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又云。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圆觉云。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等。由是五位诸法唯心所现。皆同影像也 二显真示妄斥其倒情二。一就法辨释迷情五。一标指。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心现身心。如镜现物。物不是镜。物体虚故。镜不是物。镜体实故。虚实既辨。由是颠倒于兹可识 二责失。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心即是性。体遍故圆。无昧故明。具法可重故名为宝。元来自尔非适今也。故云本。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妙。再三叹美。故叠言之。悟即是觉。圆明性也。迷即不觉。妄身心也。不觉处觉。如像处镜。虚实可辨。今弃如镜之本性。执似像之身心。不辨虚实。斯为大失。故云认悟中迷。前云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今正指此颠倒处也 三叙妄。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无明体暗。故云晦昧。内有无明外现空相。故云为空。此则最初劫浊也。下文云。迷妄有虚空。又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此三细中业转二相。亦云同异。亦云动静。由此动静互相待故。于此二相暗中结成形色。即根身器界也。形色既现。想处其中。色想相杂。有知觉处成于根身。想澄凝处即是器界。此则第三现相也。以有境界缘故。牵起粗识。念念分别相续不断。故云聚缘内摇。此前二粗也。由念相续熏习不断。遂成分离。取六尘相流趣不息。故云趣外奔逸。此后二粗分离识也。从微至着。三细四粗为烦恼道。毕于此矣 四显执。

  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世人不知元是无明展转粗动。将此昏迷扰扰之相。便为真实心性。一从迷执决定不改。谓言我心在色身内。遂起有情无情之异有性无性之殊。认妄心为佛心。一何鄙见 五结迷。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根身种子属内。缘而执受。山河大地属外。但缘非执受。此之三境皆是赖耶相分。又此空界从迷妄生。识所变故。能变之识全是无明。迷真而起。亦无自体。能变所变皆是镜心所现影像。故前文云。汝身汝心皆是真心中所现物。不知此理。却执我心在色身内。故此结示 二约喻结指倒相。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如来藏有四义。故以海喻。永绝百非如海甚深。包含万有如海广大。无德不备如海珍宝。无法不现如海现影。其体湛寂不与妄染相应。故云澄清。即前甚深义也。百千者即前广大义也。不识是元清净体。故云弃之。只取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故云唯认等。全潮大瀛渤澥。皆海之异名也。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慜者 例前结指也。弃之大海是一迷也。认沤为海是倍迷也。垂手是正。执为倒。一迷也。竖手是倒认为正。倍迷也。前举事以验。后引喻以况。中间以法进退相例。正指倒相。皎然明白如何谓言是泯相耶。有智请详 三广约缘尘正显真见。以前文中。约对手观河。示见无生。相浅意深。犹成隐密。未为显了。不名正显。故科云粗论渐明也。今此已下。广对缘尘。破除名相。显此见性不落戏论。然后逐段会通。令知诸法虚妄本无所有。唯一菩提妙净明体。分明显会。故云正显真见也。文四。一显缘心非性二。一阿难述悟彰疑二。一述悟。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因佛广示颠倒显出真心。于能诠言音。悟所诠心地 二彰疑。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佛以言音诠此真性。今我领解复是缘心。所悟真性。能悟缘心。还同如来前所责言。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有何别耶。由是未敢认为心地。心有能生可依止义。喻之地也。言圆音者。以佛一一语言。遍穷生界。而其音韵常不杂乱。如起信疏解 二如来约喻显释二。一指定其非。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因声而有分别。此分别性即是生灭。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说既不可。听岂可耶。缘心者但缘语言文字。故云非得法性。若能忘怀合道。离能所相。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斯可名为真得法性 二喻显其失二。一执指亡月斥认能诠二。一喻二。一指月双迷。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指喻能诠言教。月喻所诠真理。若欲见月。须亡指以观之。若欲见性。须亡言而体之。不能亡言岂能见性。不能遗指岂识月轮。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指月俱迷。诠旨两失。在文可见 二明暗俱失。

  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言教属有为。无记故暗。真理属无为。性善故明。能喻可解 二合。

  汝亦如是 以法合喻如上所辨一客去主留责滞缘想二。一约法喻顺推有体三。一法。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若因佛说法生分别心。此分别心本无自性。故属缘尘。随尘有无。非是常住。但如其客 二喻。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明缘心随境往来。真心湛然常住。以客喻妄。以主喻真 三合。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如下经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二约缘尘反责无性三。一例成无性。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缘心若是真性。应如其主。何得随声来去。以离声时无分别故。岂同真心周遍法界湛然常住。随声之心既然。随色之心亦尔。故云岂唯等 二指同外宗。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 前举色声显心无体。亦合遍历香味触法。今此超过。故云乃至分别都无。

  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不可见故非色。缘会有故非空。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云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咀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性。计以为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即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谛不变。既无缠缚我即解脱。名为涅槃。如别处说。拘舍梨者。非即数论。是彼类耳。趣尔举也 三结责非主。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真心如主。妄想如客。客有来去。主无移动。若离法缘无分别性。显汝心性随尘各还。是则为客。云何名主 二示见性无还二。一阿难承前叙难。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 心性之言通于真妄。阿难执者是妄。如来示者为真。今以所执之生灭。疑于所示之妙明。故云则如来说云何无还。还犹灭也 二如来约相对辨三。一约权标指以许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 且者权宜之辞。权指阿难能见之心。为明元也。

  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此之明元非本真性。其犹捏目所见之月。本无所有。非月影者非水中之影也。水中月影从真月降。可喻妙应感而遂通。捏目所观全体虚妄。从病眼生。堪喻妄见本不可得。只就此见权示无还也 二约境可还以明辨二。一明境有还二。一列八境。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晦瞑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举此明暗通塞空有染净八种之相。皆仗因托缘以立其象也 二明各还。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此之八境既从缘有。还从缘无。有去有来。非同真见 二示见无还三。一标。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 能观八种之见。名为见精明性。既非缘生。当还何所。岂同八境各有所归 二释。

  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真见离缘。缘还见在。若随境去。后更谁观。境自有差。见且无别 三结。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八境可还。自非汝见。汝不还性正是汝真此若非真。孰为真耶 三就实彰迷以结责。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慜 前将八境。以对妄见权示无还。由是则知。本妙明心未尝生灭。本有真性迷而不知。却执缘尘自取流浪。如前文云。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然虽权指。意显即是。以末不离本故 三约体用重明二。一伸问。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云云何得知等 向下。更约用有优劣体无差异。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差别。故此答释分为二科。一约用优劣以略明。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得初果证。方断分别。故云未得无漏。自无定力。假他而见。故云承佛神力。借通令见者。意欲阿难信知自己见之真用有若是也。色界之首梵众梵辅大梵俱名初禅。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此云如意。亦云无贫。过去以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乐无所劣少。未入道时。为性多睡。为佛所呵。因是不寐。遂失明耳。佛教修天眼用见世事。因是修得。见三千界如观掌果。大论所明。大阿罗汉见小千界。大辟支见百佛界。诸佛见一切佛土。那律独见大千者。以彼遍修作意数故。于诸声闻天眼第一。今言阎浮者。以大千皆有阎浮。以别显总。亦不相违。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初地见百佛土。二地见千世界。乃至十地见无量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也。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佛具五眼三智。所见穷尽法界。已上四位。阶级所见。浅深不同。盖真见之用。随证所得。渐明渐远也。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隔纸瞙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藏。岂同前圣真见之用。斯则真见妄见前后五重。条然可辨。而云云何得知是我真往。胡不察焉 二约体非物以广辨二。一正辨见体非物三。一标尘。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分别者差别也。或可前尘留碍即是所分别之境 二敕拣。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 此标劝也。汝应于此所缘境中。试分自他令其差别。自即见性。他即物像。

  吾今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像 将请也。谁何也。我今请汝。于所见中详而择之。何者是汝见体。何者是其物像。此正劝令拣 三正辨二。一明非见之物是前尘。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极穷也。研穷汝之见性。自远至近。所见无非物像。非是汝之见性。芥小草也 二明非物之见是真性。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嘱。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物类虽殊。见性常一。不随境异。即是汝真。此显真见平等无差。汝前问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今明。境自差别。见性无殊。由是得知是汝真性 二广破展转执情二。一师资能见互缘破三。一正破。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汝若执言。汝能见心同所见物亦有差别。斯则见即是物。佛之见性亦合是物。应被汝见 二转破。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汝若执言。我与世尊同缘物时。世尊之见既着彼物。我见物时便是见佛之见。经文省略。但云见吾。此牒所计也。即便破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意云。我若不缘彼物之时名为不见。此不见体汝应合见。为何不见也。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自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三结破。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文之意。展转结归都有五重。以显阿难见性。经文存三。而隐二意。若具论者。合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亦不见吾见处。既不见吾见处。吾见自然非物。吾见若非是物。汝见亦非是物。汝见既非是物。云何非汝真见 二心境更观杂乱破三。一正破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又若汝执见性是物。亦应彼物即是于见。如是则应汝见物时。物亦见汝。斯则人物如何分辨。物体见性自然杂乱。物即是汝。汝即是物。世间一切俱不成立。如何名为安立谛耶 二显是。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若汝现见物时。宛然分辨。阿难非佛。佛非阿难。此则世间显然安立。皆汝见性周遍了知。此周遍性若非汝真。复是何耶。故结云非汝而谁 三斥疑。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责其不认也。此是汝之真性能性于汝。谓性一切心也。前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不自识。却从他求。岂不迷倒。此之大意。明真见离缘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用无边。平等清净体非差别。用释前文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四就疑难广释四。一见性缩断疑三。一伸疑。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叙见近远也。因前开示虽了是真。洎观远近不无疑悔。四天宫殿与日月齐。同四万由旬。娑婆此云堪忍。大千界之都名。今举总显别也。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庑堂下也。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是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一界初天也。一室讲堂也。借力见宽。自力见狭。宽狭既着。缩断堪疑。犹豫在怀。故云不知斯义所在。以阿难未证真如。未发真用。佛随外相对物辨真。既未亲证。故难领会。此之疑意。亦约外相以明缩断。乘前起难以洗物情 二正破三。一总斥其非。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大小内外对待假立。俱属前尘。能见真心何舒何卷。故此总责令知其非 二举喻释义四。一双问。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器喻前尘。空喻见性。空之方圆喻疑见舒缩 二双破。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方器中空若定方者。除去方器别着圆器。此处虚空应无圆相。若言虚空不定方者。显是方器无方虚空 三合显。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汝疑见性缩断。要在一义决定。见性之义犹如虚空。虚空岂有方圆而可在耶。此明真见周遍无有方所如彼虚空。故涅槃云。有常之法遍一切处。虚空常故无处不遍。如来亦尔。遍一切处。是故为常。无常之法此有彼无。如来不尔。是故为常 四会释。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入达解也。若欲达解无方圆义。但去器之方圆不可更除虚空方相。若欲达解无大小义。但去尘境大小。不可说言见性宽狭 三就疑难破二。一以延破缩疑。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汝执言缩见成小。应可引见令伸等到日边挽引齐等。面犹边也 二以续破断疑。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窦孔穴也。若执夹令见断。应可接之令见相续。若相接者应有续迹 三会通二。一迷心执境。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迷真性之已。成色心之物。色心既成。真性即隐。故云失于本心。前文云能生诸缘缘所遣者。境从心变。心随境转。故见大小之异内外之殊不能离缘观性。但知随境生执。故有前来种种疑倒 二悟物同真。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若了色心。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斯则了妄唯真无物可转为真转物。背尘合觉同诸佛矣。身心圆明者。身圆明则毛端现土。心圆明则遍照法界。此乃悟物咸真。即成妙用。故下文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乃至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然上诸文。俱约对境辨见显不生灭。如对手之开合。身之迁变。境之可还。物之差别。粗相而辨。密示生灭即不生灭。尚见外境是生灭法。今此会通。令了心之与境皆是迷己所成。无心外法可以相对。则法法皆如。尘尘咸遍。分明显示令悟本真同如来耳。下文纵有破诸疑难。一一随文。会通皆此意也 二破见性离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了会通万法之旨。便谓如来令转前物成我真见。物若是见。此则见性离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若此物处见精。定是我之真性。显是此性在我眼前已离我体。此眼前见既是真我。现今身心须不是我。复是何物 二难。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 若以现理而推。今此身心实有分别。缘于境界。彼在前见。且无别(彼列反)识分辨我身。彼若实我真心令我见者。彼既真我。我应非我 三结。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唯垂大慈。开发未悟 设使彼见能有分辨。何殊前难汝既见物物亦见汝则诸世间不成安立 二广破三。一如来破其疑三。一标指其非。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前显诸法唯心。故云若能转物。不了斯旨。妄谓见在眼前。虽形其言。实无斯理 二牒疑立理。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设若眼前可见。应有处所可指。岂成真见离名绝相 三依理正破二。一约离物以推是见三。一推征其体四。一令观物象。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物象差异。巨细虽殊。形相既分。必归指示 二劝指见精。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见性若在汝前。便同物像。可指见性如何 三以理推征。

  阿难当知。若空见是。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诸像虽差。不离空有。故将二事。以辨是见也 四使其明示。

  汝可微细披剥万像。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披开。剥折。析辨也。物像现前纤洪咸见。应于此处开析分辨。令此见精分明出现。如诸物像更无迷乱 二答释不能二。一述已不能。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目观手指但见缘尘。于诸物中不辨是见 二引他况已。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像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若如佛说。令指见精。分明无惑。至于证真大菩萨等。亦不能于诸物之中分出其见。况我声闻初学者乎 三印成难辨。

  佛言。如是如是 印其不能分出见性 二约即物以推非见四。一牒前无是。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既不能于物中辨出见性。斯则所指咸物无于是见。既无是见应即非见。故下征之 二征此有非。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像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所指物像既不是见。反应非见。若了唯真。更无是见非见。以不了故随语生执。洎乎征诘。罔知所从。向下会通皎然可见 三答释不知。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像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先答不知也。何以下释不知所以。若也树不是见。应离能见之外见所不及。云何现今复见于树。又若此树即是于见。云何更名此以为树。空例此释。离之既不可。即之又难明。进退研之。未知所适 四印成难晓。

  佛言。如是如是 如汝所辨。无非见者无乃是乎。故云如是 二大众失其守。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茫然者暝昧不明也。是见义既失。非见理复乖。终始难明。守归何所。而不知能见所缘俱为劳相。是非即离。咸是缘尘。既法空之慧未开。智障之惑难破由是非无学者。一时惶悚 三法王安其意。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变动。慑惧也。世间王者尚无二语。何况法王亲证而说。故云如所如说。佛有五语。谓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无伪曰真。称理曰实。不变曰如。心境相应曰不诳。悬见未然曰不异也。知时知机应根而说。岂同外道不死矫乱。四种矫乱。至下当辨。此意所明。是非双离。心境俱融。显真妙体无戏论相。故令谛而思惟。不须心辱哀慕◎三会通二。一文殊旁为请问三。一叙其不悟。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大众茫然不知所措。虽闻安慰令谛思惟。智慧不明。罔解所问。文殊智德旁为发机。先叙不悟。后方请示。言二种者。谓于色空之上。辨于精见是与非是之二义也 二出其因由。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像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自是是非难明。非谓善根鲜少故此惶悚。畴昔往日也 三为其请问。

  唯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像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阿难前云无是见者无非见者。如来一一印许。意令于真法界达无是非。及至魂虑变慑。又嘱汝谛思惟。深欲令了法界一相。文殊愍众。请佛明示。此见与缘元是何物。无是非相 二如来正与会通三。一显诸法唯真是非双绝。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 自住之定即首楞严三昧也。诸法如幻法界一相。起信云。诸佛已离业识。无自他相见。登地已上分证此法。亦如佛见也。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 见谓识体。见缘即根。是增上缘。能生识故。所想相即境也。是所缘缘。牵生识故。下文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或可见即是根见缘即境。所想相即识。此根境识即十八界。摄一切尽。即龙树四句中因缘所生法也。

  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此根境识。从妄心有。其体元无。如空中华翳病故见。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故空华。此则我说即是空。

  此见及缘 虽如幻华本无其体。世俗谛中说名根境。即亦名为假名。

  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诸法无体。不觉故有。不觉即觉。元是菩提。起信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下经亦云。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即亦是中道义也。文殊前问。此诸物像及此见精元是何物等。故佛答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此则显一真法界离性离相。圆收诸法无不是如。云何更说是见非见。即洗涤前来缘尘辨见。或见或尘是非之相。若不以三昧遣荡。何能契此一如。故净名息言。意在于此 二引文殊为例二相元无三。一引例二。一问。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佛意问云。如汝文殊。是一体性。吾欲于此更立是名为是文殊。复欲于此立一无名为无文殊。为得已否。意显一真体上不立是名不立无相。是即对非以立。无即待有而称。是非有无戏论之见。岂会一真。前约观门无是非相。唯证乃知。若不指事以明。未证如何领解。故托文殊以明一相 二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先答无是。若立是者。即须对非便有二相。故云则二文殊。次答无无。若立无者即成断灭。将何名为真文殊体。但于真体无是非相。亦不可说真体全无。见之与缘亦复如是。同是一真故无二相也 二合显。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此见及缘皆是妄心分别故有。说何为是而更立非。若了法界一相咸是一如。即同文殊无是非相。故云亦复如是 三重喻。

  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本唯一月。未曾有二。病眼不了。二相俄生。既知第二无体。更欲名谁为是月非月 三指妄显真结成得失。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妄想若存。心境难脱。故不能出是非是相。若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唯一妙觉湛然周遍。于中更无是相非相。指即是见也。非指即非见也。但文变耳。然文字法师。困于章句。竟不能通一相一味者。莫不竞执空华争驰二月攻乎异端。彼我天隔。苟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斯则随顺觉性。云何更容是非是相于其间哉。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三破因缘自然疑二。一破自然二。一伸难三。一外计同真难。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觉之缘由行相也。周遍无生即是其缘。

  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婆罗门此云梵志。或净志。投灰等即苦行外道。裸形披发。鞭缠棘刺。五热炙身也。我遍十方者。此外道不知阿赖耶识为界趣生本含藏种子惑润受生。遂计身中有一神我常在不灭处处受生遍十方界。彼之所说计我行相。似滥真觉。故云有何差别 二自语相违难。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毗楞伽此云能种种现。佛于彼山。为大惠菩萨说楞伽经。明诸因缘。破彼外道执自然见。因缘之义非是外道所知境故 三双结请开示。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今观觉性。本是无生。离诸虚妄。有似不同楞伽所说。与彼外道自然执见如何分辨。此不知如来随宜说法。在楞伽时。为破外道不了业种熏习感外增上。遂即妄计乌自然黑鹤自然白等。故佛说有因缘。约世间相缘起道理。今此直明一真法性。岂同因缘随他意语耶 二正破二。一牒疑审定。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示方便者。约理约事。就喻就境。一一无非显真实性。尚此不了。迷作自然。若是自然必须有体。如何甄别 二就缘推破二。一征。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自然之体为何所在。故约四境。以问显体无得 二破。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若四境即是见之自体。则互相乖反。为自不成。随属一境即不见三。今汝不然。云何妄执 二破因缘二。一翻前为难三。一伸难。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既非自然。必是因缘。因缘之义无常生灭。此有彼无。体非周遍。岂同觉性湛然常住圆满十方。行相相违。故云云何合因缘性 二正破二。一破因义二。一征。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以境为因有此见性。故云因见。还以四境征其见因 二破。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四境相违。一三互阙。为因不成 二破缘二。一征。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因亲缘疏。分为二门。互相违破。四义征讫 二破。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如文 三会通二。一亡相显法。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 所亡之相通有八句。谓因缘也。自然也。是也非也。此四是病。非因缘非自然非是非非。此四是药。经文从非因缘下三句。双亡因缘自然之药病。谓非因缘非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不因缘义在自然中也。无非下二句。双亡是非之药病。谓无非无不非。无是无不是。药病俱亡。无迹可滞。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云离一切相。以前诸相皆是虚妄遍计执故。

  即一切法 精觉妙明。非别有体。但于诸法远离前来虚妄遍执。即是圆成妙觉明性。故起信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唯识亦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又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下经广辨。须预此知 二结责滞情。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因缘自然等皆是世间戏论名相。如何以此于真觉中举心分别。如下文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名相手掌摩真觉空。劳黩自为。一无所益 二引经为难三。一伸难。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此依俗谛具缘能见为难。唯识说九缘。此唯出四。约小乘义。减大五缘。心即分别缘也 二正破三。一总示双征。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说第一义。故非诸相。今以世谛因缘为难。如说镜体明净以像差别为难。于理如何。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征问世谛见与不见之由 二别答双难二。一答。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此举由一明缘。以答见种种相。世间之法假因托缘方始名见。非是离相湛然之见。如下文云。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 三难二。一正难。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若无明相名不见者。暗时无明应不见暗。若实见暗。只可说无明相。不可说为无见也 二反难。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若汝执言。虽然见暗只名不见。以不见明故。此牒计也。次即破云。今虽见明。亦合名为不见。以不见暗故。若立见明为见。见暗亦合名见。若立见暗为不见。见明亦合名不见。故云俱名不见也 三结成俱见。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明暗自有相陵。见性未曾移动。斯则见相见暗。俱名为见。不可说言见暗之时名为不见 三会通二。一结显会通三。一会前见性非他所成。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时 明等四境自属前尘。见性未曾生灭。虽见四境。而非四境成就于见。译人巧略。故别列而总结也。若欲经文当句中具者。应云。见明之时。见非是明成就。乃至见非是塞成就。此之四见古今多解。不看前文及此非字。但见成就之语。便别作意度解释。文无连贯。旨非起尽。孤然作解。岂称佛心。然此经意。明真见不假明暗等缘。而体常照。故下经云。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等。见性既然。闻性亦尔。故下文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岂得复言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耶 二克尔见体离自见相。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前约信解行位明此真见。不逐缘生。不因境起。仍留真见不亡自相。今此所明。约见道已去直至极果。真用显发。照真体时。体之与用俱非见相。若以上见为用下见为体。用照体时。理智㳷然。无体可得。用相亦亡。故云见非是见。若以上见为体下见为用。体发用时。无法可照。亦不名见。若以上见为真下见为妄。真觉妄时。无妄可得。亦不名见。唯一法界无二相故。斯则由无相境发无缘智。以无缘智缘无相境。境智冥合。如水投水。不可分别说名为见。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真见自体尚离见相。无体可得。岂令见用照所及乎。又见体尚无体。岂及有见用。又所觉之妄。尚无有体。能觉之见岂能及乎。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此则结责。以世间戏论名相。分别真见也。或可从见犹离见下。名结真离妄。意云。真见自体。离自见相。尚不可以见之名字之所能及。云何更说属乎因缘及自然等耶 三责小无识劝进大途。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实相无相。即见无见。识劣智昧。无法空慧。如何通达。故劝善思不怠。大行可庶几矣 二酬请广释三。一承前置请。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 指已闻也。已知真见。非是因缘及自然相。

  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述未悟也。心中犹疑此见和合与不和合。未得开解。是一迷闷。

  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和合等义。尚未明白。何堪更闻见非是见。斯则醉更洪饮。孰能醒悟。故云重增迷闷。

  伏愿弘慈。施大惠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求法空智。名施大惠目。见实相理。名觉心明净。此明真见离缘绝相言思不及。非二乘境界。故增迷闷。不承决择孰能通晓。故垂泪礼请也 二总告许宣。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罗尼此云总持。然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若指下文神咒。即多字也。若显实相妙理。即无字也。今此所明真觉妙心。是诸三昧妙修行门之基址。故若不通达而修行者。皆为邪僻。故指此法为通衢耳。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此之妙心。若欲众生生信解者。故可诠辩种种开示。若欲明证亲显此境。应以微密观照奢摩他中现量所得。离诸分别。方为亲证。故起信中说。离言真如是观智境。依言真如是生信境。今斥多闻强记不修理观。故于此境心犹未了。故般若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菩提 三举事开晓三。一双标二见。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一念心动。名为分别。动故有见。俱无实体。故云见妄。此一念动无别所依。只迷一真忽然而起。故名当处发生。此即无明无始义也。起信云。以不达一法界故。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即此无明动心。名之为业。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云当业轮转。此显无始根本无明亦名为业亦名见妄。如下文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名为劫浊也。妄见是一。约人分二。故有同别之名。众生望佛。见无见殊。又众生妄识。缘境有异。故名别业。如下文云。见我及汝并诸世间皆即见眚。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起信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应知未离业识。则皆有见。无见即真。有见皆妄。故云妄见。此之妄见。约众生界。彼彼皆然。故云同分。是知。妄见是一。约人名异。故不可将常途二业而得相配。恐失经旨。下文即云。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问阿难此疑见见非见。故请开示。如来何故不便直答。而却广明二种妄见耶。答若不广示妄见有见。不能显于真见无见。若据阿难所疑。既名真见。合须有见。如何却云见见非见。若见无见。应不名为见精明元。而不知寂而常照故名真见。照而常寂故非是见。故佛广约一人多人。对辩真妄见无见异。应知。未离无明眚病。俱名有见。眚病若亡。彼见精真。故不名见。如下细辩 二双释能喻二。一别业三。一别征略示。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目喻真见。眚喻业相。眚因热气逼成。业因无明所动。灯喻法性。夜见喻妄见。圆影喻五蕴。斯则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以有境界缘故起心分别等 二广破即离二。一别破二。一破即灯即见。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 若此圆影是灯上现。无眚之人应合俱见。何以独有眚人自观。余无见者。

  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影若从彼眚者见发。其见尔时已成于影。不合名见。见圆影者复是何物。色即影也 二破离灯离见。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旁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若离灯外别有圆影。旁见余物何无影出。色若离见别有体者。不合眚眼见于圆影。几案属。筵席也 二总结。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 色灯光也。灯实有光。不曾有影。今见影者乃是眚病使之然也。以此而推。所见之影能见之见俱为眚病。

  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见无眚病之人。自然无影可缘。说谁是灯是见非灯非见。亦可见是了知义。了知五影是眚所成。则无执影之病。终不说影有生处也。下文云。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三重以喻显二。一喻。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非是真月之体。又非水中之影。但是捺目根识参差。故见二相。其实无体。如彼圆影目眚所成无体可得。

  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捏犹月也。非形见也。非见形也。智人不言此月生处是形是见离形离见。译人用巧。变其文耳 二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以喻显喻合前可见 二同分二。一通列外报。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水中可居曰洲。三千总号。阎浮中而复大者是此五天也。括结。量数也。国域也。有限域也 二别示业缘。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 两国二土也。众生秽土以有漏识为体。烦恼造业所共感故。诸佛净土以无漏智为体。真如净用之所现故。晕适谓日月之晕。适近也。近日月也。

  佩玦 玉器也。妖气近日月。如佩玦之形。人之所佩或环或琨或玦。今气如之也。

  彗孛飞流 此皆妖星。其光似帚。孛孛然起。绝迹而去曰飞。光迹相连曰流。

  负耳虹霓 气负日边。如耳之有珥也。雄曰虹。雌曰霓。即阴阳之精也。

  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所现不一。故云种种。皆是灾恶所表前相。凡夫五浊同业共感。如恶相国。诸佛净土唯一清净。如不见国 三双例所喻二。一总标。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进例于法。退例于喻。互相合显。以明见与无见也 二别例二。一例合别业二。一举喻例法二。一能喻灯眚二。一示妄。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 妄心变起。似有不真。眚病所生。故非色造 二显真。

  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若知五影因眚故见。终不执影是实有体。既无所见。能见何立。故无见咎。此约喻释见无见也 二所喻心境二。一示妄。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国土众生依正二报。皆是妄念分别故有。若离于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华严云。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二显真。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 见之与境皆如空华本无所有。故云似现前境。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云元我觉明 二重释结酬二。一寄喻重释。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 觉犹见也。若见实有所缘之境及能缘见皆是眚病。以能所缘如空华故。或可见与所缘已俱是眚。若起觉智觉此二空。此能觉者亦是眚也。圆觉亦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此显真觉妙明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湛然常住。故非眚也。言觉缘者。觉之缘由行相也。如前文云。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等。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 此双结真妄也。若起能觉。觉于所觉俱是眚病。真觉之体非能所中。故云觉非眚中。

  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此无能所。本觉明心名为见见。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于此岂名见闻知等。然一切众生。自无始来。由见闻知以为病本。分能立所。颠倒从生。今闻非见。硕乖先志。于是迷闷。由此广示妄故有见真元无见。是故指云。此实见见。云何可立觉闻知见。圆觉经中无知觉明。正同此也 二寄喻结酬。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分别彼此生佛依正。皆属见妄。无见妄者说名真精。故此真精无境可见。故不名见。如前观灯有圆影者皆属于眚。见若无眚。说名净眼。此真净眼无影可见。故不名见。此则结酬前问见非是见也 二例合同分二。一举喻例法二。一能喻一多理齐。

  阿难。若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 一人所见与多人同。由眚病故见圆影出。由瘴恶故感灾祥起。瘴即病也。将有恶病预见此事。

  俱是无始妄见所生 约法双结。汝及众生。一多虽殊。分别世间业果众生。更无有异。斯则俱是无始无明分别见妄。反显真心本非见也 二所喻心境俱妄。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从一众生。至十方众生。以少及多。若依若正。皆由不了一法界相。于无漏心忽起见妄。而分见闻觉知。以为虚妄病缘。遂见一切差别境界。生之与死俱不离妄。故云和合。和合者不相离义也。故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起信亦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二息妄归真。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三相应染名为和合。三不相应名不和合。此是粗细妄念。起信名为染心。是生死本。轮回之因。若能远离即灭生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于斯成就。故云圆满。即同起信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四破和合非合疑二。一牒前未晓。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前文叙云。诸和合相及不和合。心犹未开。故今牒也。然因缘。自然。和合。非和合。义虽无别。诠言有殊。故随其门一一遍破。以世间人说能证智是菩提心。假因仗缘和合而生。其所证理名为涅槃。不从因缘但了因所了。一向偏执有为无为二性全别。不知如来常依二谛说法。遂成戏论。皆障一真法界。能所宛然。微细法执。故今破之 二别破疑情二。一破和合疑二。一指出疑情。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执方便教依安立说。遂疑胜义一真菩提从和合有。生住异灭是无常性。即违净名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乃至无为是菩提无生住异灭故 二正破和合二。一破和二。一总征。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见若是和。和必从境。故举此四境。总而征之 二别破二。一就明推破四。一明见相杂何形。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辩。杂何形像 明属前境。见属内心。齐何处所而论其杂。见之与相。目击可辩。若其相杂。作何形像 二若见不见非理。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若此杂相不可见者。应亦不见明相。云何现见于明。若此杂相即可见者。杂中有见。应合见见 三互遍失其和义。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若一切处遍是于见。则无明相可和。若一切处总是于明。则无有见可杂 四俱亡立理不成。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心境不同。能所殊体。故云必异。明见若杂。各失其义。明则非明。见亦非见。二义既失名字亦亡。犹如微尘与水相和。但名泥团。不名尘水。明见既失将何名和。故云非义也 二略例余尘。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明相既尔余境亦然 二破合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和则如水杂尘。合则如函与盖。故成二门 二别破二。一就明推破二。一正推破。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见与明合。暗相现时明相必灭。既与明合。应随明灭。不应见暗。设使不灭亦不见暗。以此不与诸暗合故。合即有见。不合无见。如鼻闻香 二破转救。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彼若救云。我此见性虽不与暗合。无妨见暗。斯有何失。故此牒云。若见暗时不与暗合。随即破云与明合者应非见明。若许不合有见。即应合必无见。复云何言见与明合了明非暗。故知。见明而无合义。和合见性既而不成。菩提证心因和合有。从兹破矣 二略例余尘。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如文 二破非和合疑二。一述所解。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由前破菩提心不从因缘和合而得。便计离缘别有体性。执菩提心有别异相从分别生。还成法执障一真性。故今破之。净名云。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二破所计二。一破非和三。一牒计总征。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此总牒别征如文可解 二就明推破二。一非和宛成其畔。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若见明时明见不和。明之与见应分边际。汝今细审。于见于明。齐何处所而论边畔 二不及畔义全乖。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如或定不相和。见应缘明不及。尚自不知明相。约何以分畔义 三略例余尘。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如文二破非合三。一总征。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四义征讫 二别破。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若见明时不与明合。明见二性应相乖异。如牛之角。敌对各立。曾不相应。亦如耳根对于明缘。何曾相触。耳但闻声。不缘明故。若以此例见。须不知明相所在。若无明相亦不显见。明见既无。如何分别合与非合二种义耶 三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已上破妄显真。唯约心见二门。历缘对境以辨。虽有会通。止就一门而显。次下备约三科七大一切法上。即妄显真。即相显性。广斥世间虚妄分别。说有因缘及自然性。而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岂唯心见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来。文五。一正就三科显性二。一会缘入实以总标四。一总指咸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总指诸相。前文虽就眼之一门。显真见体离缘绝相非生非灭。略会见之与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而未明三科诸法皆如幻化。故此指也。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假托虚伪妄设情。名称幻。无而忽有毕竟无体。称之曰化。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此诸幻相本无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故云当处出生。生即无生。本自寂灭。故云随处灭尽。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彼之无生即此灭尽也。以妄见取似有浮相。毕竟无体犹如幻事。故云幻妄称相。无体之处。元是菩提妙觉明性。故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问幻相不实毕竟无体。何得复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答譬如空华。由依翳病观空故有。离空无别华相。空华虽无自性。然以虚空为所依体。若翳病差。华相虽灭。空性不灭。诸法性相亦复如是。幻相虽灭。真性不动。问若如是者。斯则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何得一体立真立妄。答亦如空华翳者妄见。若无翳目。唯见晴空而无华相。故知万法虽真。唯证乃知。非是识心之所能见。以凡夫人。心识粗动。唯见世间粗动之相。执此粗相。为相所碍不见真性。故前文云。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故今广破。执丧空明。因兹悟入佛之知见。故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前文亦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皆斯义也 二别列诸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诸法名数不能尽言。但举三科。自摄一切。故云乃至。三科者。谓蕴处界。今于处中别出六根。故有六入。此之三科乃是世间虚妄分别。幻因缘合假名为生。幻因缘离假名为灭。实无有体可生可灭 三斥迷圆实。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殊不知者。斥其异乎能知也。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非三世法。故无去来。生灭去来既不可得。如来藏性元自常住本不曾动。周遍湛寂。众生迷倒为物所转。殊不觉知。是迷圆实也 四结显超情。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了毕竟也。迷悟生佛也。亦真妄也。生佛真妄去来生死。一切对待。情谓故有。一真如性尚无此名。况有诸法对待相耶。情忘体现。毕竟无得 二破执显真以别释。四一破五阴二。一总征。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梵云塞健陀。此云蕴。古翻为阴。蕴是积聚。阴是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此阴有五。摄有为尽。前文总标乃至五阴等皆如来藏。今此别征。逐科推检。令知虚妄本非因缘及自然有。元是藏体妙真如性 二别破五。一色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喻真性本空也。目喻智。空喻理。以果海无别色声。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

  其人无故。不动目晴。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迷真起妄也。故事也。瞪直视貌。不由别事。只因自不动目直视于空。目晴劳倦遂见华相。或见毛轮第二月等。故云一切。色阴亦尔。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动念。现六尘境。即色阴起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空元无华。妄见生起。说谁出来。真元无色。妄分质碍。复何从所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破空生也。见华既从空生。不见应从空入。空无内外。何出入之有。设有出入即是实色。不合名空。既非虚空。云何华出。见实物时无华生故。如阿难体是其实色。见汝体时。岂更容有阿难出耶。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此不破目出。如人从屋出必有入。目既有见能出于华。华应有见。从目出去能华于空。自空归目合见于眼。若此华性虽从目出。而无有见。斯但为翳既从目出去翳虚空。归目之时应合翳眼。若汝执言实不成翳无妨见华。既无翳目。而能见华。见晴明空应是翳眼。云何见空号清明眼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华无所出。色阴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灭。而有说为因缘自然者真为虚妄 二受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喻一真也。宴静。调和。适悦也。骸体也。忘生忘形也。身肢安静。恬然畅适。而无苦乐二境相逼。忽然如其无形一般。斯盖但以舍受相应。不觉此形之有生也。李陵云。每一念至忽如忘生。法中可知。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熟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起妄也。妄本无因故云无故。真妄和合如二手相摩。阿赖耶识变起世间。故云生涩滑等。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识。根境识三和合生触。触是受因。从此领纳。故知受阴无明妄念。迷真和合假托而生。故下破之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冷暖本无。手合故有。故云幻触。受阴不实。妄缘假生。故无来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破空生也。虚空平等无所不在。岂能选择不触乎身而触于掌。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已下破掌出。若此涩滑从掌而出。掌未合时何无涩滑。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脱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若汝执言。掌虽生触。须待合时此触方出。若尔合既触出。离应触入。若触入时。所经之处应亦觉知触入踪迹。若实觉知。触常在体。应须常知。何待合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知幻触能生于受。推其触性都无。故知受阴虚妄也 三想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想谓取像。想像不实。从虚妄有。故以说酢水生思崖酸起为喻。因说想酸。因思想峻。故有水酸。以想喻想。近取譬耳 酢音醋 二约喻广破三。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以水喻想。今推酢说。说既不有。水从何生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因人说梅。梅何有说。故非梅生。若因人说水便口流。口既流水。应合闻说。何用耳闻。口若不闻唯耳闻者。耳既闻说。亦合流水。故云此水何不耳中流出。说不得梅。梅不至口。耳自闻说。水却口流。说梅与水二俱叵得 三类思崖。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类说应云。如是崖想。不从崖生。不从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从足入。足应有思。何须心想。若独心思。此酸只应心中自有。何以足心却有酸涩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酢思崖。水酸形体。想像虚伪。能所俱空。元是菩提妙觉明性。何因缘自然之有耶 四行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行以迁流造作为义。刹那无常念念迁谢。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无有休息。故以瀑流波浪相续无逾越义以为喻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即空即水。离空离水。求瀑流体俱不可得。行阴亦尔。本无生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破空生流也。流从空生。空体常在流应常生。虚空性遍流亦应遍。斯则俱见瀑流。应无世界。又如何分水陆空行耶。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破水生流也。流从水生。水与瀑流两体应异。水为能生。流为所生。如树生果。果不是树。二俱现在。今且不然。如何因水耶。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破流即水也。流相漂动。水相澄清。若此漂动便是水相者。至澄清时应非是水。暴流漂动已是水故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破离空离水也。离空有流。空且无外。何离之有。若离水有。水外求波。故应非理。流既无生。行阴元寂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可解 五识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远饷他国者。阿赖耶识为业所使随处受生。此阴若灭彼阴续生。如人擎空远饷千里。死有至时。诸根不通。如塞两孔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虚空非出入。喻识无往来。既无往来。将何为识而了别耶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彼方瓶来方也。名本瓶地。空若彼方来于此方。本瓶来处应少虚空。本处既无所少。应知非彼方来。瓶倒之地名为此方。若此方空入于瓶内。先合见空从瓶而出方知空入。出空既无。入空何有。空既无出入。识何曾往来。又此方入者入此方也。其文易解 三结成虚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可解。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第二破六入。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境入之处也。亦是识生处故。然根境二法俱识生处。今分六根别破故。独以根为入也。文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如五蕴初解 二别破六。一眼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借前色阴中见华瞪目。以为喻也。目睛喻觉性。瞪发劳喻妄念忽生。兼目与劳等。即此眼根能结所结。起不离真。故云同是菩提。经文语略。若细论之。即净目喻觉性。因瞪发劳。喻无明不了故成念动。由发劳故见空中华。喻由念动故现妄境界及根身等。兼目与劳下约喻指法也。目即无明动。心劳即所现根境及能见心。此之心境及与动念。俱是菩萨性中无明劳相。无体可得。虚妄发生。犹如瞪目见空中华俱为劳也 二约尘辨无。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像。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既因动心现妄境界。于此妄境派成根尘。互为对待相形而立。本无自性。体不可得。下文云。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犹如交芦。故云因于明暗发见居中。尘既发根。根还取境。根境既备方成见性。故云吸此名见性等。既因取境而得名见。故知此见从影像生。像喻尘也。起信云。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明暗尚如影象无体可得。况所发见而有体耶。故云离彼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前文虽云因于明暗。为显根性本无假他而有。就妄分别而似有因。今以四处推穷。体无生处。故此标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像。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初破境生。境中自有明暗相背。因明即不见暗。以暗时无明见随明灭故。因暗反此。次破根生。根生即不假明暗。明暗不来。根无自性。此中言根生者。以自望自。非谓破识。亦可胜义望世俗根故云根生。次破空生。若言虚空能生胜义在浮尘内。进既观像。退应观根。又空中自能有见。何关汝之眼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解 二耳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耳喻真性。手喻无明。真妄和合名塞。动念初起名劳。由念动故境现。如头作声。兼耳与劳下。此之动念与妄境界。能结之心所现之境。皆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视。故亦言瞪 二约尘辨无。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像。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尘既发根。根还取境。根境相待闻始得成。故此耳根离尘无体。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先破境生。境有动静。闻一则不闻一。以随能生有生灭故。次破根生。不假动静闻亦无故。后破空生。空若有闻自成于根。又空自闻。岂干于耳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鼻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鼻喻真性。外风喻无明。畜谓缩气。喻真妄和合。劳喻心动。冷触香臭喻妄境。余文如前 二终尘辨无。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像。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释如前文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通塞根空俱无生处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先破境生。通塞互破可知。发明显了也。次破根生。根生则无境。无境则无根。由尘发知故。机亦根也。次破空生。前则闻境。归则嗅根。空自闻香。汝鼻何用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舌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舌根不动喻真。吻喻无明。舐喻真与妄合。劳即念动。念动故境生。如甜苦淡。问甜苦由劳故生。可喻妄境。淡是舌根不动。合喻于真。为何喻境。答元来不动可以喻真。今以由动故显不动。既是形待。故成妄矣。如下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余如文 二约尘显无。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像。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从境从根从空亦如前释。虚空自味者。味犹尝也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身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二手喻真妄。合喻真妄和合。真有不守自性随缘成根境等。如随冷热缘成冷热手。问二手之中何手喻真。答以势劣者喻真。思之。余如文 二约尘辨无。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像。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破境生。更约违顺二相。广其道理。例前离合。次根生空生皆如文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意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 人喻真性。本自觉故。劳倦则眠喻无。明迷真。性不了故。睡熟喻动念现境。谓睡故成梦。梦具心境。心喻业转。境喻现相。寤喻事识。事识取所现境。分别染净。不了自心所现。见从外来。如忆梦中之事不得明了。故云览尘斯忆失忆为忘也。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已上总指生灭。结成意根。梦中现境因睡故有。脱礼是假。既睡寤已。不了假有。览而忆想。谓是其实。名为颠倒生住异灭。寤寐忆忘皆生灭也。法中亦尔。动心现境已是虚妄。事识不了见境实有。名为颠倒。境与分别。前后讹替念念移易。名生住异灭。览此生灭全归意根。熏习不断。念念分别。名意根耳。能分别意。所分别境。皆是觉性之中无明劳相 二约尘辨无。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 集聚也。中犹内也。吸撮皆取也。由生灭境。引发集聚内觉知性。此之觉知。常取生灭。于内分别。非同前五照外境界。故名内尘。以意根内缘不缘外故。即前文中聚缘内摇也。

  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拣异前五也。逆流犹返缘也。地处也。前五但顺取外境。不能返缘内尘。名此内尘为缘不及处。此不及处。唯意根合。即此合处。为意知根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先约寤寐次约生。灭法喻虽二俱破境生。皆互有互亡也。次破根生。意根无相。约寤寐显寤能思察。寐则成梦。知是意根。今破寤寐自是身之开合非于意根。列子云。其寤也形开。其寐也形交。交即合也。庄子亦云其寐也畜交其觉也形开意云。寤寐无体。自随于身。非是意根。应知意根毕竟叵得。若从空生。故为不可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意入处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破十二处。此则正破境也。文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前已总标。今别征起以显藏性 二别破六。一眼色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处以生门为义。六根六境是识生处。根已前破。今正破境。然亦以根相对而破。故双问色生眼生等也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破根生境也。初二句牒。见空非色下破境有色空。今以色空相对而破。此破色也。若见空时则无有色。根既生色。名为色性。应合销亡。能生既亡。所生何有。故云显发一切都无。此则空现色销也。色相下有二义。一空不自显。由色所显。今既无色。从谁显空。又能生根同是色法。色相既亡。根亦随灭。根既已灭复欲将何以了空质。此则空无色显也。空亦如是者。例破生空也。行相如色。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破境生根也。初二句牒。观空下破。此亦色空相对而破。此破色也。色既生根。观空之时色已销灭。从谁生根而了于空。又色能显空。见空之时色已销灭。从谁显空。下色之一字。义含空能生见。例色应知。单破双结。妙尽译旨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见与见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无处所者无生处也。余文可见 二耳声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此约耳听钟鼓二音。以破根境往来之相也。若知二俱虚妄。何往何来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破声来耳处也。初二句牒。如我下破。初举喻。佛音声也。城耳根也。林钟鼓也。此声下例破。声既来汝耳边。此声已离钟鼓。只合汝自独闻。不合他人亦听。今且不尔。一切皆闻。应知声无来往。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破耳往声处也。初二句牒。如我下破。初举喻。佛喻耳根。祇园喻鼓。城喻阿难。汝闻下例破。耳根既往鼓处。阿难应阙耳根。钟声与鼓齐鸣。不合更闻钟响。况余声耶。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双结不成闻义也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鼻香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此中但问境之生处。不同前文根境对破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破根生也。初牒。称鼻下正破。称汝下纵破。设许汝鼻能生于香。生义虽成闻义不立。以但能出香。不从外入与鼻合故。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破空生也。空性常住应常有香。若常有香。何须烧木方闻香气。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破木生也。此约所见烟相粗显而破。不论其气。若以烟表。实谓未通。故云其烟腾空未及遥远也。烟犹在近。闻已远通。故知其香不从木发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舌味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破根生也。初标。在汝下五破。一舌不知多味也。若以味从舌。味应无别也。若不下纵破。设若汝许味不别者。味既不分。何成知味。若变下破味变舌应多体也。初二句反破。后二句结破。此则以舌从味。舌便成多。今汝不然。故云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破境生也。初三句正破。味若生食应不假根。无根别食焉能成味。若成味者食须有识。若无识者云何自知。又食下纵破。设许食自能知。即同他人尝味。何关汝舌之知。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破空生也。初三句牒计审味。必其下正破。初四句身面俱咸。后二句咸同海旋。若俱咸者海鱼无异。既常下纵破。初四句互夺两亡。纵汝常受于咸。毕竟不能如淡。若无淡味。何显于咸。淡之与咸俱不安立。必无下二句结非知味。咸淡既不能分。不可说名知味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身触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故摩头也。此征能触在头在手。二俱有过。如下破之 二随计牒破。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互有互亡破也。根境相显触乃得成。一有一无。故不名触。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各存两质破也。头手各有。则有二知。二知便成二阿难体。何体为汝。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共成一体破也。初四句正破。若头与手共生一触。遂令二种合为一体。设许一体。触自不成。此结破也。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破转救也。初二句牒救总征。若汝救云。所生虽一。能生自二。云何令我头手不异者。此则一体之触为在何处。故云触谁为在。在能下二句推同前破。前云若在于手头则无用等。不应下破空生也。有形之法尚不能生。岂况空无而能成触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意法处三。一举事以征。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意中所缘。三性之法。摄一切尽。自然而然故云生成。此所缘法。即心离心二俱有过。下文即破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破即心也。初一句牒。次一句定。非心下破。既即是心。定非是尘。若非是尘。则不是心家所缘之境。何名法处。下破离心。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牒计双征也。初二句牒。则法下征。此法既离于心。更以知不知征而破之。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破有知也。初句夺成心量。离心之法若有知者。应名为心。异汝下更分即异以破。初二句破异。有知之法若异汝心。即同他人。异于汝心又有知故。即汝下三句破即心。初句半牒半定。后二句破。有知之法既即汝心。即应汝心之外更有汝心也。故云更二于汝。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破无知也。初五句定非色空。次一句审问何在。色空二事摄诸法尽。既非色空。今何所在。今于下二句。推无所表也。若此法尘亦色空摄。以何表示知是法尘。不应下二句破空外无成也。色空之内既无表示。不成此尘处有空外。以空无外故。心非下二句结无处义。如上推检。法尘不有。则心无所缘之境。从何以立处耶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破十八界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梵云驮都。此云界。界是因义。根境识三互为因故。又种族义。根境识三各一种族。又眼等六种族别故 二别破六。一眼识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佛于小乘方便教。说诸因缘法。今明第一义谛。因缘自然皆为戏论。故此牒而征之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破根生也。初句牒。既无下四句。无境有识何用破也。既从根生即不须境。若无其境何所分别。所缘既无。能缘何用。汝见下四句。即能生识根无体破也。若谓根生。根非青等。是不可见。复无表示。根尚不立。识从何有。下破境生。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此色空相倾无识破也。初一句牒。空无下四句立理正破。既从色生。空现色亡。识应随灭。谁了虚空。若色下五句据理质破也。色若迁变。汝能了变。识元不迁。既无色相。从何界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此随变不变非界破。初二句随变无识破。色若变时识亦随变。名谁为识。不变下四句不变无知破。若不随变识则常在。元从色生。不合知空。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破共生也。若根境合生中界者。此识中界知不知别。故云中离。若成别者。此识中界一半合根一半合境。故云两合。两合若成。有杂乱过。知与不知同一界故。界义应非。或离者开义。或犹无也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二耳声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先破根生。此胜义也。初一句牒。动静下三句正破能生。若无前境。根自不成。由尘发知故。必无下况破所生。若实无知。根尚不立。更何有识。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破浮尘也。初三句纵破。设取浮尘之耳容有闻者。若无动静亦不成闻。云何下三句正责破也。如何将此可见浮尘杂色触法为识之界。则耳下二句双质二根。从何为界生耳识耶。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已下破境生。初句牒。识因下根境俱亡破。声能生识。何假于闻。此亡根也。若无于根。声亦不有。此亡境也。根境俱亡。识从谁生。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 闻声同识破。初三句双牒。汝谓识因声生。又许因根有相。今闻声时即是闻识。

  不闻非界。闻则同声 初句不闻无界破。若不闻识亦不闻声。能闻所闻俱无界义。后一句闻识同声破。可知。

  识已被闻。谁知闻识 成所无能破也。能了之识已作句闻之境。谁为能知知此闻识。

  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无知草木破也。了别既无。草木何异。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破共生也。初二句正破中界。根境各生尚非。共生岂有此理。后三句显无根尘。对边立中。中既不成。边亦不立也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鼻识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先破根生。此以浮尘胜义二根双问。二俱有过。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破浮尘也。初句牒。次二句破。若取双爪。此乃身摄非属鼻根。设有所知。但名知触不名知香。名身下二句结非香鼻。鼻尚下指无界义。此下破胜义根。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初三句牒计总问。以肉下破。浮尘是知。身自知触。非是鼻根也。

  以空为知。空则身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破空是知。初三句根无知觉破。如是下二句空即是身破。汝身下三句结无本体。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破香是知。此正破也。香自有知。何关汝鼻。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 破转计也。初二句牒计。设汝若言非不相干由有我鼻香臭方立犹如鼻根由香故有。则彼下破。今四句质不生香破也。

  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 嗅根何气破。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香臭相倾破也。非无也。无不闻也。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俱闻二体破也。鼻若生香。必不闻臭。必若生臭应不闻香。今既俱闻鼻须有二。二鼻若立两体还成。正为何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互即双亡破也。若汝不许鼻有二者。则香臭混然都无有别。以从一鼻之所流故。若无香臭。说何为知名生识界。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此下破境生也。初句牒。识因下五句举例夺破。眼能有见。见不观眼。香能生识。识不知香。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反覆纵破也。纵许汝识能知香者。此则不合言从香生。故云知则非生。设若不能知此香臭。又何名识称了别耶。故云不知非识。香不因根。无有香界。故云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了香。非可说言因香有识。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总结破也。识既无生。根境不立。设有闻性皆虚妄耳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舌识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 破根生也。初句牒。则诸下举无五味以问舌根。即无味自尝问也。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有无随计破也。舌若有味。根已成境。孰知根者。无味之时味必境生。独有汝根焉能生识。下破境生。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引例无知破也。从味所生岂合名识。故云识自为味。设许名识。亦不自尝。引例可见。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如前五味各生一物。识必境生亦应多体。即识从于味。识即成多也。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若一体识必从境生。能生之境亦应一体。何分五别。分别下纵破。五味不分。何名了别说为识耶。此则味从于识。味应无别。云何下一一句总责识体从二得名。根生境生二俱失故。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破空生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破共生也。既从合生。自性属谁而名界耶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身触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破根生也。观对待也。无二所觉为相待缘。独此身根无生识理。下破境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无身非觉破也。有身无触尚不成知。有触无身故非能觉。非身无身也。下根境互亡破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此指现道理也。物无觉触之知。身则能觉于触。斯理昭然。明白可见。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此下依理推破。此二句根境相即也。今汝若许触能生识。触则有知与身何异。应可身亦名触触亦名身。俱有知故。应立量云。汝之身根定触所摄。以有知故。如所执触。汝所执触定身根摄。以有知故。如汝身根。斯则触既生识。遂令相即也。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身触俱非也。以相即故遂令俱非。则触不成触。身不成身也。应立量云。汝之身根定非身根。以有知故。如所执触。汝所执触定非是触。以有知故。如汝身根。将汝一因成我四量。令汝相即。亦令俱亡。身触下二句结无二位。下破离合。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初二句合即唯身破。触既合身。合应无二。唯一身根更无触位。后二句离应无触破。触若离身复何成触。如虚空相亦无触位。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 例破识体也。触立则根立。内无则外无。根境不存。识何为相耶。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双牒反质也。三位俱空。识从何立 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意识界三。一牒计双征。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二随计牒破。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先破根生。此离尘无体破也。初一句牒。于汝下五句正破能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若无法尘意根不起。离缘下二句例破所生。离前法缘。尚无根之形貌。况所生识。将何起用。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此下同异俱非破也。此总问同异。识心第八也。思量第七也。了别第六也。七八二识俱第六根。亦同名意。故此双问二俱有过。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破同也。若识与意其体同者。识即是意。云何更分能生所生。此下破异。

  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 无识非生破。初句半牒半定。应无下破。既识与意异。应一有所识一无了知。苟无了知何言意生。以意有知故。

  若有所识。云何识意 设使此识有了别者如何辨异识之与意。此有识无异破也。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双结不成也。同义无凭。异又非理。二性不立。云何识生从汝根出。下破境生。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此明五尘不即意摄也。以各有所对故。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总问法尘也。法尘之法故云法法。以别拣通也。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 前五句。正显无体。法尘即前五之影。故离五无体。生则下四句牒破转救也。设汝救言。色及余法虽非意境。生灭二种正是法尘者。若尔生灭无体。全是色等。若起若止。无别生灭在色等外。

  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正破识界无体也。所因即法尘。法尘尚不可得。岂生汝识。能所俱无立何为界三结示虚妄。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重约七大会相。然大之为名。本乎世谛。小乘法相。说诸色法四大和合之所成就。复分内外。说此名为诸法自相。寂而不圆。犹为诸法共相所拣。粗而且浅。是佛如来随他意语。世间安立。有名无实。虽名为大大义不成。胜义谛中所说不尔。谓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今此经中所说七义俱名大者。七义之中摄一切法。谓空有根尘色心性相。尘尘法法无不周遍。无不含容。破彼权见令知实义。如下文云。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斯则会相即性。性遍相遍。方称胜义至极之大。岂同权教说名自相。文三。一伸难。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叙昔闻也。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难今说也。排推摈弃也。

  唯垂哀慜。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求开示也。方便安立。说有四大因缘和合成诸变化。第一义中。诸法不生。今则无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今以世谛疑第一义。故有斯难 二许宣三。一指意标示。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因缘和合四大发明。皆小乘法。诸法不生唯如来藏。即第一义 二牒疑举阿。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慜 缠绕疑惑也。诸佛秘密靡不皆知。故云说药。今闻诸法皆如来藏。名真药现前。举昔方便疑今真实。名不能分别 三敕许伫听。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敕听许宣。现未俱益二正说二。一立理总非。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初四句牒所计。次六句略破非和。若四大性自体非和。则不和诸大。如空与色碍无碍异。若和下破和合。若大性体自是和合。即成生灭。始终即生灭也。生死下释相。初句释相成。次句释相续。谓生能成死等。死能续生等。谓现在生续过去生也。如旋下二喻。初喻相续。次喻相成。如文 二举性别破七。一地性四。一举事以标。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邻虚无方分微也。即是极微。色边际相。微尘有方分微也。今经指有方分微。名色边际相。随经所出。不须和会 二立理广破。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依标立理也。既能析色成空。亦可合空成色。方曰相成相续耳。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 牒起所疑也。欲破先牒。

  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此下依理广破。此合空成色非理也。汝许析色为空。应许合空成色。邻虚极小成用几空。若合邻虚。自成方分。不成邻虚。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合色为空义乖也。虚空至大。邻虚至小。析小成大。为用几尘。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 双非色空互成也。色合成色。空合成空。以类自合非互相作也。

  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重责合空义失也。析色明空教观俱有。合空成色内外无凭。前文云。犹如虚空不知诸色。若言和合相成相续。皆为虚妄 三会通实理。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此明真色。初一句指本迷。如来下三句显法体。如来藏即一法界心中道第一义谛也。性色真空即俗之真。性空真色即真之俗。皆言性者。显即中之真俗也。斯则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非纵横并别名秘密藏。此真地大也。清净下二句叙德量。无妄相应具无漏法故名清净。非是有为故云本然。无所不在故云周遍。此则种性体德体量悉具足耳。若识此法。成三妙观。方知一尘具一切佛法一切心法一切众生法。靡不皆在一微尘中即见卢舍那。即见自己。即见一切法。如一微尘。一切法亦尔。下皆准此。随众生下显随缘也。众生十界漏无漏异。业亦不同。所感色法净秽殊等也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小乘禀权教者。皆名无知。不了实义故名为感。执成名相故称曰为。皆是下总斥虚妄。识心虚妄。颠倒从生。因迷积迷。何实之有 二火性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 缘生之火本无主宰。无主即无性也。因缘和合虚妄有耳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举事也。阳燧出火镜也。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民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引例也。举众以明和合也。因别成总。总必有别。故引三人。显其异也。瞿昙此云地最胜。亦云日种。优楼频螺此云木菰林。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牒征可知 二依理推破。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破日生也。从日至手。四万由旬。凡所照处何不遭热。而独烧汝手中艾耶。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破镜生也。前四句正破。后三句纵破。火能克金。遇必融泮。外能烧艾。内合镕镜。今汝不然。应非镜出。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破艾生也。艾若出火。日镜不合何无火出。若必待合然后火生。显非艾出。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总结无从也。三处不出。火从何生。应知必无。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破和合无因也。日镜非近。无和合义。缘中既无。非缘有火必无此理 三会通实理。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明真火也。初句指本迷。如来下三句显法体。清净下二句明德量。并如前解。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显随缘亦如前解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如文可知 三水性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缘水无常故云不定。随物流止即不定相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迦毗罗云黄赤色。斫迦罗云轮。钵头摩云赤莲华。诃萨多未详。此皆外道也。太阴精月也。方诸出水珠也。太阴当中。以珠向之而求水也。月珠虚空三处。征讫二依理推破。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破月生也。前五句正牒破。月去人间如日之量。故云远方。月光照处皆合成流。何独珠出。流则下四句双结非也。照处皆流。何用珠出。设无流者。显此水性不从月来。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破珠生也。珠若生水。合常有流。不待照月何无水生。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破空生也。空若生水。有空皆水。谁不受溺。以空遍故水亦周遍。人天水陆应不各存。滔水没也。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总结无从也。月从天升。珠持手内。盘由人置。水自何来。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月精无从自有 破和合无因也。言水精者。是太阴精之所流故。缘中尚无。非缘岂有 三会通实理。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节释如前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四风性四。一总标无生。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风性无状。动静以表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僧伽梨大衣也。袈裟云坏色。衣动于此。风拂于彼。二处及空三皆不生。应知虚妄 二依理推破。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破衣生也。前五句披衣离体破。风性不静。若生衣中应见飞动。今何不然。我今下六句举例无风破。佛今垂衣不见飞摇。独汝袈裟云何风出。衣中未必有潜风处令衣不动。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此下破空生也。此正牒破。空若生风。何须假汝动衣方有。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 此下展转难也。今二句随空常在难。空性无灭。风合常有。不动衣时何无风出。

  若无风时。虚空当灭 无风空灭难也。若空生风。风不起时应是无空。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灭空无办难。物不动时应知风灭。空若灭时以何表办。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 生灭非空难。虚空无为。为无生灭。今有生灭。不名无为。

  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反结空不生风也。风性摇动。虚空寂然。岂有寂然而生摇动。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破面生也。初二句牒。从彼下四句破。被拂之人面若生风。应合顺吹汝当受拂。汝自整衣。不干风出。云何其风反吹彼面。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重审也。衣面空异。动寂体殊。风从何来吹拂其面。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心无从自有 破和合无因也。动寂不同故云性隔。心即是性。文变故尔 三会通实理。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五空性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 空无有质。离色之处即显是空。以对待故。故无性也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旋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 举事也。刹帝利云田王。婆罗门云净志。毗舍云坐估。首陀云农者。颇罗堕云利根。亦捷疾。旃陀罗云杀者。

  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标征也。随出土之多少。则见空之浅深也。虚空与色二俱是假。互相因有。体不离色。今此推征令知虚妄 二依理推破。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破无因生也。空若无因。凿前何无。凿后何有。无因不成。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破土生。此正破也。前三句牒破。土若生空。土出井时。应见虚空出土入井。若土下四句结非。若见土出不见空入。云何言空从土而有。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此转破也。若不见空出土入井。则土因空果二无有异。土即是空。空即是土。土出井时。何不见空从井而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破凿生也。前三句正破凿出。若凿出空。凿自出空。云何见土从井而出。不因下三句反破不因。土因凿出。空因何有。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再审二处也。土从地中运凿移出。故云地移。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此破和合。重结无因也。凿空二体也。虚实二义也。岂相符顺而称和合。余文可知 三会通实义三。一类通前义。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前三句。显虚空之大义也。虚空若从因缘所生。体非周遍。复是动摇。岂名为大。夫言大者常遍为义。常故无生灭动摇。遍故时处悉有。若因缘生。此有彼无。现有未无。缘会则生。缘离则灭。今此不尔。本如来藏。本自周遍。本不动摇。故名为大。当知下六句。类前四性同受大名。咸称大者。皆周遍故。无动摇故。是藏性中真功德故。无方大用遍一切处作利益故。岂同方便有名无实而称大耶 二斥劝研详。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生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无圆实智故名昏。不了常遍故称迷。若虚空性有出入等。则体非常。亦无遍义。岂名为大。故劝详审也 三正会今理。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例前可解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根性。然小乘多出四大。大教始有空名。根之与识同名大者未见经出。诸圆实教。圆观诸法根境识三周遍不动。虽有其义。不立大名。今此特出。真为最后究竟垂范也。文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此约四句以征。谓一也。异也。亦一亦异也。非一非异也 二依理推破。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此破一也。前四句牒计。则明下四句立理。若与下六句推破。见与境一。境灭见亡。如何分办明之与暗。若明下三句结非。明暗自殊。见不随灭。应知此见不与境一。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破异也。初三句牒计。汝离下四句正难离境何相。离明下四句结成毕竟无体。上皆正破。明暗下三句结破。并可知。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破两亦也。同即一也。明暗互灭故云相背。若与一同见即随灭。如前所破。明暗虚空离此无见。亦异不可。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破双非也。空见无辨。故非不一。明暗自迁见无生灭。故非不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重审也。劝细审详。四境之中从何有见。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破和合无因也 三会通实义三。一类通前义。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见闻觉知同名大者。盖常遍故。如前文释 二斥劝研详。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生灭同也。非生灭异也。为同为异两亦也。见闻既真。四句叵得。不动周遍。其大者欤 三正会今理。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见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曾则也。听嗅尝触者。鼻舌二根境合始觉。故名尝触。觉触身也。觉知意也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七识性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二举事广破二。一举事标征。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根能照境如镜照物。识能了境分别自他。此识分别为从何生 二依理推破。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破根生也。有相有见。相无见无。根尚无形。识从何发。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破境界也。相见相待。无见无相。相犹不立。从何有识。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此下破空生。初二句审定不由根境也。非见下正破。前三句非见不辨四境破。非相下三句。非相不立五根破。相即是缘。四境既无即所缘境灭。所缘既无五根何有。上皆牒破不假根境也。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正破识从空生也。非相非见。故云二非。即正指空也。同无者如龟毛兔角毕竟无故。若言其空是有体者。岂同物像可形可状。又此虚空昏纯无辨。无辨之空若有所生亦应无辨。故云欲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破无因也。日中无月。既无见月之识。应知非是无因而有。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 重审生处也。晴即浮尘。境即明暗。成有成无即虚空也。识动下二句结非和合。动谓能了别也。澄谓但照境也。

  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前二句例破余识。闻听即耳鼻。觉知即舌身意识。不应下二句结无生处。识起缘由。故云识缘 三会通实义三。一类通前义。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初二句能类。当知下所类。了别谓识。见闻谓根也。是生识之根。故云了别见闻等 二斥劝研详。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同异如根中破。空谓空生。有谓根境。非空有谓无因也 三正会今理。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四结责迷情。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三承前开示获悟二。一具叙大众领悟二。一略叙除疑。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三科七大即相即性。本自不生。今则无灭。生灭去来皆如来藏圆遍不动清净本然。此是如来宣胜义中真胜义性。故云微妙开示。身心圆明。故云荡然。更无诸法可为所疑。故无挂碍 二广述得益四。一悟心广大益。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向执心在身中。谓言是我真性。今知空在心内。如片物持于掌间。下文亦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二了物咸真益。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向执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离实相外无法可得。故世间物皆菩提也。菩提云觉。觉即是佛。若执无情无佛性者。请看此文。纵信无情有性。仍说不具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谓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谓无情性。若此派分。何异他说无情草木无佛性耶。今立量示云。一切草木是有法。定具诸法故为宗。因云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云。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宁有方所。禀彼说者。宜悉详之 三反顾遗身益。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太虚处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观所生微质。于心大小若何。故举空中一尘。存亡岂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举沤喻了身无生也。前喻犹存小相。今喻相本无生。故此二喻各显一意 四妙获元心益。

  了然自知。获妙本心常住不灭 了谓显了。犹分明也。然语辞也。明解在心故云自知。获得也。迷妄名失。了悟名得。既言常住不灭。故非新得。但显现耳 二阿难说偈赞述二。一标举。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得益在怀。盖承开示。故展礼伸赞述益发心也 二正说四。一叹佛法希有二。一正叹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初句赞佛。佛有三身。谓法报应。今皆具叹。妙湛法身也。法身无相湛然常寂。无作无为遍一切处不生灭故。总持报身也。谓无量劫修行诸度之所显发。总摄一切无漏功德。尽未来际任持不失。无有坏灭。酬彼因故。不动尊者应身也。谓随机感厌求胜劣。众生心中之所显现真如用相。名之为应。佛体不动。无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尔如此。亦如镜像随形所现镜且不动。故以不动为应身也。又妙及尊字通上通下。谓三身一体不三而三。体相用法具一切义。故名为妙。是最究竟。极证所显。故名为尊。下句叹法。即行法也。一经所显。唯此三昧。最尊最胜于法自在。故称为王。上句理果。下句是行。理果行三是所诠义。必因能诠所诠方显。是故四法皆具叹也 二述益。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初句断障。即前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也。下经云。从无始来颠倒沦替。今言亿者。举大数耳。妄认四大六尘缘影为身心相。迷己为物。观大观小。皆为颠倒虚妄乱想。今闻开示。不执不认故名为销。下句悟道。即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也。阿僧祇云无数。劫波云时分。方便教说一切诸佛皆于无数劫中修波罗蜜然后成佛。今于此会言下顿悟。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何历僧祇之有乎。故下文云。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又云。弹指超无学。又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此义也。然据今文。且叙解悟。如文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解也。叙虽论解。不无证悟。以随人入位浅深不同。且如两教二乘禀权菩萨圆教根性未发信者悟此境界。即是解悟。若曾已入信解行位闻法开悟。即是证悟。更有已入地住。即增道损生。乃至妙觉。破惑证理。发真妙用。皆随位浅深而论广狭。此则一会之众皆得妙益耳 二愿得果度生二。一正陈所愿二。一陈愿。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初句叙智。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即于此身期获证故。故云愿今。次句叙悲。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下云除惑。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悲智二法即菩提心。正是道体。复以要誓总而持之。即三法周备四愿具足。发菩提心毕于此矣。依圆觉疏。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即前获妙本心得法身也。二发菩提心。即今悲智二愿也。后修菩萨行。即向下问修行方便也。谓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萨。次不发大心无由起行。故善财先陈已发方问修行。圆顿修证莫过此矣 二述意。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上句同佛化。上求下化悲智二心。一一先悟妙觉明性。从深理生。故名深心。以此二心。承顺尘刹诸佛化行。无二无别。故名为奉。下句结报恩。大论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二重请证明。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我愿成道本为度生。度生之心非暂时尔。尽未来际众生界尽我方入灭。斯愿至重。故请证明 二乞除惑速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初句叹德。威德猛盛如狮子王。故名雄。十义具足不可屈伏。故云力。慈悲谓拔苦与乐。无缘普救。皆言大者。显无上也。次句乞除惑。自乘修惑大乘所知。俱名微细。下二句乞速成。前文已愿得果。今再言者。以度生心切愿早得也。上句真身。下句垂应。登成也。道场现八相也。前云未成不灭。约时竖论。今云于十方界。约处横说。即释成上求下化也 四喻道心无动。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今尚可灭。上求下化菩提之心终无移动。故不动转。烁迦罗云竖固不坏也。又翻为轮。轮有摧碾。谓悲智之心自利利他。皆能摧碾惑业苦故。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如来说法。大众咸坐。欲有所问先起展敬。展敬之仪不离三业。胡跪合掌身也。恭敬意也。白言下口也。如来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义。是佛所证决定无妄审实名谛 二引喻述迷。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满慈子善说法要。众推无上。今闻佛说。未尽领解。犹坏耳者对微细声远逾百步。讵能明辩。第一义谛微妙寂灭。微细声也。闻而不解与不闻等。犹聋人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逾百步也。说斯等法令我除惑。犹拘疑网未尽悔结。故引比也 二比论得失。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开悟者。如前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也。小乘有学方断分别俱生全在。名习漏未除。满慈无学断尽俱生。此约小乘烦恼障说。问何故无学尚纡疑悔。初果之辈解悟不疑耶。答烦恼所知二障差别。人执法执轻重不同。故正理论云。或有于境智不及愚。所谓凡夫善通三藏。罗汉不识赤盐。以所知障障法界理。罗汉虽得无漏烦恼轻故。尚纡疑悔所知重故。阿难虽得开悟所知轻也。习漏未除烦恼重也 二别叙所疑二。一藏性生相疑。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前五句引所闻。即同圆觉刚藏云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也。云何下五句叙疑难。即同彼云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彼反难云。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今经无此难者。意已含故。复有牒而纵之责无穷过。即同下文别答违妨也。然刚藏所问。反覆成难。文聚一处。钩锁相连。如来答释亦总示云。世界始终念念相续一切对待。皆由分别生死垢心轮回妄见。未离妄见而辨觉性。遂令觉性成诸轮转。乃至结云。如是分别非为正问。今经问既前后。答亦随问。二经答意。广略虽别大旨攸同。如彼经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等。此即责刚藏。不了圆觉自性绝诸对待生死涅槃犹如昨梦。遂引无明生死有为。反复成疑。以难众生本来成佛。故佛斥。此正是生死垢心分别妄见。遂令圆觉成轮转也。由是举喻。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今经即以常说本性觉体妙明明妙。反而责之。以辨满慈解惑之心。解则已知觉体本妙无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华相。夫何致疑。惑则能所妄分强觉俄起。三细为本四轮成界。遂有世界众生业果相续。斯皆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故二经之意。问答并同也。然此是法空门下疑难大节。最障修证。满慈迹虽小圣。今经圆通述悟无非大途。故所陈难刚藏无异。学者至此请细观之 二大性俱遍疑。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此约世谛水火性异。难第一义性相俱融。下文答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相陵灭义 三双结求诲。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攸所也。据说则本然清净互遍互融。据今则宛尔山河。硕乖水火。莫知所往。孰是孰非。愿垂慈诲。冀无所惑 二许宣三。一叙诠。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 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谓世俗谛胜义谛。今所说者异乎常说。谓胜义胜义谛也。一真法界中道实相。无法不收。无法不遍。上圣下凡情与非情皆成佛道。斯为极唱最后垂范也 二显益。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方便教说。定性二乘无性阐提不得成佛如焦芽败种等。今此会通。咸归一乘究竟涅槃。涅槃经云。我于余经说有声闻不得作佛。非于此经作如是说。涅槃佛性即如来藏。亦名一乘。亦名首楞严。二经同味不亦宜乎。斯则会五性融三乘。了义极谈莫斯为最。阿练若云无諠杂。首楞严王即诸佛之大寂定。名真无喧杂正修行处也 三敕听。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三伫闻。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四答释二。一答藏性生相疑二。一正答所疑三。一牒疑。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二正答二。一唯一真心。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一真如心。是佛常说。或名法界。或名实相。或如来藏性。或妙净明心。一经之内尚有多名。况诸经耶。名虽有异一体无别。皆显法界一相本来平等。三科七大。虚妄有生。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若了斯旨。何山河之忽起有为之迁流耶。何致问于如来耶。故兹责问。已释疑尽。此就真如门约体绝相以答也。性觉本觉指体也。妙明明妙显用也。显不由他故云性觉。性自觉故。性自明故。岂由于他。显非有始故名本觉。本来觉故。本来明故。岂因始有。又体无改易故名性觉。相非生起故名本觉。体相寂灭心言不能及。故称妙。灵鉴不昧昏惑不能暗。故名明。妙明明妙左右言耳。或可寂而常照故称妙明。照而常寂故曰明妙。此显法界一相真觉无二。圆觉亦云。一切觉故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古人所解各随其意。云云在彼。不能具叙 二起诸妄法。即约生灭门随缘成事以释。文三。一总问觉明。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此之一问定其解惑也 解则不合致疑。惑则此非正问。问意云。汝闻我说性觉妙明。为作何解。为此觉体本性自明名为觉明。为复觉自不明由觉他明明与觉异名为明觉。觉明之号由谁而立。故云汝称等。此之二意。一正一邪。定满慈答为得何意。得此则无疑。认邪则生妄。故此一问定其解惑也 二答由所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据斯答意。觉体自不能明。必须别假他明为其所觉。若无所觉之明。但可独名为觉。不得兼称觉明。若欲兼称觉明。必有明为所觉。斯则但认于邪。以为妄法生起之本。佛之本意。觉性元明。必不因他而称明觉。觉妙明妙觉圆明圆。明觉一相无二无别。此唯真觉更无别法。除一宝相余皆魔事。满慈起教。示自不知。妄认所明。遂成迷倒 三约计叙妄二。初且破满慈能所执见三。一破真觉堕能所。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 初二句总牒所计。若汝执言。必有所明方称明觉。若无所明无明觉者。佛即破云。有所非觉也。意云若有能所焉称真觉。夫真觉者离能所相。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上文云。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故知有所非真觉也 二破妙性非湛明。

  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初一句别牒所明。若如汝言。必有所明方称觉明。若无所明但可名觉者。次二句破云。如来常说觉湛明性。岂得无明。若实无明。不合名为觉湛明性 三结示真妄二觉。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上句结真。下句结妄。性觉必有真明。故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妄谓明异于觉。是故汝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以有所明方称觉明。故解惑之见于焉可辨 二正显迷真起妄之由二。一通明妄觉托真之相。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真觉之体。本有妙明。不逐缘生。非由境起。本来寂照法界一相。故云觉非所明。因此真明。无明不了妄执为所。由是一念才起四惑俱生。本识初相莫不是此。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于念。又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是此真明为执所认而立所明也。此即真如不守自性。为妄所见便为所相。如前灯光为眚所见便为圆影。此名无始住地无明。缨络经云。四住地前使无法起。故寂极微细。即此所相也 二广辨三相展转生由二。一立因相二。一别示三相三。一异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起信名为业相。故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即有苦。果不杂因故。此经名为异相者。异有二义。一相望论异。谓不觉则动。觉则不动。动异不动故。二当体论异。谓此业相具能所故。有生灭故。今此文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即当体论异也。真觉妙明本非能所相。无明不觉妄认为所。妄所成故妄能随生。能所二心不相离也。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者。即相望论异也。一真之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无同异。能所妄分。二相俄起。显然成立相异无相也。亦名动相。异静心故 二同相。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 起信名为转相。故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转者起也。转前动心起成能见故。今言异彼所异者。能异即同相。所异即异相。欲异异相须立同名。前异于真。今异于异。待异立同。又粗显故。亦名静相。静异动故。此静待动。非绝待静。故云因异立同 三无同异相。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起信名为现相。故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此则梨耶三境现也。今云同异发明者。由前同异二相相形显发故。遂令心相转粗能成外境。形对前二而立此名。非前静相故名无同。非前动相名为无异。此则待同异之无同异。非绝待之无同异也。故云同异发明也。此之三相本识分齐。流注生灭念念不息。非凡夫二乘之所能觉。由彼一念无明所起。起信名为不相应染。唯佛究尽。故文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二总指释成。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 如是三相。互相扰恼。互相杂乱。形待不息遂成劳倦。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三相虚妄染污真性。故名为尘。汩清净体令失明洁。故名为浊。浊之粗细名相五重。如下广辨。皆由此三而为根本也 二辨果相二。一由因引果二。一由细引粗。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由前三细。引起四粗。谓智相相续执取计名也。此四正是二障之体。以妄想内熏境界外熏。因缘具足。由是方生。故云引起。染污劳累造业受报。轮转无穷皆由于此。即烦恼道也。下业果众生即后二粗。起信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此即六粗也 二由内感外。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即是动。动即异相。异名差别为世界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前后改转隔别不同。故名世界。皆由内有异相为本。故云起为世界。静即同相同名不异。形前差别动乱。故名为静即虚空之体也。虚空无差别动转。由内有同相。对动之静为此因故。故云静成虚空。虚空下二句结由二相也。彼无下指现相。亦名现识。此就梨耶三相具足成就位。说名真有为法。以能成就八识六尘及根身种子等。前之二相虽亦有为。三相未具。能事未办。故成就位方说有为。又此一相名无同异。滥前所说真如觉体亦无同异。故此特指是有为法。即知非是真无同异。无同异言真妄俱有。由此拣故无相滥失。然此三相。说虽次第起即同时。所感外器虚空及有情根。一念顿现。亦非前后。不可以说之次第而责现之后先耳 二正明果相三。一世界相续二。一辨其相二。一明四轮所起四。一风轮。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由前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即影明。能即妄觉。此之觉明全是无明。无明昏钝遍述法界。即成空昧。故下文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等。见即妄觉也。一明一昧。一动一静。刹那生灭相待不息。于内生灭即名为摇。于外即成风轮初起。是故世界之初风轮为始。虚空即为世界所依。故下文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 二金轮。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无明生灭形待不息。故云因空生摇。执认所明坚持不舍。故云坚明立碍。于内即是觉明坚执。于外即成金轮次起。故云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知宝性因觉明有。是故众宝皆体坚而用明也 三火轮。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前二句指前二性。为生火之由。于内则生灭不停。坚执不舍。于外则动摇不息。坚刚难坏。互相摩触而有火生。如取火法钻燧与木一坚一动。火能镕散成熟万物。故云为变化性 四水轮。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于内则爱明坚执燥心炽盛。于外则宝润火蒸遂成流水也。如世蒸物必有污流。故一切业种非爱不生。一切草木非水不长。由是四性互相假藉体不相离。同一妄心所变起故。如虚空华不离翳故。愚人不了。心外执境。颠倒见故。然小乘宗。水轮在前。金轮在后。与此不同者。而不知风轮持水即是坚碍。约相在后。举性在初。故风轮后即说金轮。又彼但知增上业感。而不知是何因种。以教非了义粗相说也 二明诸相发生。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火炎上而就燥。水降注而流湿。交互击发。立成坚碍。火虽炎上而相击发。终为水克。故大海广而洲潬狭也。皆由妄性不常。前后变异。爱心多故成巨海。执心盛故成洲潬。嗔性生慢。执性生嗔。于色起爱潬中流水。违爱生嗔海中火起。水中可居曰洲。水中沙聚曰潬。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外则水势劣火。内则嗔增爱微。嗔复加慢。结为高山。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外则土势劣水。内则爱增慢轻。爱能生水。水能长养。技抽草木。嗔爱慢三互相滋蔓。异类成形。草木山川千差万品 二结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先从明昧摇动有风轮。风摇明立有金宝。金风相摩生火性。火蒸金润有水生。水火相交。势有胜劣。水胜火劣为海洲。火胜水劣。为山石。土劣水胜为草木等。外相虽尔。皆由内心。内心无变外岂差别。经且约外。故云递相为种 二众生相续二。一辨其相二。一明根尘创结二。一指前因相。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 明谓显发。妄之显发别非他缘。但由自己一念不了。能所妄分。以为过咎。觉明即能所也。所明既已成立。引生能觉之心。念念相续莫能离念。故真明妙理为念所碍。隐而旦废。不能逾越而显现也 二结成根尘。

  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无明为因。所明为缘。展转相形至无同异。于此一相分出根尘。根尘既偶。识生其中。根境识三为业之性。各自取吸不行他缘。故云不超等。即于前所明分出六尘。于前妄觉开成闻见等。由是前云觉明为咎也 二辨生类初因二。一举类总标。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胎卵有情。要因父母同业相感。故云同业相缠。湿化有情。但因自己情想合离。合处湿生。离处化生。不由父母同业相感。故云合离成化。化即生之总名也。皆名变化故 二就因别辨二。一揽尘成种二。一情想所因。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 见谓妄见。明即所明。因见有明。明能发色。因明起见。见能生想。境与想异。异即违也。乃成于憎。色同于心。同则顺也。遂生于爱。异则但想无爱。同则想爱俱行。由是受胎须资想爱 二结成种类。

  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种谓已受爱取所润。即异本之种也。故云流爱为种。胎即正约现行一念识心生起之时。然种即想爱俱为种。胎即想爱俱为胎。经文存略。故各举一也。父母与子三处情想。互相交合。互相遘遇。引发吸取界趣同业。令归一处结成胎藏。故云交遘发生吸引同业。自业为因。三处情想为缘。羯罗蓝云凝滑。遏蒲昙云疱。胎中前二七也。若至三七。胎卵即分。故约前二未分位说 二分为四生。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略即四生。广即十二。如下广辨。四生起时。业与情想相应之处。即便受生。故云随其所应。情想合离四生皆具。今各举一。据多分说。下经自有情想多少等。又卵壳中生。多分是想。如飞鸟鱼龙皆迅疾故。故云想生。胎藏中生。情多想少。以情多重坠不能轻举也。故云情有。湿气中生。不由父母。但自情想与湿气合。即便受生。故云合感。化亦自想悬想胜处。情爱彼境。即便化生。故云离应 二结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情想不常。刹那变易。或先胎而后卵。先湿而后化。所有受报随业善恶。故云逐其飞沈。舍身受身无能断绝。故云众生相续 三业果相续二。一辨其相二。一正辨三。一欲本。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爱欲情深互相缠缚。结滞难舍。故云不离。父母生子。子复生孙。子子孙孙续生不断。皆欲为本也 二杀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为贪故杀。用滋我命。以强制弱。杀害不止。故为杀本 三盗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不与而取。故名为盗。今非理食他。即夺其命也。以恶业故。同处一世。令怨对相值更互酬偿尽未来际相夺不止。皆盗为本 二释成。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释杀盗也。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释欲贪也 三结相续。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杀盗淫三正是业道。皆由贪爱以之为缘。故此三种皆云贪也。业因苦果相生不断。故云相续 二结答。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觉明妙体本有明了知性。即性觉妙明也。因本明了迷成所相。即因明立所也。故云因了发相。此之所相由妄分别。故云从妄见生。此即总结前来三种相续。皆由迷本真明妄成所相。所必生能。展转粗着。遂成世界众生业果次第迁流。皆不离一念无明妄觉也 二别答违妨二。一满慈伸难。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妙觉明心与佛同体本来无妄。由乎强觉忽认所相便有妄生。佛今已得妙空明心。何时忽然复起诸妄。此即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即同刚藏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二如来喻释二。一约真如门释。二约生灭门释。初门泯相显实。故约迷方空华。以喻无明及山河等元来不起体不可得。迷心翳眼虽有起灭。正方虚空了不移动。妄心妄境似有生灭。真妙觉明何曾变改。次门即揽理成事。故约金矿灰木可炼可烧。以喻果成惑灭。二门四喻。虽各不同。皆显悟后更不再迷也。初文二。一迷除方正喻无明本空二。一正喻二。一问答迷本无因。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人聚可居。故云聚落。迷人众生也。聚落如来藏也南性明也。北所明也。惑无明也。南相不动。惑故见北。性明无变。迷故立所。此迷妄出。故今征之令知无生即见无明本空也 二问答悟后不妄。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悟人善友也。指示教行也。令悟十方如来也。满慈于法有疑。于喻明解。故佛举喻以问。令解法如喻 二合显。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迷即无明。亦名为痴。亦名不觉。不觉即觉。故云性毕竟空。约真如门昔本无迷。约生灭门似有迷觉。觉即所迷本觉。亦即始觉也。觉迷迷灭者。始觉智起。觉尽无始妄念。合本觉时更无始本之异。唯一妙觉。岂更生妄。故云觉不生迷 二翳差华亡喻山河不实二。一约喻问答二。一待华愚慧问。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翳喻妄见。华喻山河。妄见若亡山河自灭。故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空无华处故云空地 二颠倒狂痴答。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真元无相。妄见起灭。见山河灭已是倒见。若待更起。斯同狂人 二反质结酬。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据汝于喻所解。不合更疑如来空觉生山河也。维摩云。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若无增上慢。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是知。如梦勤加。空名惑绝。幻因既满。镜像果圆。凡是断证当体斯旨 二约生灭门释二。一喻二。一喻果成。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 众生觉隐如金杂矿。诸佛觉显如金一纯。已入果海不重为因。故云更不成杂。然因果虽殊。觉性平等 二喻惑灭。

  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觉性如地。惑障如木。加行如燧。智照如火。涅槃如灰。燧动火起。木尽灰成。灰归于地不重为木。修行智起。惑灭觉显。显处唯真。不重起妄 二合。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菩提智果。涅槃断果。双合二喻也。然上四喻。二二同意。前就圆悟之理。生佛俱是本真。以成前文清净本然皆如来藏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故举迷方空华元来不起非后始灭。故法合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又云。空元无华妄见生灭。斯则以责满慈见妄有灭尚是颠倒岂况复待习漏再生也。后约不坏修证因果之相。故说消矿出金烧木成灰也。迷方空华。则始终元无。金之与灰。烧炼方现。意云圆顿之理虽齐。迷悟不妨成异。既有多生习障。还须背习显真。真显则究竟清净。更无再迷也。若但用前二喻。则拨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见。若但用后二喻。即成众生觉性本来不净。失真常理亦成邪见。道理微妙。一喻难齐。故说四事各喻一法以尽其理也 二答大性俱遍疑二。一释二本疑二。一牒疑。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前既伸疑。今将答释。故此牒举 二正释二。一寄喻略释三。一举喻二。一总举喻本二。一标。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虚空藏性也。群相七大也。真元无相。不守自性随缘现相。故云不拒。发显挥扬也 二释。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此举七事。可喻七大。随义对法可知。霾风而雨土也。霁雨初止也。屯聚也 二略难喻相三。一征。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方法也。即明等诸法。彼即日等也。举此诸相。以明七大相空都无实法。虚空无相。不碍诸相显发 二难。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如文 三结。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此结即离俱无生也。又非日非空显无生处。不异空日随缘似有 二指法二。一相无所指。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七相无生本自寂灭。既称为妄。将何可指。指尚不得。仍使相陵。何异空华待令结果 二性元不容。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七大性真元如来藏。如来藏中无水火异。于一妙觉。约何等义说不相容。犹如虚空体非群相。说何陵灭 三合显二。一正合前文。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真妙觉明。合虚空无相也。汝以下合诸相发挥。汝心分别有空发明。妙觉明心随现空相。地水火风。于汝心中。各各互发随心各现。心中俱发七大俱现。又随人各发人各见别。多人俱发俱现一相。此即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所现有种种相。上文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起信论中。因熏习镜现诸境界。亦此意也 二重喻俱现二。一正喻。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七大体虚。如日之影。东西随去。如分七别。随方虽异不离一影。七大虽分不离一妄。东可为准。西复是何。如的是一。不合各去。若知是影。一多自亡 二正难。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一已是影。复现随去。影复现影。何实可据而欲致难。唯一所明复现七大。大与所妄唯一影像。无实可得。故云宛转虚妄 二约义广释二。一约体用正释二。一约迷悟显用二。一迷成世间相。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汝以分别色空之心。于真觉中而现倾夺。彼真觉性。随成色空。互相陵灭。色空即地空二大也。二大既尔。余皆例然。故云是故于中等。上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圆觉亦云。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斯则众生起无明风。鼓真如海。成八识波浪。变起世间种种诸相。为相所碍失于本心。故云背觉合尘有世间相 二悟成出世用。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悟藏体也。不灭不生无生智也。如来藏无相理也。理智冥契。故名为合。当尔之时。唯一妙心。无理智别。即始觉合本。无本始异。唯一觉故。故云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起妙用也。前五句标二种自在。不动下二句释一多自在也。身含下六句释大小自在。前二句正中现依。于一下二句正中现依正。亦是依中现依正。坐微下二句依中现正。余句含在其中。可以意得。华严十种自在亦不离此。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结所以也。下文云。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斯则无大小之可拘。非一多之可限。尘毛刹海。俱遍俱纳。以性本然。至果斯显耳 二约三谛示体三。一约非相以明真谛。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非七大也心即识大亦即五阴。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非十八界也。摄十二处。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非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也。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非四谛及能证所证。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 非六波罗蜜也。

  如是乃至 即超过因中三十七品一切因行果上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其等一切果德。

  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 非如来等三号也。

  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非涅槃四德也。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谛缘观智及道灭六度已下。皆出世法。苦集十二缘三科七大。皆世间也。此上总非诸相者。即约真如门。显真谛义。一切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相待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今次第非者。初由无明故有妄识。妄识所变即有空界。空界现故结成四大。四大起故即有根尘。根尘合故遂有诸识。根境识三为业性故。乃成十二因缘流转生死。为对治故即有出世观智诸法。出世利钝不同。遂分三乘次第。会三归一即有佛果。果有能证所证。即分菩提涅槃。涅槃具德即有常乐我净。是故展转相由以立名字。各无自性。一切皆空 二约即相以明俗谛。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前约真如不变绝相。此约随缘成生灭门。显俗谛也。此即不离一真。随染幻差别成种种相。非相现相。非名现名。随世建立。不坏假名。故名为即 三约遮照以明中道。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约二门不二唯是一心。双遮真俗。故曰离即离非。双照真俗。故云是即非即。三谛一体。是故皆云即如来藏。且法界一如。本无名相。因迷有妄。对妄说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随名执相颠倒何穷。是故因言遣言以至无遣。初且以非遣相。次乃以即遣非。终带名言。未极一真之旨。离即非即。无非不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显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故维摩经。三十二菩萨。说不二法门。皆以言遣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维摩大士无言遣言。方为究竟。此之三义亦复如是。又如天台释法华十如是义。以一心三观释之。初言是相如乃至本末如。如名不异。即空义也。次言如是。相等点空性相即假义也。若言相如是等。即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举一即三。言三即一。诸法性相微妙如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二举法喻结责四。一总责。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境界微妙。心言叵测。凡夫着事。偏小滞空。俱所知心。莫及斯境。故圆觉经云。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二举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琴等众生也。妙音藏性也。妙指实智也。发起用也 三合显。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汝与众生合前琴等。宝觉真心合前妙音。按指约喻指法。即无生智。合无相理。大用现前。即前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于中一为无量等。汝暂举心等合前无妙指也。即前云。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等。言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所有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如来法身性海普现一切妙用之光也 四结斥。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无上觉道如宝所。小乘涅槃如化城。但恋权乘。不求究竟。得少为足。故发尘劳 二释别疑二。一释满慈疑妄因二。一伸疑。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显体不二也。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 指己犹迷。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明佛障尽。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障尽者必知妄始。故此问也。由满慈最初致疑。既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如来遂举性觉妙明验其迷解。满慈既迷性明为所明。佛遂斥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由是展转相续流浪。皆由虚妄之所生起。虽知能所妄立。又疑妄从何生。故此伸问妄所因也 二答释二。一总告。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虽知诸法皆妄。犹惑妄有所因。故云余惑未尽。现前诸事现见之事也 二别释二。一明妄本无因三。一举事问答二。一举事。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演若达多此云祠授。本头与镜俱喻性觉。照面喻强觉忽生所相妄立。爱喻坚执不舍认相为真。既喜有相。反恶无相。故嗔己头不见面目。真无形相。不顺妄情。便生惊怖。执相迷性轮回不息。故云狂走。魑魅山泽之怪也 二问答。

  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心狂而走。无别所以。故无他故。强生分别。故称为妄。岂别有因 二约法正明三。一就名责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 唯一真心本无妄法。

  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 直明妄无因也。妄必无因。有因不妄。妄之一字甚好思量。若了此名。自无法起。复疑有因。岂非迷倒。如初一人忽然妄说。递递相承从妄说妄。及推其本。递递皆虚。乃至初人及与后人。二俱是妄。何者为因。故历尘劫递相诳妄莫之能悟 二引悟释相。

  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此文释有二重。初约佛自悟释。发明犹开悟也。佛虽开悟诸妄圆灭。尚不能返觉至妄本。以妄无因而可觉故。故云犹不能返如是迷因也。复将如是迷因一句连下句牒。应云如是迷因因迷自有。意云。若约妄法展转生起而说因者。此即因妄说因。非谓妄有初因。故云因迷自有。既识迷之无因。则知妄无依处。说何为生而复有灭。此释约佛自悟。无妄因之可返也。次约佛为他说不能返迷成悟也。发明犹宣辨也。虽佛广为满慈宣辨。尚自不能返迷令悟。故云犹不能返。如是下释意如前。良由此理难明。人多惑甚。如为病眼说无空华。孰能领悟。为妄执者说无诸妄。谁肯信从。忽若了悟自知无因。将何为妄而有生灭耶 三贴喻况显。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梦寤之人记梦中事。说虽可尔。取必不可。以所梦境毕竟无故。得菩提者。返观因时灭诸妄惑。说虽可尔。毕竟无体可断灭故。将何为妄而推其因。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又云。以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三提喻合显。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狂故怖头。因缘何有。头无得失。狂自复行。惑性妄有灭生。真性何曾出没。汝观如狂之妄。今指何处为因 二显真元无得二。一正明二。一劝息妄缘。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 烦恼为缘。能润业故。杀等为因。正是业故。分别是识。能生烦恼。三种相续是所分别。分别此三故云三缘。三即缘也。或杀盗淫三之助缘。故三之缘也。分别既亡。业因不作。于三界中狂心自歇。故起信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又云。以远离微细念故。名究竟觉。念即分别也。由是一念不生即名为佛。即斯义也 二显自真体。

  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分别不生前后际断。故名为歇。菩提云觉。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云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既云不从人得。即显不由他缘本自觉耳。劬劳修证本息分别只为显觉。今分别既亡觉性自显。故云何藉。然非谓全不修行兀然空坐。苟妄想宛然自谓即是者。误之甚矣。言肯綮者。骨边细肉也。庄子云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若执惑有实体。不能达妄即空四相平等一切唯觉。便谓从粗至细断尽无明方至妙觉者。何异解牛不能游刃于大窾。不能亡见于全牛。但解皮肉以至着骨。岂曰妙得牛理哉 二喻显。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 五阴盖覆也。

  系如意珠 圆明觉性也。

  不自觉知 无明不了也。

  穷露他方。乞食驰走 五道流浪轮回不息。

  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虽流生死觉性常然。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佛为开示。

  所愿从心致大饶富 大用现前。

  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始觉合时。本不曾动。今无始静也。法华中亦有此喻。彼约结缘。此约本有。意不同耳。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释庆喜难缘起二。一伸疑四。一叙所闻。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如文 二正生难。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 由无三缘方尽三因。因缘俱灭。菩提始显。故云皎然明白。小乘开悟皆由因缘。故引昔悟以并今说成此难也 三引他例。

  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老梵志者。并是年长。从外道来。闻佛因缘。翻邪入正。得成无学也 四结同邪。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唯垂大悲。开发迷闷 因缘自然依假建立。菩提真性众相都亡。恐相滥失。故此再疑。以洗物情 二答释二。一正破疑情二。一推破三。一标质所疑。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若狂性因缘得除。不狂自然而出。所计不出斯意。故云理穷于是 二就疑互五破二。一双破因缘自然二。一以因缘破自然。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初二句牒。本自下二句定。自本也。然是也。头本如是。无有如是之头不是于本。故云无然非自。何因下破。可知 二以自然破因缘。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初二句牒。次二句破。若自然头由因缘故得成狂走。亦应自然不失由因缘故而失其头。本头下四句结也。今既本头无失。狂自妄出。狂之与头了不相触。何曾变改。而假因缘 二单破转计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汝执言。既非因缘即属自然狂亦自然不狂亦自然者。初破狂自然。初一句牒。次一句定。未狂下二句破。如文。不狂下破不狂自然。初句牒。头本下破。此显一真之体尚无真妄之异岂立因缘自然。斯则亦显妄无因也 三结归悟旨。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无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本真不动。妄自强生。说谁因缘及自然性。若知因缘自然俱是戏论。分别自亡真觉自显。斯则正是我说三缘断故即菩提也 二结示三。一俱尽灭生显无功用。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若有执言真心可得分别可亡。斯则菩提心生生灭心灭。但是生灭。无菩提生无生灭灭。方无功用。如圆觉云。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此显地上证无生理得无功用也 二纵立自然寄显生灭二。一纵立正显。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设若我教。有自然者。岂存生灭名为自然。今汝所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何名自然。夫自然者必无生灭。故云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二举况重明。

  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举浅况深也。世间人说生灭和合名和合性。非和合者则无生灭方名自然。岂况我教。有生灭者却名自然。古人于此不言纵立。认真自然。斯则不唯增戏论心。反令圆文成外道教。焉敢闻命 三双非二离正示忘情。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本然自然也。和合因缘也。二皆不立。故云俱离。此离亦离。故云俱非。此文语略。具足应云离合离然之离亦复俱非也。药病齐遣。空病亦空。圆觉亦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斯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无戏论耳 二广斥执见五。一斥成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若执因缘自然取佛果者。虽经劫数勤苦修习。终莫能及。故云尚在遥远。忆持妙理。分别不亡系念相续。但滋生死。不能无心忘照反闻闻性。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故圆觉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故云只益戏论 二引事验知。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佛果菩提。若以因缘自然而可取者。汝于此义甚得明了。何不免难而速证耶。何假我咒方解脱耶。应知理观兼修定慧双运。岂但辨义说文而已哉。问阿难尚在初果。登伽何以却证第三。答一约权实。阿难示迹。现多闻无功。故在初果。登伽实人。显咒力功大。速证第三。二约根行。阿难圆顿根发。前文悟解。或入信住。登伽小机。虽得第三。望圆信住霄壤有异 三结劝真修。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多闻无功。岂如定力。首楞严王名无漏业。得此定者。一切诸法皆如幻事。岂复能生憎爱二苦 四举他为证。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消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过去为婆罗门女。名为本性。今从昔号名性比丘尼。耶输陀罗云华色。出缠登伽也。授记耶输也 五责随尘境。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彼尚女人。一修无漏便获圣果。如何汝今厌离小乘志求大道。而以世间因缘自然戏论名相而自缠绕。随逐根尘为境所碍不能超越。故云尚留观听上来破执破疑显如来藏。约信解真正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约依解修行成就止观。为入理之方便。既能信解如来藏体周遍十方本性清净绝名离相。我等云何修诸方便与此相应。故此第二明修行方便。文二。一阿难领悟祈修四。一叹佛悲深二。一经家总叙。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消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 因缘自然前已广破。今复重释纤疑不挂。故云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者。实相无相远离戏论。今离戏论即悟实相。重复悲泪者。喜悟藏心故。恨无行法故 二阿难别叹。

  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超过一切世出世间。故云无上。佛诸功德大悲为首。故独称也。离垢末尼随意出生赈给无尽。佛亦如是。故云宝王。譬喻言辞约事约理。故云种种方便。沈谓久沦生死。冥谓永覆无明。方便能开提奖能出。俱称引导 二叙已得失二。一正叙。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如来藏心。量遍十方。德含一切。虽信而解。非行莫臻。故此叙之。以彰得失 二喻显。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天王佛也。赐与开示也。华屋藏体也。虽获信解也。门入修行也。行能通理故云门也 三正请修路。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捐弃毕尽也。畴昔往日也。无余者。无明永尽二死已亡究竟之无余也。愿示我等如来本昔因地发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云本发心路。攀缘妄想无始本有。故云畴昔。如何摄敛折而伏之令得佛慧。故云入佛知见 四伫听慈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如文 二如来广陈修证二。一总告许宣二。一经家叙意。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菩提之心。具悲智愿智求佛道。务在修证。苟或不明。于菩提心名未自在 二举义许宣。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妙三摩提首楞严定。即真如观。欲修此观先须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观二门。名为发觉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然此二门。三世诸佛修行证道同途之法。故华严云。譬如有力王率土咸戴仰。止观亦如是。一切所依赖。故此二法名为初心决定义也。一者审观因地及与果心。起随顺行。即依真如门修止也。真如无相。向即心绝。故起信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二者审观烦恼结解根元。起对治行。即依生灭门修观也。生灭法相染净不同。起智拣择。对治令断。故起信云。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修前方便未能相即。故名随顺。修之成就。即观明止。即止明观。止观不二名为正修。即成三昧也。今是初修故名发觉 二别明二义三。一正明二义二。一因果同异门三。初标义总劝。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既能信解果海无念绝名离相本非生灭。将契此心。须亡生灭与之相应。故上文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若异此者。即暂举心尘劳先起。合尘背觉。岂曰正修 二约义显非。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尚不可以生灭说。况以生灭为因而求证耶。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若不以止门相应。此生灭心终无暂息。若便以此心为修行者。因果相违终无获证。如上广破 三正辨行相二。一料拣因门二。一举喻总彰生灭。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妄心如器界。所作性故。真心如虚空。理无为故。常无常性于焉可知 二就身广辨虚妄二。一总明二。一示其浊因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湛觉无生。妄成所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于所明分为四大。于能觉派成六根。六根四大互相杂乱。于湛圆明汩成浊相。即同起信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为阿梨耶识。从此识心变起世间。即是浊义也 二喻其浊相。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 觉湛明性。

  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 地水火风。

  二体法尔。性不相循 循顺也。法尔犹自然也。真妄染净。性相违背。非使之然。法尔如是也。

  有世间人 无明不了非出世智。

  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 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也。

  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容貌色心相也。汩乱也 二别明五。一劫浊。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梵云劫波。此云时分。法华论说。日月岁年总名为劫。乃至成住坏空不离时分。今此经中说劫浊义。谓迷真起妄。世界未形。但有虚空及与妄见。空见一体遍法界迷。未成二别。故云不分。又空未派为四大。见未开为六根。亦名不分。故次释云。有空无体。有见无觉。体即四大成质。觉即六根取。境既无此异。都成昏钝。故名为浊。一念初起无明之始。时之初分。故名为劫。非劫末时之劫浊也。二见浊。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身之质碍。由见闻知织水火风。执取滞着壅翳不通。遂现四微形相体质。身之觉知。由水火性织彼妄见。旋转移易还复交替。分成六根觉闻知见。如纬织经。互相参杂。故名为浊。前则业转。今现相也 三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六识分别三世遍缘。忆过去境。识现在尘。诵习未来诸有境界。能分别体。从前见浊觉知所起。所分别相即是六尘所现影像。故云性发容现。容即相也。离尘离觉。无相无性。互相交织扰乱相熏。名烦恼浊。即六粗前四也 四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生灭是行。行即是业。众生执爱但欲留住。业性迁流每常运动。一去一住一动一留。互相交织众法生灭。名众生浊。即造业相也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命是报法。依业所引。第八识种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名之曰命。前六见闻。元一本识。由六根异。遂成分离。识用虽分。体唯一种。斯则同中立异。异处见同。同异失准互相交织。于总报体便立命根。名为命浊。即业系苦相也。上之五重。皆由能所妄觉影明展转相习。从细至粗。互为形待。次第转生。混真成浊。有此五义耳 二修因契果二。一劝拣妄依真。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迷真起妄见闻觉知。返妄归真常乐我净。不循生灭妙证可臻。苟顺尘劳真常益背。故劝择妄依不生灭 二示修定旋觉二。一正示用心。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初习名止。成就曰定。初习后成。俱名为湛。起信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境界不生见闻不起。渐澄渐伏粗垢自遣。圆觉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净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若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得无生性为因地心。由是渐修入证登极。成圆妙果。修之次第。如天台圆顿止观广明 二举喻贴释。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真觉如水。见闻如浊。定身如静器。定法如澄静。砂如烦恼。泥如无明。地前名伏。地上名断。究竟名精纯。变现即起用。此即同前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背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也 二根尘结解门三。一标义总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前第一义。令止妄心伏还元觉。即是修止。此第二义。令审详烦恼观察对治。即是修观。先止后观。法应如是。无明发业。爱取润生。六识能作。第八能受。此唯观门分别能知。故起信云。所言观义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故。圆觉云。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同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等 二约义显非二。一正显。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根尘虚妄为烦恼宅。颠倒沦替莫不由斯。苟能识其根元知其结处。则可希冀乎解棼庶几乎降伏耳 二喻释。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堕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文显可知 二正辨行相三。一总标六根过患。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六根为贼媒者。一引外贼。即六尘也。二起内贼。即烦恼也。内外恶贼能劫真性。若知根本。贼无能为。故涅槃云。六入空聚当有六大恶贼必断汝命。当即远离。以根尘相熏。纳识成种。无始相续莫不由此。不知调伏必为所害 二别示根用优劣二。一约世界流变总明功德三。一释名辨相。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世界有三。谓众生五阴器界也。拣非余二。故标众生。此一若超。余皆解脱。前四句释名。汝今下辨相。一切下结示。身中界也。贸迁世也。世界交织故云相涉。余如文 二拣定方位。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 界之体性依假施设。虽云十方。若以位次。决定明显。东西南北。可为准的。余皆不定 三流变成功。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变之义古今多解。各见其文不能具叙。今所解者。不加别法以变其数。只将今文过现未来。进动算位。便成一千二百功德。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转十二。便成一叠。算位即是一横二竖。已成过去。第二即变过去一世以为现在。进动算位。一竖二横。成百二十。为第二叠。第三又即变现在世以为未来。进动算位。一横二竖。成一千二百。为第三叠。能变之法既唯三世。所变之数亦止千二。故无增减。问经文既云。世界相涉三世四方宛转十二。何故变数。唯约世论。不以方说耶。答方体常定。世义流动。定故不改。动故更移。今既改十为千。变多从少。约世是顺。方义不符。匪唯义不相符。抑亦叠数难合。经文明言流变三叠。岂非唯就三世说耶。问夫三世迁变。合从未来迁为现在。从现在世改为过去。何故此文返而说耶。答今约从微至着变少为多。已是十二。当为百千。故不可先约未来以对初叠。以未来未见数故。故须返对也。以变者是逆义故。下文云。生从顺习。死从变流。经文既言流变。故须逆增其数。此约众生身中六根取境本分功能作用名为功德。非同法华持经所熏令成净用。然染净虽别。皆从本有熏力而成。故彼此文数量无异 二约根用优劣别示功德六。一眼根。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前二句总告。如眼下正示。左右旁观三分之二者。举一方三百方中二百全近维二五十。一方既尔余皆例然。今左右观。各得二百全分近维二五十。共成五百。及全明三百。都成八百。三分言功者见三方也。余皆可知 二耳根。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动有分限故说迩遥。静非涯量故无边际。俱耳家境。故此双显 三鼻根。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阙于中交。故得八百 四舌根。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诠显。能诠言句犹可分限。所诠理趣莫能尽极。故千二百 五身根。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合具违顺。离但舍受。故云不知。今就知处。违顺各四。故得八百。阙于离知。故少四百 六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能遍缘三世三性世出世法无不具足。文显易知 三令拣圆根修证二。一正劝令拣四。一总劝详择。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返妄归真。真为流根。故云至不生灭。此则以觉心源名究竟觉也。欲得此觉。应选圆根为趣入之要。若圆听十方。耳根最胜。意令选择以入圆通。如下文云。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二别示功能。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此是如来知时知机。令自选择乐欲相应起随顺行。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故云日劫相倍也 三许为发明。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具彰六根功德浅深。随汝自意。审详选择。欲于一根得入三昧。我当为汝开发显明令得增进无上圣道 四须拣所以。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若约佛根无碍。六根总得圆通。即同殃掘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六根。皆作是说。故云亦无优劣。但汝下约劣根须拣。根非径要。劫修无益。若得圆门日功倍胜。故一根返源六根清净 二酬请广说二。一伸请。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前佛所劝。意明。如来藏体清净本然。由乎强觉分成六妄。若能返照。从一根门入一性海。法界一相。更无六一之异。故云深入一门六根清净。今阿难将谓。六根有实元是一体。若是一体又何分六。故今请示一六之由耳 二广释四。一且破一六之见三。一况显未亡法执。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一六之情正是法执。执根是实有一六故。阿难初果。虽破我执。尚有所余烦恼俱生犹未断故。况此法执是所知障无明住地。此障最细。名为根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二推破一六疑情三。一征。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如文 二破二。一破一。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若言一者。六用应同。眼合能闻。足应解说。今汝不然 二破六。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若言六异。应不相干。一处闻经二何钦问 三结。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三句结前互破。后二句显无一六。根体元无。何一六之有乎 三释成一六俱妄二。一释成。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消犹末亡一 圆明藏体非一六之异。无始颠倒六根强生。闻说解六又执是一。一六形待虚妄相生。没于四流迁改不息。知见移易变一为六。故云沦替。虽得六销犹未亡一者。据汝所解。虽欲除六而不除一。以执六根是一体故。又初果人。不取六尘名为六销。执根有体。名朱亡一。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涅槃亦云。须陀洹人。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诸恶。不因六尘所惑。不造新业。或认六尘销处见惑不生。执一无为果体。故云犹未亡一 二喻显。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太虚如来藏也。群器六尘也。异空六根也。法界藏体非一非六。由尘发知成六根异。尘若不缘根无所偶。六既不立。一亦不成。尚非同异之名。岂安一六之相 二广明根结之由二。一别明六。一眼根。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 本一圆常妙湛明性。所相妄现分明暗殊。明暗相形动觉湛性。性相和合执成妄觉。故云粘湛发见。斯则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

  见精映色。结色成根 见精即妄觉也。能所相熏互相交织。根结便成。故云结色成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 既觉明相杂。粘湛合成。由是名为清净四大。即胜义根也。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胜义根色。属不可见。而有对碍。故寄世俗根所依处蒲萄之相。表显胜义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云流逸奔色。下之五根大意皆然。故不细释。例如此知 二耳根。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听精即妄觉也。既动静互相击发。鼓真成妄。失真湛性遂发听精。卷彼声影结影成根。声性虚散。故须卷摄以成听义。既卷成根。还如卷叶 三鼻根。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相发。觉明映香。于妙圆湛结成鼻处。香气上腾。根垂下取。如双垂爪 四舌根。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恬变交。参妄真粘。合心境相。结揽以成。根约所依。相如初偃月 五身根。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离合触摩。湛圆随妄。觉触相待抟取成根。能造所造二具八法。是不可见。寄所依处如腰鼓颡 六意根。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妙圆无动。生灭妄陈。和湛成知。知还揽法。根境既结奔趣无休。以六根中随一摄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外相。如幽室见。然此意根。本由生灭妄尘所结。妄尘不离妄觉影明。若以有色无色为诤论者。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故此所明六皆四大。无相违也 二总结二。一结由迷发现。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性觉之体本有真明。由彼妄觉影明忽起。遂令真觉隐于精了失真照性。妄觉影明自相粘执。熏变击发。结成六种知见之光。故此六根由迷发现。发现之相广见上文 二结离尘无体。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由境有根。如风起浪。境风不息识浪奚穷。故离尘境无根识耳 三正示入一之门。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不随六境也。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圆脱圆销也。执境成根。因根有碍。执心不起诸境自亡。既不相缠自然圆脱。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故云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楞伽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妄既不生即发明耀。皆斯义也 四结显真觉之理二。略标示。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见闻觉知由尘所发。毕竟无体。今非此等。斯拣妄也。明不下显真。谓真妙觉明不循根境。即不逐缘生。不因境起。了然自觉。即是性明。圆觉亦云。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此亦拣非知觉显是真明。岂依根尘而始显发。故云寄也。由是寄故互相为用 二广释成四。一约人辨用。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 阿那律陀云无灭。白饭王子。以多睡故如来呵之。从此精进七日不眠。则失双目。佛令修天眼。系念在缘。四大净色半头而发。见障内外明暗皆瞩。照三千界如观掌果。故云无目而见。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跋难陀云贤喜。与难陀龙常护摩伽陀国。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设大会报龙之恩。人皆欢喜。从此得名。难陀云欢喜。为目连所降。无耳而听未详缘起。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殑伽亦恒伽。此云天堂来。此河从无热恼池南面银象口出。流入东印度。主河之神。是女。故云神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骄梵钵提异舌知味 正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今经云。我有口业。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呞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异舌者未见别缘。或可既云牛相。即其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舜若多云空。即主空神也。无色界天亦是此类。随其所主亦无色质。既为风质者。此约体不可见。故云元无。以佛力故故能暂现。亦显有定自在色无业色。也无色界天泪下如雨。正是此事。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得灭尽定大小俱有。然修意不同。谓灭六全尽七染分。摩诃迦叶入鸡足山待弥勒佛。俱舍即云已入涅槃。余说入定。圣说虽尔。若例今经付嘱阿难。故知入定涅槃俱不可测。既知身在已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妨作用。故维摩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即斯义也。然上所说。欲显真觉不假根尘。且引六人略以为比。于中有业报者。有修得者。有发真者。修得发真全是真用。业报所感以浅况深。俱是不由于根而觉知无失耳 二就法融体。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三界万法。皆由无明妄念而得分别。今六根既拔。尘无所粘。妄念不生性明内莹。故得浮尘幻相器界虚空一体圆成归无上觉。故下文云。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又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斯则万法融真。一切常住。无情成佛复何怪耶。若谓无情不能起行无成佛义。斯则何异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法空智塞。我相见深。无情若使不成。心外有法宛尔。空谈圆实。心语相违。岂不谬哉 三举事例显。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此则近以世人六根隔越不相通用。尚有知觉同者。岂况真觉须假根尘耶。六根无辨故云黯然。头足不分故云相类。若以手摸。头足明辨与见无异。故云知觉是同 四指妄结真。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消。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初二句指妄。谓从根境缘所生见故云缘见。不明下结真。谓不逐缘生。不由境起。湛然常照。明不能发。暗不能昏。纯一真觉内莹清净。此体发现。根尘识心一时圆妙。故前文云。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二别破疑情三。一真识断灭疑二。一阿难伸疑二。一牒所闻。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如文 二叙疑难四。一举果常住。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菩提云知觉。即智果。涅槃云寂灭。即断果。离伪妄无迁改。故曰真如。照察不变。名为佛性。庵摩罗云无垢。离障所显。即白净无垢识也。不与妄染相应。含藏无量功德。名空如来藏。能现身土。离倒圆成。鉴周万有。名大圆镜智。七名虽别一体无殊。坚固凝然常住不动。如金刚也 二显因无常。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 离尘无体。六根皆然。故前举见听。后指意根。犹如者指辞也 三进退成疑。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因缘所起自体本无。故云毕竟断灭。进退推求无我心者。以分别不亡真觉难显但有断灭不觉妙常。故云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四结难求示。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唯垂大慈。开我蒙吝 如来说有湛精圆常。洎今所推唯是断灭。明言虽有。考实元无。若此相违。真实何在。岂不同于儿戏之论耶 二如来为断二。一斥迷许说。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分别见妄能所强生。为颠倒因。迷常执断。名为真倒。今以现事。验令知悉无执断灭。故云当除汝疑 二约事广明二。一约声尘显其倒情二。一问答二。一约根问答二。一问答有无。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二问答所以。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击钟三问。审定称闻。欲转问宗。又令重释。一则斥成娇乱。一则显其性常。令知生灭之中有不生灭。不因声灭。不因声生。生灭圆离即常真实。斯则了然常住何断灭之有乎 二约尘问答二。一问答有无。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消。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犹少顷也。有顷犹顷克也。皆时之少分也。三问三答。只是定其言声 二问答所以。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问声有无。令释所以。前答闻之有无。亦以钟声起歇为释。今答声之有无。亦以钟声起歇为释。将验其情随言印顺耳 二斥破。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斥破意者。此闻若因声有。则不离声。若离声有。此是真闻。汝今但执随声之闻。此闻既不离声。只合是声。不合名闻。又言是声。又言是闻既随言印顺。故成矫乱 二就闻性破其断见三。一正破三。一破其执断。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初二句牒其所计。若实下五句破其断无。若实此闻随声而灭。则汝一身应如木石。再击钟时如何闻响。知有下五句对释无生。有无之知。自属声境且不关闻。故云自是声尘或有或无。闻性常然未曾起灭。故云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下二句反结有性。闻若实无证无者谁。既若知此是无闻者。验知不灭。岂随声无 二显其本常。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闻性不动其犹镜明。声之生灭正如影像。岂由影像有去有来令其镜明为生为灭。故下文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三结斥垂劝。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镜明不动。影像随形。苟见像之去来而曰镜之起灭者。倒之甚矣。声闻无辨。断常遂迷故此结劝不可更言离声无性 二释成三。一引睡人释成不断。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闲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睡人。六识归种。思觉不行。但任运闻。即真闻性。若唯约喻。睡人应无闻性。但约不随根起非由作意。故是真闻。如下文云。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故知即显真闻。不须约喻 二例死者释成不断。

  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形命虽迁。真常不动。妄识尚在。况乎闻性随汝消谢 三结斥迷倒不循妙常。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随尘生灭。逐念流动。无始至今未尝停息。不能于妙常寂绝念而游于真觉明亡缘而照。杂染流转。生之又生。区区若。是何由取证 三结劝。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若能亡缘内照。不逐前尘。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净觉现前寂照明露。斯则守于真常根尘销落也。想相即境。情即是根。根境识三俱能染污。障翳般若。于无生法不能明了。故名尘垢。今既远离于法明见。即是证无生忍。故云法眼应时清明。于大菩提斯可希冀耳。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解结同体疑二。一阿难伸请二。一述已犹迷。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前疑因果同异。今疑根尘结解。故云第二义门。然根起之由前虽广示。而不的指何处为结。结解之义尚未辨明。欲期指陈皎然可识。故引前文佛所举喻。以况己迷也。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诸无明者。谓全界无明也。总摄一切二障见思。故名为诸。始自迷真。随逐有情生灭不离。故上文云。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故云俱灭俱生也。初果有学虽未断思。已名破烦恼障得人空证。而全未破所知障。法执犹存。故云犹隔日疟 二请示结解。

  唯愿大慈。哀慜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无始生死。不能超越。盖由结缚。今待解除无碍无系。不以恳至莫由开晓。故雨泪求示也 二如来广演五。一世尊摩顶。

  尔时世尊。怜慜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 顶是诸根之总。手为解结之要。摩而警动将有解期。拊而安慰令知深旨 二诸佛放光。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无明住地为六情根。震动不安。因兹解结。诸佛流光灌一佛顶。以表一多无碍自他平等。下文诸佛标示。此佛释成。同说同证更无异路。问此经从前至此。四度放光。独有今文诸佛同放。仍又同说。斯何特异乎。答初为说教破邪。次为拣妄显理。次为定见生智。今为入观成行。前三依教发解。未能除障。今文观成破惑。正动无明入法界理。故诸佛放光。同示解结体无二源。故知。说教破邪。显真拣妄。立信成解。皆为今日成行取证。非聊尔事。故与前文异耳 三同说结根。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觉明初起能所妄生。湛性既分六根成异。根尘偶对业性即生。轮转无穷。生死长缚。斯六根为生死结缚之源也。一念无念能所都亡。根尘识心应时消落。无真可得。无妄可除。觉性圆明法眼清净。斯六根为自在解脱安乐妙常之源也。其犹冰水由气之动移相虽变异湿性常一。结解同贯亦复尔也 四阿难再请。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染净根本唯此六根。更无别法。于此起见生死轮回。于此忘情涅槃常乐。法执未破。孰能洞明。故再咨询欲期开示 五佛为释通二。一长行二。一双标。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根境识三无别体性。唯一真觉。故曰同源。执见不亡。妄生取着。强分染净横计身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故云为缚。了相无相。分别不生。能所寂然念想虚。尽一法无取。一真体现。心与虚空等无差别。故名为脱。识性虚妄犹如空华者。与上根尘绮互相影。上言根尘。影此识性。今言识性。影前根尘。故三同源。亦同虚妄。故前文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即此识性虚妄也。又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此根尘同源也 二双释二。一总显无性。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揽尘成根。对根有相。根境立矣。妄识生焉。妄识能变根境二法。故根境识互相假藉。一一体空。一一成立。故若交芦 二别明缚脱。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由阿难再问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故佛先示根境识三唯一虚妄同一性源。迷缚解脱诚非异辙。由此别示结答。令无所疑。因解成观。妙果可冀。言知是者。略举六根之二也。立知者。又略见字。影在次文。意谓。若于六根三事。不了性无立为实有起遍计执。惑业由生自取轮回抂入诸趣。斯则六根是无明生死结缚之本。苟或于此体真达妄执取不生。妄知见觉泯然虚寂。唯一圆成清净宝觉。斯则六根。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更欲何物说为异因。故般若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上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此则正破无明法执。成就圆通观门也 二偈颂二。初标举。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泛论偈颂。总有四种。一阿耨窣睹婆颂。不问长行并偈。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讽颂。或名直颂。谓以偈说法。非颂长行。三名祇夜。此云应颂。四名蕴陀南。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故。为何意故经多立颂。略有八义。一少字摄多义故。二赞叹者多以偈颂故。三为钝根重说故。四为后来之徒故。五随意乐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说故。八长行未说故。今此经内。于前四中二三所摄。八意之内正唯三七。兼二五八。然又长行偈颂相望有五对之例。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隐显。至文详而知之。此颂九行。应颂讽颂。间杂相糅。连环起复。展转相生。大意破无明法执。令观门明净修行证入一真法界也 二正颂六。初二颂标宗破执二。一比量正破。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此文正破无明法执。执为无为有实体者。皆迷真性。一真法界本非对待。故此双破。即是解结之所因也。此中四句。前二句破有为。后二句破无为。此二不立。方显法界一相义耳。言真性有为空者。真性之言正是标宗拣法。通下第二量转。谓一真中道第一义谛也。应立量云。真性有为元空不有。从缘生故。犹如幻事。真性无为本来不实。无起灭故。犹如空华。由此二量三支无阙标拣分明无诸过非。掌珍论中取为善立。第二量中。先因后宗。译人语便。亦无所失。此义所显。一真平等无诸对待。真妄染净生死涅槃凡夫诸佛。皆如空华乱起乱灭。故下文云。一切世界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故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斯显第一义中离一切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明法执于斯尽矣 二显过况破。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初二句重显前过。有为无为是对待故。亦是破执真性是有还同虚妄。惑者议云。真性之中虽亡有为无为。而此真性应有所得。是佛所证离诸伪妄。故名曰真。是诸法性毕竟应有。故此破云。若言离妄所显有真性者。还同妄法俱为妄也。以是遍计所缘境故。离妄之真还因妄显。如前文云。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起信亦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应知若有真性为所得者皆为妄矣。故云妄真同二妄也。犹非下二句况破执妄。初句蹑前所非。尚无真与不真。不真即妄也。次句正况。云何更存能见所见。根之与识俱名为见。所见即境也。斯则总破真妄二心。诸对待法皆无所有。方名显净法界一真平等。此上二颂。正是颂前根尘同源也。本源自性尚非真妄。岂得存乎根境识耶。故根境识同此一源 二两颂结解同体。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颂前根尘相发相见无性犹如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颂前缚脱无二也。六道凡夫。业惑所系不得自在。故名为缚。三乘贤圣。断惑证理不随业系。故名为解。此则皆由六根迷悟所致。更非别岐。故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交中无性。将何遣有而更存无。一性之中无对待故。肇公云。有既不有则无无矣。此则正显根尘中道。亦是上根尘同源之义。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颂前知见立知等文也。迷根执境。不了性空妄取为有。即无明矣。了性无性真妄一如。根境识三不能为缚。故名解脱。斯则涅槃无漏真净 三一颂生起下文。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生起六解一亡疑也。因次第者。下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一亦亡者。下文云。今日如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生起下文圆通修证也。即取观音从耳根门入三摩地。文殊所选。堪与阿难及此界人入流正觉 四一颂无明习气。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 阿陀那云执持。即第八识。能执持种子起现行故。第八多名。此名最通。三位之中相续执持位也。无明熏习种子不断。如暴流水流注不息。微细境界唯佛能知。故起信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谓此识体。单真不立。独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起信云。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若说即真。妄习如何得尽。凡夫外道起于常见执为真我。若说为妄。恐拨为断灭。以真相不灭故。是故于小乘藏及大乘权教不说第八。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意显前文根境识三六种结缚皆是此识熏习变生。执真执妄见有见空唯此识影。乃至十地菩萨所见佛身业识上见。若佛如来。已离业识。无自他相见。如起信说。此则正显已离俱生无明耳 五一颂一句遣幻非幻。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一切诸法唯识所变。故皆自心。前六不了。见从外来。取而分别。故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故云自心取自心也。若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故云非幻。而由见妄忽生觉明相现。四大分湛。根尘宛成。故云成幻法。而言幻者。以一一法皆无性故。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分别不生前后际断。真尚不辨。妄何所立。是故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斯则一相平等。迷悟都亡。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故肇公云。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见法实相矣 六一颂三句赞法令忻。

  是名妙莲华 此平等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污。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以为喻。

  金刚王宝觉 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果。名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此观现前。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犹如明镜现诸色像。一一色像体不可得。同一镜明不即不离。三摩提云正受。不受诸受也。

  弹指超无学 此显速疾能至大觉。故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超过地位劫数之说。如前文云歇即菩提。圆觉亦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斯义也。然至觉时。亦无自果可为所得。故云超无学耳。亦是约迟速校量。故说为超。非是都越地位直至无上觉耳。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阿毗达磨云无比法。即指此三昧也。亦云对法。即以大乘平等大慧。对向一真法界。体用显现。理智一如。故名对法。薄伽梵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十方诸佛取证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路。能通至彼。故名为门。由前请云要因门入。故此开示金刚三昧。为能入门也 三六解一亡疑二。一伸疑请决二。一叙庆所闻。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能诠之文。讽应交间辞句妙净。所诠之理。清明洞彻皎然可见。故使心开如目之鉴 二正陈疑意。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唯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洗垢 由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难疑意。前文既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斯则结无前后。解亦不伦。六根若亡一觉应显。云何复云解结因次六解一亡。故云心犹未明唯垂洗涤等 二举事广明三。一且明结之因起二。一举事二。一问答结名二。一绾巾问结二。一结巾初问。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涅槃僧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云时分。巾是彼天所奉献故。未详缘起 二再结再问。

  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如文 二约体问名。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巾喻真性。结喻六根。逐绾而问。相由妄别。令知根本是一妄结生六。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故一一绾皆名为结 二征释同异二。一问答。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体虽元一。妄结成六。既已成根。六种名相随心计执不可移易。故云不可乱名 二印成。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如文 二合显。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迷心执境。无异成异。故下文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斯义也 二正示六解一亡二。一就事问答。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此中译家缉缀不足。应云欲得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佛意云。汝意嫌此六根妄隔。乐成一体。有何方便而得成一。答意。若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对六而立。六若不生则无所对。故无一义 二贴喻释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晴。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心性发狂。见闻妄隔。根境识三一时俱现。生死为六。涅槃名一。由对待成。本无所有。故如狂劳虚妄华相。三种世间故名一切佛界生界一切境界俱不离此。以是分别妄念起故。离心即无六尘境故。

  三却辨解结次第二。一示解因三。一拣非显是二。一二边俱非。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若执此根有实体者。即堕常见。若谓都无。成恶取空。诸佛不化。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以堕断故。既左偏有相。右堕空门。空有二边俱不见性。无明根结如何解除。故前偈云。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故此二。边不能令脱 二中心方是。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意明。空有二边既不能解。当须中道正观照无始结根非有非无不异而异见全无明之法性。断全法性之无明。不断而断。非证而证。方得解成 二示正因缘二。一显今说意。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中道正观如幻三昧。能解无始无明根结。能于弹指超证无学。能起无方不思议用。此名佛法从因缘生。岂同世间所说粗相。以佛无明永尽得一切种智。故能知此结解因由非余境界 二别示所知。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一切世间色心染净诸有境界。皆依无明。而得住持。今无明已变成明。明即一切种智。佛既证得一切境界。有何难了。是故即能皆了元由 三总彰解益。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上文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故云选择。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是故诸妄消亡不真何待 二明次第二。一就事问答。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显六根不能顿解。但应从一根门。即得六根解脱。非谓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观合显。义自昭然 二约法合显。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正明次第也。如下文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斯则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即成法解脱也。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即俱空不生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得无生忍也。维摩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当作是念。此法想者即是颠倒我应离之。云何为离。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则维摩正就于身。作三空观门。故次第观而次第离。今经但于一根深入。自然粗执先断次第以证。观行虽别。所得攸同。即正约圆顿观法。但从一根而入。非约六根顿解。故云次第。不同渐次法门约钝根说。诸解云云。不能具叙 三广引修证四。一阿难请问圆根四。一述解申疑。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慧觉圆通由蒙开示。本根入路未得通明。故今申敬欲期达解 二叙迷遇佛。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背觉合尘名为孤露。萍游六道故曰飘零。忽然邂逅厕为堂弟。名预天伦。由斯遭遇。如子得母。法身可久矣 三结愿彰益。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际时会遇也。遭时遇佛。从兹得道。始觉合本若不曾迷故云本悟。悟觉也。既不曾迷。唯是一觉。夫何更有见闻之异。故云未闻无有差别。此略举六中之耳根也。阿难所请。意在此根。微露其机求佛显发。如来知微。敕众各说悟门。观音文殊承机述拣。感应相济。化道曲成。于今受赐。岂得忘本 四请示法门。

  唯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秘密妙严即首楞严定。最后开示究竟说也。机微细念。静然不动故曰退藏。即欲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故云冀佛冥授 二如来询诸圣众。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生我法。向下虽有二十五门。诸圣入道总而摄之不离十八。故举以问令各。叙述 三诸圣各说证门五。一灭尘合觉证六。一憍陈如三。一遇佛获悟。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憍陈那姓也。此云火器。其先事火。从此命族。五比丘者。初佛弃国入山修道。净饭乃命家族三人。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摩诃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陈那。二十力迦叶。敕令随卫。五人衔命。后各舍去。在鹿园中共修异道。佛得果已思度何人。此五于我先曾营卫。即往为彼三转法轮。问言解否。陈那先答已解已知。诸天在空亦言其解。故佛命彼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此云解也。或言已知。鸡园精舍名也 二正陈悟旨。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虽悟四谛。复了音声本常微密圆满未曾生灭唯一觉性。此则了音声性空唯如来藏。故云妙音密圆。此经所明圆通法门。唯取实证。则不可约随相而一解。下文如来敕文殊言。二十五无学。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故知此文正是入音声慧法门。了声实相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如文 二优波尼沙陀三。一值佛显悟。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 亦云优波尼杀昙。此言近少。或云尘性。谓微尘是色之近少分也。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故以为名。由多贪欲。故作此观以为对治。复了色尘本如来藏。故云悟诸色性正二陈悟旨二。一观成得道。

  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初作不净想。后入骨锁观。皆为治贪。复因骨锁。入析色明空。复因此空。见色实相悟中道理。色之与空唯一实性。故云空色二无 二重指释成。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从悟得名也。真善妙色即毕竟空。相尽性显。悟如来藏周遍法界。故曰密圆成于无学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三香严童子三。一叙承尊教。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观香悟道。得童真位。名为童子。初佛总教。观有为相。不的言香。如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依教修观三。一标观境。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我于向晦宴然安息在于静室。清静之室洗心之处。故名清斋。静室闻香是有为相。即所观境也 二正观察二。一观行。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 木空烟火。以理推穷非香生处。既来无因。去复何往。以何为香而馨我鼻。此别观察香无生也 二观益。

  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 香既无生。复何分别。故云意销。分别不有。能所俱亡。真觉不动湛然常遍。尘垢既销圆明净妙。故号香严 三重释成。

  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相尽归如。真香妙发。一念不辨即登无学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四药王药上三。一叙宿因。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量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堪任补处。绍继佛种令不断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属。未详缘起。叙昔为医能疗众疾尝药知味分别性用对治不差。昔既妙辩味尘。今亦因此发悟 二获现悟二。一正陈悟旨。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观味之因从何而有。空有身心若即若离俱无生处。了知即观察也。无生处故。尘味寂然。分别即息。能所亡泯。二俱绝朕。唯是一味清净宝觉。故云从是开悟。即证无生忍也 二蒙印获益。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发觉明悟由了药味。故印此人药王药上。登成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五跋陀婆罗三。一遇佛显悟。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 跋陀婆罗云贤护。准法华说。威音王佛有二万亿。相继出世。此人初佛像法之中。为上慢者。毁常不轻。由是堕狱经于千劫。罪毕得出。值后威音出家获悟也。随例入洛。观此水性了不可得。不从因生。故悟水因 二正陈悟旨二。一叙悟获益。

  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 尘无自性。才生即灭。体是幻有。性相本空。水无所因。安然不动。三俱无得。孰为浴事。无始妄习顿然销落。乃至今时得成无学 二重指释成。

  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由斯观察。尘触既尽。妙触现前。得无生忍。名佛子住。以善能守护令妄不起令觉不动。名跋陀婆罗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因触悟道。故云触因 六迦叶三。一叙遇胜缘三。一佛在依学。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 摩诃迦叶云大饮光氏。名毕钵罗。头陀上行众推无上。紫金光尼在家时妇。缘起如常。日月灯所便得亲近闻法修行 二灭后遵承。

  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 室利罗云如来体骨。然灯涂金皆是身金光耀之因。累劫皆尔。非止一佛。故得然也。经出别缘。各从一说 三由因感果。

  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如文 二正陈悟旨二。一陈观行。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 六尘生灭是意家境。今观此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以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能所都寂。法性现前。身之与心本来不动。故令能度多劫如弹指也 二重释成。

  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尘法既空。妙法宣现。故获无漏成无学果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已上六人。依尘开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

  首楞严经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旋根归性证五。一阿那律三。一叙悟因由。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 或阿泥楼豆。成阿㝹楼驮。皆梵音小转。此云无灭。或云如意。是佛堂弟。白饭之子。多乐睡眠。如来诃云。咄咄胡为寐蛳螺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故云诃畜生类。常言半头天眼。今云金刚三昧。此显实证。与昔不同。当以意得 二正陈悟旨。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金刚三昧所发之用同佛见用。故云精真洞然见十方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旋其妄见循彼真元。尘见既销。精真洞发一切无碍。岂止障外细色而已 二周利盘特迦三。一叙其因由。

  周利盘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慜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 周利盘特迦云蛇奴。于路所生。或云继道。性多愚钝。过去为大法师。善解经论。有徒五百。秘吝佛法不肯教人。后生暗钝。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九十日不得成就。为治散乱。教数息也 二正陈悟旨。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初观息风念念生灭。微细穷尽。生灭无从。息风既空心亡分别。豁然大悟一切无碍。此则岂唯对治散乱。亦乃见息实相矣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返生灭息。循无生空。从息发明斯为无上 三憍梵钵提三。一叙悟因由。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 亦云笈房钵底。此云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虚哨。此人口相如牛之哨也。大论出缘与经有异。教观舌根尝味入道。当得心地一味法门。了味之知从此永灭。故云灭心入三摩地 二正陈悟旨二。一叙观行。

  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 观此尝味之根。不自体生。不他物生。各犹无生。共岂能有。缘中不得。非缘亦无。了味之知竟从何有。一根既尔。诸根亦然。由是应念得超诸漏 二叙观益。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根复故内脱。尘销故外遗。内外既亡。孰为三有而可处耶。故云远离。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得无生忍。故云法眼清净 三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旋妄根尘。归真实相。心地法门一时开显。此为第一 四毕陵伽婆蹉三。一叙悟因由。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 毕陵伽婆蹉云余习。呼恒河神为小婢。非是故心。由过去世为婆罗门我慢余习耳。最初入道。闻佛所说世间苦空无常不净都不可乐。因行乞食。思入此观。忽遇苦缘。故云疼痛 二正陈悟旨二。一叙观行。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念观也。知觉也。因痛起观。观我此身。有于知觉觉此深痛。然虽起观观觉及痛。观清净心。无痛无觉。此根尘念虑妄身心有真净心无。又更观察痛觉之念净心之觉。即成二觉。从何而有。一身二觉应成两佛。故知此觉皆悉虚幻。清净心中一无所得 二明得悟。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有所得心一念不起。名之为摄。当尔之际。能觉所觉能观所观一时俱寂。无分别智即得现前证无生忍。故云身心忽空 三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能观所观能痛所痛。寂无一法。故云纯觉遗身 五须菩提三。一叙宿悟。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须菩提云空生。亦善现等。以生时现空心达于空常修空行。故以为名。既云旷劫如恒河沙。便知空寂。岂止今日。方始证得 二明悟旨二。一悟但空。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以修空观了心空寂。一切依正自他染净乃至十方由心变者。悉皆成空。自行既尔。亦令他人证得空性。此一向空未能具法。故云但空 二悟中空。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性觉真空即中道理。以空是如来藏。故满足周遍具一切法。光明遍照法界性故。如摩尼宝随意出生。如大溟渤深广含摄。平等性智达解照了境智一如。名佛知见。虽证于空不为空缚。故云解脱 三结答斯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初以单空。空于诸相。故云入非。次以重空。空于空相。故云非尽。无亦空也。已上五人依根证入毕 三湛识循源证六。一舍利弗三。一叙宿悟。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舍利弗云鹙子。亦云身子。心见清净。谓眼识发智。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根本元由。斯则得世俗智分别诸法。名为法眼 二明今悟二。一获慧眼。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迦叶兄弟即三迦叶也。宣说因缘即三谛法。因说生解悟真空理得初果证。即慧眼也。余处即说遇马胜者。或同时所遇。非独一人。经互举耳。既闻因缘因缘即空。即获慧眼见真谛理 二获佛眼。

  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见觉明圆。即真觉妙明圆满成就。从眼识显。斯由如来开示妙法令我获证。故云从口从法 三结答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从于眼识发显智光。智光极处即佛知见。即三智五眼一时具足。故名为极 二普贤菩萨三。一事佛发行。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河沙佛所为法王子。诸佛弟子发我行者皆名普贤 二行成起用二。一指体略标。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心闻即耳识发明也。从于耳识得真圆通。入法界理。生灭识灭寂灭现前。境智相冥一体无二。还于心闻起用。分别众生知见。可发明者即现其身 二约机广释。

  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既以心闻。合法界体。境智无二。故法界中所有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无不了知。无不起应。冥显二机皆获其益 三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如文 三孙陀罗难陀三。一叙承尊教。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 孙陀罗难陀此云艳喜。兼妻得名。是佛亲弟。前作数息。即约根说。今约观识。缘鼻端白以驻其心。令不散动 二依教修观二。一明观行。

  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 初观白相。经三七日后见息气犹如烟相。此观成时。身心内发。若身若器一时空净内外映彻犹如琉璃。此则因观生灭息相。观心融明将发空慧遂洞身界。犹在方便未能忘缘。故见其烟变成白相 二明悟益。

  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无生空慧既已现前。诸息不生纯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世界众生无非圆妙。由斯漏尽当得菩提 三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如文 四富楼那三。一叙宿辩二。一具谈权实。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 富楼那云满。弥多罗云慈。尼女声。得四辩才。旷劫便有。非独今日。苦空实相即权实法也。内秘外现成就众生。累劫如是 二备演法门。

  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非今一佛所说法门。河沙佛所闻秘密法。我皆为众宣说无畏。言微妙者。巧以言辞譬喻方便随顺机感也 二明现证。

  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如来知我有辩才智。遂教我以口轮说法。此则示令不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故能随说法净即智慧净。随智慧净即其心净也。师子吼者无畏说也 三结酬问。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内以禅定智慧伏断爱见。外以神通说法降制魔外。则涅槃城存三宝不绝也 五优波离三。一遇佛受教。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 优波离云近执。即如来为太子时亲近执事之臣也。在家执事。出家亦尔。遂见修行降魔制外断惑成道也。故承如来教以持戒。律中度诸释种先度波离者。盖以初虽随佛后方得度 二因戒获证。

  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 有威可畏。有仪可象。二百五十各有四仪。复对三聚。故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四分烦恼。转成八万四千。今举大数耳。杀盗淫妄性元是罪。不待制止。犯即成业。故云性业。余即因过始制。制前犯即无罪。故云遮业。由持戒故不犯诸尘。尘既不生。身亦无得。故身寂灭。我身不有我心何依。根尘既亡心无所有。故亦寂灭。如是诸法一时清净。唯一宝觉。本来无染。真持戒耳。由是获证。言纲纪者结要之处。以能决断重轻开遮持犯。制众行事。令人法高尚为后轨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持戒修身。禁防尘染。观身实相尘自不生。能分别心依何所有。是故身心通达自在 六目犍连三。一遇缘闻教。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 目犍连姓。云采菽氏。拘律陀名。云无节树。优楼频螺云木菰林。伽耶云城。那提云江。缘如舍利弗中和会 二因教通悟二。一获悟入道。

  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 前闻因缘深义。即由因缘。深达实相。实相无相。身心寂灭。由是开悟名大通达 二因悟得通。

  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谓由开悟。分别不生。意识不起。即是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湛性既深。心光宣发。神通大用由此现前。能游十方无碍自在 三结酬重指。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旋湛即定。心光即慧。由定发慧神用无边。如水澄清万像斯现。已上六人依识悟入竟 四复大同本证七。一火头金刚三。一遇佛闻教。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 乌刍瑟摩此云火头。因多贪欲。闻教修观。从此获悟。贪欲盛者是鬼狱因。因为欲火所炽。果为业火所烧。因果相当俱名火聚 二依教修观二。一观成获悟。

  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初观身心。唯见暖触。后观暖气。无相无生。我身自空。暖依何住。身心既寂性火妙发。故云神光内凝成智慧火 二重指释成。

  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因观火性。得真三昧。以火为入道初门。故云火头。火能破坏一切诸法。故发大愿。为力士身破魔护法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暖触即空。故云无碍。性火妙发。故曰流通。内凝外现。故生宝焰 二持地菩萨三。一遇佛受教二。一总值诸佛具修福业。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勤身苦己利益多众。经无量佛作无畏施。福因广也。市垣曰阛。市门曰阓 二别值毗舍亲承开示。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毗舍浮云遍一切自在。平治路地。待佛经过。佛以自证法门开示令平心地。一切皆平。者心为万法所依。平等含育长养一切。故名为地。若能平等性观与此相应。则一切法无不平等自在无碍。由是佛名一切自在耳 二因教获悟二。一正陈悟旨。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 闻平心地。即悟我心本来平等。若身若界所有微尘皆无自性。但从虚妄分别所现。唯一实相。本如来藏。犹如空华翳故妄见。空本无华。复何相碍。由是刀兵亦无所触 二因悟获证。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身界二尘染净诸法本无自性。唯是实相如来藏性。故云法性。于此忍可元无生灭。决定不谬。名无生忍。此人开悟大乘而登小果者。以随彼意乐要入即入。如西域诸菩萨等。皆悟大道。嫌弃小乘犹如咳唾。多因王请即证小果。由人意乐岂不然乎。持地在昔证法华经。见普门品二重指结酬。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如文可知 三月光童子三。一值佛受教。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月是太阴。能生于水。与所值佛。皆由所习而得其称 二依教修观二。一备陈修行二。一正成水想二。一正作想。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一味水性。更非余大之所相倾。故名无夺。浮幢王刹香水海者。准华严经。华藏海中有大莲华。其莲华中有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为诸佛刹世界之种。今观身水与彼海同。故无差别 二叙偏证。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水想成时。但得无我。犹执水相全是于身。未亡法见。故未无身 二因观值缘四。一入观值缘。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 初作假想。虽见其水与香水海等无差别。但自心见。非通他人。今定力转胜。果色亦胜。乃通他见。即实定果也。不同十遍处想成自见耳 二出观如病。

  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身子入定。于恒河岸为鬼所掌。出定头痛。佛语之曰。汝若无定身应碎坏。今我亦尔。将恐退失所证道果 三审缘指告。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 四再定获安。

  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二因修获证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前犹见水。今合真空无水可得。皆如来藏。故云亡身。即证法空也 三结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四琉璃光菩萨三。一遇佛受教。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具云吠琉璃。此翻远山宝。由观自心风力所转。观成得用。身心洞彻犹彼琉璃。故以名焉。所值之佛名无量声。亦由观风而立名耳。开示本觉而观风者。风即动相。既属于妄。元来无动。无动即本觉也。由是欲显无动。而观于动 二依教修观二。一正修观行。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标所观境。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正观察也。既世界身心皆由风动。风自何生而动诸物。物不动时去至何所。风既无从。物成妄动。故见十方一切众生。狂自鼓闹。同一虚妄本无所因 二观成获益。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未几犹在近也。依教观察。受教未久即证无生。由观生灭证不生灭。故见东方不动佛国。我身及器咸即本觉妙明元体。故云发光洞彻无碍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五虚空藏菩萨四。一同佛所得。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定光佛即然灯佛也。由观四大虚妄有生无物可得同于虚空。故得身相犹如虚空周遍无碍也 二备叙神用。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观四大性及以自心。唯是圆明清净宝觉。觉体无碍周遍一切。故能以四宝珠照十方界。化成虚空。于心现镜。光照诸刹。来入镜中。身刹互入不相妨碍。广大随顺施作佛事。十种光者十身卢舍那也 三由观获证。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此叙观成获忍发此大用。四大身心。虚空佛国。同一虚妄唯是圆常。冥此发用。岂拘方所 四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由观空故。现身现土互相涉入。依此得名虚空藏耳 六弥勒菩萨三。一遇佛受教。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具云梅咀利曳那。此云慈氏。灯明佛时。妙光菩萨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是此人也。心重世名多游族姓者。盖由心外见境。驰求不息。分别诸法种类名相。不知自心熏习所现。即是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也。为对治故。教唯识观 二依教修观二。一久修离过。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初修此观。已得对治。知世名利有无厚薄。皆我自己唯识所变。不从他来。由此驰求顿尔皆息 二观成得道二。一证唯心。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此观初成。位当解行。今得三昧正入初地。名真见道。谓以一实根本无分别智与法界冥合。能所一如无有二相。故唯识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当尔之时。方名亲证。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故五位中名通达位也 二现诸佛。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既能现亲证真唯识理。依正净秽皆唯心现。故无量佛从识性流。今得补佛。亦我识变非由他也 三重指结酬。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初观染净依正皆唯识变本无自性。即不起虚妄遍执计我及法。即离遍计。决了能变所变元是菩提妙觉明性。即离依他。唯一圆成清净宝。觉故云远离依他及遍计执。故唯识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即斯义也 七大势至菩萨三。初遇佛受教二。一标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亦名无量光得大势。如观经释。念佛三昧如下自明 二叙教二。一喻显二。一喻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妄。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专忆如佛。专忘谓不念者。如是众生见佛不定。故云若逢不逢等 二喻念佛之得。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佛与众生。忆念相应。故佛与生如形影也 二法合二。一合不念。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如母忆子佛也。若子逃逝生也。虽忆何为不会遇也 二合念佛二。一提喻贴合。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初提喻。若众下贴合。不假下得益 二寄喻重显。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染香有香气。念佛得见佛。因果相称。谁谓不然 二修习获证。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念佛入无生者。初即以生灭心。缘念佛之相好。专注一境。心无间然。见佛相好光明庄严依报眷属一一乐事。如对明镜自见面像。周眸遍览无非佛果。然后复观所念之佛诸有境界。俱为虚妄。本无自性。以从念想之所现故。能念之心已起未起自何而有。不见一法毕竟空寂。以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斯则能所俱寂本来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此则由念相好见法身佛。即无生念也。故云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我既得度。众生法身与我无异。无异之性互相关涉。故念佛者我皆摄取。故云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三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属意根。意根即诸根所依。故摄六也。念即无念。故云净念。不以念间。故云相继。此即于根大性而悟入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第五返闻真实证。此门次第合次那律。以是六根之耳根故。今以圆通义广庆说相继敕简连环。故最后说。以表臻极真实故尔。若前便说。诸佛放光庆赞此门。即余圣无功。若不庆赞。不表此门。是真圆通。故今科为返闻真实也 文二。一正陈修证三。一正叙因修二。一遇佛禀教。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梵音阿那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从能所境智以立名也。值佛观法。皆其所师。师资相承无相违耳。闻思修慧诸行通途。无有一佛不以音声而化群品。无有一机不从耳根闻教解悟。由是彼佛教从此入 二如教修观。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入流犹返流也。初观闻性。返照离缘。不随前尘流转起灭。故云入流亡所。所缘声相由不随故。寂然不起。起即是动。既亡动相静亦不生。以动静境是耳家所取。今观无性本无所有毕竟叵得。故云了然不生。即所取无相也。圆觉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复增观行。所缘既亡。闻相不起。此能闻相即是闻慧。能所俱寂。故云闻所闻尽。此遣闻慧也。一根既尔。余根亦然。亦是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圆觉云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尽闻之处即思慧为体。名之为觉。此之觉慧属第六识。是则舍闻而观于义。今亦不住此尽闻处。更进观行。观破此觉及所觉闻。二俱不立。故名为空。此遣思慧。即前文云。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圆觉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觉空之处思慧既尽。唯与修慧相应。观行增微修慧圆极。故云空觉极圆。此能空修慧与所空觉亦俱不存。故云空所空灭。此遣修慧。即是前文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也。圆觉经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生灭既灭。即结前三慧三空尽也。既展转空。俱属生灭。至此已极。故云既灭。无生真理寂常妙性了然明现。故云寂灭现前。故上文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入无生忍。此乃圆观闻性。无前境界。渐澄粗念。稍除细想。以至无念。如上文云。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此即始从观行至相似觉。名生灭位。入随分觉证无生忍。名无生位。然此初证境界不可思议。与佛无殊。故经云。初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入此位后。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之观门。即是圆修一心三观。今为从闻思修返照离缘显自闻性粗念不起细念不生以至寂灭。挟空义说。是则一空一切空也。闻性显处中道理现。名寂灭现前耳 二具彰果德二。一获果德。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前寂灭现前是断德。本觉妙心是智德。慈悲二力是恩德。既是圆修。三德圆证。故超世间凡夫出世三乘。此最上乘。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十方圆明者。证此境界。见十法界三种世间。无不是如。无不成佛。圆故无德不备。明故无障不尽。无缘慈悲是佛心相。具足众德是德之首。胜中胜法故云殊胜。本妙觉心即是己心。与诸如来无二圆满。今日亲证。故名为合。合故得乐。故同慈力。一切众生亦是此心无二无别。故亦彼合。合故见其本成佛道抂自流浪。故可悲仰。自下见应拔苦。皆由此二而流演耳 二明妙用三。一三十二应三。一标举。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以如幻力。熏修闻思修慧。成金刚三昧。能破无始微细无明。圆证如来藏体。依体起用。随缘能应入国土身。华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今言三十二者。以能感之类不出斯数。非所现应有限量耳 二列释四。圣身四。一佛身。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第十地菩萨。坐华王座垂成正觉。亦须别佛说教闻熏令断最后微细无明。故观世音。现第十重他受用身而为说法。言胜解者。于决定境。忍可印持。不为异缘之所引转。此指最极根本无分别智将圆满时。故名胜解。然此菩萨。登住已去虽为因位。便能现上位身为彼说法。以此圆证一位即诸位更无浅深。故能现耳 二独觉。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麟觉独悟。出无佛世。厌喧乐静。独处山林。资加二位名为有学。此后断惑便证无学。约自乘理智将证未证。名寂静妙明。菩萨现同类身。先称本习。后令近佛 三缘觉。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辟支迦罗云独觉。亦云缘觉。前但自悟。今依教悟。观十二缘。作流转还灭二种观法。以集谛为初门。未发真前名为有学。理智将圆。菩萨身同必诱令进也 四声闻。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因闻四谛声教悟。故名声闻也。发真之后三果三向。俱名有学。未发真前。在忍位中。用有漏智。缩观观四谛。作三十二行相。见道一十六心无漏道发。断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烦恼。证生空理。名四谛空。从初果后。进断俱生。证灭谛理。名修道入灭。将登无学。名胜性现圆。现身说法令其速证。然后诱之。不滞化城令进大果 二天质二。一释梵自在对。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有希欲心明开悟身光清净生于四禅。不为欲界烦恼尘染。为现梵王。说四禅法出入禅支修证次第。令其离欲生于梵世。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众生爱统诸天。菩萨现为帝释。说上品十善。令戒根清净。生地居顶。住善见宫。为忉利王也。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欲身自在游行十方。现二天身说法教化。即夜摩睹史天也。名自在者。慈恩云。得异熟果。随意所念胜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树而得。今随欲得。名为自在。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名大自在。不乐异熟果。乐自乐他。变为乐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然若止以化乐他化二天所配。即摄义不尽。故从慈恩摄四天也 二统摄鬼神对。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大将军即天帝所管将也。分住三十二天。各领鬼神镇护四方。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于须弥山各居一埵。所领鬼神每王二部。共八部众救护国界。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王太子即那吒之类。辅政统摄。跨握鬼物护世益人。菩萨身同。先令成就。后使厌离 三人位三。一帝王臣佐对。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王往也。人皆归往也。四轮粟散皆人之王。以上化下。物无不从。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长者具有十德。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十德具焉名大长者。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博闻强识。不求仕宦。居财大富秉志廉贞。故名居士。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国域也。大曰邦。邦封也。有功者封于是也。邑即是县。五官六官各有所典。皆为宰官。斯则葺治邦家。移训风俗。剖判决断。民无抂挠也。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婆罗门云净行。咒禁算艺调养方法皆为数术。菩萨乘机现相。奖而成之。亦何物而不化 二出家在家对。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尸罗云戒。毗尼云律。由依律法防非止恶。故名为戒。即二百五十戒也。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尼女声。即女比丘。持五百戒也。既戒德自严。轨物成化。进行弥速。远出三界。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五戒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为提谓长者等在家众。受三归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经说。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此五。在天违五星。在地违五岳。在方违五帝。在身违五藏。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则坏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以五戒是大小尸罗根本故。好学此者。现清净男与说此法。优婆夷云清净女。亦近事女 三女主童身对。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掌理王之内政。谓之内宰。政者所以政不正也。卿大夫曰家。天子诸侯曰国。天子后妃曰女主。诸侯曰国夫人。命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受命于后妃。故云命妇。大家者。后妃所师之女也。如曹惠姬。宫禁国围。声色增逸。不资圣化。曷慕清贞。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童男童女。贞节越俗。标格于人。菩萨处之。劝励弥笃 四鬼神三。一天龙药叉乐神类。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能厌乐。龙能怖苦。乐神荡逸。药叉勇健。各慕出伦。非圣不拔 二无酒疑神蟒形类。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修罗丑状而多慢。疑神似人而戴角。蟒形田?腹行之类。因多毁戒。微行惠施。堕此道中。各愿出类。皆从其欲 三人非人等杂趣类。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人身难得。见佛受化。非天之着乐余之多苦。故乐修也。有形有色蕴。如下休咎精明等。无形无色蕴。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蕴。如下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即下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此上皆非人也。斯则形想杂类蠢物皆沾。必一其身。乘机即化 三结成。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以如幻力。熏闻思修成金刚三昧。证真起用自在如是。

  二十四无畏。有难必济。有危必救。恐怖获安总号无畏。大悲为体 文三。一标举。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由前观行。证真具德。从体起用。令众生得一十四种无畏功德 二列释四。一闻声离苦。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由我不观所听音声但观闻性。音声自寂。闻相无生。尘境不拘。自然解脱。自既如是。故令十方一切众生闻我音声即得度苦 二遭难消厄三。一三灾恶国难。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觉知。今复本闻知见归湛。湛性圆遍无尘可得。尘火既歇何物能烧。故令众生大火不坏。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声能漂荡。如水腾波。观听旋真尘相不起。虚明寂湛何物能漂。故令念者大水不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妄想生灭。能杀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断绝。真性无伤。故入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熏修妄闻。成真闻性。一根亡对诸根亦融。心水虚明智光无动。谁为自他而当被害。故能触物无滞游刃有余 二鬼狱恶贼难。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闻熏观门成就精明。智照既融。法界圆遍。而无明邪暗永不能生。药叉等类咸受幽气。明能破暗。故令恶鬼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尘累相萦如禁系。六根质碍如枷锁。既而入流亡所系碍不成。是故念者枷锁解脱。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声能劫心。害善为贼。声销意净慈力遍熏。平等在怀。善恶同贯。故令涉险贼不能劫 三三毒恶心难。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声尘既亡色境销歇。贪欲念虑拟从何生。故令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音声差别。三昧能纯。尘既不生。根无所偶。顺违之境不得。瞋恚之心自亡。故令念者离诸瞋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疑暗 消除尘暗。旋复真明。世界身心洞然无碍。一切唯觉。谁为痴暗。故令阐提咸生实信 三随欲应求。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通形碍。旋复真闻。所以不动道场涉入世界。身无限量遍至十方。绍继法王种姓不断。由三昧力福慧具故。应求男者皆无虚愿。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敌有相之女 六根圆遍。融通照明。含现十方无二无别唯一宝觉。名大圆镜。复能承顺微尘诸佛。受领含容无量法门不失不坏。名为空藏。以女德坤仪。资生承顺。柔明贞正。相好圆备。由此念求故能生也 四称名获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所比多众。方便权也。智慧实也。下能比一名。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所以。观音所修从三慧入。是众行之根本也。佛佛演教皆以音声。机机领悟尽由闻慧。谁人出不由尸。何莫由斯道也。况能于声尘而亡所得。复根结而归真际。元明心妙。一多之境融通。本湛觉圆。彼此之名平等。以一切身即一身故。云微妙。含容一身即一切身。故云周遍法界。此即福等之所以也。

  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正比福等。谓由自证平等理故。遂令他得平等福也。由我下结所以也 三结成。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如文 三四不思议。德用殊绝。非言智之所能及也。即显大圆镜体功德之相。然功德力用其体一也。以内蕴曰德。外施曰用。前虽随机现应适时御物拔苦与乐。数仍有限。而未备陈自在现化无方之德妙妙无比难可思议。故今述也。文二。一标举。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内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刚三昧熏本四无量心。由斯果证。实德现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议无作而现 二列释四。一现形说法。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此叙德本也。闻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绝待故。故云妙妙。非粗曰精离相曰遗。一根既返六根咸脱。故不分隔成一宝觉。下列所现云。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标也。妙容多现。不可以形量拘。秘咒无边。不可以言说取。此则由三昧力熏本慈无量心。现种种形。说种种咒。令诸见闻获其妙乐。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首出众圣。法身也。臂能提接。化身也。目以导明。智身也。物无虚见。见必利益。故能救护 二无畏众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现无量身。无量身现一身。十方微尘无刹不现。说一一咒。拔众苦恼。无畏众生得大自在 三舍宝求哀。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由三昧力熏本喜心。故能所游世界众生见者咸生欢喜。不惜身财以求哀愍 四所求随欲。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圆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证。得以珍宝上施诸佛下及众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无不随愿。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复次总上诸文对三观者。由泯相澄神观故寂灭现前。由起幻消尘观故获二殊胜。由绝待灵心观故四不思议。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观也。详文可见 三总结释成二。一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圆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谓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故云缘心自在。此即一经所宗首楞严定。文殊所赞。得真圆通。诸佛交光。同庆此说。后学至此幸冀留心。无谓聊尔也 二叙叹得名。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眼观耳听略举六根之二也。或观此听闻。一根旋复。六用不成。故十方圆明唯一宝觉。由此得名亦遍一切 一庆说难思。正在观音。旁兼余圣。文四。一诸佛交光。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耳根圆通五根总摄。称可诸佛。说证皆同。及大菩萨阿罗汉者。即前二十五圣说圆通人。印说皆是无非圆通。故放宝光流灌其顶。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号圆通。彼我同畅。智周万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网圆张大教也 二大众蒙益。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耳闻圆观。顶触智光。观音三昧一时同获。此则二十四圣同会观音一门。皆得名为金刚三昧也 三雨华饰界。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今将显现。如空宝严。万行集成。故华间错 四合国宣音。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根尘销复法界圆成。故山河不现合成一界也。梵摩云净。具云呗匿。正云婆师。此翻赞叹 四佛敕文殊料拣三。一佛敕文殊二。一指说显同。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修行之要入实为期。今皆获证。故无优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差别。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无前后之差别耳 二应根令拣。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专门独善随根各入。此皆方便。若于此界。现在未来。设教通方。上中下机咸得悟入。永为众生成道方便者。于二十五何门为胜。由先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选通途法门。使其成就 一说偈料拣二。一奉旨伸敬。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测。断割无疑。与夺众心谁不缄默。故承佛旨敬而说偈 二正说偈辞三。一颂真妄双源二。一略明真妄。将拣行门。先明真妄者。若无迷悟。岂有修行。盖迷一真遂成诸妄。物不终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门遂分迟速。悟所极处名大涅槃。故下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由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菩提涅槃二转依号。故先明也。文三。一唯一真元。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此显一真性海。离名绝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圆常余无所得。即下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也。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叹。不可思议绝诸对待。故曰妙也 二因迷起妄二。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圆澄觉体本来明照。妄觉不了认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谓从真而生也。暗相既现。明性即隐。隐故曰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世界初起。顽空先现。从妄想生。故云迷妄有也。如下文云。乃至虚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体即是四轮。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妄想凝结成外国土。妄心知觉成内众生。依正既彰。总名世界 二贴喻释成。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虚空暗钝。体是不觉。不觉生觉如海一沤。起信云。即依觉故而有不觉。下文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法喻可见 二反妄归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下文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无本毕竟不生。故虚空如沤不灭而灭。三有如幻不无而无 二修证异同二。一理同行异。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同归一理。理则无殊。行有偏圆。迟速不等。圆觉云。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二圣同凡异。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若圣人根性。或是已证圣性。若顺若逆。俱得入觉。更无浅深。初心入道。故须拣选取令速进。如上文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料拣诸圣四。一依尘显悟门六。一色境。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想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性是质碍。不能明彻。如何以此不明彻法而取圆通 二声境。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陈如。悟四谛声妙音密圆。于是得道。今此拣云。音声不离诸杂语言。语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诠显各有分限。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犹是也 三香境。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严童子。宴晦清斋。闻香入鼻。观此无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尘气既灭。妙香密圆。今此拣云。香之一法合有离无。既非其常。未为圆观 四味境。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药王药上。因尝众味。了味无生。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由味觉明。位登菩萨。今云。味性本无。待根方觉。无根无味。故非圆通。味时者尝时也 五触境。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跋陀婆罗。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妙触宣明。由是证果。今明。此触因所触身而得显发。无所不显。性非常定。故不圆通 六法境。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摩诃迦叶。因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妙法宣明。销灭诸漏。今拣。虽称妙法乃是内尘。凭仗此修。岂越能所。觉非能所。故非圆通。遍圆涉通也 二依根证入门五。一眼根。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阿那律陀。因修乐见照明三昧。旋见循元。由斯得证。今云见性虽有洞然照了之义。而又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故云四维亏一半也 二鼻根。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周利槃特。因作数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云。鼻息虽通出入。出入各据而不相交。支分既离。岂成圆观 三舌根。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憍梵钵提。观味之知非体非物。还味旋知。成无学果。今云。舌入非是无端自有。由味境合方有觉知。境灭知亡。未为通贯 四身根。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毕陵伽婆蹉。因观痛觉。觉清净心无觉无痛。遗身纯觉。获无学果。今云。能觉身根与所觉触。互相假有。各无自性。义例相类。俱非圆观。知无知异各有涯量。互不相冥。故为所拣 五意根。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须菩提。旷劫已来心得无碍。由是观察。十方成空。空性圆明。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今谓。意根杂乱思念。若以寂定湛旋。毕竟无有知见。依此修行。想念何逃。亦可若望湛觉真明。必无知见。即无知觉明也。应知有知见者未脱妄想 三依识修断门六。一眼识。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舍利弗。旷劫已来心见清净。由遇佛故。见觉明圆。光极知见。今拣。眼识杂在三和之内。穷其本性无相可得。自体不常。如何圆遍 二耳识。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本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得大自在。今拣。太高收机不尽。既法界为体。心闻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贤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机于斯绝分。故云不能入。以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方现其身。非同观音触物随现 三鼻识。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见出入息化为光明。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空净。今拣观鼻非为究竟。故云权机。若令摄心必成所住。真元无住。所住便非。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四舌识。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辩才无碍。秘密法门。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今拣。说法不离声名句文。所开悟人须先成熟。不由无种便能入道。若散心说。但成有漏。非曰圆通 五身识。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优波离。因持清禁。由是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无碍。今拣。持犯细行唯检于身。身若不生。将何检束。故于法法不能圆遍 六意识。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大目犍连。因于修定。旋湛意识。心光发宣。得大神用。今拣。神通乃是宿因本有。由加行力之所显发。何关修定轨则意识然后得生。法者轨则义。分别者意识也。意识念缘。分别一切。不离尘境。故非圆通 四依大归性门七。一地大。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持地菩萨。因平心地。见内外尘。本无自性。不相触摩。皆如来藏。今拣。地性坚碍有为。体非通达。不成圣性。故非圆通 二水大。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月光童子。因作水观。见身中水与外香水性合真空一味流通。得无生忍。今谓。此观不离寻伺想念。岂是真实如如之性。觉观即寻伺也 三火大。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火头金刚。观多淫心成智慧火。身心暖触无碍流通。生大宝焰。今谓。此由多淫生厌离故。观成性火。此即厌求之心。岂称圆照。非是真实离念之门。初机不合。故须拣也 四风大。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菩萨。因观身心世界皆是妄缘风力所。动。风力无依本无所有。于动见不动。即证实相。今谓。风性是动。由动有寂。动寂相对。对即非真。岂同圆观入流亡所 五空大。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由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得无生忍。今谓。虚空昏暗无明所生。非是觉明。异于本觉。故须拣也 六识大。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弥勒菩萨。修唯识观。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谓。识性念念生灭。攀缘不息。体非常住。若但亡境不亡其心。还成虚妄。岂是圆通 七根大。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大势至菩萨。由念佛三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无生忍。今谓。凡是有为皆属行阴迁变。念性生灭。正是无常。如何以无常因获常住果。故非圆通。然念佛法门此方最要。虽云生灭。要因念想专注在怀。兼佛愿力旦生净土。生彼国已。进行弥速。即证有期。今显圆根。观音为上。抑扬之道。故须拣也 三颂观音圆通三。一广显圆门四。一标叹所入法。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 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用音声以为佛事。由从耳根发识闻声。引生第六识中闻慧。缘名句文。熏成解心种子。纳为教体。故云教体在音闻也。教体既成。然后思惟修习。入三摩提。成大解脱 二略叹能入人。

  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初一句总标叹。次二句叹三十二应。次二句叹十四无畏兼四不思议。次二句叹德号。妙音是体。观世音是用。亦是真俗二谛。亦是自利利他。梵是净义。释成体也。海潮要不失时。释成用也。救世下二句结叹利益。初得世间安乐。终获究竟涅槃 三广辨圆通根二。一显闻性二。一对辨真实三。一圆真实。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解脱德也。如前观音所陈三昧所得殊胜。赴感不差。周遍皆应。十方者十界也。击鼓者机动也。一时闻者应不失也。此则应身无量无感不应。故云圆真实 二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般若德也。前四句拣不通。口鼻下二句经文语倒。故先举所例口鼻。后举能例身根。盖翻译者略顺根次也。隔垣下四句。正显耳根不同前五。由是得名通真实耳 三常真实二。一正显。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法身德也。声于闻中自有动静。说为有无。非谓闻性是有无也。世人若以不闻声时号无闻者。闻性已灭。声尘更起。遣谁更闻。是知声有闻性不生。声无闻性不灭。生灭既而遍离。由是得名常真实也 二释成。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如前重睡心想不行。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此时岂忆静摇。应知闻性不断。故云不为不思无也。觉观出思惟者。此既不与念想相应。即出觉观思惟之表。译人回文不尽。故令语倒。觉观即寻伺也。思惟即是遍。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应。故名为出。又觉是本觉。即闻性也。观即是照。此即文顺 二拣非显是。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前二句。通明此方由声教入。声名句文能诠法义。众生由此闻而解了。故云宣明。次四句正拣过非。苟随声教。不能亡缘入流返照。即迷本闻性循声转也。故举阿难虽得多闻不能亡相。为声所转。生灭妄想无由得免。后二句结非显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则入流亡所。唯照闻性。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云无妄 二明观行四。一告语。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金刚如幻已见上文。三世如来一门超出。故云佛母。又金刚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二斥失。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虽持法藏。不能舍闻而观自性。故成过矣。若将世间随声闻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自己闻性成真三昧故。云闻闻 三正示二。一正明观行三。一法三。一脱尘旋根。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觉知之闻。随声而有。非本然性。如上文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即因声而有分别等。若能离缘观性。闻相不起。动静境亡。能所不拘。故名解脱。缚既无得。脱亦不名。一根既然。六根皆尔 二尘销觉显。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见闻觉知迷成翳眼。三界有法悉是空华。见闻体虚本不可得。复加幻喻。故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上文云。见闻觉知虚妄病缘。故有十方诸有漏国。翳除华灭。闻复尘消。妙觉明心显然圆净。此分证也 三觉极无碍。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净极谓满净解脱圆也。光通达谓满觉般若备也。寂照谓真理法身极也。三德既圆。三障永尽。如大梦寤。如莲华开。返观世间欲谁留碍。此极证也 二喻。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幻师真性也。有随缘义。故名为巧。幻法无明也。男女六根也。一机即幻法。机息幻无。妄灭根复。或幻师无明也。幻法心识也。余同前配。所幻男女必有所依。喻真性也 三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初句总标。次句合幻师。次句合男女。后二句合息机等。耳根无明若破。余根亦破。故皆不成 二观成利益。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一根若复尘垢自消。上文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故云成圆明净妙。此则三德圆显。不纵横并别。故名为妙。后二句结成位。前句断德未圆。后句智德备满。互现可知 四劝修。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劝复颠倒闻根返观闻性。闻性圆成。菩提可冀。后一句结指印成 四结显同此证。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前二句总指一切诸佛皆从此门得涅槃也。过去下别列三世。并引文殊皆同此证也 二重明差当。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前四句颂佛令拣。成就下二句正指圆门。显是雅当。自余下五句。明二十四圣各随所因事相而成观行。皆是佛之威神。方便令其得道。非是久长修学浅深二机同入之法门也反显观音即是浅深二机同说同入久长修学之法门耳 三结愿劝学。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如来藏即一体三宝。是所入之理。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愿加下五句正结愿。但以下二句劝学。最后一句文殊指己选圆通心。真实无妄非挟情故 三时众获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一会之众。根器各异。大小不同。前文。观音说竟。诸佛放光互来灌顶。兼灌大菩萨及阿罗汉。受彼光者。一时俱获金刚三昧。此即显会二十四圣诸别观门。一时圆入观音修证。今此阿难及诸初心。闻说偈已。随其位次悟入有异。阿难等方悟圆通。从耳根入犹未有证。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其天龙众及小有学大乘地前十恒河沙获法眼净。即入初地见道位也。性比丘尼是三果人。今成无学。未发心者其数无量。皆发道意即悟解大乘也 三办离魔业行。前虽广说圆通修证。凡夫始学障难尤深。况末代邪宗纷然竞起。邪言惑正。魔辨逼真。滥述既多。朋流者众。若不甄辨。妨正修行。故以戒定慧验之。邪元自露。故九十六种外道。皆能修禅。而无戒德涅槃经云。魔尚能变身为佛。岂不能为四依菩萨惑乱世间。故佛广说。若言听畜八不净物者。是魔所说。身外之物尚不许畜。何况淫盗杀妄根本贪嗔。世有愚人。为魔所惑。诽谤戒律言是小乘。自称大乘无碍自在。下经广破。此等并是魔业。故佛深诫。是称决定大乘明了之教。阿难大权。愍我将来必陷魔难。故殷勤致请。永为真诫耳 文二。一阿难观时请问三。一叙所悟。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圆通即是心所行路。故云心迹。领悟既深得无疑惑。未来多难。更欲伸陈。悲欣者欣今所悟悲后行人 二陈所愿。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菩萨有二类。一智增。先取佛果后度众生。二悲增。度生心切。故意留惑润生三界。今愿未度而度众生。即悲增也 三述所请。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此诸众生根劣也。去佛渐远时劣也。邪师说法难多也。此则时浇解昧。惑障尤多。修定摄心难为进趣。况遭魔惑。邪见弥增。加行修证如何无退 二如来广为宣说二。一赞请许宣。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道场加行事理两修。内秉戒根。外假心咒。内外相济道力易成。为汝宣扬。当善思念 二正为广说二。一自行离魔二。一总明三学。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诸行或对机不同。此三决定须说。又是决定成佛之因。佛佛皆尔。故云三决定义 二别示戒学。以定慧二门前已说故。符律谈常同涅槃矣。文四。一离欲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标示。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淫为生死根本。反之则不续矣。圆觉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二正辩二。一举过显非二。一欲为魔因。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魔不断淫而修禅定。魔定顺惑易得成就。功深者为上品功浅者为中下。虽不断欲。而修定修福。随福优劣。故成三品。以邪定力报得五通。以有漏福生天魔界。随得少定。不辨邪正。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二未来多惑。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末世众生。无正法眼。多被魔惑。广行贪淫。假称善友。诱化无识。失正遭苦。宜深察之不令得便 二结成明诫。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此戒虽与小乘名同。而持随有异。此则一一内防心念。轻重等持。彼则事遂缘成。轻重随戒。故云先断心淫。故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与小乘持戒全别 三诫劝二。一重彰过患二一喻显。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戒定慧法能生法身戒根不完。徒修禅慧。岂有清净妙体从淫欲生。沙饭异因。孰论劫数 二结失。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非戒不禅。非禅不慧。戒根不净。所习禅慧那得净乎。以不净故。虽有如无。戒定慧亡。自成轮转。终非圣果 二劝令除断。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真持戒人尚无持相。岂令身心犯乎重禁。如下文云。杀盗淫等。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二无。无二亦灭。是名妙发三摩提者 二结归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正云波卑夜。此云恶者。波旬讹也 二离杀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标示。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相杀相偿。结酬连祸。苟或止之。故不相续。余如文 二正辩二。一举过显非二。一杀为鬼因。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方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带杀修禅。报为神道。功深福厚。为大力鬼。即五岳四渎系祠祀者。功浅福劣。列在中下。八部所管。及大海边罗刹国类。因修定故。皆有业通迅疾无碍。不断杀故。受此恶趣为天驱役。若不修禅及不修福但行杀害。直入地狱。无此差降 二未来多惑三。一正明。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杀生食肉。是众生冤。如何不断得菩提路 二辨异。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涅槃第四迦叶问云。云何如来先许比丘食三净肉。佛言。随事渐制故耳。复有七种九种。今言五者。随经增减。以意配数。佛以方便权许令食。非究竟说 三示过。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似三摩地者鬼神定也。亦能令人知过去未来事。与善定相似。如起信说 二结成明诫。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三诫劝二。一重彰过患二。一顺明口过二。一喻显。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塞耳修禅。高声行杀。求不闻之道。彰弥露之苦。岂不悲夫 二况显。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生草不践。非独护讥。亦深慈念。草尚不踏。况损命也 二反显身过二。一正明所离。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丝绵裘毳众生身分。身既不服。真解脱者。以不游三界酬宿债故。经语甚倒知之 二反喻所以。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服众生分。为众生缘。辟谷求升。尚有不至。况食况服能出离乎 二劝令除断。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心无贪虑。身不服行。断性苟亡。自然真脱 二结归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三离盗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标示。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不与而取。起心即犯。故云其心不偷 二正辩三。一辨其邪行二。一盗为邪因。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禅智虽现。贪盗不除。纵亡淫杀。亦落邪道。精灵妖魅及诸邪人。皆能惑乱令众归附。不惜衣食。尽命供给。若不修禅。直入地狱 二未来多惑。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奸欺盈抱。潜护如淳。诈伪充怀。隐藏若拙。苟求不与之利。詃诱无识之人。猛炽其贪。显异其语。令彼愚者顿弃家财。仍遭王难。故云耗散 二示其正修二。一正示行缘二。一明正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比丘依法循乞不自熟食。为舍贪过。深厌自生不恋三界。如旅泊人一往而已 二斥邪行。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身虽出家。心不入道。假衣服以作相。贩如来以造业。反毁具戒为权小。高现异仪为至极。诳妄愚者。入恶无穷。涅槃邪正品云。我灭度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乃至作比丘比丘尼及阿罗汉等形。以有漏身称是无漏。坏我正法。乃至说言。无四重僧残不定舍堕忏悔众学灭诤等法。亦无偷阑五逆一阐提罪。乃至若犯如是等罪亦无有报。如是说者并是魔说。我佛法中。有犯如上等罪。应当苦治。若不持戒。云何当得见佛性耶 二别示转业二。一正示方法。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杀生偷盗执对不亡。为三界缘。障菩提路。然身苦体能报此因。宿债苟除。世间永脱。故云长揖 二反结酬偿。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前云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今云纵成无为必酬宿债者。此示业报不亡成无为后现有为身尚还宿债。况全未离有为。而欲妄逃业果。其可得乎。引证酬业如别处说 三结成明诫。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三诫劝二。一喻显不断。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灌禅定水于破戒卮。欲求满果。尘劫不平。谁之过矣。岂不慎乎。斯则内德无实。外相惑人。戒器已穿。善法多漏耳 二劝令除断。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此文劝离四过。谓贪慢瞋痴。配文可见。心不起嗔。身不加报。故云二俱捐舍。以观众生及与我身平等无二。由是身心不加报耳。故云与众生共。不了义说为己解者。不将佛方便说回作自己心中独悟之法以此詃惑无识初学。此文亦证不了教中得食净肉。必至了教一切皆断。不执不了教将为究竟说也。执权谤实亦此类也。楞伽云。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妄称一切智说。晖解云。无智之人。不了如来方便说法。而乃妄称一切智人作究竟说 二结归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四离妄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标示。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妄语之因起贪痴慢。如不断此。故成爱见 二正辨二。一妄为苦因二。一对辨二。一显伪作二。一标列设诳。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以愚痴心。起大我慢。因求尊胜。贪彼供养。此即爱见之惑强而且盛。因起妄语。称得三乘贤圣果证。实得道果尚不许说。岂况未得而妄说耶 二结成招苦。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一颠迦即是断善根者。其大妄语与此罪同。涅槃邪正品云。若有说言。我已得成阿耨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得成阿耨菩提。当知是人犯波罗夷罪。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不见故。不得成就阿耨菩提。故知略不修断白称即是佛者。皆大妄语。犯波罗夷非佛弟子 二明真化二。一列化事。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四摄利人。作种种化。初同其道。后劝佛乘。尽为益他。非贪利己 二诫明言。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遣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二结责。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二结成明诫。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三诫劝四。一喻其不断。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修禅定之檀形。刻妄语之人粪。遥观可意。近逼秽闻。欲求道香。终无得理 二举其防微。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三乘所证为上人法。此文举浅况深。余小妄语尚不可为。况大妄耶 三重喻大过。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初喻大妄止成苦本。后喻求道终无得理。如人噬脐了不相及。春秋传曰。若不早图。后君噬脐 四断成叵益。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一切时中。悉无虚伪。若斯人也真求道欤。岂不速至乎。若示相标形诈称得道。内怀谄曲。外规名闻。岂曰修行。故法华云。浊世恶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乃至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当知是等尽行魔业 二结归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他力离魔。此为障重者助之以咒力也。文二。一述意略明四。一总结前文。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依因此戒得有定慧。故知三昧戒为先容。此之重禁。虽约身口。一一治心。既与定慧相应。色香味触无非实相。岂有魔事恼乱行者 二劝诵神咒。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如影随形。与道为妨。于修行者一切时障。或数病数恼多淫多瞋。或遭邪师。或遇魔娆。诸难竞起。皆是无始不善宿因邪思业种。熏识现行。常与正道以为冤敌。凡夫始学。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恼。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待 三指陈功效。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登伽宿有淫习。今得离欲。是断业烦恼障。现为淫女。今得无学。是转报障。无心修行。遇此神咒尚得圣果。况复志求无上觉道。决定修行。咒力加持。有何艰险而不至哉 四略示持方二。一示行仪。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持戒不完。五缘即阙。况为师范展转授人。己戒不净。他戒安就。故须选择第一清净真授戒者。故梵网经。千里内无授戒师。当于佛前自誓受戒。先忏七逆。后求戒法。皆见好相方知罪灭得戒。不尔不得。戒既成就。闲居静处。然香诵咒。数满百八。以表除灭百八烦恼。内戒外咒俾魔不生。恐障坛场。故须先尔求现住佛光照显加。心得勇猛。进道弥速 二明感应。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道场次第。仪范周旋。如圭峰山圆觉修证仪说。诵咒加持。发见佛愿。佛现身者名为感应。若见余境。背于本习。事与愿违。即是魔境。非真感应。又见真应。心得开悟。烦恼微薄。智慧明净。若因见佛。愚钝宛然烦恼却重。斯皆魔境。非真佛也 二酬请广说二。一具明坛法二。一请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我居佛世。蒙佛亲示现今开悟。已知修证必至无学。末法学人。必加功行。建立道场。有何方法令其轨则 二答释二。一示结坛方法二。一坛场基量。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雪山牛乳纯是醍醐。所有茹退最为香洁。但和一味旃檀即可涂地。苟无此者。即取深土。别加众香十味和合。以涂场地。八角之坛。方圆应量。除地为之。仍无级数。即今墠也。坛虽八角。上下为十。以应圆数。以下文有悬镜相对上下交光一一镜中现十方佛。以表一身即十身十身即一身重重无尽互相显现互相容受。即表证藏心不思议境界之相也。下文十方诸佛一时俱现镜交光处。是此相耳 二供养法式二。一列供具二。一长时供具。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诸佛菩萨不食此食。为令福增示现而食。令修行者福慧具足速得圆满。如佛受纯陀最后供养令其具足檀波罗蜜。此亦如是。故须供养 二随时供物。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亨佛菩萨 二陈像设。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悬幡列像。一一皆令影现镜中。欲使行人熟此境界则于事事无碍法界之理易得证耳。若时若处。一念之中。遍游十方。遍见诸佛。遍行佛事。遍得供养。一念既尔。尘尘皆然 二明诵咒规仪二。一明修行三。一修助行。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三七日中所行各异。初则礼佛围坛诵咒行道。此中必行五悔。礼佛求哀加被忏悔。离我慢障等。次则舍前所行。常发大愿。则运心广大。离狭劣障。后则一向诵持心咒。加持行门。防诸魔事。由斯三限助修之力。感应道交。显受佛应摩顶安慰 二入观行。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魔障既离。复承显加。修三摩提速得成就。故令身心明净如琉璃也 三示不成。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戒根为本。入道先门。师与证人一等清净。师若有阙。资无所承。道场不就职由斯矣 二明得果。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须陀洹果名通大小。小乘可知。今修大乘首楞严定。发菩萨愿。应以大乘位次论果。若璎珞本业经。初地名鸠摩罗伽。乃至四地名须陀洹。佛地名婆伽婆佛陀。将配此经。恐太高深。若约见真得无生忍名须陀洹。甚为中当。即初入别圆地住位也。此则正与观音修证义同。若配下位。恐非所宜。以此经中云圣果故。利根修故。又以下经获无生忍第三渐次便已证得。此即无妨。必不可以未证位配。请细详之 二正说神咒三。一请问三。一叙承咒力。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阿难虽得小乘初果。若望大乘。名假择灭。非真无为。故云未证 二愿闻咒辞。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文殊密诵以解淫难。故云未闻。今请显说。意欲传通至后代耳 三众咸伫听。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二与说二。一正说神咒二。一现化佛。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将说神咒。现光化佛。化复作化。百河沙众。此即如来藏心不思议妙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众将证此理。故示现以表也。下说神咒。是此密因。宣与大众化他令益 二说咒辞。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萨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三)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啰汉跢喃(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婆羯唎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婆离瑟?(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十二)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乌摩般帝(十八)裟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无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啰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输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诃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瑟多(五十七)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罗诃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唎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无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歧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陀尔(八十)阿迦啰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尔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萨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唎(九十四)萨婆舍都嚧尔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一百)摩诃叠多(一百一)摩诃帝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尔(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跋阇啰制喝那阿遮(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诃税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啰啇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二十一)俱蓝陀唎(二十二)跋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遮迦摩啰(三十一)刹奢尸波婆啰(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娑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写(一百三十七句诵咒者至此称名受持)乌?(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四十一)虎?(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虎?(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唎(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㘑(六十九)阿弊提视婆唎多(七十)吒吒罂迦(七十一)摩诃跋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罗(七十四)乌?(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一百七十八至此句称名受持)啰阇婆夜(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祇色婆夜(八十一)乌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毖叉婆夜(八十六)阿舍尔婆夜(八十七)阿迦啰蜜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坛茶婆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唎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补丹那揭啰诃(二)悉干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唎婆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唎南(八)揭婆诃唎南(九)嚧地啰诃唎南(十)忙娑诃唎南(十一)谜陀诃唎南(十二)摩阇诃唎南(十三)阇多诃唎女(十四)视比多诃唎南(十五)毗多诃唎南(十六)婆多诃唎南(十七)阿输遮诃唎女(十八)质多诃唎女(十九)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十一)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诧唎担(二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尼讫唎担(二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唎担(三十一)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拏讫唎担(三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三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八)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四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唎迦讫唎担(四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四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啰婆耆尔讫唎担(五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一)鸡啰夜弥(五十二)毗唎羊讫唎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唎担(五十五)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五十八)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啰汉讫唎担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讫唎担(六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跋阇啰波尔(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唎担(六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二百七十二句至此称名授持)婆伽梵(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钵帝嗔(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啰频陀啰嗔陀嗔陀(八十一)虎?(八十二)虎?(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波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九十一)萨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比?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唎弊泮(三百)萨婆阿播悉摩?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萨婆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缚耆尔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十一)摩诃波啰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唎迦拏(十六)南无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唎曳泮(二十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唠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尔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写(三百三十二句至此称名受持)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视毖多诃啰(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五十一)闭㘑多揭啰诃(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唎佛帝揭啰诃(六十一)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干度波尼揭啰诃(六十六)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隶帝药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代啰(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尔般帝迦(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佉嚧钳(八十)羯唎突嚧钳(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拏输蓝(八十三)惮多输蓝(八十四)迄唎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唎室婆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伽输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嚧诃凌伽(四百)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哆啰(四)阿迦啰蜜唎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质迦(七)萨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吠帝钐婆鞞钐(十)悉怛多钵怛啰(十一)摩诃跋阇嚧瑟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辫怛隶拏(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哆侄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隶(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罗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尔(二十四)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都嚧瓮泮(二十六)莎婆诃(四百二十七句)

  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诸句数。但是归命诸佛菩萨众贤圣等。及叙咒愿加被离诸恶鬼病等诸难。至四百十九。云跢侄他。此云即说咒曰。从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云六时行道诵咒每一时诵一百八遍。即正诵此心咒耳。如或通诵。更为尽善。然此即是秘密首楞严也。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是诸佛密语。秘密之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能通达。二是总持门。一一字句含多义故。如婆伽婆具六种义。三或是鬼神王名。呼之敕以守护修行人故。四是诸佛密印。如王印信所往无所不通。幽显遵奉。佛佛相传。不得移易故。五不思议力所加持故。但密诵即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如王放洪恩大辟咸赦有功者超资受职。此亦如是。故自古来不令解释。其本或有异同。皆是前后三藏中边语异。翻译小差。但依一本。诵持无得持择◎二叙咒功能二。一明诸佛受持三。一持者成德三。一成佛降魔说法相。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悉怛多般怛啰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从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又是一切咒中所总要故。无有一佛不因此咒而成正觉制诸魔外应诸国土转大法轮也 二授记拔苦事师相。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消散。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授记则与乐。除难则拔苦。承事供养为法王子。即绍继法王令佛种不断也。皆以咒心故得然矣 三摄亲示灭付法相。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四饭诸子及余眷属。皆得出家。证小闻大不惊不怖。由摄受力。成佛示灭。付嘱未来。使吾道不坠地者。无非咒功矣 二指广功能。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秘密无穷。功能不尽。以日继时。用劫寿说。不可得矣 三不持过失。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此咒总摄诸佛秘藏。具足万行。是故学者不持此咒而得成道。不可得也 二劝众生受持三。一总劝受持。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㲲。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既无诵性。但写带持。一生诸毒终不能害 二别明功力二。一标。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二释十一。一能除诸难。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诸毒恶鬼世间难事不能侵陵。令得正受者。以威被神灵。慈心摄护。令其获益。故领深恩常加守护 二能生诸智。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散心持诵尚蒙拥护。况决定心求菩提者而不加护哉。既以菩萨精心冥熏神识。速得开发。自然记忆河沙劫事。无不了知。阴冥也。又速召也。冥然感召令开发也 三不堕恶处。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第一劫者发心修行之初时也。洎乎菩萨最后身时。故名后身。于其中间不落杂类。或生人中亦非贫贱。以持尊胜法故身尊胜也 四诸功德聚。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虽不作福。受持力故佛与之福。既与同生。仍禀教行。则何福而不集乎 五众行成就。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菩萨行门。随行则具。今不行而备。盖神咒之力。具足万行。斯言不诬矣 六轻重罪灭。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未受时者未受咒时也。余如文 七宿业销除。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蒂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消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生死既多。造业何算。未经忏悔。积至于今。皆为见道之重障矣。不思议力如汤之炽。虚妄业雪向则消殒也 八所求随愿。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罗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命终尚能随愿往生诸佛净土。况世间所求而不获耶 九安其家国。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消灭 支提云可供养处。脱阇云幢。尚能却业。岂不能除世间小难。故悉灭也 十年丰障消。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五谷谓麻黍稷麦豆。十亿曰兆。圣法在处尚无恶梦。况余灾横耶 十一恶星不入。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八大恶星者。谓金木水火土罗计彗。虽有善宿。变即成灾。有此咒处灾不能作 二结示益相二。一除障恼。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世有修行心切而多障恼。盖宿业耳。凡作世善。尚多违缘。况出世心求成觉道。激动而发。其可敌乎。非不思议秘密之功。莫能遣也 二获心通。

  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心通者通达位也。如前一百日内有利根者获须陀洹。即是生身得忍也。胜缘若具。依法而行不得忍者。佛成虚妄。云何如来真实语者 三护持六。一金刚众。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执金刚神。由护法故。亦护人也 二天王众。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三八部众。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帅将帅首领也 四天神众。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阴阳之精为日月。风雨云雷各有主者。逐年巡察世间善恶者。名巡官也 五灵祇众。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山岳海渎五土神等。天神地祇。虚空水陆各有主者。并物怪等 六藏王众二。一述化意。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以悲增故不取涅槃。护法故常随持咒 二叙护持。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欲界第六名大自在。即魔所居处。常恼修行不令成就。若善心乐修。即不在制限。余者皆制。此大神咒。本是修三昧者最上胜缘。故持此咒。能却诸恶。能集众善。愚蒙罔知斯旨。见持咒者。往往兴谤谓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此咒而得成道度众生矣。如上所说。请细览之。以革斯弊 大文第四。示地位阶差者。既解通行备。内德毕充。复假密言。外助道力。内外相济。岂徒然哉。必序阶位耳。然位有因果。惑有粗细。智有明昧。断有浅深。证有分满。用有优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堕增上慢。以我教中随进德修业胜劣不同。故历五十七位渐入渐深。不同外道天魔都无位次。若不预辩。涉进乖源。既昧断证。错认少得便以为足。如第四禅寡闻比丘。妄认生谤堕阿鼻狱。事非轻小。故须明示免招大过 文二。一阿难请问二。一述益。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正熏修者。由持清禁复假密言。内魔不兴。外障不起。以此修禅。更无邪僻。快然获益其大矣哉 二正请。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涅槃最极果也。即位所至处。干慧最初因也。即位发基处。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为修行。初地见道乃至等觉。名为证入。即分证果也。阿难虽知诸地之名。而未能辨名下之义修证行相。故此问也。即示其不解。为未来耳 二如来广说二。一赞请许宣。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刳犹空也。空其身心诸杂念虑谛受法义也 二正为分别二一除迷真起妄为立位之因。然地位之兴本由迷悟。妄迷真起。本性即虚。故有断分。断即成悟。悟有浅深。故成阶降。阶降既分。名位斯别。若不迷真焉有斯位。故须叙也 文三一总显迷悟二。一显一真。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一真之体。湛寂圆明。非真非妄。名相都绝。生界斯泯。既众生世界不立。佛及出世谁名。以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斯则一真法界。本无地位也 二叙二相。

  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真体常住。本非生灭。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而有于念。念即生相也。生即有灭。念念迁流。展转渐粗。以至业果流转三界。故名为妄。若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渐断粗惑。以至细惑。无明永尽悟极之处。即名为真。菩提涅槃于斯立矣。二转依号者。由初迷真念动。以至流转。名为不觉。翻此不觉。了本无生。即名为觉。此菩提之号。因不觉立。由迷有生。生必有灭。翻此生灭显不生灭。即涅槃之号。对生灭立。生灭既灭。更无所依。故名转依。以真如为迷悟依。转此迷依以为悟依。故名转依。是知菩提涅槃因迷故有。如人因睡即有觉名。此亦如是。非本一真元有二果之异。通约诸位。有六种转依。如余处说 二劝识妄因。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上明三种相续。今明二种颠倒。以众生颠倒即摄业果故。如前文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故云颠倒不生即真三昧 三别辨颠倒二。一总叙倒因。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如来藏心。本性真明。周遍法界。故云性明圆故。由此真明。从性发动。便成所相。所既妄立。生于妄能。能即妄见也。能所二相俱不离真。故云因明发性性妄见生。元是一真。本来无相。忽然妄动二相俄生。从无相真。成有相妄。故云成究竟有。此异相也。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 同相也。此上异相为能有。生今同相为所有。异相本非有因而得生起而为同相之因。斯即前文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下文亦云。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异既生同。同为能住。异为所住。故云住所住相。此住所住元既无因。复何根本。斯则二相毕竟无住。故云了无根本。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无同异相也。依前同异以为根本。而得生起无同异也。以前二相。正是无明梨耶识体。虽分同异。一念转成微细生灭。全是无明。从此变起山河大地根身种子。故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维摩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此即无明无因故云无住 二别明倒义三。一众生颠倒二。一因迷有相。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重指业相也。昧圆明真实。成能所虚妄。能所妄动本无因依。妄想发生。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故无体也。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指转相也。由前动故。觉动希静。嫌妄欲真。希欲既生。转增迷倒。不复元静。但得影真。是虚妄心所变起故。故云已非真真如性。

  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 指现相也。已成虚妄。故云非真。而求于复便现虚相。此即所变真影转成世间诸相也。其相体虚。故云非相。非犹妄也。此即总举。非生下别列。无而忽有故生。有而暂止故住。缘虑相续故心。染净差别故法。体元不实故皆言非。于中非心。即是六粗中前二粗也 二随业受生。

