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性论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

  论曰。立空品中。人空已成未立法空。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释曰。前说空品。后说无性品。欲何所为。答曰。前说空品为显人空。但除烦恼障。是别道故。后说无性品为显法空。通除一切智障及烦恼障。是通道故。复有别用。为除世间三虚妄论。一斗诤为胜论。如露伽耶鞮迦及僧佉等论。二多闻为胜论。如四韦陀及伊鞮诃婆等论。三正行为胜论。如二乘教等。今说二空除此三论。先说人空。为除前外道两论。次说法空。为除后一二乘偏执乃至外道邪执论。显真实正行。依因此行得究竟无比故。复次说人空为破邪法。说法空为立正法。若广明论用如十八部。为显此用故说斯论。此即第一明用分也。

  论曰。外问于何法中立此无性。应先安立是法。若说如是则无相理有所相应。实虚两境即便可见。

  答曰。一切诸法不出三性。一分别性。二依他性。三真实性。分别性者。谓名言所显诸法自性即似尘识分。依他性者。谓依因依缘显法自性即乱识分依因内根缘内尘起故。真实性者。谓法如如。法者即是分别依他两性。如如者即是两性无所有。分别性以无体相故无所有。依他性以无生故无所有。此二无所有皆无变异故言如如。故呼此如如为真实性。此即第二相应分。即是立名。次约此三性。说三无性。由三无性应知是一无性理。约分别者。由相无性说名无性。何以故。如所显现是相实无。是故分别性以无相为性。约依他性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何以故。此生由缘力成。不由自成。缘力即是分别性。分别性体既无。以无缘力故生不得立。是故依他性。以无生为性。约真实性者。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何以故。此理是真实故。一切诸法由此理故同一无性。是故真实性。以无性为性。

  释曰。约真实性。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者。此真实性更无别法。还即前两性之无。是真实性。真实是无相无生故。一切有为法。不出此分别依他两性。此二性既真实无相无生。由此理故一切诸法同一无性。此一无性。真实是无真实是有。真实无。此分别依他二有。真实有。此分别依他二无故。不可说有亦不可说无。不可说有如五尘。不可说无如免角。即是非有性非无性故名无性性。亦以无性为性名无性性。即是非安立谛。若是三性并是安立。前两性是安立世谛。体实是无安立为有故。真实性即是安立真谛。对遣二有安立二无。名为真谛。还寻此性离有离无故非安立。三无性皆非安立也。此即第三相分。明三种体相也。

  论曰。此三种性如是无性已说其相。今须说成立道理。分别性者无有体相。何以故。此性非五藏所摄故。若法是有不出五藏。五藏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如如。五无分别智。一相者。谓诸法品类为名句味所依止。名者。即是诸法品类中名句味也。分别者。谓三界心及心法。如如者。谓法空所显圣智境界。无分别智者。由此智故一切圣人能通达如如。此五法中前三是世谛。后二是真如。一切诸法不出此五。若分别性体是有法则应为此五摄。以不摄故故知体无也。

  外曰。此法若无体相。云何分别。答曰。但有名无义。何以故。如世间于义中立名。凡夫执名分别义性。谓名即义性。此为颠倒。是故但有分别无有实体。外曰。云何知此分别是虚妄执。答曰。此名及义皆是客故。所以然者。名于义中是客非义类故。义于名中亦客非名类故。外曰。云何得知两互为客。答曰。由三义故此理可知。一者先于名智不生。如世所立名。若此名即是义体性者。未闻名时则不应得义既见。未得名时先已得义。又若名即是义。得义之时即应得名。无此义故故知是客。二者一义有多名故。若名即是义性。或有一物有多种名。随多名故应有多体。若随多名即有多体。则相违法一处得立。此义证量所违。无此义故故知是客。三者名不定故。若名即是义性。名既不定义体亦应不定。何以故。或此物名目于彼物故。知名则不定物。不如此故知但是客。复次汝言。此名在于义中。在义云何。为在有义为在无义。若在有义。前三难还成。若在无义则名义俱客。此定成立。外曰。义及名非分别所作。何以故。实名能显实义故。如实有灯照实瓶等。是故名义俱非分别。答曰。是义不然。何以故。照了不平等故。若如汝言。义实有者用名显义。如灯照色。是义不成。何以故。要先得义后立名故。未得义时不得立名。既由先取义后方立名取尚不能了义。何况其名而能了耶。以灯照物。义则不尔。要因于灯故能了物。无先了物然后须灯。是故照义不平等也。

  释曰。言取尚不能了义者。如识先得义。次取青黄。或是非等。从取后方立名。若取能了义。则不应未取之时识已得义。是故不因于取能得了义。名在取后岂能了也。又若名能了义。余人未识名时。则不应闻名。不得其义。譬如由灯照色。此人因灯能显了色。而余人因此不能见色。无有此义。决定因照能显色故。由名显义则不如是。是故照义不平等也。

  论曰。外曰。若汝谓由名分别义。实无所分别义。是故名中无义。义中无名。二俱客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人执名异于义义异于名。此人既无颠倒。则于义中应无僻执。不应闻说好恶生忧喜心。名义不相关故。闻好恶名即生忧喜心故。知名义相应不得是客。当知客义是汝颠倒。

  答曰。是义不然。何以故。由久时数习颠倒故有此僻执。不关名义相应。若人已执名异义异由名。于义亦未免僻执。何以故。由长时数习名言熏习故。必由此法门生分别心起虚妄僻执。如凡夫正见人。亦知此身但唯色等行聚。由其数习我执坚固故。于自他相续中不免人我僻执。如此名义分别是法僻执。即是颠倒增益无物故。如人我僻执故。知名义僻执。是法颠倒。既是颠倒云何生此颠倒而非系缚。是故由僻执熏习本识成于种子。能生起依他性。为未来果。此僻执即是分别性。能为未来依他因也。又因此未来依他性果。更生未来法执颠倒。即是由依他性为因。能生未来分别性为果。如此更互相因故。生死恒起相续不断。此即第四成立三性分说。分别性成立义已。

  别有六种差别。次说此性品类差别。然此分别性差别有六种。一者自性分别。谓分别色等诸阴体相。但以证量所取。五识但能直取五尘。乃至意识直能取法。不于一中种种分别故。名自性分别。直取体性故。二者差别分别。谓有色可见不可见等。色则可见。香味五尘非眼所见。如是随于一自性中。更种种分别不同故。称差别分别也三者觉知分别。谓见前法即识其名字能为他说。既自识名字。复能令他得识故。称觉知分别。四者随眠分别。谓见前物不识名字。不能宣说故。称随眠分别。五者加行分别。又有五种。一随爱分别。二憎忆分别。三和合分别。四远离分别。五随舍分别。由此五分别生三毒烦恼故称加行。合此五就前四。并是约义分别。六名分别又有二种。一有名字。二无名字。有名字。谓此物实如是。或色乃至及识。或有为无为有常无常善恶无记。如是等执皆有名字分别。无名字者。谓此何物为。此云何。何所以。云何如此。此四句分别。初一觅体性。次一求因。谓何因缘故有如此。三觅体差别。四求因差别。此四皆是无名字分别。此依名分别义自性五种。又有五种所分别自性。一依名分别义自性。二依义分别名自性。三依名分别名自性。四依义分别义自性。五依名义分别名义自性。一依名分别义自性者。谓此类是色。由色体性而得成就。乃至此类是受想行识等。由识体性。而得成就也。

  释曰。谓此人先未得义。前得色名闻说色相。如此有形碍可捉持有坏灭。如此等相名之为色。此人后见色体品类相貌。如昔所闻知其是色。即是由名字能分别色体性。乃至识阴亦尔。先得其名未见其体。后时得体。如昔所闻。即知是受乃至识也。

  论曰。二依义分别名自性者。谓此类可名为色。彼类不可名色。乃至此类可名为识。彼类不可名识。由先得义。然后分别立其名也。三依名分别名自性者。谓此色名。如人虽得其名未识此名品类。更复思量学其训释。是名依名分别名乃至识名求其所训品类亦尔。四依义分别义自性者。谓未得色名。因不定名分别色类。如人未识物名。但见物体。而分别此体异于余物。不知定是何物。不得其定名故。但名依义分别义。亦如小儿所见。未识名字。及无分别识位。所得境界如五识等。并缘义不缘名也。五依名义分别名义者。谓此类以色为体。此色即是名。如人先已识名识义后重分别。前所识名义。谓此为色体此即色名。乃至此类以识为体。此识即是名。如是等皆名依名义分别名义也。此五分别即是广前六中最初自性分别。前略明故但云自性分别。后广明故分别五种自性也。如是前六后五。皆名分别性品类差别。已说分别性品类差别竟。次说分别性功用。此分别性能分别前六后五。今为显此六五分别性功用差别。有八种分别。能作三种事类。三事类者。一戏论类。二我见我慢类。三欲等惑类。八种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谓色等类色即色。阴等即余四阴类。即是前依名分别义等五种分别自性。及前六中最初自性。如是等皆名自性分别也。二差别分别。谓于色等类可见不可见碍无碍。如是等无量差别分别。皆依止自性分别。是名差别分别也。三聚中执一分别。谓于色所阴。执我众生命者受者。如是等名共期所立执此而起分别又于多法聚中执聚为因谓屋军车衣食饮等。如是等名。皆是共期所立。执此而起分别。是名聚中执一分别也。此两即是内外分别。前执有人后执有法。

  释曰。共期者。世流布所立名字。皆共期契所作。欲令同作一解也。

  论曰。四我分别。谓此类是有流有取。长时我执数依串习。从此僻执串习。缘身见所依止类。起虚妄分别。是名我分别也。

  释曰。此类是有流有取者。类即是阿梨耶识为诸惑本。有流即是无明。有取即是贪爱。过去烦恼十使以灭。不可分别为诸惑名。但总称无明能障智明故。此无明能为诸惑因。能流转生死故称有流。如数人说。流注生死故。心漏连注故。非人所持故。故说有流。取者即是有流家果。因谢过去故名有流果。来在现相续中故名为取。即是现相续中随眠贪欲种子也。若诸烦恼并在现相续中说流说取者。流即四流。取即四取。如此别说此流取等。皆不离本识故。言此类是有流取也。长时我执数依串习者。通说无始来有此流取等惑故。说长时也。我执有三种。一随眠。二上心三习气。言数者。即明随眠。我执数数执止本识。言串者。即上心。我执数数串起。言习者。即明习气。我执数数而起。随眠。上心是内烦恼。得见谛道此惑便灭。习气为久习所成。非正烦恼故。得罗汉时此犹未灭。得法如如方能稍遣。此三我执皆依本识也缘身见所依止类起虚妄分别者。明本识有二义。是三种身见所依止。一能作种子生于身见。二作身见所缘境界。令起虚妄我执正谈。缘此本识作境界起。故称我分别也。

  论曰。五我所分别。谓此类是有流取。长时我所执数依串习。从此僻执串习。缘我所见所依止类。起虚妄分别。是名我所分别也。所执境界义不异第四。但能分别有我执及我所执为异耳。六爱分别。谓缘可爱净类。虚妄分别。名爱分别也。七憎忆分别。谓缘可憎不净类。虚妄分别。名憎忆分别也。八非爱非憎分别。谓缘非可爱憎类。翻前二分别。名非爱非憎分别也。若略说分别。唯有两种。一分别依止。二分别境界。于八种分别中。自性及差别并辨聚中一执。此三分别能作戏论分别依止。及作戏论分别境界。何以故。依止此类。名想言所起分别。名想言所熏习分别。名戏论分别。于三类中由缘三名故。数数起行种种相貌。如是分别名为戏论。以三类为依止。三名为境界。戏论为分别体。依止境界即是分别性。戏论分别即依他性。

  释曰。八分别中。前三分别名为戏论。分别此三各各即为依止。即为境界。即为戏论体。何以故。于三分别中。各有能所故。能即是戏论体所中则有二谓类。及名类。即是三种义类名。即是三类种种名。是故以义为依止。以名为境界。缘此名字为法门。取于义类故。正以所取为依止。所缘为境界故。云依止此类缘名想言所起分别。云想言者。谓心想此名言说此名。故云想言。此则分别为想言所依止。今此中立想言者。并是名字。欲显名字有粗细。名则为细。想则小。粗言为最粗。是故用此三名目三分别。初自性分别。直明色等法体。此义为细故立名名。次差别分别。明体差别则小为粗故立想名。彼聚中一执分别。谓瓶屋等此最为粗故从言名也。名想言所熏习分别名戏论分别者。由缘此三名为境界起于分别。所分别即有熏习能分别义。能分别即是戏论分别。于三类中缘三名数数起行种种相貌者。明依止三类缘三名为法门。而数数生起种种相貌。分别依止境界戏论。体唯是一有三义用。

  论曰。次我及我所。此二分别能作身见及诸见本。能作我慢及诸慢本。

  释曰。此两分别例前亦应明。即为依止境界及分别体。前既已明例。自可解故。不须辨故。但明能生。后我见及作诸见本。由执有我故生诸见。我所执能作我慢本及诸慢。

  论曰。后爱憎对二此三分别能生欲瞋及无明等。

  释曰。此三分别即是三毒。是故能生一切三毒也。

  论曰。如是八种分别。能作三种事用品类。前三即作戏论类。次两即作我见我慢类。后三即作欲等惑类。初六种分别显摄法义。一切分别。不出此六。凡摄三义。自性及差别此二是分别依止。觉知随眠加行此三是分别体。后一名字是分别境界。是故六种摄法皆尽。觉知随眠通三性。加行唯不善。是上心惑离有五种。随爱生贪。随憎起瞋。随舍生无明。此三是烦恼体。和合远离是烦恼用。由贪故和合。由瞋故远离。由无明故通成此两。不立别能。贪是引境故和合。瞋是弃境故远离。由有无明故有引弃。是故通成二用。次依名分别义等。五种分别。为显分别依止及境界。差别依止及境界。但分别性摄后八种分别。为显三种障事。谓自性差别聚中一执。此三分别能生心烦恼。为一切智障。我及我所。此两分别能生肉烦恼。为解脱障。可爱可憎及翻前二。此三分别能生皮烦恼。为禅定障。此三烦恼即三事类。心烦恼即戏论事类。肉烦恼即我慢事类。皮烦恼即是欲等惑事类。此三事类是依他性。若略说分别。不出三种。一分别依止。二分别体。三分别境界。若说分别体。谓三界心及心法。依止及境界更无别体。以似尘义类为依止。以似尘义类之名为境界耳。次辨相惑粗重惑。若分别性起能为二惑。系缚众生。一者相惑。二者粗重惑。相惑即分别性。粗重惑即依他性。此二惑所以得立者。于依他性中。执为分别性故得立。

  释曰。呼分别性为相惑者。相谓相貌。说相貌为惑。能为惑缘故说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说轻重者。分别性但是惑缘说惑故说为轻。依他性正是惑体故说粗重。由相惑故能障无分别智。不合无分别境。分别相貌故。由粗重惑正感后生得诸苦等。两必相由而有故。言二惑系缚众生也。

  论曰。若人不得不见此二性。从此二惑即得解脱。言不得者。谓不得分别性。此性永无有体故无所得。言不见者。谓不见依他性。依他性虽有体以心不缘相故。此性亦不。有故云不见。此性所以不得不见。由二种道。一见道二除道。由见道故分别即无。故言不得。由除道故依他性即灭。故言不见。

  释曰。昔由未见理故起邪分别。非有谓有呼曰邪见。由此邪见能障治道。今既见理即达昔所见非有故。云分别性。即无由此正道能除昔邪见故。云依他性。即灭昔分别依他。更无两体。今见除二道。亦一而无两也。

  论曰。是名分别性功用成立。分别性有四义毕。此次明成立依他性。此性体相已如前说今为成就此性故说成立道理。此性不但以言说为体。何以故。言说必有所依故。若不依乱识品类名言得立。无有是处。若不尔所依品类既无有。所说名言则不得立。若尔则无二性。无二性故则无惑品。无惑品故则有二过。一不由功用自然解脱。二则生死涅槃不可显现。由无此二过失故。是故应知决有依他性。

  释曰。此中言名言决有所依止。以依他性为所依。由有依他性故得立名。言若无此性则无能立。是故此中明所依品类异前。前则以分别性品类。为名言所依也。

  论曰。此性体相云何。答曰。唯是相类及粗重惑类。问曰。此类云何说为依他也。

  答曰。互为因缘共相成故。所以然者。由缘相故粗重得成。由缘粗重相类得成故。说此两类名依他性。何以故。无异体故。并名依他性约义终不同也。

  问曰。若尔云何此性由无生故名无生性。答曰。所以得名无生者。由他力故生。他既无体。自无能生。以无因无体。是故无生也。问曰。此性云何不知为有为无耶。

  答曰。此性如所分别。不如是有故不可言有。不一向是无亦不可说无。不如是有故非有。不一向无故非无。若解意者。则一切种名并皆可说。亦可说有亦可说无。亦可说亦有亦无。亦可说非有非无。皆不相违。

  问曰。此言有者为是物有。为假名有。

  答曰。具有两义故可说有。不如是有名假名有。非一向无故名物有。谓有物也。

  问曰。既说为有。为是俗有为是真有。答曰。皆是俗有。何以故。非无分别境界故。

  问曰。俗谛何相。

  答曰。俗谛有三相谓我说法说事说。我说者。谓我众生寿者行者人天男女等。法说者。谓色受想行识等。事说者。谓见闻生灭等。此等名为俗。俗成立此依他性类。前分别性亦有四种。一成立有。二成立体相。三成立事用。四成立差别。广明体相已如前说。具明事用。后别更说。今此中在先明有依他性。为欲显有此性故。举惑品等事用。所以事用在体相。前略举也。

  论曰。此性体云何。下更略说体相。

  问俗谛何相。下明此性差别也。七种如如甚多义生。如如中明分别依他用。因果生灭无前后义。真谛者谓七种如如。一生二相三识四依止五邪行六清净七正行。一生如如者。谓有为法无前无后。有为法者但两性摄。谓分别依他。此法无前无后。凡有三种。一约二性辨无前后。若说依他性在前无有分别性。依他不成。若说分别性在前无有依他性。分别性不成。是故二性递互相须无有前后以相生故。分别性既无依他性不有。一俱无故即是如如也。二约因果辨无前后。若因定在前。更无所因。则不成因。若无因缘。自然有因者。因则无量。若果定在前。既无有因则不成果。若无因缘。自然有果。果则无穷。是故因果无定。前后转转相望。望前则为果。望后则为因故。生死无初。如是因果体即分别依他。分别既无依他不有。即是如如也。三约生灭辨无前后。若生在前灭在后者。有二过失。一则未有老死已便得生。二则未舍此生便得彼生。若尔又有两失。一者生则无用。此既已生何用彼生。未舍报故。二者生则无穷。已生复生转转而讨。岂得有穷也。若尔复有两失。一者但生不灭。则应是常。二者若有多生是多众生。若尔则因果无有相发生义。又若恒生则无涅槃也。若灭在前生在后者。既未有生灭。何所灭。又应先涅槃后受生死。先有灭故是则解脱已还受系缚。是故生灭无有前后。亦不离分别依他故。曰如如也。二相如如者。谓人法二空。此二空相所以名如如有三义。一离戏论。戏论者。谓执真与俗或一或异等。四谤通称戏论。若执真与俗定一。则不劳修道并皆解脱。悉见真故皆是圣人。又若真俗定是一。则真不能遣俗。义既不能遣俗。俗惑不除无解脱义。但唯凡夫无有圣人也。若执真定异俗。则依俗不能通真。真即不可会无方便故。是故二空离此戏论。故名如如。二是无分别智境界。此智无颠倒。无有俗谛堪为境者。是故此智所会即是如如。三是真实性。若违此性则成生死。若顺此性则得涅槃。此性为一切法真性。故名如如。是故二。名相如如。非言相空。乃以相空为相也。三识如如者。谓一切诸行但唯是识。此识二义故称如如。一摄无倒。二无变异。摄无倒者。谓十二入等一切诸法但唯是识。离乱识外无别余法故。一切诸法皆为识摄。此义决定故称摄无倒无倒故如如。无倒如如。未是无相如如也。无变异者。明此乱识即是分别依他似尘识所显。由分别性永无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无所有。即是阿摩罗识。唯有此识独无变异故称如如。前称如如。但遣十二入。小乘所辨一切诸法。唯十二入非是颠倒。今大乘义破诸入。并皆是无。唯是乱识所作故。十二入则为颠倒。唯一乱识则非颠倒故称如如。此识体犹变异。次以分别依他。遣此乱识。唯阿摩罗识是无颠倒。是无变异。是真如如也。前唯识义中亦应作此识说。先以唯一乱识遣于外境。次阿摩罗识遣于乱识故。究竟唯一净识也。四依止如如者。所谓苦谛。苦谛有三。一苦类。二苦谛。三苦圣谛。苦类者。谓五取阴。依止此五说名众生。苦所依止不出此五故称苦类。苦谛者。谓不颠倒明此苦类决定违逆圣意。此义是实故名苦谛。圣人缘此决生舍离不起染着。苦圣谛者。谓苦一味。明此苦谛以无体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一法可愿求者。此约通相。辨三解脱体唯是一。一切诸法不离于此。故称一味。圣是正义。此一味无倒无变。故名圣谛。初苦类即是俗谛。次苦谛即真谛。以无颠倒是安立真谛。后一即是第一义谛。无倒无变异是非安立谛。后去三谛亦尔。五邪行如如者。所谓集谛。例苦亦三。一集类。谓六种贪爱。依六尘所起。能令生死相续不出此类。二集谛者。谓不颠倒知。此六贪爱决定能令诸有相续。真实无倒名为集谛。三集圣谛者。谓集一味不异于前四谛。同以三解脱门为一味故。六清净如如者。所谓灭谛亦有三种。一灭类者。谓四沙门果。即是见思两惑灭尽不生。是其类也。二灭谛者。谓不颠倒。此灭类决定寂静。是其谛义。三灭圣谛者。谓灭一味亦不异前。七正行如如者所谓道谛。亦有三种。一道类者。谓八圣道分。是其类也。二道谛者。谓不颠倒。此八决定能出离集。是其谛义。三道圣谛者。谓道一味亦不异前也。复次依止如如者所谓苦谛。苦谛者。所谓行苦。以无常故。无常有三义。一无有无常。谓苦分别性永无所有。此无所有是无常义。真实有此无所有名真如如。若以前无后无为无常者。此乃俗谛。不颠倒名为如如。非真如如也。二生灭无常。谓苦依他性。此依他性既非实有亦非实无。异真实性故非实有。异分别性故非实无。非实有故是灭。非实无故是生。如此生灭是无常义。而生非实生灭非实灭。是真如如。三离不离无常。谓苦真实性。此性道前未离垢。道后则离垢。约位不定故说无常。体不变异名为如如。复次邪行如如者。所谓集谛。集谛者。谓真似两集。真集者。谓诸烦恼能令五阴相续是有。似集者。谓诸业能得诸道差别。集有三种。一熏习集。谓分别性类惑能熏起集。何以故。由分别类惑能作集家因。二发起集。谓烦恼及业。何以故。由此生起成故。

