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多举措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获全区综合得分最高分

2020年01月05日22:38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期三年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陆续到期,广西北海市深入调研分析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和回收处置现状,多举措防范脱贫攻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92户,共23354.75万元。截至2019年11月末,存量扶贫小额贷款764笔,余额2640.51万元。其中,合浦联社逾期扶贫贷款0万元,贷款逾期率0%,累计收回笔数2949笔,金额13111.12万元;北海市区农信联社累计回收扶贫贷款金额7603.12万元,铁山港区、银海区、海城区累计到期处置率100%。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获得全区综合得分最高分。

深入摸底排查,做好贷款到期早提醒。北海市成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和处置领导小组,建立金融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工作督导专班,实行县(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调度,全面摸底排查,分类施策,采取到期早提醒、上门催收,建立还款“绿色通道”,实行每天报进度等措施,多措施降低逾期贷款存量。一是以村为单位组织县(区)、乡(镇)、村(街道)三级干部逐户梳理、逐户排查,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贷款清收。二是要开展承接贷款企业资产查询全覆盖。针对“户贷企用”“户贷户用”组建县、乡两级催收队伍,“户贷户用”贷款到期提前60天通知贫困户,督促借款人做好还款准备;“户贷企用”贷款到期前4个月通知委托经营主体,督促企业做好还款计划,动员委托经营主体争取在到期前一个月归还贷款。截至2019年12月,全市2019年度到期贷款余额16.9万元,经摸排预计可现金收回12.9万元、展期续贷4万元。根据摸底排查,全市现有46家企业承接扶贫小额信贷,截至12月25日,已有38家企业全部还清。

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推进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处置。北海市对各类风险情况形成台账管理,提前预警,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一是涉案扶贫信贷,形成备选防控方案。协调司法部门加快处置流程,并通过合理渠道向区级督导组反馈和报备情况,如正常渠道不能按时完成回收处置,要形成备选方案,确保不出现逾期。二是符合转换商业贷款的,要形成合力加快推动实现。户贷企用主体经营正常,但未能按时还款的,符合商业贷款条件,合力帮助其完善抵押(担保)手续转换商业贷款。三是未达到转换商业贷款条件的,多渠道分流逾期风险。对经营风险较大的,想办法通过推动资产变现、经营权流转、企业重组等手段实现现金回笼;对经营暂时困难,缺乏增信条件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主导,各级协同通过政策性担保实现商业贷款转换。四是困难贫困户扶贫信贷要逐户落实处置。对充分使用扶贫信贷仍未实现脱贫的困难户,有生产经营活动,应提高政策适用,尽量给予续贷和展期,并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对原一般农户贷款转换为扶贫信贷,在享受政策优惠仍未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将扶贫信贷还原一般农户贷款。五是强力打击扶贫小额信贷的恶意逃废债行为。对逃避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处置的行为,适时开展依法清收,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通过抓典型,切实打击失信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六是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对穷尽办法都无法完成回收处置的扶贫信贷,县(区)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同时要倒查、遴选放贷时委托该企业的原因。 2019年,全市扶贫信贷累计到期22594.86万元,占扶贫信贷总量的93.33%。其中,8月—9月该市扶贫小额信贷集中到期15410.74万元,占全年累计到期扶贫信贷68.2%,是全年集中还款的高峰期、关键期,催收任务重、风险大。截至2019年12月已全部回收处置,无逾期贷款。

应收尽收,积极防范征信异议可能引发的风险。北海市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小额信贷到期回收处置方案》要求,全力完成对扶贫信贷的本金清收,对符合收回条件的,做到应收尽收。认真研究扶贫小额信贷因逾期记录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金融机构要做好征信记录说明备注,配合有需求的贫困户出具相关情况说明等工作,并确保不因此下调贫困户信用评价。

强化通报,助力扶贫小额贷款回收处置工作。为更好地加强风险预警和处置,北海市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工作专班以专报的形式每10天对市辖县(区)的扶贫小额贷款回收处置情况进行通报,并列入各县(区)年度扶贫成效平时考核范围。(北海市扶贫移民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