  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后四粗也。由前心起分别。展转渐粗。执取计名造诸业行。故云熏以成业。憎爱二业各同界趣。业感为因。报应为果。遂有相生相灭之报。淫欲为因。故相生。杀盗为因。故相灭。此即众生业果二相续也 二世界颠倒二。一明世界因起。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迷毕竟无。成究竟有。有故立界。隔别不同。故云分段。非因而因。无住而住。因能生果。果住于因。因果相生。迁流不断。世由此立。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宛转十二。变化有精亦十二也 二明颠倒相生。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内由动相。外感风轮。故有声现。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故有色立。金风相摩。则有火光。火则有气。气则香也。宝明生润。火光上蒸。由斯流水。水有冷暖。故成触也。触分涩滑。与舌相对。则有味生。五境合意。则名为法。此六尘境与内根妄想。和合杂乱。由此造作一切诸业。故成业性。业必有报。十二品类由此区分。故成轮转。是故下结成旋复。旋复亦轮转也。声香味触略举十二之四也 三类生差别三。一总标列。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情想相因。形待不息。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下自委辨 二别释十二。一动类。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世界初兴元由虚妄。虚妄故动。动即是风。风即气也。故云和合气成。迷圆常理。成虚妄想。想气和合成于卵生。故动念为初。卵生居首。因兹种类八万四千。世间施设且举此数。理则无量。羯逻蓝者此云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鱼鸟龟蛇即飞沈类也 二欲类。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杂染即爱。爱名为欲。欲故生润乃名为滋。横竖者。人行正道竖首而行。违正因邪。故生横类。遏蒲昙云疱。胎卵分也 三趣类。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由执着故一心趣境。湿暖之处与想相应即便受生。故云暖成。翻覆乱想者。因即违心背信。翻覆任情。遂感类生。飞走不定。蔽尸云软肉。以其初受湿生。形尚柔软。既不入胎。故无前位 四假类。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变易不常。假新换故。触境之处与想相应即便受生。新故乱想者。因即不循仁义。厌故取新。但徇己情。爱彼忘此。假托不实。变受异身。又化生初质风触即坚。既无本形。因触而立。此取转受异身。名之为化。故云转蜕也。羯南云硬肉 五障类。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留碍为缘。障隔不决。苟逢明着。爱此受生。名色相羯南。星辰日月。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下至爝火蚌珠。俱此类耳。此等皆是有情变生。能与世间作休咎灾祥之应耳 六惑类。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销散为缘。惑暗颠倒。厌坏色相。思无边空。色尽心亡。厌空绝想。乃至有顶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耳 七影类。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虚妄影象。似有如无。信忆则灵。绝信则否。蹈迹附影之类。皆从忆想所生。因即外道凡夫。祈神祷祠。存形立影。终身奉事。志慕神通。精灵向附。因果相酬。必生其类 八痴类。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堕在世间。愚痴为本。既非觉了。顽钝相成。或乃习定灰凝。思专枯槁。心随境变。化物成身。用无识为真修。将顽愚为至道。乃至如劫毗罗化为石千年华表土木精怪等。并心祈报质。非毕竟无情。报尽入轮。如无想天堕 九伪类。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因依假待。虚伪不真。托秽成身。藉物为导。因即和合巧伪。改故为新。或附托因依。递倚形势。资身养命。业果相循。如水母等以水沫成身以虾为目。有情身内八万户虫。并是此类。揽物成体。假食于他。不从自类受身。故名非有色相 十性类。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士。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互相引调诱以成性。咒诅更加召以为类。虽从声感。假自性质。如虾蟆等。以声附卵然后长养。非声则坏。因即或由好着声境。或是违誓。厌祷求生。心口为殃。报招其咎耳 十一罔类。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十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交合虚妄。诬罔相成。取异为同。回他作己。元非想相。后假相成。即蒲卢等是此类也。蒲卢蜾蠃也。取青虫为子。非己所生。推因。或是违亲认义。弃本从他。谬继别宗。妄袭余族。因果之应。感此类生 十二杀类。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冤对相仇。连环不止。托至亲之父子。发至怨之杀害。岂不怪哉。初生托质互有想爱。故云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云无想。土枭破镜附块抱果。子子孙孙相成相袭。业使之然。非自然耳。问既是怨对。无感生义。何得用附而生怨中有爱。答托质须资爱想。杀害由乎先业。爱想无常。由业所起。始虽起爱。后变成憎。故遭其食 三结名类。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如文。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返妄归真辨地位之相三。初辨渐次修行者。前由无明动彼静心。从细至粗。遂成三相及二颠倒 又由世界和合相涉根尘相对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类生差别。流浪苦海如汲井轮。其犹空华于湛精明乱生乱灭。此皆尘劳烦恼污染真性不得清净。今欲转染归净返流复源。故立渐次修行以为对治。下喻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由此渐次以立地位也 文二。一结前生后二。一结前颠倒因。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众生妄心无始熏习业苦种子如恒河沙。何啻十二八万四千。故一一类。复具十二。于妙圆中。皆是狂劳虚妄华相 二生后渐次法。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真心如器。颠倒即毒蜜。汤水等即戒定慧。洗涤即修习。甘露即无生忍。若本无垢。亦无修证。既有修证。须具众因。故此三种皆为本也 二正辨修行二。一征列。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前问至何渐次得修行目。今此第二正名修行。故云真修。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五种辛菜名为助因。以能资助烦恼业故。淫盗杀妄名为正性。以是生死根本解脱怨故。根尘偶对。流逸奔趣。正是无明现行业用。是故除而去之。刳而空之。违而背之。苟三行渐着。功用渐成。六用不行。返流全一。妙圆平等。身心快然。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二别释三。一除其助因二。一总指食为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皆依食住者。食以资益诸根大种。心心所法能生喜乐相续执持。故有四种。段谓分段。以欲界香味触三正消变时有资益义。乃名为食。触食。谓根境识三和合。能引意识相应触起。触对前境。能生喜乐。资益诸根及心心所故。思食。谓意识相应思与欲俱转。于可意境希望偏胜有资益义故。识食谓第八识。由前三食缘助势力。令此第八体有增胜。故能执持诸根大种。能与诸法为长养因。有摄益义。故名为食。如四食章 二别示食辛过患三。一劝令断。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有资益义。皆名为甘。不正消变能坏身心。皆名为毒。五辛者。谓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性热气荤味辣。修行者食。能杀法身。如食毒也。故须断之 二示过患二 一现同鬼住。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生死根本无过淫杀。此五能助。复加荤秽。引诸邪恶。污清净道。故福德天众舍离。无益诸鬼同住也。唯增痴惑。失正真道。修三昧者岂不慎之 二终作魔民。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臭辣荤秽非可圣意。故不守护。魔不持戒。而修邪定。及修世福。遂感魔宫。以定福力。且顺生报。其毁禁业顺后方受。故云福尽堕狱 三结成行。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二刳其正性二。一劝持戒二。一正劝止持三。一正明。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食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正性者。此杀盗淫性是罪故。复是生死根本性故。然饮酒合是助因。今为正性者。以过恶深于辛故。以火净食者以浅况深。生果尚须净食。何况酒肉淫盗杀妄。涅槃护讥嫌戒。与性重等。故须防微免致大过 二反显。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岂有具诸功德出离之体而从淫盗杀妄中得。必不然也 三顺结。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毒蛇怨贼。能杀生身。不损法体。淫欲能损法身慧命。真修行者必须永断。涅槃经说。菩萨观爱有九种过患。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华茎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瘜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下文云。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观欲如避火坑 二教行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比丘四重。尼复加四。谓触八覆随。故云八弃。梵云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犹如死尸大海不受。故名为弃。入大乘道而先学小者。十轮经说。若不先学小乘。即学大乘。无有是处。乃至云。无力饮河池。讵能吞大海。是故一切菩萨。皆先学三乘。唯不究竟证于小耳 二明利益二。一远多过累。

  禁戒成就。则于世界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界不还宿债 三缘若断。三因不生。故于世间不相酬报。皆由持戒成就故尔 二获多神用。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持戒清净魔事不生。观行既成。故能发用。于父母所生之身。得相似五通。此同法华观行持经于现身中获六根净。文云。虽未得天眼。但用父母所生眼。彻见三千界等 三违其现业三。一返流全一。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由前起后也。清禁既圆。观行仍就。于六尘境已知虚幻。终不信任随流奔逸妄有取着。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正违现业也。既不随尘。复归元性。元性之中本无根尘。夫何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唯一圆常妙觉明体。此同观音圆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故上偈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二获忍无生。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 此叙证真相也。国土融真。圆明体现。故如琉璃内悬宝月。清净者空义。琉璃宝月空假中也。故圆觉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乃至一世界多世界清净等。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稳 前则世界圆明。此则身心圆明。本由迷倒。身之与心。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复本源。故身心世界妙圆平等。更无差别。法界一相。创证此境快然安稳。即分得涅槃安乐处也。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此获胜德。即所证理显也。现谓显发。理智行三名密圆净。即涅槃三德也。一一德中具一切法。三一无碍。故称为妙。此二种法。诸佛所证。是佛果德。摄尽十方三世佛法。今日于此一念显现通达无碍。故云皆现其中。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结能证也。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华严初住。余经初地。是得忍位。今经第三渐次便得此忍。迥异余说。于此忍中。随所证得不异而异。即立诸位。故名圣位。此则初渐次正修观行。第二渐次观成入似。第三渐次既言获无生忍。即同初住至等觉位 三结显立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从此第三渐次。随起何行。随行附义以立位名。不离前来密圆净妙境智行也 二明地位差别。夫论地位者。皆是诸佛菩萨亲证境界。约断伏次第发真妙用功力浅深。以立位次。起信论云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华严经智度论。约入大海。辨功用浅深。但迟速有异。分根性利钝。如涉长途非无里数。诸大乘经。若说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则无地位可立。如华严经云。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楞伽云。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远离觉所觉。又云。寂灭真如有何渐次。上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此等令观一真法界本来平等无修无证亦无迷悟。故无地位可立。此显心真如门也。若依心生灭门。有迷有悟。识然修证差别不同。且圆顿大乘。无过华严涅槃仁王璎珞大品法华等经。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而菩萨行位终日炳然。故华严云。不为钝根下劣众生说于地位。仁王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说。此则异诸外道天魔各自谓得无上觉道不说地位。今显佛法有不思议功德。旷劫修行。因圆果满。方称究竟。又诸经论建立地位多少不同。仁王五十一位。璎珞五十二位。华严四十一位。大品四十二位。此经五十七位。下文复云六十圣位。圣说不同。或开或合。各是一意。若约天台圆教位次对今经者。有同有异。同故地前俱是证位。异故此干慧心便是第三渐次无生忍中。随义建立。不同天台入初住时方证无生忍也 文九 一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 持戒清净。远离贪淫。故名初干。即断烦恼障也。干义有二。一欲尽故曰干。二但慧故曰干。今即初义根境不偶 由三昧力。返流全一。破所知也。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报障尽也。亡欲爱故无润惑。根不偶故无业性。纵有业苦种子。无润不生。尽此报身更不相续。即生实报土也。此即惑业苦亡。无润生理。即干义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莹十方界 戒定既圆。从此发慧。即转前三障纯成智慧。慧光发明莹十方界。即慧义也。

  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结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云纯也。既云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故约欲枯返流纯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约无生忍中义说故尔。真谓圆融不碍行布。下皆仿此 二十信位二。一蹑前总示。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蹑前干慧义也。创干欲爱。果法未沾。即用此心为信方便。标如来者显是果法。此下总示。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此标也。即用此干慧中智。合中道理。理智俱中。故名中中。又离一切二边相故。双照二谛无不真实。又此中智。念念相继而进上位。故云中中流入。言流入者。显无功用任运而进也。以证中道。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则更增一番智断功能。故云圆妙开敷。此即于干慧心。增明观智以为方便。得入十信。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释也。上句释此心流入。下句释圆妙开敷 二正开十心十。一信心。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钝真。名信心住 以中道智。证法界一体三宝。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冥合常住清净妙心。名为妙信。此信即理。亦名常住。一切妄想灭无余者。即断所知。无明住地一断遍断。始因迷觉成不觉。今既圆妙智发。翻不觉成觉。故云一切灭尽无余。中道纯真者。妙智决定。不偏不邪。是佛正因。不杂伪妄。故云纯真。以不住法即住其中。故名为住。经中多说地住二位是发真处。今于干慧信位立之。表是证真非是似解耳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蹑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纯一真如。故云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者。了三科法无不是如也。无明妄想既亡。阴界自然解脱。故云不能为碍。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妄想若存。阴界为碍。忘失烦恼随此而生。今既妄灭阴消。过未如一。无远无近所经未经一念现前。此即过去宿命未来天眼明记不失。故名为念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圆妙净智。无二边之杂。无妄想之伪。故云纯真。现用自在。故云发化。乃能融通习气。唯一精真。以真精智进真净行。故名精进 四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真精之心明了显现。此现前心纯是圆智。用名慧心。智之与慧左右言耳 五定心。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智照凝明无动无乱。照而常寂。湛然不动。故曰定心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寂定慧光互相明发。于理于行唯深唯进。故云不退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寂照增进不动不退。故云安然。保任护持。令此与佛冥然通合。故云交接。由保持故名为护法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由前寂照互相显发保持无退。妙用强胜能感果德。因心中现。故云回佛慈光。此寂照因决能感果无有乖失。故云向佛安住。果中现因相。因中现果相。因果不二互现互人。故云妙影重重相人名回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圆定慧。离二边染断性亦无。故云无上妙净。二边不动即无为作。故云安住无为也。得无遗失。戒圆明也。此则定道圆融离妄想染。故云戒心 十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戒根圆净。过累不拘。故云自在。以此为足游履十界。妙用现前随欲利益。故名愿心 三十住十。一发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方便空也。十心假也。一心中也。圆融妙慧名真方便。由此妙慧发前十信。以此十心本是一性所具功德。由妙慧发。令一一心皆具十心。十用无碍。一多相即。唯是一心。心即秘藏。今于此藏开发显现。以不住法即住其中。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琉璃空也。精金中也。现即假也。净宝精金互相映现。无碍融通不一不异。以此妙心而为所依。然后出生无量德用。故名治地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法界心地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理智行三自在圆融。不以二边之所住着。名无留碍。此真修行。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智行微妙。冥通果德。故云行与佛同。自然合佛慈种。名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权实二智为父母。故维摩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云冥通入如来种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以自行化他一切种智具足成就。名人相不缺也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一切种智自利利他相用显现。名为容貌。无缘慈悲。名之为心。故观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此菩萨分得其用。名之为同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一切种智。慈悲相用。和合成就。任运增长无有退屈。名为不退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灵相。十身卢舍那也。谓声闻。及缘觉。菩萨。如来身.法.智.空.业报.众生.及国土。又如来身自具十种。谓菩提.愿.化.力.庄严。威势.意生.福.法.智。此十妙应。如随色珠显现自在。即不思议种智之妙用。智体本具。随障尽处而得显现。既以权实二智大悲熏修。功用顿显。虽未全如于佛。分得此用。即一身现无量身也。华严云虽未具足一切智已获如来自在力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身具足。故曰形成。出因显果。故云出胎。堪任继嗣绍隆佛法。名法王子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行愿内充。慈悲外发。德相渐成。化物功着。故云表以成人。于十方界。次补佛处。堪任付嘱。传法利生。故如国王委政太子陈列灌顶也。问准华严经。初住菩萨即能成佛教化众生。何故至第十住方名陈列灌顶表成佛耶。答圆融之教。二经颇同。以行布不碍圆融故。华严初住便能成佛。圆融不碍行布故。今十住方列灌顶。故彼经云。菩萨住处广大与虚空等。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相。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具修十种智力。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亦同大品云。从初发心时。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当知此菩萨为如佛。今经云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又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此上皆明一位具诸位。即行布不碍圆融也。又华严明第十地菩萨。方论受职。此经第十住明陈列灌顶。即圆融不碍行布也。圆融即横论。行布即竖说。二无障碍。二经颇同。故无疑也。言陈列灌顶者。华严经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缦。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彼明第十地方是受职。今此十住既名灌顶。故说受职。彼约究竟。此约分得。又无生忍中。一位具诸位。故得互说 四十行位十。一欢喜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初二句结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三义故欢喜。一具足无量佛德故。如观音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既云不思议。即是无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获。今自具足。故云欢喜。二众生受化故欢喜。十方者。现十界身利众生也。随顺有二。一众生趣类不等。根行有异。菩萨随顺以形以说。此明能化随顺也。二菩萨现种种化。众生随顺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随顺也。能所既皆随顺。机应俱生欢喜。故以名焉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如上随顺众生。即是善能利益。始能欢喜生善。终能破恶入理。故名饶益 三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自觉故。无明不能拒智。觉他故。有情不能违化。障不能拒。物不能违。二利既兼。故无嗔恨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随机随感现种类身。尽未来际化复作化。三世下释所以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穷未来际。以达十方无碍故。能现种类身。若时若处现化不绝。故云无尽也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现种类身。即普现色身三昧。说无量法。不离四种辩才。若身若说。皆是智用咸归于理。华严云。此菩萨于一念顷得无数三昧。了知此之三昧同一体性。乃至得一切法真实智慧。是故能合种种法门得无差误。由无差误故离痴乱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一中现无量。故云于同现异。无量中现一。故云异相见同。身说皆然也。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种种异说。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维摩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故名善现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着谓住着。即留碍也。一尘现十方。是现界。不坏一尘相。是现尘。世界微尘各不相妨。此即大小自在。由此菩萨住不思议解脱。故得此用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现尘现界现身现说不相留碍。故云种种现前。皆从圆融三德般若之所发现。故云第一。此之妙行超过一切诸法门。故名为尊重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如上所现。无碍妙用。故云圆融。一一皆能合佛如来利生轨则。故名善法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依真起用。用不离体。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法界。此法界体本具如是无方妙用。故云本然。以即体故。名为真实。此之十行。皆是证真菩萨自利利他无碍自在圆融妙行。一一皆破微细无明。显佛智德。渐渐圆满。有此十番智断功用。念念与萨婆若相应。华严云。此菩萨行与法界虚空等。以用诸佛不思议妙行故。故此十行圆融无碍。即一论十。十不离一。故此最后即云一一皆是清净真如性本然故 第五十回向位十。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结前十行也。依体起用。故云满足神通。自利利他妙行无碍。故云成佛事已。佛以度生利他为事业故。纯洁精真显智德也。远离留患显断德也。此十番智断。皆是非证而证。不断而断。智本真故。惑本亡故。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此正明也。约用就体。能所俱亡。众生相空本涅槃故。能化缘生本无性故。故云灭除度相。般若经中亦同此说。亡缘之智名无为心。无作妙理名涅槃路。摄用归体名为回向。涅槃果也。路即理也。履以成地到究竟故。名涅槃路。结名可知。问十行位中岂有度相耶。答前即依体起用。且论神通化物。未言灭除度相。今此摄用归体。顺寂灭义。故除度相。约义虽异。为行颇同。若不然者。岂有证真大士犹怀度生之相耶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故云坏其可坏。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故云远离诸离。得无所离。即合涅槃。故云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性觉体未尝起灭。故云湛然。此湛觉体。三世诸佛无二圆满。故云觉齐佛觉。此则得平等觉与诸佛同。故云等一切佛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智显也。地如佛地理现也。智冥理体无二无别。智遍理遍名至一切处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此菩萨得如来身及国土身互相涉入无碍自在。此是如来藏中诸功德法受用无尽也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同佛地如来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来具足无漏性德。此德能为万行所依。故云清净因。依于此因能起趣果之行。故云依因发挥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则万德为万行因。万行为涅槃因。合理之行行从理起。故云随顺平等。能生妙果名曰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初句蹑前也。十方下正显一切众生皆我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我之本性既圆满成就。众生皆尔。故云不失。此得同体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如故即一切法。真故离一切相。此真如体亦不可得。故云二无所著亦即三谛。对文可见。此菩萨了一切法即真法界无相可离。名为如相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初句摄前。十方无碍者。既能即法离相。则不为心境诸法所系。故云无缚。以无缚故自在无碍。故云解脱。此解脱相本性亦离。故皆无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圣法因义。故云法界。然有四种。谓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今皆浑为一真法界。故云量灭。此唯性德圆成。于一真界无量可量。故云法界无量。又证性德一一圆满成就不可算数边涯故也。然此十位所有回向不离三种。谓菩提实际众生也。今此且约向实际说。余二含摄。此则依真起用。皆为趣向大涅槃界。随顺法界。体用相称。圆融自在。故华严云。此菩萨所修愿行。等法界。如虚空量。尽回与一切众生。同向一究竟菩提。故名回向。前后诸位非无此义。以约增胜立此名耳。然此诸位。皆于一无生忍中。随所发行。义立别名。皆能圆证圣性。不别而别。故分诸位。异而不异。唯是一心。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也。地前既尔。后位可知。前文云。此人即证无生法忍。从此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既言圣位。岂非证耶 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经论。明言五位。谓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位也。然有开有合。不定明现。诸小乘论及大乘法相。即显说四位。名四善根。是顺决择分。若缨络仁王华严等经。即合而不论。摄在第十回向。唯此经文具显四位。盖以圆融之教一多无碍。只于一忍圆开诸位。不开则已。开则具明。故于十回向后。备论四种妙圆加行。又此经文。前则圆融。后则历别。以圆融中不碍行布也。即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一多无碍。华严亦同 文二。一结前生后。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余处所说。加行属内凡。未证圣性故。今经从干慧地来便名圣位。何但加行。故此特云妙圆加行 二正辨加行四。一暖位。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佛觉果智也。如前文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精真发明地如佛地。此即用佛果智为己因心也。然犹未能离因显果。故云若出未出近于登地将发此智。故云若出。犹拘因相尚未能离。故云未出。喻如钻火热相先现火出不久。火喻佛觉。钻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则木尽。觉现则因亡。亡因在即。故喻如暖。此约发智以显也 二顶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前以佛觉用为己心。即果辨因也。今以己心成佛所履。即因合果也。虽因果相合。未亡二相。故云若依。如在山顶足有所履。将显法界无所分别。故云非依。如身处虚空也。下有微碍喻若依也。存二相故。二相即是障入初地无明也。此约离障以显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初则未亡因相。次则未亡果相。今因果二相融为一体。故云心佛二同。因果既亡。二边不立。故云善得中道。此中道体将证不久。故云非怀。然犹未亡中道之相。故云非出。此约显理以明也 四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迷觉是二。即因果也。中道是一。所证理也。此名数量。中边不存。故云二无所目。无所目故名为销灭。数量正属世间。今虽销灭。若望初地证真。犹名为似。以有所得故。初地见道名出世间。今是世间最后边际。故名第一。此上四位唯识中说。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发寻伺观。观名等四法能所俱空。后之二位。依印顺无间二定。发四如实观。即前二空等。然皆有所得。未证法身。故唯识云。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此皆历别之谈也。今经圆融不碍行布。故得以圆拟别而说。由是此地名为世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七明十地分十。

  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菩提佛觉也。前则若出未出。如火前相。名之为暖。今如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故云善得通达。故此初地名通达位。尽佛境界理显也。以得无分别智善达法界一真平等离能所相。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又云。善达法界得一真平等。乃至得遍行真如。离异生性障。修檀波罗蜜增上。言遍行者。以此真如遍在一切诸行法中。而今证得。自利利他得自在故。名欢喜地。华严仁王广明其相。今不具录。下皆仿此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前地于大菩提善得通达。离世间相。得正性离生。破异生性障。证一真法界。故云异性入同。此地对异之同亦不可得。故云同性亦灭。以若见于同即名为垢。既离对待。故名离垢。又此地证得最胜真如离邪行障。持戒波罗蜜增胜。性戒所显名为最胜。以四无量心。行广大十善。得性戒成就。于性重讥嫌平等无异。亦名异性入同。断性亦无。方离微细破戒之垢。名同性亦灭。称离垢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成就胜定。大法总持。破戒烦恼毕竟不生。故名净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故云明生。此地证得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中最为胜故。断暗钝障。行忍辱波罗蜜增胜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由定发慧。慧光明泰。故云明极。能破微细烦恼障尽。故名觉满。觉焰既增。故名焰慧。此地证得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由第六识二身见等于此永断。不为我执所摄取故。能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修习精进波罗蜜增胜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真智唯一。故曰同。俗智差别。故曰异。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非同非异。故云所不能至。极为殊胜。更无胜者。故云难胜。此地证得类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非如眼等是有别类故。断下乘涅槃障。修习禅波罗蜜增胜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谓住因缘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得现前。智现理现。故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此地证得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断粗相现行障。修习般若波罗蜜增胜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以第八地得一真如心。名无相无功用。故此第七地。从初发心。二无数劫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至此真如无相边际。故云尽真如际。多劫修行。故云远行。证得法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断细相现行障。修习方便善巧行增胜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非染非净。故名为一。离诸虚妄。故名为真常住不变。故名为如。约此义边名为不动。又此地中。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此地证得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断无相中作加行障。修愿波罗蜜增胜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依真如理体。起无碍智用。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证得智自在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四无碍解得自在故。谓法义词乐说也。谓此四种以智为体。名智自在。断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修习力波罗蜜增上 十法云地二。一标指。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此指二地已来至第十地。云诸菩萨。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故。或可总指从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即是修习最后边际。亦名此地名修习位 二正显。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菩提心体不离二种。谓悲智也。从初修习。至此毕功。融为果海。名为法身。慈即悲也。能阴众生。故曰慈阴。妙云智也。涅槃理也。法身无相。唯此三种亦云大定智悲。即涅槃三德。名秘密藏。今此位中。犹处修习之极。犹有佛地障在。未能始觉合本。二相尚存。故云覆涅槃海。此地证得业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得四自在。一三业。二五通。三总持。四禅定。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修智波罗蜜增胜 八等觉位二。一正明。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从真起应。返入生死。从果入因之始。故云如来逆流。果法圣智即法流也。从因入果。从生死入涅槃。故名顺行而至。至极也。起应之始。行因之极。顺逆交际只一刹那。故云觉际入交。此即解脱道前无间道也。只于此处立为等觉。华严不说。含在第十地中。故彼地中便明受职。是等觉也。唯识但破十一种障。亦此意也。今此别出。意在圆融之中备显行布耳 二结显。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 虽从初心至此等觉皆用金刚三昧观察诸法皆如幻等。然至此位。能破最后微细无明。是此三昧最极边际。力用满足。别得名为金刚心也。此即妙觉入心之初。属无间道。便名等觉。故云始获金刚心也。即唯识说。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断佛地障。即入妙觉也 九妙觉位。

  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始从干慧。终至妙觉。单复相兼。总有十二。单则有七。谓干慧暖顶忍世第一等觉妙觉。复即有五。谓信住行向地。以一一位中自具于十。故名为复。第十二位即是妙觉。名无上士。无上士者无所断故。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无缺。故云方尽妙觉成无上道。体即大般涅槃。三德具足名秘密藏 三结依行成位三。一结用行。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指前五十七位。故云种种。于一一地。皆用金刚如幻三昧。观察诸法若行若智一切断证。皆如幻炎水月虚空响城梦影像化等事。故云十种深喻。斯则始从渐次终至佛果。皆由首楞严王即观之止即止之观。破无明惑。起行修证。故云金刚观察也毗婆舍那止观双运也。故荆溪云。如梦勤加空名惑绝。幻因既满镜像果圆。清凉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得梦中佛果。皆此意也 二结位次。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增进即渐次也。故前文云。从此渐次安立圣位。五十五位者。信住行向地为五十。干慧暖顶忍世第一为五。菩提是果。即等妙二觉也。五十五心名之曰路。由此能到菩提果故。即菩提之路也 三结邪正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行人若能依此修证。不断而断。无到而到。此则名为真修行者。故云正观。若言都无地位。但尚理是。斯同邪见拨无因果。故名邪观。仁王经中亦此料拣。说地位竟即云。若言越此而成佛者。是魔所说。大文第五。出圣教名殊者。上来诸文。依解起行修行渐次。由因克果。一期周毕。此之法门。当流后代。须建经名。若无其名。何以召体而流布耶。故此文来 文二。一文殊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文殊智德。此会率先。阿难遭难登伽。佛令持咒往救。大众茫然失守。亦为旁问见元。诸圣各说圆通。如来敕其慎选。洎今解行圆毕因果克周。故问经名以流后代。一会能事。归此人也 二如来答。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此下五。名今是一也。以佛于无见顶放光化佛说神咒故。此表一心具体相用。大体也。佛相也。顶光化佛即是用也。细释配法。即开题中。悉怛多等云白伞盖。藏心无染曰白。遍覆一切曰伞盖。实相智慧是尊重法。楷定正邪。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名无上宝印。三世诸佛。以此明照诸法实相。竖穷横遍具无漏德。名清净海眼。此上总约理智立名也。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二也。救护亲因总标也。度脱下别显也。得菩提心发大乘意也。入遍知海证圆常理也。此上约功用以立名也。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三也。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三世如来以此法门为究竟说。故名了义。此即约人法以立名也。

  亦名大方广妙莲花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四也。旷兼无际故大。正法自持故方。称体而周故广。即三大义也。妙名不可思议。莲华喻开佛知见。出烦恼碍智碍。见佛性故。如出水开敷也。又能于法自在。诸三昧首。故名为王。生诸佛故名母。持善遮恶总摄功德。名陀罗尼。咒即诅也。此约显益以立名也。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五也。法王委政之明教。故名灌顶章句。诸菩萨等已如上释。此约教行以立名也。已上五名答初问也。汝当奉持者答次问也。但依前五名。如说而行。流至后代令众开悟。即奉持也。上来明解辨行。由因致果。显位差别。问名请奉。一期周毕。斯则一会以终。合云大众闻佛所说作礼而去已。庆喜再有请益。时虽隔越。问且连环。故集经者。约问从义。合成一部。由是未结作礼而去 ◎大文第六。辨趣生因异者。从此已下。即第二会再说经也。以阿难问所见现事时别异故。已如教迹前后中说文分为二。初阿难问二。一叙得果二。一闻法增道。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获真三昧。故云顿悟禅那。得斯陀含。故云修进圣位。深证灭谛。故云增上妙理。渐明智照。故云心虑虚凝。俱生难除。故云微细。言六品者。依大乘说。俱生烦恼三界九地虽各分九品。若智增者。入地永伏。至佛方断。若悲增者。故意令生。若依小乘。亦于九地各分九品。然约四果。地地别断。故初果身中。断欲界一地九品中前六品惑证第二果。二果身中。断下三品证第三果。三果身中。断上二界七十二品即得罗汉。今证二果。故断六品也 二叹佛述益。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修道所断行相难了。故曰微细。无始俱生。故曰沈惑。疑网消除。故云快然。增进圣位。故云饶益 二述所疑二。一正陈疑问二。一总问诸趣。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此疑。由前佛语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汝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斯则一人成佛。器界有情一时成佛。如来今日成佛已久。不合更有器界趣类。故云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等道。此道若是本来自有。云何前言清净本然。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亦不可言一人成佛依正融觉。若言众生妄习生起。妄习如何得生起耶。生起之相其义云何。若据如来答意。即是众生虚妄造业虚妄受生。菩提心中。犹如空华妄见生灭。故下文云。汝妄自造。非菩提咎。问此与满慈所疑何别。答前疑理本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则约依报为首。以难清净本然。故佛释疑。盖由强觉妄分能所。遂成三种相续。从妄见生。因此虚妄终而复始。此疑佛今成果一切合融归觉云何更有七趣差别。则约正报为首。以难果佛唯真真合无此七种差异。又征。此道为本有耶。为妄起耶。意欲如来广明因果。虽皆虚妄。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终不差忒。令诸众生明信因果不入邪见。前文但云从妄见生一体虚妄。诸钝根者便谓都亡因果。今此辨析。因果昭然。则知前难意显真谛。今疑意明俗谛。前后相济。方成圆了。即前圆解之义残也 二别问地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宝莲香事未检所出。意谓杀盗有对。邪行无对。故云无报。善星事出涅槃。琉璃缘如本经。为有定处下问意有六。文见于三。六者。谓有定处。无定处。自然。因缘。私受。同受。下文结云。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 二请说申益。

  唯垂大慈。发开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幼小曰童。情昧曰蒙。阿难自鄙无有大智。愿垂开发也。诸持戒者。若闻因果虚妄犹如空华。则持戒何益。苟示决定义门。必令谨洁无犯 二如来答二。一赞请许宣。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即俗而真唯一妙觉。即真而俗因果不亡。此义双融。方为圆了。阿难所问颇称佛心。故叹快哉。自除邪见 二正为分别三。一约情想以总明三。一总开二分文二。一标列。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诸法本真未尝生起。由念分别见诸法生。苟能离念。即见众生山河国土本来成佛。故云实本真净。返本者虽尔。其未返者各依见妄造业受报。故下文云。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返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故云因彼妄见有妄习生等 二正明二。初内分约情二。一释相。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爱染之情。正是众生生死根本。名为内分。分亦因义。情爱沉下。能润业受生。故如水也。外由内感。故有水轮遍十方界。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此引事验也。忆即是念。明记为性。念有憎爱。故分怜恨。由爱起憎。不离情染。内有情染外现其事。故皆流水也 二结成。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所爱之境虽别。能爱之心是一。故云流结是同。流谓沉下。结谓缚着。因既不升。果亦沦坠 二外分约想二。初释相。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众生生死本分由情。情着染境因是从坠。今以净境为所欲处。但由其想。不属于情。乃是众生分外之事。故云外分。气谓气色也。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引事验也。身轻清。顾雄毅。梦飞举。圣境现。轻身命。此五皆是殊胜气色。由想故有也。毅果敢也 二结成。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忻外胜境。不由情染。想既轻清自然飞动。报当超越也。已上总而略明。未细分别善恶 二别辨趣生二。一总明业缘逆顺。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顺逆有二。一约情。一切众生好生恶死。生即顺情。死即逆情。故云生从顺习死从变流。变犹逆也。又受胎时。三处皆顺。故得生也。死则无此。二约业。业能感果。生即顺感。由因致果也。故云顺习。死即反此。无生长义。故云变流。生死交际风火未散。平生行业善恶因缘此时俱现。强者先牵。即随生处 二别明情想升沉五。一明纯想。

  钝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此有二类。若唯有想不兼福慧。即但持戒而厌此身。必生天上。若于持戒兼修福慧。发见佛愿。深厌三界。必生净土。见十方佛即获法忍。故云心开。如观经说 二情少想多。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想多故飞行自在。情少故受仙鬼形。此之等类。多因邪想不正修行。即是不修戒慧但修邪定。不持戒故堕鬼神道。以修定故有大神通。差别之因。一如上说。仍是想多情少。此中仙鬼等四。可以九八七六想配之。若情多者。必无戒定。堕三涂耳。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此想多中仍兼善愿也。虽不持戒。且有定愿。护持戒咒及禅定者。斯则由宿习故毁禁。知过故发愿。亦是乘急戒缓者。故能于八部身而见佛耳 三情想均等。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不升为天仙。不坠落三涂。仍于均等之中。想或稍强。根必聪慧。情或稍重。根必暗钝。虽同人类。亦由情想有此差异。即别报也 四情多想少。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若望下文。此当六情四想也。横生旁生也。然有轻重。若情稍重。报为走兽。故曰毛群。若想稍强。身为飞禽。故云羽族。细论差别。如类生中及下文说。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火际者饿鬼所居处也。水轮向下至火轮际。近地狱也。受气猛火者。由业力故。受猛火气以为身也。故常被烧节节火起。水能害己者。苦于无水也。苟遇成火而烧其身。故云害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二交过地者。风火二轮交际之处。即正是七热地狱处也。于九情中。稍减者名轻。即八情者堕有间。稍增者名重。入无间正九情也。此言无间。约受苦说。然此无间。对前有间得名。以是第七热地狱故。下即第八五无间狱。别名阿鼻最极重也 五纯情。

  纯情即沈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阿鼻此云无间。即第八狱也。此具五种。谓受罪。苦具。身量。劫数。寿命也。若依俱舍。业报无间。以造此罪必堕地狱更无余业余生能间隔故。谤大乘下诸罪最重。由是更生十方阿鼻。法华云。若谤此经。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俱舍论说。阿鼻地狱寿命中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既言无数。此世界坏。即往十方阿鼻也。以谤法罪断佛种故。令无量人堕邪见故 三结由自业。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随顺造恶。故受苦报。恶业不同受报亦别。故云自招。众同分中有元地者。众名不一。同是一义。众有相似。同立分名。造业同者共中共变。俱舍论说。有差别同分无差别同分。同业共感众多苦具同受此苦。名无差别同分。若随轻重受报不同。名差别同分。今云元地即差别也 二就业报以别辨七。初地狱三。一结前生后。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由乎情想妄集诸业。随业善恶或升或坠。故云自业所感。十习因者别指恶业。即由十使烦恼。于六根门发识造业。洎受其报。从六根出。报与业交。故云交报。同受地狱即引业招。六根别受即满业致。俱是众生妄情习造耳 二征起别辨二。一十习因十。一淫习。

  云何十因 总征也。发业有二。一正发。即无明。二助发。即余惑俱分别也。今此十因。除淫习是所发之业。余九皆是能发之惑。惑有根随。下文自指。此下十段文皆有三。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 一由因致果。此即正是所发业也。具足贪痴。生死轮回斯为其本。内根外境互相偶构。故云交接。内外相发遂成欲火。喻显可知。

  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 二正感果相。根境两具。故云二习。能触所触。皆是我心互相熏习结成淫业。以于欲境起颠倒心生自他乐想。因此业种。后感其报。从其能触现地狱身。从其所触现诸苦具。皆是自业所熏。分其二习自相刑害耳。他皆仿此。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三结示过名。火能变坏一切世间。欲能破灭出世善法。是故行者应当远离 二贪习。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览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由因致果也。贪即是爱根本之数。正能润生。于有有具染着为性。由爱着故种种计校。求取前境。故云交计相吸也。贪取不止。如水结冰坚住不散遂成冻例。此释贪久成业以致果也。喻文可见。

  二习相凌。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正显果相也。由因感果。由内感外。吒波罗等忍寒声也。即八寒地狱。俱舍云。頞部陀者此云疱。尼剌部陀此云疱裂。此二从相。阿哳吒唬唬婆嚯嚯婆。此三从声。郁钵罗等三如青白红莲。此三从色。以寒之弥甚身色如之。相凌侵凌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结示过名。贪能滋润。滋长恶法。如今之有泉饮之则贪也。复能损害法身慧命。如有瘴之海 三慢习。

  三者慢习交凌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三段如前。恃己凌他高举为性。故名为慢。今云交凌相恃驰骋流逸。慢之相也。血河等事皆所感报。由内致外因果相称耳。饮之迷倒。故名痴水。西国有之。巨溺可知 四瞋习。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刺捶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于诸苦具。增恚身心。热恼居怀。性不安隐。已上皆根本惑摄。互相冲忤结成热恼。热恼不息。气忿成坚。故感金石等事。橛系罪人杙也。宫割秦五刑之二也。斩斫剉皆新之死刑。刺即古刑之墨也。今流罪有之捶击皆新刑之笞杖类也。如劫末时。人起猛利嗔心。所执草木皆成刀剑。非内心之所感乎 五诈习。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诈谓谄曲。罔冒于他。矫设异仪。险曲为性。或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此随数也。今云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正是此也。奸诈多端。或乱良善。矫设方便递相诱引。故云交诱。绳木绞校。所感苦具也。长恶滋蔓。如水浸田。豺狗足群行。舌有逆刺。狠锐首白颊。大尾长胡。似犬也。奸伪败正犹如谗贼 六诳习。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此亦随数。诳谓矫诳。心怀异谋。多现不实。矫现有德。诡诈为性。邪命为业。今云交欺。欺即诳也。诬罔即是现邪命事以诱利誉也。尘土屎尿皆苦具也。刀兵劫时人互杀害。故云劫杀。虺蝮虺也。博三寸。首如擘 七怨习。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礰匣贮车槛瓮盛囊幞。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挽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冤家。名违害鬼。菩萨见冤如饮鸩酒 怨即恨也。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不能含忍。常热恼故。囊幞等。已上皆拘系罪人之具。有作扑字之误也。挽撮皆牵系罪人也。有作抛亦字误也。如违害鬼常伺取人。鸩酒鸩鸟名也。翼毛划酒。酒则杀人 八见习。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返。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藉。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见谓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一身见。执我我所。二边见。执断执常。三邪见。谤无因果。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无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此之见习。各执己解互相是非。故感王使主吏等事。权诈者设方便以取情也。照明引他事以照证也 九抂习。

  九者抂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谗贼人遇抂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捷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抂如遭霹雳 抂则逼压良善损恼于他。心无悲愍。害所摄也。既以抂押良善抑捺无辜令称有罪。故感合山等事。蹙谓逼迫。捷谓振动。衡权衡也。度丈尺也。谗能害善。虎能食人 十讼习。

  十者讼习交谊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此是覆习。而言讼者。由覆发讼故。所言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己既有罪。不能自发。遂招他讼。此讼即是恼之一法。忿恨为先。追触暴热恨戾为性。蛆螫为业。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恨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他故乃名为讼。此覆彼讼。二习相发。故感恶友业镜等事。覆藏过恶。自知而已。如于阴贼不惧当苦。必堕恶道。如戴山履海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中)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三)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六交报二。一总标。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造业既从六根而出。受报还归六根。因与果交。故云交报。又下一根受报备历六根。根根皆尔。故云交报。此云六识造业者。且据总相。业者招感为义。然通总别。若能为引业善不善思招感当来第八无记果者。即总报业。若为满业三性思种招感当来苦乐等果者。名别报业。其第六识。通造总别报业。若前五识。但为助发别报。不能发总。以强盛随转二差别故。从六根出者。六根是彼造业具故。造既从根。受亦根受。故从根出 二别辨六。一见报二。一临终见境。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眼根造罪是见业。临终见境是报与业交。以眼根取色色能役心造种种业。故见猛火满十方界。神识随火入狱受报 二乘业受报。

  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洋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燋丸铁糜。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明暗二尘是眼所取。明可辨别。故见恶相。暗无分别。但生恐惧。如是下遍历六根。然有旁正。正由眼根发识造业。故先历眼。今此不明。文略故耳。下文即具。此中以火为苦具主。及历余根。随根转变为不可意境也 二闻报二。一临终见境。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声能鼓动心海如波如涛。取此造业。故临终时先见此也。降注下流也 二乘业受报。

  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耳根所取动静二境。造种种业。今受其报亦缘此二。开即动也。闭即静也。如是下历根别受。此文之中。以根对境有所参差。将恐梵文回互。译者随而弗审。如雷吼毒气非眼所取。雨雾毒虫非鼻家境。余文则顺。有智自详 三嗅报二。一临终见境。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鼻根造罪。贪嗅诸香众生身分及男女等香。作种种业。故招毒气以受其报 二乘业受报。

  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如是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礰击碎身体 通塞是彼鼻所取境。依此造业。依此受苦。故有二相。如是下历根别受。为质为履者。质碍也。履犹通也。为馁为爽者。鱼败为馁。爽乖差也。余文可知 四尝报二。一临终见境。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炎炽裂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舌根作罪其罪最广。一贪味为罪。杀戮必多。二发语造业。其罪又广。以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比于余根。此最广博。故感铁网周覆世界也 二乘业受报。

  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而下 吸气则取味所招。吐气则发语所致。如是下历根别受。为承为忍者。承领忍受一切恶味。造业之时。先是舌根受食知味。然后始益诸根大种。舌不领味诸根不益。受报亦然 五触报二。一临终见境。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此触业交。则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复出路。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师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狱。发明二相 身根为罪多因男女淫爱等触。贪着细滑随时冷热。故受合山等事 二乘业受报。

  一者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二者离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触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历见则能为烧为热。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倳为射。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考为缚。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身之所取唯合与离。从之造罪。感果亦尔。如是下历根别受。道观厅案皆治罪处也。余文可解 六思报二。一临终见境。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狱。发明二相 思是意业。无质迅疾犹如于风。故招此报 二乘业受报。

  一者不觉迷极则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痛深难忍。如是邪思结思则能为方为所。结见则能为鉴为证。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结尝则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意之所缘生灭二尘。复能随五明了取境。不觉则荒独散所感。不迷觉苦明了所致。皆是邪思造业故尔。如是下历根别受。方所受苦处也。鉴证证据先罪也。此一根受报。备历余根。然根对苦具。有差有当。不必一一根境相顺。学者随文消遣。不可疑滞 三结显重明三。一结成虚妄。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虚妄造业虚妄受报。皆如空华。然于因果未尝乖异 二别显重轻。

  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六根十因具足。同造诸业入阿鼻狱。即大无问。具足五事也。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如第六识。同彼眼识唯取自境。兼根而作。不涉余根。不具十因。此则六根具造。唯造时不兼余根。入八热狱。次轻于前也。

  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身口意六根之三也。杀盗淫十因之三也。如身具作杀等三罪。口意不作。又轻于前。入十八狱。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 如身独造杀等一业。不兼余罪。入三十六狱。又轻于前。

  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此独一根只犯一杀。又轻于前。入一百八狱。如意中邪思或不正见。未形身口。或口处杀人。身心无记。此等并轻。言见见者。见现音只见之一根。不兼余根。故云见见 三结答所问。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谓由不断三业。各各有私。故云别造。因各各私。众私同分。故云入同分地。谓同业共感无差别同分。别业各感差别同分。故前文云众同分中兼有元地也。皆由妄想发起。故非本有 二鬼趣三。一总标。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非破律仪者谤无戒律也。犯菩萨戒者轻重不禁也。毁佛涅槃者不信因果。此皆断善根也。余业可知。地狱久治。故云历劫烧然。更受余类。故入鬼趣。鬼趣十类由前十因。十因正报已在前文。极苦相对。非是轻受。故云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二别显。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此即贪习为因也。于物生贪非理而取。余报在鬼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精怪。其类非一。故名怪鬼。正受苦报在寒冰狱。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即前淫习为因也。色能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报招鬼质还复托风。风质元虚。因习所致。因果相对。岂徒然哉。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即前诈习为因也。因成诈伪惑正凭虚。托附畜生便成鬼质。即狐狸猪犬有异灵者。其类非一。故云遇畜成形。魅即现美形以惑人也。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即前怨习为因也。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在意。热恼居怀。受余报时亦假毒类。即蛇虺毒虫有灵者。成蛊毒鬼。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即前嗔习为因也。于苦苦具憎恚居怀。或因妒忌生嗔。嗔恚不舍。名为贪忆。洎受鬼报。遇灾衰处便入其身。名为疠鬼。即毒疠伤寒传尸骨蒸之类皆此鬼作也。

  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即前慢习为因也。慢以凌人傲物高举自强。洎报鬼伦。遇气为质。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饥饿所困。故名饿鬼。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即前诳习为因也。为获利誉。多怀异谋。矫现有德。罔冒于他。令他暗昧不晓己事。洎受鬼形。凭幽托暗魇惑寐者。故名魇鬼。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即见习为因也。执见异生。各自明悟。出生相返。发于违拒。及招鬼道。遇精明处以为其形。即日月精魄。山泽明灵有精耀者以托其质。言魍魉者水石变怪也。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即抂习为因也。抂押成褫。凭虚构架。劳心役思。挠害无辜使成有罪。遇明显境托以成形。非幽暗类也。走使战阵担砂负石之徒。故云役使。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即讼习为因也。党己覆罪为他所讼。报在鬼类托质于人。如世有童子师及巫祝之类。皆为神道传送凶吉祸福之言。名传送鬼。此上鬼类其数实繁。考果征因。不过此十 三结示。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十因六报皆是纯情所为。情既下沉。故坠地狱。地狱治久。情尽上升。故云业火烧干上出为鬼。鬼心轻燥。业火所余。自妄业招。非他所得。菩提心中皆如空华耳 三畜趣三。初总标。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地狱治情。鬼中治想。情想既尽。故云成空。然所空者。即依情想所发之业也。二道之业既亡。却为畜生酬其宿债。驼驴牛马身命偿他。若在余类。随应受对 二别显。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贪习为怪鬼。报尽作枭伦。枭土枭也。附块为儿。贪物所致。一切怪异者皆此类摄。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淫习为因。报招风魃。旁为畜生受咎征也。咎过恶也。征应验也。恶行所招。将有灾异先有此应。如群雀众鼠荒俭之征。?鴹水灾。鹤舞多旱。其类非一。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诈因之报。为鬼成魅。所依既尽。畜受狐身。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怨习之报。鬼作蛊毒。畜为毒类。即蚖蛇蝮蝎之类。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嗔习之因。鬼为衰疠。托灾附祸便入身中。转受畜形还托身内。为蛔蛲也。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饿鬼附气。慢习是因。鬼受饥虚。畜充他饱。故为食类。即世间可食之畜也。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宿因诳习。鬼为魇暗。幽默既消。畜为服类。即驰驴牛马蚕茧之类。为人服用也。绵即绵密。不明露也。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因为见习。鬼作魍魉。精耀之物既尽为畜便成应类。即应四时节序来而复鸣者。言和者杂也。杂精明处而成鬼也。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即前抂习。鬼托明生为役使类。鬼道业尽。畜报休征。休美也。休祥将至预有此征。由他美行之所招也。即麟凤之类也。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讼习之因。鬼招传送。人死为畜报在黠慧。故云循类。即人所畜养循顺之类 三结示二。一正结虚妄。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狱鬼二趣。业火烧毕情想干枯。今为畜生酬偿余业。故云旁为。妄想故有。觉性元无。犹如圆影眚病故见 二引问重示。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所问三缘。是彼人等。各自虚妄造业发生。不由他有。故云本自非天降等。妄造妄受。觉性之中皆如空华 四人趣三。一总明二。一酬剩返征。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返征其剩 分越者过分也。不依本分越过而行。谓非理苦役不问轻重。或昼夜不息。食啖无度。如是等类悉合返征其剩。今有恃尊贵以纵恣。倚豪势以奢侈。贪其力而多役。取其味而抂杀。不舍晨暮。罔测劳苦。福尽征剩其宜者哉。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其有修善而崇福者。只于人身酬彼力矣。今见积善之家。财物多耗。或被劫盗。或被欠负。或横遭驱役。或抂受捶打。斯皆先业合舍此身为畜酬剩。由树福德。人中略偿 若成畜者盖无善矣 二偿报难息。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汝负他财。他欠汝力。今既酬偿。偿足自止。世养牛马是此类也。如故杀彼食其身肉。斯则翻成杀业。身身相取。命命相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互来相责无有休止。以诸业中杀命最重。不值佛出修奢摩他。必不能息 二别显。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因于贪物。鬼托怪形。畜在土枭附块而养。今归人趣。其性颛蒙。杂在顽嚚。心忘德义。盖因之故然也。而言参合者。夫人道受报善因所招。总报虽同。满业各异。故分十种。今此从畜来者。乃是余业旁受。非正善业所招。然亦顺后业感。由不正故。故言参合。他皆仿此。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愚类 始因贪欲。鬼受魃形。上为畜生灾咎之应。业尽复本参在愚类。以欲多者不习别善。但专一境。由不习善。故招愚钝。顽愚别者。顽谓知善不从。罔受教诲。愚谓瞑然昏暗。识钝难明。有此异耳。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佷类 因从诈习。鬼为畜魅。类入旁生狐狸所摄。今为人趣参在佷戾自用之徒。不受谏晓也。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 怨习是因。鬼为蛊毒。旁受畜类蛇蝎是形。还生人道杂乎庸类。即庸鄙之流性粗率者。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嗔习为因。鬼居衰疠。蛲蛔受畜微末。为人即不为人之齿录者也。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慢习是因。鬼招饥饿。结气而作。无实体性。畜受食类。人为柔弱。盖因我慢贡高。反招柔怯之报。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诳习为因。鬼从幽魇。畜为服用人受劬劳。役力艰辛工巧之属。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文类 因从见习。鬼落和精。魍魉报终畜为时应。参于人道微有文章非。正习因。故云参合。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抂习为业。鬼受明灵。驱役疾驰无暂停止。畜招休应。人杂聪明。考果从因。必无差忒。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因由讼习。鬼作依人。传附神辞。发显祸福。畜招驯黠。人达穷通。宠辱不惊。安然自得。故名达类 三结示。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系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狱鬼畜中酬偿先业。三涂报尽还复人身。顺后善业所招。随别复分十类。如是皆为颠倒轮转。欲息颠倒唯戒定慧。无此三种不息轮回。佛若不出。谁说此法令其修学免轮回耶 五仙趣二。初总标。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不依正觉者。三乘行法皆佛所教。今经尚斥二乘。云不识生死根本错乱修习。况修仙道耶。存想固形者。存心在于长生不死。俾此形骸坚固不坏也。别修妄念。即下十种修炼之法也。此皆有漏。进不如天。退又胜人。故居山林人不及处。名为仙趣。然此一趣余经不出。以总报同人故。今经开者。约所修行别故。人天二趣所不摄故。此皆外道类收。然亦禁防非佛正戒。但禁粗浮。即戒禁取也 二别显。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服饵者。即食麻仁草木之实。存形长久。一期寿永。轻举未能。此道若成名地行仙也。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草木者即餐松啖柏之类。草木轻故。饵即体轻。由是飞行不坠于地。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金石者服丹砂成九转之类。化有二种。一能化骨令寿永体竖。二能化物俾贱作贵。此道苟成。游戏人间济贫恤苦得自在也。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著能履虚空。功用既成身坚寿永。名空行也。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鼓天池。咽津液。固精华。岁久功着遂成润德。言天行者。此非六欲。乃是世人谓灵仙居处名之为天。如张骞寻河源至昆仑见天宫之类。或所行不交欲境。如天无异。故云天行。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吞饮日月精气。作意存变以延身命。由是功久。遂有异见通世物情。故云通行。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咒禁正是仙法道术。以此持身延而且固。术力成就名为道行。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念缘前境。系心不忘。专注弗移。久而发用。照明境界。咸悉化源。如定发慧。故名照行。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世有采阴采阳之术。名为交构。久而功成。此感彼应。吸彼精气以固我身。故名精行。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存想世间皆成变化。境既变化。心想亦亡犹如槁木。有为功用暂得如是。故云绝行。如上十类。皆云行者。日久成功通流故也 三结示。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生理谓长生之理。即上十种修炼之法也。言人中者。以仙趣无别总报。即于人身总报果上。加以前来十种修炼。转成仙也。妄想不真终随业坠 六天趣二。一列释诸天三。初欲界二。一列释六。初四天王天。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不求常住即不修正觉也。无定力故不能舍爱。有善戒故心不流逸。善根力故心澄身明。此则澄莹欲心发生明性。此人命终。生须弥半。邻日月宫。所有天众皆此天管 二忉利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欲爱渐微。于己室家亦减爱欲。故无全味。味着也。言净居者不由杂秽。拣异行邪也。超日月者以善增故。爱心又减身则又升。故生忉利。忉利此云三十三。帝释居处也 三焰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未离欲心。逢境暂遘渐薄于下。故云去无思忆。逢欲犹交。故云动少。去无思忆。故云静多。斯行又增身则又胜。故生时分。焰摩云时分。此是空居初天也 四兜率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行胜于前。故云一切时静。应触者。应谓相应。触即欲境。尚犹顺而从之。故云未能违戾。命终渐胜。故生此天。上升精微等者。即约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器说。以同名兜率故。此云知足 五乐变化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心于境。境自横来。境自有心己何所味。故云味如嚼蜡等。以乐变化五欲之境而受用故 六他化自在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行事交者此亦横陈也。前虽亡味。会境犹起欲心。此则无心。故云了然超越。然今且约无粗相说。岂亡微细爱欲。以未离欲界故。化无化者。化即第五天。无化即下诸天。俱舍云。乐受用他所变化五欲境故。以有自在力遣他变化而受用之。故云他化自在。上之六天。皆因欲心渐轻得报渐胜。若情欲重者必不生天。俱舍颂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亦明受欲轻相也 二结示。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此之六天。身有光明。飞行自在。寿命长远。渐增渐胜。不同下之人趣。故云形虽出动。又人趣杂类寿命短促。迁变不常。天之福命卒难摇动。故云出动。尚有欲境相遘。故云心迹尚交。若至定地永无欲对矣。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三)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报色法殊胜。从胜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净义。离欲染故。禅所生故。异散动故。此界总有一十八天。若俱舍云。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即除无想也。依大众部。与今经同。即加无想 文三。一总指。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此总明修心之人须假禅定然后发慧。定慧均平方称静虑。若不尔者。不得名禅。意显此四位中皆因禅慧。然于其中所伏惑习差降有异。故分诸天。下自辨释。或可此文约世间人不修无漏禅定不发无漏正慧。遂感四禅果报不能出离。凡夫虽曰修禅。但是有漏六行事观不离虚妄不名禅那。如下文云。此三胜流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又云。但能执身不行淫欲等。又下结云。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等 二列释四。一初禅二。一释三。一梵众天。

  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专意在此。故云但能执身等。想念俱无者。由行六行厌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净妙离。故得欲界惑伏。名爱染不生。由是命终即生色界。故云无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净相现前。即是净定。味此而生。名为梵众。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 二梵辅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已伏欲惑。故云欲习既除。得上初禅定心显现。故云离欲心现。此结上也。于诸下正明此天。于定共戒爱乐随顺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则兼护律仪净戒成德匡弼梵主。故名梵辅 三大梵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鈌。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禅观转胜。受生细妙。故云身心妙圆。复具戒德。故云威仪不缺。此结前也。清净下正明此天。于定戒中发慧明悟。斯则慧解过人。能为梵主统摄梵众。准俱舍说。威德光明独一而住。无寻准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寻伺。又劫末后去劫成先来。外道不测。便执为常。又因起念见有天生。便执能生世间为一因主 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已离欲界八苦。故云所不能逼。但是六行伏惑。故云非真三昧。凡真修禅者。不于三界现身意。纵得胜妙定相现前。了了自知而无取着。今此虽得清净似三摩地。以不了故味着受生。然能离欲散心粗动。故云诸漏不动。是故结云。此三胜流总名初禅。俱舍云。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杂恶生得轻安乐。然此初禅所得功德有五支林。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支。行相如天台法界次第中 二二禅二。一释三。一少光天。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王为梵主。故云统摄。戒定慧具。故云圆满梵行。此结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定心转胜。故云澄心不动。定光明发。故云寂湛生光。二禅已上。离觉观故。无有语言。但以定心发光。以光胜劣分其位次。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劣。名少光天 二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从前少光。更发多光。光相转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圆明映十方界。境随光净遍成琉璃。由定渐增。定光发照必无涯际。名无量光 三光音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吸取任持无量净光。以表言诠。名为教体。此光表诠离诸粗重。故云发化清净。随机开示无不明了。故云应用无尽。以二禅界地无前五识。但用光明以为表诠。以光为音。名光音天 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二禅三天又胜下位。故名胜流。以得极喜。故云一切忧愁所不能逼。初禅虽得喜支。极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离苦。犹有忧喜相对。今此二禅。定水润心慧光明泰。喜支调适忧愁不生。名为定生喜乐地也。粗漏已伏者。忻上厌下但名为伏。以不断故不名无漏。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行相如常 三三禅二。一释三。一少净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初二句蹑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谓披能诠之教体现所诠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由是三慧既发妙乐攸通。定慧过前支林转胜也。言寂灭乐者。灭前喜相而生净乐。以喜相粗动此异熟乐恬怕寂静。故名寂灭。定相犹劣。故名为通。始得此乐未广周遍。名为少净。净亦静也。有处亦名少静天故 二无量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净空即静乐也。定心转胜。引发此乐令其无涯。乐既无涯。方是成就净乐之义。此则名为彻意地乐。遍身轻安名无量净 三遍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前虽彻意地乐。止在身心未名为遍。今则遍于依正。乐净圆融。世界身心无处不遍。殊胜妙乐以成净德。言胜托者即此净乐。是彼行者所依胜处。证此乐故名之为归 二结。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具大随顺者。一是随顺胜定二是离于忧喜。忧喜望乐俱为所厌。但是违境。故非随顺。今此妙乐世间第一。更无过者。方是随顺具足之义。安隐心中欢喜毕具者。意地异熟随顺自在。乐极于此。纯一无杂。名为毕具。以此三禅名离喜妙乐地故。此地禅支具有五种。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支 四四禅者。然此一地总报业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无想天但是广果天中别报。凡夫境界上极于此。五不还者。自是圣人杂修静虑。资广果天故业令五品殊胜。只于广果总报之身生彼五天。与凡夫不同。由是向下别为一段 文二。一四根本二。一释四。初福生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初五句结前生后。俱舍论说。第四禅离八灾患。谓寻伺苦乐忧喜及出入息。又不为三灾所动。名不动地。今云不逼。即离下位苦也。苦因下释不逼所以。寻伺忧喜等是苦之因。今既离之。故无逼迫。乐非常住者。别明乐支以对前苦。三禅虽得彻意地乐。然不常住。必须有坏。坏即成苦。此名坏苦。苦乐下正明此天。今第四禅苦乐俱舍。以一一地皆厌下苦粗障忻上净妙离。弃下苦乐名粗重相灭。得上地定名净福性生。以此禅定唯一舍受是福之体。既离下染。故名净福 二福爱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唯一舍受与定心圆融。舍诸一切苦乐等法。于舍心中仍生胜解。于此决定忍可印持。不为异缘之所引转。故名胜解清净。由胜解力。于此圆融胜定之中爱乐随顺。令此胜定得无留碍。住心自在。受用无穷。故云得妙随顺穷未来际等。问此有漏禅寿命有限。何得穷未来际耶。答此约得定报寿长远动经劫数。云穷未来。非约报后所论也。又此善定虽是有漏。而能随顺妙修行者。依第四禅引发此定。熏无漏禅。修愿智无诤边际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无漏杂修静虑。若凡夫得更不进修。即许寿命有限。若圣人修。即得尽未来际。通此两向。凡圣同修也 三广果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于福爱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广果。二迂僻道。即至无想。此标也。若于下释。若从发心已来不带异计。直修根本四禅四无量善。熏禅福德。离下地染。备历四位。至此福爱更增胜定。广福所感。得生胜处。名广果天 四无想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 此正明也。若带异计。六行伏惑。渐厌渐舍。至福爱天得舍圆融。舍心相续。遍穷舍道。舍心亦亡不计身心。故名俱灭。此计无想为涅槃也。以此舍心为方便入无想定也。初舍粗心入于微心复舍微心入微微心。从微微心常修不息。便入无想。此皆修因也。心虑下即无想报。命终果报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故名灰凝。

  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此判成虚妄也。不了妄想体空。乃执生灭劳累。厌此生灭求不生灭。故云以生灭为因。舍生趣不生。未是真不生。见第六识暂尔不行如冰夹鱼。不知微细生灭。妄谓涅槃。非真涅槃也。故云不能发明无生灭性。初半劫下却释彼报行相。准俱舍引婆沙释彼生死位。多时有想。初生此天。经于半劫。始入无想异熟。名初半劫灭。欲无常时。从异熟出。经半劫有心。后始方死。名后半劫生。生灭中间一向无想。名无想天 二结。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此第四禅离八灾患胜下地故。名不动地。然有劫数。寿尽须舍。故云非真不动。俱舍云。然彼器非常。情俱生灭故。凡夫修定味着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舍苦乐。胜下诸天。名功用纯熟 二五不还天三。初标示。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九品习气者。即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各九品也。种现俱无。名为灭尽。此是圣人断。故名灭。非同凡夫暂伏名灭。习气既无。苦乐双泯。离下界系。故无卜居。然未进断第四禅惑。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别立居处。以修禅时漏无漏杂。故此别居。俱舍论说。杂修静虑五品不同。生五净居。五品别者。谓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行相如别 二释相五。初无烦天。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苦乐心灭。敌对则亡。形待既无。故云不交。不交则无烦也。初灭苦乐二形待心。杂修初品。稍离定障。名为无烦。烦即障也。然下天亦离苦乐不名无烦者。以凡夫人忻厌暂伏非是永断。今约毕竟不生。故得此名也 二无热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机弩牙也。括筈也。箭受弦处也。皆喻唯一舍心。纵任自在游诸等至。故云独行。不与违顺二境相应。故云研交无地。此天以中品杂修静虑。慧用清虚。皆离定障。渐得清凉。名为无热也 二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像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十方世界唯一舍心。照了微妙。圆遍澄寂。故云妙见圆澄。尘像慧障也。沈垢定障也。杂修上品。无漏功着。定慧障亡。故能妙见。圆澄十方世界。名善见也 四善现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陶铸镕炼也。范土曰陶。镕金曰铸。圆澄之见既彰。定慧之功更着。故能镕炼自在显现无尽。故云善现 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究竟鞠穷也。群几者群有之几微也。即去无入有。有理未形之谓也。今此一天。穷到色理未形之际。故云究竟群几。穷色性性者。性体也。推至色性之元体也。二句 意。前多此例。或前句穷缘色等识。后句穷所依大种。剂此一天即入空处。故云入无边际。以空又是大种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如马胜问佛。四大性当于何位灭尽无余。佛云空处近分。正在此天也 三结胜。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梵云阿那含。此云不还。此天是彼圣所居故。亦名净居。非同凡夫有漏住故。以定力殊胜依报亦胜。同在世间境界各别。举例可知 三总结。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纯是禅定善想所感。无有情欲所对。故云独行无交。尚有色碍。故云未尽形累 三无色界。此四无色无业果色。定多慧少。厌下色碍。想无边空。次厌空处。乃至厌无所有。以非想非非想为究竟涅槃。有此四种分其位次。虽无业果色。然有定果色为识所依。此大乘说实有处所。若俱舍说。无色界无处。由生有四种。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余经说。有无色有情佛边听法泪下如雨者。此约大乘有定果说。前文亦说无色界天发愿护咒也 文二。初列释二。一正明感报二。初指回心不入。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 此标也。有即是色。顶即究竟。色于此住名色边际。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回心人所覆二入无色路。即定性人所履。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即从广果无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如下自知。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此正明回心也。若于有顶禅中。故云舍心。发无漏智。顿断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烦恼。便证无学。仍又回心向大乘道。更不入于空识等处。以无上地惑故。然回心入大。有深有浅。但随破惑有深浅耳。此类仍是乐慧那含。故得慧光圆通便出尘界 二辨入者类殊二。一别明四天四。初空处。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初二句蹑前也。舍心有二。一有顶。二无想。若于有顶。用无漏道断有顶惑。销碍入空。此是乐定那含。即定性声闻也。若于广果无想。用有漏道伏惑入空。亦名舍心。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二天俱在舍心共一地故。觉身下正明此天。销碍之言亦通前二。然行人厌患色法。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破于色法。过于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入无边空处。心与虚空相应。名为空处定 二识处。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初句结前空处。次句破空入识。销碍之无亦亡。故云无碍无灭。此即唯观于识。以破于空也。其中下正释。唯留赖耶全末那者。此七八二识更互相依。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半分微细者即第六识。今留一半缘识之分。不留缘色空分。故云半分。以此第六色心俱缘。故留半也。行人入此定时。厌患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故名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空处无色而存空。识处亡空而存识。皆名所有。今此空识俱亡。故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诸法也。所缘色空识心等法一无所存。故云寂然。所缘既寂能缘不行。故云迥无攸往。以行人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心与无所有法相应。名无所有处定。然今修大乘者多滥此定。但一切无著心无所寄都无一物即是大乘。如顽空无异。而不知。善能了达诸禅境界。断伏历然道品次第。如大圆镜鉴于万象不差不错。方是大乘真修禅也 四非非想处。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初二句指所依体。初句双标。识性者标有细想也。不动者标无粗想也。次句转释不动义。前无所有处。犹用心穷研。令不缘识心与无所有法相应。今此一天。研穷心灭。伏令不动。故云以灭穷研。于无下正释行相。是依此识不动之处。故云于无尽中。辨为非想。故云发宣尽性。虽见尽而识在。故云若尽非尽。虽见在而不起。故云如存不存。由此义故名非想非非想也。此即第六识粗想不起。仍有细分及赖耶流注不息。故约此义以立其名。准俱舍云。前三无色从如行得名。此有顶地约当体立称也。行人入此定时。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心与此法相应。故云非有想非无想也 二总辨二类。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 灭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谓为尽。故云不尽。以不能灰灭心智故。言此等者总指四天也。

  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即从色究竟天。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者。既不能发明智慧顿断上惑成无学果回心向大。即以无漏圣道渐次厌舍。随定感果。生此四天。受劫数报。方断有顶地惑成阿罗汉。故名为钝。言不回心者。且约对前利根者说。非毕竟不回。已如前说。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若从无想。用有漏道忻上厌下。渐至非想。认此有漏作无为解。便谓涅槃。至此不进。以不广闻圣教不辨诸禅漏与无漏修证行相。寿终随业必入诸趣也。言从无想来者。应是广果天来。与无想同地。对五圣天名为外道。是外道类。故云从无想来。若实入无想。必定退堕更不进修。准经论释。无想外道业尽必堕。无上生义故 二辨异王臣。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四空天人容是业报。彼四天王即是权化。以入大乘首楞严定为欲游戏四禅四空诸禅三昧成佛事故。问前四禅王亦是权化。通凡夫耶。答四禅天王必兼凡圣。如前文说。五不还天四禅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此约一分凡夫所说。故知兼二也 二结示。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身心灭尽者。色身必尽。其心若尽非尽。妄谓为尽。定性现前者。有定果色。若无此色。四心何依。故知有也 二总结虚妄。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妄认所明。分别既生。从妄积妄。故云不了等。当知。修禅观人不达此门。或空处。或无所有处。或非非想处。动经六万八万大劫。身心寂灭报尽还堕。总名长寿天难。佛口亲宣。那不明信。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 七修罗趣。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冘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法华瑜伽亦说有四修罗。大同于此。诸说修罗。或天或鬼。皆不明了。此经分明。可为标准 三结妄因以诫离二。一结妄因四。初总结虚妄。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 结指诸趣。

  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花。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结成虚妄也。精研犹细寻也。妄想受生七趣果也。妄想随业七趣因也。此妄因果皆是无明有为虚相。无实可得。若望圆明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何根绪而可得耶 二通示业因。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此示妄想受生也。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 此示妄想随业也。

  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结轮转也。鬼伦天趣。略举四恶三善之二也。有无相待互成倾夺。升而复坠。有轮无初 三显正修行。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若发三昧。唯见一体三德秘藏。妙般若也。常法身也。寂解脱也。有无二无非生死也。无二亦灭非涅槃也。唯一中道实相之理。离实相外更无别法。故云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四别示重结。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杀盗淫三随人别造。名各各私。所造攸同。故云同分。业苦相对必无参差。故云定处。即所感处也。既称为妄。云何有因。故无寻究。此即结答前文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之问也 二劝除断。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要除三惑者此正劝也。前云。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等。不尽下明不断之失。修禅不持戒。是即魔罗业。以妄修于妄。真实可怜愍。汝妄下重指结答以示正邪也。前问云。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今结答云。汝妄自造非菩提咎。即以前句答后问。后句答前问也 大文第七。陈禅那现境者。此之境界。是修行人。由戒定慧渐修有力。内动烦恼。外动魔王。于观行中五阴渐灭。从粗至细。灭一阴时。有十境界被境激发。或烦恼。或业种。或邪思。或天魔鬼神等。现诸异相禅中而发。行人若无多闻智慧。不能觉察。即便取着认非为是先虽修正。返入邪伦。佛哀此等无问而说。然诸经论。明坐禅次亦略说之。微细广说无过此典。天台止观。或引禅经说魔境界。亦出少分耳 文二。初如来无问自说三。一如来告语三。初结前生后。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此经家叙。佛答阿难七趣已竟。庆喜既默。众又无辞。合住说法。故云将罢法座。然禅发境界。非一切智孰能知之。若不与说。末代修行遇此难敌。故再凭几显悲深也。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 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 真修行法。即前二决定义观音观门内戒外咒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觉之方法也 二示迷显失二。初认魔境。

  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修妙观智涤内垢障。故云洗心。由魔引起分别念着。故名非正。阴魔等者。常说四魔。谓烦恼魔生死因也。阴魔死魔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缘也。今云鬼神等即天魔属。若涅槃云。皆是先世犯初重禁乃至余篇而现者。此则业因种子被激而生也。是故行人先须明择 二取少证。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哀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智论所说。此比丘者。不广寻经论。师心修行。无广闻慧。不识诸禅三界地位。但精勤不息。证得初禅谓是初果。乃至四禅离八灾患。便谓已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者此云无生。我已证得无生果。已离三界分段生死。所作已办。更不进修。至无常时。四禅中阴见有生处。忽然起谤。我闻罗汉已得无生。今日云何更有生处。若如是者。佛说罗汉并是虚妄。故知无有得涅槃者。由此起谤决定邪见。天中阴灭。堕阿鼻狱 三敕听许说。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可知 二阿难伫闻。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如文 三正为分别三。初总明三。一通明真妄二。初显生佛体同。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一真妙体本无二相。前文云。我与如来真妙净心无二圆满。斯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二明迷妄成异二。一迷真妄起。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此正叙也。无明妄想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略举其二。故云痴爱发生。若具对者。先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即我痴。次于迷处见有所相。即我见。所相既现执而不舍。即我爱。恃此为体转增粗显。即是我慢。楞伽云。七识生灭。如来藏不生灭。此二和合成阿梨耶。此即内识成也。故云遍迷。故有下外器具也。则此下重指。非无漏者。反显诸佛净土即是镜智所现。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今此有漏。皆妄安立。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此结指也。前文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下文云。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安立。故云况此世界在虚空耶 二悟真妄除。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前文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故知。众生共业所感国土及空。一人返妄归真始觉合本。其所感者随妄消殒。前文云。诸器世间应念化成无上知觉。然发真者。合觉之时。虽但见觉无妄可生。此无生妄。未发真者见是实有。其妄所感共变国土。为智所了。宁不振裂。由是诸佛成道。动诸世界。必不徒然 二别示降魔二。一致魔兴二。初因悟动魔二。一正明。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㳷。当处湛然 此显悟也。饰亦修也。㳷合也。一法界心生佛同体。佛究竟证。菩萨罗汉亦已分证。今三昧者同彼所证。融合一体。妄处全觉。故云当处湛然。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此动魔也。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 此料拣也。魔与诸天皆修禅定。故得五通。凡夫烦恼一未曾伏。故云昏暗。彼诸魔王。欲界之主。统此国土以为所居。总摄有情以为民众。故得道者。必出魔界。共感国土必倾摇耳 二反显。

  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如文 二正为留难。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佥皆也。余如文 二辨降伏二。初顺明二。初引喻广明。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首楞严定实相智慧。如光如水如汤如主。风刀冰客孰能动焉。此以清净道力。破彼昏浊魔心。如空无碍。物何能沮。或一念动如主心迷。客得其便即成破乱。终不成就 二结劝降伏。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初二句劝依本修治智慧观察也。则彼下显魔不得便。一人发真。世界消殒。今入三昧宁不动魔。苟能深入禅定唯观实相。魔界佛界一如无二。生死涅槃山河大地。皆即狂劳虚妄华相。故云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二反显。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殷勤启悟令识魔惑。五阴所迷。魔得其便。故正理论云。五蕴者。积聚藏隐诸不善因。譬如群贼藏隐山中时出人间劫夺财物。故知五阴魔所依处。若能观破。魔自消歇 二引事例证。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堕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殊为眇劣者。殊异也。即异常之眇劣也。魔鬼相望。魔胜而鬼劣。今登伽是人。但有咒力。非具五通。若望于魔。即眇劣中又眇劣者。彼唯下释眇劣相。据摩登伽。期心甚浅。但欲毁汝淫之一戒。由汝无心。尚不成犯。此乃下显魔胜。此此魔也。魔欲令汝三昧不成流浪轮转法身慧命绝灭销殒。如宰辅家犯国极法削没其藉世无食禄。深可悲夫 二别显五。一破色阴三。一尽未尽相二。初明区宇。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示入正定之方便也。此如前文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即此文云消落诸念等。圆觉亦云于一切时不起妄念也。分别不起。故云念尽。离念精明者。即前文云。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也。动静下释离念行相也。入流亡所。境不能随。故云动静不移。由澄诸念。分别稍寂。故云忆忘如一。起信即云止一切境界相。今经即云消落诸念。能所二缘。经论互举耳。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 依前方便入正定也。应当依此离念之处深入正受。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正显未尽色阴也。心入正定如明目人。未破色阴如大幽暗。精性妙净定心显也。心未发光慧未生也区宇寰区此。如王所统有诸国土。故云区。区别也。皆一天所覆。故云宇。宇犹覆也。今色阴二字。即同区宇。同一阴覆色等别故。举此喻者。表在其中也 二明尽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 正明也。前已目明。今复暗破。故无幽黯。色既质碍。障隔不通。故成幽暗。今定慧发明。破其阴覆。洞然明显。故云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结益也。超劫浊者。以劫浊是色阴之体。最初一念能所才立。即是空见不分。名为劫浊。从无忽有。有即色也。今破色阴。是故超越。坚固妄想者。觉明坚执。质碍便成为色之体。故云坚固。问色阴粗显。观中先破劫浊最细。何得却超。答以起时无前后。故破时兼粗细。文不累书。故见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阴属现相。现相是本识。今色阴破即现相破。现相破即动本识。本识岂非劫浊。故得超也。信哉初心便有破无明分耳 二正明现境十。一身能出碍。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于三昧中。精究研穷妙明元体。无色阴相。由斯研究。深观此理。故得四大不相交织。须臾之际身能出障。犹行虚空。斯则心不主形。四大亡质。观心无碍流溢前尘。功用暂然。非是圣证。苟知此是禅者功力。则无有失。故云善境。若总拨为魔。则抑善功用。若言即圣。又未断惑。故令善识而无取舍。下皆仿此 二体拾蛲蛔。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蛲蛔腹中虫也。观心精明。内融身体。内之四大因观而变。遂能体内拾出蛲蛔故无伤毁。此境现前。不生取舍即为善境。不尔受邪 三密义闻空。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初至宾主者。明境发所由也。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根身种子皆为第八所执受故。定心精究。内外唯空。遂令五内主神无所依附。流出于外迭互相依。故云互为宾主。忽于下四句正明发相。此则先所修习闻慧种子。定力所激。禅中发生。遂寄神魂现于说法也。此名下结判邪正。离合即宾主也。或离心主而宾于肝等。余如文 四华台踞佛。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花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初三句内由观慧也。定心澄静显露皎明。内光既发。外相则变。十方下外现其相也。以先熏习名言善种。染影而来。故见十方如金种类皆佛。心念不动。斯须自灭。或起取着。正定难存。如修念佛三昧。此境现前与修多罗合者。名为亲证。若修树观。设见佛形亦不为正。以心境不相应故。何况修真如三昧法界一相。有所取着。岂非魔耶。此名下结判邪正。灵悟所染者。灵善也。先所熏染圆顿觉慧。悟知众生本来是佛。此之种子因定激发。故现其相也。余如文 五空呈宝色。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定功研妙。观察逾深。制止既过。宝色分现。本为制止分别。今由过分异境却生。与心相违。岂非魔事。不起取心。自然消歇。如前文云。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六物见暗中。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定中研究心光澄静。由澄静故。忽然发见。暗中见物物是实境。故不随定出入有无。故云亦不除灭心细密澄者。观心微细密尔澄静。精光既定暗境不隐。故夜见物。悟则无咎 七伤体无知。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圆遍也。入观达也。以此定心。遍了一切。己身他物无不虚寂。此即心融思寂执受不行。四大五尘忽然排并。既无能执。割截如空。念想一纯暂得如是八遍观诸界。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厌秽忻净积想所凝。圆定功深感斯妙境耳 九他方夜睹。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识心通灵因定功发。飞出隔见。远近皆然。逼极之功。非因妙证 十师体变移。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消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此人曾有邪心种子。合外魔境相因而来。然此一章非善境界。纯是魔娆。不同前文皆称善种起心作证方始成魔 三结劝弘宣。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此是于观行中。色阴将尽未尽。用心差异。有此十境。若不识知皆认圣证。即为魔惑。故佛劝令开示后世也。问此不作五阴次第观门。何得阴次第尽明其境耶。答观虽总相五阴同观。阴有粗细。粗者先尽。譬如浣衣粗垢先去。此阴既积妄所成。妄尽自然阴灭。从粗至细。理必然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受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色阴尽者。以止观中观其五阴观心纯熟不为色碍。故云阴尽。见诸佛心者。妙觉明心观中明露。即色相尽而色性现也。观中暂见。非真实见。故如镜像。有所得者即前见诸佛心也。既是观心变影而缘。非是观证。故未能用。以用受阴为领纳故。亲证必能有妙用故。未破受阴如魇人。色阴尽故能见佛心。如见闻不惑。受阴客邪既在。妙用之动未能。为受所覆。故云区宇 二明尽相。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其心离身者。以客邪不触心。于根门得自在也。不为魇咎之所留碍。故能返照自面。此显见闻有用也。去住下二句明手足得用也。此上皆约喻显。若约法者。受阴尽故心亡领纳。既无能领之受。即无所领之法。心法既亡。自在宜矣。超见浊者。以根身正是见浊之体。见闻觉知拥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斯则执受相仍便成根质。受妄领纳执以为己。以见是推求执取为义。由受领前境。取着随生。受阴既亡即超见浊。觉明之心虚通领纳。故云虚明妄想 二正明现境十。一见物生悲。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慜。不觉流泪 此正显也。奢摩他中。定光发现。狂慧既起。内抑太过。忧悲种子在藏识者忽焉现起。凡见生类。皆如自己所生赤子。赤子婴儿也。

  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结判也。心光忽现内抑太过忧悲种发。非为圣证。取即引魔。他皆仿此 二勇志齐圣。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色尽受现。定之胜相也。先未曾得今既获得遂生感激。感激太过勇志便发。谓言三祇一念能越我齐诸佛更无如者。

  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凌谓篾他。率谓自强。由见胜相。因兹感激遂有此生。斯则无始我慢种子被激而生。悟则无咎 三渴心沈忆。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堕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沈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受阴未空。前无新证。色阴已尽。归失故居。前后失准。堕在两楹无所依倚。名中堕地。既于此处心无所措。遂生沈忆。以此名攸。认为精进。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于色受尽未尽中。用无相慧观察阴体。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唯一实相。如此则何有无新证失故居之虑哉。今既不然。故成自失 四疑自果成。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 失于猛利者。过在慧之猛利也。心怀胜性。疑是舍那。更不求进。得少为足。

  此名用心忘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定力微故忘失恒审。慧力过故溺于知见。定慧若均。寂照无二。慧力既过。故溺知见。即前失于猛利也。此则胜解忽生引起见取种子执劣为胜。故此现也 五逼意忧愁。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 二际者未证已亡之二也。定无方便安忍其心。遂成忧恼不耐活命也。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悔恼种子被激而生。修无方便。故引魔鬼也。如四分律婆求河边诸比丘等修不净观。厌游过分求刀自害。魔使之然。悟则无咎 六生心喜乐。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轻安是禅支。虽因定生。须慧觉察。忽然过分掉举种生。好喜乐魔因兹得便 七无端我慢。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 此有七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名我慢。称量自他比校同德。但称为慢。于他等谓己胜。名为过慢。于他胜谓己胜。名慢过慢。未得谓得。名增上慢。虽知下劣返顾自矜。名卑劣慢。非毁经像。即是邪慢。此之七慢。由禅定中忽生胜见无正慧觉。是故起也。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先于正受。当从沦坠 愚者修禅皆堕此见。并是魔种。不识如来像教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教。出家学道藉此而修。魔坏信因。令毁经像。故楞伽云。佛若不说。教则灭坏。教若灭坏。谁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见此文。一向谤佛无说。故知。若不说法。十二部经于兹灭矣。须知。毁经像人魔鬼入心。是大邪见。当须善察勿同此谤 八顿获轻安。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 精明中者即圆定寂照中也。定中发慧与理暂契。名圆悟精理。理智相冥得无违拒。故云随顺。由随顺故身心调畅。便谓成圣。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自谓满足更不求进者。良以不学修禅次第不善通达禅支行相。暂得轻安。便谓成圣也。无闻比丘触处皆有。世世轮转。熏识成因。以类相从。卒难晓悟 九误入空心。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得虚明性者。即依圆定。发于空慧。悟性空理。依此起见成恶取空。故拨无因果生断灭解。此即由无方便邪见忽发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人入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内由邪见外引空魔也。大般若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胶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魔力之故人皆信伏。法华所谓。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乃谤持戒等者。此之魔种代代有之。南山云。戒是小乘。劝令舍之。又不肯舍劝令持之又不肯持。岂非与烦恼相应卒难谏晓。魔力所惑谁能奈何 十狂成贪欲。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 味其虚明者。爱着禅中色阴尽处以为胜境。由此起爱。无慧觉察。引其贪欲种子而发。遂成狂欲也。

  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贪欲种。如火遇薪。忽然而发。欲魔得便因此入心。如林中比丘忽然禅发不避死马。因定引魔。此之类也。摄诸凡愚至千万者。欲本顺贪。因魔炽盛。凡愚惑着何事不从。又魔因妄起。本性不常。势尽厌生。去身留难 三结劝弘宣。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受阴交互者。不能定慧均平善巧安忍。既失方便。异念即生。由此故有十种境界。皆是内心交互外引诸魔。苟能识之。不落邪见 三破想阴三。初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观中伏惑全未断故。名漏未尽。心离形者。受阴既破无执受故。观心自在。如鸟出笼无有障碍。已能成就上历圣位者。此是圆顿利根者得受阴破诸阴随破。于此凡身即能入位。得意生身。更无魔惑令其退也。若钝根者。更须破下诸阴。随未尽处犹有魔事。不得无碍。今约利者说耳。若最钝者。至识阴破。得根互用。方入干慧。若以前后比望中间。合于想行尽处亦说入位。是中根者。今经不言。文略故耳。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此喻钝根观力微弱。虽受阴尽有成就圣位之分。然不破想阴。故如熟寐寱言也。音韵伦次者如有成就圣位分也。无别所知想阴盖故。不寐人者如证圣人。则知此人已有升进圣位之分。般若云。如来悉知悉见是人皆得成就阿耨菩提也。问破色阴时已是成就观行。何故不说上历圣位耶。答色阴虽破。未能破心。故未成就上历圣位。以最粗故。受阴既是四心初首。故破受阴。得说上历六十圣位。问若言破色是粗故不说者。今破受阴。望于想行亦即是粗。何故得说上历圣位耶。答虽望余阴亦即是粗。然受等四阴同是心法。故利根人若破受阴三蕴随破。不同破色钝根之者。未能破想。观力弱故。故在区宇。又解。此中不分利钝二别。但都明此位得受尽者即能已具历位升进之分。如人取仕。既得及第。即能具有官位之分。然待为政。功德胜劣方序用耳 二明尽相。

  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 想者取像。谓要先安立境分剂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念缘不息即名浮动。念即想也。浮想既除。观心转净。故云如去尘垢。一伦生死谓行阴伦类也。首尾本末也。以行是迁流迁流即生灭。今无想隔。故本末皆现。即生灭体露。观心明见。故云圆照。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一切烦恼以想为本。扰恼身心。汩乱真性。故名为浊。如前文云。又汝今者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体。离觉无性。相织妄成名烦恼浊。今想阴尽此浊亦超也。融通妄想者。想能融变。身随于心。心想酢梅口中流水。融通质碍。故名融通 二正明现境十。一贪求善巧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 心爱生也。虚妙空寂也。邪虑即前十种心念也。谓发悲生勇等。爱圆明者着定境也。锐利也。淬利爱心令其精妙。故贪善巧。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男子处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闇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魔得便也。既贪善巧异想纷然。魔附他人。来应求巧。师资相诱。愦乱其心。破佛律仪。故成魔业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 说异端也。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致留难也。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劝先觉也下诸境仿此 二欲经历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心爱生也。经历游行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若行住在定。游礼何妨。若荡逸周流。随情丧志。魔得其便。恣欲其心。破佛律仪。广行魔业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文段可知 三愿契合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㳷。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绵密也。㳷合也。澄凝寂也。精思即前爱心也。夫亡机寂照相念不生。理自冥会。若希求㳷合。爱念潜增。疑心即差。遂招魔惑。

  尔时天魔侯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心希契合。令未闻法便自开悟乃至得通自诵经等。颇合其心。故多绵爱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男女佛者。贵引行人行贪欲事无妨成佛。洗涤本心者。本心修行俾离贪欲。今反行之。本心遂去。故云洗涤 四乐辨析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根本者求根寻本究物之元底也。物化万境也。爽明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心欲求元。魔精附物。说肉身为三德之本。指相生为常住之因。清净之方只此秽境。相好之体全是我身。妄本既宣。邪信便发。魔力所制更不推移。尽命归心。从邪败正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虫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世有金刚禅二会子。颇是此类。斯皆魔着。卒受王难 五希冥感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夫功深行着。感应自冥。起念妄求。魔精暗入。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粘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希求既起。魔伺便来。影附他人。为善知识。感心激切。认是先师。法爱倍生。胶漆何异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厉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休居地者涅槃处也。真实涅槃岂有处耶。今指天为圆寂之地。非魔是何。信则堕魔师弟俱坠 六冀静谧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爱深寂境为真修处。故云深入。夫心亡则境寂。岂间尘喧。念动则缘繁。任居谷隐。静欲才举魔精即来。束约身心。故曰克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令知本业者宿命事也。令蹋尾者现后报也。起心知肇即他心也。讦露人事天眼天耳也。魔得邪定。故有此通。作此异端。谁不信伏。攻发私事曰讦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未然者。然生也。预说凶吉。应无毫差 七祈宿命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夫宿命等通。禅者自有离欲静虑。任运现前。若起念先求无功强取。非唯丧本。亦乃成魔。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策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曜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故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 简策符牍皆国家奇要之物。书大少之事。合君臣之信。故用之耳。授此异物令心信伏。后乃着之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如文可见 八求神力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化元谓神变之本也。此贪如意通耳。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神境之通离欲方得。贪心强取即陷魔罗。必若真通。刀岂能沮。以斯取验。邪正可分。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者。准仁王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佛法灭相。菩萨戒中亦同此说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猥媟粗秽事也。余如文 九爱深空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 夫真空不妨妙有。有而性常自空。所以具修万行了无所著。若欲杜绝众行。以为深空。即同外道断见拨无因果。魔得其便。从空出没。幻惑其心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口说空理。无因无果。盖由心祈致招魔惑。薄蚀精气者。此即恶星精耀能为蚀神。亦为魔怪 十好永岁二。一心爱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想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夫分段生死。三界惑尽。方始得离。二乘无学登地菩萨皆得变易。今未离染。顿欲于此分段身上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命为长年。过分希求。故为魔着细相常住者。微细存想求久住世也 二口说异端去身留难。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三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遮文茶未详。毗舍童子即毗舍遮鬼也。此云食精气。频那夜伽亦此类也。世人所事为善知识。皆六欲天魔以为其主。口独言者即前美女也 三结劝弘宣四。初总结诸境。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此文即同涅槃经云。未来世中。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乃至现比丘比丘尼及阿罗汉像。非法说法。非毁戒律。自言得圣。惑乱世间。以此二经。鉴于世间。称圣毁戒者非魔而谁 二敕劝弘宣。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大圣深慈。劝不取灭。殷勤付嘱。正为今时。若以今文望前发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斯则师资相成。悲救一揆。四派入灭一何现权 三重示迷因。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如文 四再勖流布。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据弘此经。合魔宫震动。凡夫不觉故也。如说四安乐行。正同此意。故文殊问云。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此经。佛令住四安乐行。广说离讥毁等缘。岂非同此魔事耶。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四破行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二。一想尽益相。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 想阴若存。寤即想像。寐即成梦。今想阴尽。即无有梦。以想阴是梦之元故。寤寐一者。虽有寤寐。以无想故。寤亦如寐。寐亦如寤。故云恒一。

  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圆明心体。名为觉明。离想浮动。故名虚静。空喻觉明。晴喻离想。粗重即烦恼也。以想阴是烦恼浊故。前尘影事即所想境。能想既亡所想不立。故云无复。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 观缘也。虽有根识缘诸境界。而不想像系念在意。故如其镜照物无迹。但虚受虚照虚应而已。亦可如镜照于光明虽鉴无影。故云虚受。

  了罔陈习。唯一精真 了毕竟也。罔无也。陈旧也。习妄想也。毕竟无有无始妄习。唯有一灵真如性也。又了谓了别。即诸识也。罔谓罔象。陈习谓无始种子也。唯一精真者唯一识阴。也如下文云则湛了内罔象虚无微细精想。以对行阴。故云精真也。显此行人得想阴尽唯识阴及行阴在。今此行阴又现披露。故名识阴为精真也 二行阴现相。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行阴是生灭元。以迁流造作故。想尽行现。故云披露。毕殚其类者。殚尽也。尽此十二类生皆从行出。以行是业体故。未通各命者。虽已了知十二类生总从行出。而未知众生别种在识阴中。此即本识业苦种子。是众生各别性命因由端绪也。见同生基者。同分生基即行阴也。十二品类。同以行阴为其基本。犹如野马者。尘合阳气鼓而为之。熠熠即光起闪烁。喻生灭也。清扰者。即此行阴扰动生灭微细不停。以无想阴尘垢。故名清也。为浮根尘究竟枢穴者。门簨曰枢。门臼曰穴此皆动转之要处也。根尘生灭。皆以行阴为机纽处。了知此者正在行阴。故云区宇 二明尽相。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性入元澄者。行阴若尽。迁流性澄。归一藏识。名入元澄。经云藏识海常住也。以观行增胜。能纯生灭根元习气。令其不动归一识阴。犹如澄水也。以行是众生迁流业性故。此若尽即超众生浊也。行阴生灭微细难觉。故名幽隐 二正明现境十。一二无因论二。一标。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止观增胜想念不起。故云疑明正心。欲界爱染不生。故云魔不得便。于此推穷生类之本。唯一行阴幽隐清虚。以为一切生灭之元。今既披露。此外更无众生之本。便执世间无因而起。以不知善恶因由差别种子在识阴故。即外道论因此而有。皆修行至此邪慧忽生。名为见发。非是本来别有外道 二释二。一计本无因二。一正辨。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 生基全破行阴现也。八百功德。谓由定力。发其眼根本分功德。百倍增胜。乘此通力。见八万劫众生死此生彼。过此不知。亦是行阴势力尽处。不知识阴生因种子无明所熏感果差别。以不知故。便执本来无因而有。如见飞鸟远不及处。便谓为无。以眼根取尘本唯八百。世间通力不越于此。若出世通过此无碍 二结成。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如文 二计末无因二。一正辨。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初二句标。何以下出所以。今尽下正显末无因义。以本无因故末亦如是。八万劫前不见菩提。八万劫后亦复如是。以见本无。末亦无也。知人生人等者。人只生人。无因生鸟。鸟只生鸟。无因生人。此皆不知新造异业感异类生。故成此执 二结成。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二四遍常论三。一标。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圆常者。行阴生灭相续不失。故名常。由计四种遍一切法。故名圆也 二释四。一二万劫常。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于胜定中。以心境二法。为所穷处。由是观成。知二万劫十方众生生灭循环不曾散失。如水为冰冰还成水。虽循环而体不失。故名为常 二四万劫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性。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此人观中。以四大为所观处。观成能知四万劫中众生生灭咸皆体常。以众生皆以四大为体四大既常众生亦常。故无散失 三八万劫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梵云讫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执受者即第八识。穷此八识。性元是常。由是能知八万劫中众生生灭不断不散。以众生无不具有八种识故。八识既生灭不失。众生亦然。故名常也 四不生灭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生理即行阴。以见想尽。想能运动。今已息故。运动既无。不生灭理自然是行。此于生灭计不生灭。故执为常 三结。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正遍知即菩提性。那倒分别故失正。唯局二四八万劫中。余不能知。故失正遍。知遍知既亡。故成外道邪论 三四一分常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或执我能生他我常他无常。或执我从他生他常我无常。皆计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二释四。一我常彼无常。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此人修定既未证真。有漏观中。观妙明心遍十方界。假想而见。不知无明妄识变影似真。执此妄心遍十方界。以为真我凝明不动。定力持故。见诸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即是无常。我不动者即是常故 二劫坏劫不坏。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此人定中乘通。见十方界。于中见界未坏。便执为常。见已坏处。执无常性。此虽观器。必带正报 三我如微尘转。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我心如微尘者。以心性微密难见。故如微尘。非谓其小也。此执微细心性。以之为我。我者自在。主宰为义。故能流转性无移改。却能令此粗蕴色身有生有灭。以此粗蕴皆从我心所流出故。所流出者名为无常。能流出者名为常性 四行常余无常。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行阴披露现见迁流。故执为常。想等。观中暂伏不起。故执无常。是故此身一分无常。一分常也 三结。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四四有边论三。一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想阴尽处。有四分位。计此以为有边无边 二释四。一三世。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此人心计。行阴现今流注不息。名为无边。过未不见。名为有边。此约流用生灭不息无有边际。说无边耳 二众生。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虽八万劫见于众生。然有分剂。故曰有边。此外寂然不见有生。则无分剂。故执无边 三心性。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我能遍知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现为我知故我即得无边心也。我曾不知下。彼一切人虽有于知。此知且不现我知中。以不现故。即是有边 四生灭。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穷行阴空者。想尽行露。今于观中。研令取空也。以研穷心。计度行阴。一切众生一身之内即生即灭。世界亦尔。生处有边。灭处无边。生现见故。灭不见故 三结。

  由是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五四不死矫乱论三。一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此人于知见中。不能决择。有人问者。皆矫智乱答。言不死者。准婆沙说。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呵云此真矫乱 二释四。一八亦。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 别义观行也。于一生灭行阴。分为八义。别见谓常变生灭增减有无也。不见见者见不见也。灭处不可见故。余如文。

  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约义答问。略举六义也。以不能定其道理。但两楹答。故云亦生亦灭等。令彼前人于章句中不得义理。故云遗失章句 二唯无。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念念灭处。名互互无。以心才生即灭。无体可得。行既如是。诸法亦然。故云因无得证。故有问者。但答无耳 三只是。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念念生处。名各各有。因是得证一切皆有。有人来问但答是者。虽见其心念念有生意计皆有。又见其灭。不敢答有。故但答是。拟防其失 四俱见。

  四者。见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此有无俱计也。其境枝故其心亦乱者。以不定是一义。故成乱也。以前二论但偏证有无。今此一论即有无俱见也。亦有即是亦无者。意计亦有之中即有于无。得成有无计也。亦无之中不是亦有者。虽于有中说无。二相各别。故云不是亦有。无容穷诘者。若诘有即是无。又云无中不是亦有。若诘无不是有。又云亦有即是亦无。互相遮防。故难穷诘 三结。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如是四论。长阿含云。一者若沙门婆罗门等。作如是见。云不知善恶有报耶。若如是问我。我不能答。有愧有畏。我当答言。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初见。二以他世有无问。亦作此答。三以何者为善恶问。亦作此答。第四愚冥暗钝。若他有问。俱随言印可。但云如是。如有问云蕴有几种。彼反问云。汝意谓几。他即答言我意谓五。彼云如是。或云此事异等 六十六有相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无尽流行阴也。今见行迁。却执于我。死后有相者。以行是我所有故。行既迁流不息。故我死后有相也 二释二。初本计。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初约色蕴具出四句。皆云死后有相。如是循环。例作后三阴十二句也。固身者。固坚也。坚执现今形色是我本体。色阴既尔。受想行等例此而作。成十六句。问前三阴尽。唯行识二阴。何得更执前三又不言识。答前之三阴。观中虽破。但约观法增胜不被阴迷。善巧安忍不生过患。岂可都无谓之破耶。今观行阴。依止前三迁流相续。故执三也。不言识者行阴覆故。由是通前而不言识也 二别计。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既十六相皆死后有。烦恼亦尔。以是生死根故。菩提亦尔。以是觉元明故。真妄两驱。毕竟无改。二皆有相也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七八无相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见前三阴已灭。当知行阴亦应还灭。即计死后断灭。总名无相 二释二。初本计。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此约四阴。现在因亡。未来果灭。都成于八 二别计。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阴既因果皆无。涅槃因果亦皆断灭。斯则有为无为染净诸法因果俱无。故云一切皆空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八八俱非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此先将已灭三阴。例现存行阴。得四个非有偏句。又将行存一阴。例前已灭三阴。得四个非无偏句。前后相望。每阴皆得非有非无。成四俱非。现在既尔。死后亦然。现在未来共成八也。故云死后俱非也 二释二。初本计。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色等三阴先虽是有。而今破尽。故云非有。例行亦尔。此四非有也。行迁流内观无不无者。若将行阴。例前为无。现且念念迁流不断。此又非无。行既非无。前三亦尔。此四非无也。如是循环穷尽阴界者。现将四阴。循历相例。一一皆见非有非无。故云循环。推至死后。故云穷尽阴界。随得一缘者。即此四阴随举一阴。皆悉死后非有非无。今言有无者。有即非无。无即非有也 二别计。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此但现见行阴迁变。生中有灭。故非有。灭中有生。故非无。由是通悟一切皆是非有非无。何啻于八。虚实即无有也。有不定有。实何曾实。无不定无。虚何曾虚。举着皆非。故云失措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后际下释死后非义。无可道者。言有不有。言无不无。有无二途俱道不得也。现在尚尔。岂况死后不觉不知而言有无耶。故云昏瞢 九七断灭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是人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设生七处。后皆断灭。故成此论 二释。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除。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或计身灭即欲界人天也。同界地故。欲尽即初禅。苦尽即二禅。极乐即三禅。极舍即四禅及无色也。现前销灭者。三阴已灭。行阴亦尔也。七处皆现断灭。死后不复生也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十五现涅槃论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行阴灭而复生。故云后后有也 二释。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 以欲界为正转依者。因修观行。发欲界未至定。于观心中。见圆明相。不舍欲界即是涅槃。为正转依。或以初禅性无忧者。已离欲染。无复忧心。得轻安乐故。或以二禅心无苦者。即是极喜也。或以三禅极悦随者。即极乐也。或以四禅苦乐二亡。即舍受也。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不识教相。得此四禅及欲界定少分安乐。便计涅槃。执有漏天作无为解者。因修正定。忽发此禅得少轻安。非是究竟。便妄执计以为涅槃 三结。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三结劝弘宣二。初结前诸境。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此十种境。乃是邪见因修正定而忽发生。故云狂解。由三阴灭。觉至行阴用心差异。故云交互。苟能深入禅定。以慧照察唯心境界。不取不着。自然消歇。若以为证。即堕邪见成地狱因 二敕劝弘宣。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孽灾也。想阴未尽犹引外魔。今想阴尽行阴明露。但于所觉境界。别生异见。执此为是。故云心魔。故令觉察善能消息。不失正见。能至无上。故深付嘱。传而示之。俾修行者无入邪网失正觉路。枝歧邪道也 五破识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二。一行尽益相。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 前三句标人。诸世下正明行尽。世间性者。行阴即是世间体性。世间有二义。一有生灭。二性有漏。三可破坏。既堕世间。同以行阴生灭为性也。隐密故幽。离想故清。扰即是动。同分生机。前是基本。今是机要。忽尔而破。故云倏然堕裂。沉细下重释尽义。网上大绳曰纲。衣领结处曰纽。皆喻其要也。十二类生。如网如衣。行阴贯通微细结要。加纲如纽。补特伽罗云数取趣。即总指十二类也。行阴能持此类生故。故云沉细纲纽。纲纽是业因。伽罗是果报。业因亡则孰为引果。果报息则谁作能酬。因果既亡。故绝感应。深脉亦喻行阴幽隐也。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 涅槃名为第一义天。得无生忍名大明悟。明悟在近。故名曰将。将当也欲也。如鸡后鸣者。鸡第二鸣天将晓也。五阴在如全夜。阴都尽如大明。色受二阴破如鸡初鸣。天全未变。今想行又除。唯有识阴。明悟在近。即如鸡后鸣天有精色。若约位说。此当第二渐次人也。彼文云。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倩。即是今文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彼文又云。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等。即此文云。瞻顾东方已有精色。此则正得似位。相似通发也 二识阴现相。

  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内湛明。入无所入 由定所摄。无行阴使。虽存六根。识不驰散。故云虚静无复驰逸。唯专内境。定心内照。故云内内湛明。又内内者深深寂照也。穷到识阴。更无所见。名入无所入。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 受命元由即是识阴。今观识阴既是类生种子元由。不起烦恼。不作新业。由是执持不令起果。无受生分。故云诸类不召。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既知识是生类元由。故十方界依之与正。皆识所变。同一识体。斯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先虽信教。今观中明见也。精色不沈所观境现也。由观力故境界明白。故云不沈。发现幽秘者似通发也。未至此位。诸根暗昧不能远观。故云幽秘。今由观力。六根清净。不由天眼彻见诸界等。故云发现 二明尽相。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 初二句指在识阴中也。若于此中。以定慧力。销磨根隔。令其开通合成一体。则见闻觉知互相为用。斯则明不循根。寄根明发也。故云互用清净。此识尽获证。是第三渐次证无生法忍也。故文云。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源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既云六用不行。即是销磨六门。既云返流全一。即是合开成就互用清净也。彼说由戒。故与此异。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 世界身心皆唯识现。今识阴尽。唯是觉体。觉体明妙如净琉璃一无障碍。名内外明彻。身心为内。世界为外。俱无所得。故云明彻。前文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即知识阴尽者是随分觉也。文殊亦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命体即识阴也。以命暖识三俱时而转。识既已离。命暖随亡。故超命浊。罔象虚无者。此是觉明初起影象之相。揽此妄想虚无影象以为识体。即业转二相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正明现境十。一因所因执二。一约其所解。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行阴虽尽已灭生灭。返识循元未归寂灭。故云精妙未圆。以识未破。正在细生灭故。精妙即精真妙明也。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㳷能入圆元 观中暂尔也。暂于观中。似开根隔。未全互用也。诸类通觉者。于此观中。已见十方众生及与我身。同一觉性。互相融合无知觉殊。此即能入圆元也。此之境界全是识影。未为寂灭。故前文云。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 正生计也。于此所入通觉之境。认为真常。便立为因。能生一切。即为所归究竟之处。决定不谬。故云胜解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婆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于所因识阴。执为真常是万法之因。故云因所因执。万法无因。虚妄生灭。今计有因是真常性。即与外道所执冥谛是常能生一切。无有差别。此即计阿赖耶识未形兆前冥然之初。为冥谛也。迷佛菩提者。菩提云觉。觉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今执有法从一因生能所差别。故云迷也。不如实知。故云亡失知见。所得心即识阴也。因中为所得。果上为所归耳。余文可解。问据下七段皆云能非能等。独有此文为因所因耶。答以一切诸法皆从识变。正是所因。以不了虚妄执为实同。故同外道。下文直显当体虚妄。故云非能等也 二能非能执二。一约其所计。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 前计虽执识阴为真常因。而未取为自体。今计即是我之自体。一切众生皆从我出。我能生彼。决定不谬也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䤈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实非能生执以为能。名能非能。摩䤈首罗即大自在天。三目八臂。外道所宗为能生因也。现无边身者。以执我能现起无量众生也。因既能为。果成能事。因果相称也 三常非常执二。一约其所计。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 所归即识阴。前览所归为自身。今认所归为他体。故疑自身及一切法从彼生起。都宣流地者即识阴也。妄认为他是真是常是无生灭。惑不生者。本觉常住不生诸法。迷而不解也。亦迷生灭者。妄认识阴为真常也。二俱不识。故曰沉迷。坚执不转。故云安住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于无常处妄计为常。名常非常执。自在天即首罗也。前计他从我生。今执我从他起。故云计自在也。因依心即识阴也。立为他体。计能生我。故同外道计彼为常 四知无知执二。一约其所解。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 所知即识阴也。是彼观行所知境故。识阴能变一切诸法。名知遍圆。悟此诸法从知变起以知为体。故云因知立解。十方草木下即解之行相也。既此依正皆从知有。何得一知一无知耶。故无拣择一切皆知。自谓决定不谬。故云胜解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草木无知而执有知。故云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云波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转。既执一切觉。即草木有命也。圆知即遍知也。虚谬果者斥成妄想。此即不了皆是妄识所变妄想凝结假立无情妄想流动假名有情。如前文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以不善分虚妄识有内分外分。故成执计 五生无生执二。一约其所计。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 根互用中得随顺者。以于似观暂得相应。故云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者。一切诸法同名变化。故云圆化。皆可修习能成圣果。故云一切发生。以于一根暂得诸用。由此例知。一切亦尔。皆可于无知见中修成知见取常住果。故求火乐水爱风观尘也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四大之性。实不能生常住之果。执为能生。故云生无生执。迷心从物者。迷失唯心所见。而各随顺崇事以求常住。因果俱妄。故成妄求妄冀也 六归无归执二。一约其所解。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 明中虚者圆明之理。即所观识也。已灭生灭。故明中虚。非即是灭。故云非灭。色受想行摄一切法。名为群化。永灭依即明中虚也。此计空为所归依处。即涅槃也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此明中虚。实非所归。而计于归。故云归无归执。无想天五百大劫想心不行也。舜若多四空处也。圆虚无心断灭因也。空亡果断灭果也 七贪非贪执二。一约其所计。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 执识阴以为圆常。欲固此身亦同识阴。故云同于精圆长不倾逝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根身虚妄。本是无常。实不可贪以为长久。今坚贪着妄执长生。故云贪非贪执。阿斯陀者云无比。即长寿仙也。长劳果者。劳即牢固。字之误耳。妄执延年。故云妄延 八真非真执二。一约其所解。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花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纵恣其心。生胜解者 观识阴为十方众生之命元是十二类命之通要。由是我命通彼。彼命通我。故云互通。今观识阴若尽。十方众生命即皆尽。我命亦尽。尽即教谁证真常理。谁为所化众生。徒有真常。无证真者。故留尘劳。却起贪欲。化莲华宫及诸欲境。恣受欲乐。图命不灭俾要证真起用化物。作此执计定不移转。故云胜解。媛女宝也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起惑恣欲实非证真。计此即能证真起用。故云真非真执。吒枳迦罗未见正译。此既能化欲境受用。即是欲界自在天类也。邪思因者。既于定中发此邪念。不能善察。由此炽盛起尘劳事。故同天魔耳 九定性声闻二。一约其所解。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 识阴露现。故曰命明。识既含藏漏无漏种。今于此中分别决择。苦集有漏。名粗名伪。道灭无漏。名精名真。择去粗伪苦集。而留精真道灭。故云分别精粗等。修道为感。证灭为应。但取于此。故云唯求。背清净道者。本修圆观。法界平等离二边垢。名清净道。今发小乘厌忻之解。故名曰背。所谓下释前义也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定性者。且就一期趣寂无改。判为定性。实有劫数。终回上乘。无闻僧者。不了识阴。迷为涅槃。故同此也。圆谓周遍。精谓非粗。已离行阴为诸命元。故曰圆精。称乎妄计。故云应心 十定性缘觉二。一约其所解。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 本观圆融清净觉体。今见识阴离行生灭。谓深且妙。立为涅槃。不知流注。故不前进 二判属邪徒。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㳷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认识阴为圆觉。符妄计为㳷心。寂焉不动。非无觉了。故云湛明。证识觉之圆明。无悲化之妙用。故云不化圆种。唯识论云。声闻畏苦障。缘觉舍生障。是此类也 三结劝弘宣四。一结前斥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中途成狂者。方在似觉。未成不退。邪慧发生。故云成狂。不察识阴微细生灭。便谓已证。故云因依迷惑等。余文可解 二敕劝弘宣。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深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深劝后世。令了识阴未尽有此十境发相。知而觉察。见魔自息。迷而取着。必落偏邪。入佛知见证真位也。从始初修也。成就果满也。不遭岐路中间更无委曲相也。即前十类耳 三显佛所乘。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无有一佛不破五阴而得菩提。皆能觉了。故免岐路 四阴尽功用。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 现前根互用者。即前第三渐次证无生忍也。前文已见。从互用中入干慧者。即此互用便是已入干慧地也。互用即是自在位故。如前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此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斯则始从干慧终至等觉。俱不离此第三渐次而建立也。今约从总入别。故云从互用中入也。言金刚者。以此行人从始至终皆由修习金刚三昧而得成就。故前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或可此约利根之者到干慧地精心发化遂超因位直入妙觉。故得别受金刚之号。若钝根者。随所发行。更历诸位。故不得受金刚之名。但称干慧耳。若将此位。立在等觉后心。其如前文彼。文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岂可于入交彼更立干慧地耶。古人迷此。于等觉后更立金刚干慧一位。诚误后学。理例俱无。不敢闻命。

  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于干慧心既证圆妙。此之心性顿发诸行顿具诸德。故云发化。慧心如琉璃。因行如宝。果德如月。此喻一中现无量无量中现一。因行果德一时具足无阂圆明。故如琉璃内含宝月。超因入果者。由前发化因果具故。乃得超也。福足故名庄严海。慧足故圆满菩提。理极故归无所得。即大涅槃常寂无得也。此是圆顿下根又利者也。由下品故。至识阴尽方得入位。由又利故。于此发化乃超诸位。问前受阴尽。即云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今识阴尽。何故言超。答前约上根稍钝者说。例今亦合有顿超者。今约下根又利者说。故得言超。例前受破。亦合有历圣位者。前后互现耳。想行阴尽。合是中根超历之处。略故不说 三结劝四。一总指魔事。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觉明即观慧也 二识即离邪。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乏少。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褫撤去也。鬼魄撤去而逃逝也 三别显咒能。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不别修定次第。故云未识禅那。未学智慧方便。故云不知说法。定慧不习而乐安禅。魔境现前。孰分邪正。当劝持咒安其正解防其邪虑。即不堕魔 四劝令钦奉。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是诸如来究竟了义之说。又是出世最后时说。故云最后垂范也 二阿难因闻请益二。一阿难问三。一钦奉前闻。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 二正申三问。

  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妙开示 问妄想也。未闻五阴总是妄想而名有殊。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 问除断顿渐也。并即顿也。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问边际也。界分也 三祈为开示。

  唯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眼目左右之言皆喻心也。心明照了如眼之见 二如来答二。一正答所问三。一答妄想三。一总明二。一显真觉圆净。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 精真法身也。妙明般若也。圆净解脱也。三德圆融唯一本觉。生死苦道也。尘垢业烦恼也。斯则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耳 二明妄想发兴三。一顺叙妄起。

  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不更具叙色之与心三种相续。故云乃至。虚空无为尚是妄生。岂况有为一切诸法。狂痴故有。故如认影 二反破妄因三。一示无因。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故云无因。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交妄发生递相为种。故云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二破异执。

  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说有因缘。犹是妄执。更认自然。迷中陪者。故云众生妄心计度 三总结斥。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若知妄起。许说因缘。妄元无生。说谁因缘。因缘尚是妄中建立。而况不知是妄推为自然耶 三结成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五阴之因。元妄所结。此即于妄想中立因缘性也。此因缘性。妄中权立。欲令了法元无所有。是故同名一妄想耳 二别显五。一色。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正指是想也。揽父母遗体而成此身。遗体即是想爱流出。故云父母想生。汝之托阴亦是想爱而来。以想遗体为胜境故。识即趣彼。结成胎藏。故云汝心非想不来传命。斯则三处妄想和合结成此体也。

  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酢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酢出 引前释成也。即引破想阴文。悬崖酢物。俱不到身。由汝所思。便能生汝口足酸水。若非妄想同类。孰有水等生焉。通伦犹同类也。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结归立名也。以此验之。如何非想。是故应知。妄想凝结即成色阴。故云坚固 二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前四句蹑前色阴动身之想。即明受阴是妄想也。由因下正显也。因想梅等便有受领。若非领纳焉得水生。此受亦是妄想转变妄生领纳也。二驱驰者。领此顺违生苦乐法。遂成损益。为彼所使。照境而领虚通无碍。故曰虚明 三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初二句标。念虑即想。身心驱役皆想所为也。身非下释。初三句反质。若非想类。何以随念。种种下五句正显。凡取前境。先须想像后身随之。想若是实何须形取。形若非想自不能行。二既相须。岂非虚妄。故云与念相应。寤寐虽异皆是想为。寐既成梦。梦非有实。应知寤想岂是实耶。则汝下结。是知。现今想像念虑。正由妄情摇动故尔。岂不是妄。融色质。通心念。变境像。成梦寐。故云融通妄想 四行。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显行相也。初二句标。行阴迁流。微细难觉。故云不住密移也。甲长下释。前三句释不住。后一句显密移。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示虚妄也。真犹实也。行阴若非汝体。何得相代不停。又若实是汝身。何不知觉生灭。非汝不可。是汝无凭。故知虚妄。则汝下结想名。密移难觉。故云幽隐 五识二。一正辨其相。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 牒指识体也。初三句牒计也。行人所认微细明了离行生灭堪然不动目为常住者。即识阴也。于身下指体也。识阴岂越见闻觉知。此约用指也。

  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正显虚妄也。初二句反标。若此湛明是真实性。不合容受虚妄习气。习气即种子也。何因下九句顺释。忆忘俱无者。初若有忆则有忘时。元既无忆。故不说忘。覆睹者再见也。再见既无所遗。此则容受妄习。故知虚妄非真湛明。则此下结示也。受熏持种。发起现行。流注生灭不可计矣 二重显微细。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正显微细也。识阴离行。故名为湛。不是常住。故云非真。喻急流者。凡夫二乘全不觉知。十地已前虽觉未尽。故云流急不见。若非想元等者。显此正是妄想根本以第八识为界趣生本也。非汝下四句明难断。互用合开者。寄根明发。故云互用。开令无隔。合为一体也。如前文云。返流旋一六用不行。开即是合。故无二别。若非证真。此难灭矣。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因细得名也。此是诸识之中串习机要。亦名精明湛不摇处。故云湛了。即本识也。有而若无。故云罔象。罔无也。象似也。非有形质。故曰虚无。望前行阴。最为其细。再三示云微细精也 三总结。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此五即是众生所受报法。故通名受。亦曰五取蕴。众生取此为自体故 二答边际。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 答诣何为界也。界即因义。亦是分义。因依界分际限别故。故云因界。

  唯色与空。是色边际 色谓形色。空谓显色。俱色蕴摄。妄色妄空互形显故。略举色空。摄一切尽。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 触有违顺。即成苦乐二受。离无违顺。但一舍受也。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记忆。忘失。取像攀缘。俱为想阴之分齐耳。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 生灭迁流。刹那四相。但是生灭皆行分也。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湛前行阴。合归识阴。见识不动。认为真湛。齐此名为识阴边际。以见行阴是生灭法。离生灭处。必是湛寂。就所修处即识分齐也 三答顿渐。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答前为顿消除为次第尽也。生起则从细至粗。从内感外。一切诸法唯识变故。故云生因识有除断则先粗后细。从外向内。如浣衣磨镜粗垢先落。然生起时。实非前后。一念顿变。以约粗细作此说耳圆顿观法。断亦非次。功行成时自然尔也。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前约生起除断。道理合然。若定作此解。焉知虚妄。故须先理后事顿悟渐除方了修证之义耳。理则顿悟者。若约证悟圆理。即一断一切断。无前后也。如前文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解悟亦然。圆觉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念即无念。一切顿尽。由真性中本无妄故。故云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者。五阴妄法。名之曰事。阴既粗细不同。法尔粗者先去。解行虽顿。断自有序。日出孩生皆喻此也。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此引前说。结责未解也。如前文云。巾体是同。因结成异。又云毕竟同中。生毕竟异。又云。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即结解时云何同除。此皆理则顿悟事非顿除。如何再问耶。顿渐悟修如圆觉疏 三结劝弘宣。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如上五种妄想。即是五阴根本。五阴摄一切法。故一切法皆妄想也。如上文云。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汝既悟此。故云心得开通。亦令他解。故云传示令识。若知依正自他俱一妄想。即可厌患五蕴自体求趣涅槃常乐。何三界之可恋乎。故此嘱劝弘宣。自他俱益也 三流通分二。一如来况显经能二。一举施福无边二。一问多。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此文校量。文虽不多。意已周尽。七宝财之胜也。满空。多之胜也。微尘诸佛。福田胜也。承事供养无虚度者。心之胜也。又虚空珍宝。广大心。奉上诸佛承事供养。第一心。心无虚度。长时心。如是布旋心境俱胜。所获福德其大矣哉 二答胜。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施佛七钱获轮王位。显福田中佛福为胜。轮王之福。七宝具足。千子围绕。况尽空珍宝以奉如来。所施之物尚穷劫难思。其所招福岂有边际。非一切智莫能知矣 二显经益超胜二。一说者转业显福德门。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 此告语不虚。令深信佛所说真实也。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示人具极罪也。波罗夷此云弃。或云不可乐。弃故即现无僧用。不可乐即当入地狱。小乘四弃。大乘十重。具犯此罪。受报无穷。故历十方靡不皆至。阿鼻五无间狱。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 显弘经时少也。一念心之边际也。夫弘经者。时必长久。岂有一念而宣说者。今显弘经力大。故举至少以显殊胜。

  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灭罪胜也。重罪之人。一念弘经。其力能翻极重苦报。成极乐报。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胜也。前之施福已自难量。今此复超千万亿倍。喻所不及。何奇之若此乎。问极重罪人极少时分为人演说。未足可称。何以灭业得福如此殊胜耶。答此有多义。故获胜报。一所弘之经。是佛极谈。教理行果皆不思议故。谓显如来藏心法法皆是。有情无情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此理不思议也。佛顶心咒。因人果人。皆依此法。灭恶生善。入理化他。防邪护正。进行弥速能成菩提。此教不思议也。圆通行门。二十五圣。观音为最。此行不思议也。六十圣位。第三渐次便证无生。复说干慧能超因位。直入果海。此果不思议也。二末世多障。能于此时弘此极谈。信解真正。实希有故。三施福唯得生死之报。仍但自利。弘经法利能至无漏。能令闻者信解无谬。展转利乐无穷尽故。由是一念虽少。其利博哉。是故能胜前宝施福 二持者得果显智慧门。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广说不尽者。即前文云。若我说是佛顶光聚悉怛多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河沙劫。终不能尽。此显经义及持者功德皆不可量也。依我下。以能得最极之果能离内外魔事。用劝如说而行也。斯则弘持经者所得所离。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二大众钦闻礼退。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二十五圣及妙吉祥。虽各有说。功归于佛总名佛说。三种世间。故云一切。器界所住境也。菩萨二乘智正觉摄。余皆有情世间。圣仙童子此仙众之一也。经中有此真言。大欢喜者。近得世间欢喜。远得出世初地。由三义故欢喜。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果清净。由斯义故皆大欢喜。

  绝笔颂曰。

 以此少分赞经力  施他流演无穷尽
 所获利乐悉回向  菩提实际众生界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

  大佛顶首楞严义疏注经后跋

  楞严义疏注经。板开岁久。湮没者四十有九。旁搜注本。命工刊凑。复成部帙。用广其传。惟愿教海恢张。法门莹彻者。 时淳祐巳酉上元日清湖沈元晟谨识

  七征八辩之文。实如来直指众生立地成佛之要。佛世比丘。已自望洋。况后来浅智者乎。长水尊者。以无师自然智。发明幽翳。剖裂玄微。而疏释之。朗然犹披云雾而睹青天。何其昭晢明白如此。锓梓流传。岁久散失。每为贤首学者之恨。居士沈君。见而悯之。旁搜善本。续成金书。遂使摩尼宝珠碎而复圆。可谓知所施矣。经不云乎。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其为利益。岂浅浅哉。

    淳祐己酉中和节瑞岩住山比丘德云跋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

  此瑜伽经大分为二。初偈颂总相归赞。次长行等自他利行。于诸颂中复分为二。初偈四句普归命三宝(应知)次下别归圣会。于中复为二。先十句归命五分如来。后十句归四大菩萨。初十句中金刚身语意等四句归赞毗卢遮那佛。次雄猛阿閦已下六句归四方如来(应知)后十句归四大菩萨。于中初二句赞礼金刚藏菩萨。次二句赞礼虚空藏菩萨。第三两句赞礼观世音菩萨。第四两句赞礼毗首羯磨菩萨。第五两句结德总归(应知)此上两句等西方集瑜伽者大阿阇梨先以胜相赞礼置之经首。一切经首皆随彼门先安赞礼偈此方先德略而不译(应知)次我今于百千颂金刚顶等总四十字述经题目。此经有百干颂广本。非此土所闻。并是诸佛大菩萨等甚深秘密境界相。亦非声闻缘觉及人天小智之所闻知。此地梵网经两卷从此经中出浅略之行相也。其中广相根未有堪。此略瑜伽西国得灌顶者说授相付。而其广本亦不传之。其百千颂本复是菩萨大藏经中次略也。其大经本。阿阇梨云经夹广长如床。厚四五尺有无量颂。在南天竺界铁塔之中佛灭度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以铁扉铁锁而封闭之。其中天竺国佛法渐衰。时有大德先诵持大毗卢遮那真言。得毗卢遮那佛而现其身及现多身。于虚空中说此法门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写讫即灭。即今毗卢遮那念诵法要一卷。是时此大德持诵成就愿开此塔。于七日中绕塔念诵。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门乃开。塔内诸神一时踊怒不令得入。唯见塔内香灯光明一丈二丈。名华宝盖满中悬列。又闻赞声赞此经王。时此大德至心忏悔发大誓愿然后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寻闭。经于多日赞此经王广本一遍为如食顷。得诸佛菩萨指授所堪记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门还闭如故。尔时书写所记持法有百千颂。此经名金刚顶经者菩萨大藏塔内广本绝世所无。塔内灯光明等至今不灭此经百千颂本此国未有。此略本至此土者于开元之初金刚菩提三藏阿阇梨云。我从西国发来度于南海其有大船三十余只。一一皆有五六百人。一时同过大海行至海中逢于大风。诸船及人并皆漂没。我所附船亦欲将没。尔时两本经夹常近于身受持供养。其时船主见船欲没。船上诸物皆掷海中。当时怖惧忘收经夹。其百千颂亦掷海中唯存略本。尔时我发心念作除灾法大风便止。去船周回可一里余风水不动。船上诸人皆归于我。渐渐发来得至此岸来到此国。于开元七年中至于西京。一行禅师求我灌顶。闻有此异希有法门乃令伊舍罗译为汉文。一行等乃亲自笔受。一依梵本次第而述其意不失句义未圆。此以窃观诸修行者纵有寻读莫知所从。又浅智愚识亦为难入。今以此承旨授颇得其趣。秘密之旨略在文言属。法流行强开方便。分别门标其旨归即此经长行自他利行中复分为二。初从若修行者下乃至修习瑜伽结加已来总门。为秘密庄严内证大智。见法成就得如来处自利也。第二从修习瑜伽下至经末已入总门。为善巧建立秘密智相摄取众生令入佛位利他行也。亦可通为一门并皆俱有自他利行也。于前自利门中复分为三。第一从初乃至或大菩萨坐结加已乃至随意作之等。总是三业四仪净除业障法。第二从行者欲自清净下乃至复自思惟所持秘密明至已来。总是入智三摩地门诸佛境界实相智印法。第三从复自思惟下乃至修习瑜伽已来。总是融愚入智成等正觉住大菩提法。于第一门中而为颂曰。

 师资共受行  摄引劝修法
 次初起行住  加持语门法
 洗面嚼齿木  便易结护法
 [口*束*頁]口洗浴法  并浴部尊法
 想严身内外  次入道场法
 普礼忏随向  别归献愿法
 随乐四威仪  除增降坏法

  第一师资共行劝修等行法者。此中六段。第一简器教授。经从若修行至护摩等法。是第二发心利益。经从金刚弟子至一切罪障皆得消灭等。是第三摄取邪见。经从或有众生深入至离恶趣故等。是第四劝修得益。经从若善男子至所求者等。是第五付嘱所堪。经从金刚阿阇梨若见有人至信令发其心等。是第六示居胜处。经从其作法处应在胜地至如法修行等是此之六段。释述无量恐繁不委应知。

  颂初起行住法者。经从凡修瑜伽者每于眠寝乃至一切众生应广利益等。此名初起法。释曰谓修习瑜伽者常想自身常为普贤金刚身。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意也。是名身三昧想应。若起时想从金刚三昧起。故此秘密义云金刚生起也。拔折罗者金刚三昧相名。底瑟吒者生起义。唵者诸佛法界顶。此是秘说而其妙观唯以口传。其印名金刚三昧。金刚三昧名为觉者。了知诸法自性清净离于自性。因业所转种种变异。故令思惟伽陀义也。既知此义行饶益行。故云应广利益等。

  经云若起欲行及真言等此名行法。释曰。所谓行三昧也。其秘密义云金刚三昧行步也。

  经云若住此处及真言等此名住止法。释曰。秘密义者止住金刚三昧也。唵义如上。下亦准之。

  颂云加持语门法者。经云欲共人语及真言等。释曰以囕字法界心置于舌端。想放种种光明。复以真言而用加持言音。若圣人秘密义者金刚三昧圣力声也。

  颂云洗面嚼齿木者。经曰若洗面时及真言乃至皆生欢喜等。释曰此水从金刚三昧出生。以用洗面。面如金刚。诸魔不敢正视也。一切如来皆悉欢喜。

  次嚼齿木法者。经云若嚼杨枝时。至加持然后嚼之等。释曰。若如法作者能令行人成就金刚微笑三昧。故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笑三昧加持故云能破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以观羽作金刚拳者。以右手急握大指并把杨枝即是。

  颂云便易结护法者。经云若欲往便易处即以左右手作甲胄印乃至出洗净讫等。释曰。此经阙金刚甲胄印也。今以叙之。其甲胄印者。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二中指背。二大指并竖捻二中指中节文。即是真言曰。

  唵拔折啰迦伐遮吽

  秘密义者。被佛德金刚三昧甲胄。以用加持以此秘明印印身二肩左右胁腰髀等。想之自身如被甲胄。复以印置于顶上。各分为二金刚拳。拳者头指已下四指各握大指。顶上并拳以即直竖二头指如针锋。头相跓想为头锋。复分手缘二肩下至心上。以头指相跓即以唵啅吽(二合)二字加二头指。想二头指出五色光成金刚带。然后于身上下遍绕如系甲状。是名庄严甲胄法。如经所说。次加持土复住法界心。左右金刚护。所谓此三字护身。放大光焰赫炽外发。复以明印而用加持。印相如经。故云三界所有诸恶皆得消灭。若不能用前明印唯诵后一切通用秘明亦得。若二俱寂胜。后之真言兼用前印。一切处用结护(应知)。

  颂云[口*束*頁]口洗浴法者。经云以此秘明加持金刚水及真言至[口*束*頁]口讫等。释曰。秘密义者佛德金刚大悲三昧水净持口秽。令口业清净。寂智门开发也。是名[口*束*頁]口法。

  次洗浴法者。经云便当洗浴洗浴者有四种每日随意乃至随能任作等。释曰。一具持三种律仪者。谓令住三三昧显发三身故。二礼忏发露等者。谓净除业障得无碍智故。三结印供养言。谓令诸佛欢喜增福寿命故。四以香水洗浴者。谓令支分柔软合法性故。随此修行是洗浴义也。思之可解。三律仪义广如别经所明。

  颂云并浴部尊法者。经云若入池水浴时先想为诸天欢喜池。于水中央想有如来最胜上轮坛。乃至想彼轮漫荼罗尽入己身中等。释曰。想五字等为种子。出生各各部会尊众等。即以香水满掬以为供养等。其掬水法经不具明。今以具述。先以并两手侧着如掬物势。以二大指入于掬中。三度向外拨水令至尊所。想灌尊仪一一别浴。或普想都浴之。余文可解。

  颂云想严身内外者。经云如是想已出立岸上乃至秘明真实义理等。释曰。如常束带者随自庄严。又以头冠等庄饰其身者。经无此印。今更叙之。以二手右押左向外相叉。二中指头相跓。如莲华叶举安顶上。即便各为金刚拳。分手从头两畔向下缘身散之。想成鬓带及天衣等。结印时复诵此真言曰。

  唵拔折罗钵踏摩呵毗诜者三漫多嚩日哩

  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莲华冠于我心顶上也。作是法随乐本尊想合一体。然后想执拔折罗等。乃至秘明真实义理等。随自持者思之。余文可解。

  颂云次入道场法者。经云然后往道场所欲入之时乃至擗诸不祥等。释曰。如上[口*束*頁]口真言是结止。羽拳者左手握大指为拳。兼出金刚声。以拳辟门令开也。嗔怒眼者慈心圆晴左右傍视也。

  颂云普礼忏随向者。经云入已正念十方常住乃至如法作已等。释曰。此初入时普皆想礼毗卢遮那法界常住会也。此合有忏悔劝请随喜回向等法。阙者为略修瑜伽者常住金刚身语意。即旋入普贤遍一切行愿身。此法满故故不广列之。若有乐者随意所作。五体及䠒跪等可解。

  颂云别归献愿法者。经云即从座起复以右膝着地乃至于四方如上作法礼已等。释曰。此有四义。一为成就一切诸佛金刚普贤行位故。二为成满一切诸佛金刚灌顶位故。三为速令成就一切如来转法轮位故。四为同得一切如来金刚善巧业用故。此四种三摩地或一时运入或次第入。或随乐入一。随作已时皆先结初金刚三昧耶已。然后合掌随方作礼。其真言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最胜也。故令先结其印。如经所说。尊重礼拜等余文可解。欲入四种三摩地门。先总举次别列。经又应以身至各礼一拜等总举也。其义可解。

  第一金刚普贤三昧者。经云于其东方全身着地及真言乃至哀愍加持等。释曰。其秘密义者想于东方尽虚空界纯以金刚而为庄严。名曰金刚庄严藏世界。于中如来满世界中。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如来皆入金刚三昧。结加趺坐。展垂右手于右膝上。横仰左手于趺上。一一如来皆有执金刚等诸大菩萨而共围绕。即运自身心于一一诸佛及诸菩萨前承事供养。复想一一身中出生无量上妙香华及种种供具。复想己身成金刚座等而奉献之。令心眼见了了分明。佛菩萨等而为纳受。尔时行者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一切如来金刚萨埵守护于我。以此金刚三昧加持我身。所谓吽字。若能如是入者速得金刚普贤三昧也。

  第二灌顶位者。经云又金刚合掌置于心上面向南方及真言乃至与我灌顶等。释曰。其秘密义者作金刚合掌一心归命。想于南方尽虚空界纯以妙宝而为庄严。名曰宝光明藏世界。其中如来遍满世界。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佛所皆想有虚空宝藏菩萨宝幢等无量菩萨而共围绕。其诸如来等皆入宝光明三摩地。所谓结跏趺坐。仰右手于脐上现掌向外。于其掌中现妙宝相。左手横仰安加趺上所居宫殿皆大宝庄严。诸菩萨等各执宝幢及杂宝供具。了了分明。复运想。自身奉献等一一如前说。尔时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一切如来及金刚宝等。菩萨以宝三昧灌于我顶尔时即便想见佛菩萨等。一时俱以宝性光明而为灌顶。如是行者应时即满灌顶之位。莫作是念。我是凡夫也云何即是诸菩萨灌顶位耶。何以故。与宝光明三昧等一性故。

  第三法轮位者。经云又以金刚合掌置于头上及真言乃至为我转金刚法轮等。释曰。其秘密义者合掌归命一心西向。想于西方尽虚空界纯以净妙金刚宝莲华而为庄严。复想一切如来及观自在文殊等大菩萨众围绕说法。想一一佛菩萨等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佛结加趺坐入于三昧。诸菩萨众各执莲华。华中有法轮及法螺等了了令见。复想自身供养承事等如上。尔时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诸如来及金刚法华轮菩萨等。以此三昧灌于我顶。是时行者即便想见佛菩萨等法轮光明而为灌顶。入是观时应时即授一切诸佛转法轮位。便能转于一切法轮。勿生疑念。

  第四诸佛业用者。经云又以金刚合掌从顶下置于心上。及真言乃至为我作金刚事业等。释曰。其秘密义者合掌归命一心思惟北方种种妙庄严世界。尽虚空界种种杂色华鬘璎珞音乐歌赞奇妙佛事而为严饰。复想一切如来及菩萨众如一切世界微尘数。广大众会而为说法。又想自身于一一如来等所承事供养等如上。尔时于三昧中一一身口意当发是愿。唯愿一切如来金刚业等诸菩萨众。以种种业用佛智光明灌于我顶。应时想见佛菩萨等以此光明而为灌顶。是时行者入是观时。便得无碍业用佛智光明三昧。能于十方一念一时广作佛事。如上次第如广经所明。此经略故随义述之。应知此法门入者甚难。若住初方及余三方。随一增上余方皆劣。若入如来部一时圆满亦无胜劣。

  颂云随乐四种仪除增降坏法者。经云于四方如上作法礼已随行者所欲。乃至或大菩萨半结跏趺随意作之等。释曰此门有四种差别法。今广料简。一为除灭灾害。谓行人修福多被诸恶鬼神而作障恼。令其功德福业破坏不成。欲盛建立先后俱作护摩等法。坛法者坛炉皆圆。坐亦如之。坛相白色。身居华座。其心寂静以诵真言。其柴用树半已上者。横量十指或以八指。齐头截之。木用甘果李子墙微迦耽婆木(未详)等。但有甘果树木皆充此用。有香之华及白檀香苏乳麦麨乳粥茅牙并充火用。衣着茅服。其焰相者先起赤焰次如金色。复如融金色或如灯明。时时变色。又如牛苏焰色润泽。或如辫索条列相次。有此相者当知。作法所求之愿皆得成就。又相者盛出香气炽焰无声。或焰上重焰如赤金色。或焰头分散如伞盖形。是名第一相。又声者如牛声又如螺贝雷鸣等声。又人所乐闻之声。余诸声色等应知。障碍不得成就。第二增益者。所谓行者成就三昧开发智力。尔时多有内障。烦恼所覆愚闇所遮不能进修。纵经多时勤苦不止。佛菩提智终不可得。是故应修增益护摩。增炉俱方。而作黄色。结跏趺坐于茅草(此经坐莲华坐别耳)慈心念诵欢喜顾视。衣以刍麻而作法事。其木相者取树中心肥枝如生之柴。苏乳酪蜜又乳粥酪饭胡麻稻谷。及三白食胜妙黄华龙华香等。天水香香附子天门冬尾卢婆果等。而充火用而作护摩。柴长十二指齐头截之。炉深一肘四方作之。广亦如是。起四重缘如法泥饰。此诵大愿解脱出离法。成就之相如上所说第一好相等是。第三降伏法者。谓行道之人须有威胜。彼不降伏爱乐归依法轮难转。是故应修此护摩法。坛炉俱方而作赤色。叠以双膝如贤之坐。亦可如经蹲坐臀不着地也。衣以赤服。其心超踊而诵真言。其所用木于一树中直上独生。出过余枝无横生枝。横量十二指齐头截之。应用有乳汁者。谓桑谷之类又以乳酪苏蜜及三白食及七谷种子胡麻稻谷之属。用紫檀香赤色华苏合安悉薰陆等以充火用。其相如上。又说如上所不堪之木。树上干枯无皮。短曲瘦恶经剥皮者。或太长太粗曾被斧斫破有疮病者皆不堪用。若作第四法则得用之。又说如上火恶相者。其火气冷又无润色。火星迸出其焰如烟。或焰射入灰中。又出臭气或无烟焰。又焰和烬起复入于地。有是相者当知内外人鬼障碍。或是烦恼业等诸障不灭。得是相者当须改修作前初法。若作第四法得此相者是名成就。顺恶法故。第四破坏法者。或有人言诸佛菩萨具大慈悲。云何教诸众生作斯恶法。答诸佛菩萨说此法者。为智者说不为愚人。所以然者。佛灭度后多有恶人。恃大势力顺于邪道。不信正法破灭三宝住持之相。令诸众生失涅槃眼。悲哉可愍。以此法治菩萨之心。行此法者为利益故有大功德。审观无利起于恶心损害众生获大重罪。佛所制之不令辄作。若修三昧人远离愦闹心常寂静。观于三宝性相常住。住三昧处入佛境界。成就智用作大佛事。摧坏之法自然成就。其此法者坛炉俱黑。三角为之。所用香华皆悉臭黑。柴用棘刺屈曲之木。树根傍生无枝苦恶驼骡之粪以为烧香。炉土相和充为火食。白芥子油或用脂血以为灯明。用骨发棺木等。长六七指尖头截之。着青黑衣或血涂衣。瞋怒蹲踞如经所说。而作火食。恶相现时法即成就。又案瑜伽大秘密教中说。秘密火法相应有二十种。云何为二十种。此二十种从三法出。所谓一者扇底迦。二者布瑟致迦。三者阿毗遮罗迦。能除一切罪圆满功德。身寂静不可坏。是名扇底迦(此中四法)诸愿力速成增长财命等。一切自调伏。见者皆敬念。种种相端正游行虚空中。成就雄黄等。是名布瑟致迦(此中九法)禁缚摧灭等。降伏诸难调怨家及魔鬼。是名阿毗遮罗迦(此中七法)是名二十种护摩法(此中更广一百一十种火法秘而不译)应知复说二十种炉相。若欲摄一切炉内作金刚杵相。若欲调伏恶人等炉内作莲华相。若欲除一切罪其炉圆作须作门。炉内作宝相。门亦如是。若欲种族得增长炉内作羯磨印相。谓三股十字形。若为长命色力炉内置甲。周回墙渠等。若欲积聚一切财物炉内作牙印。若欲一切善好成就处处安乐。炉内置轮形印。如车釭相。炉四边亦如轮相。如是二十种印次第置。如后坛印等。是或置种种诸印。随彼成就。又于炉外庄严相者。其炉先以绳量四肘。四边安置界道色地。或方或圆或如莲华。四面平正四门渐为阶级。门之八分画网及半月形。近门阶级处作金刚夜叉形。如法画之于炉外东面画万字胡旋子澡罐鹿皮等。南面画螺捧月刃刀马师子野猪等。西面画半月形妙发髻印牛幢印等。北面画铜磬子幡孔雀羊鸡等。复于四门以金刚印等庄严。东门安金刚热恼印。南门安金刚宝印。西门安金刚莲华印。北门安金刚唬迦罗印。又置十六大印等。四角竖柱庄严华树。如法布置供养于佛。佛金刚智大方便法能除诸恶。若有见者灭一切罪。作是法时即想自身为观世音或执金刚。复自想戴头冠。冠中有佛及金刚杵等。或复有宝随于本法令心坚固。观世音者即一切诸佛净妙法身智也。执金刚者即一切如来诸菩萨等坚固菩提心也。以六波罗蜜诸佛净戒大色而画六根清净相应。面向东方作如上法。是名最胜佛菩提扇底迦法。余法思惟准可解。若布瑟致迦用金刚宝法。若阿毗遮罗迦用金刚瞋法。复次以金刚甲摄一切法。以金刚长命药印命行者长命足力。以金刚吉祥印积集一切财物。以金刚甲印护身。用金刚成就印乘空而行。以大莲华药印成就一切财物。成就一切法坛用金刚坛印。成就一切吉祥。用金刚王印。以左手执印右手烧火。复次若欲家宅增长。以甘美木为柴及以粳米烧之。若欲一切资具圆满以七谷子或七宝等相和烧之。若欲最胜拥护用甘美木及茅草茎涂油烧之。若欲长命以甘美木及俱卢草和苏及果子等。以左手结执金则棒印。右手烧之。若欲调伏恶人用苦练棘针白芥子及墙土烧之。若以醋苦果子等烧之。一切怨者远去。若欲一切归信伏从以紫檀木及赤华烧之。若欲所使者皆依命不敢违。用苦棘木极须瞋想为之。若欲成就一切法取白芥子烧火。即得吉祥最胜。已上净除业障内外光泽法竟。

  次下第二入智三摩地诸佛境界实相智印法。而为颂曰。

 自他欲清净  兼除垢障法
 次入三摩地  坚心通智法
 先持三摩耶  次结坚智法
 见法及极喜  字为智门法
 秘印开心殿  摄入菩提法
 智印法身字  坚牢菩提法
 大力秘印明  护身摧障法
 结莲华三昧  随乐部尊法
 想依智种子  严成佛会法

  初颂云自他欲清净者。经云行者欲自未清净及真言乃至亦自性清净等。释曰。长行经可解其义。秘密义者。先以思惟佛功德身清净境性。即了一切诸法自性清净。了一切法自性清净。故此一切清净法性入我身中。我同法性。是故清净(余可知)。

  颂云兼除垢障法者。经云复应思惟是诸众生。及真言乃至息心攀缘勿令散乱等。释曰。此中三段。初段长行可解。其秘密义者。佛智德藏一切如来各已成就。诸有情类皆有此藏成就。亦等愿诸如来遍皆建立为作加持。令诸有情皆得解脱。故云作是思惟能除一切障碍等。二经云。又作是念凡所障者乃至忆念菩提心等。释曰。三垢所缠实难除断。佛智菩提一念相应即便灭尽。广赞菩提心如华严等。此经所说直入直修直满直证。即于此生得如来地善巧智故。三经云。又诸世间一切众生乃至无量差别等。释曰。众生妄业所熏邪网所覆。见善知识翻成怨对。闻甘露法谤讟俱兴。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身。犹如工巧能成众相。自造自怖不知自致其然。如是众多故云种种妄想工巧所成无量差别。

  颂云次入三摩地者。经云见诸众生有如斯过。乃至勿令散乱等。释曰。余文可解。此中云阿婆颇那伽者。阿之言无。婆颇那伽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故云不应动心及身支节。唇齿俱合两目似闭。息心攀缘勿令散乱也。问曰入此定者有何利益。答曰若内识散乱外尘所牵。识随诸尘起种种妄见。随见随念即为无量诸垢之所缠缚。以是因缘沦溺生死。故以此定而止息之。又问曰。此定唯止识不起。不与世尘而相和合。如诸佛境界。出世实相百千三昧出入自在动不动等。入有不有入无不无。有无常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而复炽然广大建立常住其中不碍不没。如是智用胜妙功德自他利行云何得之。答曰前之定门渐学大乘及小乘等。及于外道同由此定。小乘以之为毕竟。外道不深各各有异。渐学大乘者以为方便。息攀缘故。若顿入者亦不由之。一切色尘为佛事故。色相境界智所转。故智性无碍无量用故。若怖于尘境爱乐空寂智无所用。愚拙之深网也。如此之徒其类非一。或作声闻或为外道。悲哉可愍痛惜之甚。是故佛说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若欲入者如下经中广宣说耳。

  颂云坚心通智法者。经云谛观虚空无量诸佛及真言等乃至常得随顺等。释曰。欲入智门当观智相。欲成智用加于智种。是以仰观诸佛身加唵字。唵字者佛德藏也。又以眼置么吒字令智慧明发。智慧明发故诸佛所赞。故云常得随顺等。于中可解其加持真言。秘密义者所谓佛德金刚三昧智慧眼也。以此三昧通智慧门能令智慧内外和合。谁不降伏谁不随顺故。悉帝耶等尚得随顺。悉帝耶者无情物等。共秘此名故不显说也。

  颂先持三昧耶者。经云作此法已即结三昧耶及真言乃至是名金刚合掌等。释曰所以结此明印。谓自智器开发与佛智同光。彼此和合一味无二故。此明印能和合之。其秘密义者名佛德金刚三昧合也。其印相如经所说可解。

  颂次结坚牢智者。经云又即此印诸度尽本及真言等。释曰。此明印者能成就智身。智虽和合当令成就。是故以此而加持之。秘密义者金刚三昧牢结缚也。欲令成就不可坏故。

  颂见法及极喜者。经云又如金刚缚及真言乃至佛子等秘印等。释曰佛我智合。复已坚牢成法界宫。自性圆满。即以明印而显发之。由明印力了见实相。此名见法三昧耶印明也。其秘密义者。三昧耶者等引也。平等引发令明了见故。萨怛梵(三合)者入我等我入等也。一性相故(下皆准此)佛以此明印加持有情。能令觉悟故名佛子。

  颂见法及极喜者。经云又结极喜印及真言乃至度如针是等也。释曰。由前加持了见智性。无与等故念持希有便入极喜三昧。即以明印而用加持。故名极喜三昧耶。秘密义者。萨怛梵(三合)者我入入我。护者喜跃也。苏啰多者妙极也。三昧耶者等引也。谓等引入我我入彼等喜跃妙极也。佛加持故智印印之。印如经说可解。

  颂字为智门法者。经云复结金刚缚印乃至为心门户等。释曰。以法界智相坚明无际将严其德。非门不从故以怛罗(二合)吒字为心门户。字性宝体光为其门。若欲开者加于智印。是故即结开门印也。

  颂秘印开心法者。经云三遍诵此秘明三摩心上及真言乃至有大殿堂等。释曰。印相可解其秘密义者。佛德金刚坚智印能开智宝门。怛罗吒者宝门也。

  颂摄入菩提法者。经云复想面前有一闇字及真言乃至句义皆自悟了等。释曰。智门开已当严智德即便摄入菩提种子。所谓闇字也。故云谛观字上遍有光明辉赫照曜也。谛想成就便当摄入。故云结金刚召入印。是印力故佛德菩提安住心殿。既安住已了了明见。犹如月轮普照法界。是名智德菩提相。其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中安菩提种也。谓明见闇字变如月轮住心殿中。其印如经所明也。犹智德菩提住心中故。故云能了过去未来现在乃至皆自悟了等也。

  颂云智印法身字坚牢菩提法者。经云复结金刚拳及印相乃至意密以能执持故名金刚拳等。释曰。印相法可解。其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法界智印。以印印之。由印力故能令成就法界菩提身。[金*(离-禸+ㄆ)]字法界种。相形如圆塔名法身塔。金刚拳者佛坚智相也。以佛坚智持于法身。印智菩提能令成就坚牢德藏。故名封闭心殿。乃至名金刚拳等。

  颂以大力印明护身摧障法者。经云复分金刚拳为二。及真言乃至皆得清净等。释曰。谓已上初净身口。次住坚智。又与菩提和合。德藏圆成故。加大力明王护身摧难故。云以此印头上右旋等如经可知。

  颂即结三昧耶随乐部尊法者。经云复结金刚莲华及真言乃至得为尊主等。释曰。如上结护已。随自乐为部主三昧耶印于心顶。然后念诵本部真言。经中唯有莲华部三昧耶明印。余四所无者。略故不列。若欲解者。唯改钵头摩句安金刚句宝句羯磨句法界句。即是余句皆同。思之可解。印相亦随句改之如经下文具说其相也。若乐广大观察如来实相无尽庄严藏三摩地者。应当如后次第安立善观察之。于此门下妙庄严相依智种建立佛会。而为颂曰。

 妙智净内外  依种子建立
 世界妙相法  想诸佛所依
 成等正觉法  如来神变相
 秘密三昧相

  颂妙智净内外者。经云复次净妙智慧乃至等同虚空等。释曰六尘六识等性空为体。一切所有皆悉一如。众生执心于中对碍。欲建妙相先智除之。故云观察内外皆无所有也。自性平等无初中后。故云又观三世法等同虚空。入是空三摩地时不见身之与心。内外寂能观所观皆同一大空。若声闻种姓多者于中沉住智不起动。外道于中起恶寻求。或见有边或见无边或见非有非无边等。乃至各各别生于见等。菩萨于中智慧善巧建立种种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佛加持故于百千三昧出入无碍。即能遍至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大会之中供养礼拜咨问法义。而身心不动不没。即能遍入众生界中教化无尽诸众生类。而其身心不着不碍。若能如是心不间断正修行者。一念一时无前无后与如来等。即于此生满足佛地。法如下说随所乐为。

  颂依种子建立世界妙相法者。经云即于下方想有琰字。乃至既想如上诸部座已等。释曰。如上入大空三摩地已。即以决定妙智于下方空际想有琰字。黑光流布变为风轮。风轮大力持于地轮。轮皆黑色。是名风地种也。此中与毗卢遮那经文安立世界别也。应如彼说具足修行。如前想已于地轮际布列剑字。放杂色光成轮围山。名为甘露海岸也。以[金*(离-禸+ㄆ)]字法界种子字大白色悲光。想成如来毗卢遮那于虚空中名法身种也(注雨相。如经)。想钵罗(二合)字。字放金色光变为金龟广大无际吉祥种也。想?哩字。放黄色光为黄金莲华。莲华藏种也(其相如经)想钵啰(二合)吽[金*(离-禸+ㄆ)]等三字。放杂宝色光成妙显山(旧云妙高)名坚胜法界座种也(其相如经说)今人共号为须弥座者从此立名。非是须弥卢山四宝所成者。此妙座高显犹如彼山。故以喻之。山有八面面各有门。于中空同八大菩萨常所居宫也。而诸菩萨各据一面而演说法。于其室内乃有十方诸佛微尘大会。此经略故不列。三藏教授次第具安立之。故云而有八面等。又想[金*(离-禸+ㄆ)]等五字者。谓于台上以此五字。上随位而安布之。五字放光和合共成四方大殿。于大殿中随于字位结成五峰楼阁。名为五峰大殿也。其中庄严如经广明之。乃至莫呼罗伽等王奏妙歌舞等。各于楼阁下随五字位成金刚轮漫荼罗等。一一轮内各有三种子字以为佛座。如经所明于五座中[金*(离-禸+ㄆ)]字轮中种子所变成师子座者。师子者诸兽中王。于诸兽中游行无畏。故卢舍那佛亦复如是。诸法之王于诸法中变化无碍。故据师子座也。于吽字轮中种子所变为象座者。其象力用诸兽力用无能过者。金刚部王共据其上表以坚力。无挂碍故。于怛罗字轮中种子所变为马座者。其诸世间尊贵吉祥莫先于马。马有慧用世以为宝。灌顶法王以之为座。表以灌顶具吉祥故。于缬哩(二合)字轮中种子所变孔雀座者。其诸世间以孔雀鸟而为瑞禽。此禽丽状具种种色。复有明慧善应时宜。转法轮王以之为座。表以转大法轮不非器故。于阿字轮中种子所变加楼罗座者。此鸟威力能降诸龙。诸龙所居四大海中。迦楼罗鸟随所向方龙即降伏。不空业王以之为座。表以智用。随方羯磨摄引人天一切诸龙。无不归者。谓佛菩萨随摄随归无有违者。如是次第应深知之。故云既想如上诸部座已等。

  颂想诸佛所依成等正觉法者。经云次想诸部一切如来及十六大菩萨乃至无碍事业巧方便智等。释曰。此一段经文安立不次也。应云于前五部座上各想有月轮。于月轮中想有微妙莲华台蕊圆具。即于师子座上月轮中想有四面毗卢遮那佛。以诸如来所持之身坐彼座上。又想阿閦鞞等四方诸佛各据本座也。及十六大菩萨并四波罗蜜施设。四种内供养四种外供养及四摄菩萨等。及贤劫千佛菩萨诸大金刚二十八部等诸神。皆以本三摩地各各想彼差别记契等。此等事相皆从毗卢遮那佛法界身圆轮光内而现。如是阿閦鞞佛诸如来等坐此未久成等正觉。悉得一切如来普贤之心。乃至获四灌顶智等(如经广说之)初云四面毗卢遮那者。释曰。所谓鑁字轮中法身如来四面圆满。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次下颂如来神变相秘密三昧相者谓已下诸门五方如来十六菩萨四波罗蜜及内外四供养四摄诸菩萨等。一一皆有无量甚深智用智门秘密境界无碍神变三昧之相。广如下明。

  第一一切如来普贤金刚三昧门。颂曰。

 诸佛普贤心  秘密神变相
 亲承普教示  授五菩提智(不别释之)

  初颂诸佛普贤心者。经云尔时金刚界至秘明末。于中四门不同。一举报。二显体。三明行。四护念。经尔时毗卢遮那佛此举报也。释曰所谓行大日如来事遍满法界纯以大金刚王而共围绕以为宫殿毗卢遮那处中而住。梵云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王如来也。又有翻为大日如来此并略而名义阙也。又此如来亦名佛菩萨眼如来。亦名诸佛菩萨母。亦名诸佛菩萨最上广博清净藏也。所谓诸佛菩萨依之明见故。诸佛菩萨于中出生故。一切贤圣于中住故。又此大日如来常住。满虚空法界量微尘等诸佛身相。一一身相皆无中边。又无增减。故毗卢遮那大经说。为无尽庄严藏三昧也。经云持一切如来身以为其体。第二显体也。释曰。无缘智明遍满虚空。一切佛身即一佛身也。经即入一切如来至三摩地等。第三明行也。释曰。此中云三昧耶者正翻为等持三摩地。地者正翻为等念(旧云等至)谓遍一切处等持自智。即入一切如来智也。即入一切普贤智。持此智行犹如金刚。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故。华严经云。佛身普放大光明。色相无边极清净。如云充满一切土。处处称扬佛功德。光明所照咸欢喜。众生有苦悉除灭。各令恭敬起慈心。此是如来自在用(如彼广说)经从其至拔折罗萨埵等。此第四护念也。释曰。此中云阿毗三昧耶者。正翻为无上等持。旧翻为护念也。如金刚般若云善护念。是谓从诸佛一切普贤金刚智中出此秘明。故云无上。以此秘明加持有情令最坚牢故。秘明义者。一切有情皆是金刚也。故称拔折罗萨埵。谓修行者起大悲心以一切智愿入普贤海住有情界。复以明心三业秘密加持令诸有情住坚牢身。能如是入者。尔时行者身不至彼。亦不住此。心不住此亦不着彼。满法界量无前无后。以明智观察令无障碍。入出相用分明不滞。如是入者是名得入普贤金刚最初行海。若展转能入神变境界不滞不碍。是名入于一切如来普贤功德无尽藏海也。

  颂秘密神变相者。经说秘明时至既示现己等。此中智用境界不同有十二门。一依因。二显本。三应实。四显相。五显力。六还源。七显智。八示相。九明德。十显实。十一普现。十二感应。经云说秘明时从一切如来普贤之心。此第一依因也。释曰。一切诸佛现神变时非无因。故谓从如来智入普贤心。若不尔者碍而不遍。无智故有碍。无行故不遍。经云为众多月轮至菩提心已。此第二显本也。释曰。谓菩提心者万德之源众行之本。是故如来先显心相。清净圆满犹如月轮。即大菩提相也。以此心相遍有情处。诸有情类数乃无量故曰众多。一切有情遇菩提光皆得清净。故云出现普净一切众生界也。发菩提心者应如是行。若越此者非菩提心也。经云于诸佛所围绕而住。此第三应实也。释曰。诸佛菩提胜相圆满体性凝寂。离空不空。从佛心生还依佛住。以智力故不散不没也。又佛加持故不出于彼有情之心。而复等于诸佛。法界身轮周围而住。尔时诸佛菩提不增。有情菩提不减。入佛菩提应如是住。经云于月轮中至拔折罗等者。此第四显相也。释曰。佛心菩提依由智起圆凝而住表空不空。各于其中现差别智相也。故云出现一切如来种种智拔折罗也。所谓于诸轮中一一智相也。即普贤菩提轮内现五股相。不空菩提轮中金刚钩相。第三弓相。第四欢喜相。乃至十六大菩萨等各各智相。及四波罗蜜四摄四供养等。一切眷属差别之相也。如是之相皆是法界菩提。周围月轮之所出现。如是智相于诸月轮所出现者。各欲显有实相力变。又表如来智菩提业身无碍成就。令诸有情有胜修证。故如下门次第一一别明。经云以其普贤至坚牢故等。此第五显力也。释曰。谓各一切如来智菩提心有无碍用者。谓由如来普贤行遍一切处坚牢加持故。而能成就种种相用也。故云以其普贤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也。经云如来神力故入毗卢遮那佛心至一体等。此第六还源也。释曰。所谓如上佛心菩提及与智相。本从心起还入佛心。以表相用一体性故。以佛神力出入无碍。为欲成就一智相用遍一切处。故一切智相从此建立。应知一智即一切智一切智即一智也。是故已下诸门皆云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经云又从心流出满虚空界成立五峰光明者。此第七显智也。释曰。谓如来一心一法界智遍一切处。常光照用应世分位。现五峰光明。光明者智也。即五智门也。显法次第入有由故。五智门者初金刚三昧智。次宝印灌顶智。三清净法轮智。四羯磨妙业智。五如来法界智。此五智光即一切如来普贤藏相也。若有入者从普贤心起菩提行。入如来处住五智相。念念遍法界光明。于四威仪念持不间。是人名为常住如来法界金刚三昧也。经云时彼光至住佛掌中等。此第八示相也。释曰。谓一切如来五峰光明如法界尘数。各各体无中边。佛神力故成就坚牢五股智相。住佛掌中。此五智相从三轮生。即此三轮有十行相。一一行相皆佛智菩提之所成就。是故五峰上下十住位。此十行相摄诸有情常无动坏。是故令住如来掌中也。所以者何。欲令众生所得坚牢等此无异故。若有有情见此相者。即见如来普贤菩提三业法界常住五智秘密光明也。是人以为一切如来共所护念者也。经云复从拔折罗至世界等者。此第九明德也。释曰。如来智德无量无边差别庄严遍一切刹。谓众生无量故诸佛智德亦复无量。如是无量从一心三业。五智光生起。令破有情种种五欲。成就有情无碍五眼三身五智。故云种种色相及遍照等也。经云于光明五峰至如来身心者。此第十显实也。释曰。此诸如来三业法界身轮实智妙相无量无边。故以一切世界未为微尘。此诸世界尚不知数。况复为尘一尘一佛如是众多。一心智光遍照而住。如是观者是人得入一切诸佛现前三昧也。经云遍周法界至种种神变及成等正觉者。此第十一普现也。释曰。一切诸佛五智光明法界实相不共无碍。善巧智力普于有情等救度故。现此神变。神变者名为普现一切色身三昧。谓众生界无边无量等云海。故诸佛悲智亦遍众生界如云海。随彼彼众生类自在转故。故云种种神变及成等正觉也。如是种种神变皆是如来平等性智五峰光明法界实相之所成就也。佛子修行者亦如是入。经云能令众生至悉地智者。此第十二感应也。释曰。由佛神力应众生心。一切众生感而自发也。经云能令众生发菩提心者。普贤菩提遍摄受故。能令众生成就普贤无量行愿者。普贤行海遍成就故。能令众生奉事。一切如来眷属者。于善知识悉遍求故。能令众生趣向大菩提道场者。于诸佛会念念入故。复能摧伏一切诸魔者。成就大智自在力故。速悟一切平等性智证大菩提者。佛功德藏悉圆满故。转正法轮教化成就无量众生者。转化转化不断绝故。令入如来神通最上悉地智者。一切众生成就大智等佛力故。故云最上悉地。悉地者此云成就。成就如来最胜智故。所谓众生性欲种种差别。如来示现最上神变成就之相。欲令众生皆自觉知具足已有诸佛普贤无尽功德庄严藏海。或有众生。于佛法中见说诸法空无所有。不解佛意即为已得已证已满。有因缘时闻佛说此实相宝藏。心怀怯怖惊愕疾走。犹如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或有众生闻佛说有庄严智藏实相境界。虽知此说不解佛意由不欣乐。犹如长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授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食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或有众生闻佛说此无量智慧实相宝藏。便自思惟作是念言。诸佛既有我应可得如经云父知子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乃至广说。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如法华经广说。或有众生闻佛所说。如是秘藏更无疑念。日夜精勤专心修习一切诸佛秘密宝藏希有神变。念念观察无前无后。一时遍入佛普贤海自在无碍游戏神通。如彼长者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乃至广说。如上四种众生。初二谓二乘种姓。第三谓渐次回心入大乘者。第四一门谓从初发心便成正觉。常住佛乘智用无碍。能于十方作大佛事。是人即名真住佛乘入佛位者。故梵网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颂云现受教指者。经从既示现已至悉地果故等。此中智用。出入不同义分为六。一摄相。二还源。三现请。四念应。五现法。六显益。经既示现已为普贤故金刚萨埵至菩提萨埵身。此第一摄相也。释曰。谓大日如来普贤身心三摩地轮遍空尘界。其中有情即与如来智光明相和合一味。故梵网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诸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如是有情亦名为佛亦不名佛。功德智慧未明显故。亦名普贤亦非普贤。随分行愿未淳醲故。名为有情亦非有情。如来藏性生缺减故。又普贤神力合无量身为一体相。一切众生不出不没。住佛心时亦复如是。故云为普贤故及萨埵身等。经云住毗卢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还源也。释曰。此普贤菩萨现住佛心者有二意。一表知普贤即是毗卢遮那。二令诸有情觉知自身不离佛心。如是觉已当作此念。云何我等于佛心中造种种恶业。是故一切众生皆是一切如来普贤神力而持摄之。乃至如经说偈现萨埵身等。思之可解。经云尔时普贤至请教示等。此第三现请也。释曰。谓普贤菩萨住佛心中得佛加持。佛加持故从心出现。住月轮中。月轮者菩提心相也。表以菩提心即为法界故。即一切有情普贤菩提心之所摄持。为诸有情请佛教示也。普贤授教一切有情亦复如是。故梵网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经尔时世尊毗卢遮那入至三摩地已者。此第四念应也。释曰。谓如来设教皆不非量。欲令普贤及诸有情具一切智故。先入此三昧令其所应。故云入一切如来智三昧耶金刚三摩地。谓以诸佛等持之智护念有情。入是智三昧耶已现调伏事。经云现一切如来尸罗乃至大智三摩地等。此第五现法也。释曰。所谓此现法者是法名为大方便力精进大智三摩地也。其中具有一切如来十波罗蜜诸力不共等。以诸行次第戒为首。故先举尸罗也。又此尸罗佛相授。故云现一切如来尸罗等持也。所谓一切如来等持此戒。此戒光明等持众生。一切众生即从此戒发生定慧。定慧发故便能解脱。解脱知见。知见无碍故转正法轮。于是利益无尽众生界。故云大智三摩地等。经云尽一切众生界至悉地果故等。第六显益也。释曰。谓一切众生得利益者。皆是如来等持智力。普贤菩萨普现色身三昧之力。此三昧力故尽众生界随彼彼类应现其身而得自在力用。故云尽一切众生界为自在救护主。皆令安住所乐之门。故云令得一切安乐悦意受用故。又令成就一切智果故。云乃至得一切如来平等性智神通摩诃衍那阿毗三昧耶。此具梵音。正翻应言大乘无上等持。所谓等持无上大乘护念众生。一切众生如佛住。故云克获最上悉地果故等。

  颂云授五菩提智者。经云尔时一切如来至复持金刚等。此一段意者。欲令众生具足如来普贤菩提心金刚法界秘密神变实相智印无尽庄严藏故。以五智印三昧耶灌普贤顶及一切众生。授以智印。五智印者。一金刚智三昧。二宝印智三昧。三法轮智三昧。四羯磨智三昧。五一切如来法界智三昧。经尔时一切如来为欲授彼悉地拔折罗故与普贤大菩萨。此第一金刚智三昧也。释曰。谓一切诸法自性清净无诸垢染。以此智印决定印之。满法界相圆凝坚牢不可动坏。入此三昧者名为诸佛普贤菩提金刚智印净法界轮。若先入此一切智业金刚三昧。一切所作随所堪任。犹如白素诸色之本。修此三昧亦复如是。诸佛智用功德依之建立。经云受一切如来转法轮位。此位名转法轮智三昧也。释曰。从金刚三昧即授法轮位。此超胜也。但授此法轮位即具足一切法故。是故其次即云以一切如来宝冠缯彩而授与灌顶。此即法身灌顶相也。据实相般若经次第。亦初金刚三昧。次即法轮。若不授与法轮三昧不堪展转为教授主。若有菩萨具大乘见。通达方便善巧业用。不要次第一一别授。审察堪任即应为作传法灌顶教示。犹如世尊教示普贤。当如是知。经既灌顶已至偈末。此第四羯磨智也。释曰。谓一切加持威德智用皆名羯磨。故云既灌顶已而授与之乃至号为执金刚。是名加持也。既加持已威德智用出过一切。故云尔时执金刚菩萨屈其左臂。乃至唱偈以我金刚复持金刚等。所谓普贤菩萨具足智力能转法轮。是故如来以五智印而授与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所谓五股也。其中一股如来法界。其余四股各属所部。如上所说五智印门。一一复别五相灌顶之法。一者光明灌顶。谓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也。二者甘露灌顶谓以教主真言加持香水也。三者种子灌顶。谓部尊字门想布身心。四者智印灌顶。谓部主所执持印契加持。五者句义灌顶。谓部尊真言及思中义理想布身心。能解如是甚深次第。想念运用加持自他。是人堪授大阿阇梨位也。如灌顶门所说。题云此是金刚萨埵三摩地一切如来菩提智第一。释曰。此题目也。梵本皆列于后。谓一切如来等持有情。金刚菩提不动智轮也。具足正题应如是说。

  第二金刚不空王大菩萨钩召三昧门。述此意者。所谓一切诸法体性空寂。诸佛妙智依空而转自在无碍。一切建立及不建立依空不空。智相常住犹如虚空。遍一切处。照用无歇故。大空自在。无智无用无缘无依。为智所依。智唯实相空非实相。空性唯空无所得故。妙智不空善巧用故。是以大日如来以一切智现其智相名不空王也。极智妙相空称之为王。此意者。欲令众生具无碍智。而于空有不滞不碍。以五智相屈曲如钩。能钩众生出空有海。能钩诸佛圣智入众生心。一切诸佛共加持故。若有菩萨作佛事时。执持此钩往于十方界。诸佛菩萨如风疾至无能违者。若人持者持如来智。若人见者见如来智。有能观想此契相者。是人速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智甚深三昧。此智印力随心摄召。皆悉成就一切如来及菩萨等所有三昧。以此智印普用摄持。无前无后一时满足。是人即能受用诸佛及菩萨等无碍智力。是人即得无尽庄严秘密之藏。入此门者生决定心无疑惑心发希有心。何以故。一切如来智愿加持所成就故。

  次下随文释意大分有四。而为颂曰。

 如来不空心  秘密神变相
 亲承请教示  现授菩提钩

  初颂如来不空心者。经云尔时世尊及秘明等。此中义分有四。一举报。二显体。三明行。四护念。经尔时世尊毗卢遮那此第一举报及显体也。此文略。具足应云尔时金刚界毗卢遮那佛持一切如来身以为其体(如普贤观所列)阿阇梨集此经意务取行取相广本重者皆略而不出。毗卢遮那佛如前已释。后亦准之。经复入不空王大菩萨至三摩地已。第三明行也。释曰。此中云三昧耶及三摩地如前已释。后亦如是。所谓如来先入普贤心又入不空智。故云复入也。如来智相遍洽微尘身心。微尘身心一身心故。此一复入一切。一切皆入此一。显发智用自在无碍故云所生。加持者。谓从不空王智现其钩相加持有情故。经云从其心出。及拔折罗啰阇等。此第四护念也。释曰。谓从不空王大菩萨心现召请相。此召请相不离佛心。故云名一切如来心等。菩萨及钩皆佛心故。而此佛心坚过金刚。故说秘明云金刚王。金刚王者梵云拔折罗啰阇也。以此秘明护念有情。一切有情住坚牢心。

  颂秘密神变相者。经从说此秘明时至种种神变等事已。此中行相如普贤观。出入相同。文略无者准上可知。今如前建立随略而释。经说此秘明时从一切如来心即彼薄伽梵执金刚。此因本二段文也。释曰。前观中普贤菩萨从佛心出成执金刚身。故此观中以佛心金刚为因本。故云即彼薄伽梵执金刚也。薄伽梵此正翻为世尊也。具足正翻应云说秘明时从一切如来世尊执金刚心也。谓此不空王大菩萨从彼一切如来金刚心出故。经云为一切如来众多大钩出已者。此应实显相二段文也。此中无月轮围绕住等者。前门已说。云于诸佛所围绕而住。故此略而不具。但云从一切如来心即彼薄伽梵执金刚也。故前门云于月轮中出。即此执金刚即是普贤遍一切处菩提心轮执金刚也。种种智者。此中云一切如来众多大钩者。即种种智中之一智。一智即种种智也。应知此钩亦在月轮中现。已下诸门准知。经云还同一体入毗卢遮那佛心。此显力还源也。释曰。此中无以其普贤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者略也。上门已说此准知。下亦如是。皆有如来普贤金刚威神力也。还源者谓此钩本依佛心出还入佛心。欲显此钩是如来心故。经云为金刚钩住佛掌中。此示相也。释曰。此段文略应具足云又从心出满虚空界成金刚光明时彼光明化为一切如来金刚身语意所成金刚钩住佛掌中。唯有下句为金刚钩住佛掌中。满虚空明等准上门应知。下门亦如是。有能入此钩三摩地者。应如上次第还入佛心。又从心出满虚空界。光明化如来三轮钩。住佛掌中。如是观者是名入钩三摩地。即得如来召请诸佛智印加持。经云复从钩中出现一切世界至神变等事已者。此段亦略。准上应知。义亦如上。入此观者普现色身也。已下诸门亦皆准知。若入此普现色身观。能令众生发菩提心等感应之行。略而不说。准如上门皆悉具有。下门亦然。

  颂曰现授教旨相者。经从出不空王故至增上悉地果故等。此中入出不同义分为五。由不空王故及金刚萨埵乃至大菩萨身。此第一摄相也。释曰。谓如来实相智印神变无碍故曰不空。即此智印诸智中胜故称为王。以此智王护念众生。令诸众生受胜安乐。是智至处无能坏者故曰坚牢。以坚牢智摄诸众生为一身相。其中众生入出不碍。住一身中各令所安不觉不知。唯是菩萨了了知见。若有智者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即能摄受行利益事。经云住于毗卢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还源也。释曰。不空王住佛心时一切众生亦住佛心。此一不空王住佛心时。一切世界微尘等不空王皆住佛心中。如梵网经云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即其相也。说此偈言等如经思之可解。经时彼不空王至复请教示。此第三现请也。释曰。谓不空王大菩萨住前所现普贤菩萨周围月轮。为诸有情请佛教示。此一不空王请时彼彼一切世界微尘不空王亦如是请。此中阙感应文。如前门所说更不复出。后亦准之。经尔时世尊入一切如来至为一切如来钩召三摩耶等。此第四现法也。释曰。所谓此法门名一切如来金刚加持钩召。故云钩召三昧耶。此钩从普贤金刚五智印转转现。故能广利益诸有情界也。经尽众生界摄召一切至悉地果故等。此第五显益也。释曰。谓五智印钩召等持力一切如来加持故。若有持念此三昧耶。一切如来及菩萨众一时集会。随彼彼念为作利益。故云悦意受用等。若有众生从初发心与诸如来普贤菩萨等量发者。如是菩萨即是如来。由心等故。诸佛加持。由加持故于佛法界五智印上更增上妙智。广大自在故云增上悉地果。

  颂授智菩提钩者。经从以金刚钩授彼乃至偈末等。释曰。此中授灌顶法具光明等五种。如前门所列。此中略有二相。余三隐而不出。但作即具用为之。二相者所谓智印及钩。即名号而与灌顶等也。时不空王受此钩已诸佛随集。故云以彼金刚钩召请一切如来已。众生受者亦复如是。有见闻者诸罪消灭圣贤护念。若非授而辄受持求悉地者。于如来智自在力用即不成就。是故佛言是人盗法被诸鬼神之所损坏。说此偈言等如经可解。经此是不空王大菩萨三昧耶一切如来钩召智。第二此题目也。正翻应云一切如来钩召智等持不空王大菩萨观门。义如上释。

  第三一切如来摩罗大菩萨三昧耶智印实相门。述此意者。谓如来悲智甚深微密。亘无尽界违顺染净。是故如来现其智相名曰摩罗能令乐染净者不得自在。摩罗者具足梵音云摩烂拏。此正翻为杀者。如其智印。所谓弓箭。谓或有菩萨成等正觉。住清净处不乐随于杂染世界成就众生。以此智印力能击射。摄之不令久住。故以染智摄彼净智。故名杀者。或有菩萨发广大心作大佛事。有佛菩萨住于自宫不助其力。而此菩萨即以此智印向弹击之。彼佛菩萨便当随喜而共加持。佛智神力无有违者。此即杀净而顺染也。又诸众生恒为一切烦恼坚牢染缚。而不信受佛清净法。尔时菩萨以此智印而击射之。彼所坚缚即便破坏。以清净法而用染之。一切众生以是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即杀染而顺净也。是故如来以摩罗智于染于净皆能染净也。又此次第者。谓入初普贤金刚三昧耶遍能观察一切如来。遍能了知诸佛境界得不空智。尔时如来便以智印而用加持。得加持已便能集会一切如来及诸如来无尽智藏。严自智界作大佛事。便能承事一切如来。而诸如来护念不舍。是以染智据次而说。如是次第皆是如来普贤金刚三昧智用。一合实相甚深境界。以声字相次故别转耳。后后所说准应知之。次下释文颂曰。

 如来奉事心  秘密神变相
 现请教旨者  授菩提弓箭

  如来奉事心者。经云尔时世尊复入及拔折啰逻伽等。释曰。谓从普贤菩萨菩提金刚三昧入佛境界。加持众生相续便入不空王相。而作佛事。转住即入此奉事门。故云复入等。如上准知。言奉事及染爱者。谓奉事如来及以众生。以奉事如来故如来爱乐。以奉持众生故众生离苦。又谓由染爱如来故如来护念。由染爱众生故众生解脱。是以名为染爱之智。故说秘明云拔折啰逻伽也。秘密义者谓金刚爱染奉持也。

  颂曰秘密神变相者。经从说此秘明时至神变佛事已等。释曰。此中神变入出合散皆如普贤金刚行相耳。唯此中契相别者。所谓华器仗弓箭等。是如来弹击智也。其契两头皆有莲华故云华器仗。华器仗即是弓箭也。此智犹如主立弹官弹击非法。谓二乘乐寂自谓究竟。此非法也。菩萨位地悲智不等。此非法也。一切众生常乐诸欲习诸邪道。此非法也。乃至假使有佛及一切贤圣悲智不等。皆是非法也。是故大日如来现此智相。令诸菩萨习正行者持此智印承事诸佛。摄受众生随意无碍。

  颂曰现请教旨相者。经从由至极杀故至最胜悉地果故等。释曰。谓以诸佛境界入众生界。和合为一成妙智相。在左月轮为诸众生现请因缘。故云为摩罗大菩萨身。而此大菩萨善巧智相奉事如来。如来虽已离于爱染。由善巧故诸佛爱念。如世恩爱不相舍离。故摄为一体。住于自心说调伏偈。如经可解。次菩萨出现请教示相。如来复入念其所应。乃至一切获得胜益故云最胜悉地果故等。此中句义已如上释。更不繁词也。依经思之可解耳。

  颂授菩提弓箭者。经彼金刚弓箭乃至一切安乐等。释曰。灌顶之法略如前释。授此智相而说偈等者。欲令菩萨及诸有情见闻此法。受持修行不生疑碍。故云此是诸佛无垢染智能以染爱染离爱者。悉能授与一切安乐。是名弹击智印。即弓箭之表也。乃至题目法义准知。

  第四一切如来善哉智金刚踊跃大菩萨三昧门。述此意者。所谓诸法智性空寂清净。一切如来以此智道纲纪有情。而诸圣贤未达源际以为差别。纵其入者太过。即空见之甚也。其未入者不及。即愚凡之极也。而此二辈行虽殊异太过不及。皆来入故于诸如来功德智藏不生忻乐亦不称叹。大智明见慜斯辈故现此智相。名曰善哉。遇斯光者便生踊跃。故号此智名欢喜王。其次第者。谓成就如来普贤菩提金刚智藏钩弓神变妙庄严相。彼无智住空者。纵令得见皆不随喜亦不称叹。故佛诃言如盲如聋。所以如来大智善巧力故为利斯辈现善哉智。灌菩萨顶及诸众生。若入功德门者持此法印而称秘明。一切诸佛无不称善者。佛称善故彼住空者虽不喜乐亦皆称善。以称善因缘渐当觉悟。由一切圣贤称叹故其修行者踊跃无量。故以渐次第四而说。即此第四智。即前普贤金刚三昧一切用智其中秘密神变境界。更亦不别列。以一相故应知。

  次下释文文有四门而为颂曰。

 如来欢喜心  秘密神变相
 现请教旨故  授彼善哉智

  经尔时世尊复入欢喜王至娑度等者。此如来欢喜心也。释曰。谓从前三昧出又入此欢喜王三昧。故言复入也。三摩耶等持义如上释。秘明云拔折罗娑度。正翻为金刚善哉。此声句遍加持故能破不善入善品中。彼不欢喜者皆生欢喜故称金刚善哉。此善哉智极坚牢故。

  经说此秘明时至神变等事已等者。此秘密神变相也。此中行相一如普贤观法。

  经以极欢喜故金刚萨埵至悉地果故等者。此现请教旨故也。其中出入行相皆如前已释。此中云无上踊跃最胜味者。谓彼住空之类愚下之徒。如来善巧现斯智相。随彼彼类令生欢喜。由欢喜故获殊胜加持。以是因缘得入如来功德藏海。此是诸佛味故。故云无上踊跃最上味也。

  经以金刚欢喜授彼至偈末等者。此授彼善哉智也。谓此菩萨以得灌顶智。此灌顶智者从佛普贤金刚心所出生。无退住相故曰金刚踊跃也。佛加持故便说偈言。如经所说可解。下所题目准上应知。次结云已上四菩萨并是金刚部中金刚方。阿閦佛眷属都号为一切如来大三昧耶萨埵。谓此四菩萨住东方金刚界不动如来所前后左右。于菩提轮内现神变已围绕而住。此谓一切如来菩提四智相金刚轮。此菩提轮遍周法界。同而不同纯金刚相而为严饰。内外供养及四摄等皆于其中严持而住。所以此经先东方者。谓起作之初门应物之源序故。诸佛说法先照东方次及余方。如日初出东方先明次照余方一切皆明。又如四洲众生但日出处皆呼为东。东者最初之义。非世方分之称也。此金刚菩提三昧亦复如是。欲入佛法海者皆从此入。便以智入如来境界。此金刚三昧能破坏非法。能成就正法能除灭障碍。能坚牢法界。以无碍智运转观察。无前无后。入此金刚法界相妙庄严藏如前所说令其成就。既成就已复入如来虚空藏三昧。下次第说。

   为报佛恩祖德谨开印板传之来叶矣。

     正应四年(辛卯)七月十八日

              沙门庆贺

     高野山于往生院

          宝藏院开板之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稽首毗卢遮那佛  实相法智缘起法
 圣者妙音阿阇梨  垂恩令证法性海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供养次第法真言行学处品第一

  释此经法四门分别(初述大意 次说来由 三释题目 四随文解释)。

  初述大意者。夫真性至理离言绝像。应机示现无相非显。所谓阿字等门妙明其理。今此经者理蕴于词意绝文外。是故以如来加持神力对以秘印导以真言。所以若不从师受学。禁入其门。非其人者制妄授传。未经灌顶禁其辄闻。若得见闻顶礼者灭除恒沙之罪。如说奉行者德海集于其身也。

  次说来由者。昔在中天竺国王有四子者。其王临命终之时。王后请问大王。若崩以后何子当为嗣位。王即答曰。小子可能继位也。于是父王崩后。大臣百寮皆悉来集请问遗制。王后即答如王终言。是时王后及诸兄并大臣等奉请小子将继王位。小子答曰。我有誓愿。出家学道望济群品。不堪继位也。母后等再三重请如父王遗言。小子亦如前辞谢。母后等再三请已后强令继位。小子不敢违逆。遂即王位之后更亦思惟。我住此国不得出家。我之阿姨邻国为后。宜以投托必能出家。方便逃出奔赴其国。到彼国境即有镇将问曰。汝何人也。小子即答曰。我是中天竺国之王也。镇将曰。若是国主何以独来也。答曰。我本冀望出家学道。若久住本国必不得出家。深冀出家学道礼拜。遣使闻奏。王后闻之使人来迎。小子见王后䠒跪说志愿。王后闻说悲泣流泪哀愍伤心。良久曰。汝姓是刹帝利。净饭王子孙释迦如来远从侄也。我闻释迦舍太子位。出城入道乃成正觉。天下难舍唯弃宝位。汝同释迦舍国王位发大誓愿。必得成佛哉。今日以后随百姓门。持钵乞食粗饭持斋。可以悲伤矣。虽然大丈夫所冀至心誓愿。无可奈何。便许出家。为请境内高德法师。为作弟子出家学问。小子禀姓明慧。一闻便领妙宗。二问比知千百。虽学不多年。所学者尽达。于是其法师辞曰。我之所解尽矣。更无所以演说。吾闻其国贤圣太德。宜到彼所而学也。小子奉教礼谢而退。往至贤师之所。修学如前。乃至经历五十余国。乃至北天竺。乃有一城名乾陀罗。其国之王仰凭和上受法念诵。其经文广义深。不能寻遂供养次第。求请和尚供养方法。和上受请。于金粟王所造塔边求圣加被。此供养法忽现空中。金字炳然。和上一遍略读分明记着。仰空云。谁所造也。云我所造也。云谁我也。云我是文殊师利也。即唤书人遂便写取。即与其王一本。自写一本随行将行流通四方也。所谓小子者。厥号善无畏三藏和上。即是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三释题目者。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供养次第法真言行学处品第一者。大者即是无边义也。毗卢遮那者是日。所谓即慧日也。成佛者证正觉正智义也。神变加持者神力所持也。经者贯穿缝缀能诠在此矣。供养者理事供养。理者会理入证。是云理供养也。事者尽心竭力营办香花供养佛海。是言事供养也。次第者作礼及发遣之前后次第也。法者轨则之义也。真言者简虚妄也。行学者行学真言也。处者此四种。一如法界自性。二教本也。三传教师也。四妙山辅峰等也。品者品类也。第一者此法有五品。此品最初故言第一也。是以言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供养次第法真言行学处品第一。

  四随文解释者。此中有三分。谓序正流通。第一品是序。次三品是正说。末后一品是流通。就序分中初有二颂。归敬劝信序。然初以下精勤修行序。初中有四门。初中二句者敬主叹德门。次二句者依经所现门。次二句者成法得益门。次二句者契本结说门。毗卢遮那此云日也。开敷净眼者开悟妙理也。我者文殊也。供养者理事供养也。所资者诸本尊也。众仪轨者诸印真言等也。为成次第者礼拜发遣也。如彼者指慧日尊也。令本心者令悟本不生理之心也。我今一句者结上已来之意。精勤修行序中分为六门。初一偈之全成就信解门。二一偈之半劝信三宝门。三有情信解以下廿五偈劝行制戒门。四依此正住一偈依正戒重禁门。五妙真言门一偈觉心得益门。六欲于已下十偈一生成佛门。就初段中。然初自他利成就者举所成果。无上智愿之方便者明能成智。成彼者指所证果。发起等者举果显因。约第二段中。于满悉地诸胜愿等二句总表佛僧二宝。彼等等一偈别释也。真言形者即是真言字所庄严身。所住种种印威仪者明印及右胁而卧也。所行道者即是如法界自性。方广乘者即是大日经也。以上明谛信三宝了也。问此中归敬三宝与初分归敬佛宝其义云何。答初分者显文殊自敬。此中明后代修行者法则。问文殊归敬三宝不耶。答归敬。所谓我依大日经者即是敬法。不轻自身即是敬僧也。同体三宝可知。约第三段中。有情信解上中下者即是六趣众生也。若于最胜等者指前大日经。调伏行者不犯三昧耶也。别律仪者谓大日经也。具缘众支分者是修造道场支分也。一心住者一心系师所。三昧耶者明平等本誓等也。道场者妙圆坛也。教本者是毗卢遮那经。亲于尊所者为灌顶之师也。获胜三昧耶及护者受传法灌顶之人所得也。摄正真言平等行者。于本不生理中安心不动也。入此真言最上乘者入者解也。最上乘者即是毗卢遮那所证理自体。密行者行真言行者。轨范者即阿阇梨等也。广大诸功德者。轨范者即是功德大海。功德大海住在其身也。何以故。经云。若欲见佛礼拜。若欲供养佛礼拜供养。此人与佛无异也。何以无异者。以五种真言心及印等庄严其身故。契经者指毗卢遮那经。莫过瞋者如华严经广说也。净菩提心者即是真言也。常怀忍辱不观过者。于世间法忍中难忍。唯有背恩德者故劝励忍也。俟者待也。所谓俟时者。正欲修真言者三昧之时也。忽有檀越请讲说者。即语道我修三昧。以后为汝讲说。当时不可也。清白醇净法者。于体理中恒有得恒沙性无漏功德及布施等诸度门也。由诸酒者。此酒放逸之本。若饮者乱三昧也。增我慢者。增妄执。妄执深则习定更远。今已等者叹略言义深。令广知解生决定者赞多闻之益也。从上以来戒理定慧略说已了。第四段中依此正住平等戒。正住平等戒者。住戒性心不起持戒心也。前以明德此禁犯因。第五段中妙真言门觉心者等相应者有二。先观本尊。观本尊熟自身作本尊。此心不散乱言相应也。智者悟本不生理。第六段中明法者真言也。智者蒙师等二句结前起后也。妙山辅峰以下三偈半表行者所依处。此中有四处各有表制。一妙山者高妙名山也。辅峰者大山怀里之峰可居安隐也。半岩间者石壁之中有穴可居也。龛者有三种。一室龛。二土龛。三石龛。谓似窟而安尊像处名为龛也。窟者石室也。两山中者泉石清洁修行安稳处河等处。芰者菱角也。荷莲叶也。泾川者常流水不绝也。洲者水中可居所也。岸者侧傍也。谓河之崖侧清洁之处可居修道。次一句现离可不宜处也。愦心乱也不静也。谓人物所烦乱闹也。三明草木林树处。扶疏者树木敷茂貌也。林薮寂寥可住修行处也。乳木者桑谷也。祥草者此土黄茅也。次二句明其可不也。四明寺塔处。练若者三。一达摩。二檀陀伽。三摩登伽。达摩者是菩提场也。檀陀伽者是无秽草也。摩登伽者无諠动处也。此中所说者约摩登伽也。次一句明简可不也务事也。五欲者色声香味触。诸盖缠者五盖。悭贪瞋昏沉睡眠掉举散乱疑盖。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云净命者小欲知足之行。胡语头陀之具有十六。经论隐显故说十二。十六衣四食六处六。衣四。着粪扫衣。着毳衣。着纳衣。畜三衣。粪扫衣者。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外国之人如此等衣弃于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行者取浣染缝治用供身。问何唯受此衣。三品。下治生活贩种种邪命得衣服。中远离前过受僧衣且越施衣。上不受僧且越受粪。何不受僧受此衣。僧法须同断理僧事。处分作使断事宾人乱心废道。何不受且越。若受且越。为衣追求多堕邪命。又则生亲着难得出离。又得处偏亲不得处便疏。妨等化。又数得生慢不得怨言。彼无知不识福田应施不施。或自鄙耻生忧悔。又数往废道不去致恨。又憎嫉好人谗谤良善。不欲便往见。是多过。是故不受且越施衣。何唯受粪。少事增道离过无罪。故唯受之。言毳衣者。湿洗鸟狩细毳。行者无粪可取得此为衣。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不着好衣。何者。若求好衣生恼致罪费功废道。又好衣未得道人生贪着处。又在旷野多致贼难或至夺命。言三衣者。五条七条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畜余衣。何者。白衣求乐畜种种衣。外道苦行裸形无耻。佛住中道舍离二边。故畜三衣。又求多衣费功废道。少不济事畜三衣。然三衣供身事足。若营作务大小行来着五条。为善事着七条。化摄俗人令至敬信须着大衣。又在屏处着五条。入众时着七条。若入王宫聚落之所须着大衣。又调和温暖之时着五条。寒冷之时加七条。寒苦严切加以大衣。故往一时正冬以夜天寒裂。如来于彼初夜分时着五条。夜久转寒加七条。于夜后分天寒转盛加大衣。佛便作念。未来世中不忍寒苦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充身。以此多义故畜三衣。食中六者。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食。四一坐食。五一揣食。亦名节量。六不中后饮水。乞食者。人中有三。下中上。下品之流虽恣出家邪命自活。耕田种植活生。方博作诸工巧种种邪命自在活。中品舍离前过受僧食且越请。上行之人不受僧食且越请食。唯行乞食。何不受僧且越请。过同前。何义故专行乞食。所谓有二。一自为省事修道。二为他福利世人。次第乞食者。通亦乞食收。彰乞食时离于偏过。别论凡愚贪味弃贫从富。小行悲狭舍富从贫。上行之流离贪去狭等慈众生。不简贫富次第乞等。言不作余食法者。律中说。有人虽复次第乞食。于求处数得正食余食法数数食。行者作念。此余食法世尊虽开听病者。我今无病不应受。是故不作余食法。通而摄一坐食收。故经论中多不别说。律中别者。彼一坐食不于中前食余小食。此约远离数数正食有此不同。见故别说。一坐食者。有人虽不数数生食。而于中前数食其余饼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养身为增烦恼受数数。我今为道不为养身。为破烦恼。不为增结。故受一食。又思为求一食已妨道。况求多食。故唯一食。又观。饭食多若中生。若受多食恼乱弥多。故受一食。又观。饭食信心所施。一食叵消。何况多食。故受一食。一揣食者。经中亦名节量食。一受便止名一揣食。节俭少食名节量食。何况爽。有人虽受一食法。于一食中恣意饱啖。腹满气胀睡眠消息。半日不灭妨修道法。故须节量。又多食增长烦恼难可折伏。故须节量。又多食增长睡眠。难消如病令身不安。故须节量。又行者为求法身渐舍食身。故宜节量。节量至几许。随己所堪三分留一施诸鸟兽。余便自食。能少益善。所言不中后饮浆者。有人虽节量饮食而犹贪味。于中后饮种种浆果浆蜜浆石蜜浆等。为求是浆多致邪命费功废道。是故不饮。又观。此心难放纵。如马无勒左右啖草不能疾疾随。御者意加以辔勒。方能速进随人意去。故裁断。处中六。一在阿兰若处。二在冢间。三在树下。四在露地。五常坐。六随坐。阿兰若者此翻名为空闲处。如杂心说者。一弓有四肘。去村五百弓名一俱卢舍。半名阿兰若处。计有三里许。头陀行者极近在此。能远益善。何在此。行者作念。我本在家父母亲属共相缠缚。为是舍之今出家已。若还师徒同学知识共相结着。与俗无异。是故须舍在兰若。又聚落男女参杂多增俗染。不宜住中。又近聚落音声愦闹妨修定意。言冢间者。冢间多有尸尸。烂坏膀胀臭秽。睹臭秽易入不净观门。又冢间死尸破坏。由食火烧分离散灭。睹之易入无常观门。又冢间骇骨分散。见之易入空无我观。故在冢间。言树下者。前在冢间观察死尸得道事办。故舍冢间来至树下。又前冢间取死尸相。然彼多有哭泣等声妨修止观。故来树下系念思察。又树荫覆事同半舍。安身修道。故在树下。有佛贤圣得道证果多皆依树。故在树下。露地坐者。树下荫湿久居致患。故至露地。又树上多有鸟雀音声。闹乱妨修定意。故在露地。又行者久在树下着树心生。或复分别此好彼恶。为除是患故须舍树来至露地。明了显现所谓无碍。故在露地。又露地月光明照心想明净易入定。故在露地。常坐者。四威仪中行立太苦。卧则太乐。坐离二边堪能长久。故须常坐。又行立心即掉动难可摄持。卧则昏沉入睡眠中。坐离沉掉故须常坐。又求道者大事未办。诸烦恼贼常伺人便。不宜安卧故须常坐。又中多有成办食易消化。气息调和故须恒坐。言随坐者。随有草地得处便坐。故曰随坐。随别细分有此十六。经论就此隐显合宣说十二。依四分律。衣中立二。食中立四。处中立六。合为十二。衣中二者。一着纳衣。二着三衣。余皆不论。食中四者。一乞食。二不作余食法食。三一坐食。四一揣食。次第乞者乞食中收。所言中后不饮浆者。一坐中摄故不别论。处六同上。依十二经衣中立三。食中立三。处中立六。合为十二。衣中三者。一着粪扫衣。二着毳衣。三畜三衣。余皆不论。食中三者。所谓乞食一坐一揣。余皆不说。次第乞食中收。不作余食法食及中后不饮浆一坐中摄。处六如上。大智度论十二与前复异。衣二着纳衣着三衣。与四分律同。食五。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一坐食。四节量食。五中后不饮浆。不作余食法摄入一坐更不别立。处中说五除随坐。余如上。若依如上所说修行者名为净命人也。若虽如是依如上说。求名利者亦名不净行人也。亦道邪命人也。亦道佛法中大贼。是故经云。诸鬼见此者扫其脚迹。即其义也。说净命行竟。已下说邪命不净行。邪命四种。一方口食。二仰口食。三遗口食。四下口食。十住论第二云。五邪命法。一矫异。二自亲。三激动。四抑扬。五因利求利。矫异者。有人贪求利养故。若作阿练若。若着纳衣。若常乞食。若一坐食。若常坐。若中后不饮浆。受如是等头陀行。作是念。作是行得供养恭敬。我作是行或亦得之。为利养故改易威仪名为矫异。二自亲者。有人贪利养至檀越家语言。如我父母兄弟姊妹亲无异。若有所须我能相与。若有所作我为作。我不计远近能来问讯。我住此者正相为耳。为求供养贪着檀越。能以口辞索别人心。如是等名为自亲。三激动者。有人不计贪罪。欲得财物作得物相。如是言。是钵好若衣好。若户钩好若尼师檀好。若我得者即能受用。又言。随意能施此人难得。又至檀越家作是言。汝家羹饭饼完香美衣服复好。常供养我。我以亲旧必当见与。如是示现贪相是名激动。四柳杨者。有人贪利养故语檀越言。汝极悭惜尚不能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戚。谁能得汝物者。檀越愧耻俯仰施与。又至余家作是言。汝有福得受人身不空。阿罗汉常入出汝家。汝与坐起语言。作是念于檀越生是心。更无余人入出我家。必谓我是。是名柳杨。五因利求利者。有人以衣若钵僧伽梨若尼师檀等资生之物。持语是人言。若王王等及余贵人与我是物。作是念。檀越或能生心。彼诸王贵人尚能供养。况我不与。是人因以此利更求余利。故名因利求利。若顺诸佛菩萨行者。行人捧心示于佛。以此身心对人畜。又对墙如人面。无处造恶佛欢喜。故言顺佛菩萨行。于正真言坚信解者。谓此真言知从清净法界流。以此智慧力如金刚不动不摇坚信解。具净慧力能堪忍者。知此身心妄想起。妄想休息如太虚八风。所过不动念。故言慧力能堪忍。精进不求诸世间者。弃舍名利如涕唾。莫心回顾如烂尸。直求悉地救头燃。故言精进不求世间。常乐坚固无怯弱者。勇猛精进如金刚。随不失如师子。是以坚固不怯弱。自他现法作成就者。见他得利如自获。若见自身得利必与他。故言自他作成就。不随余天无畏依者。住心本尊直进修之。傍闻赞天不改动。故言不随余天无畏依。具此名为良助伴者。世间出世所有善凡圣见皆欢喜。故言具此良助伴。