  释曰。此发起集即是依他性。依他性体即是烦恼及业。由此性能生起未来五阴自体。又为分别性。所生即是自生。生他故名发起集也。

  论曰。三不相离集。谓集如如。此如如体未离障说名集。何以故。此如如是集家性故。集所障故。说集如如。此三即三无性故名如如。复次清净如如者所谓灭谛。亦有三义。一体相无生灭。谓分别类惑本无体相故名为灭。二能执无生灭。谓但乱识类惑由因由缘本无有生故名为灭。三垢净二灭。谓本来清净无垢清净。约分别性说本来无垢。约依他性说无垢清净。何以故。此性有体则能染污。由道除垢故得清净。本来清净即是道前道中。无垢清净即是道后。此二清净亦名二种涅槃。前即非择灭自性本有非智慧所得。后即择灭修道所得。约前故说本有。约后故说始有。始显名始有。故名清净如如。复次正行如如者所谓道谛。亦有三义。一知道。谓约分别性。此性无体。但应须知无有可灭。故名知道。二除道。约依他性。此性有体。是故应知是烦恼。类所以须灭。故名除道。三证得道。约真实性。此性是二空故。应知除灭故应得。故名正行如如也。此七种真谛体。即三无性故通名如如。于此七中。前三种是非安立谛。何以故。此三但有别名无别体故。生如如所以在先者。为可除灭故。相如如所以居次者同。是生家灭故。识如如所以在后者。是灭家方便故。后四如如是安立谛。何以故。此四约用立名用有四故。不约体立名体唯一味故。依止所以最先者应知见故。二义应知一所知境多。二但应须知无更余义。所知境多者。于苦谛中有无常苦空无我四种义故。所余集等三谛但有四名无四义异。何以故。集谛但因义为实。灭谛但以寂静为实。道谛但以出离为实。所余有缘等九义皆是假名。二但应须知无更余义者。苦是业果报非烦恼故不可除。非胜德故不须证。非正行故不须修。但为厌离所以须知。是故更无断证修等义也。若知此即能灭除诸惑。是故邪行在第二。由惑灭故证得清净。故清净在第三。由证得清净具足故正行圆满。何以故。道有三用。一见真实义。二除恶法。三能至寂静。此三若具足则道用圆满。故说正行在第四也。此七如如即是真实性。

  三无性论卷上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7 三无性论


  三无性论卷下(出无相论)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

  问曰。此七云何入真实性摄。

  答曰。此七如如是可赞最极二智境界故。二智者。即是如量如理智。此智是无流过凡夫故。可赞出二乘故。最极又是菩萨智故。可赞是佛智故。最极此显无倒义。是无倒智境界故。复次无戏论故名为真实。无戏论者于相等离一异虚妄故。相等者谓相名分别。正智等四摄。即是五法藏中四法藏也。云何不可说一异。皆有过失故。若真如异相等有三过失。一者此真如。则非相等实体。二者修观行人。则不依相等为方便得通达真如。三者觉真如已。则应未达相等诸法。不相关故也。

  若真如与相等是一。亦有三过。一者真如既无差别。相等亦应无有差别。二者若见相等即见真如。三者若见真如不能清净。如见相等则无有圣人无得解脱。无有涅槃世出世异。是故由离一异等或戏论故无变异。无变异故即是真实性也。

  问曰。此性若离一异者。为有为无。

  答曰。此性不可说无。若无此性者。一切种清净不可得。何以故。相结成真实故。是故不得无此性也。一切种即如理如量智。相结即是分别性依他性也。复次此性实有。由清净境界故。何以故。若心缘此境。即得清净故。复次此性实有故名常住。清净境界故名为善。常住故名为乐。真实无性故说无性。何以故。此性是一切戏论法真实体性故。离有离无故名无真性。此真实性是极智境故。离戏论故。是故应知真实性也。次于依他中。约别道理。分别真实无性。若于真实性中。则具得说真实及无性两义何以故。体是真实是无性故。若于依他分别两性中。则但得说无性。不得说真实。何以故。分别依他非真实故两体是无性。若不无性则分别依他成真实有。若说分别依他是真实。则无无性义。是故不得具说真实无性两义也。若说无性真实性义可然。若说依他分别真实无性。此即不可。真实之名滥分别依他故。

  问曰。经中说有五相一名言相。二所言相。三名义相。四执著相。五非执著相。

  又说三相。谓分别相依他相真实相。此二处相摄云何为五摄三。为三摄五。

  答曰。今约三相分别五相。应知五相中前二相。通为三相所摄。第三相偏为分别相摄。第四相但为依他相摄。第五相唯为真实相摄。

  释曰。初二相所以通为三相所摄者。初名言相。即是诸法名字及说。此名言是识所作。识似名言相起即是分别性。能分别识即依他性。所分别名言既无所有。能分别识亦无所有。即是真实性。是故初相即三性摄。第二相亦三性摄者。所言相即是名言所目义。谓一切诸物亦是识所作。但识有似物相起即是分别性。能分别识即是依他性。亦二俱无所有。即是真实性。第三相但为分别性所摄者。此名义相应相。谓为物立名。令与物相应。因名得显物。此名义实无所有。无相义故。但是分别性。第四相但为依他性摄者。此执著名义二相。辨其能执故但是依他性。不明所执故非分别。前但出所分别不出能分别故非依他。第五相唯为真性所摄者。此不执著名义二相。即是境智无差别阿摩罗识故。第四第三亦不离真实性。但其所立正为偏显一义耳。

  论曰。分别各有五种事用。复次此三性应知一一性中皆有五事分别性具。五事用者。一能生依他性。二于依他性中能立名言。三能起人法两执。四能成立二执粗重。五能作入真实性依止事。

  释曰。初即能生义体。次能生义上名言。第三即能生起人法二相。第四即能生烦恼。第五即能解脱。前三明能作起惑得解方便。第四正明起惑。第五明得解。有此次第者。必有体故立名言由有名言故所以起人法两执。由人法两执故增长起诸烦恼。前唯起人法两执。此则轻微。由此后起无量惑。由此以后久久轮转方能依止。此分别依他得入真实性故得解脱也。

  论曰。依他性五事者。一生成烦恼体。二能为分别真实两性依止。三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四能为人法两执粗重依止。五能为入真实性依止。

  释曰。一生成烦恼体者。谓依他性有体。异于分别性无体故。能为烦恼体也。二能为分别真实二性依止者。谓依他性执为人法我者。即为分别性作依止。若知依他性由分别起。分别既无性相故。依他性不生。不生故即为真实性依止也。三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者。谓名言必有所依。依他性起故言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也。四能为人法两执粗重依止者谓能生上。心粗重人法两执也。五能为入真实性依止者。谓依他性不生。即知分别无相。为入真实性方便也。亦得言前解分别性无相。即达依他无生。为入真实性依止也。夫入真实性。初在闻思慧中。必须具解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然后见真实性。

  论曰。约前分别依他有五事。合成十种。所以然者。能为二性五事对治依止缘缘。三乘圣道是能对治。能除前二性五事故。能除前分别性五事者。一由观分别性无相故。依他性不生。二由依他不生故名言则无依。三由名不起故。人法两执则不得生。四由两执不生。相类及粗重二惑则不起。五由二惑不起故即是见真。不劳更修方便。入真实性也。由得圣道故分别性五事永不复起也。除依他五事者。一由圣道故。依他烦恼体除灭。二由体灭故。不作分别及真实两性依止。三由体无故。不能为人法两执名言依止。四由体无故。不能为两执粗重上心依止。五已见真如故。不劳更觅。入分别性依止也。

  释曰。依止处缘缘者。于无分别境智中。说智为依止。说境为缘缘。即是佛菩萨转依义故。名依止缘缘。

  论曰。问曰。立空品中破人我执。此品中破法我。此两执并从何因生。

  答曰。人我执从法我执生。何以故。此人我执要由上心。人我执灭后方能觉了诸法故。

  释曰。身见人未能见诸阴故于诸阴上横计人我及我所。若得人我及所空时。始不见我及所。方能觉了但是诸阴法。由觉了诸法故法我即灭。觉了法者。谓见分别无相依他无生真实无性也。以法执灭故随眠我见悉灭。故知人我执从法我执生。

  论曰。问曰。云何未灭人法两执立不净品。两执灭已方立净品。

  答曰。于依他性中执我。是分别性之所熏习。名不净品。若于依他中。修真实性之所熏习。名为净品。若说不净品谓有流界。若说净品谓无流界。此无流界以转依为体也。此转依不可思惟。复有二种。言转依者。约位有五种。一者一分转依。谓二乘人依我见我爱灭故。无流相续异于凡夫。所以名转回转。异前凡夫所依有流也。二者具分转依。谓初地菩萨具得人法两空也。三者有动转依。谓七地已还有出入观故名之为动。四者有用转依。谓十地已还事未办故。不舍功用故名有用。五者究竟转依。谓如来地至得圆满故名究竟。是名转依也。言不可思惟者。自有四种。一者成就不可思惟。谓一切惑一切苦不能违害。一向清净常住无变故。名成就也。二者自性不可思惟。谓此转依即色为自性。离色为自性。皆不可思惟。如是乃至识及六入四大三界六道十方等。若即若离皆不可思惟。如佛性中广解。三者寂静不可思惟。谓此转依于乐住中不可思惟。于静住中不可思惟。如是乃至有心住无心住圣住天住梵住佛住等皆不可思惟也。四者功德不可思惟。谓此转依略说如来功德有六种。一圆满。二无垢。三无动。四无等。五利他为事。六胜能。

  释曰。八住中。一乐住者。谓三禅以还也。二静住者。四禅以上也。三有心住者。谓有心定也。四无心住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也。五圣住者。谓一切无流观也。六天住者。谓初禅至非想也。七梵住者。梵言无量。谓四无量定也。八佛住者。谓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住无住处涅槃也。

  论曰。有四种道。能得转依。何等为四。一四圣行。二四种寻思。三四种如实知。四四种境界。初四圣行者。一波罗蜜。谓十波罗蜜。总说为一波罗蜜行。趣向大乘故。此明利他因亦名缘因缘。波罗蜜义如中边论障品释也二道行。谓三十七品。总说为助道行。能觉了境界真实义故。此名自利因。亦名缘广明道品。如中边论修对治品说也。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说为一神通行。能令受化众生归向尊重入真理故。此六通即是三轮。一身通。即身通轮。能轻举远至转变隐显。令众生起归向心。二记心轮谓天眼天耳他心能见彼。思惟觉观如实记说令起尊重。三正教轮。即流尽通。令离苦断集证灭修道。宿命一通通有后两轮也。四成熟众生行。谓四摄法。总说为一成熟众生行。此明为已入理众生。更以财法两施摄令成熟。财摄者是利益方便为令成熟。法摄者觉悟起行随顺方便为令成熟。

  释曰。布施摄令其成熟。成熟者逐位浅深也。爱语摄令其觉悟。利行摄令其起行。同利摄令其随顺。

  论曰。复次此四摄约五种摄。名为摄类。五者。一摄成自家。谓以财施摄怨中人。令舍憎恚成己亲属。故名一家。二令受教摄。谓以爱语摄自家人令受正教。三起正勤摄。谓以利行摄受教人。未起正行令如理勤行。四成熟善摄。谓重以利行摄正行者。令未舍令舍。未得令得。五解脱善摄。谓以同利摄第四人。令解脱惑障及一切智障。

  释曰。解脱惑障即二乘人。脱一切智障即大乘佛菩萨也。

  论曰。第二四种寻思者。一寻思名言。二寻思义类。三寻思自性假。四寻思差别假。一寻思名言者。诸菩萨于名中寻思。但见名言不见名体。何以故。名本能显色等诸义。此色等义约相约生。既不成就。此名则无所显。名既不能显义。与不名何异。故名不成名。而此名与色等类。为同为异。若同者。色等既无。名亦同无。若异者。世界则无如兔角等。何以故。有物不出分别依他二性故。是菩萨寻思。闻名言不见名体。此言体者。即指名为体也。二寻思义类者。谓菩萨寻思义类。但见唯类不见余义。何以故。菩萨寻思于义。此义如所显不如是有。但有乱识无名无相。名为见类。此类所缘既无。能缘不起故。菩萨寻思义类。但见无相无生真实义类也。

  释曰。寻思义类者。所言义者如五阴中各有别义。为名所显名之为义。如色以对眼为义也。所言类者。若指色等气类亦得名类。今则不尔。菩萨观此五阴是分别所作。但是乱识即名识类。若始终作语。正取此乱识家无名无相。名之为类。此类是所缘既无。能缘不起。故云菩萨寻思此类但见无相无生真实义类也。

  论曰。三寻思自性假者。谓菩萨寻思自性。但见唯假不见余物。何以故。此色等自性假名。于乱识中不可安立。无相无名故。于真实性亦不可安立。离相离生故。此假名者。但加增所作法。体无增无减故。菩萨寻思但见自性假。不见自性也。

  释曰。寻思自性假者。安立五阴名为自性。菩萨寻思惟见自性家假。不见自性。故言不见余物。余物即是自性也。何以故下。释此色阴等假名。于乱识中不可安立。即是不可安立分别故。言离相离生。离相者离分别性。离生者离依他性也。此假名但增一加所作者。若究寻阴体。唯一如如体无增减。若立为乱识。已是一重增加。就乱识中更复分别立为五阴。复是两重增加。菩萨寻思。惟见自性家假。不见假家自性也。

  论曰。四寻思差别假者。谓菩萨寻思。但见差别假不见余物。何以故。此假无名无相故。无相无生故。菩萨观名类相貌异亦见不异见异者谓名义俱客。不异者如十无倒中。解名句味有义无义。无倒中释也。

  释曰。差别假者。于五阴中更复分别立诸法名。如于色阴中开为根大等。菩萨寻思。唯见差别家假。不见假家差别。故言不见物。何以故下。释此差别。若指乱识为差别。即无名无相。若以真实性为差别。则体是无相也。菩萨观名类相貌异亦见不异。言名类者。名是能显。类是所显义类也。若名类互不相是。是名为客。此则为异。亦见不异者。如十无倒中解。若名与义相应。说依次第数数修习。此名即能显类。名为不异也。又菩萨寻思。名类若异者。一切世间法不出此名类。菩萨已各寻思。名不成名。类不成类。此二根本既不成就。合为自性亦不成就。就二自性中离为差别亦不成就。

  论曰。故论云。菩萨见名类异亦见不异。见异者约离名类不同。见不异者约自性及差别合。名类所成故。此四种是菩萨所寻思境界也。

  释曰。境界不出四种。一名二类三自性四差别。名但分别性。类及自性差别。寄通二性也。名本名类。类既不成名亦不立。合此名类以为自性。自性亦不立。离此自性以为差别。差别亦不成。依他不立也。

  论曰。第三四种如实智者。一寻思名得如实智。二寻思类得如实智。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四寻思差别得如实智。一寻思名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名。但得名不得名体。菩萨如实知此名世间于类中安立。此名凡为三义。一为想。二为见。三为说。于色等类中。世间若不立色等名者。则无人能想此物名色。若不能想则不能起增益见执。若无见无执则不能宣说。以是义故世间立名菩萨如实知此名。是名寻思名得如实智也。

  释曰。如实知此名者。有两种如实知。一约世间如实知。为三义故立名。二约出世如实观。此名约类故起。类不可得故名亦不可得也。

  论曰。二寻思类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义类。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见色等类离一切言说者。菩萨观依他类。但乱识不见分别性故。云离一切言说也。不可言说者。寻此乱识由分别起。分别既无乱识亦灭。即是真如绝于言语。故云不可言说。是名菩萨寻思义类得如实智也。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者。菩萨于色等类。寻思自性假。此类无有自性。由自性假似有自性。菩萨如实见此自性。如幻化影响水月像等。体实非有而似有显现。如此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以甚深义为境。何以故。俱遣名类一时空故。

  释曰。前一寻思但遣于名此则为浅。第二寻思次遣于类可得居中。今第三寻思能名类俱遣。故言甚深义为境也。

  论曰。四寻思差别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差别假。于色等类中见差别假无二。何以故。此色等类非有非无故。如所言体不成就故非有。由不可言为体决成就故非无。由真谛故无色。由俗谛故非无色。于中假说色故。如有非有如色非色。如是可见不可见有碍无碍。诸余差别道理应知。菩萨若知此假离有离无二性。是名寻思义差别得如实智也。是名寻思得四种如实智在闻思慧中也。第四四种境界者。一遍满境界。二治行境界。三胜智境界。四净惑境界。遍满境界者。复有四种。一有分别相。二无分别相。三种类究竟。四正事成就。有分别相及无分别相者。谓境界类。亦名等分。是静定位。境即毗钵舍那缘缘也。境界类者。所谓唯识。何以故。一切世出世境不过唯识。是如量境界故。由此如量是故遍满。亦名等分者。此唯识由外境成。外境既无唯识亦无。境无相识无生。是一切诸法平等通以如理故。故名等分。称为遍满也。是静定境界者。过凡夫二乘所得定故名为静。非散心所缘境故名为定。若菩萨入甚深观方见此理。故言静定位境也。此中若毗钵舍那胜立名分别。若奢摩他胜立名无分别。此言分别者。非分别性但说无分别智名分别。第三种类究竟者。于前分别无分别境。如量如理二种品类。摄一切真俗究竟皆尽。故名遍满。第四正事成就者。谓菩萨诸佛转依无分别智所缘名为正事。不可更治故名成就。摄境智皆尽故名遍满境界也。第二治行境界者。自有五种。一不净观。二无量心。三因缘观。四分别界。五出入息念。初不净观者。除四种欲。谓色相貌威仪触欲也。无量心者即四无量观。除四种瞋。谓杀害逼恼嫉妒不安也。因缘观者即十二因缘观。除三世无明也。分别界者即界入观。除我我所也。出入息念者除觉观也。广解如诸义科释也。第三胜智境界者。自有五种。一阴胜智。为除聚中执一我见。阴有三义。一多谓三世不一。二异谓色等差别。三和合谓聚集一处。是故若多若异和合为一世间。说名为集。外道执我有三义。一执我常故以三世义破。二执我一以差别义破。三执我实有以和合义破。若人见此三义则于聚中不起一我执也。二者界胜智。为除执我为因。界有十八。所立界者显种子义。眼等六界是能执种子。于自类中为似分因故。如前眼等根生后眼等根也。色等六界是所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色等生后色等也。眼识等六界是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眼识等生后眼识等也。为除三种无明故。于身中显三种种子。三无明者。一除作者故说能执种子。二除业无明故说所执种子。何以故。但是色等为所作业。离色等无别业故三为除事无明故说执种子。何以故。但以眼等六识为作业事。离此识等无有别事。若人如是了别于界。则不执我为诸法生因故。界胜智能除执我为因也。三者入胜智。为除受者我执。入有十二种。所言入者。为受用入门义。何以故。眼等六根能为受用苦乐舍三受入门。色等六尘能为受用怨亲中人三想入门。所言受用者是因义。入门者是根尘。是故六根能为受用受门。六尘能为受用想门者也。此根尘更无别法名之为门。若人了达此入。则不执我为受者也。

  问曰。外道执我为受者何相。答曰。执别有一我能受用根尘觉知苦乐等故。佛破此受者。明藉内根外尘能作因缘。受用于受觉知苦乐也。四者缘生胜智。为除执我为作者见。缘生有十二种。谓无明乃至老死。缘生有两义。亦有三义。两者一不增二不减。谓于因果及事三种。不增不减也。三义者。谓无常无事有能。此三为因缘相。增因者。谓执常住法为行等因。乃至一切不平等因。谓微尘自性自在天等。能生于行乃至老死。是名增因。言不平等者。彼执因常果无常因不从他生但能生果。因果不相似故不平等也。减因者。谓执诸行自然而有不从因生是名减因。通名增减者。若论因用。决须无常无事有能三种不可增减。若外道执别有常等法乃至微尘能为行因。长此三义故名为增。又外道执行等自然而有不从因生。则三义顿阙。是名减因增果者。谓执行等本来有体缘无明等生。是名增果。减果者。谓执无有行等从无明等生。是名减果。增事者。谓执无明等由别有功用异于无明亦异于行别有此用故。无明方能生行等。是名增事。减事者。谓执无明等无有功能能生行等。何以故。但由无明在故说名行因不由功能。是名减事若离此三处增减是名无增无减十二缘生也。问曰。何故但据行由因生不由因生。不说无明由因等耶。

  答曰。行既有因故偏言此行义至无明也。无常无事有能为因缘相者。无常者。谓法未有有已有灭。若以此为因。能破不平等因及无因执。何以故。未有有者破无因执。已有灭者破常因执。故此无常名为有因及平等因也。无事者。谓一切有法同类因聚集。从此聚集先未有果而今得生。此同类因唯有聚集。能生后果无别功用。是名无事。以此为因。破别有事执。所言同类者。谓因果相似。因无常故果亦无常也。有能者。由此有故彼有。由此生故彼生。然彼有彼生。彼由此不由自不由他。决定由此故故此于彼决有功能。是名有能。如此无明生彼行等。行不自生。由无明生故。言彼由此不由自也。不由自在等生故。言不由他也。由此有故彼有。破无因执。由此生故彼生。破常因执。常法无生故。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故知此于彼不作别事。即破有别事执。离此彼不成故。此于彼不无。任运功能即破无功能执。若人得此胜智。即除作者我执也。五处非处胜智者。为除我自在执。所言处非处者。谓系属他不自在为义。是所系属说名为处非所系属。说名非处。处非处有七种。一非爱。二爱。三清净。四同生。五增上。六至得。七行众生系属。此七处不得自在也。一非爱者。谓众生系属恶道。二爱者。谓众生系属善业。虽不属生善道而必生善道。三清净者。谓众生未修七觉不除五盖。则不能得尽于苦边系属烦恼。于清净法不得自在也。四同生者。谓二如来与转轮王。决不得一时同一处生。于同生不得自在系属。无等生故。五增上者。谓女人不得作转轮王。系属自在故。六至得者。谓女人不得作缘觉及佛。是所至得系属大丈夫。故七行者。谓具正见人不作杀等恶行。但凡夫能作。何以故。系属见谛故。此七略说有三系属。谓业惑生。初两系属业。次一系属惑。后四系属生。若人了达此七处非处者。即能除我自在执。故名处非处胜智。此五名为胜智境界也。胜智者。即是人空智也。此五法门。为显五种人我空义也。

  第四净惑境界者有二种。一世间道境界。二出世道境界。世间道境界复有二种。一者下地有三相。谓粗动忧逼厚障。二者上地亦有三相。谓寂静微妙远离也。二出世道境界亦有二种。一为离烦恼障修四谛观。二为离一切智障修非安立谛观。此二境界能除三障。前观世间道境界。除凡夫障即皮烦恼。次观四谛。除二乘障即肉烦恼。后观非安立谛。除菩萨障即心烦恼。故名净惑境界也。如此所明圣行。四寻思。四如实智。四境界。由此四道能得转依也。复有三种转依者。三乘转依。二乘者。且约声闻自有二种。一一向寂静。二回向菩提。

  问曰。尽后生人。云何受得无上菩提。答曰。住于化身修菩提道。非住报身也。声闻转依。背于生死修无流道。独觉亦尔。并修习所得。菩萨转依者。由修正方便。及依止无二智。正方便何。自有五种。一通达无上法界。即般若以如如为境。二遍满法界。即大悲缘一切众生为境。三正勤功用。自有二种。一伏惑摄惑。二修智伏智。伏惑者。为异凡夫。若惑多不能自利。何况利他。故勤伏惑。摄惑者。为异二乘。若无惑人一向涅槃。则不能成熟佛法教化众生。是故菩萨勤摄留惑。修智者。为异凡夫。若无智人。则被染污入于生死。故勤修智。伏智者。为异二乘。若修偏智。则舍生死不能自利利他。故起正勤伏二乘智。是名正勤差别功用也。四由观众生事灭除生死者。若菩萨但观自利灭除生死。则同二乘。若菩萨但观众生不灭除生死。则同世间凡夫父母等。若翻此两行。则通能自他俱利。是名观众生事也。五为求无比无上智。无比者谓如来智。此智非有为以真如为体故。非无为以知见为体故。