  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

  将释此品四门分别。

  初释名者。随修性理清净行。护戒保身言守护。修必得果言增益。

  二来意者。前品所说清净戒。此品能护所说人。是故第二此品来。

  三宗趣者。能修行人蒙法力。以用此品为所宗。用不坏身住佛心。自悟悟他。此品所趣。

  四摄文者。此品大分有二。初二偈半当品之总序。二次于脐以下别释。初总序中初二句结前起后。每日先住于念慧者。每日者。受法当日初修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三时不阙言每日也。念慧者念师慧也。依法寝息者。右胁而卧。右手为枕。左手长申髀上押着。即是也。初起时者。受法夜即其后夜出明相时也。为障者。生死流转三毒烦恼为根本。悟三毒烦恼本不生。即是除障也。是夜者。受法以前生死长夜也。放逸所生罪者。根尘和合所生罪也。殷勤者。如救头燃依法念诵也。寂根者。悟根本不起也。具悲利益心者。慧简劣小乘。显大悲勇猛也。誓度者。众生界不尽我愿不休也。如法澡浴者。外浴必用香汤水也。或不浴者。内浴达无身法可浴也。二别释中有十五真言。即是十五门也。门皆有偈颂真言。就颂中斋室空静处者。妙山辅峰等处中所造作坛念诵成就悉地室也。散妙华等者。凡所奉献各随诸尊性类及漫荼罗位等。一一善分别之。当令色香味触适悦人心。于白黄赤三色中。如来部类当用白色。莲华眷属以黄色。金刚眷属以赤色。复次当如漫荼罗方位中。圆坛者以白。方坛者以黄。三角坛者以赤。诸世天者以赤。钵头摩是红莲。青黄白等水生诸莲皆可通献诸尊也。龙树花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言龙花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其计萨罗花娑罗树花皆是天竺所有。此方无也。但使人心所好。世间以为吉祥者。皆可供养。当一一在意善分别之。采集以为鬘。为错杂庄严。或缀或结。以行人殷净淳厚心故。则令诸尊欢喜护念也。随置者前所造堂也。典者大日经也。当依本尊所在方者。一云。前念诵堂本尊所在方也。二云。十方世界随机显方。如东方药师西方阿弥陀清凉山文殊等亦得。一心住者。结心本尊目不暂舍等也。五轮者身中五支也。归命者。众生所重命为最珍。用此宝藏奉献三宝。用真言印等也。身口意清净业者。舍命归尊言净业也。真言中作礼方便者。由此作礼真实言者。真言即是实相智。诸尊以实相智为身心。以实相智真言诵。即遍至实相智尊。实相智尊一时顿受真言礼。故言即能遍礼十方佛。右膝着地以下一段出罪方便真言门。诵真言同前。实相智自无罪。若执有罪。此智能令解无罪。是故言出罪。南无十方三世佛以下第三归依方便真言门。此真言智外无妄。外无妄处即是真言。自身若诵此真言悟自真。故言归依。亦有诵真言。颂中南无者。度我也亦云礼敬也。三种常身者。法身等三身。悟生死本不生故言常身也。正法藏者。正者蕳邪。法者轨则。藏者含恒沙德也。大心众者。菩萨乘也。我净此身离诸垢以下第四施身方便真言门。亦有诵真言。真身以外无别身。三世如来亦同体。众生妄执有别身。此真言门能令解我身佛身等无别。故言施身。净菩提心胜愿宝已下第五发菩提心方便真言门。有诵真言长行。我身佛身既无别。佛菩提智同我智。此真言令悟此法。能令知云发菩提。增加者能显真言义加也。菩提心者自性清净自觉也。心者中实义也。故云离一切等也。蕴者五蕴也。界者十八界也。处者十二处也。能执者妄心也。所执者妄境也。舍离也。法无我有者离妄境等也。自心平等者无妄想也。又自心者妄想自心也。平等者妄想自心本不生也。是故云能执所执乃至本来不生。如大空者。大慧日轮中无生死昼夜别。自性者慧日即为身。捧妄不生令同真性故云如也。此增加句译人赞叹梵本也。若能诵梵本者第一。依汉文得意读诵亦得。道场者寂场也。十方无量世界中以下第六随喜方便真言门。亦有诵真言。如实智自无有嫉。自无嫉智令无瞋嫉。至诚念诵此真智令不异真实之智。故言随喜方便法。我今劝请诸如来以下第七劝请方便真言门。颂真言同前。真智大悲恒利物。利物故降法雨。至诚念诵此真言令请法住世。故云劝请。愿令凡夫所住处以下第八奉请法身方便真言门。颂真言同前。法身恒住于本真。以恒住故令至法身。诵此真言直奉请。故云奉请方便法。所修一切众善业以下第九回向方便真言门。颂真言同前。本觉真智外无散。以无散故同回向。勤苦念诵此真言。归真本法云回向。复造所余诸福事以下第十入佛三昧耶明门。是生法之身也。此中有颂印真言。所余者念诵真言以外也。遍清净者。自三业中不净令不生也。哀愍救摄者。即是他三业中不净令不生也。心性者。如心本性自清净也。身随所应者。面向本尊也。又于三部五部中以何尊是我本尊者也。以安坐者。头顶鼻脐皆悉正直结跏及半坐等也。净除三业道者。不生三业不净即是道也。印者。真言所依身也。问身智云何别。答身是诸功德所依。智即照明义也。然则约用别而约体一也。入佛三昧耶持明经云。时薄伽梵住广大法界加持。即于是时。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者。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为毗富罗法界。诸佛实相真言实相众生实相皆是毗富罗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为法界加持。复次如男女交会因缘种子托于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为夫人。和合共生毗富罗种子。为大悲胎藏所持无有失坏。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一切众生。皆作平等种子竟。即时入于遍法界胎藏三昧。观此一一种子。皆是莲华台上毗卢遮那。普门眷属无尽庄严亦与大悲漫荼罗等无有异。而诸众生未能自证知。故名在圣胎俱舍。若出藏时即是如来解脱也。世尊如是现观察已。即时从三昧起说三昧耶持明。三昧耶者。是平等义是本誓义。是除障义是警觉义。言平等者。谓如来现证此三昧时。见一切众生种种身语意。皆悉与如来等。禅定智慧与实相身亦毕竟等。初发心时与地波罗蜜满时亦毕竟等。是故出诚谛言以告众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虚者。亦一切众生发此诚谛言时。亦蒙三密加持。无尽庄严与如来等。以是因缘故能作金刚事业。故名三昧耶也。言本誓者。如来现证此三昧耶时。见一切众生悉有成佛义。故即时立大誓愿。我今要从普门。以无量方便。令一切众生皆至无上菩提。剂众生界未尽已来。我之事业终不休息。若有众生随我本愿发此诚实言时。亦令彼所为事业皆悉成金刚性。故名三昧耶也。言除障者。如来见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法界。但由一念无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觉知。是故发诚实言。我今要当设种种方便善为一切众生决除眼瞙。若我誓愿必当成就者。令诸众生随我方便说此诚实言时。乃至于一生中获无垢眼。障盖都尽。故名三昧耶也。言警觉义者。如来以一切众生皆在无明睡故。于如是功德不自觉知。故以诚言感动令得醒悟。亦以此警觉诸菩萨等。令起深禅定窟。学师子频申。若有真言行人说此三昧耶者。我等诸佛亦当忆持本誓不得违越。犹如国王自制法已。还自敬顺行之。故名三昧耶也。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明谓总持一切明门行。乃至尽此三昧耶誓愿以来终不漏失。故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初句归命一切诸佛如上释。次句云无等。次云三等。连下句言之。即是无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复次阿是诸法本不生义。即是法界体性。娑是谛义。迷是三昧义。磨是自证大空亦是我义。世尊证此三昧时。谛观一一众生心中普门漫荼罗皆等于我。是故更无待对无可譬类。名为无等也。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三乘等。即是转释前句。所以无等之意。呾[口*履]谓心如实相一切尘垢本来不生。三世如来种种方便悉皆为此一大事因缘故。即是除障之义。结云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为众生开佛知见故。是故以此警觉众生及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为一切如来金刚誓戒。若不先念持者。不得作一切真言法事也。世尊以遍满一切佛刹身语心轮。说此三昧耶已。一切诸佛子众无不闻之。既闻是已。于一切真言法中不敢违越。所以然者。若菩萨于众生诸法中作种种不平等见。则越三昧耶法。若于此平等誓中作种种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诸有所作随顺世间名利。不为大事因缘。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法故。有种种障生。自损损他无有义利。是故诸菩萨等奉持此三昧耶。如护身命不敢违越也。能净如来地者。念诵真言及作印即能除烦恼所知障也。地波罗蜜满者。净除诸障。皆以出现佛地功德也。成三法道界者。印真言及意密。道界者即是果也。合而云成三法之果也。次结法界生以下第十一法界生真言门。是养法之身。此中有印真言颂。经云。薄伽梵复说法界生真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子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藏也。尔时世尊复以普眼谛观。见一切众生皆悉圣胎具足生在佛家。尔时无尽庄严亦复与如来等。从此三昧起已即说法界生真言。又以普眼谛观。见此一一众生金刚事业具足成就。尔时无尽庄严亦复与如来等。从此三昧起已即说金刚萨埵真言。故此三种皆名三昧耶也。复次由入佛三昧耶故。于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初出胎时离诸障碍。由金刚萨埵故。能持家业备诸伎艺。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秘密胎藏。以法界世加持金刚菩萨二重眷属。以金刚萨埵加持种种随类之形。入佛三昧耶如莲华藏。法界生如莲华敷。金刚萨埵如莲华实成就复还为种。故此三种皆名三昧耶也。达磨驮睹是法界义。萨嚩婆嚩是自性。亦名根本性。句痕是我义。其句义云我即法界自性也。以必定师子吼言。我及一切众生皆是法界自性。是平等义。我常当设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皆悉证知。是本誓义。以知我即法界自性故。能除一切分别开净知见。是除障义。诸佛唯愿忆持本愿。故令我此身即同毗卢遮那法界自性。是警悟义。当以字门广释之。如法界自性者。以显所观法体。谓即是大日智体也。而观于自身者。显行者能观之智。或以真实以下二句非但意业。亦以口诵真言也。三转者三遍也。当见住法体以下四句明行者所得之益也。为令彼坚固以下第十二金刚萨埵真言门。是坚固法之身也。又有印真言及颂也。令彼坚固者。欲令依法界生修行者坚固其身心也。观自金刚身者。同于金刚萨埵身也。结金刚智印以下二行偈明所作印。是人当不久等二句以现作印之益也。真言印等二句显救世者所见之相也。常如宝轮转等二句于救世者所见中举事宝轮况法宝轮也。金刚萨埵真言门初句将说金刚萨埵真言。故归命一切金刚。即是从无量门持如来金刚智。皆令忆持护念也。次句云伐折罗呾么句痕。谓我身即同金刚。即是法界自性。以成就大坚固力不可俎坏故。异门说为金刚。如来以普眼观一切众生金刚智体与我无异。是平等义。以众生不自觉知故。从无量金刚智门作种种金刚事业。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实际。是本誓义。如是实际名为无垢眼金刚。即是除障义。以此师子吼声震动十方佛刹。即是警觉义。故名三昧耶也。复次真言行者。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来秘密身口意平等之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来加持法界宫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生身皆作金刚。与无量持金刚众而自围绕眷属。佛说初三昧耶为自受用故。第二三昧耶为成就法性身诸菩萨故。第三三昧耶为折伏摄受随类众生故。佛说初三昧耶为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罗故。第二三昧耶为作毗卢遮那阿阇梨事业故。第三三昧耶为执金刚弟子事业故。初三昧耶为加持如来眷属故。第二三昧耶为加持莲华眷属故。第三三昧耶为加持金刚眷属故。是故佛说三三昧耶也。即是执金刚者。金刚萨埵是也。勿生疑惑心者。劝修行者令定信心。次以真言印以下第十三金刚甲胄真言门。亦有颂真言印。初二偈总现印德。是中密印相以下一偈半正显印相。次二句结前起后。无垢者览字。次说金刚铠真言者。为庄严金刚萨埵身故。行人已发金刚誓愿。欲为一切众生摧灭诸障故。以牢强精进被金刚甲胄。且如六波罗蜜。一一如实相皆如金刚不可破坏。又一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同体密致无有间隙。如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等皆当广说。以被如是金刚甲故。旋转六道出生入死。一切烦恼业苦所不能伤。若就浅略说者。由行人以此真言自加持故。一切诸天龙等皆见同于金刚萨埵身遍体皆被金刚甲胄坚密无际光如猛焰。是故一切为障者皆不能伤也。伐折罗是金刚迦嚩遮名甲。如来以金刚眼普观众生。无不被此金刚甲胄。是故以诚实言而演说之也。以最初嚩字为真言体。嚩是诸法离言说义。若是戏论言说所行处。悉皆可破可转。无有坚固。是故以嚩字皆转释之。何故诸法离言说。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可得。以自性清净故。自性清净即是金刚萨埵身也。次明甲义。若法是造作所成。当知但有假名从缘迁变。尚不能自固其性。况能蔽捍六尘利箭耶。今观此金刚体无尽庄严。皆悉离诸造作。是故坚固不坏。百非所不能干。是故名为金刚甲胄。末后吽字即是无所畏声。亦是自在力义亦是欢喜义。以定慧具足。证此吽字门时。自知必能摧坏诸障普护众生。是故大欢喜也。啰字色鲜白以下第十四囕字真言门。亦有颂真言。初一偈明所置之处。此中初一句指字体色相明净。次一句明庄字法用也。如彼者指金刚也。次一句显诵持者所安囕之处也。设于百劫中以下一偈现持诵者所得之益。啰者是垢。上有点是大空义。谓是离垢同于大空。是法界心之义。亦名无垢字。真言同法界者是也。即谓真法界以外其真言无所从来处。故下云无量众罪除。谓显真言德用也。不久等二句明持真言者所得之位也。一切触秽处等二句明持诵者出入秽处之时。以用严身之法。赤色等二句围绕囕字光焰之相。其字用梵字。约供养仪式品云。现前观啰字。具点广严饰。谓净光焰鬘赫奕如朝日晖。持诵法则品曰。囕字初日晖。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云。顶戴无垢字。严以大空点。周旋开焰鬘。字门生白光。流出如满月。疏云。又观彼顶上有一啰字。字上安点。故云严以大空点。此是囕字也。此四边遍有光焰。犹如华鬘连环不断。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净满月之晖。以此净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内外诸障。谓润益义故。悉地出现品云。第一摄除相安以大空点。啰字真胜真实。佛说火中上。疏云。次说啰字除障漫荼罗。于除障中最为第一真实之法。此啰字是亦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烧中之烧。由能烧灭种种烦恼业苦。乃至现作五无间罪。若修此字门。亦能净除无有遗余。既除罪已则生诸善功德也。出现义故。次为降伏魔已下第十五无堪忍大护明门。亦有诵真言。此中降伏魔者有四。烦恼魔阴魔天魔死魔。无能堪忍者。魔鬼等者见此持诵真言人。开眼欲见不能见。故言无堪忍明也。漫荼罗法事时所要真言支分门。尔时毗卢遮那复观一切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等以下明漫荼罗法事时所要真言支分。阿阇梨宜应解了故次说之也。将显示如来语密之藏。故复普观大众而加持之。如生身佛。将发诚实言时。或示广长舌相遍覆其面而告应度者言。汝经书中颇见有如是相人而出虚妄语不。若摩诃衍中或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者世尊将说如来平等语故。以此语轮横竖皆遍一切法界故。曰广长语轮相。此相字梵本正云漫荼罗。前已开示普门身漫荼罗。今复显示普门语漫荼罗。如如意珠寂然无心亦无定相。而能普应一切皆令称悦其心。故名巧色摩尼。从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语。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财。满法界众生种种希愿。如是应物之迹常遍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众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此是总说诸真言所出生处也。至下文所明大力大护等。即是从如来如意珠轮所出称机之用。尔时一切大众自知。心器纯洁。又蒙如来不思议加持故堪受大法。即时以无量门各共同声请佛言。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据梵本前时名迦罗。是长时之时。如一岁有三分等。后时名三摩耶。是时中小时。如昼夜六时之中复更有少分等。如有人言。今正是动作之时。遇获膏雨。宜趣时下种。勿使失其机会。故重言之也。尔时世尊既受请已。将说大力大护明妃故。住于满一切愿出广长舌相遍覆一切佛刹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此中言出者。梵本正翻当云发生。旧译云或奋迅。出此广长舌相。即是如来奋迅示现大神通力。故会意言之也。此三昧于如来广长舌相遍满一切佛刹巧色摩尼普门大用中最为上首。犹如大将之幢。故云清净法幢也。梵云驮嚩(二合)惹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彩标帜庄严。计都相大同而更加旒旗密号。如兵家画作龟龙鸟兽等种种形类以为三军节度。有一家亦翻为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当云清净法幢旗也。如大将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备见山川倚伏敌人情状。指麾百万之众。动止齐一离合从心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若拙将暗于事势又失幢旗。则人各异心败不旋踵矣。如是净菩提心为万行幢旗亦复如是。住中道第一义谛山上。安固不动以健行三昧普观十方。悉见无量度门种性优劣所应用处及与诸地通塞障道因缘。故能摄持无量功德普护一切众生。凡有所为不可俎坏也。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从初发意以来常以此勇健菩提心护持正法及与众生。于种种难处行苦行事中。犹如金刚无有退转。正为成就如是三昧普护十方诸佛刹故。今我所愿皆已满足。作所应作正是其时。即时发遍一切如来法界哀愍无余众生界音声。说此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诚实不虚者。其有诵持修习。令其势力与我无异。故名大力大护也。阿阇梨云。明是大慧光明义。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妃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此佛子者。即是清净法幢菩提心。如彼胎藏。始从歌罗罗时含藏覆护。令不为众缘所伤。渐次增长。乃至诞育之后。犹固勤加守护而乳养之。故说母恩最深难可报得也。从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时皆是不思议法界。非如世间禅定动寂相碍有退失间隙时也。初句归命一切诸如来。次句能除一切诸障恐怖等。是叹一切如来大力大护之德。又次句叹无量诸门。毗湿嚩亦是巧义。所谓无量巧度门。即是法幢高峰观三昧普门业用。今欲说此明妃。故先归敬一切如来如是功德也。次云萨婆他。是总指诸佛如是功德。欲令同入一字门故。次有唅欠两字。正是真言之体。亦名种子。已下诸句皆转释二字门。诃字是因义。所谓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切因本不生故。乃至离因缘故。名为净菩提心。净菩提心是成佛真因正法幢旗之种子。上加空点是入证义。所以转声云唅也佉是大空。上加点转声为欠。即是证此大空名为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义。于此虚空藏中含养真因种子。即是大护义也。复次佉字门犹如虚空毕竟清净无所不有。即是高峰观所知境界。诃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以此二字相应故。犹如大将能破怨敌。又诃字门是菩提心宝。与佉字门虚空藏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满一切希愿。今此真言中阙此欠字。下文具有也。次句云啰乞洒。即是拥护义。如人恐怖厄难。若恃怙有力大人。或得高城深池之固。则泰然无劳。彼诸怨敌虽以种种方便无若之何。行人亦尔。依恃菩提心王。以般若胎藏为城郭。犹如虚空不可破坏。即是转释前义也。次句摩诃沫丽翻为大力。诃字菩提心具足一切如来力。今与佉字合。故离诸系缚无挂碍。如虚空中风自在旋转。故名大力。又诃字自在力与佉字无量巧度门合。故犹如力士具足千种伎能。是故众人无能胜者。故名大力也。第七句释大力所由。故云从一切如来功德生。言此坚固大力本从诸佛金刚种性生。又于无量劫以来常以此诃字真因具修佉字万德。一一皆如金刚不可破坏。今众德已满诸力悉备。复当以此法幢高峰观三昧。大摧法界怨敌普护众生。次即发诚实语。所谓?字也。?是恐怖彼声。所以重言之者。一摧外障二摧内障。复次外是烦恼障内是智障。若释字门。如来以何法恐怖诸障耶。谓以此诃字门也。下有三昧画。即是具修万行。上有大空点。即是已成万德。诃字即是法幢旗三昧。空点合故即是高峰观三昧。诃字具一切如来种子者。上点是明妃之母。下画是胎分日增加。具如是义故。适发声时。魔军散坏也。次云怛啰吒。是吒呵摄伏之义。如师子奋怒大吼时众兽无不摄伏。亦重言者。是对根本烦恼随烦恼。乃至对界内烦恼界外烦恼也。末句云阿钵啰[口*底]诃谛。是无对无比力义。结持上文。以此因缘故。名为大力大护明妃也。莎诃是警觉诸佛令作证明。亦是忆念持义。如前已释。经云。时一切如来及佛子众说此明已。即时普遍佛刹六种震动者。谓大日如来发此普遍法界声时。一切诸佛菩萨以无二境界故。皆悉同声而共说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势具足。又以如来诚谛言故。即时十方佛刹六种震动。以明佛之大誓真实不虚也。六种震动义余经具说其相。今此宗秘密释中六种震动。谓贪瞋痴见慢疑六根本烦恼。一切众生心地。常为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此世尊至诚之所感动。悉皆甲折开散佛种萌生。故云六种震动也。尔时一切菩萨见此浅略深秘二种地动因缘。无不心自开敷得未曾有。以微妙偈称叹大日世尊。而经云。于诸佛前者。谓佛说此明时。十方世界诸菩萨等各见彼佛前亦皆说之。是故同一音声俱时领解。即寄此文证成大护之威力也。领解偈中诸佛甚奇特者。具存梵本。应言奇哉一切诸佛说此大力护。即是一一世界诸菩萨皆悉同时领解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真言也。以十方诸佛共护持故。犹如金刚城重阁高不可升。又环以汤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诸障不能侵凌也。由彼护心住者。谓诸行人能以此真言密印守护身心而住。是故所有为障者诸毗那夜迦恶形罗刹等自然退散也。此住字若依梵音亦在名。为镇在其心。若作深释者。言此净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实义护心而住。是故三种重障诸恶罗刹等皆悉驰散不能伤彼善根。下至生心忆念时。亦有如是力势。故末句更结成也。由才念故。初起南么乃至莎诃。于其中间即云才也。彼一切者。毗那夜迦之类也。驰散者。驰散于十方莫知去处也。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义疏卷上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7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下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供养仪式品第三

  将释此品亦四门分别。谓初释名。二品来意。第三宗趣。四释文。

  初释名者。行者供养合圣海。圣海欢喜受。初供一供种种供养满圣海。故言供养仪式品。所谓供养有三。一者外供养。谓香华饮食及燃灯庄严道场等也。二者行供养。谓如说奉行及礼拜持戒等也。三者理供养。谓心住法体无外攀缘也。

  二者此品来意者。前品守护能持戒者。正供养时。所以此品来也。

  三宗趣者。尽心供养本尊本尊领受。以为宗也。来世作佛为趣也。

  四释文者亦有二门。先摽摄颂后别说。其摄颂者三颂半。初句云如是正业净其身者。摄于别说中现前观罗字等三偈半。第二句住定观本真言主者。摄别说中最初于下位乃至随类而相应。第三或观诸佛胜生子等二句者。摄别说中若观世自在乃至依前法而转。第四以真言印而召请一句者。摄别说中次以真言印乃至不善心众生。第五先当示现三昧耶一句者。摄别说中次奉三昧耶乃至诸明欢喜故。第六稽首奉献阏伽水一句者。摄别说中所献阏伽水乃至三摩莎诃。第七行者复献真言座一句者。摄别说中次奉所敷座乃至是即莲华印。第八真言相应除障者兼以不动慧刀印二句者。摄别说中复次当避除乃至悉能普护之。第九次应供养香华等四句者。摄别说中及余供养具乃至品末不应诽谤生疑悔者。据别说中。初段略明能观心所住处及所观本尊所住处。第二段中有五门。初三颂及三真言者是世界成就门。二是轮如金刚乃至阿字置其中者是庄严道场门。三次当转阿字乃至自然发髻冠者是成画大日门。四若释迦牟尼乃至真言者所居者是成画释迦门。五若持妙吉祥乃至瞒字者是成画文殊门。初门最初于下位者。能成世界之风轮也。彼风轮者诃字。所初安半月之轮也。黑光焰流布者。则是诃字光也。于诃字真言门中。诃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犹若大将能破怨敌故。又诃字是菩提心宝。犹如摩尼宝王能满一切希愿。次上者。能成世界水轮也。安水轮者。嚩字所安满月轮也。雪乳者。满月色也。颇胝月电光者。缚字色也。嚩字是诸法离言说义。若是戏论言说所行处悉皆可破可转无有坚固。何故诸法离言说。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可得。以自性清净故。自性清净即金刚萨埵身。故坚固不坏。百非所不能于也。复于水轮上者地轮也。金刚轮者阿字所安四方轮也。本初字者阿字也。黄色者阿字色也。毗卢遮那真言心门毗卢遮那说真言心者。以如上诸真言等随一一中则有根本真言心真言随心真言。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知数。今总说真言心。即此阿字是诸法本不生义。若离阿声则无余字。即是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处也。谓一切法门及菩萨等皆从毗卢遮那自证之心。为欲饶益众生。以加持力而现是事。然实即体不生同于阿字之法体也。此字于真言中最为上如是故真言行者常当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真言住于阿字。犹住此故诵之即生他一切字德。二庄严道场门。如金刚者如理也。大因陀罗者理具德义也。普皆遍流出者阿字所出光也。于彼中者所出光。导师诸佛子者光所作尊也。水者能观定也。白者本不生理也。莲者理离染着也。妙色者理光也。金刚茎者无非理也。八叶者略现毗卢遮那佛德也。具须蕊者恒沙性大悲也。众宝者理恒沙德也。常出无量光者上佛所放佛菩萨也。百千众莲绕者化主所坐。右三颂现阿字德也。其上以下四颂显道场庄严也。大觉师子座者。即师子者能降伏烦恼义也。宝王者能满众生愿也。大宫殿者金刚法界宫。宝柱者诸波罗蜜也。幢盖者幢能降伏盖能利益。珠鬘者方便波罗蜜等也。宝衣者离过义。何以故。自离过离他过也。香者戒也。华者慧也。云者?[糸*逮]也。众宝者布施等四摄也。杂华者慈悲等四无量也。严地者生成佛智住持故。缤纷者繁布义。谐韵所爱声者。非但有宝能出常乐我净声也。诸音乐者闻者净耳根也。贤瓶者所有无非慧也。阏伽者能洗烦恼垢也。宝树王开敷以下二颂显能化主德。初句直显能化主。摩尼灯者如阎浮金色等也。三昧是定也。总持是慧也。三昧总持即是地也。婇女者般若智。智能养义也。佛波罗蜜者佛部真言也。等者等取金刚也。菩提妙严华者莲华部真言也。菩提所觉也。妙严华能觉也。方便者应机也。众伎者能说也。妙法音者诸尊真言也。以我功德力以下一颂显自他法力德可知。右释深秘道场庄严也。浅略释可知。发愿如上所说。尽心供养本尊。次诵真言作印。次释虚空岁转明妃真言门。经曰。尔时如来复说虚空藏力虚空藏转明妃真言曰者。犹如虚空不可破坏一切无能胜者。故名虚空等力。又藏者如人有大宝藏。随所欲者自在取之不受贫乏。如来虚空之藏亦复如是。一切利乐众生事皆从中出。无量法宝自在取用而无穷竭。故名虚空藏也。转明者。转是能生之义。能生此藏能生一切佛事也。如前所发悲愿。谓如以一华供养时。运心遍一切佛及凡圣。皆献已即回向一切智智。诸受我施者愿以此力令我得如上愿。如是愿已。以此真言加之无不成也。初礼敬一切如来等巧门等(亦是种种门等也)。

  萨嚩他(一切也)欠(平声空也通上言一切皆空此是种子字)邬特揭(二合)帝(生也虚空藏也)萨泮(二合)啰醯门(普遍也)伽伽那剑(虚空也)

  此即虚空等力之义。于一切法空中而生此物。普益一切众生也。诵持此者随以一华奉献令遍法界。上献一切贤圣。下施一切有情已。于中发如上大愿。以此真言加之皆得成就。如从藏中自取宝物无不随心也。诵此三遍。随所思念彼亦成就也。凡所献华等以三种力回向。而以此明加之。一切随意成也。谓以华献一切佛等自在成也。由此持一切者。此者真言印也。一切者所愿供养也。真实者如金刚法界宫中供养也。一切法不生等二句现阿字义也。想念者能观心也。置其中者八叶莲中台也。三成画大日门。次当转阿字者。次者本不生法。绝言相寂心行亦灭。假言强道。大悲之法应机显现。谓即能现阿字也。次应两足众生为两足故。即转阿字成两足尊。故言次当转阿字成大日牟尼也。圆光者大日圆光犹如明镜。于明镜中皆现万物。何况尘垢本不生如来圆光。千界者三千大千世界也。增数者。大千为一数。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光焰谓所致法也。流出者大日所放也。轮者具德义 谓降伏烦恼能生善牙故名轮也光明者身业也。令开悟者。口业故言身语遍一切也。阎浮金色者。从阎浮池出金。此池近在阎浮树侧。由此得名。于金中最胜也。跏趺坐者。凡坐法圣善之寺三藏和上边面受。左足先着右髀上。右足次着左髀上。名为莲华坐。单足着左髀上。名为吉祥坐也。别此坐者非圣坐也。若欲求菩提学佛坐为得。正受者入定相也。诸毒者三毒相也。绡縠衣者金罗文也。自然发髻冠者非从人作。四成画释迦门。彼中八叶莲中台也。想婆字者。梵字安彼台也。勤勇者佛异名也。袈裟者乾陀色也。四八者佛三十二相。释迦种子心真言门。婆是三有。傍有二点即是除遣三有义。瑜伽者。行者能观心所观本尊也。不相离故。能所别故。有相观。行者身心即是佛故无想念诵门也。入者解也。本体者所放化身即是大日尊故。体用无别。故涅槃经曰。化身即是法身。此其义也。流出者。若多若少皆亦如是。于佛右莲上者。得菩萨为本尊者自本尊也。执者于手中有金刚故云执金刚也。前后华台中者。非但前后亦乃左右亦得。何故。菩萨大眷属无有方所故。金刚眷属非但左右方亦乃十方亦得。何故。金刚内眷属如来内德故。问若如是者。何故说有方。答约画处事有限故。是经云。十方菩萨从所来方。结跏趺坐听闻说法。金刚亦尔。用心可思量也。真言者念诵人也。所居者。于画像地右下角也。问要须令画佛尽也。答不也。有力者得令尽。无力者单画本尊亦难。何况令尽也。五文殊种子真言门。中者八叶华台也。无我字者梵瞒字。问何故以文殊师利菩萨佛次说耶。答三藏和上边而受。诸佛甚深智门故。佛部中摄亦得。莲华部中摄亦得。是故佛次列也。瞒文殊本体即是空。上点是空门。所谓大空也。越十八空名为大空。住空之位名为大空。三段中有三门。先列众。次为令心喜故乃至随类而相应。显印真言结界等。心喜者。行者因为供养故得福圣者心喜。非是圣者得供养故心喜。奉献等三句依别本法则。谓出供养真言等也。若无自法依不动去垢。避除者碎障也。使光显者。香等上用加持香真言故。言本法自相加。及护持我身等三句别本自有护身等法。护身等若无别法。通用此法。故言或以降三世。及诸相别义也。何以故。香真言与护身真言别故言及也。召请等四句别本自有依法用。若无别法用此通法。故言及此普通印等。圣者不动真言门。时佛又复一切为障者息故。火生名三昧证。说此大摧障真言。此真言有大威势。能除一切修真言行者种种障难。乃至佛在道树。以此真言故。一切魔军无不散坏。何况世间诸障也。又此障有二障。一者内障。谓从自心而生。其类甚多不可详说。二者外障。谓从外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灭也。

  战荼(极恶也所谓暴恶之中又甚暴恶也)摩诃卢瑟拏(大忿怒也)娑颇吒也(破坏也)?(恐怖也)怛啰迦(坚固也)唅漫(无甘反)

  用后二字为种子诸句义皆成就此也。初战荼者。战是死义。入阿字门即是本不生死义也。荼是战义。以此无生死大势之主。与诸四魔战也。次么吾我义也。入阿字门即无我也。亦是空也。诃是喜义亦是行义也。卢有罗字是垢障。有邬声是三昧也。瑟者即奢摩他谓三昧也。拏是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萨是坚义。颇是沫义。了知世间如聚沫。故易破散也。傍有阿字之点即行也。吒是战义。能敌阵怖令破坏也。是乘也。?是大空行三昧。如上说。怛是如如也。啰是无垢也。迦是作也。谓一切法无作也。唅字诃是行义又有阿声。是怖魔障金刚三昧也。点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动之行。大令恐怖一切魔障也。鑁字摩是我义。入阿字门即无我也。又以此大空无我三昧而怖众魔。以此字亦有阿声及点也。诃嚧唅鑁四字皆有阿声。即是无行无垢。重重怖魔极怖内外二障之义也。右圣者不动主真言了。四段中有颂真言印。次以真言印乃至不善心众生。召请方便真言门。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怛啰(二合)钵啰(二合)底诃谛(一切所害也)怛他揭多(如来)矩奢(钩)菩提浙[口*履]耶(二合菩提行也)钵[口*履]布啰迦(满足也)

  此中行者。谓由此行能招诸佛大功德也。如世间钩则有处所分剂。不能遍一切处而作钩召。今如来钩则不如是。普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召大菩提果也。以要言之。悉满一切如来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亦令得此道也。故次句云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残之也。遍害一切不调伏者。皆令于菩提之行而趣妙果而得满足也。第五三昧耶真言门段中有印真言颂。诸明者本尊也。第六段中有颂真言。先以具严备者。以虚空藏转明印。以众香华五谷五药。运心中严备也。现事严备可知。以本真言印者。不动尊印真言。阏伽真言门右句义中伽伽那是虚空义。娑摩是等义。阿娑摩是无等义。所谓等虚空无等也。如来法身本性净故。无分别故无边际故。等同虚空。然复有无量无边不思议功德。非彼虚空所能譬喻。故云无等也。复次阿娑摩是不等义。不等者所谓二乘。今既等同虚空。又等此无等。故云等虚空无等也。此最初伽字为真言体。众生界中来去相亦不可得。法界中来去相亦不可得。以如来如去不可得故名为大空。以此大空性净之水。用浴无垢之身。是为阏伽真实言也。第七段中有颂真言印。证最胜菩提者。能修行者所得果也。如来座真言门。阿是障。傍有二点即是除遣。此即除盖障义也。以此为座毕竟不起一切障故。何故。阿字是障。阿字能除障也。第八段中有四。初复次当避除乃至令尽无有余。明不动尊印真言德。自身所生障者。妄想所生内外障。二智者当转作乃至作金刚萨埵身。成金刚萨埵身门。智者等一颂总明成金刚萨埵身。金刚种子心门鑁字者所转梵字鑁字自性清净心。成金刚种子字故。言诸法离言说。问何以故供养法中上置点。经本傍有二点。云二共金刚种子。答供养法自体。经本显法大用。是故二共无妨。离言说者鑁字义也。具印者能成生萨埵印也。等者鑁字也当知已下二颂能所作印也。金刚萨埵真言门。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引)赦(归命一切金刚也)战拏(是暴恶也)摩诃(引)路洒赦(大忿怒义也)?(恐怖也)战荼(战字有遮声是生死谓离生死)

  上有点是大空。言此生死同于大空也。荼是战敌也。犹离生死等于大空。是以无能对之者也。句义。战荼是暴恶也。

  摩诃路瑟拏(大忿怒也如上所说无能敌者所以大忿怒也)?(同前具三解脱也)

  以如上之法恐怖众生。令离生死得三解脱也。问第二品中说金刚萨埵印真言。其义云何。答第三品中成金刚自体。第二品中现此金刚转法轮用。问云何知。答说金刚种云。智者当转作金刚萨埵身。次说欠字即言。先应住此字门。然后作金刚萨埵身。是知未作金刚萨埵身。不合作转法轮印真言也。问何时作金刚身。答入佛三昧耶前。令作五字等身也。金刚萨埵真言者。作印所诵真言也。作半金刚印者。右手无暇半作亦得。余契经者别本经也。金刚铠字者。用护持印护身成金刚铠。前已说者。护持印也。佉字及点者。金刚所著顶上欠字门也。右非但金刚所庄严身。念诵行者亦庄严。欠字门真言欠者大勤勇种子也。佛坐道场伏诸魔故。一切天人号为大勤勇也。即毗卢遮那也。佉是空义。上有点是大空。以大空净一切空也。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同前)三次应一心作乃至必定皆退散。明降伏魔真言门。次应等二颂总成觉金刚行者身降伏魔真言门。此一切佛大印。能现如来威猛大势之力。恐怖一切为障难者令其降伏。亦能与一切众生所愿。行者结此印时。为障难者莫不四向驰散乃至大力天魔军众亦退散。如来菩提道场以此印能伏诸魔也。真言归命如前。

  摩诃(引)沫罗嚩底(大力也)驮奢嚩路(十力也)嗢婆(二合)吠(得也)摩诃(引)昧怛[口*履]也(三合大慈也)毗庾(二合)嗢[(薩-文+(立-一))/木](二合)帝(发也)

  此意言。诸佛大力也。此大力是何等力耶。即如来十力。以一切力中最为大也。如来云何得此十力。谓从大慈而得此十力。故言此力从大慈发生也。四次用已下乃至悉能普护之。结大界真言门。次结大界真言如佛所说更有无量持明。恐更有持明真言者等。以不结护故。破法事损持诵人。故设结界之法 由结界故。乃至诸持明亦不能破坏。犹比丘结界作法事。在界外比丘虽作法不能障破也。

  萨嚩多啰(二合)弩[(薩-文+(立-一))/木]帝(二合一切方处所也。谓十方皆须结遍也。又随方皆遍也)满驮也徙瞒(母感反上句结下句界。此意云。一切方处所结界也)摩诃三昧耶(大三昧耶。以此大三昧耶而结诸界)呾阇帝(从生也谓从大三昧耶生也)沙么(二合)啰[嬭-不+(采-木)](奴皆反。忆念也。谓忆念一切佛教也)阿钵啰(二合)[口*底]诃帝

  无有能害也。亦云无挂碍也。亦是无能坏也。由结界故无能坏也。

  驮迦驮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结界。驮是法界迦是作言。法界体离诸作。离作即是法界之义也)折罗折罗(遮是灭义。谓生死迁移也。罗是垢障也。都句亦是行辨。是遍结十方界也亦是来去也。重称之即是极来也)满驮满驮(释句是结义。上是缚义下是空。犹无缚故等于虚空。以此结界故无能坏也)㮈奢(上声呼十也)你膻(方也即是结十方也)萨婆怛他(引)[(薩-文+(立-一))/木]多(一切佛也)弩壤帝(教也是一切佛之教。前所令忆念也)钵罗(二合)嚩罗(所证也)达摩(法也。即诸佛所证法也)腊驮(获也证也得也)微若曳(即无能胜也。于诸障中最为是胜也)薄伽嚩[口*底](即真言主也。叹世尊德也)征矩[口*履](除也能除垢也。初劝除亦是劝令莫作)微矩丽(除也前句除有相垢。后句除离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即是莫作正是除也)丽(种子)噜(长引)补[口*履](句义是宫也处所也。以真法除垢除相)

  即是诸佛所住之宫。令同此界也。更加微矩丽字也。但以此最后句中隶字为种子。啰是相。加此翳声即是三昧。离相三昧。具一切相而离诸相。此是界之体相也。第二略说真言门。

  南么三曼多勃驮南(归命如前)

  此中大界。谓从初发大菩提。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令间断。不复生死不退菩提。即大界义。句义。

  丽(离相三昧)噜(吠音二罗二我相也)补(第一义第一义不可得)[口*履](离垢)微(离缚)矩(矩音作)丽(离相)

  此七皆是三昧。以此诸三昧而为庄严。更无过上。此是诸佛大界也。第九段中有二门。初或以不动尊乃至悍总表成辨门。二次先恭敬礼乃至摩诃沫履莎诃广明营辨门。有六陀罗尼可知。初中不动尊种子心真言门。悍诃是行。阿声又是行。点即大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为菩提心作大护也。二广明营辨门中。如经说香等者。用种种香华五宝五药五谷。加于所献阏伽水中。数以密印洒之。如法所持阏伽严水中。用不动尊慧刀印。清阏伽水中。所有供养中洒水也。复频诵真言者。洒水时诵不动尊真言也。各说本真言者。香等真言也。及自所持明者。念诵者本尊真言也。称名者香等也。涂香真言门。次有涂香等六种真言。皆是入漫荼罗条供养时所要。故于此品中说。右句义中。微输(上)驮是净义。健杜是香。纳婆嚩是发生义。所谓净香发生。以句初微字为体。于嚩字上加伊字之画。是故转声为微。嚩字是金刚义。离言说义。三昧是住义。如是定慧均等。即是住无戏论执金刚三世无障碍智戒。如是戒香其性本寂。无去无来而常遍满法界。故名净涂香也。一切众生虽复等共有之。然以未发心故此香未发。我今已用此戒香遍涂法身。故能以净香普薰一切也。心莲华真言门。右句义中。摩诃妹呾[口*履]也。是大慈义。毗庾蘖帝是生义。所谓大慈生也。以妹字为真言体。即是莽字加三昧画。是故转声呼之。莽是心义我义亦名大空。言此心莲华为妄我所缠不得增长。今自证知心实相。故从慈悲藏中八叶须蕊次第开敷。故曰从大慈生也。复次净菩提心树王种子从慈悲地中滋长茂盛开万德华。以方便故成实。故曰从大慈生也。当以字门广释之。烧香真言门。右句义中。达摩驮都是法界义。弩蘖帝是随生义。亦是遍至义亦是逝义进不住义。释云遍至法界也。以句初达字为体。以众生界本不生故。乃至法界定相亦不可得。如是法界深广无际不可度量。而瑜伽行人恒殊胜进不休息。故身语心业悉遍如是法界。下至一华供养佛时。亦遍如是法界。即是烧香义也。灯明真言门。右句义中。怛他揭多是如来。唎旨是焰明。次云。萨叵罗儜是普遍。阿嚩婆娑娜是诸暗。伽伽猱陀哩耶是无限量等虚空。意言。如来焰光普遍诸暗。等同虚空无有限量也。此真言以句初多字为体。如于心之实相。即是毗卢遮那大智光明。普照世间无所不遍。言诸暗者即是无明。以无明本不生故体即是明。是故如来光明普遍诸暗。言等虚空者。以无明等虚空无量故。如来智光亦等虚空无量。乃至老死如虚空无量故。如来智光亦如虚空无量。如十二因缘者。一切诸法亦如是说如是决定义名为灯明真言。以此加持灯明而供养佛。即是诸供养中最也。饮食真言门。右初云阿罗罗。是不可乐闻声不善声义。如人高声喧聒。令听闻者心不寂静。次云迦罗罗。是止前不善高声。是恬寞寂泊之义。此中正以法喜禅悦为食义。是故寄此言之也。若就字轮之相。阿是本初义。以有本初则有二种尘垢。谓烦恼障智障也。由此二种尘垢故。则有戏论諠聒之声。今以诸法本不生故。二种尘垢亦本不生。即是开甘露门成涅槃饭。故名阿罗罗。复次若人勤修万行。望得如是法味。以有造作故二障还生。非是常命色力真甘露味。今以诸法无造作故。内证味不从他得。如食乳糜更无所比。故云止前不善声也。沬邻捺娜弭者。凡西方亭祭之食上献诸佛下及神鬼通名沬梨。其句义云。我以饭奉献也。次云沬邻捺泥者。此意言。受我所献食。食已当还与我妙食。如世间人以饰膳奉献施福田为令今世后世饭食无乏故。今以无尽法食加持世间之供养。奉施诸尊。还当满我所愿常充足不死不生之味也。次云摩诃沬履者。即是于诸食中倍加广大丰美。以此料简上句云。我今所献及与所祈皆在极无比味无过上味。不求有量之食也。第十段中。及余者。有力者非但五种供养。亦有广大供养。谓四海水作莲池。建立青白纯莲华。清净香食非心所侧。清净山水草木华香美果子比极乐等虚空。放香云遍满大地。建幢盖摩尼宝树满大地。以上种种供养具故言及余供养具。依随此法则者。不动尊也。是则持众物者。运心供养。乐欲供养佛者。即作普通供养印。所愿皆成就也。平等如法界者如理也。亦言契当也。普入诸趣中者。入者趣入也。福德而生起者。问从运心生耶从佛菩萨生。亦从真言印生耶。答非从独生。和合生。故名能生也。幢幡等乃至供养成佛事。所生也。各雨者。一一供养物成云。一一云转雨诸供物。如是展转不可穷尽。何以故。从理所生故。理无穷尽故。思惟者所供本尊也。以虚空藏明等者。能出供养法也。三转者三遍也。持虚空藏明乃至功德自圆满显功德藏。虚空者理虚空也。藏者能出能藏也。增加句者显能义也。随时等二句道心劣慧人也。此生求悉地者。慧力勇猛期克佛果也。但作心者运心也。所为既终竟者。至显相也。外仪轨者事相供养也。阿梨沙者叹佛功德也。无等无所动乃至三界无所依。叹佛功德门。初一偈拔苦也。二一偈与乐也。三一偈拔苦与乐无限际也。四一偈无有限时也。五一偈无能蔽也。六一偈济无不及也。七一偈无不与者也。八一偈能令生果也。九一偈愿不休也。十一偈毕定与也。当诵梵本者梵文也。不得梵文依唐文得意亦同。诵持如是偈赞已以下六颂半结前愿叹乞重制禁门。初二句结前起后。次二句乞愿。次四句叹德。次六句重乞。次八句重叹。末后四句劝制。问第一第二请第一第二叹有何义耶。答前愿请果。后愿请果用。前叹佛我德。后叹虚空藏明具众德。

  持诵法则品第四

  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能修心中所修法则了了记持。故言持也。所修法则口中能诵。故言诵也。法则者能持因心也。所得果报毕竟不差。故言法则。言所持诵法即是法故持业释也。

  二来意者。前品中供养之人持诵故此品来也。

  三宗趣者。所说不差是为宗也。得利与他是为趣也。

  四释文有二。先标后释。标中初二句结前起后。圣天等者。圣者菩萨也。天者净也。大日所化应机天故。住相应坐者。入道场对本尊坐即时也。入三昧者专注一境也。住心本尊心不暂舍故。四种者左文观本尊。本尊心中圆明照见真言字。次第而受持也。静虑者反谓定也。住心四处外无散故。轨仪者观彼四即轨仪也。能所合故。能令内心者即自心也。望合理今称本心生喜乐故。故言生喜乐也。以真实义者。深观真言悟不生故。加持者真言上中安观心故。当得者初观心时也。成等引者合本不生故。约后释有十门。一若作真言念诵时乃至是名世间具相行。有相念诵门。二四支禅门复殊异乃至瑜伽胜义品中说。二无相念诵门。三次应转变明字门乃至于前品中说。是变字成身门。四本尊三昧相应乃至随息而出入。是本尊三昧随息门。五或修意支法乃至复为一方便。是意支念声真言门。六诸有修福慧等一偈。是修无定门。七若乐求现法乃至具支供养应如是知。是乐求现法成就门。八复为乐修习乃至速得成就悉地。是大日三密速得门。九复次若观念乃至速得成就。是释迦真言成就门。十复次本尊之所住乃至智者应当悉知解。是秘密事业可解门。初中念诵时者。捻珠初起念诵即时也。今者上时言今也。彼方便者。初念诵时即言彼也。所开示者。于供养仪式品中开示本尊也。令心净无垢者。贪瞋痴等不起念也。数者所说数满也。时分者克限日月也。相现等者。图像塔中出诵声光明也。有相者自身以外带相观故。二四支者。右四种也。复殊异者。自身已外不观本尊。凡正观时即作自大日。少者修时不多也。福者外香华无力难辨也。成就者悟妙契大日本地智故。下一句引证说也。三身秘之幖帜。本自见自身本尊形也。彼乘位者自本尊位也。四以心者种子字也。置心者完心也。为种子者。行者因心。念诵真言从因得果。故言种子也。菩提心者真言也。郁金色者真金色也。童真者童子异名也。文殊师利菩萨真言门。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昧如上毗卢遮那经初说也。

  醯醯(是呼召义)俱摩罗迦(是童子义。即是呼召一一忆本愿也。又俱是摧破之义。摩啰是魔眷属。所谓四魔。此真言以么字为体。即是大空义也。证此大空摧坏一切魔也)毗目底钵他悉体多(解脱道住者谓呼此童子住于解脱道者。即是诸佛解脱。所谓大涅槃也)娑么罗娑么罗(忆念忆念也)钵罗底然(先所五愿也)

  此真言意云。醯醯童子住解脱道者。忆念本所立愿也。一切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秘密体。一切有心无能及者。然忆本愿故。以自在加持之力还于生死救度众生。此真言意亦尔。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请其。以忆本愿而度众生也。由请菩萨本愿。若有见闻触知忆念我者。皆于三乘而得毕定。乃至满一切愿。此菩萨久已成佛。所谓普见如来。或云普现如来。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普通种子心真言门。迦字一切诸法离作业故者。梵音迦哩耶是作业义。如诸外道计有作者使作者等。诸部论师亦说有作有作者有所用作法三事和合故者果报。若因般若方便。谓有决定即堕无因。若堕无因一切法则无因果。能生法名因。所生法名果。是二法无故。作及作者所用作法罪福因果报及涅槃道一切皆无。复次作作者相因待生。若定有作法。则当定有作者。是皆不异外道论议。如中论观作作者品中广说。今正观察作作者等。皆悉从众缘生。即入本不生际。本不生际者。有佛无佛法尔如是。谁造作之乎。是故若见迦字。则知一切诸法皆是造作所成。名为字相。若是有作法者。当知毕竟无作名为真实义也。一切诸菩萨真言门。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归命如前)萨婆他(一切也)微沬[口*底](无慧也。以无慧故名之为疑。此字正释名为疑也)微枳罗儜(除也。此是除弃之义。如人除弃粪秽名除粪也)达摩驮啫(法界也。为除一切无慧皆令住于法界也)涅阇多(生也。涅字即入大空三昧从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参参诃(此三字皆是种子也)

  萨是坚义。犹除此坚固故为最胜也。点是三昧。知二乘入于涅槃。此即是坚固义。乃至若有坚者。即是生住之相。一切动不动法皆是不安。犹除此故有重空三昧之义。诃即是行。所谓如来行也。当得等虚空者。理虚空也。说诸法亦然者。非但伽字一切字亦然。其首内者首骨内脑上也。初字者金色阿字也。纯白者着点阿字也。于百明中最胜王也。心者胜中王也。眼界者眼处也。无垢字者揽字也。所谓安眼处故。现前者眼共心得见也。彼心处者行者完心也。从此心起者。初阿字心起声字。迦字以为首者初也。初者因也。因种子也。余字门者。字门别故本尊别故言或复也。皆当修是法者。迦字以为种子也。念以声真实者。理无造作也。或所持真言者。自本尊真言也。环列者广真言也。圆明者心圆明也。单字者种子也。句因者三字以上即是句也。能诠法故令物解故。因者字相依故相由故。然真言法中一一字具足能诠法故令物解故。随息而出入者自息也。五或修意支法者。意支者简心外事也。应理者心至理也。方乃者持诵处时也。懈者疲也。复为一方便者。从因至佛一依此法故。六诸有修福慧者。劣慧少福初念诵人也。七若乐求现法者。深慧勇猛人也。上者佛也。中者菩萨也。下者断烦恼声闻也。心受持者简辨事也。随力者亦得也。一落叉者十万也。亦言见也。若一一数中不离本尊心不散乱言满一落叉也。若散乱人万万落叉亦不成就。要得定心得见本尊。故言见也。经第二月具支方便乃修者。第三月一日为初作成就法。谓待蒙佛指魔方作也。以心意持诵者。待见光等也。八段中经于一月者。满一落叉亦言一见。次说彼方便者。欲满欲见念诵时也。当依者左法也。大日如来种子心真言门。阿字者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一切众声之母。凡三界语言皆依于名。而名依于字。故悉昙阿字亦为众字之母。当知阿字门真实义亦复如是。遍于一切法义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无不从缘生。从缘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观此能生之缘。亦复从众因缘生。展转从缘谁为其本。如是观察时。则知本不生际。是万法之本。犹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声。如是见一切法生。即是见本不生际若见本不生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毗卢遮那唯以此一字为真言也。而世间凡夫不观诸法本源故。妄谓有生。所以随生死流不能自出。如彼无智画师。自运众彩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还自观之。心生怖畏顿躄于地。众生亦复如是。自运诸法本源画作三界。而还自没其中。身心炽然备受诸苦。如来有智画师既了知已。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漫荼罗。由是而言。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问此阿字是种子。前第三品中是大勤勇种子即疏云是大日种子。其义云何。答阿字是生菩提果。欠字是现果涅槃。是故二俱种子亦是无妨也。如来豪相真言门。归命如前。阿行。痕因。若生。以此不生之行净一切因也。阇为生不可得也。如前转阿字等一颂总叹能成字。住本尊瑜伽以下广释依能成字庄严行者身。前中如前转阿字以用阿五字等加持行者身上。所加持五字能转。故言成大日尊。广释中住本尊瑜伽等一颂明字所安置处。于三摩等一颂明能观心所作用。五种真言心门五字为身。豪相印置眉间。阿字为百光成果。开无垢眼见性净之理坐无生宫也。阿字遍金色等一颂明字色并所安处。此中用作金刚轮者。字所安四角金刚轮也。与字色少浅也。加持于下体者。真言者腰中也。瑜伽者佛身与我身无异。故言瑜伽也。座者依佛坐法故。水等瑜伽可知。[金*(离-禸+ㄆ)]字等一颂明悲水瑜伽。雾聚者行者自齐也。亦雾聚者字所安满月轮也。览字等一颂明智火瑜伽也。中三角者明字所安处也。与字色少浅也。唅字等一颂明自在瑜伽也。风轮者字所安半月轮也。佉字等一颂明大空瑜伽也。想成一切色者。非但字成一切色。字所安四角处亦成一切色。字与处处少浅也。百光遍照王者有点阿字也。无垢者囕字也。心月圆明处者。有想念诵者所见本尊心处也。若无相念诵人所观即是自完心处也。声鬘者。种子字置中间。余字周匝围绕。随处而受持者。自本尊真言也。第九段中释迦如来真言门。次释迦如来入于宝处三昧。宝从彼出名为宝处。犹如大海出种种宝。若至彼州。则随意所须无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从其面门出种种光。光中现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刹。余真言当知皆如此说也。

  萨嚩讫隶奢(一切烦恼也)泥苏驮那(摧伏也。通上句云摧伏一切烦恼也)萨嚩达么(一切法也)嚩势多补罗钵多(得自在也。通上句云于诸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诸障故)伽伽那(虚空也)娑(入)摩(平声中有阿声)娑(入)摩(娑摩是平等义。即是等同虚空也。行等空无边清净也。于一切自在无碍同于虚空也。下句与阿相连是无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所阙故名无等。即是施权意也)

  然此真言以初萨字为体。娑(入)是漏义立是坚义。入阿字门即无漏无坚。若有坚牢即是生灭坏破之法。若令同于阿字。此坚本来不生。即是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于虚空能为一切宝州也。私谓释迦以大悲力于周体密致犹如金刚。一阐底等亦令破坏此见而入佛法。施其大宝之愿岂非于诸法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坚牢也。如是者。于毗卢遮那释迦牟尼法中念诵者如所庄严身也。本经者简别经也。亦当如前方便者此经也。字门观者种子也。若依此如来行者。简菩萨金刚等也。大悲胎藏者。如来大悲业也。王者毗卢遮那是也。得阿阇梨灌顶者。得传法阿阇梨灌顶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明灌顶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自作本尊真言印念诵。不得广行学也。若欲得遍学者。至蒙佛加被至诚念诵。得加被已后。请传法阿阇梨得蒙遍学阿阇梨灌顶。乃能广行。四支禅者本尊等也。非但灭烦恼。于修行者具足法则也。本法者入佛三昧耶等也。十段中有五种门。初二句总。本尊之所住者。三部等中得何尊。漫荼罗位者。随得本尊造坛尔。次二句释。彼形色者本尊色也。依此瑜伽者。本尊金色坛金色。本尊郁金坛郁金。二初二句总标。次二句略释。有三种者。从因至果有三种义。于其中间寂灾者。亦心念诵故。悟三毒烦恼不生言寂灾也。增益者。悟烦恼不生智即是佛果。得佛果故言增益也。降伏心者有二义。一得佛已后烦恼不起言降伏也。二以不起故能摄万德。亦有摄召义也。三纯素等二句释彼色形。凡四分者。素者圆场也。角者方场也。赤者三角场也。深玄者八角场也。即是莲华场也。纯色二种字通四场也。北面等八句广释悉地作用。住莲华座者。结跏坐是。所谓先左脚着右髀上。后右脚着左髀上也。吉祥坐者。右脚着左髀上。亦言半跏坐是也。在贤坐者。蹲坐双脚跟着身后分至地是也。蹲坐者。后分不至地。以右脚跟支左脚不至地。膝稍亚向前即是也。幖帜者印等也。性者本尊所住自体也。自体者自位也。形色本尊外相也。威仪者所持宝等也。随所应者。随本尊供何华香也。舍处远游者遣去是也。摧害者三角之场所作法也。莲华场作亦得。真言之初等八句转变真言门。此中初二句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唵(某甲)?发莎诃。谓念诵者三毒不着。今同不生故言寂灾也。次二句者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唵(某甲)?发。谓实相法中有真实。行者取用吃法食故言摄召用。次一句南么三曼多勃驮喃。纳么(某甲)?发。纳么。谓行者吃法食后。得法力故言增益用。次一句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发。谓行者得法力后。尘沙烦恼一时顿灭。故言降伏用。次句中通三处者。寂灾增益降伏之处。

  真言事业品第五

  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真言如前。事者差别也。业者造作。

  二来意者。前品之中依于法则持诵。诵者必有真言事业。故此品中来。

  三宗趣者。所谓本尊还归本处为宗也。真言饮食不茇天命。终归无相菩提为趣。

  四释文者有十门。一上弘下化修供门。二从次持所造乃至我亦如是发愿。是如佛我修回向门。三从次当奉献乃至皆悉圆满。是献阏伽后送尊门。四从又应如前乃至无有异也。是被甲现修如佛门。五从次复起增乃至不应饮啖。是自住佛身读经门。六从次奉搏食乃至真言所说。是搏食奉献本尊门。七从复诵施十力乃至休息少时。是诵十力明本尊瑜伽饮食门。八从复当礼拜乃至随类悉地。是修业无间得益门。九从常依内法而澡浴乃至是谓世间之悉地。是净水澡浴摧障门。十从次说无相最殊胜乃至当得出世间成就。是无相最胜证请门。第一段中如前事业者。不动尊真言印也。作金刚萨埵身者。用鑁字成身也。第二段中证知解了者。内证境界也。如来大住者。本不生处也。兴大悲愿者。自所得理欲与一切众生也。第三段中各当随所安者。从本不生来今还本不生。后复垂哀赴者。赴为众生来。后请还度我不舍去也。若深密释者。既自作本尊。何时离佛海也。法界本性者囕字也。明者真言也。印者手印也。三印者入佛法界萨埵也。皆悉圆满。于明相中入道场坐时事了也。日中初夜亦复如是。第四段中又应以下叹依法念诵者德也。第五段中次复起增上心以下于出道场以后外读经处事业也。观世者菩萨名也。莲华者莲华部主也。眼者诸佛眼门也。本性加持者。本尊种子印等也。观自在种子心真言门。娑是诸漏。傍有二点即是阿。除遣诸漏。无漏观故自在也。观音菩萨真言门。次观音菩萨入于普观(去声)三昧。住是平等无所不遍名为普入。以此普眼而观众生。故名观自在者。入此三昧已。从其心出种种光。光中现是诸法门真言也。

  萨嚩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来。谓十方三世诸佛也)嚩路吉多(观也。同彼佛所观故名诸如来之观。即是平等观也即是普观也)羯噜拏(悲义也)么也(体也。所谓大悲为体也。犹如金人以彼自体。纯是金故名为金人。此菩萨亦尔纯以大悲为体也)啰啰啰

  啰是尘义。入阿字门即是无尘也。所以三重者。谓除凡夫二乘尘障。?是恐怖义。以大威猛自在之力怖彼三重尘障。令得除净而同佛眼也。阇此最后字。是种子也。诸字皆为释此字义。即生不生是阇字义也。或以初萨字为体。亦同得用之。是惊觉义也。吽字中有诃字。是欢喜义。上有大空点。是三昧。下有字亦三昧。上者三世诸佛皆同此观三昧中行也。故名等观也。第六段中搏食者。搏是节量食也。随意食法者。凡有饭四分。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学者来可食。四为饥贫济。若待同学不来者。行者自食亦得。增减者动也。悦泽者妙面完色也。第七段中如是者十力明也。真言心者不动种子。休息者眠也。第八段中忏者此云请受也。悔者解也。复当礼拜者。日中入道场时也。乃至者日中念诵以后出道场时也。恒依是住者。一日三时念诵不阙也。后日分者初入道场时也。事业金刚者鑁字严身也。次当运心者。初夜入道场。至中夜念诵了时也。系意在明者。欲睡眠时。出入息中以用种子字在其中也。何以故。睡眠自作本尊三昧睡故。本尊息即是真言故。若如是睡者。尘沙三昧从睡得故。恒沙功德从睡悟故。睡觉不离佛海故。此人即是金刚法界宫中人也。床上者若好水土行者地中卧亦得。若恶水土损其行者床上亦得。然者不得太高。何以故。本尊道场着地。不令人坐太高故。若下床得损腰。离损故。若自作本尊三昧者不论高下故。圣凡不别。故论高下者著相凡也。得名号者非人间也。十方佛国佛边也。展者策也。第九段中常依内法者。著相凡夫不知外法空。何况知空亦空。若能解了外相空。渐入实相法平等无取舍故。如经所说阿字门等也。而澡浴者。若能得悟尘劳空寂。最净浴也。触食者。若能悟人法皆空。所成食等何有触也。若有行者起念动心即须羞。若能得羞离生死饭故得阿字等故。若起念吃食净念乃吃。若得不触食等要知食空。已上食等为乞食念诵者说也。住持是身有二。一为护他故。二除自执故。法界心者。画着流水中安字。以下住若坐若立。取安字处水浴也。不动等者。不动降三世各用亦得。双用亦得。护方等者。辟除结界也。自性观者自作本尊也。转者遍也。持者诵也。默然者有三处。一食时。二大小便时。三洗浴时。降三世种子真言门。诃字是行。加阿声是极行。以此除遣诸行。则是不行一切行。故有除义。以此能降三世也。降三世明王真言门。次降三世明王真言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住于法幢高峰加持三昧。如初序品中说也。如来说此二明。皆是彼诸佛三昧。为令行人初发菩提心守护增长。令至成佛果圆终不退失堕在非道者。即不动明王是。为降伏世间难调众生故。即降三世明王是也。故次说之。所谓三世者。世者名贪瞋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如由过去贪故。今受此贪报之身。复生贪业受未来报。三毒皆尔。名为降三世也。复次三世者名为三界。谓毗卢遮那如来始从有顶迄至于下地从上向下。于一一天处皆化作无量眷属大天之主。令胜彼天百千万倍。彼怖未曾有。更有何众生而胜我耶。乃至以法而降伏之。次第而下。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

  诃诃诃(诃是行义是喜义。是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入阿字门即此三行本来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为佛行也)毗萨么(二合)曳(此是奇哉怪哉之义也如佛常教以慈对治于瞋。以无贪治贪。以正见除邪见。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贪除一切贪。此则最难信难解。故言怪哉也)怛他揭多(一切诸佛也)毗舍也(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谓从诸佛境而生也。佛境界者所谓诸法实相。从此实相而生。故号为降三世也)帝(入)隶(二合)路迦也(二合即是三界也)微阇也(此是降胜之义也)?(义同上说)惹(呼召警觉之义。若诵此能遍入一切众生心。而警觉之令除垢障等于法身之佛也)

  然此真言以此帝(入)㘑(二字)字为体。上有多声即是如如之体。即是本来不生。以不生故即是诸垢障亦自本来不生。称此理而修定慧具足。故能降伏三世也。洒净者。掬水中诵三遍头上洒也 具者三昧耶等也。圣天者本尊等也。为净身心利他故以下入于念诵道场对本尊时。三等者三密也。限量者同本尊也。句者法也。第十段中真实缘生者。真实者是本不生法。妄言相寂无凡可度。法慧常照无边无断。故知世间日净明在中无夜相也。缘生者。真智其体。强言大悲。众生不知本自觉体。令悟觉体故然言缘生。离攀缘者。既知觉体然外缘佛也。末后一偈流通中甚深流通。此中初一句表无相法体。次一句深法之中劣慧所不堪。次一句为劣慧人故现相法。次一句非但有相亦有前后差别耳。右阿阇梨已下翻译家语也。此中阿阇梨者。圣者文殊师利也。又说彼于真实缘生句者。彼者阿字也。真实者本来不生理也。缘生者缘众生也。句者法也。又可云。依于真实缘生句者。依于真实者依本不生理也。缘生者阿字也。临机示现声字故。内心支分离攀缘者。内心支分者能证智也。离攀缘者沉心本不生理也。甚深无相法者本不生理也。著相劣慧不得悟入之理故。问唯有沉心者更有妙用也。答若能沈理即是具也。何以故。能行融故。问理用身心耶不耶。答若能用其印者。是为其身心也。问阿谁向本法呼造本不生耶。答有三种。一秘密释。二秘密中秘释。三秘秘中秘释。一秘密释者。毗卢遮那佛说本不生故。二秘密中秘释者。阿字自说本不生故。三秘秘中秘释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此供养法一卷从初至末唯有为一大事。所谓彼于真实缘生句内心支分离攀缘。又可云。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存有相说。此文造人新罗国零妙之寺释僧不可思议。随分穿凿。愿此文见独知于本不生理中证。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义疏卷下

  元禄十三年庚辰之夏以古来之点一校了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者。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复次日行阎浮提。一切卉木丛林。随其性分各得增长。世间众务因之得成。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莫不由之而得成办。又如重阴昏蔽日轮隐没。亦非坏灭。猛风吹云日光显照。亦非始生。佛心之日亦复如是。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之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诸法实相三昧圆明无际。而无所增。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成佛者具足梵音。应云成三菩提。是正觉正知义。谓以如实智。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皆了了觉知故名为觉。而佛即是觉者。故就省文但云成佛也。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然此自证三菩提。出过一切心地。现觉诸法本初不生。是处言语尽竟心行亦寂。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则虽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余生死中人。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然此应化。非从毗卢遮那身或语或意生。于一切时处。起灭边际俱不可得。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故曰神力加持经。若据梵本。应具题云大广博经因陀罗王。因陀罗王者帝释也。言此经是一切如来秘要之藏。于大乘众教威德特尊。犹如千目为释天之主。今恐经题大广故不具存。入真言门住心品者。梵本具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云入真言门住心品。窃谓入住之义以兼修行语。故离烦文但着其一。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忘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此品统论经之大意。所谓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门住心品也。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是事下当广说。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满足地波罗密。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故大品云。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上菩萨位得不退转。或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法轮。龙树以为如远行。乘羊去者久久乃到。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发意顷便至所诣。不得云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则此经深旨也。

  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法界宫者。经初五义。如智度中广明。然此经梵本。阙无通序。阿阇梨云。毗卢遮那大本。有十万偈。以浩广难持故。传法圣者。采其宗要凡三千余颂。虽真言行法文义略周。以非大经正本故。不题通序。今以例加之。于义无伤也。薄伽梵者。论师所解具有六义。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义。如人执持利器多所摧伏。其本未有此名。世议观其事迹。故号为能破者。世尊亦尔。以大智明。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此等本自无生亦无相貌。然慧日出时。暗惑自除。是故义名为破。释论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能破淫怒痴。故名婆伽婆。二乘虽破三毒。亦不了了尽。如盛香器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尽。如来如劫烧火。一切都尽无烟无炭。故名婆伽婆。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又是所从生义。金刚顶宗。即翻此义。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无碍知见人。皆悉从是生。其有志求因缘得与相应。烦恼戏论皆悉永息。非如世间欲热虽小止息。而实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学者当触类思之。又薄伽梵者。即带有声。如人多有资财。名持资财者。以有金故。名持金者。以如来具殊胜德故。名持众德者。释论亦云。婆伽言德。婆者言有。是名有德。婆伽名名声。婆者言有。是名有名声。一切世间。无有德名声如佛者。则其义也。经中多译为世尊。是叹德之总称。西方语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叹其功德。如云大智舍利弗。神通目揵连。头陀大迦叶。持律优婆离等。故此经中。例云薄伽梵毗卢遮那。今顺此方文势。或以世尊居下也。

  经云。薄伽梵住如来加持者。薄伽梵即毗卢遮那本地法身。次云如来。是佛加持身。其所住处。名佛受用身。即以此身。为佛加持住处。如来心王。诸佛住而住其中。既从遍一切处加持力生。即与无相法身。无二无别。而以自在神力。令一切众生。见身密之色。闻语密之声。悟意密之法。随其根性分种种不同。即此所住名加持处也。次又释叹加持住处。故云广大金刚法界宫。大谓无边际故。广谓不可数量故。金刚喻实相智。过一切语言心行道。适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中后。不尽不坏。离诸过罪。不可变易。不可破毁。故名金刚。如世间金刚宝。有三事最胜。一者不可坏故。二者宝中之上故。三者战具中胜故。此与释论三种金刚三昧中喻。意大同。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也。此智体者。所谓如来实相智身。以加持故。即是真实功德所庄严处。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宫也。此宫是古佛成菩提处。所谓摩醯首罗天宫。释论云。第四禅五种。那含住处。名净居天。过是以往。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曰大自在天王是也。今此宗明义。以自在加持神心所宅故。名曰自在天王宫也。谓随如来有应之处。无非此宫。不独在三界之表也。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次明妙眷属也。如来在此宫中。为独处耶有眷属乎。故云此中乃有无边眷属常所集会。所谓执金刚等也。梵云伐折罗陀罗。此伐折罗。即是金刚杵。陀罗是执持义。故旧译云执金刚。今谓持金刚。兼得深浅二释。于义为胜。故随文便互为其辞。若世谛常途所表。则云生身佛。常有五百执金刚神。翌从侍卫。然此宗密意。伐折罗是如来金刚智印。如是智印其数无量。能持此者亦复无边。所以然者。心王所住之处。必有尘沙心数。以为眷属。今者心王毗卢遮那。成自然觉。尔时一切心数。无不即入金刚界中。成如来内证功德差别智印。如是智印。唯佛与佛乃能持之。约菩提义。即有无量无边金刚印。约佛陀义。即有无量无边持金刚者。由此众德。悉皆一相一味到于实际。故名集会。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满。即不名一切集会也。然以自在神力所加持故。即从心王毗卢遮那。现加持尊特身。尔时无量法门眷属。一一皆现执金刚身。显发如来威猛大势。譬如帝释。手执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各从一门。持大空之战具。能坏众生无相之烦恼。故以相况也。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者。大众已集。应有说法处。故次明所住楼阁及师子座也。信解者。始从真正发心乃至成佛。于是中间通名信解地。梵云微吃哩抳多。是踊跃义。游戏义。神变义。谓从初发心以来。深种善根。起种种愿行。庄严佛土。成就众生。恒殊胜进。不休息故。即是超升腾跃义。如人掉动鼓舞。能以善巧三业。普悦众心。故此腾跃。即名游戏。如是游戏。即是菩萨自在神通。言毗卢遮那本行菩萨道时。以一体速疾力三昧。供养无量善知识。遍行无量诸度门。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能得如是如来智宝之所集成。秘密庄严法界楼观。于一切实报所生最为第一。犹如真陀摩尼为诸宝之王。故曰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也。其高无穷。当知广亦无际。以边不可得故。亦复无中。此是遍一切处身之所住处。当知如是楼观。亦遍一切处也。次明楼观庄严之相。犹如有人以种种杂色金刚。严饰金刚。然其体性无有差别。今亦如是。还以如来种种功德宝王。间饰楼阁宝王。何以故。更无有法出如是宝性故。然此第一寂灭之相。以如来加持神力。令应度者随诸法门表像。若可见闻触知。即以此为门而入法界。如善财童子。入弥勒宫殿因缘。此中应广明菩萨之身为师子座者。上说金刚法界宫。即是如来身。次云大楼阁宝王。亦即是如来身。今云师子座。当知亦尔。所以云菩萨身者。谓本行菩萨道时。次第修行地波罗蜜。乃至第十一地。当知后地。即以前地为基。故云如来以菩萨身为师子座。释论云。譬如师子于众兽中。独步以无畏。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故名人中师子。其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今此宗明义。言师子者。即是勇健菩提心。从初发意以来。得精进大势。无有怯弱。犹如师子随所执缚。必获无遗。即是自在度人无空过义也。若浅略释者。言诸菩萨深心敬法。乃至以身荷戴佛。师子座。故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也。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乃至金刚手秘密主。如是上首。十佛刹微尘数等持金刚众俱。及普贤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除一切盖障菩萨等。诸大菩萨前后围绕。而演说法者。次明同闻众也。问曰。佛所说经。何故先明住处眷属耶。答曰。譬如国王若有政令。必先出居外朝制断刑赏。时史署记云。某时王在某处。与某甲大臣等集议。有如是教命。欲令境内信伏行之不疑故。法王亦尔。将说大法。必于大眷属菩萨众中令作证明。以是因缘闻者生信。由信心故。能入如是法中。修行得证。倍复生信。故先列众也。虚空无垢执金刚者。即是菩提心体。离一切执诤戏论。如净虚空无有障翳。无垢无染亦无分别。如此之心。即是金刚智印。能持此印。名虚空无垢执金刚也。复次虚空游步执金刚者。游步是不住义。胜进义。神变义。以净菩提心。于一切法都无所住。而常进修万行起大神通。故曰虚空游步。复次虚空无垢执金刚。即阿字门平等种子。修无住行。譬如种殖方便根牙渐生。故次明发行金刚印也。第三虚空生执金刚者。如萠芽已生。四大时节为缘。虚空不碍念念滋长。菩提心亦复如是。以无所得为方便。万行为缘。得真实生者。所谓大空生。故名虚空生。第四被杂色衣执金刚者。如萌芽增长。茎叶花。实渐次滋繁。菩提心树王万德开敷。亦复如是。故云具种种色。复次以种种法界色。染此无垢菩提心。成大悲漫荼罗。故名被杂色衣。第五善行步执金刚者。此善字。梵云毗质多罗。有端严义。种子义。譬如已得果实。复还为种子也。善行步者。即是诸佛威仪。谓善知时宜可度不可度等种种通塞。以身口意方便。俯应群机。曲中规矩。皆成佛事。故以为名也。第六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者。谓住一切佛平等性也。谓因果自他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入此如实智中。究竟平等。同一实际。能持此智印。故以为名也。然上来五句。亦皆是如来真实功德。无深浅之殊。为欲分别令易解故。作次第说耳。第七哀愍无量众生界执金刚者。此哀愍亦名救度。谓已住平等法性。自然于一切众生。发同体悲愍之心。诸众生界无量故。如是大悲亦无限量。此是如来一功德。故能持者。因以为名。第八那罗延力执金刚者。已发哀愍之心。若具大势。则能救护。故次明也。经中挍量六十象力。不如一香象力。乃至末后那罗延力最胜。佛生身一一毛孔。皆等那罗延力。故以喻法界身那罗延力。第九大那罗延力执金刚者。谓持秘密神通力也。如一阐提必死之疾。二乘实际作证已死之人。诸佛医王明见如来性故。则能必定师子吼。于救疗因缘。心不怯弱。诸菩萨尚不能尔。故复明不共一切摩诃那罗延力。第十妙执金刚者。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犹如醍醐融妙已极。不可复增。常不变易。无间无杂。如来亦尔。一切功德。悉皆无比无上。诸有所作。亦唯为此一事因缘。故名妙执金刚。第十一胜迅执金刚者。胜谓大空。大空即是遍一切处。故能起速疾神通也。住此乘者。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故名胜迅。第十二无垢执金刚者。即是离一切障菩提心也。譬如真金体性纯净。若种种练冶众宝磨莹倍复光明。则知初质。尚与微垢共住。能持此毕竟净金刚印。因以为名。十三刃迅执金刚者。此刃字。梵文是忿中之忿利中之利。义翻犹如刀刃也。持此金刚利智。一切难断处悉断。难灭处悉灭。故以为名。十四如来甲执金刚者。如来甲所谓大慈。由此严身故。摄护众生施作佛事。不为一切烦恼所伤无能降伏俎坏之者。故以为名。十五如来句生执金刚者。句名住处。即大空生也。诸佛自证功德。从如来性生。此加持身。从如来自证功德生。以不离阿字门故。名如来句生。十六住无戏论执金刚者。所谓住大空慧也。谓观缘起实相。无生无灭不断不常。亦非去来一异。是处诸戏论息。法如涅槃。持如是智印。故得以为名也。十七如来十力生执金刚者。谓佛方便智。如是妙权从何处生。谓从如来十智力生。持如是印。故得以为名也。十八无垢眼执金刚者。即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能持如是金刚印。故以为名。十九金刚手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然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菩萨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如是上首十佛刹微尘数等持金刚众俱者。若具存梵本。于列名下。一一皆有多声。应云虚空无垢等。虚空游步等。乃至秘密主等。所以然者。此等上首执金刚。一一皆有无量眷属部类。大本当具存耳。然统其纲要。则枝末随之。于宗通之用。不足为阙。所云十佛刹微尘数者。如来差别智印。其数无量。非算数譬喻之所能知。且以如来十种智力。各对一佛刹微尘。以表众会之数。世界海世界性。及一佛刹义。如释论中广明。然此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身。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殷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次列菩萨众。以四圣者而为上首。前明诸执金刚。一向是如来智印。今此菩萨。义兼定慧又兼慈悲。故别受名也。亦是毗卢遮那内证功德。如执金刚有十佛刹微尘数众。当知诸菩萨。法门相对。亦有十佛刹微尘众。以加持故。各得从法界一门。现为一善知识身也。又般若释论。生身佛成道时。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舍利弗目建连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今谓佛加持身亦复如是。诸执金刚各持如来密印。名内眷属。诸菩萨大悲方便普门。摄受无量众生。辅佐法王。行如来事。名大眷属。故大品云。欲为诸佛内眷属。欲得大眷属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也。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慈氏菩萨者。谓佛四无量心。今以慈为称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家。故曰慈氏。上云普贤。是自证之德。本愿已满。欲化众生令得此道。故次明之。妙吉祥菩萨者。妙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室利翻为吉祥。即是具众德义。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言以大慈悲力故。演妙法音。令一切闻。故次弥勒明之。除一切盖障菩萨者。谓障为众生种种心垢。能翳如来净眼。不能开明。若以无分别法。灭诸戏论。如云雾消除日轮显照。故曰除盖障。如来诸有所作。悉皆为此一事因缘。故次妙音明之。复次行人。虽学般若波罗蜜。若无禅定。犹如盲者虽遇日光。无所能为。故次文殊妙慧。明除盖障三昧也。此四菩萨。即是佛身四德。有所偏阙。则不能成无上菩提。是故列为上首。以统尘沙众德。诸大菩萨者。具出梵文。应云摩诃菩提萨埵。释论云。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是人尽欲得诸佛功德。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萨埵。复次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转。大勇心故。多众生中。起大慈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处。故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大邪见大爱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为摩诃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哆。此索哆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就逾伽宗。萨埵略有三种。一者愚童萨埵。谓六道凡夫。不知实谛因果。心行邪道修习苦因。恋着三界坚执不舍。故以为名。二者有识萨埵。即二乘也。才觉知生死过患。自求出离。得至涅槃。着保化城兴灭度想。于如来功德。未生愿乐心。故以为名。三者菩提萨埵。无上菩提。出过一切臆度戏论种种过失。是一向纯善白净微妙不可譬类之义。即是众生本性不思议心也。能忍如是成道事。愿乐修行坚固不动。故名菩提索哆。于如是人中功业最大。堪能转授一切众生。故名为摩诃萨埵。此等大众。前后围绕大日世尊。以无量身口意供养恭敬。为听法故。次明群机嘉会之时所同闻法。即经所谓越三时如来之日加持故。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也。然此经流布阎浮提。略有十万偈。若十物刹微尘大众。各各广演身口意差别法门。则无限量。此说法时分。复当云何。故结集者云。尔时住于佛日而演说法者也。如世间时分。则有过去未来现在。长短劫量种种不同。且约日行四天下。一周昼夜各有初中后分。乃至三十时等。刹那不住代谢相推。以净眼观之。三际之相了不可得。无终无始亦无去无来。即此实相之日。圆明常住湛若虚空。无有时分修短之异。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于无量劫。谓如食顷。或演食顷以为无量劫。延促自在咸适众机。无定相可得。故云如来日也。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句者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论是进行义住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今就此宗。谓修如是道迹。次第进修。得住三平等处。故名为句。即以平等身口意秘密加持。为所入门。谓以身平等之密印。语平等之真言。心平等之妙观。为方便故。逮见加持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名为平等句。一切众生皆入其中。而实无能入者无所入处。故名平等。平等法门。则此经之大意也。时彼菩萨普贤为上首。诸执金刚秘密主为上首。毗卢遮那如来加持故。奋迅示现身无尽庄严藏。乃至有情类业寿种除。复有牙种生起者。谓将说此平等法门。故先以自在加持感动大众。悉现普门境界秘密庄严。不可思议未曾有事。因彼疑问而演说之。则闻者信乐倍增。深入语义。如法华序分。从地踊出品因缘。此中当广说之。复次普贤秘密主等。上首诸仁者。即是毗卢遮那差别智身。于如是境界。久已通达。然此诸解脱门所现诸善知识。各引无量当机众。同入法界漫荼罗。为饶益此初入法门实行诸菩萨故。如来加持。奋迅示现大神通力也。如师子王将欲震吼。必先奋迅其身。呈现材力然后发声。如来亦尔。将欲必定师子吼。宣说一切智门。故先奋迅示现无尽庄严藏。所谓庄严者。谓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仪。如是威仪。无非密印。从一平等语。普现一切音声。如是音声。无非真言。从一平等心。普现一切本尊。如是本尊。无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业差别之相。皆无边际不可度量。故名无尽庄严也。如来秘密慧经云。除盖障菩萨于法会中。欲知佛身量故。令大目揵连寻之。目连上至梵宫。犹睹如来若对目前。佛身威仪说法音声。与本无异。乃至尽其神力。往诣他方佛土。亦不异梵宫。尔时除盖障菩萨及以目连。不能测故。自往观察。过十方各如恒河沙世界。皆见如来。不起于座而演说法。乃至周极十方尽其神通势力。亦复如是。然后还归。方见除疑天女。去佛不远见入于三昧。便作是念。我闻此天女。通达无量三昧门。我当观之。今住何定也。又尽心力观之。不测其心所行之处。聚集无量天鼓。一一皆如须弥山王。以神力同时发声。欲令出定而不能得。乃至佛言。我未发菩提心时。是天女已能住此三昧。即是无边际义也如是毗卢遮那。普于十方一切世界。一一皆现佛加持身。是一一身。各有十佛刹微尘数等。菩萨金刚大众。此诸大众诸根相好。亦复无边如胡麻油。遍满法界于中无空隙处。又如国王有大库藏。若须示人。则自在开发而陈布之。故曰庄严藏也。复次此诸大众。但以佛威神力故。得见如是不思议境界。如来若舍加持。即不现前。非其自心限量之所能及。如行者内修般舟三昧。外蒙神力护持。能以父母生身见十方佛。如晴夜光无云仰睹众星。听闻法音了了无碍。然此境界。由行者心净故生耶。由佛加护故生耶。若由内心。即是从自性生。若由佛力。即是从他性生。悉皆不异外道论义。以自他无故。和合亦无。又复非无因缘而得成就。何以故。内因外缘随有所阙。即不现前故。当知如是庄严之相。显时无所从来。隐时亦无所去。毕竟平等不出于如故。经云非从毗卢遮那佛身或语或意生。一切处起灭边际不可得。而毗卢遮那一切身业。一切语业。一切意业。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说真言道句法。此转释佛庄严藏。所以无尽无边际者。以不异如来遍一切处常住不灭之身也。虽常无起灭。而能以一切三业。普于十方三世一切时处。说最实道教化群生。轨匠其心令至佛道。

  经云。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所谓初发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满足。缘业生增长有情类业寿种除。复有牙种生起者。又广前相。言非但示现佛身。充满十方一切世界。所现金刚菩萨等身。亦复遍一切处也。且如十佛刹微尘数。诸执金刚菩萨等。身口心印差别不同。如是一一本尊像类眷属。皆如毗卢遮那。充满十方一切世界。如因陀罗网互不相妨。今略举三圣者。以为称首也。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如法身门。寂灾方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故特言之。所云等者。乃至诸天八部五通神仙。以外现漫荼罗之所表示。例可知也。如是等种种因缘无数方便。普门应现教化群生。虽深浅不同粗细有异。然究其实事。无非秘密加持。各能开示如来清净知见。若离如是实相印。余皆爱见所生。与天魔外道作诸营侣。岂得名为清净句义耶。次又释言所谓清净句者。即是顿觉成佛神通乘也。若余乘菩萨。志求无上菩提。种种勤苦不惜身命。经无数阿僧祇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今此真言门菩萨。若能不亏法则方便修行。乃至于此生中逮见无尽庄严加持境界。非但现前而已。若欲超升佛地即同大日如来。亦可致也。复次行者。初发心时得入a 阿字门。即是从如来金刚性生牙。当知此牙一生。运运增进更无退义。乃至成菩提。无行可增。然后停息。故云次第此生满足。此中次第者。梵音有不住义精进义遍行义。谓初发心。欲入菩萨位故。于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尔时以无所住进心不息。为满第二地故。复依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第三地。尔时以无所住进心不息。为满第四地故。复依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入五地。如是次第。乃至满足十地。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觉。若于异方便门开显密意。亦皆不离如是宝乘也。缘业生者。谓为有情痴爱因缘。造身口意种种虚妄不清净业。乘如是业生六趣身。增长轮回备受诸苦。今修平等三业清净慧门。一切蕴阿赖耶业寿种子。皆悉焚灭。得至虚空无垢大菩提心。一切如来平等种子。从悲藏中生法性牙。乃至茎叶华果遍满诸法界。成万德开敷菩提树王。然以四不生义观之。都无所起亦无起处。当知此生。即是大空生也。故云有情类业寿种除复有牙种生起。复次如来所现。十佛刹微尘数等。诸善知识及法界门。假令次第观听。则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可周遍。以佛日加持故。于会坐之顷皆悉现前。即是将说此经。示不可思议神通瑞相也。如文殊师利。睹见白豪所照万八千土。诸菩萨种种因缘。皆是行菩萨道。即知诸佛。将欲开权显实说法华经。当知金刚手等。亦复如是普见加持世界。唯说平等法门。即知如来。将演遍一切乘自心成佛之教。故下文所问。乘此而生也。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乃至如是智慧。以何为因。云何为根。云何究竟者。如来自证之智。设以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前云奋迅示现无尽庄严藏者。皆外用之迹耳。智者见其条末。则喻其宗本。如观象迹超绝众群。其所踊践倍复深广。虽不睹其形。当知此象。身力必大。又如迅雷澍雨。能令鸟兽震死。百川奔涌坏山襄陵。虽不测其本。当知此龙威势必大。今诸大众亦复如是。以观如来无尽身口意。能一时普应法界众生。妙合根宜曲成佛事。则知如来智力。必于一念。普鉴群机本末因缘究竟无碍。照俗之权尚尔。其契实之境界。当复云何。若法不然。则有微迹可寻。我已尽睹然。不知是法从何得之。故执金刚手因众会疑心。而问佛言。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此一切智智也。梵本云怛他揭多者。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梵本云阿罗诃者。阿罗是烦恼。诃是害义除义。释论谓之杀贼。佛以忍进铠甲。乘持戒之马。定弓慧箭。外破魔王军。内灭烦恼贼。故以为名。又阿名为不。罗诃名生。谓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矣。无明壳皮脱故。复次阿罗诃。是应受供养义。以有如是功德故。应受天人最上供养。故以为名也。梵本云三藐三佛陀者。三藐名正。三名遍。佛陀名知。故曰正遍知也。释论云。若有人言何以故。但佛如实说如来如去故。应受最上供养耶。以佛得正遍智慧故。正名诸法不动不坏相。遍名不为一法二法。故以悉知一切法无余。是名三藐三佛陀。然此宗中。佛陀名觉。是开敷义。谓由自然智慧。遍觉一切法。如盛开敷莲华无有点污。亦能开敷一切众生。故名佛也。梵云萨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智。释论云。萨婆若多者。即一切智。一切谓名色等无量法门。各摄一切法。如是无量三四五六等。乃至阿僧祇法门摄一切法。是一切法中。一相异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缘各各果报。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种尽遍知解。是名萨婆若。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实际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庵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授决之时。即应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方名佛耶。又如目睹世人。为刀杖所伤。虽复信其受苦无可疑惑。然种种令说终不证知。若自身触受乃得明了耳。问意言。云何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觉之慧。云何得此慧已。能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种种方便道。宣说一切智智。所谓安立无量乘。示现无量身。各各同彼言音。住彼威仪。而此一切智道。犹同一味。所谓如来解脱味。此妙方便。复云何而得也。此中种种趣者。梵云娜衍亦名为行亦名为道。下云大乘道等义同也。毗婆沙说有五道。摩诃衍人多说六道。如是广衍。乃至此世界中。已有卅六俱胝众生趣。何况十方一切世界耶。性欲者。欲名信喜好乐。如孙陀罗难陀好五欲。提婆达多好名闻等。乃至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大迦叶好头陀。舍利弗好智慧。离波多好坐禅。优婆离好知毗尼。阿难好多闻等。当广说之。性名积习。相从性生。欲随性作行。或时从欲为性。习欲成性。性名染心。染心为事欲名随缘起。是事释论中具明。种种方便道者。龙树云。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而所用有异。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今毗卢遮那亦复如是。能以遍一切处真金智体。造种种乘。复次此中问意。即是发起大悲胎藏漫荼罗也。于萨婆若平等心地。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种法界圆坛。此一一本尊身语心印。皆是一种差别乘也。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为说瞿昙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毗卢遮那身也。如是或现佛身说种种乘。乃至现非人身说种种乘。随类形声。悉是真言密印。或久或近。无非毒鼓因缘。故经云。皆同一味所谓如来解脱味也。所以然者。一切众生色心实相。从本际已来。常是毗卢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时。强空诸法便成法界也。佛从平等心地。开发无尽庄严藏大漫荼罗已。还用开发众生平等心地。无尽庄严藏大漫荼罗。妙感妙应。皆不出阿字门。当知感应因缘所生方便。亦复不出阿字门。譬如大海中。波涛相激迭为能所。然亦皆同一味。所谓咸味也。复次执金刚承佛神力。为欲发起大悲胎藏秘密方便故。复说五种譬喻。所谓虚空地水火风也。初句云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无分别无无分别。如是一切智智。离一切分别。无分别无无分别者。如此即是毗婆沙义。虚空无过无德。今如来智身。离一切过万德成就。云何得相喻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以况大空耳。此中相况有三义。一者虚空毕竟净故。二者无边际故。三者无分别故。一切智心性亦如是。故以世间易解空。譬难解空也。初云离一切分别。梵云劫跛。次云无分别者。梵云劫跛夜帝。所以重言。是分别之上更生分别义。例如寻伺。略观时名寻。谛察名伺。又如眼识生时有粗分别。次意识生是细分别。旧译或云。以劫跛为妄执。喻意云。犹如虚空以无妄执分别故。无分别亦无无分别也。又如虚空离种种显形色相。无所造作。而能含容万像。一切草木因之生长。有情事业依之得成。佛智虚空亦复如是。虽离一切相常无分别起作。而无量度门种种妙业。皆得成辨。故以为喻也。第二句云譬如大地一切众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修罗依者。如世间百谷众药卉木丛林。随其性分无量差别。皆从大地而生根牙。乃至茎叶花果次第成就。为一切众生作依止处。而养育之。亦不作是念。我今荷负一切世间。不念恩德无有劳倦。增之不喜减之不忧。深广难测不可倾动。一切智地亦复如是。大悲漫荼罗一切种子之所出生。即此诸乘无量事业所依止处。于生死涅槃其心平等。世间八风不能动摇。以如是等少分相似故。以为喻也。第三句云譬如火界烧一切薪无有厌足。如是一切智智。烧一切无智薪无厌足者。譬如火种。假使积薪充满世界。皆如须弥山王。次第焚之无有怯弱。不作是念。我当烧尔所薪。不烧尔所薪。炽然不息胜进无厌。要所焚尽已。然后随灭。如来智火亦复如是。烧一切戏论烦恼薪尽。乃至缘待皆尽。即此慧光亦无所依。复次如世间之火。贵贱所同用。能于暗夜而作照明。迷惑颠坠者咸得正路。又悉能成就一切诸物。如是一切智火。圣者异生平等有之。于无始大夜之中。令诸行人见如实道。次第成就一切佛法。故以为喻也。第四句云譬如风界除一切尘。如是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诸烦恼尘者。如大风起时。烟云尘雾一切消除。大虚澄廓三辰炳现。蔚蒸热恼众生皆得清凉。能使卉木丛林开荣增长。亦能摧坏一切物类。又如风性遍无所依。自在旋转无能挂碍。如来慧风亦复如是。涤除一切障盖烦恼游尘。令证涅槃清凉法性。又复能令一切世出世间善法增长。摧坏无明大树。拔其根本。而此无障碍力。都无所依。故以为喻也。第五句云譬如水界。一切众生依之欢乐。如是一切智智。为诸天世人利乐者。如水大从高赴下多所饶益。能润草木而生华果。又复本性清洁无垢无浊。悉能满足饥渴众生。洗诸滓秽蠲除热恼。澄深难入不可测量。于坑陷之处性皆平等。如来智水亦复如是。从真法界流趣世间。润诸等持生助道法。成大果实利益群生。体无烦恼故清洁。能离诸惑故无垢。一相非异故无浊。诸有得之思愿尽息。获清凉定洗除尘劳。湛寂难思。证平等性。故以为喻也。复次金刚手说此五喻。即是发起下文五字义也。a 阿字门为地。va 嚩字门为水。ra 啰字门为火。ha 诃字门为风。kha 佉字门为空。又如世间种子。地水火风为缘。虚空不碍。然后得生。随阙一缘终不增长。一切智性如来种子。亦复如是。即用一切智门五义。自为众缘。能至菩提常住妙果。所谓不可思议不生不灭之因缘也。金刚手观知如来独一法界加持之相。心所惟忖。必知将说如是法门故。先喻其功德。发起大会生解之机。然后问佛。如是智慧。以何为因。云何为根。云何为究竟耶。从此已后。如来智印即定其心。广分别说。例如弥勒菩萨。睹佛神通之瑞。即时愤愤悱悱心有所存。为说是道场所得法。为授菩提记。文殊发挥名体。指云妙法莲华。然后如来印以实相。乘机演说。令动执之徒得离疑网。譬如春阳之始萌种甲坼。雷风鼓动时雨润洒。得离莩壳苗能出生。若无机之人。虽则遇际会。不能发起深益也。毗卢遮那佛。即告持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执金刚。善哉金刚手。汝问吾如是义。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今说之。乃至诸法无相。谓虚空相者。以执金刚手秘密主。预测如来加持深意。又能发起时众。作生解因缘。仰测圣心。不失机会。故重言善哉善哉。我观一切天人沙门婆罗门。乃至浅行诸菩萨。无能于世尊前。发如是问者。所以者何。以此三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秘密神力甚深之事故。复叹言善哉金刚手。汝能问吾如是义也。以如来善哉言音所加持故。尔时金刚手。无量功德倍增。复明于所受法终无漏失。次即诫言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今说之。亦为未来弟子。明此嘱耳。深心受法之仪式也。故释论云。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听法。若无是相。则不能解。如说。偈云。听者端身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及无尽意经。用心听法有二十三句功德。广说之。

  经云。佛告金刚手。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者。犹如世间种子。籍四大众缘。故得生根如是次第。乃至果实成熟名为究竟。然以中智观之。毕竟不生不灭。是故因果义成。若法不然。有生灭断常之相。则堕於戏论。皆悉可破。因果义不成也。今行者观心实相。亦复如是。出过一切戏论如净虚空。于内证所行得深信力。萨婆若心坚固不动。离业受生成就真性生。万行功德从此增长。故曰菩提心为因也。此菩提心。为后二句因。若望生死中所殖善根。则名为果。以睹佛法前相故。譬如有人闻善知识言。汝今宅中自有无尽宝藏。应自勤修方便而开发之。可使周给一国常无匮乏。彼人闻已即生谛信。如说而行。乃至施功不已渐见前相。尔时于宝藏功德。离疑惑心。堪能发起殊胜加行。故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释论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梵天王请转法轮时。佛说偈言。我今开甘露味门。若有生信者得欢喜此偈中。不言施戒多闻忍进禅慧人能得欢喜。独说信人。佛意如是。我第一甚深法微妙。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不动不倚不着无所得法。非一切智人则不能解。故以信力为初。非由慧等而能初入佛法。为令如是净信心坚牢增长经中次说大悲为根。根是能执持义。犹如树根执持茎叶花果。使不倾拔也。梵音谓悲为迦卢拏。迦是苦义。卢拏是剪除义。慈如广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秽。故此中云悲。即兼明大慈也。且如行者修供养时。若奉一花或涂香等。即以遍一切处净菩提心。兴供养云普作佛事。发起悲愿回向群生。拔一切苦施无量乐。由自善根。及与如来加持法界力故。所为妙业皆得成就。即是普于一切智地。乃至无余有情界。皆悉生根也。随行者以无住心所修万行。即由大悲地界所执持故。大悲火界所温育故。大悲水界所滋润故。大悲风界所开发生故。大悲虚空不障碍故。尔时无量度门任运开发。由如牙根枝叶次第庄严。即是于一切心法。具足因缘之义也。方便为究竟者。谓万行圆极无可复增。应物之权究尽能事。即醍醐妙果三密之源也。又净菩提心者。犹如真金。本性明洁离诸过患。大悲如习学工巧。以诸药物种种练冶。乃至镜彻柔软屈申自在。方便如巧艺成就。有所造作随意皆成。规制中权出过众伎故。其得意之妙难以授人也。如摩诃般若所明。六度十八空三昧道品总持门等。皆入大悲句中。即彼万行所成一切智智之果。说名方便。由内具方便故。方便之业即是利他。是以梵音邬波娜。亦名发起。如从种子生果果还成种。故以为名也。

  经云。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即是开示如来功德宝所也。如人虽闻宝藏发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无由进趣。故复指言如上所明。第一甚深微妙之法。乃至非一切智人则不能解者。此法从何处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证知。是名成菩提。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得。问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众生轮回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实知故。所谓愚童凡夫。若闻是法少有能信。识性二乘。虽自观察未如实知。若如实自知。即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譬如长者家穷子。若自识父时。岂复是客作贱人耶。尔时行者。正知心实相故。见一切法悉皆甚深微妙。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不动不倚不着都无所得。毕竟如菩提相。故经复云秘密主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小分无有可得。无上正遍知义。前已说之。此中言小分者。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于从缘生色最为微小。故以为喻。言彼法者。离此无相菩提心。外更无一法也。经中次说因缘云。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无知解者亦无开晓。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者。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毕竟净故。离一切相无动无分别。不可变易不可破坏。以如是等小分相似故。以喻无相菩提心。然是中。复有无量无边秘密甚深之事。实非世间虚空所能遍喻。冀诸学者。得意忘筌耳。又如虚空远离戏论分别。故无知解相无开晓相。诸佛自证三菩提。当知亦尔。唯是心自证心心自觉心。是中无知解法无知解者。非始开晓亦无开晓之者。若分别少分能所犹如微尘。即取法非法相。不离我人众生寿命。岂得名为金刚慧耶。复次经中自转释。言何以故菩提无相故。如释论云。佛智慧清净故。出诸观上。不观诸法常相无常相。有边相无边相有去相无去相。有相无相。有漏相无漏相。有为相无为相。生灭相不生灭相。空相不空相。常清净无量如虚空。是故佛智无碍。若观生灭者。不得观不生灭。观不生灭者。不得观生灭。若生灭实。不生灭不实。若不生灭实。生灭不实。如是等诸观皆尔。以如是净菩提心。出过诸观离众相故。于一切法得无挂碍。譬如虚空之相亦无相故。万像皆悉依空。空无所依。如是万法皆依净心。净心适无所依。即此诸法。亦复如菩提相。所谓净虚空相。故经复云。秘密主诸法无相谓虚空相也。尔时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谁寻求一切智。谁为菩提成正觉者。谁发起彼一切智智。佛言。秘密主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净故。乃至无量功德皆悉成就。时执金刚闻佛所说义。萨婆若慧唯是自心。乃至无有少法出此心者。为未来众生断疑惑故。而问佛言。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此中谁为能求谁为所求。谁为可觉谁为觉者。又复离心之外都无一法。谁能发起此心。令至妙果者。若法无有因缘。而得成者。一切众生。亦应不假方便自然成佛。故佛答言秘密主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净故。虽众生自心实相。即是菩提。有佛无佛常自严净。然不如实自知。故即是无明。无明所颠倒取相故。生爱等诸烦恼。因烦恼故。起种种业入种种道。获种种身受种种苦乐。如蚕出丝无所因。自从已出而自缠裹。受烧煮苦。譬如人间净水。随天鬼之心。或以为宝或以为火。自心自见苦乐。由之当知离心之外。无有法也。若瑜伽行人。正观三法实相。即是见心实相。心实相者。即是无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虽复离诸因缘。亦非无因而得成就也。复次世尊欲令众生如实知自心故。更以方便分别演说。所以然者。若但言自心不生不灭。以无所因故义则难解。故先示其着处。经言心不在内不在外。及两中间心不可得。如摩诃般若。以无量门入诸法实相。今欲举其宗要。但观内外十二处。即摄一切法也。行者心无始来。多于内法取着心相故。先于内六处。以即离相等方便。一一谛观心不可得无生无相无有处所。而作是念。此心或在外耶。复于外六处如实观之。心亦无生相无有处所。犹恐错误更合观之。于两中间亦不可得。即悟此心实性。本自无生无灭。毕竟常净戏论云披。譬如珠力故水清。水清故珠现。定不从余处来也。

  经云。秘密主。如来应正等觉。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红紫非水精色。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不男女者。前约一切法明心实相已。今复约真我明心实相。此宗辨义。即以心为如来应正等觉。所谓内心之大我也。如有一类外道。不了自心故而作是言。我观真我其色正青。余人所不能见。或言正黄正赤。或言鲜白。或言如燕脂色。今义云红紫也。或言我见真我。其相极长极短。乃至如男子相等。唯此是实余皆妄语。然此等众相。悉从缘生无有自性。云何得名真实我耶。对如是种种执故。佛说如来应正等觉非青色等。所以者何。是青相毕竟不生故。则为非青。青实相不坏故。而亦非非青。当知如来应正等觉。无一定相可说。亦不离如是诸相也。如有外道阿阇梨。于黑月夜引诸弟子至大象前而告之言。我于今者示汝真我。时彼众人。或以目睹或以身触。其视形者则言。我今已识。真我其色甚白杭然高大。其触牙者则言。真我如戈。触耳者则言如箕。触足者则言如柱。触尾者则言如索。各随所遇情计不同。虽复更相是非。终不能识其真体。若瑜伽行者。开发心明道时。照见心王如来。如大明中目睹众色。则不生如是诤论也。次云秘密主。心非欲界同性。非色界同性。非无色界同性。非天龙夜叉。乃至人非人趣同性者。亦是对诸妄执。显示自心无变易。故说言此心不与三界同性也。有诸外道计。我性即同欲界。或同色无色界。乃至谓非想处即是涅槃。或言梵王毗纽天等生一切法。然此三界。皆悉从众缘生。求其自性。都不可得。况令心性同于彼性耶。次广分别无量诸众生趣。一一言之。皆不与彼同性。譬如虚空中雨八功德水。一味淳净。随所受之器种种差别故。或辛或酸。或温或浊。然八功德性不与彼同。温解浊息时。清凉如故未曾变异。又如真陀摩尼自无定相。遇物即同其色。然其宝性不与彼同。若与彼同性者。是色随缘生灭时。宝性亦应生灭也。复次世尊将欲开示大悲胎藏生漫荼罗故。先正开示心实相门。何以故。如行者本尊三昧中。说有显形男女等相。及普门示现六趣之身。恐诸行人。不了心因缘生故。于宝王真性而生戏论。故佛说言如来非青非黄。乃至此心不与三界六趣同性。若能如是观察。则不障菩提心也。又经云秘密主。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非见非显现者。前说不在三处。已摄一切法。为未悟者。复一一历法分别。若心不与诸趣同性。为住眼界等耶。乃至住意界耶。若心住眼界者。眼从众缘生故。性相自空无有住处。况复心之实相住在眼中。如眼界者。乃至阴入诸法皆应广说。复次前已破种种外道。今说不住诸法。为破边见声闻故。如犊子阿毗昙中说。譬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象和合有人法。是人法在不可说藏中。说一切有道人言。神人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如兔角龟毛常无。而阴界入实有自性。以如是戏论法故。不识其心。若能观心不住诸法。则心无行处。戏论皆尽也。非见非显现者。如有人言。一切众生本有佛知见性。但无明翳膜除时。自能见理。或有人言。如是常理非可造作。但除缠盖云雾除时。日轮自现。皆以世谛言之耳。若净菩提心。是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云何能见无上菩提。又经中自说因缘。何以故。虚空相心离诸妄执亦无分别。犹如虚空毕竟净法。一切色像无能染污之者。心性亦尔。一切分别无能染污之者。若无分别。即是离一切相也。

  经云。所以者何。性同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菩提。如是秘密主。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此等悲为根本。方便波罗密满足者。如上种种入清净门。皆为发明自心求菩提义。今复结言虚空无垢即是心。心即是菩提。相本同一相。而有三名耳。即此一法界心。虽因缘毕竟不生。而不坏因缘实相。以不生故。则无能所之异。以不坏故。亦得悲为根本。方便波罗密满足。即是究竟不思议中道义也。

  经云。秘密主。我说诸法如是。令彼诸菩萨众。菩提心清净知识其心者。佛已开示净菩提。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无量方便。皆为令诸菩萨。菩提心清净知识其心。如此经者。当知一切修多罗意。皆同在此。如释迦如来所说法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为此三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异辙。故云我说诸法如是。乃至知识其心也。

  经云。秘密主。云何知自心。谓若分段或显色。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识。若我若我所。若能执若所执。若清净若界若处。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世尊前已广说净菩提心如实相。以众生未能得意悬悟。复作方便。说此顿觉成佛入心实相门。亦为决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故。如一切经中。或说诸蕴和合中我不可得。或说诸法从缘生都无自性。皆是渐次开实相门。彼言诸法实相者。即是此经心之实相。心实相者。即是菩提。更无别理也。但为薄福众生。而不能自信作佛。自信作佛者甚为难得。故世尊且令净诸垢障。将护其心。要令时义契合。然后为说即心之印。今经则不如是。直约诸法令识其心。所以为秘要之藏也。初句云谓若分段者。是总举从缘生法。以法待因缘成。必有差别相故。行者当知如是观察。今此分段中何者是心。乃至分析推求都不可得。即知此心。出过众相离诸因缘。以知心性常如是故。尔时一切诸法。自然不异于心也。显色谓青黄等。形色谓方圆等。境界谓六情所对。即六尘也。为令人易解故。复历法观察。今此显形众色中。何者是心。色本非情无觉知相。况于是中有心可得。如显形者。当知一切色尘亦如是。如色尘者。乃至声香味触法亦如是。行者于外尘中心不可得。复观内身五蕴。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求性实尚无所有。况于其中而得有心。如是从粗至细去广就略。乃至现在一念识。亦无住时。又复从众缘生故。即空即假即中。远离一切戏论。至于本不生际。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以心入阿字门故。当知一切法。悉入阿字门也。已说观诸法实相。次明观于我相。故云若我若我所。若能执若所执。若清净。如上于诸阴中。种种方便观心。而不可得。何况我人寿者等法。从本以来但有假名。而于其中有心可得。清净者即外道所计。最极清净处。以为涅槃也。如长爪梵志。不受一切法而受是见。今亦如是。取着观空智慧。而生是清净想。即于如是想中。正观自心无有生处。得入真净菩提心也。以上广对五阴。次复说十八界十二处。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阴界入义。阿毗昙中广明。此三法已摄一切法。复云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即是摩诃般若等中。历法广明者是也。如于阴界入分析求心。心不可得。当知六度万行。乃至一切总持三昧门中。种种求心亦不可得。以心不可得故。是心常乐我净非常乐我净等相。亦复如是不可得也。复次如声闻人。初观阴界入时。即阴求我离阴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尔时于八直道中。远尘离垢正法眼生。真言门菩萨亦如是。初观阴界入时。即阴求心离阴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故即时悬悟自心本不生际。于如来知见大菩提道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若不作如是方便先从着处观之。而但言是心遍一切处毕竟无相。则一切众生无由悟入。当知此观。最为秘要法门也。如余远离方便诸菩萨。渐次修习戒定智慧。于无量劫。以种种门观人法二空。犹未能远离心之影像。今真言行者。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人法戏论净若虚空。成自然觉不由他悟。当知此观。复名法明道顿悟法门也。

  经云。秘密主。此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菩萨住此修学。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者。入佛智慧。有无量方便门。今此宗。直以净菩提心为门。若入此门。即是初入一切如来境界。譬如弥勒。开楼阁门内善财童子。是中具见无量不思议事。难以言宣。但入者自知耳。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普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萨住此道时。从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皆悉清净除灭。譬如有人。暗中为利宝所伤。谓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执着。便成毒气遍入支体。垂欲命终时。有良医诊之。晓其本末。即时引至伤处。以明灯照之。犹见所伤之宝。有血涂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气亦除。分别玩好之具而生喜乐。行人亦复如是。因净菩提心照明诸法故。少用功力。便得除盖障三昧。见八万四千烦恼实相。成八万四千宝聚门。故经次云菩萨住此修学。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若得此者。则与诸佛菩萨同等住。是中障有五种。一者烦恼障。谓根本烦恼。乃至八万四千上中下品障。盖净心及由宿世偏习故。妨碍道机不入佛法。二者业障。谓过去及现在世造诸重罪。乃至谤方等经。是人虽有。得道因缘。以先业障未除故。种种留难不入佛法。三者生障。谓是人若得胜上无难生处。必当悟道。然乘先业更受无暇之身。以报生即为障不入佛法。四者法障。谓此人已得无障生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曾有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闻正法。五者所知障。谓此人乃至遇善知识得闻正法。然有种种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波罗密。如大品魔事中广明。亦是先世。或曾差化道机故喜生此障也。行者已得净除五障三昧。尔时于自心中。常见十方一切诸佛妙相湛然。如观明镜。乃至于诸威仪去来睡寤。皆不离如是佛会因缘。时诸圣者。常以胜妙方便启悟其心。梵音慰喻为决疑网。行者随闻随喜悟已。网障随除。不久成就一切佛法。故云若得此三昧者。即与诸佛菩萨同等住。当知行人。则是位同大觉也。以其自觉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觉大牟尼位。犹如净月虽体无增减。然亦明渐渐增。乃至第十五日。方能动大海潮也。又行者犹与如来共同等住。即能以方便力起五神通。不动本心游诸佛刹。现种种身语意。兴种种供养云。以无尽大愿广修诸度。复由意根净故。次得解无量语言音声陀罗尼。如一世间中三十六俱胝趣。随彼上中下性种类。若干方俗言辞。各各差别。皆晓其旨趣。应以随类之音。如一世界者。一切世界亦如是也。梵本噜多是大声。罗尾多是小声。涅瞿衫者是长声。又兼多声。所以具足言之。欲显总持境界无所不了。对此方文字难以具翻也。以得陀罗尼。故能知一切众生心行。谓如是众生。瞋行偏多而贪性薄。或如是众生。贪行偏多而瞋性薄。乃至通塞之相无量差别如释论道种智中广明。是菩萨。非但意根得知。乃至视听臭触。亦皆互用无碍。又能观彼根缘为除盖障。以种种方便成熟众生。庄严佛土行如来事。当知真言门行者。乃至一生可得成辨也。复次如上所说诸功德。一切众生皆悉如其本性。等共有之。但以无明障盖不自了知。未能起发如是秘密神通之力。今此真言门修行诸菩萨。以见法明道故。即生获除一切盖障三昧。得此三昧故。即能与诸佛菩萨同住。发五神通。以五神通故。获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获此陀罗尼故。能知一切众生心行而作佛事。以能广作佛事。不断如来种故。则于一切时一切处。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持。犹如婴童始生。父母爱心偏重常不舍离。当知如是诸句。皆悉次第相释也。复次行者。以内具如上功德。外为诸佛护持。是故处于生死而无染着。犹如莲花出水。不为淤泥之所染污。常以四摄方便拔苦众生。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常在无间狱中。身心精进炽然不息。无有退没不辞劳倦。何以故。净菩提心。其性法尔如金刚故。如是极坚固性。即是不从师得。住无为戒。无垢无浊不可破伤。戒者梵云尸罗。是清冷义也。譬如水性常冷。虽遇薪火因缘。则能灼烂诸物。然其自性终不可迁。若除薪息火。自然清冷如本。真言行者亦如是。获除盖障三昧时。心之本性即是尸罗。非造作法不由他得。故言住无为戒也。如声闻净戒。要由白四羯磨众缘具足。方始得生。又须方便守护。如防利刺。一期寿尽。戒亦随亡之。此戒则不如是。世世生处恒与俱生。不假受持常无失犯。又由住斯戒故。实智增明。逮见不思议中道甚深缘起。制止八颠远离二边。故经次云远离邪见通达正见。迦叶亦云自此以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是中慧不正故说名邪见。由凡夫二乘。不能决择正知自心实相。于谛实之理。乃至空谓不空不空谓空。不见古佛所行大菩提路。今此菩萨。以照见心明道故即时无碍智生。于一切法。皆悉现前通达无有错谬。犹如明目者。于日光中睹见种种诸色。虽无量天魔。皆悉化作佛身。各说相似波罗密。终不能动其少分疑网之心。故经次云。复次秘密主。住此除一切盖障菩萨。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满足一切佛法。以如是正见犹若金刚。即是最上坚信解力。依此进修如实巧度故。得诸佛力无所畏解脱三昧。及余无量佛法。皆悉成就也。龙树以为如冶人。以种种方便消融矿石。然后成金。若神通者。能使土木之类即成金体。故云不久勤修便得满足。一切佛法以是菩萨初发心时即名佛故。真实功德不可度量。假使如来。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分别演说犹不能尽。故佛言。取要言之。是善男子善女人。无量功德皆成就也。尔时执金刚秘密主。复以偈问佛。乃至不知诸空。非彼能知涅槃。是故应了知空。离于断常者。如上佛说经之大旨。心实相门略已周备。时金刚手。为令未来众生。具足方便无复余疑故。以偈问佛。请世尊广演其义。是中略有九句。云何世尊说此心菩提生者。即是菩提心生也。如花严诸经。广叹发菩提心功德。今此中。直问心之密印。云何了知此心菩提种子发生。若已发生其性云何。第二句云。复以云何相知发菩提心者。相谓性成于内。必有相彰于外。如般若中广明阿毗拔致相貌。今此中亦问菩提心生时有何相貌也。

  经云。愿识心心胜自然智生说者。是如实叹佛功德。请敷演前二句义。初云识心。是心自觉之智。次又言心。即是心之实相。意明境智俱妙无二无别。故重言之。自然智。即是如来常智。唯是心自证心。不从他悟。言佛既于识心人中。最为第一。必能知此菩提发生及其微相。唯愿说之也。第三句云。大动勇几何次第心续生者。大勤勇。即是佛之异名也。叹德而复发问。有几心次第而得是心也。第四第五句云。心诸相与时愿佛广开演者。问此诸心差别之相。及相续胜进。凡经几时。而得究竟净菩提心也。第六句云。功德聚亦然者。言是心微妙功德。亦愿世尊广开演之。故云亦然也。第七句云。及彼行修行者。次问当以何行。云何修行。而能获得无上悉地。亦可分为二句也。第八第九句云。心心有殊异唯大牟尼说者。谓众生异熟识心。与瑜伽行者殊异之心。亦愿世尊分别广说。牟尼者是寂默义。言佛身语心。皆究竟寂灭过语言地。以对二乘小寂不可为譬故。云大牟尼也。阿阇梨言。如是九句。或可分为十句从此以后迄至经终。皆是如来酬九问之意。广分别说。然佛观当时众会。务令得意求宗。或后问先答文无定准。次或转生疑问以尽支流。如下文入大悲藏漫荼罗等。即是答修行句。百字果等。即是答殊异心及功德句。其余随有相应处。皆以类观之。义可知也。次如来答金刚手偈中。善哉佛真子广大心利益者。以从如来种性生。从佛身语心生故曰真子。如前大日世尊。现广大加持境界。今秘密主。亦欲普为如是无量应度众生。使速成大行裂大疑网。同获三平等句无尽庄严故。佛叹言善哉佛子。汝今能以广大心。为利益无量众生故发如是问也。次云胜上大乘句。心续生之相。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识者。略有七义故名大乘。一者以法大故。谓诸佛广大甚深秘密之藏。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大人所乘。二者发心大故。谓一向志求平等大慧。起无尽悲愿。誓当普授法界众生。三者信解大故。谓初见心明道时。具足无量功德。能遍至恒沙佛刹。以大事因缘成就众生。四者以性大故。谓自性清净心金刚宝藏。无有缺减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五者依止大故。谓如是妙乘。即法界众生大依止处。犹如百川趣海。卉木依地而生。六者以时大故。谓寿量长远出过三时。师子奋迅秘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七者以智大故。谓诸法无边故。等虚空心自然妙慧。亦复无边。穷实相原底。譬如函盖相称。以如是七因缘故。于诸大乘法门犹如醍醐淳味第一。故云最胜大乘也。乘名进趣。句名止息之处。故云大乘句也。心续生之相者。虽此心毕竟常净。犹如虚空离一切相。而亦从因缘起。有心相生。犹如大海波浪。非是常有亦非常无。若常有者。不应风飙止息则澄然而静。若常无者。不应风飙才起鼓怒相续。当知是心从缘起故。即是不生而生生而不生。无相之相相常无相。甚深微妙难可了知。诸佛秘密之印。不妄宣示。是故凡夫二乘两种外道。非但不识无生灭心。亦复不识生灭心。故云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识。我今悉开示一心应谛听也。次偈云越百六十心生广大功德。其性常坚固知彼菩提生者。是略答初问。云何即知菩提心生。今佛告言越百六十相续心。即是净菩提心。如有人问云何知此乳中醍醐生。答言若乳酪生熟苏。粗浊变异之相。悉已融妙无复滓秽。当知即是醍醐生也。行者最初开发金刚宝藏时。见是心性如净虚空超诸数量。尔时离因业生。佛树牙生。此牙生时。已遍法界。何况枝叶花果。故云生广大功德。以过心行戏论故。不可破不可转。犹若阎浮檀金。无能说其过恶。故云其性常坚固。若知自心有如是印。当知是菩提生也。次有一偈半。略答菩提心相貌。以世间更无有法。可以表示净菩提心相者。唯除大虚空喻少分相似。故云无量如虚空。譬如虚空。不为烟云尘雾之所染污。其性常住离诸因缘。假使八方大风吹尽世界。亦不能令其动。自本初以来常自寂灭无相。非适今也。心相亦尔。从无始以来本自不生。以本不生故。无有一法能令染污动摇。常住不变永寂无相。故云不染污常住。诸法不能动。本来寂无相。尔时行人。为此寂光所照。无量知见自然开发。如莲花敷。故云无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毗卢遮那心佛现前。故云正等觉显现。梵本云三藐三佛陀菩提现也。佛已略说如是心实相印。若行者与此相应。当知已具坚固信力。然此信力。本从真言门供养仪轨行法。如说修行得至净菩提心。故云供养行修行。从是初发心也。此中供养有二种。一者外供养。二者内供养。下文当应说耳。或有说言。但观心性无相无为。不应种种纷动行菩萨道。此说非也。如以四种不生观矿中金性。虽复在因在果。常自无减无增。若不以方便消融滓秽。则此不生之金无由可得。行人亦复如是。若不以三种秘密方便供养行门。消融百六十心矿石之垢。何以得此净菩提心。龙树阿阇梨中道正观。正以从缘起故。无生义成。而汝谓龟毛兔角为无生。是故堕在失处。又如世人睹真金百练不移。以为妙性穷极。若五通仙人。以诸药物种种练冶。能化土石之类尽为金宝。其有服食之者。住寿长远神变无方。当知真金性中。自有如是力用但世人无秘密方便故。不能得耳。净菩提心亦复如是。若以大悲万行。种种练冶。得成神变加持不思议业。故不应未得谓得。保初心为极果也。

  经云。秘密主无始生死愚童凡夫。执着我名我有。分别无量我分。秘密主。若彼不观我之自性。则我我所生者。以下答心相续义也。欲明净心最初生起之由故。先说愚童凡夫违理之心。无始生死者。智度云。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经中佛言。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乃至菩萨。观无始亦空。而不堕有始见中。愚童义如前说。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其所计我。但有语言而无实事。故云执着我名。言我有者。即是我所。如是我我所执。如十六知见等。随事差别无量不同。故名为分。次释虚妄分别所由。故云秘密主。若彼不观我之自性。则我我所生也。若彼观察诸蕴。皆悉从众缘生。是中何者是我。我住何所。为即蕴异蕴相在耶。若能如是谛求。当得正眼。然彼不自观察。但展转相承。自久远以来祖习此见。谓我在身中。能有所作及长养。成就诸根。唯此是究竟道。余皆妄语。以是故名为愚童也。经云复计有时者。谓计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如彼偈言。时来众生熟。时至则催捉。时能觉悟于人。是故时为因。更有人言。虽一切人物非时所作。然时是不变因。是实有法。细故不可见。以花实等果故。可知有时。何以故。见果知有因故。此时法不坏故常。亦以不观时自性故。而生如是妄计也。

  经云。地等变化者。谓地水火风虚空。各各有执为真实者。或言地为万物之因。以一切众生万物。依地得生故。以不观地之自性。但从众缘和合有故。而生是见。以为供养地者。当得解脱次有计。水能生万物。火风亦尔。或计万物从空而生。谓空是真解脱因。宜应供养承事。皆应广说。

  经云。瑜伽我者。谓学定者。计此内心相应之理。以为真我。常住不动真性湛然。唯此是究竟道离于因果。不观心自性故。如是见生以为真我。但住此理即名解脱也。

  经云。建立净不建立无净者。是中有二种计。前句谓有建立一切法者。依此修行谓之为净。次句谓此建立非究竟法。若无建立所谓无为。乃名真我。亦离前句所修之净。故云无净也。由不观我之自性。有如是见生。广说如上。

  经云。若自在天。若流出及时者。谓一类外道计。自在天是常。是自在者能生万物。如十二门中难云。若众生是自在子者。唯应以乐遮苦。不应与苦亦应但供养自在。则灭苦得乐。而实不尔。但自行苦乐因缘。而自受报。非自在天作。又若自在作众生者。谁复作此自在。若自在自作。则不然。如物不自作。若更有作者。则不名自在。如彼论广说也。计流出者。与建立大同。建立如从心出一切法。此中流出。如从手功出一切法。譬如陶师子埏填无间。生种种差别形相。次云时者。与前时外道宗计少异。皆自在天种类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一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二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之余

  经云。尊贵者。此是那罗延天。外道计此天湛然常住不动。而有辅相造成万物。譬如人主无为而治。有司受命行之。以能造之主更无所尊贵者。故云尊贵。又此宗计。尊贵者。遍一切地水火风空处。昔有论师欲伏彼宗计故。往诣天祠。于彼天像身上。坐而饮食。西方以饮食之残为极不净。皆共忿怒。论师云如所宗。岂非遍一切处地水火风空界相。答言如是。论师言彼即地水火风。我亦如是。以之相入。何所不可而忿怒耶。彼众默然。不能加报。亦由不观我之自性故。生如是妄计也。

  经云。自然者。谓一类外道计。一切法皆自然而有。无造作之者。如莲花生而色鲜洁。谁之所染。棘刺利端。谁之所削成。故知诸法皆自尔也。有师难云。今目睹世人造作舟船室宅之类。皆从众缘而有。非自然成。云何自尔耶。若谓虽有而未明了。故须人功发之。是亦不然。既须人功发之。即是从缘。非自然有也。

  经云。内我者。有计。身中离心之外。别有我性。能运动此身作诸事业。难者云。若如是者。我即无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从因生。皆无常故。若我无常。则罪福果报皆悉断灭。如是等种种论义。至挍量中广明。

  经云。人量者。谓计神我之量等于人身。身小亦小身大亦大。智度云。有计。神大小随人身。死坏时神亦前出。即与此同。然彼宗。以我为常住自在之法。今既随身大小。即是无常。故知不然也。

  经云。遍严者。谓计此神我能造诸法。然世间尊胜遍严之事。是我所为。与自在天计小异。如论中破自在。云自在天何故。不尽作乐人尽作苦人。而有苦者乐者。当知从爱憎生。故不自在。今遍严者。既能造诸福乐。而不能以乐遮苦。何名遍常自在耶。

  经云。若寿者。谓有外道计。一切法乃至四大草木等。皆有寿命也。如草木伐已续生。当知有命。又彼夜则卷合。当知亦有情识。以睡眠故。难者云。若见斩茢还生。以为有命。则人断一支不复增长。岂无命耶。如合昏木有睡眠。则水流昼夜不息。岂是常觉。皆由不观我之自性故。生种种妄见也。

  经云。补特伽罗。谓彼宗计有数取趣者。皆是一我。但随事异名耳。若有从今世趣于后世。是则识神为常。识神若常。云何有死生。死名此处灭。生名彼处出。故不得言神常。若无常。则无有我。如佛法中犊子道人。及说一切有者。此两部。计有三世法。若定有过去未来现在。则同有数取趣者。失佛三种法印。西方诸菩萨。作种种量破彼宗计也。

  经云。若识者。谓有一类执。此识遍一切处。乃至地水火风虚空界。识皆遍满其中。此亦不然。若识神遍常。应独能见闻觉知。而今要由根尘和合。方有识生。则汝识神为无所用。又若识神遍五道中。云何复有死生耶。故知不尔也。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万像。摄之则无所有。舒之则满世间。不同佛法中第八识义也。然世尊密意。说如来藏为阿赖耶。若佛法中人。不观自心实相。分别执着。亦同我见也。

  经云。知者见者。谓有外道计。身中有知者。见者能知苦乐等事。复有计。能见者。即是真我。智度云。目睹色名为见者。五识知名为知者。皆是我计。随事异名也。难者云。汝言能见是我。而彼能闻能触知者。为是我不。若皆是者。六根境界互不相知。一不可作六。六不可作一。若有非我者。是亦同疑。故知根尘和合有所知见。无别我也。

  经云。能执所执。谓有外道言。身中离识心。别有能执者。即是真我。能运动身口意。作诸事业。或有说言。能执者但是识心。其所执境界。乃名真我。此我遍一切处。然内外身受心法性。皆从缘生。无有自性。是中所执能执。执尚不可得。何况我耶。亦由不观我之自性故。作是说也。

  经云。内知外知者。亦是知者别名。分为二计。有计内知为我。谓身中别有内证者。即是真我。或以外知为我。谓能知外尘境界者。即是真我也。

  经云。社坦梵者。谓与知者外道宗计大同。但部党别异故。特出之耳。

  经云。若摩奴阇者。智度翻为人。即是人执也。具译当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类。计人即从人生。故以为名。唐三藏云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云末奴。声转义别。误耳。

  经云。摩纳婆者。是毗纽天外道部类。正翻应言胜我。言我于身心中。最为胜妙也。彼常于心中。观我可一寸许。智度亦云。有计。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名为净色。或如豆麦。乃至一寸。初受身时。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庄。唐三藏翻为儒童。非也。儒童。梵云摩拏婆。此云纳。义别。误耳(此二名是菩提阇梨解)。

  经云。常定生者。彼外道计。我是常住不可破坏。自然常生无有更生。故以为名也。

  经云。声非声者。声即是声论外道。若声显者计。声体本有。待缘显之。体性常住。若声生者计。声本生。待缘生之。生已常住。彼中复自分异计。如余处广释。非声者。与前计有异。彼计声是遍常。此宗悉拨为无。堕在无善恶法。亦无声字处。以此为实也。

  经云。秘密主。如是等我分。自昔以来。分别相应。希求顺理解脱有。经中略与三十事。若随类差别。则有无量无边。如人坐得四禅。即计此法为真实常理。或生是念。我是得禅者。如是等皆是我分相应。例可知也。皆由不观我实相故。但从久远以来相承。祖习此见。各各自谓有大师薄伽梵。一切知见者。以善修瑜伽故。现觉此法。而为世间说之。唯此是究竟道。更无余道。如劫初时。独有一天。先生梵界。而作是念。若更有众生。来与我共住。岂不善哉。时有上界天。命终来生此中。先生者即谓之言。由我念力故。汝得生此。汝即我所生也。然彼亦作是念。是尊能生我等。便相随顺。计为最初有我者。从是以来。谓是梵天王能造世间。如是展转生于异见。不可胜记。希求顺理解脱者。顺理梵音瑜祇。即是古昔修瑜伽行者。谓彼得真解脱是万物之宗。今顺彼行希求解脱。故云然也。已上皆是破坏内外因果违理之心。次明最初顺理之心。顺善即是世间八心也。

  经云。秘密主。愚童凡夫类。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彼思惟此少分。发起欢喜。数数修习。秘密主。是初种子善业发生者。羝羊是畜生中。性最下劣。但念水草及淫欲事。余无所知。故顺西方语法。以喻不知善恶因果愚童凡夫也。世间从久远来。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种种推求而不能得。后时欻然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即是善法。然犹未是佛法中八关戒也。彼由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令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即生少分不着之心。其心欢喜而得安稳。由见此利益故。数数有修习之。即是最初微识善恶因果。故名种子心也。

  经云。复以此为因。于六斋日。施与父母男女亲戚。是第二牙种者。此六斋日。即是智度中。上代五通仙人。劝令此日断食。既顺善法。又免鬼神灾横。如彼广说也。由见止息贪求内获利乐故。欲修习此法令得增长故。于持斋之日舍己财物以与六亲。自念我无守护之忧。而令他人爱敬。获孝义之誉。以见此因果故。转生欢喜。欢喜故。善心稍增。由如从种子生牙也。

  经云。复以此施授与非亲识者。是第三疱种。谓欲成此守斋善法。修习无贪慧舍之心。由数习故善心渐增长复能施与非亲识人见此平等施心功德利益故。尔时善萌倍复增广。犹如牙茎滋盛未生业时。故名疱种也。

  经云。复以此施与器量高德者。是第四叶种。谓已能习行慧舍。藉此为因。渐能甄择所施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胜。我今宜应亲近而供养之。即是慧性渐开。遇善知识之由渐也。

  经云。复以此施。欢喜授与伎乐人等。及献尊宿者。谓慧性渐开。复甄别所施之境。见其利他之益。以伎乐人能化大众。令其欢喜故赏其功。凡如此类众多。是以云等也。尊宿。耆旧多所见闻。及学行高尚世所师范。以其多所遵利故。推诚欢喜而施与之。亦令我施时心倍欢喜故。即是花种也。

  经云。复以此施。发亲爱心而供养之。是第六成果者。谓所习醇熟。非直欢喜而已。复能以亲爱心。施与尊行之人。又由前施因缘。得闻法利。知彼内怀胜德。谓能出离欲等。狎习亲附而供养之。望初种子。即是成果心也。复次秘密主。彼护戒生天。是第七受用种子者。谓已能造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是襄恼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倍复增广贤善。命终而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故曰受用种子也。又云从一种子成百千果实。是一一果实复生若干。展转滋育不可胜数。今此受用果心。复成后心种子。亦复如是。故曰受用种子也。

  经云。秘密主。以此心生死流转。于善友所闻如是言。此是天大。天与一切乐者。若虔诚供养。一切所愿皆满。所谓自在天等。乃至彼闻如是心怀庆悦。殷重恭敬随顺修行。秘密主。是名愚童异生生死流转无畏依第八婴童心。已知尊行之人宜应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有此大天能与一切乐。若虔识供养所愿皆满。即能起归依心也。虽未闻佛法。然知此诸天。因修善行得此善报。又渐信解甄别胜田。复闻佛法殊妙。必能归依信受。故为世间最上心也。问曰。前说自在天等皆是邪计。今复云归依此等是世间胜心。与前有何异耶。答曰。前是不识因果之心。但计诸法是自在天等所造。今由善根熟故。于生死流转中。求无畏依。欲效彼行因冀成胜果。故不同前计也。商羯罗。是摩醯首罗别名。黑天。梵音噜捺啰。是自在天眷属。龙尊。是诸大龙。俱吠啰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离欲无有后妃。从波头摩以下。所谓得叉迦龙。和修吉龙。商佉龙。羯句擿剑龙。大莲花龙。俱里剑龙。摩诃泮尼龙。阿地提婆龙。萨陀龙。难陀等龙。皆是世间所奉尊神也。天仙。谓诸五通神仙。其数无量故不列名。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是第八生死凡夫无畏依也。

  经云。秘密主。复次殊胜行。随彼所说中殊胜住。求解脱慧生等者。谓即此第八无畏依中。复有殊胜心也。既闻如上所说世间诸薄伽梵。宜应供养归依。后遂生心。此诸三宝何者为胜。我当择其善者随顺修行。由前善根力故。随彼所说法中得殊胜住。有求解脱智生。然以未知缘起法故。所有观空智慧不离断常。故曰常无常空。但随顺如是说。而勤修学。此中复有二种。若求解脱智生名殊胜心。已于空法作证名决定心。若离分说之。并前凡有十心也。世尊欲对明出世间观空智慧故。次说言。秘密主。非彼知解空非空义了知断常。虽作非有非无平等观绝诸戏论。然亦不能双离是见。由彼未解正因缘故。然佛法中。以知因缘有故。则离无见。以观自性空故。不生有见。若离有无见者。即不堕断常。若不达如是空义。虽复不著有无离言绝相。终是以分别想。作此无分别心。犹如长爪梵志观诸法实相。不受一切法而受是见。夫真空离于分别。云何分别空耶。若不解空义者。虽复一心精进勤求解脱。非彼能知涅槃。是故佛言。汝欲求涅槃者。应了知缘起之空离于断常也。由彼初种子心减损少分贪垢。即顺少分净心。从此以后斋施渐增。即是净心势力渐得萌动。由此熏习。则能甄择所归依处。有求解脱慧生。若不遇善缘。还从断常空。退入邪见。然其八心种子终不败亡。若闻佛法。但于断常空。令观缘起空即入正道。若是未生种子无机之人。虽种种为说。终不能信解也。又如行者于第八心。求生死无畏依时。若遇善知识。为说三宝真归依处。由彼渐识现世因果故。即能信受。复置是事。如彼修斋时。是人若遇善知识。告言。汝观何利故为此斋施。彼即答言。我观贪求保护因缘有种种忧苦。少欲行施得欢喜安乐住故。时善知识告言。善哉善男子。如佛所说。众生以悭贪故。现世有种种忧苦。命终以此因缘。堕恶趣中。以心离悭贪垢故。现世安乐有大名称。命终生天。后得涅槃。是故汝今更应以胜上心受八斋法。彼闻已。即便信受如说修行。若无机之人。但说世间苦乐皆是自在天造。或地等变化。以时为因。则闻如是八斋少分安净。尚不能信。何况余深事耶。问曰。如是八心最初种子。复以何为因。答曰。由世间自久远以来有善恶之名。种子从是生也。如劫初众生贪食地肥。尔时即以多食者为不善。少食者为善。或有见多食因缘起诸过患。便作是念。我今少食此味常自诫节。不亦善乎。然此众生。亦未识因果后世之报。但展转相承。谓仁义惭愧等以为善法。有能如是行者。世间共称誉之。又如少劫终竟时。众生忽尔发心。知世间恶法过患。更相劝导共行善事。尔时亦无善知识劝导使然。当知皆是自心实相熏习因缘力也。如最初种子。离微尘许心垢时。即显如微尘许净心势力。虽云善种子生。其实即是不生生。以是坚固性故。在众生识心终不败亡。未至自心实际大金刚轮中间。更无住处。离果复成种展转滋长。然亦不出阿字门。故云最上大乘句。心续生之相。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知。法华药草喻品。亦意在于此也。复次行者。归依三宝随顺如来律仪。于一日中受八斋法。由圣戒所防护故。寂静安乐。以安乐故。则信贤圣所行。数数修习。是名初种子。为令此善增长。而修诸善。乃至由戒醇净。决定生天。后至涅槃。是名受用种子。复由亲近善知识故。闻正法利。不起异归依心。是生死流转凡夫。第八真实无畏依。又于此中殊胜住。有求解脱慧生。思惟观察生决定想。从此即发声闻菩提初种子心。皆应准傍前文广分别说。乃至三乘一一地。皆具十心。迄第十地。亦具种子牙疱叶花果等。有求佛地智生。观毕竟空得至金刚际也。尔时金刚手。复请佛言。惟愿世尊说彼心。如是说已。佛告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主谛听。心相。谓贪心无贪心。嗔心慈心。痴心智心。乃至云何受生心。谓诸有修习行业彼生。心如是同性。此答前问中诸心相句也。初列六十心名。次释其相。秘密主。彼云何贪心。谓随顺染法者。谓染着前境。即是染污净心。若随顺修行此法。名有贪心。以心法微细难识。但观彼所为事业。必有相彰于外。譬如鉴烟之状貌。则火性可以比知。故诸句多以顺修明义。以可例然也。此等皆是未得出世心以来。与善种种杂起之心。若行者善识真伪。犹如农夫务除秽草以辅嘉苗。则净心势力渐渐增长。勿谓是因缘事相。轻忽至言。使心没其中。不自觉知也。第二云何无贪心。谓随顺无染法者。谓与前心相违。乃至所应进求善处。亦复不生愿乐。是故不染善法。俱障善萠。与无染污心。名同事异。最须观察也。是故行者。但观贪心实相。自然贪不染心。不应起如是无慧不贪之行。第三云何嗔心。谓随顺怒法者。怒谓嗔心发动。事彰于外。以心法难识故。以顺修怒法释之。若数起如是不寂静相。即知是嗔心相也。但于此众缘中观察嗔心。自无所住则此障不生。第四云何慈心。谓随顺修行慈法者。此慈亦是与嗔相违。爱见心垢之慈。非善种所生也。上慈字据内心。下慈字是外相所为事业。既觉知已。但治妨道之失。转转修慈无量心。即是对治。第五云何痴心。谓顺修不观法。谓不观前言善恶是非。遇便信受。凡所为事业。不能先以慧心甄别筹量是非。如是等多诸误失。皆是痴心相也。第六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者。谓是人于种种所说中。皆以智简择此胜此劣此应受此不应受。取其胜上者而彼行之。即是无痴相也。然过人之法。非智力筹量所能及之。唯信者能入耳。是故观察世智辩聪难。是彼对治。第七云何决定心。谓遵教命如说奉行。第八云何疑心。谓常收持不定等事者。今先择疑心。令决定心相易解明了故。谓此人随有所闻。便生不决定心。如受戒时。便自生疑心。我今定得戒。为不得戒耶。或疑师疑法。诸事例尔。如人道行。以疑惑故不能前进。智度偈云。乃至譬如观岐路。好利者应逐。是彼对治。又决定心者。谓随闻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虑。至心奉行。然亦当以慧观察。生正决定心也。第九云何闇心。谓于无疑虑法。生疑虑解者。谓如四谛不净无常等。世间智者不应生疑。然彼闻之心怀犹豫。如夜见株机生种种忆度之心。若见有如是相者。当知暗心使然也。第十云何明心。谓于不疑虑法。无疑虑修行者。谓于决定法印非可疑虑之法。彼随所听闻即能悬信。当知是明心也。然是中若过若不及。即是障道之心。更处中慧。是彼对治。第十一云何积聚心。谓无量为一为性者。谓此人随于一事生信解已。更闻种种殊异法。皆合集为一。如人学得一三昧已。见余经教无量法门差别胜事。皆谓说此定心。离此之外更无余法。故名积聚心也。第十二云何斗心。谓互相是非为性者。谓闻他所说言教。常好辨论是非。谓是义应尔是事不然。假使所言合理。亦以种种方便伺求其长短。欲令堕在失处。设他来问。亦复求其长短。言此问乖僻。我不应答。有如是相现。当知是斗心也。第十三云何诤心。谓于自己而生是非者。谓内怀是非之心。如自思惟一义竟。辄复自设异端推求其失。虽善心咨受于人既领受已。还自推求得失。谓此事合尔此不合。多有如是相现。当知是诤心也。第十四云何无诤心。谓是非俱舍者。准梵本转声。云于六十心下。皆合有为性之字。例可知也。谓其心不怀向背。虽先所宗习作如是见解。更闻异言以违合理。即受行之。或先以为是。闻他以为不善。即能改之。情无所执是非俱舍。如有如是相。当知是无诤心也。觉知无记无诤之心。修诸法实相无诤之心。是彼对治也。第十五云何天心。谓心思随念成就者。如诸天以先世果报故。若有所须。不加功力随心而生。数起如是愿乐。当知是天心。亦由曾生上界故。有此习也。如真言行人。不期远大之果。但为自心所率。能障净菩提心。当自觉知勿贪世间悉地。是彼对治。第十六云何阿修罗心。谓乐处生死者。阿名为非。修罗名天。以其果报似天。而行业住处不同故。以为名也。此知有解脱之利。但深乐生死果报快乐。不能进趣。若行人有此相貌。当知名修罗心。亦由先世曾生此趣故。有此习也。观察无常苦等。是彼对治。第十七云何龙心。谓思念广大资财者。谓数作是念。我当以何方便。获如是广大资财胜妙珍宝。有此多贪无厌之想。是龙趣之心也。亦本从龙趣中来。故生此习。喜令行人愿求世间悉地。障出世净心。思惟少欲知足无常等。是彼对治。第十八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者。谓好追求思念。某甲于我有恩。我当以如是方便令得大利。某甲曾于我所有不饶益。今当报之。及种种理人利物之计。皆是人心也。当念自观心行早求法利。不应纷纭思虑他缘。是彼对治。第十九云何女心。谓随顺欲法者。亦是人趣心。但以多欲为异耳。如经说言。女人多欲百倍于男子。常念所经乐事。或想他容色姿态等。能令行者障蔽净心。亦是多生曾作女人。犹有本习也。是中以不净念处等观身实相。是彼对治。第廿云何自在心。谓思惟欲我一切如意者。自在即外道所事天神也。彼宗计。自在天能随念。造诸众生及苦乐等事。修此法者。亦常系念。愿得如其本尊。若真言行人。数念如是悉地。念我随念成就。当知是自在心。亦先习使然也。当观诸法皆悉属众因缘无有自在。是所对治。第廿一云何商人心。谓顺修初收聚后分拆法者。如世商人先务储聚货物。然后思惟分析之。此物当某处用。彼物当其处用。可得大利。若行人先务内外学问。令周备已方复筹量。此是世典当如是处用。此二乘法用应接某人。此大乘资粮是某缘所要。此名商人心。亦由先习使然也。修捷疾智是彼对治。谓随闻何法。即应观彼因缘事用。岂待多闻蓄聚。方求用处耶。第廿二云何农夫心。谓随顺初广闻而后求法者。如学稼者询问老农。云何知地良美。云何耕植耘耨。云何候时。云何获藏。如是一一知已方就功力。此心亦尔。先务咨承智者。广闻道品。然后行之。皆宿习使然也。以利智为所对治。如闻诸蕴无常。即知界入缘起等其例皆尔。又如毒箭入体。岂得俟三农月广问。而后拔之耶。第廿三云何河心。谓顺修依因二边法者。此心性双依二边。或时修常或时修断。或复邪正兼信。如河水双依两岸。其所漂流之物。亦不定系一边。此中对治。谓行人专心一境。则能有所至到。若心不定守能令事业俱辨。无此理也。第廿四云何陂池心。谓随顺渴无厌足法者。譬如陂池。若众水流入终无厌足。是心亦尔。若名利眷属等事来集其身。终无厌足。乃至于所学法亦尔。如已得乳糜不务速食。更复渴望余味。是中少欲知足以为对治。第廿五云何井心。谓如是思惟深复甚深者。谓如俯?井水浅深之量难知。此心性亦如是。凡所思惟好尚深远。所有善不善事。皆欲令人不能测量。共行住同事亦不识其心行。当知是井心也。缘起法门及善人相。皆显了易知。是彼对治。第廿六云何守护心。谓唯此心实余心不实者。如世人为护己身财物等故。乃至周墙重阁种种防守。不令为他所伤。此心亦尔。常守护身心。乃至如龟藏六。不令外境所伤。谓唯此行为宝。诸余有作之务皆为不实。学声闻者多生此心也。以兼护他人。为所对治。又有人自保所解。不欲令他种种异论所伤。谓余见解悉皆不实亦是也。第廿七云何悭心。谓随顺为己亦与他法者。谓此人诸有所作。皆悉为自身。故财物伎艺乃至善法。皆好秘惜不以惠人。有此相者。知是悭心。以念施及无常等。为所对治。当念财物伎能。设无常时。无有随我去者。然今此身。念念不可自保。何惜此耶。第廿八云何狸心。谓顺修徐进法者。如猫狸伺捕禽鸟。屏息静住不务速进。望至度内然后取之。此人亦尔。遇闻种种法要。但作心领受记持而不进行。冀待良缘会合。则当勇健励行之。又如猫狸蒙种种慈育。亦不识恩分。若人但受他慈惠善言。而不念报。是狸心也。以不待时处如闻辄行常念恩德。为所对治。第廿九云何狗心。谓得少分以为喜足者。以狗以薄福因缘。所期下劣故。遇得少分粗鄙之食。便生喜足。若稍过于此者。则非本所望。此心亦尔。闻少分善法。便以为行不可尽。不复更求胜事。此声闻种习所生也。以增上意乐为所对治。乃至心如大海。少亦不拒多亦不溢。第三十云何迦楼罗心。谓随顺朋党羽翼法者。此鸟常恃两翅挟辅其身。所往随意以成大势。假少一羽则无所能为。此心亦尔。常念多得朋党与辅翼相资以成事业。又因他所作而后发心。不能独进。如见人行善。便念彼尚能行。我何不为。当念勇健菩提心。如师子王不籍助伴。为所对治。第卅一云何鼠心。谓思惟断诸系缚者。如鼠见他箱箧绳系等。辄好非理损坏。亦不作念。由断此故令我得如是利。但尔无趣为之。此心亦尔。所有系属及与成事。好为间隙而俎败之。第卅二歌咏心。梵本缺文不释。阿阇梨言。此喻传法音也。如世人度曲于他。得善巧已。复为他人奏之。出种种美妙之音。闻者欢喜。此心欲从他听闻正法。我当转为众生。以种种文句。庄严分别演说。令此妙音处处闻知也。多是声闻宿习。亦能障净心也。当念我当得内证自然之慧。然后普现色身而演说之。是彼对治。第卅三云何舞心。谓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者。如世人支分散动说名为舞。神变亦尔。现种种未曾有事。令前人心净悦眼。多是五通余习者。若偏尚如是悉地方便愿求。亦障净心也。当念除盖障三昧心无散动。神通不起灭定。而作加持神变。勿贪世间少验。是所对治。第卅四云何击鼓心。谓修顺是法。我当击法鼓者。鼓能警诫众生。令得觉悟。若行人作如是念。众生长夜昏寝。我当习种种无碍辨才。击大法鼓而警悟之。亦能妨碍净心也。当念早证无量语言陀罗尼。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众。勿以世间小利妨大事因缘。是彼对治。第卅五云何室宅心。谓顺修自护身法者。如人造立舍宅庇卫其身。得免寒热风雨盗贼恶虫等。种种不饶益事。此心亦尔。我当持戒修善以自防护。令今世后世远离恶道众苦。多是声闻习也。当念救护一切众生非独一身。是所对治。第卅六云何师子心。谓修行一切无怯弱法者。如师子于诸兽中。随所至处皆胜。无有怯弱。此心亦尔。于一切事中。皆欲令胜一切人心不怯弱。自心谓无有难事。莫能与我粗其优劣者。若自觉知已。当发释迦师子心。当令一切众生遍胜。无有优劣。是所对治。第三十七云何鸺鹠心。谓常暗夜思念者。此鸟于大明中无所能为。夜则六情爽利。若行者昼日虽有所闻。诵习昏愦不得其善巧。至暗夜思忆所为之事。重复筹量便得明了。乃至修禅观等。亦以暗处为胜。若觉知已。当念等于明暗。令所作意无昼夜之别。是所对治。第三十八云何乌心。谓一切处惊怖思念者。如乌鸟若人善心附近惠养。或时伺求其便。俱生猜畏之心。一切时性常如是。此心亦尔。虽善友欲为饶益及陷误之者。一概猜阻而怀疑惧。乃至持戒修善时。亦于生死怀惊怖心。若觉知已。当修安定无畏心。是彼对治。第三十九云何罗刹心。谓于善中发起不善者。如人见为善事。皆作不善意解。佛说造诸塔庙得无量福。而彼反作是言。由此故横损无量小虫烦扰施主。将何所益当受苦报发起谓如是等不善心生起也。是中但以观功德利益不念彼矩。为所对治。第四十云何刺心。谓一切处恶作为性者。犹如棘丛于一切处多所损妨。令近者不安此心亦尔。若行善事如大施等。既作已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恶事竟。复自思惟亦怀惭惧。是故常怀恶作动虑不安。此中对治法。若有犯速务忏除。勿生掉悔。所为善事。应自思惟生庆幸心。第四十一云何窟心。谓顺修为入窟法者。谓诸龙阿修罗等。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诸药。能得长寿自在。行者或念彼中多有美女。端正同于诸天。可无夭逝之忧五欲自恣。或念留住彼中。可得劫寿见未来诸佛。皆是窟心也。当念如法修行。可于此生见法明道乃至成佛。不应抂路稽留念此世仙之法。是彼对治。第四十二云何风心。谓遍一切处发起为性者。风性散乱由不住故。此人心亦尔。于一切处遍种善根。谓于世间外道种种天尊及三乘诸行中。皆令有分。而作是念。如多种子于一切处遍之。会有成者。当如是风心也。当念石田不毛虚费种子。当求良美福田膏腴之处。专意耕耨所获必多。是彼对治。第四十三云何水心。谓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者。如水性清洁。虽暂为诸垢所污。澄之则净又能洗除垢秽。此人心亦尔。常欲发露垢恶忏洗三业众罪。以见此垢此净我如是行。则能障碍净心。但当观心实相。了从本来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盖障。是彼治行也。第四十四云何火心。谓炽盛炎热为性者。如火性赫奕躁疾。此人心亦尔。若造善时。须臾间能成无量功德。造恶亦少时成极重业。此中治行。应思惟猛暴之心多所败伤。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灭。而炽然善事务令恒久。是彼对治。第四十五泥心。梵本缺文不释。阿阇梨言。此是一向无明心也。乃至目前近事亦不能分别记忆。故律云犹如泥团。又如泥泞以淖弱故。难事越度。要令有所由藉。谓假桥梁等方能越之。若觉有此方便。必须归凭善友。令方便开发。乃能渐去无知还生慧性也。第四十六云何显色心。谓类彼为性者。譬如青黄赤白等染色。若素丝入之便与同色。此人心亦如是。见闻善法亦随彼行。见闻恶事亦依随修学。乃至无记亦尔。对种种境界随事而迁。行人自觉知已。当念专求自证之法。不由他悟不为他缘所转。是彼对治。第四十七云何板心。谓顺修随量法。舍弃余善故者。如板在水中。随其分量受载诸物。过限则不能胜。终亦倾弃之。此人心亦尔。简择善法业随己力分。行一事已便作是语。我承上以来。唯行此法不知其他。乃至习行八斋即不舍离。更不慕行余善。以发广大心学菩提行。是所对治。第四十八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者。如人迷故。意欲向东而更向西。此人心亦如是。意欲学不净观。而反取净相。自谓我今修不净观。若修无常无我时。反行常我倒中。谓我今修无常无我。由心散乱故使然也。当念专一其心。审谛安详无倒观察。是彼对治。第四十九云何毒药心。谓顺修无生分法者。毒谓龙蛇药草诸恶毒也。如人中毒闷绝。转趣死地无有生分。此人心亦尔。不生善心亦不生恶心乃至一切心不能生起。但任运而行。渐入无因无果中。故名无生分法也。行人自觉知已。应发起大悲众善离断灭空。即是所谓甘露妙药。第五十云何罥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者。如人为罥索所缚。乃至手足支节不得动转。此心如是。堕于断见我缚之中。此见能缚行者心。乃至于一切处。常为所拘不能自出。最是重障也。既觉知已。应速以缘起正慧刀决除障盖。是所对治。第五十一云何械心。谓二足止住为性者。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如人为械所持故。二足停住不得前进。此心亦尔。常好端坐。寂然住立而修定心。及观察法义为此所拘。故名为械心。此中治行。当于一切时处。思惟修习使静乱无间。是所对治。第五十二云何云心。谓常作降雨思念者。如西方夏三月中。霖雨特甚。以常滞淫昏艺故。时俗忧乐思虑之心。蔚翳滋多。故云作降雨时思念也。觉知已。则当行舍心。离于世间忧喜随顺法喜。是所对治。第五十三云何田心。谓常如是修事自身者。如人有良美之田。常修治耕垦芸除莣秽。种种方便令得清净。此人亦尔。常好修事其身以香花滋味等。灌涂奉养务令光洁严好。觉知已。常念回此功力修事其心。以如是诸供养具。播植福田资成胜果。是彼对治。第五十四云何盐心。谓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者。如盐性咸。凡有所入处皆增盐味。此人心亦如是。于所思事复加思念。如忆想欲色之时。适生此意。还复自推求。是心由谁而生。作何相貌。观此心未决。复念此推求之虑有何因缘。如是则无穷尽也。既觉知已。当一向安心谛理务。使穿彻。又心性离念非忆度能知。不于分别之上更增心数也。第五十五云何剃刀心。谓唯如是依止剃除法者。剔除鬓发是离俗出家相。谓此人心但作是念。我已剔除俗相。令恶法不得复滋。更何所求。当知此心最恶。以自作分限故。能剃所有善根令不得生。当念一切贤圣所应断者。所谓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乃名真出家也。第五十六云何弥卢等心。谓常思惟心高举为性者。如须弥山高绝众峰。无能出其上者。此人心亦尔。常以高举为性。乃至师僧父母等所应尊敬处。皆不能下意。犹如高幢不可屈挠。若欲挠之要必当折。终不改其常操。以忍辱谦卑。于一切众生作大师想。为所对治。第五十七云何海等心。谓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者。譬如大海百川归之吞纳无限。此心亦尔。于一切胜事。皆归之于己。谓嫌余人无有比者。常自持如是众多所长。自受用此而住。前心务高此心务广。故云与海等同也。行者觉知已。当念三贤十圣等。无量大功德海。展转深广。自克心行曾未得其尘渧。不应起大慢之心也。第五十八云何穴等心。谓先决定彼后复变改为性者。譬如完坚之器。后若遇缘穿穴无所堪任。此心亦尔初时多所受持。后稍穿漏也。或初发心受戒时。具足无缺不久渐生漏法。同于已败之器法水不停。凡如此例。皆名穴心也。故行者常令所为之事皆有终始。又知性多变改。最能障碍坚固菩提心。为彼对治。第五十九云何受生心。谓诸有修习行业彼生。心如是同性者。如人由白黑业受善恶报。由所作种种杂故。受彼彼无量差别身。此心亦尔。所修诸行。皆欲回向受生。当知得果亦兼善恶也。故行者当念甄择善恶。除去不善纯修白法。就此善中。又复以慧更去粗矿。如是次第。乃至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是所对治也。第六十心。梵本缺文。阿阇梨云。少一猿猴心也。猿猴之性。身心散乱常不暂住。行人亦尔。其性躁动不安故。多所攀缘。犹如猿猴放一捉一。大略言之。众生尽然。今就偏盛而言也。此中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是所对治。犹如猿猴若系之于柱。则不复肆情跷踯腾跃。是所治也。然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净菩提心。若阿阇梨为弟子平治心地时。亦当一一简去也。

  经云。秘密主。一二三四五再数。凡百六十心。越世间三妄执。出世间心生。乃至四分之一。度于信解者。亦是答诸心想及心殊异也。由有无明故。生五根本烦恼心。谓贪嗔痴慢疑。所以不说五见者。以属见烦恼多在六十心中也。此五根本烦恼。初再数为十。第二再数成二十。第三再数成四十。第四再数成八十。第五再数成一百六十心。故云一二三四五再数成百六十心也。以众生烦恼心。常依二法不得中道故。随事异名。辄分为二。就此二中。复更展转细分之。其名相。具如十万偈中说。若更约上中下九品等。乃至成八万尘劳。广则无量。譬如从一种子生五根本。于一根本皆破为二枝。至第五破则成百六十心小枝。从此复更离分。则条叶不可胜计。又如劫初时。人皆化生。以念为食。身光自然安乐无碍。然以不知心实相故。稍贪着地肥。由食味多少。色貌随异。是非胜负之心。犹此而生。以有憍慢心故。福利衰减地肥隐没。乃至地肤林藤亦复不现。次食自然粳米。始有男女之类。淫盗杀妄等种种非法。次第而起。是事阿含中广明。从是以来。有种种族姓种种方俗。起种种业烦恼结。成种种众生趣。造种种五阴之身。自非一切智人。则不能究其条末。诸阿阇梨。所以为此喻者。欲表一无明心随事离分。即成阿僧祇妄执也。越世间三妄执出世间心生者。若以净菩提心为出世间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云劫跛。有二义。一者时分。二者妄执。若依常途解释。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觉。若秘密释。超一劫瑜祇行。即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执。名一阿僧祇劫。超二劫瑜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细妄执。名二阿僧祇劫。真言门行者。复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则一生成佛。何论时分耶。然就第一重内。最初解了唯蕴无我时。即名出世间心生也。度世间六十心。离我倒所生三毒根本。名越三妄执也。复次有三妄执。所谓根境界淹留修行。根谓六根。境谓六尘。界谓六识界。以内外十二界即是根境。故合言之。此是三果学人所留滞处。故云淹留修行也。复次有三妄执。所谓业烦恼株杌。及无明种子。即是无学圣人所断。最难断处。凡有三种三妄执也。学摩诃衍人。初得出世初。心与小乘见道适齐。然不堕声闻正位。所以尔者。由彼从初发心。即知心性但为我倒所覆。未得现前。尔时谛观阴界入等。悉从缘生无常变异。是中何者是神耶。作如是推求。即了神本不生。度无量见网。净菩提心少分增明。由得菩提心势力。所以不堕二乘地也。然彼行者有法执当心。若修禅定道品种种诸度时。虽不于中起诸我倒。而心住于禅慧等法稽留淹滞。不能速至菩提。以非如实巧度故。名淹留修行也。然亦稍离下地三执。能拔业烦恼根本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知如是甚深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尔。如前所说。建立净不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不相应。乃至长爪先尼诸大论师等。自心以智慧利根。推求诸法实相。皆亦不能图度。此十二因缘义。如稻芉等经广明。言湛寂者。寂是不生义。谓五根本烦恼。及百六十随烦恼等。皆毕竟不生故名为寂。湛者是甚深义。譬如清潭万仞澄恬镜彻。临视之者不测浅深。故说云三兽渡河。各随足迹之所至处。独有大香象王。能渐次深进入到其源底耳。此中有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得诸法实相。然声闻入法性最浅。故厌怖生死。自谓已得涅槃。生灭度想。辟支佛所入差深。故于生死不甚匆遽。然不能以方便力发起大悲。菩萨悟如是法时。即知是心垢渐除。所以净心渐现。尔时便得菩提心务力。能以不住道学种种度门。故同前共一法中。而升沉有异也。

  经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王。一则不入而不识。二则入而不识。故云一切外道不能知也。先佛宣说离一切过者。言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于火宅。是处无复障碍戏论不生。故种种因量诸师。无能出其过者。然未度法障。未名真净菩提心。如莲华已离浊泥尚未出水。故经云。出世间心住蕴中也。以行者于瑜伽中。湛寂之心虽已明显。然涉事时。根尘识等犹尚当心。由厌怖有为故。着无为法。然以菩提心势力。自然不由他教也。有如是慧随生能于蕴等发起其心。修离着方便。于五种譬喻观察无性空。初句观察聚沫者如水上浮沫。虽可目睹有种种形。推求性实了不可得。色阴亦尔。若粗若细。无不从众缘生。缘生生无性。即是色本不生也。次句浮泡者。如夏时暴雨。水上浮泡。亦但属众缘。四句观之都无起灭。受阴亦尔。诸苦乐等。皆从情尘和合生。从缘无性。即是受本不生也。次句阳炎者。如春月地气。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奔趣徒勤去之弥远。众生亦尔。不知缘起性空。有法想生。若悟实相。即想本不生也。次芭蕉者。如人求芭蕉中坚实。乃至分分披拆之。至于邻虚亦不可得。行阴亦尔。一微涉于动境。无不从众缘生。缘生无性。即是行本不生也。次幻事者。如世间咒术药力。蔽惑人心现种种未曾有事。识阴亦尔。从一念无明。幻心初出三界。究其源本。都无生灭去来。当知从众缘生无自性故。亦复本不生也。声闻经中。虽说此五喻。而意明无我。今此中五喻。意明诸蕴性空。如观五蕴者。当知十二入十八界六入十二缘等。皆应广分别说。如大般若中说。行者如是观察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为蕴界处能执所执之所动摇。故名证寂然界。证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如莲花虽未开敷。而稍出清流之上。行者亦尔。不复心没蕴中。故名出世间心。若据正译。当言上世间心也。秘密主彼离违顺八心相续业烦恼网者。如前所说种子根疱等。及归依三宝。为人天乘行斋施善法。皆名顺世八心。若三乘初发道意。迄至拔业烦恼根本无明种子生十二因缘。名违世八心。或可就见道修道等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大乘行者。了达诸蕴性空故。于一切法中。都无所取亦无所舍。双离违顺八心我蕴两倒二种业烦恼网。是名超越一劫瑜祇行。瑜伽译为相应。若以女声呼之。则曰瑜祇。所谓相应者。即是观行应理之人也。依常途解释。是菩萨从发心以来。经一大阿僧祇劫。方证如是寂然界。今秘密宗。但度此一重妄执。即是超一阿僧祇劫。行者未过此劫。与辟支佛位齐时。名为极无言说处。尔时心滞无为法相。若失方便。多堕二乘地证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势力。还能发起悲愿。从此以后三乘径路始分。然所观人法俱空。与成实诸宗未甚悬绝。犹约偏真之理。作此平等观耳。故以三乘上中下出世间心。合论一僧祇劫。至第二僧祇。乃与二乘异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何以故。如彼往昔如是修行者。观察蕴阿赖耶。知自性如幻阳焰影响旋火轮乾闼婆城者。即是明第二重观法无我性也。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未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普令同入是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此无缘乘心。即是法无我性。以行者初劫修观行时心没蕴中故。以五种无性空门。观法无我。然望缘生中道。犹属对治悉檀。若失般若方便。即堕于断灭。名恶取空者滥方广道人。今大乘不可得空相。空相亦不可得。虽观诸法无所有。然亦于诸法无所空。故须离有离无道。观法无我性。为欲净除智障故。随顺古昔诸菩萨修学。观蕴阿赖耶。即楞伽解深密等经。八识三性三无性。皆是此意。经言知自性者。即是知三界唯心也。如幻阳焰影响旋火轮乾闼婆城六喻。皆是双辨有无。明蕴阿赖耶别缘起义。与前劫上五喻观无性空意。复有殊矣。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窠窟。故以为名。然阿赖耶有三种义。一者分别义。二者因缘义。三者真实义。如大乘庄严论求真实偈中。以离二及迷依。无说无戏论故。应知三性俱真实。所云离二者。谓分别性真实。由能所毕竟无故。迷依者。谓依他性真实。由此起诸分别故。无说无戏论者。谓真实性真实。由自性无戏论故。次说求真实譬喻偈云。如彼起幻师。譬说虚分别。如彼诸幻事。譬说二种迷。释曰。如幻师依咒术力。变木石等以为迷因。如是虚分别依他性亦尔。起种种分别为颠倒因。又如幻像金等种种相貌显现。如是所起分别性亦尔。能取所取故。二迷恒时显现。次偈云。如彼无体故。得入第一义。如彼可得故。通达世谛实。此中意言。如彼幻事无有实体。此譬依他分别二相亦无实体。由此道理。即得通达第一义谛。又如幻者幻事体亦可得。此譬虚妄分别亦尔。由此道理。即得通达世谛之实。又偈云。彼事无体故。即得真实境。如是转依故。即得真实义。释云。若人了彼幻事无体。即得木等实境。若诸菩萨。了彼二迷无体得转依时。即得真实性义也。又偈云。是事彼处有。彼有体亦无。有体无有故。是故说是幻。此偈明幻事有而非有。何以故。有谓幻像事。彼处显现故。非有谓彼实体。不可得故。如是有体与无体无二。由此义故说彼是幻。又偈云。无体非无体。非无体即体。无体有体无二。是故说是幻。此偈明幻事非有而有。何以故。非有。谓彼幻事无体。由无实体故。而有。谓幻事非无体。由像显现故。如是无体与有体无二。由此义故说彼是幻。此幻即譬诸蕴。是故当知虚妄分别。有而非有。何以故。彼二影显现。而实体不可得故。故说色等有体即是无体。复次虚妄分别。非有而有。何以故。彼二都无实体。然有影显现故。故说色等无体与有体无二。由此有无不二。能遮建立诽谤及趣小乘寂灭。所以然者。由于无体知无体故。不应安立。由于有体知世谛故。不应诽谤。又以彼二无别故。不应厌体入小涅槃。彼偈又云。幻像及取幻。迷故说有二。如是无彼二。而有二可得。骨像及取骨。观故亦说二。无二而说二。可得亦如是。前偈意云。迷人于幻像及取幻。以迷故说有能取所取二事。彼二虽无而二可得。由迷显现故。后偈意云。观行人亦尔。于骨像及取骨。由观故说有能观所观二事。彼二虽无而二亦可得。由观显现故。问曰。如是观已。何法为所治。故彼复说二偈云。应知所治体。谓彼法迷相。如是体无体。有非有如幻。应知能治体。念处等诸法。如是体无相。如幻亦如是。前偈意云。何所治体。即是迷法相。迷法相者。谓如是如是体故。然如是体可说为有。由虚妄分别故。亦说非有由能取所取二体。与非体无别故。如是有亦如幻。无亦如幻故。说此相如幻。后偈意云。能治体即是诸法。谓佛所说念处等。如是如是体故。彼体亦皆如幻。何以故。如诸凡夫所取。如是如是有体故。如诸佛所说。如是如是无体故。如是体无相。而佛世尊示现入胎出生逾城出家成等正觉。如是无相。而影显现。是故如幻。问曰。若诸法同如幻者。以何义故。一为能治一为所治。彼偈答言。譬如强幻主。令余幻王即退。如是清净法。能令染法尽。由此义故。菩萨虽修众行。而无所得也。彼论明观察蕴阿赖耶。了知自性如幻。最与此经符会。故具出之。当知阳焰影响旋火轮乾闼婆城。亦应如是广说。前劫五喻有泡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论者。此三事。犹带拆。法明无性空。然此中幻焰等喻意。明唯识无境体法难解之空。即是粗相转融故不论也。行者解诸蕴唯心。即是知法自性。未了如是自性时。畏堕有所得故。不能尽理观有。畏堕断灭故。不能尽理观空。非但见有不明。亦复见空未尽。今以如幻等门。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当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识性故。

  经云。秘密主。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自心本不生。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滞有无心无挂碍。所为妙业随意能成。故云心王自在。心王自在。明即是净菩提心。更作一转开明倍胜于前劫也。心王犹如池水性本清净。心数净除犹如客尘清净。是故证此性净时。即能自觉心本不生。何以故。以心前后际俱不可得故。譬如大海波浪以从缘起故。非是先无后无。而水性不尔。波浪从缘起时。水性非是先无。波浪因缘尽时。水性非是后无。心王亦复如是。无前后际。以前后际断故。虽复遇境界风从缘起灭。而心性常无生灭。觉此心本不生。即是渐入阿字门。尔时复离百六十心等。尘沙上烦恼一重微细妄执。名第二阿僧祇劫。故经云。知自心性。是超越二劫瑜祇行也。此中无为生死缘因生怀等义。如胜鬘宝性佛性论中广明。今且明宗义故不详说。然上来原始要终。自发一毫之善。以至于超度人法有无二障。虽宗极炳着转妙转深。犹是对治心外之垢。尚未开此心中秘密种种不思议事。从此以后方乃说之。若不作如此对辨则常情各玩先习。不能觉其微妙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行菩萨行诸菩萨。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者。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见闻者信乐尊重故。先叹其功德耳。可知如余教中菩萨。行于方便对治道。次第渐除心垢。经无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诸菩萨。则不如是。直以真言为乘。超入净菩提心门。若见此心明道时。诸菩萨无数劫中所修福慧。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车跋涉。经险难恶道得达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飞空而度。其所经过及至到之处。虽则无异。而所乘法有殊。又世尊所以先广说如上诸心相者。为教真言门诸观行人。若行至如是境界时。则须明识。不得未到谓到。而于中路稽留也。复次如轮王太子初诞育时。众相备足无所缺减。虽未能遍习众艺统御四洲。然已能任持七宝。成就圣王家业。何以故。以即是轮王具体故。真言行者初入净菩提心。亦复如是。虽未于无数阿僧祇劫。具备普贤众行。满足大悲方便。然此等如来功德。皆已成就。何以故。即是毗卢遮那具体法身故。是以经云。无量无数劫。乃至智慧方便皆悉成就也。又如王子始生。又已龙神兆庶之所宗归。初发净菩提心。亦复如是。已为天人世间迷失正道者。作大归依。若常途诸论所明。证此心时。即名为佛。是故舍利弗等一切声闻缘觉。尽其智力。不能测量。经云所谓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也。以行者得此心时。即知释迦牟尼净土不毁。见佛寿量长远。本地之身与上行等从地踊出诸菩萨。同会一处。修对治道者。虽迹邻补处。然不识一人。是故此事名为秘密。又此菩萨。能于毕竟净心中。普集会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亦自能普诣十方。供养诸善知识。询求正法。唯独自明了。诸天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缘。复名秘密。前二劫中。虽云度二乘地。虽须菩提等。犹能承佛威神。衍说人法俱空。而于此秘密一乘。心生惊疑。不知所趣。乃名直过声闻辟支佛地也。时大威德诸天。不见菩萨心所依处。咸生敬信。故释提桓因作如是愿言。今此上人不久成佛。若彼成佛时。我当奉吉祥草。四天王亦生此念言。若此菩萨成佛时。我当献钵。梵天王亦生此念。若此菩萨成佛时。我当请转法轮。故云亲近敬礼也。已叹入真言门功德竟。然行者复以何法入此门耶。故经次云所谓空性。空性即是自心等虚空性。上文无量如虚空。乃至正等觉显现。即喻此心也。前劫悟万法唯心心外无法。今观此心即是如来自然智。亦是毗卢遮那遍一切身。以心如是故。诸法亦如是。根尘皆入阿字门。故曰离于根境。影像不出常寂灭光。故曰无相。以心实相智觉心之实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罗蜜。故曰无境界。以此中十喻望前十喻。复成戏论。故曰越诸戏论。第三重微细百六十心。烦恼业寿种除。复有佛树牙生。故曰等虚空无边一切佛法。依此相续生。既不坏因缘即入法界。亦不动法界即是缘起。当知因缘生灭。即是法界生灭。法界不生灭。即是因缘不生灭。故曰离有为无为界。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如是住。故曰离诸造作。如般若中。一切法趣眼是趣不过。犹如百川赴海更无去处。是故当知眼即是第一实际。第一实际中。眼尚不可得。何况趣不趣耶。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故曰离眼耳鼻舌身意。行者得如是微细慧时。观一切染净诸法。乃至少分犹如邻虚。无不从缘生者。若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实际。心实际亦复不可得。故曰极无自性心生也。此心望前二劫。犹如莲花盛敷。若望后二心。即是果复成种。故曰。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故于业烦恼解脱。而业烦恼具依。此中云佛说者。世尊以十方三世佛为证。言以此一事因缘。为众生开净知见。其道玄同也。行者解脱一切业烦恼时。即知一切业烦恼无非佛事。本自无有缚令谁解脱耶。如良医变毒为药用除众病。又如虚空出过众相而万像具依。若住此不思议解脱时。即是真阿罗汉。不著于有为无为。一切世间应受广大供养。故经云。世间宗奉常应供养也。复次阿阇梨。欲明此应供养故。统论三劫始终。作宝珠譬喻。犹如有如意宝在石矿之中。以世人不识故。弃在衢路之间。与瓦砾无异。然别宝者。见有微相才影彰于外。即便识之。先用利铁?去钝石。既近宝王其石渐软。复以诸药食之。使矿秽消化。而复不伤其质。尔时粗垢已除尚有细垢。既洗以灰水磨以净叠。种种方便而莹发之。既得光显。置之高幡。能随一切所求普雨众物。尔时世人生奇特想。尊重是宝犹如大天。以能充满所希愿故。然此宝于一时间普应众心。随其所得各各差别。然此众物。为于宝中先有耶。先无耶。若先有者。即此小珠何能顿藏众物。若先无者。又何能顿雨众物。即此世间宝性。已不可思议。何况众生菩提心宝耶。是故诸善知识。才见众生世间八心适萌动时。即便识是真宝。知有可凿之理。如彼相者以曾多识名宝。是以遇便识之。诸佛菩萨亦尔。久已证知亲从一毫之善。自致大菩提道。是故鉴彼情机。即大欢喜。方便诱进令受三归。如前已分别说。譬如收彼顽石置在家中。次以三种三心。拔业烦恼根无明种子。如利铁开凿去其粗矿。次观无缘乘法无我性。如渐至软处。以药物消化而不伤之。次生极无自性心。如灰水莹拭使极光净。尔时生于佛家。名置在高幢雨种种宝。以此因缘故。堪受世闻广大供养也。若行者。直从真言门得见心宝。如仙人善咒术。以神力取之。虽巧拙难易不同。而获宝终无异路。故此经。从浅至深广明心相。皆为开示菩提心本末因缘。若但依常途法相。则不得言诸佛大秘密我今悉开衍也。

  经云。秘密主信解行地。观察三心无量波罗密多慧观四摄法。信解地无对无量不思议。建立十心无边智生者。此经宗。从净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如来名究竟一切智地。如花严中。初地菩萨能信如来本行所入。信成就诸波罗密。信入诸胜地。信成就力。信具足无所畏。信生长不可坏不共佛法。信不思议佛法。信出生无中边佛境界。信随入如来无量境界。信成就果。于如是诸事。其心毕竟不可破坏。不复随他缘转。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于修行地也。观察三心。即是因根究竟心。若通论信解地。则是初地菩萨。得此虚空无垢菩提心时。自然于十无尽界。生十大愿。乃至满足百万阿僧祇大愿。以此即是菩提心为因。从二地以去。增修大悲万行。即是无尽大愿。于十法界生根。乃至渐次增长。至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佛性论云。八地以上境界皆同。但约方便为降阶耳。若观一一地。亦自有三心。如以众多十因缘得入初地。名为因缘。既安住已。以种种大悲万行净治是地。名为根。说净治地果相及方便业。名究竟。余皆准此。此经无量波罗密多四摄法。即是治地也。行者从此无有待对。出过心量不思议地。有十心无边智生。即是初地果相也。花严云。发十大愿已。则得利益心柔软心。随顺心寂静心。调伏心寂灭心。谦下心润泽心。不动心不浊心。次又成就十种净诸地法。所谓信慈悲舍无有疲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及坚因力。供养诸佛依教修行。复次住是地已。善知诸地障。善知地成坏。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净。善知地转行。善知地地处非处。善知地地殊胜智。善知地地不退转。善知净治一切菩萨地。乃至转入如来地。如是等有众多十心。若广分别。即有百万阿僧祇度门。故曰无边智生也。更约前三心。作十心说之。若通论信解地。则初地为种子。二地为牙。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九地为有进求佛地慧生。是最胜心。十地此心决定。此二心无别境界。还是于第八心中。约方便转开出之耳。若一一地中。亦自具此十心。且如住初地时。成就净治诸地法。及知诸地相。即是先解一地竟。籍此为因智慧增长。更解二地。以十心类例。推之可知。花严有众多十法门。亦当准此次第广分别说也。然此经宗。从初地即得入金刚宝藏故。花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阇梨所传。皆须作二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若不达如是密号。但依文说之。则因缘事相。往涉于十住品。若解金刚顶十六大菩萨生。自当证知也。

  经云。我一切诸有所说。皆依此而得者。如上一切智地无尽庄严境界。及余无量修多罗。佛所称叹一切行果。无不因此得之。是故余经。如是广叹娑罗树王茎叶花果。今此经中。唯明此树王种子及生育因缘。若离此因缘能成彼果者。无有是处。所以称大日经王者。非为此乎。经复举益劝修云是。故智者当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复越一切升住此地。即是初入此信解地。是复越百六十心一重细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行者初观空性时。觉一切法皆入心之实际。下不见众生可度。上不见诸佛可求。尔时万行休息。谓为究竟。若住此者。即退不堕二乘地。不进得上菩萨地。名为法爱生。亦名无记心。然以菩提心势力。及如来加持力。复能发起悲愿。尔时十方诸佛。同时现前而劝喻之。以蒙佛教授故。转生极无自性心。乃至心之实际亦不可得。虽解脱一切业烦恼。而业烦恼具存。至此不思议地。乃名真离二乘地也。就前三句义中。更开佛地为上上方便心。至此第四心时。名究竟一切智地。故曰此四分之一度于信解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三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

  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救世者演说心相。菩萨有几种得无畏处。乃至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者。犹是答前心相句。以金刚手既闻此教诸菩萨。直乘真言门上菩萨地故。问世尊此菩萨行道时。有几种得无畏处。佛还复约前三劫。作差降对明也。梵音阿湿嚩娑。正译当言苏息也。如人为强力者所持扼喉。闭气垂将闷绝。忽蒙放舍还复得苏。众生亦复如是。为妄想业烦恼所缠。触缘皆闭。至此六处如得再生。故名苏息处。亦如度险恶道时。其心泰然无所畏惧。故名无畏处也。佛言秘密主。彼愚童凡夫。修诸善法害不善法。当得善无畏者。善义通于浅深。今此中意。明十善业道。如世人以十不善道因缘。漂沉恶趣无有穷已。后得顺世八心。也渐受三归戒。于无量世生人天中。后至涅槃。以免离三途剧苦。名最初苏息处也。若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依三蜜供养修行位。与此齐等也。

  经云。若如实知我。当得身无畏者。如修循身观时。见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种不净恶露充满。终不为此而生贪爱。次复观受心法。得离不观我性四种颠倒。于身诸扼缚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众相现前时位。与此齐也。

  经云。若于取蕴所集我身。舍自色像观。当得无我无畏者。谓观唯蕴无我时。于阴界入中。种种分折推求我不可得。舍此自色像者。譬如因树则有树影现。若无树者影由何生。今五蕴尚从缘生都无自性。何况此积集中而有我耶。如上所说。乃至证湛寂之心离一切过。是于我之扼缚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于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观心不可得。不生爱慢位。与此齐也。

  经云。若害蕴住法攀缘。当得法无畏者。谓行者心住蕴中。欲令发起离着。尔时幻焰等喻。观察诸蕴即空。得离违顺八心证寂然界。然离蕴之扼缚。于法得苏息处。法谓十缘生句也。若真言行者。现觉瑜伽境界。皆如镜像水月无性无生位。与此齐也。

  经云。若害法住无缘。当得法无我无畏者。即是无缘乘心。观察法无我性。于心外有无影。像智都无所得。心王自在觉本不生。得离法之扼缚。于法无我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于瑜伽道中心得自在用时位。与此齐也。

  经云。若复一切蕴界处。能执所执我寿命等。及法无缘空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者。谓观自心毕竟空性时。我之与蕴法及无缘。皆同一性。所谓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即是时极无自性心生也。于业烦恼等。都无所缚亦无所脱。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等。尔时于有为无为界二种扼缚得苏息处即是真言行者虚空无垢菩提心也然此心在缠出缠皆毕竟无相。以如来五眼谛观。尚不能得其像貌。况余生灭中人。今所以广明三劫六无畏处众多心相者。皆是拟仪外迹。以明修证之深浅耳。上已明见烟之相。可已比知火性。但知心垢尽处戏论不行。即是第六无畏依。更欲如何表示耶。

  经云。秘密主。若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深修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乃至如实遍知一切心相者。是略答前问中修行句也。如下文万行方便中。无不藉此十缘生句净除心垢。是故当知最为旨要。真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然统论此品中十缘生句。略有三种。一者以心没蕴中。欲对治实法故。观此十缘生句。如前所说。即空之幻是也。二者以心没法中。欲对治境界攀缘故。观此十缘生句。如前所说。蕴阿赖耶即心之幻是也。三者以深着没心实际中。欲离有为无为界故。观此十缘生句。如前所说。解脱一切业烦恼而业烦恼具依。即不思议之幻也。摩诃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今此中云深修观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且如行者于瑜伽中。以自心为感佛心为应。感应因缘。即时毗卢遮那。现所喜见身说所宜闻法。然我心亦毕竟净。佛心亦毕竟净。若望我心为自。即佛心为他。今此境界。为从自生耶。他生耶。共生无因生耶。以中论种种门观之。生不可得。而形声宛然即是法界。论幻即幻。论法界即法界。论遍一切处即遍一切处。论幻故名不可思议幻也。复次言深修者。谓得净心已去。从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间一一缘起。皆当以十喻观之。由所证转深故。言观察也。且如四谛义。直示娑[口/可]世界已有无量无边差别名。又况无尽法界中逗机方便。何可穷尽。今行者于一念净心中。通达如是尘沙四谛。空则毕竟不生。有则尽其性相。中则举体皆常。以三法无定相。故名为不思议幻。如四谛者。余一切法门例耳。是故唯有如来。乃能穷此十喻。达其源底。此经所以次无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终综该诸地。既触缘成观。不可纬说。今且依释论。明其大归耳。

  经云。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花旋火轮。乃至云何为幻。谓如咒术药力。能造所造种种色像。惑自眼故见希有事。展转相生往来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净故。如是真言幻。持诵成就能生一切者。佛说药力不思议。如人以药力故。升空隐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诸论师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谓定应尔或不应尔。过如是筹度境界。唯亲行此药执持行用者。乃证知耳。又如药术因缘。示现能造所造种种色像。虽于众缘中一一谛求都无生处。而亦五情所对明了现前。虽展转相生。往来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筹度思量之境。释论云。佛问德女。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也。又问外有不。内外有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实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佛言。汝颇见闻幻所作伎乐不。答言我亦见亦闻佛言若幻空欺诳无实。云何从幻能作伎乐。女言。大德是幻相法尔。虽无根本而可闻见。佛言。无明亦如是。虽非内有乃至无生灭者。而无明因缘。诸行生。若无明尽行亦尽。乃至广说。今此真言门。喻持诵者亦复如是。如下文广说。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议事。虽一一缘中谛求毕竟离于四句。法尔如是。不异净心。而自在神变宛然不谬。此事亦非诸大论师等。聪辨利根者所能测量。独有方便具足得成悉地者。自证知耳。

  经云。复次秘密主。阳焰性空。彼依世人妄想成立。有所谈议。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者。释论云。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动如野马。无智人初见之为水。众生亦尔。结使烦恼日光。动诸行尘耶忆念风。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一相为男。一相为女。复次若远见之。谓以为水。近则无水相。如是远圣法者。不知无我及诸法空。于阴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等。若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妄想尽除。此经意云。如世人远望旷野。远望之者。徒见此炎。炎之相强立假名。求其实事都不可得。故云妄想成立有所谈议也。如真言行者于瑜伽中。见种种殊特境界。乃至诸佛海会无尽庄严。尔时应作此阳焰观。了知唯是假名。离于慢着。转近心地。则悟加持神变种种因缘。但是法界焰耳。故云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

  经云。复次秘密主。如梦中所见。昼日牟呼栗多刹那岁时等住。种种异类受诸苦乐。觉已都无所见。如是梦真言行应知亦尔时。释论云。如梦中都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着。得道觉时乃知无。觉亦复自笑。又如以眠力故。无法而见法。无喜事而喜。无嗔事而嗔。无怖事而怖。众生亦尔。无明眠力故。不应瞋恚忧怖。而生瞋忧怖等故。今复明此梦事不思议边。如梦中。自见住寿一日二日乃至无量岁。有种种国土及众生族类。或升天宫或在地狱受诸苦乐。觉时但一念间耳。于觉心眠法因缘中。四句求之了不可得。而梦事照然忆持不谬。以一念为千万岁。以一心为无量境。此事非世间智者。忆度筹量能尽其原底。亦非可疑之处。独梦者亲证知耳。今此真言行者瑜伽之梦。亦复如是。或须臾间备见无量加持境界。或不起于座而经多劫。或遍游诸佛国土。亲近供养利益众生。此事诸众因缘中观察。都无所起不出一念净心。然亦分别不谬。此事谁能思议出其所以。然实独证者自知耳。行者得如是境界。但当以梦喻观之。心不疑怪亦不生着。即以普现色身之梦。作无尽庄严。故云深修十句也。

  经云。复次密主。以影喻。解了真言能发悉地。如面缘于镜而现面像。彼真言悉地。当知如是者。此中言影。即是释论镜中像喻。彼论云。如镜中像。非镜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作。何以非镜作。若面未到镜则无像故。何以非面作。无镜则无像故。何以非执镜者作。无镜无面则无像故。何以非自然作者。若未有镜未有面。则无像。像待镜待面。然后有故。亦非无因者。若无因缘。应常有应常无。若除镜除面亦应自出。以是故非无因缘。当知诸法亦复如是。以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缘生法不自在故。诸法属因缘故。非自作。若自无。他亦无故。非他作。若他作则失罪福力。亦非共作以有二过故。亦非无因。如先世业因今世善恶行缘。从是得苦乐。一切诸法必有因缘。以愚痴故不知耳。如少儿。见镜中像心乐爱着。失已破镜求索智人笑之。失乐更求亦复如是。亦为得道圣人所笑。今此真言门中。以如来三密净身为镜。自身三密行为镜中像因缘。有悉地生犹如面像。若行者悉地成就时。乃至起五神通。住寿长远面见十方国土游诸佛刹。皆以此喻观察是事。从自生。他生耶。若谓他三密加持能授是果。则众生未修行时。佛亦大悲平等。何故不令成就。若谓自如说行能得是果。何因观察三密净镜之身。求加被耶。若共主则有二过。何以故。若谓我心为因。待彼众缘方得成就者。即此因中先有悉地果耶。为先无耶。若先有之。众缘则无所用。若先无之。众缘复何所用。然是悉地成就。亦复非无因缘。故智论镜像偈云。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不应如彼少儿妄生取着也。如作如是观故。行者心无所得。不生戏论故。曰应如是知。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乾闼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宫者。释论云。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实有。有人初未曾见。意谓实乐。疾行赴之。近而遂失日高遂灭。饥渴闷极。睹热气如野马。谓之为水。复往趣之。乃至求之。疲极而无所见。思惟自悟渴愿心息。行者亦尔。若以智慧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愿息。声闻经中。无此乾闼婆城喻。又以城喻身。说此众缘实有但城是假名。为破吾我故。菩萨利根。深入诸法空中。故以乾闼婆城为喻也。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非二乘所得见闻。中谓十方净严。下谓诸天修罗宫等。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时。安住如是悉地宫中。当以此喻观察。如海气日光因缘。邑居严丽层台人物灿然可观。不应同彼愚夫。妄生贪着。求其实事。以此因缘。于种种胜妙五尘中。净心无所挂碍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响喻解了真言声。如缘声有响。彼真言者当如是解者。释论云。若深山峡谷中。若深绝㵎中。若空大舍中。以语言声相击故。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实。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转故。更有响声诳人耳根。人欲语时。亦咽口中有风。名忧陀那。还入至齐。响出时。触顶及断齿唇舌咽胸七处而退。是名为语言。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者了知心无所著。但随诸法实相。真言行者若于瑜伽中。闻种种八风违顺之音。或诸圣者以无量法音现前教授。或由舌根净故。能以一音遍满世界。遇此诸境界时。亦当以响喻观察此。但从三密众缘而有。是事非生非灭非有非无。是故于中不应妄生戏论。尔时自入音声慧法门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如因月出故照于净水。而现月影像。如是真言水月喻。彼持明者当如是说者。释论云。月在虚空中行。而影现于水。实法性月轮。在如如法性实际虚空中。而凡夫心水。有我我所相现。又如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大人见之则笑。无智者亦尔。身见故见有吾我。无实智故见种种法。见已欢喜欲取诸相。得道圣人笑之也。复次譬静水中见月影。扰水则不见。无明心静水中。见吾我憍慢诸结使影。实智慧杖扰心水。则不见。以是故。说诸菩萨知法如水中月。持明行者亦如是。由三蜜方便自心澄净故。诸佛蜜严海会悉于中现。或自以如意珠身。于一切众生心水中现。尔时应谛想观之。今此蜜严之相。从我净心生耶。从佛净身生耶。自他实相尚自毕竟不生。何况相违因缘而有所生。又如一切江河井池大小诸器。月亦不来水亦不去。而净月能以一轮。普入众水之中。我今亦复如是。众生心亦不来。自心亦复不去。而见闻蒙益皆实不虚。故当以慧杖搅之。便知无实。不得如彼婴童。欲作方便取之。以为玩好之具也。既能自静其意。复当如如不动为人演说之。故曰持明者当如是说。

  经云。复次秘密主。如天降雨生泡。彼真言悉地种种变化。当知亦尔者。声闻经以受譬浮泡。般若中以泡为喻。虽实无性。而因缘犹是实法。欲十句中有如化而不明泡。喻今此经譬。意复殊也。如夏时雨水自雨水中。随渧之大少生种种浮泡。形类各异。然水性一味自为因缘。四句推求无别所生之法。是故此泡举体从缘。泡起即是水起。泡灭即是水灭。故以此喻即心之变化也。如行者即以自心作佛。还蒙心佛示悟方便。转入无量法门。又以心为漫荼罗。此境与心为缘能作种种不思议变化。是故行者以浮泡喻观之。了知不离自心。故不生着也。释论又云。修定者有十四变化。天龙鬼神亦能作化。如化生光无定物。但以心生便有心灭则灭。是法无初中后。生是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当知诸法亦如是。复次如变化相。清净如虚空无所染着。不为罪福所污。诸法亦尔。法性如如实际。自然常净。譬如阎浮提四大河。一一河有五百小河以为眷属。此水种种不净。入大海中皆悉清净。与泡喻意同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如空中无众生无寿命。彼作者不可得。心以迷乱故。而生如是种种妄见者。释论云。如虚空者。谓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人远无漏实智慧故。弃实相。见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种种杂物。心着如少儿仰视青天。谓有实色。有人飞上。极远而无所见。又如虚空性常清净。人谓阴曀为不净。诸法亦如。是性常清净。淫欲瞋恚等曀故。人谓不净。此经云。心迷乱者。如人以疾病非人等种种因缘。其心迷乱。妄见净虚空中有种种人物形相。或可怖畏或可贪着。若得本心时。则知此事生时不染虚空。灭时亦非还净。本来不碍虚空。亦不异于空。行者修观行时。若有种种魔事种种业烦恼境。皆当安心此喻如净虚空。虽于无量劫中处于地狱。尔时意无挂碍。如得神通者。于空一显色中自在飞行。不为人法妄想之所尘污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譬如火烬。若人执持在手。而以旋转空中。有轮像生者。如人持火烬。空中旋转作种种相。或方或圆三角半月。大少长短随意所为。愚少观之。以为实事而生念着。然实都无法生。但手中速疾力。能运一火成无量相耳。真言行者若于瑜伽中。随心所运无不成就。乃至于一a 阿字门。旋转无碍成无量法门。尔时当造斯观。但由净菩提心一体速疾力巧用使然。不应于中作种种见计。为胜妙而生戏论也。释论无火轮喻。别有影喻。云如影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眼情等见闻觉知。实不可得。又如影映光则现不映则无。诸结使烦恼遮正见光。则有我相法相。又如影。人去则去人动则动人住则住。善恶业影亦如是。复后世去时亦去。今世住时亦住。报不断故。罪福熟时则出。然是影非有物。但是谁眼法。如旋火㷮疾转成轮。亦非实有。喻意大同也。秘密主。应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无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觉句。渐次大乘生句者。梵音谓句为钵昙。义如前释。此十喻皆是摩诃衍人甚深缘起。非声闻缘觉安足之处。故名大乘句。心之实性。更无一法可以显示之者。亦不可授人。但如是深观察时。障盖云披。自当证知耳。故名心句。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过上。故名无等。而心之实相。与之函盖相称间无异际。故曰无等等。若以十缘生了知心处。则安住其中。故曰无等等句。诸佛以此十缘生义。必定师子吼说如来性心实相印。若有能信解者。假使十方世界一切诸魔。皆化身作佛说相似般若。亦不能变易其心。使法相不如是。故曰必定句。以此中道正观。离有为无为界。极无自性心生。即是心佛显现。故曰正等觉句。以深修观察故。如入大海渐次转深。乃至毗卢遮那。以上上智观。方能尽其源底。故曰渐次大乘生句。当知如是六句。次第相释次第相生也。毗卢遮那即以此十缘生句不思议法界。作无尽庄严藏。从十世界微尘数诸法界门。常出生根力觉道禅定解脱诸宝。遍施众生犹尚不匮。故曰具足法财。一切如来智业由此具足。故曰出生种种工巧大智慧。若于一念心中。明见十缘生义。则上穷无尽法界。下极无尽众生界。其中一切心相。皆能了了觉知。以皆从缘起。即空即拟即中故。故曰如实遍知一切心相。阿阇梨言。行者初修观行境界现前时。由内因外缘力故。自然有缘起智生。不同常途习定功力苦至而后通彻也。梵本中云。自此以后。次说真言者持诵次第。如法悉地。如法果生。此是传法者所记。故不于经中具出其大意言。已说净菩提心诸心相竟。从此以下。明进修方便及悉地果生也。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者。上品已约种种心相。对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入漫荼罗行法。具众缘支分及所要真言。皆于此中广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诸器物方便攒摇。以从缘起故。当知不异十缘生句也。复次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合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合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萨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虽复情无所吝。而不授与干将莫耶。以不知运用方便故。必伤其体。今此法门亦复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来众生轻慢法故。不能咨访善知识。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师心执文。辄自修学。久用功力无所能成。反谤此经谓非佛说。又此经文。有浅略深秘二释。就深秘释中复有浅深。辄尔披玩者。以不解密号故。谓是因缘事相。心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以如是等因缘。感匮法业。于无量劫堕恶趣中。所以修学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茶罗也。漫荼罗名义下当更释。

  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乃至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遍至十方。还来本位中住者。即金刚手。承佛神力领解上文。先叹世尊甚为奇特。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所谓自心自觉不可思议法界。出过一切心地。的无所依也。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来已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也。虽究竟寂灭不可言宣。而能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即是领解一切智心无尽庄严之迹也。不思议法界即喻莲花台。种种方便道即喻莲花叶。此领解中文虽简略。而提举宗通妙旨。无所不周。次即请佛。唯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也。今且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为行业巧风之所匠成。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体皆悉备足。始于父母种姓中生。犹如依真言门。学大悲万行净心显现。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伎艺。伎艺已通施行事业。如于净心中。发起方便修治自地。随缘利物济度众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复次初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歌罗罗时。前七地以来。为大悲万行之所含养。如在胎藏。无功用以去渐学如来方便。如婴童已生习诸伎艺。至如来一切智地。如伎艺已成施于从政。故名大悲胎藏生。又是一重秘密漫荼罗也。今以莲花喻此漫荼罗义。如莲种在坚㲉之中。枝条花叶之性已宛然具足。犹若世间种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至初生花疱时。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又由此叶藏所包。不为风寒众缘之所伤坏。净色鬓蕊日夜滋荣。犹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于日光中显照开敷。如方便满足。今此中妙法莲花漫荼罗义。毗卢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台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如众实俱成。十世界微尘数金刚密慧差别智印。犹如鬓蕊。十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密门。犹如花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然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若以轮王灌顶方之。则第三重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内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花台常智。为大漫荼罗王也。若自本垂迹。则从中胎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从第一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三重种种门。若行因至果。则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藏。由此言之。则诸众生类本性信解。虽复无量无边。而此漫荼罗法门。所为义利。亦复罄无不尽。故云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也。

  经云。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已。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今说修行漫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者。此中大会。即是法界漫荼罗所摄应度众生。今佛欲说深密之行。为令不差道机故。以慧眼观察。即此慧眼所加持故。先世善萌无不开发。犹如良田已布善种。则堪受时雨之施也。此修行。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于是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漫荼罗中诸善知识。如造乘治道及将导者。众生乘而行之。名修漫荼罗行。此行。梵音折利耶也。且如下文云。先为弟子择治平地。若论外事自如常释。若为我倒凡夫。择得一念守斋种子心治令平正。亦名治地。乃至为一生补处菩萨。择去心中无明父母极细之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则经文一一言之下治地之义。凡有几重。例如十缘生句。皆渐次转深不可穷尽也。执金刚作如是劝请。佛佛还以此印印之。而后衍说。故云满足一切智智法门。若此地不满。则不能普为一切众生作救护安乐也。

  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度脱无余众生界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者。以如来本行菩萨道时。立如是誓愿。我当成就一切诸佛法界。悉皆度脱无余众生界。今所愿已满。而应度众生不尽。以众生无尽。即是法界亦无尽也。界有三种。所谓法界心界众生界。离法界无别众生界。众生界即是法界。离心界无别法界。法界即是心界。当知此三种无二无别。为欲转释法界义故。次言无余众生界。以众生界未得一切解脱。即是法界未得遍满成就。故如来勤修事业。无有休息也。即以此本愿因缘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如僧中有大事因缘若结界说戒之类则众僧集会同共印持。以一戒一见故。不应别众也。今将说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亦是诸佛大事因缘。以同一本誓同一法界故。皆悉集会。共以神力加持也。渐次证入者。如初无畏时。以声字观修漫荼罗行。第二无畏。于有相观中修漫荼罗行。第三无畏。于唯蕴无我心中修漫荼罗行。第四无畏。于法缘心中修漫荼罗行。第五无畏。于无缘心中修漫荼罗行。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漫荼罗行。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漫荼罗行。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浅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种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长因缘。有慧方便业受用之果。如前所说。从一一门。各流出种种门等。其中从因向果。则三密方便展转不同。容极至心王大海。方一味无别耳。今此十方诸佛。本行菩萨道时。各乘一法门。到于一切智地。以将说普门众行发起因缘。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从本所修行道。渐次证入一一观之。如菩萨修禅时于九次第定中。逆顺出入定散超间。奋迅游戏无不自在。是诸如来。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亦复如是。或观无尽法界。以一切心为一心。以一切门为一门。或观无余众生界。以一心为一切心。以一门为一切门。若以此十六重玄义。即横竖统摄十二部经。则旋转无尽也。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漫荼罗圆位故。还约佛身上中下体。以部类分之。自齐以下。现生身释迦示同人法。及二乘六趣种种类形色像威仪。言音坛座各各殊异。及其眷属展转不同。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自齐以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从心以下。是持大悲万行十佛刹微尘诸大眷属。从心以上。是持金刚密慧十佛刹微尘诸内眷属。通名大心众也。从咽以上至如来顶相。出现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即此八身于一切世界中。徒众刹土名号身业。诸受用事皆悉不同。亦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

  经云。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菩萨者。谓初发净菩提心时。见此漫荼罗。已遍法界。升第二住。又逾广逾深作十转开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后所见圆极。如是安布分位已。即皆遍至十方。于自法界门。施作真言事业。示现进修次第。教授众主。此相现前了了无碍。下文所说。但开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又令普现随类身。而言悉现如来身者。明本迹俱不思议加持不二。岂欲令独一法界作种种形耶。行者如是解时。观毗卢遮那与鬼畜等尊。其心平等无胜劣之想。辄从一门而入皆见心王。是故作佛事已。

  经云。遍至十方。还来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意明一切方便毕竟同归也。经云。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漫荼罗位初阿阇梨者。从此已后迄灌顶教诫竟。金刚手问得几所福德聚。而白佛言。从今以后我当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同见佛世尊故。此明入漫荼罗众多支分。又自大力明妃。迄第二品末。明缘坛行事所要真言也。就众多支分中。最初明阿阇梨支分。所以然者。佛说此经要从师受不得辄尔修行。若无明师。则所传无寄故也。然以解二种义故。得阿阇梨名。所谓浅略深奥分。若观前人。未有深解之机。则顺常途随文为释。若已成就利根智慧。则当演畅深密而教授之。今还以此二分释阿阇梨义。若于此漫荼罗种种支分。乃至一切诸尊真言手印观行悉地。皆悉通达得传教灌顶。是名阿阇梨。若度违顺八心证寂然界。是名阿阇梨。若已心王自在。觉自心本不生。名阿阇梨。若生极无自性心。得入如上漫荼罗海会。名阿阇梨。从此复有十重深行。乃至于解三密人中。最为上首如金刚萨埵。是名阿阇梨。复次毗卢遮那。是名阿阇梨。是故作最初阿阇梨事业时。即须观照自身。即同于金刚萨埵毗卢遮那。以身语密印而作加持。乃名善住师位。不尔无所能成也。自余深行者即可以意得。次明阿阇梨众德。

  经云。应发菩提心者。谓生决定誓愿。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当普度法界众生。此心犹如幢旗。是众行导首。犹如种子。是万德根本。若不发此心。亦如未托歌罗罗。则大悲胎藏何所养育。自不能建立善根。况复为人师耶。当约一一地作深密释。乃至毗卢遮那。始名无尽法界究竟发心耳。