  释曰。非无为知见为体故者。异于小乘教佛入涅槃后无复知见无所为作也。无上智者。于信比证至四智中最究竟故。故菩萨方便异于二乘。此五方便即有五意。第一方便真谛为体。第二方便俗谛为体。此二并据境能生智取。能生之境为方便体也。第三方便正行为体。第四方便共利为体。第五方便依止为体。虽有五意亦不出四义。前两是方便缘缘。次一是正方便。第四是方便果。由此方便得自他两利故。第五是方便依止。亦名为因因。依此智方便得成故。依止无二智者。在因位中于生死涅槃二处无碍。何以故。由爱众生不爱生死故。在果位中入涅槃有更起心。如小乘说佛入无心定还更起心也。此智于因果两位。无著不着。无在不在无著不著者。异凡夫二乘故。不着生死涅槃。无在不在者。据于果地。二乘所在有余无余涅槃涅槃故不在有更起心故非不在是故应知佛智无等。何以故。余人智者或着生死或着涅槃。佛则不尔。此智能利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能成就自利利他故。余人智者或但自利或不两利。以是义故。佛智不可思惟。二处不着故。为利益自他功能。为解脱涅槃不般涅槃故三无性品。究竟。

  三无性论卷下

十八空论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龙树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问空无分别。云何得有十八种耶。答为显人法二无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约诸法。种类不同。开为十八。何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为十六空。凡有两义故。立十六空。一体二用。第一内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谓六入为受者。以能受六尘果报故。今明但有六根。无有能执。以无执故。言受者空也。

  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也。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六入无识。即是无人。无有根尘。即是无法。故内外二空。两义相成也。

  第三内外空。谓身空也。此身四大为内外所依。内依即六根若五根。皆有净色及意根。并依此身。故名内依。外依者。谓外六尘。若己身四大。唯除五根净色。所余色香等。属外六尘。摄持于五根故称为外。非谓离身之外也。此身能持根尘。故名为依。根尘所依也。此根及非根。皆悉是空故。名内外空也。

  第四大空。谓身所迁托。即器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皆悉是空。故名大空。

  第五空空。能照真之相。会前四空。从境得名。呼为空智。空智亦空。故立空空。

  第六真实空。谓真境空。行者见内外皆空。无人无法。此境真实。立真实名。由分别性。性不可得。名分别性。性空即真实空也。此六空辩。空体自成次第。一受者空。二所受空。三自身空。四身所住处空。五能照空。六所观境空也。前四皆是所观境空。第五能观智空。第六所分别境界相貌空。又前四所知。第五能知。第六所知相貌。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四境是空。第六真空。治第五智故智成空。若无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则有人有法。是分别性。由此智见前境。是无人无法。即治前境。若无第六境空治第五智。此智既但真解。还成分别性故。言第六真实空。名为治智也。

  第二义明空自有十二。一者行空。二非行空。菩萨学此两空为得二种善法。一谓善道。二谓善果。道即三十七品等。善果即是菩提等也。行空者。明三乘诸道无人法。非真实。非虚妄。离此四种心。是名善因。为得此善因。是故菩萨学观行空。非行空者。谓二种善果。即余无余涅槃。若有余除集。此果则离四种颠倒。非是常乐我净。若无余灭苦。即是常乐我净。此第七第八两空。是净菩萨自度。初得道后一得果。

  第三毕竟空。为恒利益他菩萨修空。毕竟恒欲利他。至众生尽。誓恒教化。此心有着。今此观心。此心定令舍毕竟之心。自然利益。方是真实智名毕竟空也。若作毕竟心。能为利益。不作不益。不复自然。恒利益不空。此毕竟之心。是智第九名毕竟空。

  第四无前后空。亦名无始空。为成毕竟空利益他故。不前后即无始终。菩萨若不解其是空。则生疲厌之心舍弃生死。既见生死是空。则不分别前之与后。及以始终既不分别始终。则于短于长心无忧喜。于长不忧。闻短不喜。既离忧喜。则能不舍生死。以不舍故。毕竟利益乃得成也。是故第十观无始空。

  第五不舍离空。菩萨修学此定止。为功德善根无尽。何以故。一切诸佛于无余涅槃中。亦不舍功德善根门。有流果报已尽。功德善根本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来虽入涅槃。犹随众生机缘。现应化两身。导利含识。即是更起心义。故众生不尽应化之用亦不尽。故言虽入无余而不舍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灭。无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众生。若佛入无余而更起心者。以诸佛菩萨三身利物无穷故。如来法身即是一切无流法之依处故。言散灭不舍离功德也。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犹有法身者。以用终体。既睹应化之用不尽。故知此身之体。常自湛然。永无迁坏。如毗婆沙师说。无涅槃无有自相。而不可言无。何以故。为能显事用故。若不依涅槃不成智慧。智慧不成则烦恼不灭。涅槃既能生道。道能灭惑。即是涅槃家事。既见有事。则知应有体故。不得言无也。如来法身在涅槃中。即义亦尔。为除分别涅槃不舍功德。即是分别性。真实义中。无此分别。故名不舍离空。语言说涅槃不舍功德。而涅槃中亦无不舍之意。故名不舍空。即成不舍生死之意。前明不舍生死毕竟利他。异于二乘不能永利。今明虽在生死及涅槃并皆化物。此义不异故。前来至此。凡有三空。名利他事。此即第十一不舍空。亦名不散空也六性空。七相空。八一切法空。此三明自利利他因。问空何所为。答为清净佛性即空故名性空。问何故名性空。

  答佛性者。即是诸法自性。何以故。自然有故。但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譬如无始生死中。有心无心两法自然无因。若心有因。此因为本。有为始有。若本有因。此因即是自然。既是自然。亦应许心是自然。昔未有因。应无众生。有时有因。方有众生。如土石等。若有因时应成众生。故知自然一分作有心。一分作无心。故言譬如无始生死中。有心无心两法自然无因也。佛性亦尔。自然无因。虚妄尚有自然义。何况真实而不自然。故由无始佛性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脱。若无佛性。解脱之果。不得成就。譬如净珠能清浊水。以佛性无始故。生死无始一异空。净不净空等如上说。此空性为离五失显五种功德。人法是分别性从人法生分别。是依他性。就分别性觅法不可得。就依他性觅所分别之人法。亦不可得。即真实性。真实无体。无体故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寂静。寂静即是自性涅槃。此自性空除五种过失。一除下劣心。不薄信佛性是有可得。得之有无量功德。则不能发菩提心。不发此心。常守下劣。佛性令其发心。故言能除下劣心也。二除高心。若人不解佛性平等。谓我有佛性。我已发心。他无佛性。不能发心故高慢。若体此理。无有此彼。高心即灭。故言能除高心也。三除着虚妄弃舍真实。虚妄所以是生死过失者。如人来打拍骂詈毁辱等事。一非本有。二由心所作。虚妄所起。非是自然。即是虚妄。若不体真实道理。谓此是真实。则取着虚妄。皆弃真实。故生三毒利等烦恼。若识生死虚妄非是实有则不见能拍所骂。不见众生过失。不生烦恼。即弃虚妄。但见众生皆有佛性。功德圆同。即是能取真实。由此即生慈悲成菩萨者。四能除我见。诸法本来自性真实。若有若无。二皆平等。若人能作此解。即舍我见执相之心也。五除怖畏。能令众生信受甚深正法。正法有相与无相体解佛性则能信受。无相正法则不谤大乘也。次明此性空能引五种功德者。一除下劣生正勤。二除高慢生平等。三除虚妄生慈悲。四除见生般若。五除怖畏受正法故言性空。显佛性理有五种功德。离五过失。治护性令得清净。即是自利因故。此第十二名为性空。佛性即是空也。

  七自相空。为得三十二大相。八十小相。相又有二种。一者色相。谓四大五尘。二无色相。谓一切四阴心法也。化身非生死。非涅槃。何以故。生死是虚妄颠倒。不过苦集两谛。化身不尔。依法应身而有体非颠倒。复能除众生颠倒。故言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终故以非生死。则无生死虚妄之相。以非涅槃。亦无涅槃真实之相。故名相空。若菩萨能修此相空。则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修治化身之相貌。令得清净故。第十三名为相空。

  八一切法空者。谓一切如来法无量恒河沙。如十力无畏等。明相离不相离空。若以法身望应身。有离不离。但应身没不离法身。何以故。一为法身是本。应身为末。末不离本。本为离末。问法身若不离应身者。有何过咎。

  答若尔则一人得佛。一切人皆应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故知法身有不即应身义。法身亦不离应身。何以故。以法身无有差别。常不离三世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亦离亦不离。道理而修行者。此则能得应身之果。但应化两身悉能利物。化身正为下种。应身为成熟。令此一切法空为清净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复有两义。一则无离无不离。以不可偏执。二则无执及所执。以境智无差别故也。此即第十四辨一切法空。至此凡有三空。明自利利他因竟。第十五有法空。第十六无法空。此两空通出前十四空体。言有法空者。谓人法二无所有。为除增益谤。言无法空者。谓真实有。此无人无法之道理。除众生妄执。谓无此道理故名无法空。为除损减谤。离增离减。则非有无。故名为空体也。故此两空还属前十四空所摄也。

  第十七有法无法空。此一空出诸空相。所言有法无法空者。明此空体相。决定无法。即名决定无。有此无人法之道理故。名决定有。此无此有。是空体相。体明理无增减。相明其体决定。决定是无。决定是有。即是真实无。真实有。真实无人无法。真实有此道理。此论所以但明十六空者。正以此两空属前六空体所摄也。亦为十四空者。即后四空还辨前诸体相故。此后空并属前十四摄故。有十四十六十八广略不同。

  第十八出空果。所言不可得空者。明此果难得。何以故。如此空理。非断非常。而即是大常。常义既不可得。故断义亦不可得。无有定相可得故名难得。何以故。此之空理。非苦非乐。而是大乐。非我无我。而是大我。非净非不净。而是大净。此空属八空事用所摄。以见无人法正是空体故名随事用不同离张成异。如上所辩。初六空明空体即十空明空用。用中后两空。为十四空所摄。第十七一空。为六空体所摄。第十八一空。为八空用所摄。故十八成十六。十六还十四。或先广后略。或先略后广。理事不同。体相差别。若离若合。其义如此也。此下第四分别空道理有三。一净不净。若言空。定是不净。则一切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以定不净不可令净故也。若言定是净。则修道无用。何以故。未得解脱无漏道时。空体本已自然清净故。则无烦恼为能障智慧。又能除则不依功力一切众生自得解脱。现见离功力众生不得解脱。知此空非是定净。复由功用而得解脱。故知此空非定不净。是名净不净不净净道理也。又释。若言空理定是不净。一切功力则无果报。何以故。以空界自性是不净。虽复生道俗不可除。道则无用。无此义故。故知此空非性不净。

  问若尔既无自性不净。亦应无有自性净。云何分判法界非净非不净。

  答阿摩罗识是自性清净心。但为客尘所污故名不净。为客尘尽故立为净。

  问何故不说定净定不净。而言或净或不净耶。

  答为显法界与五入及禅定等义异。所以不说净者。为明眼等诸根虽为烦恼所覆而不为烦恼所染。又非是净。又非自性净故不说为净。若是法界虽为烦恼所覆。而不为烦恼所染故非不净。而是自性净。以是自性净故。不说为不净。故知法界与五入体异也。问何故不说定是不净。答为明与禅定有异。何以故。若言法界定有烦恼。即自性不净。而此法界虽为烦恼所覆。而非自性不净故。不得说定是不净非不净。正是法界之道理定有。问何故不说如如定净。而言净不净耶。答为令众生修道故。说为净不净。即显如如与五根有异。何以故。如如及五根。同为烦恼所覆。而并不为烦恼所染。同皆是净而净义有异。何以故。五根体离烦恼。非烦恼性故。五根唯净。非是不净。若如如不离烦恼。而是烦恼自性。故知净而复有不净之义。又如如及禅定。同为烦恼所覆。并有不净义而不净义不同。若是禅定。为烦恼所覆。而复被染一向失于自性。举体成烦恼亦成不善。若是如如。虽复不离烦恼。名为不净。而犹不失自性。亦不转成烦恼及以不善故。言即不净而复有净义。可为三句。一五根离烦恼。不为烦恼所染。则但是净。非是不净。二禅定成烦恼。为烦恼所染。但是不净。无复有净。三如如以异五根故。不为烦恼所染。是净而不离烦恼。即是不净。故言净而复有不净义也。又如如以异禅定故。不离烦恼。故言不净而犹不失自性。亦不转成烦恼及以不善。故言即不净而复有净义。二明非有非无道理。无人无法。故言非有实有。无人无法之道理。故言非无。亦言真实有真实无。即非有非无也。三明不一不异道理。诸净不净。净则离断离常。常义异我故言不一。我体常故言不异。此明如如具三德也就此十六空。作四科料简。初有六空。辩空之自相。次有八空。辩空事用。三有两空。辩净不净。四明此十六空理。能除四种过失。一除戏论。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一除戏论者。有两。一世间众生。于内外法中。起无量戏论。谓有我无我等。皆依人道果等。是名戏论。若见道及道果皆悉空。则能除此等戏论。若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此之四空。能除世间人法二我之戏论。若是空空。及第一义真实空。此之两空。能除出世间因果境智等戏论也。二除怖畏者。众生闻人皆空。则生怖畏。不肯修道故。如来为说此空有事用。何以故。若人能修八空事用。则能得道及以道果。乃至三身等一切功德也。三除懈怠者。若观定净不劳修道。若言定是不净。则永不可除灭。亦不假修道。唯处生死。永无解脱也。是故须辨是有净不净。何以故。有惑之时。则不净。除惑已后。即清净故。应须修道。四除疑惑者。惑者之心。既闻如如是有是无。则生犹豫。不能决断。谓如见杌谓人。呼人为杌故。佛为分判明人法二我决定是无。无人无法之道理。决定是有故空。有无两义存焉。如此道理能除疑之心也。第三明唯识真实。辨一切诸法唯有净识。无有能疑。亦无所疑。广释如唯识论。但唯识义有两。一者方便。谓先观唯有阿梨耶识。无余境界。现得境智两空。除妄识已尽。名为方便唯识也。二明正观唯识。遣荡生死虚妄识心。及以境界。一皆净尽。唯有阿摩罗清净心也。

  第四明依处真实。所谓苦依谛。第五邪行真实。谓集谛。第六清净真实。即是灭谛。第七正行真实。即是道谛。四谛各有三种。已如别解也。解节经明。佛说有七种真如。一生。二相。三识。四依止。五邪行。六清净。七正行。第一生真如者。谓有为诸法并皆无如。二相真如者。谓人法二无我。三识真如者。谓一切有为唯有识。四依止真如者。谓如所说苦谛。五邪行真如者。谓如所说集谛六清净真如者。谓如所说灭谛。七正行真如者。谓如所说道谛。此之七种真如。即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真实性摄。是故名为七种真如。即是前明七种真实。具如三无性论中广释也。

  问云何知此之七种皆是第一义谛。即真实性摄耶。

  答。由两义故。知此七种皆是最胜最极。谓即是二智境界。所言最胜者。即是如如第一义谛。此第一义谛。即为如理智所照故名最胜。最极者。即是一切智境界。即是俗谛。此俗谛为如量智所照。如理智者。即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又如如理是一切种智。如量智即是一切智。唯是一智通真即有通俗。即空即真义。而取名如理智。亦名一切种智。若俗义有义。取名如量智。亦名如一切智故。言最胜最极。而是二智境界。即如理如量两智所知也。复有别义。知此七种真如。是真实性摄。何以故。明一切真实法。皆离一异等妄想谓非一非异。离四谤故。明此七种真如不可得。说异于诸相。亦不可说。不异于诸相故。言异于诸相。不可得说。不异于诸相。亦不可说。亦异不异。非异非不异。皆不可说。明此七种真如。于诸相中不可说。其有亦不可说。其是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皆不可说。离四谤故。复有别得信有。何以故。即是清净境界故。故知是有。若有人能心缘此法。心即清净。是故应知。此七种真如。皆是常住。于一切时。性不异故。以是清净境界。是故应知。是真实善性由此理常是善。是故应知。是乐谛。何以故。常故所以而乐。善故所以是净。如此七种真如。即是一切法之体性。以是体性故。故说为我。即是常乐净我四德也。又释。所以名此七种为真如。第一义谛真实性者。为其同是一味故也。

  一生真如者。谓因果体一。而名字有异。何故言一。同是依他故有。因既依他。果亦依他。此之因果体即五阴。五阴无记。说名为果。五阴善恶有记之义。说名为因。取其能生为因所生为果。亦是对前为果。对后为因。故知只是一念五阴。而有因有果之名。体实未尝有异。故言一体为名字有异也。此因此果。既并依他。则无有自性。无自性故体不真实。故名一味。即是同无真实故名生真如。二言一味者。此生真如既是依他性。则无真实生故名生真如。即是无生性空。以无生故。即是一味。三此依他性。则必有分别性。分别性既是无相性。无相性即是无相真如。即相真如即是一味。是故以此三义。名生真如也。二相真如者。以显法通相故。是人法二无我。即二空之理。名一切法通相。即名相真如也。三识真如者。但唯有识。无有境界。境界不成故。识亦不成。此则能缘所缘。同是不可得性故名识真如也。四依止真如者。所谓苦五阴为体。此五阴者。为众生依处。托此为我人众生寿者等故名依止。苦谛有四相。谓苦无常空无我。此之四义同是无倒。皆名真实。即是依止真如。二者此下四相皆是空。无所有故。皆名真实。亦依止真如也。五邪行真如者。所谓集谛。集有两义故称真如。一无倒真如。谓能生之义。此义真实。即是集真如。二能生所生。皆无所有。以无所有故。故名邪行真如。六清净真如者。所谓灭谛。亦有两义。一无倒真如。谓四德皆是无倒故称真如。二灭谛。与生死无有差别。同一如如。皆无所有。故名清净真如。七正行真如者。所谓道谛。道即般若。般若与无明。体性相乖。道即无倒。真如如道。及烦恼体同故。于二空皆是无所有故。是一味如如故。名正行真如也。亦名真如。亦名如如。亦名真实。皆尽得也。十胜智真实者。有十种胜智。为除十种我见。一一者执。二因者执。三受者执。四作者执。五自在者执。六增上者执。七常者执。八不净净者执。九修行者执。十系缚解脱者执。一一者执。谓合集诸法。共立一名。则堕断见。何以故。如七入论偈所说。譬如岸崩。不更还本。乃至冢间体不再来。唯根境界。是名众生。若圣教说。有如空鸟迹会可见。此谓世入外道显一者执。其谓即身是人。身灭我亡。相堕断见。为破此执故立五阴。胜智虽有三义。谓多合集别异。三世色心并名为阴。故名为多合集。三世色心同名为阴故。谓合集色聚异受。受聚异于想等故名别异。是名五阴。若解了五阴有此三义。则无一者之执。言三世者。过去已谢。未来未有。现在不住。而以一切内外诸色同名阴也。以三义对治三种无明。谓一假说及以相杂。一无明者。如世入外道等。谓身是一物。一物是我。人不知但有三世五阴故堕断见。此是即阴计我。阴灭我亡故。佛为说三世五阴是多非一。即破其一者之执也。二假说无明者。如优娄佉等外道。谓身异分。即执有人异法。此是离阴执我故堕常见。何以故。人法既异。则谓阴灭我存。由其不解。合集诸阴。假说为人。但名无体。迷此假说故。名假说无明。故佛为说合集假说为法。体即是空。即破其此执故言能除假说无明也。三相杂无明者。如一切有部所执。谓八圣道中。正思正见。同是般若所摄。以其不能分别两异故生此执。故经部大乘师说。正思故者。欲求前理未决断犹属作意。作意即是意业故非是般若所收。唯有正见。是名般若。通而论一切知见。能通达选择。皆属般若。五阴亦尔。若不能分别受异想。想异行等。谓想受只一物。则失其体性故名相杂无明。相杂无明故失正见。失正见则不能得解脱。故佛为说五阴体不同。分别受想等异。为立通别二相。别相生证见。通相生比见也。问五阴云何为根本真实所摄。答色有三种。一分别色。亦有长短大小方圆等义。皆属分别假。以无别体故也。二种类色。谓各有种类。如从因生果。以火生为因生火家种类。种类既其相似。即是实法相生属依他假。以其种类依因得成。非是自性之力也。三如如色。若是分别假名一向无体。即是法空。若是依他假。虽复有体。体非真实。依他而有。即有法空。此两空之体。既是真实故名如如色。以如是色之自性故。以色目于如如。此是如如家色故。言如如色也。以末从本为名。亦可得言以本来目于末。此之真实名真实假。假体即空故名真实。假空即如如。真实之相。亦不可得也。色阴既即三假。为三假所摄者。受等四阴理自皆然。并为三假所摄者。受苦受乐是分别假。分别体从因缘生。有因有果。即依他假。如如名真实假。若能分别通相别相。此心是想。若受领苦乐。无有别执。则名为受也。

  二因者执。为断此执。成十八界胜智。诸外道辈。通执一切法因我得生。名因者执。我有九法。谓知.乐.苦.欲.瞋.功力.念.法.非法。我既本有。从我生法非法。法非法令心共我和合。和合故能有所知。知故有乐。乐故有苦。由乐故生欲。由苦生瞋。欲得于乐所以厌苦。而修功力。功力故有正念。欲得解脱故。须除法非法。法非法不生。则无有知。以无知故。无苦乐等。若求解脱。当修四法。一真实语。即持戒。二施。三苦行。四者定。若能修此四种正法。则得生善道。善道得乐。乐有智慧。智慧则厌法非法。厌法非法。则得解脱。大乘破言。若说先有我而未有法非法。后时无有因缘而生者。解脱亦尔。得解脱已。亦应无有因缘。更生法及非法。如此则无解脱时也。界者种子义。自分种类是名种子。种子亦是一义。以种类同一故也。但分张果。遂成十八界。而种子有三。一者能执。二者所执。三者执。眼等六根能执种子名自种。种类即是能生。但随因缘胜负有异生果。优劣不同故。由过去贪。六尘生业熏阿梨耶识。令种子既同。是一贪故言种子。是一能得六根异果。故说因有六种也。而言根能执者。根现既非心法。实不能执。但为外道言根中别有人。是能执者故方便说根为能执。色等六尘是所执。种子由自种生故说由过去贪。内根欲用外尘故。以贪根与贪生于此尘。又由贪六尘故有六根。复以贪尘之贪生于六根也。六识是执种子。从贪内根外尘生。此十八从因名界。界是种子。假说此界。有三种义。一能作。二所作。三作为。破俱絺罗在外道时。谓我是能作。而来问佛佛方便假说眼等是能作。其执眼等为我作。又破一阴示云。离根之外。无有别我。但是眼等。从因缘生。谓为能作。实非能作。假说六尘。名为所作。为破僧佉外道所立两种常我。一谓有知我。是常我。既是常故。非是能作。二执无知我。即一切法。是有知我用自性成就智非所作是佛假说六尘。名为所作。非性有既非实有能作。故知尘亦非所作。是故假说作是六识。一破外道谓一切事皆由我意。此是增益谤。二邪见外道谓我常。以我常故诸法亦常。既两种并常故。无有能作及与所作。即损减谤。为离此二边故。假说六尘为作。根尘不作意故无有作。若离根尘亦无有识。何以故。以识必依根尘方得生故。则无有不作。正为破外道能作所作等三种无明故立此三义。为显种子有能执所执等故立十八界。若解十八界从四缘生。则不执我为能生等也。根名能作者。能作有二种。一能生识识。二能为尘作缘。尘为所作者。为眼作缘。为识所依。识是作者。作是生起有事义界义。从根本真实。眼有三。一分别眼。二种类眼。三如眼。乃至行非行胜智。例如五阴中释。四为破作者执故。说十二缘生因果事。三义无增减。言增减者。谓于行识等十一支。立因不平等。何以故。以无常法立常为因故名不平等。如僧佉等外道。立无知我为因。亦如优娄佉。立于常我为因。及执自在天为常等。而能作业。亦是立常为因。能作无常果。因果即不相类故言立因不平等理。而为论无常之果。自以有无明为因。而彼谓有常因。即是增益于因。义也损减因者。如尼揵子等外道。谓诸法自然而有。无有因缘实有谓无故。言损减因也。增果者。如僧佉等所立之义。谓因中已有果。果虽本有由因显果。此既是本有则不从因生。而理实由因缘聚集方有此果。而其执言本有故名增果。损果者。如断见等外道立义。谓一切业皆感果无未来生。实有感实有生。而邪执立无。故名损果。增事者。如自在天所执。谓一切事皆从我意心而有。如无明体别有作意能生于行。而无明体实无别有作意而生行也。又如优娄佉所执。于法体别有动转等事业。事业有五种。谓上下屈伸等执以动转为体。离体之外实无别事业。而邪执为有故名增事。损事者外道所执。谓无明无力能生行。无明若在若不在。自然有行故。知无明无力生行。若解十二有分展转相生能离因果事等增减六种邪执。略明十二有分因果之义自有三种。一明无常。二明无动转之意。三辨因果体相。若心是常则无因果。以心是无常故因果义立。若言别有动转意者。则因应作意生果。果应作意方从因生。便是自在。非谓依他。则生依他义。因依果果藉因成。互相须待。并皆依他。所以是假无有实性。若不相似则失因果之义。如豆不生麦。以非因故不互相生。若令果不似因。因不类果者。作恶便应生天。为善则堕地狱。乃至有流应感解脱。无流更增生死。是故无常生无常。此任自然之理。不劳执有作意。因果相似名十二有分。此义为破三种烦恼。谓贪爱皮我见肉无明心。此十二缘体中。若是果报分者。实若厌离以破贪爱显无愿解脱门。若是因分者。以破我见显果由因生。非我常作明空解脱门。以无明还显无明。若能解了诸业行从无明生者。无明显闇之心。即灭无明即是四谤执相之故。破此无明以显无相解脱门也。若体十二有分无增无减。则除我见离作者执故。以十二有分。正破此执也。三本所摄者。无明有三义。一者分别所显。即分别假。二有因果道理。即依他假。此两皆无所有。即真实假。无明一支既尔所余行等十一。其例皆然。不复具释。五破自在者执故。说处非处胜智。外道计自在天。如意能作善得恶道果报。生恶能招善道。作有流得解脱。作无流感生死。何以故。以得自在故。为破此执。说处非处。皆是依他。并无自在。无自在有三义。一依业处非处。二依烦恼处非处。三依果报处非处。如寿量义中。广明七种是处非处义。依业处非处者。依恶业名恶道。名为是处。无自在力入也。若依恶业不入恶道。名为非处。无有是处。善业亦然。依烦恼者。若人未舍五盖。未修习七觉。终不能得尽于苦际。依烦恼不得至解脱。故知无自在业也。凡夫依烦恼能作杀等业无烦恼为依处故并无自在力也。依果报者。土无二王。世无两佛。若令二王两佛同时俱兴。无有是处。如女人为转轮王。亦无是处。小乘声闻及辟支佛。得作佛者。亦无是处。转轮王及佛。同有不共之业。此业最胜一切依因缘果报等力。虽复作意欲同一处终不得从心也。女人有两业。一心善故感得人身。二由恶业所以为女。恒隶属于人。不得自在。皆是依他果报也。二乘之人小欲知足。依因此业故得今果。已得此果。欲求菩萨。无自在力。终不能得。如此义有两。一依业。二依果。若得此七种处非处胜智。则离我见。后得自在。如意能为也。属三性根本义。已如前释。例难可得。不复重记。

  十八空论一卷

王法正理论

王法正理论

  弥勒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佛世尊为出爱王所说经言。彼王一时往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来至我所。以不真实过失现前呵谏于我。我于尔时。其心不生悔恼忧戚。何以故。观此过失。于我自身都不见故。又有沙门若婆罗门来至我所。以不真实功德现前赞劝于我。我于尔时。心亦不生欢喜踊跃。何以故。观此功德。于我自身都不见故。彼诸沙门及婆罗门既退还已。我便独处空闲静室。生如是心筹量寻伺。我当云何了知诸王真实过失真实功德。若我知者当舍其失爰修其德。谁有沙门或婆罗门。能了诸王真实过失真实功德。亦能为我广开示者。既寻伺已。便作是念唯我世尊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定当了知诸王所有真实过失真实功德。我今当往佛世尊所请问斯义。故我今者来至佛所。请决是义。唯愿如来。为我开示。世尊。云何诸王真实过失。云何诸王真实功德。作是请已。

  尔时世尊告出爱王曰。大王。大王。今者应当了知王之过失。王之功德。王衰损门。王方便门。王可爱法及能引发王可爱法。

  云何名为王之过失。大王当知。王过失者。略有九种。王若成就如是过失。虽有大府库有大辅佐有大军众不可归仰。何等为九。一不得自在。二立性暴恶。三猛利愤发。四恩惠奢薄。五受邪佞言。六所作不思不顺仪则。七不顾善法。八不知差别忘所作恩。九一向纵任专行放逸。

  云何名王不得自在。谓有国王。志性不强所为软弱。为诸大臣辅相国师群官所制。不随所欲作所应作锡赉群臣。于妙五欲欢娱游戏。亦不如意。如是名王不得自在。

  云何名王立性暴恶。谓有国王。诸群臣类或余人等。随于一处现行少小不如意事。即便对面摈黜。发粗恶言咆勃忿恚。颦蹙而住时生愤发。设不对面背彼向余。而作于前摈骂等事。设不对面亦不背彼向余而作于前黜骂等事。然唯内意愤恚郁快。怀恼害心怀怨恨心。然不长时持愤恚心相续不舍。复有内意愤恚郁快。怀恼害心怀怨恨心。亦于长时持愤恚心相续不舍。由如是相对面暴恶。背面暴恶。懊恚暴恶暂时暴恶。长久暴恶。如是名王立性暴恶。大王当知。长久暴恶名为大过。非是余者。

  云何名王猛利愤发谓有国王诸群臣等。有小?过有少违越便削封禄夺去妻妾。或以重罚而刑罚之。如是名王猛利愤发。

  云何名王恩惠奢薄。谓有国王诸群臣等供奉侍卫。虽极清净善称其心。而以微劣软言而慰喻之。颁赐爵禄酬赏勋庸。不能圆满不顺常式。或损耗已。或稽留已。或推注已。或怨恨已。然后方与如是名王恩惠奢薄。

  云何名王受邪佞言。若有国王诸群臣等。实非聪睿诈现聪睿。贪浊偏党不闲宪式。情怀谋叛不修善政。听受信用如是辈人所进谏议。由此因缘王务财宝。名称善政并皆衰损。如是名王受邪佞言。

  云何名王所作不思不顺仪则。谓有国王。不能究察不审究察。不能思择不审思择。诸群臣辈于彼彼务机密事中。不堪委任而委任之。堪委任者而不委任。堪驱役者而不驱役。不堪役者乃驱役之。应赏赉者而刑罚之。应刑罚者而赏赉之。又于群臣不善安处先王仪则。由此群臣处大朝会。余论未终发言间绝。不敬不惮而兴谏诤。不如旨教而善奉行。不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不思不顺仪则。

  云何名王不顾善法。谓有国王。不信他世亦不晓悟。由于他世不信不悟。便于当来善不善业爱非爱果不能信解。不信解故无有羞耻。随情造作身语意业三种恶行。不能时时布施修福受斋学戒。如是名王不顾善法。云何名王不知差别忘所作恩。谓有国王。于诸大臣辅相国师及群官等。其心颠倒不善了知忠信技艺智慧差别。以不知故。非忠信所生忠信想。于忠信所非忠信想。无技艺所生技艺想。有技艺所无技艺想。于恶慧所生善慧想。于善慧所生恶慧想。彼由如是心颠倒故。于非忠信无有技艺恶慧臣所敬重爱养。忠信技艺善慧臣所反生轻贱。又诸臣等年耆衰迈。曾于长夜供奉侍卫。知其无势无力无勇。遂不敬爱不赐爵禄不酬其赏。设被陵蔑舍而不问。如是名王不知差别忘所作恩。

  云何名王一向纵任专行放逸。谓有国王。于妙五欲一向沉没。耽着嬉戏爱乐受行。不能时时勖励方便作所应作劳赉群臣。如是名王一向纵任专行放逸。若有国王成就如是九种过失。虽有大府库有大辅佐有大军众而不可归仰。大王当知。此九过失。是王自性之过失也。

  云何名为王之功德。大王当知。王功德者。略有九种。王若成就如是功德。虽无大府库无大辅佐无大军众而可归仰。何等为九。一得大自在。二性不暴恶。三愤发轻微。四恩惠猛利。五受正直言。六所作谛思善顺仪则。七顾恋善法。八善知差别知所作恩。九不自纵任不行放逸。

  云何名王得大自在。谓有国王。自随所欲作所应作劳赉群臣。于妙五欲欢娱游戏。于诸大臣辅相国师群臣等。所凡出教命宣布无碍。如是名王得大自在。

  云何名王性不暴恶。谓有国王。诸群臣等随于何处。虽行增上不如意事。性能容忍不现摈黜。不发。言亦不咆勃。广说乃至不生愤发亦不对面。亦不背面而作前事。亦不内意秘匿忿缠。亦不长夜蓄恶愤心相续不舍。不现暴恶不背暴恶。不匿暴恶不久暴恶。如是名王性不暴恶。

  云何名王愤发轻微。谓有国王。诸群臣等虽有大愆有大违越。而不一切削其封禄夺其妻妾。不以重罚而刑罚之。随过轻重而行黜罚。如是名王愤发轻微。

  云何名王恩惠猛利。谓有国王诸群臣等。正直现前供奉侍卫。其心清净其心调顺。于时时中以正圆满软言慰喻。具足颁锡爵禄勋庸而不令彼损耗稽留劬劳怨恨。易可供奉不难承事。如是名王恩惠猛利。

  云何名王受正直言。谓有国王。诸群臣等实有聪睿无聪睿慢。无浊无偏善闲宪式。情无违叛乐修善法。听受信用如是辈人所进言议。由此因缘国务财宝。名称善法皆悉增盛。如是名王受正直言。

  云何名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谓有国王性能究察能审究察。性能思择能审思择。诸群臣等于彼彼务机密事中。不堪委任而不委任。堪委任者而委任之。不堪役者而不驱役。堪驱役者乃驱役之。应赏赉者而正赏赉。应刑罚者而正刑罚。凡有所为审思审择。然后方作而不卒暴。又于群臣能善安处先王仪则。由此群臣虽处宴会终不发言间绝余论。要待言终恭敬畏惮而兴谏诤。如其旨教而善奉行。能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

  云何名王顾恋善法。谓有国王信知他世。由信善故。便于当来净不净业爱非爱果能善信解。由信解故具足惭耻而不纵情作身语意三种恶行。时时思择布施修福受斋学戒。如是名王顾恋善法。

  云何名王善知差别知所作恩。谓有国王于诸大臣辅相国师及群臣等。心无颠倒能善了知忠信技艺智慧差别。若诸群臣忠信技艺及与智慧。若有若无并如实知。于其无者轻而远之。于其有者敬而爱之而正摄受。又诸臣等年耆衰迈。曾于长夜供奉侍卫。虽知无势无力无勇。然念昔恩转怀敬爱而不轻贱。爵禄勋庸分赏无替。如是名王善知差别知所作恩。云何名王不自纵任不行放逸。谓有国王。于妙五欲而不沉没。耽着嬉戏爱乐受行。能于时时勖励方便作所应作劳赉群臣。如是名王不自纵任不行放逸。若王成就如是功德。虽无大府库无大辅佐无大军众而可归仰。大王当知。如是九种王之功德。是王自性之功德也。

  云何名为王衰损门。大王当知。王衰损门略有五种。一不善观察而摄群臣。二虽善观察而摄群臣。无恩妙行纵有非时。三专行放逸不思机务。四专行放逸不守府库。五专行放逸不修法行。如是五种。皆悉名为王衰损门。云何名王不善观察而摄群臣。谓有国王。于群臣等不能究察不审究察。不能思择不审思择。忠信技艺智慧差别。摄为亲侍加以宠爱。厚赐爵禄重赏勋庸。最机密处而相委任。数以软言现为慰喻然此群臣所付财宝多有损费。若遇怨敌恶友军阵。彼先退败。恐惧破散为他所胜。迟留人后奔北无恋。矫行恶策动[虛*予]王政。如是名王不善观察而摄群臣。云何名王虽善观察而摄群臣。无恩妙行纵有非时谓有国王。虽于群臣性能究察能审究察。性能思择能审思择。忠信技艺智慧差别。摄为亲侍而不宠爱。不如其量具赐爵禄。最机密处亦不委任。不数软言现相慰喻。彼于一时王遇怨敌恶友军阵。广说乃至大怖畏事命难现前。尔时于臣方行宠爱。广说乃至数以软言而相慰喻。时群臣等共相谓曰。王于今者危迫因缘。方于我等暂行妙行非长久心。知此事已。虽有忠信技艺智慧隐而不现。如是名王虽善观察而摄群臣无恩妙行纵有非时。

  云何名王专行放逸不思机务。谓有国王。于应和好所作所成机务等事。而不时时独处空闲。或与智者共正思惟。称量观察和好方便。如是于应乖绝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惠施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军阵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摄受大力朋党所作所成机务等事。皆不时时独处空闲。或与智者共正思惟。称量观察乖绝方便。乃至摄受强党方便。如是名王专行放逸不思机务。

  云何名王专行放逸不守府库。谓有国王。寡营事业。拙营事业。不持事业不观事业。不禁王门。不禁宫门。不禁府库。或于俳优技乐笑弄倡逸等所。或复耽乐博弈戏等。非量损费所有财宝。如是名王专行放逸不守府库。云何名王专行放逸不修法行。谓有国王。于世所知柔和淳质。聪慧辩才得理解脱。巧便无害乐无害法。所有沙门若婆罗门不能数往礼敬咨询。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作何等业能致吉祥远离诸恶。设得闻已亦不勖励如说修行。不能时时惠施树福受斋学戒。如是名王专行放逸不修法行。若有国王。成就如是五衰损门。当知此王退失现法后法义利。谓前四门退现法利。最后一门退后法利。

  云何名为王方便门。大王当知。王方便门略有五种。何等为五。一善观察摄受群臣。二能以时行恩妙行。三无放逸专思机务。四无放逸善守府库。五无放逸专修法行。

  云何名王能善观察摄受群臣。谓有国王。于群臣等性能究察能审究察性。能思择能审思择。忠信技艺智慧差别摄为亲侍。如是名王能善观察摄受群臣。

  云何名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谓有国王。于诸群臣善观察已。摄为亲侍加以宠爱。随其度量厚赐爵录重赏勋庸。最机密处而相委任。数以软言现相慰喻。彼于一时王遇怨敌恶友军阵大怖畏事命难现前。即便罄竭显示忠信技艺智慧。如是名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

  云何名王无有放逸专思机务。谓有国王。于应和好所作所成机务等事。能于时时独处空闲。或与智者共正思惟。称量观察和好方便。如是于应乖绝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惠施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军阵所作所成机务等事。于应摄受大力朋党所作所成机务等事。皆能时时独处空闲。或与智者共正思惟。称量观察乖绝方便。乃至摄受强党方便。如是名王无有放逸专思机务。

  云何名王无有放逸善守府库。谓有国王。广营事业。巧营事业。善持事业。善观事业。善禁王门。善禁宫门。善禁府库。又于俳优技乐笑弄倡逸等所。不以非量而费财宝。亦不耽乐博弈戏等。如是名王无有放逸善守府库。云何名王无有放逸专修法行。谓有国王于世所知柔和淳质。聪慧辩才得理解脱。巧便无害乐无害法。所有沙门若婆罗门而能数往礼敬咨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何等有罪。何等无罪。作何等业能致吉祥远离诸恶。既得闻已善能勖励如说修行。亦能时时惠施树福受斋学戒。如是名王无有放逸专修法行。若有国王。成就如是五方便门。当知此王不退现法后法义利。略前四门不退现法所有义利。最后一门不退后法所有义利。云何名为王可爱法。大王当知。略有五种诸王可爱可乐可欣可意之法。何等为五。一世所敬爱。二自在增上。三能摧怨敌。四善摄养身。五能往善趣。如是五种是王可爱可乐可欣可意之法。

  云何能引王可爱法。大王当知。略有五种能引诸王可爱之法。何等为五。一恩养世间。二英勇具足。三善权方便。四正受境界。五勤修法行。

  云何名王恩养世间。谓有国王。性本知足。于财宝门为性谨慎不邪贪着。如其所应积集财宝不广营求。又有国王。性无贪吝。成就无贪白净之法。以自所有库藏珍财。随力随能给施一切贫穷孤露。又有国王。柔和忍辱。多以软言晓喻国界。于时时间随其所应颁赏爵禄。终不以彼非所能业恶业重业役任群臣。诸有违犯可矜恕罪。即便矜恕。诸有违犯不可恕罪。以实以时如理治罚。如是名王以正化法恩养世间。由王受行如是恩养世间法故。遂感世间之所敬爱。

  云何名王英勇具足。谓有国王。计策无惰武略圆满。未降伏者而降伏之。已降伏者而摄护之。广营事业如前。乃至。不甚耽乐博弈戏等。又善观察应与不应勤于僚庶。应刑罚者正刑罚之。应摄养者正摄养之。如是名王英勇具足。由王受行如是英勇具足法故。遂能感得自在增上。

  云何名王善权方便。谓有国王。于应和好所作所成机务等事。如前乃至于应摄受大力朋党所作所成机务等事。能正了知和好方便。乃至摄受强党方便。如是名王善权方便。由王受行如是善权方便法故。遂能摧伏所有怨敌。

  云何名王正受境界。谓有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增减。不奢不吝平等自处清正受用。众杂受用胜妙受用。随其时候所宜受用。与诸臣佐亲属受用。在于胜处而为受用。奏诸伎乐而为受用。无有?失而为受用。无?失者。谓疾恼时应食所宜。避所不宜于康豫时。消已方食若食未消。或食而利。皆不应食。应共食者。正现在前不应独食。精妙上味诡摈余人。如是名王正受境界。由王受行如是正受境界法故。遂能善巧摄养自身。

  云何名王勤修法行。谓有国王。具足净信戒闻舍慧。

  云何名王具足净信。谓有国王。信解他世信解当来净不净业及爱非爱果与异熟。如是名王具足净信。

  云何名王具足净戒。谓有国王。远离杀生及不与取淫欲邪行妄语饮酒诸放逸处。如是名王具足净戒。

  云何名王具足净闻。谓有国王。于现法义于后法义及于现法后法等义众妙法门。善听善受习诵通利。专意研究善见善达。如是名王具足净闻。云何名王具足净舍。谓有国王。虽在悭垢所缠众中心恒清净。远离悭垢而处居家。常行弃舍舒手乐施。好兴祠福惠舍圆满。于布施时常乐平等。如是名王具足净舍。

  云何名王具足净慧。谓有国王。如实了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修与不修。胜劣黑白。于广分别诸缘生法。亦如实知。纵令失念生恶贪欲瞋恚忿恨覆恼悭嫉幻诳谄曲无惭无愧恶欲恶见。而心觉悟并不坚住。如是名王具足净慧。如是名王勤修法行。由王受行此法行故能往善趣。如是五种能引发王可爱之法。能引诸王现法后法所有利益。谓初四种能引发王现法利益。最后一种能引发王后法利益。

  复次大王当知。我已略说王之过失。王之功德。王衰损门。王方便门。王可爱法及能引发王可爱法。是故大王。应当修学。王之过失宜当远离。王之功德宜当修习。王衰损门宜当远离。王方便门宜当修学。王可爱法宜当希慕。能引发王可爱之法宜当受行。大王。若能如是修学。当获一切利益安乐。

  复次依行差别建立三士。谓下中上。无自利行无利他行名为下士。有自利行无利他行有利他行无自利行名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为上士。

  复有四种补特伽罗。或有行恶而非乐恶。或有乐恶而非行恶。或有行恶亦复乐恶。或非行恶亦非乐恶。若信诸恶能感当来非爱果报。由失念故。或放逸故。近恶友故。造作恶行是名行恶而非乐恶。若先世来串习恶故。喜乐诸恶恶欲所牵。彼由亲近善丈夫故。闻正法故。如理作意为依止故。见诸恶行能感当来非爱果报。自勉自励远离诸恶。是名乐恶而非行恶。若性乐恶而不远离。是名行恶亦复乐恶。若有为性不乐诸恶亦能远离。名非行恶亦非乐恶。此中行恶亦乐恶者是名下士。若有行恶而非乐恶。或有乐恶而非行恶是名中士。若非行恶亦非乐恶是名上士。

  复有三士一重受欲。二重事务。三重正法。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一以非事为自事。二以自事为自事。三以他事为自事。若行恶行以自存活。名以非事为自事。若怖恶行修行善行。名以自事为自事。若诸菩萨以他事为自事等。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诸国王有三圆满。谓果报圆满。士用圆满。功德圆满。若诸国王生富贵家。长寿少病有大宗叶。成就俱生。聪利之慧。是王名为果报圆满。若诸国王善权方便所摄持故。恒常成就圆满英勇。是王名为士用圆满。若诸国王任持正法。名为法王安住正法。名为大王。与内宫王子群臣英杰豪贵国人共修惠施。树福受斋坚持禁戒。是王名为功德圆满。果报圆满者。受用先世净业果报。士用圆满者。受用现法可爱之果。功德圆满者。亦于当来受用圆满净业果报。若有国王三种圆满皆不具足。名为下士。若有果报圆满或士用圆满或俱圆满。名为中士。若三圆满无不具足。名为上士。复有三臣。一有忠信无伎能智慧。二有忠信伎能无智慧。三具忠信伎能智慧。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若不忠信无有伎能亦无智慧。当知此臣下中之下。

  又有四语。一非爱似爱。二爱似非爱。三非爱似非爱。四爱似爱。诸有语言辞句善顺。然非所宜。是名初语。或有语言辞句勃逆。然是所宜。是第二语。或有语言辞句勃逆。亦非所宜。是第三语。或有语言辞句善顺。亦是所宜。是第四语。若有宣说非爱似非爱。非爱似爱语者。是下士。若有宣说爱似非爱语者。是中士。若有宣说爱似爱语者。是上士。