  经云。妙慧慈悲者。般若有二种。有与六波罗密和合般若。有实相般若。此中意明初句。此慧犹如巧风。能轨匠歌罗罗心使百体成就。行者犹有慧。故则能善知通塞判决是非。于漫荼罗一切事业中。动合规矩心无疑滞。乃堪作阿阇梨。以要言之。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是名深行阿阇梨也。慈悲。谓怜愍之心彻于骨髓。诸有所作。皆为建立众生。必使成就无尽法界之乐。度脱无余众生界之苦。若无此心。则如胎藏不成。又安能有所含养。乃至毗卢遮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漫荼罗。是名深秘阿阇梨。兼综众艺者。谓妙善世间种种伎艺也。谓声论因论。十八明处六十四能。算数方药观相工巧之类。缘漫荼罗所要皆不假于人。则造次施为无阙乏之过。然后堪作阿阇梨。复次行如是法中。尽与实相不相违背。名为妙善众艺。复次于一切总持三昧门道品。诸度四辨四摄力无畏等。皆得善巧。则能随意造作秘密漫荼罗。名为妙善众艺也。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深修观察十缘生句。见甚深中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诃般若中广说。若行者于文字及观心中。善得通达离于见着。乃应为人作世间阿阇梨也。复次初劫智慧犹与二乘共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慧尚与二乘共闻。亦非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虚空心无边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议。乃名甚深般若。堪作秘密行阿阇梨也。就秘密中又渐次转深。乃至佛为十地说般若。则九地非其境界。唯大毗卢遮那得名究竟阿阇梨也。通达三乘者。谓于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义也。能难能答。堪可匠成三学拔除弟子恶邪。乃应作阿阇梨。若不尔者。或为他论议师辈之所摧屈。则于传法无力生他不信也。又此经宗。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住于蕴中。即摄诸部中小乘三藏。如说观蕴阿赖耶觉自心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生句。即摄花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入其中。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如来秘藏。皆入其中。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广开一切法门。是名通达三乘也。复次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浅深重数如前说。善解真言实义者。如真言门。有种种真言种种身印种种本尊。乃至具缘供物一一支分。声字形色诸相不同。随事分别识其性类。知如是法寂灾处用。如是法增益处用。如是法降伏处用。如持明藏苏悉地等广分别说。此是通达真言实义。所以然者。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如真言中有质多字。浅释只名为心。若作深秘释。质谓遮字带三昧声也。遮是无迁变义。无迁变即是佛性。佛性亦名般若波罗蜜。亦名首楞严三昧。是故定慧具足。多字是一切法如如解脱不可得义。若如是说心。乃名妙极之语也。复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亦是一切智五轮譬喻义。如本尊形。女是禅定。男是智慧。黄色是金刚身。白是大悲。赤是大慧。青是大空。黑是大力。乃至一切缘中。皆有第一实际义。岂可如文生解耶。若通达如是实义。乃应作阿阇梨。亦约三劫十地以明深行也。知众生心者。以阿阇梨善知三部上中下用。种种性类差别。及住瑜伽故。以加持方便。能了知众生心行也。如有来求法者。师应谓言。汝且随所安。我当思惟。即是持彼名字。入于静室如法持诵。观彼因缘。以本尊加被故。当见相貌。若是外道欲来盗法。或伺求其便而来诈亲。尔时本尊或现外道等形。审观像类自然可识。应方便遣喻言。善男子。夫求法者。应先除断一切恶见巧伪之心。又诸菩萨为度众生故。能作种种难行苦行。汝今岂能为此难行事耶。且随本缘而作利益。若境界中。见本尊在漫荼罗。将引弟子为其灌顶。或持以付之。如是等种种善相。则应摄授。复次若本尊舍本色像而作赤色。是人性多瞋恚。黑色多痴。黄色多贪。白色多善。缥色多无记。及于漫荼罗中。观察花所至处。上中下类种种微相。亦可知彼心机是器非器也。然于如是相中不应取着。亦以十缘生句而观察之。于如是事一一明了。堪住师位也。复次深秘释者。知众生心。即是如实知自心。以能知自心故。即能明识他心。如家有宝藏即善鉴他宝。乃至诸根性欲本末因缘。心所动作戏论。无不了了通达。是名深行阿阇梨也。信诸佛菩萨者。阿阇梨言。一切善法以信为首。当最初说之。今顺梵文语便。兼以通于后位故。作不次说耳。谓此宗。初入法门时。意尤浅近难识。且三乘实相。无不离于文字。而真言者。要须口诵梵文心亦观之。或屈申身分支节犹如戏弄。或修三昧乃观女人之像或忿怒等形。或以水灌顶。或造作火坛。若欲以心识筹量。则加持之迹又不可见。自非具深信者。安得不疑惑耶。又此行者。于此众缘事相。皆以谛信行之。若勤苦多是未蒙现益。尔时即自思惟。由我功行未至。或由三毒垢染惑障重故。如浣衣钻火。但勿中途休废。自当纯净目睹光明耳。复当思惟幻喻。如药物和合而得升空住寿。亦非利根智慧所能思识。但令妙解其术无不成者。以此深心净信离疑惑故。渐得法验现前。复由法验现前故。信解转增不可俎坏。若不如是者。则同无手之人。虽至不宝藏中空无所得。况在阿阇梨位乎。复次众生一念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海会。乃至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复难信。故法花中。补处三请如来四诫。然后演说。今此经。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生可成。若能谛受不疑。到于信地或度于信解。乃名深行阿阇梨也。得传教灌顶善解漫荼罗画者。灌顶有二种。谓于弟子法中得灌顶已。渐次进修。乃至成就阿阇梨众德。尔时得阿阇梨欢喜。更为造漫荼罗作传教灌顶。如法慰喻言。佛子汝已于秘密藏中。随顺修学具足明了。堪能教授于他。汝今已得善利。乃至诸贤圣众亦皆称叹。今已作灌顶竟。汝当以真净心传持流布。使如来秘密藏久久不灭。如是随其所应种种慰喻已。即应为人作漫荼罗阿阇梨也。复次行者于瑜伽中。阿阇梨众德成就。尔时深行阿阇梨。为作心漫荼罗。尔时弟子了了。明见得蒙大毗卢遮那。以大悲水作心灌顶。是事下当更说。乃至地波罗蜜满足时。十方诸佛现前灌顶授佛职位。皆名得传教灌顶也。已得传教灌顶。不应作最后断种人。应绍先师事业度诸弟子。即此最初方便。须解漫荼罗图像。故次明之。谓此中一一方位相貌。调布众色缋画庄严。皆应自善其事不看他面。乃堪作阿阇梨。复次能于净菩提心。以慧方便。画作无尽庄严大漫荼罗王。乃名深行阿阇梨。其性调柔离于我执者。此我执。梵本作灌顶字。阿阇梨相传云。此字义不相应。当云离于我执也。其性调柔。即是安住传教威仪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虽种族色相多闻智慧。无不出群绝众。亦不生高慢之心。能慈心下济诱诲新学。乃至卑小姓等。亦不怀下劣之想嫉妒之心。但一心以法自调依法而住。如是调柔。即是离于我执。是转相释也。复次调柔者。如百练纯腊以调柔故。随工巧之手无所不为。今行者净治此心。一切粗矿尽故。随巧慧之手无所不为。故能住忍辱地随缘应物。又诸佛菩萨法门中入道。犹如上族。诸天龙鬼法门中入道。犹如下族。即以此身。作大日如来尊特相海。犹如色貌第一。望不能作者。犹如垢衣蕞漏。于一心中悉闻诸佛说法。分别不谬。名为多闻。望六根暗塞者。名为少闻。无量智慧自然开敷。名为智慧。无明三毒名为愚痴。以如是诸法毕竟等故。不应心有高下。故名调柔。唯佛一人。乃名一切调柔善住阿阇梨法也。于真言行善得决定者。调于造立漫荼罗种种方便中。心得决定离诸疑网。所谓如是护身如是结界如是迎请。如是净诸供具而以奉献。以如是真言手印加持。乃至持诵进修。及成悉地时。亦有无量次第法。如是备在下文及供养次第中。不能缕说。若行事时。及他决择违妨。方复踌躇观察。或取本寻捡。不名善作阿阇梨也。复次阿阇梨。以于瑜伽得决定故。随有所作。皆与三昧相应。如献花时。即与花三昧相应。此中本尊明了现前。若奉香灯涂香阏伽水等时。亦与香三昧乃至香水三昧相应。一一本尊亦随事现前。如是一一缘中。皆是入法界门皆见善知识。旋转运用皆与理相应。不复临事稽留方始作观。当知是人堪作秘密阿阇梨也。究习瑜伽者。谓善修相应法也。谓于三部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达。皆与正理相应。名善修瑜伽。又于息灾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或增益法中。即能以此方便降伏息灾。于降伏法中。即能以此方便息灾增益。随彼彼相应之法。皆能善分别之。名善修瑜伽。又于漫荼罗中种种本尊。三昧形色字印性类威仪。及供养成就时运心观察方便。皆已相应修习。此中障碍及悉地相。亦善觉知乃可传法也。复次大悲胎藏发生三昧中。有种种法界门种种善知识。如善财童子次第询求。或于如是法门已善修行。而于余门未能究习。若入普门世界时。则能于一念中具足相应。是名深行阿阇梨也。住勇健菩提心者。勇健是雄猛无怯弱义。所以须此心者。以真言行者未见真谛以来当有违顺境界。或现种种可畏形色。或作异声。乃至震动大地。或有大力毗那野迦现作留难。尔时安心不动。无有退屈。依于法教而净除之。犹行者见此净菩提心有大义利故。自然出生入死无怖畏想。彼彼魔事不能留碍也。又未见菩提心时。于瑜伽中。当有种种相见。所谓地水火风虚空。青黄赤白黑色等诸异相貌。尔时心未明了故不能甄辨。亦不应生退转之意。但作是念。此事非无因缘。若我见谛时。于菩提心明了无碍。自当解耳。又当以十缘生句观之。心不取舍。但当勇进行菩萨道。既证菩提心已。即知往昔某时有如是相。复于某时更有如是事相。皆为如是因缘。无不鉴其先兆识其本末也。复次行者照见心明道时。即于无尽大愿得坚固力。乃至毗卢遮那金翅鸟王。俯观法界大海如视明镜。奋止观翅搏天人龙。乃是勇健菩提心也。秘密主。如是法则阿阇梨。诸佛菩萨之所称叹者。以众德兼备故。即能流通密教不断佛种。是名佛之真子。从真言行生。常为众圣之所称叹也。若弟子修瑜伽行。则能见此上人天龙八部恭敬供养。或见十方诸佛称其名号劝发大众。如释迦牟尼。说菩萨萨陀波仑求法因缘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者。即是阿阇梨支分中。明摄受弟子仪式也。此中众生有二种。或已发菩提心。往诣善知识所求请真言行法。或未发菩提心。而师自鉴别之。知彼堪为法器能持是法。或于瑜伽中见彼根缘。或诸佛菩萨之所嘱累。令为灌顶而教授之。或亲见众圣为其作灌顶法。然后付嘱令其教授。有如是相乃可传法也。如贫里秽食。不可置于宝器。轮王妙药。不可使薄福之人辄尔服之。以不消故。或能断命故。须函盖相称则授受皆得其宜。又如弊衣垢腻滋甚。则不可顿加染色。先当教令浣灌。然后可以施彩绘之功。众生亦尔。若先习垢染。则不染法界之色。故须远离诸垢也。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文信诸佛菩萨义同。梵语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若人闻说如上不思议法界。以宿殖善本。神情明利故。即能忍受其言。知众生心中决有此理。名为信解。又先世已曾亲近善知识故。于三宝缘深。虽不可比量筹度处。即能悬信。故曰深信。勤勇是精进别名。释论云。譬如穿井以见湿泥转加精勤必望得水。又如钻火已得见烟。倍复力励必望得火。故次信解而明勤勇也。所以然者。今此自然智慧。要因瑜伽。而此瑜伽。必须大精进力。故释论云。禅定智慧。不可以福愿求。亦非粗观能得。要须身心精勤急着不懈尔乃成辨。如佛所说。血肉脂髓皆使竭尽。但令皮骨筋在不舍精进。如是乃得定慧。得是二事则众事皆辨。故须具精进性者。方可传授也。复次精进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能发动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若无勤勇之心。则虽有宿殖之业。无由发起。乃至今世利乐尚不可得。何况菩提道邪。是故由发行因缘便得深信。以深心故。即能志求胜法荷负众生。须养以大悲胎藏令得增广。故云有常念利他之性者。方可传授也。复次阿阇梨。于瑜伽中。见闻诸佛菩萨称其具如斯德。或见在众圣前。至诚勤恳希求道要。经历多时初不懈退。乃行利他之事救摄众生。本尊哀愍遣令教授。诸如是例可以意知。又深行阿阇梨六根净故。见彼无量劫来障道成道因缘。无有错谬。又于普门漫荼罗根缘相摄之处。亦悉知之。乃名善观弟子也。

  经云。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者。此有二义。一则除弟子疑心故。但恐无智疑悔则为永失。是以不妄与人。必是可传。自当求而授与不俟来请也。二为除阿阇梨吝心故。乃至无间火聚中。有可流通亦当往赴。况遇良缘求而不惠耶。次有五偈。明其劝发方便。初偈云。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者。意言。汝佛子当知。今此大乘真言行所乘之道法则仪轨。以汝是大乘器量故。堪能信受。我今当正说之也。次偈。过去等正觉及与未来世。现在诸世尊。住饶益众生。如是诸贤者。解真言妙法。勤勇获种智。坐无相菩提者。即是开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方便门。唯以一道成佛更无余道也。以佛佛同道故。今还引诸佛证明。是事如法花中广说。又言住饶益者。谓多所饶益安乐众生。即是如来住处也。诸贤者即是如来。由普贤愿行悉以圆极故以为称。皆由解此真言妙法得大勤勇。成一切智。就偈颂省文故。云种智也。坐于诸法寂灭。即是菩提。非已成今成当成。无法可观不从他得。当有何相耶。此菩提。不可说以示人。故次偈更以外迹明之。偈云。真言势无比。能摧彼大力。极忿怒魔军。释师子救世者。意言。虽无定相而具一切威力。能伏诸魔制诸外道。开甘露门转大法轮。一切人天见如是迹。故号为释迦师子救世间者。如见烟知火。故当信受也。次偈云。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当获萨婆若者。是劝发行人令求彼果。汝今幸自有心何不证之。但当以此妙慧而作成就。不久自当成一切智也。上文。金刚手直问毗卢遮那。云何得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实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今此中教授义亦同。然直举无相菩提。便即劝令修证。更无行位差别可以错于其间。虽前品广明诸相。作种种名字庄严。至论心处意皆如是也。经偈云。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受教。当为择平地者。言阿阇梨已得弟子。次明治地支分也。此中行者字。梵本云真言者。以偈中不可六字故。取意删之。下文颇有此例。不复烦说。谓真言者数数。以如是善法发起其心。即令彼意乐渐得增广。知彼坚住受教不复移转。方为作漫荼罗。或于瑜伽中见彼根缘已固。然后择地也。金刚顶大本。及苏悉地等经。广说地相。然其大意者。今此世界。自不如余净域怛然平正。但随下文所说诸胜处中。择取平正端严可造圆坛之处。辄便动作施为无所妨碍。便可充事也。复次今造诸坛何处皆得。如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平正心地。方作大悲漫荼罗。但随所说胜处中。有少分平正可净治处。便于此中开出万德漫荼罗。浅深重数准前广释也。偈云。山林多花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作圆坛事业者。诸胜处中。最以山林为上。虽重严众峰端严幽寂。若无花果流泉人所不乐。则众缘多阙亦不堪任。故须有种种名花甘实。兼有清净泉池情所爱悦之处。则是佛所称叹。可作漫荼罗事业也。或行者于三昧中见如是胜处。若闻圣尊之所称说。令于彼处作之。下文例尔也。复次山者梵云娜伽。是不动义。谓阿阇梨瑜伽中观此行人。住于四性法中。所行善事坚心不动。谓敬事师长孝养父母等。随有八心花果开萠。可出生净法处。便可建立漫荼罗也。复次净菩提心。安住谛理坚固不动。八方大风不能震摇。大悲方便花果处处弥布。常流净法利乐众生。最是佛所称叹。好作漫荼罗处也。次偈云。或在河流处。鹅雁等庄严。彼应作慧解。悲生漫荼罗者。若不得名山。即泉水为其次。谓诸河流常无断绝之处。妙音好鸟翔集游咏。端严清洁远离嚣烦。即可作坛也。雁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大。此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虽世谛漫荼罗。亦须慧解。持真言人乃能建立。故云应以慧解作悲生漫荼罗。复次水是流不住义。其心不滞常能胜进。名之为水。福河不断。名之为水。以先能安心谛理人自不可多得。但使从本净流出已。正趣是中者。即可运无碍慧。为建立悲生漫荼罗也。妙音众鸟庄严。是能宣扬善法之义。亦是常念利他故众生所归。咸得欢乐。叹其恩德有大名称也。偈云。正觉缘导师。圣者声闻众。曾游此地分。佛常所称誉者。若山泉福地众圣所曾游履。自属上条。今此中意言。虽非如上胜处。而是诸佛缘觉及声闻弟子等。得道涅槃之处。或久住其中。又其次也。如西方。八塔及三乘圣众遗迹甚多。皆是大威德诸天常所护持瞻礼。犹如般若经所在之处。诸小鬼辈不敢停留。故法验易成也。佛所称誉。谓如仙人住山。世尊记说于中易可得道之类是也。复次若人已发菩提心。即是诸佛生地。亦是得道转法轮般涅槃处。亦是久住其中。以四威仪广利众生之处。虽未闻秘藏。但得三乘共行处。亦名吉祥。谓观察性空无相无作。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此是二乘成道入涅槃处。亦是种种本生经。菩萨弃舍身命学波罗蜜处。皆可就中作漫荼罗。复次自谓已得涅槃生灭度想。是声闻辟支佛所。游地分。若不得一向求菩提人。即应平治此中画作悲生漫荼罗。偈云。及余诸方所。僧坊阿练若者。除圣迹之外。但随方国土诸梵行者所居。僧坊。梵音毗诃罗译为住处。即是长福住处也。白衣为长福故。为诸比丘造房。令持戒禅慧者。得庇御风寒暑湿种种不饶益事。安心行道。令檀越受用施福。日夜常流无有断绝。故名住处也。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复次若离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所谓广行檀施。受无量律仪修种种禅定。受持十二分教思惟义理。慈悲精进化度众生。以众行无奖道故皆名无圣迹。僧坊亦然凡圣同居。是生福之处亦其次也。除共二乘般若。自余声闻缘觉一切法门。以远离大悲自求出要。皆名无圣迹阿兰若处。亦可即就其中。择治平地画作漫荼罗也。偈云。花房高楼阁。胜妙诸池苑者。若不得如上福地不可便停。应择取俗间胜处。若端严清净便可作法。房是上古以来众生以惭愧故。不欲令襞慢彰着。亦可以庇卫其身自护护他。楼阁是西方重屋上高显平露处。池谓清净池沼。多有水生诸花。人与非人咸所爱乐。苑谓园林。多名香软草芳木郁盛。萧然幽静可屏喧烦。皆又其亚也。复次若见行人。虽未入余方便道中。然其体性具足惭愧。常能自护亦能护他。或其心明白易知少诸障碍。乃至犯罪亦能发露。向人求自清净无所隐秘。亦可传授也。又池是渴水无厌义。谓此人虽未得深法味。而能虚心听受渴仰无厌。园是多人游观处。谓此人。性多悲愍好行慈济。咸所归仰赖其荫庇。此皆大乘种性亦可匠成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三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四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

  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者。或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罗。火神。是净行梵志火祠之所。尤为清洁故可立坛。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遍地重积。梵俗亦以为净。虽然。须牛移去。若牧牛见在亦不中作也。河滩。正翻当云攒流处。谓有两水或多水。于此处会合。此侧及中间。频经泛涨荡涤无诸秽恶。天庙。是宗事世天者斋祈之室。亦多清闲。然有诸外道邪见不信。则不应于此处作也。空室。谓世人所造居室。后时舍之而去。以无诸愦杂故堪作法。仙人得道处。是世间求五通者。久所栖止得成就处。必无余好处。亦可于中造漫荼罗也。复次制底。是建立高胜义。谓此人常能建立白法志不屈挠。虽未现修圣教。当知先世树福内有善根故名为塔。又火能樊灭荒秽。谓此人身口意。虽未能清升出离。然内有慧性好行净业。有过能改。故名火祠。牛是行义。栏是闲防义。谓此人质性调柔易可驯御。兼于五情嗜欲。能自制止不至放逸。故名牛栏。攒流。谓于三乘中其心犹豫。不知定趣何道。阿阇梨亦当以法劝喻言。此诸方便皆是佛教。但随汝最欣乐处一向学之。所到会同不应疑虑也。若是邪正杂信。则当断其迷津示其正路。以能兼信故。即是先世曾经法水荡涤其心。亦名河潬也。天祠。谓不求三乘而志愿天乐。为欲授受令离三恶。生正见天中故须摄受。是名天祠。空室。谓此人虽在尘俗。而性好虚寂厌世嚣烦。是善根将熟之相。如女人胎渐成就。则欲意自轻。故堪教化。若志求无色天道。亦名空室也。仙人得道处。谓但发心求五通持明仙道。或愿长寿成就世间种种悉地。亦可随彼情机而诱接之也。复次有诸异学。深乐围陀火祠之法愿生梵世。闻佛秘藏中。亦有火天真言行法旨趣甚深故。即从此门而入正法。复有奉事自在毗纽那罗延。日月尊等种种世天。若闻佛秘藏中。亦有彼等诸天真言行法。乃至毗卢遮那大我之身。即便信受而入正法。或有志愿生三界诸天者。闻佛秘藏中。具有诸天乘真言行法。能令于无量世生彼天中。不复退堕终成第一义天。由此深心愿乐得入正法者。或有宗习世间五通仙法者。闻佛秘藏中。具有迦叶瞿昙大仙等种种真言。能令获得不思议神通。乃至如毗卢遮那住寿长远。彼便踊跃志求得入正法。以如是等种种门故。佛说火神诸处皆可造漫荼罗也。偈云。如上之所说。或所意乐处。利益弟子故。当画漫荼罗者。乃至求诸胜地皆不能得。不可令此密教遂无所传。但随阿阇梨心所好乐。谓有利益之地。即可造漫荼罗也。若深释者。但观彼有少分善根正希愿者。皆可择其心地治令平正。为造大悲漫荼罗也。又此众生。乃至好乐遮文荼荼吉尔者世间小术。亦于此门而摄受之。能得见此本尊时。自然得见无量圣众也。问曰。上明择弟子中。要具众德堪为法器方乃教授。而今择地义中。乃至一豪微善无不得传者何耶。答曰。是中有二种弟子。若求传法弟子堪绍阿阇梨位者。则简非其人道不虚行。若结缘弟子。则举手低头之善。无所不摄也。又深行阿阇梨以明见根缘故。或有人过去道机已熟堪为法器。而于现世之中。没在泥滓截余豪发善根。故阿阇梨即择此中少分平地。开出秘藏漫荼罗。何必待安心谛理之人。方作佛事。故与前说不相违也。

  经云。秘密主。彼简择地。除去砾石碎瓦破器。髑髅毛发糠糩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虫蚁蜣螂毒螫之类者。次明治地支分。谓于前所择地中。简取置坛之处。掘深一肘以来。于其土中一一精择。有诸不任用物及虫等。皆当去之。若有此者能生众难于法有障也。其石及沙砾。少可择者当选去之。若沙石众多。此处聚积彼处复有。不可简治令净者。当舍弃更求余处也。然大石平整有圣教说。可于上立漫荼罗。但土中杂者应除去耳。西方俗法多于瓦器中食。食竟辄便弃之。谓为秽触不复受用。如是比及余种种破坏器物。并髑髅杂骨。种种爪发皮毛糠糩秽草。及诸灰炭剌橛朽木。以要言之。如是等种种不任用物。非本净土者皆择出之。若多不可择。亦应舍弃更求余处。故云等也。虫蚁。梵音吃㗚弭。此语通含。皆是微细小虫。皆择去也。蜣螂。是其大者。更有丘蚓等义可准知。毒虫。谓蛇蝎蜈蚣蚰蜒之类。皆应作方便驱遣令去。若多不可除。即是有妨难处应可弃之。

  经云。离如是诸过者。此例众多。得意者自当临事甄别。谓地或倾侧或高下不平。或色味不应圣教。其色中以黄白为胜。若纯黑则不堪取。而尝之味甜及淡则善。辛苦咸涩等则不任用。或掘之更填坑内。土不得满即不堪。若更填盈出即好。又就一处所中。南方则为下地。但可作阿毗遮鲁迦耳。复次阿阇梨。既而知弟子心地。堪可于中建立大悲漫荼罗。即当住于深定审谛分别观之。以慧甄择。去无所堪任杂秽诸垢。然后治令坚实为作庄严。不然则宿业余气能生障碍也。砾石。如不信正法坚执我分拨无因果等见。以难可雕[鎨-十+向]相浸润故。终不能生善苗。加功陶治亦无所出。细执甚多互不相受。故譬沙砾也。碎瓦破器。如造五逆犯四重禁谤方等经等。以心器败坏故无所堪任。设加法味亦不停住。为诸善众之所弃捐。先当以慧方便手。方为择去如是诸障也。髑髅。如破坏菩提心障。昔时曾具人法。于众支分中最为上首。由命根绝故。百体隳败无所能为。缘此恶习设令重发菩提心。还复成障自喜令退屈。故尤宜洗除使尽余气。毛发。谓六十心等。与善种八心共体而生。及以觉察则宜除剪。未得出世间心以来。杂起纷乱难可条绪。故名毛发糠糩。如无明妄想。以取着戏论故。但得名相皮失实相米。故以为譬。灰炭。谓乐小法起二乘心。若善根为此所焚。则归于灰断不生大悲条叶花果。故以为譬。刺骨。谓曾于众生作种种不饶益行。犯种种杂碎律仪。此是过去生死宿对残障。故名为骨。朽木。谓不欲懈怠之类不堪树艺匠成。又梵文兼有株杌义。谓久远以来。于诸烦恼有所偏习。余蘖深固难可拔除。以如是诸过去业。含藏在心地之中故。一心行道时魔事易兴。故须豫加简择。若多不可择。则应弃舍此地别就余机也。虫蚁蜣螂毒螫之类。喻种种现行烦恼蝼蚁喻痴蜣螂喻贪毒虫喻嗔。此类甚多譬种种随烦恼。诸微小者譬无量恶觉见。观此辈皆有如来性。尤宜将护勿使绝其命根。但方便驱遣。使勿妨行道不秽污漫荼罗而已。若欲使极净道场者。百六十种上中下微垢。皆应择使无余。乃至灌顶地中。佳非净土者悉宜简去之。方名究竟净也。

  经云。遇良日晨定日。时分宿直诸执。皆悉相应于食前时值吉祥相者。因择地事便明择时支分也。凡所为法事皆须与时义契合。今将择治此地。故于吉日警发地神。余法事例可知耳。良日晨者。谓作法当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为吉祥。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定日者。西方历法通计小月合当何日。若小月在白分内者。其月十五日即属黑分。不堪用也。又历法通计日月平行度。作平朔皆合一小一大。缘日月于平行中又更有迟疾。或时过于平行或时不及平行。所以定朔或进退一日。定望或在十四日或在十六日。大抵月望正圆满时。名为白分十五日。月正半如弦时。亦为八日。但以此准约之。即得定日也时分者。西方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一一时别有名号。如昼日即量影长短计之。某时作事则吉某时则凶某时中平。各各皆有像类。言宿直者。谓二十七宿也。分周天作十二房。犹如此间十二次。每次有九足。周天凡一百八足。每宿均得四足。即是月行一日裎。经二十七日。即月行一周天也。依历算之。月所在之宿。即是此宿直日。宿有上中下。性刚柔躁静不同。所作法事亦宜相顺也。诸执者。执有九种。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罗睺是交会食神。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除此二执之外。其余七曜相次直日。其性类亦有善恶。如梵历中说。食前时者。昼夜各有三时。食前可作息灾暮间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事也。入漫荼罗灌顶与息灾相应。故云食前。遇善境界意者。谓作法时。或地上或空中。有色声等种种异相。地上。谓或遇见童女。执持五种牛味瓶或香水瓶。或所持物与轮印等同类。或是世中所尊上物。及器盛白糠米等洁净盈满。或所被服端严鲜丽。或说种种吉祥相应之音。皆是成就相也。空中。谓忽睹庆云瑞气氤氲五色。或有彩虹鲜明间错非时而见。或作火色飞动如护摩成就之形。或于日傍有五彩见。或作人形貌如住寂。或于空中有好美妙音声。谓白鹤孔雀鸳鸯鸿雁之类。清彻和雅人所乐闻。如是等亦皆成就相也。所以须顺世谛者。以胜义漫荼罗微妙寂灭。醇信白心人尚难信受。况怀疑虑乎。以所度之人。曾习韦陀祠典伎艺明处。若见造漫荼罗时分舛谬。虑恐致不吉祥。便生疑怪言。我闻总持智慧者无所不达。而今观之。尚不能择得好星善时。况余深事乎。由此疑师疑法。故失坚信力反招重罪。故须顺彼情机也。复次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复次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摽帜。所谓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深行阿阇梨住瑜伽中。观察所欲度者本初种善根时。为久为远。因缘属谁。从何事起。如行者初发心时。或因见佛说法。或睹神变。或见种种可悲苦事。或于菩萨声闻缘觉而发道心。或以花香等。供养如上福田心得欢喜。便即发愿希求佛果。由彼先因现缘相感发故。种种机悟不同。或如是时中菩提心有寂静力。或如是时有增进力。或如是时有威猛力。顺种种悉檀方便而建立之。则功不唐捐不生障碍也。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习瑜伽行。以行者定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昧。或发行太速或发行太迟。或过于中道或不及中道。致使机悟之时亦有盈缩。如循照常理可至某缘。某时中宜应建立。然有缘境迁移。或未到时处而熟。或过此时处乃熟。如是变通皆应善知。故云定日也。时分者。就行者一一地中。自有十心。此一一心。各有因根果。合为三十心。于此三十牟呼㗚多中。亦应深审细甄择。何时堪折伏烦恼。何时可增益功德。何时当顺中道寂心而住。是名解时中细微之相也。宿直者。是行人瑜伽之月所涉缘境。于一切缘境中皆见心性。如列宿小大像类。虽复差别无不圆明也。如月行经二十七宿。以所经之宿好恶不同故。令世间候月之占亦复随异。如箕星好风。月行入箕则风起。毕星好雨。月行入毕则雨降。菩提行亦尔。遇缘对境势力不同。令折伏摄受。及寂行所施方便随转。若阿阇梨能深察根缘晓知是事。名为善观宿直也。九执者。梵音釳㗚何是执持义。阿阇梨应观彼心力之手堪持何事。则所传密印不至唐捐。如诸佛金刚慧印。唯有金刚心菩萨乃能执之。若授与下地人。则名执曜不相应也。就九执中。日喻本净菩提心。即是毗卢遮那自体。月喻菩提之行。白月十五日众行皆圆满。喻成菩提。黑月十五日众行皆尽。喻般涅槃。中间与时升降。喻方便力。当知已摄百字明门也。土曜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莲花眷属。金持左方金刚眷属。木持上方如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复次如是五执。即持五色苏多罗。土为信。木为进。金为念。水为定。火为慧。其余二执。罗睺主为覆障。慧星主见不祥。故不直日也。初日分如净心显现。中日分如发起众行。后日分如万德已圆功用渐息。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后夜分如念本誓愿起加持力。周则复始巡转无穷。日体是一而四洲时分各异。今此漫荼罗意。欲开发菩提心日故。取食前时也。遇善境界者。是心无相无境界。非是有为无为。以佛五眼谛观。亦不能见其相貌。然亦有种种善根发相。可得了知。若是见谛阿阇梨。自当现前通达。若未见谛。当于三昧中察其境界。或见彼修行六度时种种六蔽不能留难。或为众生之所称叹乃至授菩提记。或如前种种印相于三昧中。现炳着奇特有异于常。以因果类之可以意得。乃至普门相摄处皆亦可知也。

  经云。先当为一切如来作礼。以如是偈警发地神者。阿阇梨将欲警发地神。先运心思惟。毗卢遮那无尽庄严身周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亦复如是。一一无尽庄严身周遍法界。从十住地乃至初地诸菩萨。分证庄严身。无量无边满于法界。无有间隙如胡麻中油。当观此身遍至一切众圣前。以清净三业至诚作礼。由此因缘获无量福。便当以无倒心施彼弟子。愿无障难速成无上菩提。次当说偈警发地神也。如释迦牟尼佛。初坐道场时谓魔王言。汝由先世作一无尽施故。今得自在天主之身。然我从无量劫来。修如是大施不可胜数。乃至身肉手足亦无所吝。云何与我?其优劣耶。魔言。我所作福汝已为证。汝之福业谁当证明。若无证者即堕负处也。菩萨尔时申右手指地说真实言。我本于此地上行菩萨道。种种难行苦行地神证知。当知此指即是身密印也。尔时无量地神从地踊出。现其半身而作证明。魔王军众由是退散。今阿阇梨欲令弟子不久绍如来位故。亦以此印警发地神。时彼地神。生大叹喜而作是念。今此佛子乃能建立大事因缘。为将护我等令无损恼故。而见警觉。我应方便守护亦令离诸魔业。以此众缘力故。即令此地同于金刚也。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若作法时当诵梵本。今具录之也。七遍诵右手五轮按地。

  怛文(二合汝也)睇微(天也有女声)娑(引)吃屣(二合护也)捕多赐(亲也于也)

  译云汝天亲护者(于字入下句)。

  萨么(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引度世也即有导师义)

  译云于诸佛导师。

  浙唎耶(二合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铩数(殊胜也)

  译云修行殊胜行。

  部弭(净地也)播啰密多(到彼岸也)素者(等也)

  译云净地波罗蜜(义合等字)。

  摩啰(天魔也)塞(去声)年(军众也)野他(如也)毫釳难(奴痕反破也)

  译云如破魔军众。

  赦吃也(二合释迦也)僧(悉孕反)系娜(师子也)哆以那(救世也)

  译云释师子救世。

  怛他(引)痕(如我也)魔罗(魔也)若延(降也)吃㗚(二合也)埵(伏也)

  译云我亦降伏魔。

  漫荼蓝隶(漫茶罗也)履佉(引画)藐(密也反)痕(我也)

  译云我画漫荼罗。

  偈意先告地神云。汝天女亲守护此大地者。已曾供养亲近一切诸佛导师。修殊胜行。净治诸地净满诸度。及余种种功德。如摩诃般若中历法广明。是以云等。今译偈五字为句不可具存然地波罗密中。亦已含此众德也。次偈陈所以。警发之意说诚实言。如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伏天魔军众时。汝于大会中现作证明。由是世尊号为释迦师子。能独步无畏救护世间。我今亦欲随佛所行绍如来事。是故画此漫荼罗也。我虽未得一切同于如来。然以毗卢遮那三密所加持故。亦能现作佛身。普集一切漫荼罗大会。是故汝今亦当现作证明。使诸魔军众不能俎坏也。复次地神是女天。女是三摩地义。即是大日世尊。护持一切众生心地三昧也。如实相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伏无明住地魔王及与尘沙大众时。以般若波罗蜜手屡舒五力。案一切众生心地。时汝三昧现作证明。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能以自在神通救世间者。我今亦欲平治弟子心地。画作大悲漫荼罗。汝亦当为作证明。令伏四魔军众也。复次以字门释此阿利沙。具无量义。然要其宗极。正在他字之中。梵音怛多是如义。多字长引中即带阿声。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如于实相不增不减。即以此义警发一切地神也。彼诵偈时。应长跪两膝着地。由智慧手舒其五轮。平掌案地。方诵此阿利沙偈。一七度印之加持七遍。此即是名真言印相应也。阿阇梨言。欲作此法时。先以三昧耶法界金刚自性加持自身。皆如供养法中所说。用啰字门。自净心地及此道场地已。于瑜伽中。先起半月风轮以诃字加持之。次起水轮以缚字加持之。次起金刚地轮以阿字加持之。一缘谛观相应明了。善调心及气息。一气诵阿字门相续不间。力极息还又复诵之。或一息或三息。乃至令有所觉触也。以如是一缘方便故。即入三昧。逮见秘密庄严佛菩萨大会。或自见内外地中诸过咎也。

  经云。以涂香花等供养。者非但警发而已。又当以种种香花灯明等。供养十方诸佛及地神也。然此中地有三种。谓以啰字门。净除自心地弟子心地及道场地。皆以阿字门持之使成金刚。若就秘密释中明供养义。亦复如是。若阿阇梨。以净菩提心种种功德。回向一切智智印。即是供养自法界中一切诸佛及持地者。以此功德回施弟子。资助成佛因缘。即是供养弟子心法界中一切诸佛及持地者。若用庄严此金刚道场。即是以法供养十方世界中一切诸佛。供养已。复应归命一切如来。例解可知也。

  经云。然后治地。如其次第当具众德者。谓凡欲造漫荼罗。先须作如是法。方乃掘地择治。亦兼三种地义。浅秘两释。乃至如经所说次第具诸支分。故云当具众德也。时金刚手。为欲发明如来深密之旨。断除未来弟子疑惑心故。头面礼世尊足。而说偈言。佛法离诸相。乃至不顺法然道者。谓我亲从佛。闻诸法实相远离一切诸相。法佛所住住于法位。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自寂灭不可思议。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亦非因量譬喻所能表示。若法相常尔。则非诸佛所能造作。何况有为诸相能集成乎。何故天中之天大精进者。今乃说此择地造坛等有为事相。及与真言次第行法。令修学者。辨种种香花供物。口随觉观言说。身学手印威仪。心缘本尊色貌形位。既是有为有相。岂能正顺无为无相法尔之道乎。唯愿世尊开发是中深趣。除世间如言妄执及疑谤之情也。尔时薄伽梵以下。世尊偈答。初云善听法之相者。以诸法实相义甚深难见。是故诫令善听也。夫法常无性从众缘生。即是八心之相越诸戏论。汝欲更于何处。求觅无相无为之法耶。故次句云法离于分别及一切妄想等。若了知诸法本无相如是。则照见心之实相。从本初以来常自不生。尔时一切身口意业。皆如虚空不可尽。故云我成最正觉。究竟如虚空也。然一切愚童凡夫。以不如实知故。邪倒妄执种种境界。所谓时方诸相貌等。乐欲无明覆。常为爱水所润无明所覆。若我舍于方便。直为众生说如是自证之法。彼等云何悟解而能进趣耶。故偈次明设教之意。云为度彼等故。随顺方便说也。佛意言。我以甚深法相不可直宣说故。以方便力。寄此漫荼罗具缘支分。令初业者。措心有地所作不空。即以此蒙佛加持。兼得观察十缘生句故。能不动实相游戏神通。普观一切善知识。庄严一切诸佛土。不欲令诸行人。放舍诸行住于无相。又不令执着诸行住于有相。故云虽说时方所作业。而实无时方。无作无造者。彼一切诸法。唯住于实相也。若一切有为之法。皆悉住于实相。岂得如彼痴人。或欲逃避虚空。或欲贪着虚空乎。复次阿阇梨。于此中广说法花经三车譬喻。如彼长者诸子幼小无知。虽种种善言劝诫。欲令出于火难。终不能得。时长者观彼深心所著唯在嬉戏。即以方便而告之言。今此门外有三种妙车。汝等当往取之可自娱乐。时彼诸子以闻游戏之名。适其愿故。情皆勇锐奔竞而出。及其等获宝乘庄严第一。乃非彼等宿心之所图之。此漫荼罗法门亦复如是。如来以世间因缘事相。拟仪况喻不思议法界。以俯逮群机。若可承揽。便能普门信解勇进修行。及以蒙三密加被。自见心明道时。乃知种种名言皆是如来密号。亦非彼常情之所图也。如言三月持诵。乃是性净圆明中三转方便。岂可但作九旬解耶。又如东方宝幢佛。乃是初发净菩提心义。岂得但作四方解耶。以此例之。则诸余法门皆可意领。故云而实无时方。乃至唯住于实相也。复次世尊大悲无限。哀愍诸未来世障重根钝众生。不能顿入法界故。于此深秘藏中。以旋转总持兼存浅略方便。设于事相之中思惟修习。亦成世间悉地功不唐捐。三密冥资终成佛果。故次偈云。复次秘密主。于当来世时。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唯依于有相。恒乐于断常。时方所作业。善不善诸相。盲冥乐求果。不知解此道。为度彼等故。随顺方便说也。是故传法之人。当善识根缘又知法门分剂。应病授药勿使差机。若著相之人。而辄尔为说甚深空义。则令怖畏疑惑增其不信。若利根深智。而辄授以浅略法门。则以为不顺无为正道而生轻慢。既于他无益。又自犯三昧耶。故应先住瑜伽观彼本末因缘。善了知已。当观此问答中施权显实之意。散入一切诸方便门而教授之。则能多所饶益。故不生障难也。

  经云。秘密主如是所说处所中。随在一地治令坚固。取未至地瞿摩夷及瞿摸怛啰。和合涂之。次以香水真言洒净者。如教所说。凡造漫荼罗。于七日内须毕。于最初日。阿阇梨当住大日如来自性。然后警发地神。严身方便皆如供养次第中说。警发已。即用不动尊真言加护之。然后掘地如法择治。彼应先掘中心一肘量。择毕还复填之。若盈满有余为上地。如旧为中。不满者为下。如是次第除诸过已。细治所掘之土稍稍填之。润以牛液筑令坚固。平正犹如手掌。次用瞿摩夷瞿摸怛啰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为顺彼方俗法以为清净故。就秘密释之。瞿是行义。以入阿字门故。则是诸法无行。摩是我义。夷则乘义。何故诸法无行。以一切法我不可得故。若无有我。则无所乘及与乘者。尔乃名为大乘也。瞿摸义同前释。怛啰是如如离尘垢义。即是心之实相。若行者能如是净治心地。则能毕竟清净离诸障碍也。凡择地平治了知其方分。即穿漫荼罗中心深一肘许。用成辨诸事真言。加持五宝五谷五药。安置其中。去垢辟除等皆如供养法中说。若深秘释者。即是安立菩提心中五智之宝。能起五种善萠。灭除五种过患。故云五谷五药也。如是安置了。更复净涂使极平正。应取欲灌顶瓶。贮以净水。勿令大满。插诸花果。中置五宝谷药。于埋宝处置之。自第三日置瓶以后。当日日三时。诵辨事真言一百八遍加持此瓶。然后作余事业也。至第四日暮。次用香水真言加持香水。或一百八遍乃至千遍。然后洒净。彼真言曰。

  南摩三曼多勃驮喃阿钵啰(二合)[口*底](丁以反下同)三迷(二)伽伽那三迷(三)三么多奴揭帝(四)钵啰(二合)吃㗚(二合)底微输(上)睇(五)达摩驮赌微戍达你(六)莎诃

  初句普归命诸佛。如毗卢遮那三身遍一切处。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亦复如是。今皆以普遍心。一切归命已。然后说此真言。欲令此诸世尊不越本誓故。同共加持而作证明也。下一切真言例尔。不复广释。第二句中。以最初阿字门为真言之体。所谓种子字也。余诸字门。皆为庄严此字故。以此字门即是菩提心本原。今所造大悲藏生漫荼罗王。乃先用香水洒净。皆为治如是心地令离诸垢秽故。若论外境。亦是所持金刚心地。是故余字皆为成此字门也。阿字是一切法本不生义。次云波罗字者。波是第一义谛。罗名为尘。以一切字皆入阿字门故。即是尘垢本来不生。尘垢本来不生。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所谓净菩提心也。次有底字。正体是多字门。以带三昧声故转为底。底是心义。亦是如如义。如如于自心如实之相。即是净菩提心。净菩提心。于一切法都无染着。即名莲花三昧。住是三昧者。乃至诸法空相二亦不可得。所谓为诸佛大空故。次明娑字么字门。以定慧均等具三昧声。故云三迷也。此中但约字门解释。如诸大乘经论。约四悉坛四不生等。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阿字门。则有无量句义。又以一切语言中皆带阿声故。一一字门皆具一切字门。若得意者当自在旋转说之。以下不可具论也。复次真言中。有字义有句义。字义已如前说。若句义者。此阿钵啰底三迷。是无等无对义。谓此心地漫荼罗王。出过一切语言譬喻。乃至无有一法可为伦匹。故云无等。何故如此。以具含如上字门所说义故。第三句义云虚空等。言此心地。毕竟净无分别。无边际等同虚空也。复次伽字门是行义。那是大空。于法自在义。以伽字入阿字门故。一切法本初以来都无所行。如来于此法中到于实际。又复更无所行。以不行故。即是住于大空于法自在。以我心地与此大空毕竟等故。当知弟子心地及道场地。亦复如是。故云等虚空也。第四句义云等随者。以金刚地等虚空故。即能等遍一切众生界。普现随类之身。故堪画作漫荼罗也。复次娑是漏义。么是我义意义。此等诸众生界。本不生故皆悉如如。是故法界众生界毕竟等。努者大空三昧。如来住此大空三昧。无行无到亦无去来。而能如其心量随缘应现。故云等随也。第五句义云本性净者。还转释阿字净菩提心门。及香水义。如来以等至法界之香。之与大悲三昧水和合。能普洒一切众生心地。除其垢秽。何故如是。由彼本性净故。如水性本净故能净诸垢秽。如来香水亦如是。由本净故。能以净一切众生心故。次明第六句义。云净除法界也。犹如香水洒地为除秽故。如来亦尔。以性净之戒香。和合性净之悲水。遍洒法界众生性净之心地。为令一切戏论皆净除故。亦当以诸字门而广衍之。以一切如来同说如是大誓故。名为真言也。复次法界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心界。心界者即是本性净。本性净者即是遍至一切等同虚空。等同虚空者即是无等无等阿字。门如虚空无边。故当知阿字门亦无。边如虚空无染无变无动故。当知阿字门亦无染无变无动。如虚空离一切相而含万像。离一切作而世间事业因之得成。阿字门亦复如是。无相无作而具足无尽庄严。成就普门不思议业。如是当以种种门自在说之。然复有无量无边未曾有法。非彼虚空所能譬喻。是故阿字门为真言种子。过于譬类也。末句云莎诃。是警觉义。以一切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同见如是义故。必定师子吼发诚实言。我要当以此阿字门。遍净无尽众生界。若我此誓不虚者。其有一切众生。诵我诚言不亏法则。则当如其所愿皆充满之。我今以随如来三昧耶教说此真言。唯愿不违本誓故。令我道场具足严净。故云莎诃也。以下诸真言云莎诃者。其义大同。凡内五宝时。即应如前敬礼十方诸佛。而请白言。我明日当作请法。从此第三日以去。渐当准定漫荼罗大小方位。或四肘或十二肘等。乃至诸圣天位处。皆用白檀点记之。若阿阇梨不能具记持者。乃至画其形相或书字记之。使一一分明。及香水洒净竟。当用白檀涂作圆坛。剂十二指量。最初置中胎藏大日世尊之位。次于东方大勤勇处。置一切如来位。东南维真陀摩尼处。置一切菩萨位。次于东北维虚空眼处。置佛母位。次于大日右边置连花手位。次于大日左边置金刚手位。次于西南隅置圣者不动位。西北维置降三世位。正西是通门处。即阿阇梨所住。修供养瑜伽处也。

  经云。初第一我身。即毗卢遮那位。以五佛当共置一坛。第二诸救世者。即是诸佛菩萨。亦分为二位。第三彼同等。即是佛母也。如来名为无等。而般若波罗密与无等等。故云彼同等也。第四莲华手。第五金刚部主。第六云不动尊。则降三世可知。此即皆是成辨诸事持明。当知举此六位。则摄一切诸尊也。如是作竟。当布列香花供养具。准同供养次第仪式。然后观作宝莲花台宝王宫殿。于中敷座。座上置白莲花台。以阿字门转作大日如来身。如阎浮檀紫磨金色。如菩萨像。首戴发髻犹如冠。形通身放。种种色光被绡谷衣此是首陀会天成最正觉之摽帜也。彼界诸圣天众。衣服轻妙乃至无有铢两。本质严净不复假以外饰。故世尊俯同其像也。若作深秘释者。如来妙严之相。法尔无减非造作所成。故不以外宝为饰。乃至十住诸菩萨。犹因承佛神力。得见加持身。其于常寂之体如在罗谷。故以为况也。阎浮金。亦是自然性净。色又最深。明佛金刚智体最为深妙。通身放种种光。即是普门开示大慧明也。次于四方八叶之上。观四方佛。东方观宝幢如来。如朝日初现赤白相辉之色。宝幢是发菩提心义也。譬如军将统御大众。要得幢旗。然后部分齐一。能破敌国成大功名。如来万行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愿为幢旗。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军众。故以为名也。色如朝日。亦彼相应义也。南方观娑罗树王花开敷佛。身相金色普放光明。如住离垢三昧之标相。始自菩提心种子。长养大悲万行。今成遍觉万德开敷。故以为名。离垢即大空义也。证此大空时。犹如真金百练垢秽都尽故。佛身相亦然。此是世间上妙之金。若比阎浮提金。则色浅而稍浊。不得如彼自然镜彻清明。以花叶上佛从心量因缘生故。有差降也。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槃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大般涅槃亦复如是。非如二乘永寂都无妙用。故以为喻也。次于西方观无量寿佛。此是如来方便智。以众生界无尽故。诸佛大悲方便亦无终尽。故名无量寿。梵音尔尔名为仁者。又以降四魔故名为胜者。故偈具翻其义。谓之仁胜者。此二佛亦作真金色。稍闭目下视。作寂灭三昧之形。诸佛例如是也。花台四维有四菩萨。如下文说之。其一切如来位。但观一佛在金坛中。即同一切佛身。余各依经中像位。皆应转字成身。使一一明了也。凡漫荼罗转字之法。一一诸尊皆用本种子字。或以诸余部通用字。如三部阿娑嚩等。若恐浅行阿阇梨。不能如是速疾旋转者。但观阿字门生无量光。光所至处即现彼尊身也。至法事夜。亦皆放此。凡修观行时。先当以五字持身。如供养法中说。即观自心作八叶莲花。阿阇梨言。凡人污栗驮心状。犹如莲花含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人下向。先观此莲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花座。此台上当观阿字。作金刚色。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毗卢遮那身也。以此方便观毗卢遮那身。令与我身无二无别。而在二明王中间。名为住于佛室也。至画漫荼罗竟时。阿阇梨移座位出檀门外。当于此佛室之位。置意所乐尊或置般若经。以金宝槃盛严饰供养。或置所持数珠若金刚杵金刚铎等。又凡欲择治地时。当自观心莲花上。如意宝珠内外明彻。彼谛观察时。所有善恶之相悉于中现。阿阇梨即当以慧方便而择治之。令得坚固平正。观弟子心亦如是。此中深秘之趣可以意得耳。行者住于佛室。如上谁观圣尊竟。当转阿为嚩。金刚萨埵加持自身。奉涂香花等如法供养。皆如次第法中广说。然后兴大悲心至诚殷重。诵请白阿利沙偈。如经文也。

  今存梵语如左。

  三漫嚩(引)诃谰(存念也)睹迷(我也)萨啰鞞(二合一切也) 尔曩(引仁者也即诸佛)迦卢拏怛莽(二合)迦(悲者)部迷钵[口*履]薜啰(二合)诃(请受持地)迦(引)?也(二合作也)娑补怛㘑(二合并佛子也)湿务(二合)你那[口*底](丁结反)曳(平明日也)

  此偈意言。诸佛悲慜者。唯愿存念我等。我今请白。当作受持地法。并诸佛子。明日当共降临为作证明。梵音于存念声中。即有请赴之意也。

  ○(三)一切菩萨○(五)(火)金刚手○(七)圣不动尊○(二)(东)(木)一切佛位○(一)五如来位○(九)(西)(金)阿阇梨位。

  此是白檀漫荼罗位。

  ○(四)佛母虚空眼○(六)(水)莲花手○(八)降三世尊。

  至第五日暮。复当次第具诸法则。好自严身观入漫荼罗位。奉请结护等一一周备竟。当诵不动明王或降三世尊。与密印相应。满一百八遍加持此地。阿阇梨言。从第三日以去。每日三时念诵时。皆诵不动真言一百八遍。用加持地。非独此应一切处用也。又从初日至三日以来。若有留难。即当收摄停止。若已涂白檀位竟。设有种种魔事两不和合。要当勤加方便必使得成也。余如瞿醯中说。其第五夜诵不动真言竟。次当以大日如来身。即诵持地真言及作三昧耶印。说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萨婆怛他揭多(引二)地瑟姹(二合)那(引)地瑟祉帝(三)阿者丽(四)微么丽(五)娑么(二合)啰[嬭-不+(采-木)](平六)钵啰(二合)吃㗚(二合)[口*底]钵履输(上)睇(七)莎诃

  初句归命一切诸佛。第二第三句义云。以一切如来加持而加持之。此意云。如彼金刚道场。一切如来神力共所加持。今令此地亦复如是也。复次我已平治弟子净心地竟。此是心王如来。图画大悲藏漫荼罗处。我今说诚实言。以一切如来神力而加护之。使得坚固不动也。第四句云阿者丽。是不动义。第五句云微么丽。是无垢义。此意言。以一切如来神力正加持之。令得安固不动。非但不动而已。又令离一切垢也。正以第四句初阿字。为真言体。如来以何法加持。能令毕竟不倾动耶。谓即以此阿字门故。有如是力用也。第六句是忆念持义。犹如比丘作羯磨法。令众僧一心。和合同共受持。今此真言亦尔。用阿字加持竟。请一切如来忆念本誓故同共受持也。第七句是本性净义。此即转释前句。何故诸佛同心念加持。由本性净故。若法入阿字门。即是从本已来无动无垢。十方三世诸佛由此义故。皆同一戒一见。所以同共加持也。末句云莎诃者。如僧羯磨竟。更加忍可印成句。若我所发诚言必定无谬。唯愿诸佛不越三昧耶故。令所作圆满也。此中所有字义。亦当广分别说。时彼阿阇梨。当往东方一切如来坛位之外。东向诵持真言或三遍或七遍。能多益善。次往南方。次往西方。次往北方。皆背白檀座位而诵持之。如是一周竟。次往虚空眼位。当面向东北背坛位诵之。次往东南。次往西南。次往西北。又一周竟。更当至诚作礼种种供养。就阿阇梨座位。东面而坐诵本受持真言。住于本尊三昧。皆如供养次第中说。又次第持白檀位诸尊真言。并结彼印。阿阇梨言。先持部主大日真言一百八遍。所余八位。观彼真言大小持之。若更能诵者。兼持第二院四菩萨。第三院释迦等上首诸尊。乃至都诵诸位亦得也。其白檀位但涂泥干。香水洒竟即得作之。亦不克在第四日。自置了后。皆须依此持诵。至法事夜。亦准此可知也。其受持地夜。阿阇梨如法持诵竟。乃至以金刚讽咏遍叹诸佛菩萨。宴坐疲极。即于此置坛处如法护身。即于东面而卧。当于所度弟子极生大悲怜愍之心。若瞿醯且坦啰。受持地竟。又有结苏多罗受持弟子名号法也。彼安寝时。当思惟心莲华台中么字门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故。即是无障碍菩提心也。亦复如意宝珠。又云。此如意珠只是阿字门耳。彼阿阇梨。当于梦中。或见无量诸佛及菩萨。大名称者示现作诸事业。谓随种种应度众生。三轮化导。或亲自安布建立悲生漫荼罗。或以微妙音声安慰劝嘱言。汝今慜念众生故。造作此漫荼罗。善哉摩诃萨埵。汝之所画甚为微妙。如是种种境界。阿阇梨当以慧心善决择之。当知众圣已共加持是地。可随意作法也。若有障碍者。应作相应护摩方便净除。当发大勤勇心要令所作成就。复次若见谛阿阇梨。则于莲华三昧净菩提心如意珠中。自然明见有障无障因缘了了无碍。心佛现前嘱授为决所疑。如其觉知魔事。当以大智慧大方便。旋转作护摩法。要令所持心不动不退堪建立法界漫荼罗。然后休息也。复次阿阇梨。自初警发地神以来。便不应舍离如是道场之地。恒于是中加持念诵审谛观察。随有未平正处辄修治之。又思惟众缘支分皆令素具。勿得临事阙乏而生疑惑也。自受持地竟。即应规画界域布定方位。至灌顶夜方造诸尊。若不能速成者。持地以后渐次修之亦无咎也。

  经云。复次于余日。摄受应度人。以下迄授与香水令饮彼心清净故。明摄受建立护持弟子支分。受持地已。次明夜当作弟子法。故云余日也。因此广辨弟子应度之相。偈云。若弟子信心者。谓阿阇梨观彼现在根性或久远因缘。于此不思议缘起。三种秘密诸方便中。直信不疑无有能怖畏。乃堪摄受。余如师德中说偈云。生种姓清净者。谓于婆罗门等四种大姓家生。若是旃陀罗等。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故。姓多弊恶。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生他轻慢或成匮法因缘。由如比丘受具。亦简去毁辱众僧极卑下姓也。若但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因缘。即是如来种姓中生。最为胜族也。偈云。恭敬于三宝者。谓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当知是人有先世行道因缘。乃至如常不轻菩萨。是名深敬一切众生。信佛法僧宝也。深慧以严身者。如是等虚空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之所能堪。故智性深利以自庄严者。乃至为说也。堪忍无懈倦者。此是有所堪能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因缘。虽种种艰苦之事皆悉能作。假使一度不成。复更发迹修之。如誓抒大海尽而后已。若人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尸罗净无缺者。谓于在家出家律仪。乃至于本性受诸禁戒。随所奉持。则深心防护无有毁缺。若具如是性者。虽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敬顺不违。故堪传法也。忍辱不悭吝者。此中分为二句。忍辱。谓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如智度尸波罗蜜中广说。当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作不利众生行。故堪传法也。不悭吝。谓于所有财法常念惠他。设来求者心无鄙吝。如智度檀波罗蜜中广说。当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悭吝正法。故堪传授也。勇健坚行愿者。亦分为二句。勇健。即是阿阇梨德中。勇健菩提心种性。于行道时。虽遇种种可畏色声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想。正顺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应传授也。坚行愿者。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愿之义不同。如自立志。令每日三时念诵。则终竟一期。虽过种种异缘初不间绝。如是事有始终。若行菩萨道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十德若兼备者。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但使偏有所长堪可一匠成者。即应摄受耳。又如声闻受具。时观察种种遮难。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恐白衣嫌诃故。辄简去之。今此摩诃衍则不如是。但令道机可济。虽有诸余过失。皆无所观也。偈中云或十或八七。或五二一四者是一期道场。作阿阇梨灌顶之限数。此中约超数取之。谓从一至二。从二超至于四。从四至五。从五超至七。从七至八。从八超至十人。是故一漫荼罗中。不得同时为三人六人九人灌顶。盖如来密意。阿阇梨不释所由。又同大方等陀罗尼经。不得过十人已上也。过此已外。恐阿阇梨心量有所不周。当待后缘别为作法。又此十人以下者。谓俱时发心各舍内外所有。供养三宝同共成辨漫荼罗。故得同时作法。若人因遇道场便。云法缘难值乞并为济度者。未合为作阿阇梨灌顶也。若复数过此。若但求结缘于一门本尊法中受真言印者。则不依如是剂限。阿阇梨亦当发起大悲。随有能起少分善心者。皆为发生立菩提种子。故云或复数过此也。

  经云。尔时金刚手秘密主。复白佛言世尊。当云何名此漫荼罗。漫荼罗者其义云何。此因如来简人限众。为晓诸未悟者。转生疑问也。金刚手本请世尊。称此加持境界。演说大悲藏生大漫荼罗王。则是平等大悲无复限量。而今世尊所说。虽有德可传者。犹不过十人。似是随转一明非其具体。故问当何名此漫荼罗也。又漫荼罗是轮圆之义。今既限局名数。似于理未圆。故复问此中漫荼罗者为是何义。凡有二问。世尊答中。初答名次答义。就答名中。还复申明本旨云。夫漫荼罗者是发生义。今即名为发生诸佛漫荼罗也。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牙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故以发生为称。夫雷雨作解。随甲圻者先萠。不可以卉木滋荣性分不等。遂令平分之施亦成限量也。次答义中。梵音漫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漫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所不能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漫荼罗也。以三种秘密方便。攒摇众生佛性之乳。乃至经历五味成妙觉醍醐。醇净融妙不可复增。一切金刚智印同共集会。于真常不变甘露味中最为第一。是为漫荼罗义也。

  经云。又秘密主以下。广演漫荼罗义释除疑妨。复分为三。初明法界圆坛普门无限。次明限人简众生所由。末句劝嘱阿阇梨令兴平等悲愿。就初文中。哀愍无边众生界。是大悲胎藏生漫荼罗广义者。若行人自见中胎藏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故。其所起大悲漫荼罗亦周法界。且如十世界微尘数诸执金刚菩萨众等。随以一门作漫荼罗主。余为眷属。则成一种漫荼罗。如是旋转无穷已。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何况是中各以无量门庄严。种种方便引摄众生。又可胜纪乎。若行者于此一字法门中。摄广为略衍略为广。出生法财遍施一切。常无断尽。乃名善解漫荼罗广义也。次云秘密主如来于无量劫。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所加持。是故具无量德。当如是知者。此释广义所由也。如花严入法界诸善知识。各各于一门中。所通达法深广无际。然亦互不相知。如来昔行菩萨道时。普门亲近如是等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于彼一一功德藏。皆到极无等比无过上味。以如是内证之德无量无边故。其所加持现作法门眷属。亦复无量无边。彼真言门行者。当通泰其心作如是解也。已知内德无限。次明本地漫荼罗度人无限。何以故。以副大悲愿故。故经文次云。秘密主非为一众生。故如来成正等觉。亦非二非。多为怜慜无余记及有余记诸众生。故如来成正等觉。以大悲愿力。于无量众生界。如其本性而演说法。此中发菩提心义。如入法界品。及智度摩诃萨论议中广说也。无余记者。如佛现前授决。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有如是国土眷属第。以了了记故。名无余记也。有余记者。如告众生言。汝于未来某佛时当毕是罪。某甲如来为汝授记之类是也。复次如世尊说若我在世或灭度后。诸有闻法华经一句一偈。我皆为授无上菩提记。是名无余记。若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彼生善根相续不断。当至无上菩提。是名有余记也。我本为此等众生。来成等正觉。况今所愿以满。开众生自心之宝。如其本性而给与之。当有何限耶。且据恶世弘经浅行之一迹。故云一期法事剂至十人耳。从此以下第二句。即释此限人简众所由。经云。秘密主无大乘宿习。未曾思惟真言乘行。彼不能少分见闻欢喜信受。又金刚萨埵若彼有情。昔于大乘真言乘道无量门进趣。以曾修行。为彼等故。限此造立名数者。此意云。若诸众生。未曾于过去无量佛所久种善根。于此秘密乘未曾修习。则造次闻之不能信受。若传法人。徒以善心差机为说。或当增其诽谤断彼善根。故法花云。无智疑悔则为永失也。十方世界诸众生。少有志求声闻者。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信此法者最为难。故以普眼观之。堪受是法者。犹须弥大海之尘渧耳。既将护彼意时乃说之。安得不略制造立名数乎。所云无量门进趣者。即是兼释漫荼罗名义。夫漫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凑。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是故说为漫荼罗也。所云略此造立名数者。如以阿字五转。统如来无边内德。以字轮百明。摄如来普眼法门。此则名之略也。以刹尘方便开八叶之坛。以无极大悲制十人之限。此则数之略也。然其学者。随于一法明道而得悟入。即是普入一切诸总持门。如从一门见王。即是遍入千门万户。若不能如说而行。则虽以种种文辞广为开示。无所益也。故第三句。次明限略名数自不碍于广。是以经云。彼阿阇梨亦当以大悲心。立如是誓愿。为度无余众生界故。应当摄受无量众生。作菩提种子因缘。谓造立此漫荼罗。是随有见闻触知。下至举手低头一念随喜。皆必定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阿阇梨虽不得差机误。授为作具支灌顶。然系珠毒鼓之缘。岂当已乎。故当运大悲心务令广洽也。复次如人家有秘宝。恐为盗贼所窥故掩以蔽衣。今此曼荼罗法门。亦复如是。以秘密之藏不可直宣说故。回转密意覆以有相方便。今言限以十人者。乃是世谛漫荼罗耳。然阿阇梨自当平治心地。画作大悲漫荼罗。普眼度人多多益善。勿得如言而解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四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五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品之余

  偈云持真言行者。明弟子支分中护持建立方便。至第六夜。师及弟子皆澡浴清净。着新洁衣赍持供物。诣如前所造白檀漫荼罗处。当如法加持自身道场及诸弟子。其护弟子方便。如下文入灌顶时所说。时阿阇梨如次第法则具修供养。观白檀位诸尊。与密印相应持彼真言。瞿醯云。手案中胎漫荼罗诵真言一遍。如是一诵一案乃至七遍。余位亦尔也。次当为诸弟子。随顺说法开导其心。教彼三自归依忏悔先罪。既忏悔已。身心清净犹如明珠。堪能真正发心。是故次令发苦提心。皆如供养法中所说。次当授与涂香花等。教令运心供养诸尊。然后为受三世无障碍智戒。此受菩萨戒法。别有行仪也。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于一念中了达三世诸法。无挂碍故。其有住斯戒者。乃至初见心明道时。即有如是不思议势分。以此戒亲能发生佛慧。又对二乘律仪有限量故。以三世无障碍智为名也。次当授与齿木。令诸弟子嚼之。因即观彼人成器及非器相。所以为此法者。亦是顺彼方俗谛。因用秘密方便而作加持也。印度国人。凡请僧食乃至世人。相命皆先遗其齿木。以种种香花严饰而授与之。当知明日请彼饭食也。所以如是者。为明爱敬之心。恐彼先有痰癊宿食因缘。若受我供或令发动不安。故先以善意将护而警发之。令彼先净身器。或服呵梨勒等。则明日随意饮啖。无所犯触身心安乐也。今阿阇梨亦尔。授弟子杨枝时。即当寄此方便为说深法。我方当授汝佛性醍醐拯无过味。已教汝发菩提心净除三业宿障。以三世无碍智调伏之牙。噬诸烦恼竟。欲复以此秘密加持。涤除身心过患。汝又当净其口过。在所游方勿妄宣传。明日当贻汝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彼当取优昙钵罗或阿说他木端直嫞好者。不粗不细剂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节。侧而相捻是。其正数也。此二木。是过去佛菩提树。若无者。当求有乳之木。谓桑谷等。记木上下之别。皆以枝末为上根柢为下。以香水灌洗。又复涂而薰之。于其下末。以白线缠花用为庄严。亦作标志。令上下易知故。当以手案则不动真言加之。或百遍或千遍。素令严备。既受戒已。师当取一齿木奉献诸尊。余者分授弟子令出坛外。向东或向北。如法蹲局嚼之。嚼已。令向所面之方。而正掷之而验其相。若嚼处向外者。是人悉地不成。向身者悉地成就。若远掷却来近身。是不久成就之相。若首直竖向上。成就更速。首向下者。是人当入修罗龙宫。若掷在空中。当知此人先已成就也。又向北方东方为上成就。西方为中成就。南方为下成就。虽如是。若人先向东掷。而嚼处向东。即是背身。亦不得成就。余准此方类而可知。余如瞿醯中说也。次当作金刚线法。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辨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漫荼罗綖亦尔。五如来色者。谓大日佛加持白色。宝幢持赤色。花开敷持黄色。无量寿持缘色。鼓音佛持黑色。阿阇梨先自取綖三结。作金刚结。用系左臂护持自身。次一一为诸弟子系臂。如是摄受弟子。则入漫荼罗。是离诸障难也。其金刚结法不可缕说。当从阿阇梨面受之。复次五色綖者。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信进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贯摄一切教门。是故名为修多罗。古译谓之綖经也。若见谛阿阇梨。能以如来五智。加持弟子菩提心中五种善根。贯摄万行系持于瑜伽之臂。使经历生死常不失壤。若能如是摄取弟子。乃名善作金刚结也。阿阇梨言欲此夜作弟子法时。其所供养当减第七夜之半。又当观彼情机赞扬密教。发生乐欲坚固其心。并为分别十种方便学处。然此三世无碍智戒。凡结缘者皆令预闻。其四种根本及三昧耶又一偈。则当耳语戒之。具支灌顶者。乃应闻耳。其所教诫二偈。亦是阿利沙。能具诵梵本益善。列之于左。

  阿你也(二合从今也)庾涩磨(二合汝也)鼻啰睹逻(无对又无等)罗婆(引利也)腊驮(获也)摩诃(引)怛么(二合)鼻(大我也)曳曩(诸也)萨婆(一切也)尔奈(乎佛也)喻延(汝也)娑补怛[口*束*頁](二合并菩萨也)[口*履]诃(此也)赦娑泥也(教也)萨啰梅(二合一切也)跛[口*履]蚁哩(二合)系哆(引)萨他(二合摄也)阇耶磨囊(生也)么扈(大也)捺耶(引辩事也)帝曩喻延(汝也)摩诃(引)夜泥(引大乘也)湿附(二合)若哆醯(明晨生也)婆尾屣也(二合)他(得也)

  偈意云。汝从今以去。便为已获无等之利。位同于大我。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八自在我。于法自在者。及诸摩诃萨埵也。次云一切诸如来。并此教中摩诃萨众。一切皆已摄受于汝。此教。谓此大乘秘教中。十佛刹土金刚菩萨等也。次云成辨于大事者。即是能成大事能成辨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如来知见。故经中会意言之次云汝等于明日。得大乘生。谓入大悲漫荼罗。得灌顶已。生于一切如来种姓之中。复次离缘业生得大空生故。云大乘生也。时阿阇梨如是教诫印持竟。还令次第于漫荼罗外东向而坐。阿阇梨复当供养。以至诚心迎请诸尊言。我于明日。为哀慜弟子供养诸圣尊。故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罗。随力供。养唯愿慈悲忆念。当于明日。悉皆降集漫荼罗而作加持。大意如此。余如瞿醯中说。彼至诚三请已。宣说金刚句偈称叹诸尊。然后如法发遣。复为弟子广说法要。教令系念思惟。藉吉祥草面向西寐。彼于梦中。若获种种境界。晨起皆当白师。则知行人悉地成不之相也。若是见谛阿阇梨。自当住深瑜伽。明见弟子本末根缘无有错谬。设不作如是事相。及随顺世谛行之。一切无咎。若未见谛师。则当谨依法则勿令亏失也。

  经云。梦中见僧住处者。谓所见清净微妙种种严饰。身入其中礼跪旋绕。遇诸庆善之事。园林者。谓所见滋荣殊特花果繁盛。或亲自采掇。或升践树抄履空而行。堂宇。谓种种花房绮疏殊异严好。而在于中自在受用身心适悦。楼观。谓层台显敞远觌四方。见种种胜境神情熙畅。凡如是比皆为吉祥。是中法门所表。亦如择地中说。若与此相违。如见塔寺焚摧荒秽之类。则非善梦也。幢谓旗帜宝幢。崇高端丽而现其前。或用麾导众人莫不从命。是建立大菩提心轨成万行之像。盖谓孔雀尾等五色间错。或在空中而荫其上。或人授与之执以游行。是悲愿普覆之像。摩尼珠亦谓圆明照彻。或能出生众物给施众人。此是净心觉宝四摄利他之像。刀谓莹饰鉴彻精刚锐利。或人授与或自执持。是慧性成就之像。悦意花。谓种种水陆生花。随其性类有上中下。如色以鲜白为上。味以甘醇为上。皆善萌开发之兆。当以意分别之。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亦取端正威德人所爱敬之类。密亲谓父母等。善友谓传法上人善知识等。或见牸牛群牧乳味丰盈。或人构之或自饮吮。皆是大悲漫荼罗醍醐上味之像。或见经夹净白无垢。整齐严饰字色分明。记说种种殊胜之事。则为善相。若卷帙垢坏字义残缺之类。当知不善。或见诸佛亲为摩顶现前记莂。以微妙音而慰喻之。或见声闻辟支佛等。乃至住于虚空中示现无量神变。皆当随事甄择。识其所为因缘。诸果谓世所希有珍奇妙果。或有人授与或从空下等。皆悉地之像。或渡河池大海。乃至自梦饮之须臾皆尽。皆为吉祥。若漂流漂溺无所拯援之类。当知不善。或闻空中有种种好声。歌咏法音奏诸伎乐。或称扬三宝功德。心所乐闻或言吉祥。或言应当与汝意乐之果。如是等皆为善梦。当以上中下类而分别之。如寺宇等。则有依地在空之别。其所见人。亦有男女圣凡之异。是故经云。宜应谛分别之。若与如前善相相违。或梦其身为狂象等所逐恐怖危急。或乘驼驴。或见可恶弊恶之人服饰弊坏。或自见身转卧青泥粪秽之中。或诸不净从空而堕。皆是相违相也。若是深行阿阇梨。自当于瑜伽中。悉知彼所梦之事及所为因缘。弟子晨起白师时。当随机劝发为断彼疑网也。若观彼人无有成辨之理。则不应具足傅法与之。恐彼久无功效或生疑谤故也。或如瞿醯所说。为作寂灾护摩得离诸障。然后召入。若见种种殊胜境界。应以法言慰喻令得欢喜。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谓之苏嚩啰多。是弟子之美称。如言佛子之类也。经中说偈亦是阿利沙。兼诵梵本弥善。亦具存之于左。

  翳沙(此也)磨喇伽(二合道也)嚩啰啰(愿也)室[口*履](二合)䐽(引殊胜也德也)摩诃(引大也)夜囊(乘也)摩护(大也)捺也(心也)曳曩(能)廋延(汝也)俨弭洒(所演也)睹(求也)波费(成也)设他(就也)怛他(引)揭哆(如来也)萨(婆枯反)焰部无(自然智也)摩诃(引)娜伽(大龙也)萨么嚧羯(世人也)写(二合)制[口*底]耶(敬如塔相也)阿悉[口*底](二合有也)那悉[口*底](二合无也)尾也(二合俱也)[口*底]羯谰(二合岚音)多(越也)磨迦(引)奢(虚空也)弭嚩(同也)[口*沮](无也)底岚(垢也)严避谰(深奥也)萨婆(二合一切也)达谜鼻(上法也)[口*月*葛]钵啰(二合)怛坚(世智不能了知也)么那(引)罗阎(无含藏)萨啰么(二合一切也)钵啰(二合)半遮啰喺单(离一切戏论妄想)钵罗(二合)半制(平戏论也)[口*月*葛](无故也)钵啰半只单(亦是戏论重言也)萨婆(一切也)吃哩(二合)耶避(所作也)啰睹兰(无比也)萨[口*底]也(二合谛也)捺嚩(二合)也也(二合)参(引)磨设啰(二合)阎(依也)伊能(奴痕反此也)呾你夜(二合也)囊(乘也)沫(无渴反)谰(愿也)室㘑(二合)瑟咤(敕闲反殊胜也)罗避设(得也二合)他捺曳(道也)萨[口*體]哆(二合住也)(凡梵本说偈了皆加助句声云伊[口*底]也)

  初半偈称叹秘密乘道。殊胜愿者所谓一切智愿也。若入此净菩提门。则照见心法明道。所谓古佛大菩提道。故云此殊胜愿道也。大心义如前摩诃萨埵中说。过去未来现在诸大心众。无不乘是宝乘直至道场。故云大心摩诃衍也。次一偈。赞叹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法印。为授大菩提记。故云汝今能志求。当成就如来。自然智大龙。世间敬如塔也。自然智。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自然了了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况不可思议无方大用也。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汝今发菩提心。亦能摄受一切如来无边福聚。是故世间。应当敬如塔想也。次有一偈半。显示净菩提心如实相印。即是开佛知见使得清净也。有无悉超越者。即是从众缘生不可思议中道。出过断常非有非无。一切心量所不行处。故名无垢虚空金刚智印也。诸法甚深奥者。以心性甚深故。当知阴界入等乃至一切种智。皆亦甚深。以一切法不出心实相故。如是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甚深奥也。世智不能了者。言此心性。非一切世间聪慧利根者所能思议。假令长爪梵志等诸大论师。以种种因缘譬喻。庄严比况量度。终自非其境界。苦思惟求徒令发狂。独有信力坚固者。依此秘密方便乃能入之耳。无含藏者。所云难可了知者。正在如是无含藏处。以如实知蕴阿赖耶本不生故。无所执受亦无含藏。尔时一切心意识妄想戏论。皆悉清净。法界圆照如秋月在空。故次句云离一切妄想也。梵本云离一切戏论妄想。今以偈中语略。又意义无异故不具存。次句云戏论本无故者。若具存梵本应言戏论无戏论故。以一切戏论。皆悉从众缘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本来不生。是以释前句。云即此戏论自无戏论也。今以会意言之。故曰本无。次有二句。明此净菩提心究竟方便。以出过一切妄业。即能成就如来智业。普门导利。无非大事因缘。是故一切所作。皆无伦匹。故云一切业无比也。次转释前句。统论权实之大纲。故云常依于二谛。即是故论云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也。然此经宗。作种种具支方便皆随世谛。由此因缘。得一切智智印即是真谛。是故世谛为因真谛为果。因如四味皆悉无常。果如醍醐是则为常。然以十缘生句观之。世谛实相即是第一义谛。是故权实相即俱不可思议也。此二句文虽简略。能令行者。于一切如来方便无复余疑。故当触类而长。使贯通一部文义耳也。已略开示大菩提道竟。又结劝印持故。云是乘殊胜愿汝当住斯道。亦是重明授记之意也。尔时住无戏论执金刚。白佛言。愿说三世无碍智戒。无菩萨住此者。令诸佛菩萨皆欢喜故者。上文但说受三世无障碍戒。未显其相。是故住无戏论金刚乘。开发问也。复次世尊所以待问方说。亦为法门眷嘱相发明故。今此净戒。正以住无戏论金刚智印为体。所以特告此尊。欲令人法相应流传有寄也。阿阇梨复言。此戒相亦是加持句。若传授时。先当诵持梵本。然后以方言释之弥善也。今具列于左。

  室哩呶(能矩反谛听也)矩罗补怛啰(二合族姓子也)怛惨沫(无渴反)谰(彼戒也)曳(入)怛啰(二合若也)矩罗补怛啰(二合族姓子也)迦(引)耶嚩岌莽(二合)娜娑(身语意也)谜羯怛啰(二合)你吃铩(二合)布那(引)囕婆(合为一也)阿吃[口*履](二合)邪(不作也)萨啰么(二合)达磨赦(平一切诸法也)迦哆么者婆(云何名也)也阿(去)怛莽婆(去)嚩(观诸自身也)钵[口*履]怛也(二合)隅(舍奉献也)勃驮菩提萨哆吠(二合)?(佛菩萨等也)咀羯娑摩(二合)睇睹(引何以故也)哩庾喺(何以反)阿(引)怛么(二合)婆(去)鑁(平若自身也)钵[口*履][口*底]也(二合)若[口*底](舍施也)谛娜嚩萨睹(二合)怛[口*履](二合)延(彼三物也)钵[口*履][口*底]也(二合)羯单(二合)婆(去)嚩[口*底](舍作也)羯哆莽室者(二合)嚩怛(入二合)窣堵怛啰(二合)延(云何名三物也)也弩哆迦(引)邪(引)嚩岌莽娜伊(上)[口*底](谓身语意也)怛萨瞒咀[口*履]系(二合是故也)俱罗补怛啰(二合善男子也)迦(引)邪嚩岌莽娜三嚩啰三勿㗚(二合)帝那(受身语意戒也)菩提萨怛吠(二合)娜(菩萨也)婆尾怛勿焰(二合当得也)怛羯娑摩(二合)睇睹(引何以故也)㗚曩(二合)迦(引)邪嚩岌莽娜珊(引)钵[口*履]底也(二合)尔也(二合舍离彼身语意也)释叉釳啰(二合)诃赦(平应当学也)矩(入)蔓(无寒反)[口*底](作也)菩提萨埵(引)摩诃萨埵伊[口*底](菩萨摩诃萨也伊[口*底]是助句声)

  初句言佛子谛听者。梵云矩罗。是族义部义。补怛罗是男子义。若世谛释。于四姓中生。皆名大族。故名族姓子。今得生如来家。于诸族中最为殊胜。故名族姓子。阿阇梨言。宜会意云佛子。于义为着也。

  经云。若族姓子住是戒者。当以身语意合而为一者。此戒梵云三嚩罗。是共缘共成此戒之义。所谓慧方便等之所集成。若尸罗者。但是清净义也。又三嚩罗是平等义。佛言以身口意合为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门。所以得名三世无障碍戒也。如佛为诸声闻略说教诫。则云此三业道净是大仙人道。从十二年后。稍演其义成种种律仪。今此持明略戒义亦如是。若行人三业方便。悉皆正顺三平等处。当知即具一切诸佛律仪也。复次裂诸想网。是三嚩罗义。谓戏论诸见之网。经纬相成重复交络。故名为网。今行者观身口业自无别体。统末。归本唯是一心。而此心实相常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戒时。种种身口意业皆同一相。无量见网皆悉净除。是故得名住无戏论金刚印也。

  经云。不作一切诸法者。种种五阴依于烦恼。烦恼依于业。是种种业皆由身口意生。如约身口意分为十种善恶业道。究其条绪则无量无边。是故三业凡所修行。则有进趣之行。失进趣者则为倒想。由倒想故有无量相生。为此诸相所碍。不得佛无碍智。今行者深观十缘生句。了知三业毕竟不生。法性自尔常无动作。是名住无为戒也。如是净戒尚非如来所作。况住斯戒而造作诸法耶。

  经云。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何以故。若舍自身则为舍彼三事。何等为三。谓身语意。次明持无作戒具足慧方便也。行者观身实际之中身不可得即是如来解脱。是故磬舍此身。用施一切如来。从此以后。动止施为凡有所作。皆为如来解脱。非为己身也。虽种种炽然万行。庄严佛土成熟众生。法性自尔非所造作也。其能如是奉修者。是名无边福聚。是名无尽福河。随造涓滴善根。以投法界海中故。受至拯众生界亦无穷竭。阿阇梨言。梵本诵中有偈云。若有解脱人。持此解脱法。供养解脱者。此福最为胜。若真言行人。不晓如是净戒。则虽口诵真言身持密印心住本尊三昧。具修次第仪式供养诸尊。犹名造作诸法。未离我人之网。云何得名菩提萨埵耶。故经次云。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语意戒。得名菩萨。所以者何。离彼身语意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此中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犹如第五篇戒。总摄毗尼揵度威仪行法。大乘学者亦如是。当持此戒方便。普入一切真言行中。苟戒有亏而得成菩萨行。无有是处也。

  经云。次于明日。以金刚萨埵加持自身。为世尊毗卢遮那作礼者。即是受戒之明日。谓第七日暮也。作造漫荼罗诸作务时。皆当用金刚萨埵加持自身。谓观自身即是执金刚也。是中方便。如下品经文及供养次第中说。若见谛阿阇梨。则是住于金刚萨埵心。所谓无等等菩提心也。以此秘密加持故。诸有所作无能阻坏之者。次当如前运心。为大日如来作礼。然后持诵降三世真言加持净瓶。此亦是成辨诸事真言也。先当取如法净瓶汲清洁之水。如法观漉。中置五宝五谷。又取种种香水众妙花果枝插中。种种庄严。用鲜净帛彩系颈。皆应依供养次第辟除去垢。净以法界心字然后加持也。大凡真言遍数无有定限。应以字计之。如苏悉地中说。又彼中随作三部漫荼罗。各用部心或部母真言加持。今此经中。通用办事真言加持。其真言又兼广略故。不具论遍数。当以意裁之。若极大者诵至百遍。次者五百遍。少者令至千遍也。既加持竟。当置在白檀。先所规画檀门之外。欲入漫荼罗者。当先以此洒之。令彼宿障净除。方得见漫荼罗也。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为法器也。阿阇梨言。此即名为誓水。亦顺世谛犹如盟誓之法。令于一切众圣前。噬此香水自誓其心。要令不退大菩提愿也。复次以无碍戒香。和合嚩字门清白心水。诸有饮触之者。皆必定成于无上菩提。如此清净其心。则堪入秘密漫荼罗也。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以偈问佛以下。明造立漫荼罗支分。偈中先赞叹佛。唯愿一切智。诸说法中最第一者。说彼时分也。此时分。即是初画漫荼罗迄事竟以来。时分限剂。次云大众于何时。普集现灵瑞者。谓大悲胎藏中一切普门随类身。于何时普集道场现前。神力加持示现威验也。若弟子诸根净利应度机深。或于此时。即亲睹无边圣众。如灵山会坐者。同见三变净土分身诸佛。无有异也。当知尔时即是漫荼罗阿阇梨。传持诚谛之语行如来事时。故云殷勤持真言也。说此偈已。尔时世尊告持金刚慧者言。常当于此夜。而作漫荼罗。谓于此第七夜中。使法事都毕也。是中从日没后。至明相出以来。总名为夜。初入夜分。即当图画诸位安置诸供养具。明相未出已前使发遣竟。若违此法则生障碍。乃至令所依住处亦不吉祥也。然深秘密释中。正以道机嘉会为时。或以加持方便。促百劫为一夜。或演一夜为百劫。修短在缘无有定限也。若浅行阿阇梨。则须具依于法则。于昼日分。即当规画界域。以白檀等。草定诸尊形位分段。至日将夕。预备香花灯烛等。皆合素办。瞿醯云。于漫荼罗北面一处。以白色规画。办事真言僻除诸难。置诸供具也。阿阇梨言。若不能于一夜中遍画诸尊者。从第五日受持地以后。渐次作之。于理无妨。又别有尊形印字三种方便。如下文所说也。

  经云。传法阿阇梨。已知时分即明造立轨仪。至日入时。阿阇梨及助伴弟子。各如法澡浴已。着新净衣兴大悲心。赍持供物往诣漫荼罗所。先应一一具法加持。如供养次第中说。次当如法护持自身。呼所度弟子。为彼作护洒以香水。皆令一处次第而坐。然后阿阇梨至道场门前。普遍运心。稽首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亦如上说。然后持五色线。向漫荼罗位立而顶戴之。次观自身作毗卢遮那。经所谓大毗卢遮那而自作加持也。所以然者。以大日如来是此大悲胎藏阿阇梨。是故行者。若行阿阇梨事时。即应以自身作毗卢遮那。若作缘漫荼罗诸作务时。即以自身作金刚萨埵。其加持方便。如下文及供养法中说也。复次行者应知护方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陀罗次第随转至。南方焰摩罗。西方嚩噜拏北方毗沙门。东北伊舍尼东南为护摩。西南涅哩底。西北为嚩庾。其上方诸尊。多依帝释之右。下方诸尊多依龙尊之右。上谓空居。下谓地居也。又环中胎藏三重界城。皆已预为摽志。使方隅均等图位素定。要令大日之位。当五种宝聚之心。至此图众相时。阿阇梨先至因陀罗方如法作礼。次住火方北向而立。助伴弟子在伊舍尼。对持修多罗准定于外界。弟子次当右绕至涅哩底。师亦右回西向而对持之。阿阇梨次复右绕至嚩庾方。弟子亦右回北向而对持之。弟子复右绕至伊舍尼。师亦右回东向而对持之。凡一周竟。皆令当齐在虚空中均等平正已。至第二周亦如前右转。次第絣之以为界道。次复准定四维。阿阇梨复当右绕至涅哩底。弟子先在伊舍尼。右回相向持之。弟子次复右绕至嚩庾方。师即右转至护摩方。弟子亦右回相向持之。皆令当脐而在空中准定其位。弟子次复右绕至涅哩底。师即右转至伊舍尼相对絣之。弟子次复右绕至护摩方。师即右转至嚩庾方亦相对絣之。阿阇梨言。其正四方十字界道。经虽不言理必有之。亦须右旋相对絣定也。如是已定外界及八方相竟。次当入中先定中胎外界。亦如前旋转絣作四方相。其八方相已定。更不复作也。次定第一重外界。次定第二重外界。亦同中胎法则。其广狭之量。皆当展转相半。假令中胎藏纵广八尺。第一重当广四尺。第二重当广二尺。第三重当广一尺。阿阇梨言本法如此。若恐大少相悬者。稍以意均调之。于理无失也。如是分竟。复于一一重重更分为三分。其最向里一分。是行来周道。故云佛子所行道。次一分是安置诸供养物处。次外一分是安置诸尊座位。故此二分皆是圣天之位处也。次于此外复作周匝界缘。于此虚空位之中。当运心观察随其方面。分位相应诸尊皆都请供养。所以尔者。为阿阇梨临事有所忘误。安置诸尊或不周悉。其应请召而无位次者。皆当运心于此中供养也。分此三分位法。先于第一重外界之里。随取少分用作界缘。其阔狭之量。当以意裁之。趣得稍通座位也。于此界缘之内。作三分均分之。当先定诸尊座位内界分了。次定行道供养中间界分。如是第一重竟。次于第二重。亦从外向里渐次分之。次分第三重亦如是上文所说。从大日如来脐以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以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以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花也。所共建立漫荼罗金刚弟子。须善通达真言法要。亚近于师。则能更相佐助无所遗失。若不得如是人。但取已曾如法灌顶者。临事指授行之也。又无此人者。当置橛为之。先于火方师位下橛。次伊舍尼方亦置之引线。即师先心记火方橛此是师位。然后从伊舍尼引线至涅哩底。余准此行之可知也。阿阇梨又云。欲共引线。要须取所欲灌顶弟子耳。先以加持香水洒之与共行事。所画檀位等。且以物覆之勿令见也。方等有四门者。谓重重院皆设四门。使中正均等。开西向一门以通出入。余门以线界横断之。瞿醯云。凡诸方开门。皆随彼方隅广狭。准为九分。取中一分为门。其余八分。则于门之左右各得四分。所出入门稍令阔作。自余诸门。以白色末作画闭之。阿阇梨言。用金刚线作界横断竟。犹如金刚不可越之。越者犯三昧耶。又经文通门西向。若有因缘向余方开之。于理无咎也。余如下文所说。诚心以殷重。运布众圣尊者。谓图画时先住瑜伽。观此漫荼罗大众会一一形色相貌威仪性类座位诸印。皆悉现前具足明了。然后以无量殷勤恭敬心。而彩画之。乃至大小疏密之度。亦令均停相称。故云如是造众相。均调善分别也。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秘密摽帜。花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花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花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言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其余三重。是从此自证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约此现为八种善知识。各持金刚慧印。故云遍出诸叶间也。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无有少分不平等处。故其摽相亦与冥符。略摄如来万德以为十六指。申而长之则无量无边。故此漫荼罗。极小之量剂十六指。大则无限也。鬓蕊。是一切三昧门陀罗尼门六度十八空等。如大般若之所说。从此一一鬓蕊。以加持神力故。现出三重漫荼罗中一种庄严眷属也。此是如来秘传之法。不可形于翰墨。故寄在图像以示行人。若得深意者。自当默而识之耳。从此实相花台中。则表于大日如来加持之相。其义已如前释。其所余秘密八印下品及图说之。次于东方内院。当大日如来之上。画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锐下向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花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猛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如来师子奋迅大精进力。正为是事因缘。乃至放大悲光常遍法界。故云普周遍也。次于大勤勇北。至于北维置虚空眼。即是毗卢遮那佛母也。佛母仪如般若经佛母品中广说。真金是如如实相之体。毕竟净句是彼教门之外饰。故曰缟素以为衣。一切戏论灭时。心日光明无所不照。故曰遍照犹日光。恬怕一心人乃能见此。故其摽帜。犹如天女住于正受之像也。次复于大勤勇南。至于南维作一切诸佛菩萨真陀摩尼印。此是净菩提心无边行愿之所集成。常能普雨世出世间一切财宝。诸救世者。皆从性净莲花台中现如是宝。故云住于白莲上。阿阇梨言。此是通一切印。亦可于诸方面皆置之。若诸佛菩萨。经中不言所持印相者。亦执此无价宝珠。皆得也。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也。是故入阿字门一切诸法不生。是法身义。入娑字门一切诸法无染着。是莲花义。入嚩字门一切诸法离言说。是金刚义。如下字轮品中。以此三字统摄百明。意在此也。

  经云。大日右方置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即是莲华部主。谓如来究竟观察十缘生句。得成此普眼莲华。故名观自在。约如来之行。故名菩萨。顶现无量寿者。明此行之极果。即是如来普门方便智也。此像及菩萨身。皆作住现法乐熙悦微笑之容。观自在身色。如净月或如商佉。即是上妙螺贝。或如军那花。其花出西方亦甚鲜白。当总此三譬。言其光鲜润彻白中之上也。次于观音右边。画多罗菩萨。凡诸圣者皆面向大日。今言观音右边。即是座西。他皆放此。此是观自在三昧。故作女人像。多罗是眼义。青莲华是净无垢义。以如是普眼摄受群生。既不先时亦不后时。故作中年女人状。不太老太少也。青是降伏色。白是大悲色。其妙在二用之中。故令二色和合。以是义故不青不白也。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莲。手面皆向观音。如微笑形。通身圆光如净金色。被服白衣。首有发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发冠也。观音左边置圣者毗俱胝。其身四手。右边一手垂数殊鬘。一手作施愿印。左边一手持莲花。一手执军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罗像。首戴发冠。如毗卢遮那发髻冠形。所云持者。如言地持万物。即是载承之义也。其身洁白圆光围之。光中具有黄赤白三色。不纯白纯赤纯黄。故云无主。凡黄为增益色也。白者寂灾色。赤者降伏色。以此三昧光中兼具三力。是故用为摽帜也。次近毗俱胝左边。画得大势尊。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太势。言此圣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所以持未敷莲者。如毗卢遮那实智花台既成果已。复持如是种子。普散一切众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莲花。此尊迹同是处。亦能普护一切众生潜萌之善。使不败伤念念增长。即是莲花部持明王也。次于明王左边。画明妃耶输陀罗。译云持名称者。身真金色。以诸璎珞庄严令极端严。如女天之像。右手持鲜白妙花枝。果叶相间长条茂好。其花或有初疱。或有欲开或有正开敷者。若五若十乃至数十。左手持钵胤遇。亦是西方胜上之花。以得大势明王。主安立一切众生菩提种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中种种功德。故其被服摽帜。皆与此义相应也。多罗之右置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花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花。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花部母也。次于观自在菩萨下。置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花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威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发如师子项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履四洲。于一切时一切处去心不息。诸菩萨大精进力。亦复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身命。多所摧伏者。正为白净大悲心故。故用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已如法建立观音诸眷属竟。次于大日如来左方。安置金刚部明王。所谓执金刚能满一切愿者。其色如钵胤遇花。是淡黄色也。或如绿宝。是绿靺羯宝。犹如虚空显色也。以净法界色与金刚智礼和合。是故其身黄白。如是智身。犹若虚空不可破坏。一切无能降伏之者。故用虚空显色以为摽帜。此意言。若法乃至少分犹如极微。是可得者。则为无常变易诸行所随。是故毕竟空智。于坚固性中最为第一。所持密印。即是五股金刚也。五如来智。皆兼权实二用。而以金刚慧手执持其中。故云左执拔折罗。此印当以光鬘普遍围绕。故云周环起光焰也。首戴三峰宝冠形若山字。峰间如仰偃初月之形。以种种微妙杂宝一切璎珞。庄严其体。此意言。般若波罗蜜至果地心中。转名一切种智。故云首戴众宝冠。以此妙慧广历一切诸法。自在旋转出生无量法界庄严。故云间错互严饰。广多数无量也。次于金刚部主之右置忙莽鸡。所谓金刚部母。亦持金刚智杵。以诸璎珞严身。此是出生金刚智力三昧。所谓金刚三昧也。次于部母之右置大力金刚针。素支译云金刚针。持一股拔折罗以为幖帜。此拔折罗。是一相一缘坚利之慧。用此贯彻诸法无所不通。故名金刚针也。其下有二使者皆女人形。胡跪微笑而瞬仰之。其状卑而充满浅黄色。以金刚为标。是彼摧坏重障三昧也。次于执金刚之左。置金刚商羯罗。译云金刚锁。其印执持连锁。两头皆作拔折罗形。锁下亦有二女使。与金刚针使者无异。以此智印。摄持一切刚强难化众生。使不退于无上菩提。故以为名也。次复于执金刚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号月黡尊。面有三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大笑之形。以金刚宝为璎珞。此是持金刚者。以无量门大势威猛。摄护众生三昧也。以无量眷属而自围绕。皆悉卑而充满。作忿怒形。乃至一身具百千手。操持种种器械。竖立森然。若不可尽画者。要作一二使者乃至五六。皆应住莲花上。意明此莲花心中。法尔成就一切勇健大精进力。不从余处来也。已建立金刚萨埵诸眷属竟。次往西方画如来持明使者及诸执金刚众。有种种形色性类种种密印摽帜。皆于图中出之。是一一尊大慧光明悉遍法界。所现身口意密亦遍法界。故云普放圆满光。为诸众生故也。于此下位依涅哩底方。画不动明王。如来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罥索。顶有莎髻。屈发垂在左肩。细闭左目。以下齿啮右边上唇。其左边下唇。稍翻外出。额有雏文。犹如水波状。坐于石上。其身卑而充满肥盛。作奋怒之势极忿之形。是其密印摽帜相也。此尊于大日花台。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愿故。示现初发大心诸相不备之形。为如来僮仆给使执作诸务。所以持利刃以罥索者。承如来忿怒之命。尽欲杀害一切众生也。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也。若业寿种除。则戏论语风亦皆息灭。是故缄闭其口。以一目视之意。明如来以等目所观一切众生无可宥者。故此尊凡有所为事业。唯为此一事因缘也。镇其重障盘石。使不复动。成净菩提心妙高山王。故云安住在盘石也。复次于下方西北隅际。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戴宝冠持五股金刚印。瞻仰毗卢遮那。如请受教敕之状。偈云不顾自身命者。谓应图作至极忿怒奋不顾命之容。谓欲摄召法界众生。皆使顺从法王威命。此亦是成办诸事真言也。为此五如来智大自在力之所涤除摧灭者。皆悉至于果地庄严。非唯无所障碍偏证但空而已。是故持五股印。首戴宝冠而在风轮之中。即法花经。诸有所作。皆为开佛知见。使得清净之意也。已安立第一漫荼罗上首诸尊竟。次往第二院画释迦牟尼。阿阇梨言。此中第二是隐密语耳。若从中向外。当以释迦牟尼眷属为第三院。今则以毗卢遮那法门眷属为第一。释迦牟尼生身眷属为第三。诸菩萨在悲智之间上求下化。故为第二。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来密藏。为防诸慢法人不从师。受者。变乱经文。故须口传相付也。于东方初门中。先置释迦牟尼。身真金色。并具光辉卅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莲花作说法之床。谓以左手执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竖指。以空水轮相持。是其摽帜也。此白莲花。即是中台净法界藏。世尊为令此教广流布故。以此生身摽帜而演说之。然与本法界身无二无别。故云住彼而说法也。次于世尊北边。安置佛眼。亦是释迦牟尼佛母。此方译为能寂母也。当作世间乐见端严无比之身。通身皆有圆光喜悦微笑。此是如来。出生随类生形三昧。此三昧。正以大慈普眼为体。观察应度众生而导利之。慈眼之光无所不遍。故云遍体圆净光也。次于佛母之北。画如来白豪相印。住莲华中作商佉色。身有圆光手执莲花。如半敷之状。内有如意宝珠。此是如来无边福业之所集成。如观佛三昧等经广说。能满足一切众生愿也。次于释迦师子之南。置如来五顶。第一白伞佛顶。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第三微誓耶。此用多声呼也译为最胜顶。第四谛殊罗施。译云火聚顶。

  经云。众德者。正译当云大分。是具大德义也。第五微吉罗拏。译云舍除顶。是弃舍一切烦恼义。亦是摧碎义也。此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于一切功德中。犹如轮王具大势力。其状皆作转轮圣王形。谓顶有肉髻形。其上复有发髻。即是重髻也。余相貌皆如菩萨。令极端严欢喜。所持密印如图也。次于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众。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花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称远闻天子。当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图说。阿阇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过此已上。有菩萨受佛职位处。亦名净居天。多是一生补处菩萨。是第二院所摄。非此中所明也。此天次南豪相之右。复画三佛顶。第一名广大佛顶。第二名极广大佛顶。第三名无边音声佛顶。其形相皆同五顶。是如来三部众德之顶也。其五种如来顶。有五种色。所谓真金色。郁金色。浅黄色。极白色。浅白色。是中真金郁金二色相似。然真金光净。郁净色稍重也。三佛顶则有三色。谓白色黄色赤色。此是兼具寂灾增益降伏色。此八佛顶皆周身有光。光极广厚。以诸璎珞严身。由如来本誓愿力故。悉能满足一切愿也。东南隅右列诸火天众。住火焰中。额及两臂各有三灰画。即婆罗门用三指取灰。自涂身象也。一切深赤色。当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圆中。左手持数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门之一身。为引摄火祠韦陀梵志。方便开示佛围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坛。净修梵行之摽帜也。次于右方直大日之南。作焰摩法王。手执檀拏印。印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以水牛为座。身作黑玄色。阿阇梨言。少时当因重病困绝神识。往诣冥司睹此法王。与后同共语言。貌甚慈忍。然此檀拏印。以忿怒形捡效生来所犯。口出大光至为严切。及验出家以后功业。便尔寂然不复有言。焰摩王及后。寻即降阶善言称叹。殷勤致敬求受归戒。因放却还。比至苏后。其两臂绳所系持处犹有疮痕。旬月方愈也。阎摩之西作阎摩后及死后。亦是阎摩后也。东边作黑夜神及七摩怛里。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次于西南隅。画涅哩底鬼王。执刀作可怖畏形。是护方罗刹王。嚩噜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罥索为印也。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伐折罗。及余诸眷属。谓舍脂夫人。及六欲天等。具如图中所示也。释天眷属之南。置日天众。在八马车辂中。并二妃在其左右。所谓誓耶微。誓耶。译云胜无胜也。日天眷属布诸执曜。盎伽在西。输伽在东。勃陀在南。勿落萨钵底在北。没你没遮在东南。罗睺在西南。剑婆在西北。计都在东北。又于南纬之南置涅伽多。谓天狗也。北纬之北置嗢迦跛多。谓流火也。释天眷属之北近净居天。置大梵王。戴发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执军持。一手作唵字印。此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申余指。侧手案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所余四禅诸天皆列其左。无热等五净居天列在其右。毗尼所谓观净居天被服仪式。制齐整着三衣内衣戒是也。西方近门置地神众。次北置萨啰萨伐底。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辨才天次。北并置其妃。又次置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并置商羯罗天。此是摩醯首罗。于一世界中有大势力。非三千世界主也。经中下文更有噜捺罗。即是商羯罗忿怒身。从事立名。又置塞健那天。即是童子天也。皆于其侧置妃。阿阇梨言。此是天众。当于释梵王左右序列之耳。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西门之南。与日天相对应置月天。乘白鹅车。于其左右置廿七宿十二宫神等。以为眷属。次于北门。当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二名布噜那跋陀罗译曰满贤。三名半只迦旧曰散支。四名娑多祁哩。五名醯么嚩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毗洒迦。七名阿吒嚩迦。八名半遮罗。及诃栗底母功德天女。经文?之。阿阇梨言。功德天随毗沙门合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凡此等诸大天神。皆是众所知识。世间众生各各随性欲因缘。宗奉供养。毗卢遮那为欲普门摄众生故。遍一切处示同彼身。即以世间共识之摽帜。为出世间秘密之摽帜。犹如帝释之像安住妙高山王。如来因陀罗三昧。亦复不移此处。开出净菩提心妙高山王。自余法门例皆如是。不可详说。但行者随彼一一乘中。功行成就自当开解耳。又释迦牟尼座下。应作忿怒持明。右边号无能胜。左边号无能胜明妃。并白色持刀印。观佛而坐其间。所云地神者。即前所说西门中地神。当捧持宝瓶虔恭长跪。其瓶中置种种水陆诸花。余如图说。并于通门。第二重厢曲之中置二龙王。右曰难陀。左曰跋难陀。首上皆有七龙头。右手持刀。左手持罥索。乘云而住。此皆漫荼罗中所要。故云真言行者。当以不迷惑心。依次作之也。

  经云。所余释种尊。真言与印檀。所说一切法。师应具开示者。如释迦部中佛钵锡杖印等。其类甚多。经不具出。但随此方空缺处。采择余经所说。逐便安置之。设令缺之亦无过咎。但经中所出上首诸尊等。必应一一如法画之。不得遗谬。其莲花部金刚部等诸方。亦例此可知也。经中。次说第三院菩萨眷属。当释迦之内正东门中。画文殊师利。身郁金色。顶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卢钵罗。是细叶青莲花。花上有金刚印。极熙怡微笑坐白莲花台。此其秘密摽帜也。阿阇梨言。郁金即是阎浮金色。用表金刚深慧。首有五髻者。为表如来五智久已成就。以本愿因缘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青莲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金刚智印。能以常寂之光遍照法界。所以坐白莲者。意明不异中胎藏也。文殊北边当画光网童子菩萨。身真金色。执持宝网。以种种璎珞庄严。坐宝莲花中。文殊持无相之妙慧。而光网持万德庄严。如智度所说。以盐调和诸食。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啖。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单修空慧则堕断灭中。纯修福德则堕有所得中。所以观佛长子者。意在此也。次作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三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于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发端严义。邬波是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征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发为名。质多罗是杂色义。其五使者下。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者。如承受音告之形。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次于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西方俗法。东向而治故。以东为初方。南为右方。西为后方。北为胜方。今此漫荼罗坛。门向西故当大日左方也。图中除盖障菩萨。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切众生无畏。满其所愿也。经云。舍于二分位当画八菩萨者。谓除盖障之侧。当作二使者。然后如其次第置八菩萨。凡列诸眷属。皆令最初者在右。第二者在左。第三复在右。第四复在左。如是一左一右。次第置之。今于此八菩萨中。先以除疑怪在除盖障之右。施一切无畏在左。次复以除一切恶趣在除疑怪之右。以救意慧在施无畏之左。次复以悲念菩萨在除恶趣之右。以慈起菩萨在救意慧之左。次复以除一切热恼在悲念之右。不可思议慧在慈起之左。诸余位布例。皆放此也。次于北方画地藏菩萨。于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颇胝水精四宝为莲花座。亦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花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故云处于焰胎也。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中性起功德无边宝藏。故其摽帜。以一切珍奇杂宝绮错庄严也。其余眷属菩萨。义亦同之。当于地藏之右置宝处菩萨。地藏之左置宝掌菩萨。次于宝处之右置持地菩萨。宝掌之左置宝印手菩萨。持地之右又置坚固意菩萨。如是上首诸尊。又各各于其左右。画诸眷属以自围绕也。次于西方画虚空藏菩萨。被鲜白衣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诸眷属皆坐正莲花上。此菩萨持如来等虚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摽帜也。被服白衣明白净无垢。是其教门外饰也。譬如虚空。无所分别亦无积集。而世间万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门亦尔。于毕竟空中。出生不思议自在之用。无有穷尽。如大集虚空藏经中广明。故名虚空藏也。此中法门眷属。所谓虚空无垢菩萨。虚空慧菩萨。清净慧菩萨。行慧菩萨。安慧菩萨。亦如前次第左右列之。所以皆云等者。明此上首诸尊复各有无边眷属也。其形相皆如图说。此偈末云。略说大悲藏。漫荼罗位竟。此二句是传度者以义结之。非经中本文也。如上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者。即是心实相花台大悲胎藏开敷。以大悲方便。现作三重普门眷属。以是义故。名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也。如于一世界中。普现六趣随类之身。于一切世界中。亦复如是。于彼彼众同分中。最为上首。其所说法。亦于彼法之中微妙第一。复由此义。普能摄受无尽众生故。毗卢遮那名为法界王也。今此上首诸尊。同共集会印持如是法。故彼一切同类众生。各各生希有心言。我之所尊无与等者。亦复在此众中。当知此法甚为希有。以生希有心故。随于一切法界门而种善根。乃至长夜兴不善根。欲破坏正法者。既至道场。见彼所宗奉大天。又蒙不思议法食之施。恶心即灭弃舍魔事。或生一念随喜之心。以生一念净心故。便可于中开出大悲胎藏漫荼罗也。复次此漫荼罗种种法门。虽同一法界。然其功用浅深各有差别。如一地所生一雨所润。然诸药草性分不同。若医王观之。则知如是药草。于某病中非对治所宜。然于某病则势力珠胜。若于此等普门方便中。一一分别不谬。乃堪作大阿阇梨也。十万偈大本中。彼诸圣尊。各自宣说自所通达法界门。种种异方便法。今此略本。但举其普通趣道之要法耳。若行者如法修行不亏法则。蒙不思议加被时。自当曲示方便无所不通也。阿阇梨言。凡行者不住瑜伽。不合为人建立漫荼罗也。初欲画时。先用字门转作诸尊。座位形色性类一一相应。即观如是大悲藏即是我身。方起手画之。如是深行阿阇梨。必则于一切时。常不离如是佛会也。画了作法事时。如法次第起金刚地。观此宝王宫殿。在须弥山顶。所有一一庄严。皆如下品中说。如是明了已。方可请召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五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六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阿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具列如左。

  上方                右方             左方                  下方

  ○如来如意宝            △能授一切尊(满一切愿也)   □妙金刚                T39063601.gif降三世尊

  ○如来甲胄             □莲花部女奉教者

  ○如来罥索         □莲花部奉教者        □青金刚

  □如来怖魔             □莲花三股戟         □金刚莲                □金刚铎T39063602.gif

  ○如来脐              □莲花戟

  □如来马藏             □莲花尊           □寂静金刚

  ○如来唇              □金刚莲           □大迅利金刚              □金刚罥索

  □如来十力             □莲花轮

  ○如来牙              □莲花刀           □金刚牙                □金刚刀

  □如来大护             □莲花德菩萨         □那弭荼金刚(因因立名又云短也)

  △无所畏大护者T39063603.gif        □大水吉祥          □赤体金刚

  ○如来无所畏            □大吉祥           □佛奉教者

  □如来铃铎             □僧吉祥T39063701.gif

  ○如来商佉             □佛吉祥T39063702.gif      □越无量虚空

  □如来三昧耶金刚          □金色菩萨          △月黡尊T39063703.gif

  ○如来正勤             □名称慧菩萨T39063704.gif

  □如来三昧耶            □白色菩萨          □难降大护者(女形T39063705.gif)

  ○如来舌              △坏诸怖畏大护者T39063706.gif    □金刚部生

  □如来豪相             □大势至菩萨

  ○一切如来座          □毗俱胝菩萨T39063707.gif      □金刚连锁T39063708.gif          □不可越护门者T39063709.gif

  □如来大勤勇          □观世音菩萨       □执金刚

  □如来眼            □多利尊T39063710.gif

  ○如来心              □观音母           □金刚母T39063711.gif

  □如来铄底             □大白菩萨

  ○无堪忍(如来无堪忍)        □资财主菩萨         □金刚针

  □水自在尊             □遍观菩萨          □金刚钩                □相向守护门者T39063712.gif

  □如来念处             □吉祥菩萨          △金刚无胜大护者T39063713.gif         △如来使者

  ○如来刀              □带塔德菩萨

  □如来轮              □宝德菩萨          △军荼利金刚T39063714.gif           □金刚拳

  □如来莲花             □鹿皮衣形

  □如来顶              □莲花军持          △大力金刚T39063715.gif            □无戏论金刚

  ○如来结界             □莲花鬘

  □如来施愿             □莲花斧           □虚空无垢金刚             □金刚斧

  ○如来平等说            □莲花索

  □如来口              □莲花铎           □素啰多金刚(妙住)

  ○如来腰              □莲花螺           □大身金刚               □金刚轮

  □如来焰光             □莲花部使者         □大胜金刚               □金刚捧

  □如来钩              (□莲花部使者△马头观世音)  □广眼金刚

  □虚空眼              □莲花捧           □拔折罗金刚              T39063601.gif圣不动尊

                  右第一重竟

  □无垢光童子T39063717.gif         □贤劫菩萨T39063718.gif       ○大慧菩萨T39063719.gif            □贤劫菩萨

  □光网童子T39063801.gif                         □寂慧菩萨T39063802.gif            □金光菩萨

  □男奉教者T39063803.gif          △行慧菩萨T39063804.gif       △无垢慧菩萨T39063805.gif           ○金色菩萨

                                                       △宝德菩萨

  □男守卫者T39063806.gif          ○胜妙天菩萨T39063807.gif      ○无尽意菩萨T39063808.gif           □贤德菩萨

  □男使者T39063809.gif                                              ○花幢菩萨

  □女使者T39063810.gif           □宝严菩萨T39063811.gif       □不思议慧菩萨T39063812.gif          △计都菩萨

  △六面尊                             △大慈起菩萨T39063813.gif           □无垢光菩萨

                    △宝印手菩萨T39063814.gif      △无像菩萨T39063815.gif

  △降阎摩尊

                                   ○救意慧菩萨T39063816.gif

  □地慧童子T39063817.gif                                             △清净慧菩萨T39063818.gif

                    ○宝掌菩萨T39063819.gif

  □优波计设尼T39063820.gif                        □施一切无畏菩萨T39063821.gif         □虚空慧菩萨T39063822.gif

  T39063823.gif文殊师利         □地藏菩萨T39063824.gif       △除一切盖障菩萨T39063825.gif         ○虚空藏菩萨T39063826.gif

  □计设尼T39063827.gif                                              □虚空无垢菩萨T39063828.gif

  □质多罗T39063829.gif           ○宝作菩萨T39063830.gif       □除疑怪菩萨T39063831.gif           △法慧菩萨T39063832.gif

  □请召者T39063833.gif                          ○除一切恶趣菩萨T39063834.gif       ○慧步菩萨T39063835.gif

                    ○持地菩萨T39063836.gif

  □女使者T39063837.gif                          △悲念菩萨T39063838.gif(亦名大悲缠)      □剌泥弭菩萨(无墙也)

  □男使者T39063839.gif           □贤意菩萨                              △泥弭菩萨(墙也)

  □女守卫者T39063840.gif          ○宝冠菩萨T39063841.gif       □除一切热恼菩萨T39063842.gif         ○宝幡菩萨

  □女奉教者T39063843.gif          △发心即转法轮菩萨T39063844.gif   ○海慧菩萨T39063845.gif            (□金光菩萨△光明菩萨)

  □宝冠童子T39063846.gif

                    □善住意菩萨T39063847.gif      △妙慧菩萨T39063848.gif            ○妙幢菩萨

  □月光童子                                                □无边幢菩萨

  □善财童子           □贤劫菩萨        □贤劫菩萨T39063849.gif          □贤劫菩萨

                  右第二重竟

  △火天护方神          □伊舍那护方神      △涅哩底护方神             T39063601.gif风天护方神T39063851.gif

  △火天               □鸠槃荼众眷属        △女罗刹T39063852.gif             T39063601.gif风神后

  △火天后              □阿名揭拏(羊耳)

  △婆私瑟吒大仙           □阿湿嚩揭拏(马耳)  △罗刹众T39063901.gif             △迦楼罗女T39063902.gif

  △竭伽大仙             □戍婆揭拏(箕耳)     □贤劫菩萨               △迦楼罗T39063903.gif

  △未建荼大仙            □杂宝藏神T39063904.gif       ○童男菩萨

  △瞿昙大仙             (△荼吉尼T39063905.gif△荼迦T39063906.gif) ○比丘众                (△非人眷属△一切人眷属)

  △迦叶大仙             □童男菩萨          ○日光菩萨

  △诸执曜神等            □比丘众           □西南日轮遍照胜德佛        (□童男菩萨□比丘众)

  △毗逝耶后             □离尘勇猛菩萨

  △日天子              □东北方定胜手德佛      ○菩萨众                □宝胜菩萨

  △逝耶后              □菩萨众           ○比丘众                □西北方一宝盖佛

  □那罗延并眷属           □比丘众           ○童女菩萨               □比丘众

  □魔天他化自在天          □童女菩萨        △苾?蚁㗚知         □童女众

  □化乐天              □女部多T39063907.gif

  □兜率陀天             □部多药叉类T39063908.gif      △诸毗那夜迦          □贤劫菩萨

  □焰摩天              □住雪山药叉将T39063909.gif   △摩诃迦罗(黑神)            (○小讫㗚瑟怒二龙王○讫西瑟拏二龙王)

  □(东方提头赖吒天王并揵闼婆众) □娑多祁哩药叉将T39063910.gif  ○优婆路系多二龙王

  □舍支夫人T39063911.gif          □半遮罗药叉将T39063912.gif     △毗卢遮十眷属T39063913.gif          ○路系多二龙王

  □帝释三十三天           □毗洒迦夜叉将T39063914.gif                         ○优婆臂多二龙王

  □童子菩萨             □痾吒嚩迦药叉将T39063915.gif  △毗舍支十眷属T39063916.gif

  □比丘众              □毗沙门子药叉将T39063917.gif                        ○优婆束讫劳二龙王

  □欢喜菩萨                                                ○束讫劳二龙王

  □上方欢喜德菩萨          □摩尼拔陀罗神T39063918.gif                         ○沙伽罗龙王

  □菩萨众              □护方神后T39063919.gif       △寒冷地狱               ○阿那婆达多龙王

  □童女菩萨             □俱吠啰护方神毗沙门T39063920.gif  △热恼地狱               ○得叉迦罗龙王

                    □吉祥功德天                             ○摩迦斯龙王

  □阿难陀              □满贤药叉将T39063921.gif      □毗楼博叉王T39063922.gif           ○矩利迦龙王

  □须菩提              □诃栗底母(男五女五)                         ○羯句吒迦龙王

  □舍利子                             △阎摩殁㗚底后           ○和修吉龙王

  □大目连              □散支大将T39063923.gif       △阎摩后                ○阿难陀龙王

  □大迦叶              □童男菩萨          △阎摩但荼               (○大莲花龙王○波头花龙王)

  □无量音声佛顶           □比丘众           △阎摩罗法王              ○商佉龙王

  □广大佛顶             □胜授菩萨          △质呾罗笈多讯狱者         (○缚噜拏后T39064001.gif○嚩噜拏龙王T39064002.gif)

  □火聚佛顶             □北方胜德佛         △夜黑天                □毗楼勒叉护方天王T39064003.gif

  □胜佛顶              □菩萨众           □辨才天T39064004.gif

  △如来锡杖             □比丘众           □童男菩萨               ○优婆逊那守门者T39064005.gif

  ○如来钵            □童女菩萨          □比丘众                 通门

  ○如来牙              □贤劫菩萨          □离优菩萨               ○逊那守门者T39064006.gif

  □豪相               □主田农神          □南方无优德佛             ○地神T39064007.gif

  △无能胜尊             □主象马厩神     □菩萨众                ○龙王并后眷属T39064008.gif

  □释迦牟尼佛                           □比丘众                ○童男菩萨

  △无能胜妃             □主王库藏          □童女菩萨             ○比丘众

  ○佛母               □主外道福处神

                                   □别异地狱               ○行慧菩萨

  ○如来铄底印            △主严穴神        □贤劫菩萨               ○西方宝焰佛

  □童男菩萨             □主伏藏神          △遮闷拏                (○菩萨众○比丘众)

  □比丘僧              □主碛神         △娇吠唎                ○童女菩萨

  □普光菩萨             □主尸林神          △吠瑟拏味               ○主平相侵神

  □东方宝性佛            □主波池神                            ○主日历神

  □菩萨众              □主龙泉神        △娇唎                 ○主时分神

  □比丘僧              □主井神           △燕捺唎                ○主业作神

  □童女菩萨             □主空中宫菀神        △嗟捺唎                ○主宿神

  □佛袈裟              □主宫室神          △未啰弭              ○主宿对神

  △佛军持              □主海神           □紧那罗妃T39064009.gif          ○主夜神

  □白伞佛顶             (□主室宅神□主巷曲神)    (□紧那罗○童男菩萨)        (□主月神○主日神)

  □最胜佛顶T39064010.gif          □方神          ○比丘众                ○六时神

  □摧碎佛顶T39064011.gif          □主街陌神          ○莲花手菩萨              ○主直神

                    □主河神           ○东南莲花胜德佛            (○主廿八宿神○主十二宫神)

  □最高佛顶             □主道神           ○菩萨众                ○月后名赤色

  □辟支佛              □主旷野神          ○比丘众                ○月后名月祥

                    □主郊野神          ○童女菩萨               ○月天子

  □大梵并明妃眷属          □主痁肆神          △慕诃囊                ○月后名月相

  □四禅天              □主城神           △?名火神             ○童男菩萨

  □无色天

  □净居自在天子           □主村神           △劫微                 ○比丘众

  □普花天子             □主洲神           △芒囊娑                ○莲花胜菩萨

  □光鬘天子             T39063601.gif主鸟神       △讫洒也                ○下方莲花德佛

                    □主山神           △社吒啰              ○菩萨众

  □意生天子             □主悉地物神         △句?诞囊          ○比丘众

  □名称远闻天子           □主悉地神          △没栗拏                (○童女菩萨○贤劫菩萨)

  □大自在妃并眷属        □主仙药神          △露系多                □阿修罗女眷属T39064102.gif

  □大自在天并眷属          □主药计神          △芒噜多                □阿修罗眷属T39064103.gif

  □摩醯首罗子及妃          □主药神           △捺噜迦

  □持明妃              □悉地持明妃T39064104.gif      △娑摩醯捺罗            ○摩睺罗伽女T39064105.gif

  □持明仙            □悉地持明仙T39064106.gif    △诸火仙等           ○摩睺罗伽

  右第三重竟

  阿阇梨言。第一院东方如来钩。乃至如来甲等。皆是毗卢遮那三昧。一一作天女形。如漫荼罗方圆以辨其色。坐白莲台上。手中复持莲花。花上各以物像用为摽帜。如钩轮刀槊商佉铃铎罥索甲胄等。皆依本相画之。顶相豪相口舌牙唇等。准例推可解。如来脐于莲上图作连环圆好之相。如来腰亦颇旋曲如数珠鬘形。如来藏如轮王马宝藏相不现之形。如来施愿当作与愿手。如来法及辨说等或持经藏或作说法手。念处十力等皆是止观相应法。作寂然三昧之容。三昧耶当作佛顶相。如来顶相具摄一切功德。凡手中无物可为幖帜者。皆应置之。若漫荼罗不作尊形但示秘密印者。于金刚座上作莲华台。台上如前画作幖帜。其作字漫荼罗者。经中有种子字。当如法置之。如经不载。当取梵名中最初字为种子字。或可通用阿字也。北面莲花部诸尊。若经中不说形相者。通作红莲花色或净白色如金色尊等。则依名辨之。所持印相亦如佛部中说。然用莲花为幖帜。如莲花轮像。当以四莲花叶如十字之形用为轮辐。辐外作刃环围之。莲花刀当于莲上置刀。刀锋上又用莲花以为摽帜相。金刚杵戟等皆亦如是。莲花罥索以莲华为两茸。铎则以莲花为系。鬘则贯穿莲花以庄严身。或于所持花上置之。戴塔吉祥于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花上。莲花尊则于花上重置莲花。宝德尊莲花上有宝。能授一切愿明王能满一切希愿。其状非一如观世音手持莲花。花上或置如意宝。随息灾增益降伏事。在彼相应坛中。大吉祥二手各持莲花。水吉祥或莲中出水或手垂出水。被鹿皮尊当以鹿皮严身。如梵天像。其契印漫荼罗例同前说。通用娑字为种子也。南面金刚部诸尊亦可依经。初所列名者皆具置之。随作方圆三角半月等坛。身色亦尔。或持一股拔折罗。或持三股五股。上下二锋等种种金刚标相。如经中所说随意置之。其刀斧钩针等。皆以金刚为摽帜。刀则刃锋柄饰。皆作金刚杵端铦锐之形。罥索连锁两端皆如三股拔折罗像。轮以十字金刚为辐辋。利刃环绕围之。铎以一股金刚为上系十字金刚为舌。余皆例推可解。契印漫荼罗。亦于金刚座上置白莲花。花上各表其物。若作字漫荼罗。执金刚所统眷属通用缚字。余金刚通用?字为种子也。第二院诸菩萨众。若经中具载形相者。一一如其本教画之。无文者通用真陀摩尼印。当持莲花。花上置如意宝。周匝焰鬘围之。或随彼名中义趣以表其相。如宝冠菩萨即于花上置冠。宝网菩萨则于花上置网。宝掌菩萨掌中置宝。发心转法轮印手中持论。所有诸阙位处。皆置贤劫菩萨。其使者奉教等。皆作卑下之容。其使者操持刀捧状如夹门守御。奉教者或执持于捧印或瞻仰所尊。若受指麾教敕。守护者则如守门通信有所咨白。各随其类也。降阎摩尊是文殊眷属具大威势。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云作极忿怒之状。当捡文殊梵本具足图之。凡此等诸尊。若余经中具说形相者。亦可依彼图画入曼荼罗时中。此诸尊。毗卢遮那经不载真言手印。即别出余经者。当依彼经授与真言手印。令依此经供养次第法行之也。第三院十方佛等。各依常相图之。若作契印当以如来顶相。种子则以阿字。声闻缘觉一同比丘仪式。是中缘觉小差别者。谓或有肉髻等大人之相。若契印当用钵袈裟锡杖等。其种子字如经中真言所说。东方日天之前或置摩利支天女。如陀罗尼集出之。北方夜叉八将图中?少者。其形大抵相似。皆被甲胄持伽驮印。身相圆满端正。以彼趣所求无乏常快乐自恣故也。羊耳马耳象耳等。皆是鸠槃荼眷属。其形不同夜叉。皆露身垂毛作非人之像。耳同畜兽。图云持明仙者。是余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言诸仙者。皆围陀事火之类。勤修苦行成五通神仙。又有夜叉持明。是彼类中福德最胜。天趣之所摄者。与世仙又殊也。其山海河池林树谷药城邑道路等神。各以本名为摽帜相。山神坐山河神在河。其树药等或手执持或依其上。当以义类推之。花严中更有足行神身众神。是护诸跂行之类及护身神。亦可依次列之。西方非人趣者。当知毗卢遮那普门身中。纯是杂类鬼神傍生等。图中无别名相者多在其中。所摄最多也。路系多是赤色。辟多是黄色。讫嘌瑟拏是黑色。其青色亦是中摄。若依此方中明义。则当各别出之。讫劳是白色。皆是一类龙王。各依本色画之。若加邬波字者其色稍浅。逊那邬波逊那亦是护门大龙王。皆右手持刀左持罥索。主年月时分神等皆作天女形。执持花枝等以为标相。若主善事者。其花亦令色相圆备。若主恶事者。则持萎萃花果等。其主六时神。亦可持六枝之花。作随时荣落之像以表其事。主昼夜者。亦可以花敷花合明之。他皆放此。南方苾陵吃嘌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所以位在南方。其十二火天。经中略说形像。有一神阙名者。但依诸火天总相形。余如图中所示也。

  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一切众会中。谛观大日如来。目不暂瞬者。时佛如所示现普门漫荼罗。演说诸尊图位竟。秘密主以普眼观此一一诸尊。皆不见根本亦无住处。悉是莲花台藏实相之身。出生种种方便不可穷尽。尔时深自庆幸发希有心。倍于此法生难遭想。将欲更问深义。故先说偈也。初偈意言。一切智慧者。出兴于世间。如彼灵瑞花。时时乃现一耳。佛优昙花虽则难遇。然此真言法要倍复难遇之。何以故。此是如来秘藏。长夜守护不妄授人。苟无顿悟之机则不入其手。世尊在世犹多怨嫉。况末代乎。复次此经。自释难现因缘。若众生一见此漫荼罗者。无始以来恶业重障。摧灭无余。必定得大菩提记故。非钝根薄福之人所能遭也。一见尚难。何况次第修行。当知是人转复希有。常为普门海会之所称叹名闻十方。又同大日如来有种种名号。故曰无量称也。

  经云。行此无上句者。即是修行无上菩提句。此阿字门为一切真言之王。犹如世尊为诸法之王。故曰真言救世者。次二句明救世之业。所为能令行人成金刚性。止断诸恶趣一切苦不生也。

  经云。若修如是行。妙慧深不动者。若具存真本。应言慧极深不动。如大海之心以极深广故。又极远离二边故。乃至大风起时不能摇动。若行者入此真言大海心时。亦复如是。以妙慧甚深无量。又极远离二边故。一切诸法不能动摇。如娑竭罗龙王降雨六天时。于自宫三业都无动作。若解如是义者。则知漫荼罗种种方便。皆悉住于实际也。

  经云。时普集会一切大众。及诸持金刚者。以一音声赞叹金刚手者。彼诸大众。闻佛广演曼荼罗图位竟。欲问此中法界幖帜及金刚事业。敬重世尊故未敢发言。以金刚手能观察众心乘机说偈。必知欲决疑网。普利无量众生。是故称赞证明劝令发问。又十佛刹微尘众等以一心一味。令一人诵此法音。非谓人人俱时别说也。偈云善哉善哉大勤勇。汝已修行真言行。能问一切真言义。我等咸有意思惟者。真言行即是三平等法门。汝于持三密人中最为上首。故能问世尊普门深义。如仁者所欲问佛义。我等亦皆有是思惟。今悉同心思欲当速陈说也。次言。一切现为汝证验。依住真言之行力者。言我等初发心时。由住此无上句故。乃至能于金刚慧海甚深不动。是故必定师子吼。于汝前所说偈现作证明。我等诸有所作。皆由住真言行依真言势力。而与得成就。若汝咨问如来秘密方便者。诸有求大乘人。当于真言行法皆得通达。以通达故不久勤修。亦与我等无异。以见如是利义故。以一音声同心劝助也。尔时秘密主蒙大众劝发已。即说伽他广问世尊。初一偈问彩色义。有四句。第一句问云何是彩色义。第二句问当以何色。第三句问云何安置此色。先于何处。内耶外耶。第四句布色时以何色为先。此是造漫荼罗时一种支分也。次偈问诸门摽相。有三句偈。第一句问门旗形量。第二句问门厢形量。第三句问建立诸门法度形量。如是种种秘密摽帜。阿阇梨皆应善通达之。又是一支分也。次有二偈。大凡有八问。第一句问云何奉食及花香等。第二句问宝瓶法则。当知一切诸供养具皆在其中。阿阇梨当随事相办其性类。又是一种支分也。第三句问云何引召弟子入漫荼罗。第四句问云何作灌顶法。第五句问云何儭奉所尊。然此中复有二种。若初心行人依世谛漫荼罗。云何召入灌顶奉献阿阇梨。若已修习瑜伽作秘密灌顶。云何召入灌顶奉献阿阇梨。正作法时。所有加持教授方便皆此中摄。又是一种支分也。第六句问护摩处所。亦有浅密二释及息灾增益降伏等诸异方便。第七句问真言部类字义句义。第八句问三昧门浅深差别之相。凡阿阇梨未善通达如是法者。不应建立漫荼罗。又成三种支分也。如是问竟。大寂法王告执金刚言。汝当一心谛听。次说偈言。最胜真言道。出生大乘果者。大乘果即是佛无上慧。要由如是方便得生。由汝善言能请问我故。今普为诸摩诃萨。开示演说也。初一偈答色义云。染彼众生界。以法界之味。古佛所宣说。是名为色义者。犹如世间染色。能染净叠使同味故。以味解色。如云袈裟味者。即染作袈裟色也。今此漫荼罗色义亦然。以法界不思议色染众生心。同一净菩提味。复次如世间染衣先以。灰水洗。则易受染色。今以啰字门焚烧弟子心垢。使成灰烬。然后以嚩字门大慈悲水洗之。使纯一清白离诸戏论。然后染作法界漫荼罗。令种种普门身。皆同实相色也。次有两偈通答三问。问中云当以何色。今此答中具用青黄赤白黑五色也。偈云。先安布内色。非安布外色者。是答云何布色。何处先起何处后起也。洁白以为初。赤色为第二。如是黄及青。渐次而彰着。一切内深玄。是谓色先后者。是答是色谁为最初也。洁白是毗卢遮那净法界色。则一切众生本源。故最为初。赤是宝幢如来色。既发菩提心于明道中。降伏魔怨灭除盖障。故第二。黄色是娑罗树王色。以成正觉时。万德开敷皆到金刚实际。故第三。青是无量寿色。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漫荼罗。如净虚空中具含万像。故第四。黑色是鼓音如来色。所以垂普门之迹。皆为显本。本者即是如来自证之地。住大涅槃。若舍加持神力。则一切心量众生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而最居后也。复次如世间净帛。先受染色故。最后黑是染色之极。以最深故不可复加。是以居后。漫荼罗色义亦然。白是越百六十心垢义。此名信色故最初。赤者大勤勇义。是精进色故第二。黄谓一念相应时。定慧均等七觉开敷。是名念色故第三。青者大空三昧义。是名定色故第四。黑者谓大涅槃义。即是如来究竟之慧。是名慧色故名第五。或有说言白色最初。黄为第二。赤为第三。青为第四。黑为第五者。此约受染浅深有容有上之义。又白是信义最初。黄者犹如金刚不可俎坏。即是进义故第二。赤谓心障净除光明显照。即是念义故第三。余如上释。法门所表各殊也。复次白是寂灾色如来部义。故最初。黄是增益色莲花部义。故第二。赤是降伏色金刚部义。故第三。青是成办诸事亦出生随类之形。故第四。黑是摄召义。即诸奉教忿怒等所为众务。故第五也。复次如世间彩画不过五色。然更相涉有种种深浅不同。巧慧者善分布之。出生万像无有穷尽。法界不思议色亦复如是。统而言之不过五字门。然亦更相发挥。成种种差别智印。如来以普门善巧。图作悲生漫荼罗。乃至出生世界微尘数随类之形犹不穷尽。若瑜伽行人若得此中意者。当触类而长自在施为。寂灭真如中当在何次。如偈中所说。且举一途法门提其纲领耳。

  经云。先安布内色。非安布外色者。凡图画法。当先建立内心秘密莲花藏竟。次造第一重伊字三点诸内眷属。次造第二重四菩萨等诸大眷属。以及第三重一切世天眷属。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为周界竟。次于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黄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黄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纯白一色。皆极令均调正直。渐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养处外缘等。随作一纯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从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种根力渐次增广。乃至住于大般涅槃。则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从浅至深自迹归本。则世尊府同六趣为初门眷属开发净菩提心。若众生入此明门超百六十心时。则已出过世间上菩萨位。故第三漫荼罗。唯以白色为界也。第二漫荼罗。于白之上更加赤色黄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进修万行。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乃至近居补处犹故不识一人。故于第二重。但以三色为界也。第一重漫荼罗。于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谓如来身口意密无尽加持故。作大虚空色。黑谓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来秘藏。非普为一切众生。故名眷属也又入此深玄色者。即是如来自证中胎花藏。尔时见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浅深之殊。而诸众生。有渐入者有超升者有顿入者。然其所趣毕竟同归。故云一切内深玄也。

  经云。建立门幖帜。量同中胎藏。厢卫亦如是。花台十六节者。漫荼罗夹门。皆竖幢旗以为幖帜。谓之门幖帜。二摽相距尺量。令与中胎正等。上置横括。其广亦然。幢竿上皆置偃月。月下置旗帜像。取缯帛裁令正方。可隅角破之以为两帜。各附幢竿之外。上锐下垂也。四维际亦置幢竿并偃月。其摽帜两向置之。于大勤勇门偃月上。各置如意宝。金刚手门偃月上。各置拔折罗。莲华手门偃月上。各置商佉。其四维上亦皆置宝也。夹门厢卫处如亚字形。而于中间通道。每于曲际皆置金刚撅。撅首如一股拔折罗形。其下铦锐。一箱六撅两边总十二撅。四门并四角总二十八枚。三重例尔。并备五色线。皆以不动真言或降三世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阿阇梨正作法夜。既画曼荼罗竟。先观中胎及第一院知无?少。即下金刚撅。其金刚撅。以金刚线周匝围之。至通门处。则止不须横断。三重皆如是置之。若不能尔者。其第三院。必应具依此法勿得?少。至通门处。当举线随门摽。屈曲而上使不阂头。既结界竟。当依门出入不得辄越余处。每出入时。仍须诵不动真言。若是瑜伽阿阇梨。亦可周匝以线围断。若须出入时。想举此线而于下过。过已即还如故。或去门远急须出入者。当观自身作毗卢遮那以无挂碍身。勿生越线之想。随意出入无咎也。六撅间回屈处。皆令尺量均停。仍须通行道往来界院。最外门厢卫两边。亦与中胎正等。故云厢卫亦如是也。花台是灌顶处。莲花坛规制。大同中胎八叶之藏。极小者剂十六指。余义下当更说之。但开一门。其门令向大坛也。偈云。应知彼初门。与内坛齐等。谓第一重门相。当准约九分令广狭正齐。使门之中道正当花藏之心。所余第二第三。亦以此为率分之。自然渐次增广各得其所。于第二重门厢曲中。置二龙王兄弟。难陀在南拔难陀在北。其余众宝庄严。大同秘密漫荼罗位品。阿阇梨言。若作深密释者。四面方相正直均平等。是四念处义。四门是四静虑。亦是四摄法。门摽是四梵住。厢曲是四正勤。四维是四真谛。金刚线即是修多罗。以此连持三十七品作法门分剂也。所以外门摽相长短广狭之量。皆与中胎正等者。明如来一一法门。皆与法界相称。乃至无有毫牦增减。又合所行中道。正当莲花台实相之心。其普门之迹远而逾广。故云智者于外院。渐次而增加也。偈云。略说三摩地。一心住于缘。从此以下。答漫荼罗中三昧支分。若未修瑜伽者。不得作阿阇梨。以?支分故法事不成也。经中。初略释三昧名义。次深广说之。初略释者。谓心系缘一境而不驰散。是等持义。故偈云略说三摩地一心住于缘也。且就有相瑜伽。自有上中下三种。上谓观毗卢遮那等诸如来身。中谓观文殊师利等诸菩萨身。下谓观因陀罗等随类之身。一一如漫荼罗所示。色像威仪秘密摽式或印或字。但一心住缘不复驰散。即是彼尊三昧门。以要言之。如漫荼罗海会佛刹微尘数一一善知识。皆一种入法界三昧门。若总观如是普门大众。一心住缘而不驰散。即是普眼三昧门。亦名普门世界三昧门。如一门及一切门者。或但入正遍知部三昧门。或但入莲花部三昧门。或但入金刚部三昧门。或以文殊眷属普皆集会为一三昧门。余三菩萨亦尔。随行人心量大小。种种不同也。行者修习瑜伽。或观本尊或观秘密印或观真言时。有种种境界现前。不与本观相同。皆是邪观也。如于定中。或见日月众星光明粲丽。或见大莲花王遍满空中。或见宝树楼阁殊胜庄严。犹如天宫及诸净刹。或复豁然不复有身心。相或见诸佛菩萨无量大众。或闻种种异声。或见悬崖巉绝至无间狱。以不依本所缘故。皆不应取。但如常一心意。虽得与定境相应。应须深修观察十缘生句。不应味着也。若见异境界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名为我慢定。亦名悭执定。但与正观相应时。自然得见俱胝佛刹。此中佛。谓百千众事刹为净处也。如是相应时。即知承前已来种种事相非无因缘。以如是如是因缘故。有如是如是事相。不由他悟而无所挂碍也。复次深秘释者。诸于一一善知识法门身真实相中。心住于缘。不生妄想戏论。是等持义。如入阿字门一念法界。是毗卢遮那三昧。于法莲花印一心不乱。是观自在三昧。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乃至梵释诸尊。各于一法界门而得自在。若于彼解脱身一缘不乱。各彼净天眼三昧。若于大悲藏云海中一心不乱。名普眼三昧。亦名普现色身三昧。若使如来于无量阿僧祇劫。演说是中广义。犹不穷尽。今欲以两偈摄之。使究尽无余。故云广义复殊异。大众生谛听也。此中复二。初明如来三昧印。次明三昧道中差别印。偈云佛说一切空者。即是入阿字门。乃至无有少法而可得者。亦无定相可名三昧。住如是一心法界。名为正觉之等持也。所以然者。若出此心性。外有境界可缘。即非常住之境。为四相所迁时。住缘之心亦复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耶。是故正觉三昧。觉诸法本不生故。唯是心自证心心自知心。从久远以来。常如实际无有变易。即以如是心自住如是缘故。得名为等持也。此正是毗卢遮那本尊。所现无尽庄严藏。亦不离如是本尊。若他观者。皆名邪观。故次说必定印言。三昧唯证心。非从异缘得。若据梵本质言之。当言彼更无异得。意言。更不从余处得之也。次云。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涅槃经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三昧。亦名般若波罗蜜。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行人初发心时。能如言正观心性者。亦即名为入如来定。岂烦渐超四处。方至究竟乎。复次瑜伽行人。若蒙诸佛威神加被故。乃至于三昧中。具见十佛刹土微尘众等。无量圣尊三种密印。互不相杂。或复一心不乱转成自身。虽则奇特难思。尚以有相有缘故。名为世间三昧。若此三昧现前时。行者观察十缘生句。净除一切妄相戏论。与空寂相应。即悟如是漫荼罗海会。皆悉从众缘生。如镜像水月干城等观无性相。是名出世间三昧。然尚以空病未空故。未得名为大空。及坐道场自证心性时。即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之实际。尔时心不住相亦不依空。而照见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于佛无碍慧。佛说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圆满。所以经云。故说为大空。圆满萨婆若也。

  经本第二卷初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与一切诸佛同共集会。各各宣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三昧道者。如来已说究竟三空三昧印。为令普门进趣者无留难故。复说三昧道中差别印。三重漫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此等一切诸佛。各于本所流通法门。自说彼三昧道。若现世天身者。则说彼天三昧道。若现声闻身者。则说声闻三昧道。若现辟支佛身者。则说辟支佛三昧道。若现菩萨身者。则说菩萨三昧道。若现持金刚身者。则说金刚三昧道。当知此中偈颂。如是无量刹尘。非世间结集经卷所能具载。然诸行人。若深入瑜伽境界三昧时。自当了了听闻。如正说时无异。是以故名为佛加持日也。

  经云。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者。谓入此三昧时。则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于一念中。能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微尘等诸三昧门。知如是如是若干众生。于彼彼三昧门中。应得入道。知彼善知识。已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未为若干众生作种子因缘。或有众生入如是法门。可得超升成佛。入余法门。久远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等种种根性不同。进趣方便皆亦随异。乃至游戏其中。次第修习出入超世间。于一一门。各得能成就无量众生。故名一体速疾力三昧也。尔时世尊遍观察已。了知种种三昧道。同归一体皆是佛乘。复为执金刚。说一切三昧道中成菩提印。初有二偈。明成佛之外迹谓我初坐道场。以此一体速疾力三昧。降伏天魔军众。然是中更有难降伏处。所谓烦恼等魔。无有形相方所亦无足迹。难可觉知。于一念中亦皆殄灭。故云降伏四魔也。以大勤勇声者。谓佛以诚实言告魔波旬。我于无量无数劫。为调伏众生故。弃舍身命不可称数。而今悉已成就。有入道之机故。我将证菩提。为彼等众生开发净眼。汝之势力何能留碍耶。适发此声时。一切众生怖畏悉除。天魔迷闷擗地寻皆退散。若有众生受持如是三角印者。乃至除无间狱中无量怖畏。何况天魔鬼神等怖耶。故言以大勤勇声。除众生怖畏。尔时地神欢喜展转称说。乃至声及净居。尔时大梵天等八部众生。徒见此伏魔之外迹。是故有名称生号为大勤勇者。然我实成佛处。则非彼等所能测量也。故次有二偈明菩提实义。我觉本不生者。谓觉自心从本以来不生。即是成佛。而实无觉无成也。一切众生不解如是常寂灭。想分别妄云有生。沦回六趣不能自出。今虽闻正法音。还于种种有为事迹中。推求挍计冀望成佛。何有得理耶。出过语言道者。从此已下皆是转释阿字门。觉本不生即是佛。佛自证之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亦不可传授与人。智度谓之言语尽意不行处也。诸过得解脱者。一切妄想分别。名之为过。即是生灭断常去来一异等种种戏论。以不知诸法实相故。悉皆可破可转。若了诸法本无生际。即于如是一切过失。皆得解脱。是故金刚之身。远离百非也。远离诸因缘者。若法界体有生灭之相。则有因有缘可得宣说。而今法从缘生。则无自性。若无自性。则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尽。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大经亦云。唯有如来离诸因缘也。知空等虚空者。本来不生即是毕竟空义。以自性净无际无分别故。同于大虚。是故以世间易解空。譬不思议空也。如实相智生者。心之实相。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佛坐道场如法相解时。种种不如实见悉灭无余。是故萨婆若慧与虚空等也。已离一切暗者。于一切法相不如实知。即是无明。是故觉本不生时。即生遍法界明。以一切种观一切法。无不见闻触知也。第一实无垢者。此最实事更无过上。名为第一实际。所谓自性清净心。以离一切暗故。佛之知见无复垢污。皆是转释本不生义也。次有二句结云。诸趣唯想名佛相亦复然者。言六趣众生与毗卢遮那。本无二体。但随众生种种妄想。立种种名耳。佛亦如是。一切世间徒。见我降魔成道方便度人之迹。随彼心相而称说之。或云大沙门。或云大勤勇。乃至花严所说。于一世界中有无量异名。非谓自证法中。如其所说而可表示也。次一偈复释通世谛。明起教所由。故云。此第一实际。以加持力故。为度诸世间。而以文字说。谓以佛眼观之。如是种种名言。复不出第一实际。而诸众生入道因缘。种种不同。若应以文字语言得度者。则如来不动实际。以自在神力。加持彼彼声字而演说之。若众生如法修行。得与三密相应时。则知世谛不异第一义谛也。

  经云。尔时执金刚具德者。得未曾有开敷眼。顶礼一切智。而说偈言者。具德。谓具足一切如来秘密庄严之德。如连花增长具足时。蒙日光所照。自然开敷端严可爱。执金刚亦尔。心莲花眼遇菩提印光。朗然开敷万德皆备。美畅于内彰于外容。亦有青莲花目开敷之相。而说伽他领解前旨也。初云。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者。具存梵本。应云一切诸佛希有智方便不思议。智谓领解前偈中觉本不生。方便谓领解前偈中加持神力。复次智谓心莲花台具足。方便谓叶蕊开敷。二种具不可思议。故云希有也。次云离一切戏论。法佛自然智。是广叹不思议智。而为世间说。满足众希愿。是广叹不思议方便。若法依师而得。从于众因缘生。即是戏论生灭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则非修学可得。亦不可授人。如内证天甘露味。假令种种方便为未尝者说之。终不能解。然佛大方便力。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名相加持。令诸众生以因果法。证得非因非果法。是故权实二慧具不可思议也。次云。真言相如是。常依于二谛者。是结成不思议二智。领解。上文施设二谛之意。以知名相即实际故。能以实际加持而作名相。以知浅略即是深秘故。能以深秘为浅略。随众生所成义利。皆实不虚。若能解此世谛时。自当通达第一义谛。故云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也。次有一偈。明信解佛菩提印得无量福聚。故云。若有诸众生。知此法教者。世人应供养。犹如敬制底。制底是生身舍利所依。是故诸天世人福祐者。皆悉供养。若行人信受如是义者。即法身舍利所依。堪受一切世间供养恭敬也。复次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佛塔也。如第三漫荼罗。以自心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又从中胎八叶。次第增加。乃至第三随类普门身。无处不遍。故此制底极广。莲华台达磨驮都。所谓法身舍利也。若众生解此心菩提印者。即同毗卢遮那。故云世间应供养如敬制底也。

  经云。时执金刚说此偈已。谛观毗卢遮那。目不暂瞬。默然而住者。时执金刚。已闻毕竟三昧印。欲问三昧道中差别印。若以语言白佛恐乖至理。是以默然观佛一心而住。即是甚深发问也。复次执金刚默然住者。欲表如来照机义故。如常教所传。云佛于昼夜三时。观可化众生而度脱之。此随声闻心量。自作如是说耳。若佛眼观而后见。不观则无所见。观时则智慧生。不观则智慧不生。是则生灭明暗之境。不得名为平等大慧也。以如来无相无分别慧法尔无碍。常照法界根缘。如大海潮终不过限。是故金刚手适有可传之机。如来即为演说。不待问而后答也。复次金刚手。了知世谛即是第一义谛。所行处不异毕竟处。是故默然无言。如来了知第一义谛即世谛。毕竟处不异所行处。是故广分别说。为令众生通达二谛相故。更相发明。而实同归一致也。就如来答中。略有四句。第一句云。复次秘密主。一生补处菩萨。住佛地三昧道。离于造作知世间相。住于业地坚住佛地者。此是最上灌顶位。故先明之。如余经所明。此是一生所系菩萨。从此上生兜率天宫。次继佛位。故名一生补处也。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此是究竟发菩提心。于一切三昧道中。最为牢强精进。进入佛道。故云住佛地三昧道也。离诸造作者。作谓修治地业。乃至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以有智分别心。犹是世间之相。今此菩萨。正行大空三昧。远离从缘生法微细戏论。故云离造作也。如世间相。谓实知世间实际。毕竟不异涅槃际。而能不动实际。悉见世间本起因缘。是故住此三昧道中。念念进趣如来地。住于业地。梵音质言之。当云作地。即是学如来金刚事业。皆得善巧。璎珞亦云入重玄门学佛威仪也。坚住佛地。即是于如来坚固不动。名之为住。与前住字义殊。如人渴乏求水。已经历多时。忽得睹见清凉池。中间更无障碍。但一心进趣无复异缘。是名补处三昧道。已到清凉池中希愿尽息。亦为佛地。故虽同名大空定。而义有差别也。

  经云。秘密主八地菩萨三昧道。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知一切如幻。是故世称观自在者。如上已说十地道。若次第而进当说佛地。若渐下者当说第九地。何故说八地耶。以一切菩萨初度第七地时。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谓是住大涅槃。于万行休息。尔时十方佛。以此三昧道发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难地。是故别说。从此进入九地中无别说。从此过患难故。不须别说行处印也。从初发意以来。深观十缘生句。入此地时得度性空彼岸。故云不得一切诸法离于有生。复以善巧方便。于如如不动中。起十缘生无边大用。以如幻三昧。遍至十方佛刹。亲近种种善知识。普学无量度人门。随诸众生应以何等像类言音而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是故世间见如是事迹故。号为观世自在者。是初入莲花三昧之异名也。此中自在。梵本正翻是富贵义。如人得大势位具足财宝。随心所欲自然成就。此菩萨亦尔。假令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希求世出世间种种资具。随其性欲种种不同。能以如幻三昧一时给与。各得满其所愿。然未能绝起用之迹。使诸有所作皆如金刚。故分为二印耳。复次此中。应说初法明门三昧道。于上品中已说。故不重言。又如上所说一生补处及八地三昧。是约教道法门。作如此说耳。然秘密乘人于世谛中。即能通达第一义谛者。从初发心时。即具行大空三昧。其谓不然。则于一生之中。不能顿满诸地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六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七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经云。复次秘密主。声闻众住有缘地。识生灭除二边。极观察智得不随顺修行因。是名声闻三昧道者。如阿毗昙。明九想八念背舍胜处一切入三三昧等。皆名住有缘地。依此等三昧为方便故。令其心恬然而静。得正观察。觉世间出世间法。皆悉有因有缘。世间以集为因。以苦为果。出世间以道为因。以灭为果。如阿含中广明。毗尼中举要言之。所谓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也。以知因缘生灭故。灭有无见远离断常二边。得真谛智生。故名极观察智。以能极观察故不倒不谬。故名为谛也。从无明至老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至轮回无际。若随此而轮。名之为顺。既见四真谛已。背生死流随行圣道。乃至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不随顺。如是种种不随顺行。要三昧为因。故曰得不随顺修行因。声闻三昧。虽复诸部异说种种不同。但合如是法印者。即名正行。若无如是印者。是名邪行也。

  经云。秘密主。缘觉观察因果。住无言说法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是名缘觉三昧道者。因果即是十二因缘法。如声闻极观察智解了唯蕴无我。以厌怖心重故。疾断烦恼自证涅槃。不能分折推求十二因缘实相。辟支佛智慧深利故。能以总别之相深观察之。见一切集法皆是灭法。此与声闻异也。阿含云。十二因缘法者。有佛无佛法位常住。龙树亦云。此中法位即是如之别名。此是一切世间最难解处。故世尊始成道时不乐说法。意在于此。辟支佛所入渐深。故云住无言说法。言不转者。谓住此第一义时无有声字。故不可转以授人也。世尊得无碍知见于法自在。能于无言说法中。为作名字转受众生。辟支佛智慧有碍。是故不能演说。复次辟支佛。观一切集法皆悉如涅槃相。于种种有为境界中。皆亦戏论风息不知所云。故名证极灭语言三昧。修瑜伽与此相应。是名缘觉三昧也。此二种三昧。皆是菩提心难处。然但是所行道中一种心相。非谓不思议心性。可有如是三乘定相。是故行人。以此法印自印知已。便当直过无碍。若不善知识知。则为所留碍也。

  经云。秘密主。世间因果及业若生若灭。系属他主空三昧生。是名世间三昧道者。谓一切世间三昧。以要言之。至于究竟之处。皆灭坏因果及从因办果时所有作业。谓此三事若生若灭。皆系属于他。他谓神我也。所以然者。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禅。必当计着自心以为内我。彼见世间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我生。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若深求此中至赜。自然拨除因业。唯我性独存。乃至无一法入心。而证空定。最是世间究极之理。是故垂尽三有还堕三途。虽于禅定中。发种种世间胜智具五神通。研其宗趣终归是处。故以斯一印。统收一切世间三昧道。若行者入此心时。当自觉知也。经中佛说摄偈。就五种三昧道中。大分为二。谓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皆名出世三昧。若诸天等所说真言法教道。皆属世间三昧。出世间三昧皆有实益。故云摧害于诸过。世间三昧但有权益。故云为利众生故也。如余经所说。求小乘人。当修行作观。即便于世间法教深生厌离。求大乘人。又于声闻法教深生怖畏。此皆为未知秘密藏者。作此方便说耳。就此经宗。则五种三昧皆是开心实相门。如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则是世间三昧。但于此中了知唯蕴无我。即是声闻三昧。若以十缘生句观诸蕴无性无生。即是菩萨三昧。余如住心品中广明。不同余教以心性之旨未明故。五乘殊辄不相融会也。若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漫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卢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今偈中所说。就彼等自所流传法教而言耳。

  经云。复次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汝当谛听诸真言支分也。大判真言。略有五种。谓如来说。或菩萨金刚说。或二乘说或诸天说。或地居天说谓龙鸟修罗之类。又前三种。通名圣者真言。第四名诸天众真言。第五名地居者真言。亦可通名诸神真言也。如圣者真言。亦说阿字或啰字等。彼诸世天乃至地居鬼神等。亦复说之。彼相有何殊异者。阿阇梨言。若佛菩萨所说。则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密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余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语言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余字亦尔。与大论语等字等中释义亦同。下文不复广释也。若诸菩萨真言有阿字者。当知各于自所通达法界门中。具一切义。非于普门法界中具一切义。若二乘真言有阿字者。当知只约尽无生智寂灭涅槃明不生义。若梵天所说真言有阿字者。是约出离五欲觉观不生明义。若帝释护世真言有阿字者。是约十不善道及灾横不生明义。余皆以类可知也。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卢遮那。何有浅深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议亦识真言相也。复次经中自说诸真言相。初偈云正等觉真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罗宗。诸义利成就者。此明如来真言通相也。今但约最初三昧耶真言说之。言谓一一字。皆是一种入法界门。如言阿三迷者。阿字是无生门。娑字是无谛门。么字是大空门也。名谓此一一字门共成一名。阿名为无。三迷名为等。若更合之。即是无等也。成立为籍此众名。始终共成一义。如初句云无等。次云三等。次云三昧耶。共相成立。即是无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复次如以多名共成一句。所谓诸行无常等。乃至综此多句共为一偈。然后义圆。即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等。皆是真言所成立相。余皆放此。如因陀罗宗者。因陀罗是天帝释异名。帝释自造声论。能于一言具含众义。故引以为证。世间智慧犹尚如此。何况如来于法自在耶。诸义利成就者。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且举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义故。即有息灾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余。即有降伏用。更无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摄召用。如是本不生中无所有功。即能成办一切诸事。如阿字者。余一一字亦如是。如一一字者。一一名句及成立相。皆亦如是。是故当知即此真言中。具足一切功用也。已说真言通相竟。次明真言别相。故云有增加法句。本名行相应。谓凡作真言事业。当观此真言中。本所立名及所为意趣。辨其部类差别。随性相所应而行用之。若真言名义与所用。或不相应。则当依法增加语句。如真言中。法界法性大空不思议界种种差别名言。与如来自证真体相应者。当知是佛部真言。设令是余部者。亦可作佛部用。若有大悲普眼无染着等相应名义。当知是莲花部用。若有金刚不坏无戏论等相应名义。当知是金刚部用。如是等义无量无边。瑜伽者当以意推之。不可详载也。复次经中。自说名行相应之用。谓若诸真言中。有此oṃ (唵)hūṃ (?)pha (发)ṅka (磔迦)hri (颉唎)bhi (媲)等字者。当知是佛顶名号也。若有gṛ hṇa (揭㗚佷拏也)(是执取义)kha da ya (佉陀耶)(是食义)bha ja (畔阇)(是破坏义)ha da (诃娜)(是打义)ma ra ya (摩罗也)(是杀义)pha ṭa ya (钵吒也)(是扑义)如是等字义类。当知是忿怒等诸奉教者真言。可作降伏摄召用。如说啖食义者。啖食谓令诸忿怒等。吞灭一切毗那也迦之类。果如所言。诸佛则有杀众生罪。今此宗明义。所谓毗那也迦。即是一切能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若能啖食如是重障。使心目开明。当知是名真忿怒者。以此佉字门。啖食一切众生障。则是如来所使。行如来事。余以类推之可解也。复次若真言中。有na maḥ (纳么)(是归命义)svā hā (莎缚诃)(是摄取义)等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真言也。或有ṣa ta (扇多)(是寂义)vi śu svā (微成陀)(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又此扇多亦是息灾义。佛部相应。余如苏悉地等详说也。如上所说。皆是诸佛菩萨真言相。次云。若声闻所说。一一句安布者。以声闻因他得解入法性未深。不能于一言中具含众德。如说诸行无常一四句偈。要令次第安布文义无缺。乃成真言。不得以字门明义及增加名句。辟支佛虽无言说。亦能以神通力现出真言。诸有受持之者皆获义利。是中少有差别者。谓辟支佛与声闻。漏尽则同而三昧有浅深之异。能以神通利物。令其所愿皆得成就。除四大弟子之外。余声闻力所不能。又其真言唯说十二因缘寂灭之理。故云。谓三昧分异净除于业生也。经中次说真言如实相。故云。复次秘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者。以如来身语意毕竟等故。此真言相。声字皆常。常故不流。无有变易法尔如是。非造作所成。若可造成。即是生法。法若有生。则可破坏。四相迁流。无常无我。何得名为真实语耶。是故佛不自作。不令他作。设令有能作之人。亦不随喜。是故此真言相。若佛出兴于世。若不出世。若已说若未说若现说。法住法位性相常住。是故名必定印。众圣道同。即此大悲漫荼罗一切真言。一一真言之相。皆法尔如是。故重言之也。若如是者。则是诸真言相。毕竟寂灭不授与人。何故有时出兴有时隐没。故经复释所由云。秘密主成正等觉。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出兴于世。而自以此法。说种种道随种种乐欲。乃至种种诸趣音声。而以加持说真言道。此意言。如来自证法体。非佛自作非余天人所作。法尔常住。而以加持神力。出兴于世利益众生。今此真言门秘密身口意。即是法佛平等身口意。然亦以加持力故。出现于世利益众生也。如来无碍知见。在一切众生相续中。法尔成就无有缺减。以于此真言体相不如实觉故。名为生死中人。若能自知自见时。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见者。是故如是知见。非佛自所造作。亦非他所传授也。佛坐道场证如是法已。了知一切世界。从本以来常是法界。即时生大悲心。云何众生。去佛道甚近不能自觉。故以此因缘。如来出兴于世。还用如是不思议法界。分作种种道开示种种乘。随种种乐欲心机。以种种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说真言道。虽从机感因缘生。而不动实际。虽善巧方便无所不为。然非佛所作。虽普门异说。而但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若行者于此真言十喻中。妄见有为生灭更增心垢。则非如来之本意也。复次世尊。以未来世众生钝根故。迷于二谛不知即俗而真。是故殷勤指事。言秘密主。云何如来真言道。谓加持此书写文字。以世间文字语言实义。是故如来即以真言实义而加持之。若出法性外。别有世间文字者。即是妄心谬见。都无实体可求。而佛以神力加持之。是则随于颠倒。非真言也。已知所加持处。如来以何法加持耶。故佛次言秘密主。如来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十如来力。六波罗蜜七菩提宝。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者。谓以如来无量阿僧祇劫所集功德。而作遍一切处普门加持。是故随一一言名成立中。皆如因陀罗宗。一切义利无不成就。又此一一功德。即同真言之相。法性自尔非造作所成。今且约阿字一言以辨其义。如行者自证心时。了知世出世间因果本不生故。无苦集灭道而有一实谛。见此一实谛已。必定师子吼。广为众生说之。是名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又知八倒本不生故。成如来念处。知四如意足本不生故。成法性神通。知是处非处智等本不生故。成佛自然智力。知六蔽本不生故。到于六度彼岸。知七菩提分本不生故。成七种无师觉宝。知四梵住本不生故。成无缘慈悲喜舍。知十八种法本不生故。是故出过心量不与一切众生共。乃至种种法门。当自在说之。复次如此经初品中义。若了知唯蕴无我。乃至证寂然界时。当约我人众生寿者本不生故。明种种法门。以五喻观察性空时。当约诸蕴本不生。故明种种法门。观察蕴阿赖耶。乃至觉心前后际不可得时。当约心之影像本不生。故明种种法门。极无自性心生时。当约净菩提心本不生。故明种种法门。乃至如来地。当约大悲胎藏漫荼罗究竟不生义明种种法门。如阿字不生门者。迦字无作门等皆应广说。如一一字者。乃至一一名一一成立皆应广说。复次世尊于法自在。或以一字摄菩提心等种种一法门。或以二字摄止观等种种二法门。或以三字摄三空等种种三法门也。或以四字摄念处等种种四法门。或以五字摄根力等种种五法门。或以六字摄六度等种种六法门。或以七字摄七菩提宝等种种七法门。或以八字摄八直道等种种八法门。或以九字摄九定等种种九法门。或以十字摄十力等种种十法门。乃至以无量字摄无量法门。诸名句等亦复如是。若就真言通。相如行者持一阿字门时。随彼性欲机缘。或悟四念处或悟四神通等。各各不同。然随解了一法门时。即具诸余法门。种种法宝不求自至。若就别相。如以四字摄四念处门。若如法修行时。虽自昔未曾正观身受心法。自然悟念处门。而入法界诸法门。常途名义如智度等广说也。复次如来以种种法门。不可遍举故。复举要言之。初云一切智智者。即是总举十方三世如来一切金刚智印。以此同共加持。则无所不周。又一切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所集无边福聚。发生无尽大愿。至萨婆若中究竟圆满。是故皆得智名。言以如是福愿智力。及一切法界本性加持力。随顺世间。如其种类而作加持。是故于一切众生种种身语意。皆可开示真言教法。

  经云。秘密主云何真言法教者。即谓阿字门等。是真言教相。虽相不异体体不异相。相非造作修成不可示人。而能不离解脱现作声字。一一声字即是入法界门故。得名为真言法教也。至论真言法教。应遍一切随方诸趣名言。但以如来出世之迹始于天竺。传法者且约梵文。作一途明义耳。

  经云。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声之母。凡三界语言皆依于名。而名依于字。故悉昙阿字。亦为众字之母。当知阿字门真实义。亦复如是。遍于一切法义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无不从众缘生。从缘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观此能生之缘。亦复从众因缘生。展转从缘谁为其本。如是观察时则知本不生际。是万法之本。犹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声。如是见一切法生时。即是见本不生际。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毗卢遮那。唯以此一字为真言也。而世间凡夫。不观诸法本源故。妄见有生。所以随生死流不能自出。如彼无智画师自运众彩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还自观之。心生怖畏顿躄于地。众生亦复如是。自运诸法本源画作三界。而还自没其中。自心炽然备受诸苦。如来有智画师既了知己。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漫荼罗。由是而言。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迦字门云一切诸法离作业故者。梵音迦哩耶是作业义。如诸外道计有作者使作者等。诸部论师。亦说有作有作者。有所用作法。三事和合故有果报。若因般若方便。谓有决定即堕无因。若堕无因一切法即无因果。能生法名因所生法名果。是二法无故。作及作者所用作法。罪福果报及涅槃道。一切皆无。复次作作者相因待生。若定有作法。则当定有作者。皆是不异外道论议。如中论观作作者品中广说。今正观察作作者等。悉从众缘生。即入本不生际。本不生际者。有佛无佛法尔如是。谁造作之首。是故若见迦字。则知一切诸法皆是造作所成。名为自相。若是作法者。当知毕竟无作。名为真实义也。佉字门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故者。梵音佉字是虚空义。世间共许虚空是无生无作法。若一切法本不生离诸作。是毕竟如虚空相。今此空相亦复不可得也。何以故。如世间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色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空。中论观六种品中广说。此中义亦如是。若色本来不生。何者名为无色处。无色处不可说。则无虚空定相。复次诸法如虚空相。是为不诳相涅槃。如经说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涅槃义。若五阴本来不生。今何所灭而名涅槃耶。是故如虚空相亦不可得。是佉字门真实义。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者。梵云哦哆也(二合)是名为行。行谓去来进退不住之义。今从阿字门展转释之。以诸法本不生故无作。无作故则无所待对可说为空。空者即是不行处。不行处尚不可得。况行处耶。中论观去来品明行止义。以相续故名行。如从谷子生牙茎叶。及无明缘诸行等。以断故名止。如谷子灭故牙茎灭。无明灭故诸行等灭。若法已行则无行。已行故未行亦无行。未有行法。故行时亦无行。不离已行未行故。以如是等种种门观察。毕竟无行。无行故则无所止。以无行无止故。则是无有往来诸趣者。亦无住涅槃者。复次若人。不动本处即是所诣处者。当知是人无行无到。故云一切行不可得也。伽字门一切诸法一合不可得故者。梵云伽那是密合义。如众微相合成一细尘。诸蕴相合而成一身等。中论观合品。诸论师言。以见可见见者三事故。而有所见。当知有合闻可闻闻者。乃至染可染染者等诸烦恼亦然。答者云。凡物皆以异故有合。而今一切法异相不可得。是故无合。如彼广说。以字门展转相释故。且以行义明之。凡有所行。当知必有行可行行者三事相合。今一切法。本不生故则无所行。若无所行。云何行可行行者得合耶。复次若诸法各各异相。终无合时。若至本不生际。则无异相亦不可合。是故一切法毕竟无合也。遮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迁变故。梵云遮庾(二合)底即是迁变义。又梵音遮唎耶是诸行义。如见遮时。即知诸行迁变不住。中论观行品云。诸行名五阴。以从诸行生故。是五阴皆虚妄无有定相。如婴儿时色乃至老年时色。中间念念不住。分别决定性不可得。性名决定有。不可变异如。真金不变。今诸法虽生不住自性。是故当知无性。如彼广说。若无性者即是本初不生。本初不生者即是如来之身。常恒安住无有变易。故云离迁变也。复次若一切法是和合所成。则有迁变。今诸法无生无作乃至无所行故。则无和合。无和合故则离一切迁变。凡诸字门。皆当逆顺旋转相释使无挂碍。今且约次第相承耳。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者。梵音车(上声)野是影义。如人影像皆依自身。如是三界万法唯是识心。因缘变似众境。是事如密严经广说。乃至修瑜伽者有种种不思议事。或能面见十方诸佛普现色身。亦皆是心之影像。以心本不生故。当知影像亦无所生。无所生故乃至心无迁变故。影像亦无迁变。所以然者。如影自无定性行止随身。心影亦尔。以心动作戏论。无一念住时故。世间万用亦复为之流转。若了心如实相时。影亦如实相。故不可得也。惹字门一切诸法生不可得故者。梵云惹哆也是生义。如泥团轮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缕绳机纻织师等和合故。有叠生。持地筑基梁椓泥草人功等和合故。有舍生。酪酪器钻人功等和合故。有苏生。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等和合故。有牙生。内法因缘亦如是。无明行等。各各生因而复生。是故若见惹字门。即知一切诸法无不从缘生。如说偈言。众因缘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故生不可得也。外道论师。说种种邪因缘或无因缘生一切法。佛法中人。亦有失般若方便故。取着因缘生灭相。如中论广破。复次阿字门是诸法本性不生。惹字门以十喻观生。虽从缘有而不可得。若生毕竟不可得。则不异无生际。又十喻是心之影像。不出法界。故生亦不出无生际也。社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不可得故者。梵云社么攞是战敌义。若见社字。则知一切诸法皆有战敌。如世间善不善法。逆生死流顺生死流法。布施悭贪。持戒乃至智慧无明等。更相待对胜负无常。乃至如来出世。以一切智力破魔军众。亦名为战。然一切法中。义不成故。智慧烦恼竟为属谁。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耶。若言明生时暗灭故名为破者。为已生故破。未生故破耶。已生则无暗。更何所破。未生则自无有体。又何能破。若生时名为半已生半未生。故明暗毕竟不相及。又一切法本不生。乃至无影像故。便同一相不出于如。云何佛界如与魔界如战。故佛坐道场时。但了知诸法无对。而世间谈议自立战胜之名耳。吒字门一切诸法慢不可得故者。梵音吒迦啰是慢义。谓见彼法卑下此法高胜。如三界六趣种种优劣不同。所起慢心无量差别。略说有七种相。如毗昙中广明。乃至求三乘人。犹有上地下地不平等见。今观诸法无生乃至无待对故。则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故如来亦名一切金刚菩萨。亦名四果圣人。亦名凡夫外道。亦名种种恶趣众生。亦名五逆邪见人。大悲漫荼罗正表此义也。咤字门一切诸法长养不可得故者。梵音毗咤钵那是长养义。如世间种子为因五大。时节为缘。渐次滋长得成果实。内法亦尔。于业田中下识种子。无明所覆爱水所润。而得滋长。如稻芉经中广明。今此经违世顺世八心。相续增长亦有因缘。乃至净菩提心。以五字门为缘生大悲根。佛娑罗树增长弥布满于法界。然一切法。即由此五字门。本不生离言说自性净无因缘如虚空相故。长养不可得。复次从阿迦字以来展转相释。乃至诸法毕竟平等无有高下。以无高下故。当知即无有增长也。拏字门一切诸法怨对不可得故者。梵音云拏么啰是怨对义。如世间仇仇更相报复故名为对。又前云战敌是彼此相加。此中怨对是避仇之义。梵音各自不同。毗尼中。佛说以怨报怨怨终不绝。唯有无怨怨乃息耳。又说女人是梵行者怨。无量义经。亦说生死怨敌自然散坏。证无生忍半佛国宝。是故行者见拏字门时。则知一切法悉有怨对。名为了知字相。又以诸法本不生。乃至长养不可得故。当知怨对亦复本来不生。乃至无有长养。是故如来毕竟无有怨对。名为字门真实义也。荼字门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故。梵音㻛迦是执持义。以荼字上安置点。是故转声为㻛。其体则同。又云檗哩何者。亦是此别名。

  经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着襄。皆是檗里何鬼所作。以着人不相舍离故。以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终始相随故。梵语名檗哩何。翻为九执。正相会一处。天竺历名正着时。此执持义。与陀罗不同也。见此荼字门。即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为四魔所著不能舍离。是名字相。今以阿字等种种门。展转观一切法。皆不可得故。当知一切法无有怨对。以怨对本不生故。终不以平等法界执着平等法界。故云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也。多字门一切诸法如如不可得故者。梵云哆他多是如如义。语势中兼有得声。证得如如即是解脱义。如谓诸法实相。种种不如实见戏论皆灭。常如本性不可破坏。若见多字门。即知一切诸法皆是如如相。名为字相。然有一类外道。计有如如之性。若知见此有名为解脱。虽作此说。只是于我见上转作异名。龙树以为声闻经中言法住者。亦是诸法如如义。以所入未深故。而生灭度之想谓证涅槃。然生死涅槃是相待法。若知生死从本际已来。常自如涅槃相。复待谁故说为涅槃。是故一切法。毕竟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中论亦云。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厘毛无别。以无差别故。一切法无怨对。无怨对故无执持。无执持故亦无如如解脱也。他字门一切诸法住处不可得故者。梵音萨他娜是住处义。亦是住义。如人从此住处升上某处。其所依处所说名为住。诸贤圣地位亦如是。约诸行道人心迹所依所止息处故。说种种名。若见他字时。即知一切诸法无不待缘成故。当知悉有所依住处。是为字相。然诸法本来不生。乃至如如解脱亦不可得。则无去无来无行无住。如是寂灭相中。当有何次位耶。复次入多字门时。了知诸法皆空故。不住生死中。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故。不住涅槃中。尔时行处尽息诸位皆尽。遍一切处的无所依。是名以不住法住于如来大住也。娜字门一切诸法施不可得故者。梵云檀那是舍施义。若见娜字。即知一切诸法皆是可舍相。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离合在缘。无有坚住。若于中执着生爱。必为所焚。乃至十地诸菩萨。于自地所生净妙功德。未到舍彼岸。故犹有不思议退失。不名第一安乐处。今观诸法不生故。施者施处及所施物。皆悉本来不生。乃至一切法无住处。无住处故。即此三事亦无住处。是故佛坐道场。都无所得亦无所舍。于虚空藏中无所蕴积。而普门流出遍施群生。是名见檀实相。亦名具足檀波罗蜜。又如来秘宝之藏。皆是法然。所谓不可授人。若施他时。还就众生心室中开出之耳。是故经云。一切诸法施不可得。名为字门真实义也。驮字门一切诸法法界不可得故者。梵云达摩驮都。名为法界。界是体义分义。佛之舍利亦名如来驮都。言是如来身分也。若见驮字门。即知一切诸法悉皆有体。谓以法界为体。所以者何。若离诸法实相。则一切法体义不成故。夫法界者。即是心界。以心界本不生故。当知法界亦本不生。乃至心界无得无舍故。当知法界亦复无得无舍。舍尚自无。无法可舍。况可得乎。若法界是可得相者。即是从众因缘生。若众因缘生。当知自无本体。何况为诸法体。故法界者。唯是自证常心。无别法也。复次如来大施者。所谓大悲漫荼罗。法界者。即是普门实相。如是实相。不可以加持神力示人。是故无法可得。波字门一切诸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者。梵云波罗么他。翻为第一义。或云胜义。萨底也此翻为谛。谛义于娑字门说之。今此波字门正明第一义相。龙树云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复次诸法中第一。名为涅槃。如阿毗昙云。云何无上法。谓智缘尽。智缘尽即是涅槃。若见波字。即知一切法不离第一义。第一义不离诸法实相。是为字相。若字门真实义者。第一义亦不可得。何以故。无爱无著故。智论又云。以众生着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着故说涅槃空。是名第一义空。不破圣人心中所得。以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复次一切法。皆入平等法界则无高下。岂欲令无生法中有胜劣相耶。是故第一义不可得也。颇字门一切诸法不坚如聚沫故者。梵云沛奴译云聚沫。如大水中波涛鼓怒。相激而成聚沫有种种相生。乃至固结相持遂有坚固。然从粗至细一一观察。只是缘。复从缘不可撮摩。都无实性。至其本际。则举体是水都无所生。今世间种种五阴。亦复如是。今摄末归本去丈就尺观之。乃至如丝忽之际个然微动。皆是展转从缘。若是从众缘生则无自性。若无自性。当知是生即不生至。至于本不生际。但是心性海耳。而随六趣妄情。遂有世界之目。夫心性海者。即是法界。法界者即是胜义涅槃。若能如是见时。虽复洪波震荡作种种普现色身。亦不坏澄清之性也。么字门一切诸法缚不可得故者。梵云满驮此翻为缚。如人为缧绁所拘不可得动转。是缚义。若以方便解是结时。则名解脱。若离身绳。无别缚解法。如天帝释。以微细缚缚阿修罗王。置忉利天上。起念欲还时。五缚已在其身。若息念时缚自除解。若波旬罥网。复过于此百千倍数。何况业烦恼无为缚等耶。以要言之。若离诸因缘不堕诸法数者。乃谓无缚。是为字义。中论云。离五阴别有众生者。则应以阴缚众生。而实离五阴无众生。若离五阴别有烦恼者。别应以烦恼缚五阴。而实离五阴无别烦恼。以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无缚。无缚则无解。无缚解故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如观缚解品中广说。复次若诸法本来不生乃至如聚沫者。是中谁为能解谁为所缚。是故诸缚不可得也。婆字门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者。梵云婆嚩此翻为有。有谓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见婆字。即知一切诸法皆悉有因缘。众缘合故说名为有。无决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是即为常。如说三世者。未来中有法相。是法来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则堕常见。若说定有无。是无必先有今无。是则为断灭见。因是二见故。远离佛法。如中论破有无中广明。今观诸有。从缘即是本不生义以本不生故。无作无行乃至无缚无脱。是故婆字门。以从缘有故具足一切字门。若具一切字门。即是三昧王三昧。能破廿五有释迦牟尼。由此义故名为破有法王也。野字门一切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者。梵云衍那此翻为乘。亦名为道。如人乘驭舟车。则能任重致远有所至到。若见野字门。则知一切众生以种种因缘。趣向生死果报及趣涅槃者。各有所乘。亦知无量诸乘悉是佛乘。名为字相。今观诸法本不生故。即是无行无住不动不退。是中谁为乘者当乘何法耶。复次是乘。从三有中出至萨婆若。五百由旬无非实处者。欲行何道往诣何处乎。是故一切乘不可得。乃名摩诃衍道。啰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尘染故者。梵云啰逝是尘染义。尘是妄情所行处。故说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尘。若见啰字门。则知一切可见闻触知法皆是尘相。犹如净衣为尘垢所染。亦如游尘纷动。使太虚昏浊日月不明。是为字相。中论以种种门谛求见法。无有见者。若无见者。谁能用见法分别外色。见可见见法无故。识触受爱四法皆无。以无爱故。十二因缘分亦无。是故眼见色时即是涅槃相。余尘例尔。复次以阿字门。展转观察诸尘。以其本不生故。无造作故。乃至无所乘法及乘者故。当知所可见闻触知法。悉是净法界。岂以净法界。染污如来六根耶。鸯掘摩罗经。以佛常眼具足无灭。明见常色。乃至意法亦如是。是啰字门真实义也。逻字门一切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者。梵云逻吃洒此翻为相。有人言性相无有差别。如说火性即是热相。或言少有差别。性言其体。相言可识。如释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若见逻字门。即知一切法皆悉有相。相复二种。一者总相。谓无常苦空无我相。别谓诸法虽无常无我。而有各各相。如地坚水湿火热风动等。舍为施相。不悔不恼为持戒相。心不变异为忍相。发勤为精进相。摄心为禅相。无所著为慧相。能成事为方便相。织作生死为世间相。无织为涅槃相等。今观有为无为法体性皆空。此相与谁为相耶。如中论三相品及十二门中广说。复次净法界中。百六十心等种种诸相本不生。则无造作。无造作故乃至毕竟无尘。无尘故离一切相。以离一切相故。名为诸佛自证三菩提也。嚩字门一切诸法语言道断故者。梵音嚩劫跛名为语言。若见嚩字时。即知一切诸法不离语言地。以是诸法无不有因有缘故。若法本来不生。则是离诸因缘。是故语言道断。复次若法是作相。则可宣说。无作则语言道断。若虚空相是有相者。则可宣说。以诸法如虚空相亦复无相。是故语言道断。若法有行有迁变有影像。则可宣说。若无行无迁变无影像。则语言道断。乃至诸法若是有相者。则可宣说。今一切法离一切相。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是故语言道断。复次无相亦无定相。当知一切法即相无相。即非相非无相。如彼三目不可思议。是故语言道断。余法门例此可知也。奢字门一切诸法本性寂故者。梵云扇底此翻为寂。如世间凡夫。获少分恬泊之心止息諠动。亦名为寂。乃至二乘人等。永断诸行轮回得涅槃证。亦名为寂。然非本性常寂。所以然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三界六道何者非是涅槃。无漏智生时。复与凡夫何异。而今独于其中作灭度想。岂非颠倒耶。又若诸法本性寂者。于四十二地中。何者非是如来地。何者非是凡夫地。若弥勒菩萨以本性寂故。得一生记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记。若一切众生于本性寂中。不妨修学凡夫事者。弥勒菩萨亦应修学凡夫事。而今作差别想。岂非戏论耶。若入奢字门时。则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常无所动而无所不为。故云解脱之中多所容受。大般涅槃能建大义。皆以此也。沙字门一切诸法性钝故者。若梵本存质。当云性同于顽。顽谓犹如木石无所识知无触受之义。所云同者是兴喻之言。非一向即同于彼也。又大品云。般若无知自性钝故。即与此字门义合。故饰文者存古译之辞耳。夫自性钝者。即是极无分别心。不愚不智不慧。无识无智无妄无觉。乃至一切诸法不能动摇。但是一纯固金刚地耳。所以然者。如世间人以取舍不妄故。尚智慧而弃愚痴。尊涅槃而贱生死。而今一概本不生。乃至一概本性寂。则谁利谁钝耶。如彼金刚利刃。以对不坚物故。以偏用一边故。则名为利。若令所向之处悉是金刚。举体皆圆不可偏用。则利相同归于钝矣。娑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谛不可得故者。梵云萨跢也。此翻为谛。谛谓如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谬。如说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苦谛不可令异。集真是因更无异因。因灭则果灭。灭苦之道即是真道更无余道。复次涅槃云。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余三亦尔。乃至分别四谛。有无量相及一实谛。如圣行品中说之。是为字门之相。然一切法本不生。乃至毕竟无相故语言断故。本性寂故自性钝故。当知无见无断无证无修。如是见断证修。悉是不思议法界。亦空亦假亦中。不实不妄无定相可示。故云谛不可得。中论四谛品中。亦广辨其义也。诃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者。梵云系怛嚩即是因义。因有六种。及因缘义中因有五种。如阿毗昙广说。若见诃字门。即知一切诸法无不从因缘生。是为字相。以诸法展转待因成故。当知最后无依。故说无住为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论。以种种门观诸法因缘。悉不生故。当知万法唯心。心之实相即是一切种智。即是诸佛法界。法界即是诸法之体。不得为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缘亦是法界。因缘所生法亦是法界。前说阿字门。从本归末毕竟到如是处。今亦诃字门。亦从末归本毕竟到如是处。阿字从本不生生一切法。今亦以无因待为诸法因。终始同归。则中间旨趣皆可知矣。复次此中旋陀罗尼字轮相者。谓以一字释一切字义。以一切字释一字义。以一字义成立一切字义。以一切字义成立一字义。以一字义破一切字义。以一切字义破一字义。如一字一切字者。逆顺旋转例此可知。云何以一字释一切字。如释迦字时。但以种种因缘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义。乃至释诃字时。亦以种种因缘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义。云何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门时。以种种因缘观无造作。即见本不生义。乃至以种种因缘观诸法无因。即见本不生义。余字例尔。当广说之。云何一切字成立一字。谓一切法本不生。以无作故。如虚空无相故。无行故无合故乃至无因故。云何一字成一切字。谓一切法无作。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无因。以其本不生故。云何以一切字破一字。如人执诸法有本有生。应破彼言。若诸法离于造作而云有生者。是义不然。乃至若诸法因不可得而云有生者。是义不然。云何一字破一切字。如人执有造作。应破彼言。若诸法本不生义已成立而云有作。是义不然。乃至执有因者。亦破彼言。若诸法本不生义已成立而云有因。是义不然。云何逆顺旋转。所谓若法本来不生则无造作。若无造作。则如虚空无相。若如虚空无相。即无有行。若无所行。则无有合。若无有合则无迁变。乃至若无因者当知法本不生。是名为顺。若法无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若是自性钝者当知本性寂。若本寂者当知无相。乃至若本不生者当知无因。如是八种义门。自在旋转说之。复次今言一切法者。是总相耳。若依摩诃般若经。色乃至一切种智。一一别异说之。义则无量。又一一门。当约真言住心品中浅深之相。次第分别。以字门转故义亦不同。以是义故。能出生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也。复次如来一切言说。无非真言故。当以如是字义。普入一切修多罗。是故智度论云。菩萨若一切语中闻阿字。即时随义。知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若闻罗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相(罗字秦言垢)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中(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若闻遮字。即时知一切行皆非行(遮利夜秦言行)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那秦言不)。如彼论四念处品中广说。复次一切名言中有阿声者。悉入阿字门。有迦声者悉入迦字门。乃至有诃声者悉入诃字门。是故一字门中具无量义。非从诃字门中但有无因义也。余字门当知例尔。且如娑哆也是谛义。是故经云。娑字门一切诸法谛不可得。又娑哆是着义。是故供养法中云。娑字门一切诸法无染着。又如婆嚩是有义。是故经云。婆字门一切诸法有不可得。又婆嚩娜是观义。是故供养法中云。婆字门一切法离诸观。余皆放此。所以大品经。及花严入法界品。皆说四十二字门。涅槃文字品。文殊所问经。大集陀罗尼自在王品。各释悉昙字母。与此经所说其义或同。若得此意。则诸经冷然悬会。无所违妨也。复次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义故。今且寄车字门说之。如观镜中面像。以本质为因净镜为缘。有影复现为见。为是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镜体。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异而异。是故世间论者不能思议。今真言门亦尔。以观心为因三密为缘。普门海会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门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说为中。三谛不同而同不异而异。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议。余法门例皆如此。不可遍举也。

  经云。秘密主仰壤儜曩莽。于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办诸事。所为义利皆悉成就者。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第一至第四字皆是慧门。已如前说。第五字皆是证门。今合说之。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且如迦佉哦伽四字。增加至第十一声。皆于首上安点。若欲除去此点。而于次后字上累加仰字等。其字即与有点不殊。又梵字十二声中。第一是本体故。即次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诸画增加者。皆名三昧。第十一其上安点是证。第十二傍置二点是般涅槃。若此仰字。能遍智慧三昧声故。当知即是大空义。是故别说。不与前字相合论也。涅槃经此五字亦具明字义。今毗卢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又此圆点虽自体无门。而遍一切法门。如虚空远离众相而含万像。是故一切字门若加空点者。具自在之用。悉能成办诸事也。且如阿字门无生妙慧。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但以不自证知故。如贫女宝藏不能得其势力。发行时如方便开发。入证时如宝藏现前。尔时随意受用所求必获。故云加此空点者。诸有义利皆得成就也。次世尊说偈中。真言三昧门。圆满一切愿者。具存梵本应于真言之下更加道字。加行人一缘住于阿字。即名阿字三昧。此阿字三昧。即是开心明道门。余一切字亦如是。一切愿者。梵云萨嚩奢。是心所祈愿之愿。谓诸众生修此三昧门者。一切志求皆得圆满。此愿圆满时。即是诸如来不思议果也。常住之果无师之慧。犹能给与众生。何况世间悉地之愿耶。复次如来一一三昧门声字实相。有佛无佛法如是故。即是故不流即是如来本地法身。为欲以此法身遍施众生故。还以自在神力。加持如是法尔声字。故此声字。是诸佛加持之身。此加持之身。即能普作随类之身。无所不在。当知加持声字亦复如是。是故行者。但一心谛缘观此声字。自当见佛加持身。若见加持身即见本地法身。若见本地法身时。即是行者自身。故此一一门。即是如来不思议果。不从别处来也。具足众胜愿。真言决定义者。具存梵本。当云具一切所有胜愿。真言决定实义。此中胜愿。梵云嚩嚧。是具足种种功德。所谓三昧总持力无畏等。所愿已满所求悉备之义。与前愿字梵音各殊。所云决定者。且如阿字门。若声若字举体不生。声字之义即全举体不生。若证时。还只证此不生。中间更无间杂亦无异路。若见此真实义时。假使十方诸佛同时现前。说种种相似波罗蜜。欲令改易其心。然亦不生疑惑。故云决也。复次具足众胜愿者。是如来十世界微尘数内证功德。以决定故。一一皆成金刚印。从此自证身复起加持身故。云超越于三世。无垢同虚空者。即是净无垢不思议心地也。以大方便。于此地上画作普门漫荼罗。故经次云。住不思议心。起作诸事业。梵本具云心地。以偈中五字成句不可累书。然地即是心体。故但云住不思议心也。真言三昧门中。虽有如是不思议果德。堪能周给一国等赐众生。若诸众生。不能生难遭想供养修行。譬如王膳盈前无心饮啖则诸佛其若云何。故经次云。若到修行地。授不思议果。此修行地。即是净菩提心初法明门。例如声闻见谛以后复入修道位也。此菩萨于百字明门中。各见莲花胎藏漫荼罗世界海。其庄严相皆悉不同。先从佉字门大空轮中。以诃字门起大风轮。次于其上以嚩字门起香水海。次于其上以阿字门起金刚地金刚轮山。余如花严经说。于此百莲花藏一一世界菩提漫荼罗。各有十世界诸菩萨金刚等。以为眷属。此瑜伽者能不起于座。悉至如是诸佛会中。亦能次第询求诸善知识。故云初地菩萨化满百佛国也。非起见之而已。亦能以此百莲花藏转作自身。至于初地牙茎花庖等十心满时。一明门中开出十解脱门成千世界。皆是随分蒙授不思议果。至十一地畔。于虚空云海明门中。一一皆见莲花藏庄严世界性相形类展转不同。用作自身自在无碍。是名不思议果满也。次有二偈。劝信印成故云。是第一真实。诸佛所开示。此中开示。即是佛之知见。与法花义同。次半偈云。若知此法教者。当获诸悉地。是引诸佛道同劝信世谛。若真言行者。明解此法教中次第方便。以必定信如说修行。当得成就一切悉地。若为此说不然。是十方三世佛。有违负本誓欺诳众生罪也。次一偈劝住真谛。然此悉昙字母。幼童皆亦诵持。至于护摩供养等。韦陀世仙亦皆共作。而今此真言门。所以独成秘密者。以真实义所加持耳。若但口诵真言而不思惟其义。只可成世间义利。岂得成金刚体性乎。故偈云。最胜真实声。真言真言相行者谛思惟。得成不坏句。此声即是真言门。语密之体。如阿声中第一真实义。所谓本不生也。初云真言。梵本以多声呼之即是。即是总指百字门世谛字轮之相。次云真言相者。是此真言实相也。即此真言实相。由谛思惟故。一一皆入莲花台。句是迹息之处也。

  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诘。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议真言相也。不共一切声闻缘觉。亦非普为一切众生者。此经是法王秘宝。不妄示卑贱之人。如释迦出世四十余年。因舍利弗等殷勤三请。方为略说妙法莲花义。今此本地之身。又是妙法莲花寂深秘处。故寿量品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乃至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即此宗瑜伽之意耳。又因补处菩萨殷勤三请。方为说之。苟无顿悟之机。则不入其手。故不普为于一切众生。亦是领前偈中。到修行地方授不思议果。次云领解劝信印成二偈。故云。若信此真言道者。诸功德法皆当满足。若满足时。即是具足众胜愿也。已上广说真言支分竟。执金刚复承蹑上文。请佛次说入漫荼罗所须次第。世尊说偈中。先答奉食香花等及与众宝瓶二句。总名供养支分也。就诸供养具中。先明献花。凡所奉献。各随诸尊性类及漫荼罗方位等。一一善分别之。当令色香味触适悦人心。其水陆不祥诸花。但可作折伏用耳。白黄赤三色中。如来部类当用白色。莲花眷属以黄色。金刚眷属以赤色。复次当如漫荼罗方位。圆坛者以白。方坛者以黄。三角坛者以赤。复次诸佛用白。诸菩萨以黄。诸世天以赤。其余香等亦当准傍此意。兼采苏悉地瞿醯等文用之。不可备载也。钵头摩是红莲花。凡青赤白莲等水生诸花。皆可通献诸尊也。龙花奔那伽者。此奔那伽是龙树花。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云龙花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其计萨啰花末利花。得檗罗花瞻卜花。无忧花底罗剑花。钵吒罗花娑罗树花。皆是天竺所有。此方不可具识。

  经云。是等鲜妙花者。梵本兼有或声。谓此等诸花皆可通用。故举以为例。然或余方所有彼方所无。但使人心所好世间以为吉祥者。皆可供养。当一一存意善分别之。采集以为鬘者。谓错杂庄严。或缀或结。以行人殷净淳厚心故。则令诸尊欢喜护念也。次明涂香。其旃檀青木郁金妒路婆草。是西方苜蓿香。与此间苜蓿香稍异也。及余妙涂香。如沉水甘松丁香桂心西方豆蔻香附子等。如苏悉地瞿醯中说。又云。其涂香中勿用众生身分及与紫矿并虫食等。当取净好者以水研之。若献佛。当用新好郁金或黑沉香。和以龙脑。莲花眷属当以白檀。金刚眷属亦当以白檀。自余诸尊随意而合用之。随所合香皆置龙脑也。次明焚香。当用沉水香松香嚩蓝香龙脑香。白檀香西方名为么啰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白胶香是娑罗树汁。室利嚩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陆香。室利是具德吉祥义。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爱乐。故以为称也。及余焚香类。芬馥世称美者。亦如上说。瞿醯云。烧香用白檀沉水相和。供养佛类。其树汁香。供养莲花类。黑沈及安悉供养金刚类。或依彼法作香。普遍和合以献诸尊。应当随法教者。谓以真言密印去垢加持等。如供养次第中说。自余涂香及花等。例此可知。次云依教献诸食者。如经大本中。诸食供等各有修治方便。至于深密之意。一一与法门相应。此方既不具。但依苏悉地等。如法造作结护加持。即名依教也。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种。或以乌麻汁。或以诸豆并诸药味。如十诵药法等文广明。然最以乳糜为上。凡献食时。当更加以苏沙糖等。令色味兼具而先奉之也。又西方饭有多种。亦以酪饭为上。献此食时。应配以沙糖盐姜诸味。又当奉羹。依彼方造食之法。或随国俗所用也。欢喜丸。应以苏煮诸饼。糅以众味及三种辛药等令种种庄严。漫荼迦是此方薄饼。其叶饼是天竺饼法。以糖蜜诸味和面苏油煮之至为甘美。沙糖饼者。此沙糖名为蹇荼。状如益洲所出者。而色甚鲜白。触之便碎用此和水。先以面作饼。数渍其中。然后食之。净妙谓务令精洁。使色香兼备也。布利迦译云着[飢-几+監]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间穴饼有二种。或刺为孔穴。或状如乱丝重重间穴。加以众味也。末涂失啰饼。亦着[飢-几+監]。兼以糖蜜涂之。[女*((向-口+人)/比)]诺迦饼。用起面作之着鉴。以苏油煮。状如水上浮泡甚可爱也。无忧是卷缘沙糖饼。播钵吒食是不起面??。如是诸肴膳者。又谓随诸方国。所有上味及珍妙果。随意献之也。其白糖石蜜沙糖苏蜜。又各别置之。种种诸浆饮者。西方浆法甚多。皆杂以香药。美而愈疾。及蒲陶等诸非时浆。如毗尼所说。其食乳酪。亦用毕拨或龙脑等。如医明食法为之。大抵西方造食及饮啖先后次第。多依药术。有养性防身之功故。多尽其天年鲜夭死之患也。凡置食处。当以涂香周遍涂之置食院内遍布莲荷叶或芭蕉叶等令使周遍。无应用新净白叠或净布。极以净水浣濯以香遍涂。布食时。上首诸尊当增加之。谓中胎藏毗卢遮那。第二院观音金刚手。次院文殊等四菩萨。外院释迦牟尼及所奉本尊等。假令余位置一分者。上首诸尊当二分。或余位置二分瞿醯云。漫荼罗主当数倍加之。虽有此阶降不同。然上自诸佛下至世间鬼神。皆应等心供养。务令丰厚均等也。乃至不办者。但当供养部主。或置食内院。运心供养一切诸尊。所奉香花等例此可知也。次说奉献灯明者。香油之类甚多。谓薝卜香油苏摩那花香油等。凡作香油法。当取新花如作鬘法穿之。悬置日中承以油器。以物取油。于花上灌之。令还堕油中。又复取而灌之。如是周而复始。从日出至日入乃停。明日又取新花作之如前。令此油香气。与此花香气均等然后止也。其献食及灯明等诸器。以众宝为上。若不能办用银铜等。乃至新净瓦器亦得充事也。四方缯幡盖者。若有财力。当于一一尊所各别置之。亦以杂宝为上。若不能办。彩乃至绘画画时当用净物。不得用胶等也。若不能广造者。下至四方各置一盖。门标铃铎等。皆随力分作种种庄严。兼准约入秘密漫荼罗品中所示之相。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七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八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经云。或以心供养。一切皆作之者。如世尊说。诸供养中心最为上如。前一一供物。皆当运心遍及法界。以真言秘印持之。如供养次第中广说。或观大宝树王遍覆一切世界。如花严菩提树王之相具足庄严。随一一所须受用之具。悉于中出无有穷尽。遍至一切贤圣前。广大供养并普济一切众生。如是运心已。当用虚空藏转明妃加持。自然随意成就也。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泄漏。如毗尼中方便观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谷五药于瞿。醯中说之然此。五药夫皆出五天此方不。能遍有也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于瓶口捽以宝花。或随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条叶茷好圆具者。使间错垂布令极端严。以彩缯缠颈并系花鬘涂以众香。结护作净方便。亦如供养次第中说。中胎藏当安五瓶。最中大日瓶安在花台。余置外花蕊中。凡献中胎食时。四佛四菩萨各随本座。在花台内。奉毗卢遮那者。置花台前也。若有力者。于一一尊所皆置一瓶。如不能尔。随内外方于上首诸尊处置之。其四门处各置一一瓶。四角各置一瓶。通门外别有一瓶。用降三世真言印加持之。拟出入时洒身自护。及召弟子入时亦用洒之。护摩处又别置一瓶。大略可百余瓶者也。