  复有三种。受诸欲者。或有受欲。非法猛浪积集财宝不能安乐。正养己身及与妻子广说乃至不于沙门婆罗门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以法或非法猛浪或非积集财宝能以安乐。正养己身妻子眷属及知友等。不于沙门婆罗门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一向以法及不猛浪积集财宝能以安乐。正养己身。广说乃至能于沙门婆罗门所修殖福田。此三种中。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复有三人。一者有人。贪染而食爱着饕餮。乃至耽湎不见过患。不知出离。二者有人。思择而食不染不着亦不饕餮。吞吸迷闷坚住耽湎。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于此食未断未知。三者有人。思择而食不生贪染。广说乃至深见过患善知出离。又于此食已断已知。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复依施物说有三人。一者有人。所施之物但具妙香不具美妙味之与触。二者有人。所施之物具妙香味而无妙触。三者有人所施之物具足美妙香味与触。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依施田说有三人。一者有人。于爱于恩而行惠施。二者有人。于贫苦田而行惠施。三者有人。于具功德最胜福田而行惠施。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复有差别。施于所爱名为下士。施于有恩名为中士。施于贫苦具德胜田名为上士。

  又依施心说有三人。一者有人。将欲惠施先心欢喜。正惠施时心不清净。惠施已后寻复追悔。二者有人。先心欢喜。施时心净。施已追悔。三者有人先心欢喜。施时心净。施已无悔。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复于受持戒福业事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但离一分非一切时。常能远离。唯自远离。不劝他离亦不赞美。见同法者心不欢喜是名下士。二者有人。离一切分一切时离。唯自远离不劝他人亦不赞美。见同法者心不欢喜。是名中士。三者有人。一切俱现。是名上士。

  又于受持禁戒处所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恶说法毗奈耶中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住善说法毗奈耶中受持禁戒而有缺漏。三者有人。即住于此受持禁戒而不缺漏。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于受持戒心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为活命故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为生天故受持禁戒。三者有人。为涅槃故受持禁戒。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于受持别解脱律仪说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受持近住律仪。二者有人。亦能受持近事律仪。三者有人。亦能受持苾刍律仪。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于受持苾刍律仪说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受具足支。无受随法诸学处支。亦无随护他人心支。亦无随护如先所受诸学处支。二者有人。成前三支。无后一支。三者有人。具成四支。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成就别解脱律仪。二者有人。成别解脱静虑律仪。三者有人。成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非律仪非不律仪摄所受戒律仪。二者有人。亦能成就声闻等相应所受戒律仪。三者有人。亦能成就菩提萨埵所受戒律仪。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复依修习思惟方便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唯得励力运转思惟。二者有人。有间运转设得无间要作功用方能运转。三者有人。已得成就任运思惟。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又依已得修差别故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已得内心奢摩他定未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二者有人。已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得内心奢摩他定。三者有人。俱得二种。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已得有寻有伺三摩地。二者有人。已得无寻唯伺三摩地。三者有人。已得无寻无伺三摩地。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又依住修差别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染污静虑。二者有人。住世间清净静虑。三者有人。住无漏静虑。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后名上士。

  王法正理论一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

  天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广五蕴论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

  安慧菩萨造

  大唐中天竺国三藏地婆诃罗奉 诏译

  佛说五蕴。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复云何。谓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轻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

  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

  云何眼根。谓以色为境。净色为性。谓于眼中。一分净色如净醍醐。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耳根。谓以声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耳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耳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鼻根。谓以香为境。净色为性。谓于鼻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鼻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舌根。谓以味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舌上。周遍净色。有说。此于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身根。谓以触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身中。周遍净色。此性有故。身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色。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显色有四种。谓青黄赤白。形色。谓长短等。

  云何声。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诸心心法。是能执受。蠢动之类。是所执受。执受大种因声者。如手相击。语言等声。非执受大种因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俱大种因声者。如手击鼓等声。

  云何香。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好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顺益。恶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违损。平等香者。谓与鼻合时。无所损益。

  云何味。谓舌之境。甘醋咸辛苦淡等。

  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滑谓细软。涩谓粗强。重谓可称。轻谓反是。暖欲为冷。触是冷因。此即于因。立其果称。如说诸佛出世乐。演说正法乐。众僧和合乐。同修精进乐。精进勤苦。虽是乐因。即说为乐。此亦如是。欲食为饥。欲饮为渴。说亦如是。已说七种造触。及前四大十一种等。

  云何无表色等。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有表业者。谓身语表。此通善不善无记性。所生色者。谓即从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显示故名无表。三摩地所生色者。谓四静虑所生色等。此无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仪。不善律仪等亦名业。亦名种子。如是诸色。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二者不可见有对。三者不可见无对。是中可见有对者。谓显色等。不可见有对者。谓眼根等。不可见无对者。谓无表色等。

  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

  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五是别境。

  此五一一。于差别境。展转决定。性不相离。是中有一。必有一切。

  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随烦恼以通善及无记性故。触等体性及业。应当解释。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

  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云何欲。谓于可爱乐事。希望为性。爱乐事者。所谓可爱见闻等事。是愿乐希求之义能与精进所依为业。

  云何胜解。谓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决定境者。谓于五蕴等。如日亲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或如诸法所住自相。谓即如是而生决定。言决定者即印持义。余无引转为业。此增胜故。余所不能引。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云何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即于彼者。谓所观事。择法者。谓于诸法自相共相由慧简择。得决定故。如理所引者。谓佛弟子。不如理所引者。谓诸外道。俱非所引者。谓余众生。断疑为业。慧能简择。于诸法中。得决定故。

  云何信。谓于业果诸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

  于业者。谓福。非福。不动业。于果者。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于谛者。谓苦集灭道谛。于宝者。谓佛法僧宝。于如是业果等。极相符顺。亦名清净。及希求义。与欲所依为业。

  云何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罪谓过失。智者所厌患故。羞耻者。谓不作众罪。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云何愧。谓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他增上者谓怖畏责罚。及议论等。所有罪失。羞耻于他。业如惭说。

  云何无贪。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谓于诸有。及有资具。染着为贪。彼之对治。说为无贪。此即于有。及有资具。无染着义。遍知生死诸过失故。名为厌患。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云何无瞋。谓瞋对治。以慈为性。谓于众生。不损害义。业如无贪说。

  云何无痴。谓痴对治。如实正行为性。如实者略。谓四圣谛广。谓十二缘起。于彼加行。是正知义。业亦如无贪说。

  云何精进。谓懈怠对治。善品现前。勤勇为性。谓若被甲。若加行。若无怯弱。若不退转。若无喜足。是如此义。圆满成就。善法为业。

  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谓能弃舍十不善行。除障为业。由此力故。除一切障。转舍粗重。

  云何不放逸。谓放逸对治。依止无贪。乃至精进。舍诸不善。修彼对治诸善法故。谓贪瞋痴。及以懈怠。名为放逸。对治彼故。是不放逸。谓依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四法。对治不善法。修习善法故。世出世间正行所依为业。

  云何舍。谓依如是无贪。无瞋。乃至精进。获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性。又复由此。离诸杂染法。安住清净法。谓依无贪。无瞋无痴。精进性故。或时远离昏沉掉举诸过失故。初得心平等。或时任运无勉励故。次得心正直。或时远离诸杂染故。最后获得心无功用。业如不放逸说。

  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瞋分。不损恼为业。

  云何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谓此缠缚。轮回三界。生苦为业。由爱力故。生五取蕴。

  云何瞋。谓于群生。损害为性。住不安隐。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谓损害他。自住苦故。

  云何慢。慢有七种。谓慢.过慢.过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如是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如是心高举为性。云何过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如是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或为我所。如是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未得增上殊胜所证之法。谓我已得。如是心高举为性。增上殊胜所证法者。谓诸圣果。及三摩地。三摩钵底等。于彼未得。谓我已得。而自矜倨。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如是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如是心高举为性。下生敬重所依为业。谓于尊者。及有德者。而起倨慠。不生崇重。

  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又欲界贪瞋。及以无明。为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俱生者。谓禽兽等。不俱生者。谓贪相应等。分别者。谓诸见相应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

  云何见。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取。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萨谓败坏义。迦耶谓和合积聚义。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何故复如是说。谓萨者破常想。迦耶破一想。无常积集。是中无我及我所故。染慧者。谓烦恼俱。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云何边执见。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常边者。谓执我自在。为遍常等。断边者。谓执有作者丈夫等彼死已不复生。如瓶既破更无盛用。障中道出离为业。

  云何邪见。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谤因者。因谓业烦恼性。合有五支。烦恼有三种。谓无明爱取。业有二种谓行及有。有者。谓依阿赖耶识诸业种子此亦名业。如世尊说。阿难。若业能与未来果彼亦名有。如是等。此谤名为谤因。谤果者。果有七支。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此谤为谤果。或复谤无善行恶行。名为谤因。谤无善行恶行果报。名为谤果。谤无此世他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此谤为谤作用。谓从此世往他世作用。种子任持作用。结生相续作用等。谤无世间阿罗汉等。为坏善事。断善根为业。不善根坚固所依为业。又生不善。不生善为业。

  云何见取。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三见者。谓萨迦耶。边执。邪见。所依蕴者。即彼诸见所依之蕴。业如邪见说。

  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戒者。谓以恶见为先。离七种恶。禁者。谓牛狗等禁。及自拔发。执三支杖僧佉定慧等。此非解脱之因。又计大自在或计世主。及入水火等。此非生天之因。如是等。彼计为因。所依蕴者。谓即戒禁所依之蕴。清净者。谓即说此无间方便。以为清净。解脱者。谓即以此解脱。烦恼出离者。谓即以此出离生死。是如此义。能与无果唐劳疲苦所依为业。无果唐劳者。谓此不能获出苦义。

  云何疑。谓于谛宝等。为有为无。犹预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

  云何忿。谓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持鞭杖。所依为业。

  云何恨。谓忿为先。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云何覆。谓于过失。隐藏为性谓藏隐罪故。他正教诲时。不能发露。是痴之分。能与追悔。不安隐住。所依为业。

  云何恼。谓发暴恶言。陵犯为性。忿恨为先。心起损害。暴恶言者。谓切害粗犷。能与忧苦。不安隐住。所依为业。又能发生非福为业。起恶名称为业。

  云何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为名利故。于他盛事。不堪忍耐。妒忌心生。自住忧苦。所依为业。

  云何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谓于财等。生吝惜故。不能惠施。如是为悭。心遍执着利养众具。是贪之分。与无厌足。所依为业。无厌足者。由悭吝故。非所用物。犹恒积聚。

  云何诳。谓矫妄于他诈现不实功德为性。是贪之分。能与邪命。所依为业。

  云何谄。谓矫设方便。隐己过恶。心曲为性。谓于名利。有所计着。是贪痴分。障正教诲为业。复由有罪。不自如实发露归忏。不任教授。

  云何憍。谓于盛事。染着倨傲。能尽为性。盛事者。谓有漏盛事。染着倨傲者。谓于染爱。悦豫矜恃。是贪之分。能尽者。谓此能尽诸善根故。

  云何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是瞋之分。损恼者。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云何为惭。谓所作罪。不自羞耻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云何无愧。谓所作罪。不羞他为性。业如无惭说。

  云何昏沉。谓心不调畅。无所堪任。蒙昧为性。是痴之分。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

  云何掉举。谓随忆念喜乐等事。心不寂静为性。应知忆念先所游戏欢笑等事。心不寂静。是贪之分。障奢摩他为业。

  云何不信。谓信所治。于业果等。不正信顺。心不清净为性。能与懈怠。所依为业。

  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心不勇进为性。能障勤修众善为业。

  云何放逸。谓依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云何失念。谓染污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染污念者。谓烦恼俱。于善不明记者。谓于正教授。不能忆持义能与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云何不正知。谓烦恼相应慧。能起不正身语意行为性。违犯律行所依为业。谓于去来等。不正观察故。而不能知应作不应作。致犯律仪。

  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谓恶所作故名恶作。此恶作体非即变悔。由先恶所作。后起追悔故。此即以果从因为目。故名恶作。譬如六触处说为先业。此有二位。谓善不善。于二位中。复各有二。若善位中。先不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亦是善。若先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即是善。若不善位。先不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亦不善。若先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是不善。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痴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云何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起成就。如其所应。

  云何无想定。谓离遍净染未离上染。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灭尽定。谓已离无所有处染。从第一有更起胜进。暂止息想作意为先。所有不恒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不恒行。谓六转识。恒行。谓摄藏识。及染污意。是中六转识品。及染污意灭。皆灭尽定。

  云何无想天。谓无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为性。

  云何众同分。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

  云何生。谓于众同分。所有诸行。本无今有为性。

  云何老。谓彼诸行相续。变坏为性。

  云何住。谓彼诸行相续。随转为性。

  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

  云何名身。谓于诸法自性。增语为性。如说眼等。

  云何句身。谓于诸法差别增语为性。如说诸行无常等。

  云何文身。谓即诸字。此能表了前二性故。亦名显。谓名句所依。显了义故。亦名字。谓无异转故。前二性者。谓诠自性及以差别。显谓显了。

  云何异生性。谓于圣法。不得为性。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问蕴为何义。答积聚是蕴义。谓世间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如世尊说。比丘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总摄为一色蕴。

  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触处谓诸大种及一分触。意处即是识蕴。法处谓受想行蕴。并无表色等。及诸无为。

  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虚空者。谓容受诸色。非择灭者。谓若灭非离系。

  云何非离系。谓离烦恼对治诸蕴毕竟不生。

  云何择灭。谓若灭是离系。

  云何离系。谓烦恼对治诸蕴毕竟不生。

  云何真如。谓诸法法性法无我性。

  问处为何义。答诸识生长门是处义。

  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意界者。即彼无间灭等。为显第六识依止。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问界为何义。答任持无作用性自相是界义。问以何义故说蕴界处等。答对治三种我执故。所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如其次第。

  复次此十八界几有色。谓十界一少分。即色蕴自性。几无色。谓所余界。

  几有见。谓一色界。几无见。谓所余界。

  几有对。谓十色界。若彼于此有所碍故。几无对。谓所余界。

  几有漏。谓十五界。及后三少分。谓于是处烦恼起故。现所行处故。几无漏。谓后三少分。几欲界系。谓一切。几色界系。谓十四。除香味及鼻舌识。几无色界系。谓后三。几不系。谓即彼无漏。几蕴所摄。谓除无为。几取蕴所摄。谓有漏。几善。几不善。几无记。谓十通三性。七心界色声。及法界一分。八无记性。几是内。谓十二。除色声香味触及法界。几是外。谓所余六。

  几有缘。谓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法性。几无缘。谓余十及法界少分。

  几有分别。谓意识界。意界。及法界少分。

  几有执受。谓五内界。及四界少分。谓色香味触。几非执受。谓余九及四少分。

  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与彼自识等境界故。

  几彼同分。谓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

大乘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香为境清净色。云何舌根。谓味为境清净色。云何身根。谓所触为境清净色。云何为色。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为声。谓耳境界。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云何为香。谓鼻境界。好香恶香及所余香。云何为味。谓舌境界。甘味酢味咸味辛味苦味淡味。

  云何为所触一分。谓身境界。除四大种。余所造触。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无见无对。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云何名为诸余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彼复云何。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余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云何为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云何作意。谓能令心发悟为性。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云何为欲。谓于可爱事希望为性。云何胜解。谓于决定事即如所了印可为性。云何为念。谓于串习事令心不忘明记为性。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云何为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云何为信。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极正符顺心净为性。云何为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为愧。谓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无贪。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

  云何无瞋。谓瞋对治。以慈为性。

  云何无痴。谓痴对治。以其如实正行为性。

  云何精进。谓懈怠对治。心于善品勇悍为性。

  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云何不放逸。谓放逸对治。即是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舍不善法。及即修彼对治善法。

  云何为舍。谓即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获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发悟性。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

  云何为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

  云何为瞋。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云何为慢。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

  云何无明。谓于业果及谛宝中无智为性。此复二种。所谓俱生分别所起。又欲缠贪瞋及欲缠无明。名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云何为见。所谓五见。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染污慧为性。云何边执见。谓即由彼增上力故。随观为常或复为断。染污慧为性。云何邪见。谓或谤因或复谤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污慧为性。云何见取。谓即于三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污慧为性。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污慧为性。云何为疑。谓于谛等犹豫为性。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

  云何为忿。谓遇现前不饶益事心损恼为性。云何为恨。谓结怨不舍为性。云何为覆。谓于自罪覆藏为性。云何为恼。谓发暴恶言尤蛆为性。云何为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云何为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云何为诳。谓为诳他诈现不实事为性。云何为谄。谓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云何为憍。谓于自盛事染着倨傲心恃为性。云何为害。谓于诸有情损恼为性。

  云何无惭。谓于所作罪不自羞耻为性。云何无愧。谓于所作罪不羞耻他为性。云何惛沈。谓心不调畅无所堪能蒙昧为性。云何掉举。谓心不寂静为性。云何不信。谓信所对治。于业果等不正信顺。心不清净为性。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心不勇猛为性。云何放逸。谓即由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云何失念谓染污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心流荡为性。云何不正知。谓于身语意现前行中不正依住为性。

  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心极昧略为性。云何为寻。谓能寻求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粗为性。云何为伺。谓能伺察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细为性。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心法分位。但假建立不可施设。决定异性及不异性。彼复云何。谓得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无想所有。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类。

  云何为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若种子若自在若现前。如其所应。

  云何无想等至。谓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中。先业所引。住时决定为性。云何众同分。谓诸有情自类相似为性。云何为生。谓于众同分中。诸行本无今有为性。云何为老。谓即如是诸行相续变异为性。云何为住。谓即如是诸行相续随转为性。云何无常。谓即如是诸行相续谢灭为性。云何名身。谓诸法自性增语为性。云何句身。谓诸法差别增语为性。云何文身。谓诸字为性。以能表彰前二种故。亦名为显。由与名句为所依止显了义故。亦名为字。非差别门所变易故。云何异生性。谓于诸圣法不得为性。如是等类已说行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转故。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识。能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蕴。答以积聚义说名为蕴。谓世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

  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言触处者。谓四大种及前所说所触一分。言意处者。即是识蕴。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云何虚空。谓若容受诸色。云何非择灭。谓若灭非离系。此复云何。谓离烦恼对治而诸蕴毕竟不生。云何择灭。谓若灭是离系。此复云何。谓由烦恼对治故诸蕴毕竟不生。云何真如。谓诸法法性法无我性。

  问以何义故名为处耶。答诸识生长门义。是处义。

  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言意界者。谓即彼无间灭等。为欲显示第六意识。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界。答以能任持无作用性自相义故。说名为界。

  问以何义故宣说蕴等。答为欲对治三种我执。如其次第三种我执者。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

  复次此十八界几有色。谓十界一少分即色蕴自性。

  几无色。谓所余界。

  几有见。谓一色界。

  几无见。谓所余界。

  几有对。谓十有色界。若彼于是处有所障碍。是有对义。

  几无对。谓所余界。

  几有漏。谓十五界及后三少分。由于是处烦恼起故。现所行处故。

  几无漏。谓后三少分。

  几欲界系。谓一切。

  几色界系。谓十四。除香味鼻舌识。

  几无色界系谓后三。

  几不系。谓即彼无漏界。

  几蕴所摄。谓除无为。

  几取蕴所摄谓有漏。

  几善几不善几无记。谓十通三种七心界及色声法界八无记。

  几是内。谓十二。除色声香味触及法界。几是外。谓六即所除。

  几有缘。谓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有法。

  几无缘。谓余十及法界少分。

  几有分别。谓意界意识界法界少分。

  几执受。谓五内界及四界少分。谓色香味触。

  几非执受。谓余九四少分。

  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由与自识等境界故。

  几彼同分。谓即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

  大乘五蕴论一卷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

  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

  教化品第一

 我今悉归命  一切无上尊
 为开法王藏  广利诸群生
 诸佛胜妙法  谤以为非法
 愚痴无智慧  迷于邪正故
 具足智慧人  善分别邪正
 如是作论者  不违于正法
 顺三乘菩提  对三界烦恼
 虽是弟子造  正取邪则舍
 善说名句义  初中后功德
 智者闻是义  不取于余法
 如我知佛意  坚住深正义
 如实修行者  取同于佛语
 虽无善巧言  但有真实义
 彼法应受持  如取金舍石
 妙义如真金  巧语如瓦石
 依名不依义  彼人无明盲
 依自罪业障  谤诸佛妙法
 如是诸人等  则为诸佛呵
 或有取他心  谤诸佛妙法
 如是诸人等  则为诸佛呵
 为种种供养  谤诸佛妙法
 如是诸人等  则为诸佛呵
 愚痴及我慢  乐行于小法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外现威仪相  不识如来教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为求名闻故  起种种异说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说乖修多罗  言是真实义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求利养摄众  诳惑无智者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佛观如是等  极恶罪众生
 慈悲心自在  为说法除苦
 深智大慈悲  能如是利益
 我说不求利  为正法久住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宝品第二

 佛体无前际  及无中间际
 亦复无后际  寂静自觉知
 既自觉知已  为欲令他知
 是故为彼说  无畏常恒道
 佛能执持彼  智慧慈悲刀
 及妙金刚杵  割截诸苦芽
 摧碎诸见山  覆藏颠倒意
 及一切稠林  故我今敬礼

  究竟一乘宝性论法宝品第三

 非有亦非无  亦复非有无
 亦非即于彼  亦复不离彼
 不可得思量  非闻慧境界
 出离言语道  内心知清凉
 彼真妙法日  清净无尘垢
 大智慧光明  普照诸世间
 能破诸曀障  觉观贪瞋痴
 一切烦恼等  故我今敬礼

  究竟一乘宝性论僧宝品第四

 正觉正知者  见一切众生
 清净无有我  寂静真实际
 以能知于彼  自性清净心
 见烦恼无实  故离诸烦恼
 无障净智者  如实见众生
 自性清净性  佛法僧境界
 无阂净智者  见诸众生性
 遍无量境界  故我今敬礼

  问曰。依何等法有此三宝。答曰。偈言。

 真如有杂垢  及远离诸垢
 佛无量功德  及佛所作业
 如是妙境界  是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于三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

  问曰。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曰。偈言。

 一切众生界  不离诸佛智
 以彼净无垢  性体不二故
 依一切诸佛  平等法性身
 知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藏

  又复略说偈言。

 体及因果业  相应及以行
 时差别遍处  不变无差别
 彼妙义次第  第一真法性
 我如是略说  汝今应善知

  此偈明何义。偈曰。

 自性常不染  如宝空净水
 信法及般若  三昧大悲等
 净我乐常等  彼岸功德果
 厌苦求涅槃  欲愿等诸业
 大海器宝水  无量不可尽
 如灯明触色  性功德如是
 见实者说言  凡夫圣人佛
 众生如来藏  真如无差别
 有不净杂净  及以善净等
 如是次第说  众生菩萨佛
 如空遍一切  而空无分别
 自性无垢心  亦遍无分别
 如虚空遍至  体细尘不染
 佛性遍众生  诸烦恼不染
 如一切世间  依虚空生灭
 依于无漏界  有诸根生灭
 火不烧虚空  若烧无是处
 如是老病死  不能烧佛性
 地依于水住  水复依于风
 风依于虚空  空不依地等
 如是阴界根  住烦恼业中
 诸烦恼业等  依不善思惟
 不善思惟行  住清净心中
 自性清净心  不住彼诸法
 阴入界如地  烦恼业如水
 不正念如风  净心界如空
 依性起邪念  念起烦恼业
 依因烦恼业  能起阴界入
 依止于五阴  界入等诸法
 有诸根生灭  如世界成坏
 净心如虚空  无因复无缘
 及无和合义  亦无生住灭
 如虚空净心  常明无转变
 为虚妄分别  客尘烦恼染
 菩萨摩诃萨  如实知佛性
 不生亦不灭  又无老病等
 菩萨如是知  得离于生死
 怜愍众生故  示现有生灭
 佛身不变异  以得无尽法
 众生所归依  以无边际故
 常住不二法  以离妄分别
 恒不执不作  清净心力故
 法身及如来  圣谛与涅槃
 功德不相离  如光不离日