  经云。六瓶者。是最少之限。当于中胎四方各置其一。其门外一瓶必定不得。阙之若用十八瓶者。中胎置一瓶。第二院大勤勇处。莲花金刚类主。及门凡四瓶第二院四大菩萨。谓文殊等各置一。瓶外院四门四角及门外。者用之适。足所欲受灌顶者若。多各随人数令造一瓶。不得阙少也。如香水瓶者。诸阏伽器亦然。当用金银白琉璃等为垸。乃至商佉熟铜石木。或以树叶新瓦。盛众香水置诸名花。如前所置瓶处亦一一置之。又当于诸尊处各奉净衣。如前所说。上首诸尊亦准献食法倍增已。故云各奉兼服。若不能办者。但于上首诸尊处置之。或以箱箧随其所有。置在中胎院内。运心供养一切诸尊。凡献中胎供具。当置胎外一重空界中。若献无名诸尊。当置三重界缘之内。又供养时。先当奉阏伽水。次献涂香。次献花烧香饮食。后献灯明。经文先后不次也。复次若深秘释者。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焚。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饮食是无上甘露不生不死之味。若服此果德成熟更无过上味时。即名入证。故说为食。所谓灯者。是如来光明破暗之义。言至果地时心障都尽。转无尽慧遍照众生。故说为灯若竖说者。一一地中皆具如是五义。若横说者。一一门中皆具如是五义。例如上文所明诸食。虽适口则一然。随调膳人身手。有种种滋味不同。余香花等当知例尔。若行者善能以五字门。作金刚舞戏普应众生。譬如和五味布五彩。韵五音调五药。虽性分不过五种。而千变万化巧转不穷。当知是人则解涂香三昧义。亦解花三昧烧香三昧。饮食灯明三昧义。亦解此五种陀罗尼义。以如是种种法门供具。供养心王如来。能令诸尊欢喜所求必获。若以此中意趣。反观世谛香花等。自然知彼色香性分所应用处。无量方便触物而生也。

  经云。如是修供养。次引应度者。以下明正作法时。加持教受支分及护摩支分。就加持教授中。凡答金刚手三问所谓云何引弟子。云何令灌顶。云何供养师。问此三句讫已。方问护摩处。今此答中先说引弟子了。即明护摩。方答所余二句。然护摩通一切法事中。非但加持弟子而已。故宜别作一种支分也。于前卷中。已明第七夜正作法时画漫荼罗位。中间别明所要支分。是以文势间断。今更承蹑前文。作次第说之。阿阇梨既画漫荼罗竟。周遍观察知已圆备。方出外如法洒净。如前运心普礼一切如来。忏悔归依自净三业。然后依供养法。结结三昧耶明等以护其身。其诸供养物。亦以无动真言去垢辟除清净。如法素具而预备之。又当被服金刚甲等使一一如法。阿阇梨言。作如来身时用如来甲。作金刚身时用金刚甲。当转换用之。又准苏悉地等。以如来肉髻圆光诸相。而自严身尤善。或可通用。或成办诸事真言作之。如是作已。然后向漫荼罗位。随其所应而坐。住于瑜伽。先用啰字门遍净其心。次复净道场地。悉除众患相同虚空。然后以诃字起大风轮。于风轮上。以嚩字起香水海。即用阿字门。起金刚地妙高山王。当知此漫荼罗。即在其上。如供养次第中方便。观作种种庄严。以虚空藏持之。次于一一漫荼罗诸尊位上。各观本种子字。从此诸字皆转作本尊身。若彼阿阇梨。观道未融恐延时节者。但于中胎莲花台上。而观阿字。字门出无量光遍照诸尊座位。尔时诸尊即现。尔时以方便。转观如是诸尊与我身无二无别。即是诸尊即在身中。阿阇梨言。若行者未住瑜伽。云何能造如是坛法。乃至初建立时。已观在身中然后图画。若深行阿阇梨。则常与如是大悲胎藏圣众共俱。亦证知即是我心。同彼十缘生句毕竟不可得也。即观本尊已。次更运心作种种宝乘。以不动真言印加持。以此奉迎众圣及净治道路。次作请召。瞿醯云。当各以本真言奉请。或以漫荼罗主真言都请诸尊。或依本教所说。当随意广略。兼用召请真言印也。又此经宗。即于本座受请。还以不来相而来至此道场。不同粗方便中有此彼之相。大众集已。当用无动明遣除障者。即示三种三昧耶而作加持。次当奉阏伽水及与敷座。而作是言。善来世尊善来世尊。以本愿力而来降赴。愿垂加持。受斯所请及与微供。大慈悲故唯垂纳受。时阿阇梨欲作金刚事故。更以无动慧刀自除身障。转作金刚萨埵降伏魔业。仍以慧刀结诸方界。复更以如来大界真言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又持无堪忍大护皆普护之。阿阇梨言。凡造漫茶罗。从初已来即用不动尊。或以降三世尊护持是地。中间每持诵时。即如法结界了还解之。至作法夜。更剂金刚线内具足结界。其灌顶护摩坛处。当于漫荼罗外。更以线为周域。令与内界相通。并置所出入门。漫荼罗外界。普以金刚线围断者。至护摩供养时。亦当运心。于通门之所举上金刚线。令通诸尊来往。又结界时。但当于本座处如常作法。若欲行绕一匝而结周界者。亦皆成就。若结界了忽尔妄念故。界破或种种魔事起。即当念持无堪忍大护。若欲令一切时无障者。其周界及供物等。皆先用大护护之。后时障起又当更用也。次当作礼奉阏伽水。以大慧刀遍洒诸供养具。净以不思议法界心。若献涂香时。即当住涂香真言持之。次第供养时。又一一加以彼尊真言。或通或别。或以自所持者。其余供物例尔。复当作心供养法。持以虚空藏明。及以金刚阿利沙吟讽赞叹。次又出外施旷野鬼神食。据图。于东门外施毗那野迦。南门外施蘖㗚何。是魅鬼着人者。西门外施檗啰。是行疾疫者。北门外施荼吉尔。于门之左右各置四位。然瞿醯云。皆是罗刹毗舍遮部多。诸食啖血肉者。种种非人之类。或居地者或居树林者。及以心所念着。各随本方召集而遍施之。一切缘漫茶罗供养之食。悉皆取之和合一处。并及诸香花等。亦皆别出其分共置一处。阿阇梨当起大悲无限法施之心。于瑜伽中。观作种种受用之具。亦以虚空藏转明加持。而周散施。此诸鬼神受食。不作漫茶罗障也。当从东方为首。次往南西北方。如是一周竟。又施东北方。次往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又一周竟。复至坛东施上方鬼神食。次往坛西施下方鬼神食。大凡三遍下食。于诸法事中此法尤难。当尔或自现种种极可畏形。或闻大声雷震野干吼等。如是种种异相。阿阇梨当自好安心。又欲施时。先更防护其身使一一如法。若彼食尽更求者。应复施之务使丰厚。令其欢喜。若物少者但随所有而已。凡坛中献物。亦当以平等之心。不得有所匮阙。瞿醯云。若行食时错误阙少。即应补之仍乞欢喜。所行食类若不遍者。应以余物充数也。施诸方食都竟。洗手洒净。于门前烧香供养。次入于内奉献阏伽烧香。运心奉献衣服以为儭施。然后住瑜伽座。以五轮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王。以无垢眼观自心花台本不生字。方作普门持诵。先于毗卢遮那心月中炳现真言。而后诵持并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诸尊。乃至终竟。或一一现前观之而作持诵。或自身作彼本尊。于其心月。现真言字而作持诵。乃至顿作漫荼罗身。而作持诵。随行者观。心势力。若不能尔者。当以一心诵部主真言百遍。所余上首诸尊各诵七遍。并作彼印也。具如供养次第中说。阿阇梨如是作法毕已。复以诚心顶礼诸尊。然后召诸弟子一一令入。以前香水洒净。授彼涂香令用涂手。次授净花。略为宣说住心品中菩提心实义。令知自归依处作真正发心。至诚殷重忆念一切诸佛。所以然者。以行者能发佛心。即是佛子。当受法王子灌顶之位。生如来种性中故。当动止云为不忘诸佛。今此经中。每将说一切真言。辄云普归命一切诸佛。即是此意也。言净佛者。声闻法中阿罗汉亦名为佛。诸余大乘未了义经。亦有成佛义。然不得名为遮净。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净字甄之。梵本正翻。佛家当云佛部。是种族部类之义也。时阿阇梨观弟子身作五轮。以五字持之。兼于心花台中置阿字等。使即同大日之体。以入佛三昧耶印印其顶上。次以法界生印印心。又作转法轮印印齐轮上。各三诵彼真言。次即转彼心中阿字门为嚩字门。结金刚萨埵印印诸支分。所谓五处。所以如此。为欲成彼金刚事业也。时阿阇梨。亦当更以三昧耶等而自护持。次取新净白叠或余缯帛。先以不动真言如法作净。复用本部真言王。三转加之。如作大日漫荼罗。即用毗卢遮那真言。莲花手金刚手亦当准说。用此彩净帛。周覆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余未入坛者闻声。此一偈当于转字轮漫荼罗行品中说之。又观彼顶上有一啰字。字上安点。故云严以大空点(此是囕字也)此字四边遍有光焰。犹如花鬘连环不断。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净满月之晖。以此净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内外诸障。次引至第一重门。逊那优波逊那二龙王守卫之处。令正当门厢不得前却。师当为彼结作三昧耶印。三遍诵彼真言。置花印上。令弟子以至诚心向道场散之。随花所至之处。当知即是行人。往昔因缘法门善知识。即依此方便门进趣修行也。瞿醯云。将入坛时。阿阇梨应作是言。我某甲如法。作此漫荼罗。将弟子入。随其福德种性及与成就所堪法器。唯愿于此漫荼罗中。示现其相。既散花已。次应开面令瞻睹道场。以欢喜心而告之曰。汝今观此妙漫荼罗。深生敬信。汝已生诸佛家。诸明尊等同共加护。一切吉祥及与悉地皆现前。是故坚持三昧耶戒。于真言法教应勤修习。次令弟子以香花等。普供养漫荼罗圣众。即于道场授与本真言印。令坐一处诵之。次引余人入。凡阿阇梨。当观花所至处辨其性类。若堕佛首上成就佛顶及豪相等。堕面上应成就佛眼。在身中分当知成就诸心。若堕下分成就诸使者等。又随佛身上中下分。知上中下成就。莲花金刚亦然。自余诸尊。但知上中下之相。若花堕去彼尊远者。久远方乃成就。若堕供养院。随所属之尊授彼真言。若堕两尊之间。当观其远近。若先堕内院即移出外院者。彼人信心不具。若强持诵得下成就。堕诸界道及行道院者。彼人无决定心不获成就。若彼欲更掷者。应为作护摩然后掷之。余如彼说也。次当为诸弟子作寂然护摩。是扇底迦法。亦可翻为息灾也。次此是一种支分。今如来答中。约行事次第故。说加持教授支分。未竟。即于此中间说护摩。或可与灌顶等法。合为一种支分耳。

  经云。作寂然护摩。护摩依法住者。上言护摩。谓应作此护摩之法。次云护摩者。是诫作法之人。若护摩时当依法住。故重言之。此中以瑜伽法加持自身。乃至奉请结界等。皆依念诵方便。故云当依法住。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于漫荼罗中。作无疑虑心者。上文密语。以释迦眷属院为第二。大坛之外令与中胎藏相当。阿阇梨又在其外。面向漫荼罗。于此二位之中而置火坛。梵文故为密语云。阿阇梨漫荼罗中作护摩坛。若不从师受者。多失其旨。或于漫荼罗院中而造作之也。今以灌顶坛。又须正对中胎。可移此坛令稍近南。乃至西南角以来。皆是三位相望。于理无失。不疑虑心。即是息灾之意。应一缘不乱作之。若行者住奢字门。而观诸法常寂然。疑悔求尽盖障净除。即是寂然护摩之本意也。作漫荼罗法。取自身肘量纵广一肘。其深半之。周匝安缘。广四指节高亦如是。凡护摩坛。方圆三角随事业而转。但此中作法当用方坛耳。瞿摩夷瞿摸怛啰涂。洒以香水。中表金刚印者。谓于炉内当画作拔折罗。所以然者。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业因缘所生一切灾横。廊然荡尽无复遗余。方坛名大因陀罗。是心王之义。明此慧火之印穷彼源底。从金刚性生。是故同于金刚不可破坏。至下世出世护摩品中。世尊自广说因缘。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岂不相滥耶。故译者兼智之名。庶令浅深二释义用兼举。

  经云。师位之右方。护摩具支分者。假令大漫荼罗门向西开。火坛当在大坛西。阿阇梨又在火坛之西。东面而坐。诸护摩所用具缘支分。当在师位之南也。护摩薪当用乳木。谓桑谷之类。或用牛膝茎截之。剂十二指量。皆须湿润新采者。取其条理端直。当观上下一向置之。以香水洒净令根本向身。若欲燃时。当于乳酪苏蜜之中。揾其两头掷置炉内。或以沉水香。量长四节粗如拇指。揾苏合香。作一百八遍用之尤善。其应漫荼罗中所献诸食及香花等。各各取之用辨事真言。如法洒净置于座右。其阏伽器当置左边。所献诸食。当用苏酪等调和共置一器。及诸五谷。亦以苏油等润之和合一处。置于别器皆令素辨。若作深秘释者。此护摩支分。是众因缘义。由此因缘能生三有灾患。今还以此为慧火之资。供养一切普门身。增益不思议势力。

  经云。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悉皆甘嗜。即是义也。又为弟子作法时。于阿阇梨北边。籍以生茅使蹲踞而坐。阿阇梨亦当坐于茅座。不得加以床褥之类也。然受用生茅略有三义。一者其性洁净离处乐触。可以蠲除行者昏怠恣慢之心。二者此是吉祥草。世尊以为敷坐而证菩提。是故能除一切诸障。三者以此吉祥茅表慧性也。此草两边多有利刺。若坐卧执持无方便者反为所伤。若顺手将护之则不能为害。一切诸法亦如是。若顺谛理观之。一切尘劳皆有性净之用。若失方便。则能损坏智身。故以为法门表像也。若于大石上作漫荼罗。或重阁上不可穿掘。作炉者。当用彩色画之。极令分明严丽便可充用。是名略作护摩处。若室中造漫荼罗。隘迮者。当出外于望见道场处如法作炉。炉四面皆当周匝布以生茅皆令右旋。次第皆令相压而出其头。余如护摩品中所说。又当周匝广厚勿令露地。遍以香水洒之。当用成辨诸事加持。以上文所说洒地真言也。此中护摩行法。凡阿阇梨。初于漫荼罗中供养持诵竟。次当出外而作火法。东向在吉祥座。先取乳木干薪置于炉中。用苏洒上燃之。后置湿薪用辨事真言。去垢辟除并洒净已。当住瑜伽以火天之种子转作火尊。在三角漫荼罗中。如下品中所示十二火尊。随取其一事业相应者。既相应已。当观火尊之身与己身无二无别。如火尊者。当知火漫荼罗亦然。当观三处皆同一相。然后以火天真言而奉请之。苏悉地云。欲奉请时先作是言。我今奉请火天之首。天中之仙梵行所宗敬者。唯愿降临此处受纳护摩。次说火天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ta bu ddhā nāṃ a kha ye svā hā 南摩三曼多勃陀喃阿揭娜曳莎诃

  初句归命诸佛义如前说。第二句阿揭娜曳。是火义也。此中以最初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即同金刚智体。俄是行义。以诸法本不生故。虽具足万行而无所行。是故名为无师自觉。若是无师自觉。即是同于大空遍一切处。故与娜字同体也。以诸法无师无行故。自遍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所以也加三昧声。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诸佛行菩萨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炽。然正法光明。是故如实说之。即成真言也。若请召时。当增加伊系伊系字。至发遣时加揭车揭车字。其印相如下品中说。既请召已。先以阏伽香水三度洒净。三献嗽口之水。即取诸五谷苏酪等物。以上所说真言。三遍护摩供养火天。凡护摩时。皆先以大杓盛满净苏焚之。次则焚柴。次护摩饭。次及诸谷。或以乳粥。次又以莲花等随意烧之。其中间所施皆以小杓。所以经云。应当持满器。而以供养之也。供养已。重洒香水及倾阏加。如人食已用水澡漱。更以香花等供养。当运心引送火天置于本座。次当奉请诸尊。先取一花。以成辨真言去垢作净。部主真言加持。两手合捧心生口言。唯愿诸尊加持此处受我微供。即当隔炉掷向漫荼罗。随其远近欲掷时。先观此花。遍至一切诸尊座位。作彼随类相应座。复用成辨诸事。于炉内去垢作净。方请诸尊。或以彼尊真言一一别请。或随一部眷属。乃至用真言王一时都请。又此火炉既同火界。请时但观诸尊不动本座而来降临。事了时。亦以无去相而还本处。每为一尊护摩。辄香水洒炉及澡漱水。以下文云寂灾真言七遍供养。如是一一竟。更作护摩百八遍。还以满器焚苏一遍。乃至不能尔者。当总供养。一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念言随此所有。唯愿诸尊同受供养也。次当遍乞欢喜。如法供养已。方忏悔回向并作金刚讽咏。其所焚香无令断绝。又奉阏伽。然后顶礼诸尊。召诸弟子。如上文所说作散花等法。乃至告语都竟。方引一一弟子于护摩处。于阿阇梨左边以恭敬心蹲踞而住。师以左手执弟子右手大指。而诵寂灾真言。每一诵一施火食如。此至二十一遍。诸弟子如是作之。瞿醯云。复以香涂手按其胸上。随意持诵而发遣去也。今次释此寂灾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阿摩诃扇底(丁以反)檗多扇底羯啰钵啰睒摩达磨唨若多阿婆嚩萨嚩婆嚩达摩三曼多钵啰钵多莎诃

  此真言以初阿(去急呼之)为体阿是诸法本不生义即是金刚智火之体加三昧点是本生行金刚慧火三昧傍有二点是涅槃义。言入此阿字门。慧行具足故。能焚除一切障盖得大寂涅槃也。所以为寂灾真言正在此义。复次作法时当观此字。周匝光鬘从火而出具备三色。本体黄白色。其三昧画作赤色如阎浮金。傍二点黑色如劫灾火。以本性白净故有息灾用。兼黄色是增益用。赤色是降伏焚烧用。黑色摧伏大障并摄召用。又此字体是方便门。当知即同大空之色。具种种事业也。复次于下文十二火中。阿字智慧火。三昧画是行满火。具摄召义是风燥火。具降伏义是卢醯多火。黄赤和合是没栗拏火。兼赤黑色是忿怒火。兼备众色是阇吒罗火。以要言之。悉备十二种用。当广演之耳。次下诸句皆转相释。初句摩诃扇底。是大寂义。檗多是逝义。言如来以此一字义故。去至本性常寂大涅槃中也。阿字体是本寂。以具三昧画故善逝。具净除点故涅槃。不动是处即行即到。同于大空无所不遍。故云大寂。次句扇底羯啰。是作寂义言此字门方便满足故。常遍十方三世。遍作普门事业成就众生。皆令去至大寂之中。故云作寂也。次云钵啰睒摩达磨涅若多者。钵啰是最胜义。睒摩是证此寂。重释前句以作寂故即是寂中之寂。所以者何。以寂毕竟不可得故常作。作毕竟不可得故常寂。一切世间不能思议。故云最胜也。达磨是法[口*(臼/工)]若多是生。从何而生。谓即从此不思议寂业中生也。以动寂毕竟等故。从本不生句中。具生根茎枝叶花果。成菩提树王。犹如火界能烧能养。金刚智火亦尔。用净除点烧。三昧点养也。次云阿婆嚩萨嚩婆嚩。又是转释前句。故云无自性。一切自性以本。性寂而从缘起故无自性。从缘起者皆本性寂。是故为一切法自性。以此义故。妄想不生而大空生也。次云达么三曼多钵啰钵多。又转释前句。以此义故。如来于一切法平等。谓成无上菩提。钵啰钵多是获得义。以无所得故得此平等句也。余如上释。凡护摩时当有种种相现。或时烧火不燃。燃或速灭不甚炽盛。或烟起无焰或烟甚浊。或出声犹如驴畜等音。人不乐闻。或言不成就等。当知障碍不成之相。或烟焰中作宝瓶宝网师子车乘等种种妙形。或声如钟铃螺贝等音乐之响。或出吉祥成就之音。当知是无碍悉地之相。乃至善作护摩者。当于是中曲蒙旨授了了具知通塞之相也。凡护摩各随所应事业。或以寂静或以欢喜。或以威猛之心。所被衣服有白黄赤。当北向东向南向而坐。其漫荼罗亦有圆方三角之异。色亦可知。其护摩薪。息灾用树最上枝。增益用树中枝。若折伏事应以树根。若息灾事。应以苏乳大麦密及乳粥。茅草之牙军那花白檀香无忧木。若增益事。应以乳粥酪饭蜜乳酪粥胡麻。天木回香天门冬龙花诸谷等。若折伏事。应以赤白芥子或芥子油。毒药骨发诸荆蕀等有刺之木。虽经不具说当以类推之。又随焚苏遍数胡麻亦然。余则随意多少。最初最后皆应满[打-丁+夕]苏护摩。诸余法事例尔。凡息灾护摩。先须作降伏法。若所用真言中有降伏义者。直尔依本而诵。若无其义则当依法增加。用芥子等降伏相应物。作一七遍或二七遍护摩。次观增益相应句义及其供物。又作一二七遍。方乃具足作寂灾法。如作增益护摩。先须作降伏法。方乃具足作增益法。其降伏护摩。一法直成不须设前方便。当知此漫荼罗。具有三种法事也。瞿醯云。灌顶了后。复当依法护摩。先用漫荼罗主真言焚苏百遍。次当以寂静真言。用苏密酪和饭百遍。次用胡麻百遍。方乃广示漫荼罗。至事毕将散时。师当自洒其身更奉阏伽。次第供养一一诸尊。次以曼荼罗主护摩八百遍。次以寂静真言百遍。次以部心作廿一遍。次以一一诸尊真言。用牛苏各护摩七遍。然后以本持真言随意护摩。方作解界发遣等法。或复依前作总相方便亦得。今此经中。阿娑嚩三字。如字轮品所说。即是三部。心真言也。若是余时三种法事。但于檀中持诵毕已。即当出作护摩。或若作成就护摩。则须五处相直。第一本尊。第二火炉。第三所成就物。第四苏器。第五阿阇梨座位。其所成物。先以净叶承覆。每一取苏等。皆以[打-丁+夕]加于叶上。方乃焚之。若成就有情。当于置物之处图画其像。余如上说。若为人护摩。则一一称名方投火中。若无漫荼罗但作护摩法者。当绕炉作一重漫荼罗置诸尊座位。欲请诸尊供养。广略随意耳。苏悉地云护摩了已。皆当用本持真言。加持净水以手巡绕。散洒炉中三度。须复请火天重受余供。乃至想还本座。所残谷苏密酪等总和一处用火天真言三转持之而作护摩。重作护身护方等印。乃至解界方可发遣也。瞿醯云。第六夜作弟子法竟。为除障故先作降伏护摩。次为自增益故以部心真言护摩。然后以寂静真言作息灾护摩。至临作法事时。若数有不善相者。当以部母真言作息灾护摩。焚苏及薪各百遍。于作法之明日。为满所阙乏故。更作息灾护摩八百遍。然此火法。亦是支分中难事。以将除灾障增益正法威势。是故诸为难者。皆于此中伺求其便。若不一一明了当自损伤。不可率情妄作也。

  经云。行者护摩竟。应教令儭施。以下是答秘密主问中云何供养师句。犹属加持教授支分也。所以自教弟子令其儭施者。非为贪着是物而求索之。为发生彼善根成就灌顶功德故。若弟子能以内外所有种种资财。为求大事因缘无所悭惜。至诚殷重奉报传法之人。则能摧坏无量宿障。又自见檀那利益深生庆幸之心。我今舍此世间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货无上法宝正法之财。遍施众生常无穷尽。以是思惟已其心欢喜。欢喜故则离疑悔。离疑悔故便得内寂安乐而住。然后以法水灌之。则能永离尘垢也。若无物者。乃至舍身而供养师。谓以此身奉事供给阿阇梨。不惮疲苦常不舍离。咨求正法乃至不惜躯命。为求道故。尔时阿阇梨。感其殷重生悲念心。诲以深秘方便。乃至自所受持真言功行。垂满于道场中。作法回用施之。少用功力得大成就。此是诸施中上也。瞿醯云。弟子当于护摩处。以至诚心顶礼阿阇梨。先当奉献衣裁二匝。然后舍施余财。又彼文是灌顶了。广示漫荼罗相。教真言印方乃奉施。与此经不同。任随所用耳。经云。已为作加护。应召而告言者。谓从初召入以来。皆是加持方便。今为起发其心故。又复教授而告之言。今此胜福田。一切佛所说。为欲广饶益。一切诸有情者。谓世尊见众生等。自从无始以来。恒常匮乏内外资财。诸有所为不得自在。以是因缘堕无暇处。不能疾至无上菩提。是故同以加持神力。说此无上福田也。以此大悲藏中。一切普门大海无不毕集。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自他一切希愿。故云广饶益一切众生也。复次已施第一义僧及传法人竟。复教令供养世谛和合僧。若施和合僧时。十方一切凡圣众僧。皆悉有分。是故此福。如虚空云海不可思议。当获于大果者。是究竟利。若于此中树福。如食金刚毕竟不消。要至金刚地际然后止住。故生公云。一豪之善皆趣佛果也。次明世间希愿故。复说世间义利。所谓无尽大资财。世说常随生。此是世界悉檀。故云世说。如薄拘罗以一诃梨勒施僧故。九十一劫以来。常无疾患终不横死。阿那律以一食施辟支佛故。亦于无量劫来。常与宝藏俱生。如本生经中广说。故云常随生也。复次有部毗尼中说。大迦叶舍利弗目乾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何况施一切僧者。当知十方世界诸如是等具德之人。皆在其中。乃至无学圣人欲延寿住世。犹籍僧力。是故汝今为欲成就悉地果故。当令所修檀施具足无缺。复当以欢喜心供养世谛现前僧。以十方僧不可尽集故。但于界内随现前集会者施之。即是施一切僧也。

  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以下明灌顶法。亦属加持教授分。然此灌顶亦通诸余法事。或可别为一种支分也。阿阇梨作第二漫荼罗。当与中漫荼罗相对。去大漫荼罗二肘。第二是次小之义。即是相待言之也。凡火炉应当中胎。若处所不便。得渐移近南。乃至对西南角。此灌顶坛又在火坛之北。亦令四方均等。唯置一门。门向坛开也。其坛四角外画四执金刚。火方是东南。置住无戏论。涅哩底方置虚空无垢。风方置无垢眼。伊舍尼方被杂色衣。坛中作八叶大莲花王鬓蕊具足。于四叶中置四伴侣菩萨。帝释方曰总持自在菩萨。焰摩方曰念持菩萨。那伽方曰利益心菩萨。夜叉方曰悲者菩萨。其四隅之叶置四奉教者。火方名著杂色衣。涅哩底方名满愿。风方名无碍。伊舍尼方名解脱。

  经云。中央示法界。不可思议色者。即是此㘕字作纯白色。所谓不思议法界之摽帜也。复次深秘释者。方坛即是大因陀罗心王金刚界。住无戏论。即是本原性净三世无障碍智戒。由此戒故一切戏论皆息。戏论息故得成无师大慧。尘翳都尽如净虚空。故名虚空无垢。如虚空中无垢障时。极目十方无所不睹。般若亦尔。由离一切相故于一切种。无不见闻觉知。故名无垢眼。如明眼人则能自在作诸事业。今以无碍悲普观一切根缘已。即当普现色身而道利之。故名著杂色衣。若已此四种金刚慧印。于一心具足无缺。即能镇此心地。堪持灌顶慧身。犹若菩提树下。从金刚地际以来皆悉坚实。是故如来成道时不倾不陷也。四伴侣者。谓心所有法是心王伴侣言。此净法界心王成就四法。能行四种如来事。则堪灌顶受法王位。初云陀罗尼自在王者。即是通达阿字门。见此真言王时。即能于一切陀罗尼门皆得自在。故以为名。又以总持自在故。成如来念觉如意三昧王。能持万佛国。如彼龙宫秘宝。能持大海不令泛溢。亦能持之令无秏竭。故曰念持。已得如是念宝便忆本愿。普雨法财充满法界。遍施众生名利益心。已出无尽资财作无限大施。而诸下劣众生。无心受用不肯求之。为此兴大悲心。种种方便调诸穷子。故曰悲者菩萨等。言奉教者。即是从此四门。折伏摄受行如来事。当知着杂色衣。即是陀罗尼自在王所为事业。满愿是念持如意宝王所为事业。无所挂碍是大慈悲法施所为事业。解脱是大悲方便拔苦众生所为事业。故名四奉教者也。复次四宝所成瓶者。即是毗卢遮那四德之宝。置在中胎四角。如上所说。以不动明王作加持已。复次四菩萨真言各持一瓶。普贤是无尽愿行宝。慈氏是无尽饶益众生宝。除盖障是无尽净知见宝。除诸恶趣是无尽大悲方便宝。复次普贤是遍法界净菩提心。慈氏是此净心于胎藏中发生根牙茎叶。除盖障是此净觉树王妙严花果显现开敷。除一切恶趣是收此果实后种一切众生田中。如是旋转相生无有穷尽。故以此四宝之瓶。盛满种种宝药诸谷所渍性净之香水。用灌莲花台中不思议法界心。是故得名法王之子。当知一种宝瓶。还与一菩萨一金刚一使者机感相应。以方位法门对之。则可知之也。凡欲灌顶时。用辨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花台上。阿阇梨复为弟子如法护身。先以不动明王用除诸障。次用三种三昧耶加持三处。金刚萨埵加持支分已。令依吉祥坐法而坐其中。所有涂香花灯阏伽水等。先已如法加持。一如上法。阿阇梨先当奉彼香水。次用涂香遍涂其身。以花鬘冠饰其身以为璎珞。次奉焚香薰之。诸灯明布列其前并献诸食。凡此供养物。总有十三坐。谓四金刚四菩萨四使者并及弟子。其弟子供物最令丰厚。犹如供养本尊也。亦可于大曼荼罗中置位供养。至灌顶时。但当持彼名号请加持弟子。其四菩萨。于第一院各于一方置之。使者如来下挟门左右。又备新净白伞。上悬花鬘及与白缯。亦先用不动去垢除障。以大日如来真言持之。阿阇梨自执用覆其上。复令余人执净牦牛拂及扇香炉。皆以辨事真言加持。又于箱中置衣并诸吉祥之物。即是金[箅-丌+廾]明镜轮宝商佉之类。并持四宝之瓶而以供养。并奏摄意音乐。此曲具在瑜伽大本中。若献涂香时即有献涂香曲。花灯饮食等皆亦如是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蜜印。乃至无人解者。阿阇梨当自奏之。若不能尔不名兼综众艺也。言摄意者。如世人见美妙色声心为之醉。情有所注不复异缘。今此金刚伎乐。能感人心亦复如是。如马鸣菩萨自奏赖吒和啰曲。五百王子闻之。同时舍家入道。即其义也。瞿醯中。但云若得辨者应作音乐。

  经云。吉祥伽他等。广多美妙言者。此颂凡有三种。一名曰吉庆。二名吉祥。三名极吉祥。皆是阿利沙伽他。用此庆慰其心。仍有加持之用。阿阇梨当自说之。次于下文且出吉庆一种。于此方所用。已粗周备耳。说此偈时。当自持白拂而拂其身。赞诵毕竟。阿阇梨复当顶礼漫荼罗一切诸尊。为灌顶故至诚启曰。即持宝瓶徐绕漫荼罗三匝已。复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啰字为火。焚烧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灌之。灌已。观此灰中作嚩字门。其色纯白。从此出生五字。所谓阿鑁囕?欠。持其五轮。次说暗字在其顶上。转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绕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脐上。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漫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漫荼罗身。若更深释。即是普门法界身。次当引至一处。阿阇梨亲为着衣首冠白缯。以香涂身饰以花鬘。焚香灯明如法供养。并络膊系金刚线及臂钏指环。其制作法如悉地供养中说。又阿阇梨先用啰字加持金[金*(由/廾)]。暪字加持明镜。法轮法螺真言加持轮及商佉。复当弟子前。以金[金*(由/廾)]莹拭其目。而为说偈。当观啰字门净其目中垢障。次又现前示彼明镜。而为说偈。当观暪字门净其心中垢障。次持法轮置彼二足之间。并授商佉于其右手中。而为说揭。各用彼真言持之。所以然者。若彼行人能以净眼现前自观心镜。即是成大菩提。成大菩提已当转法轮。转法轮者。非为若干数量众生而作限剂。乃当觉悟一切众生。是故吹大法螺。凡秘密宗中。皆说因缘事相以喻深旨。故作如此传授也。阿阇梨次当持伞用覆其上。引令旋绕漫荼罗三匝。先绕第一行道院。次绕第二行道院。后绕第三行道院。如是行道时。阿阇梨当诵吉祥极吉祥等偈。或可诵吉庆梵文。既周毕已。复至西门二龙厢卫处。令其殷勤礼拜。其伞当随身上下而以荫之。即当为说三昧耶偈。所谓秘密藏中四种重禁。此等皆是阿利沙偈。下当释之。瞿醯云。弟子至西门礼拜已。阿阇梨当白诸尊云。我某甲已与某甲灌顶竟。今付属诸尊令持明藏。作是语已。应当放伞令其起立。对漫荼罗前为说三昧耶戒。汝今已成就漫荼罗持明阿阇梨竟。诸佛菩萨及真言主一切天神。已共知汝。若见众生堪为法器。怜慜彼故。当为建立漫荼罗而教授之。然此经中自有传法螺偈也。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海水及境内一切河水。具置宝药谷等。作境内地图。令此童子踞师子座。以种种珍宝庄严所统眷属。随其大小列次陪奉。韦陀梵志师坐于象宝。以临其后持此宝水。以注象牙令堕其顶上。而后唱令以告众人。又叹说古先哲王治人济代之法。如是随顺行者。当得寿命长远。本枝繁盛尧绍转轮之业。若不作如是事者。则当自退其位殒身绝嗣。如是一一而教诲之。今此法王子灌顶。则不如是陈列。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于妙法莲花自在神通师子之坐。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德。而灌其心。尔时诸菩萨众。下至八部众生。莫不欢喜赞叹而生敬仰。时阿阇梨。以法王遗训而教训之。从此以后。当得生如来家定绍佛位。若不如是对明。则不知正法尊重也。

  吉庆阿利沙偈(出嚩驲啰阿避庾经中译云金刚起经也)

  落吃涩弭(三合吉相也)达啰(持也)建者曩(金也)钵喇么(三合山也)多(引)婆(光也)悉怛[口*履](三合)路迦(三世也)曩(去)他(导也)悉怛[口*履](三合三也)莽罗(垢也)钵啰(二合)系(乎异反)拏(除也)没度(佛也)微没诞(引开敷也)亩阇(水生也)钵怛啰(二合叶也)泥(去)怛嚧(二合眼也)怛懵檗㘕(是彼庆也)系多羯㘕(饶益也)钵啰(二合)他(上)门(最初也)钵啰(二合)社难(引诸众生也一偈)

  谛怒(轻)波你瑟吒(二合彼所宣说也)钵啰(二合)嚩啰(胜法也)悉怛嚩(二合)釰秕也(二合不动也)契(弃夜反)多(宣说也)悉怛[口*履](三合)路计(三世也)捺啰(人也)泥(去)嚩布尔也(二合应供养也)达啰慕(二合法也)瞻莽(殊胜也)扇[口*底](寂也)羯啰(能作也)钵啰(二合)社难(诸众生)路计(世间)你尾(二合)[口*底](去)延(第二也)输(上)婆(善也)懵檗㘕儋(嘉庆也二偈)萨达喇摩(二合正法也)欲吃多(二合相应也)室噜(二合)[口*底](闻也)懵檗逻(引喜庆也)迟邪(二合宣也)僧忂(众也)[口*但]㗚(二合人也)泥(去)嚩(引天也)素啰(非天也)诺吃屣(二合)腻也(应供者)颉唎(二合愧也)室唎(吉祥也)麌儜(引功德也)迟耶(二合富也)钵啰(二合)嚩㘕(殊胜也)巘儜难(引众也)路计(世间也)怛哩(二合)[口*底]延(第三也)输(上)婆(善也)懵檗儋(庆嘉也三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睹史多泥(去)嚩(升兜率天也)微莽(去)曩(宫也)檗喇娑(二合也)那赐(亦如也)你何(引此也)嚩多罗(下也)睹若檗睹(于众生也)系多(去)也(利益也)塞(去)印捺[口*束*頁](三合与帝释)素[口*束*頁](天也)钵[口*履]勿㗚(二合)怛写(围绕者)怛他檗多写(如来也)怛懵檗(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底(寂也)羯㘕(作也)哆嚩(引)你也(二合今日也四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补啰(宫城也)嚩(入)?(胜也)迦秕罗(古云迦毗罗)诃嚩(平二合)曳遮(名也)你吠(无害反天也)么诃(大也)怛么毗(德也)罗避瑟㧣(吒矩反二合)哆(叹反)嚩(无汗反)你你怛写(敬礼者也)阿(引)赐(引亦如也)梛震[口*底]也(二合不思议也)但舍逻写(善者)怛他檗多写(如来也)怛懵檗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底羯蓝(寂你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五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枳娑攞瑜(花枝条也)入嚩(二合)攞(光也)补涩波(花也)梛提(严饰也)㘕迷遮(悦乐也)啉弭尼(园名)嚩(去)宁(园也)么护(无量也)泥(去)嚩(天也)乳瑟?(二合所居也)曩(去)他写(导师也)然莽你(诞生也)嚩部嚩(时也)婆嚩(无侃反)多迦写(有尽者)怛懵檗㘕(彼庆也)婆嚩都(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反)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六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尾尾驮(种种也)䅶(入)佉(苦也)囊设曩耶(除灭也)赌瑟室也(三合喜悦也)怛布嚩(无侃反)曩(苦行处也)莽避(趣也)没啰(二合)若睹(往也)?驮(二合)啰怛?(二合中夜也)阿(引)赐(亦如也)素[口*束*頁](天众也)播唎勿㗚(二合)怛写(园绕者)纳莽(礼也)塞吃㗚(三合)怛写(作者)怛懵?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蓝(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七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部若伽(龙也)啰阇(王也)纳莽塞吃㗚(三合)怛写(作礼者)捺你夜(二合河也)萨跢(二合)[鹵*來](岸也)钵履勿㗚(二合)怛写(围绕者)系者洒半[口*底]也(二合鸟行列也)扇[口*底]㗚他(二合寂义也)莽捺部(二合)单(奇也)莽部(得也)嗢婆嚩(有也)苏捺曩写(断除者也)怛懵檗㘕(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今日也八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薄伽伐睹(世尊也)窣噜(二合)莽(树也)啰阇(王也)慕?(根下也)昧底唎(二合慈心也)沫丽曩(力也)微尔帝(降伏彼也)莫胡(无量也)忙(引)啰(魔也)博吃刍(党也)囊囊(种种也)钵啰迦罗(异类也)莽婆嚩(有也)娜部(二合)尾(遍人间也)瞻(去)沫丽者(至天也)怛懵檗㘕(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蓝(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九偈)曳懵檗㘕(如彼庆也)钵啰(二合)嚩娜都嚩啰(上妙也)达啰(二合)莽(法也)斫吃囇(轮也)嚩啰(引)捺斯(古曰波罗奈)悉[口*體](二合)多(住也)嚩多(于也)苏檗怛写(善逝者)舍窣睹(道师也)曷谛(入)部儋(希奇也)部费(人间也)嚩簿(时也)婆嚩多迦写(有尽者)怛懵檗灆(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波今日也十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系多羯㘕(作利益也)钵啰门(第一也)跛尾怛灆(三合吉义也)本昵也(二合福也)吃[口*履](二合)耶(利也)迦罗儜(饶益也)忙哩也(二合圣也)若囊(众也)毗乳瑟(示咥称赞叹也)吃㗚瑳(入)曩(二合遍也)若伽(引)娜(说也)薄伽梵(引世尊也)牟尼铄(引)吃也(二合)僧(思孕反)诃(师子也)怛懵檗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十一偈)

 持吉祥众德  具相金山光
 三世之导师  除灭于三垢
 开敷正觉眼  犹如水生叶
 是饶益众生  最初之善庆

  右先明一切吉庆所以得生。皆由如来出世。故梵云落吃涩弭(三合)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嘉慰义。威德义好相貌义。当知此名摄一切功德。故会意言之。次句云开敷亦是觉悟义。水生是莲花异名。以具如是义故。如来出世多所饶益。故云最初善庆。或云吉庆或云嘉庆。大体同耳。

 及彼所宣说  第一无动法
 开示于三界  人天应供养
 殊胜法能令  诸众生永寂
 是则为世间  第二之善庆

  右世尊一切所说。究竟皆至第一实际。故曰无动法。梵云契(弃夜反)多是宣说义。亦是开示义。此中三界者。梵本正云三世。意通过现未至及三有也。以能普示世间第一实际故。一切人天皆应供养是法。为报大恩故。梵云扇[口*底]羯啰译云作寂。此作是能作。能令能得之义。此法能令众生悟一切法本性常寂。内外诸障毕竟不生。故云永寂。以下例然。以如来出世则能宣说此法故。云第二善也。

 正妙法相应  获得多闻庆
 人天修罗等  应供福田僧
 富吉祥惭愧  功德殊胜众
 是则为世间  第三之善庆

  右梵云萨达喇摩。译云正法。或云妙法。为满句故今具存之。此中相应梵云欲吃多。是应合如是之义。即是契合冥苻之义。与瑜伽稍别也。次句由多闻此法行与理契。是大庆故曰多闻庆。据正译当云富闻。今顺旧译耳。又此应供梵名。与阿罗诃不同。此应供是诸天人等。为求福故应当供养之义也。第二偈初云富。与前富闻义同。亦是具备无乏之义。富吉祥富惭愧富功德也。末句云众。但是众多之称。梵名与僧伽不同。僧伽兼有和合义。由正法藏出兴于世。则有修行果向之人。故云第三善庆也。

 如在兜率陀  天宫藏时庆
 及与从天降  利益诸群生
 帝释天神众  翊从如去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右此藏字。梵音云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与比吒迦俱舍等。其义各殊也。如菩萨在天宫中及从天降时。于诸世间有无量无边吉庆之事。如花严等经广说。修多罗即是诸天众。为欲简异诸天故为阿修罗。立世等论谓之非天。又怛他揭多译为如来。又云如去。谓从如实道去至涅槃中。不复更生。故以为名。用释从天下时于义为便。故互文耳若兜率天有补处菩萨。则世间佛种不断。若人于秘密藏中受灌顶位者。乃至一生中或成正觉。故云同彼庆也。

 如在迦毗罗  胜宫城庆时
 诸大威德天  称叹而作礼
 犹若不思议  如实善来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梵本如彼庆中即含时义。以下例然。此是菩萨处胎时。一切世间有无量吉庆之事。亦如花严入法界离世间品中广说。乃至十方无量大菩萨众同集腹中。为听法故。是故不可思议。对前偈如去之义。今以来成正觉释之。亦于义势为便也。如菩萨虽在胎中。一切大威德诸天无不称扬作礼。汝今亦于虚空眼佛母藏中。而托圣胎。是故八部龙神共所宗敬。故云得同彼庆也。

 如在华园庆  光花遍严饰
 悦乐林微尼  无量天众居
 道师初诞生  有尽后边身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故上句以华园甄别之。菩萨初诞生时。于一切世间亦有无量吉祥瑞应之庆。乃至无量诸天众等。为供养故皆集林微尼园。又有无量不思议解脱菩萨。亦如阴云笼月同时下生。汝今亦于秘密藏中初得诞生。一切法门眷属皆已萌动。若能勇进修行者。亦是生死后边身。故云得同彼庆也。

 如灭除在家  种种苦时庆
 中夜心欢喜  往诣苦行处
 亦如诸天众  敬礼围绕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喜庆

  此是菩萨初出家时。梵但云灭除种种苦。即含在家之义。所谓舍离在家种种恩爱系缚之苦也。苦行处。梵云正翻当云修身处。如菩萨初始逾成往趣修身处时。一切世间有无量无边吉庆之事。亦如花严等广说。尔时净居天众乃至诸护世者皆大欢喜。知正遍觉优昙花不久开敷。悉皆顶礼围绕。或亲承马足而奉送之。汝今亦于秘密藏中。初与无明父母别。往诣初法明道修身之处。当知净居天等亦皆欢喜敬礼。知其不久同于世尊。故云得如彼庆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八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九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

 又如彼龙王  恭敬礼时庆
 河滨众飞鸟  环绕而行列
 逮希有寂义  将摧诸有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此时菩萨。已到苦行源底知无义利。受牧牛女人乳糜已。于河中澡浴相好圆满。尔时去佛道渐近。有无量青雀之瑞。如本行经中广明。此鸟正名搡沙。形似青雀而小者。方俗间所谓仙人鸟也。菩萨澡浴已。思惟诸法本寂心。明见大菩提路生奇特心。自知必能以大势力摧坏诸有。是时复有无量无边吉庆之事兴于世间。汝今亦于秘密藏中。弃舍九十五外道中。种种疲劳形神无有义利之苦行。啖阿字一味乳糜。增益常命色力。以净法水灌浴其身。明识心王大道将诣毗卢遮那坐道场处。故云得同彼庆也。

 犹如婆伽婆  树王下时庆
 以慈心力故  破无量魔军
 种种随类形  遍天人世间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世尊坐道场树下。降伏天魔成正觉时。一切世间出世间。有种种庆嘉之事。如天树王上春之月具足开敷。本行菩萨道时所有希愿已得如意。即便普现色身。遍于世界开化众生。又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汝今发菩提心。当知已得安坐佛觉沙啰树王根本之下。以如来加持神力遍伏魔军。若从此坚固不动。逮见心明道时。即是初发心中便成正觉。以除盖障三昧普现漫荼罗身。故云得同彼庆也。

 如善逝导师  住于波罗奈
 初转最无上  法轮嘉庆时
 奇特未曾有  世间时分尽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世尊以十义故转正法轮。如花严等广说。梵云钵啰嚩娜睹嚩啰。是上妙义殊胜义。即是世间第一更无过上。故云最无上。复次世尊诸有所说。皆为大事因缘。故云最无上。一切世间初来未曾闻。亦不能转。故曰奇特未曾有。梵本正云奇希。今会意言耳。自度诸有。亦令无量众生住最后边身。乃至意生粗重之有亦令永尽。汝今亦尔。若于此生逮得除盖障三昧语言陀罗尼。起自在神通时。亦能如毗卢遮那而转法轮。故云得同彼庆也。

 如彼为利益  第一吉义庆
 福利所饶益  称赞诸圣众
 遍说具德尊  牟尼释师子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梵本云系多翻云利益。次云吃[口*履]耶。此翻为利。迦啰儜翻为饶益。本名各异。传度者无以别之。譬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虽复同归于始。然有小殊也。初句为利益。亦是令利益之义。结成叹佛偈。次句云第一吉义。结成叹法偈。次二句明供养修行所成胜果。总结叹僧偈。次二句结成总结释迦牟尼本行中七偈。以要言之。如是等一切功德。汝今已具得之也。世尊般涅槃时与成正觉时。无二无别。若就世谛。则云三界虚空众生福尽。是故晦而不言。然此中结会三宝及如来本行。即是大涅槃义也。此十一偈中具无量义。当广诸修多罗分别说之。恐妨说漫荼罗义故。今略明训诂而已。

  金筹偈(梵本)

  阿壤(引)曩(无智也)钵吒㘕(膜也)嚩瑳(佛子也)阿跛你啴(都根反决除也)尔乃(平声仁者也)萨哆(二合)嚩(为汝也)舍逻枳(去声善用筹也)昧(无害反)你也(二合)啰折窣都(医王也)曳(入)他路羯写(如世间也)昧(无害反)补啰(引声犹如也)。

  佛子。佛为汝决除无智膜。犹如世医王善用于金筹。西方治眼法。以金为着。两头圆滑中细。犹如杵形可长四五寸许。用时以两头涂药。各用一头内一眼中涂之。涅槃金箄亦此类也。一切众生心目。本有佛知见性。但以无智膜翳故。诸法实相不得明了现前。若令拙医救之。非徒无效而已。或更增其翳膜。或伤损目瞳。如来方便具足善用金筹者。则不如是。如郢匠运斧尽力除垢。然于不可伤处则不令伤。若豪发之间盈缩失度。则为断空所翳。不成无碍知见也。又此病眼目中见色之性。世间若有医王若无医王。法尔成就。但遇可治际会。则便开明。非筹药之功今始创造也。法莲有盲人譬喻。此中当广说之。一切诸佛种种异方便门。究其旨归悉皆意在于此耳。

  明镜偈(梵本)

  钵啰(二合)[口*底]嚩(微[摛-禸+儿]反像也)么莽耶(形也)达摩(法也)阿车(引澄也)输(上)驮(清净也)阿囊尾罗(不浊也)阿檗啰(二合)系耶(二合)曩(无执也)毗逻必夜(二合)室者(二合离言说也)系都(因也)羯么(业也)三母嗢婆(二合)嚩(引发起也一偈)翳文(如是也)壤怛嚩(引二合知也)伊[目*尹]瞒(引此也)达么(法也)[嗨-每+(臼/工)]娑嚩(二合)婆(去)嚩(引无自性也)曩囊微㘕(不浊也)矩噜(为也)萨怛嚩(引有情也)喇他(利也)莽赌㘕(无比也)勃驮喃(诸佛也)若多(生也)悉怛嚩(三合汝也)冒啰娑(心也)

 诸法无形像  清澄无垢浊
 无执离言说  但从因业起
 如是知此法  自性无染污
 为世无比利  汝从佛心生

  梵本初句但云形像。然与无相法文势相连。意明法无形像也。性本净。犹如明镜澄然清净。无有秽浊而能普现众像。当知此像不从镜中生。不从外质生。不共生。亦非无因缘有。种种戏论皆不相应。亦复不可执取。但属众因缘耳。缘合不生缘离不灭。即言无常无断无去无来。当知即像是镜即镜是像。若能如是解时。即见诸法实相。知心自性本无染污也。以之如镜之心鉴如心之镜。故说心自见心心自知心。智之与镜无二无别。所以决去眼膜。正为观如此法界故自明之。若与此相应时。即于普门漫荼罗。得除盖障三昧。能为一切众生作无比利。或云无对或云无称。谓不可称量也。以能自生心佛家故。是名佛心之子。从心佛生故。曰汝从佛心生。

  法轮法螺偈(梵本)

  阿捺也(二合今日也)钵啰(二合)勃哩(二合)[口*底](已后也)路羯写(世间也)斫羯兰(二合轮反)沫(无割反)唎多(二合)也(轮转也)哆(引)演难(引救世者也)阿(引)布[口*束*頁]延(吹也)三漫多讷嚩(无害反二合普遍也)达么(法也)商佉(螺也)莽(无也)努哆㘕(上也一偈)曩(无也)谛怛啰(二合)建吃洒(二合彼虑也)尾末[口*底]喇嚩(二合异慧也)[嗨-每+(臼/工)]喇尾(二合)商计曩(无疑也)制哆娑(引心也)钵啰(二合)迦(引)奢也(开示也)娑嚩(二合)路计悉泯(二合世人也)瞒怛啰(二合真言也)遮唎邪(二合行也)曩演(道也)钵㘕(胜也二偈)医梵(如是也)吃㗚(二合)哆茸(作愿也)勃驮喃(诸佛也)邬跛迦(引)[口*履](恩德也)[口*底]拟(疑异反)也细喝(唱也差说也)谛遮(彼也)嚩驲啰(二合)驮喇(执金刚也)萨喇鞞(二合一切也)?吃铲(二合)[口*底](护也)怛嚩(汝也)萨婆奢(皆常当也三偈)

 汝自于今日  转于救世轮
 其声普周遍  吹无上法螺
 勿生于异慧  以无疑虑心
 开示于世间  胜道真言行
 常作如是愿  宣唱佛恩德
 一切持金刚  皆当护念汝

  犹如字轮旋转相成共为一体。如字轮者印轮身亦然。是故解圆镜漫荼罗义时。即解秘密藏中转法轮义。转此法轮时。以一音声。普遍十方世界警悟众生。故曰吹大法螺也。梵音于普遍字中。即有声义有吹发义。又有令彼普遍闻义。异慧是分别妄想之慧。无疑心即是疑悔永尽住于实智。以住实智故。即能必定师子吼。开示人天无上真言行道法。汝若能发如是愿。于一切处一切时。为报正法大恩。宣布佛之恩德。即是如来所使。行如来事。是故一切持金刚皆护念汝也。复次汝之心王。于初法明道中。成佛转法轮时。已有无量无边金刚智印。周旋翼补共护持之。何况毗卢遮那究竟心王成佛时所有威势。故当为此法故发大精进也。

  三昧耶偈(梵本)

  阿你也(二合)钵啰(二合)勃哩(二合)[口*底](从今以后)谛嚩瑳(作佛子也)阿秕贰尾哆(不惜命也)迦罗儜多(半声故也)阿钵[口*履](不应也)[口*底]夜(二合)[歹*勇]系(舍也)萨达摸(正法也)菩提质哆(菩提心也)沫怛钵啰(舍离也一偈)莽(去)瑳(上)[口*履]延(悭也)萨婆达谜数(上声于一切法也)萨怛嚩(二合诸众生也)曩忙(勿也不也)系且者也多(半声利益行也)医帝(此也)三昧耶系(戒也)三勃台(佛也)啰(引)契也(二合引)哆(引说也)萨怛嚩(汝也)苏没啰(二合)哆(善住戒者二偈)曳他(犹如也)娑嚩(二合自身也)贰尾单(命也)落吃铲(平二合护也)怛他蕗吃铲(引二合亦护也)伊迷(如是也)怛嚩(二合)也钵啰(二合)抳钵你(二合首稽于也)虞嚧(引尊也)始史(二合弟子也汝也)室者啰絮瑜薄吉[口*底](恭敬也)嚩瑳啰(虔诚也三偈)阿[口*驃](毗庾反)闭耶(依教奉行也)萨坦(二合)多(诸有也)萨喇瞒(二合所作也)[嗨-每+(臼/工)]室旨(二合)帝(无也)囊(也)坦啰(疑虑也)坦莽(二合)娜(引心也判偈)

 佛子汝从今  不惜身命故
 不应舍正法  舍离菩提心
 悭吝一切法  不利众生行
 佛说三昧耶  汝善住戒者
 如护自身命  护戒亦如是
 应至诚恭敬  稽首圣尊足
 所作随教行  勿生疑虑心

  前云耳语言告一偈者。犹如僧祇家授六念。萨婆多授五时法。以此验知曾受具戒以不。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当知即是秘密藏中四波罗夷也。如人为他断头命根不续。则一切支分无所能为。不久皆当散坏。今此四夷戒是真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若破坏者。于秘密藏中犹如死尸。虽具修种种功德行。不久败坏也。第一戒不应舍正法者。为一切如来正教。皆当摄受修行受持读诵。如大海吞纳百川无厌足心。若于诸乘了不了义。随一切法门生弃舍之心。如声闻乘中。若对堪作法人。心生口言随舍一法。亦成舍戒。虽于具足毗尼不堕众数。然非犯戒之罪。今此秘密大乘。毕竟无有舍义故。则成重罪也。又此一切法门。皆是大悲世尊。于无量阿僧祇劫之所积集。为欲普门饶益一切众生故。而演说之。犹如字轮不可弃一。如声闻乘人随舍一事。犹固和合义断丧失律仪。何况摩诃衍耶第二戒不应舍离菩提心者。此菩提心。于菩萨万行犹如大将幢旗。若大将丧失幢旗时。即是三军败绩堕他胜处。故犯波罗夷也。有人虽爱重三乘法藏心不弃舍。然作是念。无上大乘种种难行苦行。非我所堪。且当于小乘中而取灭度。或云。我当广植善根供养三宝。长受人天福报。无上菩提是普贤文殊诸大人等之所行处。今我何能得之。如是等种种因缘。退菩提愿。即是自断命根。犯波罗夷罪。又此菩提心。毕竟无有可退义。故不同声闻法中。乃至放舍三归退为白衣外道者。佛亦慈悲爱愍听诈也。第三戒者于一切法不应悭吝者。有人虽不舍正法不离菩提心。然于正法悭吝。不肯观机惠施。亦犯婆罗夷罪。所以然者。因如来出世然后有是正法。乃至一句一偈。无非世尊丧舍身命为其僮仆然后得之。是一切众生父母遗财。非独为一众生故。而今窃为已有故。此秘密藏中。同于盗三宝物也。略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众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若辄尔说诸深秘之事。令生疑傍断彼善根。则于第四戒中犯波罗夷罪。其直尔悭财不肯惠施者。于十种方便戒中结犯。下品说之。第四戒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者。此是四摄相违法。四摄是菩萨具戒中四依。初受戒时。先当开示此遮难。若能奉行者方为受之。不能奉行。则非摩诃萨埵。不得为受。所以然者。菩萨发一切智心。本为普摄一切众生。为作三乘入道因缘故。而今反作四摄相违法。起众生障道因缘。一切众生亦同字轮之体。不得相离故。随损一一众生善根。或于彼舍饶益行。皆犯波罗夷罪。例如声闻法中。随舍七众一人。即是不和合义。断失具足律仪也。但随烦恼之心。造淫盗杀妄等。而未损彼三乘善缘。犹如声闻法中偷兰遮罪。是方便学处中摄也。次下是阿阇梨教戒之语。佛说三昧耶者。梵本兼有此字。言十方三世佛。共说此三昧耶。同行一如实道。更无异路。今漫荼罗中。一切集会现为证验也。梵云苏没啰多。翻为善住戒者。以其善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异门说佛子之名。如护汝父母生身所有躯命。今爱此法身慧命。亦当如是也。汝今以受具戒竟。当至诚于彼诸尊作礼而退。自今以后凡有所作。当具依真言法教如说行之。同彼新受戒者一切事业。先当问师。勿得卒心专檀令生恶邪疑悔也。复次阿阇梨说持明藏中二部戒本。一一皆是真言。可以成办诸事。如来以此加持诸弟子故。今此中诸偈亦尔。作法时当诵梵本。兼以字门而广释之。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乃至同见佛世尊故。是因受具已竟。明真言门中无作功德也。如声闻法中若受具足戒竟。如淫盗杀妄等是一一学处。各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一众生处。皆得无作功德。福河流注迄至命终。乃至不饮酒戒。于一切众生咽咽。皆生无作功德。坏生掘地戒。于一切草木自金刚际以来。一一微尘各生无作功德。以此因缘故。虽具诸结使凡夫。得与无学圣人。同在应供之数共秉圣事。今此秘密藏中。以初戒故。于十方三世一切正法藏中。皆生无作功德。由第二戒故。于十方三世一切菩萨行中。皆生无作功德法。由第三戒故。于十方三世一切度人门。皆生无作功德。由第四戒故。于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及四摄事中。皆生无作功德。非独以一期为限量三千为境界也。又声闻一切律仪。因缘造作终。至无余涅槃归于灰断。今此菩萨律仪。本从一切智生。终趣萨婆若海。本末究竟等皆如金刚。又如声闻法中。虽有具足烦恼学无学等阶次不同。然所发无作律仪。则无优劣之异。今此菩萨律仪亦复如是。虽复最初发心乃至四十二地阶次不同。然一时普遍法界。发起无作善根。则与如来更无增减之异。复次如初发心时一切功德。即与如来等。从此以后经无量阿僧祇劫。于一念中恒殊进。转深转广不可思议。以此义故。名为秘密藏中无作功德也。以之经云。金刚手问此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漫荼罗。获几所福德聚。佛言。从初发心乃至成如来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与彼正等也。此福非一切众生思量分别之所能及。唯有诸佛乃能知之。今但示其入处。欲令领会圆意故。云以此法门当如是知也。譬如轮王太子适在胎藏之中。已能持四天下使福德无减。八部群神皆宗敬之。何况绍灌顶位时所为利益。故佛言。由彼所有福德聚与如来等故。当知即是从佛口生佛心之子。其所在方。即为有佛施作佛事。犹如声闻经中佛说。随舍利弗之所游行。于彼方面我则无事也。一切众生所以供养亲近如来者。以能出生无尽福慧故。而今此善男子善女人所有福德聚。与如来正等。是故世尊以大悲故。嘱累一切众生。若乐于供养佛者。当供养此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见佛者。即当观彼也。初入世谛漫荼罗时所有福德聚。与如来等。初入瑜伽深秘密漫荼罗时所有福德聚。又复与如来等。乃至广说。随入一一地位漫荼罗时。所生福德聚。皆悉与如来等。是中亦有差别亦无差别。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手。以见如是法界故。名为普贤。故此上手圣尊。与一切金刚菩萨众。皆共同声说言。我等从今以后。应当恭敬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同见佛世尊故。犹如轮王辅佐。以明识轮王种性故。见出兴世间多诸义利。欲令七宝常不隐没故。皆以至诚。礼敬胎中太子而卫护之。非以矫饰之辞也。瞿醯云。阿阇梨如上所说作护摩已。用净水洒诸弟子顶上。广示漫荼罗位。教彼大印及明王真言。令坐一处持诵之。次教以香花。供养本尊及余诸尊竟。次第而坐。师自诵般若经令彼听之。次为都说三昧耶戒。汝等从今日。常于三宝及诸菩萨诸真言尊。恭敬供养于摩诃衍经。恒生信解。凡见一切受三昧耶者。当生爱乐。于尊者所恒起恭敬。不应于诸尊所怀嫌恨心。及与信学外道经书。凡来求者随力施与。于诸有情恒起慈悲。于诸功德勤心修习。常乐大乘。于真言行勿得懈废。所有秘密之法无三昧耶者。不应为说。大略如此。余如供养法初品中广明。如是教授已。各各示彼本尊真言印所属之部。并为解说本曼荼罗。然后作最后护摩。护摩竟。更如法护身施诸方食。施毕洗手洒净。与诸弟子以香花等。次第供养一切诸尊。诚心顶礼并乞欢喜。复执阏伽。各各以本真言如法发遣。或依本教。或以漫荼罗主真言。一时发遣准同请法。诸供养食当施贫人。不应与狗乌等食啖。所有财物。阿阇梨应取随意受用。若不能用当施三宝。伞拂等施佛。涂香烧香等施法。衣瓶器等施佛及四方僧。若无僧当与七众。其弟子乃至少分不得用之。若用犯三昧耶。如彼广说也。尔时毗卢遮那。复观一切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等以下。明漫荼罗法事时所要真言支分。阿阇梨宜应解了故。次说之也。将显示如来语密之藏故。复普观大众而加持之。如生身佛将发诚实言时。或示广长舌相遍覆其面。而告应度者言。汝经书中。颇见有如是相人而出虚妄语不。若摩诃衍中。或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者世尊将说如来平等语故。明此语轮横竖皆遍一切法界。故曰广长语轮相。此相字。梵本正云漫荼罗。前已开示普门身漫荼罗。今复显示普门语漫荼罗。如如意珠寂然无心亦无定相。而能普应一切皆令称悦其心。故名巧色摩尼。复从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语。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财。满法界众生种种希愿。如是应物之迹。常遍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众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此是总说诸真言所出生处也。至下文所明大力大护等。即是从如意珠轮所生出称机之用。尔时一切大众。自知心器纯净。又蒙如来不思议加持故堪受大法。即时以无量门。各共同声请佛言。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据梵本。前时名迦罗是长时之时。如一岁有三分等。后时名三摩耶是时中小时。如昼夜六时之中复更有小分等。如有人言。今正是东作之时遇获膏雨。宜趣时下种勿使失其机会。故重言之也。尔时世尊既受请已。将说大力大护明妃。故住于满一切愿出广长舌相。遍覆一切佛刹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此中言出者。梵本正翻当云发生。旧译或云奋迅。出此广长舌相。即是如来奋迅示现大神通力故。会意言之也。此三昧。于如来广长舌相遍满一切佛刹巧色摩尼普门大用中。最为上首。犹如大将之幢。故云清净法幢也。梵云驮嚩(二合)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彩摽帜庄严。计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旗旗密号。如兵家画作龟龙鸟兽等种种类形。以为三军节度。有处亦翻为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当云清净法幢旗也。如大将于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备见山川倚伏敌人情状。指麾百万之众。动止言一离合从心。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若拙将暗于事势又失幢旗。则人各异心败不?踵矣。如是净菩提心。为万行幢旗亦复如是。住中道第一义谛山上。安固不动。以健行三昧普观十方。悉见无量度门材性优劣所应用处。及与诸地通塞正道因缘故。能得摄持无量功德普护一切众生。凡有所为不可阻坏也。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从初发意以来。常以此勇健菩提心。护持正法及与众生。于种种难行苦行事中。犹如金刚无有退转。正为成就如是三昧。普护十方诸佛刹故。今我所愿皆已满足。作所应作正是其时。即时发遍一切如来法界。哀愍无余众生界音声。说此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诚实不虚者。其有诵持修习。令其势力与我无异。故名大力大护也。阿阇梨言。明是大慧光明义。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妃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此佛子者。即是清净法幢菩提心。如彼胎藏始从歌罗罗时。含藏覆护。令不为众缘所伤。渐次增长乃至诞育之。后犹固勤心守护而乳养之。是故说母恩最深难可报德也。从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时皆是不思议法界。非如世间禅定。动寂相碍有退失间隙时也。

  南么萨婆坦他(引)蘖帝?(毗也反一)萨婆佩野微蘖帝?(二)微湿缚目契弊(三)萨婆他唅(四)欠啰吃沙摩诃沫丽(五)萨婆怛他蘖多(六)奔昵也你(入)阇帝(七)?? 怛啰磔怛啰磔 阿钵啰底诃帝 莎诃

  初句归命一切诸如来。次句能除一切诸障恐怖等。是叹如来一切大力大护之德。又次句叹无量法门。毗湿嚩亦是巧义。所谓无量巧度门。即是法幢高峰观三昧普门业用。今欲说此明妃故。先归敬一切如来如是功德也。次云萨婆他。是总指诸佛如是功德。欲令同入一字门故。次有唅欠两字。正是真言之体。亦名种子。以下诸句皆转释此二字门。诃字是因义。所谓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切因本不生故。乃至离因缘故。名为净菩提心。是成佛真因正法幢旗之种子。上加空点是入证义。所以转声云唅也。佉是大空。上加点转声为欠。即是证此大空名为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义。于此虚空藏中含养真因种子。即是大护义也。复次佉字门。犹如虚空毕竟清净无所有。即是高峰观所知境界。诃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以此二字相应故。犹如大将能破怨敌。又诃字门是菩提心宝。与佉字门虚空藏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满一切希愿。今此真言中?此欠字。下文具有也。次句云啰乞叉即拥护义。如人恐怖厄难若恃怙有力大人。或得高城深池之固。则泰然无虑。彼诸怨敌虽以种种方便。无若之何。行人亦尔。依倚菩提心王。以般若胎藏为城郭。犹如虚空不可破坏。即是转释前义也。次句摩诃沫丽。翻云大力。诃字菩提心中。具足一切如来力。今与佉字合故。离诸系缚无复挂碍。如虚空中风自在旋转。故名大力。又诃字自在力。与佉字无量巧度门合故。犹如力士具足千种伎能。是故众人无能胜者。故名大力也。第七句释此大力所由。故云从一切如来功德生。言此大坚固力。本犹诸佛金刚种性生。又于无量劫以来。常以此诃字真因。具修法字万德。一一皆如金刚不可破坏。今众德已满诸力悉备。复当以此法幢高峰观三昧。大摧法界怨敌普护众生。次即发诚实语。所谓??字也。?是恐怖彼声。所以重言之者。一摧外障一摧内障。复次外是烦恼障内是智障。若释字门。如来以何法恐怖诸障耶。谓即以此诃字门也。下三昧画即是具修万行。上有大空点即是已成万德。诃字即是法幢旗三昧。空点合故即是高峰观三昧。诃字是一切如来种子者。上点是明妃之母。下画是胎分日增。如是义故。适发声时魔军散坏也。次云坦啰吒。是叱呵慑伏之义。如师子奋怒大吼时众兽无不慑伏。亦重言者。是对根本烦恼随烦恼。乃至对治一切烦恼。界内烦恼界外烦恼也。末句云阿钵啰[口*底]诃谛。是无对无比力义。结持上文。以此因缘故。名为大力大护明妃也。莎诃是警觉诸佛令作证明。亦是忆念持义。如前已释。

  经云。时一切如来及佛子众说此明已。即时普遍佛刹六种震动者。谓大日如来发此普遍法界声时。一切诸佛菩萨。以无二境界故。皆悉同声而共说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势具足。又以如来诚谛言故。即时十方佛刹六种震动。以明佛之大誓真实不虚也。六种震动义。余经具说其相。今依此宗秘密释中。六种谓贪嗔痴见慢疑六根本烦恼。一切众生心地。常为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世尊至诚之所感动。悉皆甲坼开散佛种萌生。故云六种震动也。尔时一切菩萨。见此浅略深秘二种地动因缘。无不心自开敷。得未曾有。以微妙偈称叹大日世尊。而经云。于诸佛前者。谓佛说此明时。十方世界诸菩萨等。各见彼佛前亦皆说之。是故同一音声俱时领解。即寄此文证成大护之威力也。领解偈中。诸佛甚奇特者。具存梵本。应言奇哉一切诸佛。说此大力护。即是一一世界诸菩萨。皆悉同时领解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真言也。以十方诸佛共护持故。犹如金刚城重固高不可升。又环以汤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诸作障不能侵陵也。由彼护心住者。谓诸行人能以此真言密印。守护身心而住。是故所有为障者。诸毗那夜迦恶形罗刹等自然退散也。又此住字若依梵音。亦在名。为镇在其心。若作深释者。言此净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实义护心而住。是故三种重障诸恶罗刹等皆悉驰散。不能伤彼善根。下至生心忆念时。亦有如是力势故。末句更结成也。

  经云。薄伽梵广大法界加持。即于是时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者。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为毗富罗法界。诸佛实相真言实相众生实相。皆是毗富罗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为法界加持。复次如男女交会因缘。种子托于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毗富罗种子。为大悲胎藏所持无有失坏。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一切众生。皆作平等种子竟。即时入于遍法界胎藏三昧。观此一一种子。皆是莲花台上毗卢遮那。普门眷属无尽庄严。亦与大悲漫荼罗等无有异。而诸众生未能自证知。故名在圣胎俱舍。若出藏时。即是如来解脱也。世尊如是现观察已。即时从三昧起。说三昧耶持明。三昧耶是平等义是本誓义是除障义是惊觉义。言平等者。谓如来现证此三昧时。见一切众生种种身语意。悉皆与如来等。禅定智慧与实相身亦毕竟等。是故出诚谛言以告众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虚者。令一切众生发此诚谛言时。亦蒙三密加持。无尽庄严与如来等。以是因缘故。能作金刚事业。故名三昧耶也。言本誓者。如来见证此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成佛义故。即时立大誓愿。我今要从普门以无量方便。令一切众生皆至无上菩提。剂众生界未尽以来。我之事业终不休息。若有众生。随我本誓发此诚实言时。亦令彼所为事业。皆悉成金刚性。故名三昧耶也。言除障者。如来见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法身。但由一念无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觉知。是故发诚实言。我今要当设种种方便。普为一切众生决除眼瞙。若我誓愿必当成就者。令诸众生随我方便。说此诚实言时。乃至于一生中。获无垢眼盖障都尽。故名三昧耶也。言警觉义者。如来以一切众生皆在无明睡故。于如是功德不自觉知。故以诚言感动令得醒悟。亦以此警觉诸菩萨等。令起深禅定窟学师子频申。若有真言行人说此三昧耶者。我等诸佛亦当忆持本誓不得违越。犹如国王自制法已还自敬顺行之。故名三昧耶也。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乃至尽此三昧耶誓愿以来。终不漏失。故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

  南么三漫多勃陀南阿三迷呾[口*履]三迷三么曳娑诃

  初句自归命一切诸佛。如上释。次句云无等次云三等。连下句言之。即是无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复次阿是诸法本不生义。即是法界体性。娑是谛义。迷是三昧义。么是自证大空亦是我义。世尊证此三昧时。谛观一一众生心力普门漫荼罗皆等于我。是故更无待对无可譬类。名为无等也。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三乘等。即是转释前句。所以无等之意。呾[口*履]谓心如实相。一切尘垢本来不生。三世如来种种方便。悉皆为此一大事因缘故。即是除障之义也。结云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为众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众生及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为一切如来金刚誓诚。若不先念持者。不得作一切真言法事也。世尊以遍满一切佛刹身语心轮。说此三昧耶已。一切诸佛子众无不闻之。既闻是已。于一切真言法中不敢违越。所以然者。若菩萨于众生诸法中。作种种不平等见。则越三昧耶法。若于此平等誓中。作种种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诸有所作随顺世间名利。不为大事因缘。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种种障生。自损损他无有义利。是故诸菩萨等。奉持此三昧耶如护身命。不敢违越也。

  经云。时薄伽梵复说法界生真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子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义也。尔时世尊复以普眼。谛观一切众生皆悉圣胎具足生在佛家。尔时无尽庄严亦复与如来等。从此三昧起已。即说法界生真言。又以普眼谛观见此一一众生金刚事业具足成就。尔时无尽庄严亦复与如来等。从此三昧起已。即说金刚萨埵真言。故此三种皆名三昧耶也。复次由入佛三昧耶故。于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初出胎时离诸障碍。由金刚萨埵故。能转家业备诸伎艺。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秘密中胎藏。以法界生加持金刚菩萨二重眷属。以金刚萨埵加持种种随类之形。入佛三昧耶如莲花藏。法界生如莲花敷。金刚萨埵如莲花成就复还为种。故此三种皆名三昧耶也。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达摩驮赌萨嚩婆嚩句痕

  达摩驮睹是法界义。萨嚩婆嚩是自性。亦名本性。句痕是我义。其句义云我即法界自性也。以必定师子吼。言我及一切众生皆是法界自性。是平等义。我当设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皆悉证知。是本誓义。以知我即法界自性故。能除一切分别开净知见。是除障义。诸佛唯愿忆持本愿故。令我此身即同毗卢遮那法界自性。是惊觉义。当以字门广释之。

  南么三漫多伐折啰?伐折啰呾么句痕

  初句将说金刚萨埵真言。故归命一切金刚。即是从无量门持如来金刚智者。皆令忆持护念也。次句云伐折啰呾么句痕。谓我身即同金刚也。金刚即是法界自性。以成就大坚固力不可沮坏故。异门说为金刚。如来以普眼观一切众生金刚智体与我无异。是平等义。以众生不自觉知故。从无量金刚智门。作种种金刚事业。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实际。是本誓义。如是实际名为无垢眼金刚眼。即是除障义。以此师子吼声震动十方佛刹。即是警觉义。故名三昧耶也。复次真言行者。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来秘密身口意平等之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来加持法界宫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身土皆如金刚。与无量持金刚众而自围绕。佛说初三昧耶。为自受用故。第二三昧耶为成就法性身诸菩萨故。第三三昧耶为折伏摄受随类众生故。佛说初三昧耶为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罗故。第二三昧耶为作毗卢遮那阿阇梨事业故。第三三昧耶为执金刚弟子事业故。初三昧耶为加持如来眷属故。第二三昧耶为加持莲花眷属故。第三三昧耶为加持金刚眷属故。是故佛说三三昧耶也。次说金刚铠真言者。为庄严金刚萨埵身故。行人已发金刚誓愿。欲为一切众生摧灭诸障故。以牢强精进被服金刚甲胄。且如六波罗密一一如实相。皆如金刚不可破坏。又一一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周体密致无有间隙。如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等。皆当广说。以被如来金刚甲故。旋转六道出生入死。一切烦恼业苦所不能伤。若就浅略释者。由行人以此真言自加持故。一切诸天龙等。见皆同于金刚萨埵身。遍体皆被金刚甲胄。坚密无际光如猛焰。是故一切为障者。皆不能伤也。

  南么三漫多伐折啰?伐折啰迦嚩遮?

  伐折啰是金刚。迦啰遮名甲。如来以金刚眼普观众生。无不被此金刚甲胄。是故以诚实言而演说之也。以最初嚩字为真言体。嚩是诸法离言说义。若是戏论言说所行处。悉皆可破可转无有坚固。是故以嚩字为体。次字皆转释之。何故诸法离言说。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得。以自性清净故。自性清净即是金刚萨埵身也。次明甲义。若法是造作故所成。当知但有假名。从缘迁变尚不能自固其性。况能蔽捍六尘利箭耶。今观金刚体无尽庄严。皆悉离诸造作。是故坚固不坏。百非所不能干。是故名为金刚甲胄。末后?字即是无所畏声。亦是自在力义亦是欢喜义。以定慧具足证此诃字门时。自知必能摧坏诸障普护众生。是故大欢喜也。次说如来眼真言者。如金翅鸟王威力具足羽翮完坚。又得极明利眼于虚空中。俯观大海如视镜像。则能随意自在搏获诸龙。当知真言行人亦复如是。以此如来净眼自加持故。漫荼罗海会当现其前。备见一切根缘及遮道法。由此金刚事业随意皆成。故次说之也。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揭多斫吃刍尾也嚩路迦也莎诃

  右句义中。怛他揭多斫吃刍是如来眼。次云尾也嚩路迦也是观义。言以如来眼观也。用最初多字为体。多是诸法如如义。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是故如来观一切法毕竟非如非异。虽不可见而亦明见。如诸佛者诸众生眼亦然。若行者说此真实语时。则蒙不思议佛眼加持。渐得眼清净也。

  次有涂香等六种真言。皆是入漫荼罗修供养时所要故。于此品中说。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微输驮健杜纳婆嚩莎诃

  右句义中。微输(上)驮是净义。健杜是香。纳婆嚩是发生义。所谓净香发生也。以句初微字为体。于嚩字上加伊字之画。是故转声为微。嚩字是金刚义离言说义。三昧是住义。如是定慧均等。即是住无戏论执金刚三世无障碍智戒。如是戒香。其性本寂无去无来。而常遍满法界。故名净涂香也。一切众生虽复等共有之。然以未发心故。此香未发。我今已用此戒香遍涂法身。故能净香普熏一切也。

  次华真言。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摩诃妹呾[口*履]也毗庾檗帝莎诃

  右句义中。摩诃妹呾[口*履]也。是大慈义。毗庾檗帝是生义。所谓大慈生义也。以昧字为真言体。即是莽字加三昧画。是故转声呼之。莽是心义我义。亦名大空。言此心莲花。为妄我所缠不得增长。今自证知心实相故。从慈悲藏中。八叶须蕊次第开敷。故曰从大慈生也。复次净菩提心树王种子。从慈悲地中。滋长茷盛开万德花。以方便故成实。故曰从大慈生也。当以字门广释之。

  次烧香真言。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达摩驮赌弩檗帝莎诃

  右句义中。达摩驮都是法界义。弩檗帝是随至义。亦是遍至义亦是逝义进不住义。译云遍至法界也。以句初达字为体。以众生界本不生故。乃至法界定相亦不可得。如是法界。深广无际不可度量。而瑜伽行人。恒殊胜进不休息故。身语心业悉遍如是法界。下至一花供养佛时亦遍如是法界。即是烧香义也。

  次饮食真言。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阿啰罗迦罪罪沫邻捺娜弭沫邻捺泥摩诃沫履莎诃

  右初云阿啰啰。是不可乐闻声不善声义。如人高声喧聒。令听闻者心不寂静。次云迦啰啰。是止前不善高声。是恬漠寂怕之义。此中正以法喜禅悦为食义。是故寄此言之也。若就字轮之相。阿是本初义。以有此本初则有二种尘垢。谓烦恼知障也。由此二种尘垢故。则有戏论喧聒之声。今以诸法本不生故。二种尘垢亦本不生。即是开甘露门成涅槃饭。故名阿啰啰。复次若人勤修万行。望得如是法味。以造作故二障还生。非是常命色力真甘露味。今以诸法无造作故。内证之味不从他得。如食乳糜更无所须。故云止前不善声也。沫邻捺娜弭者。凡西方享祭之食。上献诸佛下及神鬼通名沫?。其句义云。我已饮食奉献也。次云沫邻捺泥者。此意言。受我所献食已。当还与我妙食。如世间人以肴膳奉施福田。为令今世后世饮食无乏。故今以无尽法食。加持世间之供养奉施诸尊。还当与我所愿。令常充足不死不生之味也。次云摩诃沫履者。即是于诸食中倍加广大丰美。以此料简上句。云我今所献及与所祈。皆在极无比味无过上味。不求有量之食也。

  次灯明真言。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揭多唎旨萨叵啰儜阿嚩婆娑那伽伽猱陀哩耶莎诃

  右句义中。怛他揭多是如来。喇旨是焰明。次云萨叵啰儜是普遍。阿嚩婆娑娜是诸暗。伽伽猱陀哩耶是无限量等虚空。意言。如来焰光普遍诸暗。等同虚空无有限量也。此真言以句初多字为体。如于心之实相。即是毗卢遮那大智明。普照世间无所不遍。言诸暗者即是无明。以无明本不生故体即是明。是故如来光明普遍诸暗。言等虚空者。以无明等虚空无量故。如来智光亦等虚空无量。乃至老死如虚空无量故。如来智光亦如虚空无量。如十二因缘者。一切诸法亦如是说。如是决定义故。名为灯明真言。以此加持灯明而供养佛。即是诸供中最也。

  次阏伽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伽伽那娑摩阿娑摩娑诃

  右句义中。伽伽那是虚空义。娑摩是等义阿娑摩是无等义。所谓等虚空无等也。如来法身。本性净故无分别故无边际故。等同虚空。然复有无量无边不思议功德。非彼虚空。所能譬喻。故云无等也。复次阿娑摩是不等义。不等者所谓二乘。今既等同虚空。又等此无等故云等虚空无等也。以最初伽子为真言体。众生界中来去亦不可得。法界中来去相亦不可得。以如来如去不可得故名为大空。以此大空性净之水。用浴无垢之身。是为阏伽真实之义也。

  次下有四真言。亦是曼荼罗阿阇梨庄严之相。故于此品中说。

  初如来顶相真言。

  南么三漫多勃陀喃伽伽那阿难多萨发啰儜毗输驮达摩你阇多娑诃

  右句义中。伽伽那阿难多是虚空无量。萨发啰儜是普遍。毗输驮是清净。达摩你阇多是法界生义。此言如来顶相。犹如虚空出过数量普遍清净。当知如是顶相。从法界胎藏生。非从世间父母胎藏生也。此真言亦以伽字为体。言如来髻相。无去来相同于大空。而一切众生以去来相观之。是故周于十方不能见其边际。若行者以必定心。自知我之顶相亦复如是。是名佛顶真言也。阿阇梨自作毗卢遮那时。解髻而更结之。若出家人应以右手为拳置于顶上。然后说此真言以加持之。则一切诸天神等。不能见其顶相也。

  次如来甲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伐折啰入嚩罗微萨普啰吽

  右句义中。伐折啰入嚩罗是金刚光。微萨普罗是普遍义。言此金刚智光普遍一切。能除生死暗障。亦能映夺之者。则是如来甲义也。此真言以最后?字为体。具足三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诃字离因缘故。即是无相解脱门。下有邬字三昧画。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入。以此慧光遍严身故。名为如来甲也。捡密印。其中梵本似有残缺。疑此是金刚萨埵圆光真言。更当访余梵本。

  次如来圆光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入嚩罗摩履你怛他檗多㗚旨䓾诃

  右句义中。入嚩罗是焰光义。摩履你是鬘义。以焰为鬘轮环不绝。故名如来圆光也。次句云怛他檗多㗚旨。是如来光明义。此是明白之光。梵音与焰鬘之光其名不同。正用此㗚旨字为真言体也。上有啰声是尘垢义。下体遮字是迁变义。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本无尘垢亦不迁变。即是如来常寂之光。又带伊字三昧声。言此常寂之光定慧具足。是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阿阇梨以此加持身故。一切诸天神等。如来焰鬘遍被其体。威猛难睹犹如日轮。是故诸为障者不得其便也。

  如来舌相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摩诃阿摩诃(二)怛他檗多尔诃嚩(二合)萨底也(二合)达摩钵啰底瑟耻(二合)多䓾诃

  右句义中。摩诃阿摩诃是大无大。义怛他檗多尔诃嚩是如来舌义此舌广长之相遍覆一切佛刹。故名为大。此大更无过上故。无可待对故。大相亦不可得故。名为无大。次云萨底也(二合)是谛。达摩是法。钵啰[口*底]瑟耻多是成就。译云成就实谛法也。如来无量劫来。常修真实谛语故。得此平等语轮。成就实谛之法。所发诚言必定无异。故以最后多字为真言体。明如来所有语言。常如实相无诳无异也。阿阇梨以此加持身故。转说法教皆如金刚。乃至能以一音遍诸佛刹。凡此诸真言等。皆当以字门广释之。

  息障品第三

  尔时金刚手。又复白佛毗卢遮那问世尊。云何曼荼罗画时。为障者得除息。真言等持诵者无恼害。云何持诵真言果彼云何。此毗卢遮那如来所加持故。金刚手承佛神力断大众疑。及为未来众生复发此问也。大毗卢遮那世尊言。善哉善哉大众生能发此说。为大利益诸众生故。我今当为开示一切随汝所问也。佛言障者自心生。由昔悭随顺。为彼因除故。菩提心此念。若分别除心思有。菩提心念忆。持诵者离诸过者。佛言。一切障法虽复无量。以要言之但从心生。又由行者过去世随顺悭法故。今世多有诸障。当知亦是从心因缘生也。当知彼悭贪等是诸障之因。若除彼因诸障自息。此中对治即是菩提心也。若念菩提心故。即是能除诸障之因也。又复一切诸障由分别生。此之分别由从妄心。思有者思即是障。谓心中烦恼随烦恼等。此中有字。梵音亦云生义也。心思有若能离诸分别。即是净菩提心。由行者忆念此心。即能离一切过也。意常思惟不动大有情。能除一切为障者。彼当结此密印者。此即是前所说不动明王。此是如来法身以大愿故。于无相中而现是相。护一切真言行者。若行者常能忆念能离一切障也。所谓不动者。即是真净菩提之心。为表是义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闭一目者。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鉴唯一而已。无二无三也。其印下当说之。秘密主风当诵阿字门。亦有意。正取阿字为身。以此本无之字门而作我身也。无我作诃字心诵。涂香点作地七点。此风先想诃字在中。加七点而后盖之也。方依嚩庾。以瓦碗盖合之。于此瓦器大众生弥卢思念。时时彼上阿字并点作。是风大缚继先佛所说。谓造立坛时。或有大风为障。以露地立法故。当须止之。当想此阿字遍于身分之内。此字作金刚不动色。谓真金色也。如是想已。又心诵诃字。于风方(西北也)用涂香于地。画作七小圆点。各如弹丸许大。如是作是用瓦器盖之。于瓦器心想。即是上想阿字。以此字为金刚山而押之也。三千大千诸须弥山。合为一体而盖其上。又当时时器上作此字。此阿是金刚不动义。加一点是遍一切处。令此金刚不动遍一切处。即是增广之义也。水障法当思惟啰字。遍于身内作赤色大力焰。即是火焰之鬘。从内身而出遍于身上如鬘也。作大力可畏恶形。手执大刀印。作瞋形已画地作云像。或作龙蛇之像。用刀印斩断其形云即散灭。以云是诸水之所因依故也。随所起障之方而作之。如雨从东来即于东方作也。或作金刚橛用止此风雨。其橛用佉陀罗木作独股金刚。以金刚真言加持之。想同一切金刚而以打之。亦随所在方面也。此应自身同于一切金刚。然后作之。作此橛是一股金刚。三股除边支股即是也。其小者名金刚针。或一切障息。复说念真言。大恶不动大力本漫荼罗中住。持诵者作漫荼罗。中作形像。于彼顶左脚蹋彼。当除息去死。无疑惑者。复更明异方便。方便除一切障也。即是前所说不动明王。此不动明王本漫荼罗。即是三角漫荼罗其中黑色是也。持诵者想己身作不动明王之像。又于此中作法有二意。一者想不动尊在圆中而蹋彼上。也二者想自身是不动尊。即以本真言印加之。而蹈其上也。三角中画彼为障者形。然后入中。以左脚蹈彼顶上。以大忿怒形加之。彼当应时退散。若彼违戾不受教不去者。乃至必自断其命根。是故持诵者。当生慈心念言。勿令彼断命也。然此中密意。所谓为障者。即是从心所生悭贪等法。能为行人作一切障事。今此不动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当知此心即是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随眼等过。令彼永断。即是死义也。如瑜伽所云说。佛初成正觉。大集会一切漫荼罗所摄三界之众。有摩醯首罗者。即是三千世界之主。住三千界之中。心慢故不肯从所召命。而作是念。我是三界之主。更有谁尊而召我耶。复作是念。彼持咒者畏一切秽。我今化作一切秽污之物。四面围绕而住其中。彼所施咒术何所能为。时不动明王承佛教命召彼。见其作如此事。即化受触金刚(即是不净金刚也)。令彼取之。尔时不净金刚。须臾悉啖所有诸秽令尽无余。执令彼来至佛所。彼复言尔等是夜叉之类。而我是诸天主。何能受尔所命耶。寻即逃归。如是七返。尔时不动明王白言世尊。此有情何故犯三世诸佛三昧耶法。当以何事治之。佛言即当断彼也。时不动明王即持彼。以左足蹋其顶半月中。右足蹋其妃首半月上。尔时大自在天寻便命终。即于尔时于闷绝之中。证无量法而得授记。于灰欲世界成佛号月胜如来。此皆秘语也。食一切秽。是啖彼恶业烦恼等垢秽滓渭之法。云命终者。是彼一切心法永断。入无生法性故于中得一切佛记。非是杀也。尔时诸天等。见三千世界天主。以不顺诸顺三昧耶故自取命终。一切敬畏自相谓言。天主尚尔我云何不往。即共诣佛所。于大漫荼罗中而得法利。时不动明王白佛言。此大自在天当更云何。佛言汝应起之。时不动明王即说法界生真言。尔时大自在者即复苏息。生大欢喜白言。甚希有也。我初召至已问佛。此夜叉是何等类我所不解。佛言是诸佛之主。我作是念诸佛一切之尊。云何以此而更为主耶。是我所不解。今乃知之。由此大王力故。令我现前得记作佛。当知实是诸佛之尊也。所以然者。大自在天三千世界之主。即是众生自心。所谓无始无明住地。于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无能伏者。断其命已。即是于寂然界作证。所谓生者。即是起佛慧门。是故真言行者。应一一思惟诸佛密语也。又法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和。作彼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故云速被着(惠略也惠命也)略乃至大梵等为障尚被着。何况余耶。又凡此法。皆是久持诵得成就者。解法则乃能作之。若但闻法。即求得如是用。无此理也。其佉陀木橛。必无此木。用苦练木乃至用宾铁。亦得耳。足是智足也。尔时金刚手白佛言。如我知佛世尊所说义。我亦如是知自漫荼罗位住。世尊尊主现威令作彼位。如是如来教敕不敢隐弊。何以故。以此佛三昧耶。一切诸真言所师。谓性住者。谓金刚手白佛言。此大力不动明王(即是尊主也)能作如是威猛之事。能为调伏。为传如来秘密之教令使。如本尊是佛部。即坐金轮中之类。若如是作必令有灵验。此之现威即是效验之语也。令作者。今谓若如是作必令有效也。诸生死中普得闻知。不敢隐弊此真言。是故持金刚者。大力威猛所不敢隐弊。谓此尊有灵验故所作善事皆成。诸为障者不敢隐弊如来所教敕也。应作事。此亦即是十方三世佛三昧耶。我等一切执金刚。亦应作所应作。随此三昧不敢失坠。何以故。此即是诸金刚姓。是故常住斯法。四姓等各各有家法。若失家法。则不名敬顺先祖父之教。世人名为恶子。今此大雄猛调伏难调宣布难信之教。是我金刚等家姓之法。所谓如来种家之家法也。是等真言门菩萨。修行等菩萨。本位住一切事作者。是金刚手以身劝勉行人之意。我等所应作事。若修行持真言者。亦当住此位。所谓如来家法。应以无量门降伏诸障。令如来法无敢隐弊也。此行人亦放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不动尊住于火轮中等。佛言如是。秘密主如是如说。即是印可诚如汝所言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九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息障品第三之余

  秘密主若说诸彩色诸漫荼罗彼尊尊色。先佛所说者。谓本尊各有形色。下当更说之。如上说随本位而作事业。今复说色也。谓于会中所有诸尊。若见其黄色即应坐金轮中。白即坐水轮。赤火黑风也。次下有色字梵音别。此是形相也。如见寂然貌即须坐圆檀等。类而说之。应一一依教而画。是古佛所说。其道玄同非我故说。欲令众生起决定信也。秘密主。未来世当有众生。劣慧不信闻此说。以先无信根故。闻此而能不信也。无慧疑增多者以此众生等钝根少智信不具。故闻此甚深之事不能晓了。更增疑网。此即说为障所由也。如是真言画及持诵等。一一皆有深意。尽是如来不思议事。如人得如是药。即能升空或入火等。此但众缘合故决定不虚。非是不虚。非是诸人所应筹量说其所以也。如此画色等。若依法不疑。乃能深入法界不思议境。此唯信者得入。若欲以心数卜量。云何得知所以而不疑耶。如世人得药飞空。此事汝尚不胜能具解。而心愚轻毁。谓非如来真空无相之法。徒自伤也。闻唯坚住不修。彼自损损他。如是说有外道法等。如是非佛说者。是人虽闻此法。不能决定信心。如说修行而求现验。以不能故而生谤言。云何以如是著相之法。而能成菩提。此必是外道等说。非佛法也。如人得天甘露。但当决心生信而服之。自见现验。口不服之而求白日升天。以不得仙知故。而谤此药。当知非智人也。故彼无智人如是作解。一切智佛一切法已得自在众生利。此已字亦云通达。是正义也。谓具方便无事不解之义。已彼先此一切说。梵音回互也。上文已明诸佛。今此下句。方云先佛作如是说。已彼此一切说利益求者。彼愚夫不知诸法相空。一切诸法相说。常当住真言业作。善无疑者。此意言。如来具一切智。于诸法中而得自在。以众生劣慧。未堪顿说如来自体不思议力用故。作此画色等方便。令诸众生随所作者。能满所求而得利益。所以然者。以诸众生未解诸法空相。是故于无相中而作有相方便说之。若人得佛深意者。当住真常住之行。诸有所作皆。入理体同于一切智智之心。如是无疑虑者。一切障法无得其便也。

  普通真言藏品第四

  尔时执金刚中。金刚手为上首。菩萨中普贤等为上首。于佛毗卢遮那稽首。于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如所通达法界清净门。各各广语句真言说乐欲佛请者。是诸菩萨金刚。为欲圆满成就此法故。各各稽首大日如来已。于自心以通达清净法界法门。各各乐欲自陈说之。所以然者。如是大漫荼罗王清净法界之体是。一一菩萨。各从一门而得自在。称其所解而广说之。若有众生。从彼一门而进行者。不久即得同彼菩萨。此诸菩萨。皆是大日如来内证之德。为欲广开是知见门故。一一菩萨各演一门也。尔时佛彼执金刚及菩萨。无尽法尔加持告。诸善男子。说如所通达法界。众生界净除真言句者。时佛随彼所请。以此无尽。或可云无害或可云不动或。可云不坏。以下义为正也。如人论堕负不可复救。复有人能离彼过失他不能伏。不坏义如此也。无尽庄严自在之力。法然所得无功用力。而普加持彼诸大众。然后告言。善男子今可说之。如汝自所通达法界之门。为欲净除一切众生界虚妄之垢。悉令同彼真法界无尽藏故。各当自说真言之句也。时普贤菩萨。即于佛庄严境界三昧住。无碍力真言说者。诸菩萨中彼为上首。于此佛境界庄严法门而得自在。即时入此三昧也。佛境界者。此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之。如法花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如来自证之体。体有无量德。德各无量名。以无量庄严而自庄严也。此即是不思议离名字法。云何在此定中。而得有言说耶。谓彼菩萨住此三昧故得无碍力。从其自心面门发种种光。光中说此真言也。

  三曼多(等也)奴[王*曷]多(进义也去也往也)微啰阇(微是离也啰阇是尘垢也谓除一切障也)达摩你阇多(上句法也。下三字生也何等法生谓从诸法体性而生也)摩诃摩诃(上声摩是第五字遍一切处谓大空也空中之大名为大空故重言之更无可得为等比者故名为大重空之中更无比也)

  此意言。等者即是诸法毕竟平等也。进者是逝义。谓佛善逝而成正觉。然此平等法界无行无到。云何有来去耶。次即释言。以能离垢除一切障。即是胜进之义。无行而进最为善逝也。以如是进行能成法生。即是从平等法性而生佛家也。故次言大中之大。即等等无碍证中大空。大空者佛境界也。然此真言以诃字为体。诃者喜也。所谓修行菩萨修也。若众生从此法门。而受持读诵或观照者。即同普贤之门。不久能得佛境界庄严三昧自在之力。时弥勒菩萨。住于普遍大慈发生三昧自心说者。普谓平等。遍满一切法界也。称于法界而生大慈。能遍与一切众生正法之乐。是彼所入门也。如其自所进达。入于三昧而说真言。故言自心说也。说义亦如上。

  阿誓单阇邪(此谓无能胜也阇邪是胜阿是无)萨缚萨埵(一切众生也)阿奢也(心性也谓彼先世所习行诸根性欲)奴竭多(知也谓能了知众生诸根性行)

  然此真言以阿字为体。即是本不生义生。者生老病死一切流转之法彼。即体常自不生是阿字义也。以知诸法自性不生。是故诸一切众生为无有上胜。上无等也。又能知法体不生故。达鉴群机一切心性。无所不了现觉。随彼所应得者而成就之。即是慈中之上。遍施众生无有穷尽也。是故若有众生。能通达受持读诵此法。行行者不久即同弥勒之行也。

  尔时虚空藏菩萨。入清净境界三昧自心说者。所谓住此三昧。能知自心本性清净。了达如是清净法界之境。即是大空之秘藏也。又此虚空藏。即是大悲胎藏。能长养成就菩提。之心也。

  阿(长)迦奢(是虚空义也)三曼多(等也谓一切法等于虚空也)奴竭多(了知也)吠质怛缆(二合)(杂色衣也。是种种奇妙显色之义也)嚩(伐)啰(衣也)驮(是执持义也)啰(被着也此德生即是被种种衣也)

  此真言以阿(长)字为体阿(长)本不生体。今此阿(长)是第二声。即是空义。以本不生故同于虚空也。即是一切法皆等于虚空。自得如是了知也。杂色衣。即是种种万德庄严法门。若人能证此空三昧。即能万德庄严其身。如净虚空明睹显色也。余准前说 尔时除一切盖障菩萨。入悲力三昧真言说者。即是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一切盖障。于此障中而得自在能住此盖障中又能除之。即是如来大悲也。

  阿(引)(降伏义。摄伏义此是真言体也。阿字本不生长声第二字是金刚三昧又加不动之点是降伏义也)萨埵系多(有情利益也)骠庾竭多(发起也起生也)呾缆呾缆(二合)(怛即多字如如义也缆有罗字是无垢义加一点是么字即是大空入证也)缆缆(中罗字无尘义。加一点即是大空证也)

  此真言意云。体于如如。以此自在之力。而除一切尘垢之障盖。证于空也。空中之空即大空义。此相微细难遣。处处说破无明三昧。净除自体之惑相。故重言之。缆缆二字。又更重言之也。又相释者。以住(raṃ 字故。能为一切众生。作大饶益发生此性除去众垢也。)若有众生入此真言门者。不久即同彼菩萨之德也。凡观照时。唯以本体一字为主。持诵则具言也。此即是种子之字。又凡诸字次第相释如先有恶字。以次字皆转释之。准上字门中 不遍不名为普也。以此普眼而观众生。故名观自在者。入此三昧已。从其心出种种光。光中现是法门真言也。

  萨嚩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来谓十方三世诸佛)嚩路吉多(观也。同彼佛所观故名诸如来之观即平等观也。即是普眼观也)迦嚧尼么也(体也。所谓大悲为体也犹如金人以彼自体纯是金故名为金人此菩萨亦尔纯以大悲为体)啰啰啰(啰是尘义入阿字门即是无尘也。所以三重者谓除凡夫尘障也)

  吽。是恐怖义以大猛威自在之力怖彼三重尘障令得除净而同佛眼。惹。此最后字是种子也。诸字皆为释此字义。即生不生是阇字义也。

  或以初萨字为体。亦同用之。是惊觉义也。吽字中有诃字。是欢喜义。上有大空点。是三昧。下有三昧画。此中下画字亦三昧。二三昧中行也。三世诸佛皆同此观。故名等观也。

  得大势亦入此三昧与观音同。由是彼眷属故。髯髯是生义。所以有二重者。上是烦恼障生次是所知障生。入阿字门即是二生举体皆不生也。上有点是大空义谓除二障得大空生也。娑字是真言种子之体。娑是不动义。不动住动之法即有生灭。凡物有生灭者。即有住动之相。故经云。动不动法皆是不安之相。傍加二点同于涅槃。即是坚住义。已离二障同于大空。坚住此位如诸佛住。即是大势位也。如世人有大官位多诸财力。威伏多人名为有势之人。此势即是位也。言度二生同于佛生。即是如来之位。得此大位大势。故名得大势也。

  次多罗尊亦是观自在眷属。所入三昧亦同前说。

  迦卢拏(是悲义也所谓悲者)陀婆(二合)费(生也。谓从悲者而生。悲者即是观音此菩萨从彼尊眼中生也。犹见诸法实相名为普眼所谓见于如如之体。从此眼三昧生也)多[口*(肄-聿+余)]多唎尼(多[口*(隸-木+匕)]是度义然此真言。以初多字为体。两多字中初字也)

  多是如如之义。傍一点是阿字。所谓如如之行也。啰字是尘。六尘即是生死大海。观此如如之理性故。一切诸尘劳。即同于如本来不生。即是度大海义。能度此等生死大海。即是于诸法得度也。重言者。释梵云极度。自得度已。又普度一切众生。名为极度。若人自未得度而得度人。则不应尔。若自度又能度人。斯有是处也。次多字即是如来之体。观于如如而度尘劳大海。得成如来之自体也。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罗尊。皆从观音眼生。皆是阿弥陀姊妹三昧也。

  次毗俱胝入三昧如前。

  萨婆陪也(一切恐怖义)哆罗(二合)萨你(又是恐怖也)吽(引)吽(亦是恐怖义也)萨颇(二合)吒也(残害也破障)莎诃

  所以重说恐怖者。前是有畏。后是无畏。一切众生皆有恐怖以未得无畏处故。然于此中而生怠慢。我执自高。故恐怖彼。令离有畏而得无畏。由恐怖彼令得无怖。故重说也。残害即是破一切障也。然此真言以多啰字为体。诸字皆为释此。多是如如。罗是尘。傍角一点是阿。阿即行也。诸尘劳体同于如如。以此如如之行。能折伏摧灭一切生死见慢我执之幢。即大摧伏义也。佛大会中。时诸金刚现大可畏降伏之状。状如无有能伏之者。时观音额皱中现此菩萨。西方谓额上皱文为毗俱胝。如今人忿时额上有皱也。此菩萨现身作大忿怒之状。时诸金刚皆生怖心。入金刚藏身中。时彼毗俱胝进至执金刚藏前。时彼亦大怖畏。入如来座下而言。愿佛护我。时佛谓彼毗俱胝言。姊汝住。时毗俱知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当奉行。尔时诸金刚怖畏亦除。皆大欢喜而作是言。此大悲者。而能现此大力威猛。甚希有也。此中秘意当问之。次白住处菩萨。当存本梵音。

  怛他竭多(如来也)毗舍也(境界也。如来境界。所谓如如)三婆吠(从彼生也)钵头摩(二合)(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利你是处义住义也)

  然此真言。以初怛字为体。即是如如也。如如即是诸佛境界。我今从彼而生也。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自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花部主也。次马头菩萨。

  吽(恐怖义也)佉陀(是啖食义。谓啖诸障也。然此真言。以佉字为体。佉字空也。傍角点是行。陀是授与义)

  所谓空者。即是诸法实相。犹行此行而得实相之果。复常以此而授与人也。今言啖食。即是以此空行。啖一切能障菩提法也。

  畔阇(畔是欲色三界。阇是生也。合说二字。即是顺坏义也)萨普吒也(普破碎令尽也。谓以此空行破一切法。遍无有余也)

  除诸法实相。余皆是障菩提法也。以食啖坏破此悉尽故。得成猛威大势也。此菩萨是莲花部明王也。次地藏菩萨真言。时此菩萨入不可坏金刚行三昧。金刚者即是菩提之心。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坏。依此进行是金刚行也。

  诃诃诃(上诃字是真言体也诃是行义。亦是笑义喜义。入阿字门即离喜。喜者即生灭法)

  所以有三。者即三乘行也。此菩萨以种种法门利益众生也。

  苏多奴(苏是善。多奴是子义。所谓善子也。是轻安义也)

  犹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真是佛子。从善性而生。故名善子。从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萨即能说种种三乘行门。利益众生。如十轮广说。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昧如上毗卢经初说也。

  醯醯(是呼召义)俱摩啰迦(是童子义。即是呼。召令忆本愿也)

  又俱是摧破之义。摩啰是魔眷属。所谓四魔。此真言以么字为体。即是大空之义。证此大空摧坏一切魔也。

  毗目吃底(二合)钵他悉体(二合)多(解脱道住者。谓呼此童子住于解脱道者。即是诸佛解脱。所谓大涅槃也)娑么啰娑么啰(忆念忆念也)钵啰底若(先所立愿也)

  此真言意云。醯醯童子住解脱道者。忆念本所立愿也。一切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秘密之体。一切有心无能及者。然忆本愿故以自在之力。还于生死救度众生。此真言意亦尔。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请其。以忆本愿而度众生也。由请菩萨本愿。若有见闻触知忆念我者。皆于三乘而得毕定。乃至满一切愿。此菩萨久已成佛。所谓普见如来。或云普现如来。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

  次金刚无胜三昧。更无等比名为无胜。由现觉诸佛金刚之体能持诸佛智故。名执金刚。归命诸金刚者。金刚即诸佛智印也。即诸佛之别名也。

  战荼(极恶也。恶中之极也。谓示形状暴恶无有过者。乃至啖食一切世间令无有余。恶中之极也)摩诃卢瑟拏(此是大忿怒也极恶之中而又忿怒甚也即是谓佛第一威猛。残害世间尽其巢穴。令入法界归于金刚之界)吽(引)

  此真言体也。无怖畏义也。诃是行。上一点是大空。下画是定。所谓大空行三昧。即是大金刚三昧之异名。以能降伏更无胜者故也。

  次金刚母所谓忙莽计。忙言母义。莽计亦是多义。即一切金刚之母。诸金刚智慧从此生也。

  怛[口*履](二合)吒(轻)怛[口*履](二合)吒(轻)

  此中以上怛[口*履]字为体。多是如如义。啰是离尘垢义。伊是三昧也。即是如如无垢三昧。诸金刚智慧由此生也。吒字不成是半体。破坏体不成即是死义。由此三昧杀无明住地人也。已杀无明住地故。若衍底(丁以反)是胜义。亦是生义。如了达如如。垢障净除得无胜之生。故为众母。无胜而生。即是生诸金刚。金刚是无胜者。亦是生诸无胜人也。此无胜生亦名甘露生也。

  次金刚琐真言。

  畔陀畔陀也

  此嚩字由谓下有娜字。以此字加于嚩上。以此娜字即是大空之点也。若上缚着点。即次陀字不须加娜也。此中以畔字为心。是缚义即金刚缚也。畔陀是遍护之义。是遍一切处以结彼也。遍一切处结彼者。即是结彼法界体也。

一点是遍一切处义。已了达法界金刚之体结彼令不坏。是结护义也。

  暮吒暮吒也(是牢固义已作金刚之缚缚上更缚令其牢固)拔折啰嗢婆吠(是金刚生也。从金刚界而生。也。即是诸佛金刚智生也)萨嚩多啰钵啰底诃底(此是诸无能害也。如金刚宝体一切无能害者。犹识达此金刚体性。金刚之缚固体密致故无能害也金刚缚即是无间隙真如也)

  次忿怒月压金刚真言。

  缬唎(二合)

  以上缬利字为心也。缬唎是摄召之义。亦是召请之义。有诃字是行。有啰字是离尘垢。加上画是三昧义也。两点在傍即同涅槃。此是具足诸佛功德。愿我亦然也。次吽字是恐怖义。为速满此诸佛功德。以牢强转进离垢三昧同于涅槃之行。大怖一切诸魔皆令退散也。

  伴吒(是叱呵之义。即诃叱一切魔障令灭没也)

  次金刚针真言。

  萨缚达摩(一切法也。以上萨字为种子体)抳(上)鞞陀你(是穿义也)拔折啰苏只(金刚针也)伐啰弟(胜愿也)

  此意言针是利智之义。以此如金刚铳利之智贯达之。法无不穿。慧达法性意。是金刚针义也。所谓穿彻无明至实相际。

  次一切持金刚真言时十佛刹尘数金刚。同入金刚无胜三昧。犹如金刚手无异。亦于自心出不思议光。光中现此真言。当知余眷属准有也。吽吽吽。以初字为体。亦是大空行三昧也。此三昧即是大金刚无胜之行人也。入此三昧故名大空。行三昧也。三字是众多义。一切众生多金刚同说故合三字也。

  伴吒伴吒伴吒(诃障之义与上同也。私谓再说者谓诃三障也)

  髯髯阇是生义。上有一点是大空也。已破诸障。当得大空之生。即是诸佛生也。金刚智生。即是诸佛法身之生。如央掘经生此不生之身。即其义也。

  次诸奉教者说此真言。此谓专在本尊之侧。承命往来随有所作者也。亦同上诸金刚。入大金刚无胜三昧而说真言。此一切诸部奉教。同用此真言也。

  醯醯(上醯字是种子也。亦是呼召义)

  此诃是行是喜。中有翳字是三昧。重道者谓行极行。言极定也。

  紧只啰曳(入)细(何不速也。此是约敕之义如人处分使令。何不速为此事而稽迟也)蚁哩(二合)痕拏(二合)蚁哩(二合)痕拏(二合)(执持守义。谓持上所说金刚行三昧。第二重说此语是守护义既执持执持之。又守护。不令散失使不为诸障所逼夺也。令金刚行三昧速成也)佉驼佉驼(是啖食义。食诸烦恼又极啖食令尽。故重说也。私谓食界内界外烦恼。故重说)钵唎补啰也(是充满也。谓极啖食而令满足。谓满行人所有胜愿而令满足。第一愿者。为金刚行三昧也)萨缚枳迦啰喃娑嚩(二合)补啰(二合)底染(长声。谓本所立愿也。随彼先所立愿应当满足也。上句云满此下句云本所立愿。相连也)

  通三部使者用之。

  次释迦如来入于宝处三昧。宝从彼出名为宝处。犹如大海出种种宝。若至彼洲。则随意所须无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从其面门出种种光。光中现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刹。余真言当知皆如此说也。

  萨缚讫隶奢(一切烦恼也)泥苏驮娜(摧伏也。通上句云摧伏一切烦恼也)萨缚达么(一切法也)嚩势多补啰钵多(二合)(得自在也。通上句云于诸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诸障故得自在也)伽伽那(虚空也)娑摩(平声中有阿声)娑么(娑么无等义。即是等同虚空也。是行等空无边清净也。于一切自在无碍。同于名字也下句与阿相连是无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所阙故名无等。即是施权之意)

  然此真言。初萨字为体。娑者是漏义亦是坚义。入阿字门即无漏无坚。若有坚牢。即是生灭坏破之法。若令同于阿字。此坚本来不生。即是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于虚空。能为一切宝洲也。私谓释迦以大悲力。于周体密致犹如金刚一阐底等。亦令破坏此见而入佛法。施其大宝之愿。岂非于诸法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坚牢也。

  次豪相真言者。此是如来无量功德之所成就以为庄严。此是功德之聚。故作三昧女形也。是释迦眷属。亦入宝处三昧而说此真言耳。

  皤啰提(与愿也能与一切众生愿也)皤啰补啰(二合)钵底(谓云愿得。即是得愿也。如人有宝乃能与人。由我自已成就此愿故。能自在施人悉令充足)

  吽此心是种子也。诃字是行同于大空下。有邬字是三昧上。点即大空行三昧也。凭此进修得至宝所故。能自在与人令满所愿也。

  次一切佛顶者。一切佛顶谓十佛刹土微尘数佛之顶。顶是尊胜之义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别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释迦具足大人之相。唯顶内髻作菩萨髻形为异也。亦住宝处三昧而说此真言。

  鑁(无敢反)鑁鑁(以上第一字为种子。是缚义也。入阿字门即是无缚之义。又缚是言语道断之义。字上有点同于大空也已成就极。令成就。故三说之。极令成就清净也)

  ?是恐怖之义。以威猛之力。遍破诸缚同于大空。泮吒是不生义。犹体坏不令生。故必当死。谓破诸法无所不遍悉令永不复生。同于大空诸佛解脱。即入佛不共法之顶也。

  次无能胜真言。是释迦之眷属。亦入宝处三昧如上而说真言。此是释迦化身。隐其无量自在神力。而现此忿怒明王之形。谓降伏众生而尽诸障也。

  地?(二合)地?(二合折廉反)

  以初字为体以初第一字陀?(二合)为种子。陀是法界义。啰是尘障诸垢之义。若入阿字门即是无尘障。即是法界。当知即同法界故。更于何处而有尘耶。此即大空之义。若人住此三昧。则一切盖障无不破坏。重说者极破尘障之义也。故以说无尘三昧。所谓陵字门。次说驲陵(二合)字是三昧即是诸障不生而得大空生也。此种子字有种种定慧庄严。故能于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树下摧破四魔兵众也。无能胜即无不可破坏之义也。

  次无胜明妃。作女形也。说此真言入三昧如前说。

  阿波(入)啰誓帝(无能胜也)阇演帝(胜之别名。即是战胜之义。能降伏他之义也)多雉帝(摧伏胜竟之义。也此中荼字是战义。佛坐道场以斯定力。与四魔共战而得大势。无能损者。由此三昧力也。以第三字为种子)

  次地神真言。地能持万物。一切万物依之生长。当知即是佛心。犹如来心能持万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说真言也。亦是释迦方便化身耳。

  钵㗚(二合)体毗曳(二合)(地神名也。即以彼名而作真言。若人诵持修习。不久亦得如来心地也以真言第三字。为种子字是离言说义。中有伊声是三昧。入此离名言三昧即证心地。此三昧名普载为三昧。以同大地故也。末后毗曳字是缚义也。即衍。那是处义。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声。即指彼真言之体也。由此离言心地三昧故。于离系之乘而得进行也)

  次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二合)费(即以本名作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罗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

  次噜捺啰。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罗之化身也(亦名伊舍那)噜驮啰(二合)也(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噜字为心。驮啰是授与之义。犹自多有能惠他人。所谓诸乘乘即已也字义也。自通达如是宝乘。能遍施一切众生。噜即无尘垢三昧。自得此三昧复以施人也。

  次风神真言。亦佛化身也。三昧如前。皤(平)也吠(平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皤字为体也。吠是缚义。入阿字门是无缚之义。即解脱也。傍有阿字之点。即行也。第三吠字是无言说之义。又加伊字是三昧耶也。是诸乘。以无碍乘而度一切。

  次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乾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

  萨罗萨伐(二合)底曳(二合)(即美音之名也)

  以初萨字为体是坚义。若有坚住即有生住异灭之相。入阿字本来无坚。则无成坏故也。余字皆为释此。私谓以此妙音悦可众生。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令得欢喜者。说无坚令知无常。验得如来坚固之法也。

  次泥哩底。是罗刹主。亦佛化身也。

  啰(垢也)吃刹(二合)娑(食也。娑是坚义。都是能啖义)

  彼常啖食众生。如来亦尔。能食一切尘障之有情无有厌足也。提钵底曳。提字有驮声即是法界。加伊是三昧。所谓法界三昧也。钵底名住。住此法界三昧名为妙住也。观一切垢障即是法界入于法界。即是能啖入腹之义。最后曳字是乘也。此乘者速疾无比也。处门体种子字。

  次焰摩王真言。亦佛化身也。

  毗缚萨缚(二合)哆也(亦以本名为真言也。以初字为体更问之。所谓无。缚三昧也)

  毗嚩是坚固住义。亦是除诸缚也。谓以理除缚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多声即是如如。萨字有坚固义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进于行。傍有阿字之点即是行也。乘相如如而进行者。即是去成正觉也。

  次死生真言。此是阎罗明王也。亦为成就大悲发生漫荼罗故。随所通达而说此真言。

  没㗚底(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断。其根本名之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众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一切众生断彼令尽无有余。即是杀也。此明于死法门而得自在。即佛所现化。非真杀一切众生也。以初没字为种子。

  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

  迦(平)罗啰(引。都名黑也)底哩(二合)曳(平声。即夜也)

  以初迦字为体(作也)以夜暗之中多有恐怖及诸过患。为欲除彼无明黑暗中。长夜诸障垢等怖畏。故说此真言也。

  次阎罗王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余经。皆以本名作真言也。今说总者如左。

  摩怛哩(二合)弊(去也)也(二合。摩怛哩是等义。等是非一众多之义。谓七姊妹等也)

  以初摩字为种子。是无我义也。

  次释提桓因。

  释迦啰(二合)也(即字名也)

  释迦是百福德义。以因中曾百度修福。所谓一百遍作大无遮施会普施众生。故得成此胜生。以初释字为种子。因以为名也。是止息义。止息诸障。障既息已增益其福。迦罗是增进也。又奢(入)即是奢摩他也。常以深言利益诸天。故心为真言。亦佛化生也。

  次嚩噜拏龙王真言。此是大海中龙也。诸龙王同此真言。

  阿半(脯其反水也)钵多(某也)也(助声也)

  以于水中而得自在故名水主。以初阿字为种子也。

  次梵天真言。为欲成彼大悲胎藏亦如上说也。

  补啰(二合)阇(一切生也)么多曳(主也)

  即是众生之主也。一切众生因梵天故。名一切众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以补啰(二合)字为种字也。补是第一义。啰是障垢。于胜义中即障无障。一切圣者皆从此生故。主生主也。亦是佛化身。

  次日天子真言。

  阿(本不生也)地(与也)多邪(二合)也(日也)

  以初阿字为种子。即本不生义也。自通达此理而授与人。即是常利益众生。义犹如彼日也。世人谓日为常利益众生者。

  次月天子真言。

  战(不死也)达啰(即月名也。以初字为体)

  若不死者则亦不生。不生不死者是名甘露。世人以月能除毒热烦恼同于甘露。故以为名。一切甘露之味无过净月三昧也。

  次诸龙真言 前是龙王。此是一切诸龙是通用也。

  迷迦(云也)扇你(吃啖也)曳

  此释为啖云也。是黑暗。即诸众生垢障。能啖诸障而得自在。故以为名也。以初迷字为体。即我义也无我也。

  次难陀跋难陀守门二龙王真言。

  难徒(以初难字为体。是观义也。即观离观而住于中。自通达已以利众生也)拔难陀庾(拔字声势有邬波者)

  邬是越也。自越诸法生死流转住于最胜处。以此护持世间。故以为名也。

  右上释迦眷属罄了。皆是住于宝处三昧。以佛化身。为欲成就大悲藏而说真言。

  时毗卢遮那佛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说者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证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诸菩萨说真言各欲引摄同类行者。若有修行即同于我。今法佛自说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从虚空眼而生法身。如我无异也。

  伽伽娜(以初字为心。伽是无去来义。又伽伽娜是空也。所谓诸佛大空也)皤啰(愿也)落乞叉(二合相也)努(大空也。此愿胜上。即同虚空一相清净。无边不可分别也)伽伽娜(空也)三迷(等也。如上大愿如虚空相。与虚空等也)萨皤都(一切处也)竭多(更无比也。谓此等虚空空愿遍一切处。皆无有与为等比心。上有阿声相连)陛萨啰(坚不可坏)三婆吠(从生。也谓从不可坏而所生)阇嚩(二合)罗(光英明义也。由住无去无来之行。成大威光无与为比也)娜母(归命也。由住斯法故我归命也)阿穆伽喃(不空者也。所归命我为归命)

  真言首归命普遍诸佛者。以一切之名犹自普遍。如指东方一切佛。即不遍十方。为简此少分一切故。云普遍诸佛。他放此。一切佛菩萨母虚空眼竟。时佛又复一切为障者息故。火生名三昧证。说此大摧障真言。此有威势能除一切修真言者种种障难。乃至佛在道树。以此真言故。一切魔军无不散坏。何况世间诸障也。又此障略有二障。一者内障。谓从自心而生。其类甚多不可详说。二者外障。谓从外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灭也。

  战荼(极恶也。所谓暴恶之中又甚暴恶也)摩诃嚧瑟拏(大忿怒也)萨颇吒也(破坏也)?(恐怖也)怛啰迦(坚固也)唅(平)鑁(无甘反)

  用后二字为种子。诸句义皆成就此也。初战荼者。战是死义。入阿字门即是本无生死义也。荼是战义。以此无生死大势之主。即与诸四魔战也。次么是我义。入阿字门即无我亦是空也。诃是喜义亦是行也。嚧瑟者有啰字是垢障。有邬声是三昧也。即奢么他谓三昧也。拏是空义。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萨是坚义。颇是法义。了知世间如聚沫故易破败也。傍有阿字之点即行也。吒是战义能敌障怖令破也。也是乘义也。?是大空行三昧如上说。怛(是如如也)啰是无垢也。迦是作也。谓一切法无作也。唅字诃是行义。又有阿声是怖魔障金刚三昧也。点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动动行。大怖一切魔障也。鑁字么是我义。入阿字门即无我也。又以此大空无我三昧。而怖畏众魔。以此字亦有阿声及点也。诃嚧唅鬃四字皆有阿声。即是重重怖魔。极怖内外二障之义也。若圣者不动主真言了。

  次降三世明王真言。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住于法幢高峰观加持三昧。如初序品中说也。如来说此二明。皆是彼法佛三昧。为令行人从初发菩提心。守护增长令生成佛果圆。终不退失不堕在非道者。即不动明王是也。为降伏世间难调众生故。即降三世明王是也。相次说之。所谓三世者。世名贪瞋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过去贪故今受此贪报之身。复生贪业受未来报。三毒皆尔。名为降三世也。复次三世者名为三界。谓毗卢遮那如来。始从有顶迄至下地。从上向下相次。一一天处皆化。化无量眷属大天之主。今胜彼天百千万倍。彼怖未曾有。更有何众生而胜我耶。乃至以法而降伏之。即次第而下。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

  诃诃诃(诃是行义是喜义。此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行即此三行本来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为佛行也)毗萨么(二合)曳(此是奇哉怪哉之义也。如佛常教。以慈对治于瞋。以无贪治贪。以正见治邪见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贪除一切贪。此则最难解难信。故言怪哉也)萨嚩怛多揭多(一切诸佛也)毗舍也(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谓从诸佛境而生也佛境者所谓诸法实相。从此实相而生故号为降三世也)帝(入)㘑(二合)路迦也(二合)(此是三世也)吠阇也(此是降胜之义也)?(义同上说)惹(呼召惊觉之义也。若诵此。能遍入一切众生之心而惊觉之。令障尽等于法身之佛也)

  然此真言。以此帝㘑字为体。上有多声即是如如之义。啰是垢障。有伊声即是三昧。以如如之体即是本来不生。以不生故。即垢障亦自本来不生。称此理而修定慧俱足。故能降伏三世也。

  次声闻真言。

  醯都(因也)钵啰(二合)底也(二合缘也)也毗揭多(离也)羯磨(业)泥社多(生也)?(怖障也)

  通释云离因缘生也。生由于业。离生即由离业也。初醯(有诃声是行是喜。即声闻行也三昧伊声声闻定也)次都字(有多声。即声闻所入如如也。亦有邬声三昧)次钵字(声闻所见第一义也)次啰字(小乘所对六尘也)帝也(乘如之义也。即是声闻所乘之义也)毗(有嚩声是缚也。伊声三昧也)揭多(离也)余以类广说之。怖障义如上所说。但以声闻行为异。此是法佛大悲愿力为利有情。于三昧中而现声闻缘觉真言。若众生应以此法入道者。令从此门入大悲藏也。

  次缘觉真言。

  嚩(言语道断义也。即是如上所说缘觉证极无言说界也。自从此中得证。复以此法利益众生。自己通达。亦以此法利他也)

  如上说。声闻缘觉以句法为真言。今以一字者。此是宗极之要。即彼极修行住处故。用一字也。

  次诸佛菩萨心真言。

  萨嚩勃驮(一切佛也)菩提萨埵(菩萨也)诃㗚(二合)娜耶(心也)[帝*也]毗舍祢(入也此总释言入一切诸佛菩萨心也)娜么(归命)萨嚩毗睇(与愿也谓与一切智智之愿也。萨是坚义。能离诸坚也离非坚也)

  上啰是垢下嚩是缚也。毗是言语道断。又有三昧也。睇是授与义。伊声是三昧也犹自足故则与人。犹自得一切智智故。能以此愿与人也。当此是诸佛之心。帝也(二合)此字为种子。与上句阿声相连。正以此阿声为种子体也。即本不生义也。

  次普世天等诸心真言。

  嚧迦嚧迦(世间也。即是暗冥之义。所谓无明也。此字侧皆有阿声。即本无义也。无暗即是真明也。阿嚧迦是明)迦啰也(作也。所谓是照义。作明也。以作明相。现此八部等普之身。而除彼暗使作明行。作是明令世间明也)萨缚提婆(天也)那伽(龙也)夜乞叉(如字也)健闼缚(如字)阿修罗(如字)揭露荼(乐主)紧那罗(乐声)摩呼罗伽(如字)你(等诸部摄)诃㗚驮夜娜夜(二合心也)迦沙也(摄也。此八部等心而令作明也)费只多罗(二合)揭帝(种种行也。亦是巧色之义随类示现一切可爱乐身名巧色也。亦是杂色义。以种种行种种杂色法。门而除世间之暗。即诸明中无比之义也)

  以最初路字为种子也。

  次一切诸佛真言。

  萨缚他(一切也)毗末底(无慧也。以无慧故名之为疑。此字正释为疑也)毗结啰拏(除也。此色尘叶之义如人除弃秽名为除弃也)达摩驮都(法界也。谓除一切无慧。皆令住于法界也)涅阇多(生也。此涅字即是大空三昧。从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参参诃(此三字者皆是种子也。萨是坚义。犹除此坚固为最胜生也。点是入三昧。如二乘入于涅槃。此即是坚固义。乃至若有坚者。即是生住之相故。一切动法皆是不安。犹极除此。都有重空三昧之义。诃即此行。所谓如来行)

  次守护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为难持(谓力持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也。名为不可越使者。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过越也。金刚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违越也。亦名无能见者。由此奉教者威猛炽盛如百千日无敢视者。犹如初生小儿不堪仰视日轮。故以为名也。常在佛内门。有所教命如说而行。故名奉教者。

  奴达哩沙(此是其名。即是不可视越义也。驮达是法界有罗声是无垢。奢即奢磨他也)摩诃嚧瑟拏(大忿怒也)佉佗也(吃也。谓啖一切妄相烦恼也。以佉字为种子。诸字皆为释此。即空义也。陀即与义。也是乘义也)萨缚怛他揭多(一切如来也)瞻(长声呼之。是教敕也。与前句阿声连)俱嚧(作也。即令行如来教敕也。随所教敕而作不相违。可瞻受教敕义也)

  次相对守门者真言。

  醯(呼召也)摩诃?㗚(二合极也)战荼(大忿怒暴恶也。是极忿义)阿鞞目佉(相对也准前守门)萨㗚(二合)诃拏(二合摄取也)佉陀也(食吃也。亦以佉字为种子)紧只罗曳细(何不速也)三么耶(如前解)么努萨么(二合)啰(忆念也。谓忆念三摩耶也。由忿怒甚。不可观拟不可观视。与前相对故为名也)

  奉诸佛教敕以不可得空。食啖食一切著相众生。难可化度降伏者令无有余。即是大忿怒义也。

  次结大界真言。如佛所说。更有无量持明。恐更有持真言者等。以不结护故。能破法事损持诵人。故设结界之法。由结界故。乃至诸持明亦不能破坏。犹比丘结界作法事。在界外比丘虽作法不能障破也。随方皆遍也。

  萨嚩多罗(二合)努揭底(一切方处所也。谓十方皆须结遍)畔陀也死曼(母减反。上句结下句界也。此意云一切方处所结界也)摩诃三昧耶(大三昧耶也。即以此大三昧耶而结诸界)你啰社(二合)底(从生也。谓从大三昧耶生也)萨末(二合)啰拏(奴皆反。忆念也。谓忆念一切佛教也)阿钵啰(二合)底诃底(无有能害也。亦云无挂碍也。亦是无能坏也。由结界故无能坏也)驮迦驮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界驮是法界。迦作也。言法界体离诸作离作即是法界也)遮啰遮啰(遮是灭义。谓生灭迁移也。罗是垢障也。句亦是行。平声。是遍往十方结也。亦是行即是来去也。重称之即是极来之义此是急来也)畔陀畔陀(释句是结义也。上是能义下是空。犹无能邪破等于虚空。以此结界故无能坏也)娜奢(上声十也)你膻(方也。即是结十方也)萨缚怛他揭多(一切佛也)奴壤多(教也。是一切诸佛之教。前所念令忆念也)钵啰(二合)嚩啰(所证也)达摩(法也。即诸佛所证之法也)罗(入)陀(获也证也得也)毗阇曳(即无能胜也。于诸障中为胜。即不可败坏)薄伽筏底(此是真言主也。叹世尊德也)毗俱㘑(除也。能除垢也初劝除。亦是劝念令作)毗俱丽(前句除有相垢也。正是莫作正是除也。后句除离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隶(种子也)噜(长引)补?(句义是宫也处所也。以真法除垢相。即是诸佛所住之宫。令同此界也)

  更加微炬丽字也。但以此最后句中隶字为种子。罗是相。加此翳声即是三昧。具一切相而离诸相。此是界之体相也。以下说种子字(从一字能生多故名种子也)。

  恶(菩提种子也。凡持诵者。皆有此心希求无上菩提故先说此字。从此生一切法也。即菩提心也) 阿(行也。即是修菩提行之种子成就福智故) 暗(成菩提种子也。前字是菩提心。更加上点即是大空证此大空是成菩提) 恶(涅槃种子。也傍有二点者皆急呼之是诃声也。是除遣之义。遣诸垢是入涅槃也) 诃(去声降三世也。诃是行。加阿声是极行。以此除遣诸行。则是不行一切行。故有除遣义以此能降三世也) 悍(不动主也。诃是行。阿声又是行点即大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为菩提心作大护也) 阿(除盖障也。阿是障。傍有二点即是除。遣此即除盖障义也) 娑(上观自在也。娑是诸漏傍有二点即是诃除遣诸漏无漏之观故自在也)

  缚(金刚手也。缚义。傍有二点即是除诸缚也。此是金刚种子也) 瞒(文殊师利也。本体即是空。上又点又是空。所谓大空也。越十八空名为大空住空之位名为大空即是大般若也) 严(虚空眼也。伽是去来离去来。法即同大空故加点也) 㘕(一切佛菩萨。皆从是中来法界也。啰是垢。上有点是。离垢同于大空。是法界义也) 欠(大勤种子也。佛坐道场伏诸魔。故一切天人号为大勤勇也即毗卢遮那也。佉是空义上点是大空以大空净一切空也) 髯(水自在菩萨也。由从水生名水自在。即菩萨名也。大本中有之今此漫荼罗位不言安置处。当详。阇是生义除诸生灭同于大空也) 耽(多罗尊也。多是如如也。如如之性即同大空) 勃[口*履](毗俱知也。婆即三有。哩是三昧于三有中而得自在。傍有二点除遣三有也) 参(得大势也。娑是诸漏。同于观音种子。而上有点。言此诸漏即同大空也) 半(自处。观音部母也。跛是第一义体犹如虚空也) 含(马头也。诃是行。加大空即大空之行也) 阎(耶输陀罗。即莲花部明妃。也是乘义。上有点者。言是乘清净同于大空也) 参(宝掌菩萨种子。同大势至以宝处为定也。以宝为手。故宝从彼生也。亦有常义也亦有作义也) 髯(光网菩萨。即文殊眷属义亦同前) 婆(上。释迦也。婆是三有。傍有二点。即是除遣三有义也) ?吒蓝(上诃是行。下邬是三昧。上点是大空也) 蓝(下吒是战敌。啰是垢。傍邬声三昧。上有大空)

  右三佛顶种子。同前以次配之。

  邻(白伞也罗是相。上点相同大空也) 苫(社是障也。是怨敌相对义。一切有对法。同于大空无胜劣也) 赐(信反最胜佛顶也。娑是坚固。离坚非坚即是大空。又有三昧也) 怛[口*憐](二合)(多是如如。啰是垢。又有三昧及大空义此火聚也) 诃啉(二合)(诃是行。啰是垢邬是三昧。点是大空此是除盖障佛顶)

  右五佛顶种子。

  耽含半含阎(如如也。上有空。即如如不可得同于大空也) ?(行也。入阿字即行无行又空) 微(入。第一义也离第一义也) 枳履(行也离行也) 你履(一切乘也。即乘无乘体同于空)

  此五字是世明妃种子字。虽是佛化相同世间。谓天等也。遍一切所有明妃。随取其一。

  吽(无能胜种子三昧) 微(缚此地神种子字也) 枳(作三昧) 履(离相三昧) 相离(文殊使者计设尼也因发结端严妙得名) 你(定空) 履(施者也定相也。陀是施也。于无相中能满一切愿也)

  此邬波计设尼也(空定)弭履相如。前(此文殊使者。名质多也么是空是我。下罗是相。犹有相故有我。离相故无我。亦文殊师利定也)。

  系(喜行) 履相(文殊使者财慧也。即是能满一切愿皆令喜也。更有一使名阿迦沙尼。是呼召取物使者。经中少种子字未得。)

  右文殊五使也。每一使各有一奉教。同种子字同使者了。

  次除疑怪菩萨。

  诃娑难(行行离空。又大空。所谓法甘露也)

  总句是喜义(是欢喜踊跃义)。

  次一切无畏施。

  罗娑难(垢如上。犹此字义故有畏。若入阿字门能除一切畏也)

  总句是味也(以无上真实法味满一切愿)。

  次除一切恶趣。

  持懵(法界缚)娑难(如上总句是破碎义也。如人手执物击物令破)

  次愍惠(从哀愍一切得名)。

  微(缚。三昧伊声是定)诃(喜)娑(坚)难(如上总句。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欢悦至是处也。增长积聚义) 谄(大慈生菩萨种子也。此慈极大。无比。从此慈中生也。乘也是去来义离去来同大空也) 阎(此大悲缠菩萨种子字。由大悲故自缠其心。故得名此) 缢(除一切热恼菩萨也。能除三毒热恼是极三昧义也。邬亦极三昧义也) 污(此不思议慧菩萨也。以不思议慧除无慧也施也由自有故得慧与人) 滩(奢摩他。又大空宝生菩萨也。犹能生一切法宝故。得名) 衫(此宝手菩萨也。如如意殊在手能满一切人愿。此菩萨亦尔。故得名也 俨也。第五字是空又大空也) 噞(此持地也。犹如大地持万物佛地持众。生此菩萨亦尔也。以此字义持一切也) 髯(染字也。亦第五字又大空经本缺菩萨名。检前) 汔(颇是聚沫不坚义。了一切法自相如是同于大空。)

  此宝印手菩萨种子也。

  ?(坚固意菩萨也。空又空也即是坚意菩萨空内即息垢也) 邻(虚空慧也。如空无边无碍。是菩萨慧亦如是也) 含(虚空无垢也。此慧如空清净无垢。行因于空行成就已等同于空) 空(如如惠来 句者蝎底是去。谓去成正觉 至于如如如) 檗丹(清净慧也空垢) 地㘕(行慧心常以是慧利益众生) ?(安慧也。常住是慧以利众生故得名也)

  句云无怖畏也。安住是慧犹如金刚山定也。

  地(法界)室唎(二合)(止定无垢)唅(行空)没蓝(缚垢空)

  此四字诸奉教者。通同随取其一字用。

  吃沙(二合)(作止)拏(二点是恐怖令除战)啰(点是极战令彼怖是大胜也)阎(如如无垢达一切乘)剑(作与非作皆离。以何得离由体大空故也随取一种子字欠此多第三)

  右六字如上所说十佛刹尘数菩萨种子也。随用一字即得通用之耳。凡诸真言中。随取初中后字用为种子皆得也(观察取宗要之字耳)。

  次净居天真言。

  摩奴啰摩(意悦也。由受种种乐故)达摩三婆缚(法生也。此佛所化生。非关世天垢言从法生也)费婆缚(随有三种也三亦种子也)迦他那(说也。通上云随其有所说也。随彼法生以解之法为众生说法也)三种子三(亦种子坚与不坚皆离。体同于空极令空故重字)

  次罗刹真言。即用彼方言为真言也。

  吃㘕(心也)计[口*履](兼三字乃种子也)

  中有二迦二啰。即是能食一切业垢。二医字三昧也。重说者重净也。

  次荼吉尼真言 此是世间有造此法术者。亦自在咒术。能知人欲命终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尔者。人身中有黄。所谓人黄犹牛有黄也。若得食者。能得极大成就。一日周游四域。随意所为皆得。亦能种种治人。有嫌者以术治之。极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杀人。要依自计方术。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术取其心。虽取其心然有法术。要以余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终。至合死时方坏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于世人所说大极。属摩诃迦罗。所谓大黑神也。毗卢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过于彼无量示现。以灰涂身。在旷野中以术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无碍诸荼吉尼。而诃责之。犹汝常啖人故。我今亦当食汝。即吞啖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断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济。佛言听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时。诸大夜叉等知彼命尽。争来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为汝说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护勿令他畏得损。至命尽时听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真言。

  诃唎(二合)(诃定行唎垢)诃(行)

  除彼邪术之垢也。

  次药叉女真言 能啖世间能食诸业垢等恶。是夜叉义(乘)。

  药(如上)吃叉(二合)(言语断定)尾(施乘)你夜(二合)(乘)达(法界)[口*履](无垢定)

  句义云持夜叉明者心是。用彼方言作咒也。

  次毗舍遮真言(翻是。极苦楚义。此辈多是饿鬼也)。

  比(第一义定)旨(死)比旨(极第一义灭也)

  亦是随方言作之。

  次部多真言 此是夜叉之类也。

  喁(去空)缢(定)喁缢(极也)懵(我坚)散宁(空定也)

  次阿修罗真言。各各别为种子字。随取其一。

  啰(垢)吒(战)啰吒(重言也)持懵(二合)耽(法界无缚犹如虚空)没啰(二合)(如犹空)没啰(二合)(言语道断离诸垢也)

  句中有染欲瞋言。谓除彼多欲瞋故说也。

  次摩睺罗。亦种子字随取其中。

  [卄/(阿-可+辛)/木](来去)啰(垢也)蓝(相也谓生死)[卄/(阿-可+辛)/木](缚)啰(垢)蓝(相也)

  次紧那罗真言。

  诃(喜)佉(行)散(坚也所谓我报也)难(空又空上句也)微(缚定)诃散难(如上下句也)

  此句义。上句是欢喜。下句是与人欢喜义。由能除我执而坚而证大空。是故踊跃无量。既自得已亦能与人也。诸人真言。各是种子字也。

  壹(定)车(去。影像傍有阿声行也)钵(第一义)㘕(尘即大空)么(无我即大空)弩(空又空也伊声是空)么(空)曳迷(乘人定)莎诃(同上)

  右诸真言别相竟。

  次毗卢遮那说真言心者。以如上诸真言等。随一一中。则有根本真言心真言随心真言。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知数今总说诸真言之心。即此阿字是也。此是诸法本不生义。若离阿声则无余字。即是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处也。谓一切法门及菩萨等。皆从毗卢遮那自体自证之心。为欲饶益众生。以加持力而现是事。能实即体不生。同于阿字之法体也。此字于真言中最为上妙。是故真言行者。常当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真言住于阿字。犹住此故诵之即生也。右普通真言藏品竟。此中真言通一切处用。下诸法中各是别行也。

  世间成就品第五

  第三经云。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手秘密主言。谛听谛听者。前已问佛。?腾前答之。故无问自说也。如真言教法。成就彼果者。谓真言行人如于法教。依于正教而修法行。此行善成得悉地果。佛意言。若有众生欲得成就如上大果者。先当依此品次第而修行之。即是最初发足处也。当字字相应。句句亦如是。作心想念诵。善住一洛叉。初字菩提心者。如上一一字各有字义。从此字入实相门。即真言字也。又此诸字合而成句。则有句义。此句正诠实相之体也。是故持真言行者。必令字字相应句句相应也。或住心种子之字。或想真言令成轮像。或如鬘形或如系珠。明净无垢。循环相续无有间断。如是令现前明了已。想此真言轮。明白如淳净乳。次第流注无有断绝。从口中而入。从上向下遍洒下品。头尾相接牵入此中。身心流布灌身分。以此因缘。能令行者身心诸障悉得清净。所谓一洛叉者此是隐语。梵音别意。即是一见义也。令心住此境一缘不乱。字字相应句句亦相应。想此一一字。明白净彻如净明珠。一一字皆又明了。遍有光鬘次第不断。而注其心如甘露灌洒。如是一缘之时。假使有种种障起。或作大可畏像。诸散心人见者狂乱。或作大声。假使山王亦可破碎。有如是事时。行者住真踊健菩提之心。一缘不动无有取舍。故名住于一见。若不如是者。虽经百年诵满千万落叉。犹不得成就。何况一落叉耶。复次此字者。即是菩提心。由一一字即是入实相门。皆得法界之体。所云字者。梵云阿刹蓝。阿是不坏义即是净菩提心也。如此行门为净菩提心故。若不除垢。本尊三昧无由现前。故行者令一一字。与净菩提心相应也。第二名为声。句想为本尊。而于自处作者。又当观想字字句句真言之声。如前次第相续轮环不断。一一声相明了。如铃铎风梵之音次第不断。而入其身遍。其体内。以此因缘。能令身心扫除垢浊。如火起时诸尘悉净。亦当心一境善住不乱。假使有种种境界。亦如前说也。又句中义者即是本尊之体。先想本尊明了。次即自观己身同于本尊。令内外明了也。字真言观即是真言身。声真言观即是真言主。句义观即是真言之体。即真言心也。句是义趣所归趣处也。即本尊心也。身语意净三事清净平等。犹如内有明眼外观净境。又无暗障。三事等故明了现前。以此三事等故。身口意皆住一见。众缘具故则有成就之乐也。此三事等明见本尊。故当于自处作也。又即自观其身亦同本尊。以三事等故名世间成就。尔时本尊及诸菩萨等。随想而现随念而至随问而答。然后入修学出世真言之行。不如此者。徒捐其功无有益也。第三句当知。即诸佛胜句。行者观住彼。极圆净月轮。于中谛诚想。诸字如次第者。次当观佛即观本尊。随彼所欲为事。各有像类法门。如色即有白黄赤等。坐起身印之形。随所欲作事而极观之。如欲寂心息灾。即观息灾之像。既得成就明了无碍。又想月轮圆明清净。观字轮在此轮明净心中。如前成就。此即净菩提心义也。由三业平等清净。能见诸佛相。净菩提心与念佛三昧相应。明了无碍。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也。云于中谛诚想者谓观圆明本尊及字。谛了分明无有隐昧。名谛了分明也。云中置字句等。而想净其命即。是如上先观字观声观本尊(或去句更问)然后观佛。佛即本尊也。随彼所有缘者而观之。皆是佛普门之身。故无异相。同名佛也。先作是三种观。都合方成种子。以为子故必当得果。次观本尊为欲成果也。如人有种子者种之良田。方便将养为成果。故云是成种子。已为成一切智智之果故。观佛也。行者初观之时忽暂与相应。犹如电光暂得见道。尔时不应生着。所以然者。如西方有一阿阇梨弟子。作此观时忽暂相应。心生贡高而向余同学说之。彼即谓之若见法者即是成果。夫真言果者。即具一切种慧。我昨造得偈颂汝能知乎。若汝于此近事犹不能达。当知诸佛境界未可通达也。所以说此事者。若人见字明了之时。由与法相应故。必当身心有异。先来愚钝乃得总持。随闻一句通达无量义趣。说不穷尽。况为我慢等过所动。而生高慢取着心耶。是故行者。当离如是法爱勿令自退也。又行者观本尊时初忽见。随灭不应爱味取着或生忧悔。但当一心行之久自谛了分明。若见尊时诸有所想自然成就。圆光月轮及字等。随念而现洞然明彻。若见字者字外皆有光炎。犹明火焰明净无比。或作字轮如前所说。亦于轮上具有光明随心成就。乃至观此圆明。欲小便小欲大便大。乃至周遍十方佛刹皆悉周遍。或欲睹见十方诸佛无量无数色像言语所演秘藏见神通事。皆得明见。譬如善巧金师得好真金。百练清净柔软无垢。随意所为随心而成一切无碍。此名持诵之果。又所谓出入息者。如世人息。入身复出出已复入。无有断绝间隙。此入观见字轮圆明亦复如是。从本尊心念念流入其身。犹如入息。复从自许身心之中念念流出。入于本尊之心。念念心无间犹如出息。如是念念周环无穷。即是真言行人之出入息也。如是出入息流注身心。净诸垢秽渐得诸根清净。又随事而观字轮种子之色。如息灾白降伏青黑等类。可以类知。如是作是亦能随心成办诸事也。又经中所云。命者所谓风也。风者想也想者念也。如是命根出入息之想虽复净妙。犹是想风所成。亦当净之。所云彼等净除已。作先持诵法者所云阿字者。以一切种子皆从阿字而生。若观种子相即不观阿。若并观者即有二相。是故但观阿字为一切种子。以一切法不出阿字门故。斯谓先观种子别相。次至此中。一一须入阿字门。若入阿字门。即见本不生理体也。如是见已即三业皆通。以身通故。普见色身随类普见所喜见身。以语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刹。亦能普应一切众生语言差别。以心通故。乃至一切众生心所动作心。所戏论无不明了知之。亦能知诸如来秘密之事。即是究竟六根清净成种智也。修真言行者。先承事一月念诵。谓一月之中。先当作如此如上观之。又秘释者一岁十二月而成。还复本际得其元本。亦如菩萨十二地。即十住等妙之觉。犹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一一句字或本尊等。随一一谛了成就无有障垢。故云一一句相应也。行者前方便者。如是观行之时。若以一花献佛。至心回向。愿令此通达一一句中解也。并下文花遍十方一切刹土普作佛事。尔时应念即成。乃至香食等事。一一如是广说。设天大旱或有种种灾患。尔时行人一花供养。愿令此旱得除降注大雨。或愿诸患自息无不应时成就。复以此一一功德回向菩提。普施一切众生。如此菩提大愿亦当成就。何况余事也。前云一月者即是心与一境相应也。一一句通达者。谓前观字轮观声轮及本尊种子。一一明了现前无有错谬。名通达一一句也。先观佛得成即见圆明随一得成余即成就谓观本尊明了之时。圆明字轮等相自然成就。此月即是月喻三昧。法性清凉乃能普现众生心水之中。非如世间月也。但借心为喻耳。但随一成余者自成。然所以具说者。至下文各有用处故。须具明观月法用也。诸佛大名称。说此先受持者。即是最初成就种子也。次当随所有。奉涂香花等者。谓能以一花普遍法界。乃至愿力因缘。能除众生种种苦恼。如普门常所说。岂是一花而能成就如是力愿耶。为成正觉故。回向自菩提者。当知即是自心菩提种子。明净显现自在之力用也。次云此中释两字深义。如是于两月。真言当无畏者。即是及于悉地义。今此是大用耳。第二月也。第一月谓成种子故。第二月谓成位故。次满此月已。若成世行者入持诵者。若成世间说者。即是初一月持诵。次一月于世间法中而得成就。谓种种药物以法成之。能得闻持一闻不忘。乃至力通明行皆得善成。于大空而得自在。若出世义说。即是随其成就之时。能满一切所愿。所谓山峰牛栏者。观义。作成就时如于山。即与中道山相应。一一事皆与理相应也。谓不动名山。即是大菩提心。在此菩提心最究极之地故名山峰。如人登山下观万物莫不明了。此法性山亦尔。下观法界圆照无碍也。牛栏者牛是五净所生。能却秽除障成就清净之事。以牛净所养故。细草丰茂自然滋长。此菩提心牛栏亦尔。能防妄想分别之过净诸心地。以大悲水洒之平等地。所生功德任运成长也。两河义上已说之。两河者谓流注不绝。是生死流又心心寂灭趣于法性大海。是出世流。于此中间。是中道妙住之境。堪造妙成就也。言四道中者。谓四圣谛道中也。一室者。谓除诸境分别在于如如之行。以此为室也。大天室者。所谓涅槃之室。以此成办菩提自在力也。若不入如是大天之室。云何能成自在力耶。曼荼罗义如上说之。四角为作金刚三股之象。周匝相接名金刚宫。若作秘说者此是大智莫能坏者。以彼金刚妙智。结金刚界护菩提心故。所作皆办也。作护谓以降伏三世明及不动明。而护诸事。若理说者。此降伏三世不动明王。即是大菩提心。堪能守护一切众生令彼善根自在成就也。药物力成者。谓空青苏油牛黄等。随事成办。如余处说之。理说者即是身口意成就。所谓三业无尽庄严之藏奋迅示现。成就法界众生也。佛法法尔。先以事中成就。然后用净慧大空而观察之。即是出世成就也。药及与心成就之时。有上中下相。日出为上夜半为中初夜为下。于此时中有相。当知随事即知是上中下成也。初夜是初入未证之义。半夜是菩提心义。谓从此以从背暗向明。然犹未即是大明也。至日出是成相。犹如大日普照世间也。于此时中。或有?声。或种种鼓声。或大地动。或闻妙音声种种妙相。人所乐闻悦可其意。或在空中或在坛中。若有是相。当知即是世悉地成也。若理说者。一一法合之处得果。谓三乘之果。或转法轮得大势。乃至长寿寿量无数。胜进游于虚空净眼明照。净了无碍净心遍智耳。已上成就世间品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悉地出现品第六

  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者。观察大众非无因缘。先以佛心。而观察彼众生种相体性。堪受何法应何种而得利益。如是观已。当知于彼彼法门而得悟入故。为欲说此故先观机也。三世无量决定智门。谓于一念三世之中。无量无碍智门。佛以种种方便说斯妙法。一切众生各随所应智门而得决定。其门无量故言无量门也。佛观大众会。为说此普门法界趣入之门。欲令各随本缘而得决定故。名决定智门也。法句者。谓先触事从事能生于理。故名为句。即是句偈依。世句偈法以名字说。满足者入此法门能生法门。能生法界无相如来自证秘密之法。将欲以如是法满足一切众生。令无空过故也。此句即是偈也。未及会句。后当以义作句偈也。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者。谓一切智智之心等空。无垢无量无碍。无有分别。即是诸佛大空现证之法。无自性者。谓此空无垢清净法界。亦复无有自性不可执取也。以如是即彼大空。无为亦无自性故。能生一切智智。即是巧智。智之异名也。若非巧智。岂能随一切众生种种心行。见其所乐见身。说其所宜闻法。称其得解之机。皆悉不虚而入一切平等法界。即是巧中之极巧也。以平等空亦无自性。有相生灭亦复无性故。于法自在能生巧智。普与一切众生之愿。不可思议度量也。由本自性常空故。缘起甚深难可见者。此不可得空之自性。即是第一常住法佛之身。以离空非空等八颠倒相。是即甚深从缘起法。无为无作而能不动法界普应众生。机应相关如月现清水。如是缘起法不可思议也(空之自性常有不是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故谓空本性如是也)于长恒时殊胜进。随念施与无上果者。恒谓常修如是法行。乃至大空亦不可得。无自性故犹如大空。而能生起万行。此甚深平等法界之行。行者若能常如是行。即能随众生所思愿而满足之。乃至无上大愿亦能与彼也。譬如一切趣宫室。皆依虚空无著行者。此恐人不信解更引譬譬之。如一切世间。皆依于空而得安住。而此大空更无所依。不作是念。一切世间由我而生依我而住。此世间亦于处空不念恩德。而求报之不作是念。此空力故令我得如是安稳。何以故不见虚空有造作之行。故不念报也。故次会云。此清净法亦如是。三有无余清净生者。合云如上所说之行。亦同于空。除三有之障令无有余。能生清净之法。所称法性清净妙身之生也。次云。昔胜生严修此故。得有一切如来行者。更引古为证。胜生谓先生也。先生谓先觉是法者。若觉此法即无尽庄严。无尽庄严定慧神力妙严之藏。谓过去菩萨名为胜生严。此即佛子也。即是先修行者。如言先生也。梵云避部。是不久满足诸财宝。谓法财也。即此德以严身也。此先觉者。即曾得如是法。一切诸佛亦皆得此法也。次云。非他句有难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者。次意云。若离此更于余法句中。能成如是不思议法界之果。无有是处。假使于中求之。亦无得理。如水中求油无有是处。若人能得此自证非他。不由他悟之法。即能照明世间如日照之。亦如佛出世时。普为一切无明世间而作大明也。说极清净修行法。深广无尽离分别者。佛说此极清净无分别离分别甚深自证之法。此法深广。不可思议不可破坏。无有穷尽。即是叹法德之意也。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说此伽陀已。观察金刚手等一切大众。告执金刚言。善男子。各各当现法界神力。神力亦是动用神变也。此神变是广义。从一得多也。悉地流出句。若众生见如是法。发欢喜踊跃得乐受住者。佛观大众非无因缘。为欲令彼各各说。从不思议法界自在神通之力。流出悉地之句也。此流出名为门。是梵音多含。今此中意明流出也。谓从自证法界佛心。而流出无量巧智之门。即是如前一一菩萨金刚各是如来内证之德。从此现法门。门有传法摄众生者。引彼一类从此门入。而到一切智智之地。佛意令彼各说入实相门。若有众生种。彼根性者。当生喜悦发起善根。即从此门成胜进行。住于如来安乐之行也。时诸执金刚。为毗卢遮那世尊作礼。如是法主依所教敕者。依佛所命不敢有违。然如来是法主。若于法主前各各异说。则非所应。是请佛自说令一切闻也。何以故。世尊于世尊前。自说如是随所通达法。非是所宜。此是回文也。时诸金刚复请佛言。惟愿世尊哀愍我等。示现悉地流出句。何以故。于尊者薄伽梵前。而自宣示所通达法。非是所宜者。此意云何。如来法王尊胜无上。以于此法中现前通达。究了明见无有余故。我等由佛恩力各从一门。随自心量而得通达。若于如是大法主前而自称说。则非所应。此是惭愧谦退之意也。如是陈意。愿佛自说也。何以故。为未来世众生。当遇是法得大利益。开佛知见速得成办如来安乐行故。如是说已。如来告金刚手等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如来所说法毗奈耶中称赞一切。所谓有羞。若有羞善男子善女人。见如是法速生二事。谓不作所不应作。众所称赞者。佛赞意言。此诸善士。虽于所入法门得善通达。以仰敬如来生惭愧故。不敢陈说。当知即是善士之相。故言善哉善哉也。次即因其所行而引接之。故言如来所说法律之中。唯常称叹一法。所谓羞耻也。西方梵音与惭愧异名。更相释云何惭愧。谓具羞耻。若人具羞耻之心。即是有惭愧也。如来常称叹此一法。若人能有羞耻者。则成就秘密之行。当知即是发迹之处。故因有羞耻故。得具二法。一者所不应作事业皆悉不作。云何不应作耶。如世间人。各当观察自种性中不应作事即不敢作。世间名为有羞耻人。今此善男子亦尔。于如来种性之中而自观察。知此法中一切恶业。皆当不作。即一也。由不作恶故。则为如来之所称叹。非但如来。亦为十方诸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众及凡圣大众。常所称叹传宣说。此即是不作众恶之果报也。又众所称叹。即是俱行一切善义。由具一切善故。为大众称叹也。复有二事。所谓未至令至者。谓未至者令至得到一切智智之妙宝洲所。由有羞耻故能行二法。由前二得则能至所至处。昔所未悟而今得悟。昔所未闻而今得闻故。是一也。二者由得至所未至故。即是生于如来种性之中也。与一切佛菩萨共同一处。常不舍离微妙胜进。即其二也。复有二事。谓住尸罗者。所谓除热得清凉是尸罗义。如其热者思清凉池凉室。善得入者即离热恼众患。又如热病之人得除热毒病。即身心清凉善得安乐。义同清凉义也。菩萨之人性戒成就。不由制戒任运而有。譬如大海其性自尔不宿死尸。非有人物令彼如此。非同声闻戒也。第二法者。由具戒故常得生于人天中。此谓未得法身地者。世世生处常在人中天上。得离障见佛闻法。此即大利也。善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宣说真言成就流出相应句者。此善哉中有二仁者义。谓佛叹彼贤善之德。而或告之令善听也。流出者如佛出光。先有出处。谓面门豪相顶髻等处。出作佛事已周竟已。而复还入。此流出真言亦如是。当知从真言中流出也。谓流出悉地之果。此真言本从如来自证之德。于佛心地而出现。作无量法门大作佛事。作佛事已。令彼应度众生。即从此门入佛法界。故名流出也。故次言此所流出相应句。真言门修菩提诸菩萨。速于是中当得真言悉地之果者。此中果者。谓得不思议一切智智之果也。次之初首。若行者见漫荼罗。尊所印可成就真语者。自此以下更明次第供养法。先得见漫荼罗。非但得见而已。须为师加法引入如前所说。非但得入而已次第修行。随法修行故。得阿阇梨印可传法。得印可灌顶故。次云真言成就也。复次世间持诵品中先观圆明中。有环绕真言字轮(头尾)念诵时从初字。于口中入流入身中。犹如入息周遍身分。此是如来自在神力之所加持。如是念者。能除众生一切业垢也。如是遍身已还从口出入尊足下。遍至本处。如是一一字流入之时。以次字即相续不断次第连环也。若初学人。恐心散乱不能如是成者。当只观种子字。如前作之。乃至心串习已渐加字也。移此一段入前品中。如前说。见漫荼罗又得入已。作诸法事乃至灌顶。既得受法如法修行。善解真言中次第法用。明了无碍。堪能传法得师印可。经言尊者即是师也。又能发菩提心者。所谓为求如来自在之业。普门利益一切众生故。而行此行。非为余事。深信慈悲无有悭吝者。谓于甚深广大不思议法。决定正信无有疑心也。又于财法心无悭吝。以大慈悲心哀愍一切。常作利他之行不求自利也。住于调伏者。谓自调六情诸根。此即性戒也。能善分别从缘所生法者。譬如明镜。现对众色明了现前。如是等法。非由镜中先有。非由色从外来。当知二法和合亦不能生。而于是中宛然明了。不可执取不可求得。而亦非有非无。但从众缘和合故有可见。如是一切法当知亦尔。乃至十喻皆能通达。如是观已。于真言悉地之果。亦如是观之。此悉地相。由自持诵者及本尊真言和合因缘。则有一切不思议事。法界镜像不可取着。而种种成就也。受持禁戒者。即是持明之具戒。于中一一法则皆善受持。以是因缘不犯三昧耶法。得悉地成就也。善住众学者。即是真言门上中下法成就之相。一一所应学事皆善通达。即是善住上中下法之中也。具巧方便者。即是体解如来善权之用。如修真言行时。或于出家二乘法戒有所违犯。不应生如是迷执。我由此事故毁犯是戒。当知去恶趣。心怀恶作而妨正修。何以故如来所有方便。唯为如是大事因缘。若令为不持方便诸乘清净戒故。而妨真言圆满之行。无此理也。是故行者设有犯时。当生是念。我今志求无上大乘。普利一切有情故。事不兼遂故。于是中有所违犯。若我逮得成就果已。当应悔过。以此善心非是犯戒因缘故。不名犯戒也。勇猛者义如前师弟子中说。知时非时者。真言门中一一次第法用。不得回前着后回后着前。应先作者先作。应后作者亦如是。即名为时。乃至饮食睡眠种种诸行。各有时非时相。如真言行者。若昼复睡眠通夜不寝。如是等事亦非三昧耶。非合时也。好行惠舍者真言行菩萨常以财法施。摄取众生令入佛道。若不能如是随力作者。即犯持明戒也。心无怖畏者。若在众中。有诸异解异见众生。或断疑或试问深浅故有所咨问。尔时安住于法。以无畏心无取着心。随问为说令得入于正见之中。心不怯弱也。勤修真言行法者。于修行门。终不中断无有停滞。若在中路悠废。即非精进之相。当得者不得。已得者退失。即令于道有碍。是故行者一心精进如救头燃。以精进不放逸故。乃至能于此生得佛知见。何况诸余助道之法。不尔犯三昧耶法。通达真言实义者。知上中下成就中甚深意趣。一一字中男女声等。从所入门乃至成佛。于中通塞之相善分别知。所以尔者。此诸真言即是如来自证之德。以此庄严法身。令诸众生。各从有缘之门见实相故。若入一字之时。即具无量门功德。无二无别也。常乐坐禅乐作成就者。于真言门中。心住一境而不散乱。如观字观声本尊种子。随于一事心不外缘。即能得大成就。若心在散乱。设经无量劫中欲求成就。尚不可得。何况一生现得法利耶。次说真言成就之相。或有疑言。诸法实相无为法中。亦云何有如是种种事相耶。今欲悟彼故。答言此事实有不应生疑也。且取世事为譬喻。又秘密主譬如欲界有自在悦满意明。乃至一切欲处天子。如大乘中说。欲界有卅六处。谓寒热地狱各八共成十六也。又四大洲。此四洲又各有二随州(合十二州并前廿八)及六天并傍生鬼(合三十六)此自在天主以此悦满意明力故。现种种杂色欲乐之具。能于一时满此卅六处。又云于此迷醉出众妙杂类。乃至而亦自受用之者。所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现内外有情无情之境。如现食味音乐等。一一可得现前受用。若见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娱。各随彼心之所欲。为遇极妙五欲境故。心皆迷醉也。何况如来真言。而不能普见色身作佛事耶。又善男子。如摩醯首罗天王有一明。名曰胜意生明。以此真言力故。能于一时作大变化。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现为一一众生。现所爱乐诸利益事。随彼受用皆实不虚。又化净居天身及彼微妙受用之事。如经所说。何况如来真言力耶。且置是事。如世幻者尚能以其真言。云现种种园果及乘人畜等。又如阿修罗自有真言。能化其身同于帝释。坐于三十三天善法堂上。令一切天皆生疑怪。又如世人有真言。能摄诸毒及寒热众患。又有?怛哩天自有真言。能为一切人作大疾疫。乃至世间现有人。以真言故。变火为冷变冰令热。何况如来自在神力所加持真言。而不普周法界大作佛事耶。是故当生信心。信此威德力用真实不虚也。彼持诵者未得悉地以来。当疑心定有此事为定无耶。如此不思议果。若以心量为分别之。终无得理。为除此疑说前喻。然此真言威力。不从真言中出。不在持诵者处。亦不入彼所加持者身口。推求性相了不可得。而能作一切事随应曲成此即甚深缘起。法性从众缘有。如彼水月镜像。不可思议缘起也。善男子真言加持力故。法尔而生无所过越。以三昧不越故者。所谓真言悉地本来成就。何以故。如来现证如是不思议法。所谓阿字自体。从本已来具足无量自在力不思议力。此悉地体常住不变。但由行人不自了知故。不得如是之果。今以此行净其身口意业若能与法相应。即自成就。诸法自尔终不虚也。此不思议果。众缘会时自当生起。如大海潮终不失时。又此真言。自无始无终。若有始终则有穷尽。则是无常败坏之法。云何名为如来自在力耶。以此法体出过三世常在三世。是故于三时中所作佛事。自然常不休废不失期限。如大海水若白月正圆。自然鼓涌无有失期也。甚深不思议缘生理者。若真言本体先不成就。则不能随感而应不失期限。若真言虽有是力。而行人心行未与相应。则亦不能令彼加持显现。然缘会自成。故知不从彼来不从此去。亦非二处。无性而能缘会。亦成悉地果。亦非自然有之。当知即是甚深法界不思议果。从缘而起常自无性不可思议。若行人修行不断。必是极果合于至理。如是至理。不可以思量分别而能了知。是举前喻劝信也。是故善男子。随顺通达不思议法性。常不断绝真言道者。此真言不思议果。既非分别能知。亦非随力分。有着行处小对治行而能取证。是故唯信力坚固者。乃能入之。故先举喻。次更明至理。劝令依于此门。观不思议缘生至理。常求通达如是不思议法性。随顺此理。而修真言之行无令间断。自然成佛也。此真言道。即是不可思议法生处。由不思议因故。得不思议果也。尔时世尊复住三世无碍力依。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庄严清净藏三昧力者。依三世无碍力。依佛不思议力。此有二种依也。此三昧是不思议三世无障碍加持力用所依止处。依此法体。能成如来不思议业。所谓普遍十方三世。普门利益一切众生。皆令毕竟住于一初智智之地。此如来不思议依自证之法。无量定智诸力。以自庄严清净者。即是真言体也。此是如来众德之藏。无尽庄严无有缺减。具足成就相也。即时世尊从三摩钵底中。出无尽界无尽语表。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也。谓从阿字出三字成四字此四合为一而遍布一切处也。声门字出亦遍一切也。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者。佛住三昧之时生此表业。表者标也。此声能遍一切。所谓诸佛之所印成。印者即是标表义也。即是如来语表也。谓从如来信解之力(序分已解)声闻者所出声处名为门。此声闻即是阿等四字也。以从此阿字而出声故名门也。此阿字即是佛口。即是佛心。即是说者。即是闻者。法界依力无等之力。而生平碍语表出无量声。即是如来普门导利之语业作用也。从如来心出此平等妙音分为四处。如从无热大池生四大河流注无竭。此真言依处亦如是。以一妙音能表无尽法界。展转相生无有穷已。此四处者。谓四字四德四色四与愿也。从法佛心四德开敷。此中以事表内证之理。则四字不同四色用异。所与愿等亦复不同也。此之四德普遍虚空界。如虚空无量无分别。离中边故无有穷尽。此真言示现亦复如是也。次明佛心中分四处也。真言初云归命一切如来。次句种种门者。微湿缚是种种义亦是巧义。目契弊是门义。即是普门示现种种妙智业巧度门也。萨缚他是一切也。非但身口致礼而已。乃至三业遍皆归命。如身表中内外身一一支分。皆遍礼一切如来也。次真言体。阿(上)阿(上引)暗恶。此四字义已说之。从是普遍等正觉(回文也)心从是普遍。即时一切法界诸声门。从正等觉幖帜之音者。则从是真言四德。普遍一切如来之心。如从一字而生二字。二字生四字。四字生八。八生十六。如是展转无穷。然最初字即同第二字。第二字亦即同第三。平等无差别也。此四字是此一部经中正宗体也。一切秘藏皆从此生。即是毗卢遮那佛心也。此标表音声互出声者。如上从一出四。从四出无量字及声周遍法界。一一字声皆互出声。此一字声中。出余一切字声。余字亦尔。此即是佛之标表用。此不思议声互相通达。表一切如来自他无量德也。于一音声中。各出无量种种音声句义。故云而互出声。诸菩萨见闻是已得未曾有。故云希有也。开敷眼者。心在定时其目不开不闭。今见是事怪未曾有。故开敷其目。今私谓如莲未开因日光故开敷。此菩萨心目亦尔。因佛加持示现故开也。发美妙言音。一切智离热者前而说颂曰。谓于一切智智离热恼者前。而称叹也。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者。叹此真言之行甚为奇特。乃能从如来心而现四德。从此各出无量不思议秘妙之音周于法界。一一声又互出一切声无二无别。而有差别用成佛事。即表如来妙严之藏秘密法身。具有无量功德庄严也。故云能具广大智句。此智无边际。犹如大虚普含万像。故云广也。故此广智。即是无等智无比智。由此智句能令成佛。若此普遍者。所谓以此真言普遍一切世界。即此阿字门也。成佛二足尊。于真言字中。以此妙音普遍世界。能令闻者必定于无上菩提。故云成佛两足尊也。是故勤精进。于诸佛语心。常作无间修。净心离于我者。有二勤。上勤是精进不间。下勤是常修不间也。梵音别故谓于此一切如来所说真言之心。即是如上四字劝诸众生。当于如是所说真言之心。应勤心修学句令无间断。常当以此而净其心。净谓净于内外一切妄业诸障也。离我者谓离人法二我故也。当知此心即是佛心。佛心者即是真言心也。尔时薄伽梵。复说此法句。于正等觉心。而作成就者。前品已说世间成就。送于行人令至出世成就。是以于此中。说用佛心作出世成就之业也。佛心谓如上真言四字。随取一字作之。皆得也。作此成果当得出世之果。正等觉心即真言心也。欲作此成就者。当先择处。园苑谓人所种殖栽接园苑之处。若不种自成。即是广野非苑也。寺者毗诃罗。此方译为住处。窟是山间自然石窟。或是人功所穿作之。或复行人心所乐处。亦得于中修道也。若就秘说者。园苑谓大菩提心。此处宽广无所不有。依此修道最为第一上处也。住谓四梵住。或云是大悲。以一切菩萨常乐住此中故。窟谓幽邃清闲之处。即是甚深禅定之窟。师子兽王亦住其中也。或意所乐处。即是于诸法门随便宜时。随一一门系念而行。谓六度等如般若所说。于中随自意修也。观彼菩提心。乃至初安住。不生疑虑意者。谓即以心而观自己菩提心此是出世成就之正行。作住于此无有异缘。即是三昧。于此观中常自觉故。一切疑网渐当净除。乃至到于不疑之处诸疑不生。即是真住菩提心也。当时有种种相貌等。勿生疑虑。即渐见真实如也。然此中行时。略有二地。一者谓非三摩呬多地。亦是三摩呬多地(译为等引也)于未成就时。要当先有成就之相。乃至欲成就时。亦有欲成就相。此皆是非三摩呬多地也。谓初得世间成就时。所加药物等皆有不思议力用。乃至能游佛刹。是未成就之相。犹得此现验不思议事故。心得决定信。更增胜得入等引地也。行者初修出世间观方便时。先观本尊。依画像善观已。初时闭目而得明了。其后渐开眼亦见。显现明了无有隐昧。此是未等引。若以得如是事故。其心倍生信乐。由此信故其心清净。渐当不取着等心无二。此无二亦除。无有中边差别之见。除诸心缘万法平等。尔时名等至相也。以众相现时虽未成就。然由此故能得渐成故。云彼为未等引地也(私谓如世间未到地定也)随取彼一心。以心置于心。证于极净句。无垢安不动。不分别如镜。现前甚微细。若彼常观察。修习而相应。乃至本所尊。自身像皆现者。初观本尊得明了现已。于四字中随取其一。置本尊心上。此是经中云与心相应也。谓以此佛心之字。安本尊心上(取心谓取佛心字也置佛心上名与心也)随取一真言。心于本尊心上。而想置心真言。或自身为本尊。而置心字于心上。故云以心置心等也。如是观时。作极净无垢之观。以一切心本尊常尔故。如是观净之时。以不外缘安住不动。不分别一切法相。而不生妄想。尔时与观佛三昧等相应。譬如净眼之人面对明镜。此中镜者。即是观本尊心上圆明清净无垢。所谓极微者。谓初观种子字时极令细小。以是心种子故也。先既观见本尊像已。于本尊心上观此明净镜。镜中有此字。一心观此字。即于此中得见本尊真实之相。亦自于圆中自见其身。此犹是未等引相也。如是唯住一境。不为垢障所动。常如是修习故。自影像现时。心上亦有圆明及字。初观之时。随见一字三事自然现也。后时心中圆明上见本尊。本尊圆明上复见自身。如是互相照见无有障碍。名影像成就。此亦是非等引地也。次第二正觉句者。初观本尊今但观佛。所以尔者。一切尊形皆是见法身门故。于镜漫拏罗。大莲华王座。深邃住三昧者又此镜中如有窟像。观此窟甚深中有如来。在此窟中深邃而坐之也。总持发髻冠。无量光围绕。离妄执分别。本寂如虚空。于彼中思惟。作摄意念诵。一月修等引。持满一落叉。于中作如是观。是名真见佛也。如是见时。彼佛心上作字。真言字一心诵之。此是一向摄意。在于一境更无一外缘。心心念诵不令人闻。然于定中自然有声流出。如流水不断也。所云落叉者此译为见。谓心住一缘明了现前也。若就世语则是十万遍耳。一月诵者。一月是等引圆满入于初地。于秘藏中。初地是第一月也。此是等引之地。前云三句。菩提心为种子。大悲为根。方便为后。此中具说行法也。第二句观佛在于心镜深窟中。乃至自形作本尊。先观本尊心上圆明净镜。镜中有窟状中有本尊。即是真见佛也。见佛已。此佛心上复有圆明圆净。初观此极净心镜甚微少。后渐大也。对面宛然故云现前也。净无比中有种子字。一心正观此种子字。即是诵彼字也。从此得见其心。又见己身。如本尊体相在佛心中。若观自心上圆明。亦是如来本尊在中。如是展转相现不相妨碍。本尊清净离诸分别。剂此名见。菩提之心为初成佛种子也。此亦名为一见一境。故名一落叉。此是出世行中先承事法。如此成者是入信地也(更问菩提心行相)次云摄意者。从一至一十。亦如是一若至一百一千一万等。亦皆是一。以遍多时故。至多时能自见也。梵音即云三摩呬多是等引义。亦名摄心一境之义。即一心义也。次于第二月奉涂香花等。而以作饶益。种种众生类。又复于他月。舍弃诸利养者。如前世间行中。亦有涂香等供养。此中复说者。意与前殊异也。此中已得等引。其以清净调柔。随事能成。随奉一香。即能如实遍满法界。普遍一切众生界作种种利益。随事皆成。如花严回向中广说其相。如香花者。随有一切所作。亦复如是。无不成就大作佛事也。又他月者此中有两月行。即到初地(更问)弃舍诸利养者。以文解之即是舍于八法违顺之事。为妨道故。若作秘意。是此菩萨大种善根。此报无尽不现。得无量法门功德之宝。不应于中而生取着。若生取着利养。则不速入于正位。故须舍此利养也。彼时行者复更如理思惟。即是菩提心而发悲愿。理摄而起故。言如理思惟也。此中思惟意者。谓我当谓如是应理思惟而得自在。时彼于瑜伽。思惟而自在。愿一切无障。安乐诸群生。即是发决定悲愿。云何众生同有如是觉性。而不自了受大苦恼耶。即生大勇猛心。要当以无数方便而成就之。必定皆令到一切智地。除彼一切垢障使无有余也。乐欲成如来。所称赞圆果者。谓如来无量知见。究竟成就巧度妙权。若不得此。云何能以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如是诸佛所称叹。彼妙方便我当速成。满足一切。有情众希愿。应理无障盖。而生是攀缘。如是无有障碍。以如是攀缘而念诵也。以我功德。拔一切苦等者。以大悲心。满一切众生之所希愿。拔彼大苦而与现乐。亦能成就。何以故。行者自心无垢障故。即有大势力能。又为众生随分除障。由彼我无障因缘。即能随事成就也。此即普贤行愿也。此相云何。谓生如是大悲之愿也。傍生相啖食。所有苦永除。常令诸鬼界。饮食皆充满。地狱中受苦。种种诸楚毒。当愿速除灭。以我功德故者。以我所生无量胜福。他月舍利养。谓第三月。于内外无所贪着。名舍利养。然外事从不求不受施也。舍此利养而不舍众生。由真言行故皆得成就也。及余无量门。数数心思惟。发广大悲愍。三种加持句。想念于一切。心持诵真言者。此等悲愿亦有无量种。不可初一月二月持诵。亦谓如是发愿。但初二月以信解心作。然未能成。第三月所愿皆成。故回向自他也。真言行者若得意时。随事而作如是。频以大悲之水而洗其心。渐令此菩提心有大势。迄至第十一地以来。渐渐力用增长。皆由此圆满也。初一月菩提心。次月观佛形像名正觉句。第三住真言离一切相。名三月亦名三落叉。又广大加持。谓如来加持神力。由三句得成。今欲行如来事故。思想念此三句也。故经云。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者。此三句和合。而广大加持力生。如是念已。应诵念此句。此是一切真言心也。取三句功德。随取花等以心念加之。如花即以花真言。香以香真言加之。乃至一切处。拔苦与乐献佛等皆成也。若不用本真言加之。用后明妃亦成我功德力于众生界。周遍如来加持力等法界也。诸念求义利。皆悉饶益之。彼一切如理。所念皆成就也。由住理故。随所系念而成也。乃至除苦苦即除等。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如此作者。当知广应理故。言当得如理也。与虚空等力虚空藏明妃真言。相接次也。尔时如来。复说虚空等力虚空藏转明妃真言曰者。如虚空不可破坏一切无能胜者。故名虚空等力。又藏者。如人有大宝藏施所欲者。自在取之不受贫乏。如来虚空之藏亦复如是。一切利乐众生事。皆从中出无量法宝。自在受用而无穷竭相。名虚空藏也。转顺明者。转顺能生之义。此藏能生一切佛事也。如前所发悲愿。谓如以一花供养时运心。遍一切佛及凡圣。皆供养已。即回向一切智智。语诸受我施者。愿以此力令我得如上愿。如是愿讫。以此真言加之无不成也。初敬礼一切如来等。

  微湿嚩(二合)目吃弊(毗也反巧门等亦是种种门等也)萨嚩他(一切也)欠(平声空也通上言一切智空也此是种子字也)邬特揭(二合)底(生也)萨泮(二合)啰醯门(普遍也)伽伽那剑(虚空也)

  此是虚空藏虚空等力之义。等一切法空中而生此物。普遍一切虚空也。持此三转者。谓随以一花奉献。无不遍法界。上献一切圣贤。下施一切有情也。随彼所生善愿皆亦成就。谓以此真言加之。皆得成就。如从藏中自取宝物无不随心也。若诵此三遍。随所念彼亦成就也。凡所献花等。以三力回向而以明加之。一切随意成也。谓悲花献一切佛等。自在成也。言行人于满月。次入作持诵者。先供养承事已得成就之相。因前相。然后于白月十五日作持诵法。即是满月也。随上中下事作成就法。上事山峰中事牛樠拦下事林间或河滩。乃至四衢天室等。皆谓通上中下成也。或随意所乐处作之。于山峰等造漫荼罗。初第一重周匝画金刚。此坛三重作。皆以金刚为界。其所方神诸佛菩萨等。在后有说处此中未分别也。于此中布列诸尊。总同前倒。但倍以金刚相连结为异耳。言一切金刚色者。所画金刚周匝为界。画此皆令清净无过作之。无过谓圆整端妙也。严净同金刚者。其金刚相周匝如此。悉皆黄色。此有三事同于金刚。色同金刚体同金刚名同金刚也。是故云严净同金刚。即是净同金刚也。言彼中诸障者。摄伏心迷乱者。以此三事同于金刚。无有能破坏者无能过者。无能胜者。无能降伏者。由具严净作此金刚界故。令诸障者悉皆迷惑无敢娆者。既得离障。则所成药物而得成就也。

  经云。四方相周匝者。此有二义。谓坛正四方作。又金刚印亦四方作。亦正当四方面也。云一门及通道。金刚牙连属。金刚结相应。金刚结者。如上周匝安金刚。皆般般相连。即是金刚结义也。安一门并缘(缘即如上所说开一路空处为外缘也)相应者。谓此门随事相应也。上成就门向东。中成向北及西。下成门向南也。其界金刚互连属。亦是金刚义。门门二守护。不可越相向。乃至朱目奋怒形者。为作成就之物最为守护。以此守护门为要。即是上所说。威光难视及相向守门者也。一一相为印(印在下说)。二俱赤白作极忿怒之形也。殷勤画隅角。输罗焰光印者。即是独股金刚。但有角处皆置之。有光焰也。中妙金刚座。方位正相直。其上大莲华。八叶鬓蕊敷者。于漫荼罗最中。置十字羯磨金刚座。令正四方(正当四方面作之也)于彼上作大莲。八叶并蕊(在金刚作)此即是金刚座也。故言金刚同也。当结金刚手。金刚之慧印者。当即是结金刚手金刚五股印。故云金刚三昧慧金刚印也。言稽首一切佛者。随彼处作护药物作净也。当作礼时如上所说。广大悲愿。数数坚誓愿者。谓自誓运心。弘普誓不为己。乃为一切众生故成此药物。愿加持力令速成就。以此成故。能利一切众生也。应护持是处。及净诸药物者。然具有多法。广本有之。凡取药时。须解法用次第。求自采亦有方轨。乃至作护作净。皆有次第法用及洗等。此中未具。当更问也(或可苏悉地等通用也)于此时持诵。清净无障阂者。而有下中上之成相。若得无障成就者。上成有三相转。谓初夜暖生。中夜烟起。五更焰出中成有二相。谓除焰出。下成有一相。谓但暖生。转者谓从少得多从暖得焰等也。既得成已。真言者自取。游步于大空者。或食涂点等。而得自在游诸佛刹。从一至一。住寿大威德者。便得具寿无量劫数威光自在。于生死自在者。即于生死种种自在故。是名真佛子也(世界上行即是履世界行也)物成已。以金刚印护自身护本尊护物。方取之为五分。师及先成就仙助伴己身及佛也。其物随彼于生。于三宝处用。先成物。若有仙来取当与之。不来取分为二分。一与伴一自取。师物若师在他方。当掌之待来与之。若师不在。缘彼所生为作功德也。刀等不分。亦标心为分剂也。从初至末。皆用金刚自护护物乃至取也。言行于世界顶。现种种色身者。谓为诸众生作大佛事也。其供养药亦有方法。谓献也。

  经云。具德吉祥者。展转而供养者。得成就已。持至十方。随意献十方佛也。诸佛及与阿阇梨助伴。各有分数。方法也。当更问之。真言所成物。是名为悉地者。若得如此成就者。是名有分别成就也。以此药物等事。犹是成相之法故。名有分别成就也。以分别药物。成就无分别者。因有分别而得无分别成就也。此能分别为因也。依此有分别而得无分别果者。无为无相不思议无染之果。虽非因成。而以有分别为因。然成此无得无为之果也。秘密主一切世界诸现在等。如来应正等觉。通达方便波罗蜜多彼如来知一切分别本性空以方便波罗蜜多力故。而于无为。以有为为表。展转相应。而为众生示现遍法界者。谓无为之果。而以有为方便。能成此事。不可思议。现在未来过去三世佛。皆以通达方便波罗蜜故。而说此法一也。举三世佛。欲明同以此入也。虽复设此有为方便。然即了此分别之法本性常空。如是因缘起法。离于生灭断常一异去来。但如幻化不异中道。若舍离此而求无为别体。不可得也。以无为之性即不异有为。了达如是甚深缘起法故。能以此有为即成无为之果也。是故一切三世如来。以方便力故。虽证法界。而能从此无为无作本体之果。而以有为作诸眷属。如大日如来于此自证之德。以加持力故。而于无为。以有为为表者。本性无所为。因有所为而能成无为也。展转相应者。未持诵时性本不净。由持诵故便得清净。能度众生也。则现不清净身。复为他作清净因缘。名展转相应也。还从无为生有为为表也。故现十世界微尘金刚菩萨。一一以真言门引接众生。皆令得至无为之果是也。以此方便遍于法界。普应一切众生令得义利也。令得见法安乐住。发欢喜心。或得长寿五欲喜游而自娱乐。为佛世尊而作供养。证如是句。一切世人所不能信如来见此义利故。以欢喜心。说此菩萨真言行道次第法则者。谓诸如来以方便故。从无为界以加持力不舍众生。随众生示现修众行。或令见法住安乐行发欢喜心也(即法喜初地也)或得长寿者。谓得无数劫恒睹佛兴也。或得净好五欲而自娱乐。又能供养一切如来。此事无方便者不能信也。彼作是念。真言之体。即同法界无为无作。云何能成是事。若生是事。即是有相分别。云何应理耶。是故生毁也。言此中佛有秘密难解者。是无方便者说也。故不能解了。然此中以心自在说为长寿。如此寿量。即是如来法寿之命也。五欲者。谓四无量及菩提心。一切圣人以此现法而自娱乐。供养如来。即是真法供养法身佛也。若行者依佛方便甚深缘生。得世法成就即于此中观本性空。即是无为成就也。如是不思议法。凡夫自不能信耳。然诸佛如来及菩萨等。见此利义故。说此真言行次第之道。不可谤为无也。何以故。于无量劫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门行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获得。如余菩萨。为求无上道故。难行苦行如救头燃。经无量劫尚不能得如此成就。此真言行者。若具方便圣可成就也。以知甚深缘起十喻义故。以真言等。愿作种种成就而无取着。不异于如是法微妙速疾也。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屣真陀摩尼。及安膳那药卢遮那等。持三落叉而作成就。亦得悉地者。次明所成药物。谓如上且先一落叉。次二月持诵已作漫荼罗。于中置此所成物而作念诵。更三落叉方成也。此漫荼罗神位等。即与大悲胎藏同故。此中不说之。但以所欲成物置中。以大日如来置方隅也(决问得)。幢以竹为茎缠以净叠。更悬垂一丈以来。如幡状上作层形。其上安跋折罗也。然刀以镔作骨柄。伞有上中下成。谓金银孔雀也。舄履以皮作。先种种勋洗极净无气。更以药治之。乃至火不能烧。又极香方中用也。如意取净好宝置之幢上。眼药用安膳那作。此膳那有二种。一极轻逆水而上(更问)牛黄者更有无量药。谓空青朱沙雄雌黄等。皆可成就也。又金刚杵等无量物亦可成就。大本具说方轨。苏悉地亦有次第也。如履舄得成。即可乘之游佛刹无碍。眼药等成就者。即见十方佛刹。即能腾游十方佛刹。余可解也。又有画作鸟兽种种形。随取其一作法成。即堪御往十方刹自在也。或以法加童男女。亦令彼成就以为供侍。即游十方刹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即是持明仙也。此物随心所欲作之。彼持诵时亦得境界。令作如是如是物也。或可运心而作此物。亦得成矣。

  经云。秘密主若具方便。善男子善女人。随所乐求而有所作。彼唯心自在而得成就者。世人所不能信彼人得之。谓作成就人也。不能可信希奇之事。皆能得之也。是故云善男女方便具。欲求之物但自心自在。唯如是得成就也。言彼自心自在。唯如是成就者。谓随意所欲。唯心所转即成就也。唯谓唯用自心不藉余缘。唯亦是暂义。才心作念即成就也。秘密主诸乐欲因果者。秘密之法非彼愚夫之所能知真言诸真言相者。若人于此真言行中作如是念。我今行如是因。当得如是果。当知如此非正说也。唯是愚夫虚妄计也。何以故有诸外道。说一切法从我而生。若如是自在喜故即与。不喜故不与。如是等人不能解此道也。应则是万物皆得从因生。若从因生此因则有性。若有自性则堕常见。常法云何能生。若因灭果生即断灭法。云何能生耶。

  经云。说因非作者。彼果则不生者。意明。因者。因空。因因既空何有果也。故中论智度中广破。当知此因。以智观察尚不得其原。此因无依。无依即是本来不生。本来不生之因何能生果。故如彼果本不生也。

  经云。此因因尚空。云何而有果者。谓明因非实有。因既非真实终不能生实果。当知果本不生也。又复是因本性空寂。当知果相亦复如是。若于如是缘起法中。而言有因有果即是遍计所执。堕于断常一异不入中道。是故证知如是真言。永离因业故即是法界也(不思议界也)。

  经云。当知真言果。悉离于因业者。则明因是有所作法。法因既有作。当知果亦有所作。既有所作何能成真实。当知果离于因业也。

  经云。乃至身证触。无相三摩地者。言此因果等相。妄想故有。正观察之本无所住。无住故果体不生。即同无为也。是故行者若作是念。我诵真言修真言行。当得成果徒自欺耳。若此真言者虽从缘起。而实无作。从本以来本是法界。无生无灭非净非染。法体如是云何得成耶。经云。真言者当得。悉地从心生者。当知真言行者。但以方便自净其心。若三业清净。当于是中自得明了。而自觉悟也。譬如有人。梦中修行种种六度而净佛国。觉见则无成果之相。但是一念无明心中。有因果万行耳也。又如暗室之中而有宝藏。若以方便燃火明灯。虽因缘生灭推不可得本同于空。然亦明法任运起。而以心明因缘则见宝藏。非此宝藏因方便生也。修真言行者。本为除遣惑业。当体解法界无生灭净染离诸分别。知此真言之体。即是法界之体也。若了知真言之体。即同法界等于大空。自然能得无相三昧故。悉地现前当生如是信解也。次尔时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复说正等觉句悉地成就句。即是如上所说。一字能生四字。乃至遍满法界。此即见佛心句。今问此中成就之法也。诸见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心得欢喜受安乐住不害法界者。此即是随于此中而修觉者。若得成就名见法也。成就。即以此生而得见谛也。彼见法者。闻佛说此成就之法。必当深得法喜。住安乐行现法乐住。故请问也。不害法界者。意言。非此法界中有所妨碍也。乃至受种种世乐。而世乐即是法界终。不因此而妨碍损法界也。故不害。何以故。世尊法界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即不思议界。是故世尊。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得是通达法界不可分折破坏者。然此四字究竟成就。与法界无所妨害也。此四句皆是佛心。岂以佛心而妨法界耶。住此成就者。及法界无二无别。故无妨碍。此悉地彼法界。都无所妨。何以故。法界不思议故。是故无量佛得道成就。而法界不增。无量众生灭度。法界不减。若众生胜进亦非加益。若破烦恼亦无所损。亦即不思议界。性同金刚不可破坏。若有妨碍则有彼此。有彼此则可破坏。今无妨碍故不可破坏也。当知此不坏。亦是不可分析之义。谓种种门种种世出世事。同一法界。不可分析令成别体也。行者若能如是通达。即是得见法成就也。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复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义者。即明重叹执金刚秘密主。为能哀愍未来修真言行者故。发如此之问也。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演说者。此意都语会众言。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为汝说如是之事。秘密主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者。重明如来慈悲遍满。印顺斯问而为解说也。佛告秘密主。以阿字门而作成就者。即是于正等觉句中。作成就法也。若在僧所住处。若山窟中或于净室者。随意所欲乐处及秘释。如上已出之。以阿字遍布一切支分。持三落叉。谓以心布此阿字也。从顶及眼耳等。乃至遍于内外身分。又诵此字三落叉。即成也。又彼说云。本尊种子及圆明为三也。字在圆明中。圆在本尊心上。观一成时三皆自成。一缘于此三境。故名三落叉。落叉是见义也。诵此三落叉已。至白月十五日为满月。依文诵三落叉竟。次于满月。尽其所有而以供养者。此谓白月十五日作成就漫荼罗也。作此法时。尽其所有供养三宝。作成就法也。作成就法时亦诵此字(秘说如前可知)作此法时乃至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执金刚等。或余圣天现前。摩顶唱言善哉行者。此解言。或余诸金刚此不可定准。随有一尊来为成就也。然见时亦言上中下相。若亲见分明与对目无异。为上成也。若但闻声现前示教利喜。为中成也。若梦见等。为下成也。又见时。明昧等殊。即知有障无障等也(秘说可以心得)。如是本尊等现前加被时。即应当稽首作礼奉阏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加以五宝谷等。如上说之也。即时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行者以得三昧故。令其身心皆得轻安(轻安谓垢障除也)又以如是身心轻安。而诵习之。当得随生心清净。身清净者。谓即以此轻安布想念诵极持。身等五根清净也。如六根品中所说。万像皆见能知佛心等也。以身心清净故即得随生。意生之身随念而生也。随生为因念诵为净。便获随生身心清净也。若置于耳上持之。当得耳根清净者。此解行者若欲耳根净者。想布阿字于其耳根而后念诵。即得耳根清净闻持不忘。能闻十方佛所说法乃至天等之声。亦如法华说也。

  经云。以阿字门作出入息。三时思惟。行者尔时能持诵。寿命长劫住世。此明阿字菩提心不生不灭门。若欲住寿长久者。想阿字同于出入息(谓以此字作出入息令出入分明不断也)若短命者。如是想念日日三时思惟。即得常寿也。秘说者。字及句并本尊为三时也。若欲摄一切毒。想是阿字。或自或他想在身。若如自在者。想此字于有毒之处。渐遍身分而驱下之。毒渐渐下字亦逐之。逐出尽即除也。毒有二种。一物之毒。二有情毒。谓龙蛇等毒也。若秘说者。毒谓三毒。三毒盛时欲除。亦如前作。谓逐之令尽也。愿啰惹等之所爱敬者。即以阿诃字门作所应度者。谓若欲令人爱念及彼归依者。想阿字作其自身。想诃字作彼身。自身想持商佉。又想莲华即彼持之。互相观看。心中诵此阿字。设彼忿怒憍慢。亦即爱心顺伏也。秘说者。若欲摄伏其心。想自作阿字想心作诃字。心有莲华手有商佉。而令相顺即能摄伏也。一切难伏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佛又告金刚手。诸如来有意生。名业作戏行舞者。从佛心业而生。作种种戏行现种种戏舞类之相。即是普现色身。随类作六道之形等也。舞谓种种神变幻作之事。随事亦现其类众多。不可备言也。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于虚空。虚空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故唯从佛心业生。随心而有。体同于空不可取也。见谓种种舞戏之相。非见谓涅槃之理也(云又见谓世间果非见谓菩提果此类无量故云广大也)亦见。三乘修行种种法门。随彼所愿而令满足。即是能现种种可见不可见事也。乃至愿求禅定智慧法门众多宝。亦随类示现而赐与之。犹如如意宝王。随心所求一切施与也。等引神通等令起。三摩呬多是等引义(等引神通等令起非等至也)时毗卢遮那佛。一切大众会观已。告金刚手秘密主言(已如上解)金刚手行舞。一切作成坏果广大。亲一切与者。舞是戏也。复普现色身随类曲成。作种种应。此非真实但如幻耳。是故名为如来之舞。犹如舞者能悦可众人之心。虽种种意解不同。皆令心悦。佛亦如是。然非四界之色所作。随佛心意而生。从心而生从心而灭。虽常法而能随缘生灭。此兴废随缘。故云生灭之果。即谓成坏也。此迹遍于法界广大无边。故云广大也。作已遂灭。故云成坏也。广大成坏。此成即是变转义也。故坏。然此成坏即是如来妙应。从佛法界机感而生。虽生不生虽灭不灭。即同于幻不异法界故也。犹所作不实。故名为舞。三世诸佛皆作此舞也。亲一切与者。我亲于先佛授得此法。今复亲授于汝。故言一切亲与也。言亲。谓亲能现前授与一切所愿之果。此义正也。言先作真实相者。如上所观种子真言及本尊。由观见本尊。见已即转自身而作本尊。展转相即不相妨碍。即是见于金刚之果菩提之心。故名先作真实相也。如是次第住者。谓住前所观者。心依善住也。先已见实相已。阿字也。

  经云。如先正思念。谓如上文所说思惟法而念持也。阿字自己作。并点作广。一切黄极悦意。四角金刚标中。思念持诵诸佛一切处光字也。此等一切佛自当相说者。谓观阿字令作深黄色。其色相端正严好令人悦意。在于自己心。又此字经云。并点广者。即是字上加点义。增加即是广也。于字外作四角金刚标栏。此栏同三股金刚。股更互相叉而作之。于中置字。见此阿字已。即转此字作毗卢遮那本尊之形。即是自身现同本尊之像。其像一依本印而作也。此佛通身有光。此即菩提心中所见实相之佛。犹净琉璃中内见真金像。非同余心数中妄想也。当知如是见者。即是见心实相之佛。作此成就者若无疑虑。即能普为一切众生作大饶益也。

  经云。谓广大希有者。犹如幻人。谓有种种异事也。犹如诸大菩萨随心所欲利众生事。如幻幻水月而应万类皆得成也。此即如来如幻三昧之句。若能如是作者。无始生以来恶业。及三有逼迫之果。乃至无间重业现身即灭。何况余者。当以要言之。三有众苦果报皆灭也。何以故。犹持诵者以得住于三摩呬多地故。若观如是实相离苦。

  经云。若观于彼心。无上菩提心。谓观行者自心中无上菩提心也。云心者即是无上大菩提心。若住斯观。即能净身口意业。由能净业故。净与非净业离也。意言。有如是业生。净不净皆不能染也。

  经云。当业。谓当生此净心之业也。此果皆不能污。何以故。常与理相应故。譬如莲华虽生于淤泥之中。而不为彼之所污染。如是行者即同诸佛。何以故。能生一切诸如来故也。此即是仁中之尊佛也。意云。才观菩提心已得如来之果。况身现证而成佛乎。复次时毗卢遮那如来。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四魔降伏六趣解脱。一切智智满足金刚字句说者。住此三昧能降伏四魔。能除六趣烦恼业苦。而与解脱之乐。亦能满足一切凡圣所有希愿也。佛住此定而说金刚句真言义。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阿是行。所谓本不生行也。傍二点是净除义。以此义能降伏四魔除一切苦也。味是缚义。加上画是无解三昧。即不思议解脱也。啰是净六根义。由六根净故无尘也。诃义如上已说之。佉义上亦有解处也。又?有三义。即如来三解脱也。修行除障故而三解脱。而住大空。欠者大空也。佛说此真言时。金刚手及普贤等。得未曾有开敷眼(如上说)稽首一切一切智。如是说言(一切一切智即诸法一切如者所谓诸如来也)一切即于此中梵音意云。无所不足。即是府库义也。言以此五字为库。能满一切财富也。一切诸佛菩萨救世者。此一切佛菩萨救世者。缘觉声闻害者。此叹声闻之德。谓害随眠等也。又解云。苏啰多是害烦恼者。能遍所行地。起种种神通者。财富即是如来法宝。以给一切众生犹尚不匮。如是无穷大智宝藏。故名富财者也。由法财富能施一切。而说此真言之门。上从诸佛下及声闻。无不依于此句。而能施作种种神变利益一切也。故云随其行地。而现种种神通力也。言行地。谓凡所行处。如偈云寻地山林遍无等也。言彼得无上智。佛智无上智者。非但神通而已。亦由此句。一切圣贤得成智慧。乃至同成一切智智也。然二乘智。对世间亦名无上。今更明佛无上者故。重言之也。先赞已后请说佛此五字次第广说也。及布想等种种类者。所不言此更皆请此中说也。于布字想字上中下成。色用差别种种方便。皆请佛广为宣说也。种种门中。成就进趣顺行此法。名为教也。请自说此教者。请佛亲演说之也。若佛广说此法。诸行大乘无上真言行者。当得见法。若已见者亦皆欢喜。见法谓证得也。当住者谓自见已。复授诸众生也。由见此事自他俱获无上法利。故请佛广说。本经有三千五百偈。说此五字义也。三摩醯多。正议是住心一境之义。佛欲说金刚之句。普令大众住一心境而听也。欲作此金刚真言之成就之法。先令作金刚座。如佛初欲成道时。在于金刚道场。复除此座已。更无余座堪能胜致此也。于时大金刚为从地尽地际也。此地际加持下身者。为欲说阿字。意云。此字最胜也。字第一。加持者今为欲说此法故。先以加持自身也。即下身。谓自脐以下想皆作纯金刚也。此有内外。内谓如上所说。外谓想自身坐处在于方金刚坛中。其坛已如上。说方标栏者也。名大因陀罗者。此是金刚中之极刚者。能破金刚。而金刚不能破彼。又是极黄色也。如此紫磨金色。此想阿字为之名金刚轮也。于此座中思惟一切。即是瑜伽之座。此是修行应理者之坐处也。即思惟一切。谓一切事皆此中思惟作之也。事众多云一切也。右初释阿字为座竟。次说长声之阿。此是阿第一命根也。以能活诸字故言命也。若无阿字诸字即不生。故第一命也。此是能摄召句。若想此字能摄召。长阿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摄召也。摄召一切内外之法。摄召是摄令属己。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门。能摄召一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之行故也。次说暗字。若想此字。能摄除一切毒及病等诸障也。内外诸障皆能摄而去之。内障谓种种障道之法。但有现前皆能灭除。外障谓一切外物为障。亦悉能除也。又除诸毒诸病。病谓有种种皆能除之也。又能除者。乃至失心即能救之令得本心。又以此字能摄心一境。速与三昧相应也。若想此字得如上功德。一切能与者。言与即是满其所愿授悉地果也。若持诵者。一月中即结金刚慧印。而诵暗字。于一月中日别三时作之。一切无智城破也。一切众生无明之所婴绕。四合坚固犹如牢城不可破坏。以此字门而能破坏也。得不动坚固者。谓天人阿修罗等所不能坏也。凡一切增益事若欲作。皆坐此座。增益亦名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若秘释者。一月是一见也。若得见法入于初地。任运增益一切三昧陀罗尼等及诸地位也。若欲作此增益法时。持诵之人于此金刚坛中。想佛住于三昧身真金色也。光焰有威光义。有威光者。即是兼明本尊义也。梵音如此。即周匝炎光。以发为冠。此即是大因陀罗也。此大金刚之坚。即是佛智之义。能破一切无能除者。想此佛在方金刚坛中。随意作一切成就物也。经云。金刚莲华等者。谓此等一切事。当于此轮中作也。若成就金刚法。五股纯金作之。置于坛中而加持。商佉等上中下成就。亦如上说。谓皆持诵此阿字也。若欲成就佛顶者。以真金为佛顶而加此法。若得成者。即同大日如来之身。或不可须别物。但以自在想作佛身而加持之。若成即同佛身也。若作金刚成就。持诵之者即同金刚手菩萨也。莲华者。以金作八叶莲华等此中持诵。若成即同观音也。刀者。作亦有法。若成即同文殊童子也。鹅者。作法若成即以此。自身成梵天身也。于成就外财之中。或成就金或地(地谓伏藏也)或如意珠等。但与增益相应者。皆用此法作之。具有上中下法也。言大因陀罗观者。谓于金轮中观故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二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悉地出现品第六之余