  究竟一乘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

 萎花中诸佛  众蜂中美蜜
 皮糩等中实  粪秽中真金
 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芽
 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
 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
 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宝像
 众生贪瞋痴  妄想烦恼等
 尘劳诸垢中  皆有如来藏
 花蜂糩粪秽  地果故弊衣
 贫贱女泥模  烦恼垢相似
 佛蜜实真金  宝牙金像王
 上妙宝像等  如来藏相似

  问曰。华佛譬喻为明何义。答曰。言萎华者喻诸烦恼。言诸佛者喻如来藏。偈曰。

 功德庄严佛  住于萎华中
 净天眼者见  去花显诸佛
 佛眼观自法  遍一切众生
 下至阿鼻狱  具足如来藏
 自处常住际  以慈悲方便
 令一切众生  远离诸障碍
 如朽故华中  有诸佛如来
 天眼者见知  除去萎华叶
 如来亦如是  见贪烦恼垢
 不净众生中  具足如来藏
 以大慈悲心  怜愍世间故
 为一切众生  除烦恼花叶

  问曰。蜂蜜譬喻为明何义。答曰。言群蜂者喻诸烦恼。言美蜜者喻如来藏。偈言。

 上妙美味蜜  为群蜂围绕
 须者设方便  散蜂而取蜜
 如来亦如是  以一切智眼
 见诸烦恼蜂  围绕佛性蜜
 以大方便力  散彼烦恼蜂
 显出如来藏  如取蜜受用
 犹如百千亿  那由他诸虫
 遮障微妙蜜  无有能近者
 有智者须蜜  杀害彼诸虫
 取上味美蜜  随意而受用
 无漏智如蜜  在众生身中
 烦恼如毒虫  如来所杀害

  问曰。糩实譬喻为明何义。答曰。言皮糩者喻诸烦恼。言内实者喻如来藏偈言。

 谷实在糩中  无人能受用
 时有须用者  方便除皮糩
 佛见诸众生  身有如来性
 烦恼皮糩缠  不能作佛事
 以善方便力  令三界众生
 除烦恼皮糩  随意作佛事
 如稻谷麦等  不离诸皮糩
 内实未净治  不任美食用
 如是如来藏  不离烦恼糩
 令一切众生  烦恼所饥渴
 佛自在法王  在众生身中
 能示以爱味  除彼饥渴苦

  问曰。粪金譬喻为明何义。答曰。粪秽譬喻者诸烦恼相似。真金譬喻者如来藏相似偈言。

 如人行远路  遗金粪秽中
 经百千岁住  如本不变异
 净天眼见已  遍告众人言
 此中有真金  汝可取受用
 佛观众生性  没烦恼粪中
 为欲拔济彼  雨微妙法雨
 如于不净地  漏失真金宝
 诸天眼了见  众生不能知
 诸天既见已  语众悉令知
 教除垢方便  得净真金用
 佛性金亦尔  堕烦恼秽中
 如来观察已  为说清净法

  问曰。地宝譬喻为明何义。答曰。地譬喻者诸烦恼相似。宝藏譬喻者如来藏相似。偈言。

 譬如贫人舍  地有珍宝藏
 彼人不能知  宝又不能言
 众生亦如是  于自心舍中
 有不可思议  无尽法宝藏
 虽有此宝藏  不能自觉知
 以不觉知故  受生死贫苦
 譬如珍宝藏  在彼贫人宅
 人不言我贫  宝不言我此
 如是法宝藏  在众生心中
 众生如贫人  佛性如宝藏
 为欲令众生  得此珍宝故
 彼诸佛如来  出现于世间

  问曰。果芽譬喻为明何义。答曰。果皮譬喻者诸烦恼相似。子芽譬喻者如来藏相似。偈言。

 如种种果树  子芽不朽坏
 种地中水灌  生长成大树
 一切诸众生  种种烦恼中
 皆有如来性  无明皮所缠
 种诸善根地  生彼菩提芽
 次第渐增长  成如来树王
 依地水火风  空时日月缘
 多罗等种内  出生大树王
 一切诸众生  皆亦复如是
 烦恼果皮内  有正觉子牙
 依白净等法  种种诸缘故
 次第渐增长  成佛大法王

  问曰。衣像譬喻为明何义。答曰。弊衣譬喻者诸烦恼相似。金像譬喻者如来藏相似。偈言。

 弊衣缠金像  在于道路中
 诸天为人说  此中有金像
 种种烦恼垢  缠裹如来藏
 佛无障眼见  下至阿鼻狱
 皆有如来身  为令彼得故
 广设诸方便  说种种妙法
 金像弊衣缠  堕在旷野路
 有天眼者见  为净示众人
 众生如来藏  烦恼烂衣缠
 在世间险道  而不自觉知
 佛眼观众生  皆有如来藏
 为说种种法  令彼得解脱

  问曰。女王譬喻为明何义。答曰。贱女譬喻者诸烦恼相似。歌罗逻四大中有转轮王身喻者。生死歌罗逻藏中有如来藏转轮王相似。偈言。

 譬如孤独女  住在贫穷舍
 身怀转轮王  而不自觉知
 如彼贫穷舍  三有亦如是
 怀胎女人者  喻不净众生
 如彼藏中胎  众生性亦尔
 内有无垢性  名为不孤独
 贫女垢衣缠  极丑陋受苦
 处于孤独舍  怀妊王重担
 如是诸烦恼  染污众生性
 受无量苦恼  无有归依处
 实有归依处  而无归依心
 不觉自身中  有如来藏故

  问曰。摸像譬喻为明何义。答曰。泥摸譬喻者诸烦恼相似。宝像譬喻者如来藏相似。偈言。

 如人融真金  铸在泥摸中
 外有焦黑泥  内有真宝像
 彼人量已冷  除去外泥障
 开摸令显现  取内真宝像
 佛性常明净  客垢所染污
 诸佛善观察  除障令显现
 离垢明净像  在于秽泥中
 铸师知无热  然后去泥障
 如来亦如是  见众生佛性
 俨然处烦恼  如像在摸中
 能以巧方便  善用说法椎
 打破烦恼摸  显发如来藏

  究竟一乘宝性论为何义说品第七

  问曰。余修多罗中皆说一切空。此中何故说有真如佛性。偈言。

 处处经中说  内外一切空
 有为法如云  及如梦幻等
 此中何故说  一切诸众生
 皆有真如性  而不说空寂

  答曰偈言。

 以有怯弱心  轻慢诸众生
 执着虚妄法  谤真如实性
 计身有神我  为令如是等
 远离五种过  故说有佛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

 净得及远离  自他利相应
 依止深快大  如彼所为义

  初说佛菩提及得菩提方便。偈言。

 向说佛法身  自性清净体
 为诸烦恼垢  客尘所染污
 譬如虚空中  离垢净日月
 为彼厚密云  罗网之所覆
 佛功德无垢  常恒及不变
 不分别诸法  得无漏真智

  次说无垢清净体。偈言。

 如清净池水  无有诸尘浊
 种种杂花树  周匝常围绕
 如月离罗睺  日无云翳等
 无垢功德具  显现即彼体
 蜂王美味蜜  坚实净真金
 宝藏大果树  无垢真金像
 转轮圣王身  妙宝如来像
 如是等诸法  即是如来身

  次说成就自利利他。偈言。

 无漏及遍至  不灭法与恒
 清凉不变异  不退寂静处
 诸佛如来身  如虚空无相
 为诸胜智者  作六根境界
 示现微妙色  出乎妙音声
 令嗅佛戒香  与佛妙法味
 使觉三昧触  令知深妙法
 细思惟稠林  佛离虚空相

  次说第一义相应。偈言。

 如空不思议  常恒及清凉
 不变与寂静  遍离诸分别
 一切处不着  离阂粗涩触
 亦不可见取  佛净心无垢

  次说佛法身。偈言。

 非初非中后  不破坏不二
 远离于三界  无垢无分别
 此甚深境界  非二乘所知
 具胜三昧慧  如是人能见
 出过于恒沙  不思议功德
 唯如来成就  不与余人共
 如来妙色身  清净无垢体
 远离诸烦恼  及一切习气
 种种胜妙法  光明以为体
 令众生解脱  常无有休息
 所作不思议  如摩尼宝王
 能现种种形  而彼体非实
 为世间说法  示现寂静处
 教化使淳熟  授记令入道
 如来镜像身  而不离本体
 犹如一切色  不离于虚空

  次说如来常住身。偈言。

 世尊体常住  以修无量因
 众生界不尽  慈悲心如意
 智成就相应  法中得自在
 降伏诸魔怨  体寂静故常

  次说不可思议体。偈言。

 非言语所说  第一义谛摄
 离诸觉观地  无譬喻可说
 最上胜妙法  不取有涅槃
 非三乘所知  唯是佛境界

  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功德品第九

 自利亦利他  第一义谛身
 依彼真谛身  有此世谛体
 果远离淳熟  此中具足有
 六十四种法  诸功德差别

  略说偈言。

 佛力金刚杵  破无智者障
 如来无所畏  处众如师子
 如来不共法  清净如虚空
 如彼水中月  众生二种见

  初说十力。偈言。

 处非处果报  业及于诸根
 性信至处道  离垢诸禅定
 忆念过去世  天眼寂静智
 如是等诸句  说名十种力

  如金刚杵者。偈言。

 处非处业性  众生诸信根
 种种随修地  过宿命差别
 天眼漏尽等  佛力金刚杵
 能刺摧散破  痴铠山墙树

  次说四无畏。偈言。

 如实觉诸法  遮诸阂道障
 说道得无漏  是四种无畏
 于所知境界  毕竟知自他
 自知教他知  此非遮障道
 能证胜妙果  自得令他得
 说自他利谛  是诸处无畏

  如师子王者。偈言。

 譬如师子王  诸兽中自在
 常在于山林  不怖畏诸兽
 佛人王亦尔  处于诸群众
 不畏及善住  坚固奋迅等

  次说佛十八不共法。偈言。

 佛无过无诤  无妄念等失
 无不定散心  无种种诸想
 无作意护心  欲精进不退
 念慧及解脱  知见等不退
 诸业智为本  知三世无障
 佛十八功德  及余不说者
 佛身口无失  若他来破坏
 内心无动相  非作心舍心
 世尊欲精进  念净智解脱
 知见常不失  示现可知境
 一切诸业等  智为本展转
 三世无障碍  广大智行常
 是名如来体  大智慧相应
 觉彼大菩提  最上胜妙法
 为一切众生  转于大法轮
 无畏胜妙法  令彼得解脱

  次说虚空不相应义。偈言。

 地水火风等  彼法空中无
 诸色中亦无  虚空无阂法
 诸佛无阂障  犹如虚空相
 如来在世间  如地水火风
 而诸佛如来  所有诸功德
 乃至无一法  共余世间有

  次说三十二大人相。偈言。

 足下相平满  具足千辐轮
 跟?趺上隆  伊尼鹿王踹
 手足悉柔软  诸指皆纤长
 鹅王网缦指  臂肘上下?
 两肩前后平  左右俱圆满
 立能手过膝  马王阴藏相
 身?相洪雅  如尼拘树王
 体相七处满  上半如师子
 威德势坚固  犹如那罗延
 身色新净妙  柔软金色皮
 净软细平密  一孔一毛生
 毛柔软上靡  微细轮右旋
 身净光圆匝  顶上相高显
 项如孔雀王  颐方若师子
 发净金精色  喻如因陀罗
 额上白毫相  通面净光明
 口含四十齿  二牙白逾雪
 深密内外明  上下齿平齐
 迦陵频伽声  妙音深远声
 所食无完过  得味中上味
 细薄广长舌  二目淳绀色
 眼睫若牛王  功德如莲华
 如是说人尊  妙相三十二
 一一不杂乱  普身不可嫌

  次说如水中月偈言。

 秋空无云翳  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间人  皆见月势力
 清净佛轮中  具功德势力
 佛子见如来  功德身亦尔

  究竟一乘宝性论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

 于可化众生  以教化方便
 起化众生业  教化众生界
 诸佛自在人  于可化众生
 常待时待处  自然作佛事
 遍觉知大乘  最妙功德聚
 如大海水宝  如来智亦尔
 菩提广无边  犹如虚空界
 放无量功德  大智慧日光
 遍照诸众生  有佛妙法身
 无垢功德藏  如我身无异
 烦恼障智障  云雾罗网覆
 诸佛慈悲风  吹令散灭尽

  次说大乘业喻。略说偈言。

 帝释妙鼓云  梵天日摩尼
 响及虚空地  如来身亦尔

  初说帝释镜像譬喻。偈言。

 如彼毗琉璃  清净大地中
 天主帝释身  于中镜像现
 如是众生心  清净大地中
 诸佛如来身  于中镜像现
 帝释现不现  依地净不净
 如是诸世间  镜像现不现
 如来有起灭  依浊不浊心
 如是诸众生  镜像现不现
 天主帝释身  镜像有生灭
 不可得说有  不可得说无
 如来身亦尔  镜像有生灭
 不可得说有  不可得说无
 如地普周遍  远离高下秽
 大琉璃明净  离垢功德平
 以彼毗琉璃  清净无垢故
 天主镜像现  及庄严具生
 若男若女等  于中见天主
 及妙庄严具  作生彼处愿
 众生为生彼  修行诸善行
 持戒及布施  散花舍珍宝
 后时功德尽  地灭彼亦灭
 心琉璃地净  诸佛镜像现
 诸佛子菩萨  见佛心欢喜
 为求菩提故  起愿修诸行

  不生不灭者。即是如来。偈言。

 如毗琉璃灭  彼镜像亦灭
 无可化众生  如来不出世
 琉璃宝地净  示现佛妙像
 彼净心不坏  信根芽增长
 白净法生灭  佛像亦生灭
 如来不生灭  犹如帝释王
 此业自然有  见是等现前
 法身不生灭  尽诸际常住

  次说天中妙鼓譬喻。偈言。

 天妙法鼓声  依自业而有
 诸佛说法音  众生自业闻
 如妙声远离  功用处身心
 令一切诸天  离怖得寂静
 佛声亦如是  离功用身心
 令一切众生  得证寂灭道
 于彼战斗时  为破修罗力
 因鼓出畏声  令修罗退散
 如来为众生  灭诸烦恼苦
 为世间说法  示胜禅定道

  一切世间人。不觉自过失。偈言。

 聋不闻细声  天耳闻不遍
 唯智者境界  以闻心不染

  次说云雨譬喻偈言。

 知有起悲心  遍满世间处
 定持无垢藏  佛雨净谷因
 世间依善业  依风生云雨
 依悲等增长  佛妙法云雨

  依止器世间。雨水味变坏偈言。

 譬如虚空中  雨八功德水
 到咸等住处  生种种异味
 如来慈悲云  雨八圣道水
 到众生心处  生种种解味

  无差别心。偈言。

 信于妙大乘  及中谤法者
 人遮多鸟鬼  此三聚相似
 正定聚众生  习气不定聚
 身见邪定聚  邪见流生死
 秋天无云雨  人空鸟受苦
 夏天多雨水  烧鬼令受苦
 佛现世不现  悲云雨法雨
 信法器能得  谤法有不闻

  不护众生。偈言。

 天雨如车轴  澍下冲大地
 雹及礔礰石  金刚爆火等
 不护微细虫  山林诸果树
 草谷稻粮等  行人故不雨
 如来亦如是  于粗细众生
 相应诸方便  般若悲云雨
 诸烦恼习气  我邪见众生
 如是种类等  一切智不护

  为灭苦火。偈言。

 知病离病因  取无病修药
 苦因彼灭道  知离触修等
 无始世生死  波流转五道
 五道中受乐  犹如臭烂粪
 寒热恼等触  诸苦毕竟有
 为令彼除灭  降大妙法雨
 知天中退苦  人中追求苦
 有智者不求  人天自在乐
 慧者信佛语  已信者知苦
 亦复知苦因  观灭及知道

  次说梵天譬喻。偈言。

 梵天过去愿  依诸天净业
 梵天自然现  化佛身亦尔
 梵宫中不动  常现于欲界
 诸天见妙色  失五欲境界
 佛法身不动  而常现世间
 众生见欢喜  不乐诸有乐

  有现不现。偈言。

 从天退入胎  现生有父母
 在家示婴儿  习学诸伎艺
 戏乐及游行  出家行苦行
 现就外道学  降伏于天魔
 成佛转法轮  示道入涅槃
 诸薄福众生  不能见如来

  次说日譬喻。偈言。

 如日光初出  普照诸莲华
 有同一时开  亦有一时合
 佛日亦如是  照一切众生
 有智如华开  有罪如华合
 如日照水华  而日无分别
 佛日亦如是  照而无分别

  次第偈言。

 日初出世间  千光次第照
 先照高大山  后照中下山
 佛日亦如是  次第照世间
 先照诸菩萨  后及余众生

  光明轮不同。偈言。

 色智身二法  大悲身如空
 遍照诸世间  故佛不同日
 日不能遍照  诸国土虚空
 不破无明闇  不示何知境
 放种种诸色  光明云罗网
 示大慈悲体  真如妙境界
 佛入城聚落  无眼者得眼
 见佛得大利  亦灭诸恶法
 无明没诸有  邪见黑闇障
 如来日光照  见慧未见处

  次说摩尼珠譬喻。偈言。

 一时同处住  满足所求意
 摩尼宝无心  而满众生愿
 自在大法王  同住于悲心
 众生种种闻  佛心无分别

  次说响譬喻。偈言。

 譬如诸响声  依他而得起
 自然无分别  非内非外住
 如来声亦尔  依他心而起
 自然无分别  非内非外住

  次说虚空譬喻。偈言。

 无物不可见  无观无依止
 过眼识境界  无色不可见
 空中见高下  而空不如是
 佛中见一切  其义亦如是

  次说地譬喻。偈言。

 一切诸草木  依止大地生
 地无分别心  而增长成就
 众生心善根  依止佛地生
 佛无分别心  而增广成就
 佛声犹如响  以无名字说
 佛身如虚空  遍不可见常
 如依地诸法  一切诸妙药
 遍为诸众生  不限于一人
 依佛地诸法  白净妙法药
 遍为诸众生  不限于一人

  究竟一乘宝性论校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佛性佛菩提  佛法及佛业
 诸出世净人  所不能思议
 此诸佛境界  若有能信者
 得无量功德  胜一切众生
 以求佛菩提  不思议果报
 得无量功德  故胜诸世间
 若有人能舍  魔尼诸珍宝
 遍布十方界  无量佛国土
 为求佛菩提  施与诸法王
 是人如是施  无量恒沙劫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信  过施福无量
 若有智慧人  奉持无上戒
 身口意业净  自然常护持
 为求佛菩提  如是无量劫
 是人所得福  不可得思议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言  过戒福无量
 若人入禅定  焚三界烦恼
 过天行彼岸  无菩提方便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信  过禅福无量
 无慧人能舍  唯得富贵报
 修持禁戒者  得生人天中
 修行断诸障  悲慧不能除
 慧除烦恼障  亦能除智障
 闻法为慧因  是故闻法胜
 何况闻法已  复能生信心
 我此所说法  为自心清净
 依诸如来教  修多罗相应
 若有智慧人  闻能信受者
 我此所说法  亦为摄彼人
 依灯电摩尼  日月等诸明
 一切有眼者  皆能见境界
 依佛法光明  慧眼者能见
 以法有是利  故我说此法
 若一切所说  有义有法句
 能令修行者  远离于三界
 及示寂静法  最胜无上道
 佛说是正经  余者颠倒说
 虽说法句义  断三界烦恼
 无明覆慧眼  贪等垢所缚
 又于佛法中  取少分说者
 世典善言说  彼三尚可受
 何况诸如来  远离烦恼垢
 无漏智慧人  所说修多罗
 以离于诸佛  一切世间中
 更无胜智慧  如实知法者
 如来说了义  彼不可思议
 思者是谤法  不识佛意故
 谤圣及坏法  此诸邪思惟
 烦恼愚痴人  妄见所计故
 故不应执着  邪见诸垢法
 以净衣受色  垢腻不可染

  问曰。以何因缘有此谤法。答曰。偈言。

 愚不信白法  邪见及憍慢
 过去谤法障  执着不了义
 着供养恭敬  唯见于邪法
 远离善知识  亲近谤法者
 乐着小乘法  如是等众生
 不信于大乘  故谤诸佛法
 智者不应畏  怨家蛇火毒
 因陀罗礔礰  刀杖诸恶兽
 虎狼师子等  彼但能断命
 不能令人入  可畏阿鼻狱
 应畏谤深法  及谤法知识
 决定令人入  可畏阿鼻狱
 虽近恶知识  恶心出佛血
 及杀害父母  断诸圣人命
 破坏和合僧  及断诸善根
 以系念正法  能解脱彼处
 若复有余人  诽谤甚深法
 彼人无量劫  不可得解脱
 若人令众生  觉信如是法
 彼是我父母  亦是善知识
 彼人是智者  以如来灭后
 回邪见颠倒  令入正道故
 三宝清净性  菩提功德业
 我略说七种  与佛经相应
 依此诸功德  愿于命终时
 见无量寿佛  无边功德身
 我及余信者  既见彼佛已
 愿得离垢眼  成无上菩提◎

  ◎论曰。第一教化品。如向偈中已说。应知此论。广门有十一品。中则七品。略唯一品。初释一品。具摄此论法义体相。应知偈言。

 佛法及众僧  性道功德业
 略说此论体  七种金刚句

  此偈明何义。言金刚者。犹如金刚难可沮坏。所证之义亦复如是。故言金刚。所言句者。以此论句。能与证义为根本故。此明何义。内身证法无言之体。以闻思智难可证得。犹如金刚。名字章句以能诠彼理中证智。随顺正道。能作根本故。名为句。此复何义。有二义故。何谓二义。一难证义。二者因义。是名为义。金刚字句应如是知。

  又何谓为义。何谓为字。义者。则有七种证义。何谓七义。一者佛义。二者法义。三者僧义。四者众生义五者菩提义。六者功德义。七者业义。是名为义。是故经言。又第一义谛者。所谓心缘尚不能知。何况名字章句故。所言字者。随以何等名字。章句。言语。风声。能表。能说。能明。能示。此七种义。是名为字。是故经言。又世谛者。谓世间中所用之事。名字章句言语所说故。又此七种金刚句义。如诸经中广说应知。应云何知依佛义故。如来经中告阿难言。阿难。所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能得见故。依法义故。如来经中告阿难言。阿难。所言法者。非可说事。以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如来经中告阿难言。阿难。所言僧者。名为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依众生义故。如来经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言众生者。乃是诸佛如来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以正智慧不能观察众生之义。何况能证毛道凡夫。于此义中唯信如来。是故舍利弗。随如来信此众生义。舍利弗。言众生者。即是第一义谛。舍利弗言。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舍利弗言。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舍利弗言。如来藏者。即是法身故。依菩提义故。经中说言。世尊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名涅槃界。世尊言。涅槃界者。即是法身故。依功德义故。如来经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如来智慧功德。舍利弗。如世间灯。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如来智慧功德故。依业义故。如来经中告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如来不分别。不分别无分别。而自然无分别。如所作业自然行故。如是等名略说七种金刚字句。总摄此论体相应知。是故偈言。