  复次凡加持法。如前云加持风等。作七点等法犹未尽。此中具足明之。凡一切为障害道者。皆用此法令不动也。一切一境者。令一切住心而体也。作此法。先想八峰须弥山王。八峰谓四面周匝作于山峰。于八峰上想莲华。华上有三股金刚。其股向上。

  经云。置彼顶。是杵上头也。向上此上想作阿字。光焰围绕之。如是想已。一切障皆令摄除也。如是摄彼。令住一境而不得动也。非是不动尊。是定住义也。自在随意修道无碍也。又成就药法。凡如是等欲成就时。具有次第法用。今此中但略明大宗耳。作药加法一百遍。凡言百者皆加八遍也。诵已自证饮或以与人能除一切病患。乃至先业之病亦能除之。凡增益事。与金刚黄色相应也。次明嚩字门。即是上va 字。先明其体后兼三昧之画也。其想法。想此字纯作白也。犹如雪山及牛乳等鲜明皎洁。先从脐以上。想作白莲花极白鲜明想。缚字纯白色在于白花之上。成就已。即回此字以作本尊也。此是息灾之中最为第一也。其佛本尊亦作寂然之像。极寂之仪住于寂定。纯白无比同于秋夜月光也。彼漫荼罗当重圆。犹如九重月轮作之。作如霏微白云雾状。而住其中。作此法成。一切烦恼热等皆能止息。凡一切息灾相应。皆此中作也。牛乳珠鬘同者。想此字中。如上牛乳流水连滞不绝。犹如白珠而下灌注其心。或自或他若想此灌之。一切内外热恼无不除也。或想如月或如水精净月之光普皆流注。凡有一切热恼之患。以此注之皆除。一切扇底迦法。与白色相应。此中作也。前阿字是金刚漫荼罗。此缚字名为水漫荼罗也。

    □金刚地黄  ○水地白  △火地赤  T39070201.gif风地黑

  空无定形而现种种也。从月轮雾聚漫荼罗中出。如乳流注能除一切热恼。谓内外障即是热障。此悉能除也。免离。谓脱此苦患也。如是系缘一境。成就苏乳珠鬘及藕水精或酪或水。如是等物其数众多。随心所欲作者。但与寂灾相应皆得成就。或求长寿久住无量。或现种种身端妙奇特之相。或云最上者。是爱敬中最上也。令人所爱敬。或求闻持或求聪明。或求智慧及息诸病。如是等皆得成也。若此缚字安点。然除病患等事内外诸毒。皆速成就。此是息灾吉祥漫荼罗也。然摄除有无量事。故云等也。次说啰字除障漫荼罗。于除障中最为第一真实之法。此啰字是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烧中之烧。由能烧灭种种烦恼业苦。乃至现作五无间罪。若修此字门。亦能净除使无有余。既罪灭已则生诸善功德也。此字门所作与不动明王相应。然不动明王句。能作三品一切事也。其法先如上住心一境。观作极赤三角漫荼罗。极令悦意。此悦意定谓令鲜明妙整也。又悦意是当心作之。此秘语也。周匝作于焰鬘。知烈火光焰之状。中观啰字。成已转作不动明王。作寂然之像。非瞋非笑其形寂然也。又云先想不动明王。于其心上作三角。中有罗字。字成回作不动明王也。除障故罪灭。寂然故息灾。即是罪灭福生之义也。次此成就是物者。谓指此三角坛也。言釳罗。是执日之眷属。凡有八曜皆名为执也。凡日等诸执及火天等。同在东南隅作法大同也。谓须火用作之。或转火令冷等皆此中作。然秘之意。是作日故智火也。日亦是慧日也。摄取者。摄取恶法难调之人。皆令柔顺调伏也(义准廿八及十二房等与月水同位)此中摄伏恶人者。谓能摄伏烦恼而得自在人也。及发怨者。能令自他俱得成也(谓发彼怨等)消枯枝分者。能令彼身枯竭无所堪能也。一切身分三毒为本体。令彼消竭无余也。若外相而言。沽涸即是竭龙池等也。彼一切作者。一切降伏相应事。皆此中作也。然皆与慈悲相应。为令彼等降伏善调。得作佛道因缘故。诃字第一真实者。此是风漫荼罗也。风性能增益也。风生者。谓应是作风用之事。皆此坛中出生也。亦是生此诸事也。万物能消耗变化无方。此字事用亦尔也。谓因业等生。种种增长滋茂之事。皆得自在。若上安点。即能坏彼一切因业等事也。其法先想本尊。于其额上连眉作半月形。haṃ 于中安字。先想外作即回作自身也。其半月有大威德威光之像。黑焰遍出于外。作风吹动之幖帜。恶谓其像作极忿怒形也。云此但是风轮之尊。非降三世也。其像亦作深青色(即黑类也)若作此成就。能为一切众生作种种义利也。次成就。谓下所列物于风中作也。即能此现身皆得成也。谓升虚空神足变化。及天眼天耳没隐其身。开谓开阿修罗宫等也。下云念者。只是用心作也。此五字皆是心作成就坛也。亦可以事法作坛。而观心与相应也。若如以事相作坛而修神足。亦于彼中坐作之。若藕等亦置于坛中作也。想白乳流满中。昔佛坐道树下。从此字门。而降伏天魔无量军众。持诵者若能如法习行。不久即同如来。现身能伏彼军也。大名称即彼降魔者也。次即因诃字门转明佉字。诃即因义也。有因故即有随业受果之相。然此第一义中。诃字门本自不生。以不生故因不可得。此因尚本自来不生。况于其中而有业果耶。如是观时。因业与果之事。寂然皆不可得。若能如是观者。即同如来。坐于道树而降伏魔。以此因等不可得故。即是其相犹如虚空。空而复空故也。大德世尊说彼色者。谓说虚空色也。若于上加点。即入欠字门也。此欠字门所说尊者。名为尊也。谓尊中之尊即大空也。若欲成就一切器物。皆得成就。其名种无量不可具言。其漫荼罗无方圆半月等相。当知虚空无相。而能成就相。此坛作种种色也。空现种种色相也。慧刀印共作。谓兼以刀印护之而作成就也。若作刀。用镔铁作。索用线或藕丝作。其轮或以金或以镔作。

  T39070301.gif(利处在下名那罗遮也)

  T39070302.gif(此名没檗蓝)

    此等器甚多。不可具载别有也。

  如上诸器随作一事。用此欠字成就之。若得上中下成就。随事而用。乃至得成。持之以游历诸佛国土。名持明仙也。次更细说五字之义。若住此理随事相应。即能成办一切事也。是故佛观大众。告金刚手言。是真言菩萨修菩萨行。阿字自本色。内外一切舍。得一切句义者。得与阿字本体本色而相应也。体本体不生。同于金刚实相之身。若与此相相应。即能舍一切法。粗妙等同。犹如瓦金齐观。犹善住平等观故。一切三毒罪业悉离。若如是者当得净心。得此净者。即同诸佛牟尼之尊。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出过为罪离诸过患也。次明嚩字门。若能与此相应解诸法则(即是真言次第法则也)即能为一切众生。作大利益之事也。先当如上观此字。白如雪乳流注其心。若流注充满其身。内外皆净。一切见者即同佛身也。又从其身而流注出。遍于一切众生身中。极令净满。又更流注满于大地。当知此即于秘密释中。是大慈悲水也。观于世间极热恼故而利益之。能令或饮或触。或除众患必定于无上菩提。有能是此水现同甘露。或显或秘于二释中。皆有世出世利用也。无疑谓当生决定信不疑也。次明罗字门(加点也)亦如前观之。皆寂赫然光明如火轮。周匝有光。遍于内外皆作此色。向外流出乃至照于他身。亦令此渐次转广遍于法界。能除一切众生种种恶事。随所欲乐而满足之也。亦能作诸神变也。次行者从脐以上安啰字。脐中安嚩字。俱现神变。从啰生火。从嚩生水。而除寒热等患。乃至八大热地狱。热能以嚩字而作清凉而息灭之。八寒地狱。能以啰字作温暖而息灭之也。次又下安啰字等。标幢上而安诃字。能除自他一切罪苦也。又如上作大金刚轮。此是刚中之刚者也。于彼金刚大因陀罗轮中。双作阿嚩二字。而自龙方(西方也)即能摄伏一切也。风能遍一切处。或开或坏。开谓开修罗宫及一切质碍之物。坏谓摧而折毁之。种种杂色内外业因所成。皆能开坏也。色漫荼罗。谓依本色。即是前所说风坛也。心摩触者。谓想此字在圆明中。而当其心中。能令意得清净。即法华所谓意根净也。于经行中而念诵之。观此字而作轻举。轻举想。即能举身升空现种种神足。或坐而想阿字在于耳根之中。以此字出入。闻声即得天耳根通了也。或云随用一字皆得。或可此文是阿字用也(更问)。意生身者。此是举要言之。随意所欲皆成。如得意生身念至十方也。当知如来有如是自在方便。能令无相离相行中。而普现色身。成办一切佛事。才持诵时。能坏一切生死种子。成就菩提之种子。转者即是转诵之转也。行者若能如是修行。诸佛常当现其人前。如影随身而满其愿。行者既得满所愿已。即能不舍一切众生。亦复常现其前。而满其愿令得法喜也。故云同于影像。于一切处。随顺一切众生。所以尔者。此如来住于三平等地。无有分别戏论。复越度一切心境界相。时方作业一切亦离。时谓生灭于三世之时。方谓方所。作谓众业。虽现万像。而无所现同于十喻。法与非法皆远离故。犹得如是无尽庄严藏故。能普应一切众生。是故行者当勤求是真言之行无上悉地。所谓如来一切智智。当知诸成就中最在其上。无与等无相比也。此一切智由于真言行生。故当勤学之。右得悉地品竟。

  成就悉地品第七

  时执金刚吉祥。希有花开敷眼者。金刚喻如来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能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不为一切之所破坏。而能摧坏一切能坏难坏者。所谓三毒根本也。复次此菩萨身。即是金刚之体。而十方一切佛。同以如来金刚智印授其手中。故名持金刚也。吉祥者。叹金刚手菩萨之德。众善功德具足无缺。即是吉祥义也。时彼菩萨闻如上说诸佛甚深希有奇特之法。发希有之心。其眼开敷。一心观佛不暂舍。方发四弘也。复次如世莲华渐渐增长。若不崇日月光明及时节等。则不能敷荣。菩萨亦尔。虽有秘密菩提心如来功德实相之藏。若不崇诸佛平等大慧烈日光。则不开敷。今此菩萨。妙得是妙法莲华台真实知见故。复而问佛。欲弘广传此心地之法度与一切众生。咸令亦得如此开敷也。复次如上所说。即是阿字门如来金刚性。而功德藏具足无缺。常住妙理之门也。转金刚杵者。有微旨。谓欲转此无碍密慧。入一切众生心也。所以者何。如是自证寂灭之法。微妙清净为无有上。而众生不自觉知。为此因缘故于无量诸佛秘宝藏中而受无量恐怖苦恼。谓是事故生大悲心。欲转此智令一切。皆得开敷心眼故也。火光微发者。火喻般若波罗蜜。四边不可触以不可执着故。又体性无垢。能烧一切烦恼虚妄之垢。如劫烧火无复遗余也。遍照佛刹者。以此慧光。普照无量法界一切有缘应度者。无不普现其前。以所喜见之身称机说法。咸令得入如是阿字之门也。诸佛刹即无余世界也(私谓此世界者即是净心之土常无毁坏金刚之国土也)发美妙音赞法自在牟尼者。谓发微妙之音而问如来也。诸法自在者。如世间长者。具足于财无所乏短故。能随意所欲皆得成办。如来亦如是。为诸法之王。一切法财无不具足。故能办大事不可思议。一切皆办也。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真言诸行说。彼行不可得者。谓平等三业。真言之行。犹此如来之行。得成无上大果报者。此诸行。愿佛为我等说也。问意言。此真言及行。佛说能成办一切如来功德广大甚深之事。以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皆得成就。然一切法无不入于阿字之门。若入阿字者。即是从本以来本无。诸法本不生故。若法本不生者。即此真言尚不可得。何况是中发起众行耶。即此无生无起无法可得。而具一切功德。即是不可思议佛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佛佛自证。若闻见证之者。即能以无量方便示悟众生。若心不自证。则无由能筹量如是事而为人说。如是不思议不生不灭。云何修行。又此行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意问无生之行如何发趣也。所以然者。若生灭法。可说有成就破坏之相。今此法则无如是等相。云何而得成就也。此义亦甚深也。真言本体寂净云何发行。愿佛为我宣说。一切为我说者。意言。总为我演说之也。谓说此希有无上之法也。如是甚深法性。犹如大海万流之所归趣也。此万法归趣。正顺于大般涅槃。即是发行义也。如世间大海种种色味。入大海之中。皆同一色一味。无有差别不可变。如来大海亦如是。一切万法万行入此中。皆同一不思议解脱之昧。无有差别也(如是说竟)次如来答云。摩诃萨意处。说名漫荼罗等者。心处亦可名为心位。即指此众生自心之处。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漫荼罗也。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是华台之藏。然以四种烦恼常自生故。为彼自覆弊故。不能明了而自觉知。若能自觉心处者。即知此心自性常净。如是净无垢处。即是诸佛大圆满实相之地也。是故佛答意言。若欲知真言行及果。当于心处求之。皆如是说者。谓十方三世佛。亦皆如是说。一道无异。非独我如是说也。真言诸心处。彼识知果受者。果谓诸佛无上菩提之果。受谓证得也。佛意言。若能入此阿字门者。即能识于心处。若知是处。即得真言果也。佛意又言。诸法尽犹心有。如人眼见色者。眼根与色对。不能了知青黄赤白等。次眼识即生不定虑。此青黄耶。次意识即分别分析。言此是青黄赤白等种种众相。当知但由心分别而有也(更问)决定悦心心处者(此心梵云只多是虑知心也又次干栗太者是处中心也)如二乘入道。亦先须得决定心。此决定心。即三昧也。犹得决定心故。心得悦乐。即是内心自证现法之乐也。犹有定故。即生实知见。然三乘各有定。深浅不同。今此中意言。若能证此心处心中之心(此即干栗太)即是如来大决定心(谓三昧也)犹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门。入阿字门故。即能了知真言行之与果也。若了知彼行及果。即是授得无上大果也。佛意言。犹心住定故。得究竟一乘如实之见。即能自知是事。不然虽闻无益故。此已下正明习定初门也。如上执金刚所问。此真言之心。从何所来去至何处云何得果者。今者佛意答言。夫真言者从自心发。乃至欲识真言行及果报者。亦从心而现。出此心外无别法也。所以者何。此漫荼罗名之为净。以一切众生自心本来清净。而以无明蔽覆不能了知。若净此心。即是漫荼罗处。不从余处来也。行及果报皆亦如是。以一切万法乃至形显等色万类差别。莫不从心分别而有。今此阿字门亦不从外来。但从心生无别来处也。所以者何。以有方便修定故。其心渐净。以心净故。阿字现中。此阿字者。即是一切诸佛之心。从心轮净故能现阿字。由入阿字门故即是成大果报相。故知此果亦心得。其实无人能授与者。由此自觉了而得之也。当引央掘不盗戒义。然此心源微妙寂绝。无名无相不可示现。以何方便而能得见耶。今诸佛为化真言行菩萨故。直从凡夫心处之心而作方便。亦不作余对治行等也。此心之处。即是凡夫内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是处思莲花之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为诸烦恼等之所缠绕。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于此台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从此字出无量光。其光四散而合为鬘。犹如花鬘。所以谓之鬘者。谓连多花贯穿相续不断。由合多为一故名为鬘。此亦如是。合无量光以为一光之鬘也。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此有二义。一者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辩。如合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观而且便也。然其理者。若观此八叶之花。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即是四方四隅也。四隅即是如来四智。初阿字门即是菩提之心。次暗字即是成无上菩提。次阿(长)字是行菩提之行。次恶字即是大涅槃。其余四隅之叶即是四摄法(更问其相)先从阿字门发菩提心(即是真言来处)次知彼果(更问次第之意)次由此是字轮四阿字义。欲成大果报故。而修如来之行。以修行故而得证大涅槃。证大涅槃故能见心性。即知此心法界之体本来常寂灭相。故末后恶字门也。所以云蕊具足者。亦有其意。谓此莲华三昧之心若开敷时。无量法门无不具足。谓六度十八空三十七品禅定解脱。百八三昧门五百陀罗尼门。如是等无量无边无不具足也。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而有也。念彼莲华处。谓于彼莲台之上观于阿字故。名坐上也。周遍普照明众生类故者。观此花鬘之光。若现前时。即从此心生寂照之光。普照一切众生之类。一切众生亦有如是之性。但由无明覆故。不识自心之性。故不得如是自在之用。若自了心源之时。亦能如是普现色身十方。教化如佛无异也。云众生者。谓彼以无明故。乘业而生即受四生之报。以乘业而生故名众生也。今欲散彼众生。令尽识心之实相。开彼华台令得佛之知见。知见者如俗言心开意解。此意有理也。以心开故即入阿字门也。又言坐上者亦含多意。或言花坐或言自身坐时。或是成就大漫荼罗者。漫荼罗中作此观行入阿字门。即能见光明普现色身。而作种种佛事也。然行者初学观时。心未纯熟未得现前。当先画作妙莲。如上所说极令微妙。兼置阿字常现前观之。当于圆明中画也。此圆明由如圆净之镜。其中极深阿字圆光。于中谛观久久。即能现前分明见。既于外处见已。回观自心。于圆明中而观阿字。如阿字者当知么等诸字例可解也(更问)行者内观具足纯熟见阿字时。其光从心中四散。普遍十方一切佛刹。此光从顶至足。周匝环绕行者之身。不可以喻言也。问观莲华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华出淤泥之中。生处虽恶。而莲华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亦复如是。虽种种不净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华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千电集会者。如世间一电之光。尚不可谛观。以映夺人眼故。况无量电光聚集也。此释光鬘四散威猛炽盛之意也。然此光从心遍此之时。即能普遍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应度之者。皆现其前。以其所喜见身。赴机演说妙法令其得度。皆实不虚矣。如世明镜中现种种形。然有所不照不能普现。净心之镜则不如是。十方无碍圆现法界。但借以为譬。然实不可为比也。行者见圆明阿字时。能遍诸方而行佛事。然亦寂然无所动作。由如水月随器不同一时顿能现也。然以智慧观之。若水性不明月亦不现水虽澄净。而无月者亦不能现。无有去来而现前明白。但缘合有耳。复次如月出时。虽能成就四天下万物之类皆令得益。然亦不作是念。能普照万物而生长之。行者观于自心亦复如是。同彼水月而现众像也。从此品以前说真言之果。从此品以后。次第明修行入证之方便。从此为首也。此中复有坐起威仪众多秘法。下别出之。此经圣者所秘。故不明白次第说也。如上观八叶及阿字门。先用净除自心华台得现。今欲令彼长养滋茂成大果报。更明方便观[口*菴]字门也。前入阿字门虽云了知心性。然亦未得究竟现前。是故更入[口*菴]字门。此是三昧。将用成就菩提心也。如世莲华依水而长。若无水者不久枯朽。行者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若无三昧之水灌注其心。即亦不得滋荣开剖也。此[口*菴]字当观在顶上骨缝四方会处。令字正面着之直立头。后更有秘密观法。又别也。观字点为行者头。余为身分四支也(问水从阿字下流入别字不)以行者未识自心故。方便令识。先观莲华。又以定水涤净其心。令此阿字明白彻见之时。六根诸垢皆总清净。由六根纯净无垢故。心性无垢犹如水精净月之光。当知此即名见。见者即是成就。成就者即是体同法界。当知此法界本来寂然。一切众生世界之所依持。犹如有情依世界。乃至地轮依水。水依风风依空空为一切依止而无所依也。法界亦尔。以众生无明垢故。不能自了。今以六根净故。即明见也。未见时更有方便。亦在别品中。又非直观此二字也。行者自观时。更以诸字令普遍支分。明是作时。事事明了即成持明人也。以能自直用此诸字门故。成持明仙。又此法界云见者。非是有得见。以无垢故即能见。见即是法界体也。如镜净故万像自现。而不作如是分别。我能见彼彼是所见。亦不分别去来之相。但缘合见耳。一切众生皆亦同此法界之体。若如是见之时。即是悉地之相。能普现色身。示无尽庄严藏也。行者由心净故。非但具足妙天之乐。亦得大涅槃微妙之乐。亦见如来句。句是诸佛之坐处也(谓佛住处也)如上见时。犹未名究竟成就之见也。更有方便。谓观啰字门。行者于两眼上置此二字。光明如灯赤炎光辉。行者当坐时少屈其颈。以此无垢光明而内观照其心。犹此啰字故。能见心性也。低咽当不令太曲又不太直。此有二义。一即调身不生病苦。以坐太曲太直即四大不调和故。二者为净眼根速达心源故。此啰字门者。即净知见之明灯。由此智同观心莲台之实相故。速得成。又坐时舌亦不得着上腭及太垂着下。当处中也。如是净眼观于自心。亦无能所等相。但因缘具故得如是见也。以上佛告金刚手去来之相。此行从心而生。心为照明能见如来之道。行即是道也。道者即是行及果报也。非但我如是说。三世如来所说亦复无异也。如上所说真言方便乃至此心处。无垢清净犹如圆镜常现前。当知此即是先佛共所宣说真实之心也。如是心性。常恒安住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即是诸佛大般涅槃。故名真实也。以啰字门等净此心故。生真实智慧光。故即见古佛所行之道。所谓秘密藏真言也。行者见此真言道之时。识亦发光。识谓六识也。如小乘中说心意识。但是名之差别。大乘即有别相。谓六识身。但是三缘和合。不能决定了知诸法。能分别者是心也。以心净故六识亦皆光明辉发。犹如大宝珠体性常净。而不为尘垢所染。若人莹冶。渐去粗垢乃至转明。即能无碍雨降诸宝光色无比。众生六识亦尔。以心源净故。六识亦皆纯净。所谓六自在王性清净也。彼持真言行者。如是见心性时。即是见于正觉两足之尊。永离邪倒名之为正。以此正知见现觉诸法也。人天二足中尊名两足尊(更勘经释)所以者何。若离此心性。更于诸处见于如来。无有是处也。行者见此心佛之时。即名悉地第一成就。所谓得第一常身也。悉地有众多种。或世间或出世间或无量差别。今此成就者。即是出世间第一成就。所谓成就第一常身。此常身即是诸佛金刚不坏身也。见此心时即是见如来句。知一切法皆如十喻。不生不灭性常不生。得此真实之智。见于实相也。虽如是说。然行者犹未即能究竟明了见于心性。更有明了方便。所谓转啰字为览字也。前于月中作观阿字而观于心。今更转此啰字令作览字。还如前小低其咽。令不太曲直。舌亦高下得所。而观于心中阿字也。此之啰字是相义。上有点是大空三昧。所谓第一无相之法。诸相本空也。以一切相者皆是不坚固法。以此相当体不生故。同于大空。即是坚固实相之法。如是思惟一切空句与理相应。即是不死句。不死句即是诸佛常住之身也。由此览字方便离一切相。即是常身。常身即是一切法空不死句也。若欲广大智五通。成持明悉地明等长寿童子。未得持诵者。乃至是不随顺。广大智身即是如来身也。谓一切三乘功德。下至五神通长寿等事。离览字无相之门无有得义。所以者何。若人心著于相则生盖缠。随业而转不得自在。乃至世间悉地尚不可得。何况五通等耶。五通等尚无得理。何况如来平等智身耶。是故佛说三乘世间一切功德利益。皆从无相法中而得成办。如神通有多种。若行者以心离相无著故。乃至能得二乘五通。若更深修。乃至能得菩萨五通。此五通即是入地菩萨自在之用。比于二乘之通。如用日光等彼萤火也。持明者。谓持诵人得妙成就悉地之果。即能遍游一切佛土。供养诸佛成就众生也。若不观此离一切相本来空寂法门。此仙亦不可得。此即是入于菩萨地也。长寿。谓于寿自在常住世间。利益众生亲近诸佛。童子。谓寿无量岁常如十六童子。容色鲜妙。亦是持明仙也。经意言。若不随顺如是离一切相法门。此仙尚不可致。何况究竟法身不思议业。真言智发起真实智。是极上一切诸佛财富者。以入览字门故。离一切诸相即见如来。即是平等大慧真实之智。如是真言之智。于一切法中最在其上。一切诸佛以此为资财。资财是受用义。如是智宝财其数无量。自在受用成办佛事普施众生。即是法华大长者义也。菩萨救世者乃至二乘。游涉土地住诸佛刹。有所宣说示现。亦皆由此法门。乃至由此行故得成无上道也。故经云。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也。悉地成就品竟(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如上金刚手问佛真言去来之相及行。果佛已答竟。

  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

  如来复观察大众。以大慈悲修习眼观察众生界者。大众。即是十佛刹土微尘数金刚等会也。如来以无量劫来久修大慈悲之眼。而观世界亦有意怀。所谓复将宣说微妙方便。令一切世间皆蒙大益也。如是观已。入甘露生三昧者。如世人饮毒即时夭命。或有遇天甘露而得饮之。即时不老不死。一切诸患疾苦无不除愈。身心清凉快乐得未曾有。今此三昧亦如是。若得闻思修行者即得出世间第一之乐。寿量常住成如来现法之乐也。从此定起。复说一切三世无碍力者。三世无有能破坏者。此明力如是也。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由增长义故女声呼之。如王以尊位故其妃亦复尊重。故云明妃也。如上金刚手初问佛。佛即从初至究竟。皆答此问。中间他语间断。今佛复腾前意而答也。如上览字门义已略说讫。今依前。佛为修真言行者。欲令众缘具足速得无上道故。复从甘露生三昧起。说此明妃也。

  伽伽那三迷(等空也)阿钵罗底三迷(问之)萨嚩怛多揭多(一切如来也)三曼多奴揭底(与诸如来同至所住也更问)伽伽那三迷(等空重言)缚罗落叉[嬭-不+(采-木)](缚罗胜愿也落叉相也)

  伽伽那三迷者。伽伽是行义。重言行者。明即此行即无所有。则行无行也。先指次破坏也。谓此无相无碍之法。于空无量无碍无所不遍。然复有异义。所以者何。若一切法直尔如空者。即是无过患无功德。今此中虽无相无碍犹如虚空。而具一切如来真实功德。无所不备。故次明第二句义也。虽举此空为况。然有无量无边离相之德。非虚空所能喻也。此功德者。即是等于如来。是一切如来所至之处也(第三句也更问)。次复言伽伽那三迷者。虽具万德而无所表示。同于大空故重言也(更问句义)。此中云无碍力者。不可破坏义亦是无相义。以无碍无相故不可破坏也。佛于三昧中现此明妃也。口说名真言陀罗尼(男声也)身现曰明。以此善男子明妃如来身无二境界。由是力故。佛菩萨大名称。得无碍法。能苦除灭者。言此明妃者即同如来之身。若不悟此理无由成佛。若证无相无碍理。即是于法而得自在成就菩提。如是无相。即是如来甚深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十方三世佛及菩萨。由入此门故。遍于法界普门示现。成就众生无有穷尽也。是故得大名称闻于十方。故云大名称也。得无碍法者。以无障无相无挂碍故。能除一切众生身口之苦。真实不虚。皆令究竟至于无上大菩提乐也。犹不了真谛故言无明。由无明故。即有诸行而生种种诸苦。虽菩萨入于地位。然由未了如来甚深秘密之境。即是微细无明亦复是苦。今佛为彼等故。咸令究竟佛之境界。故云除一切苦也。除无明苦。即是与其不思议解脱诸佛无量无边功德现法之乐也。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种胤不绝。此明能生一切如来所有功德。故义云妃也。行者修真言行时。虽如上有种种方便。然须持此明妃。若不尔者众德不具也。时毗卢遮那诸佛。寻念我始初不生金刚执力故。告上首执金刚言者。如来从甘露生三昧起已。寻念我本初不生一切佛身。由不生故即与诸佛无二体。故如是取本不生阿字。加持自身及执金刚而告之也。以不生加持之也。如是思念已。方便告上首诸金刚也。上首者。非但秘密主。一切皆入阿字门。即是无言体主而已。十佛刹土诸执金刚皆是上首也。谛听善男子。字轮转名漫荼罗行品中广。真言门修行菩萨。作佛事能住彼前者。轮谓阿字门。此一字中入一切字。入此一字。于一切法旋转无碍也。如世人之轮。不转则已转则无有穷尽。寻其首尾亦不可了知。故名轮也。又如世间之轮。若旋转时。能断一切草木之类。随彼根茎枝叶。遇此轮者无不摧破。何以故。以边刃利故。此阿字轮亦复如是能除一切无明烦恼。随彼所闻无不摧灭也。漫荼罗是清净义。下更释之。品广者。此中之义能遍一切处。品者只是一分之名也。广义如轮无有断尽。然此一分之经。亦不离此轮。故以为名也。诸品皆云广者准此(即是言略故一分义广故无尽也)本不生者即是阿字轮。入此轮即是与诸佛同体无二也。佛为成就修真言行菩萨故。欲说此阿字轮。而先叹其功德。若得此轮。能令诸菩萨普门示现。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普住其前而化度之。以大因缘而作佛事。故云住彼前也。尔时执金刚顶礼佛。金刚旋下相应。下金刚莲花坐已叹佛者。此菩萨。以金刚杵上而有莲华台。以此为坐也。金刚即是诸佛智印。此佛智印。大漫荼罗之台故有所表也。如掷金刚慧虚空中。回转而下于地。此菩萨亦尔。闻佛更说阿字轮故。欢喜踊跃。即时此台。于金刚上旋转无量。从坐而下为佛作礼。当下时。与掷杵空中回旋而下相似。故云与彼相应也。此亦表佛智无碍也。为闻法恭敬故。下地致敬也。归命菩提心者。即是归命一切众生心也(如上云此心菩提)。归命菩提心发生者。又复顶礼能发生此心者(即是净菩提心入明门者也)稽首行体地波罗蜜者。次归敬真言行体。行体即是其地地及波罗蜜也。敬礼先造作者。以一切众生。虽有此菩提之心而不能自了故。归命古昔发心成果转示众生者。念大恩故又更礼拜也。重言归命顶礼者。此义大同小异。重言者恭敬深至故尔也。如此叹佛已复请者。如世人养蚕为利故而善养之。此亦如是。为请佛更说深义。自利利他故。先叹佛也。空证。即是证于无相无碍平等之法也。白佛言世尊。唯愿法王宣说。哀愍我及一切众生故。法王者。于法自在故名为王。愿哀愍我及护念我。及为利众生故。为法王哀愍我故。护念我故为众生利故。如说修真言行者令得圆满故。愿佛更说阿字轮也。圆满者。随彼上中下行。各随性分而得利益。皆当成就妙果也。次佛告秘密主言。我初。诸最胜佛世所依称号者。将说秘藏。先自叹德。以此法难信故。如将说法华亦同叹也。本初即是寿量义(更问)。世所依者。如一切草木皆依于地而得增长。又如商人依于导师。入海者依于船师。病苦者归依大医。此有多门皆当说。今佛亦尔。为一切依也。然更有深意。虽云自叹即是说法意也。如梵音云我者。于中即有阿声(案本)即本不生义也。此常住不生之体。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称号者我觉此不生故。一切世人称号为佛。非平等法界有如是名也。说法无等比。此无比中。诸外道所说皆是有上之法。故云有比。凡一切不了内证秘密法者。皆是外道也。由佛说此无可等比况喻法故。说法亦无比也。又此中我ma 字(又么声即是不生义也亦是叹中说法更问也)本寂无有上者。此本字中即有阿声。即不生义。以不生故即是不灭。是故本来寂然。此法第一微妙更无过也。能寂诸根故。六根常净诸恶永灭故云寂也。此阿字即是一切佛心也。今佛偈中说此阿字者。即是说自证法中一切语意中。虽有所说。然此内证之境终不可了知。由自证法不可说故。佛虽自叹美。即是称叹此阿字也。以此字本初以来是世所依。今说此自证之法。非彼二乘外道之境。于彼法中无可喻况之者。故云无比也。如饮水者冷热自知。尚不可为不饮人说。况如来境耶(当引深密)然佛以加持力故。说此不可说不可说之法。令金刚藏等皆得知之。此事即为希有也(云本寂者当知本来寂灭之法一切二乘外道中所无非彼心境所及也)由加持故。执金刚并诸菩萨。佛菩提座胜愿能现。谓佛说此偈已。以佛神力加之。尔时诸金刚菩萨即能现菩提座也。此座者。但以世间意说。但是座处耳。然西方名此座为满荼。满荼者。是坚固义是不动义。是更无等比义是遍周法界义。今现此菩提坐。亦如酪中现苏。诸味共会一处而不相离(更问)加持故能现也。此座即是如来功德之所庄严。无量大愿之所成就。即同佛身。普现一切众生界中而作佛事。故云胜愿也。佛虚空如无戏论。从行无二与理相应相。成就是业者。即此座者。犹如虚空离一切分别。虽诸菩萨如是修行种种方便。然亦无二无别。不离如是妙理。故云理相应也。如行行者。彼得果亦如是。即同彼座无二无别。成就者。谓修行者之所成就悉地也。于时佛诸支分身。皆悉出现是字。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声闻缘觉静虑及观。悉地成就勤修者。谓遍佛身分。佛身分皆现此阿字真言。此阿字门。即是世出世间二乘定观等之慧命也(摄心不散名定次当观照如行者初摄心时观圆明等是观也以下义势常相连也)如寿一字。诸寿同种子同命同依处同救度同现者。如上世出世间一切所作妙业。阿字即为彼命。如人若无命。根一切作事皆悉弃废。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定慧等亦尔。若离阿字门。即不得增益成就。如彼死人无所能为。复阿字是开口声也。若无阿声即不能开口。口若不开者一切字皆无。是故阿字为一切字之种子。当知一切万行亦如是。以阿字门而为种子。若离阿字亦不成也。同依处者。如众生等若无大地则无住处。此阿字门亦如是。若离阿字即无所依处也。救度亦同者。当知阿字门。即是一切世间之大救护也。末后云现者如上佛为菩萨大众现金刚座故。此一切胜义皆能悉现也。次即说此真言门。谓南谟三曼多佛陀喃(敬礼普遍佛等也)阿(此正是阿字真言门)善男子此真言者。十方诸佛以法身同所加持。诸有修行之者。以此真言故。即能作诸佛事。乃至普现色身。为一切众生界开示佛之智慧。如佛能作是事。此阿字门亦能如是作之。当此彼体即同一切佛身也。阿字门一切法转者。由转此阿字。即成种种功德也。从此阿字门修行转也(更问)是故秘密主。真言门菩萨等。欲见诸佛者(谓欲见一切佛净法身也)。欲供养者(谓游一切佛刹供养承事闻法修行也)。欲证发菩提心者(谓证菩提令心净也)。欲与诸菩萨同会者(谓与那罗延菩萨等等共一处受现法乐也)。欲利众生者(谓如毗卢遮那常为一切众生作大佛事种种成就之也)。欲求悉地者(此中最上成就所谓佛身尚可疾得况余成就耶)。欲求一切智智者(然此阿字门一切义利无不成辨以要言之欲求一切智智亦决定当得也)。此诸佛心勤而修之者。佛言。如上所列之事。汝欲求者更无他术。但当勤修此阿字之门也。尔时毗卢遮那佛。此大悲胎藏生漫荼罗王。敷置诸本尊位。定三昧神通真言行不思议法说者。如前以广说敷置漫荼罗位。今何以更说。此有多义。欲更开发一类众生故。令前已听闻者倍得明了故。前虽说诸位地。然尚未普周遍。今更说令无所阙乏故。又前但说其名。由多未说形状。今更说令具足故。何故不并说之。而更分折于此处说耶。于此亦有意。乃至深乐法者。犹不顿为说之欲令发起珍重之心。渐渐开道也。复次若但以图画尊容。用为真实者。如彼画师等。亦可成就阿阇梨功德。然不但以图画故。而得成彼真言之行。当须一一与三昧神通相应。方名不思议行。今佛欲开示彼之故。云三昧等法说也。谓与三昧神通相应而说之也 彼阿阇梨一切智门阿字住。取线礼一切佛者。如上已说。中心作阿字及眼作啰字等。前品已具说。今欲作坛。先须住此三昧令与理相应。以相应之智而运布规量也。凡合绳。当令得所不得大缓。若不调者。令师及弟子多病为障所娆。若用时断绝。亦令致损耗也。次当知方所者。所以先谓审定方面者。若弟子临修时错误。或谓东为西等。即为障者之所得便也。次礼一切佛者。即是礼于阿字真言之体也。师礼已在坛巽地北向。弟子艮方南向。引绳相对。次师引绳转向乾维东向。弟子回身西向。次弟子右回至坤维北向。师回身南向。次师右回还至巽地西向。弟子回身东向。即四方位竟也。弟子次更至干地维向巽。师与相对。即定干巽隅竟(云云更问也)凡定四方。必须如前审谛不得移易。若定四隅及中心十字界者。但令逐便右转。不令妨碍即得也。如是作已阿阇梨复于瑜伽中。转于心中阿字而作缚字。如前布置。啰字等方便不异于前。但改心中阿字。即成金刚萨埵身也。亦复观想己身即同彼身。执持如来智印也。虽改阿字为嚩。然亦不相离。何以故。由不生故。即是本来无有系缚。体一门异也。如上引绳。犹未至地拼之。既作此观。即与弟子。更入中台之中。还如上引绳准前次第。于中台定方所也。如上。无二相应形如来形空性形者。转相释也。叹此无二形即是如来形。如来形者即是性空形也。所说。前引线当心。师及弟子相对。引受四方及四角十字道。但以绳印持而未下也(先以作标相在四角置了方作也)当知如此定时。顶上想于阿字遍其身(皆如上说也)然大日如来。入大悲胎藏生三昧。此大悲胎藏三昧。岂与前品大悲胎藏漫荼罗有异耶。正谓前坛诸方未满。色像亦复未具。故更说也。次定方竟。师想嚩字如上说。于遍身分。想自身同执金刚之形。入于中胎如前引。线定方所遍即下之拼也(更先方定了下拼耳为直尔下拼也)假令中台方六尺者。量半为三尺。即是台外第一院广狭量也。分此三尺以为三重(即有三线道也)。第一为行道。第二为置供养物处。第三重是诸尊坐处。第四是外缘(其三重皆等外缘狭也)。计此三尺内。均调令得所也。当供养时。师当运心一切应来会此。然无图位坐者。皆于此外缘中供养也。次折第二院三尺取半。为一尺五寸。三重院量。亦于中均布四道如上也。次更折一尺五寸取半。当七寸五分为外院量也。亦于此七寸半内。均置四道令得所也。第一台外门口。即与行道处相连。当取少许用其门位。余通行处(以此门住世天)。其三重门外若有宽地。任意大作。多侵地无妨也。前漫荼罗中云。第二院置释迦。第三院文殊师利。此文互也。由先定中胎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则是第三重也。今此中自有诚文。文殊在第二重。释迦在第三重也。想阿字定外院。次想嚩字而作中台。次作第二院想文殊。或想嚩字。亦如前遍身分等。次第三院当想释迦。或作婆字也(重声婆字)经中从定线位语竟。至定色以来。解由未明了未记(更问之也)。

  经云。复次毗卢遮那我加持彼印。广法界寻念彩色下者。谓下彩色时。阿阇梨当想毗卢遮那如来或彼印。此印即是广大法界之印也(尔时当想自身即是大日如来)如是想已先下白色。尔时阿阇梨自想其身即是法界。法界之体明白无染也。如是想念时。非直我身如是。一切有情亦复如是。即净除同如来。亦一切过离者。自身等如来谓白色也。白是法体离一切过。然所云一切有情。皆同妙法界者。当以何法得之。然此非无方便也。谓啰字门。入此字时。即能令己身及弟子乃至一切众生。究意皆等如来法界身。永离诸过也。故次云想罗字。其字色白如车?(或云商佉即是宝贝也其色洁白第一)师云。此中即有阿字有嚩字也。故啰字白色。想字炎光。寂然光出如乳。以此清净成无垢色离一切过也。及君陀花(是西方花也亦鲜白无比也)或如皓月之状。其字之焰亦白。寂然恬定而曜光明。如是想时又诵啰字。至百遍或千遍方下色也。凡加持色法。先于色中想字。字成已即转为佛也。此有二种。阿利荼。谓左手当胸上为拳。而申风指直坚。右臂如击物。直申举之。其左脚向前。右脚去三尺以来长引。即是也。白朱黄青皆用之。当想佛形而作此印也。凡作印有二种威仪。若立作印皆须作此威仪也。四佛作寂然之形用此印也。第二下赤色应记之者。明言阿阇梨当审谛也。将下赤色时。当想raṃ 字。此字照明如日初出之色。或赤或黄。此即赤黄杂也。此光明照赫奕。此字即是宝幢佛字也。此是无能降伏最胜无比之佛也。兼想自身即同诸佛。赤色啰字安点加之(不合是阿字也义合用罗字加点耳)余方便准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三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之余

  次下黄色时。当想ka 字作真金色。其焰亦然。是金色牟尼佛也(牟尼是佛都号)迦义是作业义。以无作故永离诸过。住此三昧害诸毒光明一切遍也。当入定依教者(用意谛观不散乱意也)次下青色时。当想摩字。彼上思惟么字。谓于青色上想之也。即是度生死义。释迦牟尼也。此佛坐于大菩提座。一切佛用此字。除众生恐怖也。而降诸魔军众也。其字如虹之外轮有青莲之色。西方名虹为帝释宫也。其光亦尔也。余方便如前。次下黑色时想诃字。如劫灾大火之时。以太极盛故紫黑色之光。此字光亦复如是也。此是阿閦如来。其佛以大慈悲。为护一切伏诸障故。作毗俱胝怒形。兼作印拟于作诸障之者。此毗俱胝皱眉如前说也。余方便如前。此一段当在前。此尊名钵啰底(丁也反)哩荼(凶山日反)梵字也。此印举左手。申左脚屈右脚也。此是降伏通用也。作金刚忿怒形。不须作佛形也。此二尊通一切用身印也。次金刚有情金刚执我加持者。彼印或缚字。或于内入中台漫荼罗置之者。欲作谓师先定线道竟。欲入中台时。即自加持作金刚手也。然师以阿作己身。即同毗卢遮那之佛。不应自有所作务。故转作执金刚菩萨之身。以阿字本不生与缚字不相离故。得转用也。如是第二漫荼罗。亦本寂我加持力故。无二相应形佛空性形者。次复叹嚩字之德。以阿字义入中故。亦复本寂也。即是本不生义也。无二相应者。嚩字即阿字。无二无分理常相应也。以本寂之故。如来之形亦空无自性也。次二分天位。舍外漫荼罗三分。远界道弃舍。东面线申等者。谓每一院皆有三重。舍第一第二重。于第三院安神位也。次舍第二院。于第三院下色也。以上当在五色之前。义犹未了更问之。尔时毗卢遮那佛从三昧起。住于无量胜三昧。当于定中一切遍无能害力明妃一切如来境界生说者。如来前者住于甘露生三昧。而说此上法门已了。谓欲满足修真言菩萨诸方便令具足故。复从定起。更入无量胜三昧。无量胜三昧者。无量胜即是无能害义也。由住无量胜三昧故。感发生起此明妃也。此明妃名一切如来境界生。即是佛之境界也。诸真言行菩萨。由此明故即同如来境界。亦生如是不思议境界也。由入佛境界故。所作功德亦复同于如来也。遍一切无能害力者。无能害即是无障碍义也。非直遍于如来境界。亦遍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乃至最初发心之者。但能修此明妃之行。亦即入于如来境界也。南谟萨嚩怛他竭多者。归命一切如来等也。犹诸如来生。是故非一。以非一故云等也。萨嚩目佉弊也(二合)者。一切诸佛以为首望也(更问之)。阿娑弭无等也。以从一切如来境界生故无等也。又秘释此中阿字即佛本身。三迷是等。等同诸佛。即是等于阿字体也。钵罗弭(译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秘释者。此钵字即是第一义谛。由上阿字同一切如来体故。即是第一义谛与如来等也。

  阿遮梨(不动也由阿字故即同第一义谛第一义者即是言语道断心行寂处故不可破不可转也)伽伽你(空也由不动故等同虚空性浮广大不可分别限量也)萨么(二合)啰[嬭-不+(采-木)]者(寻念也谓寻念于阿字之义即是于恒恒时于常常时思念此义亦无间绝之义也)萨嚩怛啰(二合)奴揭底(遍至也由常思念如是义故能遍至一切处非直遍至一切佛亦遍一切声闻缘觉乃至初发心等处也)娑嚩诃(娑嚩自也诃是本也更问)

  警觉诸佛令忆本誓愿也。如来昔立如是决定大愿。修此真言行者。皆当如持建立令速满所愿。我今如是修行故。警发诸佛。当念本所立誓愿也。次调彩色法。佛般若波罗蜜多作礼。诵此明妃八遍诵之者。谓调彩色将图彼如来本真之像。先当读诵大般若经敬恭供养。即是作礼义也。凡调色时须如是作也。又想彼色中字类(谓字作等)诵此字或百遍千遍也又诵明妃八遍也。师调色已。从定起绕已入中。于弟子想念。大慈悲力即师自作金刚及字印也。从定起绕漫荼罗发大慈心。即以此大慈悲力加彼弟子已。阿阇梨作成事金刚萨埵加持。嚩字施愿金刚等并之者。此阿阇梨以如来加持及阿字故。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以如来自作成事所不应故。嚩字并施愿吉祥金刚者。是文殊也。次种子是么字即空点也。用加嚩字为么字耳。更以嚩字加持。作金刚萨埵身而画诸像也。当作时想同己身。如上说之。又诵此嚩字百遍或千遍等也。画大悲藏生漫荼罗。内漫荼罗安祥者。师如是自加持已。安祥而起入于中台。徐徐运布众彩。而作毗卢遮那之像也。其像本形。坐于白莲华座上。以发为冠不加彩饰。用极细绢为下裙。更用极细罗縠轻纱用为上服。令肉色相映内现也。身作阎浮金色。色之深金极光莹者是也。其佛缘身皆生光焰。相合为鬘连环不断。而遍身也。所以漫荼罗中须造此佛形者。为欲令彼弟子速生胜愿。及以加持之力成满一切智身故。先须造立也。复次造坛有上中下法。若弟子财力丰瞻堪能广办者。师即当作画色像之坛。为示本尊身印之相故。若力不能办而作字坛。即犯秘法隐覆之罪。若观弟子心。极殷重乃至不惜身命。尚能舍身而奉于师。何况当有所吝。然资力不办者。听作字漫荼罗。即于此置佛之处。但画作阿字。即是如来之体也。置阿字竟。中台之外院直东作阿字加大空点。又于东北自在方置于伽字。此伽字即是虚空眼也。是一切佛及菩萨之母也。次火方一切佛菩萨。真陀摩尼印。或置于字也(迦也)北方观自在及弥勒。贤劫一生补处菩萨以为眷属。置于娑字。南方金刚手等。或作形或作印(谓三股拔折罗)或作缚字也。又此中置字。与前坛方位或不同。问之。复彼分位三弃舍。一切执金刚诸印画。或彼字者多三弃舍。亦如前释。不异字印作?字也。次罗刹方(西南方也)毗卢遮那下。画不动尊。石上坐手执刀及罥索。遍身焰鬘。一切作障者期克。或但作印于上(印谓罥索及刀也)或作字者谓唅。次于风方(西北也)作降三世胜。害一切作障者。头光焰貌作大忿怒。如阎摩罗形。黑色于恐怖可畏之中。又极令之恐怖。当如是作极可畏形也。其手中转拔折罗(是三股金刚印也此是定)或但作字。谓(长诃字)次于四方画作四大结护。东方画作无畏结护(名也)身金色白衣。面少瞋状手持棒。若但置印者(但书棒印也)或但置字(嚩字也)北方作坏诸怖大护。白色右手持刀。著白衣并光。若作印者但画刀形。若字者作博字。西方难降大护。无有能制伏者。故以为名也。身作无忧花色(如此间深紫蜀葵花色也)所著衣亦赤。然少浅于身色。其面微笑在圆光中。其作观大会众之状。谓四方众会也。印但作其刀印。作字者谓索字。南方金刚无胜大护。犹若金刚更无有胜。故以为名也。复次金刚。是天帝释别名。然此大护。势力又过于彼相故为名也。其身黑色忿形皱眉。衣亦黑然稍浅于身面之色也。头上但作发髻。自身焰光也。手持棒。若但画印亦但置棒也。字作忏字也。上来四大护。皆须并置眷属。眷属即使者也。皆坐白莲华上。持真言者当如是而敷置之也。次出外向第三院。画牟尼王释迦种姓。着袈裟衣具足三十二相。是一切众生施无畏者(以教法利益一切皆令得无畏故)其印当置钵袈裟等(等谓钖杖之类)若字者作婆字。此最为胜者。谓秘密胜上义也。次外漫荼罗。法界自性加持菩提心发趣者。作法界自性观也。法界即是如来之身。观自身即同一切佛法界身也。以此加持住菩提心心也(此发趣是向义至义修行义更问此一段)彼三分位舍。三作礼佛毗卢遮那寻念。如前调色者。谓置释迦已。次第二院当礼毗卢遮那。如前谓色中方便图画也(更问)东方作施愿金刚童子形(即文殊师利别名也)左手执青莲华。上置金刚。以一切璎珞严身。上妙细绢以为下裙。极微细縠以为上服。又令细于下裙身色映现也。身作郁金色。头上有五髻子。彼印但画青莲华。华上置金刚杵也。若作字者谓鑁字也。于文殊右边(北边也)置网光菩萨。一切身分圆满。左手执宝网右手执钩。若但置印者或画印或钩也。字者。谓染字也(但置此印得也)南方画除一切盖障菩萨。金色发冠(云无璎珞也)左手执真陀摩尼珠在莲华上也。若但作印者。置莲华上有摩尼珠。或但作字者谓恶字也。北方作地藏菩萨。色如钵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间粟谷之色。花房亦如谷穗甚香也。此菩萨手执莲华。以诸璎珞庄严其身。若但作印者但置莲华也。若置字者作伊字也。西方虚空藏菩萨。亦以诸璎珞庄严其身。身白色著白衣(其白衣色昧身作肉红与身色少异也)身有光焰执大刀。作彼印者但画大刀也。若但置字者作长伊字。然此坛中所少位次尚多。即云造了者。亦是上下互现也。造了时。阿阇梨先在门外坐。住法界兼菩提心。梵本云。次持诵者住法界。我即法界性。住菩提心。此菩提心即是法界性也。向东方而作金刚印(坛门向西开故师向东面也)造坛了。当坛面向东坐想同于佛。佛即是法界体也。既同诸佛。然后作度人事业也。作事金刚。谓诸事金刚。即是三股拔折罗印是也。凡言作金刚者。字身印皆悉作之。作佛亦尔。恐烦不广一一言也。次供养作殷勤者。更戒行人。应戒慎作之勿忘次第也。梵本云。当结金刚印。次作金刚事业。殷勤而供养。现一切佛救世者三昧耶。又现印三昧耶等者。三昧耶印众多。故云等也。供养及作佛等。皆作三昧耶诵三遍。作事多用处故等也。由作此法。即以此随所作心能遍一切方所。警觉一切如来。由佛本愿故。即皆警觉而作加持也。先念遍一切所。谓漫荼罗中。随方面一切诸尊运心普遍。若深行者。即是漫荼罗诸尊悉地方示三昧耶也。次外唤弟子令彼护净者。弟子先在门外唤之。请诸尊法。用二种使者成办诸事真言即得也。若最捷疾慧。一一用本真言印别请亦得。令近门向坛立。又当先教彼如法洁净也。此即请尊耳。次结界乃至发遣。皆在供养法中。准用即得也。既结护已为授三归。此三归谓印法也。初印护身。次法轮印护诸身分。次具有一印下当说之。初印印顶。次印印支分。上云金刚有情也。由此三印故。即是住菩提心也。作法界法轮印时。彼当一心作自体者。谓行者运心作此法界时。即观自身同于法界也。结印时。同彼印自体也。上法界自性印结之。彼法轮印次结。先想弟子髻中有阿字。然后以法界性印印之。以印案之。自诵真言三遍或七遍也。次当以衣帛覆其面。师当发大悲心而愍念之。为令彼永度生死开佛知见故。其弟子尔时。亦当自发殊胜无上愿也。不空手作菩提圆满故。谓彼弟子。欲令无上菩提速圆满故。随上中下力分办。随其所有供养诸佛本尊等。或持宝华等而献之也。时师欲令弟子结护故。耳语教之。所谓令住菩提之心。别有说处也。彼既发菩提心。一心诚仰而住。师自作印。向其顶上着之(更问何印)。然后令掷花。当记彼堕在何尊之处。就一处本尊之身。又有上中下左右之殊。随彼所堕之处。而授彼相应印真言也。弟子法教。如是作三昧耶故。一切与(更问)尔时执金刚具德。又复问此佛灌顶法。愿佛自说者。请佛自说也。时佛住法界性中。告金刚手。谛听一心。我说此法令修行者。于此法中自在得。所谓令得胜上教法也。此自在者。亦是速得义又是自在义。是义与上所云多财名自在义不同也。我说一切诸法教。所谓最上自在摄者。谓心有愿求。悉能摄取自在满愿。如于一国自在所为必成也。阿阇梨如来本形意加持作彼印者。随彼上中下法。或作如来或莲华金刚部等。随彼所主之坛。而作彼形而为灌顶也。如来本形加持。谓阿阇梨以如来性加持自身。如来性即是本体也。或用彼印。谓以印加持。想自身以阿字遍支分。此阿字即是法界之体性也。由此庄严故即同佛身。方唤弟子也。若是得定阿阇梨。或已得法验者。所作任运成就。若不能如是者。当用印及想而作也。次引弟子将向大华王漫荼罗(谓坛外先作灌顶坛处也)四宝作大菩萨加持大瓶者。是中台四大菩萨所加持瓶也。以菩萨宝而用庄严也。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令彼弟子。不能住菩提心则有退转。与空洒香水无殊也。又复未灌顶前。于弟子顶十字缝上。想作闇字。其心中极想作阿字。又想阿字在于胸上。亦可但想阿字遍一切处用也。金色光发冠坐白莲华者。谓想彼弟子心中。作白莲华开敷圆满。毗卢遮那如来座于其上。然后灌之。

  经云。仁者。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也。若以此法而灌顶者。即是同于十方诸佛。灌以法水而授法王位也。不尔者徒灌而已。无能为也。

  密印品第九

  尔时毗卢遮那佛。观察诸大会众者。佛已略说灌顶仪法了。将欲更有所说故。随观察十佛土微尘等大会。非无因缘。谓将说如来身密之印也。次即告金刚手。有印名为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同者。言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有众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标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诸佛其由此严身故。于一切大会中。建此无上大菩提标帜幢。能令八部等众恶邪者远而去之。善根性者。亲近奉教修行也。汝可谛听极善作意。吾今将宣说之也。世尊今正是时。佛今正是时者。此两语有意也。初说迦罗之时。意言。今此四众无有支叶。纯是真实堪受大法。如来应机而说。正是其时也。次三摩耶之时。即时分之时。今正是时。说法时也 尔时世尊住于无害身力三昧者。佛为满斯愿故。复入三昧。此即是如来无量之身自在之力故。无能害也。住此三昧而发三明真言。其明名为无碍无害无等力也。由此三昧耶诸学者。得听闻得入正法。若不作者即不合入坛。亦不合听秘教也。若修此明即能得身净语净。所愿满足会于三身。故名为三明也。三力者。谓三世力或是三平等力也。无等力者。即此三力也。其明次当说之耳。

  南么三曼多佛陀南。阿娑迷(无等也)怛哩三迷(三等也)三么曳(即三昧耶也)娑诃(警发也)

  阿娑迷者。此明即以阿字为首。即同诸佛法身无相离相。当知此法身是无与等比也。三迷者。谓佛三身。谓法报化合为一身。教化众生也。亦体同阿字之门。无相离相故言等也。三昧耶者是不可越义。是无等三等。诸如来之所同说也。佛住三昧。说此明无害无等力。由此明故能入三昧耶。此三昧耶即是誓愿。犹如于敕。是三世佛本所要誓也。此法门难信难入难得听闻。由法不可遇故也。以是故三世佛同说此真言。以此三昧耶真言加被。得入听闻修行此法也。如尊之教不可违越。若不闻者。即不得入亦不得听闻也。娑诃是警发义也。以此真言警发诸佛。说此明时。诸佛即警发。而起加持行人也。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力真言及印。此三法界即得成就也。次说手印之相也。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结大界之果。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今此中先说十二种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极要。宜明记也。第一合掌。令当中心坚相着。十指头稍相离少许开之。此名宁(上)尾拏(上)合掌(此名坚实心合掌也)第二次以十指爪相当齐等。以指头相合。掌中心小不相着。名三补吒合掌(此名虚心合掌)第三又次以十指头相合。指亦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隆。名屈满啰合掌(此云如未开莲也)第四次以二地指二空指相着。余指稍令开敷。名仆拏(收间反)合掌(此名初剖之莲也)第五次又以两掌仰而相并。令俱向上正相并铺之。名嗢多那(上)若合掌(此云露也)第六次又并仰两掌。与前相似。而令诸指相就稍令屈合之。如人掬水之状(勿令大屈也)此名阿陀(上)啰合掌(此云持水也)第七次又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钵啰(二合)拏(上)摩合掌。第八次又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纹。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名微钵哩哆合掌(此云反叉合掌也)第九次又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禅人手相加之形。此名毗钵啰哩曳萨哆合掌(此云反背互相着合掌)第十次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头相接而仰之。名帝(上)哩曳(入)合掌(此名横柱指合掌)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驮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亦云覆手合掌也)今此三昧耶印。先合三补吒掌(先以手相远渐近令相着掌内稍空者是也)。以二空指并而直竖之。勿令大低勿大傍侧。正令二空指向上也(其五指中小指名地无名指为水中指为火头指为风大指为空左手为定右手为慧也)亦可左手小指为檀度。以次向上数之头指为定。右手小指为慧度。以次向上数之头指为智度。此三昧耶印。若初修行作诸善品之时。若先不作者。不合作诸法也。非直作此。亦须诵前真言。作法。先以三摩耶印置顶上。诵前真言一遍。置其印于右肩。次置左肩。次置心上。次置喉上。每置时各诵明一遍。凡诵五遍而印五处也。然此真言有何功德耶。以此真言故。能除宿障以净自身。令身净故外障亦净。以外障净故诸障皆不得入。此即为大护也。由此不思议能护故。福任运增长罪自然除。诸佛警觉满其所愿也。又次法界生真言曰。

  南谟三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法界也)萨嚩婆嚩(性也)俱唅(我也)

  达么驮都是法界也。法界者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言我即是法界也。又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而诵真言。亦即体同法界也。其印以二空指内掌中。以左右手地水火三指。压而作拳。竖二风令直(两手各别作拳而竖风指也)先竖二指合当胸。即向里而转。令两手指。从顶两边。各近左右颊颈。而向里曳稍下曳之谓初竖指。稍令指头向下。指背向里。近头颊渐渐指头近下也。至心即散手也。凡诵真言作印。喻如耕牛二牛同进不得前后也。次更作印。先作反背手合掌。以二地指反相勾(令右加左上也)余水火风三指。以次亦反相勾讫。末后綟二空指。令至掌内相柱也。此是转法轮印。由作此印故。令彼身心清净。能现见十方佛转法轮也。真言曰。

  南谟三曼多佛陀喃。伐折啰(金刚)怛么(二合)俱唅

  此真言上已释之(更勘)次作刀印者。刀喻利智。以能令除断为义。谓除恶见山峰也。如大山之峰撩乱甚多。烦恼亦尔。今作此刀印。由此印故(如上说之)。即屈二风指。令指头相对。以二空指并而压捻之。令如大刀之形即是也。其真言曰。南谟三曼多佛陀喃(如上)大刀无垢法。现俱生身见截断。如来信解生。无贪法生。此真言梵音诵之。在经中。此已注义竟。如上说也。此真言以初么字为心。是我义。又是五空点字。即是遍一切处义也。今此中意。正欲害此我见也。当知此刀印。即是诸佛大智。能断绝诸见故。以刀截烦恼根。却即得无垢法现也。身见俱生之类。即是垢也。今断是垢竟。即休息邪。未休息更有胜法。谓除是垢已。当生如来信解(此义如最初解)如来信解。谓是何法。谓无贪等善根也。由此故次生诃字。是中诃字为因。为除是因故。傍有长阿之点。即是一切法本不生故也。下有邬故三昧。上有点为大空。诵此者。能令行者满三种身。以此字中有三义。即是法身现也。三藏云。西方尤秘印法。作时又极恭敬。要在尊室之中及空静清洁之处。当澡浴严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须洗净手嗽口。以涂香涂手等方得作也。又作时须正威仪。跏趺等坐。不尔得罪令法不得速成耳。即次作吉祥商佉印。先作空中合掌(如前)屈二空指。以二风指压之。令如商佉形。作印已。即近口吹之。如吹螺之法也。此是满一切愿吉祥法螺印。由作此印故。即满一切善愿。宣说大法。能令十方普得闻知。此即是寂静涅槃印也。其真言归命同前。

  萨嚩哆(遍一切也)暗

  此是真言之心。一切法本来不生。上又有点。即是大空遍一切处也。此大寂涅槃之体性。万德寂然遍一切处也。次金刚不坏坐。印法先以二空指二地指皆相并。余舒散如开剖之莲。

  经云。令如铎形也。次即改以地及空指相捻。中间六指并如旧舒散。其中火风指相合。水指单立即是也。此是莲华之坐。亦名金刚座。犹坐此座故。能生诸佛。诸佛皆由此坐。即名吉祥之坐也。故名金刚不坏座也。真言归命如前。

  aḥ 

  此是真言之心也。此长阿字为行。傍二点为三昧。为令此法坚固故。故后有点也。然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此是一也。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第二也。叉二手而合作拳。令十指出现于外。此名指在外拳。第三也(并右指加左)次以十指相叉。皆令十指头在于掌内。此名二手拳。第四也(亦右指加左上)次作金刚印。二手皆屈水指向掌内。以二风指捻火指背。而不相合。此即金刚印也(二空指并而竖也)由此金刚印。能坏无智之城。一切不能坏也。其真言归命如前 咒体但有吽(引)字(义如上准说之)。

  次佛顶印。先作指向内拳。即申二中指令相并。次以二风指加于中指之背。而屈二空指令相并。即是也(其指向内拳即是指头向内也)此大印名佛顶。结此法印时即同仁者也。仁者谓如来也。谓作此印即同诸佛身也。此是真言。亦是具三昧解脱义也。初为因后为果。因是如来之行。果即是佛也(合加顶上更问)次如来豪相印。以智手。为出大指之拳。置于眉间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来。豪相具足也。其真言归命如前。

  aḥ (知也)haṃ (因也)jaḥ (生也)

  以此不生之行净一切因也。阇谓生不可得也。次作如来钵印。左手持两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绕臂回入手中令二角如双耳也)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左上。如坐禅手。引上令当脐。稍屈如重手承钵之形即是也。作此即同如来。持此袈裟诸佛标帜之仪。亦能令一切非器众生。皆堪为法器也。真言归命如前 婆 是有义。即三有也。以本不生故即离三有。三有本来不可得也。除此三有而得如来真实之有。谓诸佛法身也。次作施无畏手印。左手如前持衣二角。舒而当脐。右手指向上。而向外舒之。如拓物之像(如瑜伽中释迦印即是也)若作此印。能除一切众生种种怖畏。爱恚即时皆息。亦除彼未来种种大可怖畏也。其真言归命如前。

  萨嚩他(遍也)誓那誓那(胜也)婆也那奢那(上声是除恐怖也)

  遍是普义。即是遍一切处也。于一切处方便之中。而最为胜皆能胜彼也。初离异生等烦恼。次离二乘烦恼。故重言之。即是胜中又胜也。如来以此之故。能遍一切处。普除一切怖恼也。次如来满愿手印。左手亦持衣角。展之如前。右手向外舒而下垂。如瑜伽中。宝生佛印也。作此印时。即以如来之力故。一切佛满其所愿。皆得成就也。真言归命如前。

  嚩啰驮(与也)嚩折啰(金刚也)怛么(二合)迦(我也亦身也)

  意云。愿诸佛与我金刚身也。亦是授我大愿之身也。此即是满其所愿。次怖一切为障者印。以右手为拳(大指出者)而舒风指竖之。当于眉间。以指头柱眉间也。云等引者。谓作毗俱知形。其面如忿怒。而心住一境不动也。此一切佛大印。能现如来威猛大势之力。恐怖一切为障难者令其降伏。亦能满一切众生所愿。行者结此印时。为障者莫不四向驰散。乃至大力天魔军众亦自然退散。如来证菩提道时。以此印即能伏诸魔也。真言归命如前。

  摩诃嚩梨(大力)伐底。驼奢嚩梨(十力也)驮婆(二合)吠(得也)摩诃弥底[口*履]也(大慈也)发也

  此真言诸佛大力也。此大力是何等耶。即是如来十力。一切力中最大自在也。如来云何得此十力。谓从大慈而得此十力。故言此力从大慈所生也。次佛眼印。先为拳。乃以空指压风地二指(其指屈之空指捻其甲上也)而申水火指。用右手作之。作已。用此二指柱于其眼。先加右眼次加左眼。以此秘密方便能净眼根。成就佛眼得见如来深密境界也。真言归命如前。

  伽伽那(空也)嚩啰(愿也)迦卢拏(悲也)摩也(礼也)怛他揭多(如来也)斫吃刍(眼也)

  夫虚空虽无相无碍。而不能成办大事。今此如来之空虽无所依。而能成就一切胜上之事。过彼虚空不可为匹也。大悲体者。即是如来之眼。此眼从大悲生能生大悲也(更问)次如来罥索印。先作十指向内之拳。即舒二风指。指端相柱。屈而相接圆环之状。其二空指亦以右压左。双内掌中即是也。此印能缚一切为恶者。亦能坏彼令其除息诸恶也。真言归命如前。

  系系

  此中有诃声即是因也。兼有三昧义。此系是呼召声也。谓呼此成佛之因也。此因以本不生故离因果。即令此因净复净。

  摩诃钵奢(即大索也即此离相之因以本不生故离因果相令此因净而复净之因是名大索)婆卢(普也)娑唠驮理耶(如空也言此大索广普如空无所不遍也)萨埵驮都(言此索广普作何事耶谓于有情中而持之除其痴故)费慕呵迦(痴也除破痴也)怛他揭多(如来)提目(信解生也亦是发诸佛本愿也诸佛行菩萨道时时于大恶尽度一切众生今以此因要当成就果令除此痴使究竟于佛果恒作佛事也)

  又此索者从何而生。谓从如来信解中生。信解义如经卷初已说。如来以此信解之力。普门示现种种类形或作大忿怒事。或为持明之仙。具大力势折伏摄受无量众生。咸令获于如来妙果。即是大索广普同有情界义也。次作如来钩印。先以左手空指。压余四指之头令如环状。次以右手三指内于环中。右手大指加左大指之外。而屈入掌中。捻右手三指亦令如环状。舒右手风指。而稍屈第三节。令如钩形即是也。作此钩印。能召十方一切诸佛菩萨。皆令集会道场。亦能满足十地之位。况余八部之类未生善心者。而不来至耶。

  阿(引行也)萨嚩怛啰(二合)钵罗底诃多(无碍义一切所害也)怛他揭多(如来)央俱舍(钩也)菩提折哩也(二合菩提行也)钵唎布啰迦莎诃(是涅槃义是满足也)

  此中行者。谓由此行。能招诸佛大功德海也。如世间钩。则有处所分位。不能遍一切处而作钩召。今如来钩则不如是。普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大菩提果。以要言之。悉满一切如来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亦令得此道也。故次句云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残之也)遍害一切不调伏者皆令于菩提之行而趣妙果。而得满足也。次如来心印。作法皆准于前。唯加舒火指。此所舒二指。皆屈第三节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诺(上)怒(智也)那婆(二合)缚(生也)

  即是诸佛之智。此智不从他得。还从佛心生也。

  次如来脐印。亦准于前加舒水指。凡舒三指亦屈第三节也。真言归命如上。

  阿没㗚(二合)睹(甘露也)嗢婆(二合)嚩(生也)

  甘露者智智之别名。能除身心热恼。得而服之不老不死。可以喻于如来之智也。今以此智除一切众生热恼。令得常寿之身。此甘露味亦从佛心生也。次如来腰印。亦准如来钩作之。内风指而舒水指为异耳。此水指不须屈第三节也。是右手水指也。真言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如来也)苏婆嚩(生也)

  当知此智印。即是从如来生也。凡印真言皆自呼其义。他皆放此。次如来藏印。先作三补吒合掌(空心也)水风二指皆屈入掌中(合指相对当)其二手火指直申。而令指头相合。二空指并而压于风指。二手地指亦舒。勿指头相到。而稍屈之皆令曲即是也。

  㘕㘕落落

  啰是无垢义。上点是大空三昧也。第一除凡夫二乘障。第二住于如来甘露之空也。次二字傍二点是净除义。第一除凡夫垢。第二除二乘垢也。次结大界印。准前如来钩印法。但二手各举水指。令直竖即是也(更问之不分明)此中大界者。谓从发大菩提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令间断。不复生死不退菩提。即是大界义也。真言归命如前。

  丽(离相三昧)噜(噜音二罗各乘相也)补(第一义也第一义不可得也)履(离垢也)微(离缚也)矩(矩音作也)丽(离相也)

  此等皆是三昧。如来以此诸三昧而为庄严。更无过上。此是诸佛大界也。

  次作大护印。准前如来藏印。申二水指令指头相柱如峰。其二火指头亦相拄而稍屈。微如莲环之状。又开二空指。相去二寸以下即是也。真言曰。

  萨嚩怛他揭帝弊(归命一切如来等也)。萨嚩婆也微(上)檗帝弊(能除一切怖障等也亦是叹佛归命也)。毗湿嚩目契弊(种种门也亦是巧妙之义诸佛巧现种种功德门也)。萨罗嚩(二合)他(遍也谓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方所也)唅欠(诃是因义欠是空义也点又是空以此空净一切因又复空者此空亦空也)啰乞叉(拥护也非但护于二乘亦护一切诸佛诸佛由此故不舍有情常作佛事无有休息不住寂灭也)么诃么㘑(大力也即是如来十种智力也)萨嚩怛他揭多(如来也)奔抳也(二合)宁啰社(引)帝(生也言此力从如来功德生也)。??(第一恐怖其障也第二为令满佛之三德故重言谓极怖之也)。怛啰吒怛啰吒(摄伏也伏内外障又为成佛法身故重云之也)。阿钵罗(二合)帝诃帝(是无害也无障义也)

  此名无堪忍大护。由彼威光猛盛。如初生小儿不堪视烈日之光。亦此如是。一切不能堪忍而敢映夺之者。故名无能堪忍大护。以此护真言之行者也。

  次如来普光印。二空指并而屈入掌中。二风指直竖(各不相着皆直竖之)。二火指头相合。稍阔其节如铃铎形。余指同前即是也。真言曰既命如前。

  阇嚩啰(阇者生也嚩缚也罗相也侧有阿点与不生义同无相不生也)摩履你(摩是我也有长阿声履是想也想义即观也离有观无观也)怛他揭多。(此是如来光也如来光以从无相无观等义中生也)

  次如来甲印。作三补吒合掌。以二风指傍置中指背上而并烈之是也。其真言阙之更勘本。如来舌印(亦阙之勘本)如来舌真言曰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誓诃嚩(二合舌也)萨[帝*也](谛也)达摩(法也)钵啰底瑟耻多(性也)

  如来者即是如实也。犹如来舌常作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以如是真实故常住也。

  次如来语门印。准前印。即作三补吒合掌。即以水指风指头聚合于掌内。以二空指并压之其二地指二火指并直。而头相并尖如蜂形即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摩诃嚩迦怛啰(二合此是语也)毗湿嚩若耶(种种巧智也)摩诃驮耶(大广也)

  谓此语从如来无量门巧慧而作。此智广大无量也。

  次如来牙印。作三补吒合掌。屈二风指入于掌内。令指节背并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能(去)设吒啰(三合牙也)啰娑啰娑(味也味中之味故重言之即如来法味也)揭啰(此字与前句相连前句未有阿声与阿相连也是胜上之义胜上之味也)三钵啰博迦。(得也)怛他揭多(如来)毗奢(上)也(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谓此胜上之味从如来境界生也)

  次如来四辩印。作三补吒合掌。以二风指勾曲。当二火指背上。头勿相着即是也。如来由此印故。处众无畏为人演说正法。乃至于一字中含无穷义。此辩才不可穷尽也。真言归命如前。

  阿轸[帝*也](二合不思议也)那步(二合)多(奇特也)曷鲁婆(语之分段也亦此奇特也)嚩迦三曼哆(普至也。佛以一音说法。普至一切众生之前其所至处。各各自谓佛同我音为我说法也)毗输(上)陀(清净也)萨缚啰(言音也。由所发言离语业粗恶等过。微妙清净令人乐闻故云清净言音也)

  次如来十力印。屈地空指在掌中。令头聚合相柱。余指作三补吒合掌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是三德也。摩是空也。点是三昧也。阇是生义又招召也。更问得招。此印能持如来十力也。此之三字合在句后。如大本中也)驮(入)舍嚩兰伽(十力身分也。其兰字以上是十力。即此兰字长阿声。与伽相连是身分也)陀罗(持也)

  即是由此智印之力能持如来十力支分也。

  次如来念处印。作三补吒(此皆如未剖之莲。极空中合掌也。更捡前文勿令错也)以二空二风。聚相捻即是也。其捻法。当令四个指指甲相到耳。真言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悉密㗚(二合)底(丁以反念也如来念也)萨埵系多(众生利益也)弊庾(二合)驮揭(二合)多(生也起也)伽伽那三么(虚空生也)阿三么(无等也)。

  言此念与虚空等不可限量。然又虚空不得为比。故复云无等也。所以然者。虚空无所有性。不能为一切众生作大利益也。

  次一切法平等开悟印。作三补吒合掌。以二水二空指聚而相捻即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萨嚩达摩三曼多(一切法平等也)钵啰补多(至也得也至得一切平等也)怛他揭多(如来也正义谓如去也)奴揭多(随也如也。谓随诸如来也。同彼得如是开悟也)

  次如意摩尼普贤印。所以名普贤者。以此菩萨所有三业普皆贤善。诸佛菩萨之所赞叹故也。其印作三补吒。以二风指转加二火指之背后。当节令圆是也。余如常。真言归命如前。

  三曼多奴揭多(平等望也)吠啰阇(无垢也无尘也)达摩涅阇多(法生也言此无垢从法而生也)摩诃摩诃(此义重言此犹如言天中之天也。诸菩萨等供养于佛。佛转供养普贤。犹普贤身与三世佛等故。此即大中之大。供养中供养也故重言)

  次慈氏印。作三补吒。而屈二风指。令指头至火指根下。二空指并而厌之。余如常。此印如窣都波形者。以持一切如来法身塔故。犹如观音持佛身也。真言归命如前。

  阿誓担(古云阿逸多。此呼其名也。其义谓无胜也。一切爱见烦恼乃至二乘等无有胜之也)社耶(得胜也。于无胜中而得其胜也)萨嚩萨埵(一切众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揭多(知心起也。起即是知义也。谓知一切众生性也。字阿阇梨云此是弥勒种子字也)

  次虚空藏印。虚心合掌。以二空指并屈入于掌中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阿迦奢(空也)三曼多(等也等于虚空也)奴揭多(得也前云知义起义。此中云至得义亦相会也)髀质哆㘕么嚩(二合也此么即是点。以加啰字之上即为多蓝也)啰(髀质多是种种义。么嚩罗是衣义也)驮啰(着也。谓着种种衣也。如虚空无色而能现种种形。此菩萨亦尔。犹如虚空而能满种种愿现种种形利益众生也)

  次除盖障菩萨印。三补吒合掌。以地水指皆屈入掌中。余如常(其地水指合甲相柱也)真言归命如前。

  阿。萨埵系多(阿是能除义。系多是利益义。谓利益众生也)骠也(二合)嗢揭(二合)多怛囕怛囕。囕囕(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现也。如上所谓除着除其何事。谓除四垢也。凡夫爱见垢一也。声闻垢二也。缘觉垢三也。菩萨垢四也。除众生垢故入声闻位。除声闻垢故入缘觉位。乃至除菩萨垢故入清净位也)

  次观音印。初作开剖合掌。以空指地指聚而相捻。余六指散之。其火风指皆并相着。水指独立即是也。

  萨嚩怛他揭多(如来也)阿嚩卢羯多(观也谓如来之观也)迦卢拏(悲也)未耶(体也言以大悲为体也。身心内外纯以悲为身也)啰啰啰(三垢也)?阇(若也反。此?字谓行解脱大空为三也。阇是生义谓从缘生法也)

  此中如来观者。言菩萨虽未成佛。而见等同于佛。由见蕴性故得观名也。唯以悲为体。此悲从离三毒得无贪等三善根。而生成三解脱也。故有三啰字也。

  次大势至印。作三补吒合掌。屈十指相柱令周圆。如未剖之莲也。此未开莲。即是如来宝箧。犹开敷已而却合故。真言。

  瞻(是生也)娑(是等智也更问)

  离世间主又超菩萨生住平等智中也。

  次多罗菩萨印。先作指向内相叉拳合掌。即竖二风指头相合如针。二空指并竖压之即是也。真言曰。

  多㘑(呼彼也)多利尼(上声。渡也。犹如渡人于大河置于彼岸上也)迦嚧拏(悲也)嗢婆(上)嚩(生也。由此菩萨从悲而生。亦渡众生到于悲处也)

  次毗俱知印。如前向内作拳合掌。其二风指亦竖之。但参差相压。令右指压左即是也。其形势大同多罗。但参差指为殊耳。真言。

  萨嚩婆也(一切恐怖也)怛啰萨你(亦是恐怖也。于一切恐怖之中。又以恐怖而恐怖之。令彼退散也如见不调伏者。又以刚强残威势而降伏之。令不得为非也)?(三义如上)泮吒也(是破坏义令彼诸怖退散也)

  此真言毗俱胝持诵母者。于诸持诵之中犹如于母。功能最尊也。

  次白处菩萨印。双屈二水指入掌。其二空指亦并而屈之令相到。余作三补吒合掌。真言。

  怛他揭多肥舍耶(如来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言从如来境界生也)钵昙摩(二合)摩里底(鬘也严身具也。此即能生诸佛佛功德以为庄严。庄严法身也)

  次马头印。作三补吒。屈二风指合甲。去空指根下。挟一麦许不相着。其二空指并竖。稍仰其甲头是也。真言。

  佉驮耶(啖也言啖食诸障也)畔阇(打碎也)萨破吒也莎诃(谓打击此障令四散也)

  次地藏菩萨印。作向内相叉合掌作拳。申地水指令头相合(如峰刃也)二空指直并而竖之。真言。

  诃诃诃(离三因也。谓声闻缘觉菩萨之因也。凡此中诸真言。皆自说本尊之德行。此总持地藏菩萨之德也)苏哆奴(妙身也。内身极净故名妙身即法身也)莎诃

  瑜伽者住(谓行者作如是印也)。

  次圣者文殊印。先作三补吒。以二火指反压二水指之背。二风指屈之。与空指头相捻即是也。真言。

  系系(此中诃声因也谓离二因即是超度二乘境界也。亦是呼召之声也)俱摩啰(童子也。破坏诸魔亦名俱摩啰矣)毗目底(解脱也)钵他悉体(他以反)多(道也言住何处。谓住解脱之道也)萨末啰(念也)萨未罗(念也)钵啰底惹(而战反。昔所愿也今念昔所愿也尊者昔所愿。悉渡一切众生令与我无异事。是故今当忆昔誓故也)

  次光网菩萨印。以左手作拳。而申风指稍屈第三节。令如钩形。空指竖压火指即是也。

  系系俱末罗(释如前)摩耶揭多(摩耶幻也。揭多知也知一切法如幻也)娑(上)嚩(性也)婆嚩悉体(他以反)多(住也了知。诸法皆如幻故。即住诸法实性本性中矣也)

  次无垢光印。舒左手一切指。皆令稍屈第三节即是也(空指亦竖并小似屈而已)。真言。

  系(呼也)俱摩罗(如前)肥质多啰(种种也)揭底(行也谓种种行也)俱摩啰(谓本誓愿。当普门示现身种种。以种种行而利一切。或现童子身或现壮年身或现老年身也)摩奴萨末啰(忆昔所愿也。圣者昔于佛前立此愿。愿愿如此愿当忆念之也)

  次继室尼印。先以右手作拳。而申火风指令并合直竖。其空指亦竖而相并也。真言。

  系系(如前)俱摩梨鸡(童子作女声呼也亦是文殊之三昧也)若(上)那(奴干反与愿也)萨末罗(忆昔)补罗底然(本愿也。此意言。尊者于文殊处。所得胜愿本所愿妙愿。今亦授与我也)

  次邬波继室尼印。先右手作拳而直申火指。其大指亦竖之(如常大指向外之拳。但申中指耳)。真言。

  频(去)驮耶(穿也)若那(智也前句末有阿声相连即是无智也。言以妙惠穿以无智。达于实相也)系(呼也)俱摩哩鸡(童女也亦是三昧。以女声而呼名之也)

  次地惠幢印。先以左手作拳(亦是大指在外之拳)而申地水二指即是也。

  系(乎也)萨末啰(忆念也)若那(智也言当忆此智也)计都(幢也由此妙惠幢故摧诸魔今当忆念令我亦尔矣也)

  次召请印。以上来五菩萨。皆文殊使者也。右手作拳(亦是大指在外者也)而屈风指令圆屈如钩。与空指头少许不相到即是也。真言。

  阿迦哩囇(二合)邪(招召也召请也摄召也。皆是钩来至此之义)萨鑁(上)俱嚧(一切作也。一切取与等皆是也。谓如尊者文殊所招召之事。皆当作之)阿然矩忙啰写(指此圣者之身也)

  次诸奉教者(亦是文殊奉教者。与使者少异也)先作向内相叉合掌拳。而申二风指。头相合而屈第三节。二空指亦竖并也。真言。

  阿(行也。傍有点。谓示忿怒形也)微三昧耶你曳(满愿也。希有之事无所不成也。能令一切希有奇特之事皆得满也。曳声即指此尊者也)

  次憍都褐罗菩萨(此议谓除疑也。或除垢也。如大众人皆有所疑怪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而断其疑网以能为不请之友常断一切众生疑惑。故以为名也)。其印作向内相叉拳合掌申二火指头相合。屈第三节即是也(二空指如常在外竖也)。

  肥末底(无惠也谓所不了知也)制(去)驮迦(截断也。截断无知令智惠生也亦是决断之义也又是断坏之义。犹如能断金刚般若之义矣)

  施无畏菩萨印。作施无畏手。瑜伽中(如释迦印也)申臂向上。令掌外向即是也。此印示行五法也。地为信水为进火为念风为定空为惠。诸佛菩萨以身口说法。今此印是表此五根力也。真言。

  阿婆演驮驮

  即是无畏施也。以何法施无所畏耶。谓住阿字门离一切生。尊者所愿已满。我等未得。愿施我及一切众生也。

  次除恶趣印。即如前舒手令掌向上。而令向上举之即是也。真言。

  阿骠(波庾反)驮罗拏(举也)萨埵驮都(众生界也)

  此义者以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故常在三恶趣中。今圣者已得如是五力。愿举之令得清升也。所以者何。尊者已自能拔出。亦当举一切众生界也次救护惠菩萨印。如前舒手置心。当以掌向身而掩自心。大指稍竖向上耳。真言。

  系(离因也又呼召警发之义也)摩诃摩诃(大中之大尊中之尊也)萨末罗钵啰底然(本愿也。本愿除一切苦。以除苦故云为救护。今呼彼名令忆本所愿。而救护一切也)

  次大慈生菩萨印。如前无畏施手。以空风指相捻。如人持花之状。余三指竖而向上即是也。真言。

  萨嚩(自也)制妒(心也)特揭(二合)多(生也言此慈从自心生不从他得故名大慈谓从自性清净心生不从大种心生故名自心生也)

  次悲念菩萨印。如前舒手覆掌掩心。而屈中指当心而拄之是也。真言。

  迦卢拏(悲也)未卢(二合更问界也)尼多(上念也)

  此意言尊本愿除一切苦。今当忆念也。然此菩萨名悲念者。意由未尽。其意者言。此菩萨系属于悲也。如人被他执持故不得自在。此菩萨身心系属于悲。为悲所持故不得自在也。又如人役属于王不得自在。此菩萨亦尔。常为悲所牵不得自在。犹此义故。当念本愿救一切众生耳。

  次除一切热恼菩萨印。作与愿手即是也。谓舒右手仰掌垂下之。如瑜伽中宝生佛印也。真言。

  系(如上)嚩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满一切众生。愿也)嚩啰补啰补多(二合。先得也。若不先得所愿。云何能授与人耶。犹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众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广度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次不思议惠菩萨印。以施无畏手。空风指相捻如执珠之状也(其手当侧之如拟人合指捻珠。珠向上也。又中指稍相离而向内。余二指并竖之也)。

  萨缚阿奢(一切愿也)跛梨补啰迦(满也。谓令满一切众生种种胜愿如如意珠也)

  次地藏菩萨旗印。先作指向内相叉拳。申二火指竖之。令指头一寸许不相到即是也(二空并竖如常也)计睹是旗也。此印如旗也真言。

  诃诃诃(离三因如上也)吠萨末罗(希有也。一切有情常有我想恼。截念之我想即除。此为希有也。亦是希奇义也)

  次宝处菩萨印。右手作拳(大指在外者)即舒地水火指并竖之即是也。

  系(如上)摩诃摩诃(大中大也)

  所以名宝处者。如宝生于海。从彼处生故名宝处也。如宝在海。从彼而有故得名也。

  次宝手菩萨印。右手作拳。以空指压诸指而直申水指竖之即是也。真言。

  啰怛奴(二合宝也)嗢婆缚(出也宝从手出也。言此圣者从宝而生。从何宝生耶。谓从菩提心宝而生也)

  次持地印。作二手背反相叉合掌。右仰左覆指头相压。即以大小指相纠也(谓左手大小指向上而以右手大小指向下相句压即是)。真言。

  陀罗尼(地也。以地能持一切物故以为名也)陀啰(持也。持诸佛地荷负众生。故以为地。亦令众生皆得此地名也)

  次宝印手菩萨印。先作向外相叉拳。申二火指令头相拄。大小指皆并竖之。其二风指当中指背。而句屈之。勿令着中指背。状如五股金刚即是也。真言。

  罗怛那(二合宝也)涅誓多(生也从诸如来宝而生也)

  次坚固意菩萨印。如前五股之状。令诸指头并相着即是也。真言。

  缚誓罗三婆缚(从金刚生也。亦从于金刚不可破坏智印而生。故以为名也)

  次虚空无垢菩萨印。作三补吒。以空风指头相捻令合聚是也(与如来刀印同)。真言。

  伽伽那(虚空)阿难陀(无量也)娱折罗(行也无量行同虚空故名也)

  次虚空惠印。如前转法轮印同也。真言。

  折羯罗(轮也)伐底(转也)

  言圣者先以得是法轮。愿为一切众生故。转此法轮也。

  次清净惠菩萨印。作三补吒。双屈二空入掌。以二风压其背上(其风指环屈。令甲相向即是也)。

  达摩(法也)三婆嚩(生也)

  言此菩萨得自在同佛境界从法而生。故名法生也。谓从自性清净之法而生也。

  次行惠菩萨印。同观音莲华印即是也(空地相捻六指开敷如上也)。真言。

  钵昙摩(二合莲花也)阿赖耶(藏也藏即菩提心也。从彼胎藏而生也)

  次安惠菩萨(或云住惠更审也)作向内相叉拳合掌。申二风指竖之。头边少许勿相着即是也(二空并竖也)。印此与多罗菩萨相似。但小开耳(与前异更问)。真言。

  若那(智也)嗢婆缚(生也从智而生)

  次执金刚。如前作五股印。其二风指去火指上节一麦许即是也。真言。

  室战荼(战字有遮声。是生死义。谓离生死也上有鲇是大空言此生死同于大空也荼是战敌义也犹离生死等于大空。是以无能对敌之者也。句义战荼是暴恶也)摩诃卢瑟拏(大忿怒也。如上所说无能敌者。所以为忿也)吽(长声同前三解脱也)

  以如上之法恐怖众生。令离生死得三解脱也。

  次摩么鸡印。如前五股金刚。其二空指二地指皆入掌中。亦右压左。即如前向内叉合掌无异。但火风指如金刚也(金刚母也)。

  怛栗吒怛栗吒(此中多声。即是平等同于如如理。是三昧也是离我慢也。住此如如。所有我慢自然无也。再言之者最极之义意也)社也底(胜也。谓以如如无我之法。降伏一切障难。令恐怖而伏之。即是战胜义也)

  次金刚商佉罗。是金刚连璅也(大智之璅也)。如前作转法轮印是。以地水火风指相句。即向下旋转向里转之。当于胸前令二空指向外。其二空亦令右压左相勾也。真言。

  ?(三称如前)畔陀畔陀(缚也。谓离二种缚。即是烦恼所知缚也)母吒也母陀也(如壮士捉缚无力人戾渐至颈令身分破坏。令碎二障亦复如是。故以为义)伐折噜(金刚也)驮吠(生也从于大智而生也)萨缚怛啰(一切处也)钵罗底呵低(无有能害也)

  次金刚月黡忿怒印。此金刚在佛额豪相而生。故以为名豪相明净犹如满月。故号月黡也。如前五股金刚印。屈二风如勾而捻二空。令少屈不相捻着即是也(与前异也)。

  颉唎(二合。离因无垢傍有点极忿义也)?(三称也)泮吒(极令除故)

  次金刚针印。作向内相叉拳竖二风指头相著令如针状。其二空指并屈而入掌中。真言。

  萨嚩达么(一切法也)涅鞞(上)达你(穿也以金刚慧针。贯达一切法也)伐折啰素胎(金刚针也。以何物穿之。谓以金刚智针也)嚩啰提(与愿也犹先愿力故今得此愿。亦当令一切众生皆达诸法源也)

  次金刚地捧印。作向内相叉拳。二空并竖之为拳。并二肘相近稍高竖之。以象槌形也(举向右边。如欲瞋打状也)。真言。

  萨普吒也(散也。以金刚慧槌击三毒缚。令散分破坏也)三婆(上)吠(生也。谁能作此事谓从金刚生者乃能作也)

  次难胜金刚印。右手作拳。竖风指而当心上。左手作拳(皆大指在外)直舒臂。令拳稍高与头齐也。以一切魔不能娆乱胜之故得名也。真言。

  杜达里沙(去难降伏也)摩诃卢瑟拏(大忿怒也以何法而伏众魔。犹有大忿怒也)佉陀耶(食也食一切烦恼等障结也)萨嚩怛他揭多阿曳然(一切如来教也)俱卢(奉也。谓奉一切如来教当随教敕而作也)

  次相向金刚。犹与难胜相对挟门。故得名也。其印如上(唯翻右为左耳)。

  系(如上)阿毗目佉(相向也)摩诃钵啰战荼(极大暴恶也)佉驮耶(食也)紧只罗拽细(何不急速也)三昧耶(本誓也)摩奴萨末罗(忆念也。本于一切如来前。立三昧耶誓。啖一切烦恼。今何不忆本所愿急速作之也)

  次如前佛钵印。即是释迦佛钵印也。真言。

  萨嚩吉隶铄(一切烦恼也)涅苏达你(掘也如利钁直下令彻底)萨嚩达摩(一切法也)钵啰钵底(得也谓于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摩(虚空等也。以于诸法得自在故等于虚空。以此法而掘烦恼也)

  次如前毫相印。即释迦豪相印也。次以右手五指。聚捻之置于顶上。此即一切佛顶印也。真言。

  鑁鑁(鑁音嚩也。二嚩谓烦恼所知之缚悉令如空也)???(离三因得三空证三昧也)

  次左手作拳舒风指火指。以空指压地水指甲为刀鞘。其右手亦如是作之为刀。内刀鞘中。即不动尊印也。其鞘手仰刀手覆也 降三世印。如五股金刚(更问)。

  次佛眼印。作三补吒。双屈地水入掌。竖二火令如针二风指转。捻二火指第三节上。由如眼形。二空指并竖稍屈。令当二中指下。使指头如竖眼之形。即是三昧也。其地水指如向内合掌之法。如前名为佛母印。此中名佛顶印。亦名佛菩萨母印也。

  次白伞佛顶印。散舒左手。令指头相去各寸许。以为伞。右手作拳。而竖风指为柄。以柄柱左掌心是也(凡言作拳者皆大指在外他皆放此)。真言如前耳。

  次作胜佛顶印。如前刀印是也。谓作三补吒。火指竖合。风空相捻即是也。

  次最胜佛顶。如前转法轮印即是也。

  次除业佛顶。如前钩印即是也。谓作向内相叉合掌。而屈右手风指令如钩形。二空亦右绞压左。今单手。即右手为拳。竖风指稍屈上节。

  次火聚佛顶印。同前佛顶印也 广生佛顶印。如前五股金刚印也。

  次发生佛顶。作莲华印(即前观音印也)无量音声佛顶。作商佉印如前说(谓三补吒双屈二空以风并压之)。

  次豪相印。以右手为拳。便以风指于眉间柱之。名真陀摩尼。即是毫相印也。

  佛眼印如前佛母印作之。是中少许异者。谓开空指令去火指背。一麦许不相着。如似五股之形即是也。

  次无能胜明王印。右手如执莲华印(风空指头相捻。火指垂屈当中。地水指正竖即是也)直舒左手五指向上。而向外托之(指头舒散也)。其手稍令高于头即是也。其立如前钵栗底(丁也反)哩也。

  次作内相叉拳。其二空指相并而为拳。极相离开而屈之。其节如钩。此名为口状也。即是无能胜明妃印也。

  次舒右手而托右颊。稍侧头就手少许相去即是净居天印(此是思惟手也一名自在天)。

  次同前自在天。舒右掌。其中指稍亚头向里共头指稍作烈形也。即普花天子印(手当胸前侧之次脱一天子印)。

  次亦如前舒右掌。而以风空相捻。如持花形。即满意天子印也(余三指相并合之也)以上并净居天子耳。

  次地天印。先合掌其十指头。并屈而相捻令圆屈之。空指令入掌内。其形如瓶子即是也。

  次如前施无畏状。而曲屈空指令当掌中。即是请召火天印也。

  次两手各以空水头相捻。余指端直双掩两耳。遍声音天印也。以火风两指头掩两耳也。此合在地天前。谓其声令众普知也。亦是净居天也。并净居天印合为五天也 作施无畏手。以空捻地指第二节。即一切仙印也。从此下与经列。第二也。此是普一切仙也。先大指捻小指第二节。其三指竖并也。如其次第。先开头指次开中次水。与地少相离。次即放散五指。此是五大地仙也。依经次第也。

  次阎罗印。作三补吒二风二地屈入掌。令头聚合。以二空捻二风背节(当第二第三间也)其空指头稍屈令合以二空当火指是也(是坛荼印)。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三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四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密印品第九之余

  次右手舒指。令如铎形向下垂之。阎罗后印也。

  次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

  次如前印相。但屈头指。以大指头捻头指第二节。噜捺罗后印也。自在天后印也(更问)。

  次以左手。犹如执莲华形。梵天后印也(谓舒掌以空风相捻其中指屈当掌内图中直申也)梵天无欲。反如人等身云何言后耶。此是梵王明妃印相义云妃也。

  次左手舒掌。而屈地水二指入掌中。回风指捻。着火指之背。空指亦稍句屈。即是娇末离砾底印也(砾底是器物印也图如之)此是大自在之子名羯底迦。此娇末离是其妃名也。

  次以左手申地水火三指。令各舒散。以风捻空。此是那罗延后印也(持花印掩胸也今此印向外掘也)。

  次以左手作拳。直申空指向上。是阎王七母等印也(以七母皆通用之)。

  次舒左手。而令曲如承髑髅之状。当胸前仰之。是遮文荼印也 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风并竖之。即涅哩底刀印也。

  次以左手单舒散之。如前转法轮印。但单手不相句绞乃为异耳。此是那罗延天印。

  次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相绞即一切龙印也。因即以右加左上。是难陀龙。回左加右。是小难陀也。如前九头龙印。直申四指分为羽。是金翅印。凡地居多分单手作也。

  次舒竖左手。令指头勿相着。即以空地相捻。捻小指甲也。是商羯罗印也(是骨璅天也)如前印而并合三指。即是乌忙那印。是商羯罗之后也。二印相似。前头指少屈。此直竖而散也。左手作半莲华印一如作观音印法。此不同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

  次显露合掌。乃屈二风指头。捻火指第三节背上。令与其二水指头相到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第三节之背也。其月天印。一如梵王无异。但想有白色为异耳。

  次合掌屈风地入掌聚合。其火水指令团圆。屈如弓。此是日后社耶印风印。如前者。须申左手侧掌。屈地水指是也。此是风幢印。先仰左手当脐。如承把瑟状。右手风空捻余散申之。向身运动如弹弦之状。是妙音天印也。此即摄乾闼婆等。此是天后。亦言乾闼婆类。

  次如前罥索印(谓作内相叉拳而申风指钩屈相捻是也)但以左手作之。即是缚噜拏龙王印。

  次以左手如音乐天印。图中右手屈风指。加大指甲上。余皆散舒之而覆当。临左手之上。阿修罗印也。其真言曰。

  伽啰逻演

  伽行也。以行不可得故。啰者是无垢故。逻者离相故。演者无所得故。上有点大空也 乾闼婆作内掌拳。并舒水指头相到。是本部三昧耶。若事业印。即单作。谓大指加三指甲上。而直申水指。是乾闼婆印。真言曰。

  肥输(入)驮(清净也)萨嚩啰(音也)嚩醯你(平声。出也义言出清净音也。皆世间三昧也)

  次以左手作拳。屈风如钩。与空指头少许不相着。一切夜叉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药乞叉(药是乘也。句义是啖食义也)湿嚩啰(自在也于食一切烦恼而得自在故以为名也)

  次以左手空指。捻地指甲头。而申水火。以风指捻大指节上。一切药叉女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药乞叉(食也)尾驮(大也反明也。句云药叉持明也。亦是缚义谓啖食此缚也)

  次左手以空指。捻三指甲。即但申中指。一切毗舍遮印也(亦可但如作拳形而申中指即是也)。真言曰。

  毗舍遮揭底(揭底趣也。第一义趣不可得故)

  次亦准前而稍屈中指。毗舍支女印也。真言曰。

  毗只毗只(毗是第一义。遮是离生死义。以知第一义故离于生死。重呼者言极离生死也)

  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并。与极磔之。令与余指相离。仡栗何印也(此别是一趣。非人非鬼也。能恐怖人。非人所持者是也。今非此也是曜)。若近宿。即合取九执为定也。真言。

  揭栗系(行也垢也因也)湿嚩里也(自在也)钵啰补多(得也)乳底(明也诸曜故为明)么也(是性义也。于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于此中而得自在也)

  次先作三补吒。其二火指二空指皆相交右押左。是一切宿印。真言曰。

  那乞叉哆啰(诸宿也)涅那(二合谓声也)达你曳(食也谓食诸声也)

  那是空义。乞叉曳是尽义。谓一切除尽也。哆啰如前是垢等义。准言之。谓食诸障垢也。即以清净之声普令流布。所谓无垢声也。凡如上所说真言。皆以义言称彼实德。发觉彼而令欢喜也。

  次作三补吒。双屈二水指入掌。余如常。一切宿印。即是罗刹娑印也。凡上来所说地居天类之印。双手作或一手作者皆得也。若持诵作务等因缘不暇两手结。但左手作即成耳(上来经中云左手图上两手者当用此耳)。真言曰。

  罗刹娑(罗是垢也。傍有点是阿声。即是行也乞叉是履空也)提阇多(王也。指其德也。令彼闻已欢喜满众生愿也)

  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触掌。即荼吉尼印也。颉[口*履]字离因无垢。上有三昧。傍点示忿也。诃是因义。上有点亦忿也。此等为首者。如上所说诸印。乃至荼吉尼为后。若广穷部类眷属则种类无边。如大本十万偈中所辨。今此品所说。乃是略举其上首。如提纲举目众纲目皆举耳。秘密主。如是等。佛信解生菩萨摽者。如来已证平等法界。以本所愿大悲力故。以神力加持。而现此方便身密之门。为令一切众生皆得信解。同入一切智地。是故如是等印。当知从佛信解生也。当知如是印等。是诸菩萨之摽帜也。谓以此方便示如来内证之德。故云摽也。如印众多。乃至身分举动止住皆是印者。若阿阇梨明解瑜伽。深达秘密之趣。能净菩提之心。以心净通达秘密法故。凡有所作。皆为利益调伏众生。随所施为。无不随顺佛之威仪。是故一切身所有举动施为。无不是印也。何但身业而已。乃至一切所有语言。亦复皆是真言也。以是秘密主。真言门修行菩萨。已发菩提心。当住佛地作漫荼罗。若谓今末世诸真言行菩萨等。同越三昧耶罪。决定堕恶趣者。谓今末世诸真言行菩萨。已发大心者。当住于佛地。然后造立漫荼罗。若不如此而檀作者。即为谤佛也。是故上来所说。阿阇梨当可知彼印真言等法。一一善达轨则。又当久修瑜伽之行。净身口意业。体解平等三业法门之行。由此瑜伽及真言并身印等所加持故。即是同于诸佛菩萨等身。同于佛位。以此相应三昧事理不相违。而建立圆坛乃至方所色像等。一一称理又不错失善知次第。当知必定获大利不虚也。若不尔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是自誓也。一切如来本所立誓愿。为欲普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令悉如我。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犹如世间大王之教敕不可过越。为越者必获重责也。是故当与菩提心相应。住于佛地而作之。有不顺教者。徒费功夫虚弃光景。终无所成。徒招罪咎无所益也。是故行者。当审求经法。又访明师开示。勿为自误耳。已广说印品竟。

  次明字轮品第十

  佛复告金刚手者。前者金刚手所问。佛已次第答之。前文有所未周者。今更为说。故告令谛听也。有法门名遍一切处。彼菩萨字位住时。一切所作皆得成就者。即此字轮法门。是遍一切处法门也。菩萨若住此字轮法门者。始从发妙菩提心。乃至成佛。于是中间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种种事业。由入此法门故。一切皆得成就。无有挂碍也。又上来所说。阿阇梨住于佛地者。义犹未了。谓此中字门即是也。最初阿字即是菩提之心。若观此字而与相应。即是同于毗卢遮那法身之体也。谓观此阿字之轮。犹如孔雀尾轮光明围绕。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于佛位也(更问)此字轮。当作三重。于中而置阿字。余字眷属在外也(更问)又此阿有五种。阿阿(长)暗恶恶(长)又每字轮。初先有三重归命三宝真言之心。谓阿字娑字嚩字。即此三字显三部义也。阿字是如来部。娑字是莲华部。嚩字是金刚部。每三部随五字轮而转。随义相应之相。前言漫荼罗今云轮者。即是漫荼罗义。前者坛法中心是大日如来。即同此中阿字。北边置莲华及诸眷属。皆在一处。即是此中之娑字。南边置执金刚及诸眷属。即是此中之嚩字也。今从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叶也。从一嚩字转生多字。故名为轮也。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体。次有迦佉哦伽等五音。皆取四字(各除第五声)次又取也啰乃至乞叉。皆是男声。悉入阿字轮也。行者已发菩提之心。当进修如来之行。故次明阿(长)字轮。是行也。其三部者。谓阿沙嚩三字是也。次迦字乃至乞叉。亦皆傍角加点。用为长声字轮也。既已具足如来之行。则成菩提。故次明暗糁鑁字轮。此三部也。此阿上有点。是大空义。犹此菩提之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成菩提也。次迦字乃至乞叉。皆加上一点为暗字轮也。已成菩提当至何所。谓大涅槃。故次于此中。而明恶索嗼等字轮也。三部也。如迦乃至乞叉。皆傍加二点。即涅槃轮也。其恶(长声)字一字是方便轮。所以中无也。此是释迦佛轮也(羯磨部遍入一切轮故无别坛。瑜伽云尔)凡字轮大为三分。初阿字即为一分。次迦乃至二十字为第二分。次也字乃至诃字为第三分。除去乞叉字。由此字已重故也(谓有迦娑二声故重也)以上皆是智慧字也。次有伊(上)伊邬(上)乌翳爱恶(多)奥八字。加此八字即成就三昧。皆是三昧声也。亦随五轮而恒转其义可知。次有俄(鱼可)若(而可)吒囊(上)莫(莫可)此字遍一切处。谓遍于定慧中也。然此五字亦随五轮而转谓加傍点或加上圆点或加傍二点等。此五皆成五字也。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而生诸字也。轮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来生四字。谓阿是菩提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槃。恶(长)是方便。如阿字者。当知迦字亦五字。乃至佉等凡二十字。当知亦尔。次有十二字。谓伊(上)伊邬乌噜留卢留翳爱乌奥十二字。即同字上之点。谓三昧也。仰壤拏曩莽亦有五字。即同上头之点也。其也啰等八字。即同字傍之二点。是除之义也。当知此字轮。即遍一切真言之中。若见阿字。当知菩提心义。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若见暗字。当知成三菩提。若见恶字。当知证大涅槃。若见长恶字。当知是方便力也。若见迦等二十字。亦随义类而演说之。当知此诸字等。皆是慧也。若见啰等八字。当知即同傍点。亦是随类相应也(谓啰是无垢等)若见伊等。即显三昧。若见仰等五字。当知即大空之点也。大空离一切诸相。即是成佛义也。若行者如是了达。即能入一切陀罗尼义。旋转无碍。故名为字轮也。如是秘密主。字道门善法真言道住次第。诸佛神力加持三藐三佛陀道菩萨行舞者。

  经云。如是。即指上字轮也。如上来所说定慧空等。即是佛道之门。能成正觉之道也。若了知字义。即能住于真言之道。其中次第法则证入之相阶位差别。亦悉晓知。明达通塞无有疑滞也。然此悉昙字母。乃至世间童子亦常修习。何能顿办如是事耶。然此诸字。皆是如来以加持神力。从如来内证体性而流出之。故能有是不思议业用。若人明解此中意趣方便。即是通达三菩提道也。善能通达者。谓达一切众生诸根性欲。当以何法而得入道。当从何门而得晓悟。如是等无量无边皆能了知。而随众生受与妙法。皆令得至如来之地也。舞者如世人舞。而于大众中。动种种身业屈申俯仰。又出种种微妙巧便之音曲。顺众生之所欲乐。彼大众或令欢喜。或令悲思或令恐怖。以一身口所出方便。令诸众生所益不同。由彼善知去就。能顺众生心故。菩萨亦尔。现种种威仪无不成印。出种种妙法音。皆是真言。圆应无方皆得大利故。名菩萨舞也。三世如来皆作是说。已说今说当说者。如是字门真言净道。十方三世诸佛道同。皆如是普现色身。以种种门开示佛道。同彼舞伎曲顺人情也。无彼我者。我以佛眼遍观三世一切佛刹。同说此门。一切佛与我无异。一切佛与彼诸如来。亦复如是无有异说。故云无彼我也。此即一切佛教。应当如是修之。若异此者方便即不具也。以是故者。是如来结成彼义。而告金刚手。若告金刚手。当知即是告一切大会也。谓彼真言行菩萨。若欲速得古佛之法者。应当修学如是遍一切处法门。勤心听闻思惟修习。由此之故。或能一生之中。得一切如来种种舞戏歌咏而悦众生也。初中后相加者。谓阿等五字为初。迦等二十字为中。啰等八字皆是傍点。此诸字皆是助成字义。故后分也。凡迦遮吒多波等。皆属阿字门。阿字是菩提心。此中初中后相加者如阿字单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画即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若上加点者。即是菩提心并大空离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点。即是菩提心并除一切障得涅槃也。他皆效此。而转相加。或但一义或二或三义可知也。或有阿字。上虽无点。而其次有字是重字。有其仰壤拏曩莽等声。以此连前即是暗字。所以尔者。此仰等是点。用加于前即阿字成暗音也。或阿字无点。其次有重字有也。如迦佉俄伽重加四字。用于仰字为点也。遮车阇社字用壤字为点也。他效此。啰等声以配于前。即成恶字也。所以然者也。啰等皆是傍二点。今以连前。阿即成恶声也(更审问)夫法体无言离诸分别戏论。复能一切如来。以自在加持神力故。成此字轮故。能作如来事利益群品也。迦遮吒哆跛。三昧品证菩提心行佛受与并涅槃。此等说字等相加有真言教初中后俱(此是。经文已释文竟)如是知随意持诵者。决意一一句用之知觉。当授与句无上殊胜者。如是知者。即是一切智智名之差别。若行者如是了知字轮之义。即能所欲皆得成就。以要言之。所谓一切皆随意成者。谓成如来一切事业也。若成此者。即是同于法王。于一切法中而能自在。亦得随本所愿为一切众生。开净知见令得佛慧也。何人得此利益。谓如理具缘善持诵者。故次云持诵者也。谁得此决定意耶。谓有慧之人。善觉了识知字轮义故。随于阿等诸字一一字门随所修行。决定悉皆得成菩提之果。勿生疑惑也。此中觉知何法。谓如阿字是菩提心。加点即是菩提行。加于大空即成佛也。若菩提心清净除一切盖障。即是大般涅槃。更无他义也。如是等一一通达了知。即是受得无上殊胜之句。无上句即是成菩提也。此无上菩提之心。即是诸佛自然之智。实无有能授与之者。但行者方便具足善知字轮之义。自然得之。即是授与无上菩提也。如是一轮。轮转字轮知持诵者。常明世间如世尊毗卢遮那。轮转者如世间之轮若旋运之时。不可知是终始之际。无有边际不可穷尽。当知此一一字轮。亦复如是。从阿字旋转出生一切诸字。此字轮即遍一切真言名字之中。回转总持无有边际。不可尽原遍一切处。即是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也。行者若能如是了知字轮之义者。则能以此常明而照世间。常住之明即是大日如来之体。同彼毗卢遮那而转法轮也。此中常明即是大慧日也。此日即是菩提之心阿字之体。无生无作无有变易。非由造成。如是常住实相之慧故名常明也。若行者勤功久修无有懈退者。决定得之也。然上来所说漫荼罗方轨法用散华灌顶。乃至或授以明镜。如以金錍决其眼映。如是等。皆为创发菩提心者。以方便加持次第法用。成彼坚固之心。作入佛法之阶渐。然此中秘旨在于字轮也。所以者何。若行者为人作阿阇梨。欲造立漫荼罗者。先谓住于世尊之位。谓以此诸字门而合集成身。即是身同于佛也。谓瑜伽阿阇梨观行成就。随心所作任运皆成。观此字轮遍布身分。犹明见故。同于佛与佛同位也。然布字之时当分为四分。即是四重漫荼罗也。头为初分。是阿字菩提心位。从迦佉俄伽仰等。乃至奢娑诃。凡是第一声者。皆属菩提之心也。当从行者眉间白毫相处。而观迦字。从佉以下当右旋逐日而转。以次一匝布之。令环转相接。次从咽以下为第二分。属长阿字门。亦当中与白豪上下相连。右行布之一匝相接。此是菩提之行也。次从心以下为第三分。属暗字门。从心上布于欠字。以次右旋一匝相接。次从脐以下属恶字门。是大涅槃。亦从中而置迦(入)字。以次右旋一匝相接头为上分。咽心为中分。脐为后分(私谓发菩提心为初。行果为中。大寂为后也)其第五恶字遍一切处。随意所作皆得也。此在身外。如佛身光。随意而用不在身内布字之位也。闇字亦尔与恶同也。师既如是成身已。其漫荼罗亦如是布之。亦当想弟子令如是作之三事皆成。是秘密漫荼罗也。若不了达此中意趣。虽依前事法而作。不名善作。虚费功夫亦无所成也。又此布字之法。是秘密漫荼罗。自非久习真明之行。堪传授者方以意相传。不可以文载。故师以口相授。经所不说。但云如毗卢遮那轮转也。复次行者须知诸字之色。谓初阿字及迦等二十五字。及也啰乃至诃字。皆属于阿作其黄色。所谓金刚之色也。第二阿字转作黄白色。所谓寂静色也。阿字体黄三昧为白。二色合故黄白也。第三加头上点者亦作黄白色。暗也。阿字黄大空白。故黄白也。次第四恶字转作黄黑色。阿字黄二点涅槃色黑。故黄黑也。亦可二点是降伏义。犹如涅槃坏灭摧破一切障法。此亦如是故。二点作黑也。第五恶字者。阿字体黄上点即白傍即黑。当知即是种种杂色也。凡布漫荼罗亦为三重。第一重迦字乃至诃周匝。内重名为金刚轮也。此金刚轮持一切法。犹如世界金刚之轮持于世界也。即是行者最初菩提心轮。谓欲坚固菩提心故。先作内重也。次第二轮谓阿暗此是长阿及暗二轮。同是中分若用迦为轮。即不须用欠字轮也(私谓迦是行者因欠是证是果也)次第三轮用恶字轮。亦顺中如上布之令环合也。其伊等十二字在外散布。犹如光焰也。此即是三转法轮之义也。如是布已。持诵者即是持明之身。犹如大日如来神力加持。等无有异。此轮亦名因缘轮也。师及弟子并漫荼罗。皆作如是秘密之轮。又此诸字即是真言之轮。故凡有四种轮也。又字轮者。梵音云恶刹啰轮。恶刹罗是不动义。不动者所谓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毗卢遮那。住于菩提心体性。种种示现普门利益。种种变现无量无边。虽如是垂迹无穷尽。能实常住不动。亦无起灭之相。犹如车轮虽复运转无穷。而当中未曾动摇。由不动故。能制群动而无穷极也。此阿字亦复如是。以无生故即无动无退。而生一切字轮转无穷。是故名不动轮也。若行者能了达如是不动之轮。而布诸明。即以其体自然。身有所表无非密印。口有所说悉是真言。凡有见闻触知之者。皆必定于无上菩提所成福利。真不虚也。如能如是。即同毗卢遮那。而作佛事常照世间也。凡行者持诵时。当观字轮或为句轮。所谓句轮者。观本尊心上有圆明。而布真言之字。轮转相接。令明了现前。持诵时观此字犹如白乳。次第流注入行者口。或注其顶相续不绝。遍满其身乃至遍于支分。其圆明中字常明了。如常流水而无有尽。如是持诵疲极已。即但住于寂心。谓观种子字也。其观法如上已具说之。若得见种子字已。即从种子字中而见本尊也。如是成已即能遍布字轮。而成持明之体。方堪作诸事业也。如是阿字是不动义是金刚体。凡欲令事坚固不动。或令若自若他道心不动等。皆用阿字加之。余一切字亦随事相应用之也。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次入一切法界如来眼界观。法界藏奋迅如来平等严藏三摩地证(现证也)法界无尽严现故。以是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本愿满足故者。上来已说字轮品竟。次明秘密漫荼罗品。由秘密故凡有所说。皆是如来加持神力。则不可表示故。名神力加持字轮品也(余一切品皆如是释之)已说字轮品了。次欲成就此字轮故。复入三昧。此中经所云者是出三昧名也。一切法界者即是无相法界也。已是无相法界。以佛眼等观如是法界故也。又秘释者。如上字轮即是诸佛之法界。以佛眼观此法界也。当知此佛眼观。即是如来加持之力。若离加持则不可说也。法界藏者。此藏梵音云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于鞘中。此藏亦尔。故以义翻也。故此中云法界藏者。即是如来所出之处。谓一切如来处在其中也。奋迅是流出义是流溢义。如师子王在深窟中安住不动。有时出穴频申奋动。即是其身本不动今则离其常处而动故也。佛亦如是。安住如是甚深密藏之中。若非如来加持神力。则微妙寂绝不可得示现。今乃示现无尽身口意种种形声。遍满法界。即是诸佛奋迅也。示现如来平等严藏。此是胎藏之藏也。犹入此法门中。十方三世一切如来身口意。皆悉平等平等。佛佛道同故名等也。严谓庄严其身也。即以无量佛道之门。而用庄严法身。以度众生也。即以平等法界庄严法身。故名严也。犹如世间众军之处有大幢相。名之为严。此三昧亦尔。由此三昧能表示如来秘密之事。故以为名也。此中藏者梵音名揭诃。即是流出无尽庄严。奋迅示现不可穷竭。犹如大宝之藏。此平等法界藏。即是如来藏义也。以法界庄严不可穷尽。犹如字轮旋转不可穷尽。名无尽藏也。如来何故处此三昧。然亦非无因缘。正谓开示如来甚深秘要之事也。故次经云。以是真言门。度无余众生界。满足本愿故。佛本行菩萨道时。立大誓愿。悉令一切众生。同入如来法界之藏。今者所愿满足。由大悲故。奋迅示现而度众生。如法界严藏不可穷尽。众生界亦尔不可穷尽。今欲普以真言行门平等利益。咸令开净知见究竟无余。即是所愿而得满足。故云满本愿也。复次作法未得成就。犹未成就故。修真言行者。不得速成无上道。今更决择悉令得显现故。入此定也。次在定者。谓佛住于三昧。而现希有之事普利群生也。于此定中。现何等希有之事。谓无余众生界。声门等如其意业生成就受诸果报色形之音。随心思说种种法。令一切众生欢喜。一切毛孔等法界增身出者。此声梵音亦是吼也。犹如大龙出现雷音。震吼。一切皆悉闻之无所不遍。如来吼亦如是。遍于无余有情之界。此界无量声亦普闻。非如世龙则有限量也。众生界中上中下品。随以何业而得果报。故云业生成就也。犹如世人受得食而未啖。犹固未名为受。若领受吃已。乃名受彼食供也。今异熟受报亦尔。各称先因而受彼果。形显色等差别万殊音说不同。意乐信解各复殊异。佛以一平等妙音。应彼彼心如其志意。随彼语言而示悟之。发彼思觉方便开诱咸得欢喜。即是三昧中未曾有瑞相也。此中说种种者。如声论中义。假令三音和合共表一义。若义未圆则更加一字令满。若四音共表一义。今用三音其义已周。则除一字。如是随宜加减之。今此中亦如是。但以一阿字门具一切义。于事无不周圆。故名为说。非同说法之说也。梵音有异更问之。法界增身出者。平等法界。究竟寂灭无有出入之相。以如来神力加持故。而出无尽色身。谓从佛一一毛孔中。随现如前吼声。又出种种形故。云法界增身也。其实从缘而起无生性。如是实相即同法界之体。何有增加生灭耶。虽缘起法体常如相。然以如来加持力故。从一一毛孔各现吼声。或以软言或以粗语。或深或浅应彼心机。如大海潮不过常限。其身亦尔。或大或小或忿怒形。或行六度或以威伏。差别万殊。所度有情无有错谬也。前示字轮。今从法界轮中而现形声也。出已虚空等同世界中一音声法界表如来生偈说者。如虚空无有边际。此声亦尔等同于虚空。表谓表示也。即是如来语表之业。谓表现一切众生。皆令称悟平等法界也。以此妙音而表示法界故。云法界者心也。一音即是阿字之门轮转无穷。等虚空满法界也。三世诸佛皆从如是妙偈中生。故名如来生也。今佛从此一音之门。而说妙偈。普令无余世界。平等闻知随类得解。故以为名也。如上所说字轮。欲表如来功德也。故佛于一一毛孔。出妙音声遍于此界。说是字轮甚深义。所谓能生诸佛之偈也。若有众生。了知如是字轮之义。即成菩提故。云一切诸佛从是生也。然诸佛法身离于生灭。若如来有生即是著相。夫著相者尚不能离生死。况能成大菩提。今言生者是真实离相之生也。以清净法身离一切相。然佛以加持力故。用此字轮开示如来秘密内证之德。由佛自在神力所加持故。因此有相方便。能生无相之相也。犹彼未觉了时。因此字轮以为方便。渐能了达观察阿字之门。以入阿字门故。即能究竟自在法身也。偈云。生随类形法诸法相者。谓入阿字门故。即是平等法身。由此无相法身故。即能随缘感应普现色身。随彼种种类形。以所喜见之身。而为开示如来智慧也。偈云。诸佛声闻及诸缘觉。救世菩萨勇进如佛亦然者。由此无上无相之身故。一切诸佛皆从是生。非直诸佛从此而生。一切声闻缘觉菩萨种种行位。乃至一生补处之位。皆由此阿字之理而生也。非直生一切圣贤之果。乃至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种种差别次第增长。皆亦由此阿字义而生也。故此中生者略有三种。上品生者。谓生如来真净法身常住之果体。次生诸佛菩萨二乘。随在何地而除彼障。下品生者。即有情及器世间。皆亦由此法门而得成立也。生住等诸法所生常者。然此中所说。不同外道断常之见。诸法虽从因生。而生因无相。虽从缘生。而此缘无相。虽从缘起而法本不生。虽从缘起灭而无生住之相。是故为常。非同外道之见故说生灭常也。偈云具智方便兼离不慧疑者。了达阿字之轮。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寂灭无相之体。从本不生是为慧也。真言身印瑜伽等。能令行大利益入于佛慧。是方便也。若依方便而无慧。但有慧而无方便。终不能成不可思议自然之用。要因方便及智慧具足。方便得入于字轮之秘藏也。离不慧疑者。若离如是二法。当知是人为不慧人。由不慧故。当处处生疑不能进趣也。又行者若智慧方便兼具。自然离于无慧不生邪疑也。偈云。观此道诸佛所说者。非但我如是说。以一切等正觉皆如是说无有差别也。由十方三世佛。同得此道然无差别。一相一味无异说也。尔时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遍满毗卢遮那心自在诸毛孔中佛生转展者。此中法界生身。即是毗卢遮那法身也。以从法界真实而生故。名法界生也。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表谓能令一切悉知见也。谓于一切法界中。自身表化云皆遍满也。谓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如彼大云遍于法界。云是遍满义也。言此化身之云遍满法界。遍于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此中心自在者以义翻也。正义云心才。谓才敛念之时即不用功力。即能如是广大弥满也。此即是能于心得自在也。诸毛孔中佛生展转加持者。犹如来才入三昧。即时顿现如是普希有之事。即如来是加持神力也。转展者互相涉入也。从佛身毛孔。流出如来本身展转相入。一一身皆现如上神力。化而复化无有穷尽也。此等义当更详言之。转展加持者。谓以佛自在神力之所加持。此即是如上所说法界性字轮之所加持也。从佛自身一一毛孔出种种身云。随其上中下分。谓头为内胎。心以上为第一院。脐以上为第二院。脐以下为第三院。即配前圆坛四位。随彼左右前后上中下分。而为显现本尊之身。各依本位而出。于世界中施作佛事。从一一身展转出。作诸佛事故云展转也。时执金刚亦知佛意。今佛世尊现于希有未曾有事。非无因缘。必将更说深秘之法。谓如上所说有所未了遗阙者。必将说之。诚心希仰而住。故佛即更告言。秘密主有造漫荼罗造尊位分并种子作标记。谛听善哉极善作意思念吾为说者。时佛为执金刚等。现如上分位已。时诸尊等既作种种佛事。还从本位而入毗卢遮那如来之身。亦如出时位次无异故。彼经云。复入法界宫也。尊分位种子者。如上诸尊。皆是如来内证之德。各从一一。而表如来所显法界甚深之趣。今若有阿阇梨欲作坛。是先住此瑜伽。如彼从佛身一一位次。如其形色观已。于彼心上作圆明。于圆明中而观彼种子。如是一一安置。方成作法。若不如是者。终不能加持建立彼诸弟子。亦不得阿阇梨名也。如前所言烦恼种子断已。次生法界性种子。即是一切有情平等种子也。此平等法界性种子。即是如来一切智地之所生长。如世间种种草木种种。随其性分各各差别。皆依大地而得生长。根茎枝叶种种不同。增长大小性分各异。然皆是大地之性犹地而生。虽毕竟皆归于地。但因缘合故而有生长。然实无有自性无生无起也。若众生既蒙安立如是种子。即是同于如来之位。由此种子从法界性生。能生法界故。名法界生种子。法界生者。即是如来自性身也。摽帜者。如世间种子各各差别。若小草种子有智观之虽未成长。然已知彼性分大小所极之势也。若见众生行如是如是因位种子皆亦如是。然今种子。乃是法界性之种子。当知彼性必定。能生如来平等法智身。是故名为摽帜也。又此漫荼罗一一分位各有种子。用摽记彼差别法界之门。当知一一入于阿字。见于内证之摽。即知如来内证之德。故名摽记也。随彼四重分位。从位出者。即是佛之摽帜。或从菩萨分位而出。或从二乘分位而出。或从天龙八部分位而出。当知阶降差别各各表知。种子字不同也。时佛告于秘密主已。金刚手白佛言。愿乐欲闻者。欲为普利一切众生故。流传演布。普为一切未来众生。亦为利益诸大众会故。请佛演说也。上来虽说漫荼罗法。尚未说色及种子秘要之藏。故一心听愿佛演说也。次佛告意者。凡阿阇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时。当先住于瑜伽而观自身。从脐以下当作金刚轮。其色黄而坚。次从脐以上至心。当作水轮其色白。次从心以上至咽。当作火轮其色赤。次从咽以上至顶。当作风轮其色黑。复次地轮正方。水轮圆。火轮三角。风轮半月形。最上虚空作一点。其种种色。在于顶十字缝上置也。○T39072701.gif△○□此是轮形。正与身分相称也。此五位者。即是前说五字。方中置阿字。圆中置于嚩字。三角中置于啰字。半月中置于唅字。点中置缺字。当更捡前卷中也。师既自观其身次第如是。方色加持自身并观置种子。种子字已。次观坛地。即翻倒置之。最上作金刚轮。金刚轮下作于水轮。水轮下作火轮。火轮下作风轮。风轮下即是虚空轮也。所以者何。以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依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漫荼罗安立次第也。坏时。地轮最先坏。乃至但有空在。即是师自加持次第也(更问之)今行人修道亦与此相类。最初发信心。次菩提之心。次乃至大空也(更问)其阿阇梨既如是加持已。即当安置诸尊。如其位次。一一以瑜伽观之。如其方色形相。于其心上置于圆明。圆明中有种子字。一一令明了无障。能如是作者。即是法界胎藏漫荼罗分位。为能令一切如来同共加持。一切尊等皆悉集会。共加持行人建立弟子。毕竟。不退正等菩提。不然虚费功力而无益也。又此瑜伽之座。其黄金刚方轮。即是金刚之座也。方是息灾。圆是增益。三角是伏降。半月是摄召。点是成办一切事。此虚空轮但用心念作之。不以形相故也。世界坏时。亦先从风轮坏地。而生于火。火竟次风。更问之。如是作五轮。当知上下皆有虚空轮也。以从空轮而生于风火水地。又从地轮渐上乃至于空。故上下有空也。作漫荼罗时。师应自观其身及地。又观所度弟子。亦当如是而安立之准于师法。若不如是不名如法也。时金刚手毗卢遮那。如来身。语意地升法界平等。观者犹此菩萨能知。如来身口意密故。名秘密主也。如来意密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了。如意者。当知是身口亦如是。今此菩萨亦能知之。当知是位同大觉。为欲度众生故。示为菩萨而相起发也。此中身密者。即是诸印。如四重大漫荼罗一一本尊各有密印。若观此身印。即知此尊所表秘密之德。随类上中下差别有无量种也。语密者即是诸尊所有真言。闻此真言。即知此尊内证之德也。意密者即是本尊瑜伽之观。亦随四重方位各各不同。与此相应即入如来意秘密之藏也。此中身语意密。上从佛菩萨位。及二乘诸天八部无量差别。广而论之。乃至十世界尘数各各不同。略而言之。如此经中所表之位。谓皆表如来身口意秘密之德。若能如实了知。即同于秘密主也。今秘密主菩萨。住于法界平等观。为念未来众生。普令一切裂大疑网。故即于佛前而说大真言王。如文可知也。真言曰。

  南谟三曼多佛陀喃(归命普遍诸佛也)阿娑摩补多(无尽)达摩驮都(法界)竭帝竭多(超越无尽法界。超越者即是叹于如来秘密身口意之德也)萨嚩他(谓于一切十方三世一切时一切方所。超越无尽法界而能普门利益一切也)暗欠暗恶

  此四字即是四轮也。第一字为地。金刚轮第二字水轮。第三字火轮。第四字风轮也。暗此字本体是金刚界体。兼有长声为行。行即火轮。上有点即空轮。以为庄严也。次欠水轮者。佉是空义。亦有长声是行。有点为空。即大空也。次暗字为火者。梵音阿竭喃是火也。恶是涅槃性。黑即风也。复次虚空无色。而能含受一切色像。今此佉字有行有点。即是谓一切色像。夫大空者。亦如虚空具一切法色像也此空即是成办一切事。是故欠字得作水用(更问)糁索(地)唅鹤(风)蓝?(火)鑁嚩(水)如上阿字有四字。谓长声上有点。及傍二点。短声亦有上点及傍点。二字为四。今此娑等当知亦尔。皆有四字。今但举其短声。合为长声二字。在于短声之前。准上而说也 糁索唅鹤(此是也余效此)又总而论之。阿字是佛部。娑是字莲华部。嚩字是金刚部。风火遍三部用也(更问)如莲华部中。自有地水火风。若息灾即须金刚方轮。若增益即须水轮。降伏即须水轮等。随类用之。当知此阿娑诃啰嚩五门。即同上之五字轮。随一轮中自有四轮也。如金刚部嚩字自有四轮。随作息灾增益降伏。各随类用也。若读余真言。随其部类有此等字者。即知彼所应用处。各有所应最为宗辖也。此一段未明了更问之。更有三道真言。

  hūṃ raṃ raḥ (此身真言也)hraḥ haḥ (此语真言也)raṃ raḥ (此意真言也)

  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着娑诃字亦得。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看方便也。又复此真言。由最胜故。号之为王。如上说。虽各有四字。然此中相含。但名为十二字真言王也。此中四种轮。各随彼地水火风轮。而加持阿阇梨身。即得自在之用。其身口意真言亦合。加持自身口意业也。此事未明了(更问之。又云前是布字法。今此中用别计合是随五种事相应字。即摄彼中之用更问也)时金刚手如是说大真言王竟。时一切如来十方世界住。舒右手摩执金刚菩萨顶而叹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子汝已毗卢遮那身语意地越。遍一切真言道平等住。为欲作诸菩萨明故。说此真言王者。今此中摩顶。非是十方佛舒手就此土摩其顶也。然此秘密主。当于佛前说此真言王时。即以真言王故。普于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如来前。以平等遍满声一时而说。是故一切如来。各各申手而摩其顶也。越者超入之义也。如毗卢遮那于阿迦尼吒天坐于道场。以此真言王故。得身口意毕竟平等自在之用。汝今亦得超入如是身口意平等法之地。等于毗卢遮那。即是一切如来叹其真实德也。言汝已得如是平等之地。为欲普门利益一切众生故。为欲照明修真言行菩萨除其暗冥。是故说此真言王也。真言王能裂一切法界疑网。疑即是暗。能断一切疑惑。即是为作照明也。何以故。此毗卢遮那世尊应正等觉。坐菩提座。观十二字真言。四魔降伏。此法界现生三处流出天魔降者。谓大日如来坐道场时。平等观于法界。而说此十二句真言王。即以此力。能降四魔除其罪垢也。然四种魔中。三魔无色。是佛于阿迦尼吒天时。已降伏之。唯天魔有相。为欲令世界中知自在力故。复于此土而现伏天魔也。三处者。谓如上所说佛身上分出一切诸如来。中分从心至脐。出一切菩萨。下分从脐至足。出一切八部天神等。皆从如来平等三业。普门示现示大漫荼罗胎藏庄严之位。即是本尊真言及印也。当知佛从于内证之德。现如是事时。即于尔时。普伏四魔无有遗余。今阿阇梨欲造漫荼罗时。亦须想于自身一同毗卢遮那。即得自在之力。亦同彼佛能伏四魔也。次世尊身语意平等。得量同虚空。得如是身语意。获如是智。一切法得自在者。谓佛坐于金刚道场。才念此三道真言。谓如所说身口意三真言也。当如是念时。即得身口意平等之地。身及语意皆是法界之体。无有边际由如虚空。即以如是之力而伏四魔也。前所云三道者。有一释云。此三道真言。身口意自在平等之力。即是从佛出也。由此身口意三道真言故。如来得超入三平等地。随上中下类。普门示现种种本尊之身种种真言种种印法。等同虚空无有其分限。普周法界而度群生。究竟皆令同得超入如是三平等地也。身具无量功德。犹如虚空不可知其限量。语意亦尔。由观此真言故。得如是功德同于如来也。由三业无尽故。若应以身度人。即普现种种色身。若应以语度人。即普门示现种种语言。随宜导示令得入于佛之知见。若应以意度人。亦如是种种感通不可穷尽。非直身语意无有限量。具足一切功德由如虚空。当知智慧亦得如是无有限量犹如虚空也。若得如是无碍妙智。即是于一切法中。而得自在同于世尊也。所云自在者。谓于一切不自在事也。一切众生之类。由未究竟清净法界故。皆为业烦恼之所焚笼。系属生死。不能得自在之力。今如来于彼生死大海之中。以种种法门宣示如来深密之法要。为一大事因缘故。种种方便而成就之。皆令到于一切智地。即是于一切法中得自在义也。以证如是法。于是法自在。以自在故。即能无碍演说曲成众机也。如来所以得如是自在之用。皆由观此十二字轮法门。当知此十二字法门。即是法界之体性也。时十方佛。见金刚手说此真言。同于古佛之道。我等一切如来。亦由观此十二字门。而成究极妙身。未来诸世尊。亦复当如是。是故大欢喜。而摩菩萨顶而告之言。一切诸佛以于法自在故。为一大事因缘故。以身口意平等而说此法门。汝今亦复能说之。即是亦证此法同于如来也。然金刚藏。虽未即究竟一切种智。而同于妙觉世尊。但以十方诸佛神力共所加故。亦于大会中。亦如如来所证同等。若离神力加持。即亦未得究竟与如来等也。故善男子。毗卢遮那身语意平等证。一切佛如是知者。知是觉之别名。由知诸如来普门无尽之行。证于如来三种平等。谓知如来身密之藏。亦知语意微密之藏也。若证知此法者。即是同于如来也。如是叹印竟。复令更请如来。所以者何。如是深密之藏。唯佛与佛乃能究了。故一切菩萨。莫有能发问者。今十方佛。同以神力加金刚手。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今乘诸佛神力而问大日如来也。此中问何事。意为先所说之事所有深密之义。尚未周备故(更问其枢要也)一切智成者。即是大日如来。薄伽梵义如六义中说。前亦已解。毗卢遮那者。如日出于世能除暗冥。能成就一切众生所有事业。大地所生之类无不蒙益。此实相自然大慧之日。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了知自证如猛风吹云日月出现。亦有如是功力。普于法界中而作大利。如日光而照世间也。主者。以于诸法得自在。故名为主。今诸佛。令金刚手。问此大日如来真言行句秘密之事也。殊胜说自教则广者。由于一字法门达一切法。证得十方三世如来平等身口意。不可穷尽。故名为胜也。教则者。即是法则之别名。法是轨则之义也。以是我往昔发菩提。无上菩提宣说我一切法涅槃至。现世界诸佛世尊证知者。言我等往昔行菩萨道时。亦由如是真言门故。成自然智。复为一切众生如是演说。咸令得至大涅槃也。我今此语缘起甚深。一切有心者尚不能发问。何况能信解。唯有十方一切如来。同至此法。可以为证。终不虚也。汝今已得我等所行之迹故。宜更问如来也。时执金刚具德者。犹手所持如来智印。即是具足一切诸佛种种功德。皆同一味。所谓如来解脱之味。以彼智印同于如来故。言具德者也。时彼菩萨。由诸如来共所加持。以大欢喜。即得深知如来之语。亦知如来之心。先所不逮而未能问者。今皆自在能问如来。无有疑难也。今欲问如来。先叹法界之德。而说偈言。是法无尽。亦无自性者。尽谓有始有终有生有灭。以有生灭故。即是有起尽之法。而今平等法界之性。离如是过。无有始终也。无生灭故。即是不可尽义也。无尽者即是无相之别名。由无尽故。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有动摇无有变易亦无住处也。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今平等法界中。无有如是受藏之相。故无住处也。若一切法皆无自性。即是无作。无作故无有生灭果报等。本来寂然常自寂灭之相。即同不思议解脱也。诸佛同位者。如此甚深寂灭之法。一切名言之所不及。更无可以为喻者。唯是佛同所证知。可以为喻。故言同于正觉也。然一切法。若但究竟无生无作也。言究竟者。即是无有诸乘分别差降一切圣人等位。便堕断灭中证于实证。不能利益一切故。次复言。方便佛等。悲愿转无相教开发。觉悟如是相。由具方便故。能满一切所愿。此方便者即是大悲愿也。由此大悲愿故能转也(更问)于此无相法中。无人能说无可表示。而能令一切得之也。亦自证得。当知是即大方便力也。此法无人能教授者。不由他悟而得证之。即是自觉无师之智自然成佛道。于道场现寂。觉如是法之实相也。此皆是偈语。后当饰之耳。复次若言法界无尽无终始者。即是于断灭。不能为众生作诸利益。何以故。已于生死作分限故。然是尘劳之俦。是如来种。若一切无生无性亦无住处。何能普应世间。作诸佛事耶。然诸菩萨有二事故。不堕断灭中。谓大悲及方便。由有此故。能自开发也。之中云开发者。谓菩提心自然开发也。若此言说表示。因他教悟。而能得如是自然无师之慧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但因行者如实自觉。如实自观无尽法界故。得如是实相之慧。非由他悟也。经意云。法相如是。故云如是相也。既得如是实相之法。即以此法大悲方便。而为众生开示演说。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传得也。如盲人问乳色何似。乃至闻乳色如雪便生冷想。又闻如鹤便生动想。乃至以种种喻方便表示。终不能解。徒增心妄计而已。何以故。由彼自无明目故。第一义谛亦尔。若不如实自了知者。设他种种开导。终无得理也。若人自不开发如是内证之法。而为人说欲令他悟。亦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有无足之人。呼召众人作如是言。我当为汝而登妙高山上。当知此人。必为智者之所轻笑也。何以故。若自无足者。尚不能自登如是妙高山王少分高处。况能为一切而登彼顶耶。又如有人自未能渡大海波浪。而谓他言。我当渡汝令达彼岸。当知亦是无有得理也。行人亦如是。若自未觉无师之慧。而欲令他闻法得悟。必无此理也。时金刚主以此。偈叹如来已。次说优陀那偈而以问佛。乌陀那是总摄义也。以一偈之义。而摄无尽法界离相之法无量法义。故言摄也。叹说偈已。念彼未来世众生。修真言行者。于此大悲藏生漫荼罗有所阙故。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故。次第问佛秘要方便也。断一切疑者。若不能普断众生种种疑网。则不名一切智人。以于一切法中自离疑网。方能断他疑网也。今佛既自断一切疑网。是故我今请问。愿为断疑也。离热恼者。言永断三毒根也。今为一切众生故。请问导师。以于一切法中。而能引导令至佛慧故。名大导师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四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五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之余

  复次即以偈颂次第问佛。今次列之。未结偈句也。漫荼罗何者先作(谓漫荼罗有多种事。当先作何者也。谓先作何事)阿阇梨有几种(亦说之也)弟子复有几种(大牟尼亦说)云何知地势。问地好恶(谓好地取地上中下成就等)云何简择地。既择已云何作净(唯有三问更问)作净已。云何安住(虽作净了。恐复为障者所恼。故问云何而得安住也。)唯有三问更问云何为弟子作净。愿佛说(前问有几种弟子。今既得弟子已问先为何事也)净已之相复云何(此中问师问地问弟子。三事三句问也)问用何护。地作护复云何(亦问师自作护及护地护弟子有三问)加持地复云何。结护持等有多义。亦问三事云何初作用(谓持地护净竟缘坛所应作事。此中所作事有二种。外所作事谓缘造坛众事内所作事。谓师自观其身如大日如来等种种瑜伽之法也)用何真言等法也。为先作护为先净除。即问前事先后也。此二事是作用。线为几种。量地复云何(谓用线量地。并合线)用线作界分也。供养复有几种。云何华香等(此中更有涂香灯等及宝网宝楼树等种种献供之物任准例而作所以言等。等者多声也)问献香花有何方法。花合奉献谁(谓花有若干。所应献之尊亦有差别也。献佛用何花。菩萨天等用何也)香等亦然(准法而问)献食等(食有上中下差别也)护摩云何作问献佛及护摩有何次第列。法则即是次第。此是名通也。云何奉诸尊座(佛菩萨八部等座。合坐何物云何献也)法教。法则方法次第轨仪皆得。显形色等(显谓诸尊青黄赤白等。形谓坐立大小之事。色相貌也。谓喜笑忿怒寂静住之类)此三问也愿次第说。不与法则同诸尊印及以自座(谓自常念诵之座也。谓茅席等。愿导师说也)印复从何处生。说此印复作何用(如世作印。为王等令他信用不疑真伪故。今如来印复云何耶)其印名号复云何。得故名为印(欲得知也)灌顶有几种(欲得知解也)三昧耶有几种。持诵者剂几时(准有三问)持诵者勤修真言门。几日得成菩萨道。一切智者愿说也。几时应见谛(谓于真言门得如实知见也。合义得时也)悉地有几种(欲得解)几时悉地生。及说悉地时(准有三问)云何升太虚空。云何身秘密(准有二问)云何不舍此身。而得成天仙身。成就已种种变化云何生(谓一切事随念皆得成。从何处得生此耶。从自心耶从他耶)种种诸变化谁生。彼复从何得生也。日月火方执曜时分等诸不祥云何除(日月为变成火灾或方所有怪。宿是廿八宿星是众星)及生死受苦。彼起者云何悉令除灭也。不有是除义。云何行者常与诸佛同会一处。护摩有几种。此中问护摩时须用几种火。欲得知也。火中增威是增益法也。复有几。此增威。如花等一切处用也。尊异类诸尊性(谓佛菩萨八部形及性类)须识本性忿寂喜等。愿导师说。无余世界及与出世间果。是有几其数如何(出世谓佛菩萨。世间谓八部等得成就时量及果及数皆云何有六问也)复问世间出世三昧云何也。俱有殊胜定。并前为八。作业成就在。何处问成就受果在何方所。其未成者亦如是。问不成就。复云何时能离业生故得解脱。时金刚藏乘十方佛威神。说偈问佛故。彼真言行菩萨有所阙少。法要方便未周备故答。时一切智毗卢遮那世尊离众恼者。闻彼所问秘要之事。而叹之言善哉善哉勤勇大心。是一切时中大也。大心大愿大行等。秘密漫荼罗配尊位决者。谓决定安列诸圣者坐位等也。秘密者。即是如来秘奥之藏。久默斯要如优昙华。时乃说之苟非其人则不虚授。不同显露常教也。漫荼罗。是具种种德义。即是如来秘密之德。如是秘密之德。如莲华开敷而自庄严。配尊位决者。是决择义也。如是莲花秘密之藏。分别种种分位。所应作事皆决择之也。决谓定说也。大悲根原。从大悲根本生发。大乘无上诸佛最秘者。谓此漫荼罗。即是无上大乘根原也。谓此菩提之心。以大悲而为根本。亦如胎藏。故言根本也。乘者。谓真言行菩萨事。由是具足方便故。行大直道。一向无留难得至于真实。犹如乘调良之乘行大直道至于大城。此即是诸佛最上秘要之法。若广说者。尽未来劫亦不可尽。今但以方便而略说之。今于一言亦具一切义味。故名略说也。是佛密事。汝能问之我当略说也。已先叹法许为略说。次即随彼所问次第答之也。佛告金刚手。谛听大力漫荼罗十二支句生明王大力。漫荼罗初业先答也。先当作之者。此即如上所说十二支句生(从十二支持句生此大力明生)十二句法界体。彼应最初作明王也。由此明王。悉摄一切世出世间所有。初作坛。应先住彼明王三昧。王者只是大日也。此谓心中置十二字中最初字。取最初字以持身也。真言悉于中摄尽故。欲作漫荼罗。要须先诵也谓将造漫荼罗时。要须先诵。然后即住瑜伽。瑜伽即是此明王应理之行也。既住瑜伽。当正观察。今此所作宜以何事。谓随五部。如上所说五字差别之用。或方或圆三角半月等类。于上中下坛宜作何用。弟子根性云何。如是等种种皆知方可作也。然此中于真言王中。分别种种差别之事。犹未明了。更问之。复次先知即有二种。由是见谛之师。能于如是真言王中。见一切根缘通达无障碍。若未见谛师。即须依教及于师所传。所传旨趣而观察之。亦其次也。既观察知已。随所应作事而为作之。故先须此真言王也。以本三昧持身已先知识瑜伽道。然后随意作诸事业也。然以秘释之。此十二真言王。即是金刚三昧。必菩萨坐道场入于金刚界故。则蒙十方诸佛同时灌顶所共加持。得入佛位。入佛位者。即是成就大悲藏生大漫荼罗究竟义也。金刚手犹入此真言王故。亦于此经中。得蒙十方诸佛同所加持。今更决择大悲之藏。若不如是。何能获得诸佛灌顶同如来法王之位耶。然造漫荼罗法。先须阿阇梨。故次答也。应知师有二种。凡师位者。须具解真言及印本尊之相。于中一一了达无疑。了知上中下法差别之相。然彼复有二种分。分者为二也。一者解深秘。二者通略。所谓深者。能了知深广也。谓得真言行中三昧之行善知理趣。广解大乘堪受付嘱。此中堪受付嘱者谓善知时宜了解根性。堪授者。则为不请之友。令其不失大事因缘。未堪者。即将护其意。更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由此名为堪委付也。当知即是佛之长子。由见谛故见法。谓见现世果报也故不取诸法相。离于心量分别之境。故名离也。谓离现世利直求佛道也。当知此师。即是蒙十方佛现前。各申右手而摩其顶。以法灌顶而付法藏也。第二师者。但得现法中利也。世间成就之益。痴句中加有缘念也。为彼而造坛也。然亦具解造漫荼罗等种种方便。无有错谬。蒙师灌顶以下。是重说深行师也。灌顶。得阿阇梨位。亦名佛所印可也。由彼于漫荼罗中亲对诸尊。而受灌顶师位故。印可也。当知此中蒙佛灌顶者。为深秘之师。蒙世间人师之所授者。为显略阿阇梨也。金刚藏所问。皆是缘漫荼罗所须。佛亦次第以偈答之。此偈今未断句。后当饰文也。佛答师以次答弟子之相。所以然者。虽但有师而无弟子。则阙传法之缘。令佛种不得相续故。次分别弟子之相有其四种也。一者时念诵弟子。二者非时。三者时非时俱。四者时非时俱非。此谓四也。所谓时者。如弟子求阿阇梨而请真言行法。师若是见谛者。自当照彼境缘。知其堪任于事。授与其行法令作念诵。限若干时当得成就。更作成就方便。若世间师者。虽不现鉴前机。但依教而作。令弟子念诵。祈境界交感之相。师亦自念诵。若相应者。弟子得境界许受法。时师亦自当知之。既得相应授其法行。亦令如上念诵。此亦具有方轨也(更问)非时者。亦如前法令修真言之行。当于某时而得合成就也。如时法验不成。须加作加行。故名非时也。时非时俱者。虽如上受师言教。然未得如法依行。未至成就之时。此不在时亦不在非时。如在学地。故名俱句也。俱非者。但发心归依。然都未有次第。师虽已摄取之。然待时待缘。有所未具未得与彼真言法要。故名俱非也。复次具足诸相者。相有二种。一者外相。谓支分等无有阙减。如前当广说之。二内教。一一能如法修行。如佛教敕不敢违逆。如是等是内相也(佛敕者当知即是师教以师顺佛教作故更问也)然此四人。皆在修学之地未满足也。既有弟子最初知地相。地教当次说也。所谓心地也。知地相应造漫荼罗。造漫荼罗先须择地。故次明择地也。所谓地者。即是菩提之心。先净此心。即是先作净。先已说。谓八叶等心如前作之也。先净其地也。如前所说净菩提心方便。谓观八叶莲华。于华台上而观阿字。乃至常顶而置于暗字。眼亦安蓝字。而观其心。其咽勿令太低大直之类。此等皆是净其心地之方便也。既净心地。次安置啰字于其两目而以观之。即是择得心地。而更除遣诸秽也。此方便前已具说。当如前作之耳也。言若离过心地得无畏者。能以净菩提心离诸相。是则能离诸过。谓离烦恼随烦恼等见爱之惑故。名离诸过。以离如是烦恼险畏恶道种种不安稳故。而得安乐之性。故言无畏也。当得清净时离一切过者也。当得一切净者。由离诸过心无所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也。若已至如是。坚固住于净地。即得见三菩提。知谓如是知也。如是知即见佛处也。当坚住其中。谓已得离一切过。不为杂染分别所污。当守之不动勿令退失。必定能至无上菩提也。但见如是净菩提心。究竟无余。即是成一切智智也。异此非能净地。若分别住非净地者。若异于此者。非能净其地也。言阿阇梨若不如是。而自净其大悲胎藏漫荼罗地。则非名净择其地也。以不能离于妄想分别幻故。恒于诸过之中。不能得免怖畏衰恼。云何得名善净漫荼罗地耶。是故经云。若持诵者住在分别。若作净地者非净。秘密主离菩提心故。二种师皆须住菩提心也。分别之中则非净地也。如前造坛中说。剂一肘以来。治法虽治地亦未成。仍须少时住菩提心离此不成也。穿去恶土择去沙砾毛发瓦石之类。若微细之恶无由能一一遍简。又复一肘之内虽净。然过一肘设有种种秽物。是亦不能择之。云何令此漫荼罗而得究竟清净。是故当知。若能净此菩提之心。舍离一切分别戏论之粪。而净其自觉之地。当知乃名善修其地也。若人师如文取解。但依前言次第法用随事而作。当知此人在愚夫地。不能了达秘密之用也。当知作如是解。即非一切智人之所说也。所以然者。若不能净此心地。犹有分别妄想。则未能舍离苦因。是故非是等正觉者之所说也。内外由心。心净故地净。是故应舍分别净除一切地。缘地事总答了。既净菩提心竟。当以大悲胎藏而长养之恐所说诸坛阙法。我次第广说也(此次第谓依法也)彼不知先所应作事。愚痴故不解(但问果上中下不知住心地也)若不住心而求世间无上之佛。无有是处也。亦非名为一切智也。乃至不能舍是等分别之苦因也。恐其退殁故须结护。故经次云。以不动尊而守护之即是不动明王也。当取不动真言之心。为净菩提心。为者是所作事也。劝弟子如是发心。即是住菩提心也。当护弟子谓不动也。即是诃字门也。诃是因义。言此净菩提心。即是一切。先住菩提心。师弟俱住之。然后以此二尊护之也。智智之因也。傍有长阿是行。上有圆点是证是大空义。以此妙因而起正行。行等于空。用此三法而护其心。令其究竟不可移夺也。若不用不动护者。用三世明王亦得。世谓三毒。犹彼降伏三毒。而于世间得大自在。故名三世胜也。此亦有方便更问。若弟子能成此事者。非痴所摄。痴是执着也。有执着则不能住离痴。离痴即是不动也。有所观有所得皆是痴也。谓不为妄执之所动摇也。必定成于无上菩提。清净无垢同于虚空。虚空无能动摇。广大无际。而能含容一切色像。当知一切智心亦复如是也。次又加持地者谓阿字门。当用阿字而加持之。此是诸佛之教也。一切如来昔因此门而成正觉。以此护心。或加暗。于顶及加啰于眼等。是坚固菩提心。是故得成自在之业。若异此者不得心自在也。故云非余。非余者。言一切如来成佛。无有异路唯此一门也。初加持地依于佛教。佛谓阿字也。第二心自在。谓安点也。点即是三昧。定慧等故一切自在也。更不应异此教也。初依佛教发心。即阿字后即成佛等于佛。即是阿字也。菩提心依佛而起。是故一切分别除。虽未成佛即是无缘之种子也。前既问答加持地了。既加持地。次须用綖而定漫荼罗位。綖者。梵音名为苏(去)呾缆。是连持众德令其不散。故名綖也。线有四种。谓白黄赤黑。念此念谓应念持也。更加一种谓虚空色也。虚空能含一切色像。即是具一切色。若但依空色。即是浅青之色。如草木叶色也。白是信义。黄是精进。赤是念。黑是走。定色同于涅槃色也。慧者即是大空。大空具一切相而无有相。故为一切色也。凡合线时。若一一依法者。当别造漫荼罗。安置宝瓶香花涂香灯等及诸饮食。作种种供养(更问方法)然后令童女合之。当先为受八戒着新净衣。香水澡浴使内外清净。坐于坛中而合之。合线之法。先预作细丝令极均调。大小缓急皆令得所。又不得中间断续连接之也。又合时以帛掩口也。每一色丝来去褶牒使成九丝。然后合为一缕。其丝但有一头而屈褶之。中间不得接。一缕一色。凡五色合为一绳也。若合绳缓急粗细不调。又不尽心作之。明则生障法。损师亦损弟子。或令其发狂乱等。不可不慎也。私谓童女是三昧也。由三昧极均等调停。得成五力五根。由此根力即能连持众行也(更问)虚空中等持者。此有二种。若是深行阿阇梨。欲作坛时。既净菩提心地竟。于瑜伽中为度弟子故。正观胎藏大漫荼罗加持之位。一切分位宛然明白了也。如空中等持。等是普遍也。持谓应如是作也。作谓知次也。先定空也。尊位均等也。第二以线置漫荼罗地。如对目前。然为度人顺世谛故。以方位加于坛地。然后于上。用五色线像等而定方位也。若是深行阿阇梨者。亦须先用此线而定方位。定方位竟。当一一用心而布置之。亦令所有方位如对目前。或可用纸笔抄之。临时案用。不得临事疑误也。此云空中等者。即是如上所说。先共弟子对立。引其线而定方位。且勿令着地。先于空中对引。各令当心。如其次第令得周匝。若未有具法弟子未堪共造坛者。亦可置橛于弟子处而作也。既如是定竟。即运心布定位次。然后得絣绳画一一。若是瑜伽阿阇梨者。亦于此中而作方位。见诸佛菩萨天神等宛然位定。方顺世间法亦絣线案位。案其形色而表出之。当知此为最上之位也。一切诸佛智者诸佛子。叹菩萨具智慧也。一切诸佛子诸智者。莲华悦意胜吉祥世称。谓世所叹以为吉祥也者。此次答座位表像也。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深秘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华台也。然世间莲。亦有无量差降。所谓大小开合色相浅深各各不同。如是心地花台亦有权实开合等异也。故云智者当知也。若是佛。谓当作八叶芬陀利。白莲花也。其花令开敷四布。若是菩萨。亦作此花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极开也(其花或白或黄或作宝莲华皆得但赤色者是世间花在下也)若缘觉声闻。当坐于花台之上。或坐俱勿头花叶上。浅识博以为一边之智也。此是青莲花也。此但是青色之莲。然更别有青莲花。坐芰荷青莲叶也。从莲花所生叶也。种非此类也。若净居诸天乃至初禅梵天等。世间立号为梵等。皆坐赤莲花中。念谓忆持不妄也。其色纯赤。世称为坐王也。若欲界天及地居等。各随其位而用表之。如帝释像即画须弥山王。山神坐山上。水神坐水上。树神坐树上。城神坐城上。如是甚多可以意得耳。以下诸天分地为坐。谓欲界天等或坐草或干叶等也。念谓思念也。复次三藏说。西方莲花有多种一者钵头摩(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非芬陀利)优钵罗(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卢钵罗花也)俱勿头(有赤及青二种。又云俱勿头是莲花青色者)泥卢钵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也。更有苏健他迦花。亦相似而小花)分荼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最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萼色相近也。此花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时。大迦叶于阿耨达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投花于池遂成种。至今犹有之。花大可爱。径一尺余尤可爱也。此法花所引申者是。是漫荼罗八叶者也)。

  次答供养义。然此中答。或不依问次。然皆依所问义。于理不失也可智耳。当知供养略有四种。一是供养香花等(及涂香灯等乃至饮食。此是世间供养也但以物献也)。二者合掌(谓礼敬也此是印也)。三慈悲。四运心。谓想香花满法界。运心已即用合掌印也。并慈悲三事皆运心也。然经中不言香花等。于义必当有之也。花手此是都牒合掌印也。此花从手生也 发生。奉一切支分生。印观菩提心者。花手发生。谓作印。作印已即运心供养也。此一切支分生印者。前已有真言。而云未有印也。当捡之。如是以印加持已。当念菩提心。想见此花从手出也。以此为供养也。各各一切。此运心也。诸佛及彼所生子等。殷勤以是无过花。美香光显法界为树王。想树遍法界生花供养佛也。供养以真言。加持胜妙。复多大云法界中生。从彼雨花诸佛前等者。谓从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各各依彼本真言及印。用加持所供养物。而供养之也。行者供养香花时。当以真言如供养花即用花真言等也。心若不住定何由得然。故云三昧自在转也。及印加持。然后运心。此花香美无诸过恶。愿生胜妙复多犹如大云。从法界中生也。从彼而雨花。谓从法界生也。常遍诸佛前生种种光明。又以此花等遍周法界为一大树。如天意树无异。雨种种花云花香幡盖等及饮食物。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普遍一切如来之前。种种供养令一一周遍。如是运心。即以真言加持之。谓一一尊所供养。各以本尊真言及印加持也。次卑于此者。谓八部等。亦有随其本类用真言及印也。然此诸尊。又卑此诸天神。今次说诸天如本瑜伽。谓各各相应。谓与本尊相应也。如忿怒用赤等。或经中有真言及印。或有?无者。别有一普通吉祥之印。如花者。涂香等亦如理相应相念也。当以空水二指头相捻。余三指皆舒散之。用此印加持诸物。乃至坛中一切供养之具。悉用加之。皆得成也。设本尊自有本印。临时志者。亦用普通印加之。亦得也。其香花等真言。即是前所说香花灯等真言。各随类也。如般若经所说。若欲以一花。普供养一切诸佛者。当修是般若波罗蜜即是。此中但运心以一花香。以加持及三昧故。即普能供养一切贤圣遍于法界。令此善根不可穷尽是也。若不作普通吉祥印者。更有金刚拳印或莲华印及观音印。但右手作也。唯地居天合左手作。然恐左手有所执作等。使右手作印加物亦得也。然供养时。先用印加已。即当捧之标心奉献。方置诸尊之所。若是涂香者。或用涂彼尊身香。亦随所应庄严处置之。或置其前也。其捧花等时。亦言高下等之别。若是佛。当高齐其身头顶。菩萨在心已上。二乘在脐上。净佛菩萨持在心。世天当脐。此定也。地居等天在脐下已。次而下。结印已引向空中献佛也。乃至地居等令转下也。如上有四等诸尊从佛身出。今献花高下亦准前。脐下以配当漫荼罗位也。然有二种师。若瑜伽成者。但用三昧心自在故。已得通达真言门故。随心所作便成。不必待于事法亦得成也。若第二世间师。必须依于事法。用真言及印加之。乃可成也。次答护摩义。应知护摩有二种。一内二外。所谓内外。分分即别也。护摩是烧义也。由护摩能烧除诸业。以一切众生。皆从业生由生转业。轮回无已。以业除故生亦得除。即是得解脱也。若能烧业者。名曰内护摩也。从于何处得解脱耶。谓从烦恼业苦而得解脱也。既离世间即生种子。所谓白净菩提心也。如世间之火。若烧物已但成灰烬。今则不尔。既烧一切烦恼。如劫烧火无有遗余。而亦即从此中得有牙生。所谓菩提牙也。此中能烧即是智也。如前所说观于啰ram 字周匝火鬘。令想此周遍其身。其身又持刀及索。以此啰字门故。得尽诸业净除诸障。业障净已得生自净种子也。是故次观菩提之心。当知菩提心得生种子也。如此观时。当想嚩字遍于一切身分。于其毛孔中流出白色甘露。周遍十方以洒一切众生之身。以此因能当令种子渐次滋长。故名内护摩也。次释外护摩者。有其三种。一本尊。二真言。三印。一本尊者(本尊也。为供养故置之。随所宗之门而置之。或火中可有是漫荼罗位也。更问)。二真言者(炉。置火处也。此即真言也。火中有)。三印者(印也。即是阿阇梨坐处。自身即是印也)。当作外护摩时。令此三位正相当也。此三亦是净三业义。本三位。谓身炉本尊三位。各有三位本尊真言印也。净三业成三事也(谓息灾等也)。尊是意业。真言是口业。师身之印是身业。由此因缘。能净三业成三事。谓息灾增益降伏也。三业道者。道是会义。言与理同。同故会也。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是三道同归一致也。又三事观字各异。若作息灾观啰ram 字。当上加点而作白色。增益想嚂字黄。降伏想暗字或黑或赤。如字者本尊及自身色。亦如是三事相应即成也。就中复有上中下差别。谓息灾为上。增益为中。降伏为下也。如是作者名外护摩。当知此内外护摩皆名殊胜。若不与此相应。徒作无益也。犹作外护摩故。能令引入内护摩中。然内外之理本无差别。为求世间成就者。作此分别令作外护摩耳。若异此作者。谓不依所说方轨。当知此人无所知解。唐捐其功无有果报也。由离于真言之智。随己无明之心而妄作之。终不能得世出世间悉地之果。故云不得果也。次答色及形类。然大略有三部。毗卢遮那是佛部。即是如来法界之身白色。次观世音是阿弥陀佛也。其身黄色。次金刚藏即是释迦牟尼。其身赤黄色(即杂色也)佛说诸真言及诸佛所说者。上言佛。是举佛如来部中诸真言。部谓从佛所生。乃至诸神。佛所许可皆是佛部也。下云诸佛者。直是诸佛所说。不通菩萨以下也。此二种皆具二种色。谓白黄也。诸部下言诸佛所说真言。谓毗卢遮那所说也。次第应当知。金刚手杂类。观自在诸真言白。随事分者。此但云应当知。以白黄和合也。谓不太黄太白也。杂色谓具五色也。谓随事分别而用之也。佛部一向是息灾用。白随事业分。观音纯白。然其部中。则随事业变转也。其色当白。莲华部一向是增益用。其色黄。金刚部一向是降伏用。其色杂也。亦随一部中自有三事分别。如佛部中。自有息灾增益降伏也。若息灾。即依本法而作白色。若佛部中作增益时。但依此法而作黄色。若佛部中降伏者。但依此法转作杂色即是也。如佛部者。当知莲华金刚类可解也。白事分者。谓随色类而分其事也。观自在诸真言者。此中诸声。即是举莲华部。以例佛及金刚部也。次说漫荼罗形。计合息灾在前。今随声便事便。增益在前也。诸增益事漫荼罗。方□(而黄色)息灾坛。圆○而中白色。降伏坛。三角△其中黑色。摄召坛。半月T39073501.gif其中杂色。摄召。谓杂取物呼召等也。经云四方普者。是举一例诸也。如中坛方。谓方则普皆方。为圆亦如是次第也。三角等亦然者。乃至外院皆方。若中圆者乃至外次第皆圆。护摩作炉亦尔。若坛方火坛亦方也。余皆例知耳。次明诸形像也。应以相貌为正义。亦可谓色像也。偈云色像初应知。初谓我今说也。色类然诸尊色类种种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种。谓男及女。男是智慧故为首。女是三昧为次之也。或一切处随形色者。如此经中或复余经尊形。或随一处显形色。谓应物示形不定。故名不思议也。各各不同。然以类制之。若言作白色即是息灾用。黄即增益余可解也。见彼男女之殊及色貌。即知所用处矣。不思议智生者。如本尊合作白色。然须作增益事。随行者心观作黄色。即有增益之用。随心而转。然所作事皆实不虚。由不思议界智所得故然也。今谓法界之色。于一色中即是一切色。能观之智亦与境相应。故得如是自在而用也。为除无智故有种种智生。虽知无量知其实是一智。前云智是一切智也。以一智现一切智也。前问本尊形量大小。今次答之。然佛普门示现。皆为应赴群机。机既万差。当知垂应亦大小无定也。至诠一一本尊之形。莫不量同法界。无有边际及与始终。由智有浅深量有大小故。所见身各各差别。是故当知所观本尊。随行者心大小无有定量也(当明密迹经三密事)所云证智者。即是佛也。以无尽之智而证无尽之境。如函大盖亦大也。前问尊形量中。兼问坐及印。今亦答之。身既无有定量。当知座及印亦如是也。乃至心能广。座亦同彼量也。印亦如是。如其次第谓随其大小也。又次第者从佛。令本尊与座相称也。至天亦然。次答此印从何生者。佛言。如佛所生处。印亦如是从于彼生也。所以者何。一切如来。皆从佛性种子菩提心生。当知一切印。亦从菩提心生也。印从法界生。而印弟子。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生印印之。即法印也。即是大人相印也。次答此印作何用者。以此法界印印于弟子也。印是不可违越义。由自及他皆不违越故。谓始从菩提心乃至究极佛慧。于是中间不退不转。是故世间号之为菩提萨埵。由此印故。住菩提心更不退转。故名不违越也。此印即是印生死门开法界路。略而言之。此印量同法界。由以此法界之印印之。即令彼人已有法界之标帜。同法界普门之身。故名印于弟子也。以法界印为略。谓以一法印之也。若广不可量也。此即大人之标帜相也。前问灌顶几种。今次答之。佛子善听者。准梵本正语当具殷勤谛听。何以上来诸问不言善听。至此方说耶。然余法若不善听致有妄失。其过犹小。若灌顶不成。则不合闻真言及印等。此日不得作此过尤大。故殷勤戒之也。譬如世间刹利之种。谓欲绍其继嗣令王种不断故。为其嫡子而作灌顶。取四大海水。以四宝瓶盛之种种严饰。又严饰子身众物咸备。又饰大象。于象背上持瓶。令太子坐于坛中。所统毕集。于象牙上水令流注太子之顶。灌此水已。大声三唱。汝等当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后所有教敕皆当奉行。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求不断故。为顺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是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法王之位。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业。皆不敢违越也。然灌顶有三种。一者但以印法作之离诸作业。此是入秘密漫荼罗。谓有弟子诚心殷重。深乐真言行志求大乘。然资力乏少。若令一一具求众事反当于道有碍。如是之人师当深起慈心。观彼心行而摄引之。然但得为此人而作之。不得多为人作。何以故。恐彼资力能办者生怠慢心。而不尽心损众德本故。作时随力令办少供供养三宝。此第一最胜。谓本尊身语意三合为一。三俱净故以此印印之。此最胜也。师秘受其真言手印之类也(初但以手印二俱具法事三在三昧灌顶也)二者以作事业而灌顶者。即是师及弟子皆先作事业也。谓先令弟子七日以来诚心礼悔之类。师亦于七日以来。为其持诵秘求感应。及令办诸供养物香花之类。缘坛所须一一令作。然此之灌顶与前者不殊。但以有资力故。令尽其所有。于诸佛海会之中而作无尽供养。由此因缘。福施之果不可穷尽。故须劝彼令具作也。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顶。如是灌顶不择时不择方。谓向东设位或向南等皆得也。由此弟子已修真言之行。于秘密藏中有所堪任。令师心悦。此又最胜也。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受记也。又能尽心承奉其师。于种种善事无有违越。以是因缘令尊欢喜。故为作心想灌顶。其灌顶法也。瑜伽阿阇梨先入净室而住三昧。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漫荼罗位。亦如毗卢遮那所现之方位。一一无异也。如是作已。以秘密加持故。令彼弟子。先在外而待命者。自然而得金刚手威神加持引之令入。亦自然而解作印等一一如法。既入室已。以金刚手所加持故。现睹漫荼罗诸尊之位宛然现前。一一本尊尊形及印字等。亦悉明了。尔时行者复以加持力故。手中自然蒙授妙花。而以供养大众。随所堕本尊之处。其尊即起以妙音声。而安慰之为作摄授。尔时本尊取一一大会诸尊处甘露三昧之水。而为彼弟子现前灌顶。尔时阿阇梨但坐一处。而入三昧寂然不动。而能成就如是胜事也。令尊欢喜相应。谓承事本尊本尊欢喜。以行者现前而为灌顶。以遍数及行具作故也。承事念诵令尊欢喜。现前说法如所说而作之也。准前例之。如弟子能事师令欢喜。师为灌顶教授也。

  次答三昧耶有几种者。今世尊答略有五种也。三昧耶者如有人于众多国王大臣所尊重集会之处。而自发言作太要誓。我今如是之事永当不作。如是之事当依行之。以自对可信之人而发诚言。若有所违即得重罪。是故三昧耶者。即是不可违越义也。略而言之即是戒义也。此中五种者。第一但得遥见漫荼罗。谓如造漫荼罗时谓见具足漫荼罗也。忽有诸人善心随喜。欲求礼拜供养。尔时阿阇梨。听令引入于坛外。遥令礼拜以花香等。遥散道场而作供养。得见如是法会。故无量罪业皆得灭除。然未合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也。第二见漫荼罗坐位。谓引彼入于坛中。礼拜供养投花散于本位。师告彼汝花堕某尊位上。为说本尊名号。并得入坛门内悉见诸位也。此人说名第二三昧耶也。若请真言及印。亦得随所应者授之。第三见漫荼罗及印位并作诸事者。谓阿阇梨从首至末。为此人而作漫荼罗。乃至诸尊及印等一一告示。又授真言手印。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第四者已能依随修行真言门所有法则。言一一通解。具知缘坛所须方便众艺。堪在师位悦可师意。师即为作传教漫荼罗。告言汝自今已后。亦如我无异造漫荼罗。度诸弟子令法久住。佛种不断故。此第四也。第五即是秘密三昧耶。如教所说印坛配位皆见。若不经入此坛。秘密智不生。是故当于秘密坛中如法作灌顶。是名第五。智者应知也。若异此者不名三昧耶也。即前所说第三灌顶时所入也。若异此五事不名善作三昧耶也。然秘密漫荼罗复自有五种。第一谓于师所授得真言印法。依教修行与瑜伽相应。得于定中见诸尊大会。然未蒙引入(此例如第一人也)次第二人已蒙引入秘密坛中得巡礼供养。而未蒙圣尊现为灌顶等。第三既蒙引入大圣众中。从初至末一一秘密之行。皆蒙圣者方便告示如第三人也。四者以善修秘要之道。现蒙诸尊为作秘密传教三昧耶。即为如来所使行如来事也。第五已具前事又见己身。于大会中自作阿阇梨师。即是入地人也。此人才入三昧。即见一切佛会。乃至十世界微尘大会悉能集之。而于其中同彼尊位也。若观察于意善住者。告金刚也。觉其心不得于三处。真言者得菩萨名。谓以义得名也。由自有觉不着三处。谓自身所观法及成时。若着此三不名觉心。以于此三无所得名菩萨也。前说菩萨义依法相说。今此义得名也。金刚手前问剂几时得菩萨名者。今次答之。若观意心觉。善住三处不得持诵者。说名观。谓始从师处受瑜伽法。略有三事。谓心观本尊口有真言身有法印。汝当如是观之。既受法已如闻修行。得了了明彻犹如镜中而睹面像。是为观也。觉者觉了自心境界真实之法也。善住者即指金刚手。佛说法次号名而告之也。或可同彼修行之人。犹觉了自心故得无所住而住。故名善住也。既得如是与法相应。得见本尊无量境界广博严净不可思议。行者尔时即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以智慧观察。如是之法从内生耶。从外来耶。从内外合生耶。行者自身心即名为内。本尊境界是所对境名之为外。是二合缘名为中间。如是观察了知。此法种种不思议境。不从内出不从外来。亦非内外和合中间而有。当知本来清净。毕竟无所得无所生也(外境内心以此身心观照为中问)此三事悉除。即是本清净一相平等也。所以者何。以行者内心外境及心缘和合。正观察时。此三事和合。即有不思议观境现前。以三事和合从缘起故。当知即是无生无性不可得也。复次行者。身有秘印口有真言。心有本尊境界之观。以三事毕竟无生故。即是三轮清净一相平等也。由行者离于三执净于三轮而离四相。剂此以来即得菩萨名也(四相谓为我人众生受者如金刚经中分别)然行者作如此无生无性观时。心无所得不着内外之相。即是诸法究竟皆空都不可得。然则从发心来修行种种福业。及利众生所修万行。云何于此毕竟空中。而不堕于断灭也。然行者有方便力故。不堕如是过失也。所以者何。如行者初观时种种有相之境。即是从缘起法。以从缘起故。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常无生。若无生者。此因缘法即缘同于法性。湛然清净。具足一切不思议性起功德。随缘机起犹如镜像水月。有而不有不有而起。虽从缘生而不堕二边。是故虽毕竟空。而能成就种种功德。普利一切众生。大悲化物不堕实际。故经云。以方便故。而为众生作菩提之种。无缘观行智者。当知此仁者。即是成菩提也。无缘观即是中道。合同佛义。验之不思议观也。佛已离一切执。为度人故。种是栽种之种也。已成佛同无缘觉。得于本寂法中起方便利他。以方便利众生。以何方便。若住本寂即违本誓故。以方便为众生种菩提也。此因之利益别名。为度人故。回无缘作有缘之义也。仁者佛名越众生。谓过人也。仁者是寂根得胜也。前问云何名见谛。今次答言。本寂法无自性。彼诸安住于本寂法中。弥卢等心。彼诸道修行人也。知法本寂无性故。不动如须弥是名见谛也。名见谛者如上所云。先从师所授得真言观行方便。得与三昧相应明了现前。次即如实正观三事。皆无生无灭性不可得。由是因缘。即能现觉一切法从本以来常寂灭相。此中云彼诸法者。即是指前所观照之境。即于此中而了知本寂。住于自证之理也。已得安住如是法体。实智慧中疑悔永除。犹如须弥山王无有动摇。须弥卢即是不动摇义也。犹住此名齐此以名为见谛也。以此实如空者。实即如空。犹空也。无自性名实。实者即如空也。实者非妄语也。次云以是所见犹如佛(见实即同佛也)先佛亦如是见也。我亦如是见故云及也。实及空非妄语。并所见如佛也如是。先佛者是释见谛义也。夫见住者。即是安住实智慧中。故名实也。犹觉了无性空本性净故。当知诸法皆空。空谓离虚妄分别而住谛。俱是为实也。见此理者。即是见于古佛所见之道。解与诸佛玄同。往昔如来亦从此路去成正觉。既得如是自然之智。复当转受众生。今我所得亦与此无异。故名为实。实者即是无虚义也。前问诸得菩提心。彼悉地更无过上者。从此之外更有五种悉地也。次问云何名悉地。复有几种。今先答果。夫言成就悉地者。谓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觉。如是悉地。诸地中最在其上。故。

  经云。彼悉地更无过上也。次答。入修行。是住信行地也。次升于地位。谓越世间五神通佛及缘觉等。悉地有几种者。谓此无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种悉地。一者信。二者入地。三者五通。四者二乘。五者成佛。此是五种悉地也。初信者。谓随分能分净诸根。深信如来秘藏决定不疑。信佛有如是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此是地前信行也。次入地者。谓入初欢喜地也。准望声闻法中犹如见谛人也。第三五通者。谓了知世间五通之境。犹如幻梦水月镜像不可取着。尔时度五通仙人之地。名第三也。第四二乘者。谓观察二乘境界。心得无著心不堕实际。尔时得度二乘境界。尔时到第八地也。五从第九地修菩提行道。转转胜进成如来位也。然诸经论师。大略皆作如此说尔。若秘藏中义复有异。谓初欢喜地自十心。从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从第五至第八心得度声闻缘觉境界。从第九心一向行菩萨修道。至第十心名为成佛。佛者觉也。谓觉自心性净本来常寂灭相也。然此十心中。从第一至第八名为见道。从第九至第十名为观。见观谓见于谛理。此进修观。谓一向观于如来不思议界秘密功德。如是秘密之境。非所见法出过心量。故别名观道也。觉者是觉知义。已度二乘境界。了知二乘心与菩萨异也。若入第二地时。亦至第四心度五通。第八心度二乘。第十心成佛。准此有信取入位名。与初地十心不异。但此十心转复光显离垢也。乃至第十地亦有十心。即是凡有百心。一一转胜可准知也。如华严真金之喻可准知耳。此初地十心满。即能分身为百佛土等。如彼可知。但百心成佛。是宝炬陀罗尼经所说。甚深微细。此经未度东国也。修实不息令心心净也。次答修行事业不息乃至心续净。心续净谓不歇功用也。如是成熟(谓不熟令成熟当得于悉地也)亦可云彼。当悉地。悉地何时生者。

  经云。世世生生乃至业业不除。果令成熟彼时悉地成。一时业生令寄在身。得持诵者悉地从意生。此生生世世是义语也。梵云散跢那是识也。谓内心中也。犹如世间众生造种种业。乘此业故而受果报。或一生百千万等生。此业不失熟即受报。今答此悉地生亦如是。如行人随上中下期愿。依真言法要而修得成悉地。由此悉地在身故。乃至世世生生。常在行人身中犹如业果。虽复从众缘生常自空寂。不有不无。而亦不败不亡。从此悉地成后。世世受果无失败也。乘悉地之业而受彼果。名为生悉地家。既生悉地家已。乃至成佛已来终不失坏。故云业不能除也。

  经云。熟者。熟即是果也。令成熟者。是受用果义也。一时谓一时之顷。即是行者初依法持诵。既得境界许其作成就法。即于此一夜之中而得悉地。由一时间作。而于长时。寄在身中长不失坏。犹如置毒乳中。乃至醍醐悉能杀人也。如人造天业受果。既得天报随念即得。不加功力随念而成。此悉地亦尔。于一切生于彼时间。彼持诵者从所修善净业生时。次持诵者得悉地从意生。净业与所生心。俱等无分别也。业生心等。于彼一时间悉地成也。常得随意而生。故言随意生也。次答云何升空界者。言行者乘悉地之力。游步空界自在无碍。犹如于幻法中得无畏者。无所畏者。谓于幻法方轨法则。悉能了知无疑难故。所欲成也。如彼幻师化作种种境界。能随人所欲而为示现。然彼幻师。实无动摇亦无有变异。但以真言药物因缘惑众人心故耳。今此悉地亦尔。不舍此身悉成悉地。真言幻犹如帝释网。而步虚空界游诸刹土种种自在。然亦未曾动摇。但是真言幻所作故得如是耳。此幻师真言名帝释网。犹彼网于一切事。显示相现有种种相。而实无有一一实事。故名帝释网。此即是彼幻人世间真言。借以为喻喻出世真言之幻也(又云网是不断绝义。若网人则令人蒙昧不能自出。此真言网诸人心。亦彼蒙昧妄有所见。故名网也。)次答。如乾闼婆城身秘密者。彼所有住人。非身复非识也。云何身秘密者。言此悉地之人。不舍此身不舍此识。而能秘密其身。犹如乾闼婆城。于中见种种宫殿人民众物之相。虽似有是而实非有。亦不有而有。或时可见或时而无。此行人秘密其身。亦如乾闼婆城但从众缘而生。其实非实或隐或显。由真言观行众因缘故。而令此身随缘生灭。亦如是也。复次如梦中梦上三十三天。受天种种妙乐。犹人于梦中而游诸天宫。不舍于此身亦不于彼去。如是瑜伽睡真言者。住真言行此身如虹霓。过于一劫及其梦觉。乃少时顷耳。彼人不舍此身不往彼天。但犹眠法之心有此不思议事也。不可以心识而能测其所以。今成就悉地者。游诸世界亦如是。但以瑜伽梦因缘得有斯事。成种种事宛然不无。然知彼皆如十喻。不生取着也。身净故有悉地。犹如虹霓。真言同如意珠。加持功德业有是悉地也。虹在天不知从何而有。能见众色。真言如如意珠。随身语意种种生也。随念出诸资具。虽生而无分别。无分别而生。得悉地亦如是也。又如彩虹在天。五色绚明宛然可睹。今观是事。为从空有耶从地气生耶。若从空生。空本无法云何而得有如是色。若从地生。是亦不可。而有此事悦可人心。观当知彼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无因。但众缘合耳。今悉地之身亦如是。以真言持诵功德力故。而有如是不思议种种神变之用。亦如彼虹也。复更释疑。如有人言。此真言事相之法。云何能成无相见谛真实之法。然此真实之法。实不离于因缘也。即观此缘生实相。不思议境界也。如如意珠在于幢头。能满一切人愿。随心所欲可彼所求心而至。今观是彼从珠得生耶。从人心生耶。若从珠出。何故一切时不出。要待人心希愿方出耶。若从人心出。则人心得何不自求而待珠耶。当知不从珠出不从人心出。不共不无因缘。但和合有耳。今悉地不思议神变亦如是。但犹真言观本尊及身印等缘而成悉地。由真言故口业净。观本尊故意业净。印故身业净。三事平等故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然亦不可分别。无思无为也。若尔既同如意。当知是有相法耶。为除彼见处说太虚空喻。犹如虚空无相无分别。然而一切有情种种作业去来进止。皆因于空而得成就。种种万物一切色相。亦因于空而得显现。而虚空性常无分别。无有生起之相。真言亦如是。本性常净同于虚空。一切有为所不能染。而亦能成种种作业。普门变化不可思议。云何是有相耶。当知世间种种有相之法。取是形相名之为相。因由此分别而为立名。名之为名。如是名相之法皆同十喻。但从因缘故有。因颠倒生故。说其实无生无性。即同法界如如性也。若能如是观者。即是与一切如来同会一处。是人虽未即能究竟佛慧。然其所解与诸佛同。犹与法相应称同诸佛故。即是与诸佛同会一处也。明十方空也譬如虚空方明十方空也。离一切有为行不染。真言者不染污一切分别行。若如是观察解了唯是想。真言者观察时。诸佛同随喜也。护摩有二种者。前虽略说护摩之相。今更分别内外护摩也。如两足尊所说。护摩有二种者。外护摩谓作法。除烦恼随烦恼等障。二内护摩谓。诸佛两足尊。说二种护摩。所谓内及外。息诸境界十二缘生等也。然外护摩。与内护摩而作方便。即是彼因也。有难者言。今作此护摩之施而求彼果。即是有所希望岂得成真理者。答我今无以希求。问若尔何不随檀那常法。遍施一切贫苦之人。而虚作此焚烧令尽。有何义也。答然凡夫之人。若有所施而有受者。即有希愿之心。或求反报或希施果。以此因缘不能对治希求之心。以不能治故。即不能绝贪爱之原。以是因缘不能与内护摩而作因缘。今烧此施正为绝彼过失。而作观对治。作无著慧因而为内护摩方便。故如此而作也。犹持此供物而奉本尊。即知希求之心亦如此物无异。一切如薪尽火灭。无可取者亦无方所。故能与内护摩为缘也。深行。作增益分中有增威。如献花时。先除垢秽已。即更增益威光。然后供养。如是既尔护摩亦然。阿阇梨即作内护摩。若浅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为内法因也。复次诸尊之别相本性须证知。谓佛菩萨二乘天神上中下。观察其形色等即可知也。修行真言复有种种差别。今料简之。若世间人。依彼自部之尊而修真言之行。谓如大自在天等。有无量种类各各不同。不可具载。经但举其一隅。以大自在为端也。然彼等作法供养之时。各各望得成就自部本尊之果。随彼性位差别不同。各怀希愿求成彼果。心有限量果等亦然。世间真言等说量。世所知识诸天自在福德者。彼所说真言。及与大力印。悉皆现世果。故说量有少殊异者。谓是生灭法无有坚住。谓当来世无也。说量者。佛说彼是有限量法。如是说也。虽然。不同如来所说护摩修行之法也。以世人但求顺彼本天神等果报而欲求证故。佛亦作出世护摩之法而对治之。故有真言行护摩之法也。然彼世人之尊。若于彼法之中极究竟者。但得与彼本尊为类。不得过上。彼真言及印亦尔。但随彼尊植福深浅势力所堪。而说真言手印本尊等。随彼势力。但得成彼本尊之果。又但能成现世之果获世间成就。终不能成出世间果也。善修如来真言印等。则不如是。永不穷竭失坏。此其异也。如牛蹄之涔。设令停水。随故势力所极。即自涸竭。若人以此水置于大海之中。即无竭尽之理。何以故。以与一切水性和合一味故。不可尽也。修如来真言行者亦如是。乃至成佛以来。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终不可尽。终乘此力而得菩提。何以故。己与一切如来大海同一味故也。出世诸真言。本初作不生无作也。诸业生悉断。离身口意三过而成佛。出世间真言本始不作生者。然彼世间之尊自在独角(本云犀角论云麟角)及佛声闻众菩萨等真言。我今说其量。天等所说真言。皆是有作之法。从彼尊生。出世真言超越于三时。从缘而生起。亦可用皆字也。可见非见果。从身语意生。则不如是。非是如来自作亦非古昔诸佛所作是。世间所称说果能经一切。等正觉所说真言果逾劫数也。故当知此真言印等。从本际如来法性自尔。非有生作也。问若言无作无有生者。今现见诸人为求悉地之果。而勤方便得成彼果。既有生有果。则有所作云何不生耶。答是义不然。夫真言之性及以手印持诵之者。体同虚空。所生之果亦复如是。由从真言手印本尊三事平等因缘。能净三障。从此而生不思议果。是故此不思议果。其量不可得。如彼真言印等同虚空。当知此果亦同虚空也。乃至声闻缘觉及菩萨等所有真言。亦同彼量皆越三时。三时者谓过去未来现在也。以离三时故。乘此悉地之果永无失坏。究竟成于无上菩提也。果缘生起者。谓缘真言手印本尊等众缘具故。而得成就。是故此量。即是平等中道之实相也。果有二种。一是可见法。谓现世而得成就。二者非可见法。为当来果报永无尽故世世受果。展转胜进以至成佛。然非表业非色非心法。不有不失而不败亡也。然由身口意业净因缘。而得生此无生无性也(以上有多种答更捡本问对之)。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五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六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之余

  次答果数寿量几时者。然世间之尊所有真言势力。极上不过一劫。佛所说者则逾一劫数。谓逾一劫复逾一劫。如此无量乃至成佛也。是故世人所护悉地寿量及果。则有数限不逾一劫。今则不失。寿量无尽过于一劫数之量也。若事中释者。但随力能过若干劫。或过无量劫寿量不尽。亦是过彼世天也。故云超劫者。是通含不定之语也。克实而谈寿量。出过劫数受报亦无限量也。次答三昧者。略有多种。若诸佛及佛子。诸佛之大仙佛子众三昧。清净离诸想。有想为世间。二乘名离想三昧。若是世间瑜伽名有相三昧。此中三摩是等义。地是慧义。以慧观照如前三事皆空。以三事体空平等合而为一。是名三昧地也。然佛与菩萨三昧。皆离想清净。以此三昧正观三事。皆等更无分别离诸想故。本性纯白离诸染污。故名清净也。若有想者。谓世间一切三昧。谓随其果修行。望果修因有所希望。极至四禅八定处不得过。故非清净也。声闻缘觉虽得清净。然未能一切清净。以于烦恼所知二障尚未遍知故。未纯净也。世三昧又有二种。一者断见。二者常见。若断见而无分别。常者有少分别也。从业得果者。有成熟熟时。若得悉地者。于业自在得回转。须受亦得不受亦得也。心无自性故。心性离因果。云不者无也。于解脱相。业生生等诸虚空。成就及熟时业得果。若悉地得。当业回心之无性故。果因亦离。业生解脱。生如虚空者。谓世间有相三昧。犹有业望报而修故名成就。得是成熟名悉地也。若以此世间空。而回向此心之无自性。体既无相等于虚空无际。故得功德亦广也。回此心之无自性者。心名质多。质多者。犹如众彩庄严积聚名为质多。犹众彩所成故。即是无有自性。此即是因也。本因既无自性。当知所生之果亦无自性。所以者何。若因有生者果可有生。今既因尚待缘而成无生无性。当知生不可得也。以因果皆如是故。得解脱诸业也。或有说言。若如此者。便是无因无果堕断灭见者。此亦不然。但离业生之性。既离业生即有法性之生。等于虚空。虚空无边故。当知所成功德利众生事。亦无边无尽。故非断也。右以略说偈答金刚手问了。更以长行说之。云复次者。由前已说之事有所不尽。更续明之。故云复次也。谛听者。以此法转深秘旨要故。重戒令谛听也。此中略说五事。谓印色尊位及住并三昧。印谓手印契印也。改为形相也。色。谓本尊形相分段差别。置者谓方圆半月三角之类也。尊位谓漫荼罗中所住方位各各处所也(布置圣者位次)住谓本尊之像。非直彩画。而由真言及印等所引故。来至本坐加威而住也。现威验也。三昧谓随上中下分。寂忿悦等仪相也。请本尊如法。为印及形相。配置尊位。威验现前住于三昧所趣(所住处为)所住处名为趣。谓三昧趣也。要具明此五缘方。所云五趣者。趣是别别之义。由此五缘差别故云五也。由具此五故。世及出世间所有漫荼罗皆能解了也。然此五事。乃是古昔诸佛成最正觉。先佛成三菩提也(诸佛法也)法界虚空行。法界虚空行者。由体同法界成如来行故也。如是诸佛谓度无余界有情本愿故。为利乐安乐修真言门诸菩萨故。演说之。故令殷勤谛受也。金刚手言。如是世尊唯然愿闻者。是金刚手等十世界。及普贤等十世界大众。蒙佛告敕皆同声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故佛更说秘密漫荼罗法也。佛言有正等觉漫荼罗。置秘密中密。无上大悲藏等名。若无量等世出世漫荼罗同者。即是如来最正觉究竟之说也。然此大悲藏生。前已说竟。何故更说有何差别耶。然前虽说者是为秘密更。有秘中之秘。若不说此法者。即通达前法亦不得成。故为最秘要也。若解此者。一切世间诸漫荼罗悉皆同用之。无所不入也。其作法者。先作四方漫荼罗。其界唯用羯磨金刚智印。周匝相连以为其道。唯安所。其十字中又作十字金刚印。印如前作之。但以十字为异耳。其十字金刚印。上作莲华。仰而半敷。令此十字如花之状也。其花上又安八叶之花。即如前五佛四菩萨方位也。当以心想而置九点。即是台及八叶中各想一点也。此点即是大空之证。此成正觉义也。于此八业及中。当作方圆漫荼罗而画本尊之像。佛方坛菩萨圆也。此但是行人自为已作。不令示人。若作法时自在坛门而坐。自作灌顶等法。然后得作一切法事也。此事尤秘。但心存作之。不可形于翰墨也。又其台上当想如上十二字真言王。令其字一一分别置于坛上也。更问。连环置耶。以何为次第耶。又云花中安子者。谓画莲子。或十或过减无在。

  经云。流出者。谓人了解此秘密法。一切世出世坛皆于中流出。随义相应可解也。略有四种造秘之法。谓事业(即是从初至未缘坛。种种事业所应作者也)形(谓本尊等形显分段)悉地(即所成果)安置位(即置本尊方位也)。了解此四法。即通一切流出之法也(更问)从此流出诸坛。皆依本教所说也。佛子者告彼也。谓金刚也。又四菩萨者普贤巽。文殊坤。慈氏干。观音艮。是其位也。前缘起列众中。或以除盖障替观音。或以除一切恶趣替文殊。其义各异。课用一事亦得也。此中用观音为正也。

  已上毗卢遮那漫荼罗竟。

  次初正觉者最初说也。明诸佛漫荼罗。即佛部。

  T39074201.gif

  

  T39074202.gif

  作此佛部漫荼罗。作圆漫荼罗。其圆如月。中白如贝色。此圆中先作白莲花。花上尽三角。此三角中作赤色。其中画佛像也(作何佛更问)绕三角以金刚围之。如图也。绕三角置点。点标也(更问)其外轮作光。如却敌形也。圆外周匝安点(疑此点一一皆是本尊之位。更问。或可置字)光普皆流出者。谓想光从佛身中流出。渐次流布在三角外也。真言主谓本尊也。遍身有光流出。前大坛中亦有三角印。与此用处不同。前者但是印。此中置佛或置印。作法圆具于彼也。

  次莲华部。

  ○   此语属上件。世出世同画者。此同

    亦可名有也。言世出世有

  ○─○ 无量漫荼罗欲令善听也 □移在

  │   上。当知此是最初悲生坛。

  ○

  

  T39074203.gif

  作方漫荼罗内画商佉。商佉上有莲花。莲花上有金刚。金刚上又有莲花。莲花上置观音菩萨。或可安印或安字也。诸印上皆安种子字。谓商佉金刚及花上也。其次院安大势等。周遍作光勿生疑虑也。以本种子巧安置之而作种子也。等处当置七白吉祥。一一皆有二使。此经但略说言之。自别有观音部法中。具载当别详捡也(更问)明妃资财主。是能自在施与求者也。及大势至等。如法作之也。作得自在之尊。持标相印也。当殊妙作之。曰如法作之。住三角中马头。合在可处用坛中画之。其余诸尊。亦各有形色等别及方圆半月三角等。合可用等。皆如广本也。前所云须通五事。谓形色契印本尊及位。即此事也。如画本尊。合作何色及形像等。各各有印。前者大悲藏生是嘉会坛。今此中随三部各各别有也。如此中莲花部坛。中胎是吉祥坛。以观音为主。胎外留空地。空地外即是第二坐位。悉置观音部诸尊等。余尽如作大坛中法。其空处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坐位。亦置八部众等。准前可解也。三角中犹如日出之晖。谓日初出赤黄色也。在明王侧者。在大势至侧也。次复若作马头漫荼罗者。当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其漫荼罗亦皆随之作三角也。作此时诃耶在中。即移观音替居势至之处。余眷属皆围绕之。余皆回互可以意得耳。次作第二漫荼罗者。谓从莲花部数之。莲花为初即金刚为第二部也。我正宣说之。谓善说也。非前非后依次而说也。为第二部也。其漫荼罗四方作普以金刚。以三股者作界缘相接围之。围中黄色。中安莲花。花上有瓶。瓶白如月色。或用金刚围之。或用余物围之(谓随彼尊之印。展转为中心。亦如其印围之)彼瓶上有大风。谓半月形也。此中如黑云状(如雨时云叆叇垂黑也)其下状如幡形。如大风吹形势流动。彼半月中如大猛火炎作三角形。其三角亦以金刚围之。三角中赤如日初出色。其中置莲。莲极赤如劫灾大火灾色(谓殷深赤或可赤黑)莲上画金刚(谓或画本尊形或画五股印或字也)其金刚流出种种焰光。若画形者。心上安种子字。谓吽字也。若画印者。想?字诵而加持之也。印上置字也。此是汝漫荼罗者。佛亲对金刚手说之。故告之是汝漫荼罗也。古昔诸佛皆说。我亦如是说也。诸明王各依本。坐类形色者。谓或金刚母及金刚针锁之类。众多金刚眷属。各依本尊形色差别。或画形或作印或置种子字也。各依其法次第相应。谓成就妙悉地故安此。金刚手为中台。诸部类为第二院也。此皆说中台也。转作无量坛也。先道者安右后道者安左。随所开门以办左右也。复次我前说众多金刚之别名也。自在谓于金刚得自在。复次此说我金刚执自在者。如前大悲藏大会中。毗卢之下不动降三世中间。画诸金刚者。皆未列名。今方列之。故云复次也。谓虚空无垢金刚。金刚轮金刚牙。苏喇多金刚(妙住也谓共住安隐也)名称金刚大分(谓大者之分即是大心众生之体分也)金刚利(谓极迅锐之称)此坛总以印为之。寂然金刚(寂静义如涅槃义也)大金刚(名也)青金刚。莲华金刚。广眼金刚。执妙金刚。金刚金刚(慧以金刚单为名)无住戏论金刚。虚空无边游步金刚(以上列名也各在处在大坛中安之也)如是等坛方圆等。依前顺其色形亦如此也。依名作次也。周而复始也。白黄赤黑等随文次第。最在前者白。次黄次赤次黑。次者又白。如是次第也。及诸所不说者。准此例解。随其本类形色而作之也。此金刚有十佛刹尘数。前列众与此中互有出没。或此有彼中无可知。又此等金刚所持之印或三古或一古(即针也)此准前次第。初作三股周而复始。或两头。此两头即五股也。此印周匝作四廉状。如四金刚。其中有一。状如五股而不开也。或鬘者。或持金刚鬘也。此等金刚。各以其本名为真言。即此名最上字为种字也。次随别字及通用。各于心上置吽也。其手印。通用上五股金刚印也。不动尊漫荼罗风火俱者。风谓半月火谓三角。谓于半月坛中画三角。画三角中作不动尊也。在泥哩底方者。故毗卢遮那之西南方作也。或三世胜异者。谓在于风方。以此为殊。余同不动也。三处以金刚围之(谓所执印)三处者。谓或作形或印或字也。然此不动尊漫荼罗若别作者。不动在中毗卢在中院东方。余金刚眷属周通围绕也。次说佛母漫荼罗。前布置漫荼罗形。先应知此谓金色。但列名未辩尊形及印。今列之也。先说作漫荼罗。金色四方。以金刚为界围之。此最上者尊形自上者。谓自此当说也。谓此佛母漫荼罗。于诸坛最为上胜也。次于漫荼罗中作莲花。黄色有炎。莲上作佛顶印T39074301.gif。其印如佛顶髻形。令顶高隆。傍画两眼形也。若作佛母形者。当如天女像。心置种子字。或可但画印(即顶髻也)或但作字耳若佛顶为中胎。诸佛眼等为眷属围绕也。佛恒自身火炎中住。种子布之。谓此印于炎中住。中置种子即是也。舍三分位。谓舍三座位而置佛眼。前说菩萨部中。普布种子。谓于坛中遍布之也。未说者今更说之。凡是诸菩萨。应须作漫荼罗。当作圆明之像令极白净。于中作十字台。台上大真陀末尼。各置标如承珠标。其头皆置如意珠。殊有光炎也。其本尊菩萨。于十字中心置之。诸余菩萨。在次院中次第而布。更外置八部也。极白是寂静色。当极令明净寂然而住。此等菩萨皆能施一切愿也。

  次作释师子漫荼罗(即释迦也谛听佛子也)当作金刚四方令普(此金刚即是如上所说五轮中金刚轮方坛也普者正四方之称也)其坛黄色极令鲜好。于中画金刚杵(三股)杵上安莲花。莲花黄色。花上置钵。钵四边通有炎光。若作佛形者。当画释迦佛持钵。又以金刚围之。右边置袈裟(即僧袈梨)左边置锡杖也。次五佛顶。其白伞佛顶。置座座上置印。且依本部。如佛部一切方。或依事。息灾圆等也。以伞为印(画之)胜佛顶以刀围普。若有说处即依文也。光皆流出犹如烧铁火炎也(谓赤炎光)最胜佛顶以轮为印。除障佛顶以钩为印(摧碎)火聚佛顶画佛顶髻形(大士者号金刚也)会通大佛顶以金刚为印也。阿毗发生佛顶也。揭多佛顶(是最胜尊义一切超以莲为印)无量音佛顶以珂贝(谓商佉也)色类应观知(谓如前说)佛豪相用如意珠为印。此名印漫荼罗。此印法等。灌顶成就物等用也。其息灾等。则随形色转变。非此所用也。成就皆以本尊在中观色类。谓白黄赤等也。佛眼当作佛顶髻形。两边置眼。其佛顶黄色。以金刚围之。无能胜明妃持莲印(谓空风指捻花。余指申之。捻花指向心前持也)若诸尊有印者。依文置之。若无文取本部主印置之。唯种子字中也。无能胜王作口印在黑莲之上。谓画作忿怒口。其口双牙上出者是也。此等诸位。若以释迦为中。则佛顶等列之居次院。若随一一本尊中。取一为漫荼罗主。即移释迦在外。余皆可例解耳。更以次说净居天印。

  经云。净境行者。谓以禅定为味以净为行耳。其印今次列之。思惟手(谓稍屈地水指向掌。余三指散舒三奇杖稍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善手(谓手)施无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义也。笑手(谓回思惟手当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风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竖舒皆得)虚空掌(谓侧右手散指而在空中)彼画法则。谓依此法画之也。此等天或作笑或作思惟。或作与愿等皆得。次地神印。作宝瓶。圆白之中其瓶插诸宝谷花果等严之。以金刚围之。请召火天印。当侧申右手。其风指第三节稍屈。又屈空指上节向掌中。若先直而屈。是请召也。若先屈而还展。是发遣也。当以诸大仙而围绕之。谓迦叶瞿昙仙等皆次画之。并在火院之中。火院即是三角坛。其中色赤名赤院也。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说四围陀印是也。此是梵行者秘记。若诵围陀者见此手印。知是何论何部等也。瞿昙仙(虚空中行欲有二渧污下地生地甘蔗日炙生二子为释王者是)末建拏(坐禅蚁作对遍身恐损蚁复入定者是)竭伽仙(山名约处得名也)嚩私仙(即旧云婆薮仙人者也)㼜竭罗私(是身汗液义也。此仙不从胎生从汗液而生故得名也)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坛中画但荼印(若印等此坛一角向身一角向外也或随彼便安置)。王右边画死后。以铃为印。若画形即持之。左边画黑暗后。以幢为印此幢也(梵云计都亦旗也)大自在。忿怒作输罗印。此输罗也。大自在子之后。作铄底印。此铄底也。大梵天明妃作莲印。谓未开莲也 那罗延作轮印。七母同用没檗罗印。此是也。俱吠离耶。作在毗沙门方顶骨印。此颅骨。以笑手状持之(谓屈水地指于掌中散舒余三指如笑手状以持顶骨如持钵状)七母等眷属。谓鹫狐及婆栖鸟(似鸱少黄土色觜亦黄是鹯类也此鸟有秘身法也)此等并在风轮中。围绕七母等(凡阎王部类皆在风轮中也)若持花得此鸟等亦持七母真言也。此等各别自有持诵法。今入此漫荼罗会故。尔皆悉以为庄严。泥哩底方当作大刀印。那罗延天作轮印(如上)俱摩罗作铄底印(大自在之子)难陀龙兄弟作云印(云中有电。复有水形。俱在坛门边也)商羯罗三戟印。商羯罗后钵致印 月天作白瓶并有莲。日天作车辂印在金轮中(即是正方坛也)社耶毗社耶作弓印(亦在金刚轮中也弓傍须有箭)风天作风幢印。妙音天作琵琶印。嚩噜龙作罥索印。如首。作圆漫荼罗。取本种子字围之。大我即告执金刚也。右此等略标印记。若广作者具如法中。谓彼类各自在真言别行法也。以上释迦部类行法也。以下明菩萨漫荼罗(此是大坛第二重诸菩萨位也)文殊漫荼罗。正方以金刚围之如前(火出即是)作此中三角。三角中作青莲花印。种子字也。诵之想遍其中。真言字于中安之(非但于中安之亦四边安也)其三角内傍界边。周匝作少青莲。以围绕大青莲华印也。所以作印。为识此尊法门义趣等故。各随形色等观之而识秘意也。如法取种子字而种子之。即是(安置此字作种子也)彼中作是印如次作此。勤勇者即是文殊也。谓青莲种子等。如法次第作也。随形色等观之识秘意也。光网童子作钩印(若作身持钩也)宝冠童子(持宝为印)无垢光童子(持未开青莲华也)所说使者。此是文殊部所说使者。持诵者如所相应。而知彼印以法相应作者。谓以下童女也。智者即自文殊也。亦可名具德也。计设尼(大刀为印)小计设尼(输罗为印)杂色使者(以杖为印)地慧(以幢为印)招召使者(以钩为印以上并如童女)诸奉教使者。普皆作小刀印(如经中及图)此刀作锯齿形。云小刀非正翻。右如上所作。皆于方坛中作印以青莲围之也。以上是东方文殊部类眷属也。若文殊为中胎。余菩萨为第二重。八部为第三重。他效此。南方除盖障菩萨。以如意珠为印。亦作四方金刚轮。中又作三角坛(即名火轮也)所说相当以如意宝也。尽大精进者种子。所谓如意宝。当于三角中画如意珠。眷属围绕也。以下菩萨。皆是应当以眷属围绕。当知彼印相今广说眷属也。此中眷属者。于彼中当作印画之。如次第。即是如法也。彼文有此字。指之如左也。除疑怪菩萨(即娇都也)其印金刚印。曰瓶(音越)中作瓶。瓶上插一股金刚。半在瓶中也。无畏施菩萨作施无畏手(如瑜伽中释迦印)除恶趣菩萨画作发起手(谓舒手仰掌从下向上举之)救意慧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余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大慈悲起菩萨作执花印(空风相捻如执花形余指申散而竖)悲念菩萨(屈火指向心前余指皆申散)知者即道此菩萨名也。除热恼菩萨作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指等者等谓诸指也)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与如意轮菩萨手同亦如前净居天印也)具不思议慧。

  右皆作方坛置莲华上也(谓画此手印等也)。此皆除盖障眷属。余义如文殊中说之。北方地藏菩萨印。于大因陀罗轮也。金刚轮中作宝。所谓在中先置座也。庄严地。地上画莲。具种种色。花上作幢。幢头安宝。不画形但画幢也。若作此印者极上色者。此是形相也。此说名最上形。是叹也。于诸印中最为胜上殊妙也。此菩萨有无量眷属。今略说彼上首者。如左宝作菩萨印。彼中画印殷勤作之也。三股金刚在于宝珠之上也。但于宝地之上作印也。若画形者。亦坐莲如地藏法。宝掌菩萨作一股金刚。安此金刚在宝上也。持地菩萨作两头金刚安于宝上是也(于一股中有五股形如前印也)宝印手菩萨印。作五股金刚置宝上(即是五佛金刚也)坚意菩萨作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右一切皆彼漫荼罗中安置者。皆于方轮中作宝地。地上置宝。宝上有印也。

  次西方虚空藏菩萨。即是文殊会中西方部主也。作圆坛令明净鲜白。坐白莲上手持刀。若不画菩萨形者。但置刀。其刀极利如霜。又如是。谓如是坚利也。又坚固。以种子字而围绕之也。智者以自种子而种子之。即是安本种子也。次列眷属上首菩萨。即画彼印形如教。谓皆依教如法作也。

  虚空无垢菩萨。亦本围之还以轮围之也。此本即是自也。印作轮(即四技刀轮也)置轮亦自围之也。在风坛中。虚空慧菩萨印。于风坛中置商佉(即半月坛也)清净慧菩萨。画白莲印在风坛中置。次行慧菩萨印。于风轮中置商佉。商佉中插青莲华。安慧菩萨印。风轮中画花。花上置金刚也。凡此于大悲藏大坛中文殊一会。凡四菩萨。随以一菩萨为主。置于中坛。余者各于第二院案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复次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观音为部主。其金刚部及佛顶等。并依方位而列为第二院。次应当知其第三院置八部。即不须置文殊会菩萨也。若释迦会者。即如是上说(更问)此说是定义也。此事更问审不。

  秘密漫荼罗品竟。

  入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二

  入秘密漫荼罗品者。谓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唯执金刚秘密。

  尔时世尊复说入秘密坛法。秘密主乃能知之。故佛复告之也。然此执金刚。即是毗卢遮那之所化身。为欲发明此深密之法故也。此法无能发问者。唯佛与佛相问乃可知耳。如金刚顶经分别积品下。佛入三摩地已。从佛身中出字形印形本尊之身。各从方方出施作佛事。所谓是大因缘开佛知见。如是作已复入如来之身。尔时空中出问法之声。问佛一百八号。云何名佛。云何名正遍知等。乃至问十六大菩萨及真言印等。如彼广说。尔时佛即自叹言。善哉善哉能问斯事。乃至随问而答。尔时大众得未曾有而作是念。今从佛身而问于佛。犹如幻事。无作无生者而成佛事。今此执金刚亦如是。从佛金刚慧印而生。复持如来金刚慧印能有所问。而佛答之。恐人不信。若自问自说则不足尊重。故以佛身而问佛身也。又所以名执金刚号者。犹能持如来身密口密心密故。名持金刚智印。尔时世尊又复宣说入秘密漫荼罗法者。上已说金刚手秘密漫荼罗。而未明入秘密之法。故次宣说也。持诵者遍学秘密漫荼罗。真言者应遍学(谓一切处须解也)古者秘密坛。即智者是通达也。无所疑滞故名智者。智者尽烧一切罪。弟子法如是者。持诵者即是成就之人。谓阿阇梨也。应遍学者。然唯佛与佛乃能遍知。遍学一切诸法。能具此德乃可为师耳。今末代此人难得。云何得有传法师耶。然阿阇梨虽未得如佛。应遍了知此经宗旨次第法用一一明了。及随顺此经所有诸法缘。漫荼罗要者应善知之。应修瑜伽之行。晓了众生种种根性利钝及有遮无遮。及本尊之真言身印之类。乃可传法为弟子。作入秘密漫荼罗法也。所以然者。今此诸佛法要甚深难解。共所守护不妄宣传。久默斯要不辄尔宣说。若末代人师。不能了知魔事及入道方便次第。而妄教人。即无所差别差机误他。故须遍学也。所云智者。即见此遍学人是也。能知应与不应与应入不应入如是种种。故名智也。若不闲方便徒有所说。而不能令他建立无上善根。速入一切如来之位。更招极大障法自损损他。云何名智人耶。烧弟子罪者。犹彼从无始来。具有无量无边罪障。弟子法如是者。谓如法入坛作法也。深厚之障若不为除。则身器不净犹障有故。不合为说一切如来具足道。犹如声闻人。有十三难等不合为授戒也。烧彼寿令不复生。烧除灰烬者。今岂以世间之火而焚彼身。令命根不续为灰烬耶。今自有妙方便大慧之火。而焚彼业烦恼身。使不复生也。一切众生皆以业烦恼蕴积相续。而得生长轮回无绝故。名为寿。今即焚之令尽无余也。业烦恼为薪。方便智为火。以此因缘而得无余。此薪既尽能治亦遣也。所谓烧者即是字义。当以阿字为弟子身。使以阿字遍作其身也。次以此慧火之字。焚彼菩提之性真金之矿。令垢秽无余。故以罗字而焚阿字也。然既焚竟。岂如二乘断灭灰烬而不复生耶。不如是也。诸垢之薪已尽更有妙生。所谓净菩提也。真实生也。此生即是清净之性。如来种子也。师以何方便令此灰烬。复烧尽同于灰。彼等复更生也。以字烧字者。谓想阿字同方坛。弟子在中。而以啰字烧之。以烧故同为一体也。身同阿字。而以啰字。自烧一切烦恼罪除。乃至身亦除体同金轮也。生妙牙也。谓生嚩字门也。当于心上观圆明。于圆中而安嚩字。从此嚩字而生水轮。犹如白乳而以注之。以此方便复生净菩提心佛种子也。生此清净之身。内外无垢如百炼之金。而加莹饰随用成器也。当知火动之时即与风俱。风轮者即是诃佉字义也。又嚩字上加点。此点即是大空欠字门也。微妙法水从空而注。以净其心器。当知即具地水火风空五字之义也。然此皆是如来秘密之义。非徒如文而已当善思之。行者既得如是遍净无垢身。寿命还活悉皆无垢也。意生之。复为欲令坚固如是意生之身故。更有方便。犹置十二字复得十二缘。谓十二支句也。此即是前说。十二字真言王。当用布满其身也。初有四字布于上分。谓从顶至额也。一字虚空字也。顶上二字在耳。一字在额也。次如本性配生。从眼起好也。有四字在中分。谓二肩上。及心上咽上也。次有四字在下。谓脐上腰上一字在腿上一字在足下。然单足二皆有之。今但于一足置之即管两足也。当知此十二处。即摄余一一身分。如二耳字即摄二目等也。如上所说之字。当取上真言王。从初字次第而布之耳。然作此方便有三等。一者师自布。二者用作漫荼罗(更问布字云何起也)三者加弟子身。此是瑜伽秘密加持也。如是作已即能成于法器。故云作彼器也。如是作已。即是成就三昧耶。所谓三昧耶者是等义。谓我等于佛佛等于我。无二无二分究竟皆等也。阿阇梨者等于佛。佛即等于弟子。此弟子非但等于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亦等一切诸菩萨。亦等一切声闻缘觉。亦等一切世间天仙之众。若如是等于一切。即是毗卢遮那身也。故云诸世间等同等同顺。亦是法花皆与众实相不相违背。应作如是解等同诸佛也。无违背义也。称此三昧耶秘密漫荼罗中。入一切法教中。自在诸漫荼罗。如是等我。若称此三昧耶秘密漫荼罗。入诸法教中诸坛得自在(虽不入亦得自在摄取也)如我等。持诵者(谓我与彼行者不异合为一是名三昧耶也)亦然。持诵者不异。三昧耶名说者。解是解了之义解知之义。若解此入秘密漫荼罗方便。即是遍入一切漫荼罗也。此弟子以同遍入一切漫荼罗故。即业自在修行一切法门无有留难也。佛以诸法究竟等。释三昧耶名。故云三昧耶名说也。如经初具有入大悲胎藏漫荼罗等诸法。乃以此法为要用之法。不于前说。乃在此说之。若不解此。上来所作漫荼罗终不得成也。所于回互前后不相承蹑者。岂佛不有吝惜耶。但为欲令入正法者应须依师而学。犹如佛于声闻经中呵贼住人。云得具满和上阿阇梨。如法受戒决修梵行。何故如盗住也。今末代学人亦尔。不[(弟*ㄆ)/刀]近善知识咨承法要。而自师心欲望成就如来自在之业。直尔披文。便欲作之望得成就。无有得理也。非但自损。又欲求名利故而妄作人师。自既违法。而欲更建立他无上善根。何有此理。由此无有效。故更招谤法。破法之缘成无间之业。何有无间业人。而能自利利他俱成妙果耶。是故行是法者。[(弟*ㄆ)/刀]求明师。一一咨受微旨晓了明白。先自成立。堪能建立他人无上善根。犹如声闻法中。五法成就自成五分法身。亦能成他五分法身。得离依止得在师位。尔时乃可传法利人。其或不然。慎勿妄操利器自损其手也。故经云。差机说法为人师冤。今不善遍学持明瑜伽之藏。而欲随他本缘而授其法。亦犹是也。入漫荼罗有三昧耶偈。可有十四五偈。即是与弟子受菩萨具戒。及教授教诫要誓之言。此土未传耳(具问)次住秘密漫荼罗品。前品说入秘密漫荼罗方便。所谓三种加持也。谓以真言加师之身及所入之坛。并加弟子令住坚固。然后得安住于秘密藏中。故次说住证之品也。

  入秘密漫荼罗位品第十三

  尔时大毗卢遮那世尊。彼时等至三昧地证。未来众生观念从定住者。毗卢遮那义上已释之。今更释。所谓毗卢遮那者日也。如世间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长一切万物。成一切众生事业。今法身如来亦复如是。故以为喻也。然世间之日则有方分。则有照外则不能照内。明在一边即不及一边。唯能照于昼日而光不及夜。今如来日则不如是。遍照内外无有方分昼夜之别。圆明常住。一切众生若得此日出时。则能生长一切如来善根。行如来事。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得其少分故加以摩诃之名也。佛所以入此三昧者。佛住毕竟无相寂灭之法。以大悲故住于三昧。令一切大会及无量众生。得见此大悲胎藏漫荼罗庄严大会微妙之法。即是于无相中而现有相。虽复有相。而从因缘生即不生义。同于性净之法。而令众生各随本缘。见种种色闻种种声获种种法。各随心器如法修行。有如是大因缘故。又为满足金刚手所问之法。令明白无余故。而入三昧也。等至者三昧名也。上云尔时。此复云彼时如来入于三昧者。对前因缘次复有此事故。分別云彼时也(更问)。等至者。犹过去一切诸如来。皆乘此道至成正觉。如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亦复如是。皆从此道乘此方便而成正觉。故云等至也。如三世佛至成正觉。我亦如是。如我今乘此道而至道场。一切佛亦如是。佛佛皆等。本末究竟悉等。故云等至也。又复如前所示大漫荼罗方位之相。如佛所入三昧而示现者。若阿阇梨住于定中而度弟子。亦当布此方位之相。与彼无异。一一皆是入法界诸尊善知识普门行法。若作此观以加弟子。亦令得见如是大会也。令内心所观与外事所布。内外平等无有差别。故名等至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故。令金刚手等诸大菩萨。皆得满足所问之疑。佛于三昧中所现之事。即是示其方位法用。故入此三昧也。彼佛入三昧时。彼佛事等如是。等者等同也。犹如手掌平正。所谓地平者以三昧而言。即是得见净国庄严其地平正。无有瓦石诸山及沙砾等也。然此即是净菩提心之义。以信力故平其心地也。除去所有阿赖耶之所。含藏沙砾株杌等类。唯除毕竟平等净菩提心体性之地。若能平净此地。即可成就大悲胎藏佛会庄严也。五宝间错者。谓金银等五宝五色之宝而间错其地也。五行者即是白黄。五宝谓五色也。赤绿黑次第也。白。间错。是戒也。黄是信赤是进。绿是定黑是慧也。上释云初白次赤次黄。今以此释为定前释非也。从此已下一一庄严皆有义释。今此中未解。别处一一对其法门也。然其处非但五宝间错其地而庄严门标。而已。又有门标。即是大悲胎藏之门标。令知所入之门方位之相也。言标者。此标即是如上所图者。然有画作者及立作者。画作如所画图。其立作标者。亦依此相而作也。其门有柱。柱上横木。标知是门也。四方之门即是四念住。标是四梵住也。涅庾呵是门。都啰亦是旗也。即是标杂色者非但五方之色。更有种种杂色也。此杂色幡其相广长。而在门标之上。大宝盖。在上都覆之如坛法也。然此盖者。此盖之量遍覆诸佛刹。故云大也。此标上又悬白拂宝铎以为庄严。前是彩幡。幡有宝铎及幡拂之类。并悬宝幡而间错之也。并种种杂好彩之束。即假束之是杂彩也。杂彩名衣悬垂周布。私谓即是如文着杂色衣之义也。从第一无相之法。而出生如是大悲藏生之相普现色身。种种方便说无量法。是杂色义也。杂色幡以来。皆在门标也。建谓立幡于标也。八方隅建大摩尼幢。幢以摩尼作也。幢者谓四方及四隅。各建摩尼妙宝如意之幢也。此外复有八功德水净妙浴池。湛然清净。复于池中有无量水生禽鸟。嬉戏自在。出种种微妙音悦可一切。又生种种时花。时谓六时之花。各适时而现也。非但名花。又有种种宝树罗列也。八方分分布之。分即方也。五宝璎珞绳继也。此八柱之上。周匝宝绳而相连系。此中云璎者。梵音与前所云璎珞有别状也。谓垂如仰半月形。而垂下宝璎周匝相接也。其地细滑如绵纩衣乐受极触乐者。如西方有纯绵之衣。如此地轮中之类。极柔滑。案之则没。举身复平如旧其平也。极细最生乐受也。又有无重乐器弥满空中。在于空中不鼓自鸣。其声深妙令人乐闻欢喜快乐也。于此布列庄严之地。复生无量随诸菩萨福德。所感意生。之座及宫殿。从如来信解生。其座罗列亦作三重。如上大悲藏生漫荼罗布列次第也。然各随菩萨净妙功德。五尘乐具而生有种种差别。举要言之。则有十世界微尘数等。各各不同而布列其位也。此等皆在八宝幢柱之内。并从如来信解力生。以如来本愿力故。于等至三昧中普门示现也。法界标。标即从法界生。即是法界坛标帜也。标者此中有性义。梵文语含也。标即是性也。法界体性。本来常净第一无相。还用法界而庄严之。中有大莲花王。此花即同法界。遍一切处自性清净也。当知彼中如来止住者。花既量同法界。当知佛身亦复如是。此即中台八叶之花也。然生大莲华。如来住彼法界第一。随意解众生喜悦。此第一是第一法界身。随诸众生信解令得欢喜。极微细之意最难见之性。故极微细也。此第一者。义谓当云性也。随意者。佛本愿力为度一切众生故。普门示现。各各随彼所喜见身。应其机导利令得欢喜也。彼如来诸支分无碍力。从十力信解生无量色形庄严之身者。如来支分有无碍力无坏力。以一切世间天仙及二乘声闻菩萨等力尚犹有碍。由有碍故。更有胜上力者。即能坏之。今佛力无碍不可坏。由如金刚。故云无碍力也。此无碍力从何生。当知从如来十种智力生也。从佛身支分上中下。为分三分流出种种类形。乃至一一毛孔皆悉出种类。若干形色各异。或方或圆三角半月。或青黄赤白黑。寂心欢喜忿怒等形。其数无量。即是诸本尊等。皆当坐于意生所感之坐也。今此十力复从何生。谓从如来无量阿僧祇劫以来。修行六度十度乃至百千万不可说阿僧祇诸度万行。即此诸行功德资长也。以功德所资长。身出现也。从法身而出现也。彼出现已。于诸世界大会之中。诸谓十方也。然此非但现形而已。复出种种妙音。演布不思议常寂秘密之法真言之行。普令一切皆得闻知也。此所生菩萨各说种种。有音声表作如此说。谓。偈也。妙偈而叹于佛。犹如下方踊出之会赞。大日如来犹住三昧。此是三昧所现花台中。毗卢遮那世尊。于身分中示现此耳。从此法界生莲花中。佛出种种形之时。又从佛身出种种声而演妙法。

  经云。音声者即语表也。此音演偈略有二偈。初偈云 奇哉一切佛。方便不思议。于无藏性中。以慧令为藏 此偈叹佛之意。见上示现不思议事故。叹佛之功德甚为奇特也。叹一毗卢遮那。即是叹一切如来。故云一切佛也。是故当知如来所现奇特之相。即是如来大慧及方便中生。此不思议业也。云何不思议耶。谓住无藏性而能作有藏也。藏者梵云阿赖耶。此翻为藏。或云宫室舍宅之义。如世间舍宅。一切众生各随己分安住其中。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恶含藏不能自出。如来已离如是阿赖耶窟宅。故云无藏性也。佛虽无一切藏。然以慧方便而有藏生。谓于无相法中而示种种相。无妄想法中而出种种音说。即以此藏令一切至于无藏也。次偈若识无得者。法之诸法相获无得。而获得诸佛导师。此意言。法性无得不可识。若有所谓。无得是空义。若得此者即佛也。即是有妄无藏。非是如来无师之慧。若可识即是心所行处。非究竟胜义也。所以叹佛不思议者。乃于无得不可得法而能得之。所谓上来境界无相而相。令一切众生。以无所得而得之也。谁得此法。谓诸佛导师也。复次前偈云奇哉者。梵音奇哉。即于初首而有阿声。此偈已表法竟也。此即是本不生义。能生一切诸法。谓如来身所示种种形声。皆从阿字而生也。时出种种形竟。还入佛身支分。又复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之中。各随所生之处而入。故经云。又复入如来秘法身不思议。此不思议梵音阿真底。亦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也。此两头上下指两阿字。明一切法出入即同法界之体也。彼佛告执金刚秘密主者。意明彼佛即毗卢遮那也。当更问。彼佛者为是三昧中所现之者。为是本如来耶。当是本如来也。从此以下。佛从等至三昧起已。而告金刚手也。佛所以住三昧。而现如前种种希有之相。谓地平如掌。乃至布列诸尊。及八叶花等方位者。欲示执金刚等内心瑜伽之境。以外况内而表于义也。是故今从定起复说内心漫荼罗入秘密藏之法。而示执金刚也。善男子谛听心内心地中漫荼罗。彼秘密主。身地即是法界自性。以真言印加持之。本性清净故也。如前以大日加持。次即以羯磨金刚萨埵。作加持而作事业也。如大本中。有二十种劝令听法之相。佛为执金刚除一切尘垢。及修行真言行诸菩萨等法要未具。不得疾成无上菩提。今复次说满足前义令法要圆满。若不知解此。则前法皆未周悉。以此因缘劝令谛持也。如是二十种因缘当广说。前所呈示。是三昧力故呈示外境。今则内心观之。以于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会大海。十方通同为一佛土。唯自明了他所不见。故名秘密漫荼罗也。犹如作外漫荼罗。先谓持地。平我人众生寿者。去沙砾株杌等事。次当平治令悉坚牢平正。方可于中而建立之。今此亦尔。欲于内心建大漫荼罗者。亦先须平地去株杌等过。此云身地者。此语即含地水火风也。云何治耶。谓先当建立瑜伽之座。瑜伽座者。即是所持真言之字。以加持之。取彼所持真言最初之字。即是真言心也。其字当去点等。但取本体。即是阿字。阿字是金刚地也。所以如此者。犹如释迦初成正觉时。入金刚三昧而成正觉。除金刚地更无能胜者。今此亦如是。为欲建立内心毗卢遮那大漫荼罗会故。若不先建金刚心地。则不能安立也。阿字是金刚轮。为欲升金刚座故。先观阿字为始。还以金刚而持金刚也。观此字当作方形。然此字形体亦方也。观此字正方而作金刚之色。遍满行者内身。由如身之地大无所不遍也。次作水三昧者。谓观缚字处在圆明。其色正白亦遍满其身。然此字形亦圆也。前观阿字已遍一身。今复遍身。犹如水大遍洽一身。与彼地大不相妨也。次观啰字作三角赤色。此字即作三角形状也。啰亦犹遍一切处。犹如身中火大也。次观诃字作侧半月之形。其色黑。彼字在中色又深黑。亦遍于身犹如身中风大也。地水火风是外境。从外内照。即是阿嚩罗诃字。以加其身也。此阿者即是法界之性。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同法界也。以阿字故。余水火风当知亦是法界清净之性。从因缘起而知本不生。以此一一真言之字加持而加持之。当知此字本性清净也。缘者谓因此得生也(恐是故字义)业金刚有情加护。离一切尘有情寿者满奴所生末那仙生作者等株杌过患者。金刚有二种。一者智金刚。二者业金刚。此梵云金刚羯磨。谓所作事业也。以此金刚业而加持故。得净除其地也。离一切尘者。尘谓过患等也。欲平其地。先当除去沙砾株杌等。所谓一切垢见也。次略说其相。谓有情寿者等见。及满奴所生者。是一类外道见。满奴是我。言一切依我而生也。末那仙生者。言一切从彼生也。亦是一类外道等见也。即是垢障不平之性。亦以金刚作业。除彼不平之过。去彼株杌方净结此心地。而建秘密大漫荼罗也 四角四门。西向门常开出入门。傍安缘周匝者。如前所示外相中门摽之类。及周匝八大宝柱。柱上悬宝璎白拂等种种庄严。令内心瑜伽亦与彼无异也。然彼一一皆是内心法门。应更问其名义耳。于中有从意生大莲华王。八叶有茎蕊。周遍妙彩画。于中如来。一切人中尊也。超越中语意。身心地登升。心地至得。殊胜悦意果授者。谓在此内心大平地庄严中。有大莲华王座上也。如上所现大花王。其体净妙量同法界。今此内心所观犹如于彼。故名为大花王也。其花有茎有蕊。诸色间错妙彩画作。皆谓内心观作。如彼画工。运布众色作诸色像。虽众缘合无有自性。而相貌宛然也。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此是行者自性无师智大毗卢遮那佛。非从外来也。身语意超身语意心地。得至净心地。获悦意殊胜果。超染污心地。得至净心果地也。身心地登升者。如一切世人。未得身口意三平等。故不能入此心地法门。如来悉离三业众过。得三平等至于一切诸佛地。谓得净菩提心毗卢遮那如来悦心地故。于一切中尊也。复次一切众生同有此性。如来秘藏具足无缺。而不能自信不自了知耳。唯如来明了自证。而为一切普皆觉之。亦令同得此。故名一切众生中尊也。悦意果谓最后果。当知得是心地者。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也。授与谓有人传授。复自观察修行而得斯果。犹如人与。是实自悟不从他得也。如上毗卢遮那在花台上。以次八叶东方观宝幢佛。亦名宝星佛。南方开敷华王佛。因陀罗亦是王义。若重言王不便。故存梵音也。北方鼓音佛(前置阿閦今改为此名也)西方阿弥陀佛。其四隅之叶。东南普贤。东北观自在西北弥勒。西南文殊其花诸蕊中。置佛母诸波罗蜜三昧等。佛母即虚空眼等也。此花叶下面。置诸持明忿怒等。皆叶下。其花茎。即以执金刚秘密主持之。以为其茎也。复有无边大海众。即金刚也。亦有种种供具花香之类。今略说之。下文自有安布方便也。其花茎下。观为大海水。海岸之外。为成三昧耶故。须办花等。为欲与一切入坛故心念花而令入也。地居天众。各依方观布之。复次灯花以下偈也。意生谓从心生花等。画之殷勤者。谓彼持诵者布于身心。犹如细画也。此心漫荼罗之上。有佛在中。故曰大我。大我者佛之别名也。自作谓自内观作之谛了分明也。然此秘密漫荼罗。为师观弟子。深是法器诚心愿求。为而力不能具众缘如上广作者。师得为作此法度之。自余当须众缘。不得用此也。然若弟子已得瑜伽。师欲令入秘密佛会。亦作此也。啰字净除者。先已作阿字及啰字净除了。亦如前法净除弟子也。即是如前方便。观于啰字之火。而烧除彼障法积业。令悉净已。方复以甘露法水而灌洒之。得于死灰之中而出道牙也。是故次授彼暗字也。师当住瑜伽之座。观阿字上加点。置弟子其顶上十字缝中。当知此上有点。即是甘露法水用灌其顶也。寻念如来者。谓师将度弟子入秘密藏故。寻念三世佛所行方便。欲令同证同护持之也。师既自住瑜伽之座。以其身心而作佛海之会。唯独自明了余所不见也。次授弟子花。令投师身上供养内心之佛。而观本缘。随彼本缘而观其法。若本尊摄受花。于中彼师皆观之不谬。而弟子未得瑜伽者。但见在其身上耳也。其花投处。大略心为八叶之位。从脐至心为金刚台。脐为大海。从脐以下是地居诸尊位也。此者何义。谓从诸佛大悲海而生金刚智。从金刚智出生一切佛会也。于一切漫荼罗中。此最为上无与比也。自见已向彼说之。谓师是心中所见堕处也。上文说持诵者观其肉身。内心八分作八叶作开敷。及啰字置目等。若行人不如是修行成就。而能作此秘密度人。无得理也。要当先自成就。堪住瑜伽师位。又为阿阇梨所许。方能办此也。今此所作。虽是度人方便。然行者若于此。自持诵观照之时亦当如法习之。用此灌顶之内而自灌洒。为除一切障速入佛会故也。前品名入秘密。今复云入者。此入是证入之入。犹如人已入室宅。一一明了细分别之。出入自在。家内所有悉皆知之。不同初入门人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六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七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秘密八印品第十四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大众会。告金刚手言。彼秘密主。有秘密八印甚极秘密者。如来前品中。说入住秘密漫荼罗法竟。时诸大会复作此念。如是秘密甚为难解之法。更有何方便具足之相。速令真言行者得成就耶。时彼如来知众所念。此秘密中为更有甚密耶。为剂此耶。以不能测故。无能发问者。故佛不待彼问。但无问而自说也。所谓有神验者。若行者或内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漫荼罗座位之时。以此八印及真言本尊之所加持故。彼诸尊等自然降赴道场。满彼正行之愿事也。复于本尊位中。安置有神验同。同谓等同本尊威神也。竟乃去也。此是不思议感应之性。犹如水火镜中日月应之。尚不可思议。而况如来不思议法界之感应也。此是阿阇梨所行之印。不得辄尔而习。假令已入漫荼罗者。亦不得于前辄尔而作。况余人作耶。非直以本真言趣为摽帜。趣谓如六趣等。此是真言趣。兼漫荼罗如本尊相应者。如本尊有如是法。我亦有之故为具也(此如是一事以上同彼尊也谓形色坐立喜亦尔)自身住本尊形当如是知。知见如本尊位而得悉地也。若行者依此八印真言及漫荼罗。相应而配住位。若能知此将近悉地。不久而得。如本尊住者。前虽配秘密漫荼罗。若请本尊。谓须作此法方乃可得也。若不作此则未圆也。此经皆前后相成。共为一事绮互其文。行者甚须相照览乃可知也。若行者持诵之时。亦须作此法。谓请本尊及所欲愿等。则得速自建立也。其第一印者。作三补吒虚心合掌。其二风地指直而开张。余如旧即是也。此是毗卢遮那如来大威德生印。从此中如来大威德生。此是一切智智之明也。其漫荼罗作三角形。于其四边又有四三角围绕之。故曰周也T39075001.gif。其中当观毗卢遮那世尊而在其中也。其三角漫荼罗。当观八叶华。华台上作三角漫荼罗也。即是前瑜伽座。作此三角其尖向下。其色赤也。前云三角尖向上。今向下者义用殊也。想佛在此中而作威光印也。其真言曰。

  raṃ (蓝)raḥ (?)

  第二如前作印。而双屈二风指。以指二空指头。合皆如va 嚩字之形。此是金刚不坏印。金刚者是如来智。非从缘生不可破坏。故名金刚不坏也。其漫荼罗形圆如va 嚩字(是波字第五声)以金刚围之(当是金刚有炎光也)。问其金刚。亦在漫荼罗四边。如上也。所谓嚩字者此漫荼罗正圆而白耳。亦在花台之上。其中有大日如来。以下皆效此也。然此八印。持诵者随取其一。随事用之也。其真言。

  vaṃ (鑁)vaḥ (缚)

  第三印如前作。即三补吒合掌。其二水火指开张。其地风指先以开张。作初割花形。此如来藏印。亦名莲花藏印也。漫荼罗如前作圆月轮。但以四莲围之为异耳。中亦观大日如来。其真言。

  saṃ (三)saḥ (索)

  第四印如前第三印。其二地指相并双屈入掌。此是佛音庄严印。亦是万德庄严印也。亦云内外庄严也。如世间人有种种室宅衣服事所等。众宝之具无所不有。以庄严之则名万德皆具。今此若内若外。如来众德庄严皆具也。漫荼罗半月形。而侧以点围之。余如前思之也。真言。

  haṃ (憾)haḥ (郝)

  第五如前三补吒合掌。而稍开曲。其二空指开张(稍向里曲)开掌心如掬水像也。名从佛支分生印。谓从如来一切支分而生也。其漫荼罗如瓶形者意取瓶腹即是形圆也以四金刚围之余如前。其真言。

  aṃ (暗)aḥ (恶)

  第六印如前。二火指稍圆屈。俱屈入掌。钩曲背相合也。柱此中指也。余依旧。谓如第五印即是也。此是法住印也。其漫荼罗如虹形。有诸色间错。犹如虹之晕色也。其形如覆虹。其下平上有金刚之幡也。从上来诸漫荼罗。有莲有金刚有点等。今此漫荼罗。一一皆取以庄严围之相间错也(更问)。其真言曰。此初字为种子。谓嚩字。即无缚也。勃驮陀罗尼。佛总持。萨没哩(三合)底(念也)末啰驮那迦哩。字引声。迦梨。作益也。谓益念力。驮啰驮啰耶。上谓自持持我也。次谓持他持一切也(此一切属上句也)萨畔薄迦嚩低。世尊也。呼本尊也。叹法。阿迦啰嚩低。谓具形相者。三么曳(释如上也)莎诃。此恐未审更勘梵本。第七印如前三补吒。以二手地空。各相捻在掌内而开火指其水风指。头相合也。二地上火也。漫荼罗虚空形(方形作之)杂色间杂。此是虚空色也。如空中含一切色像。如来大空智含一切法也。其两边各一点侠之。真言曰。

  ā 

  此是种子也。此一字行。阿吠驮(一)谓具一切智也。谓己证之智也。费提(二)即以此所具之慧。持惠他人也。莎诃。第八印合掌(掌心相到)已。先左转(转时右手覆而左仰相合如旧也)次右转(转时左覆右仰仍合不散)即是也。此是如来迅疾持印。谓如来秘密神通之力。力持迅疾之义也。漫荼罗同前虚空。但改作青色。以众多白点围绕之。真言曰。此khi 字也。加三昧是种子也。瑜伽大瑜伽谓诸佛瑜伽也。摩诃瑜祇(上)你(二)。此真言主住大瑜伽也。未得瑜伽令得之。谓能授与修行者愿。于瑜伽而得自在也。瑜艺诜伐哩(三)欠(平)。空也。阇哩。生也。谓空生也。迦是作也。作此生等于空也。鸡(四)莎诃。

  复次第一东方宝幢佛 第二南方开敷花王佛 第三西方阿弥陀佛 第四北方鼓音佛 第五东南普贤菩萨 第六西南文殊师利菩萨 第七西北弥勒菩萨 第八东北观自在菩萨 当知此八印。皆毗卢遮那印也。如东方印则宝幢佛印。亦是大日如来印。他效此也(次依已四印也)经中次诫阿阇梨应授法。若未灌顶。一切不得示也。次若调柔人(谓柔和善顺而不卒暴等)次勤精进能有坚固胜愿者。谓能发勤精进。自能发无量大愿弘誓者。次恭敬师长(谓阿阇梨)谓如法华身为床座等。又念恩德者(念报佛恩)清净者(内外俱净也)自身舍者(若求法不惜身命如雪山大士等)虽是入漫荼罗。要有如是德乃可为说。不得辄尔示人也。所以者何。此是如来秘藏之要。在所游方不得妄宣传也。此亦佛教阿阇梨耳。若弟子之位未得许可等。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说。令他轻谤。自招无间大狱之罪耶。六月者举数也。初六月不成。更六月作。展转乃至得成乃止。如说三月亦例可解也。先持诵经六月。若无相更经六月。若有相已方作成就也。若秘释者。六月谓净六根故也。云三月者为净身口意也。

  次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时金刚手。为彼修真言行诸菩萨等。当有持明禁戒之法。犹未说是因缘。是以次复以偈问佛。故言讽诵也。然戒。西方音有二。一者此是修行戒也。谓净身故须行之。尸罗。二者没栗多。尸罗。戒有二。谓本性戒及制戒也。性戒。谓净诸根今没栗多须成就。故制之也。别后服风等也。如律因事制也。今课中戒是禁戒。或云制戒。皆是没栗多也。是长时所持之戒。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故无大名也。今此问中具问二义也。先问云何明制戒。即上二种。云何发起。次问云何修行。谓知是已。修所随所在方。云何修行得无著也。住处而修行之也。问中意者。诸法寂灭无相无有能修所修之相。若有所持即是有着。今云何于修行之中。而即无著得成大果故也。次问修行有时节不。如世间戒等则有时限。乃至声闻受具则剂一形。今此明有限剂不也。然问意者。此戒既是从缘而得。即有始终。然寂灭法无有始终之别。云何相应。设令有智以何为限量也。复次云何持戒者增长威德。谓今依止何处云何修行。以何法而令此威德增长。同于如来一切威德成就也。又问持此戒时方也。问何时得离此等也。云何时方作业法非法等。当于何时而得离也。然佛戒者。即如来自然之慧。非时非方。离法及诸作业。今问何时。而得离此诸事入于一相也。时谓一月一年一日一时等限。方谓所住之处。何处可修宜在何处也。云何速得成(谓如上事)愿佛说其量。谓速疾事量也。既问终始。次问其量。问此离相之戒其量几何而可得也。金刚手言。我已于过去先佛所。已了知此法。今为修真言行者。令彼未来世中。速得成就如来戒故。而发此问。非为有所他求及名利等。今我诚言此心。为人证知耶。唯以如来为证。而我深心唯佛自了知也。既已两足尊为证。固请人中尊为我说也。此为未来众生故。证者仁中尊。此即指佛也。如法相而证。故云如所证也。已上凡有五颂。是问也。时大日如来闻彼发问诸佛持明戒。故叹言善哉善哉大勇猛。今佛以彼为一切众生故问。是以还为一切众生故而叹之。勇者谓能除自他一切障故。又勤精进自心无有休息。处生死中而无厌倦。能除一切无明之怨。以此众多义故名大勇猛也。犹行大愿求大法。起大行成大事。所谓普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故名大士也。此有情者。梵正音索哆。是着义。犹世间人。深着身心不能暂离也。今菩提索哆亦尔。着此大菩提行。乃至无有一念休息放舍之心。故索哆也。又名萨埵是有情义。以于有情之中能修无上道。能荷负一切诸余众生。即是众生中之无上故。名大有情也。众生随所执着义。今能自出复令他出。故名大有情也。以能持如来秘密故。名金刚手。又名大福德者。是佛叹金刚手之功德其异名也。叹其有福德者。即是积集如来功德也。今从此以下佛亦以偈答耳。所制戒殊胜先佛宣说者。佛又引佛为证。此戒过去佛所说。我今亦如是说也。究竟之法古佛道同。故引此证明无二道也。明制戒发智。制戒正觉住者。由持此戒故。发起真言之行而得悉地也。即以住此持明戒故。即同正觉。正觉是佛之别名。以行如来所行道故。即同于佛也。以此修行故。今世人而得悉地之果。此答云何住戒也。佛意言。如佛所住之戒。行人亦当如是而住。即是三平等故。福智增长故。悉地得成也。自真言等起无疑虑者。当修禁戒若得等引者。自真实谓自持真言手印想于本尊。以专念故能见本尊。本尊者即是真实之理也。非但见本尊而已。又如实观我之身即同本尊。故名真实也。此有三平等之方便。身即印也。语即真言也。心即本尊也。此三事观其真实究竟皆等我。此三平等与一切如来三平等无异。是故真实也。行者修行时。佛海大会决定信得入。若有疑虑。则真言之行终不能成故重加诫劝令不生疑也。以无疑故而得等引。等引者。梵云三摩呬多。即以三平等法。引摄一切功德摄在自身。故言等引也。举此三平等。即是普摄一切功德。照此三事究竟皆等摄入自身。名为等引。又定慧等合为一。名为等引。能住如此真实乃至等引。即是住佛戒也。菩提心法修学业果。若一相和合作业离戒。佛所得智不异。戒一切法得自在者。菩提心即是如来正因(谓心王)法谓心法。即是一切地波罗蜜自在力等。以要言之。一切功德之法皆是也。此法皆是佛之眷属。亦是菩提心之眷。属。如花台之有叶蕊也。此之妙果即同于佛。所谓业者。一向是善业。私谓即如来妙业也。以此修行等同于佛。从初发心乃至戒及业等。皆等同于佛。佛离一切相而住净戒。所谓离诸相一切一味。若能如是离一切相而住于戒。此戒即是佛戒也。其所作业即佛业也。其所得之果即佛果也。以其一相无相离作业故。若行者分别此是戒此是持者此是所持法。以此不真实故。有所得故。即非持佛戒也。又此戒者。即是如来无师之慧也。由住如来智故。即于一切诸法而得自在。以于法自在故。照了一切众生真实之性。亦能如实而利益之。令一切皆等于我也。由住此戒。摄一切法名自在。自在者即是摄取之义。谓自得法又能利他也。故次经云。有性义中通达是也。义者谓善利也。即所谓义利也。常无所著修行。则等瓦砾诸宝者。谓自得一切法自在亦利众生。离于是法非法等种种差别之见。心无所住也。由无住故。等于粗恶及珍妙之宝。心无增减也。尔时行者观五逆阐提。与如来功德等无有异。不生增减。何况余耶。若至观于一切烦恼恶业与如来功德。不生取舍。况瓦砾之与金宝耶。次答持戒量。既有始者可时当终。故佛答言。乃至落叉见诵真言数。常应时月禁而竟者。如浅略有持真言戒。剂尔所持戒剂尔所持数。谓一遍十遍乃至落叉等。或一夜一月乃至年岁。故今此中佛。言当至落叉乃终竟也。落叉者。若浅略说是十万遍。今此不尔。落叉是见也。若见实之时。此真言行即得终竟。不然无有中息之义。非如世持诵者剂尔所。尔所即求其浅末之效也。然此中持诵。应如上先作三等之方便。谓真言身印及观本尊。见本尊时。其心相应而住。无有能动乱之者。又观所持真言。从本尊心中流注而入其口。犹如花鬘无有间绝。即以如是佛之功德自满其身。亦不从身更流出也。然将成满时渐有相现。或如本部中说成就之相。或自身有种种疾苦而得瘳愈。或有诸小虫之类不止其身。悦白清净无诸垢秽。或先钝根劣慧。而今逮得不忘总持。随于一字能演多义。乃至合偈讽诵心无所碍。此是前相也。故佛言若见时乃竟。落叉是见义。亦是成就义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见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坏震动。尚不能间动其心。或种种异相。如菩提场中可畏魔事。亦能安心不怖。乃至魔宫美妙婇女。亦不能倾动于其志令生杂念。何以故。以住真实戒之所持故。当知尔时去见道不远也。或时一切所食之味乃至苦涩皆如甘露。以此缘故其身适悦。粗弊五欲之味不能移之。是贪息相也。其瞋息相者。行人六根渐净故。犹如行大旷野盛热之时。日光沙砾郁蒸之中。忽遇清泉而自灌洗。尔时诸忿害等所不能娆也。复次等金石者。即是三平等也。月时数者。皆是持诵之限也。又落叉是垛义。如射中齐也。如首楞严文殊经习射义。若住谛理任运相应。是落叉义也。复次如上所云。一味一味真实之见难信难解。如来复以异方便世间持诵之法。而助真实见。故次说六月持诵法。然皆是秘密究竟。与前不异也。其第一月当观金刚。是方漫荼罗黄色也。观其自身而坐此中。即以自身而作阿字。其a 字正方黄色。当令内身充满无缺。举体皆是此字也。当结五股金刚印。不须持数珠。其印作虚心合掌。双屈二水。以右加左相句掌中。二空双并出。二风句屈向中指背。即是金刚手印也。当于一月中。但服乳不食余物。但观所持真言从脐而出从鼻而入。如调喘息无异。尔时但观以此真言而为喘息也。其色亦黄。若观真言。即以一一句为一息。若观种子字。但无间作息也。虽云一月。然一十一百乃至一落叉月等要以见为限。复次一者即是一相一味之义也。见此名满一月。次第二月住于水轮。其轮圆而白色。自想身在中。如上方便手作莲华印。二地二空聚为台。余三指开敷。令火风稍合相并。即前观音印也。观其身作va 嚩字。色白。亦以白真言为出入息。问为观尊va 字耶。为本所持种子作白色耶。是月结莲花印。于二月中但服水而已。余皆不食。所谓服水者但以此真言水入息白乳之字为食也。行者若相应时自得法味。持不复有他食想。但法喜味而充满身耳。严备谓于中坐也。尔时但观此字。不观本尊像也。第三月在火轮中。谓三角赤漫荼罗。住胜上火轮也。观在其中以其啰字为身也。作慧刀印。谓三补吒合掌。屈二风捻二空也。其出入息赤色。三月义如前。谓三月三十日三千日等。以见为限也。此三月中不求一切食。谓不得乞食等。若有施来者。得随意食之。无人施与则不食。但以啰字为食耳。以此方便烧一切罪障。令无有余也。以此义故一切暗尽明成。谓佛慧明也。备谓备具用此印也。第四月在风轮中。是侧月也(与上同)其中色黑。用ha 诃字为身。出入息等如上说。此一月中。但饮风而住不食一切食也。此饮风。亦是以诃字出入息为食。非如外道饮气而生也。当作转法轮印。此即是反手相叉。前所作者也。此难作者。第五月从金轮至水同等诸佛。处金刚水轮中。谓作方黄漫荼罗。内有圆白漫荼罗。身坐其中。脐以下黄。中以上白中也。不作印。用阿嚩二字。余如上。此五月中不得食。尽不食。谓断一切食。但以二真言作出入息为食也。自五月以来。修无著离我之行。同于一相寂灭。即同佛也。次第六月处风火轮除一切障。亦是风轮中有火轮。准上事知。下是风脐以上是火。用诃罗为食。得与不得亦一切不食也。迄舍利养。次佛说其功德。行者以此方便行故。一切梵释龙鬼八部。远而敬礼共所守护。来至其前作奉教命。乃至药神等亦来。问其所欲而奉给之。诸持明仙住其左右。一切恶鬼罗刹七母等为人害者。亦远而敬礼。见其身如大劫之火威光猛盛。随一切善愿自在成就。诸为障者皆不得便。犹如大吉祥金刚观音文殊等。无有异也。

  次阿阇梨真实智品第十六

  上虽广说阿阇梨弟子之相。及方便作漫荼罗度弟子等。尔时执金刚。次复请问大日世尊。诸漫荼罗真言之心。然是中阿阇梨真实之相。犹未广说。今者金刚手。为满足其义味故。更次复问。云何是一切真言之心。为持何法以何方便而得阿阇梨名。又诵持何等心真言。而得阿阇梨名也。次佛以金刚手。能建立一切众生善根满彼真言行故。而观此发问悦可其心。故叹也。知彼众心所欲闻法。而问之。故令欢喜也。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说也。又复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票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从前以来皆是偈问答。今亦偈也。次答言秘密中最者。真言智者。谓智中智之无上无过也。今我将说此法。汝宜一心谛听也。次云佛子善哉善哉大有情者。佛叹金刚手。欲令彼大众生欢喜故。如是说言。谓随问答。秘有之相最秘相也。从心真言所生智。此最为大。所谓一切心者即阿字也。以一切言音皆从此字为首。若无此阿声。即离一切之语无有可说。当知但开口声。即是a 阿字之声也。上文俄若拏那么(并上声)虽云离阿声。然阿有内外。若外声虽无。然不得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当知此阿。即是一切法本不生义。若能如是照了本体不生离因果者。即得常住不生也。此心真言即是无量义处。遍生一切世出世间之法。离一切戏。于诸戏论永息而巧妙智生。此智即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智。从此智有无量慧方便生。以离分别戏论故。遍一切处也。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别名也。何等秘密主。云何阿字。是一切真言心也。一切真言心者。佛又自征问而答也。然此阿字即同种子。如世间。佛两足尊说阿字名种子。种子能生多果。一一复生百千万数。乃至展转无量不可说也。然见子识果。因既如此。当知果必如之。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之而生也。布诸支分者。支分即是自心也。由此心即摄一切身分。离心无身离身无心。亦同于阿字。故互文也。若布此者即同诸佛。谓从字有果果即是佛。能正遍知故名为正觉。由识此字之理性故。得如来名。此字之理性者。即是此心本不生之义。是故一切如是。谓皆同阿字。皆是诸真言也。及安住支分。谓虽加诸字。亦有阿字在中也。又遍住于支分阿字为心。如人有心能遍支分。此心皆受苦乐。阿字亦遍一切支分也。然即是此心本不生之义。佛两足尊说。是故一切支分安住。支分布。如相应依法一切遍授者。次劝行者当布支分中。谓布在心上也。梵云阿伽罗。阿字遍一切字。若无阿字则字不成。要有阿字。若字无头即不成字。阿为头也。遍谓遍一切。一切有事理。谓言说理证。真言理皆遍。故重云一切也。此阿者。如人身支分及内心。此阿一切遍也。若布一切字。无身心即支分不具也。是身支分也。依法如理是布一切处。遍谓遍布也。虽未能遍布一切字。以此阿字为初首。即是遍布一切诸字也。然此阿字。能说一切世间语言。复因此语言。得解一切出世之理也。所以者何。要因此阿字。生一切世间之语言。然此语言不离阿字。以不离阿字故。即知是不离于法体不生。是故因阿字门。是有世间一切法。因世间一切法。得悟阿字门也。又以此心即是遍于一切身分。是故随布在于身之支分。即是依法如理过布诸支分也。是故遍一切字。亦遍一切身之内外也。故今遍应理。是相和合义。犹阿字遍一切字故。即是和合也。即哩比字加于阿字也。然迦字等。若口无阿字之声。则不成字。当知此字本无言德名字。因阿字而得有也。如人无头即一切支分皆死。此迦字等亦如是。若不以阿字为头。即不成亦不名字也。故阿字为命也。哩比得伊伊等三昧声。亦因定发起也。假令迦字若无阿。但于喉中作短裓声。道迦字不成也。以加阿字即成迦故。当知阿字不生。迦是无作。其义即是相应和合成。他效此。经文是故此能遍诸身。能生种种。此种种是毗湿缚。谓巧也。能生种种不思议法也。能遍一切身分也。然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次从伊(上)伊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声。其根本字是男声也。男声是慧义女声是定义也。其根本字遍一切处。次诸增加字亦有遍一切处。根本增加不相异也。皆以根本字体有本而加点画。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异。犹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离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内外也。相应者梵音瑜祇。即阿字义。相应即是瑜祇之义也。非但阿字遍一切处。从迦佉等乃至娑诃。亦遍一切处。何以故。此等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于阿字。如迦字等。各各有从生增加之字。如迦字中即有计鸡矩俱鸡盖。俱皆是女声也。然迦字体上加于画。则成增加之字。体是慧。而加是定。定慧相依持。合而为一其体不失。止观双行亦遍一切地也。增加遍于根本。根本遍于增加。滋生遍于种子。种子亦遍于滋生也。又此阿等之字。从字有声。如从一阿字。凡一切语声中有阿声者。不得离此字也。从字表而得有声生。以有声故生于支分。能表一切出世间之法。若但有其字。不能诠表于理。要因声音语言得有所表。谓赤青黄白等。东西南北大小方圆上下尊卑等一切事类。方可领解也。然从阿生一切语言之声。当知此声表种种差别。既从本不生义而生。见彼生表之时。即解本不生也。是故声出之时理性即显。本不生与一切从缘生法。互相能生互相表解也。然此阿字。非直遍于身分。然一切非身亦皆遍满。是故从此阿字之心。生种种功德也。今欲说此布字法门。为令行者即于自身。而具生一切如来种种功德。犹如下种子已。无量果实展转相生。故复劝行人明听谛受也。

  经云。佛子谛听者。此佛子即当应谛听。我今说此布字心经文也。布谓字也。心谓内心也。梵音名苏罗多。是着义也。着微妙之法故名苏罗多也。复次苏罗多者。是共住安乐义。谓共妙理而住。受于现法之乐也。复次乐着妙事业。故名苏啰多也。又以弃邪趣正义故。名苏啰哆也。又是遍欲求义故。多苏啰哆也。次佛答中。心心作余支分布。如是一切皆作。我佛自住瑜伽座者。以心布于心。余者布支分。如是一切作。即同我自身。作谓置也。谓如是作之也。布于心故名心心也。如常说心心者。谓意及末那。今此中义有异。谓以阿字而布于行者之心。阿是一切法心。而布于心。故名心心也。犹此是最初故先布于心。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余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如是观者即是如来。故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我者佛自指也。又复大我者即是如来。故云即是我也。即是我者即是阿阇梨。非但以此瑜伽故得是阿阇梨。亦以此故得成弟子也。住瑜伽座者。谓四方。谓大因陀罗坐也。金刚轮坐也。住于阿字之上。以此为座。与此真理相应座名瑜伽座。坐此瑜伽金刚座者。即是如来也。寻念如来者。谓观于诸佛。有称此广大智。称即知也。若能依教而知者。正觉大德尊。说彼为阿阇梨也。称此故即是如来。如来即是彼。谓如是名号也。即是其身也。若具斯法。则得广大智成就心。能成就广大智故。得阿阇梨名也。若是阿阇梨者。当知即是佛。即是地。谓能持世间所有一切及报受等种种苗稼。我亦能持一切众生报等。而无分别也。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辩天女。大辩谓舌也。我出音胜百千梵声。故得名也。梵谓涅槃。先大梵是解脱。此中梵是梵志者。谓未证也。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当知即是菩萨。当知即是梵天。当知即是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毗瑟纽。当知即是日天。当知即是风天。月天。梵是帝释。大梵。当知即是黑夜天。即是阎罗。具大涅槃名为梵。尾是空瑟纽是定。是定是佛四神足也。自在谓于法得自在。如薄伽六义也。能除一切众幽暗。谓大悲日也。又嚩噜拏是水龙。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遍洒一切也。如月长养世间一切物。佛亦能长一切众生菩提心也。帝释因百施得成也。百度开四城门广施也。释是百。迦落是勇施也。佛具无量百施。故名帝释也。造立世界主。谓五大天。世外道谓造立世界主。亦是毗首羯磨。我亦生一切心心主。故得名也。迦罗时。三时即是我也。谓阎摩者也。谓将有所去。谓善到恶到也。将至杀害处名阎摩罗。然我将至善处。而杀害彼烦恼也。也谓三乘车。么即我也。是我所立时过三时。皆是我。悉是心也。对彼时外道也。浴言天名。谓净身口意最是第一浴也。说谓外道其名。谓我即是也。即是比丘。即是尽者。即是。吉祥者谓功德天。我亦具一切法也。谓持秘密为三密也。一切智亦外道有此名。我即如实是也。由自证故。非但有空名也。一切见亦是天名也。一切法自在。亦是世传有此天也。我即如实是也。财富者亦天名。谓自在须与即与。佛即是也。若住菩提心及以声智性。不着一切法说名遍一切处。谓一切种智之别名。是具一切智也。云菩提心即是定。从字有声出。以智分之即智也。即是持诵者。真言从我生故。我即是持诵者。亦是持真言者。由从我生故。我持之也。由真言字从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亦即真言王。谓我也。即是执金刚。谓持此密慧也。次所有字轮若在于支分。心位心住随便安置也。住于位位即所住也。即是地天。即是妙音天。即是常浴及常梵行者。亦即是常澡浴外道之本尊等。钵罗是解脱义。即梵天也。亦即是比丘。即是漏尽者。即是妙吉祥。即是持秘密者。即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即是。一切法自在王。即是住菩提心者。即是智性。即是一切法中不着。即是一切遍皆说。即是持吉祥。即是真言王。即是持金刚。以要言之。一切大漫荼罗之所布列者。及如来一百八号等。无不即是也。何以故。以此阿字法体常遍一切处故。若能如是相应。即同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也。故佛于经中作如此说也。上来说心竟。次布身分。谓于眉间当置hūṃ 字。此是一切执金刚所持处也。次于心上四寸许观置sa 字。即是一切莲华手部所住处也。我心住一切遍自在。我皆遍种种有情非有情阿字第一命者。谓即以阿字为心。故遍于一切自在而成。言此阿字不异我。我不异阿字也。乃悉遍于一切情非情法。此诸法即以阿字而为第一命也。犹如人有出入息以此为命。息绝即命不续。此阿字亦尔。一切法有情以此为命也。

  次va 字水说名(谓想嚩即同水也)次想ra 即同火也。次想hūṃ 吽即一切忿怒持明也。又想kha 佉字即同空也(当有诃字即是风。今欠之更问。即是也)所以作此观者。欲布一切字。于是身分。即是一切如来法界之法。万德皆备。犹如坐道场时。非金刚坐则不能胜。今亦如是。欲备一切如来功德。先须用此地水火风。四轮及空。然后作具法也。以能如是第一真实若解者得阿阇梨名。坛中名字虽殊。皆是诸佛功德。为度彼故说也。是故诸佛说一切应知常作勤修者能得不死句。犹阿阇梨以阿字加其身。故即是漫荼罗一切大会天等也。了达其义。即是真实阿阇梨也。次劝常当如是修行即得不死句。是常住义常住即佛也。

  布字品第十七

  即义与上相连也。亦明古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说也ka 迦字(咽下)kha 佉(上腭)ga 哦(颈)gha 重伽(颊也谓从顶十字直下至喉此中间也)ca 遮(舌根)ccha 车(舌中)ja 阇(舌头)jha 重社(是舌生处)ṭa 吒(胫是两胫也)ṭha 吒(腿髀)ḍa 拏(腰谓绕腰带周匝处)ḍha 重荼(二臀坐处)ta 哆(大便处)tha 他(腹)da 陀(两手)dha 重陀(二胁)pa 波(背也遍之)pha 颇(胸也)ba 么(二肘已上膊下)bha 重婆(臂下)ma 莽(心也)ya 也(阴藏)ra 罗(两眼)la 攞(遍额)i 伊(上)ī 伊(目精或目角也此二字先配右后配左目凡一切配有左右者皆先右后左也)u 邬ū 乌(两唇也先上次下也)e 翳ai 爱(二耳也先右次左)o 汗au 奥(右颊也先二次左)aṃ 暗(成佛句也在顶十字)aḥ 恶(是涅槃义无处所不遍配支分)。若能如是作。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资财(具一切法财者也)即是佛子也告之也。

  次菩萨戒品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

  金刚手于经首。已问佛菩萨戒义。佛前说入漫荼罗时为弟子授戒时。即合说此戒法要。先受此戒已。住斯学处。然后合闻如来秘密之行。此戒未造漫荼罗前。即合为说也。佛前说入漫荼罗时。为正说入漫荼罗方便故。未及说之。故金刚手腾前事复问。故经云。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愿世尊说诸菩萨大有情等句。是具迹义住处义即学处也。修学句具方便智慧。谓众德归趣此人备具此戒也。谓诸方便等得在于身也。普来义也。慧方便等普趣其身。此正译也。离疑惑谓二意也。如在岐路不能进也。恶意无疑虑令生死流转不坏。此以上皆经文也。谓菩萨住此学处故。能令不舍于大悲离于恶意恶意即是疑惑也。即以此戒故。于生死流转中而不可坏。不坏即是常住无能害也。问意言。云故何于生死流转中而得此戒。常不毁坏不可破坏也。时毗卢遮那世尊。处一切以佛眼观一切法界。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也。法界佛眼观金刚秘密主告言谛听者。佛以大士请说一切菩萨根本之行。将欲答。故先以如来眼遍观大会者。即是遍观法界也。此中云诸法界者。谓观佛界法界众生界。观此三法界故名诸法界也。观法界。即是一切如来境界众生界者即是一切众生应度因缘。皆是法界也。既遍观已。知有堪任闻此深行之戒者。故答金刚手也。次告言谛听金刚手。今说善巧修行道。若菩萨摩诃萨住于此者。即于大乘而得通达修行道善巧说。若于此住菩萨大有情。而得通达大乘者。此修行道即是菩萨戒也。三世诸佛皆由此道至菩提。故名修行道也。住此诸佛修行道故。诸菩萨即能通达大乘也。何以故。今此戒即是一切众生自性本源之戒。若住此性净金刚戒。自然于一切法而得通达也。持不杀生戒所不应为。谓应持不杀生命戒也。谓加诸生命字。不得断命也。次佛告其戒相。谓不杀生命。不得不与而取。欲邪行。诳语恶口两舌语绮语。及贪瞋邪见等。即是菩萨戒也。此中不杀者。谓于一切有命之类。乃至不生一念杀心。以无杀心故名不杀戒。余效此而说也。初授此戒时。阿阇梨先当授与三归。此中三归者。即是常住秘密之三宝。非是法僧别住。同于有余不了义经。如涅槃鸯掘等中。应引之广说也。又如上文中师为授三归法也。既授三归了。阿阇梨次当劝发其心令生决定大誓。受此十无尽藏。还三遍授之。受已令彼自表白。我某甲。今依十方诸佛及阿阇梨边。受得所戒竟。今日今时我某甲得名为菩萨也。此戒无有时节。乃至尽形受之。尽未来际无有舍义也。若如上所说戒。于一月一年等入道场时。谓行此方便。事了即休等则有时限。然深义说之。亦至见真方息也。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二出家。此二众中复有二种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萨修行戒也。以是善性故。一切菩萨应行之。即涅槃所谓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所以谓持者。以生谤故。须将护彼意。又随顺彼意故又须持也。所以然者一切世间诸天轮王。亦有十善法。一切外道亦有十善戒。一切二乘亦有十善戒。若菩萨不如是持者。彼等即生轻慢非毁之心。我等皆有如是善法。今此人自云大士行尊妙行。而无净戒。当知所学非真也。以生彼等疑惑不善心故。即为前人作无义利非善知识。以是故须持此戒也。二佛所制戒者。即是自具方便也。如声闻法中。为欲修梵行尽苦原故。佛为设此方便以防护之。以是故速得成果。今大乘中亦有制戒。所谓具方便智善巧也。以有善巧方便故。今此十善成不共戒。不与声闻外道等共。故经云。善巧修行也。此经十万偈大本。具有授此戒等方便。今未到此土。然金刚顶中自有授法。与彼不殊。当出之耳。如声闻有四重禁。于此中乃是偷兰遮。非重禁也。所以者何。此十善戒。为随顺将护二乘外道故。以善巧方便而具持之。然菩萨自有根本重禁。此中所谓杀盗淫妄。但是偷兰。非彼菩萨极重也。如前三世无障碍戒中。先令不舍三宝。又令不舍菩提之心。此即菩萨真四重禁也。若菩萨生如是心舍离于佛。即名破于重禁。所以然者。如来即是一切善法所从生处。菩萨以自归依佛故。方有一切地波罗蜜等万行成就。犹因种子方得生果。若舍阿字本自然之智。则一切善不得生。故舍佛。即是断一切菩萨之命。而绝其成佛之根。若行淫盗杀妄。但于道有碍。非是绝成佛之根本。故但成偷兰也。以佛不可舍故。法僧亦尔。如声闻经。尚云舍一卷经戒舍七众生一人。即和合义断不成具戒。况一切菩萨。同乘一道而至道场。佛佛无异无别。故当知随有所舍。即断一切法命也。菩提心亦尔。是一切诸行之本。若离菩提心。则无一切菩萨法。故舍之亦犯重也。如声闻经犯重已。即非沙门非释子不入众数。今此中。若舍佛法僧菩提心。即不入众数。如彼二乘毁四重也。然行者自知犯戒。更自洗浣其心而重受之。即还得戒。不同二乘戒。折石断头无再得义也。复次菩萨自有十重戒。如前不杀等不在其数。乃是偷兰也。云何十耶。其四如前所说。更有六重并为十也。第五重禁者。谓不谤一切三乘经法。若谤者即是谤佛法僧谤大菩提心。故犯重也。以秘密藏中一切方便皆是佛之方便。是故毁一一法。即是谤一切法也。乃至世间治生产业艺术等事。随有正理相顺是佛所说者。亦不得谤。何况三乘法耶。第六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若犯毁重禁也。以菩萨集一切法。本为一切众生。若有所秘惜。即是舍菩提。故犯重也。第七不得邪见。谓谤无因果。无佛无见道人等诸邪见。皆是也。若生邪见。自然舍佛法僧及菩提。故犯重戒。而声闻但得偷兰。是故当知方便不具足。但是随一途说也。第八于发大心人。从前劝发其心。不令退息也。若见其懈退而不劝发。或阻止其心。若令离无上菩提之道。即是违逆一切如来所应作事。故犯重也。第九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为说大法。或于大根人前。不观彼根而说小法行。犯重禁。此即是方便不具。以违逆如来方便故。差机说法为人天怨。故犯重也。第十菩萨常当行施。然不得施与他人害物之具。谓施酒施毒药刀杖之类。一切不饶益他之具。即犯重也。以菩萨常行利他行。今则相背。故犯重也。当知前不杀等。是将顺他人意。又初入法者所持之戒。今次说十事。乃是一切菩萨正行之戒也。若菩萨以正顺后十戒故。假使行前十事中。而不为犯。次佛言。秘密主。如是修学句。若菩萨随所有修学。即与诸佛菩萨同行。当如是学。声闻以近彼佛戒等名近同。今与佛同等也。修学句。菩萨随所修学。诸佛世尊及菩萨同事。应当学者。此身三口四意地之三。即是一切菩萨修学句。是一切菩萨学处也。此即是一切菩萨随顺众生戒。随顺即是同事也。又一切佛菩萨皆如是行。以一切菩萨法尔当行故。今我亦如是行。即是与一切佛菩萨同事业也(更问)此本性戒自然合行故涅槃云性自能持戒也。次金刚手问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于声闻乘。亦说此十善业道。世尊于世间人民及诸外道。亦于此十善业道。常愿修学。常愿谓要心常持。即受戒之别号也。转具者。具谓具此戒。转谓皆也。皆具行也。世尊彼有何差别。云何种种殊异也。声闻缘觉亦有十善戒。亦谓息世讥嫌。及性善故持之。一切外道世天亦有十善戒。今佛复说菩萨戒者。但十善即是。然则有何差别耶。故佛次为分别之。叹言善哉善哉秘密主。又复善哉。汝能问如来如是义。应当谛听。今当为分别者。分别有无量。今合为一。今说此法门也。能问如来如是之义事次答也。谛听当分别道一道说法门者。谓一切法不出阿字门。即是一道也。道者谓乘此法。而有所至到之义也。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于此一道中。而分别种种差别。犹如无量岐路皆至宝所。殊街同归也。又如以一阿字门分别一切字。当知虽有差别。不异阿字门。今此十善亦尔。随上中下智所观自成种种。非一切众生本原戒而有差别也。然佛为破大众所疑。答金刚手所问故。亦于一道中而分别。答其差别相耳。此分别意云何。佛言。同一如我所说。声闻学处离慧方便。教令成就开发边智。非等行十善业道不无其异也。故次言若声闻乘学处。我说彼方便教令。成就边智开发。非十善业道等行者。此答其与大乘别也。彼声闻十善。但是教令成就。犹如国王有所约敕。自今若行如是事者。当与如是等罪。彼人以畏罪故。顺而不逆不敢违越。声闻亦尔。以佛所制威德波罗提木叉教命。尊重法王所制故。不敢毁犯。非是具足方便自性能持。又但为自持。非为普顺一切众生。是以但是一边之智。非中道实相之戒。是其差别也。诸外道我复不着他因。复次世间离执着我故所转者。次明与外道异也。彼宗所计。我神等而生一切。今我此身乃自非我。是大我所生耳。若是我所生者。善恶因果皆因彼出。今此身心即自无我。持戒之果为谁而转修。谁受其报耶。当知因果义不成。故犹如无种子之花果及石女儿。能以空花为鬘无有是处也。此石女儿喻。捡佛性论意具说。复有著于断常而行十善法。若常则无果报。今持十善依何而住。若断者亦无果报。亦何依耶。故十善名同。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不可比也。次明大乘十善差别之相。若菩萨戒者。以方便智摄一切法。平等入当勤修习。言此戒入一切平等法。离于自他而普净自他。自开一切如来知见亦尔。一切等同于我。以入一切平等法界而修此戒故。与一切不共也。佛次更欲广说菩萨十善戒相。令真言行菩萨无有疑惑。故以大慈大悲眼。眼观察众生界。告金刚手言。此梵音眼。而有二名。今具存之。以慈眼悲眼故重说二名也。先说不杀相。谓尽形寿乃至舍一切刀杖等。杀法杀缘杀因杀业等。凡与害命相应者。皆远离之。观一切众生内怨之心。悉同于己。乃至有形之类永无害意。然不但以不杀成持戒也。当谓其方便慧。谓观此人必造五无间谤法等缘。当增重障无由出离。以大悲心筹量。若害之能利多人。或令彼有出离因缘。宁自入恶道。谓将护彼。以大悲心而加害之。此即方便。非彼二乘共也。次盗亦尔。虽一切乃至草叶不取。亦为破彼匮乏因缘。观彼聚积无厌。由此自损成大障业。乃至方便取之。为修种种功德。然后告之令彼随喜等。如是种种方便。但随顺深行十戒之行。以大菩提心而为导首。一切无犯。此是持犯之相也。前已略说杀戒。次牒更具说。秘密主菩萨尽形持不杀戒。当舍刀杖离杀害意。护他之命如护己命。余谓有异方便也。谓余方便也。随诸众生类中。随其事业为免彼。故云随彼业而作之。殷勤修之。令彼免报应离怨害意也。形类是众义。如彼类造极恶事极重业。欲免彼故。假令行刀杖等无过也。声闻戒亦有对小罪除大罪以轻易重。故今亦尔。如救水中女人等可知也。菩萨戒准亦可知。尽形持不杀命戒。当舍刀杖杀害。如己同他我生命护之。余类众生如类物。脱自形类。作而受报。应离怨恶意者。此第一戒相也。尽形者非但一期而已。若菩萨从初发心及成菩提。一切有命之类。尚不生一念害心。况起身口耶。其所有随缘杀具。如杀戒中种种广说之相。亦乃至一念不畜。况施行方便杀耶。恼害心略有九种。谓憎我身。及恶我善友。好我之怨。过去未来现在为九也。又有一类。于非情生瞋。如迦叶佛时一比丘。经行为株机所倒。大怒引鑺掘之。为刃所伤自致殒弊。即于须臾受毒蟒身。时彼弟子同学等。方焚其身时。后身毒蛇在彼焚处遇佛。以因生恶心欲害之。时佛教诫彼。尔前身以忿非情故。自致此报。今又甚彼。将更受恶身也。其后不久有童子等。以彼害人。即共杀之而焚其身。彼又以见害忿怒及欲害因缘。入大地狱。即于焚故身未了时。后报二身同时被见烧。当知此是于非情处生瞋。所获报也。又如律中。比丘经行。伊叶刺额血流。怒言。佛何故乃制此戒。有何义利耶。因掣异方。谓是缘生受大苦。蟒身五百商人。为护他故。以大慈悲害蛇。令蛇免罪生天。商客悉患勉也。断之如有部大律说也。非情处尚尔。况有情处耶。菩萨观此事故。自不生心亦劝他离也。余如前说。金枪缘广说。又师子救贾客害蛇因缘。在宝藏经大方便经等。复次菩萨持不与取戒。他所摄受用物取不起心。况复余物不与取。诸余有情见悭悭不施与。无福作随类形。众生悭害已彼离施。为彼与时如是持不取戒(对不杀广说今此戒亦然)若他所摄受用物。不起触取之心。况复余物不与而取。有余方便(虽不言方便义亦有之)见诸有情而极悭吝积聚而不施与。不造作福随众生像类。害彼悭故离于自他。为彼行施得妙色等(谓劝发他施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七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八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之余

  若时菩萨发起贪心而取之。秘密主菩萨有退菩提过分。于无为法毗尼有过也。施妙色等得。有菩萨贪心发起取者第二戒也。一切他所摄物。义如毗尼广说。乃至不生一念取触之心。乃至菩提欲心尚不生。况作方便取触耶。然菩萨有方便触取。谓见有众生不信因果不行惠舍。于所有物封着不能自割。又生此心。何处有施福耶。以如是故。种种方便引化皆不能得。尔时菩萨以方便。盗取其物亦不生入己之心。但为彼人故作种种福事。因方便招召令观见之。使其发希有心。此大士乃能于物不吝而以与人。我自观己则不逮也。如是渐次菩萨又方便说施物之利。有如是如是果报。彼能渐信伏。亦于己物自不能舍。菩萨后时观彼心渐通泰。如法之告言。我昔来所用施物。乃汝物耳。以汝不能自用。犹如收谷而不更种必致穷乏。先福已尽更无所望。故为汝用之。今先施福皆是汝有。如先佛说。凡施当获妙色力安无碍辩等种种大利。勿谓无福也。以是因缘。令彼出恶道饿鬼之难。成菩提因当知菩萨以具慧方便故。能作斯事。二乘外道所无有也。随类者。谓有如是一类众生。宜以此化也。又次随类者。非但此一方便。更有无碍妙方便。以要言之。以能令彼开佛知见。而有导首。非为余事。此相甚多不可具说。当随此况之。举一例诸。则可类解也。菩萨害其悭者。害是对治义。如言永害随眠。今亦如是。害彼悭结也。然此菩萨实不生贪物自取之心。若取者。即是害菩提支分也。由此贪心故。害于成正觉之缘。令支分不具。故云害也。亦即是越菩萨毗奈耶也。草结比丘云。佛所制戒我不敢引之也。有为戒者。此是修行方便。故云有为戒也。然无为戒者。即是本性戒。非是修成。对此有所行之方便。故言有为。然深观即同无为戒也。以不离阿字门故。次不净行戒。云菩萨持不邪行戒(此中有重犯云皆是持不犯意不异故不注)他所摄自妻自种族护自贪不发。况复交会非道。菩萨持不邪行戒。若他所摄自妻自种族标相(谓尼等即是自种标相也)不发自贪(谓心中事)况复非道二身和合。有异方便色类事准上也。及二形相向。余色类事。此第三也。他所摄谓他所有妇女姊妹之类。如律十种护等也。然菩萨有二种。若出家者一切欲心尚不得生。何论他护及非时等。然亦谓解相故。律具言也。若在家菩萨。于自妻非时等即名为邪行。如智度于尸波罗蜜中具说也。又非时非处者。如近塔尊明现之处皆是也。以明中即是对天神等故亦制也。自种族者。谓同姓不婚等也。又族者。楚音亦是标帜义。如西方法。若女人炫卖女色。自官许。已有人与彼若干物。随尔所时即是彼所摄也。然彼有人时。即于门置标令他人知。异人见之即知彼已有所护。若固尔干犯即同邪行也。自贪不发。谓尚不应与贪染之念相应。况非道行淫。及正境等而和合分剂耶。然有异方便为成彼大菩提因。则有犯义。不同声闻也。如大本菩萨戒说。有菩萨从生已来修童真行。未尚面睹女色着心。当于山林修道。后年十八。因入村乞食。有童女见其端严美妙。生欲心告言。我于仁者深生欲心。仁者行妙行。正为利一切耳。若我愿不遂恐致绝命。即是违仁本愿而害众生也。彼菩萨种种呵欲过失。彼终不舍。以不获所愿因即闷绝。时彼亲属念言。必是夜叉也。形貌异人。我女见而躄地。将不夺彼精气耶。共持刀杖执缚。将欲害之。女少苏已见之。即具告父母因缘。彼言是女之过。非比丘罪也。即便舍之。女又追随不止。比丘念言。若彼不得所求。必自丧命而入恶道。遂从彼愿多时和合。伺彼欲少息时。以法劝导而说法利彼女。以深爱敬故。即顺其命共修梵行成大法利。然此菩萨但以大悲方便。能以下劣忍于斯事。而非欲贪所牵而作非法。若不由大悲。但以欲邪行心而作。即是犯戒此也。即是具智方便故尔。随类者即是指前义也。同盗戒故不广说。例可知也。如经说。群贼捉得紧那罗女施菩萨。受之。因此得财无量。时行施。又如美发菩萨乞食。女人见闷绝。为护女故(上疑是药叉之因此念菩提心不舍众生故)恐离菩提心。因受为妻。久后劝导同发道心。眷属亦发心生天(善巧方便灭罪行也)次持不妄语戒。尽形存活因妄语持不妄语戒当尽形寿(回文向上)设为活命因故。不应妄语。即成欺诳佛菩提。秘密主是名菩萨住最上大乘。若妄语者越佛菩提。是故秘密主。此法门应如是知。舍妄语业所不应为。是名欺诳诸佛菩提。秘密主菩萨最上大乘。若妄语者越失佛菩提。秘密主法门应如是知。不舍实语。此第四戒也。活命因者。即是种种名利事等。或因余饮食衣服囚禁苦厄如是等。如作妄语即身命存。不作即有待之形将不存立。故名活命缘也。菩萨有如是因缘。尔时尚不生一念欲诳他心。况起方便耶。然略说有八非圣语八贤圣语。谓不见言见。不闻触知而言闻触知。见言不见。及闻触知而言不闻不触不知。是八非圣语也。反此即名八贤圣语。谓见言见。余三亦尔。不见言不见。余三亦尔。如毗尼说也。五分大妄语戒有。若菩萨如是犯者。即是谤佛菩提。何以故。菩提者即是一向实义。而今此乃妄诳之因。正与彼相背。故名破菩提也。复次如来无量劫修谛诚故。所可言说。人皆信受。乃至说不可思议法。非彼心量所行难信难解。以佛无量劫诚实故。人亦信之。今菩萨而诳众生。即是生彼诳法因缘。亦是破菩提也。是故菩萨住此最上大乘地真言之行。不得生一念诳他之心及彼种种缘。具如律说其相。若违犯。即是越佛菩萨也。此亦合有随类方便语。文无略也。如菩萨戒大本中说。有一女人杀害父母。作此无间业已。自念。我此恶业决定入无间狱。极恶已成。更有何等善法来近我耶。以此因缘故。更不改过修善。但静然而住拱手待罪。菩萨种种劝之令忏悔修善。乃至告语大乘法中有方便可灭此罪。终不信受。菩萨生大悲心。又化作妇人投彼止宿。因自说。我亦作如是业。彼妇人自念。余人亦有作此事耶。我今得伴可共同止。如是多时。彼化人渐以方便。欲共改悔行善。而不从彼说。谓言汝必欲作便可作之。然我自念终无益也。彼化人即于彼同住中。示行善事渐获法利。具大神通而示见之。告言。我今行善。先罪已灭今得此法。若法罪不灭。何由能获如是事耶。彼生希有心言。彼与我同犯。彼尚能除。我何不作。因与同行。菩萨方便化之。罪垢得除渐入佛法。此即是菩萨慧方便故。能如是持戒。非二乘世人共也。又僧伽吒经说。有一大夫。其妻艳丽婉美尤相爱重。后时命过。情不能舍恒负之而行。乃至枯朽而不肯弃。菩萨化之不得。因化作一妇人。亦负一夫云。此人我所爱念。而命终尽情不能割。故恒负之彼念言。此则我伴与我同事。因共止住。后时菩萨伺彼。方便即弃彼二尸于恒河水。妇人及彼觅尸欻皆不得。便叹怨云。我等负之乃至枯朽。今见异伴。遂相与结爱而弃我等。当知其情不可保也。鬼尚如此。况生存乎。彼见此事变心顿息。即发心厌欲修道。菩萨有此慧方便故欺狂。非是恶心而作也。次粗语戒。菩萨软细心信受摄众生。复次秘密主。持不粗恶骂戒。应当以柔软心摄受诸众生等 随彼像类语言(回文向上谓随顺言也)秘密主菩萨初行。所谓义利众生(此行最先也)或余菩萨住恶趣因众生。而作粗语等。随类形语言何以故。此是菩萨初行。为众生故。或菩萨恶趣因众生住粗恶语。此第五戒也。粗者。谓有所言说。能令彼心不顺。令生不善之心或高声现相。所谓粗犷等。皆是如毗尼说相也 菩萨常当柔和善顺而不卒暴。所可宣说悦可前人心以此因缘。能渐渐摄彼令入佛道。而今作违恼之因。即是乖背四摄方便。故犯罪也。然亦有方便而作粗语。如菩萨戒大本有一人常行粗语以为常性。一切无能化者。菩萨化作一人。所行险暴躁恶。更过于彼无量倍数。彼见已欢喜。此人所行皆胜于我。我当自谓无与等者。而今彼所作事堪为我师。因请言为汝弟子。同事已久。菩萨渐示厌离。稍叹柔顺行呵粗暴事。后自改已劝彼令改。而犹未从。菩萨后时以示舍恶行故。稍自修道得大法利。现示神道。彼发希有心。此人所行先过于我。尚能自改而获此法。我何不为。又以彼为师而入法利。即是菩萨以慧方便而示粗恶也。次不两舌。复次秘密主。菩萨应持不两舌戒。离离间语离恼害语。若犯非名菩萨。菩萨不生离间众生心。或余异方便。见有众生随所见处而生执着。随彼像类作离间语。令彼住一道故。所谓住一切智道者。菩萨无离间语无恼乱语。犯者非菩萨行。于诸众生不生离折心。或有情随见处而着众生见。彼随类作离间语。如令众生住一道。谓一切智道住。此第六戒也。两舌之相如毗尼中具说。乃至野干师子因缘。云云。然菩萨常修无恼害行。随上中下类。皆令欢喜和合。不作彼别异因缘。然见有种种异见众生。各着所宗不能自出。以此因缘方受大苦。菩萨尔时为引彼令舍恶知识故。而作离间之语。如过去有外道师。领徒千人说邪道法。菩萨观彼有堪化因缘。入彼秘法中而作弟子。不久学法皆尽其奥。慧悟绝伦。彼师叹尚此人传我法已毕。乃分徒五百令彼领之。尔时菩萨渐以方便。入彼见中而稍化之。经久知彼于己深生信伏。渐示深法。尔时五百弟子见心渐正而成慧性。时彼师闻其法异。来观闻之。彼因种种开示师亦悟解即时五百人亦师菩萨而受新法。于是千人皆入正法。如是等类。即是方便破彼和合也。菩萨行甚广不可具说。举一例诸其随类可知也。次绮语戒云。秘密主菩萨持不绮语戒。随彼类语时方和合者。当持不绮语戒。随彼形类有所言说。时方利益。彼方有此语当说。违律者不应说。随彼方相应和合也。出其义利。谓令彼有义利也。出谓作也。谓行此义利。随方随时作也。令一切众生得欢喜心净其耳道。谓耳根净也。何以故菩萨有殊异语。谓差别种种随他意语也。有菩萨异方便。以戏笑为先。欲令众生欢喜住佛法中。为众生故。虽出无利语。处生死中利益众生。其谓种种备具也。处生死流转而无所著也。和合出利。令其一切有情。诸心喜悦耳道净除。何以故殊异语故。有菩萨以此笑。先令众生欢喜安住佛法中。欲无利语除弃语不出。如是菩萨生死流转。此第七戒也。绮语。谓世间谈话无利益事。如毗尼中说种种王论贼论治生入海女人治身等。或城邑国土是非评于世间事。以要言之。一切顺世间法无出离因缘皆是也。然菩萨应当时方利和合语所谓时者。虽欲开导于彼。然彼都未有信入之机。诚乐未发辄尔说之。令彼不信。慢毁谤已亦无有化。即是非时也。反此名为时语。或大众闹乱多人之处其心不静。而委有所说不入其心。因失道缘亦非时也。方谓非处也。谓彼正造恶时。即于彼所作之处而为说法。以彼方着所行之事。反生背忤之心。因生彼不善之心也。亦反此名随方语。利者谓一向无诸不利令修善。顺彼情机而出言也。若菩萨如是行者。能令有情欢喜信伏。自益益他也。以彼闻己得利己亦不唐捐其功故也。然菩萨有殊异(谓异方便也谓异于前也)谓笑为初首。如戏笑者。乃至歌舞伎乐艺术谈论。即是前所说种种世间有也。菩萨为令彼欢喜。既得欢喜其善顺悦。因匠其情方便化导。令其安住佛慧。虽了知无益心不生着。然观时观方。义利故而有作之。虽作无利。然以无利而除彼无利之事也。以彼先时造恶恶与道反。直尔舍置方便而急持之。反更惊拒。故方便同事彼后即令入佛道。故此无利即是有利之因。如大良医然变毒为药也。若如是作者。乃是菩萨出流转生死之因。不应同彼声闻无方便慧者。一向拘?唯遮诸过。无开通之行是故不慧满足也。自出流转亦令他出。故名离流转也。如花严说善见女人即是也。为欲引摄众生故。生淫女家。于五百淫女而为上首。妙丽绝伦具诸女德。六十四态一切妙巧方便皆悉具足。夫女人本性善摄人心。而此女人又无种不具。以是因缘趣之者众。菩萨先以方便力故。同彼邪行因缘。令彼极生爱念。有所言语人无违者。观彼情机随缘开导令见欲之实性。即从此门而入佛慧。时彼诸人以信爱彼故。即能谛受其言。以是因缘所利无量。虽在非利之中。为能成此大利。即是菩萨具慧方便持戒也。经中此类甚广之(菩提三藏云漫怛罗是密语也西方若二人别语更有异人来即相简别或有人见彼别语云勿往于他密语此名漫怛罗也)复次秘密主。菩萨应持不贪戒。于受用他物之中不起染思。何以故。菩萨应常作无著心。菩萨若有是心者彼于一切智无力。无力谓退息也。由斯法故。于一切智无力而住一边。即不具足义也。又秘密主。菩萨应发欢喜生如是心此亦同也。我所应作今自然而生。善哉极善数数修异方便。不令彼诸众生损失资财也。持不贪戒。复次秘密主。持不贪戒。彼他受用中他物中不起思染。何以故。无菩萨受心。有菩萨思染心无力彼一切智门一边。亦秘密主。菩萨欢喜起如是及发此心。若我作彼自然而生。彼善极善数数而欢喜。不令损失资生彼诸众生此第八戒也。前者已明身口戒已。今乃次明一向心戒也。此是从心所起之贪也。若菩萨见他有种种胜事。谓色力财富之辈有无量门。菩萨不生思念彼人有如是事而我无之。以是因缘而生仙羡有所欲愿贪着躁求之心。皆亦此戒摄也。由念此故又当生于受恼之因故不为也。菩萨不应如是。若有无力者。譬如有人具无量方便艺能。有时病患则无所能为。菩萨亦尔。若以贪爱而病其心。令菩提心无量力势皆能无力也。一切智者。即是万德皆备无所缺减之义。由起此心。令此万德无缺之体支分不具。是故于一切智门。即是无力也。然菩萨见他有种种胜己之事。当自庆悦而作是念。我本立大誓愿。为一切众生故。行菩萨道皆使万德兼具也。若此等有所乏者。我尚欲不惜身命难行苦行而利乐之。而今自能成办。即是我之大利。诚可欢庆也。菩萨以此自安慰其心。我所应作。自然而至故欢喜也。我为众生故。尚欲以无数精进。求贤瓶劫树自然之用。破彼穷匮之业。何况彼能自致。而更损之以自利己。以此悟心不复生着。即持戒之相也。如长阿含中说。过去俱流孙佛时。波罗奈国王名思利(或云思益)以常思利益一切故以为名也。时有五百大臣而白王言。今者国土极为丰乐。人心盈满无思难之心。恐不可以应敌。王宜以事授之以习劳苦。则堪犯难庇卫王土也。时思益王仁甚慈忍而作是念。我云何以非时之事而加于人乎。乖我本心无此理也。时群臣知王正意遂不复言。帝释知之而作是念。此王所行乃菩萨道。未知坚固以不。我可试之。因告邻国王长手令其伐彼。此长手王所王。亦名五支城。以其统摄之境但有五城。是小国也。彼闻帝释言而作是念。我闻妇人之仁思不及远。今此王所为过于仁爱。犹妇人耳。今我兼而有之。寻兴四兵往伐其国。诸大臣白思益王言。先以忠谏而不见纳。今人不习武又无其备。难出不虞将若云何。王即思惟而答之言。彼所欲有国土人民及府库耳。我不与争。则又于人无害。卿等勿忧也。寻即挺身而出。往深山中而修梵行。时长手王无血刃之功而有其国。经历多时购求思益王。而不能致。时南方有梵行婆罗门。以先业故极为匮乏。无以奉养父母师长。闻思益王好行惠施故。往投之求自资给。行往彼国至山林间。遇到故王修道之所。时思益王先意问讯召令安处。给其食物温问劳苦。今何所往耶。彼梵行者具答所由。尔时故王闻已愍然不悦。我常享国势力自在能随给人。今罄身失国何能满彼也。思惟是已因告婆罗门。思益王即我是尔。今已失国故在于此。时婆罗门闷绝良久而念言。我薄福故远求冀有所得。而复邂逅岂非命耶。时王慰喻尔勿大忧。我有方便可致耳。彼王以我是怨敌故。常见购求。若人获彼首者重加赏赐。汝今以我首往。必大见酬赐也。彼答言。我净行者云何杀人。甚不可也。王言若尔者。但以绳系我而往。于理无失。时彼即系至王门。尔时旧臣等见已。皆共嫌责婆罗门。尔净行者。而不应募害此贤王以求自利。深非道也。破净法矣。何道之有。彼即具言非我之咎。是此大王行菩萨道使我为之耳。诸臣寻入白王。王卒闻大惊。以为来夺其国。及闻说始末心生愧伏。如是行菩萨道者。而我夺其国。何以长人而王天下。因告思益王。可复本位自在行施利安万人。我当反于旧国。各复其所无相侵害。尔时二国交好无复怨敌之患。如是等本生经当广说之。此即不贪因缘也。次不瞋戒。秘密主菩萨持不瞋戒。复次秘密主。菩萨应持不瞋戒。彼遍一切常当安忍。不着瞋喜其心平等。彼如友等怨而转。何以故。菩萨不应忆念恶意。谓功德在身名三摩耶缚揭多。律中大德存念意亦同也。所以者何。以菩萨本性净故。上本性是性得戒。下云心者。谓从心所变现之法。于本性中常清净故。是故菩萨应持不瞋戒。彼一切遍忍多。常喜瞋不着。平等等心。彼如友等怨转。何以故。非菩萨此意恶具。以是故菩萨本性清净心。是故。秘密主持不瞋戒。此第九也。瞋谓于一切众生起于害心。不饶益行从心而起。所以持此者。若菩萨有人来。种种加害乃至断截支分。尚不生害彼之心。而向轻于此耶。若不尔者非菩萨也。应遍一切处而行大忍。若他种种加害时。应自念。我先世无明因缘。生此有患之身。又无量世来常恼他故。今则业熟而受斯报。何预前人而怨咎之。如是种种正观。又念此身从缘而生。无有自性无有我人。谁害谁受。以此观于实相。而不生害彼之心。此是瞋忿之念。即是众恶之具也。以能如是欢喜故。心常欢悦善寂慈忍。不着我人诸法而常平等。此平等者即是怨亲不二。有益无益轻重之类。一切平等心无增减。而不生心造诸恶具。常行饶益利他之行。等观世间犹如一子故。以此菩萨正观实相。照了此心本性清净故。如经说。过去南方有王名曰师子。城名丰乐。正法理国不害于人。然以王国法故。出城校猎示现威武。虽无害人之意。为护国土安万人故。欲令邻国怀德畏威也。时王挍猎。见有奔鹿而自驰逐。绝山履险要令及之。以无害心故。既及。但鞭其角寻即舍放。何以故。欲示武艺威万人故。既入深山无人之地。侍从不逮乏息山中。有母师子。见王形貌异人而生欲心。因来逼之示现欲相。王畏彼故寻即和合。时劫初兽等亦解人言。然女物之性若有慧者。受胎之时则能了知。因告王言。我已怀王之胤。后有若诞生当云何也。王以手所持印留遗之言。若生子可系此置我门侧。后既生儿。体貌类人而甚猛毅。以兼兽性故也。其母如先约。夜逾城置王门侧而去。明旦阍人见之尤生怪心。云何似人而复少异。我当白王。白已。王默念之不以告人。因敕令为己子。字曰师子善奴。王后厌于国政因使摄国。以本性故好食鲜肉。一时急求厨膳。膳夫求肉未至。遇有新死小儿。即以为食进之云云。如贤愚经智度论说。乃至日日令求人肉。已食小儿数逾五百。城中共相告语。必有夜叉入国。凡诸小儿当谨护之。日未及暮。皆持入室守护甚严。膳人求之不得。又往大臣等家取之。又失五百。后一时持死小儿。而臂钏在其人手上。见人见识之因执缚。谁执事者。此人盗小儿。当知前后所失必是此人也。因彼首伏乃云。王之咎非我也。群臣以白父王。今太子犹有兽性。兽性不可为主。愿王自理国。王言我己灌顶而授彼位。云何夺之。不从所请。群臣遂谋欲害之。彼因持利刀遁入山中。初时取死尸焚食之。后渐食人。乃至执王子五百。常求肉饲之渐取而食。时国人立其弟为王。名为善奴。慈人惠和正法化理。后有四梵行者求上善法。王念言。此人利我不少当后报之。未及与彼而出羽猎。群臣谏言。兽王近在山中。或能为害王勿出也。王念言。我欲利一切不爱其身。今若取我而食。乃吾本愿满也。遂出至林中。彼见兽王闻弟出故。即来取之。猛健故。诸婇女等皆悉散走。为其所执乃至悲泣等云云。如智论说。未报梵行者之意。与共约而放之。王言汝火未尽当必还到(以彼先焚薪待烟尽方烧人而食也)彼念以法何故。乃能不惜身命而来赴斯。因问之。彼即欲不杀行等如法广说。彼虽猛恶而有慧性。闻即悟解得未曾有。念言彼即我师欲求何愿。王言汝今在林野中犹如猛兽。何能满愿耶。答言我以念师恩故。要有所报必可说之。王言若求愿者。我之本怀唯在不杀。所愿在此耳。彼即许之誓不害命也。又放五百王子而修善法。放已与王同归。王知彼已行善行。还立为王使正法化世。而自出家。当知菩萨于如是怖畏之中。尚不生瞋而彼作利益之行。况余事耶。如是本生等经中当广说之耳。第十邪见戒。复次秘密主。菩萨当舍离邪见住于正见。观当来世而生怖畏。当无害是随烦恼。问东答西问西云东者也。捡问之。无曲无谄其心端直。于佛法僧其心决定。决定谓乃至归命三宝也。是故秘密主。邪见最为极大过。能断菩萨一切善根。一切诸不善法之母。如悉昙字母能生诸字。邪见亦尔。能生一切不善也。是故秘密主。下至喜笑因缘。乃当不起邪见之心。复次秘密主。菩萨舍离邪见。彼正见他世见。无害无曲无幻。端直佛法僧心性决定。是故秘密主邪见离。诸过菩萨一切善根断转母等。如是一切是不善诸法。是故秘密主。乃至戏笑观看亦不起邪见。此第十戒相也。经持邪见戒者。邪见是不善之本。谓害此邪见而持于戒。故云持邪见戒也。承上九戒亦例此。可知应言持不杀戒。乃云持杀戒者。亦准此说也。邪见谓各各于其本法之中。即见理不正顺于邪道者皆是也。此是害三世善之根本。谓由过去行业。而有今世五阴依止之果。复由今世行业。而有未来果报。由先了此因缘法故。得入无常无我等门。从此无常无我之智。得入法空如实相。当知离此世间正因果。外别无正见正慧也。若谓无果无因。即坏三宝四谛法。以坏三宝四谛法故。无四沙门果等一切圣法及世出世善法。今尽拨无此事。即是外道宗计也。当住正见。谓即翻前非。决定正信因果谛实之法也。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若谤此。即是害一切善也。无害之害者。害谓烦恼支分。由此故能见障一切善。障一切善故名害也。次转释之。云何无害。谓无曲也。曲即邪见也。犹如蛇未入竹筒所行屈曲。见心亦尔。若未入诸法实相道中。则曲而不正也。次又转释。云何无曲。谓同于幻等。观此心实相。从缘而生犹如于幻耳。以其达实故离於戏笑。离戏笑者。即是无幻也。若如此者。即是住于端直之心。于三宝境界心常决定也。以入实相端直道故。即是于三宝中。常得决定之性也。是故劝诸菩萨。离此诸过之根本也。以不善所谓能害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以善故菩萨持戒当离此过恶也。转谓徙恶为善。如经说。若无明转即变为明。今邪见亦如是。举体即是慧性。为若转令端直即是正见。不同声闻厌诸烦恼别求圣法也。不善亦尔。转此善性而为不善。如结水为冰无别性也。母等者。母是能生之义。言因邪见能生一切不善之法。犹如于母也。以是义故。菩萨乃至戏笑观看。亦不生邪见。举要言之。不生一念犯此邪见戒之心。况复多耶。如声闻经中。戏笑语等不自犯于学处。此则不尔。乃至於戏笑等中作邪见等事。亦不可也。而况故思之业耶。然菩萨有慧方便故。即能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即于邪相入于正相。何以故。以众生无始以来多习此法。卒难为正。如彼良医。先同其事业后夺彼权。如涅槃等说也。又如菩萨藏本生中说。乃往过去有城名波罗奈。王名梵施。然此乃久远劫之事。而今城名即是彼先旧地。当知世界中。数数还于旧地而得本名也。然近曰波罗奈。王亦名梵施。数数与古同名也。时彼王大臣婆罗门生一子。其子生时。空中四方云色青黄赤白。各随一方彩绚弥布。乃至遍阎浮提而降微雨。凡婆罗门法。若生子时。必请天仙圣智之人。先令观相而为制名。时大臣求得一仙令观其子。仙问是子生时有何瑞相。当依此制名。父以前事对之。仙人曰。我韦陀典中。若生时有此相者。必通四韦陀典。流演法泽布于四方。因名为庆云。然大臣种族习四韦陀典。是摩纳婆宗。故依本宗号摩纳婆也。此童子年渐成立传习其业。凡四明宗旨无不洞晓。而作是念。不唯解故而获义利。当思择行之。寻究此文上下宗旨。当依何法而得出离也。所以者何。以此童子宿殖德本久资慧性故。虽生异见之宗。而能自生此觉悟之心也。然一一寻究经宗。但生梵天而无出世之道。而白父言。今所习中未有出世之道。更有何法而为增上耶。父言。我自祖宗相承唯此法最妙。又是梵王所说。但可尊行。何能更求胜法耶。子复念言。今所学未竟云何懈怠。必当更求胜慧。父言。我闻雪山之中有大仙人。于四韦陀外别有决择深义。名计磔婆(此名问答随心也)即以此教故。号此仙为计磔婆仙。我今当往问彼。父言。此仙所住险绝非人迹所至。云何能至耶。时子去心不息。寻即诣彼。时诸天神。以此童子必能利益众人。因共加持遂达仙所。彼仙见此容貌奇特有过人之表。先意问讯近彼坐已。时彼仙有五千仙人。而为上首常演深法。即问童子何由至此。童子具述前事。因白大仙。我于人间学此四典。恐有僻解不合本旨。请仙敷述唯大仙印许。时即广陈所解。大仙叹言。此童子慧悟过人我之所解所不能及。然童子所云出世道者。我亲从梵王闻之。有大仙当出于世。号一切智者见者。唯斯人能演斯法。非我等志中所及也。又随所解分别之旨具教授之。时童子以先世善根。今闻一切智名得未曾有。深因荷师恩念欲报之。然梵志报师之法。须鹿皮之衣以黄为梵綖及五百金钱。念已。欲寻求之。闻南方有王当立。欲示威德受灌顶位。广施梵行者。欲于彼求之。然彼先有梵志等。令王备羊马人各千。杀以示威用为灌顶。冀获名称远闻。童子后至。时王闻彼童子名而大欢喜。我将立。而感此贤人大吉祥也。即引为上宾令共定仪法。童子召诸婆罗门一一究问。今此杀生之祠出何文据。研核苦至彼并理屈。因告王言。此灌顶法非真道也。王可于一日中。于四城门办具一切供具。随来求者悉以惠之。其福无量名亦远布。王亦先有善根闻即悟解。敬从其教厚为之礼。童子但取五百金钱及鹿皮綖直而去。中路至宝定城(此城近揵驮罗界也)王名军胜(以军战必胜故立名也)以然灯佛初出于世。严饰城邑方欲迎之。洁清衢路种种布花香。特异常日。童子见已问人何故如此。为以我至故耶。为有他缘乎(时童子名远布所在厚接敬之故自疑也)城中人报云。有佛出世名曰然灯。王欲迎之耳。童子闻佛名豁然大喜。今此名号出过已典。将非大仙所说者耶。因用所得之物求觅供物。欲往献佛。时天魔以彼心大故。恐引无量众生出过己界。蔽一切人无有可买之物。时有女人以先福。与童子久远因缘故。魔不能蔽。童子从求买花。答曰我欲献佛。设令一花以百金钱亦所不卖。童子言汝已定卖。即以百钱而买一花。乃至五茎用五百金钱。女人即要言若不与汝。汝若世世能为我夫者乃可得耳。童子深念。女人妨菩萨道。我宁不买此花。寻欲置去。女言我要世世助成真道终不相碍云云。如经律说也。及持花至佛所散以供养。于空中为盖随佛入城。童子得未曾有。佛为说法深得法利。又于道路泥泞处。欲布鹿皮衣令佛蹈之。魔王五度掷去之而告言。童子汝所行真道。一切世间汝最为上。云何自弃真道。学沙门邪道之法乎。彼终不以介意为念。前有狭道而泥泞。佛必由中过。因候至时。布衣及发以掩之令佛蹈过。次弟子欲随佛过。佛言止止。此大心者。汝等蹈之坏汝大福。佛因案顶而授其记。当于尔时。即见十方各如恒沙佛国。皆案其顶而为授记。即登菩萨第九地也。时无量百千天人众。以此大士因缘。皆舍邪见而入正道。此即示菩萨慧方便故。先示入于邪道。尽彼宗旨方便回心故。能引彼无量同类。故名慧方便具足也。当更捡经具说之。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世尊说彼十善道戒断极根断。谓如断草虽断更生。若断多罗即不更生名极断。此说戒功力也。云何菩萨王位自在处于宫殿。父母亲戚围绕。受天妙乐而不生过。如是说已。佛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应当谛听极善作意。吾当演说菩萨毗奈耶决定善巧。秘密主。应知彼二种菩萨。云何为二。所谓在家出家。秘密主。彼居家菩萨受五戒句。王位自在种种方便道。随彼时方自在摄受(随方时自在作之如示邪见治大邪等)求一切智。所谓具足方便。示现舞伎天祠主等种种艺处。随彼彼方便。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彼志求无上菩提。彼持不杀生命戒不与取妄语欲邪行邪见等。是名在家五戒句。菩萨受持如所说善戒。应善修学。应具信心随顺往昔诸佛学处。谓随昔诸佛而学也。由住有为具慧方便。能得如来无上吉祥无为戒蕴。学者思学。故得也。已说十戒相竟。金刚手白佛。愿说十善业道戒极根断。云何菩萨王位自在。宫室男女亲属父母围绕。天妙乐受不过生。此中问意。更有何法能害此戒之根。令善法不生。极者即是具害一切善也。问意言。云何处世法中而不为所污耶。然菩萨为众生故常须在世间。必须有戒方便令不害其善也。佛叹已令谛听。即说言。菩萨调伏决定善巧。决定谓一切恶自害。一切善皆由彼生。即是自性之善也。菩萨有二在家出家。若居家者受五句戒。如前王位自在不妨行菩萨道。以此五事也。种种方便道。时方摄自在。一切智求。谓方便具足。舞伎天祠等种种艺处示现。随彼方便众生四摄法摄取者。经文也。时谓观时非时。不待不失如海潮也。方谓随方处。应以何法而入道。顺世界悉檀也。以方便慧具足故。种种自在施为。而摄众生置于一切智也。不同彼无方便之五戒。但自拘?志求自护也。以观利益摄一切故。入种种道。乃至彼我入天祠。示同学彼所学。渐以正见引之。以如是等方便无边故。所利为限。即以四摄之法引入佛道。四摄如宝云菩萨藏等中具说也。若在家菩萨如是持五戒。谓不杀盗淫妄邪见。于此五中以方便持之。其余一切无碍。务令引入佛道而已。以此五戒为首。而能成一切智地如来之位。故云得无漏性戒成也。由住此具慧方便。是为学处也。此本性万德皆具足戒。即是无为戒也。更重释之(与前不异讲后重叙以前未明也)上云。菩萨有二种谓在家出家。此五戒句。即在家菩萨所持也。以在世间有种种事务。由持此五戒句。由此戒具能具慧方便故。诸烦恼恶业不能害之。由此因缘得成佛也。故经云。如是善戒善修学具信。此劝持也。劝持意者。佛引古佛为证。过去诸佛由持此五戒故。处于世间。同众生种种事业而摄取之。不妨自行。故得成佛万德圆具。无漏自性之戒亦由此生也。方便智具者。此方便。即是身印口真言心观本尊三昧。以此为方便又有妙慧。即观此三事从缘而生入于实相。是故万行顿具而得成佛也。如声闻经。俗人所以持五戒者。为防护身口令入见谛故。今此中亦尔。以此五句戒为方便。而防护之。令得成真言之行而见谛也。非直在家菩萨。然此五句诸出家者皆共行也。复有四根本重业。修真言行者。乃至失命因亦不应犯。云何为四。谓诸法谤一。舍离菩提心二。悭三。恼害众生四。瞋恚何以故。此四性染是非菩萨戒也。以下偈文非持菩萨戒此性是染。以上经文也。真言行菩萨有此四重禁。即同声开四根本罪也。若犯此者即断根本善业。一切功德皆不得生。如声闻经中断多罗树等喻也。然大乘中无永断义。更受自新即是生也。若犯此者即非菩萨。犹如声闻犯重非比丘也。所以然者。由此四事于菩萨法中是能染性。能障一切功德令不得生故。乃至失命因缘亦不毁犯也。次佛又引证。谓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皆由具慧方便修行此戒。而得修学无上菩提。得大悉地。大悉地者。即是妙行之果。谓成菩提也。无有漏者性戒也。方便离智学处。亦说声闻。大勇士人彼者。经文也。意言。佛为声闻亦说具戒及四重等。然此摄彼一类小根性故。权作此说。非为究竟。是故此戒离于方便。方便及智不具足也。若能趣大更学妙戒。乃能具菩萨戒耳。大勇士者。指金刚手而告之也。佛以下劣有情无大乘志愿。欲摄入长者之家。不令久在贫里。唐自疲苦而无所得故。此法而摄入之。非佛本出世之意也。故此戒者非是佛慧无漏不思议之戒。若入佛无漏智即自证知耳。

  次百字生品第十九

  尔时毗卢遮那佛。观察诸大会众。教不空悉地。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诸大集会。说不空教随乐欲成就于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导师具大威德。安住三三昧耶。圆满三法故(此安住位如在车上坐或卧或立乘之也)以美妙言告大力金刚手言。勤勇士一心谛听。诸真言真言导师。即时住于智生三昧。随乐欲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导师大威德说。三三昧耶圆满故告言。以上经文也。上来虽说真言种种方便。然犹未具故更说之。所以更观大会。照彼心机。皆此众中普是真实。堪为法器乃复为说也。复次为以不思议神力加持于彼。令得法力堪任闻此妙法故。观察之也。诸真言如上已广说耳。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最为上首。当知此即不空教真言也。不空者。随一切众生有所见闻。触知。无空过者。皆必定于无上菩提。故名不空也。复次随彼善愿皆能满足。乃至众生大菩提愿亦能满足。如大宝王在高幢上充足一切。故名不空也。一切真言自在者。犹如如来为诸法之王于法自在。今此真言亦如是。于一切真言而得自在也。以此因缘。复名真言之王。复名真言导师。如多人入海依于导师。乃至有所进达得大宝聚还归受用。此真言王亦复如是。为一切真言导师也。真言导师即是救世者。言此真言即同于佛也。又复具大威德。如来自在秘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若行者能如法行。即亦同此真言。而得如此也。三三昧耶坐者。谓身口意三三昧耶也。口真言身法印心本尊也(座义更问之)今谓即金刚坐也。三法圆满者谓理行果也。教即上来所说今于教下满此三法。究竟无余也。佛出妙音告金刚手。我说此法。汝大力勇士一心谛听也。前说真言品即合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众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法相。通达文字。以慢心故不依于师。辄尔寻经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于明导师终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损损他。若隐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达解。即舍高慢而依于师。以此因缘不生破法因缘。故须如此也。佛将说此真言导师。即住巧智生三昧。谓此三昧。能生如来普门善巧之智。故以为名也。百光遍照真言说者。谓从此一字。而放百法光明遍流而出也。此字若翻为遍。亦不正当其理。若翻为放光。放光义亦未尽。大都是遍出之意也。百威德之光从此而出也。此真言也。先归命一切佛乃说。金刚手此真言真言救世者。大威德。佛自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佛告金刚手。此一切真言。真言救世者。成就大威德。即是等正觉。法自在牟尼(谓于一切法自在也)破诸无智暗如日轮普现。即为我自体大牟尼加持。应现作神变(本文云变化作变化也)随所欲利众生(随其所欲而利饶益之)利益诸众生。乃至令一切随思愿生起。谓随彼心所思愿即令得生也。悉能为施作此神变无上句。是故一切种胜中(谓于一切所欲中谓诸欲中)谓于一切事中。不如求此正觉句也。应故当一切种。清净身离诸障。应理常勤修求正等觉句。清身离障。谓行者自净其身。令离一切障而修行之也。一切种。谓于一切方便色类中修也。一切无智闇破。日轮现同见。自是我加持。大牟尼现作变化众生利益。乃至是众生等思起令发生。常为作此变化最上句。是故一切种种方便欲勤修。应理当作清净我者。以上经文也。此真言即同救世者即佛也。有大威德谓如来威神也。此真言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此即毗卢遮那之别名也。此真言慧方便之光。能破一切无智暗。犹如大日出时众冥自灭。普谓一切众生。顿除一切无明之暗也。当知此字即我所加持。即同于我与我无异。我即佛自体也。我以此真言门故。随类普现色身。遍法界一切众生之类。随彼种种喜见之身。能一时普见其身。随其心欲而为示现。非但现身而已。然彼心愿思念无量不同。乃至一须臾间。有无量乐欲皆能满足。故云思发智也。又复起彼入道之机。故云发智也。住位。住此最上句也。故此种种方便句应勤修学也。若修者即得清净我。此中清净我者。即是毗卢遮那也。然此字轮最中置此真言王。次外一轮有十二字。谓从伊至奥。凡十二三昧声也。次外轮布于百字。先从ka 迦等廿五。次kā 等廿五。次kaṃ 等廿五。次kaṃ 等廿五以此中俄(上)若(上)拏那么五字。是大空之点遍一切处。故同布烈也(又别时释云此五字在别外十二字同圆布之更问)若作五重布者。此ka 等廿五字为第一轮kā 等为第二轮kaṃ 等为第三轮kaḥ 等为第四轮亦得也(更问之意未尽)其布字次第逐日右转也。次品说此真言王之果也。

  百字果相应品第二十

  秘密主若得入正觉大智灌顶地。自见住于三三昧耶句。秘密主若入此世尊大智灌顶。陀罗尼形示现佛事。尔时佛世尊。随住一切众生前而作佛事。宣说三三昧耶句。尔时毗卢遮那。告金刚手秘密主言。佛世尊入大智灌顶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为一也。住立我见。当此秘密主入大智灌顶。陀罗尼形佛事示现。以上经文也。大智灌顶地。即是如来第十一地也。由住此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顶。乃能作如来事。故翻此大智地。为陀罗尼身。而作佛事也。由此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佛事也。陀罗尼形者。谓总束真言轮而以为身。即成普门身也。由住此总持身故。于一切众生前。示所喜见身说应机之法。无有差谬同入佛智也。尔时世尊。众生诸佛事。三三昧耶句宣说。随住秘密主。观我语字轮神化广长。无量世界遍清净门。如是性一切众生欢喜。令法界随类表示门。亦如今者释迦牟尼世尊。殊异虚空界流遍世界勤作佛事。秘密主。非诸有情能知佛如是语轮流出正妙音。庄严璎珞胎生佛影像。随众生性欢喜作现生。以上经文。佛如上说已。次告金刚手。汝可观我语轮。即观佛陀罗尼身字轮境界也。佛以神力加持大会。非但今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如一切众生本性。表示随类法界门令发欢喜。亦如今者释迦牟尼世尊。流遍无尽虚空界。于诸刹土勤作佛事。金刚手得观此一切大会。亦得同观此不思议神妙之境也。所以者何。此大智之身。常住寂灭离诸因缘。非有心之境。离佛神力所加持。则一切菩萨非其境界也。佛既示已告言。汝等且可观我字轮境界广长无量也。长谓人所不及也。私谓此即云何也。其广横遍于一切众生界。其长云何竖穷佛界。故云广长也。如是广长之身。普应一切。从何得乎。乃从此一字真言王。而现此事也。以一真言印身示一切身。以一真言字音而出妙声。普周法界。以一真言本尊之心。普示一切智慧之境也。释迦牟尼者。即是此不空见之身。普入世间而作佛事。故此所示即是牟尼身也。佛作佛事。即此释迦从毗卢遮那字轮而出。然无二无别皆遍一切处。以此一字同于大空本不生故。当知百字之身亦如是也。殊异者。谓如来三三昧耶之身流遍世界。及十方虚空悉遍。无有虚空而不遍者。当知虚空不可量。身亦如是。秘密主。非诸有情能知世尊。是语轮相流出亦捡花严。心我妙音生诸佛等正觉妙音。庄严璎珞从胎藏生佛之影像(形相也)庄严。谓以语言庄严其相也。从心胎藏生佛形也。广长无际而作佛事也。非众生知者。即此佛之字轮也。亦非菩萨之境。若离神力则不能观。而何众生知其所益。诸言音中佛为最上种种庄严率种种等。以要言之。以无相庄严也。从心现生佛随类身。由住此妙音三昧故。普现其前。随其本性令得欢喜信解也。生之处乃所往所住之境乎。此后微妙音庄严。胎藏者。从一字而生名胎藏也。从此一字而生为胎。随彼生者以为影像。如一镜圆净而对众色也。既不来镜亦不往。然而因缘和合影像炳然。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常不断。即同彼体不可思议。如来影像亦复如是。无思无为而应一切。皆随彼心令得欢喜。而为现生佛事也。即以一佛言音。能生一切佛事。如六根净品。尚能以一妙音满三千界。况如来究极圆净之六根耶。尔时无量世间海门(亦是口义)中法界成菩提。勤修普贤菩萨行愿。菩萨此花布地。胎藏世界种性海生受。种种性清净门。佛刹净除菩提座现。佛事中而住。以上经文也。由此大智灌顶无量世界海门。门者所从入处义也。无量世界海口印。指众流所趣所入之门也。由知此无量世界海门故。勤修菩提。而此一菩提非是一菩提。乃至遍法界之菩提也。以众生无量故。法界无量。今乃普令得成。尔时世尊。于无量世界海门法界。殷勤劝发成就菩提。满足普贤菩萨行愿(普贤即如来功德也)出生普贤菩萨行愿。以加持故现相如后也。于此妙花布地胎藏世界。言于此者。即此素诃世界也。于种性海受生(种性谓受生处海谓无断广多也)以种种性清净净除佛刹。现菩提场而作佛事(谓加持作佛事无不遍也)复次菩提。如已无异同入法界。此乃是大菩提之行耳。若如是发行。即是普贤之行。如是起愿。即是普贤之愿。菩萨为此事。由是初发心也。花地者。如净治平地扫洒清净。散布种种色香味触可爱之花。周匝端严而坐其上。今此大悲藏之心地亦如此也。胎是初起。便即是如来所起处。以从如来性生。如来性生。是字而生也。如是发心。即是初地位也。海谓如来种性之海也。从此实性。而生如来一切功德也。胎谓从此以为根本。由普贤行如来行。从如来性海之胎藏。渐渐具足一切如来六根之支分也。此普门身。随众生种种心行差别性欲各异。即以清净妙门而净其心。无得究竟。如是净其心。即是庄严一切土也。行者如是住菩萨地时。即能以普见世界。现如来身座于道场。而净法界轮。即能遍知一切句。谓成佛也。亦能随所欲乐。而满其愿不空过也。故次经云。复次正遍知句求者。乐欲心无量。知身无量。证身无量。知智无量证。复次乐求者。还修菩萨道也。即是佛事也。众生见彼道故。即劝发心学道也。复次乐欲勤求正遍知句者。知心无量。即知身无量。知身无量即成智无量。知智无量知众生无量。证众生。无量知虚空无量证而得此也。秘密主心无量四无量而得。已成正等觉。即知众生无量。知众生无量即得知虚空界无量。秘密主。以心无量而得四种无量。谓除心余身智众生虚空也。得已成最正觉。具十种力降伏四魔师子吼云云。成十力四魔降伏无畏师子吼。此一切勇士智句最上学处百门。于诸佛心说。以上经文也。此意言。犹入此大智灌顶门。住菩萨种性故。即知心无量。以知心无量故。即知一切身无量。以知身无量故。即知智无量。以知智无量故。即知虚空无量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由心而有。了达此即法无量。即知身无量也。缘生见之身乃赴机。度门之智应彼而起。亦复无量一一等同虚空也。以身智众生虚空无量故。名为四无量也。由此无量即从心生故。名四无量心也。若得此四无量心。即是成正觉。即是具十力降四魔。即能无畏师子吼。如是等事。皆由住此四无量心。住于一切最上法句而得成就。故名aṃ 字悉地之果也。此百门非但我自说。一切佛亦同是说也。此谓指上十力等功德勇士谓秘密主也。如是勤学勇士最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意云所以成佛由学此百门心也)右百字果受用品。谓随一一门有相应者受用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八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九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次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

  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以下偈说真言救世者(谓上百门王也)谓能生诸真言也。真言救世者。真言诸真言生知。云何谁于何处。大牟尼诸真言谁生。云何谁说。此一切大勇士说。与愿者说。以上经文也。时秘密主。闻佛所说得未曾有。白言希有世尊。说此真言救世者。救世者即是佛也。如佛于一切众生中。有大归依救护之处。此真言亦尔。于一切真言中同于救世者。为彼诸真言救护之处也。如佛是一切归趣之处。此真言亦尔。为一切真言归趣之处也。是大圣者闻佛说。即以一字能生无量真言身口意差别。随众生性示种种身。说种种法现种种神变。因问此真言云何生。又谁证知。生在何处。问此三事也(更问未审)大牟尼叹也。云何知一。知者谁二。于何处谓经何得也三。谁生诸真言四也。前问谁得知。此四后问生者是谁。大勇士是佛也。此一切愿说。中上者说之也。愿一切智与愿者说。此即叹佛之德。能与一切愿而满足之。故名与愿者。因请佛说也。佛大法自在牟尼满。如是说已。世尊大法自在牟尼。普皆遍诸世界。毗卢遮那佛一切智告言。善哉善哉摩诃萨具德金刚手。吾当一切说(谓为汝一切说之也)秘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一切诸外道不能知。诸大乘灌顶悲生漫荼罗(从此生坛灌顶也)调柔具善行。常悲利他者。有缘观菩提。彼常不能见(不可得见也)普遍皆世间悉遍者。时佛为欲说此真言心法。即以神力加持遍周法界。悉有此言音而告金刚手也。一切智毗卢遮那。善哉善哉大众生金刚手大德。说吾一切秘密第一希有诸佛之最秘。一切不知诸外道。以上经文也。佛叹金刚手。善哉善哉执金刚大德。大德具万德也。此法乃是一切如来秘密中之秘密。于诸秘藏最在其上。共所守护不妄与人。第一希有难得之法也。今此诸法之秘。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然外道有二种。一者世间种种外道。二谓佛法内有诸外道也。以虽入佛法中。而未能知如来秘密。犹是邪见心行理外之道。故亦名外也。此法乃二种外道所不能知。此佛法中外道。即二乘中人也。佛既不妄与人。久默斯要待机而与。今何人合闻此法耶。故次言若人于大乘中。得入大悲生灌顶之法者。乃合闻之。不然不得也。次又以问之。谁引入灌顶然须灌之。若其人性调柔质直具诸善行。如是之人。乃可引入灌顶之法也。又有常悲者。乃合引入漫荼罗也。常悲者。谓如有人。于此时中有悲。此时中无。或有此方有此方中无。或亲处有而怨处无。今则不尔。于一切时处常有悲心。又复广普平等。如是之人。乃合引入灌顶。既得灌顶方合闻此。非如常流布之经也。此法华偈中。亦广说简人。可引之耳。复次有缘观者。亦不合得闻此法也。佛法离一切相离一切缘。若有相有缘。即不离断常见。故不得闻此法也。今言无缘者。岂是拨一切法。都无无所有耶。非如是也。佛法虽离缘离相。而以方便。具足一切善功德神力不思议种种境界。即相无相。即无相而具一切相。即缘无缘。即无缘具一切缘。非谓但空直无所有而已也。其大意者。谓具菩萨大行大愿发于大心。如是之人乃可为说也。前问从何生者。今答从佛心生也。导师即是佛也。若随导师随所住处。此真言即彼有能知内心之大我。谓叹此心也。随彼生。谓从一切支分生也。随其自心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莲华极端严。圆满月轮中。无垢同于镜。于彼常安住。真言救世尊。金色具光炎。害毒住三昧。如日难可观。彼一切众生。如是八叶意生。莲华极端严。圆月中无垢镜同。彼住常居真言救世大德。金色具光焰三昧住者。谓此华台从心意生也。即是观于自心八叶莲华。此花不从余处生。即从意生。意即是花。无二无别也。此华台圆明如月。清净无垢同于圆镜。以世间更无物可以为喻。唯有圆镜可以喻况。令彼得意忘言。然实过于彼百千万倍。不可为喻也。今此圆中有真言救世者。具大功德。真金色具有焰光。住三昧寂然而住此。当观此一字真言王。从此真言王。即观本尊或大毗卢遮那。如上瑜伽法中说耳。说未分明当更问之。然上文彼具可引捡也。害谓一切烦恼。悉以除害。其威光如和合百千日威光猛盛。犹七日童子。不能仰观烈日而观其明。今此光亦尔也。彼一切众生观于日轮。而不能见其本质。今此佛光亦如此也。恒常于内外。普周遍加持。以如是慧眼。而知于意镜。作心镜亦得也。真言者慧眼。而观是圆镜。当见自形色(自见身形也)寂然正觉相。身及从身所生影像。身身所生像。上身有为有漏。下身无为也。心生心。谓垢心生净心也。常出生清净。种种自作业(染污阿赖耶之业能生净业也)不净业除。净业当现。净业现已。生光如电普照也。次当彼光现。圆照如电焰。亦不取电义也。但取种种杂色光圆满也。圆满杂色光照也。真言者能作一切诸佛事。普遍内外当镜意知者。镜即是圆明中华台。当知此镜即是意。当知此镜即是自心也。以何方便而得观知耶。谓即如上方便。于二日置啰字。以此慧眼而观实相圆镜之心。故得明了现前也。谁能观之。谓真言行人也此行人即以啰字之眼妙慧光明。而观花台之镜。初作意外观。宛然炳着。于此圆明中。如来乃至音声色像皆悉无边。既如是明了。即引此而为内身。谓前来所观毗卢遮那之身。寂然正受威光无际。之观为己身。即令己身同于彼尊。于圆明之中寂然而住。同于彼佛也。以离一切相而现示相。名真实相也。所以然者。此莲从意而生。谓先以啰字置眼而观于心花台之镜。即是外见。即以外见而成内见。即自了其心也。故经云。慧眼如是。慧眼持诵者。镜观见自形色。寂然佛相。身身生缘意心生出。常净种种自业。次光彼电焰。彼围持真言者。作一切诸佛事。见若净我亦说。作一切事意思。以上经文也。所云生者。谓身语意生。先观圆明佛像金色等。当知从意而生。即引外向内。如身同佛身印。语同佛真言言音。心同佛心。生皆从意生也。即以生此生。而能净一切业。故云常净种种自业。谓离一切业也。若离一切业。即名诸佛也。若如是觉知。即能以圆光遍照。遍照者即是作佛事也。随身口意遍照庄严。当作一切佛事。即同毗卢遮那也。谁能作此佛事耶。谓持真言者也。此皆佛答金刚手。真言所生处也。谓此真言。即从行者身口意而生。若如是知。即是内外清净而作佛事也。

  经云。自业者即是佛事也谓普现色身。或示处处行菩萨道八相成佛。诸本生事业无量无边。以要言之。皆是如来自业也。若能如是知。是成佛也。持真言者。由住前观。次第方便此真言行。是身有缘起。更无殊胜异于佛也。故经云。若见者成清净。闻等亦复然。见闻触知者悉得清净。此中能字是含多义也。如意所思念。能作一切事。次光彼电焰彼。围持真言者。作一切诸佛事。若净我亦说作一切事意思。亦尔。秘密主真言门菩萨行行菩萨。如是心中生缘起。无有佛殊胜是也。以上经文也。师说未分明可更问之(且可思其义次第配像)像也缘起者。谓观心八叶之花。花上圆明。同于净镜之类。初时未即明了。以啰字慧眼方便故。渐自明了。乃至于圆镜中见自身。即同一切佛等。如是法生。即是从因缘起。若从缘起者。观此不生门。即入法界体性也。以慧眼为因。净镜为所缘。无量自业等佛事。从因缘而生。然实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无因。如中论等所说也。此法殊胜更无过上也。如上皆说离一切相无对无缘。而今作此观等岂不相违耶。如从阿字生一切字。生一切字时即本不生义。此亦如是。佛以方便力故。故无相寂灭法中。而作此瑜伽之行。无相之中而说诸相。即此诸相即是无相也。所谓相者。即是从缘所生之法。然实不自生不他生。离于八不。即是第一无相。不离于相而说别有无相也。若别作此说。即同外人之断空矣。然有难云。今此观本尊身语意等种种境界。又秘密主。真言门修菩萨。从身所生影像。谓身影像起也。身谓垢身。影谓净身也。此所起莫过于佛也。意言。影像起中殊胜。莫过于佛也。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取如是。彼自性空唯有名字。所执同于虚空。无执着从因业生。等于影像者。即是相。相者即是世间法。今佛说真言成佛之行。而乃更明世间三昧有相之法何也。故佛次引喻明之。如眼耳鼻舌身等四大种。摄取彼自性空。唯有名字。所执当知同于虚空无所执取。从因业生影。经文也。因如镜业如身。如对镜而影现也。如行者先观外缘心之明镜。然引入己身。若自他平等无二。即是瑜伽成也。自身为因所缘是缘。因缘合故有影像生。若了此因缘即成等正觉也。谁成正觉。谓真言行人也。此意者如世间五根等。从四大因缘生。业等生。虽有相有缘。然自性空。即同第一无相之法。今此瑜伽亦尔。虽若有相而从缘生。缘生实相。即是阿字法界之体。何得难言是有相也。若了如是义即成正觉也。故经云。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四大种。摄取彼自性空。如是空名唯取着。虚空同无执着。因业生影等。如来成正觉。彼互相缘起。无间断中相续若缘生。彼即影像生。是故诸神尊即我。我即神尊。互相发起。尊身身生像天形生。以上经文也。我之所起。因于圆镜见明镜时。自身影像现。由未见圆明故。即无影像。如来成正觉。彼互相缘起。如镜中生像像互相生。因缘不断中。自垢身生净身。彼互相生不间断也。间断中相续。即是无间断也。若从缘生。彼即如影像生。此明不离因缘也。是故诸尊即是我。我即是本尊。互相发起。由互相生故。从身生身(谓生净身)如是尊形像生。身生于身。谓垢身生净身。净身即是佛本尊之形。当如是解也。己身心己身净已。又即同彼。互相缘起无有间断故。云缘生即是影像生也。以内外相因。更相分发展转相见故。诸尊即是我。我亦即是诸尊。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也。身生形相生者。谓从自身生也。观己秘密主。法缘通达慧。通达慧缘法。彼等互相作业。不住性空。云何秘密主意意生。影像能生。通达是证果义。至于所至处也。此通达当言证也。秘密主观此。如前说镜喻。心中明镜现像影时。无有分别但从缘起。今观此法。为从镜生耶从面生耶。如是求之皆无实处。若从镜有。无面亦应常有。若从面有。镜无亦合不无。然俱不可。故知但从缘有。而实常空。此是法也。因观此法得成证慧。然此慧。戏论永绝不可显示谈说。若不说不度人。复违本愿。更从证智还生法。缘从佛因见法成佛。成佛已复说法也。亦可此从缘生复成法也。譬如白黄赤等。意作者作时染着意生。彼同类如是身转。以上经文也。意言。秘密主观法。法性空寂之相。因缘此相。以慧而能通达也。法是离诸相法。法即是缘。由观此入法性而通达法也。若通达法即是达缘。达缘即是达法。互相发起也。同知法空寂即是达法也。由有分别起。知法是空无智缘。缘依法法依缘。互相缘起。是名诸法性空也。若法如是性空。云何从意生起愿。经文彼等互相不住性空。秘密主云何意能生影像。秘密主。譬如若白若黄若赤作意者。此引喻也。如人眼初见白时未明了。次即生心分别此是缘耶。此上无问也。金刚手非为不知。为众生故而发起疑问。若如是者彼意从心生。谁能得知耶。佛即说喻由如白。何以故。以异青黄等故。心生此解。即是起从心生心。世间尚尔。当知从染心生净心亦然也。染着意生者。如见白时心作白解。由此白故令心亦白也。如比丘观白者见一切亦白。见青者一切亦青也。作时为于白上作白意成就也。识心从白心生不从外起。如人观白时即见一切白也。如月灯三昧说。如女人好自庄严。照镜自见还自生爱着。若智者观此从何生何处来。一一观之不可得也。由此言之。从心生像还自染。若了知此但从缘生即无染着。以此证于自。是自心而生于心也。彼同类如是身转。谓即是童女自见其身也。若染即是生死。若称但从缘生无有自性。即是涅槃。故云同类身转也。从内观意中下是偈也。秘密主。又如内观意中漫荼罗。以疗热病。彼众生热病即除。谓一刹那顷即是也。刹那提婆无疑。不用此天字也。非意异曼非曼异意。何以故。彼曼一相故。作意者。观青黄赤白等。如修十遍处等。想青色时一切皆青。此青但由心生也。以久久用作意。意能生之。此色随心而现。心既能缘。能生彼类也。染是执取义。当知从心意生与彼同类。心既如是身语亦然也。次又引喻。又如意中起立漫荼罗。作三角等如上说。且如除热方便。作圆漫荼罗。白色中有鑁字。或种子字。面上安点等。余类此可解也。此点即除热恼为甘露味。由作此法从心作之。而能除热。乃至刹那之顷彼病即除。彼从心起也。当知彼心不异于漫荼罗。漫荼罗不异于心。以一相故也。言此漫荼罗。与心无二无别。今此法亦如是可解也。次佛又引喻。如幻者。化为男女等。即此秘密主。又如诸幻者变化作男子。次幻男子复作变化。于意云何。秘密主何者为胜。金刚手答言。世尊此二人者无相异也。何以故。世尊不实生故。二男子本性空。等同于幻。如是秘密主。事谓悉地等事。等谓多也。意中所生事。皆从意生。此二性空无所分别(谓无二无别也)从意及意所生。彼二俱空无二无别也。化人又复作化也。如是二幻何者居尊何优何劣。何长何短何好何丑耶。经云谁胜者。即是问此二幻何者尊胜也。答言此二无异。何以故以皆从不实生故。二俱本性空故。夫幻而作幻。而作幻者有何殊异耶。佛因言汝且观此法。如从心生圆镜等。心即是镜镜即是心。无二无别。不可论其差别之相也。若染心者即是世间。若染离心即是出世间心也。右此成百字位品。说未分明当更问之。然其大意。以先修瑜伽故。成乃至极大广普。然不以此慧方便。观空实相洗涤其心。即犹是世间之法。故须作此观行。令入漫荼罗实相。成大空之坛无所不有。常恒毕竟清净。此其大略也。

  次百字成就持诵品第二十二

  经云。谛听秘密主。真言救世者。身身不异。谓身不异彼身。所谓处于心。是而用彼真言之身。意从意生。前是有生之意。后是净意也。能令意净除也。普皆有光彼处流出。从净心中流出。言彼即指前意也。光与瑜伽相应而生。由与瑜伽相应。从彼心而生是光也。愚夫常所不能知。谓愚夫所不能知。于此道不能了达也。乃至身所生分分不异于身。从身所生身也。有无量多种也。身既无量如是真言言说有无量。如如意宝。谓吉祥如意珠也。随所欲利而得成。如是世间照世者身一切利成。秘密主云何无分别。法界一切所作随转。秘密主又如虚空界云云。佛告秘密主。谛听真言救世。身身不异。意生意。善令净除。彼处流出普皆有光。相应支分处。愚夫所不知此道。乃至身所生分无量多种。经文也。犹持真言故。此言有异。从意生意。能善净除。彼所流出。即以此身不异彼身从自身生。即是从意生。由净除诸垢故一切事成也。由有是德随诸支分。流出光明而作佛事。如斯等事凡愚所不能知。由不知此道故得愚夫之名。此道者即真言行也。以成真言得悉地故。从于此身更有身生。谓欲色界等其类众多。皆从一真言而出无量身口意。如上所说从佛上中下分生于无量身。此行人亦如是。能随身分上中下。或现四佛四菩萨乃至诸八部等。犹如大悲藏中所说。其数无量也。又疑难云。上说真言。无相无缘同于大虚。不可分别。云何而有此种种事耶。答喻如如意珠满一切愿。乃至三事亦能净也。若人欲其身净。珠力故令其身如琉璃。若欲语意净。亦随意分而净世法尚尔。何况如来如意珠妙宝。而不能作如此事耶。如世珠。虽作种种事满种种愿。而寂然不动无思无为不来不去也。为成一切。何况如来大宝耶。是故无分别法界。如大龙在宫不兴心动念。而随业力等降差别之味也。以是义故于无相空中。而现无量身口意普门之事。即身可得。不须疑也。又喻如虚空非众生数而众生所依。非身寿者非摩纳婆作者受者等。一切妄想皆除。悉离分别无去无来。然不异众生界。一切众生依止作业皆由此成。滋益众生成种种事。不可以虚空能成一切事故。便谓虚空有为有相也。今此大空漫荼罗亦如是。毕竟清净无所不为。常住寂然而不空成就。故经劝信云。当如是知勿生疑惑也。尔时世尊。又复无尽众生界净除句。三昧流出句。不思议句。转他门句宣说若本生无所有。随顺世法。当空云何知。生修行者。若自性如是。觉不可得。当虚空等心。生菩提生。当发悲生。一切世间随顺。以上经文也。住无尽众生界净除。谓本立誓愿。欲净除无尽世界一切众生也。以众生有垢故不能自度。今欲为彼普开如来知见使得清净。令彼身口意地皆得净无垢秽也。当知此净除无尽众生句。即是三昧流出句。三昧流出句。即是不思议句。不思议句即是转他门句。转他有垢为自性净。转他无明为如来明。故名转他门句。他谓众生也。以转秽为净。而说是法门也。本生无所有者。若本无所有。随顺世间生。云何当知空。谓当云何。谓知诸法空也。生此瑜伽者。偈中自有问也。是承佛神力有此问也。若言本生无所有。有随顺世间者。彼修行者。云何当令修行者生此空。谓净空也。若言无有者。云何生此净空也。若本无所有者。此生亦随于本无。即是本不生也。云何瑜伽者云何识于空。此空即是真言之性也。云何生瑜伽者也。若自性如是。觉名不可得。谓观名字不可得也。正合为观。观与觉同也。当等空心生。谓菩提心生。此引上明十喻也。以觉本不生无相不可得故得此等空之心。清净无分别等。如上非但空而即有智生。谓菩提也。应发起慈悲。随顺诸世间。住于唯想行。即名为诸佛。谓如来了达诸法本自不生本无所有。谓随顺世法度众生故。有有。谓普门示现种种方便利众生事。从机感因缘故有。而本无所有也。众生之性本性无所有。由修行故。知此众生之性本性空寂。由觉知是性空故。唯有名字而不可得也。谓空空性唯有名字。毕竟求不可得。此即是不可得空。非如劣慧者执是空性以为实有也。观众生同诸虚空。虚空本性离于观照。离一切妄念戏论。于如是了知虚空。即知真实之理。不应取是空法也。此虚空以不可得故。非是都无所有。而实有其自性。所谓空自性者即不空也。当知此不空者。即是虚空等心。虚空等心者。即是净菩提。从此净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所以然者。行人了是菩提心已。而作是念。一切众生皆悉如是。具有如来宝藏。而不自觉知。以是因缘。唐受疲苦而无利益。菩萨以此四缘故。而起大悲心也。由不了知此心。即生死浩然轮回无已。了知即是菩萨。菩萨以一切众生。皆有可觉之性而不能自悟。为是事故而生大悲。将说方便而加救护也。即以此大悲。为除无尽众生垢故。随顺世间而设方便。以无尽众生界种类。若干性欲根缘展转差别。菩萨顺彼而化导之。故云随顺世间也。想唯心住。即名诸佛。当知从想造立生。所谓空。从于想中建立之。住于唯心已。还得此唯心。建立一切法。观此为空空。意谓空空之号。从观而有。亦但有名。空从心生也。下数之法转。从一二三之分异(言谓此一二等别异也)此分去声也。勤勇彼空如是。乃至增长如次第。即此阿字等。想言唯想义也。如上此阿字即是想也。亦自然智。是佛谓佛所加持也。若造立想空不空。观察下数之法转。彼从一二三为始分异。如是彼空勇士。乃至增长随其次第。阿字此首字相应加持自然智。经文也。前说得虚空心。即是菩提心生。菩提者觉也。此心岂是空耶。而实具足恒沙功德。虽具如来无量功德。而无相无名不可显示也。如法相家说十六种空。大般若说十八种空等。皆为明此义也。若但空都无所有性者。云何成就如是不思议神变德度众生。当知此空是自证之理也。想既空无所有。名亦如是。是处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若以如是自证之法。为凡愚说之。终不可得也。当知此但有空名。于十八空中最在其上。即是诸佛大空。而实不虚也。此中算数喻者。犹如世间人下算之法。最初画置一字以为其本(西方算皆于土中画之未已还画之耳)乃至亿载阿僧祇等。皆从是生。然最初未下算时本无是数。从此空地本无算数之中。而下一算。若二若三乃至无量。乃算毕已除去众位。还空如本。然所校计之数。下算者心自证知宛然不失。虽从本无中立数。今已如本而实无有。然数法持在于心而无所失。即是不有而有。有不有也。今此阿字门亦如是。从本不生中。为随顺世间故。随次出身无量法门。虽出是无量方便。然亦不异于阿字本性不生之义。犹如彼数不离于一也。以初算法从一起故。一切数法皆不离于一。乃至一万。即是万一不得相离。余一切数可解也。今此一切法不得离于阿字。亦由是也。然有论师又复引喻。犹如虫行。有无量虫相随不断而成导径。或有种种方圆屈曲等相。若离而异之。各各自是一虫。无复曲直长短等相也。今此法亦尔。于毕竟自证不思议空法之中。而具一切功德。然从缘生无有本生。不离于一本不性理也。此阿字为首。相应加持自然智者。由自然智加持此字门故。生无量语。语有无量声。声有无量理。即同彼数之一一遍一切。大空亦尔。具一切法遍一切法。此阿字亦然。一切真言门。皆从阿字而有。犹如万像从空而有。非直生一切字。即此所生之字一一门中。即显不生之理也。次云。秘密主观此空中流散假立。阿字之所加持。成就三昧道。秘密主如是阿字。种种间布图位。乃至有形无形有相无相。一切从阿字也。置位谓种种庄严也。观者谓令秘密主观此也。谓住种种形像庄严。而分别其位也。此诸法本不生故。显示自形。自形即是阿字也。于自形中。显示本不生也。阿字如是。秘密主种种置位间布。我观住不生。诸法自形显示。是经文也。观此阿字。于空中流出世间万像。一切世间皆从此生。然本不生也。阿字假立加持三昧成就。证三昧具般若成万行。皆由此阿字。得福慧圆满皆从此阿字门也。此字能生种种色。谓青黄赤白黑。乃至杂间有无量种。及种种形。谓三角方圆半月之类。及本尊等无量不同。若识此中真实之义。无不举体入于阿字之门同于毗卢遮那也。上来所说阿字门。即是显示自身我。即我自身本不生亦无灭。不生不灭者。即是如来之身。当如是观察也。故云阿字以自形显示其德也。次或无所得义也。从嚩字形显示不可得义。此嚩以证本不生也。嚩字形现即是下文言语道断之义也。此明何义。佛言。阿字具有一切功德。或直从阿字门。以本不生而显说之。或从异门显之。即是嚩等诸字门也。其义虽异门亦有殊。然所示我之自身本不生义。无有异也。若法有一是生。即是可说之相。非言语道断之法。以嚩字言语断心行灭故。入阿字门。以阿字故。即知此嚩不可说示也。以下皆是异门之相。或一切法中造作离故。ka 迦字形现。此即明一阿字门。然欲明一切法本来无作故。现此迦字。然此迦字。即明阿字义也。如迦字。若上不置横画。即不成迦字声。所以不成者以迦中阙阿声也。此迦字上头即有阿形。当知此百字皆尔。下例可解。若无阿声在中。即不开口亦自无有声也。或一切法虚空等故。kha 佉字形现。或行不可得。ga 哦字形现。或一合相不可得。gha 伽字形现(阿赖耶含一切染净种子是含藏义)或诸法离生灭故。ca 字形现(遮正翻即是死灭之义也)或诸法无影像故。cha 车字形现(如世间法因日树等和合即有影生也)或一切法离生不可得故。ja 惹字形现。或一切法离战敌。jha 社字形现(此是有此有彼义有此彼即有战敌也)或一切法离卑下。ṭa 吒字形现(吒是我慢自高之义。对此即有卑下。若有慢有卑下。即有生灭义不与阿字相应。以阿声在中故。即明无卑无慢之义也)或一切法离养育故。ṭha 咤字形现(是滋养成立义。如调和水土等而养株木等即得滋养。然一切法入阿字也)或怨离故。ḍa 拏字形现(怨谓一向自身于一切处作恶。恶即对非恶处为二也)或灾变离故。ḍha 荼字形现(是灾变义。谓世间蝗虫水火之异。及盗贼侵伐来是也)或诸法如如离故。ta 多字形现(若观有如如即有所观。有所观故即有生有灭。即不与阿字相应。故如如亦须离也)或诸法离住处故。tha 他字形现(若有是处有非处。即有是非心生。不与阿字相应)或一切法离施。da 娜字形现(若有此彼所施之物等。即不与道相应也。如般若说)或一切法界不可得。dha 驮字形现(界谓各持本位也。诸法界其像万端。界者众像在中之意也。此界不可得)或一切法谛不可得。pa 波字形现(第一义谛亦不可得也)或一切法同沫不坚。pha 颇字形现(沫是不坚义。犹离不坚即阿字之德也)或一切法离缚故。ba 摩字形现(若见有缚解。即有执心故也。入阿字即无缚无脱以不生故)或一切法观无所得。bha 婆字形现(观即观照也。以观照成即有受生处。若了本无即无生无观也)此中释字。不合释此么字也。此是空义别释之。文误也。或诸乘不可得一切法。ya 野字形现(乘谓三乘。凡乘船车之类有所至到。皆皆义也。若有所乘即有所得也)或一切法尘离。ra 啰字形现(啰是染义。染污谓令清净色染污此即是尘染也。诸法离一切垢)或一切法无相。la 逻字形现(若有相者即对无相。与阿字不相应也)。或一切法离言说。va 嚩字形现。或一切法离寂故。śa 奢字形现(奢谓寂然义。若有寂然即有散乱。无寂无乱法体如是也)或本性愚钝一切法。ṣa 沙字形现(沙是愚夫无所识义。愚智为失不与本体相应)或谛不可得。sa 娑字形现(此谛是真实之义。谛非谛为二是世间法)此是现字形也。言现字者(一切法门功德皆在此中也)或一切法离因。诃字形现(诃是因义。若有因即有果。即是生灭法也。入不生门即无因无果他效此)秘密主。随入此等一一三昧门。秘密主观是。乃至卅二大人相等。皆从此中生。仰壤拏曩莽等于。一切法自在而转。此等随现三藐三佛陀随形好。成就及此等三藐三佛陀随形好。秘密主一一三昧门随入见是。秘密主。乃至卅二大人相等皆此中生。经文也。即此一一字。有卅二三昧门。此卅二门互相入故。能成卅二相也。谓上迦等廿字。也啰等八字。及此四字。并为卅二也。一一字中三昧。皆具卅二相也。次俄惹拏那么五字。一切法中自在而转。此等正等觉成随形好成就随现经文也。此五字遍于定慧中。亦能成三昧。亦能成智慧。能遍成如来八十随形好也。是故修真言行者。当识此等字义。若真言中有此等字者。随义相应即知意。明如此事也。以明如此义故。即知此真言有如是功德力用等也。此中有一偈。从秘密主真言门菩萨。乃至百字生三昧耶。此是别处文。不和入此。本文误也。亦解此诸佛广作我。亦得成一切佛人中尊者。如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一切成佛之因一切功德。皆由此广行。而得成就一切佛。由此行得成天人中尊。若行者如是行者。亦得成人中尊也。右百字成就持诵品竟。

  次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

  (复次秘密主。于此三昧门句。以空加持。于一切法自在得成正觉。是故此字。即本尊阿宇第一句)。

  复次秘密主。三昧门句。于此中空。加持一切法自在佛得是故字本尊。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以字而围绕。彼尊无有相。远离于见相。无相诸圣尊。而现相中来。阿字第一句。明法普皆围绕。无相彼尊。现离相无相尊相中而来者。佛为欲满彼修真言行者令圆满故。复说此三昧句也。于此中。空者谓阿字也。阿字即本不生不可得空也。犹此毕竟不可得不可得空具足众德。普摄一切佛法也。此摄。于梵音是摄取之摄。如摄取诸物令在己身之义也。由以此空加持力故。能摄一切法成佛也。此中自在者。梵音与观自在之自在有异。此是摄取义。谓能摄取一切法也。如王者于其境内。随意摄取皆得自在。如来法王于一切法自在。亦如是也。是故此字最为尊者。言此字即是尊。即为天为神。天者众中之首。此字亦如是。于一切法中最为其尊。犹如世间地居中帝释为第一。诸世仙圣中梵王为第一。诸圣智中佛为第一。此阿字于一切真言门中。最为第一也。由此一字成无量功德。故无上也。明即真言之别号也。明法普皆字围绕者。谓从一字亦无量字生。无量明周匝围绕。如前所说字轮也。虽有如是围绕。而体即空寂无相。于无相中见相。即此相中而离于相。又于无相之中。而现有去来等事。普应世间。当知皆是真言不思议加持之力也。以阿字加持自身故。即同于空。于此空中而成就一切佛法。犹如世间万物因空得成。而空本体无相。于无相中而现种种形声也。尊是义字是相。即前品义同也。声字出字真言生。真言真言生果成就。一切救世者声。声从于字出。字生于真言。真言成立果。诸救世者所说。当知声性空。即空所造作。一切众生类。如言而妄执。非空亦非声。为修行者故说空知空所作世间一切随类。如是而妄执非彼空非及声修行故说。即声通达入。即三昧证。依法置相应。字照阿字句多种真言相。经文也。依于阿字同虚空。当知本来离于诸相。离相而有来去之相。从阿字而有声生。阿字既本空也。所以者何。此声者众缘而有。谓依喉舌腭等众缘相触。而有声生。但属众缘无有自性。而此能生众缘亦得从缘。当知即是本不生也。而因缘有真言生。真言即有果成就。如是即救世者所说也。若识此声即空等。从空而有。声表于字。空声相依。若知此者。所作世间事业其相万端皆不出阿字门也。以随顺世间故。有分别而起。不了者。依此而生种种位想执取之心。然实虚空及声。二俱离故。即是真言行者所说也。若了知者。即此偈互相释也。即入声解脱也。是谓于声得自在。了知本性空即证于三昧。以声表于空空示于缘。互相释也。此令入二俱空中也。声耳即空。即此理即具万德。以识空声等故。即入真性之理。入真性即是住三昧也。与此三昧相应。即是法也(更问)虽本不生而生一切法。即百字轮青黄等种种色。方圆三角等种种形。乃至无量不可说等差别之相。依此而照明也。自他皆空。从空立理。皆是加持用也。进入者通达也。由住斯理即是住三昧也。证此依法置相应。此相应作和合亦得也。置与布同也。此字为照明。照明谓成其德也。复阿字等类。意例一切字也。多种真言想。想谓有所分别义。例此一字。称于一切真言义也。想改为分别。种种真言名。谓由一字中。现无量义现无量说。于一切众生类中。各现无量言语。皆从此一字生也。于此中立众多真言名也。现证此理者。依法置相应字。即是上来一字中。置无量字。形色各异。如百字轮等。皆依此现。应如是照知而观察之。当知阿字有无量义。无量种种差别真言亦如是也。此字义乃至自本来。今佛佛道同有。此真理之字义。及此成自然慧之妙门真言等行。非世间人所立也。此即如来自然智门。非是他起。亦非如来为一类众生故创立。乃佛佛道同法位常住。虽从本自成。亦要因缘方便。乃得明白显现也。此中但明一字。然百字法门皆可知。故言百字门。谓举一字则百字可知也。此百字法品竟(法谓众多义。非达磨之法也谓百字之轨仪也于百字中生种种德名法也。最后卷并第二。弘记入经初品少许)。

  说菩提性品第二十四

  次菩提性品。即腾百字法品中义而说喻也。故经云。犹如虚空方。犹如虚空一切方遍依常。如是一切法真言救世者。常遍一切无所依。亦如是真言救世者。于一切法无所依。犹如虚空物(谓烟云等)虽见无所依(谓空等虽见一切日月烟云等然空无所依也)物等不依彼空也。真言救世亦然。非彼之所依。如教说世所极成也。虚空远离于三世。真言救世者。亦离于三世。真言救世者同于虚空。三世等离。经文也。犹如虚空遍一切方所。一切万有皆依之而得成立。然虚空无所依。如是一切真言。皆依于此真言救世者。此见是现见。现量见烟等。不染空亦然也。住于唯名行。远离作者等虚空假名等。等谓有种种假名也。谓世人说为虚空。但是假名也。导师所宣说。而此真言本不生体。教无所依同彼虚空遍一切处也。又如世间观于虚空。谓有所见。而实虚空观一切观。不与眼对也。约虚空具一切相而非此空。具一切相空亦不入彼相中。自他俱离。当知此真言救世者亦如是。与虚空无异也。虽无所不有。而毕竟清净体同虚空。虽同虚空毕竟清净无法可得。而无所不有无所不成也。又如虚空离于三世。即过去未来现在也。真言亦尔。随世间故说有三世。谓当修已修正修。当证已证现证之类。而真言之体。出过于三世等同于虚空况。随顺世人说三世尔。救世者。谓分别空见种种法。此法既从本不生而生。当知此体亦同根本也。亦唯名行诸作者。等离虚空假名字等。宣说导师非名依所有。如虚空真言亦然。真言自在此字见。经文也。如虚空唯住于名行。此行亦可趣。谓有名趣。谓唯名之趣只名是趣也。唯立之名趣。亦合谓即是言语之义也。虚空假名等(此等是顺世间故立此名也)假施设也。前偈云。空但有名。后偈意云。此名亦同于空不可得也。唯有名字而不可得。离于作者。如世间人。以分别戏论相故。取是空相以为实有。而生种种妄计。或言虚空是常。或言众色所围。此孔穴中是虚空等。或言此空依作者处而生。此等诸见无量无边。如经论广说。以要言之。皆不离断常二见。乃至世小乘师。亦立空法以为实有。以是因缘有无量过失。名亦无所有。亦同于虚空。真言主亦然。见住于假名。谓无量假立也。诸非云云。非净秽受生。或果亦不可生。此或是多种义也。诸果亦不生也。若无如是等种种世分别。于彼常勤修求一切智句。谓志求此也。今此中云虚空。即是不可得空。即是大空空。又复空但有名字。而实体即不空。离空与不空之相也。导师以方便故。假以言说以开悟众生。然亦空名亦不可得。若有名可存。即是有相。有相即心生灭不入实智。云何得名阿字自然之慧实相之智耶。如空无所依。当知真言亦如是。毕竟无所依。佛以方便。欲令众生普入于佛慧。从空立假。令依此假而至于理。空既本体无生。从空所依之假。从何而有。当知是生于实见也。如是知见。即是菩提之性。菩提性者不离真言耳。此真言之义即是菩提。离此之外别有菩提。无有是处也。非火水风地。非日月等执。非昼夜。非生死。非损伤。非刹那牟呼栗多。非年岁等。非成坏劫数。非净非非净。受生果或亦不生。若无如是等分别种种世所。于彼勤修。当作一切智句乐欲。经文也。言真言之性。非地水火风等。如虚空遍地水火风。此四依空成一切事。而空无依。此真言中地水火风等不思议用。依阿字门。而此阿字非地水火风之句也。非日非月即九执等曜。皆世人所立。非真实也。今此菩提之性。无明无无明等差别。云何得有昼夜之异耶。离于因缘实相常住。即是大日如来之体。云何不离生死耶。害是损伤义。亦是衰秏义也。而此真言之性常恒无变。离诸衰恼变秏之事。无有时分劫数成坏之相。当如是正观真言之性。不依于妄执也。乃至劫初时不成。劫尽时不坏。其本无始。其未无终。故离劫数分等也。以无所不有故非净毕竟空。故非非净。一切众生以此阿字。而具一切垢秽之法。如来即以此而成一切功德。故非净非非净也。若言从观而生。以有所观有所成故。随行受生。真言皆离此也。乃至从净观功德。从无量功德而受意生之身。亦复皆无故。无受生之果也。以此等皆是有所得法。而真言之性自然实智。于一切法都无所得。当知如上种种分别非真实见。其数无量。以要言之。真言之性皆离如是世间分别之见也。若了知此。而如是修真言之行。即是一切智句也。乐欲者随意即成也。句是住处义。一切智之住处。即是佛住也。当知菩提性等于虚空。空等于菩提性。菩提性者。即是阿字门一切智句也。

  次三三昧耶行品第二十五

  时金刚手。问此三三昧耶法言者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说言三三昧耶。云何说此法为三三昧耶。如是说已。次佛告执金刚手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问吾如是义。秘密主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当演说。金刚手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前已说之而不周备。腾上而起问。故言此也。问意言。此三三昧耶者。何法是三三昧耶。佛以此问是大事因缘故。加叹已而诫令谛受。乃至唯然受教。如文可解也。此三三昧耶。大本中广释。可有一千二百偈。今此中举其大宗。余义不出此门也。佛言有三种法相续(相续是生也)除其为障与无障相应。言障除。即是无障相应生也。名三三昧耶(由与瑜伽相应无障即三三昧耶也)云何彼法相续。次佛答中初三法者。相续不间断。是三昧耶义。然梵音相续。与障义同。亦可具含二音也。以相续若有间断即非三昧耶。此即障生。故兼二义也。所谓无间相续者。即是言行相续心口相应。一发心已。身口所行不相违越。口有所誓心行亦如是。修之名三昧耶也。

  经云。初心不观己性。自此发慧。次如实智生。无尽分别网。离菩提心相。第二非分别佛句。如实见。无尽众生界观。秘密主悲自在转。无缘观。菩提心生。谓一切戏论离。无相菩提心众生住安置。此三三昧耶。经文也。初心不观自性(本性也初也)从此发慧如实智生。谓了实相了是智也。离无尽分别网。是名第二心菩提相。无分别三菩提句。秘密主彼如实见已。观无尽众生界。悲自在转。无缘观。菩提心生。所谓离一切戏论。安置众生。皆住无相菩提。心生所谓离一切戏论安置众生皆住无相菩提。谓此大悲愿也。是名三三昧耶句。此三中。最初但能发心誓欲成佛。然未能正观如来功德。不能了知以何法而得成佛。未能具有观照之慧。但有求佛之心。而未能了达自己身之本性有何功德。但有此慧性。能于生死中。最初发心而求佛果。此是初三昧耶也。从此心后得如实智生。谓能以慧决择。了知此是功德此非功德等。是处非处邪正之相。以得如实智故。能离无尽分别妄见之网。善灭诸戏论。安住真实相中。然此实智。即是菩提心。三昧耶是等义。然此心等发名三昧耶也。初心虽未具实智。然亦誓成佛度人。即是等心。故亦得三昧耶名也。从此心第二心相续。无间无障故。次即于此真实句中。了真假已。于一切无尽众生。而起大悲心。是第三三昧耶也。以一切众生皆同此性。而不能自了。而受生死轮回无际。我今已自觉了。当普开佛之慧光令悉如我。即大悲也。由见实故。非实自除。非从外有法来入身也。除妄时实相自现也。上说此经有三句义。菩提心为种子即初句也。大悲为根即第二也。前以大悲为根。今乃居第三何耶。此中以照了为根。以能照了是非故。方能生悲。义相成也。第三方便为究竟。此云大悲。亦相成也。由兴大悲故。施方便而摄一切。此三事从初至后相续不间。名三三昧耶也。以住真了妄。为彼众生故。而兴大悲。除一切众生戏论。从此以后。即以方便而作佛事也。戏论者。如世戏人以散乱心。动作种种身口。但悦前人而无实义。今妄见者所作者。亦同于彼。故名戏论也。菩提众生住者。为令众生住于斯法如我无异。即是安住诸子秘密藏中之义也。次三三昧耶。初以大悲方便成佛已。复次秘密主。云何三三昧耶。最初名佛也。初心等正觉。第二名为法。彼续次生心。所谓和合僧也。此三三昧耶导师如是说。住于此三等。修行菩提行。次种种导首(谓广流布种种导门)为利诸众生。当得成菩提。三身自在转。复次从佛有法。次从法有僧。此三即一体。其实无二性。以是等故名三昧耶也(前别时解云娑是佛么是法也耶是僧义也)复次三三昧耶者。谓住此三昧耶即成菩提。住菩提为众生故。现种种色说种种道。当知即以此心能摄三身。是三昧耶义也。如上说。三宝是三三昧耶也。三昧耶是等义。即此三宝等故。名三三昧耶。从此三三昧耶。次具三身。亦名三三昧耶也。住三身故。有利益之事。利益何等。即是利益众生也。住三身中示现种种道。亦摄得众生。摄是自在摄取义也。秘密主。佛正教表示作一身加持。所谓初化身者。教即十二分教也。此中种种方便。秘密主。三藐三佛陀。安立教故。以一身加持。所谓初变化身。复次秘密主。次于一身示现三种。所谓佛法僧。复次秘密主。从此成立说三种乘。当广作佛事现般涅槃成就众生。利益众生皆一身所持。所谓变化身也。犹住三昧耶故。有如斯利益也。次于一身中示三身。谓佛法僧也。即是一体三宝。当知皆是从一身之中起也。此中三三昧耶。皆相承次因前生后也。次承上复有所生。谓示说三乘广作佛事导引众生。所作办已入于涅槃。于涅槃之后。复成就无量众生也。谓一类众生。佛在时未能发心。因佛灭度或于像法之中。乃成就者皆是也。秘密主观彼三三昧耶。知诸真言门。秘密主。观彼解了三三昧耶。诸真言门修菩提行诸菩萨。于真言法则而作成就。彼不着一切妄执。无能为障碍者。对此有异名为除不欲懈怠无利谈话。不能生信心积集资财。复应不作二事。谓饮诸酒及卧床上。行修行菩萨。真言法则持诵。彼不着一切妄执。住无为障者。经文也。佛告金刚手。观上来所说。皆由住三三昧耶。由住此三昧耶如法持诵。心心不间。所谓不着一切妄执也。由妄执故诸障得生。若住此三平等者。即不着一一妄执。即此三平等者即是菩提。诸障何由得生耶。此即是离一切障之大宗也。复有余障生之由。谓不欲。即于此真言行中以有障故。顿尔无由乐欲尔也。或由不欲心生故。障得入之也。不欲即是不愿求等。懈怠(以不勤进故。如钻火未热数息即障入之也)又无益谈论。于真言行不念诵不勤修行。以此虚度时日亦尔。障得其便也。不信。由不信故障得便也。又广聚资财。以求时忿动守护勤劳。失时受苦。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令行者为障所得便也。以上皆是障生之缘。复有二种。谓不得饮酒。酒是生障之缘。此第一也。以饮酒故。诸不善得生。又不卧床上。此第二也。以安寝床上。生种种欲心放逸之想。故不得也。当敷草藉。西方持诵者多用吉祥茅为籍也。此有多利益。一者以如来成道时所坐故。一切世间以为吉祥故。持诵者藉之障不生也。又诸毒虫等。若敷此者皆不得至其所也。又性甚香洁也。又此草极利。触身便破。如两刃形也。行人持诵余暇。而休息时寝此草藉。若放逸自纵即为伤。故不得纵慢也。又佛所以自藉此草者。除世间憍慢心。故为太子时种种放逸。坐卧宝床宝几承足等。若出家犹习之。即与本在家无异。以此能舍如是事而坐草藉。一切人天皆生敬心。亦效除慢心入正法。佛尚如此何况我等耶。观如是功德故修行。

  次明如来品第二十六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世尊言。云何为如来。云何人中尊。云何为菩萨云何说名佛。导师大牟尼。愿断我等疑。菩萨大名称。弃舍疑虑心。当修行大乘。行王无有上。次品。金刚手又白佛。云何如来。云何人中尊。菩萨云何。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诸大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金刚手。汝能问吾如是义。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今演说摩诃衍道。菩提虚空相。离一切分别。乐求彼菩提。名菩提萨埵。成就十地等。自在善通达。诸法空如幻。知此一切皆同也。谓知此一切皆同也。知诸世间之所趣。故说为佛陀。法如虚空相。无二唯一相。正觉十力具。是名三菩提。唯慧害者。唯作以亦得。谓以慧害烦恼也。自性无言说。自证之智慧。故说为如来。云何觉此我疑。导师除。大牟尼疑虑弃舍。菩萨大名称。当行大乘。行王无有上。以上问也。意言。佛上来说法已。处处云佛或菩萨。然我虽闻此。犹未蒙决择名义之相。以何义故。得菩萨名得佛名。得如来名得人中尊名。为自从父母所生便有此号。为德成行满方得此号耶。大乘行王无有上。是叹佛德方问也。佛次又叹善哉。乃至敕其谛听方答也。大乘道虚空菩提。一切分别离。若彼菩提乐求菩萨名。此答菩萨名也。虚空无有相。菩提亦如是。犹如虚空无相无分别。又虚空无相而众德所依。万像依之而立。菩提亦如是。毕竟无相无分别。而具一切功德也。于如实相欲求证达。是名菩提也。次释佛义。十地得成。自在善通达。知法空如幻。此一切同趣行。知一切世间于佛得名。此答佛义也。谓满足十地自在通达。于一一地中。皆善通达而得自在。了知诸法同于空幻。又知众生深心所行各各趣向。以有斯德故。一切世间号之为佛。佛之名字因斯而起也。虚空相法。无二唯一相。十力佛是名正觉号。亦释佛义也。前但云知法空如幻。今云虚空之法一相无相。即以此中了达故。以十力遍知一切法。无所不知。如菩萨藏经中说十力甚广也。此菩提如虚空无二相。于一相中心无所住。以此故得佛十力。由正住此十力。名正等觉也。佛与正觉。名号殊而体一也。善调身口意。摄伏自在故。能降诸魔。非但降于外魔。内障亦遍降伏之。世出世中以为尊。故复号人中尊。此义经中阙文不释。余文如是解也。慧害唯无言说自性。自证智。说此是如来。此答如来名也。此慧能害无明。故云慧害。虽不云无明。然所害者即是无明。其义自显也。此自证境界。出过语言道。以知自证非可宣说而授与人。住如斯智故。得如来名也。又如佛之理自然而证知。名为如来。又如诸佛所行之道。自然证处我亦如是而去。故名如去也。大本中具答此。各有百余偈。传法者但略其宗要。各一偈答之。其大意亦具也。

  次护摩品第二十七

  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祠之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尔者。为摄伏一类故。以言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今欲分其邪正之相。令行者无复余疑故。传法人。于此品中广出缘起也。佛欲除彼未来世中诸净行者我慢心故。自说本生作梵王时。演外韦陀之法。令彼邪宗心伏。然后说此真言门正行也。复次秘密主。往昔一时我为菩萨。住于梵天行菩萨行。即是梵住此梵天也。时梵天问之。大梵欲知火有几种。时我如是说言。谓对彼作如是说也。彼火名我慢自然。次梵天子所生火。名簸嚩句。是世间最初之火。谓我先世行菩萨道时。示作梵王。尔时有诸梵行学者。而来问我。火祠之法有几种火。我具说之。今成正觉。乃证前说为非今说为正。是故行者。当从今正行之火法。不宜用先虚妄不正之法也。以下次列邪宗火祠之法。皆是韦陀典中所明也。先说火神之本。最初是大梵王。以彼有如是计一切皆从我生。有如是我慢故。又计自说常故。得我慢名及自然之号。即大梵王也。次梵天子即是梵王。意念欲有众生而彼应念而生。梵王。以为己所生子者。此是彼天火初也。自然生者。次梵天子以下是偈。所生簸嚩句。此是世间火名也。从此已下次第相生。皆是彼法中火神。但供养而无用处也。梵饭子(是火天名即梵子之子也)毕怛罗(又其子)吠税婆囊啰(又其子)诃嚩奴(又子)合毗嚩诃囊(又子)簸说三鼻都(又子)阿闼末拏(又子者也)钵体多(又子)补色迦路陶(又子)以上皆供养者也。置胎时用者(是净行者初娶妇置胎时。忙路多火用也。用此火神名而加之也。火名在经中此不出也下同)欲后澡浴时者(彼受胎六月。夫为其浴。仍结发为相。以此火神名真言也。缚诃忙囊火)浴妻之时用。[口*夢]檗卢火(生子之后者。生子七日后。浴妻。又母解发用此火神也。钵伽补火也)立名时者(其子既生。请仙人作法立名之时用也。簸体无火)食时用此火者(谓子能吃食时。父母先以此火神咒。加持苏等然后啖之。韦陀一一有方用也。戎脂火)为子作发时(谓子渐长剃胎毛发时。留朱荼之发。用此火神也。刹毗火)受禁戒时(是童子渐长与持本族戒时也。有文阇草似此间佛箭竹。治之作绳。三股线系身络背持曲杖即古之三岐杖也。三谟婆嚩火)军持被鹿皮。依其服戒也。持戒十二年常乞食。持赤铜钵乞食。作是言。有施者住。少时不得即去。归至火炉分食为三分。自浴已取一。分食供养火。取灰印三处。参父母师已。以一分食。与其随彼食与不食任意也。然后自食一分。于十二年中勤苦学韦陀法。十二年满方出梵种。谓娶妻也。禁满施牛时。谓戒满十二年已。谓报师恩。以物报偿。并㹀牛及犊子施师。师受已。又令彼婚。故说娶妻因缘。告言。过去劫初索里耶火大梵王。下世间作牛形而行淫欲。因生种类。由此有婆罗门种。今此母牛子。即是其遗体。尔宜劾之继存梵种。乃至广说。尔时用此火加护彼。皆火神名也。童子婚时。然彼婚法。娶妻时诵火神梵天本咒。大意言。梵天本意云云。乃行牛行也(用瑜赭迦火)造作时者。即以下供养等诸业。初受此法时。火神名别。以后造作。又随事别有火神咒等也。用邬波那迦火。供养天神者。然彼法供养时。取铜作碗有柄。即华果叶及是等诸食满盛之。其法云。一切天神皆共供养也。用簸嚩句火。谓如家中井灶门户堂屋类。一一皆遍。每处持一摄食与之。而诵其神神咒。乃至户门施竟。余食置屋上。以与先祖等及饿鬼也。次造房。用梵火(造立房等亦须也)钵罗罗梵火也。以法加之使成净法。不然不净也。行惠施时。即施其本类也。此净行者。不与三性语。物亦不与之。但于自类而行施也。施时称此火神名。以咒加之。本意云也扇都火。为此物从梵天得。今还施梵天。汝亦施梵天也下句亦云莎诃。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九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6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二十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世出世护摩法品第二十七之余

  缚羊时者(谓戒已满梵种已出四姓已具。得杀羊而食之也。彼法云。梵天生四种故娶妻。娶四姓之女各各生子。即是梵天生四种也。然所用阿缚河宁火。生子自有优劣。其杀羊时。首陀所生子侍之。刹利所生子杀之。毗舍所生子割之。婆罗门姓所生子食之。当尔时亦以真言加之。此即婆薮仙人造法也)触秽时者(谓失净法。如沙门犯戒也。或谓有时放逸不觉。人截其发。或络身绳断。或三奇杖折。或食时为首陀触等。欲忏悔自罚。集三二百同姓者。大众中用微笑至火自悔。尔时诸净行者同声言。日月诸天证知此人。从今以去复清净如本也。时忏者用火供养彼等。尔时用此火天神咒加法也)熟食时者(彼法凡欲作食。先取生菜物等。以此火天名咒加之成净。方熟之。若谬不作则失法不成净食也。用娑诃沙火也)拜日天者(梵行法。日未出时合掌。东方望日。日出即拜谒诵咒。以此火神法作之。用合微誓耶火。至日欲没。又向西送之如上法。每日如是作。又有都集处多人同作也)拜月天者。归已。至月出时。又于家又迎月。礼敬所用神咒亦别也。用你地火满烧(此是施火食法。取食盛满于一器。炉中烧之也用阿密栗多火也。)息灾(凡灾事令息用此火神咒。用那噜拏火)增益(用息灾等神咒。言此威猛如劫灾之火。其势威猛。用讫栗旦多火。即火神真言名也)除障(即降伏也。用日忿怒火。忿怒火是神名也)摄召(谓凡所求事欲成。及令人喜等也。用迦摩奴火)烧林木(彼法不得焚林木等。然有时稠林枯萃。欲烧之令更新茂。用此法也。用使者火)暖腹(谓食己身中火大销化其食。无病等用也。其真言用社咤路火。意云。以持我身。若从我身出即我子也。)次薄叉火即于授诸火食等用(更问)次海中火。名缚拏婆目佉。劫坏时火名。瑜干多火但举其名。无用处也(净行有在家出家。若生子者。从童真行即入山学道。乃至得五通。无此娶妻等法也)右以上皆梵行事火者邪护摩法。佛为汝诸仁者。已略说诸火。修行吠陀者。梵行所传读。此四十四种。我尔时所宣说。显正故腾出已。方辩真法也。秘密主。我于尔时。不知彼诸火性。作诸护摩。亦非护摩行。以下又偈也(又非得业果也)十二种火次说之。我复成菩提。说十二种火。复云何。智火最为初。名大因陀罗。佛意言。我尔时为大梵王。以诸焚众来问韦陀典而演说之。令彼依此修行获得世五通等事。然我尔时未了火之自性及其业用。以不知故。当知尔时所作之事。不名善作亦不得名为护摩。非行非业亦不得其果。及我成菩提时。方了火之自性及彼方便作果等。所谓火之自性者。即是如来一切智光也。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以诸净行等于所宗韦陀之典。自谓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说韦陀原本。而于其中更显正理真护摩法。此佛韦陀。当知最为第一秘密之藏。彼闻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觉无所晓知。略说如上四十四种火法。广则无量。如韦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觉复说真慧之火十二种法。所谓能成大事。除尽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第一名为智火。方名称色黄。端严增威力。与火光焰三昧。住智智满足。此中最初火者。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也。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本尊之形具一切佛功德故也。增威是外事。谓十力等用也。此智火者其性如是。内外功德庄严圆满能与力。故名增威也。由识此火故。烧无始以来无明薪积。无复遗余如劫烧时火。灰烬皆尽荡然无垢。一切如来功德自然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为智。其相端严作金刚色。以圆光焰鬘而自围绕。处此光中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性满足。此智光者。即是毗卢遮那之别名也。即以此尊而表此智。若初观即观此火神。能成一切事。若深了其性即如上说也。此中方坛者。梵名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尊之别名。又则金刚轮别名也。智是内证。其外发之表作金刚杵形。此方座形与相似也。然但观四角之坛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头有四角形也)上云增威者。若作形像所表而论。即是体貌圆满丰备之言也。然据理之言。即心法门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观此尊形表之相而诵真言(其名即是也)即名内心火法。若顺摄世间故而作坛者。当作方炉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着黄衣。想炉火中有此本神。住三昧如上。然后所作事成。不然不成也。此法与息灾相应。是坚固法也。此配初菩提心阿字门也。由此因缘智具足也。第二火者名为行满。即案名表义。其梵音亦即真言也。初发菩提心。次修于行。其行满者即名为佛也。谓此即大悲为根菩提心种子故也。其形如秋夜月。光晖照朗四面周匝。身服白衣具种种德(谓身端严肥满可喜也)其右手持数珠。次左手合持军持也。此像住于月轮中也。如上所说。即是心性圆明清净之义。以此妙行之火。焚于垢心戏论之薪也。若作观时。亦即观此圆明为本尊形也。上文云皆体如来内证之德竟于次外故。以法门表示故也。若外作者为圆炉。以白檀末涂。以白花等为供养。自亦著白衣。此是息灾法也。灾有无量。诸外世间如水火虫霜降惶等种种寂耗。及内身一切病恼之类。其形万端。自身他身皆能净除之也。又无始以来有疑心。谓于深法而生犹豫。不决定信此即障也。此火能净除此障。亦是息灾义也。此息灾护摩亦有二种。但瑜伽相应念诵。或外护摩而作火法也。然若能办供者。为兼事作。若不办者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为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第三火尊名为风燥。从风所生。是为风子形燥黑也。此谓内色黑而外加燥形。如上涂灰等也。此尊处风轮中即半月形也。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谓行人初发菩提心虽欲进行。而无始来妄惑烦恼根本未除。数来牵破观心而加暗?。谓作此法也。风是不住义。又如世间风能坏重云。此不住之火亦如是。能散坏诸障也。此尊坐风坛中。手执帛去头三五寸两头执之。如天衣形。其色青也(此是表风义也更问)此是阿毗阇噜迦法。亦有内外二法。第四赤如日晖住三角中。右手执刀端坐。刀表利慧断结也。如世日初出时。夜除昼现暗尽明现。故取此色也。火神如是形色。光焰亦尔。身相端满。如前住于三昧作微怒形也。第五没栗拏是和合义也。此尊作淡黄色。谓黄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边作怒状。右边作熙怡微笑形。各生半身也。此微笑是不嗔不大喜。寂住也。身上有毛。谓髭鬓发之类稍多。然不可过也。若多置令不端严也。其项长而有大威光。其身色一边赤一边黄也(怒边当赤)其坐亦右方(半金刚坐也)左三角(半火坐也)左持刀右持跋折啰。有内外二法。例前也。此和合者。能遍一切招召息灾。俱成也。内用即智光。烦恼即灭无生也。若外作时。香花身服亦须二种。念诵时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灾除愿满一时得成就。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偏方之教也。第六火神名为忿怒。即以此名义为真言等如上也。其身烟色者。谓非甚黑非甚白。闭其一目(如不动尊也)其发散上如蓬头之状。作大吼形。谓状如开口大呼吼状也。口有四牙俱出。二上二下。此亦摄二事。一火一风也。第七名温腹。如上世间火中。谓是身内之火能消化食物资身也。此正法中义则不尔。腹内之火即是内证之智也。迅疾谓其形更加忿怒又甚于前也。极忿谓作此恶字也。有种种色。谓形具五色也。义准前。第八名费耗是除遣义。谓一切业垢等事令无余也。此尊能除身中一切障。即毗那也迦之类皆令消耗也。其色如聚集众多电光。不可瞻睹之状。此是金刚轮同类也。第九名意生。谓从意所生之法。随意成也。种种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谓毗首羯摩也。即是随类现身。普门成就之义。自在之慧随作皆成也。有大力也。第十受食火名劫微。谓火施时受饮食之义也。受食者谓施火食时。受而食之(更问)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仪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语。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第十一本文缺少第十二名悉成。谓能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办处。寂灭道场而伏魔义也。又如有一类众生。而为恶不可止遏。假加劝导更增其恶。若纵之又趣恶道。以方便故而伏其身。令悉目闭都无所知。以此因缘善恶俱不能造。次即渐引导之。令入正法也。如金刚顶又金刚手降伏大自在天义。说如上也。此皆住方便道所为也。秘密主此等火色所持者。随自谓火神色。药物等同彼。谓随彼色类也。又偈云。而作外护摩。随意成悉地。复次秘密主。复次明内法也。一性而具三。三处合为一。瑜只内护摩。大慈大悲心。是为息灾法。彼兼具于喜。是名增益法。忿怒从胎藏。而作众事业。又彼秘密主。如其所说处(谓随类用)随相应事业。随信解焚烧。自己色及药物彼。同外护摩。作此悉地随意者。言此十二种形色。及所持物等。谓识其性。前内外合论。今说外也。三和合。谓火不异神神不异自身也。彼同。是自他俱同也。内作者。本尊即火火即自身也。今谓理释者。本尊即是毗卢遮那。此毗卢遮那不异于自然之慧火。此火不异于我身也。即以一自性三和合。名内护摩也。和合为本尊即火火即同于自己。三事等也。上文如意悉地者。随世上中下事。随意即成也。若不了此火法。无由得成也。内法亦相况耳。若了此慧火者。随出世上中下成就。随心即成也。复次三和合者。谓身口意也。身印口真言心本尊。此三事和合毕竟等。是名三和合也。若能观本尊则自身渐净。净即同于本尊。若见一性即三事俱净。平等皆是。次明内护摩法。即以此三事等。中作息灾即用大慈大悲。此三平等。大慈大悲和合时。一切息灾尊。为第一悲也。若作增益。即以悲及大喜和合也。若忿怒者。火为胎作事。胎即心也。谓有因缘须作忿怒之事降伏于人。即从其内心中而起忿怒。此忿怒非如世间之忿怒也。谓从大悲心中照了忿之实性。而以方便起之。以降伏恶法也。如是等。但内作护摩即能办诸事也。故凡护摩义者。谓以慧火烧烦恼薪。令尽无余之义也。然今此中。略说所用火神及内外之相。当知诸余法教之中。皆有火法等。随应作何事者。皆准此法住于三昧。随彼相应而施作之。即成也。若不如此。但焚薪木空尽供养。不尔。滥于外法又不能成也。又经所言物者。谓所缘火法薪苏食物众具也。尔时执金刚手。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问世尊云何也)云何火炉三摩地。云何散洒。云何顺敷茅草。愿佛说也。金刚手右问佛。上来数说此火法。然犹未决。当于何处置火。何处安炉等更有何法也。谓洒散敷茅及以物等。皆问佛也。次佛告执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主。彼火炉如其肘量。普皆四方。其缘四指量。金刚围之。次以下二偈。次佛答之。彼火炉如肘量。普遍四指缘金刚围之。谓随所住处。穿深一肘方亦如之。口上安缘。高阔皆四指。用大指节量也。绕缘以金刚围之也。四面各一相接。如上八印等中说也。等者谓深及方圆等也。如方炉。及三角半月圆等可知也。偈云藉以青生茅。绕炉而右施。勿以未加本。应以本加末。谓勿以梢押根。应以根压首也。以茅而右洒。法教当如是。奉涂香花灯。当献于火天没栗拏火。以一花供养安置于座处也。安置已。真言者复洒净之。智者以本真言而作于满施。次息灾护摩。或间增益法。如是世护摩。说名为外事。复次内护摩灭除于业生。谓业生灭也。了知于末那。谓意也。远离色声等。眼耳鼻舌身语意等。皆悉从心起。依止于心王。茅谓青湿。右绕敷之者。谓布茅缘上之法也。当令根首相压。首是上青稍之苗也。假令布东方时。根在北苗在南。仍以苗压次南者之根。不得以根压苗也。次第右绕敷之。至南方即谓根在东方苗头向西。乃至北方次第准此也。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别有方法。如悉地中说耳。然此洒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阏伽碗中而洒之。洒时顺洒右旋洒也。若直用手洒亦得。然顺洒也。此又二种。若初净火时。谓右旋顺洒。若净了供养之时。当直洒之。不谓旋转也。如悉地中辩之。然未洒时谓请火尊。有真言及印。上品已说。乃是此中所用也。洒了献花次第供养诸物。尔时当观本尊形在此炉中。取上真言遍洒也。满施者。即是用杓物投于火中也。杓有二种。初大方杓名满施。当满盛投火中。次小杓即相续取内火中。然亦须满盛也。别有法亦如悉地中略指。息灾增益折伏三事。当知一切事准此而作也。复次内护摩业生灭。了知彼意者。欲识意者当离于境。既离境。亦知于离根也。然其语在舌摄身意等。从心生依于心王而起也。眼等分别生及境界色等由慧未生时。依心王有妄也。欲息此者。用风燥火灭之。谓以智风火烧也。烧除妄执令得净菩提心也。合有净语也。故云此名内护摩。为诸菩萨说也。以慧是火由风而生。慧是止净心为观。从此已上明世间之事。今次说内护摩出世之事。谓以智火除业生等也。从业受生从生复造业。轮转无已。今言护摩者。正是净除此业。令得清净法生也。业生既除然后用意生。意即心之异名也。此从心生法。离色声香味触。离眼耳鼻舌身意。此等皆心为主。此心王而生分别。当以慧净此心王。即一切法净也。然慧未生时。为障法所动。当准上文。取风燥火而烧灭之。谓用上文深意也。由深慧未生即有分别。以分别故有根境等垢障。今用风燥火而净除之。此火即是菩提心别名也。此菩提心火。而烧妄想等事悉令净除。是名内护摩义也。如是智者。乃可名为菩萨也。所云世出世者。即是事理两法事。即方便所加之火。出世即是慧性之火也。世出世火品了。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天形。今内法火神。作三摩地形。寂然住三昧也。

  次本尊三昧品第二十八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诸尊令威验现前。令尊现形。诸真言修菩萨行诸菩萨。由作其形。令行者观缘尊形。即本尊形同于自身。无有疑惑而得悉地。如是说已。佛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能问吾等。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本尊灵验。令诸真言行菩萨修行菩萨行。本尊形像观。佛言秘密主。诸尊有三种形。谓字印形貌也。彼字有二种。谓声及菩提心。次印亦二种。谓有相无相。相是色义。谓有像无像也。尊形亦二种。谓净非清净。彼证净形。形谓身也。体同空离一切相。非净有相之身。即有显形众色。彼二种尊形成二种事。有相故成有相。非相故随生非相悉地。上亦列着之。次引佛为证。有相故成有相。佛常如是说也。若心住非想。即成非想也。佛语先标之也。是故成一切种。当住于悲想。言事随心故。宜求出世也。既观本尊形已。为无疑悉地得。此以上金刚手问也。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者。直所尊之义也。尊亦云自尊。谓自所持之尊也。然彼行者。犹身印真言及观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临道场而来加被也。然此行者初行之时。尚是凡夫自无德力。何能即感佛菩萨等如是而应耶。但由彼佛菩萨等。先立诚言大誓愿故。若有众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亏法则者。我必冥应。或虽不来而遥加护之。若行人法则如法而不应赴。即是违本所愿。故不得不应也。如方诸向月而水降。圆镜向日而火生。因缘相应而无思念。此法亦可为喻。非是诸佛有心行。而同凡夫之赴应也。若心不相应事缘有阙。则本尊不加护念。故无应验。非佛菩萨等之过也。然行者以此事故。当须正观本尊清净身。清净身若见已。即以自身而为本尊身。如是无疑虑者。所求悉地无不成果也。

  经云。缘者。即是行者若约其本尊作如是观也。无疑者。犹与彼尊相应故。无复疑难之心也。是故所修必成。已上问竟。佛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能问吾如是之事。是故金刚手。极善作意我说之。乃至愿乐欲闻。以金刚手善能次第问疑。为劝未来真言行诸菩萨故。又复慰喻诫劝也。次佛言秘密主。本尊形有三事。谓字印形也。形即尊形也。彼字二种。声菩提心者。谓行者最初修行字。略有二种。观于字义。一但观菩提心。此菩提心即是字也。谓阿迦遮吒多婆等。但举其首。然诸字皆是也。以为初首故。云菩提心也。或观字轮。谓以所持真言为轮形入身。如上持诵品说。或观种子字皆是也。或不观字但念于声。谓上观此声。如铃铎声等次第不绝。及以此声调出入息。如上说皆是也。已说字竟印形亦有二种。谓有形无形也。形即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印谓所执印。即刀轮罥索金刚杵之类也。初心别缘而观。谓先观画尊等。约此而观名为有形。后渐淳纯。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现与心相应。尔时此本尊。但从心现不别外缘。故云无形也。私谓或可初得世三昧。见其本尊如是形如是色。如是住处如是坐立。如是漫荼罗中持如是印等。犹是有相故名有形。后转真言宛然直见。如镜像等不想而见。故名无形也。次本尊形有二种。谓清净非清净。谓彼行者初因有相引入无相。先观圆明佛菩萨印身。初作不见。别画像等而观。渐则法力所加。渐得明了。尚有所障。闭目即见开目不见。次渐开目闭目皆得明见。渐渐不加作意亦见。乃至触身亦复无有碍。犹如目对世人等也。由此有相渐引入于清净处。以有相故名为非净。由此三摩呬多所等引故。住清净处寂然无相。名为净也。净者是果。非净是因。非净谓形色印像之类也。由此非净引而成净。由无常之因而至常果也。私谓此三事各有二种。即行次第也。观持真言观于字。次观声渐细。次观尊形又细。次不别缘而观又细。次就无缘又有净不净及纯净也。或可横说之。此三事各有世出世方便。故皆有二也。

  经云。彼二种。二谓上来三事各有二种也。彼二种中即有二种事。成就有想故有想。非想故非想。悉地随生等云云。谓若以有想事观见者。于有相有得成就。若无相者。亦得无相悉地成就也。又云此三事二种中。随以一事即致成就。然皆有世出世成就及事成理成也。故前三种中。各有二种成就二事。经有想有想欲成。若住非想则非想成就。是故成一种事。当住非想。此劝令离一切想住于非想也。结劝也。以住非想理成就故。一切不思议神变。不加心想自然而成妙业。非如世间成就。在于生灭心行之中而力有限。又非究竟。故劝取其胜者也。私谓然大般若等中。具说洗涤观心之事。然须有本也。今行人先于缘起观。乃至具见十方佛会诸世界等种种境界。以为悉地。而后于般若洗涤净除。即成不思议大用。顿入佛果。若不知行之次第。但观彼文不入深秘致。多错会经意。忽尔入空失圆顿道也。故此一两品。最须谛观其意耳。

  次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

  复次大日世尊。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彼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乐欲成就无相三昧。当如是思惟。想从何生。自身耶。自心意耶。然彼身因业而生。等草木瓦石。谓自性如是也。业生之身自性如是也。顽同木石。业生谓从一起此。观是有想。有想为外。外所有身语等。如是观之也。顽同草木性离于作。谓业思生也。从因业生是内也。外生谓木造是外也。次品佛告金刚手秘密主。彼非想三昧成就愿欲。真言门菩萨行修行诸菩萨。如是思惟。从何想生。自身自心意者。即是修瑜伽者。已能观于本尊等。乃至现得种种奇妙之境。然犹是世三昧摄。未得平等慧。今更开示入三平等观也。若此观明白。了自身口意实相。即入净菩提心初法明门。上菩萨地也。此是多释。然大意如此也。先明身实相观者。谓经云。彼身业生草木砖瓦等性。如是作离顽如外作。或业生如形像见等为等。经文也。上来言当住非想等。今此品中。若修真言行者。若欲得此非想三昧成就者。当造斯观也。

  经云。自身自心意者。谓从心有思生。心是清净心。意是分别也(更问)然此身同木石。其性顽愚者。言此四大若离于心。即同木石也。如大般若观身心处中说。如明目人自观仓囷之中种种米麦等。此身亦如是。身念处观开时。自见三十六物各各异相。尔时身相即除。如开仓见米麦时仓囷名除也。乃至一一皆缘生次第深说也。次又明如身同于像也。如作像者以土木杂物和合为像。或佛或天或余父母形等。以不善观故。随生所尊所爱之想。然一一细观。但众缘合会都无自性。今我身亦尔。诸缘假合。自不了故而生身见。若细观时。都无自性。但从缘有。如幻等境从缘而生实不可得也。又此身者。以因心故状。若六根有知。然实不尔。如人心亦观察则有所住。则虽日月之明或有所不见。雷电之响或时不闻。又如过去一心禅观比丘。乃至道行。有大军过而不见之。当知若离于心。则此身虽具眼耳等根。犹如木石无知也。又如像喻。若此木石等像。或谓火所烧水所坏。刀所伤金刚等所碎。或忿怒粗语加之。不能动其少许心想令生不喜。或种种供养。被以妙衣献以名馔。涂以妙香炫以妙色。乃至人天之供具丰盈于前。亦不生喜。当知像本。性自空。自是我心分别而生增减。或毁或供。俱颠倒不实耳。如外观像者。为以此观而观自身。尔时不见身相离于分别。如是观察其身见身实相。即证无相三昧也。凡观察时见。谓触相有相之缘。渐次深入自然。即相无相即缘无缘。若不得此方便。但直尔观空。而不知以何因缘故空。着是空法多生异见。故修行次第须有指适也。何以故愚童凡夫。于自性空形像。自我分生。谓从自身生我分别也。由此颠倒不实起诸分别。或供养或除供养等或毁骂毁。皆除舍之也。然观身之次合有语观。语观以摄入身观故不别说。今略显之。即是合论之也。今此语从何有耶。谓从齿喉咽唇舌脐等众缘。心动风。互相触故得有此声。犹空谷响都无自性。凡夫不了。故闻好生欣闻逆情生怒耳。今如是见声实相。即知此声不生不灭同于实相。是音声平等性也。次即观心。以法无形相。观闻觉知。先从粗观。了此身平等语平等。自知深入之也。复次秘密主。心性离一切相。思惟性空当思惟此也。秘密主。心于三时求不可得。离彼三世。彼性如是当思念之而离相。复次秘密主。亦自可观察之。行者尔时既观外相。次了内心亦空。此心离一切相。于三世中求皆不可得。如虚空离三世。心亦如是。出过三世出住灭法也。然凡愚以不了心实性故也。复次秘密主。有心想者。谓愚童凡夫之所分别。谓心取相不能了知。不实妄起故。有如是说。彼不如实知。谓由有是妄执。不能如实知也。如是思念。谓凡夫起是思惟也。如是。谓凡夫有此分别也。已上属心句也。复次秘密主。以此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说相引无相也。谓当了知有相而起无相也。谓诸菩萨。如是思惟。得无相三昧。由得住于无相三昧故。秘密主。彼人当得证由除妄故。真言实相实体现前行住坐卧常现前也。如来所说真言。彼常亲对而自住。由识真言之体如前十喻。即是悉地相也。妄谓我心我愚我智我顺我违。自生种种能着之想。以前虚妄故。所有身口亦皆虚妄也。故不知何事耶。谓不见真实。由不见真实故。由如婴童无所晓解。若见心实相时自然离如是一切戏论分别也。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次经云。秘密主真言行菩萨证得无相定如无相定住得如来说真言亲对而彼常住。此经文引不具。当捡经细观也。此意言。此真言行菩萨。如是离相修行之时。名住无相定也。由住此无相三昧故。如来所说一切真言。皆现前而证。故名亲对也。如是证理之时。即名常住。住者即同佛住也。今品合次于十心说之。说义次第于彼先言不便。故以此中结会而说也。私谓上来经文。大意不过此行。谓口真言身法印意观佛也。然此三事皆缘生法。缘合有。都无自性不生不灭。即是阿字之门法界之性凡夫不知云何得入。故佛先说此三真言门。渐得三昧。乃至亲睹本尊。见种种神变之境。犹是心有所著。不得三平等住。今说入三平等法门。若行者于瑜伽心中。而复能如是观察。离于身口意分别戏论。即得现前而证真言实相同于佛住。自体常住同于如来也。