 七种相次第  总持自在王
 菩萨修多罗  序分有三句
 余残四句者  在菩萨如来
 智慧差别分  应当如是知

  此偈明何义。以是七种金刚字句。总摄此论。一切佛法广说其相。如陀罗尼自在王经序分中三句。余四句在彼修多罗菩萨如来法差别分。应知云何序分有初三句。彼修多罗序分中言。婆伽婆平等证一切法。善转法轮。善能教化调伏无量诸弟子众。如是三种根本字句。次第示现佛法僧宝。说彼三宝次第生起成就。应知余四句者。说随顺三宝因。成就三宝因。应知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于八地中。十自在为首。具足得一切自在。是故菩萨坐于道场胜妙之处。于一切法中。皆得自在是故经言。婆伽婆平等证一切法故。以诸菩萨住九地时。于一切法中。得为无上最大法师。善知一切诸众生心。到一切众生根机第一彼岸。能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是故菩萨成大菩提。是故经言。善转法轮故。以诸菩萨于第十地中。得住无上法王位。后能于一切佛所作业。自然而行。常不休息。是故经言。善能教化调伏无量诸弟子众故。彼善能教化调伏无量诸弟子众。即彼经中次后示现。是故经言。与大比丘众俱。如是乃至复有无量菩萨众俱。如是次第。善能教化声闻位地及佛菩提。善能调伏一切烦恼。如是毕竟有无量功德。又说声闻菩萨诸功德已。次说诸佛如来不可思议三昧境界。又说诸佛如来三昧境界已。次说无垢大宝庄严宝殿成就。又说大宝庄严宝殿成就已。次说大众云集种种供养赞叹如来。雨种种衣。雨种种华。雨种种香。如是等。示现佛宝不思议事。应知又复次说妙法庄严法座。又说妙法庄严法座已。次说法门名字及示现功德。此明法宝功德差别。应如又复次说诸菩萨摩诃萨迭共三昧行境界。示现种种功德。此明僧宝功德差别。应知又复次说如来放大光明授诸菩萨摩诃萨太子法王位职。又复次说与大无畏不怯弱辩才。又复赞叹诸佛如来第一功德。又复次说最上第一大乘之法。示现如实修行彼大乘故。于法中证果即彼三宝无上功德次第差别。序分中义大都已竟。应如是知。已说自在王菩萨修多罗序分中三宝。次说佛性义。有六十种法。清净彼功德。何以故。以有彼清净无量功德性。为清净彼性。修六十种法。为此义故。十地经中。数数说金。以为譬喻。为清净彼佛性义故。又复即于此陀罗尼自在王经中。说如来业已。次说不清净大毗琉璃摩尼宝喻。是故经言。善男子。譬如善巧摩尼宝师。善知清净大摩尼宝。向大摩尼宝性山中。取未清净诸摩尼宝。既取彼宝。以严灰洗。严灰洗已。然后复持黑头发衣。以用揩磨。不以为足。勤未休息。次以辛味饮食汁洗。食汁洗已。然后复持衣缠裹木以用揩磨。不以为足。勤未休息。次后复以大药汁洗。药汁洗已。次后复更持细软衣。以用揩磨。以细软衣。用揩磨已。然后远离铜铁等矿毗琉璃垢。方得说言大琉璃宝。善男子。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善知不净诸众生性。知已乃为说无常苦无我不净。为惊怖彼乐世众生。令厌世间。入声闻法中。而佛如来不以为足。勤未休息。次为说空无相无愿。令彼众生少解如来所说法轮。而佛如来不以为足。勤未休息。次复为说不退法轮。次说清净波罗蜜行。谓不见三事。令众生入如来境界。如是依种种因。依种种性。入佛法中。入法中已故。名无上最大福田。又复依此自性清净如来性故。经中偈言。

 譬如石矿中  真金不可见
 能清净者见  见佛亦如是

  向说佛性有六十种净业功德。何谓六十。所谓四种菩萨庄严。八种菩萨光明。十六种菩萨摩诃萨大悲。三十二种诸菩萨业。

  已说佛性义。次说佛菩提。有十六种无上菩提大慈悲心。

  已说佛菩提。次说诸佛如来功德。所谓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已说功德。次说如来三十二种无上大业。如是七种金刚句义。彼修多罗广说体相。如是应知。问曰。此七种句有何次第。答曰偈言。

 从佛次有法  次法复有僧
 僧次无碍性  从性次有智
 十力等功德  为一切众生
 而作利益业  有如是次第

  已说一品具摄此论法义体相。次说七品具摄此论法义体相。解释偈义应知归敬三宝者。此明何义。所有如来教化众生。彼诸众生归依于佛。尊敬如来。归依于法。尊敬如来。归依于僧。依于三宝。说十二偈。初明佛宝。故说四偈。◎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1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二

  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

  ◎佛宝品第二

 佛体无前际  及无中间际
 亦复无后际  寂静自觉知
 既自觉知已  为欲令他知
 是故为彼说  无畏常恒道
 佛能执持彼  智慧慈悲刀
 及妙金刚杵  割截诸苦芽
 摧碎诸见山  覆藏颠倒意
 及一切稠林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无为体自然  不依他而知
 智悲及以力  自他利具足

  此偈略明佛宝所摄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者无为体。二者自然。三者不依他知。四者智。五者悲。六者力。七者自利益。八者他利益。偈言。

 非初非中后  自性无为体
 及法体寂静  故自然应知
 唯内身自证  故不依他知
 如是三觉知  慈心为说道
 智悲及力等  拔苦烦恼刺
 初三句自利  后三句利他

  此偈明何义。远离有为。名为无为。应知又有为者。生住灭法。无彼有为。是故佛体。非初中后。故得名为无为法身。应知偈言。佛体无前际。及无中间际。亦复无后际故。又复远离一切戏论虚妄分别。寂静体故。名为自然。应知偈言寂静。故不依他知者。不依他因缘证知故。不依他因缘证知者。不依他因缘生故。不依他因缘生者。自觉不依他觉故。如是依于如来无为法身相故。一切佛事无始世来。自然而行常不休息。如是希有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从他闻。不从他闻者。不从师闻。自自在智无言之体而自觉知偈言自觉知故既自觉知已。然后为他生盲众生。令得觉知。为彼证得无为法身。说无上道。是故名为无上智悲。应知偈言既自觉知已。为欲令他知。是故为彼说无畏常恒道故无畏常恒道者。明道无畏是常是恒。以出世间不退转法。如是次第又拔他苦烦恼根本。如来智慧慈悲及神力如是三句刀金刚杵譬喻示现。又以何者。为苦根本。略说言之。谓三有中生名色是。又何者为烦恼根本。谓身见等。虚妄邪见疑戒取等。又名色者。是彼所摄所生苦芽。应知如来智慧慈悲心等。能割彼芽。以是义故。说刀譬喻。偈言佛能执持彼智慧慈悲刀故。割截诸苦芽故。又邪见疑所摄烦恼。见道远离。以世间智所不能知。稠林烦恼不能破坏。如世间中树林墙等。彼相似法以如来力能破坏。彼以是故。说金刚杵喻。偈言及妙金刚杵故。摧碎诸见山覆藏颠倒意及一切稠林故。此六种句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中次第显说应知。应云何知。彼经中言。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不生不灭者。此明如来无为之相。又复次说无垢清净琉璃地中帝释王身镜像现等。如是乃至九种譬喻。皆明如来不生不灭。又言。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清净法身亦复如是。不动不生。心不戏论。不分别不分别无分别。不思无思不思议。无念寂灭寂静。不生不灭。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嗅不可尝。不可触无诸相。不可觉不可知。如是等句。皆说寂静差别之相。此明何义。明佛一切所作事中。远离一切戏论分别。寂静自然。次说余残修多罗。彼中说言。如实觉知一切法门者。此明如来不依他故证大菩提。又复次说如来菩提有十六种。是故经言。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如实觉知一切诸法。观察一切众生法性不净有垢有点奋迅。于诸众生大悲现前。此明如来无上智悲。应知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如实觉知一切法者。如向前说。无体为体。如实觉知者。如实无分别佛智知故。观察一切众生法性者。乃至邪聚众生。如我身中法性法体法界如来藏等。彼诸众生亦复如是无有差别。如来智眼了了知故。不净者以诸凡夫烦恼障故。有垢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点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依彼二种习气障故。奋迅者能如实知种种众生可化方便。入彼众生可化方便种种门故。大悲者成大菩提得于一切众生平等大慈悲心。为欲令彼一切众生如佛证智。如是觉知证大菩提故。次于一切众生平等转大法轮常不休息。如是三句能作他利益故名为力。应知又此六句次第。初三种句谓无为等功德。如来法身相应示现自利益。余三种句所谓智等示现他利益。又复有义。以有智慧故证得第一寂静法身。是故名为自利益。又依慈悲力等二句转大法轮示现他利益。已说佛宝。次明法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法宝品第三

  论曰。依彼佛宝有真法宝。以是义故次佛宝后示现法宝。依彼法宝故说四偈。

 非有亦非无  亦复非有无
 亦非即于彼  亦复不离彼
 不可得思量  非闻慧境界
 出离言语道  内心知清凉
 彼真妙法日  清净无尘垢
 大智慧光明  普照诸世间
 能破诸曀障  觉观贪瞋痴
 一切烦恼等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不思议不二  无分净现对
 依何得何法  离法二谛相

  此偈略明法宝所摄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者不可思议。二者不二。三者无分别。四者净。五者显现。六者对治。七者离果。八者离因。离者偈言。

 灭谛道谛等  二谛摄取离
 彼各三功德  次第说应知

  此偈明何义。前六功德中初三种功德不思议不二及无分别等。示现彼灭谛摄取离烦恼。应知余残有三句。净显现对治。示现彼道谛摄取断烦恼因。应知又证法所有离名为灭谛。以何等法修行断烦恼名为道谛。以此二谛合为净法。以二谛相名为离法。应知偈言。

 不思量无言  智者内智知
 以如是义故  不可得思议
 清凉不二法  及无分别法
 净显现对治  三句犹如日

  此偈明何义。略明灭谛有三种法。以是义故不可思议。应知以何义故不可思议。有四义故。何等为四。一者为无。二者为有。三者为有无。四者为二。偈言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亦非即于彼。亦复不离彼故。灭谛有三种法。应知者。此明何义。灭谛非可知。有三种法。何等为三。一者非思量境界故。偈言不可得思量。非闻慧境界故。二者远离一切声响名字章句言语相貌故。偈言出离言语道故。三者圣人内证法故。偈言内心知故。又灭谛云何不二法者。及云何无分别者。如不增不减经中如来说言。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偈言清凉故。何者是二而说不二所言二者。谓业烦恼。言分别者。所谓集起业烦恼因及邪念等。以知彼自性本来寂灭不二无二行。知苦本来不生。是名苦灭谛。非灭法故名苦灭谛。是故经言。文殊师利。何等法中无心意意识行。彼法中无分别。以无分别故不起邪念。以有正念故不起无明。以不起无明故。即不起十二有支。以不起十二有支故。即名无生。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非灭法故名苦灭谛。世尊。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恒清凉不变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所缠。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毕竟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所缠。名如来藏。如是等胜鬘经中广说灭谛应知。又以何因得此灭谛如来法身。谓于见道及修道中无分别智三种日。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彼真妙法日故。何等为三。一者日轮清净相似相对法。以远离一切烦恼垢故。偈言清净无尘垢故。二者显现一切色像相似相对法。以一切种一切智能照知故。偈言大智慧光明故。三者对治闇相似相对法。以起一切种智对治法故。偈言普照诸世间故。又以何者是所治法。所谓依取不实事相。虚妄分别念。生贪瞋痴结使烦恼。此明何义。愚痴凡夫依结使烦恼。取不实事相。念故起于贪心。依瞋恚故起于瞋心。依于无明虚妄念故起于痴心。又复依彼贪瞋痴等虚妄分别。取不实事相。念起邪念心。依邪念心起于结使。依于结使起贪瞋痴。以是义故。身口意等造作贪业瞋业痴业。依此业故。复有生生不断不绝。如是一切愚痴凡夫。依结使烦恼集起邪念。依邪念故起诸烦恼。依烦恼故起一切业。依业起生。如是此一切种诸烦恼染业染生染。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一实性界。如彼如实性。观察如实性而不取相。以不取相故。能见实性。如是实性诸佛如来平等证知。又不见如是虚妄法相。如实知见。如实有法真如法界。以见第一义谛故。如是二法不增不减。是故名为平等证智。是名一切种智。所治障法应如是知。以起真如智对治法故。彼所治法毕竟不复生起现前。偈言能破诸曀障觉观贪瞋痴一切烦恼等故。又此得灭谛如来法身。因于见道中及修道中无分别智。广说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等。修多罗中言。须菩提。真如如来真如平等无差别。如是等应知。已说法宝。次说僧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僧宝品第四

  论曰。依大乘法宝。有不退转菩萨僧宝。以是义故。次法宝后示现僧宝。依彼僧宝故。说四偈。

 正觉正知者  见一切众生
 清净无有我  寂静真实际
 以能知于彼  自性清净心
 见烦恼无实  故离诸烦恼
 无障净智者  如实见众生
 自性清净性  佛法僧境界
 无阂净智眼  见诸众生性
 遍无量境界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如实知内身  以智见清净
 故名无上僧  诸佛如来说

  此偈明何义。偈言。

 如实见众生  寂静真法身
 以见性本净  烦恼本来无

  此偈明何义。以如实见本际。以来我空法空应知。偈言正觉正知者。见一切众生清净无有我。寂静真实际故。又彼如实知无始世来本际寂静无我无法。非灭烦恼证时始有。此明何义。此见自性清净法身。略说有二种法。何等为二。一者见性本来自性清净。二者见诸烦恼本来寂灭。偈言以能知于彼自性清净心见烦恼无实故离诸烦恼故。又自性清净心本来清净。又本来常为烦恼所染。此二种法于彼无漏真如。法界中善心不善心俱。更无第三心。如是义者难可觉知。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刹尼迦善心。非烦恼所染刹尼迦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如是等圣者胜鬘经中广说。自性清净心及烦恼所染应知。又有二种修行。谓如实修行。及遍修行。难证知义。如实修行者。谓见众生自性清净佛性境界故。偈言无障净智者如实见众生自性清净性佛法身境界故。遍修行者。谓遍十地一切境界故。见一切众生有一切智故。又遍一切境界者。以遍一切境界。依出世间慧。见一切众生乃至畜生有如来藏应知。彼见一切众生有真如佛性。初地菩萨摩诃萨以遍证一切真如法界故。偈言无阂净智眼见诸众生性遍无量境界故。如是内身自觉知。彼无漏法界无障无阂。依于二法。一者如实修行。二者遍修行。此明何义。谓出世间如实内证真如法智。不共二乘凡夫人等应知。此明何义。菩萨摩诃萨出世间清净证智。略说有二种。胜声闻辟支佛证智。何等为二。一者无障。二者无碍。无障者。谓如实修行。见诸众生自性清净境界。故名无障。无阂者。谓遍修行。以如实知无边境界。故名无阂。此明何义。偈言。

 如实知见道  见清净佛智
 故不退圣人  能作众生依

  此偈明何义。又依初地菩萨摩诃萨证智。清净见道不退地乘。能作见彼无上菩提清净胜因应知。偈言如实知见道见清净佛智故。此初地证智。胜余菩萨摩诃萨布施持戒等波罗蜜功德。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依如实见真如证智。是故能与一切众生天龙八部声闻辟支佛等作归依处。偈言不退圣人能作众生依故。

  问曰。以何义故。不明归依声闻僧宝。答曰。菩萨僧宝功德无量。是故应供。以应供故。合应礼拜赞叹供养。声闻之人无如是义。以是义故。不明归依声闻僧宝。此明何义。偈言。

 境界诸功德  证智及涅槃
 诸地净无垢  满足大慈悲
 生于如来家  具足自在通
 果胜最无上  是胜归依义

  此偈明何义。略说菩萨十种胜义。过诸声闻辟支佛故。何等为十。一者观胜。二者功德胜。三者证智胜。四者涅槃胜。五者地胜。六者清净胜。七者平等心胜。八者生胜。九者神力胜。十者果胜。观胜者谓观真如境界。是名观胜偈言境界故。功德胜者。菩萨修行无厌足不同二乘少欲等。是名功德胜。偈言功德故。证智胜者。证二种无我。是名证智胜。偈言证智故。涅槃胜者。教化众生故。是名涅槃胜。偈言涅槃故。地胜者。所谓十地等。是名地胜。偈言诸地故。清净胜者。菩萨远离智障。是名清净胜。偈言净无垢故。平等心胜者。菩萨大悲遍覆。是名平等心胜。偈言满足大慈悲故。生胜者。诸菩萨生无生故。是名生胜。偈言生于如来家故。神力胜者。谓三昧自在神通等力胜。是名神力胜。偈言具足三昧自在通故。果胜者。究竟无上菩提故。是名果胜。偈言果胜最无上故。此明何义。有黠慧人。知诸菩萨功德无量修习菩提。无量无边广大功德。有大智慧慈悲圆满。为照知彼无量众生性行稠林。犹如初月。唯除诸佛如来满月。菩萨摩诃萨。知诸声闻乃至证得阿罗汉道。少智慧人无大悲心。为照自身。犹如星宿。既如是知。欲取如来大满月身。修菩提道。而当弃舍初月。菩萨起心礼拜供养。其余星宿声闻辟支佛者。无有是处。此复何义。明为利益一切众生初始发起菩提之心。诸菩萨等已能降伏不为利益他众生身为自利益修持无漏清净禁戒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声闻之人。何况其余。得十自在等。无量无边功德菩萨摩诃萨。而同声闻辟支佛等少功德人。无有是处。以是义故。经中偈言。

 若为自身故  修行于禁戒
 远离大慈心  舍破戒众生
 以为自身故  护持禁戒财
 如是持戒者  佛说非清净
 若为他人故  修行于禁戒
 能利益众生  如地水火风
 以为他众生  起第一悲心
 是名净持戒  余似非清净

  问曰。依何等义为何等人。诸佛如来说此三宝。答曰。偈言。

 依能调所证  弟子为三乘
 信三供养等  是故说三宝

  此偈明何义。略说依三种义。为六种人故说三宝。何等为三。一者调御师。二者调御师法。三者调御师弟子。偈言依能调所证弟子故。六种人者。何等为六。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乘。四者信佛。五者信法。六者信僧。偈言为三乘信三供养等故。初释第一义。第一第四人归依两足中最胜第一尊佛。示现调御师大丈夫义故。偈言依能调故。为取佛菩提诸菩萨人故。偈言为大乘故。为信供养诸佛如来福田人故。偈言信佛供养故。以是义故。说立佛宝。偈言是故说佛宝故。已释第一义第一第四人。次释第二义。第二第五人归依离烦恼中最胜第一法。示现调御师所证功德法故。偈言依所证故。为自然知不依他知深因缘法辟支佛人故。偈言为中乘故。为信供养第一妙法福田人故。偈言信法供养故。以是义故。说立法宝。偈言是故说法宝故。已释第二义第二第五人。次释第三义。第三第六人归依诸众中最胜第一诸菩萨僧。示现调御师弟子于诸佛如来所说法中如实修行不相违义故。偈言依弟子故。为从他闻声闻人故偈言为小乘故。为信供养第一圣众福田人故。偈言信僧供养故。以是义故。说立僧宝。偈言是故说僧宝故。是名略说依三种义。为六种人故。诸佛如来说此三宝。偈言依能调所证弟子为三乘信三供养等是故说三宝故。又为可化众生令次第入。以是义故。依于世谛示现明说立三归依。此明何义。偈言。

 可舍及虚妄  无物及怖畏
 二种法及僧  非究竟归依

  此偈明何义。法有二种。何等为二。一所说法。二所证法。所说法者。谓如来说修多罗等名字章句身所摄故。彼所说法证道时灭如舍船筏。偈言可舍故。所证法者。复有二种。谓依因果二种差别。以依何法证何法故。此明何义。所谓有道有为相摄。若为有为相所摄者。彼法虚妄。偈言及虚妄故。若虚妄者彼法非实。若非实者彼非真谛。非真谛者即是无常。若无常者非可归依。又复若依彼声闻道所得灭谛。彼亦无物犹如灯灭。唯断少分诸烦恼苦。若如是者则是无物。若无物者云何为他之所归依。偈言无物故。僧者凡有三乘之人。三乘人中依声闻僧常有怖畏。常求归依诸佛如来求离世间。此是学人所应作者。未究竟故。犹进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所言怖畏者。云何怖畏。以阿罗汉虽尽有漏而不断一切烦恼习气。彼于一切有为行相。极怖畏心常现在前。是故圣者胜鬘经言。阿罗汉有恐怖。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汉有怖畏。以恐怖故归依如来。故彼若如是有怖畏者。彼人毕竟为欲远离彼怖畏处求无畏处。以是义故依远离彼怖畏之处。名为学者当有所作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畏之处。是故声闻法僧二宝是少分归依。非究竟归依。偈言二种法及僧非究竟归依故。此明何义。偈言。

 众生归一处  佛法身彼岸
 依佛身有法  依法究竟僧

  此偈明何义。如向所说。诸佛如来不生不灭寂静不二。离垢法身故。以唯一法身究竟清净处故。又三乘之人无有救者。无归依者。以唯有彼岸无始本际毕竟无尽。是可归依恒可归依。所谓唯是诸佛如来故。如是常恒清凉不变故可归依。圣者胜鬘经中广说应知。问曰。以何义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宝。答曰。偈言。

 真宝世希有  明净及势力
 能庄严世间  最上不变等

  此偈明何义。所言宝者有六种相似。依彼六种相似相对法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宝。何等为六。一者世间难得相似相对法。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偈言真宝世希有故。二者无垢相似相对法。以离一切有漏法故。偈言明净故。三者威德相似相对法。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偈言势力故。四者庄严世间相似相对法。以能庄严出世间故。偈言能庄严世间故。五者胜妙相似相对法。以出世间法故。偈言最上故。六者不可改异相似相对法。以得无漏法世间八法不能动故。偈言不变故。问曰。依何等法有此三宝。而依此法得有世间。及出世间清净生起三宝。答曰。为彼义故说两行偈。

 真如有杂垢  及远离诸垢
 佛无量功德  及佛所作业
 如是妙境界  是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于三宝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如是三宝性  唯诸佛境界
 以四法次第  不可思议故

  此偈明何义。真如有杂垢者。谓真如佛性未离诸烦恼所缠。如来藏故。及远离诸垢者。即彼如来藏转身到佛地得证法身。名如来法身故。佛无量功德者。即彼转身如来法身相中。所有出世间十力无畏等。一切诸功德无量无边故。及佛所作业者。即彼十力等。一切诸佛法自然常作无上佛业。常不休息常不舍离。常授诸菩萨记。彼处次第有四种法不可思议。是故名为如来境界。何等四处偈言。

 染净相应处  不染而清净
 不相舍离法  自然无分别

  此偈明何义。真如有杂垢者。同一时中有净有染。此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信深因缘法声闻辟支佛于彼非境界故。

  是故圣者胜鬘经中。佛告胜鬘言。天女。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天女。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辟支佛等。唯依佛语信此二法故。偈言染净相应处故。及远离诸垢者。真如非本有染后时言清净。此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心自性清净。自性清净心本来清净。如彼心本体。如来如是知。是故经言。如来一念心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偈言不染而清净故。佛无量功德者。谓前际后际于一向染凡夫地中。常不舍离真如法身。一切诸佛法无异无差别。此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以于一切众生界中终无有一众生身中而不具足如来功德及智慧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远离颠倒起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佛子。譬如有一极大经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无不记录。若与二千世界等者。悉记二千世界中事。若与小千世界等者。悉记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者。悉记一切四天下事。须弥山王等者。悉记须弥山王等事。地天宫等者。悉记地天宫殿中事。欲天宫等者。悉记欲天宫殿中事。色天宫等者。悉记色天宫殿中事。若与无色天宫等者。悉记一切无色界天宫殿中事。彼等三千大千世界极大经卷。在一极细小微尘内。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出兴于世。智慧聪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何如此广大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诸众生耶。我今应当勤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作是念已。