  次世出世持诵品第三十

  复次秘密主说秘密念诵法。亦令一一诵诸真言。佛菩萨等别说。谓随彼之中取一一。谓各各也。于诸真言中。随取一一。各别而作心念诵。第二作出入息念诵。此二法最为第一相应也。当如是作此二法。是名第一念诵也。勿异此法也。若异此者。于念诵有所阙。支分由不具故也。然以内外相应。分之有四。我先已说也。今下更说也。彼世间者有所攀缘。谓三种中但观于一字印身。观之识其本性。如印即字字即身。无碍而心湛然。是念诵也。若以字作出入息者。知字即真言之体。以此出入资力。名出入息也。然此二中由出入息。有少所攀缘。故当知意念诵即最为上也。字印尊无所分别。作出入息亦得也。此世出世间持诵品。上来一部经意。只为修真言行诸菩萨等。作持诵入道之法。而今此品。专得其名。当知说一部之要旨也。经初金刚手。已曾问佛持诵之法。上来亦有略答之处。然未具悉。今为决择故。更具分别其宗要之行也。其秘密者。上来诸品所明非不秘密。然此中宗要。乃秘密中之秘密也。一一念诵。或作意声念诵。或作出入息念诵。此明差别行法不同也。一一念诵者。谓专心口诵真言。真言中声出时。一一声字皆悉谛了。不间断攀缘也。作意者。即直是心持。作心想念诵不出声也。出入息念诵。如上所明服风等是也。二相应者谓于三念诵中。其作意及出入息。此最相应为第一也。当勿异者。谓常当依此而作。勿异缘异想也。若不尔者。徒用功无益也。持真言者阙支而用。谓字有点而不道。或字阙。或应长声而作短声呼之。如是类甚众。皆名阙支分念诵也。右此内外相应。合有四种念诵也(即四色是也)言世间有缘相续。所谓字句。句是举足行步。谓观此字如一一步。字即种子字也。次于前已出世念诵身字印合为一即得。今世间念诵即异之。或观字或观尊或观印也。谓句乃本尊。就世间中念诵。出入息最为上也。前出入息最为上者。前出入息。变字为出入息。今世间念诵。见出入息中有字了了分明。是有分别也。前出世间不作如是分别也。于真言中分别为二。即世间持诵者。彼有缘相缘字字句。此中或取一字缘之。或取句等想在本尊心上。如前具明。是外念诵也。取一字者即是种子字。或真言初首之字。若真言小者或具想其句。如上说。如连环等布于本尊心上圆明之中。此二种或字或句。随息出入不绝不间。欲诵时绕也。有经明此义。如观镜像分明而见。今观字见字。观印尊即见之。此是有相也。若行者见此真实相时。即不住有相。然由未入无相。若观菩提心。是一向无相也。此心即是佛。佛即是自身也。自身即成佛。成佛故一相无异。故名无相。随谓或来或去随心也。世间念诵以出入息为上也。当知出世间意念诵。远离于诸字。自本尊作一合相。不坏谓不分为二取。谓分别著于相也。一合相。谓合一为令不取着。不坏此相也。不坏意色相。像与心不相异。故云不坏也。勿异法则谓教法如是也。住如是法。则诵三落叉。如前说我所说。多种念诵谓遍数时节现相增益等。三落叉是数。数是世间也。出世间落叉。是见三相。谓字印本尊。随取其一一合相是也。字印尊等身语心等。名见乃至能令持诵者净。令一切罪除。若不净更一月等如前也。而今所说念诵数。谓牒上文也。不应异此法则也。是故。今耳闻息出时字出。入时字令随息出入也。今谓天台之诵经。是圆顿家数息。是此意也。今以此字一缘与息出入。自然念念相续心不散乱。恬然易入三昧也。此为世间念诵中最上也。又上明尊神者。言此字句念诵之法。诸尊皆尔。上从佛部下至八部。凡有念诵。皆当如是作之。其出入息念诵。亦随本尊法一一有此行法也。出世间者。当知是意念诵之法。离于文字也。岂拨离前来真言字等。方名离文字耶。不如是也。谓能达字之本性即是圆明。当住本来不生者。即心是也。心之体性圆明清净。具足众德而无分别。当观如是之字也。此字者还即即前来本尊真言之字及句耳。但了知此字从心而生。心既圆明湛寂。从心所生之字。其性亦尔。所云离字声等者。谓离分别缘念之心及声想等也。然持诵时有诵有观。或可观行或可兼行。或但修观照也。诵谓如上缘于声字或出入息等。照谓观此字之体性也。然初观时常于有相。若观种子一字其圆明。初即小作。若具观句等。即大作圆明状如连环等。以心观照令宛然分明。后即从此而观其性也。本尊一相作不坏取。意不坏形。勿异法则者。本尊即是初观圆明之字也。次即观本尊。如上已说。一相者即身口意也。观本尊心上作此圆明。即是心。其身印等即是身。其真言字等即是语。今已明见本尊。而观本尊三事。一相平等如于实相。又观本尊三事。平等一相即同于我。我之三相。亦复一相平等不异于本尊。此圆明之性不异菩提心。菩提心不异本尊。自他平等也。又所观字虽不同。然皆是三昧门。若解一字之性相。即解一切字之性相。字即本尊本尊即心。心即法界体性也。是故此阿字。即是不思议字。如阿者。一切亦尔也。如字者。印等亦如是也。于此不思议三相。谓字真言相身印相本尊心相。不遣不立不增益不损减。当作一切平等相观。而达一切法成一切智。当依此法则。勿异此而作也。此即是三落叉义也。落叉梵音。是相义亦是见义也。我于种种经教中。凡有持诵相应处。多言诵一落叉或三落叉等。或言为除罪障故诵一落叉。极重障者不过三落叉。便得罪业清净。然此义有余。今当决之。所谓落叉者是相也。若得三相当是罪得除也。先明身相。谓身体先时粗重今则轻安。乃至或行百里千里。迅疾而往不觉劳倦。速疾异常。先时静坐系缘。多为小虫蚊虻等所恼。今悉不生。无复腻垢可恶之相。广如大品中所说。此是身相也。口相者。随有所诵。暂发声时本尊即至。又如大品所说。口发诚言。非人不娆于他之类。皆是语业净相也。意亦有殊异相。谓发生无量慧解。如经一月四月分别不尽等。或先时贪嗜如是如是食味。或不得者身即不安。尔时寂然不复思念。乃至多日不食。恬然得喜悦之味。无余食想身亦不困。或先多种种烦恼。今皆净息。皆是意净相也。由具此三净相故。名三落叉。若不尔者。徒口诵遍数。无所益也。既得此三相。当更增修胜行也。或时诸天八部飞行空中。不敢履践其影。或来敬礼问讯。天诸童子以为给使问其所须。如此是谁得知耶。但诵持者自知而已。此亦罪除净相也。然上来明离一切相。今说三相。与此云何相应耶。今答此三相以阿字故。此三字即一相。亦非一亦非异。如天台所解。与此略同。谓一相一切相。非一非一切。即相即无相。即非相非无相。皆是此意也。如是三相。平等住实相。是三落叉义也。身实相是一落叉。除一切身垢。语真言相是二落叉。除一切语垢。意实相是第三落叉。除一切心垢。三垢除已三功德生。即是分证如来功德也。又落叉是垛义是标义。如文殊经中明学射。初虽远垛。后渐近之。乃至任运中的。首楞严三昧亦尔。以是因缘名落叉也。复次身印口真言意本尊。即是三行差别不同。即是三相。即此三相入阿字门故。离于三相一相平等。如是照见。是三落叉义。落叉者见也故云勿异者不得他观也。复次前云三句义。谓菩提为心种子即因也。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从首至终。皆明此三事。或自显此三德。或为成他三行。言三落叉者。即与此相应也。谓行者最初先须有菩提心相应。此是一切佛法因也。若不发心。即离于妙因何有进行耶。虽已有心若望路不进。有愿无行何能成就大悲胎藏生一切功德身乎。或虽能进行。以离方便故而有疑心。因疑心故一切不成。亦不得入实相也。是故佛诫诸行人。必须依师而学。不得自专以自利根分别力故。辄寻经文便自行之。随闻便用。不入漫荼罗。不受三平等戒。不能具解方轨。以不知故。虽发心修行勇猛精进。然以方便差失故。所为不成。故而生疑心。以疑心故。谤毁如来秘密之藏。即是五无间因。趣五无间道。以是因缘。须具三句义不得阙少。是三落叉义也。已此事故。次后品付嘱中。复明择弟子相。文相承蹑耳。次是观嘱品。经虽不言其义如是也。

  次嘱累品第三十一

  次佛告大会。即是经文初。云十世界尘数金刚菩萨也。今说经欲了。故加付嘱也。汝等应住不放逸者。即是承摄前文。此大乘密教。当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专檀自恣而越法则故。云住不放逸也。复次如上三句义。自利利他之行。汝等当住阿字义。秘密教中而为佛事。若不随此。即是住于放逸也。以差机而授或损彼善根。故经云。有智若闻即能信解。无智疑悔即为永失。若菩萨不深观众生本末因缘种相体性。而率尔传法。即是为人天怨。是为大放逸行也。故次云。若不知彼根不得授与。根即信等五根利钝之相也。除我弟子者。谓已依我教而住。心相体信方堪授之。若余世间外道之类。未入正法信心未固。当且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善。不得辄尔为说也。若菩萨照机。固自由己智力。今为末代传法人等。更明外迹可传之相也。前经初明择弟子相。今又说之。然皆略举宗。大本中具明也。良晨生者。大本中具明如是宿次如是执曜时节而生。则有如是根性如是相貌。宜即与如是教法。其言甚广。又一一皆有浅略深秘两说。今此中但举其纲目耳。求胜上事。即是发菩提心。唯求如来具足道之行。凡所施为非求余事。所行广普妙也。微细者。谓闻一字一句。即能自以智力广解无量义趣。广演无僻之类也。思念恩德者。乃至从师闻一句之义。乃至成佛。犹不忘报之。常知恩报恩也。渴仰者。谓心殷勤希求胜法。犹如萨陀波伦之类。乃可为说。欢喜住者。谓闻妙法心喜踊跃遍于身心也。不求彼法者。乃至不受余经一字之类也。次又辩其外相。略说其色。谓青白也。即是非白又非大黑。是吉祥色也。大本广明。今但举一隅耳。头广。谓如罗云顶如伞盖之类。然不太广又不合小。要直丰纤得中而相具也。高颈。谓颈不太长又不太短。以要言之修直得中而不过甚也。额广而严。亦谓极理太广。又须具足端严之相也。鼻修者。谓非太隆高非太卑平。当如金铤之类也。略说身心堪为道器之相。如是之人乃堪传习也。彼具相者。谓佛子。如是人当与之。殷勤摄受教之也。瑜伽论十地中说也。又劝嘱必是堪继传者。当勤教授之勿令失时也。时金刚手等具大德者(即是上来会众也)时彼听众闻说是者。于诸本尊所说之教。我顶戴受持得已。谓已如受王教奉行流布。当作供养。时众重起礼佛。为法久住故请佛加持也。问佛所说顶受奉持。为一切智作礼而请如来加护。所以者何。佛已付嘱如是秘藏。以荷重任行如来事其职不轻。然此妙法。如来在世犹多怨疾。何况末代恶世之中。然我等已发诚愿。要令如是之经广行流布也。是故请佛以自在神力。加护我等令所愿得成也。法眼道久住世遍一切者。即是弘经之愿。以佛加持愿令此法眼久行于世也。此是开佛知见之大慧道。一切诸佛所行之路。故云法眼道也。当令此道久住于世穷众生际。又横遍世界无不流通也。即是上行等云。随佛有迹之处我皆誓传此法。此本问弘经之意也。时佛受彼请故。即以真言而加持此法。如经中说也(未说句义更问)时诸上首菩萨等。闻佛说已顶戴受持。已广说摩诃毗卢遮那成菩提加持神变经竟。问前三句。一者菩提心为种子。二者大悲为根。三方便为后。今就大悲藏漫荼罗说之。为以中台为菩提心。次八叶为大悲。外三院为方便也。答云此有二种。若有修行者因中说之。有如来之果地说之也。且如最外院八部等世天。即是前八心中从初解守斋已去。乃至受用果等也。然有善根开发与正道相应。即是大悲胎藏花台之因也。如来以方便力而引导之。乃至令成就世间八心以来。即是外院之位。次渐渐向里。及二乘亦在此内。次又知有胜法无上心。稍进引入第二第三。皆是大悲句也。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方便句也。然此八叶及中胎五佛四菩萨。岂异身乎。即一毗卢遮那耳。为欲分别如来内证之德表示于外故。于一法界中。作八叶分别说耳。且如四菩萨东南。普贤者何也。普贤者是菩提心也。若无此妙因。终不能至无上大果。故最初得名。次文殊师利者大智慧也。先发净菩提心。如普贤观经次第。乃至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常乐我净波罗蜜等之所摄成。皆是净菩提心也。次即说第一义空。我心自空善恶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等。即妙慧也。以此第一义空之妙慧。净彼遍一切处净菩提心。平等慧利刃。断无始无明根。即入菩萨正位。故虽有菩提心而无慧行。即不可成果。故次明文殊也。次西北方弥勒。即是大慈大悲。俱是第二句中之义也。以此大悲藏。增长成就妙菩提树枝条花叶。故次说弥勒也。若慧而无悲。则方便不具。则不得成菩提。不能具六度摄众生也。次东北观音。即是证也。证谓行愿成满。得入此花台三昧也。若就未成果时观之。此则差次浅深。今以如来平等慧观。从因至果。但是如来一身一智行耳。是故八叶皆是大日如来一体也。若如来但住自证之法。则不能度人。何以故。此处微妙寂绝出过心量。说何示人耶。故渐次流出渐入第一院。次至第二院。次至第三院。虽作如此流出。亦不离普门之身。其八部之众。皆是普现色身之境界也。若就情机而说。则三重坛。从深令至浅。乃至世天真言义浅。但是应身道。方便未究竟也。若开实性。即世天真言与大日如来。何相异耶。从如来。则从深至浅从内渐外。而成三重坛。从众生。则从浅至深从外渐内。而成三重坛也。又如字义。即是此之次第也。初阿字在东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动首之义。以顺世间法诸方中东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万行之初也。其名曰宝幢佛。次即是阿(平)字是行也。若但有菩提心。而不具修万行。终不成果。与前四菩萨义不殊。其佛即是花开敷也。次即暗字三菩提也。以万行故成正等觉。其佛名阿弥陀。即西方也。次鼓音即是大涅槃。其恶字是正等觉之果。果故次说也。次即入中恶(长声)字。是方便也。此是毗卢遮那佛本地之身花台之体。超八叶绝方所。非有心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为念本誓开示大悲藏。普引众生入佛慧故。复以加持神力。普现身口意。遍满生死中。当知此即是方便也。若离方便。如来本地尚不可说。何况以示人耶。不可为诸上首等菩萨说。何况流入生死中耶。以此方便同于大空。而现众像。当知一切大会漫荼罗。皆是一身无别身也。即是普门身。即是法界身。即是金刚界身也。又菩提黄色。是金刚性次行赤。是火义。即同文殊之义。万行以妙慧为导。不得离慧而有作也。次成菩提白色。即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义。如我昔所愿。今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为是事故。是起大悲故也。次即是大涅槃迹极返本。众生有缘之薪尽则如来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已隐于涅槃山。故色黑也。中心空。具一切色。即是加持世界漫荼罗。普门之会。毕竟清净无所不有也。其百字轮。所以从外向内。亦是此义。如中台者。一切本尊亦如此说。如金刚手种子va 字。嚩即成五事。嚩是菩提心。vā 是行。vaṃ 是三菩提vaḥ 是涅槃vāḥ 是方便。所以云方便为后。是此义也。如莲花尊亦有五事sa 娑是菩提心sā 是行saṃ 是成菩提saḥ 是涅槃sāḥ 是方便。如文殊以ma 字为种子。亦有五义ma 菩提心mā 行maṃ 成菩提maḥ 涅槃māḥ 方便。余一切尊种子字。皆亦如是广说。以是义故。金刚手者即是大日如来。观世音者亦是大日如来。文殊师利者亦是大日如来。乃至鬼神八部一一亦有此义。亦即是成大日如来。体虽是一。而义各异。所以瑜伽中云。毗卢遮那言我即是文殊观音等。我即是天即是人。即是鬼神即是龙鸟。如是等无不即是者。由此义也。又云。此大悲藏本尊位次等及形色各殊。为未深入瑜伽者初学之时。不正观本尊故。佛以方便示此。令心有所缘耳。及观成时。以法力所加故。自然恒与佛会相应。设不作念犹自明了。况加观耶。如是时。自然真见漫荼罗也。此地者。即是净菩提心是。已上所表。皆是大日如来法身妙庄严之相也。又观音文殊普贤弥勒。已在八叶中。即大日如来大法身也。为度人故渐出于外。故次图中复有文殊观音等。以类可解也。又云。如八叶中。普贤是菩提心。文殊是慧。弥勒是悲。此菩提心即是大日如来。而有菩提心也。大慧即是大日如来。不离此大日如来别有慧也。悲即是大日如来。不离于大日如来别有悲也。当知准此说之。万德皆尔。犹如天台法身般若解脱义。若但法身主得名之类。与此相合也。问百字轮外内。一一作如是次第。即是漫荼罗引入。渐摄至于中之义耶。答此谓于因果也。若修行者。初发菩提心。次进行。次成正觉。次住涅槃。次起方便。即作如是次第也。若自果地而说者。即以ka 迦字最在内。次kā 行。次kaṃ 菩提。次kaḥ 方便最在外也。其ka 迦字同于a 阿体。即为法体之果。不作菩提心因地之说也。从法身起应。次流向外。以度众生。犹如漫荼罗自中台出。至八部世天之位。又从外引入佛果。犹如漫荼罗从乃至八心之初。直至成菩提方便等也。云仰壤拏那么等字。亦随出入义。或在百字内。或在百字外也(更问)又问就行者心中观行。作漫荼罗大悲藏义。即以中台为菩提心。渐次向外。乃至世间天位为方便耶。答凡进行者。有次第也。先依法持诵。作真言手印等观于圆明。或但观字或但观印。随作一事成时。三事成也。初观圆明亦不能见。由手印真言及念本尊故。三业渐净心障净故。即渐见圆明。若见圆明时。或于其中有本种子字宛然明着。如其形色也。若得如是见时。自心乱想息除。湛寂心常一。不为外缘所动也。既如是见犹是外缘。次当引外向内作如是观察。此圆明者。即从我心而出。当知内亦复如是。夫圆明清净。即心之体性。无别法也。犹勤方便观察内心故。即见此圆明字。唯是自心。不复外缘也。乃至若外圆中。明见本尊等。如上方便。今内观时。即是自身作毗卢遮那等本尊也。既如是与瑜伽理相应。即是随分成就也。以瑜伽相应。所观随意即成。即观此心八叶。如上方便。即于此心花台上。为漫荼罗中胎。其外八叶。亦随佛位次列布也(又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尔时行者。观心八叶作中胎。观其身即是漫荼罗。从心以上为第一院。从心下至脐第二院。从脐以下为第三。世间天院。诸尊形色相好。各各差别宛然。其自身中而现对之。犹如亲入佛会也。然未见谛人。犹未能如毗卢遮那作种种神变等。但是观心成就耳。然有一事真实不虚。所谓我即是也。我即是者决定谛信我即法界我即毗卢遮那我即普门诸身。此事不谬。如上真言。加持义中我即法界是也。又云。法身而有自在神变加持。此不足疑也。如瑜伽金刚顶中引数百喻。大本广说其意。云如帝释处在天宫中。其地一切皆琉璃宝。外内清净。一一天众自居其宫室内。而见帝释常在其宫宛然相对。何以故。以此地等一切皆妙宝所成。递相晖映更相引发。彼不来此不去亦不相和合。而缘具故如此。而实无生无所有。不可不信也。又如诸天在欢喜园。放逸太甚。尔时以其宿业力故。从树叶于中有法教之音。呵彼令住正行。尔时天等。即暂止放逸心念善行。然实一一树叶中。求不可得。亦不从天身中生。不自不他而成此事。又如与修罗战时。天鼓出声安慰天众。令发勇健之想。令修罗怖畏退散。而实此鼓无形无住处。但以诸天功德众缘所成。皆不可思议。况法身耶。又如大梵王在本宫中。一切天众念欲得见者。无不皆现其前。以诸天等。皆知彼清净行又端严相好第一故。烦恼贪欲等心息。为生无量善愿。随分进修净行。然梵王于本宫中。不动不摇亦不作意。我当普应于彼而。各各皆现其前。皆作是念。独为我现为我说法。是等世间以少福愿。尚有如是不思议用。何况如来法身。而不能成就如是自在神力加持神变耶。然常途说法。或云法性或云法身。寂静如空无所动作。都不说具足如是力用。以为凡起神变。皆是有为之心三昧之力。而不言法体。如是此其未了也。问漫荼罗第一院东方。唯有三角虚空眼及如意宝三事。余空缺云何。答如真言及手印中。如如来毫相如来舌。如来牙如来齿。如来脐如来甲等。皆在此重也。当次列之。其佛顶在第三院。此中无也。问宝幢佛是何义。答此是菩提心也。如世军中有幢。是众中之军首之标帜。咸所瞻望。进止之节莫不随之。犹如一切万行。皆为此菩提心也。以之为标为主。故得名也。次宝幢即云华开敷佛何耶。自此是行义。十度万行资菩提心。次第敷荣。牙茎花叶滋荣可爱。故得名也。次花开敷云阿弥陀何也。此是受用佛。即是成大果实受用其果。无量不思议现法之乐。皆得名也。次鼓音佛者方便也。既得大果。是自受用而已即普为一切众生演之。种种方便成所作智。犹如天鼓之音无思而成事业。故得名也。又前云北方阿閦者。经误也。此是瑜伽义。与此不相应。以鼓音佛为定也。

  大毗卢遮那经释义卷第二十

  嘉保二年二月廿日于金刚峰寺奥院东庵室观音院大僧都奉受了

  观音院大僧都宽意大御室性信御付法也式部卿敦贞亲王御息东寺第二长者存日辞退高野山御笼居云云 从嘉保二年至宽永六年五百三十五年也。

             广泽受法末资显证记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立义有广略乘时有先后。当机有深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密说而显演。潜通而广被。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卷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告其师。师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经诸佛授汝耳。禅师既佩南宗密印。受圆觉悬记。于是阅大藏经律。通唯识起信等论。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宴坐于圆觉妙场。究一雨之所沾。穷五教之殊致。乃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其入观也明若秉烛。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荡荡然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三十五祖之骨髓。生灵之大本。三世之达道。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其四依之一乎。或净土之亲闻乎。何尽其义味如此也。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睹。道无方。行者莫能至。况文字乎。在性之而已。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对曰。噫是不足以语道也。前不云乎。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其所诠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众生之根器异也。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断言语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灭影像。然后为得也。固不在诠表耳。呜呼。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多方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休常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其他备乎本序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元亨利贞干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大矣哉。万法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方之海印。越彼太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我佛证此。愍物迷之。再叹奇哉。三思大事。既全十力。能摧树下魔军。爰起四心。欲示宅中宝藏。然迷头舍父。悟有易难故。仙苑觉场。教兴顿渐。渐设五时之异。空有迭彰。顿无二谛之殊。幽灵绝待。今此经者。顿之类欤。故如来入寂光土。凡圣一源现受用身。主伴同会。曼殊大士创问本起之因。薄伽至尊。首提究竟之果。照斯真体灭彼梦形。知无我人。谁受轮转。种种幻化生于觉心。幻尽觉圆。心通法遍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实不移。因舟行而鹜骤。顿除妄宰。空不生华。渐竭爱源。金无重矿。理绝修证。智似阶差。觉前前非。名后后位。况妄忘起灭。德等圆明者焉。然出厩良驹。已摇鞭影。埋尘大宝。须设治方。故三观澄明。真假俱入。诸轮绮互。单复圆修。四相潜神。非觉违拒。四病出体。心华发明。复令长中下期克念摄念而加行。别遍互习业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静极觉遍。百千世界佛境现前。是以闻五种名。超刹宝施福。说半偈义。胜河沙小乘。实由无法不持无机不被者也。噫巴歌和众。似量腾于猿心。雪曲应稀。了义匿于龙藏。宗密[髟/石]专鲁诰。冠讨竺坟。俱溺筌罤。唯味糠粕。幸于涪上。针芥相投。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顷以道非常道。诸行无常。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然佛称种智。修假多闻。故复行诣百城。坐探群籍。讲虽滥泰。学且师安。叨沐犹吾之纳。谬当真子之印。再逢亲友。弥感佛恩。久慨孤贫。将陈法施。采集般若。纶贯华严。提挈毗尼。发明唯识。然医方万品。宜选对治。海宝千般。先求如意。观夫文富义博。诚让杂华。指体投机。无偕圆觉。故参详诸论。反复百家。以利其器。方为疏解。冥心圣旨。极思研精。义备性相。禅兼顿渐。勒成三卷。以传强学。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将法彼曲成。从其易简。更搜精要。直注本经。庶即事即心。日益日损者矣。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一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将解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权实对辩。四分齐幽深。五所被机宜。六能诠体性。七宗趣通别。八修证阶差。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初有通别通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由是矣。若原佛本意。则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别者。有十所为故说此经。

  一显示因行有本故 圆照净觉了无明空。发清净心方修万行。

  二泯绝果相成圆故 本无菩提涅槃。唯是清净觉性。故无始终增减。方为究竟之果。

  三决择悟理应修故 普贤问意云。觉性本圆一切如幻。幻空无体。谁曰修行。如其不修何因证觉。佛说因起幻智以除诸幻。幻尽智泯觉心圆明。然今唯说空幻者。溺在无修。修习之徒缚于有得。良由悟修之意似反而符。故最难明。理须决择。

  四穷尽甚深疑念故 菩萨难意云。众生本佛。今既无明。十方如来后应烦恼。佛答意云。即此分别便是无明。故见圆觉亦同流转。如云驶月运等。但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如医差华亡等。众生即佛。人罕能知。知而寡信。信而鲜解。解亦难臻此境。今经决了实谓穷源。苟能精通群疑自释。

  五除断轮回根本故 发业成种。无明为根。润业受生。贪爱为本。若不识其相贼即能为。若不达其空。永不可断。故答文殊弥勒。究了尽其根源。

  六搜索菩提隐障故 谓我人众生寿命。虽名同诸教。而行相深密。从粗至细展转难除故净业一章重重搜索。

  七少文能摄多门故 文唯二十八纸。义具顿渐空有悟修性相。

  八一法 一一文中。无不标依圆觉结入圆觉。

  巧被三根故 普眼观门被上根。三观诸轮被中根。道场加行被下根。

  九令修称性深禅故 三观皆以悟净圆觉为本。

  十劝事离相明师故 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无轨可则。无迹可依。必须离相明师触向晓喻。故令亲近尽命亡躯等。

  二藏乘分摄者。谓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诸乘之中一乘所摄。十二分中 一契经。二应颂三授记。四讽颂。五因缘。六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论义。

  契经方广二分所摄。三权实对辨者。然西域此方古今诸德立宗判教离合有殊。或一味不分或开宗料简。今将略叙。且启二门。初则不分。后明分教。不分之意其有五焉。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故。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佛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即后魏流支。姚秦罗什。立一音教。是此意也。其分教者。有其八意 初五翻前后三别说。

  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二佛虽一音教随机异故。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故。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五由辨权实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语语同事别故。七不识佛意。以深为浅失于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八诸佛菩萨亦自分故。以斯等意。开则得多失少。合则得少失多。但能虚己求宗分。亦何乖大旨。故今分之。然就分教。又诸德不同。今依贤首大师。统收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一乘顿教。五圆教。初者以随机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以其简邪正辩凡圣分欣厌明因果。然其所说法数有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说法相。削繁录数犹有一百。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决择分明故少诤论。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故无诤论。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为渐。然大乘教总有三宗。谓法相破相 二皆渐教之始。即戒贤智光二论师。各依一经立三时教。互相破斥。而传习者。皆认法性之经。成立自宗之义。

  法性 通于顿渐。渐即终教。终于始故。顿如后说。

  今将法性对二宗料简。即为二门。一对法相。二对破相。初中性相二宗有多差别。今随类束略叙十条。一三乘 性五故也。初小次一不了。后具三乘为了。深密云云。

  一乘 生一故也。初小次二不了。后唯一乘为了。法华等云云。

  三五性 楞伽等中皆说五种性故。

  一性 法华楞伽涅槃皆唯一性。趣寂声闻余国佛度故。菩萨与记当作佛故。阐提有佛性故。摄论立法一居三后故法华破三多嫉怨故。

  三唯心妄 八识从惑业生。

  真 八识通如来藏。

  四真如凝然 八识生灭故非随缘。

  随缘 八识依藏性故但是真如随缘成立。

  五三性空有离 遍计空依圆有。

  即 无性即圆。

  六生佛不增不减 定性无性决不成佛故。生界不灭。一理齐平故。无增无减。

  七二谛空有离 真俗条然。

  即 第一义空该通真妄。

  八四相前后 灭表后无。

  同时 体性即灭。

  九能所断证离 根后缘境断惑。以有为智证无为理。

  即 惑即菩提。见即真如。

  十佛身有为 四智依生灭识种故。报身有为。

  无为 智依如来藏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报体耶。

  若知二教权实。二宗亦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等。二对破相者。略有五别。一无性 以诸法无性为真如。

  本性 以常住真心为真如。

  二真智 能了无性者。

  真知 一心真实本自能知。通于理智。彻于染净。如华严问明品说。

  二二谛 色等俗也空即真也。

  三谛 加第一义谛。谓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镜之明。

  四三性空有 空宗有谓依计。空谓圆成性宗。即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圆成情无理有。相无性有。

  五佛德空 虽说佛身五求不得。得则虚忘。无得乃真。离一切相名佛功德。

  有 诸佛皆具常乐我净真实功德。身智通光一一无尽。性自本有。不待机缘。

  略辨此五。余可例知。然得意者亦不相违。谓一切法既皆是真心缘起。缘起无性还即真心。始不异本。知外无智。余谛性等例之可明。然此门与前后别。但教有始终渐顿之殊法非深浅之异。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 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

  总不说法性。唯辩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忘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都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 泯之迹绝方显真性故。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即华严经也。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如帝网珠重重无尽。已知五教贯于群诠。未审此经与彼何摄。今显此义分作三门。一彼全摄此。此分摄彼。谓圆教也。二此分摄彼彼不摄此。谓初二也。三彼此克体全相摄属。即终顿也 权实对辨讫。

  四分齐幽深者。约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以显诸宗所诠分齐深浅。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黎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始本)。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起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 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

  二相续相 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

  三执取相 心起着故。即我执俱生。

  四计名字相 我见分别。上四皆惑。

  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 言诸宗所诠分齐者。谓人天乘唯齐业报。小乘唯后四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经圆觉妙心也。经标圆觉为宗本故。说染净法皆从觉心所现起故 第一重。

  文殊章末即真如门。经名如来藏差别。即生灭门 第二重。

  普眼一章即始本觉。征释无明即是不觉 第三重。

  净业一章即三细二粗 第四重。

  弥勒章初轮回因果。即后四粗 第五重。

  是知圆觉极尽五重。标云。幽深良在斯矣。五所被机宜者。略有二种。初料简。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者。一切众生皆本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机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六能诠体性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复有二种。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相资故。故十地经有空中风(喻声)画(名等)之喻。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二唯识门。前二不离识故。然有本影之异。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是真如故。四无碍门。心境理事交彻相摄故。以一心法有二门故。七宗 当部所崇。

  趣 宗之所归。

  通别者通论佛教因缘为宗 于中有小乘空宗法相法性圆融等异。今即法性。

  别明此经又有总别。总以心(寂也)境(空也)空 遍计如蛇鬼等。下云。非作故无等。

  寂 依他如影像等。下云。四大不动等。

  觉性圆满 由空寂故圆满成实。

  凡圣平等为宗 下云。觉圆明故。乃至根尘遍法界等。

  令修行者忘情 由悟宗故即下缚脱八不等佛 由情忘故。

  观行速成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永绝轮回起大神用安乐自在为趣。别者有五对。一教义对。教说为宗义意为趣。二理事对。举事为宗显理为趣。三境行对。理境为宗观行为趣。四行寂对。观行为宗绝观为趣。五寂用对。绝观心寂为宗起大神用为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矣。八修证阶差者谓若但。约教文唯生义解。忘诠修证复有其门。故以心传心历代不绝。自佛属迦叶展转于今。灯灯相承明明无尽。然所传法不出定慧悟修顿渐。无定无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门无明邪见。此二双运成两足尊。故天台修行宗于止观。其顿渐悟修者。顿悟 日出孩生 渐修 霜消孩长。

  为解悟渐修顿悟 伐木入都。

  顿修渐悟 磨镜学射。

  渐修渐悟 如登九层台。足履渐高所鉴渐远。

  并为证悟。若顿悟顿修 斩染綟丝。

  则通三义谓先悟 廓然顿了。

  后修 不着不证旷然合道。

  为解悟先修(服药)后悟(病除)为证悟修 无心忘照悟 任运寂知。

  一时即通解证。若云本具一切佛德为悟 如饮大海。

  一念万行为修 得百川味。

  亦通解证。此圆觉经备前诸说。为文殊一章。是顿解悟。普眼观成是顿证悟。三观诸轮是渐证悟。又三观一一首标悟净圆觉。次明行相。后显功成。初中为对是顿悟渐修。中后为对是渐修顿悟。此等顿渐皆语用心。不同前门但是判教。苟得其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妄想无记。冀诸学者审而修之。其第九第十两门。便随本文注解。故不牒其科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上五字所诠。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故文中标结指陈。一一只言圆觉不言大等。下六字属能诠。谓经是教法。修多罗了义。叹教胜能。经有五名。首题唯二。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旨功能是言象之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简要标题且存两号。大等三字是体相用。各有二义。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拣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圆觉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者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虽流浪六道受种种身。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等牙。牙从种生不从水土。故文云。圆觉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故文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圆觉者直指法体。若不克体标指。则不知向来说何法大说何法广。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念想。故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释曰。此是释如来藏心生灭门中本觉之文也。故知此觉非离凡局圣。非离境局心。心境凡圣本空唯是灵觉。故言圆也下文说。涅槃昨梦世界空华。众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觉故。又云。幻灭觉圆满。或唯觉之一字是法。余四皆义。意言。此觉有广大义。有方圆义。谓体大而用广。理方而义圆。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圆是满足无亏无缺亦可大。方是体广圆是用。谓体大而方正不偏。用广而圆满无缺。故复以方连大。以圆连广。又上三字是别。圆字是总意明。此觉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圆也。是则总别之德具彰。法义之门双指。故名大方广圆觉。后能诠修多罗三字总指诸经。了义二字叹此一部是诸经决了之义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经之一字正是此典。修多罗者。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谓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生故。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然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清凉大师答顺宗皇帝所问诸经了义云。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为了义。此二不足简别。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则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谓小乘教。了义经者。谓大乘教。大乘复有了不了。谓有大乘。虽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有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二乘。方为了义。又大宝积经云。舍利弗。何等经中名为了义。何等经中名不了义。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释曰。据上说了义行相。皆与圆觉相。当佛自料简固应无惑。经者契经。亦如上释。逐便从简。又略契字。问修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异。今双置题目。岂非繁重。答上则总指诸部。此则唯目当经。对总叹别。故非重也。亦如大方等修多罗王经。岂不亦修多罗王四字是总指诸部以叹其经耶。

  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开元释教目录云。沙门佛陀多罗唐言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经一部。不载年月。续古今译经图纪。及贞元目录亦同。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以长寿二年龙集癸已。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马寺传译两卷。总二十八纸。其度语笔授证义润文诸德具如别录。此下正释经文。总分三分。谓序正流通。序中证信便是发起。谓佛入大光明藏。与一切佛同住众生清净觉地。现诸净土。菩萨主伴皆入三昧。同一佛境。以表因果无异凡圣同源。显发此经旨趣如是。然证信序诸经皆同。是阿难请问佛令置之。亦为断疑息诤及异邪故。然虽具六成就。今随文便均于广略。总分为三。一信闻时主。二说处依真。三同体法众。今初信闻时主。

  如是 且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佛地论云。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释曰。以佛地经在净土说故。论释结集者云是菩萨。又纂灵记云。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故。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又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又真不违俗名如。俗顺于真为是。又如者当理之言。是者无非之称。又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若唯就当经说者。凡圣因果不异圆觉名如。唯此因果方离过非为是。

  我闻 闻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云何称我。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分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后二。故无过也。闻谓耳根发识。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非邪慢心而有所说。若无相宗。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空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尔。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

  一时 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言一时。一时者。简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但云一时。如涅槃云。一时佛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时。若约当宗。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婆伽婆 主成就也。涅槃云。能破烦恼名娑伽婆。即当断德。以显法身。净土说经法报不分非应化矣。故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净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若约诸经。多是佛字翻云觉者。谓心体离念。觉了真妄性相故。觉具三义。谓自觉觉他觉满。若约佛地论。则具十义。谓具二智离二障。于一切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若依华严则说十佛。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若出其体即圆觉也。如题中释二说处。依真者。处成就也。谓佛入法性源。现无边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诸大乘经在净土中说者。今略举十以为其例。谓深密经法集经。称赞大乘经。密严经。心印经。兴显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虚空藏经。佛地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放大光明普照无边世界。周圆无际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云。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若尔。此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土中结集流布。论自答云。佛为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又云。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希愿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言婆伽梵住最胜等。文中二。初摄相归真。后称真现土。初中三。一标入智用之源。二明与凡圣同体。三总彰称体圆遍。今初标入智用之源。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藏即宝性法界藏。起信心真如。是诸佛众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性体。尘沙德用并蕴其中。百千通光皆从斯起。故云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诸分别。智与理冥名为入矣。然诸佛有常光放光。若约常光光即是藏。谓心性本明。迷之似闇。妄想既尽显焕无涯。故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约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三昧正受 唐梵双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又三昧此云正思。谓在定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故。二明与凡圣同体者。既入其源即同其体。故论云。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华严亦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文中二。初明圣同。

  一切 十方三世。

  如来 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名曰如来。是则众生有本无始。是如不来。

  光严 重重交光照曜炳着。

  住 安住永绝攀缘。

  持 任持不失不坏后明凡同。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迷真起妄妄见众生。妄体元空。全是本觉。心地妄不能染故云清净。故论云。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然圣证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觉地。三总彰称体圆遍。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凡圣身心取相似异。相皆虚妄当体寂灭。寂灭故平等皆同一际。即圆觉本际。

  圆满十方 既与觉体无异故。随体圆满周遍法界。

  不二随顺 随顺不二也。西域语倒。译者回文不尽故也。生死涅槃为二。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随顺。又依报则净秽不二。正报则生佛不二。克体则身心不二。通该则自他不二。与此相应是随顺矣。二称真现土。

  于不二境 佛无现土之念。如明镜无心。

  现诸净土 无念而应缘。如明镜无心而现像。故肇公云。净土秽土益随众生之所宜。净者示之以宝玉。秽者示之以瓦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名净土。随类普应。故云诸也。然土虽多种不出其三。一法性。二受用。三变化。若开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统唯二种。谓净及秽。或性及相。然此二种。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有质不成搜原则冥。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故。形夺圆融无有障碍。前凡圣一体者。从自受用入法性土。此应诸菩萨即从法性现他受用。故次云。与大菩萨乃至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三同体法众文三。二总标。

  与(并及)大 登地已上。

  菩 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

  萨 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化众生。又此人有了悟之觉。余缘虑之情。又此是求菩提之有情也。

  摩诃萨 摩诃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故。故华严中地前云摩诃萨。然今例者唯是地上。

  十万人(标数)俱 一时一处一别列。

  其名曰 夫圣人无名为物立称。多依行德。随宜别标。标立千差皆有所表。今各以所论法义对释其名。文理昭然。非强穿凿。

  文殊师利菩萨 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表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德。表证智故。文中说本起因地。究真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请问人当此菩萨。

  普贤菩萨 略有三释。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表于理行。今此门中依圆觉妙心征幻法。而明正行。故当其问行解不二。即是毗卢遮那。是为三圣。故次文殊。

  普眼菩萨 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金刚藏菩萨 从喻为名。金刚坚而复利。坚则无物可坏。利则能坏一切。此菩萨智亦尔。烦恼不能侵。外魔不能。动坚也。能破诸障断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难。以消末世之疑。疑心既无。即具无尽功德。故复云藏。

  弥勒菩萨 此云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胜。胜德过人故。今以姓而呼但云弥勒。由此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所以五代修证皆属轮回。弥勒是等觉菩萨一生补处。表除微细惑习即得正觉圆明。

  清净慧菩萨 表在此门修证地位因果相中。而智慧不住不着。虚心忘相。不为行位差别之相所染。

  威德自在菩萨 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娆。妄惑不侵故。

  辩音菩萨 佛以一音逗于万类。虽此门统明三观。而随机单复不同。故二十五轮各皆证入。此菩萨善能辩别随类圆音。故当其问。

  净诸业障菩萨 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门问答。除之诸业自然清净。

  普觉菩萨 从前诸过已离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灭之病。觉犹未普。至此决择四病觉性无瑕。普觉诸病故当此矣。若具指者。普觉本末。普觉粗细。普觉浅深。

  圆觉菩萨 然此正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患未尽。义意未圆。收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有三意得名圆觉。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机普归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从本起末。今显义已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当此门。

  贤善首菩萨 调柔善顺曰贤。贤之与善义意无别。贤则亚圣。善则顺理。首是头首。欲使万善齐兴。俱顺真理成正因位。亚次圣果者必藉经教流通。经教流通是贤善之首故。流通分中当此菩萨。

  等 等有二意。一等所列。二等所余。

  而为上首 为十万之标领也。三总叹。

  与诸眷属 称性之众必具主伴。如华严说。此约自他融摄。若但约自心。即智度为母等。

  皆入三昧 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当尔之时凡圣体同因果一相故。言法会者。法性之会无我无人。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问答。束之为二。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名真证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发起之因。然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谓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萨。次不发大心无由起行。故善财先陈已发方问行门。论中亦先问示二觉。次令发三心。后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初二也。至文当示。文中四。一申请。二赞许。三伫听。四正说。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进问威仪。次正陈辞句。后三展虔诚。下十初段皆有此三。今初进问威仪。

  于是 指住之辞。

  文殊师利菩萨 名义已如上释。次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仪。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与一切凡圣同住平等法会。从法空之体起悲济之用。

  顶礼佛足 以己最尊之顶。礼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敬是意业。意业无状故。以身口表之。经标白言及下叹大悲。即口业矣。

  右绕 随顺义也。表顺觉性。

  三匝 显佛一体三宝三身三德。表自愿灭三道等。诸有三数表义例知。

  长跪 安危不易。

  叉手 信解合体心境交参。

  而白佛言 上皆经家缀缉。次下即菩萨正陈辞句。文三。一问本起之心。

  大悲 咨求法要本为众生。故偏举大悲之德。六波罗蜜经云。云何大悲能除重担示胜义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 第十号也。具上九号为世所尊。

  愿为此会 平等法会。

  诸来法众 皆称法性故。

  说于 指下所请宣说之法。

  如来本起 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

  清净 圆照本体元无烦恼。

  因地 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法行 称真法之行。大集经说。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然菩萨所请说者。意云。夫求果者必观于因。因若非真果还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须辩得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故。请说本起因地。为万行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圆净觉本无无明等。为因体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觉性。二问发心离病。

  及说 及有二义。一简前义。显是二问。二合集义非但请说因地。亦及请说发心。

  菩萨于大乘中 大乘之体是本始觉。今请于觉悟心中说发心。

  发清净心 即前第二发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净矣。故偈中直云。菩提心也。华严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魔所摄持。既为所摄。即过患众多。故请发心因缘令得永离。且中间忘失善根。犹彼摄持况都未发心诸行。岂离彼业。

  远离诸病 一发之后永无忘失。无忘失故魔惑不娆。下佛答。有无俱离觉照亦泯。能所绝等即离诸病。此乃不发一切心。名真发清净心也。三明远被当来。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 佛灭度后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万年。末法即为末世。去圣遥远深可悬忧。故显益中偏垂结指。又初标此会。后结当来。影略而言。现未俱益。金刚三昧经中解脱菩萨。亦为末劫五浊众生。请宣一味决定真实令等同解脱。

  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谓末法中正解难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习异道。或执滞二乘者。置之言外。总有发意唯求大乘。若不闻此法门亦堕邪见。离本心外别有所求。见妄见真并为邪见。后三展虔诚。

  作是语已 正语而礼非仪也。

  五体 四支及头。

  投地 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若唯一度未展虔诚。若过于三礼烦则乱。故三周终始。显示真心。佛虽已知垂范应尔。二赞许。

  尔时 文殊礼毕之时。

  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先赞后许。

  善哉善哉 智论释云。再言之者善之至也。大乘了义理合宣扬。针芥未投且默斯要。既当嘉会根熟咸臻。将演妙门必资发问。今之所请实谓起予。利乐寔多。再言叹善。

  善(顺理)男子(刚断)汝等 等诸菩萨虽一人之言言众人之意也。

  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 此下乃至不堕邪见。牒所问辞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 非住于法。

  住 安心觉海永息攀缘。

  持 任持万行无漏无失。

  不堕邪见 释成正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也。诫令审谛勿杂余缘。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三伫听。

  时 佛赞许时。

  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既蒙许说愿乐欲闻。洁已虚心收视反听而寂默也。赞许伫听之文。下十一段皆同此释四正说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长行后偈讽。今初分四。一标示真宗。二推穷妄宰。三释成因地。四结牒问辞。一中又二初明本有觉心。后明悟则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体。

  善男子。无上法王 佛也。于法自在更无有上。然虽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圆觉。且尘经未出宝藏犹薶。既不自知宛受贫苦。唯佛全得其用故。但标大觉有之。

  有大 当体无边。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圆觉体中有尘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故。然总持有三。谓多字一字无字。今即无字也。故大宝积经陀罗尼品云。如来之智摄诸善巧。所有宣说无不清净。无有少法所得。皆归于空。乃至此是诸菩萨等入陀罗尼门。若据智论即云。陀邻尼梵音小异尔论自翻为能持。亦云能遮。谓种种善法持令不失。恶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持善遮恶即是万行之本故。此标之矣。

  门 出入义也。出者一切染净诸法皆从中出故。次文云。流出一切等。下说生幻化无明等。入者若了悟圆觉体用。则百千万法悉皆悟入。故下文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乃至遍满等。是知欲了万法。须从圆觉中入。又从本起末为出。摄末归本为入。又迷之则出。悟之则入。有出入义故名为门。此中门者是根本义。不同世法门浅室深故。宝积经连前次云。由是门故出生广大差别觉慧。此则无门之门。门清净故。形相门者。则为非门。所言门者。犹如虚空。一切诸法依于虚空而有生灭。又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皆说根本矣。

  名为圆觉 上但述义相。今则正指法体也。已如题中所释。二彰德用。

  流出 非别有。法从中流出于外。但依觉性显示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故论云。若心有动则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尔。

  一切(总标)清净 简诸有漏有漏之法皆真理故。性本无故。

  真如 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异。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伪是诈伪。鍮如真金。妄是虚妄。影如本质。异就横说。多物同时而各殊改。约竖论一体先后而变易。今皆离此故曰真如。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竟无变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真如用者。诸佛因地摄化众生不取相者。以如实知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尽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菩提 此翻云觉。义见题中。始本不二无法不知。本无无明故云觉也。二三四智及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五种菩提。皆此摄也。因圆果满无不由之。业用无边不可具载。

  涅槃 此方正名寂灭。取其义类乃有多名。总以义翻称为圆寂。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本无生死。具足三德。翻三杂染等。故二三四种亦皆此摄。故彼经云。能建大义。又华严云。不为菩萨示现涅槃。欲令常见佛圆满故。但为令众生生欣乐恋慕故。现出现没。佛日常现净心器中。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及 简因果义别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因也。

  波罗 此云彼岸。

  密 具云蜜多。此翻云到。若回文顺此方俗。应云到彼岸也。谓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然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但以迷倒妄见生死名为此岸。若悟生死本来空寂名到彼岸。且约对翻六蔽略有六种。谓性无悭贪。毁禁。瞋恚。懈怠。动乱愚痴。顺本性故。修行施戒忍进定慧。既称性而修。即皆到彼岸菩提资粮论中慧为初者。由慧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罗蜜。是觉初资粮。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起信摄为五者。止观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识。开为十者。助治十障证十真如故。若总翻诸染即八万四千。义如下释。

  教授菩萨 显上所流真如等法之业用也。菩萨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谓真如是理次二是。果波罗蜜是因理实因果是可轨故。谓约其情执即似都无情。既本空此非新得。顿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为教授故。论云。顺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说诸佛师法。后明悟则成佛。上且标宗未为酬问。今显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 牒其所问。

  皆依 无佛不尔。

  圆照 即能照也。离于偏局。

  清净觉相 即所照也。寂寥虚廓了无情尘亦可照。体清净是觉之相。非关能所。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此正同善财初遇文殊。表信智见其身相。后见文殊。表证智不见身相。

  永断无明 本觉既显无明本无。毕竟不生名为永断。

  方成佛道 尘沙诸佛以此为因。第二推穷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后显本空智。论云。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正是此也。初中三。谓征释结。今初征。

  云何无明 征释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云永断无明。恐谓定有可断欲待断尽方成佛道故。今征释显其本空。二谓此无明是八万尘劳之根。十二因缘以首。河沙烦恼由此而生。尘劫轮回以之不绝。非想定后还作狸身。无为坑中犹名病行。今欲明清净觉性。欲示圆顿妙门。不先推破无明。所作尽扶颠倒。故决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无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为因地。二释言无明者。无他智明故。谓虽有本觉之明。而无始觉照了。始觉从缘始显。对本故名为他。论名不觉。但文异尔。亦名为迷。亦名颠倒。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云妄认四大等者。明认他也。然迷自必认他。认他必迷自。二文互举。其业用者。论说能生三细。此云。由此故有轮转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无不是此任持。无不是此发起。故论又云。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无明而得住持。此下文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释其相。三出其过患。今财案定其非。但云颠倒未显其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 除了圆觉性者。其余悉该。

  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

  种种 如下所明。

  颠 心识狂乱。

  倒 背觉合尘倒有所执。颠但荒狂由颠故倒。如由迷自故认他也。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余三俱转。故云易处。然正迷之时方亦不转。勿然醒悟还是旧方。反推此迷了无踪迹。无本来处。无今去处。二正释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真智。认他四大缘念是无明之相也。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壳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文二。一法。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认为我也。然四大从缘假和合有。无我无主。毕竟是空离我我所。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归于地等。然凡夫种种造业长劫轮回只由迷自法身执此四大为我。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此有二释。一者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有缘虑相。虑相如影举体全无。自心灵明本非缘虑。今认缘虑谓是自心。念念随之漂沈苦海。如珠明彻本非青黄。对青等时即有影像。愚执其色谓是其珠。如迷自心认缘影也。故唯识云。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佛顶经云。此是前尘分别影事等。故知缘影决定是空。若清净真心本无缘虑。灵知不昧无住无根。今认缘心诚为妄矣。二者此一句。经译者回文不尽。应云缘六尘影。六尘影是所缘。妄识是能缘。六尘无实犹如影像。从识所变。举体即空。故此缘心亦无体也。余同前解。前标颠倒云种种者。通论则我法二执。于中各有种种相转及凡夫二乘。各有四倒。若克就此文。即上迷身迷心。总有四对颠倒。谓四大非我认为我。法身真我而不认。是第一对。四大如幻。本无而见有。法身真实。本有而见无。是第二对。缘念生灭认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认。是第三对。缘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执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实有而见无。是第四对。一三我执。二四法执。如斯等见不因师宗。但是凡愚任运如此。既四对八只不同故云种种。二喻文二。初直喻前文。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翳眼观空里。无华妄。见华。捏目望月轮。月边别见月。空华幻月皆喻妄见。众生一念迷心。翳自圆明觉性。而于圆明体上妄见生灭身心。故曰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妄执之言。正对前妄认之语。若悟真如无相。但是一心。如空本无华。天唯一月故。首楞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又云。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亦可别配二喻。谓华喻认身。月喻认心。身则但因心迷当体妄认。如空华但因眼翳外无别依。心则内根外尘相依而起。如幻月下因捏目上因本月相依而生。故配身心昭然义现。然月喻例华亦应云。月实无二捏者妄执。经文影略故不具之。又为一解。翳捏皆喻见分。空华二月皆喻相分。眼喻智慧。空及本月喻真理。世亲般若论以翳喻相分者。据释处之意。取所见之华也。后展转到见。

  由妄执故 牒前生起转计所以。

  非唯惑此虚空自性 虚空之性清净无物。今执华生空处。即似空变成华。妄见空华。无生而生。无物成物。是迷惑虚空之性也。

  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既执华从空生。即不知从翳而起。翳则实是华之生处。非谓真实之华。若具法合。应云。非唯惑此真空自性。亦复迷彼身心生处。此乃但怪空里有华。不觉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恼。不知内畜迷情。三出其过患。

  由此 因前妄认身心相也。

  妄有 生死不实。

  轮转生死 妄执身心。若无过患任其长执。不必化之。既由此执尘沙劫中轮回不绝。地狱鬼畜八苦五衰为害之深。故须开示。三结。

  故名无明 明即令人解脱。故知令人轮转即名无明。二显本空。文三。初标定。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言无体者。但是假名。内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际元是妙明。故论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又云。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了斯无体诸行不生。不生故无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知十一支法皆有所因。唯此无明横从空起。今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灭也。次喻释。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前说种种过患皆归无明。今又云无体。道理难见言语路绝。故约喻释。谓睡时梦物且见是有。故前种种说其行相。寤欲求之终不可得。故此显示云无体也。问求不得者何处灭去。故次答云。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 征意云。若无灭处即应还在。以何义故。言空无也。

  无生处故 意云。见幻华时若实是有。今不见时即说灭处。见时本无生处。不见何寻灭处。问前云实华生处。此复何通。答约前妄执之时而言有也。悟了始知有时元无。以法合之昭然可见。故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若决定忍可于心。名无生忍。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后断疑疑云。前说生死。由于无明。无明既无。何有生死。故释云。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无明及与生死本末一切俱无。众生于此无中迷情横见生死。前就横见故说有。此就实论故说无。

  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指前文也。由是横见之故。故前文说名生死。第三释成因地。上来所说妄空真有者。有佛无佛性相本然。今明依此通达心意冥符方成本起因地。释成正答所问。文中三。初依真悟妄顿出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 牒前所标。即依真也。

  知是空华 悟妄也。下皆顿出生死。

  即无轮转 无生死之法也。既知万法如空华。岂更见有轮转。还丹一粒点铁成金。真理一言点凡成圣。亦释因不异果。如斯因地方谓真修。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无生死之人也。谓若计有我是免轮回之者。即是未免我执。我我所忘方为解脱。即是照五蕴空。度一切厄。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身同虚空。不计心心同法界。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非由我作观行方得身心空无。本性空寂元来无故。故金刚三昧经云。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次展转拂迹释成正因。拂有四重。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一拂觉妄之智。谓能觉身心性本无者。亦如太虚都无所有。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 二又泯其拂心。知能觉无者。即同空华体即无也。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三遮其断灭。但不起念分别空有。不是无心。

  有无俱遣 四总结离过。

  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释成因也。有无既不当情。斯即心言路绝。清净觉体从此显彰。但不背之合尘。即名随顺。亦非别有能顺。故罗什云。无心于合合者合焉。随顺净觉。故言净觉随顺。如是执尽病除。然后兴心运行。则聚沙画地合掌低头皆成佛道。如斯修习可谓正因。后征拂所由。释归圆实。

  何以故 身心幻妄可说全空。知觉称理因何又拂。有无俱绝约何修行。次释意云。相因对待皆是从缘。从缘之法岂实有体。生心动念即乖本性。失正念故。圆实性体俱无如是等故。

  虚空性故 一切法空不生灭也。谓如上相因诸相。犹若虚空。本自不生今无可灭。非谓拂之方令空也。故佛藏经云一切法空无毫末相等。

  常不动故 一切法寂不来去也。非已去非未来非现起故。故法句云。诸法从本来寂灭无所动。法华亦云。常自寂灭相。

  如来藏中 上二句明诸法。此下皆是显一心也。论指一心云如来藏故。楞伽亦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经下云。圆觉妙心涅槃即名佛性。今此一句总标。次二句空藏。后三句不空藏。通云如来藏者。由三义故。一隐覆义。谓覆藏如来故云藏也。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胜鬘云。生死二法名如来藏。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经藏云。一切众生贪瞋痴诸烦恼中有如来身。乃至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便以九喻喻之。一萎华佛身。二岩蜂淳密。三糠糩粳米。四堕秽真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内实。七弊物金像。八贫女轮王。九焦模铸像。二含摄义。谓如来法身含摄身相国土神通大用无量功德故。又亦含摄一切众生。皆在如来藏内故。三出生义。谓此法身既含众德。了达证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论云。地智能生无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此三义者。初约迷时。后约悟时。中间克体然约真妄和合。总有二种行相。谓此经下云。如来藏自性差别。论云。真如生灭。然真妄各有二义。真谓不变随缘。妄谓体空成事。真中不变妄中体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随缘妄中成事。即生灭差别也。初真如性中。复有二相。胜鬘云。有二种如来藏空智。所谓空如来藏脱离一切烦恼藏。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不思议佛法。论中亦说如实空如实不空。义全同此。后生灭中亦有二相。谓漏无漏。无漏复二。有为无为。有漏亦二。谓善不善。此等行相皆有业用。初真性者。有其二业。一能持自体恒沙功德。从本已来不失不坏。二能御客尘恒沙烦恼。无始时来不染不污。后生灭亦有二业。一能起惑治业。旷劫长受六趣生死。故楞伽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灭。二能知真达妄发心修行证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论等。由是二业故。宝性论引经偈云。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法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长行引胜鬘释云。性者。如来藏。依止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诸道者。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证涅槃者。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既诸佛因果始终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须信解。离此别信信则堕邪。故密严经诃为恶慧。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据此则了之方知正道。故胜鬘云。若于无量烦恼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缠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华严初会普贤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意在此也。然虽此心凡圣等有。但果显易信因隐难明。故浅识之。流轻因重果。愿诸道者深信自心。

  无起灭故 释上所知生死等。

  无知见故 释上彼知觉者等。此上二句释空藏矣。谓见生死起者。即云执情。见生死灭者。即云知觉。今以如来藏中既无可起可灭。何有能执能知。又迷时生死非起净心非灭。故无迷也。悟时净心非起生死非灭。故无悟也。无悟故无知见矣。此乃非唯不可识识。抑亦不可智知。识智俱如。方为自体真实识知。大智慧光明遍照。为下三句不空藏矣。

  如法界性 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别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非情数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二者谓法界则情器交彻心境不分。如来藏则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如云能造善恶能起厌求。就法界言。即无斯义。据此则藏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混则普骇之义易信。克则周遍之理难明。故指藏心如法界性。亦乃摄其二义之别。归于一体之同。方显觉妄因依。诚非究竟圆实。

  究竟 竖穷三际始终常然。

  圆 遍周虚空。

  满 众德具足。

  遍十方故 无边际故。良由如来藏性本自如斯。岂须减旧添新灭惑生智。是以三重泯绝冥合觉心。将此为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第四结牒问辞。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但结前文更无别义。此下偈讽文二。一标举。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然偈有二种。一伽陀。此云讽颂。谓孤起偈。今非此也二祇夜。此云应颂。颂长行也。或为钝根重说或为后来之徒。或为增明前说故。今此经偈皆祇夜也。然凡言长行偈讽相望。有五对之例。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隐显。今经问目皆长有偈无。答皆长广偈略。余随相当对文当指。二正陈。然此段中五偈。但重讽长行。更无别义。故如次依前四段科之。但经文增减故科段名亦小殊。四者。一讽了悟本觉。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义不异前。二讽推破无明。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上二段皆长离偈合。三讽拂迹成因。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上二句长先偈后。

 成道亦无得  长无偈有
 本性圆满故  四讽结牒问曰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长隐偈显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一)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自下大段。第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谓创因法镜照心。顿能信解。至于长久修证。则节级不同。良以障有浅深根有利钝。习气厚薄心行依违故须处处随根引令得出。然其修证阶降虽殊。必籍本因。故云依解。前则信解。此则行证故华严一部亦唯此四矣。文中二。初征释用心。后广明行相。所以然者。以悟修之理一异难明意实相符言而似反。故须征释令解用心。然后随性随缘。广为明其行相。今初征释文中大科四段不异初门。申请中三亦同前列。今初进问威仪。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普贤是行中之体故。标首为下所依总别观门不离此故。二圣表法已具前文。次正陈中文四。一就当根征起。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信解圆觉即是当根。虽达天真未明缘起。大士悲悯接下垂方。反覆征问用心解行如何契合。二问解行相违。于中复二。一幻幻何修问。

  世尊。若彼众生 指前当根。

  知如幻者身心亦幻(解也)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行也。谓一切如幻正解方成。幻法非真复何修习。故解与行进退相违。征释用心实由斯矣。此问从前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等文而来。意云。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将幻还除幻。幻幻何穷尽幻者谓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然诸经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术颇众。见闻既审法理易明。及传此方翻成难晓。今依古师解华严如幻之文。法喻各开五法。喻中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无。五痴执为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心识。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下诸幻喻皆仿此知。二断灭谁修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此问亦从前拂迹中来。谓若以幻故一切皆空。能所总无。遣谁修习。云何复说修行如幻。金刚三昧亦云。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云何修习得本空心。三遮不修之失。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意恐惑者又云。一切如幻无不是空。觉性无生本来清净。知之即已何有修行。故此遮云。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今空今不修。云何则脱苦。不了如幻境界者。未达缘起事相也。从来不达事妄想不解脱。今还不了知。如何得解脱。溺斯意者近代尤多。但恃天真不观力用。四请修之方便。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上。遮不修之失。已知决定应修故。问对治之门。如何永离诸幻。论云。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终无得净。对于暂离故言永离。谓初观一体虽觉全真。后遇八风纷然起妄。行如穷子。解似电光。何法修治。永除病本。然经云。一切众生作何方便。两句之间文意断绝。译之太略。应添分别演说等言。意则连续。达者详焉。后亦频尔。此下三唱经文。仿前科段。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 此云正受。由达身心如幻。则冥本觉真如。如镜受影非受非拒。故名正受。

  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标幻从觉生以为义本。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今初第一云义本者。以普贤但征修幻。不问幻之所生。佛说生于觉心。未为正答所问。且要标之为本。凭之显幻尽觉圆。故得修幻义成。幻尽元非断灭。故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乃至无明灭智性不坏。如风止动灭湿性不坏等。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 有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偈云。幻无明故。

  皆生 诸有漏法皆从性净真心而生也。依真起妄故。

  如来 此心虽凡圣同依。唯佛圆证故。约佛标之。

  圆 离相故。

  觉 非空故。

  妙 染而不染故。

  心 中实神解故。梵云干栗驮。是坚实之心也。不同缘虑集起之义。言皆生者。本觉心体为因。根本不觉为缘生三细业识为因境界为缘生六粗。故楞伽云。大慧。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是知诸法皆无自体。无自体故。必假所依。依圆觉心而生起也。如幻马无体必依于巾。巾喻真心。马即蕴界。配前五法本末应知。问既真能生妄。真是妄源。何故前云无明无体。答妄托真起说真为源。现且迷真真本无妄。如二月托本月而起。说本月为起二之依。本月实无二轮。即是二无其体。故经说种种生于觉心。不是心生种种。然诸经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宗途有异。学者罕知。今约五教略彰其别。一愚法声闻教。假说一心。谓实有外境。但由心造业之所感故。二大乘权教。明异熟赖耶名为一心。遮无境故。三大乘实教。说如来藏以为一心。理无二故。四一乘顿教。泯绝染净但是一心。破诸数故。五一乘圆教。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理事本末无别异故。此上五教后后转深。后必收前。前不摄后。然皆说一心。有斯异者。盖以经随机说论逐经通。人随论执。致令末代固守浅权。今本末会通。令五门皆显诠旨。相对复为三门。初约所诠。逆次顺法从四至一展转起末。谓本唯非染非净。一法界心。由不觉之名。如来藏与生灭合成阿梨耶识。复由执此为我法故。转起余七成八种识。各由识体起能见分。由能见故似外境现。执取此现为定实故。造种种别业共业。故内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诸法。二约能诠。顺文逆法从一至四展转穷本。谓佛对下劣根性未能顿达万法所起根本者。且言从业所感。此则初声闻教。次为机稍胜者。说能所感。一切唯识展转乃至唯一真心名顿教等。皆由根有胜劣故。令说有浅深。若执前前即迷后后。始终通会方尽其源。三能诠所诠逆顺本末皆无障碍。由称法性直谭不逐机宜异说故。即圆教也。唯心之义经论所宗。迷之则触向面墙。解之则万法临镜。况此标为义本。如何不尽源流。达者审之。勿嫌具列。此下第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然上说幻从觉生。染缘起也。此明幻尽觉满。净缘起也。故论云。有四种法薰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染法者。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无明熏习真如故则有妄心。妄心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故胜鬘云。不染而染。法身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华严云。心如工画师等。净缘起者。论云。以有真如法故。熏习无明。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厌求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已信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心无有起。境界随灭。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然净缘起翻前染缘。缘无自性。染净俱融合法界性。起唯性起故无断尽。如华严说。依此方名幻尽觉满。文中分三。一举喻该释前文。二法合唯谭本义。三兼拂同幻之觉。今初。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 喻前义本。谓空中毕竟实无起灭。但以眼翳空里见华。既翳时华依空现故。言从空而有。如圆觉妙性毕境无生但以心迷性中见妄。既迷时妄依觉现故。言生于觉也。

  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正喻此段释疑之文。谓翳差则见华灭于空中。华虽灭而空常在。然华生时不生。灭时不灭。有翳有差见生见灭。二法合唯谭本义。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 谓此幻心由智了达方得除灭。所了是幻能了亦幻。则前疑云幻幻何修。今答意云。不妨以幻除幻。又前云。幻尽断灭。次下答云。

  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此乃能所双亡即契圆觉。其犹波因水起波灭水存。幻从觉生幻灭觉满。三兼拂同幻之觉。拂有三重。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拂觉妄之觉也。对缘而起故亦是幻。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 恐修习者作是念言。对妄之觉则名为幻。不对妄者本有之觉则非虚幻。若起此心起则如幻。

  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若谓二觉俱无即名真者。此意居然如幻。举要而言。起心动念言妄言真无非幻也。相蹑起念。势极三重。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若泯绝无寄。分别不生。圆觉真心自然显现。元无幻化。故言不动。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即答前请问修习之意也。前不疑合修不修。但于修中疑用心违妨一向但请如何修行离幻。兼已自遮不修之失。故前段释疑了。此段正示用心。后段即会通。方便渐次之语。既令离幻修行。便已通得不修之失疑也。故无别答之文。文中三。谓法喻合。法中二。初展转离幻。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 标指当机。

  应当 诫劝之辞也。展转四重。

  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一离诸幻境。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二离离幻之心。言如幻者。简非幻心。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三遣离幻之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四遣离离之离。亦可一离妄二离觉三遣离四遣遣。皆言远离者有二。一止二观。止离者。休心息意水不追攀。如人遇怨不应共处。观离者。虚妄之法体性皆空。如梦枷锁寤则已离。故下文云知幻即离。后密显真觉。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梦中见梦。转转觉于前非。直到寤时所见方实。故云尔也。无所离者。有其二意。一则冥于真觉。真觉则不可离。二则到真觉之中。自然无如上节节之幻可离故。荷泽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觉妄俱灭即是真如。二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如有一段干木。以一木燧钻之火出。还将却烧二木。木火既尽烟自然灭。既成灰烬任运飞散。不同二木形质为碍。如次四节以配于法。木段喻所修幻妄。木燧喻能修幻智。烟喻离。灰喻遣。经文先云灰飞。译之倒也。定合是烟先灭余灰飞散。喻中阙于显觉。盖文略尔。前法后合悉。皆具有。若欲具之。应以地唯圆觉。由前木等本从地出。烧灭总尽唯有地存。如种种幻化生于圆觉妙心。幻化数重遣尽圆觉元来不动。二合。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上三句正合喻之现文。下一句兼前密显真觉。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前云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故佛示用心竟。结答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会通问中之文也。但能知之是幻己名为离。但得离幻即元是觉。更无阶级渐变为觉。如人梦见身疮问医求药。寤来既知是梦。更欲作何方便。若待方便修之渐离。即是实法。何幻名化。若执实有还是妄计。何名修行。故云尔。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结成真离。亦是通结前用心之文。第二偈讽中四段。依次重讽长行。科文全同。不烦重写。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下文仿此。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标指生。无明之言长无偈有。

 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展转拂迹长有偈无。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长离偈合。又法合及密显真觉。长有偈无。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其结酬之文长有偈无。征释用心竟。

  自下大文。第二广明行相。有九问答。类束为三。初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次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然此三门前前不假后后。后后必蹑前前。初中四。一开示观门同佛。二征释迷悟始终。三深究轮回之根。四略分修证之位。就初门中文四文三皆同前也。今初进问威仪。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义亦同上。次陈词句中三。一举法请。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 标请修行渐次者。由普贤所问幽深。如来称理而答。先欲消除心病。然后万行俱修。或有闻前说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谓言知之即已都不假修。普眼欲使教法圆足。请问起行之门。故佛令持戒宴坐恒作是念等。展转乃至观行成就也。

  云何 此下皆别列也。

  思惟 观察真妄即思慧也。

  云何住持 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不失。即修慧也。下伫听佛说。生闻慧也。从凡入圣必假三慧。故普眼为众咨求。上皆问智也。此下问悲云。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此同法华。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以开摄示。以悟摄入。以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故。约今经者。此后佛答全用先所显示如来净圆觉心为本。以观人法二空。及灭影像。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乃至等同诸佛。即是普令开悟也。二反显请。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反明得闻佛说方便思惟即开悟也。言闻此三昧者。是前离幻法门也。故佛前云。汝能修习如幻三昧。三结牒请。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言假说者。以觉性本圆妄法本寂实无所修。但以初悟之人迷习难为顿息。是以请于无修之中假说修习方便。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第四正说。长行中四。一起行方便。二观行成就。三顿同佛境。四结牒问词。今初。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 标指当机。

  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指前征释离幻。以为起行之本。若执法定实。即观行不成。故须蹑前为方便矣正念者。则无念也。故智论云。有念是魔业。无念是法印。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又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知无念是正念也。然正念与离幻反覆相成。由离幻故正念。正念故离幻。何以故。外存有法则内起缘念。内有缘念则外见有法。由此双指在诸行初。第二观行成就文二。初戒定。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奢摩他此云止。止是定义。下文释云。至静为行。定有浅深。故标如来简非粗浅邪小之定。若乱心持戒。不堪入此观门。故先定后戒。亦可文虽先后修无先后。

  坚持禁戒 一向绝缘的不拟犯。名曰坚持。防禁根门诫约身口。故名禁戒。戒品虽多统为三聚。一摄律仪。二摄善法。三摄众生。今意说律仪。义通余二。律仪戒者。谓十无尽。取要而言。即唯四重。此四清净则一切枝叶不生。

  安处徒众 即同行同见人也。行业既同。互相雕琢迭共商量。为长道缘。故须安处。故宝积经七十二云。得人身者。彼应依善知识听三世佛平等法。闻已应发勤精进。依城邑聚落。与大众共居具四部处。更互相疑论量佛法。学问难答。三世佛法平等得现在前。解一切法无有自性。修此解故烦恼渐除。

  宴坐静室 宴默也。坐为摄身。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欲住身心故须静室。静室处众岂不相违。此有二释。一根性不同。故或多昏沉籍众策。发或多掉举宜自息。缘非为一人而行二事。二定慧等学故。谓圆通观行。要止观相资。须依善友。或同见同行终日议论法门。无令用心差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净名云。不必是坐为宴坐也。虽同众住。不妨在自房室。初中后夜或除论法转读。便须静坐思惟闻思修慧圆明。岂但申申夭夭故无违也。此依定持戒处众静坐答住持问。二观慧文二。初明二空观。后明法界观。初二空者。众生旷劫漂沈。或堕邪小不成种智者。良由二障。一障不断由于二执。欲除二执必假二空。故于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观智。执亡障尽。即圣性现前应用尘沙。名之为佛。文中二。一破执。二显理。初中二。一我空。二法空。我空又二。一观身无我。二观心无我。夫计我者。既皆因五蕴。五蕴自相唯身与心。今且大段开之。然始别别分析。如此驰逐妄计何逃。若约身为总。则色心为别。今约我为总。故身心为别也。今初观身。身为诸爱根本。了之虚妄。则一切烦恼自除。如其耽着。则起无量过患。故净名因疾广说无常苦空无我。劝令患厌。涅槃喻以四蛇亦令舍离。金光明经智度论皆云背恩。文中二。初寻伺观。后如实观。先因寻求伺察。方见如实之理故。今初。

  恒作是念 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当如是观也。

  我今此身 执受既坚故遍观也。

  四大和合 坚湿暖动假和合也。故宝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罗逻身。若唯地大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干麨灰终不和合。若唯水界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烂坏。若唯地水火无风界者。则不增长。净名亦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故此经文还分四大各归来处。

  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 坚碍为地。

  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 润湿为水。

  暖气归火 可知。然气是四大之本。不唯是风。故水火大中亦云气也。

  动转归风 净名云。是身无作风力所转。谓迷性起心。心运风力转余三大。而有动作。作无自性。故云无也。四大皆云归者。此身既合四大所成。今推身无主故还归四大。

  四大各离 正观之时各有所归。即名为离。不说命终方名为离。故庵提遮女了义经说生死义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毕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以为生义。若知地水火风毕竟不自得有所散是为死义。此意正明即合而散即散而合。故合散之文。皆为不自得。

  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且地有形碍而沉滞。风无形碍而轻举。敌体相违。水火亦互相陵夺。故知四大相违各各差别。未审我身属于何大。若总相属。即是四我。若总不属。即应离四别有我身。故云尔也。后如实观。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谓因前寻伺。见如实之理。定知四大非我。但约和合假名为身。亦无实体。智论十四问云。若自身无我而计我者。他身无我亦应计我。答亦有人。于他物中计我。如外道坐禅入地观时见地即是我。水火风空识亦如是。又如有人远行独宿空舍。夜见一鬼擎一死尸来。复有一鬼来争等。又只缘计我而为自身。即以余身为他故生难也。后观心无我。夫心无自相。托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故现。根尘和合。似有缘心。内外推之。何是其体。长轮生死。由不了心。苟能了之圆觉自现。故首楞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妙明。不从人得。文中二。一寻伺观。

  四缘(四大)假合妄。有六根 四大和合成于一色。于此色上方有六根。离此色身根元无体。各分四大。色尚不存。窍穴六根更何依附。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四大为中。六根为外。内外和合假成此身。

  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由依四大六根和合成身。即有六尘妄现。由此内外根尘。引起妄心缘虑不绝。念念生灭刹那不停。缘合即有。缘散即无。推其自体了不可得。故曰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虽假缘生。不离真心气分。故曰缘气。言似者。明非实有。缘相者。缘虑之相。后如实观。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四缘)尘(六尘)各归散灭 心托六尘。尘依四大。四大无体六尘即空。故云散灭。

  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缘尘既灭心体即空。故决判云。毕竟无有。言缘心者。则前缘气之心也。问无尘可得。下三句亦说法空。何得一向判属人空。答此指缘尘各散正显心空。故结云无心可见。身之与心总属我执。第二法空。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前于身心之中推求无我。故名我空。此则身心及境一一自空。故名法空。然身等本空非今始灭。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但以迷时执有。今执尽始无。义言灭也。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有遍计之情即见幻生。有观察之智即见幻灭。对幻生故则言幻灭。对情执故则言智慧。对待之法皆属缘生。缘生则无相。故皆云灭。般若心经云。无眼界乃至无智亦无得。楞伽云。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大文第二显理。即二空所显真如理也由前执尽故此理现。如云散月出尘尽镜明。非谓无云便名为月。但于无云之处而见月矣。非谓无幻便是真如。但于无幻之处见真理矣。文中二。初法。

  幻灭灭故(蹑前)非幻不灭 正显也。显圆觉性本净圆明独体全真不因修得。众幻虽灭自性常存不假缘生。故云非幻。金刚三昧经云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然对前妄尽释云真如。若以本宗但名圆觉。后喻。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虽云磨镜。却是磨尘。所言修道只是遣妄。夫镜性本明非从外得。尘复则隐。磨之则显。隐显虽殊明性不异。今谓。人执法执是垢。寻伺如实是磨。真心本觉是明人法二空是现。自下大文第二明法界观也。文二。初印前显后。二拂迹入玄。二圆彰法界。初中谓印前二空显后圆通法界。文中又二。初标。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 此印前也。幻谓虚幻无有实体垢谓尘垢坌污为名。由迷幻相执取系着。坌污净心故云幻垢。诸佛菩萨虽有身心。由了如幻不取于相。无坌污义故非垢。由了幻空故非幻。

  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此显后也。根尘诸法十方法界普清净也。此由身心垢翳妄执自他故成局碍。今既我空法寂。何所不通。后释文二。初喻。

  善男子 由珠镜二事所喻不同。故复标告。

  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谓摩尼体性莹净绝瑕都无色相。由性净故。一切色相对则现中。青黄赤白黑五色各各随方而现。然此一喻亦喻印前亦喻显后。言印前者。五色喻五道。随方喻随业。愚人不了珠体。但见全是青黄。既是青黄则不见珠体。故华严云。凡夫见诸法。但随诸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若以三性配者。摩尼喻圆成实性。即前所显之理也。现色喻依他起性。即前幻也。愚人定见青黄。喻遍计所执性。即前尘垢也。若远即前身心等相。以此文印定前文之义。故指前也。言显后者然此圆珠由彼愚人执其定色。所以破色因配三性以印前文。然但无计执之人。即此珠种种之色一一清净一一同体。悉是圆珠妙用应现。无体可破。以喻后文十方法界一切清净圆满不动交参无碍。故言显后。然前之境喻但一面明。又云因磨而现。表二空之理破执方显。对执得名。今摩尼珠本净本明十方俱照。以显后法界之宗也。后法。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 即前种种幻化生于觉心也。义如彼释。

  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 显圆觉虽现非其定实。故云愚说。论云。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亦复如是 合前喻也。余义喻中以具对释。详之可知。第二拂迹入玄。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此上先说迹之所以然。其迹也相蹑而起。亦相蹑而拂本。以众生妄执幻化故。佛说云幻垢。众生依教离垢故。复说名菩萨。此下正拂其迹云。

  垢尽 幻垢如珠中之色。达之本无故云尽也。

  对除 所离之垢既无。对离之智何立。

  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者字贯通两句。谓对垢者菩萨也。说名者佛也。既无对治之智。何有起智之人。深浅之执本无。何有说教之者。故俱无也。对机之佛亦不可得方见法身。法身说经义在斯矣。然上人法各三。三对六只尽是所拂之迹也。谓法有执垢离垢及与名数。人有众生菩萨及佛。问曰。人自有差法本无异。何说三名。答克体虽无。义说即有。为对人法各分能所故也。第三圆彰法界。文二。初一真法界。后三重法界。言一真者。未明理事不说有空。直指本觉灵源也。下对诸法圆泯圆收。方说三重等别。今初。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 标告及指当根所证者。为欲进显不思议境界。境界殊前故。却蹑前功用明其得入。所以发起后之文势。

  证得诸幻 观行成就。

  灭影像故 依他亦泯。

  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约身为主外见东西。我相既无更何方所。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然虚空离识亦非实有。故首楞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一时销殒。谓迷情所覆觉处见空。尘影既销空元是觉。显谓空销觉现。发谓妄尽心开。翻覆观之俱无边际。首楞又云。闻复医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是知空有双绝。但是觉心。独鉴明明灵知不昧。后三重法界者。一真空绝相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此中义意全同华严法界观门三重行相。故依彼科之。今初第一真空观者。彼观门中有四句。谓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上二皆简情显解三空色无碍观。解终趣行。四泯绝无寄观。行起解绝。今经文二。一色相空净。二空色同如。今初经文皆云清净者。谓由前二空观门简情显解。次拂迹灭影。同于行起解绝。故皆清净为真空矣。故智论云。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清净与空皆绝相义。若就心说。即如净名经。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等。故云清净。文中七。一内身根识。

  觉圆明故 蹑前显清净之因也。由拂泯等故得圆明。

  显心清净 比迷觉心心中执法。今见法性法即皆空。故云清净。如人不识珠体但执青黄。若见摩尼即色清净。七段之中皆同此也。然展转蹑前以显清净者。义如后释。今且销释法数名体。心者总相明其我心。即赖耶体。成唯识论说第八识种种别名。于中有四种名。通一切位。心即一也。迷时由执藏及能所藏。故名赖耶。今观智成就觉性圆明。故但云心。没赖耶名矣。心既清净同无垢识。故此下文顿同佛境。

  心清净故 牒前也。下皆准前。

  见尘清净 下闻觉等例此皆云尘也。谓由我心计执故。见一切色相。由执相故即见等是尘。不单说外色等名尘。亦不独说根识名尘。根尘识三自有文故。寻此见尘等体。还是我执之心。但以就取相生过之处。而别立名。又亦不离根境识三而别有体。知五蕴之法与蕴中之我非别非同。

  见清净故 但牒见字不言尘者。足显即见是尘非外尘也。闻等亦然。

  眼根清净 下余五亦例此也。六皆名根者。识所依故。能发识故。前五各从自种生自现行。四大所造净色为体。意根即第七识。由此攀外起意识故。

  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下余五亦例此也。皆云识者。随六根境种类异故。由具五义随根立名。一依根之识。非由境色识定生故。如盲不见等二根所发。识由根变异识必变。异如眼根损见青为黄。非色坏时而识坏也。三属根之识。由识种子随逐于根而得生故。非色种子识种随也。四助根之识。由根合识。识所领受令根损益。非境界也。五如根之识。根识二法俱有情数。非彼色法定是有情。根五胜义故说依根。若依起信皆名意识。此六皆依意所起故。意之识故。故彼释生灭因缘云。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心即梨耶自体。意即五意。以梨耶二义中有不觉义故。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云名分别事识。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上皆释竟。然八识中不言第七者。义当见闻等尘也。以七合第八。名见等尘。故瑜伽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又七合第六。名见等尘。以意识缘外境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故。故上引论云。即依此相续识。乃至名为意识故。论及此经所列无别末那。楞伽亦尔。皆由第七计内为我合于转相。计外我所合于事识。若不连前带后。则显示心数相蹑生起。义不便故。二外境六尘。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六皆名尘者。坌污心识故。约凡夫说也。亦云六境。此通凡圣。言色等者。眼等所取故。色有通别。今即别也。谓唯眼所取。有见有对变碍之相。最粗显故。声等可知。唯意所取法尘一境通于一切。三内外四大。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即于根尘不取发识牵心之义。直取四大之体也。宝积经说四大各二。谓内及外。地界二者。内谓自他身内所有坚者。谓发毛等。外谓身外所有坚者。谓土木等。水界二者。身内润性泪汗等。身外润性雨露等。火界二者。身内热体热相能消饮食等。身外热体热相能成熟等。风界二者。身内风体风名速疾住四支等。身外风体动转等。四世间诸法。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牒前)十二处 六根六尘是生识处。处是生门义故。亦名为人。意识常昏根尘相入故。

  十八界 六根门中根识尘三各有分界故。亦是因义。种族义故。前为六二。解者息于业因。此是六三。观之治于我执。兼之五蕴即具三科。大小乘宗无不约此以明诸义。前说妄认四大身心。及云中外合成等。即五蕴义。故此略之。

  二十五有清净 四洲四趣四禅四空无想净居梵王六欲为二十五有。此皆是有。各约实报非正智摄故。然梵王在初禅。无想净居在第四禅。四禅位中别举此者。梵王有见。外道无想。净居唯圣。异余天故。五出世诸法。

  彼清净故 想牒前世间诸法也。

  十力 然如来唯一诸法实相智力。此力有十种用故说为十。总名力者。能摧怨敌故。不可屈伏故。一知是处非处。谓总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则降伏无因恶因。知人可度不可。二知过现未来善等三种业及顺现等三报。知所度有障无障。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垢净。及知依此所得诸果。四知信等五根上中下。五知种种欲乐。令舍不净增净。六知一三五乘贪瞋痴等种种性欲。知即时异时谁可度不可等。七知一切道至处。八知宿住。九知死此生彼。即天眼智也。独此从所依得名。十知自解脱无疑。亦知众生漏尽涅槃。然佛力无量。度人因缘故但说十足辨其事。

  四无所畏 一正知一切法。谓佛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尽诸漏及习。言我漏尽等。三说一切障道法。四说出苦道。佛作诚言说此四法。决定无畏。

  四无碍智 智缘四境无拘碍故。一法。如说地水火风等。二义。如坚湿暖动等。三辞谓得彼方言以说地等。四于三种智中乐说。上依智论。若约华严则初二异此。谓一知自相。二知别相。又一知自性。二知生灭。又一法智。二比智。又一知一相。二知蕴界等。又一知一乘平等性。二知诸乘差别性。后二则同。谓辞则说于法义。乐说乃辞中别义。

  佛十八不共法 力等二乘有分。此无分故。一二三如次配身口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八精进。九念。十慧。十一解脱。十二解脱知见。上六皆云无减。十三四五一切身口意业随智慧行。十六七八以智慧知过未现在通达无碍。问无见顶相等亦无与共。云何不说。答此十八中但说智慧功德。不说自然果报法。上从力等。至此四科全依智论。

  三十七助道品 助谓资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谓止观。品即是类。正因类故。亦云菩提分。分亦因义。三十七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然但以十法为体。谓精进定慧各八。念四。戒三。信二。轻安喜舍思惟各一。初四念者。一观身五种不净。谓种子住处自相自性究竟。二观三受皆苦。谓苦乐舍。三观心念念无常。四观诸法无我。此对治凡夫四倒也。又观身毕竟空。观受内外空。观心无所有。观法但有名。此对治二乘四倒也。四正勤者。四念处火。若得勤风则无所不烧。故次办之。精进为体故总名勤。异外道勤故名为正。虽是一勤。随义分四。一未生之恶遏令不生。二已生之恶断令不续。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广。四神足者。欲勤心观。欲谓乐欲。勤谓无间。心谓定也。专一境性。观谓慧也内自拣择。以勤过散乱智火微弱故须定制。即所欲自在。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欲等四定能证此故。名为神足。亦名如意足。所欲如心故。五根者。信进念定慧。此五通生出世间法。由前三科此不可拔故。前三至此总得名根。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魔梵等不能屈伏。又能损灭不信等障。故名为力。七觉者。谓念是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是自体支。觉自相故。精进是出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心勇悦身调适故。轻安定舍皆不染污支。能除粗重故。依定转依故。行舍平等永舍贪忧。故七皆云觉支也。虽一刹那七法俱起。而随行相各说功能。八正道者。谓正见是分别支。依前所证真实简择故。下七亦一一云正。思惟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思惟名义发语言故。下三皆是令他信支。谓语者。善依所证问答决择。令他信有见清净故。业是身业。进止正行具足。令他信有戒清净故。命者。如法乞求依圣种住离五邪命。精进是净烦恼障支。由此永离一切结故。念是净随烦恼障支。由不忘失。正止举相。永不容受沉掉等故。定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由此引发神通等无量胜功德故。上之七类次第者。谓闻法已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摄心调柔。柔故信等成根。根增为力。七觉分别。八正正行。总已喻显。法性如地。念处如种子。正勤为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增长。开七觉华。结八正果。

  清净 通言力等皆清净也。

  如是乃至 超越多法。谓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地度果向缘谛处定等。

  八万四千 然法门广说无量无边。今齐此结数者。对治尘劳故。尘劳即有八万四千。一一对翻即皆净法故。染与净数无增减故。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陀罗尼 得总持菩萨。于一一法中。持一切法故。

  门 从一一法中。入一切法故。

  一切清净 总结也。问世出世法二相有殊。如何此经皆云清净。答前已说之。今复更释。谓若凡圣对治。即胜劣全殊。若称法界而观一种。总是幻化。皆从缘起无自体故。如有一镜现种种杂秽瓦砾。复有一镜现种种胜妙珍宝。痴孩不了贵贱悬殊。智者达之一无差异。观智圆明心识净者。亦复如是。见世出世若圣若凡。一切皆空。空是觉体。故下文云。见佛世界犹如空华。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只缘称理平等。所以名曰圣人如其重圣轻凡欣真厌妄。纵令修习。岂证真源。然上从觉圆明故。展转蹑前相由。以显世出世间诸法清净。至此五段历法备周。余六七两段。但是结通他身他界。更无别义。五段相由者。谓心本清净。由不觉故名赖耶识。相应于意复曰见尘。起于现行有根识境。中有能造故说四大。由是具足处界诸有有漏之法。对治此等有修有证。复成无漏因行果德。今既觉了圆明故。心意识及所变等展转清净。皮之不存毛无所附。然无漏法若约人修证。则先因后果。今据法本末。故先果后因。亦如论中根本灭故粗染随灭。六自他正报。

  善男子。一切实相 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从缘生故。会缘入实即为实相。故智论云。照色等空即名为实相。性空实理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著乃是实法。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无迁无变究竟常住。无量义经云。如是无相不相不相无相是名实相。

  性清净故 此实相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一切妄法所不能染。比迷似染。今悟本净名性清净。

  一身清净 由前悟得根识尘大世出世间诸法皆归实相清净。方始成就此人。一身清净故诸段清净。皆牒前文。唯此独指实相。以为净之所以。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 既于自身证实相理。亦见一切众生同一清净实相。以观一切众生不取于相同圆觉性故。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又下文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以般若正智遍观众生。菩提涅槃无漏智性本来具足也。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众生本性清净。非谓一人修道多人成佛。七一多依报。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 国土净秽皆由自心。众生劫烧我土安隐。羸髻鹙子二相不同。案地宝严坐莲无异。况乃心冥觉性。识智无生。身土依真。染净俱泯。廓通法界。清净湛然。圆谓圆遍虚空。裹谓含裹三世。三世者竖极。虚空者横周也。

  一切 横竖总该。

  平等 本末味同。

  清净 都结七段。

  不动 冥于一如。然上七段悟时既相蹑清净。迷时亦相蹑垢染。应云。觉不明故令心不净。心不净故见尘不净。见尘不净故眼根不净。如是乃至一多世界不净。文势及义意对经可知。第二空色同如前之七段。即空色无碍。此当泯绝无寄。彼观云。动念即乖法体。反显法体本不动也。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 蹑前起后也。由前云尽于虚空平等清净。即知相尽同空。空既本无生灭动摇。当知诸法亦本不生亦不待灭。一一当体如如不动。

  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然一切法唯依觉性生灭动转。诸法既尽虚空皆不动故。则觉性不动也。如波不起水则湛然不动。理齐故言平等。故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句经云。诸法从本来无是亦无非。是非相寂灭。本来无所动。然诸法与觉性平等。未名理事无碍法界者。夫理事无碍。要须多事全同一理而寂然。一理全成多事而迁变。即动即静即静即动。生灭广狭一切皆尔。翻覆无碍。今但一向不动。但是摄色等事同真空理。故唯名真空观。

  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还如前七段历诸法门。经恐文繁略标首末。义兼中间故云乃至。后段乃至之言亦例此知。第二理事无碍法界。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据法界观此有十门。一理遍于事。二事遍于理。三依理成事。四事能显理。五以理夺事。六事能隐理。七真理即事。八事法即理。九真理非事。十事法非理。今言遍满法界者。正是第二门行相。兼于余门义理。谓此即理之诸法与理不异故。一一自遍法界。不同前门没体摄归理中。故此名理事无碍也。既遍法界。即知动静无碍一一周遍。言觉性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者。由前门已显六根等与觉性平等。平等者。即无分毫之异也。即与觉性不异。觉性圆无际故。当知六根亦圆无际。故遍满法界。若言不遍满即是有际。有际即与觉性成异。异则乖于前门。故蹑前云。圆无际故。故首楞云。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六尘已下皆例前知。第三周遍含容观。即事事无碍也。谓随举一尘即遍一切法中。又含一切法在自尘中。一尘既尔。一切法皆然。故云周遍含容。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 举所依性。为事事遍满无碍之所由也。

  根性尘性 此是各指根尘自性。非谓泯根摄尘归于一性。

  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 谓根之与尘皆是事法。例前七段。事事皆然。故云乃至等也。

  无坏无杂 便就喻释。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如一灯光已满一室。更有一灯。光亦全满。百千灯光一一如是。各不相坏。亦不浑杂。室中之空喻于法界。灯之光相喻以根尘。谓一灯光容多光相。即一光相遍多光中。一一皆然重重无尽。前七段事法一一例此可见。含容周遍斯之谓欤。所以然者。唯是真心所现。皆如幻梦影像故。与所依性非一非异故。故得遍多入一摄一容多等也。大文第三顿同佛境。于中三。一用心同。二见境同。三称实同。初中二。一法。

  善男子。觉成就故 总指圆彰法界已下之文。由斯故得同佛境界。

  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于四对法无胜劣心。如佛于三念之境。故言同也。同之所由。经自征释云。由一切觉故。故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今则离前与求厌爱敬憎重轻等八念也。举八境者。显于心也。喻云光无憎爱。后云修习此心故。二喻。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光即眼识现量所得。故无憎爱。首楞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云其目者。意取眼识。云汝识者。即是意识。亦可但随凡俗情见以目瞳为光。如法华云。梵王是众生父。二见境同。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 近结八境安心。远结观行成就。

  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泯前心迹起后依正。凡圣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则虽无憎敬。尚见持毁等。故须泯之。方同佛见。自此已下正显其同。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由自心已空但是觉照。宁有凡圣差别之二焉。冥一如之无心。即万物之恒寂故。普照是用。寂灭是体。佛之所极极于寂照。故缨络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云同佛。是等觉义。故云普照寂灭。金光明经摄大乘论皆说佛果无别色声功德。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三种世间融无碍故。世界即器世间。众生即有情世间。成佛即智正觉世间也。

  于中 即于寂照中也。圆无际故。

  百千万亿 此方下数。

  阿僧祇 此云无数。是华严十大数中之首。经论多用故此举之。十者。谓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也。

  不可说 大数第九。

  恒河沙 谓恒河中所有沙也。此河从阿耨池东面流出。初出象口周四十里。金沙混流。沙细如面。细故数多也。

  诸佛世界 上僧祇等算此世界之数也。谓有百千万亿僧祇等数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为一界。以显世界如是多矣。然此中意者。直至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数量。为欲引机造无边境故。假增积多数尔。然净秽等土皆佛统之。故云佛界。

  犹如空华 缘无自性全体即真。真性夺之无余。故得相皆虚幻。如前理夺事门中说。亦如善财求法。展转至摩耶等处。会缘入实得愿智幻解脱门。见一切世界皆如幻住。

  乱起乱灭 此有三意。一者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刹那不住。界亦起灭不停。二者华严云。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成染污。大福众生住故成染净。信解菩萨住故成净染等。三者成坏相也。然成住坏空。各虽二十增减。而世界无量无数故。总观起灭缤纷。问然佛化土许可如斯。自受用中如何起灭。答依实教所明。无形为净土。生公云。佛有形累托土以居。佛是常住法身。何须国土。故华严云依真而住非国土。此经云。入于大光明藏。余义已如前辨。问法华云。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复云何通。答彼据理即事门。此约理夺事门。二皆无碍。

  不即不离 明此世界不即圆觉亦不离圆觉。如华与空。如金与器。由不离故觉性。夺之成空华。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灭。

  无缚无脱 文通上下。上则由世界无净秽故。下以众生本成佛故。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始知即始觉。观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觉。知与不知本是佛故。佛是究竟觉。始之与本非二觉故。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亦无始觉之异。四相本来同一觉故。又寂灭无二。是自觉。世界及众生。是觉他。成佛二字及生涅如梦。是觉满。成就是满义故。动寂双亡方圆满故。然说生本成佛。唯是圆觉华严。余成义含不的指注。但以语惊凡听理越常情。佛既罕言。愚夫多谤。今详教理略举六门。一者小乘有部。唯悉达太子一生成佛。余皆无分。二者大乘始教。三无数劫行位满足方得成佛。三者终教。相尽性显名成正觉。四华严说。十信位满初发心住即成正觉。五者顿教。一念悟时即名为佛。六者圆教。本来成佛。故华严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又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正觉。今经文者。若约观成方能知之。即当四五两门。若约所知。众生本来皆佛。则唯第六。三称实同。称法界真实性故。

  善男子。如昨梦故 蹑前也。由见生死涅槃如梦。即称圆觉实性同佛境也。此有二意。一但有能依之梦。必有所依之人。梦是人之神游。亦见闻之气分。无别体故。二但了梦体空无。即证自身真实。迷自身者。由执梦故。大梦之境必有大觉之明故。当知下有四节。初总明称实云。

  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 迷时生死无起涅槃无灭。悟时非灭却生死发起涅槃。称体而观都无起灭。

  无来无去 圣法非新来。凡心非灭去。又直言体。无起灭来去不约圣凡。二别指能所云。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所证之境非得真失妄舍粗取妙。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 能证之心都无分别。离于四病。三双泯能所云。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 故华严云。若有见正觉解脱离诸漏不着一切世。彼非证道眼。四总结称实云。

  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可知四结牒问辞。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可知偈中唯三。略于第一起行方便。故初讽观行成就二。余二如次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二空观也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法界观也长广偈略。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第二征释迷悟始终文四初三今初。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陈辞句中三。一庆其所悟。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 此是一切行位根本。后必蹑前故重指也。

  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可知。二难其所疑。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 蹑前段文为此疑本。

  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疑谓真能生妄。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疑谓说妄为真。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此上三难者。意云。本来是佛烦恼何生。若无生中妄生起者。如来成佛同本无生。无生之中还应妄起。成佛义等生否应齐。齐生即果佛何尊。齐否即因违现事。进退不可。故有斯云。三结请通释。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据此三难诸典无文。唯佛了知登地方受。今乃请宣成教普示末世凡夫。故曰无遮。开秘密藏。秘谓非器不传。密谓覆相而说。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 秘藏如不开柜。密藏则一法含多。今请不简末世则开秘藏。显了而谈则开密藏。

  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 由此标于经目。

  永断疑 通论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信心善品为业。别显则五盖。中疑有三。一疑自。谓己不能入理。二疑师。谓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谓于所学为令出离为不出离。如有病人疑自疑医疑药病终不愈。今三疑中即疑法也。此疑复有已起未起。今皆含之。刚藏为他请问令永断故。然断疑方便者。若疑境界令悟唯心。若疑法性令观无得。余皆例知。

  悔 悔是不定之法。悔善则恶。悔恶则善故。今请永断。即属恶也。然入道人若未通决生佛同异。则或用功多时反自疑悔。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 秘密有二。一如来之密藏。谓一乘如来知见。佛于渐教门中久默斯要故。故云究竟方便。下答云妙觉圆照离于华翳等是也。二如来即秘密。由证密藏能所无二故。三业业具皆秘密也。身密谓非色现色。如摩尼等。语密于一言中演无边法海。如谷响等。意密无心成事等。二义之中经显所证矣。

  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 则顿同佛境。义当信根成就初发心住。今但通决疑难以成前义。

  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第四正说长行四。一反覆起疑之本二喻释现起之疑。三显浅难造深。四结问不当理。初中又三。一总指轮回。二真随妄转。三结指前疑。今初。

  善男子。一切世界 总指情器也。无著金刚论以四蕴为世界故。若不约情何成轮回。次下六对办其轮回。谓但住有为即属轮回心也。

  始(创变)终(极证)生 新新而起。

  灭 念念落谢。

  前(过去)后(去来)有(住劫)无(空劫)聚(成劫)散(坏劫)起(现行)止(调伏)念念相续 情界器界皆依妄念。既所依不断故。能依亦然。

  循环往复 器界空已复成。情界灭已复生。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上二句正示轮回之相。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取谓取着。执我我所。舍谓厌离。厌苦所依。又于根身则厌苦粗障为舍。欣净妙离为取。于器界则厌此娑婆为舍。欣彼极乐为取。若取若舍种种不同。皆是颠倒妄心变现轮回之相。故论云。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首楞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二真随妄转文三。一法。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能观是轮回之心故。所观圆觉亦尔。如梦见实物物亦是梦故。二喻。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 由目数动。湛水如波摇。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次眼识迟钝。旋火成轮相。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想之可见三合。

  善男子。诸旋未息 眼目云舟也。喻生死垢心。

  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水火月岸也。喻圆觉。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正合也。三结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即前三种疑也。据此结文的指。即知定是先责起疑之本末是答难。若是偏答三中之一难。即不合总结三惑。智者详焉。然虽非正答。已是标举建立答义之势。意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早合自亡。况复空华金矿分明晓喻。二喻释现起之疑文二。一空中华无起灭喻。二金中矿不重生喻。初中三。一喻释。二法合。三结成。今初曲分为二。初翳差华亡喻。后空不生华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谓不知华因翳有。妄执从空而生。不知迷真故妄生。横执真能生妄。既得翳差都不见华。闻说从翳而生。又执何时更翳。以喻比来迷倒妄见轮回。因闻普眼法门。了悟根尘清净。闻道因除迷心故得清净不是新得妙门。又执早晚更迷。犹如何时更翳。问翳差之者。或有他时更生。不必的定永无。如何以此为喻。答夫喻者。但取当日一席之事。不说终身。但以愚人晨。旦见华食时眼差。见华乱生乱灭。谓言翳亦速起速停。念念候之。故云不可。故诸经论喻释佛云如大梦觉。岂可难云睡起梦觉何妨明夜更睡还梦。若如是难岂识喻焉。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翳不与华期。华不随翳生。但翳故妄见。非华实生。二法各不相知。况复一空一有。故云不相待也。纵使心迷生死亦寂。但缘迷故妄似死生。众生本自不生。幻华毕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刚藏问目正似此也。下空华喻云。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此喻前已含释。文易可知。二法合。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迷见生死似华起。悟得涅槃似华灭。言圆觉离华离翳。则双拂生死无明。虚空非暂有无。觉性何关迷悟。众生既如华起。约谁更难无明。无明生死既空。何责本来成佛。空华终不再起。果位何得还迷。由己计度不休。见他觉性流转。若如是解顿遣三疑。三疑钩锁连环。不是三科别答。下金矿喻即唯答佛不再迷。此疑过深。故重喻也。三结成。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虚空世法尚不同华起灭。况如来随顺圆觉湛然真常是虚空之体性邪。觉为空性者。佛顶云。空生大觉中。又云。寂照含虚空。复言平等者。然圆觉虽是虚空之性。而冥合不分。周遍法界无分无限无别能依所依。故云平等。此意云。空在觉中空尚常寂。况觉为空性。岂增减耶。喻犹不及故云况复。后金矿喻。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金在矿中销矿金现。非销始有。若因销有。销顽石等亦应得金。故知虽假炉冶销镕。金性要须本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 此明在矿则隐出矿则显隐显虽殊金性本来平等。

  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释成金性本有也。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法合也矿喻烦恼。金喻觉性。炼出洁净即有晶光。及能随匠随模。作佛等像或种种器。喻佛三身也。然此一喻唯答佛不再迷之难。前就圆悟之理生佛俱是本真。以成普眼段中众生本来成佛之义故举空华元来不起非后始灭。法合云。生死涅槃同于起灭。所以俱通三难。今就不坏因果之相。故说销矿出金。华则始终本无。矿则因销始尽。意云。圆顿之理虽齐。迷悟不妨成异。既有多生习障。还须背习显真。真显则究竟清净。若但用前喻。即拨无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见若但用此喻。即成众生觉性本来不净。失真常理。亦成邪见。道理微妙一喻难齐。故说两事。是知此喻唯答第三难也。三显浅难造深文二。初所造离念。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 先标觉心为宗。后方拂迹者。明非断灭。但离所拂非无觉心。拂有三节。

  本无菩提及与涅槃 拂转依之名也。由转烦恼生死故曰菩提涅槃。体虽即真名因妄得。

  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此。两节皆双拂对待。圆觉性中都无。此事若有少见则迷圆觉。故华严云。于法若有见此则未为见。若无有见者如是乃见佛。二能造带情文四。一举胜彰劣。二举喻显情。二诫息妄心。四重彰妄义。今初文有两对。初小圣理智对。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 沈空滞寂灰身灭智。

  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 若未入灭即有余涅槃。若已入灭即无余涅槃。下第二凡心真觉对。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 种种计度。

  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此上两对意云。小圣真智尚不能亲到小圣之理。况凡心劣于前智。真觉又超前理。转转悬隔何能造耶。如百寮尚畏宰相百姓岂亲天子。此正同金刚经四果之人尚无心言我证得四果岂。如来有定法得阿耨菩提耶。二举喻显情。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 举喻也。此下显情。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即知前举胜此举喻。并是显分别心不能证觉。密讥前三种翻覆疑难。前云有思惟心。即是此云以轮回心。前云圆觉境界。即是此云大寂灭海。可深照之。三诫息妄心。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指前未出轮回等文也若远指即文殊章先断无明。或指余经皆如是说。四重彰妄义文二。一无实体。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 举能起之根识有。心者识也。起者心所也。

  皆是六尘妄想缘气 举能牵之尘境。

  非实心体 实心无念故。

  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纵实有思惟。思惟尚不能证觉。何况此心早已如于空华。自无其体。向上更欲求证。何异空华结果。故言展转妄想。二无胜用。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从第一核疑之本。兼此第三一段。大意总是责问者滞情分别过患。所以其中此节最亲。因前三番之疑便都指但是浮心巧见总不能证觉。四结问不当理。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乍看连次之经。即似唯结巧见之文。细详其义乃都结第三一段。问前赞善哉。此责非正。何也。答前赞者美其起教。此责者显其实理。此一段疑最障修证。若不征起。末世长迷征有斯益。故前赞也。刚藏所征意在佛责。故知责此之过。始彰征起有功。乍看似前后乖违。细详乃始终符合。可审玩味。妙在斯焉。偈中四段。前三全同长行。后二句全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长行先举妄相。偈文先标实性。

 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

  略不颂空华。影在后段故。

 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

  所造离念良由长行华无起灭。喻中结文与此段同。故此亦取空华之喻。意该前后。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

  能造带情。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此第四一段是依解起行也。与长行第四互有互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二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5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一)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第三深究。轮回之根者。谓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种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陈辞句文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 因舟行岸移等喻。悟得真随妄转。

  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决定)道眼 五眼之中即慧眼法眼。具真俗故。

  于大涅槃生决定信 永不信余。首楞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不执月运岸移等。二请后文二三举法问。二结益请。初中二。一问断轮回。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 大般涅槃。

  海 具足三德能建大义。体深用广故如海也。

  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因前章云。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故今问断之方。

  于诸轮回 前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故此云诸。

  有几种性 既一切皆是轮回之相。未审有几种性。二问修悲智。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法门无边誓愿学故。即从假入空成大智。

  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故。即从空入假成大悲。惑病既多方药非一。若无方便少汤添水。恐落爱见大悲。故须问也。一结益请。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 即能照也。

  肃清 缘尘不杂。

  照耀心镜 即所照也。心净如镜故。六祖偈云。心如净明镜。身如明镜台。

  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无能无所自在圆明故。即同法华双开菩提涅槃是无上义。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 本清净之轮回。无差别之种类等故。

  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 真性无生本来清净。众生未悟。妄心见生。生即必灭。故是轮回。今悟实相了心无生。心既不生轮回永绝。如是忍可名无生忍。上皆赞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许也)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次下正说长行中二。一答断轮回。二答修悲智。前中二。一推本末令断。二明种性令知。初中二。一示所断。二劝令断。初中四。一指爱为本。二欲助成因。三展转更依。四起诸业报。初中二初约贪欲以标指。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谓对所贪五欲。标指能贪之爱是轮回之本。首楞云。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又涅槃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何忧何怖。又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先令断者。如树除根等。谓由于五欲引起爱心。能令众生生死不绝。言种种者。或天属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赍等。或任运生爱。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亲等。或因敬成爱因恩成爱。或因爱结恩。恩之与爱应成四句。谓因非爱等。又所贪之境众多。故能贪之爱不一。然贪与爱亦有四句。谓贪非爱等。若对治简境则有顺有乖。若约妄简心则皆为过患。又唯就爱复有其三。一恶爱。谓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爱。谓贪来报行施戒等。三法爱。谓乐著名义。及贪圣果而修行等。故下云。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后约受生以结定。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卵等四生则受生差别。故瑜伽释众生云。思业为因。壳胎湿染为缘。五蕴初起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及地狱化生。鬼通胎化。谓鬼子及地行罗刹是胎。余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则常人。湿则柰女。化为劫初。畜具四者。金翅及龙。余兽皆胎。余鸟皆卵。然着地飞空若水若陆。微细蠢动或卵胎。或湿化。不可具分品类。皆因淫欲正性命者。淫谓耽染爱着。但是情染总得名淫。纵使化生亦依业染。但约欲界轻重者。俱舍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四洲之人同四王界。余诸异类卵湿胎形。心染气传。难具分析。受性禀命莫不由之。既性命由淫。淫复由爱。故云爱为根本。二欲助成因。

  由有诸欲(境也)助发爱性 心也即爱之种子。

  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由外尘欲牵起爱心。亦由爱心贪著于欲。贪欲故造业。造业故受报。由此生死不断。故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三展转更依。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欲谓贪淫。命谓身命。无爱欲则不生。无欲身则不有。当知欲因爱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还生于爱。由爱身故还为欲因。复感未来生死果报。如是展转相续无穷。四起诸业报文中二。一别释。二总结。初中三。一恶业苦报。

  由于欲境起诸违 不可意。

  顺(可意)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憎嫉故起瞋。瞋故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种种恶业从此便兴。亦可境称爱心而生耽着淫盗饮啖侵夺绮妄种种恶业。文无者略也。言种种者。十不善等。

  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三恶报也。无畜生者。取其文润成句。以二例知。亦可翻译传写脱漏。义必合有。故华严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二善业乐报。

  知欲可厌 知爱欲心是恶道因。于彼欲境深生厌离。

  爱厌业道 怖彼恶道不造恶因。于离恶法门深生爱乐。

  舍恶乐善 比由爱欲故造恶。今知欲可厌故。舍十恶乐十善也。

  复现天人 乐报也。华严云。十善业道。是人天受生因。判云乐报。粗相言之。若论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残害驱摈。岂能免苦。若于天鬼畜中。开出修罗即戒六道。三不动业报。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 知其爱恶爱善俱未免苦。弃彼爱心乐修舍法。舍法即四禅八定。而不知乐舍之心还同彼爱。故云还滋爱本。

  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上二界殊胜依正二报也。由于欲界修得此定。各随其地而生彼天。二总结。

  皆轮回故 爱为根本故皆轮回。

  不成圣道 不了自心故非圣道。前指无明此标贪爱。发润备矣。然十恶业一向须除。十善八定则但除其病。第二劝断文三。初正劝。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既知生死皆由贪爱故。欲脱生死先断此二。远公报应论云。夫事起必由其心。报应必由于事。是故自报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反。渴者喻其至切。二通妨。恐有难云。若尔云何菩萨亦有贪爱故受生邪。故下通云。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菩萨示现受生。非爱为本。但以大悲益人为利。欲行教化。须现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故净名云。众生病则菩萨病。示现等者悲深也。非爱者智深也。三显益。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先能除舍方可勤求。如出矿金始堪为器。故首楞云。如是贪欲。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有无二无无二亦灭。于佛菩提方可希冀。问从前但云贪爱。何故此云及除憎爱。答由爱身爱境。境违于情或身被恼。故生憎也。是知憎亦由爱。故虽兼憎意但说爱。二明种性令知者。谓由前说始终动静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轮回。故弥勒问其种性。意云。比闻余教只言五道轮回。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为说。由本贪欲显出五性。故属轮回。不以悟净圆觉为本因故。然菩萨性中修证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余如广疏。文中二一总标因依。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 厌恶乐善。三乘教熏积习既深遂成别性。楞伽云。随说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若遇邪师教者。则于人法二我极为坚执。名之为深。若遇二乘人说人空理。于法虽未离愚。于人已无坚执。对前为浅。若遇菩萨及佛。深浅相望可知。二别释差等文二。一所依。二障。

  云何二障 依起信释。

  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根本无明也。不达法界性相。是碍正知见义故。故彼论云。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六种染心也。三细乃至起业受报。是续生死义故。故彼论云。此清净心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义者。名烦恼碍等。广如彼说。二能依五性文三。一征。

  云何五性 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中本有之说。两宗五性义见悬谭。今此又与彼所引楞伽等文大同小异。如文详之。二释中二。一总明未熏。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本以发心修证约断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断故非五数。亦未发心遇教。故言未熏。若据楞伽之文。即当第五无性。二熏成五性文四。一二乘性合辨二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 知生死苦止息攀缘。故云除事。其实未能除三细也。意责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故有先除未断之言。

  但能悟入声闻缘觉 障有事理。执有人法。今唯断于前。故云但能。

  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虽至长者之家。犹在后园除粪。止宿草庵未敢当堂。故云尔也。二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此约地前以辨其相。故言已伏。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约入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断及菩提等。三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定知身心本来具有。以已证知一切有情无不是觉。译经讹也。应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觉性虽圆遇教不同。欣趣有异故。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遇于胜教皆成。即明无别定性。反明不遇胜缘则随所闻成小。文无者略也。由此名不定性。故上标顿渐。四外道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 内心虽胜。宿遇邪宗既熏其心。积习成种。故于圣道难起信心。上明邪种也。下明师过云。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意显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故云非众生咎。前诸种性亦例此知。但文略也。则知众生本同觉性。但遇教成差有大有小有邪有正。故知发心之者。切须善辨宗途。然余经论目第五性云无性者。但明本来不觉染心相续。未有邪正师教所熏。无三乘种故闻亦不信。由此滥于本有。今云外道性者。决了新熏之义彰矣。三结。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二答修悲智。既识轮回之病用心。免落异宗。即须依解修行速求证入。然菩萨修行不出悲智二利。故须明之。前问中先智后悲。今答则先悲后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无先无后。故互明之。文中二。初悲。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 前问云。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今答意云。但以大悲方便示现种种形相。顺逆随时无定种数。言唯以大悲方便者。虽遇种种之机。唯用此二各随其类而应化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称根宜无其过累。故思益经云。众生行世间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不染于世间。

  开发未悟 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净。

  乃至示现种种形相 如观音随三十二类而应其身。

  逆顺境界 论云。或为眷属亲友。或为怨家。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与其同事 四摄中之一也意该余三。余三者。布施爱语利行。

  化令成佛 不取余乘。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菩萨因地之时必发度生之愿。乘此愿力所生之。处更不退转。心若疲倦即忆昔愿力。以自策励所为。不是随情故云皆依愿力。又非希望报恩。亦非爱见之悲。故言清净。云无始者。同体大悲称性大愿性本具之。非别新得但由迷悟有发不发。发即无始二智。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 此下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对前大悲下化众生。

  起增上心 决定趣向。

  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弥论诸行速至佛果若。无愿力则多退转。

  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决定不趣余乘。不同前随五性。故言莫值等。

  依愿修行 亦是所为不随情逐念。但依愿力而自策励。如前悲中所说。愿是总相通悲通智。故二段中皆说愿力。具悲智愿即菩提心。

  渐断诸障 理虽顿悟其空。事乃渐除方尽。

  障尽 即下解脱。

  愿满 即下证大圆觉。

  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障尽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触向无非解脱故以清净法殿喻之。

  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愿满则触目对境。一切诸法无非圆觉。故以妙庄严域喻之。域谓强域。偈赞中二。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示所断也。长离而广。此合而略。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瞋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槃

  劝令断也此及明种性亦长离此合。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上来究轮回之根竟。

  此下第四略分修证之位也。既显觉智之源。复究轮回之本。已知圆觉凡圣无殊。但未办随顺圆觉之心从凡至圣如何差别。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贤统为一位。十地等觉合之一门。修即修圆觉。证即证圆觉圆觉无差。约修智以明位地。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陈辞句文中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于一味净觉之中。说轮回本末种性差别杂染等法。而无乖失故不思议。

  本所不见。本所不闻 立相之教染净迢然。破相之宗染净俱绝。今显出觉性染净融通。故此之前未曾闻见。

  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荡除细惑。二请后中文二。一正问。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举所正觉性。问能证位地。觉心一味因果皆差。二义既乖故须起问。二结益。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中长行二。一明圆觉无。证二明对机说证。初中二。一法二喻法二。初正明无证。后征释所以。今初。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 非前五性及贪爱等轮回差别之性。

  性有 前差别性皆有圆觉。

  循(循随)诸性起 圆觉不守自性。随缘遍诸差别之性。诸性起时全觉性起故法身。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无取无证 非当情之境。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次下便自征释所以云。

  何以故 何以无菩萨众生。

  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约有幻垢名曰众生。对离幻垢名为菩萨。故二皆空。然前轮回及此修证皆云无者。前似岸移。此如镜像。二喻。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夫眼能见一切。唯不能自见眼根。又如眼光照瞩物时。境则万差见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约于凡圣无分别胜劣之心。说平等义。亦无有能作平等之者。二对机说证文二。一总标大意。二证位阶差。前中二。今初功用有殊。

  众生迷倒 众生若无迷惑颠倒。则无差别之义。故先标此。约之以明证觉差别。迷倒之体即根本无明及三细六粗。论中亦约翻此。以显始觉阶位。

  未能除灭一切幻化 执之为实。

  于灭未灭 即论四位中前三觉前不觉后也。谓障习渐尽如一分尘尽一分镜明。

  妄功用中 七地已还皆是梦中修道。故华严有梦渡大河之喻。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则见能断智慧功用亦是虚妄。如梦中以药治病得差寤后则药病俱无。故言妄功用也。

  便显差别 正是总标位地。二功极不异。

  若得如来寂灭 诸佛同证此理故。

  随 与本相应。

  顺 无乖也非谓起心别求寂灭。

  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无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见有寂灭之法。亦无能寂灭者灭之令寂。二证位阶差文中二。一明依位渐证。二明忘心顿证。初中四。一信位。二贤位。三圣位。四果位。此四即论中逆次约息除生住异灭四相粗细。寄显反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也。然心性离念本无生灭。良由无明迷自真体鼓动起念。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中间二三名住异相。后际最粗名为灭相。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别始觉之异。大意如此。今以论意释之。初信位者。论寄息于灭相。经文分三。一标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此初一段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不约凡迷即无位地。故先标此翻之彰信。即论文翻四相成四位之谓也。

  由妄想我 我体元无妄想为有。四生九类无不皆然。

  及爱我者 执为我故便生爱着。上句我体即所执也。此句我见即能执也。具明我义下自有文。

  会不自知念念生灭 我体本无。唯心故有。心既念念无常。我亦念念生灭。故净名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故。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明。

  故起憎爱耽着五欲 迷执之过也。由执我故。顺我则爱违我则憎。故着五欲。二明闻法觉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 即闻熏也。

  净圆觉性 即内熏也。

  发明起灭 慧照朗然显发心性。无始妄习一时悟现。如寤时觉梦然迷时即起灭。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见于妄念。如眼不自见。今既开悟心冥真觉。不以妄念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于起灭之念。起之与灭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生灭。

  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即此生灭之心。迷性之时性即起灭。妄念还自劳役心虑。千营万计念念不停。三明息妄随真。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 绝求作之心。

  得法界净 若理法界。则法界体中绝诸劳虑尘境不生。名之为净。若事法界。则分别念虑之心差别尘境之法。十八界等当体不生。名之为净。何者。法界净秽皆由自心。心秽则秽。心净则净。

  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粗念既尽得少轻安。于彼净时心生爱着。于净起解名为净解。系心在净故成障碍。非外尘所扰。故言自碍。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结成信中证觉之相。作意于觉故不自在。

  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结成信位也。二贤位。论寄息成异相。文云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等。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 见前净解之碍也。是蹑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觉于念异也。

  虽断解碍 超前位也。言虽者。预显劣后。念无异相等。

  犹住见觉 正当此位。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结成地前证觉之相劣于登地。所觉是碍故能觉亦碍。此则将碍除碍。故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结成贤位。三圣位。论寄息于住相。文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今文分三。一悟前非。二明证相。三结成位。今初。

  善男子有照 信中净解。

  有觉 贤位中觉碍之觉。

  俱名障碍 正显前非。即论中觉于念住。二明证相。谓以智证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觉显现。非能所故。文中二。一不住证。二不住教前中三。谓法喻合。今初。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能所契合也。故唯识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智无所得。则此常觉不住。常觉即是无分别智。不住即不取种种戏论相故。离二取相。即此照与照者寂灭。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彼文虽局于见道。而证理之义十地无殊。亦可不同凡夫。故云常觉。不同地前。故云不住。此则念无住相觉住相无故不住矣。次喻。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 如把刀剑自断其头。头未落时即无能断之义。头若已落。复无能断之人。后合。

  则以碍心 觉碍之觉。

  自灭诸碍 所觉之碍。

  碍已落灭无灭碍者 如火出木尽烟灭灰飞。二不住教。谓地前未证真理难忘言教。登地证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华严初地文云得经论智。文中二。一标以喻释。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夫设言象在于得意。无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故以标月之指喻于言教。谓见月须藉指端。悟心须假佛教。因指见月见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则失真月执教则失本心。意令证实忘标故。云毕竟非月。二具以法合。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明诸佛同以言诠显理。故文殊般若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三结成位。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论亦结云名随顺觉。四果位。论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今文分三。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总标也谓智明圆觉无分别心故。列十对法皆同真实。即论中见性常住等也。又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觉非究竟故障碍。即觉方究竟矣。障碍者。标每对中上句。究竟觉即标下句。十对者。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一识智对。无念则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则为失念。是识也。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无念故皆解脱。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二成破对。众缘相会曰成。缘离曰破。又进修曰成。毁谤为破。缘无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三愚智对。大宝积云。痴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四邪正对。思益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五真妄对。涅槃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古德云。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六染净对。夫戒定慧翻于三毒。三毒本空元是梵行。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道。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七依正对。涅槃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八苦乐对。极恶业成天宫即见地狱。极善业熟地狱即是天宫。二业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心既本空一切清净。故宝积经有地狱三昧天宫三昧。然诸法皆尔非唯天狱。今且约敌体相违之法。以例余。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九有性无性对。有性者。三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为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十缚解对。佛顶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然烦恼依识。识性既空烦恼何缚。上之十对名相虽异其意不殊。但缘佛证觉心心无取舍。故得诸法普同圆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无碍之由。二明心。

  法界海慧 法界深广故如海也。慧则是用。称法界故名法界慧。

  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理量齐鉴无倒正知。内分别心诸相差别。今海慧离念故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离分别念。犹如虚空。即同净名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如镜照物镜自无心。上来皆是论中。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也。三结位。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二妄心顿证。前由普示教门。就机说有深浅。今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故示圆顿安心。于觉成真随顺。前是随相。此当离相。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别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别。此中意趣正同彼也。文三。一忘心入觉。二验果知因。三印成佛智。初中二。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指示末世安心。文有四节。每节二句。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妄念者。攀缘取着外法也。念则违觉。故令不起。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若求真舍妄。犹弃影劳形。若灭妄存真。似扬声止响。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从心现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现量。故经说非幻成幻。论云。心不见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镜照物。且心体本自知觉。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为加矣。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如眼不自见等。二依法顿入。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当根众。若闻此方便心无疑惑。体达分明领受任持。则坦然合道。亦同金刚经中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等。二验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悫云。验今闻悟顿契佛心。方达宿因。曩承熏习。若但就现世即是顿机。若推其因已是积习。金刚亦云不于一二佛等。三印成佛智。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谓一切种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摄决定无疑。是以如来印言成就。又此经宗分同华严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称性互收无别先后。彼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即同此安心之文。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种智。偈赞中三。初二全同长行。第三两句总结长行无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  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上圆觉无证下对机说证。

 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

  上总标大意下证位阶差。

 众生为解碍(信位)  菩萨未离觉(贤位)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圣位)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果位)
 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

  忘心顿证。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印成佛智。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总结顿渐故云多方便。上来四段通明观行竟次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言别明者。有其二意。一则由一类人已依前门证入不必修此。故此名别。二则此门各各自别。如三观或一人具三。或一或二单复交络成二十五种。各应一机故云别也。其所离障亦各不同。且如四相。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其四病者。人各有一定不兼余。以相违故。故此两四皆是别相。不同前无明及爱但是凡夫悉有故。前通此别矣。然通别观行中。皆与惑障同科段者。由是障观行之惑。惑除则成观行故。文二。初二问答三观修行。后三问答两重除障。初中二。初示三观行相。后明单复修习。初中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陈辞句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 领前依位渐证。

  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领前忘心顿证。暂闻已得善利。况勤而行之。二请后文二。一问所修。二明所为。初中二。一立理。

  世尊。譬如大城(圆觉)外有四门(行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如从东来不可西门而入。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法合可知。谓前说观行理趣分明。今复咨询。恐涉非分。故先立理请更投机。二正请。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 所修之行。

  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能修之人。二明所为。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次正说长行中四。一标本举数。二正示观门。三引例障圆。四校量显胜。初二。一约称性之行以标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十方诸佛同证同修。证义如前。此问修矣。

  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色心不二凡圣无差皆依觉性。故同平等。智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上皆所称之性也。

  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能称之行也。即如前二空观门。根尘普净贪爱俱寂。悲智双行离相离心常无所得。一切菩萨无不如斯。随事虽差此意无二故。二约随机之行以举数。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然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根性设教多端。不尔难为趣入。故楞伽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

  圆摄所归循(循随)性(根性)差别。当有三种 众生根性虽有万差。而此三门一切收尽。必须三者义如下释。二正示观门三。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待灵心观。然禅观纲领已具悬谭。修习菩提非此不证。但以教随机异展转诸途。邪正凡圣大小权实事理渐顿有共不共。今此托法进修。以成圆顿观行。即事理定慧俱无碍也。与论中修习真如三昧。体相大同小异。小异者。彼不开为三也。今初泯相文字有三。一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谓发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须了悟身中净圆觉性以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修方为妙行。膏明相赖目足更。故下标本等皆同此矣。二三释三。一起行。

  以净觉心 约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萨用觉。迷悟异故。

  取静为行 虽悟即动即静。为欲对治动乱之习。一向以静境安心。渐渐修行方得成就。不取于法为取静也。悫云。然觉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静安详方能展照。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形色虚空地水火风见闻觉知。乃至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无自相等。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由前以静澄心诸念不起心合静源体非分别。故见分别之识烦劳动扰。苦自是识则不能见识。如眼不自见。今由念澄智显故觉识也。二功成。

  静慧发生 由前念澄觉识。慧性开明。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比隐今显故云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由慧发生身心相尽尘妄不起。名为永灭。客非本性。尘污自体。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由离根境内心自闲。寂静清虚轻安调畅。喧尘永息粗重长袪。三感应。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 众生圆明性体与佛不殊。但以妄情凡圣似隔。今身心相尽妄念不生。圆觉妙心凡圣交彻。理实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现十方佛中。故先德云。黄昏戌。寂寞身心总无物。恒沙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恒沙佛。今但约入观者为主。故云诸佛于中显现。

  如镜中像 如诸镜入一镜中诸镜即成影像故。诸佛心入行人观心。如影像也。然尘镜之性本明。磨莹即呈物像。众生自心亦尔。心静即现如来。故论问云。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经云佛心。论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据能现之本。若就所现应云应化。此约心静故。则知佛心亦然。故名为现。非谓佛心有所现也。此乃镜明则像像历然。智显则心心交映。故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结云以是义故名为定相。二起幻锁尘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同上。二正释中五。一起行。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蹑前标解也。心性是识。识与根尘三和合有。各无自性。但是无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无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力。分觉根本不觉。始息灭相。终息生相。即是除幻。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也。若观心释者。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为开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 根尘既消自他无二。故能内发同体大悲。

  轻安 由悲从定起。非其爱见故。轻安畅适。三结通。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明诸菩萨从此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四简滥。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简识殊智。能所胜劣异故。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离 五总结。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 结成非幻称真之行。

  如土长苗 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俱弃。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悟净圆觉。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袪。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亦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绝待灵心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如上。正释中二。一起行。

  以净觉心 蹑其所依。

  不取幻化 离第二观。

  及诸净相 离第一观。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托所起能故二皆碍。此下明其所用。于中又三。谓法喻合。

  无知觉 即上所了身心也。谓身触为觉。心缘曰知。由此分别。障正知见。

  明 正显灵妙之体。然此灵心上而无顶下而无底。傍无边际。中无在处。既无当中。何有东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从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顽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故诸经教于寂静空无呵为邪小。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观门。恐知字引分别念。故宜但云明也。

  不依诸碍 诸碍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灵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过 回殊对待。

  碍 前观幻涉于烦恼。

  无碍境 前取静同于涅槃。

  受用 属己资缘。

  世界 共居国邑。

  及与身 宛然形质。

  心 还有见闻。

  相在 不异寻常。

  尘域 不离旧处。此由执认没体。同他今不生情岂拘灵照。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锽字不定。恐译人错。遂为三释。一依锽字音横。准切韵训和训乐。不是器中之声。今率愚详之。取其声势不取训字。此应是金石等中声相也。今且现闻击钟磬之类。其声锽锽然。即知锽是此类声之相状。译人回润稍拙。应云如今器声锽锽出外。二作鐄字音同。即大钟也。是诸器中之一数。故云如器中鐄。准此则顺本经文。回润非失。但笔受或写录。错误以鐄为锽尔。三者皆簧音黄。即笙簧之类。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云笙中簧。乃云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属。皆能发声出于外故。准此则译人不善此方声韵文字。故字与音俱错尔。后正释喻者。前三虽异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声喻灵明观智。谓声从器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所喻相当何争喻所依物。悫云。如万钓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击声振寰区。自体兼他不能留碍。岂以楼拘钟相便响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观此文势未免怀疑。复不能决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谓加楼喻世界。余准上知。

  烦恼涅槃(如器)不相留碍 如锽二功成。

  便能内发寂灭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又但是真心实理非对静幻。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息动之寂生已而灭。故云内发。

  轻安(同上)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在观之时用心同佛。故随顺妙觉寂灭。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如萤烧须弥。必须离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体起智为自。根尘发识名他。不可识识智知。故皆不及。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一切众生寿命。但为浮想任持。本无实体。故华严云。一切众生但想所持。其犹空云是空之浮气。了虚空者。即知浮云毕竟非空。众生寿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众生毕竟非真。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故四静虑定慧平等。问既是定慧平等。云何科云绝待灵心。答正由不滞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释相文中绝待之义甚明。固无疑矣。然释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显。双非绝待。后但约义以结。故取双是齐融。齐融绝待双是双非皆是中道故释相与结名互显三观文初皆标悟者。闻前经故。谓初静观修文殊中解。次幻观修普贤全普眼前半之解。后灵心观修普眼后半刚藏全章之解。对配前经昭然可见。然此三门与涅槃经三相大同小异。与天台三观则义理同而意趣异。同者。一泯相即空观也。二起幻即假观也。三绝待即中观也。异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则推穷诸法性相。此多约心成行。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义生解。故对所观三谛。三引例彰圆。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此三门皆依悟净圆觉而起观行。观行亦皆趣入圆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佛及菩萨同证同修。随机随事行相各异。或多人同修一门。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五若百千。同之与异随类难准。然必皆依此三种业。三种业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时前后单复绮互。具如二十五轮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业矣。

  若得圆证即我圆觉 趣入虽从一门。功成即三皆圆证。若偏修一行但名亲近。三事圆通名证圆觉。四校量显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举劣。后不如下显胜。且如劝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据诸教说。福已甚多。况令尔许亿人成就辟支罗汉。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缠。而乃不如有人暂习圆觉。时中极促唯一刹那。岂况长时圆修妙观。悫云。牛迹巨海何可校量。闻此等者闻慧。随顺者思慧。修习者修慧。偈中唯三。阙校量故。余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偈言 且标举也。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于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上来三观竟。

  自此第二明单复修习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后陈辞句中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可知。二请后有二。一问所修。

  世尊此诸方便 指前三观。

  一切菩萨于圆觉门 指前所依行本。

  有几修习 前说三观。虽行相分明。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三人各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二明所为。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可见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举意标数。二观网交罗。三结成正因。四总示修习。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正明诸轮大意。无修之修。义同前段。

  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轮者摧辗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二观网交罗。于中三。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交络三观。后有一轮圆修三观。悫疏于此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浑息用观。

  若诸菩萨 此下二十五轮皆有标列结。亦应一一标云悟净圆觉以为起行所依。为前有故。经恐文繁。故略不载。又此初三观行相前已具释。此为分成二十五数。故略明之以显单复之相。是故三观皆标云唯。结云单。意显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轻余行。

  唯取极静 不兼余事。

  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 由静心之力。觉身心空。瞥念尚无烦恼何据。烦恼不起即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灭涅槃。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结名二庖丁恣刃观。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静诸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庖丁是晋时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俗自智无伤。余义已如前释。三呈音出碍观。谓器质音融。随扣应响。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 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施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入佛境界经云。诸法犹如幻。如幻不可得。离诸幻法故敬礼无所观。

  独断烦恼 独者不假诸行也。正是绝待之义。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但与灵心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为证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结名。后交络三观。每以一观为头。兼于余三。交络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轮。兼前三单及后一圆。足二十五然每一观为头。七段之中皆有四节。初两段二二共合。次两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后齐。后有两段先齐后一。今每观为首之中。但长科七段。又缘每轮辨其先后。一一须牒观名。今恐文繁。每观但各举一字以论其次。谓初静次幻后寂。寂与静异者。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轮静观为首。兼于幻寂。次七轮幻观为首。兼于静寂。后七轮寂观为首。兼于静幻初中七观。一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 标静观为首。

  以静慧心 从静蹑迹起也。

  照诸幼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 兼修幻观。若无静慧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二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 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

  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结名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静也)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次幻)后断烦恼而入寂灭(后寂)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四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意云。一人俱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

  若诸菩萨以至诤力(静)断烦恼已(寂)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 幻也。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五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静)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境界 齐兼幻寂。初句是寂。后二句是幻。内断烦恼外度众生。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结名六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 齐标静幻。以至静力资助策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

  后断烦恼 兼寂。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与前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兼寂幻。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单兼于寂。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七。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次七轮一一标幻为首。次兼余二。今初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铸戈戟为农器。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标幻)而取至静(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幻)而取寂灭(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二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寂故解术。

  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静(静也)而断烦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四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幻)断烦恼故(寂)安住至静(静也)。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五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静寂灭。二俱随顺 齐兼静寂。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六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齐静)后断烦恼(兼寂)。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七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自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齐寂)后住清净无作静虑(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后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此初宝明空海观。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至静住于清净(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二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兼)。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三舜若呈禅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寂)安于静虑(静)而起变化(幻)。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四饮光归定观。大迦叶也。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寂)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幻)归于静虑(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五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寂)而住静虑起于变化 齐兼静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六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齐静)而起变化(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七帝心含变观。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齐幻)而起至静清明境慧(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后有一轮圆修二观。此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观齐修。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 称圆觉而发慧故。

  圆合一切 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谓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说。中道义谛于是现焉。非理非事双遮显中。即理即事双照显中。遮照同时是为圆觉。

  于诸性 依此修静观。

  相 依此修幻观。

  无离觉性 依此修寂观故。科云圆修三观矣。又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三结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可见四总示修习。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 示修习者。修此二十五轮之时。于事中威仪法式及用心方便三业事理。具足修习之意。

  当持梵行(戒也)寂静(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观门。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忏悔经三七日 多生业累恐障净心。忏悔求哀发露先罪。日数若少虑不精诚。三七日中已彰恳祷。忏悔之义下道场加行中当释。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 书此二十五轮名字文句。安置道场之中。礼念虔诚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随手结取 若自的乐一门。随便积习。若胜劣难分不能自决。即凭圣力以卜应修。信手取之不宜简择。

  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依所捻结。开而视之顿渐自知。无贪余观。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怀疑阻并失前功。纵使再修稍难成就。据根验理必在于兹。无乃等闲轻于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标举)。

 辨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今修观之人先以所依之体为本而起观行。长行云圆觉清净。无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禅定义。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长广偈略。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正结所为。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简非所为也。长无偈有。今为二释。一者两句皆作上根释。谓唯除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则不必具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不随顺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不可加之绳索伤乎无疮。是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等类。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无信下根释。谓都不信者。闻之不能随顺。依此则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前释不随。不随倒法。此释不随。不随正法。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一(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

  唐终南山草堂沙门宗密述

  次后有二问答。两重除障。初净业章除我入觉。后普觉章依师离病。此皆观行中障。故同大科。初中虽约计执浅深说有四相差别。然唯是我见。故经文除别列四名之外。节节皆有我字。若除此执便是圆觉。故云入觉。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陈辞句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前总明观行。一向称理而修。犹可领解。今于一味之中。广张诸轮屈曲差别。差别不乖一味。尤为难见。故不思议。

  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远成所答文殊之问。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悟因行也。夫果德称真约理可照。因行治染体解是难。今一念备知炳然齐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故深庆矣。二问后又三。一正问。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觉源。所作所为情犹憎爱。自他全别难自浑融。比对果人天地之远。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佛。故云因何迷闷不入。二情后。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 法性者诸法之性。若直谭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从前经文但云觉性。唯此段云法性。意在此矣。三结意。

  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下三唱仿前。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总叙过由。二别释四相。三存我失道。四断惑成因。初中总叙四相。为过患之因由。文二一明过患本起。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

  妄想执有 无中横计。

  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统唯我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四名复有二相。一迷识境。二迷智境。初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如金刚两论所说。迷智境者。即此经说。至文当知。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真我本有。迷之谓无。妄我本空。执之为有。四皆横计。故云尔也。二明过患滋多文四。一展转生妄。二违拒觉心。三动息俱迷。四结成障道。今初展转者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由惑造业。次二句由业招报。后一句反于五道堕于二乘。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谓由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违我者憎。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四大五蕴迷性妄生。众缘假合已是虚妄。更于其上重执我人。故云尔也。

  二妄想依生妄业道 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种种妄业。业能引至苦乐之果。故名为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业成即受生死流转。生死流转是所至之果。

  厌流转者 厌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缘断惑。

  妄见涅槃 趣寂耽空志在灰身灭智。然上十句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也。谓初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二违拒觉心。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正是结答前问。前问云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 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如梦身未忘不能合于本身。非本身违拒。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释成非觉违拒。意云。入时若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觉体元无出入。入与不入何责于觉。三动息俱迷文二。一正明。

  是故动念 即前苦集八句。

  及与息念 即前灭道二句。

  皆归迷闷 结成不入二征释文二。初征。

  何以故 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称迷闷。二释分一一直释。

  由有无始本起无明 最初根本而起。又从本源而起。

  为己主宰 由将无始住地无明为我主故。动是我动。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二转释。前是对征之释。此又委细释于前文本起之义。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未曾悟故。如人若十岁二十始盲。则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能了知。若胎中无目生来便盲。则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则先须金錍抉膜然后指示是非。故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展转譬喻贝米雪鹤。竟不能得识其乳色。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以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前如金为千器器器皆金。此如土为千器器器皆瓦。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由爱故得身。若断身即违爱。如人身纵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终不能断。断余或可。自断诚难。认我亦尔。断一切烦恼恶业。容有得者。欲令断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觉我。如眠不自见故。必情忘想尽与觉一体。觉是真我则妄我本无。方名为断。如梦身纵令至劣至苦梦时终不肯断。必须觉来合于本身方嫌梦苦复无可断。四结成障道。

  是故当知 指前意势。直从我体起憎爱已来。乃至不断命等。此都结之以成障道所以云。

  有爱我者我与随顺 对顺生爱以明我。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对违起憎以明我。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 双指上二唯滋无明。故知迷心修道纵令勤苦种种行门。但助无明何成佛果。

  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正明障道。言相续者。本从无明而生憎爱。憎爱还熏无明。种子现行相续不断。将此求道毕竟不成。故宝积经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二别释四相。然此我等行相殊常。常者但约迷执。初果已除。此乃直就修证。罗汉未晓。文中即为四段。一约事验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迹迹生。四潜续如命。初谓验其任运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标释粗相。二结指细相。初中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夫我难自见。约事证知。但验自他各殊。即证自中有我。设令修道舍妄证真。但觉有心。总名我相。二约喻以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紧急)缓 缓慢皆是支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

  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此况道者燕居静室或隐深山。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谓证无我。若违顺所逼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复有人叹谤其法即喜恨等。二结指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 上能下所。

  如来毕竟了知 于所证中又上是能了知也。

  清净涅槃 所了知也。

  皆是我相 谓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设使了知如来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觉体。非别有可证。今既证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二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文二。一粗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觉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 不作证心。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同前非也。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绝所证之过。除能悟之累。

  悉为人相 结成也。二细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 不取能所故。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此智不袪为存悟矣。非诸差别故云少也。

  备殚证理 无非不尽故曰备。殚尽也。

  皆名人相 结成细相。三了迹迹生。谓前二相俱是心迹。总不执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迹。故云了迹迹生。文三。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二举喻征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借世人语辞以为义势。显众生相。

  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双标非也。下自释云。

  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以自是众生故非我也。

  云何非彼我是众生 以云我是众生不云彼是众生故非彼也。

  非彼我故 非彼人之我也。又显于自于彼不计我人。故非彼我。三指前对辨。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我相)了悟(人相)皆为我人 指前二相也。下对之以辨众生之相云。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执主宰故离我人。

  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心不忘故即。上者宇四。潜续如命谓。都无所执但拟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过。即此无执之业智相续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潜续。文二。一征起标示。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可知)心照清净 即心之照故云清净。即自觉也。

  觉所了者 觉前三相即觉他也。证悟等尽彻于真源。无别能觉。故上云心照。

  一切业智 拟将此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故。

  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虽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见。不自见故犹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续不断之义。二展转细释又三。一以义正释。

  善男子若心照见 是此门之相。

  一切觉 是前三相。

  者(通二)皆为尘垢 双指过患下释过患所以云。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由将此心见前诸觉故不离尘。以心未忘故。二以喻反释。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 汤销冰尽同成一水。更无能知尽者。反明此业智既照前三相皆尽。则是我病未尽。如冰若言我尽。即此言尽之冰便是不尽。若细配合则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煎水名汤。悟心名智。故谓水冻成冰。还煎水以销之。冰汤俱尽湿性独存。以喻心迷成我还悟心以消之我智俱尽照体独立。三以法正合。

  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若以同喻反合。应云无别有我知我尽者。今翻喻势顺前正释。故云正合三存我失道文二。一总标失道。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 由前四相皆有取证。

  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既将此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故不成圣。正同华严多劫六度不名菩萨。

  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正宗佛法之末世也。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证相。则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后展转广释文四。一认我为真。二说病为法。三将凡滥圣。四趣果迷因。初中二。一征释其过。二结成障觉。初中六。一久修如何不证征。二认我取证非真释三取证云何妨道征。四爱寂憎喧非脱释。五何知证法非脱征。六赞喜谤瞋验我释。今初。

  何以故 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释中二。一法。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为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二喻。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捡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以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故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由此贫穷难集福智。三证何妨道征。

  何以故 纵使认我取证。何以便妨于道。憎爱非脱释。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轮回本自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爱涅槃还是本爱。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云尔也。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五何知证法非脱征。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法者涅槃。由前释知爱涅槃者名不解脱。故此征云。若爱生死许是系缚。今悟涅槃是寂灭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脱。六赞毁验我释者。谓实证者必无我无我故即无瞋喜。今为法瞋喜。即知证法非真。我未尽故。文中二。一标我未尽。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已微证为自清净 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

  由未能尽我相根本 正标未尽。二以境验知。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 然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 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无间断。

  潜伏藏识 种子也。

  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现行也。遇境则发相续流转。通而言之。谓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强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二结成障觉。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二说病为法文一。一正释其非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覆推。蹑前为法瞋喜之次推穷。以成说病为法之过。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恐闻瞋喜是我便拟忍受不瞋用为无我。故推征云。若见彼是毁人我被彼毁而不瞋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既见有毁我者则未得我空。亦应云。若知我空无我说法。故次云。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然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反明过也。于说法者言有。顺明过也。翻覆推过者。下拟决断为病故。

  众生寿命 阙人相者。取其文润成句。

  亦复如是 例于我也。二决断。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 指前所推之过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

  是故名为可怜愍者 以病为法诚可怜愍。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 带病修行故增诸病。反此而言。则称实修行唯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二结成障觉。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三将凡滥圣文二。一正明相滥。二结成障觉。初中二。一抑圣同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佛说了义称理法门。皆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信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言佛意亦只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觉念。不知冥通。证入异于随相信心。认佛平等之谭。不能断惑求证。故经印言终不成就。华严亦云。如贫数他宝等。二骋己齐圣。前则抑高就下。此则骋下齐高。文二。一认其圣智。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 理也。乃至圣人所具功德。

  未证谓证 智也。则圣人冥证之智身。今谓得谓证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证而言证者。则根本戒中大妄语戒。非此文意。二验出凡情。

  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然诸圣人形类不定。得与不得内证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证。故观心行以验真虚。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欢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若自觉己衰他盛则嫉。己盛他衰则喜。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谓证。二结成障觉。

  由彼众生 双指前两类之人。

  未断我爱 前云终不成就者。以佛无我爱凡有我爱故云云。见胜进嫉妒。亦由我爱。由我爱故下云。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四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趣果)无令求悟惟益多闻 迷因也。即知先须悟道然后多闻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数不务了心。心既不通。解义唯多我见唯长。故下云。

  增长我见 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增长一切恶等。又智论云。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灯而无目等。四断惑成因二。一顺释。

  但当精勤 诫劝之辞。

  降伏烦恼 别标所断。

  起大勇猛 通劝修断。

  未得令得 修也。谓真实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未断令断 断也。颠倒境中一切障碍之法。即下所列云。

  贪瞋爱慢 根本烦恼中三也。爱无别性贪数所摄。

  谄曲嫉妒 小随烦恼。

  对境不生彼(他也)我(自也)恩爱一切寂灭 重举此者。生死根本最难拔故。念尽则自他俱寂。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结成因也。由前说除我用心。当时虽悟仍虑长时难离我习。故佛诫云。但得顿我悟空勤断烦恼。我见习气渐尽。无上佛果自然渐成。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二反释。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反明不生憎爱则入觉也。偈赞中四。如次讽前。全同长行。故不烦写。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净业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一也)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二也)
 爱憎生于心  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三也。城喻觉者。法喻各有三义一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二见恒沙德则万行圆增。如养人众二道无不通。如开门引摄。

 若能归悟刹

  刹是世界如入唐国率土属唐蕃境亦尔。故知若到悟境。则法法属悟。迷境亦尔。

 先去贪瞋痴

  痴长无偈有。慢则长有偈无。文影略也。

 法爱

  爱涅槃。

 不存心(断也)  渐次可成就(成因)
 我身

  憎爱之本。

 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所依既空能依何有。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究竟非成就

  四也。悟刹我身皆长无偈有。自下依师离病者。谓广劝依善知识。除去四病及诸细惑。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有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四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二请后曲有三。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 一明请问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忧。菩萨大悲先哀末世。贤圣隐没正法将沈。欲令广益当来。是故悬兴此问。次下正请问。前皆有我相。未可施功。今既障除方堪修习就此运用复有是非。故须依师免溺四病。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 由前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故此请问何等之人是善知识。答中具指。

  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 文相皆显。

  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三明所为也。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五。一指示明师令事。二分别四病令除。三辨事师之心。四明除病之行。五显发心深广。如次答前五问。然复有少相滥。故且显经文。今初答第一问也。文三。一令识。二令事。三显益。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 简余乘也。正因。

  求善知识 正缘也。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故初心便令求者。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故光赞般若经云。欲学六波罗蜜者。当与真善知识相随常当承事。

  欲修行者 为行求解。

  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标指也。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法句经云。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识。华手经云。有四法者。当知为善知识。谓善知教化修道各及过患。

  心不住相 离凡夫烦恼境界。谓不应住色生心等。

  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离二乘滞寂境界。称赞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亦可正知见者简外道。不住相简凡夫。不着等简二乘。上皆顺行下逆行云。

  虽现尘劳 即贪等也。

  心恒清净 现染之中而不染也。如净名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华严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

  示有诸过 欲度有过众生。先以同事相摄。心既相亲方能受教。如净名云。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亦同华严善财善友婆须蜜女等。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教。只得贬已承非。不得饰非说理以误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诸过。复说非梵行事为其真实。令无量人堕大险趣。但为同事摄故。虽现诸过常须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结成大益。二令事文二。一举身命之难。二例身外之易。初中二。一正举。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如雪山舍身香城破骨之类。儒典尚令竭力事父致身事君。何况为法。故大乘四法经云。诸苾刍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二遮疑。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 指前顺行。

  乃至示现种种过患 指前逆行。

  心无憍慢 正明不疑。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然为师之难为徒不易。勿因此诫误敌粗人。欲验真虚如前简择。已谙其道如此遵承。又此药治徒。师勿错服。服之增病。无药可治。以缚解缚无有是处。二例身外之易。

  况复搏 搏食也。译之讹略。应云段食。

  财(钱帛)妻子(最亲)眷属 仆从对前身命之难。故言况复。二显益。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 由前无慢故也。憍慢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即能究竟成就正觉 既无恶念之覆。即得正觉成就。

  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觉心既明即慧光开发触向无染。故曰心华。称体无边照十方刹。二分别四病令除者。答第二问。标以妙法。释依圆觉。圆觉是所依法故。此法离于四病方可依故。除病之问下自有答。然文似滥故含而科之。文三。一总标征起。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二别释行相。皆名病者。总缘不以教为绳墨不以师为指南但自举心作如是意。故经文皆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言是意言矣。文四。一生心造作。

  一者作病(标名)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辨相也。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讲。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既是造作生情。岂合无为寂照。此病从前幻观中来。彼云。一切菩萨从此起行。至诸轮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 指体以破也。圆觉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觉性本圆。不用兴心求益。不兴心处即合觉心。合觉心时自无诸妄。无诸妄已则所作相应。积土聚沙皆成佛道。即于上来诸行。遇缘力及便为。随病随治不顺妄念。但得妄尽性自开明。歇即菩提岂从外得。

  说名为病 结名也。此上四节。下三亦同。二任意浮沉。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 意云。生死是空。更何所断。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欣无起灭念。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 如火热水湿之类。各各差别之性也。今时见有一类人。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闲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着。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失彼文意。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欲求圆觉 谓言闲即契道。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 前则驱驰觅佛。此乃放纵身心。设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七贤岂是大道四皓宁为圣人尚昧欲天焉冥觉体。行人至此溺水沉舟。宜自警怀。勿沾斯病。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脱。

  说名为病 三止息妄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 生心恐非。随情虑失。一向止息岂合任之。但止妄即真。何须别照。

  得一切性 息念故离相。离相故得性。是诸法无性之性。非即觉性。

  寂然平等 意云。由我心生妄想故。招苦乐差殊。今但止息妄心。妄尽自然平等。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证诸念之言。因成此病。

  欲求圆觉 谓言止妄即真。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 觉本无念。见念既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既乖真。性本无止。止亦违性。故言非止合故。故前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说名为病 四灭除心境。

  四者灭病 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于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 意云。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身以空。又断尽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

  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此病从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 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今灭惑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者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与理相违故言非也。

  说名为病 三结明真伪。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然上四门皆是诸经观赞。况前三观具有斯文。今此以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无观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穷善友圆意。不究佛教圆文。才悟一门之义。便不能久事明师。才见一经妙文。便不能广穷圣意。但贪单省执一为圆。是以经文总诃为病。若能四皆通达不滞一门。即此四中并皆入道。虽然作种种行。元来任运清闲。虽顿觉身心本空。习起还须息灭。又须常冥觉体。不得取四为心。则自然休时非休。作时非作。故净名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即上所释病除法在。是正观也。虽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惧落四中便不建志立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复有闻斯四过离四。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别为见解。故云邪观。又作是观者离四也。他观者取四也。问为说简师之时求于离病之者。为说学人自离四病。若说师病者。何以问中别标其目。又结云作是观者等。若说学人病者。云何标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答二皆不异。既闻经识病。须求离病之师。既事此师。即修离病之行。然别释之中。若师若徒病无别相。虽含二意而无二途。解释结文之中即须科简。若结行人即依前释。若结简师。师无四病即须归依。名为正观。若纵智别求。名为邪观。故菩萨戒云。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而实有德。是故不得观法师种姓。意云。但观病中离与不离。莫观种姓贵之与贱。三辨事师之心。此当答第三行何等行之问。故标云欲修行者。结云如是修行。然且唯说事师更无别行。故但作此科判以当修行。谓菩萨行门本无定迹。随当时事随差别机。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闻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矣。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如善财南迈普贤西游等也。涅槃经说。是具足因缘故。故法句经说。善知识如父母眼目脚足梯蹬衣食铠绳药刃等。乃至云。善男子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等。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 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

  若复远离应断瞋恨 或欲除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瞋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瞋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此令断。论语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又怨。怨则此瞋恨也。不逊则此憍慢也。

  现逆顺境 远离名逆。亲近名顺。又违情曰逆。随情曰顺。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

  犹如虚空 心无改易。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结示同体悲智。所以然者。若不了善友及诸众生与己同体者。则虽知菩提可进。而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此示也。

  如此修行方入圆觉 结因成果。四名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问。文二。初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自他憎爱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是入道微细病故。由此种子难契圆明故。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忘能所故后能治云即除诸病。现行粗而易觉。种子细而难明。故偏指也。后明能治文二。一等心观人。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七品行慈之中此当上怨。同上亲也。观之既同应与上乐。二等心观法。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前既云怨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只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能久事师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观人中云即除诸病此云亦复如是。又此于诸法中明自他憎爱。尤显异于前段。前段不言法故。五显发心深广。正答第五问也。文三。一总标发心。二别明心相。三通结离邪。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诸佛因地皆发此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若无心愿策引。所修行亦不成。二别明心相。此同金刚经中具四心也。四心者。彼经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今此文二。文二合故。一广大第一。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广大心也。彼云四生九类。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第一心也。彼云入于无余涅槃。各随宗故。然菩萨发心皆无分剂。等众生界不择怨亲。普使修行同归圆觉。虚空众生无有边际。菩萨悲愿亦复如然。由发此愿自熏成种。承此愿力任运而化。不要起心。三世诸佛悉同于此。若不尔者。即与二乘无异。二常不颠倒。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常心也。我入觉时我即圆觉。众生亦尔何有取者。故天亲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故名常心。若见有众生因我入觉。即非常也。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不颠倒心。故天亲云。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无著云。已断我见得自行平等想。故信解自他平等。上来总是彼经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三通结离邪。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可知。偈中文五。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且标举也。

 普觉汝当知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一也)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二也)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瞋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三也。长行达已同凡。此乃敬师如佛。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四也。但讽前能治。以所治憎爱是犯戒因。云未解脱亦违戒德故。此云不犯及永净也。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槃

  五也。此句长无此有。般涅槃之义。留对下佛出现文以释。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得道之处名曰道场。谓于此处誓志克期。加功用行以求证入故名加行。下根修证者。谓虽信解前法。而障重心浮。须入道场自为制勒。缘强境胜则功用有期。问此入道场但是修前三观。何得别为大科。答观行法门虽同。修之方便有异。随机施设故。故此文先结前云。若在伽蓝安处徒众随分思察。如我已说。结已然后说道场仪式。故知别是一段矣。

  于是圆觉菩萨 义如前释。文四初三之初。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陈中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解之可知也。一请后。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蹑庆前之文。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 举所为也。下正请云。

  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间道场也。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问加行。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结请。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二。一答道场。二答加行。初中二。一结前。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 正法像法。

  若法末时(末法)有诸众生具大乘性 宿有闻熏种也。不同唯识永简余性。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闻慧初开。

  欲修行者 菩提心发。上皆明当机也。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指前普眼法门及三观诸轮所说。谓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修学法门。随其闲暇分中。则便思察三观。故言随分。非谓见解未圆名为随分。二正说文三。一道场期限。二限内修行。三诫取邪正。今初。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 菩萨逢益即为。遇缘且赴。如法华中官事当行之类。

  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若无胜利。须建道场克志加功以期圣果。则三期皆是自利。为简利他故名无他事。亦可王贼命难名为他事。定三期者。过则情生疲厌。少则功行未圆故量克三期亦无别义。然约三根配之。有其二意。一约障尽难易配长期下根。中期中根。下期上根。二约精进懈怠配者。即反于此。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斯之谓欤。

  安置净居 欲使内外清净身心洁白事理称可。二限内修行文二。一明道场行相。二明遇夏安居。初文二。一明随相用心。

  若佛现在 对当会菩萨众。

  当正思惟 明不假设像等。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若复灭后 对末世众生。

  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明设像之意。谓大师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灭。若称理说者。观行无间是佛现在。间断之时是佛灭后。断后复作观行思唯。是设像存想。今且依事行释也。次下明礼忏仪式。

  悬诸幡华 严持坛场也。备如方等经说。

  经三七日 去其久近。无别所表。方等经极少七日。久则不遮。次下正明法事。准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二。谓礼佛忏悔。然文虽略法必具行。论中亦云。应当精勤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常不休息。得免诸障善根增长。华严亦令礼敬称赞供养忏悔等。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 礼佛也。以名召体观而礼之。准勒那三藏礼佛观门。优劣有七。一我慢礼。二唱和礼。此二非仪。三恭敬礼。敬从心发运于身口五轮着地。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五起用礼。观身与佛皆从缘起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缘他佛。七实相礼。若内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实相。见佛可礼亦是邪见。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名平等礼。故文殊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等。然后四礼皆属观行。谓第四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观礼俗谛佛。从体起用故。六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空色直见本觉真性故。七则三观一心礼三谛一境佛。不取真弃假泯绝无寄故。今经既是随相门中。且当第三第五礼也。余在下离相摄念中。

  求哀忏悔 具云忏摩。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其所忏法不出惑业报等三障。今欲忏者须知展转起由。由无始不觉。起贪瞋痴发身口意。造一切业受诸苦恼。忏有二意。若约责心三障俱忏。若就所作唯忏恶业。恶业复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即须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如方等佛名经等。二理行。如净名经观罪不在内外等。余意如上。

  遇善境界 感应也。或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若天台意。即与信等相应。名善境界。

  得心轻安 获益也。身心调畅轻利安和。神爽气清支体柔润。二明离相用心。

  过三七日(蹑前)一向摄念 亦名会缘入实。谓初以尘心粗重。令托胜相为缘。相既皆虚诚宜入实。摄念者。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然论与经皆先以礼忏等。除惑业之浊。次以正念摄驰散之动。空而又寂。方能现佛之像。二明遇夏安居。文三。一标异声闻。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入众安居则乖誓约。作念结夏又杂观心。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辨明。为俗乖律即非。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云。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

  心离声闻 大小不同。次即下说。

  不假徒众 不必六和。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言在下也。二正陈辞。

  我比丘 梵语也。此含三义故存梵不译。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

  比丘尼 尼女也。女比丘。

  优婆塞优婆夷 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亲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即三归五戒之士女也。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

  某甲 各称其名。

  踞(踞居)菩萨乘 简羊鹿车。

  修寂灭行 简四谛行。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简事相住持。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此云众园。园是众居处故。圆觉则万德所依。以八识海澄流注寂灭。体遍法界故得名大。于四智中则圆镜也。

  身心安居 身即五识。依色根所发故。心即意识。以五识取尘意识分别熏动心海波浪从生故不名安。今意无分别。五不妄缘识浪永寂与体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则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应妄计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故平等矣。

  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为简二乘计着方处。今顺法性故无所属。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小大安居略有八异。一所依异。别界圆觉。二假实异。定实示现。三住持异。事相实相。四结安异。对首作法独自称名。五成安异。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异。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还界异。身不逾时及界。念不间断而觉八所期异。阿罗汉果无上菩提。有此八异。故云不依及为修等。大因缘者。不拘小节之意也。三结示休期。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道场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三诫取邪证。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 指前行人。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总标加行中所证之境。诫其邪谬。谓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证之法元来不异。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今明证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应取。二答加行文三。一别修三观。二遍修三观。三互修三观。初文二。一别释。二总结。初中三。一静观。二幻观。三寂观。初中又三。一修观成。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 义如上释。

  静极便觉 超动静相圆觉显现。如前从空入中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释上静相自他普遍。遍静虽无先后。约行人趣入故。从陕至宽。

  觉亦如是 例于静也。应云如是初觉从于一身至一世界。静即是体是定。觉即是慧是用。初观成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世界亦然。二起功用。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 知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

  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类此可解。说则以一例多。觉发则同时已遍。三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文义俱同上也。二幻观文二。一明正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 前至静观不假外缘。大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段中圆说。故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亦可诸佛菩萨必以大悲为本。但依佛菩萨种种之门。自然具大悲也。道场之内且学悲心。限满对缘即将化用。渐次者前至静归体功则顿现。今随差别之相故应渐次。所以前有起于功用。今则无文。是斯意也。

  广发大愿自熏成种 愿者。希求欲乐之义。众生无始已来。念念希欲五尘之境。今已了悟。故发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故云种也。二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同上。三寂观文三。一修观成。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 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数息观门。治诸觉观渐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门。谓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或依次第。或随便宜。广如疏释。二者即下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由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故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粗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谓生灭各一。住四。异二。经无异字者。或脱或略。义必具有。据论所说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觉生相者。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论云。心无初相。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释曰。既云动念都尽本来平等同于一觉。正当此门绝待中观。问文无无念之言。如何同此。答三观体用文在前章。今此但明修之方便。彼有绝待之念。又有寂灭之文。由是科云灵心绝待。绝待无念一觉灵心岂非同邪。是知绝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灭念。故于此观明之。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初则宴坐照见。后则行住皆知。知即无患。譬如妖魅所欲着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涅槃云。如人觉知是贼。贼无能为。二起功用。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净身是圆觉自体。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灵源。如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举一例诸。且标雨滴。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无其用。三诫邪证。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文义准前。二总结。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前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结云。是名等也。即知前段三观诸轮虽具释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二遍修三观。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如来本所示生。只缘劝物修习。今三观既修则万行已圆。故就此人已名佛出。又即此人本觉离念。名为佛出。然前离四病。云证觉般涅槃。今修三观名如来出世。今以出世涅槃相对而释。有其二门。一约实义。二约对机。实义有三。一缘起即空之真谛。则非出非般。故大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二真如缘起之俗谛。则念念处处而出现。念念处处而涅槃。大经又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即念念也。又云。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即处处也。涅槃者。即如上遍一切处出现之佛身。既是缘起有为之相。念念即生即灭四相同时。今以生生即灭。为念念处处而般涅槃。三约第一义谛。即常住世常涅槃。谓寂而常照为住世。照而常寂为涅槃。对机者。机缘感则菩提树下而出现。机缘尽则双林树间而涅槃。故大经云。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譬如日出普照世间净水器中等。对今经意配释可知。然此三观虽各有证相。理实遍修方契圆觉。如前文说。三互修三观文三。一明修观不成。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 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二令忏除惑业。

  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论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从先世罪业众多障碍。应当勇猛礼忏等。三令随便互修。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有人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而假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空。先后绮互如诸轮说。偈赞中二。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期限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限内修行。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诫取邪证。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邪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别修)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遍修)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前

  互修结前及安居之法。长有偈无。佛境出现长先偈后。余但文略耳。

  大文第三流通分。谓正宗之分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故有此分。都无人传是不流。流则不住不滞。传之遇其障难是不通。通则不壅不塞。文五。一庆闻深法请问流通。二赞许伫听交感流通。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五时众受持总结流通。初文三段同上。今初。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陈中二。一庆闻所诠。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近庆道场远该一部。二请问能诠。

  世尊。此大乘教 然正宗分中但问所诠法义。法义虽已圆备。凡心难可任侍。闻时令会分明。过后恐还遗忘。事须持教以教贯穿。文既不遗。随文解义。依义起观。方成真正修行。故此问经教也。

  名字何等 解义先须识名。迷名于义不了。

  云何奉持 前虽已说持法。今问持教。

  众生修习得何功德 依理修行证圣。已知功德无边。受持名教。恐无利益故问。

  云何使我护持经人 使我诸菩萨等于末世中云何卫护受持此经之人。

  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十法行也。若人一向于此了义经教。供养写施听受读诵说释思修。如是分布流传。未审此人智慧功德毕竟至何位地。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三依问宣说文二。初且标能说能护之人。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 说此经佛既是真身。真身无碍尘沙同体。故一说即是多说。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不了义经则随方有说不说。了义之教无佛不谭。如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一说此经等。

  三世如来之所守护 亦如华严经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

  十方菩萨之所归依 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成佛。

  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良以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焕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二正答所说所护之法文五。一答名字。二答所至。三答奉持。四答功德。五答护持。今初。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 经有五名。二名已释。

  亦名秘密王三昧 非器不闻名秘。随器异闻名密。三昧之名其数无量。圆觉三昧是彼根源。故称王也。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 极证之处。

  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 如来藏即圆觉在缠之名。妄不能变名为自性。随缘起妄名为差别。又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即是差别。

  汝当奉持 敕令依此名义而持。谓已悟者文性离而持法。未悟者无离文而持义。是奉持之相也。然答奉持之问者。若以文显。则不妨。因说经名承其文势便于此答。若以义求。则在后顿渐门中。二答所至文二。一标行所依。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前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又说无明贪爱四相四病。今云唯显如来境界者。下句自释。唯佛能说。故说无明等皆无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显现。众生岂得皆空。生若不空岂彻觉地。故华严信位即佛境甚深。虽智与知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二依修所至。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十法行也。

  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由经唯显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三答奉持文二一法。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宗是顿教。事具渐门。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入与不入总可留心。故正宗中分上中下。二喻。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 谓渐教则乖顿教。顿门必具渐门。

  乃至蚊虻 此喻二乘受持。

  及阿修罗 此喻菩萨受持。

  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大海有无量之水。饮之则量腹少多。圆觉有无边法门。受之则随器顿渐。四答功德文三。一以施宝校量显闻经胜。意明其福。以福校量故。二以度人校量显说经胜。意明其智。非智不能度人故。又闻者假令不解。亦生其福。说者必无不解。故唯智也。三以宿因反验。显信经胜双明福智。初中二。初举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积福可知。二显胜。

  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如金刚经校量文例。谓世珍盈刹。能为漏果之资。妙法一言必获菩提之报。二以度人校量者。谓前以劣福显胜福。此以劣智显胜智。文二。初举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 积德可知。二显胜。

  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凡全偈者。所谓四句。句有二种。谓文句义句。若约文句。即两句为半偈。若约义句。即说一切法本来空寂。是半偈也。显空体不空方为全偈。或无常真常为半及全。三以宿因显信经胜。双明福智者。经文自显文二。一明闻信。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 二验宿因文二。一反显。

  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 二顺明。

  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亦如金刚文势。然此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该果海不是小缘。故验宿因。亦非聊尔人耳。五答护持。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为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前问云何护持。今答意云。但莫令恶魔外道恼身心者。即是护持。然恼身心俱通魔外。若以义配者。外道以邪智惑人令疑。是恼心也。魔以神力令种种不安。乃至病等。是恼身也。故经说。众魔者乐生死。外道者着诸见等。二事皆令初心行人退屈。实藉护持。四禀命外护文三。一力士众。

  尔时会中有火首 首头也。头有火焰故。

  金刚 执此杵故。若取名者云露肩神。

  摧碎金刚尼蓝婆 未详唐语。

  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层。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此神初发心时常发大愿。愿为力士护修行人。

  其家 在家众也。

  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 凡发大心多有障难。障难多种略举灾病。故云乃至也。今由神护一切皆除。

  财宝丰足 修道资缘也。不必富奢方名丰足。故次但云。

  常不乏少 不乏少故。进趣妙门不退屈也。二天王众。

  尔时大梵王 别指初禅王娑婆世界主。

  二十八天王 总指三界。

  并须弥山王 别名帝释。

  护国天王等 别显四王。别标三类者。以梵与释诸佛转法轮时皆为请主护世持国使灾害不生故。于总列之外而更别明。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正明护持三鬼王众。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 亦云鸠槃茶。食人精血。其疾如风变化稍多。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来至道场而为上首。

  与十万鬼王 其数十万。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其形可畏通变极多。不属人天。住居鬼趣。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无障难故不退。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 一由旬则四十里。一云十六里。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碎鬼神境界者。护佛菩提心故。五时众受持。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殊所问经说。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

 自惟无始迷心海  旷劫漂沉生死波
 尘沙诸佛出人中  浮木盲龟难值遇
 何幸此身逢了教  千重疑滞类冰消
 寻思累世积闻熏  惭愧多生善知识
 上士慈悲哀末世  始终次第为咨询
 能仁应感称心源  本末无遮顿演说
 已采群筌扣真寂  随应圣旨解斯文
 普回功德向众生  同入神通大光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

  圭峰定慧禅师遥禀清凉国师书

   (宗密)庆以天幸窃禀

  和尚华严疏文。虽乖礼足且解生焉。(宗密)恨以累有事故。不获早赴起居。下情伏增惶惧。既未系目。敢自陈心。若不粗述本缘。宁表诚素。欲书实语。恐尘渎视听。进退无已。伏惟照恕幸甚。(宗密)本巴江一贱士。志好道而不好艺。纵游艺而必欲根乎道。自龆年洎弱冠。虽则诗书是业。每觉无归。而复傍求释宗。薄似有寄。决知业缘之报。如影响应乎形声。遂止荤茹。考经论。亲禅德。狎名僧。庄居屡置法筵。素服滥尝覆讲。但以学亏极教。悟匪圆宗。不造心源。惑情宛在。后遇遂州大云寺圆和尚法门。即荷泽之裔也。言下相契师资道合。一心皎如万德斯备。既知世业事艺本不相关。方始落?披缁服勤敬事。习气损之又损。觉智百炼百精。然于身心因果。犹怀漠漠。色空之理。未即于心。遂屡咨参方蒙授与。终南大师华严法界观门。佛法宝藏。从此顿彰。同志四人琢磨数载。一句中理论则通宵未休。一事中义旨则尘沙莫算。达水常湿宁疑波湛之殊。悟镜恒明不惊影像之变。净刹秽土非坏非成。诸佛众生何起何灭。由是念包三世同时互促互延尘与十方。全体相即相入多生。谬计反覆枉受于沉沦。今日正观始觉元同于大用。然后所显境界。离情则随照分明能诠大经。配文则难为通会。章句浩博因果重叠。理虽一味势变多端。差别义门㘝尽血脉。不知科段意莫连环。纵使历诸讲场。不添已悟。名相繁杂。难契自心(宗密)谓言章疏例只如斯。遂休心传教。适志游方。但以终南观门为助缘。以离情顺智为自力照融。通法界而栖托。指事理悬说。为利他以梦幻身心游影像世界。神冥妙境智历义门。跋涉江山至于襄汉。于恢觉寺遇灵峰阇梨。即和尚门下一哲人也。寝疾数月渐至羸极。相见三日才通其情。愿以同声之分经及疏钞。悉蒙授与。议论未周奄然迁逝。斯则夙缘法会忍死待来。若见若闻无不叹讶(宗密)渴逢甘露贫遇摩尼。腾跃之心手捧而舞。遂于此山返关绝迹。忘餐辍寝。夙夜披寻。以疏通经。以钞释疏。寻文而性离。照理而情忘。偶之于心会之于教。穷本究末宗途皎如。一生余疑荡如瑕翳。曾所习义。于此大通。外境内心豁然无隔。诚所谓太阳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万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顿开。普贤普行而齐现。五周四分一部之网在纲。六相十玄三乘之流会海。义则色空同于中道。教则权实融于圆宗。理则体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则凡圣混同。而因果不坏。显随缘而不变。弘经则理趣周圆。指幻而识真。修观则禅心使旷。荡九会经文无不契心。由斯可谓契经矣。使一真心地无不印经。由斯可谓心印矣。是知执三藏文者。诚为失道。局一性义者。犹未圆通。想夫斯流固宜绝分。声闻聋瞽谅不虚哉。(宗密)未遇疏前。每览古今著述。在理或当。所恨不知和会。禅宗天台多约止观。美则美矣。且义势展转滋蔓。不直示众生自心行相。虽分明入处犹历渐次。岂如问明释文殊偈。印灵知而心识顿袪。悬谈开分齐章。显真空而相用繁起。起不异性故。事事融通。通而互收故。重重无尽。悟此则全同佛果。方是圆因。随缘造修无非称体。开顿渐禅要。可以此为楷模。传权实教门。可以此为轨范。药得雪山善见。群疾俱消。宝获沧海摩尼。千珍随念。况悬文卷半。诸义尽包。备核源流。遍穷名体。然后融成本部。全拣全收。苟能精之。已领百家之文义。少功多获。要在兹焉。凡曰释流孰不可习。(宗密)夙生多幸同种善根。遇如是经逢如是疏。顷于王膳未敢即餐。今得明文印决。心意泰然。誓愿生生尽命弘阐。当时便被僧尼徒众。因请赞扬务自温习。课虚顺命。但依文配读而已。讵足以发明于人。为显圆宗多惊抚掌。爰有宿机坚种闻即禀承。从始洎终可数十人。誓愿修学。盖兹疏文玄妙。传之不虚。岂以微才能感如是。襄阳讲罢。暂往东都。礼祖师塔。便拟驰赴。拜觐盖缘夏逼。且止永穆寺。襄阳徒众迤逦访寻。再邀第二遍讲。复闻兹经遂允众请许。终悬疏却赴上都。今月七日才毕。听徒泰恭遂断一臂云。自庆所逢之法。玄妙难思。用表恳诚。厥愿修学。此乃和尚道威德洽。教令将行。门下宗枝有斯精苦。伊且割截支体伤断筋骨。都无痛恼。神色宛然。自初至今身心仍旧。若道若俗无不异之。观智之功感应昭著。时台省询验。事迹分明。留守崇敬大经已申中书门下。据伊本意。岂尽显扬。然发起门亦藉旌表。沿伊手疮未愈。官司牒寺委令将养。未便游行。以此礼觐转见迟违。下情无任伏增惶惧。谨差听徒僧玄圭智辉。先具申述(宗密)才微语拙领悟难陈。伏乞慈悲特赐摄受幸甚。不备学徒(宗密)惶恐百拜上。

  华严疏主清凉国师大和尚

   唐元和六年辛卯岁九月十三日在东都上清凉国师诲答

  十月十二日玄圭智辉至。得汝书。遥伸师敬。备述行迹。领大教之玄趣。说传赞事诚感凄然。心纳矣。吾自传扬。或面言心授。或展转分照盈于异域。然仲尼倾盖伯牙辍弦。亦藉形声矣。不面而传得旨系表。意犹吾心未知有也。非凭圣力必藉夙因。当自慰尔。转轮真子可以喻也。泰恭断臂重法情至。加其恳祷。然半偈忘躯一句投火。教有文矣。意存身外有重法之宝尔。宜诫之。后学勿使效之。当断其情虑。勿断其形骸。当断其妄心。无斩其肢分。则浅识异学安其所不惊视。苟俗无发肤之诫。则玄化不广而自博矣。汝当笃志幽趣。傥得一面印所悬解。复何嘉焉。如忽缘阻。但当心契玄极。岂山河形声所能隔哉。勉之不多云。老僧澄观付。

  宗密法子收

  十月二十三日学徒(宗密)裁书再拜。

  本讲华严疏主。玄圭智辉回。伏奉诲示。纳所微悟。许厕法席。顶戴奉持不任忻惧。多惭陋质。未效勤劳。空呈寸心。坐蒙收采自惊侥幸。喜极成悲。伏蒙慈愿弘深降斯过分。一经印决顿觉光辉。学流进功时辈增仰。幸甚。(宗密)便欲奔赴给侍。缘泰恭臂疮未愈。慎风不敢冒路。再三涕泣。愿侍随行念伊迹苦。不忍弃遗。伏惟照察。不备学徒(宗密)再拜上。

  本讲华严疏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宋正议大夫安国军节度使开国侯程辉编

  准五分律说。释迦牟尼佛。生中印土迦维罗城刹帝利家。父名白净饭王。母号摩耶。右胁而生紫磨金色不绍王位。十九逾城至雪山中。六年苦行日食麻麦。又至象头山学不用处定。三年知非遂舍。又至郁头蓝学非想定。三年知非亦舍。即以无心意而受行。悉摧伏诸外道。世尊时年三十。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等正觉。于鹿野苑中。度憍陈如等五人。为教兴之始也。又准周书异记说。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有光来照殿前。王问太史苏由。对曰。西方当有大圣人生。后一千年教流此土。至后汉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赫奕如日。来诣殿前曰。声教流传此土。帝旦集群臣令占所梦。时通人傅毅对曰。臣览周书异记云。西方有大圣人出世。灭后千载当有声教流传此土。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遂遣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访佛法至月氏国。遇摩腾竺法兰二菩萨。将白㲲上画释迦像及四十二章经一卷载以白马。同回洛阳。时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三十日也。因以腾兰译经之所名白马寺。后六年摧伏异道。二菩萨踊身虚空。为王说偈曰。

  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荣。法云垂世界。法雨润群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群生。

  四十二章经序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掌诸路头陀教特赐圆通玄悟大禅师头陀僧溥光奉 敕撰

  伏闻无上法王。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随机接物。演河沙妙义。设无量行门。运神通四十九年。度众生百千万亿。将般涅槃嘱累国王大臣。宣扬正法续佛慧命。斯乃为未来世众生作无穷之利益。大慈远被其至矣乎。钦惟圣上道贯百王。智周庶品。每万机之暇。弘崇三宝。景仰一乘。思所以答列圣在天之灵。皇太后鞠育之恩。既创建大招提。博施诸贝典。又以为四十二章经。乃

  释迦如来初成正觉。大弟子众记诸圣言。沙门释子臣寮士庶。率可遵行。适有以前代注本为进者。特敕有司一新板本遍颁朝野。将使或缁或素。若见若闻。顶戴奉行。咸登觉地。其深心愿心广大心。非聪明睿智孰与。于此诏头陀僧(臣)溥光为之序。(臣)溥光幸在空门。忝为佛子。夙承隆眷。不敢以固陋辞。窃惟能仁所演三藏十二分一切修多罗数等尘沙。如华严般若宝积大集涅槃等部。文富义博。事备理周。在龙宫海藏。烂若日星。而腾兰东迈独持此经。适符汉明西迓声教之运。而大振玄风于天下后世。是其可以常情卜度拟议哉。意其必有冥数潜通诸佛密证为震旦。万世五乘之大本。五性之通达。妙道至理。存乎其间者欤。研其义味。盖为佛者在日用修进之际。造次颠沛不可须臾离之要旨乎。明明天子流布宣扬。其犹捧佛日而曲照昏衢。霶法雨而普滋群槁。上不负如来之嘱累。下广开叔世之津梁。娑婆界中莫大之良因也。昔唐太宗敕书手十人录遗教经。遍付诸郡用伸劝勉方之今辰其有间矣。(臣)叹咏不足无任欢喜踊跃。焚香再拜书于经之首云。

  皇庆元年正月  日上

  注四十二章经序

  宋真宗皇帝制

  夫至真不宰。岂隔于含灵。群动无明。自迷于正觉。是以慈悲之上圣。因谈归救之妙门。接物而利生。随机而演教。布法云而润物。揭智炬以烛幽。示忘言之言。为无说之说。四十二章经者。盖能仁训戒之辞也。自腾兰之传译。即华夏以通行。朕尝以余闲潜加览阅。冀协宣扬之谊。因形注释之词。晦朔屡更。简编俄就。导群氓之耳目。虽愧精深。资众善之筌蹄。庶符利益。其有相传之疑误。累句之难分。亦用辨明。庶臻演畅。粗题篇首。以达予衷云尔。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者梵语。佛陀。此云为觉。盖觉悟之义也。觉有三义。一者自觉胜凡夫。凡夫汩没生死无暂觉者故。二者佛能觉他。胜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觉他故。三者觉行圆满。胜诸菩萨。为菩萨虽行二利行未满。故至佛果位。三觉方满佛口所宣。故云佛说四十二章经者。即下文佛因事诫约劝诸弟子。成四十二章也。经者梵语。云修多罗。此云为经。经训常也。常者言其真常不易之法也。

  迦叶摩腾共竺法兰奉 诏译

  宋真宗皇帝注

  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 夫爱欲长于贪痴。禅定资于智慧。故世尊首言离欲之最胜。次劝住禅而降魔。

  今转法轮度众生于鹿野苑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而证道果 鹿野苑中证道之净土。憍陈如等闻法之弟子。四谛即苦集灭道也。

  时复有比丘所说诸疑陈佛进止世尊教诏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尔时世尊为说真经四十二章 接物度生随机演教。开彼疑惑示其戒敕。叙以轮贯乃成四十二章焉。

  佛言 凡经首标佛言者。皆是弟子阿难等结集之时。叙佛平生所说。故云佛言。

  辞亲出家为道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梵语。合云沙迦门。曩已略其二字。此云勤息。谓能勤修众善勤息诸恶。又云。息恶取止息之义也。盖谓辞其亲出其家息诸恶勤诸善。乃为道人也。故名曰沙门。

  常行二百五十戒为四真道行进志清净成阿罗汉 二百五十戒。其条目。具载大藏中小乘律四分戒。此不繁云。四真道行。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为四谛真实道行也。若坚持清净进志不退即渐成圣果也。

  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 梵语阿罗汉。此云应。应具三义也。一应断烦恼障。二应不受后有身。三应受人天妙供养。既成此圣果能以六通飞行往来。又变化形体凡俗莫测。住寿命者。或生或灭延促自在。若要住世久长则经劫不灭。又能以神通震动天地。盖妙用难测也。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魂灵上十九天于彼得阿罗汉 梵语阿那含。此云不还。言得此果位断尽欲界分别。更不还来生欲界也。故此一报命终生于色界。一十九天。十九天者。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于彼十九天中。断尽烦恼当得阿罗汉果。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唯一生天上。一还人间。乃得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得阿罗汉 梵语须陀洹。此云预流。言此果位断尽三界分别烦恼。初预圣流也。七生七死者。于七度生死中断尽烦恼。即得阿罗汉。

  爱欲断者譬如四支断不复用之 爱欲断尽而得圣果者。譬如断其四支。更不可续圣流断其爱欲。更不再生惑也。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佛无为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夫能断爱欲则心源自明。善达深理则法本超悟趣。或归当道匪外求。是以不系道而道。有不结业而业解念作修证。复何为哉。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佛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 剃除须发。盖欲睹形厌俗饥寒之患。求乞度时。故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自然身心澄静。贪欲不生则可日进其道法也。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夫不绝爱欲即为前境所转。既为前境所转则爱欲习气依然复生。故使真智蒙蔽无由证觉矣。

  佛言众生 假众缘依故曰众生。

  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者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 夫为善者。不杀不盗不邪行。是为身之三善。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是为口之四善。不嫉不恚不痴是为意之三善。若背此者。即谗构离间谓之两舌。咒诅毁讟谓之恶骂语。无诚实谓之妄言。谄谀巧诳谓之绮语。妒贤掩善名之为嫉愤。彼衔怨谓之为恚。不忧生死。惟恣贪欲谓之为痴也。

  不信三尊以邪为真 三尊者佛法僧也。

  优婆塞行五事不懈退 梵语优婆塞。此云清信男。五事即五戒也。谓不杀不盗不邪行不妄语不饮酒。懈退者谓行之不专也。或中道而废也。

  至十事必得道也 十事即上文十善也。得道谓精勤不退乃证道也。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止其心罪来归身犹水归海自成深广何能免离 愚迷之人日作众罪。既无退悔恶积于心致百殃之及身。若众流之朝海积彼岁时自成深广。

  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 夫人善自知非能改其过日新之善渐积。过去之恶潜消即于后会得明道也。

  佛言人愚以吾为不善吾以四等慈护济之 四等慈。谓慈悲喜舍谓之四无量。心以护济愚人。

  重以恶来者 愚人不知恩。复以恶意来相侵也。

  吾重以善往 我亦复以善心诫之。

  福德之气常在此也害气重殃反在于彼 我常以德报怨故福德之气常在于我。彼惟以恶行重凌善人故害气重殃彼自贻也。

  有愚人闻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故来骂佛佛默然不答愍之痴冥狂愚使然 愚人闻佛守大仁慈。乃恣恶辱骂于佛。佛即默然不答。盖惜彼痴愚使如是也。

  骂止 愚人止其骂也。

  问曰子 佛乃问之。子者男子之通称也。

  以礼从人其人不纳实理如之乎 此佛问彼之辞也。

  曰持归 此愚人答也。

  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祸子身矣 恶人骂止。佛问曰如子施礼于人 彼若不纳即子所施礼其理如何。愚人对曰。我自持归。佛复告曰。汝今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祸及汝身。

  犹响应声影之追形终无免离慎为恶也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尘不污彼还坋于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也 奸恶之人害于贤者。犹如怨天仰唾徒污于己逆风坋人惟坋自身。如彼害贤之人祸终灭己。

  佛言夫人为道务博爱 博行爱人。

  博哀施 见彼危厄博哀而救之。

  德莫大施 言施之德最为大也。

  守志奉道其福甚大 夫学道之人既能博爱哀施加以精进则其福弥大。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 见彼行施奉道而能为彼欢喜赞叹。亦获福报。

  质曰彼福不当减乎佛言犹如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质曰者。求质其疑也言助之欢喜亦获其福。疑谓减彼哀施福报。佛乃答曰。犹如一炬之火。有数千百人。各以炬来求之。或熟饮食或照冥闇而本之一炬亦不减少故。哀施福报亦犹于此。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一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饭一佛学愿求佛欲济众生也 此十等校量盖德有大小。障有厚薄。故饭之者福报不同。又梵语辟支佛陀。此云独觉。故言饭百亿独觉不如饭一佛。何者盖运大慈普济群生其福深广不可思议。而供佛之报亦最大也。

  饭善人福最深重 此言饭凡世善人福亦深重。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 然善人中有二种。或能事天地鬼神。或能孝养父母。比量福报不及能事亲者。

  佛言天下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 凡人贫乏自逼饥寒而能辍己济人斯亦难矣。

  豪贵学道难 豪贵恣逸无诸苦恼而能厌其累尘。折节求道故为难矣。

  判命不死难 不字当为。必字盖传之讹也。若世人明达因果决志判命。或舍命身饲其猛鸷。济彼鱼鳖乃至忠臣烈士。以死殉义斯皆难也。何知当为必字缘。佛言二十难并说凡夫境界非论不生不灭之理。其义明矣。又据西戎南蛮语音。呼必为不。

  得睹佛经难 凡人不具信根罔忧生死。则出世之教安得见闻。

  生值佛世难 夫人若不结胜因不修众善则诸佛出世岂得遭遇实知难矣。

  忍色离欲难 六尘之中多为情欲所惑而能制伏妄念。防其越逸甚为难矣。

  见好不求难 彼之所好此或于求遂之贻贪冒之名违之招忿戾之患故能不求为难矣。

  有势不临难 势利之人威福之地而能唯道是从不形趋附亦为难矣。

  被辱不瞋难 不忍小忿则兴诤端非理相干。能以情恕斯亦难矣。

  触事无心难 心求清净触境而兴。若能遇事不徇物情。斯为难矣。

  广学博究难 怠惰则陷无明。多闻则有饶益。若能广究谊理以资智虑。斯为难矣。

  不轻未学难 凡曰群生同禀真性。而以能格物俗之常情故。不轻未学为难也。

  除灭我慢难 愚冥徇情彼我慢生违善兴诤罔不由兹。若能除灭故为难矣。

  会善知识难 感物生情理兹染习善恶之性。由是而迁故知识之善者。亦难矣。

  见性学道难 性本澄湛迷于妄情。道本真常昧于爱欲。能复本而见性。背伪而学道为难矣。

  对境不动难 前尘妄境致惑真性故悟之而寂照对之而不动者难矣。

  善解方便难 常怀大慈以视众生。种种方便以为饶益者难矣。

  随化度人难 众生之性亦有利钝。能于高下之中随化而度之者亦难矣。

  心行平等难 痴冥之类合尘背真。若能冤亲彼我一皆平等。斯为难矣。

  不说是非难 两舌妄言世尊所戒。众生无明而有差别。若能平等不构是非者难矣。

  有沙门问佛以何缘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无形相 真如之性与虚空等故。言无形相。

  知之无益 夫知而不学与不知同。必假修证。乃可得道。

  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夫欲通宿命者。当须志行清净常在禅寂久则尘障尽消。潜通宿命如磨镜去垢乃见形矣。苟非断欲守空。何以得证道真也。

  佛言何者为善惟行道善 佛言何者。盖各引一设之义惟精进行道。渐至证圣最为善也。

  何者最大志与道合大 断诸攀缘得无漏智志道㳷合最为寂大。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忍辱之人不怀仇怨。如彼勇健多力之人能拒强敌内不怀恶。终为人所尊也。

  何者最明心垢除恶行灭内清净无瑕 如白圭无玷晴空绝云心之最明也。

  未有天地逮于今日 极言其远大也。

  十方所有未尝不见得无不知无不见无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此已证果位得一切种智故。于三世具正遍知明之至也。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浊水以五彩投其中 浊水譬染心。五欲喻五彩。心欲相投交错其中也。

  致力搅之 浊水五彩已不可分。仍用力搅之。喻世人妄想贪爱发乱其五欲也。

  众人共临水上无能睹其影爱欲交错心中为浊故不见道若人渐解忏悔来近知识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 浊水之上虽众临之无能睹影。爱欲交乱真心昏惑。岂得明道。若秽浊尽去心归清净即自然见道也。

  猛火着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 釜者喻染心。水踊跃者喻染心中贪嗔痴三毒烦恼踊跃也。以布覆上者。喻凡夫被五盖蒙翳终不得见道也。五盖谓。一贪欲。二嗔恚。三痴。四掉举恶作。五昏沉睡眠。俱为盖覆也。

  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 精勤坚固渐证果位。于禅定中乃知魂灵之所从来。乃无常报尽生诸国土道德所在矣。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持炬火入冥室中 冥闇也。

  其冥即灭而明犹存 犹字当为独犹字殊无义。

  学道见谛愚痴都灭无不明矣 夫已见道愚痴自灭。渐证佛智德无不明。犹如持火入诸闇室冥闇都灭而明独存也。

  佛言吾何念念道 佛训诱弟子言。我常念道更无杂念。

  吾何行行道 应物利生常行于道。

  吾何言言道 佛所言说惟谈于道。利益有情。

  吾念谛道不忘须臾也 念真谛圣道未尝须臾忘也。

  佛言睹天地念非常睹山川念非常睹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执心如此得道疾矣 夫对天地睹山川及万物形体。虽然丰盛当念皆是有为生灭终归无常。修行之人若常如此起念即证圣必速矣。

  佛言一日行 谓终一日念念修行也。

  常念道行道遂得信根其福无量 若人于一日之中而能修习常念于道忆持不忘。或于一日而常行道修习不怠。乃能成就信等诸根得无量福。一日尚然而况多日其福弥盛。

  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为无吾我者寄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有情之身俱是四大假合以成其形。仍假虚名也。且地水火风是名四大。以要言之。即骨肉毛发是地津液。精血是水。暖触是火。四支百脉摇动是风。各以假名成此幻身。若熟念之。何者为我寄生浮世倏忽而灭都如幻梦尔。

  佛言人随情欲求花名譬如烧香众人闻其香然香以薰自烧愚者贪流俗之名誉不守道真花名危己之祸其悔在后时 凡世之人但恣情欲惟求虚花之名不忧生灭。罔慕真实之道。譬如上妙之香被人所焚虽得远近普闻。其如形质速尽亦同愚者徒慕虚名而丧道真及祸至危己悔在后时也。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夫耽嗜财色少时快心及恶积祸来。沉沦六趣。亦如小儿刀刃之蜜。其甜味至少。徒截舌之祸尔。

  佛言人系于妻子宝宅之患甚于牢狱桎梏榔档牢狱有原赦 牢狱之苦。或值赦免。

  妻子精欲虽有虎口之祸已犹甘心投焉其罪无赦 夫世人为妻子羁绊宝宅萦心。祸患难免。甚于牢狱。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世间诸欲缠缚难解者。莫甚于色故知色欲之过其大无比也。

  赖有一矣假其二同普天之民无能为道者 滋生死障涅槃唯色欲一端楞严亦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佛言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在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祸者必有危殃犹愚贪执炬自烧其手也 凡世有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人心中若有智者须早以道消去乃免危殃之祸犹如愚人不早释逆风之炬必自烧其手也。

  时有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 天神者主天界之神也。玉女天女也。盖天欲试佛之意观佛之道如何也。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 遣去也。

  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 如皮囊中贮诸秽恶。难惑六通之佛。六通谓。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通。漏尽通。

  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 天既知神通不可惑乱。因问道意佛为说法。得证初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左触岸亦不右触岸不为人所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其入海矣 木喻于人。海喻于道。

  人为道不为情欲所惑 修行之人坚持戒行不被情欲所惑。如木在流不为二岸所触。

  不为众邪所诳 正见之人坚持操行不被众邪诳惑。如沿流之木免其人鬼所取。

  精进无疑吾保其得道矣 木无众滞自至于海。如人之精进免其诳惑必得其道矣。

  佛告沙门慎无信汝意汝意终不可信 言当慎守正心勿信纵邪意。若信纵之即为烦恼牵惑也。

  慎无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惟举色者。盖色能惑乱入生死苦海为祸根最大者也。

  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 缘阿罗汉烦恼断尽。任纵其意必不入邪见也。

  佛告诸沙门慎无视女人若见无见慎无与言 熟视其色当生欲情。若每见之想如无见。仍诫勿与交言也。

  若与言者敕心正行 若不护己为缘事故须至言语者即默自诫如下文。

  曰 默语也。

  吾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所污 若欲发言。先正其心自诫之曰。我持净戒处兹浊世。当如莲花虽在淤泥不为所污。

  老者以为母长者以为姊少者以为妹幼者予敬之以礼 凡见女人当作此观想仍皆接之以其礼。

  意殊当谛惟 谛审也惟思也言当审思之。

  观自头至足自视内 意殊者谓情炽盛用前观想未能息者即想自己头至足。收视于内也。

  彼身何有唯盛恶露诸不净种。以释其意 既内视当想身中盛诸不净秽恶之物露泄不止。即邪意当息彼身自谓此身也。

  佛言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见大火来已劫道人见爱欲必当远之 佛诫修道之人去其情欲。当如枯草已被大火焚劫。言急切速避之。

  佛言人有患淫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阴佛谓之曰若使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若止功曹从者都息 功曹主者之称。从者谓功曹之从人。在上位者若严率其下。则从者自然凛惧故以心喻功曹。欲情喻从者。若自净其心欲情岂得生也。

  邪心不止断阴何益斯须即死佛言世俗倒见如斯痴人。

  有淫童女与彼男誓至期不来而自悔曰欲吾知尔本意以思想生吾不思想尔即尔而不生佛行道闻之谓沙门曰记之此迦叶佛偈流在俗间 过去诸佛知众生罪业皆从。妄想生起。妄想若息即无诸恶。故迦叶佛曾作此偈流传于后。及释迦佛因行道闻。此女自悔而诵故令沙门记之。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无爱即无忧不忧即无畏 夫为前境所诱乃起爱欲。既为爱欲所惑忧畏从之而生。若本无爱欲。即忧畏何由而至矣。

  佛言人为道譬如一人与万人战 夫一人敢敌万人者。勇猛之极也。譬修道之徒发精进果决之志矣。

  被甲操兵出门欲战意怯胆弱乃自退走或半道还或格斗而死 意怯胆弱乃是退走以至半道而还。皆喻修行之人中路退心也。格斗而死。譬学道之人无坚刚之志毙于诸魔也。

  或得大胜还国高迁 夫将兵者。或立殊勋而施则。爵赏自然超于众也。

  夫人能牢持其心精锐进行不惑于流俗狂愚之言者欲灭恶尽必得道矣 夫被精进甲。仗智慧剑坚持戒行。魔障尽灭证无漏智。乃得道矣。

  有沙门夜诵经其声悲紧欲悔思返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常弹琴佛言弦缓何如曰不鸣矣弦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佛闻声悲将施诲诱。乃询其在家所为既对弹琴。故佛因以琴声急缓喻之。夫修行之人必使妄念不生。身心虚寂则自然调适可得道果矣。

  佛言夫人为道犹所锻铁渐深垂去垢 垂字当作尽字垢乃铁中滓也。

  成器必好学道以渐深去心垢精进就道异即身疲身疲即意恼意恼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异者谓不能尽去心垢精进成道故。使身心疲倦则烦恼。烦恼则戒行退。戒行退则翻成罪。

  佛言人为道亦苦不为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无量心恼积罪生死不息其苦难说 夫求道之人不惮众苦。寻师访道不避寒暑。不惮驱驰昼夜不卧修习禅定。或舍身判命救一切苦。此则学道之士虽有此苦。及证果之后乃出没三界逍遥自在。若尘世之徒惟恣三毒不思出离。轮回六趣无有休息。生老病死常在盖缠。罪业报应其苦无量。

  佛言夫人离三恶道得为人难 三恶道。谓地狱饿鬼畜生。故言免此三恶而得人身知其难也。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 女人之业经中具载得转男身斯为难也。

  既得为男六情完具难 既得男身六根具足免诸残废之疾。亦为难矣。

  六情已具生中国难 边鄙之地多诸障难。生在中国实为难也。

  既处中国值奉佛道难 夫人得生中土而能奉道勤修者鲜矣。

  既奉佛道值有道之君难 既勤修奉而时值明主则自在精进无诸障难。故为难也。

  既值有道之君生菩萨家难既生菩萨家以心信三尊值佛世难 得生正见之家复有信心乃值佛世诚哉难矣。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去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 此佛诲诱学者令知念念无常在於呼吸。自然绝诸妄想密密精进若谓命在数日或在食顷则自宽其限妄念随生涉于懈怠安得成道也。

  佛言弟子去离吾数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 佛劝弟子若忧生死事大坚持戒行虽别师数千里其心如一必得道也。

  若在吾侧意在邪终不得道其实在行近而不行何益万分耶 若学者虽在师左右。而其意染邪必不成道。何者其要在闻而行之虽常近师而不能修习。无益于万分之一也。

  佛言人为道犹若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其义皆快行者得道矣 佛言我所说经由如蜜味若人食之中外尽甜更无二味。慕道之士。若悟经深旨身心快乐当证道矣。

  佛言人为道能拔爱欲之根譬如擿悬珠一一擿之会有尽时恶尽得道也 夫欲出生死苦得大自在必须坚持戒行断尽爱欲。如高处悬众珠一一擿之。苟心无懈怠即珠必有尽时。若修行之徒销其众恶。积诸善行久而不退。即诸恶断尽。乃得道也。

  佛言诸沙门行道当如牛负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趣欲离泥以自苏息沙门视情欲甚于彼泥直心念道可免众苦 言沙门直心行道欲出生死苦海。须念念相应勿起妄念。如牛负重于深泥中求避泥淖。以自苏息亦念念忧惧不敢左右顾也。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弊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四耨水如涂足油视方便如筏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求佛道如眼前花视求禅定如须弥柱视求涅槃如昼夜寤视倒正者如六龙舞平视等者如一真地视兴化者如四时木 夫至圣圆通道无不在。岂于世谛而有分别哉。益以大慈利生随机悟物。谓王侯之贵不可恃金帛之宝不足贪故。兴尘隙瓦砾之喻。以制其欲心。又以方便之门无上之乘佛道。禅定之名涅槃平等之类。可循而不可致滞。可习而不可迷方。因广去就之喻以防执缚之蔽也。闻道之士可以叩寂而悟之焉。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四十二章经

  题焚经台诗

  唐太宗文皇帝制

  门径萧萧长缘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此台在洛阳。台者坛也。考此烧经比论之坛。乃后汉明帝筑也。元此四十二章经皆有来因。是永平七年。明帝夜梦。一人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空而至殿前。明旦宣问群臣。有通人傅毅占梦。奏曰。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号曰佛。经举能飞具六神通。今应此梦。帝悟大悦。即遣羽林郎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二人。望葱岭而往寻西土。求迎佛法行至中路。月氏国众乃骇然。得瞻迦叶摩腾共竺法兰二梵僧圆项方袍之异相。乘白马携释迦真像白㲲之图。并此四十二章一卷回朝。时永平十年也。帝喜躬亲迎。奉宣委鸿胪以陈国礼。敕令彩画释迦顶相于清凉台。因建立白马寺。请此二尊者住院。于帝说法至冬。值岁旦五岳道士贺正之次。道士褚善信。费叔才等。共六百九十人互相语曰。帝弃我道教远求胡教。乃自率众。各将所持道经共上表。愿与胡佛教比试其真伪。帝遂降敕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前。宣曰道士与僧就元宵日骈集。白马寺南门外立两坛。至期试之。西坛烧道经六百余卷。顷刻烧尽。唯取得老子道经一卷是真。其余是杜光庭撰。今云杜撰也。帝观东坛佛像并此四十二章烧不能坏。但见五色神光。天雨宝花天乐自振。叹未曾有。帝共群臣称悦。太傅张衍语诸道士曰。既试无验可就佛法。其道士褚费等。深有愧恧皆气盛自死。余有吕惠通等六百二十人。皆弃冠帔投佛出家。因此流通佛教。州县建寺敬僧。始从四十二章。自后人续去取五千余卷。至今益显于世间。三界之中含识之类。蒙恩受赖绵绵不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