  尔时彼人即作方便。破坏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佛子。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阂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不生信心。尔时如来以无障阂清净天眼。观察一切诸众生身。既观察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方便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一切妄想颠倒垢缚。令具足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如来即时教彼众生修八圣道。舍离一切虚妄颠倒。离颠倒已见如来智。与如来等饶益众生故。偈言不相舍离法故。及佛所作业者。同一时一切处一切时。自然无分别。随顺众生心。随顺可化众生根性。不错不谬随顺作佛业。此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善男子。如来为令一切众生入佛法中故。无量如来业作有量说。善男子。如来所有实作业者。于彼一切世间众生。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不可知。不可以名字说。何以故。以难可得与前众生故。以于一切诸佛国土不休息故。以一切诸佛悉平等故。以过一切诸世间心所作事故。以无分别犹如虚空悉平等故。以无异无差别法性体故。如是等广说已。又说不净大毗琉璃摩尼宝珠譬喻言。善男子。汝依此譬喻。应知如来业不可思议故。平等遍至故。一切处不可呵故。三世平等故。不断绝三宝种故诸佛如来虽如是住不可思议业中。而不舍离虚空法身。虽不舍离虚空法身。而于众生随所应闻名字章句为之说法。虽为众生如是说法。而常远离一切众生心所念观。何以故。以如实知一切众生诸心行故。偈言自然无分别故。依此妙法身出生于三宝者。偈言。

 所觉菩提法  依菩提分知
 菩提分教化  众生觉菩提
 初句为正因  余三为净缘
 前二自利益  后二利益他

  此偈明何义。此四种句。总摄一切所知境界。此明何义。初一句者。谓所证法应知。以彼证法名为菩提。偈言所觉菩提法故。第二句。菩提依菩提分知者。以诸佛菩提功德能作佛菩提因故。偈言依菩提分知故。第三句菩提分教化者。以菩提分令他觉故。第四句众生觉菩提者。所化众生觉菩提故。此四种句次第不取相。依此行故。清净菩提出生三宝应知。偈言所觉菩提法依菩提。分知菩提分教化众生觉菩提故。以一句因三句缘故。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得菩提者。十力等诸佛如来法。三十二种诸佛如来作业。依如来业众生闻声。依彼法故。得清净因缘出生三宝应知。是故偈言初句为正因余三为净缘故。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二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1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三

  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

  论曰。自此已后余残论偈。次第依彼四句广差别说应知。此以何义。向前偈言。

 真如有杂垢  及远离诸垢
 佛无量功德  及佛所作业
 如是妙境界  是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于三宝

  此偈示现何义。如向所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彼依何义故。如是说偈言。

 佛法身遍满  真如无差别
 皆实有佛性  是故说常有

  此偈明何义。有三种义。是故如来说一切时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三。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诸众生身。偈言佛法身遍满故。二者如来真如无差别。偈言真如无差别故。三者一切众生皆悉实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实有佛性故。此三句义。自此下论依如来藏修多罗。我后时说应知。如偈本言。

 一切众生界  不离诸佛智
 以彼净无垢  性体不二故
 依一切诸佛  平等法性身
 知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藏
 体及因果业  相应及以行
 时差别遍处  不变无差别
 彼妙义次第  第一真法性
 我如是略说  汝今应善知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此偈有十种义。依此十种说第一义实智境界佛性差别应知。何等为十。一者体。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行。七者时差别。八者遍一切处。九者不变。十者无差别。初依体因故。说一偈。

 自性常不染  如宝空净水
 信法及般若  三昧大悲等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自在力不变  思实体柔软
 宝空水功德  相似相对法

  此偈明何义。向说三种义。彼三种义。次第依于自相同相。如来法身三种清净功德。如如意宝珠虚空净水。相似相对法应知。此明何义。思者依如来法身。所思所修皆悉成就故。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有四种障碍  谤法及着我
 怖畏世间苦  舍离诸众生

  此偈明何义。偈言。

 阐提及外道  声闻及自觉
 信等四种法  清净因应知

  此偈明何义。略说一切众生界中有三种众生。何等为三。一者求有。二者远离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求有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谤解脱道无涅槃性。常求住世间不求证涅槃。二者于佛法中阐提同位。以谤大乘故。是故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是人以起二见因缘。从闇入闇从冥入冥。我说是等名一阐提故。偈言谤法故。阐提故。远离求有者。亦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无求道方便。二者有求道方便。无求道方便者。亦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多种外道种种邪计。谓僧佉卫世师尼揵陀若提子等。无求道方便。二者于佛法中同外道行。虽信佛法而颠倒取。彼何者是。谓犊子等。见身中有我等。不信第一义谛。不信真如法空。佛说彼人无异外道。复有计空为有。以我相憍慢故。何以故。以如来为说空解脱门令得觉知。而彼人计唯空无实。为彼人故。宝积经中佛告迦叶。宁见计我如须弥山。而不用见憍慢众生计空为有。迦叶一切邪见解空得离。若见空为有。彼不可化令离世间故。偈言及着我故。及外道故。有方便求道者。亦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声闻。偈言怖畏世间苦故。声闻故。二者辟支佛。偈言舍离诸众生故。及自觉故。不求彼二者。所谓第一利根众生诸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以诸菩萨不求彼有如一阐提故。又亦不同无方便求道种种外道等故。又亦不同有方便求道声闻辟支佛等故。何以故。以诸菩萨见世间涅槃道平等故。以不住涅槃心故。以世间法不能染故。而修行世间行坚固慈悲涅槃心故。以善住根本清净法中故。又彼求有众生一阐提人。及佛法中同阐提位。名为邪定聚众生。又远离求有众生中。堕无方便求道众生。名为不定聚众生。又远离求有众生中。求离世间方便求道声闻辟支佛。及不求彼二。平等道智菩萨摩诃萨。名为正定聚众生。又除求于无障碍道大乘众生。余有四种众生。何等为四。一者阐提。二者外道。三者声闻。四者辟支佛。彼四众生有四种障故。不能证故。不能会故。不能见如来之性。何等为四。一者谤大乘法一阐提障。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信大乘故。偈言信法故。二者横计身中有我诸外道障。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故。偈言及般若故。三者怖畏世间诸苦声闻人障。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虚空藏首楞严等诸三昧故。偈言三昧故。四者背舍利益一切众生舍大悲心辟支佛障。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为利益众生故。偈言大悲故。是名四种障。障四种众生。为对治彼四种障故。诸菩萨摩诃萨信修行大乘等四种对治法。得无上清净法身。到第一彼岸。何以故。依此四种清净法界修习善法。此是诸佛随顺法子于佛家生。是故偈言。

 大乘信为子  般若以为母
 禅胎大悲乳  诸佛如实子

  偈言信等四种法清净因应知故。又依果业故。说一偈。

 净我乐常等  彼岸功德果
 厌苦求涅槃  欲愿等诸业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略说四句义  四种颠倒法
 于法身中倒  修行对治法

  此偈明何义。彼信等四法。如来法身因此能清净。彼向说四种法。彼次第略说对治四颠倒。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果应知。偈言略说四句义故。此明何义。谓于色等无常事中起于常想。于苦法中起于乐想。于无我中起于我想。于不净中起于净想。是等名为四种颠倒应知。偈言四种颠倒法故。为对治此四种颠倒故。有四种非颠倒法应知。何等为四。谓于色等无常事中生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等。是名四种不颠倒对治应知。偈言修行对治法故。如是四种颠倒对治。依如来法身。复是颠倒应知。偈言于法身中倒故。对治此倒说有四种如来法身功德波罗蜜果。何等为四。所谓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应知。偈言修行对治法故。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凡夫众生于五阴法起颠倒想。谓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世尊。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若有众生。信佛语故。于如来法身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世尊。彼诸众生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唯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世尊。若有众生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世尊。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如是等故。又此四种如来法身功德波罗蜜从因向果。次第而说净我乐常应知。云何次第从因向果。谓诽谤大乘一阐提障。实无有净而心乐着取世间净。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信大乘修行证得第一净波罗蜜果应知。于五阴中见有神我诸外道障。实无神我而乐着取我。此障对治。谓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证得第一我波罗蜜果应知。此明何义。一切外道执着色等非真实事。以为有我。而彼外道取着我相。无如是我相虚妄颠倒。一切时无我。以是义故。说言如来如实智知一切法无我到第一彼岸。而如来无彼我无我相。何以故。以一切时如实见知不虚妄故。非颠倒故。此以何义。以即无我名为有我。即无我者。无彼外道虚妄神我。名有我者。如来有彼得自在我。是故偈言。

 如清净真空  得第一无我
 诸佛得净体  是名得大身

  此偈明何义。得大身者。谓如来得第一清净真如法身。彼是诸佛如来实我。以得自在体。以得第一清净身。偈言诸佛得净体故。以是义故。诸佛名得清净自在。偈言是名得大身故。以是义故。依于此义诸佛如来于无漏界中得为第一最自在我。又复即依如是义故。如来法身不名为有。以无我相无法相故。以是义故。不得言有。以如彼相如是无故。又复即依如是义故。如来法身不名为无。以唯有彼真如我体。是故不得言无法身。以如彼相如是有故。依此义故。诸外道问。如来死后为有身耶。为无身耶。有如是等。是故如来不记不答。诸声闻人畏世间苦。为对治彼畏世间苦。诸菩萨摩诃萨修行一切世间出世间诸三昧故。证得第一乐波罗蜜果应知。辟支佛人弃舍利益一切众生乐住寂静。为对治彼弃舍众生。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住无限齐世间。常利益众生。证得第一常波罗蜜果应知。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信及般若三昧大悲四种修行。如是次第得如来身净我乐常四种功德波罗蜜果应知。又复有义。依此四种如来法身名为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此明何义。信修行大乘。是故诸佛如来常得清净法界到第一彼岸。是故说言广大如法界修行般若波罗蜜。是故诸佛如来成就虚空法身。以器世间究竟无我。以修行虚空藏等无量三昧。以是义故。于一切处一切法中皆得自在。是故说言。究竟如虚空。以修行大悲。于一切众生无限齐时。得慈悲心平等。是故说言尽未来际。又此四种波罗蜜等住无漏界中。声闻辟支佛得大力自在。菩萨为证如来功德法身第一彼岸有四种障。何等为四。一者缘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坏相。缘相者。谓无明住地。即此无明住地与行作缘。如无明缘行。无明住地缘亦如是故。因相者。谓无明住地缘行。即此无明住地缘行为因。如行缘识。无漏业缘亦如是故。生相者。谓无明住地缘依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如四种取。缘依有漏业因而生三界。三种意生身生亦如是故。坏相者谓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死如依生缘故有老死。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死亦如是故。又一切烦恼染皆依无明住地根本。以不离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未得远离无明住地垢。是故未得究竟无为净波罗蜜。又即依彼无明住地缘。以细相戏论习未得永灭。是故未得究竟无为我波罗蜜。又即缘彼无明住地。有细相戏论集。因无漏业生于意阴未得永灭。是故未得究竟无为乐波罗蜜。以诸烦恼染业染生染未得永灭。是故未证究竟甘露如来法身。以未远离不可思议变易生死常未究竟。是故未得不变异体。是故未得究竟无为常波罗蜜。又如烦恼染。无明住地亦如是。如业染。无漏业行亦如是。如生染。三种意生身及不可思议变易死亦如是。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譬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世尊。依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世尊。此三乘地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如是等胜鬘经中广说应知。

  复次以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中无净我乐常波罗蜜彼岸功德身。是故圣者胜鬘经言。唯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如是等故。此明何义。以如来法身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障智障习气故名为净。是故说言。唯如来法身是净波罗蜜。以得寂静第一自在我故。离无我戏论究竟寂静故名为我。是故说言。唯如来法身是我波罗蜜。以得远离意生阴身因故名为乐。是故说言。唯如来法身是乐波罗蜜。以世间涅槃平等证故。故名为常。是故说言。唯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又复略说有二种法。依此二法如来法身有净波罗蜜应知。何等为二。一者本来自性清净。以因相故。二者离垢清净。以胜相故。有二种法。依此二法如来法身有我波罗蜜应知。何等为二。一者远离诸外道边。以离虚妄我戏论故。二者远离诸声闻边。以离无我戏论故。有二种法。依此二法如来法身有乐波罗蜜应知。何等为二。一者远离一切苦。二者远离一切烦恼习气。此以何义。云何远离一切苦。以灭一切种苦故。以灭一切意生身故。云何远离烦恼习气。以证一切法故。有二种法。依此二法如来法身有常波罗蜜应知。何等为二。一者不灭一切诸有为行。以离断见边故。二者不取无为涅槃。以离常见边故。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中说言。世尊。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故。以是义故。依如是向说法界法门第一义谛。说即世间法名为涅槃。以此二法不分别故。以证不住世间涅槃故。是故偈言。

 无分别之人  不分别世间
 不分别涅槃  涅槃有平等

  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若无佛性者  不得厌诸苦
 不求涅槃乐  亦不欲不愿

  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亦无欲涅槃亦不愿求。如是等此明何义。略说佛性清净正因于不定聚众生能作二种业。何等为二。一者依见世间种种苦恼。厌诸苦故。生心欲离诸世间中一切苦恼。偈言若无佛性者不得厌诸苦故。二者依见涅槃乐悕寂乐故。生求心欲心愿心。偈言若无佛性者不求涅槃乐亦不欲不愿故。又欲者。求涅槃故。求者。悕涅槃故。悕者。于悕求法中不怯弱故。欲得者。于所求法中方便追求故。及咨问故愿者。所期法中。所期法者。心心相行。是故偈言。

 见苦果乐果  此依性而有
 若无佛性者  不起如是心

  此偈明何义。凡所有见世间苦果者。凡所有见涅槃乐果者。此二种法。善根众生。有一切依因真如佛性。非离佛性无因缘故起如是心。偈言见苦果乐果。此依性而有故。若无因缘生如是心者。一阐提等无涅槃性。应发菩提心。偈言若无佛性者不起如是心故。以性未离一切客尘烦恼诸垢。于三乘中未曾修习一乘信心。又未亲近善知识等。亦未修习亲近善知识因缘。是故华严性起中言。次有乃至邪见聚等。众生身中皆有如来日轮光照。作彼众生利益。作未来因善根。增长诸白法故。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性。又依相应义故。说一偈。

 大海器宝水  无量不可尽
 如灯明触色  性功德如是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佛法身慧定  悲摄众生性
 海珍宝水等  相似相对法

  此偈明何义。以有三处故。次第有三种大海相似相对法。于如来性中依因毕竟成就相应义应知。何等三处。一者法身清净因。二者集佛智因。三者得如来大悲因。法身清净因者。信修行大乘器相似相对法。以彼无量不可尽故。偈言佛法身故。海相似相对法故。集佛智因者。般若三昧珍宝相似相对法。偈言慧定故。珍宝相似相对法故。得如来大悲因者。大慈悲心水相似相对法。偈言悲摄众生性故。水相似相对法故。又修行智慧三昧门宝相似相对法。以彼无分别不可思议有大势力功德相应故。又修行菩萨大悲水相似相对法。以于一切众生柔软大悲得一味等味相行故。如是彼三种法。此三种因和合。毕竟不相舍离。故名相应。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通智及无垢  不离于真如
 如灯明暖色  无垢界相似

  此偈明何义。有三处次第三种灯相似相对法。于如来法界中依果相应义应知。何等三处。一者通。二者知漏尽智。三者漏尽。此以何义。通者。有五通光明相似相对法。以受用事能散灭。彼与智相违。所治闇法能治相似相对法故。偈言通故。明故。知漏尽智者。无漏智暖相似相对法。以能烧业烦恼无有余残。能烧相似相对法故。偈言智故暖故。漏尽者。转身漏尽色相似相对法。以常无垢清净光明具足相无垢相似相对法故。偈言无垢故色故。又无垢者。以离烦恼障故。清净者。以离智障故。光明者。如自性清净体。彼二是客尘烦恼。如是略说六种无漏智。离烦恼无学身所摄法。于无漏法界中彼此迭共不相舍离。不差别法界平等毕竟。名相应义应知。又依行义故。说一偈。

 见实者说言  凡夫圣人佛
 众生如来藏  真如无差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凡夫心颠倒  见实异于彼
 如实不颠倒  诸佛离戏论

  此偈明何义。向明如来法界中一切法。真如清净明同相。依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法门等。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此以何义。略明依三种人。何等为三。一者不实见凡夫。二者实见圣人。三者毕竟成就如来法身。是名三种行应知。应云何知。谓取颠倒。离颠倒。离戏论。如是次第。此以何义。取颠倒者。谓诸凡夫三种虚妄想心见故。偈言凡夫心颠倒故。离颠倒者。以圣人远离虚妄想心见故。偈言见实异于彼故。离戏论者。正离颠倒及诸戏论。以烦恼障智障及烦恼习气诸佛如来根本永尽故。偈言如实不颠倒诸佛离戏论故。自此以下即依此行。余四种义广差别说应知。又复即依彼三种人依时差别故。说一偈。

 有不净有净  及以善净等
 如是次第说  众生菩萨佛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体等六句义  略明法性体
 次第三时中  说三种名字

  此偈明何义。谓向所明无漏法性。如来广说种种法门。彼诸法门略说依于六种句义。所谓摄聚体因果业相应及行偈言体等六句义略明法性体故。于三时中次第依彼三种名字毕竟应知。偈言次第三时中说三种名字故。此以何义。谓不净时名为众生。偈言有不净故。不净净时名为菩萨。偈言有净故。于善净时名为如来。偈言及以善净故以是义故。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量烦恼所缠。从无始来随顺世间生死涛波去来生退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舍一切欲。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舍利弗。即此法身得离一切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得住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观之地。于一切境界中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故。偈言如是次第说众生菩萨佛故。自此以下即依彼三时。明如来法性遍一切处故。说一偈。

 如空遍一切  而空无分别
 自性无垢心  亦遍无分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过功德毕竟  遍至及同相
 下中胜众生  如虚空中色

  此偈明何义。所有凡夫圣人诸佛如来。自性清净心平等无分别。彼清净心于三时中次第于过失时。于功德时。于功德清净毕竟时。同相无差别。犹如虚空在瓦银金三种器中平等无异无差别一切时有。以是义故。经中说有三时次第。如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故。自此已下。即依此三时。明如来法性遍至一切处。依染净时不变不异。有十五偈。此等诸偈略说要义应知偈言。

 诸过客尘来  性功德相应
 真法体不变  如本后亦尔

  此偈明何义。偈言。

 十一偈及二  次第不净时
 烦恼客尘过  第十四十五
 于善净时中  过恒沙佛法
 不离脱思议  佛自性功德
 本际中间际  及以后际等
 如来真如性  体不变不异

  初依不净时不变不异。十一偈者。

 如虚空遍至  体细尘不染
 佛性遍众生  诸烦恼不染
 如一切世间  依虚空生灭
 依于无漏界  有诸根生灭
 火不烧虚空  若烧无是处
 如是老病死  不能烧佛性
 地依于水住  水复依于风
 风依于虚空  空不依地等
 如是阴界根  住烦恼业中
 诸烦恼业等  住不善思惟
 不善思惟行  住清净心中
 自性清净心  不住彼诸法
 阴入界如地  烦恼业如水
 不正念如风  净心界如空
 依性起邪念  念起烦恼业
 依因烦恼业  能起阴入界
 依止于五阴  界入等诸法
 有诸根生灭  如世界成坏
 净心如虚空  无因复无缘
 及无和合义  亦无生住灭
 如虚空净心  常明元转变
 为虚妄分别  客尘烦恼染

  此虚空譬喻偈示现何义。明如来性。依不净时法体不变。偈言。

 不正思惟风  诸业烦恼水
 自性心虚空  不为彼二生
 自性清净心  其相如虚空
 邪念思惟风  所不能散坏
 诸业烦恼水  所不能湿烂
 老病死炽火  所不能烧燃

  此偈明何义。如依邪念风轮起业烦恼水聚。依业烦恼水聚。生阴界入世间。而自性心虚空不生不起。偈言不正思惟风诸业烦恼水自性心虚空不为彼二生故。如是依邪念风灾。业行烦恼水灾。老病死等火灾。吹浸烧坏阴入界世间。而自性清净心虚空常住不坏。如是于不净时中器世间相似相对法。诸烦恼染业染生染有集有灭。诸佛如来无为之性。犹如虚空不生不灭。常不变易示现法体。此自性清净法门虚空譬喻。如陀罗尼自在王菩萨修多罗中广说。应知彼经中言。诸善男子。烦恼本无体。真性本明净。一切烦恼羸薄。毗婆舍那有大势力。一切烦恼客尘。自性清净心根本。一切诸烦恼虚妄分别。自性清净心如实不分别。诸佛子。譬如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风住风依空住。而彼虚空无依住处。诸善男子。如是四大地大水大风大空大。此四大中唯虚空大以为最胜。以为大力。以为坚固。以为不动。以为不作。以为不散。不生不灭自然而住。诸善男子。彼三种大生灭相应。无实体性刹那不住。诸佛子。此三种大变异无常。诸佛子。而虚空界常不变异。诸佛子。如是阴界入依业烦恼住。诸烦恼业依不正思惟住。不正思惟依于佛性自性清净心住。以是义故。经中说言。自性清净心客尘烦恼染。诸善男子。所有邪念。所有烦恼业。所有阴界入。如是诸法从于因缘和合而生。以诸因缘坏散而灭。诸善男子。彼自性清净心无因无缘故。无和合不生不灭。诸善男子。如虚空界。自性清净心亦复如是。如风大界。不正思惟亦复如是。如水大海。诸业烦恼亦复如是。如地大界。阴界入等亦复如是。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根本。皆无坚实。无住无住本。根本清净。无根本故。已说不净时中依无分别相。自性清净心虚空界相似相对法。已说依彼起不正念风界相似相对法。已说依不正念诸业烦恼因相水界相似相对法。已说依彼生阴界入果相转变地相似相对法。未说彼焚烧死病老等诸过患相火相似相对法。是故次说偈言。

 有三火次第  劫烧人地狱
 能作种种苦  能熟诸行根

  此偈明何义明此三法。老病死火。于不净时中不能变异彼如来藏。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生死者。依世谛故说有生死。世尊。死者诸根坏。世尊。生者新诸根起。世尊而如来藏不生不死不老不变。何以故。世尊。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境界。世尊如来藏者。常恒清凉不变故。已说依不净时不变不异。◎

  ◎次说依净不净时不变不异故。说二偈。

 菩萨摩诃萨  如实知佛性
 不生亦不灭  复无老病等
 菩萨如是知  得离于生死
 怜愍众生故  示现有生灭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老病死诸苦  圣人永灭尽
 依业烦恼生  诸菩萨无彼

  此偈明何义。明此老病死等苦火于不净时依业烦恼本生。如世间火依薪本生。以诸菩萨得生意生身。于净不净时毕竟永灭尽。以是义故。诸业烦恼等常不能烧燃。而依慈悲力故。示现生老病死。而远离生等。以见如实故。以是义故。诸菩萨摩诃萨依善根结使生。非依业烦恼结使生。以依心自在力生。依大悲力现于三界。示现生示现老示现病示现死。而彼无有生老病死诸苦等法。以如实见真如佛性不生不灭。是名不净净时。如修多罗中依爱无漏业根本烦恼广说应知。如如来于大海慧菩萨经中说言。大海慧。何者能住世间善根相应烦恼。所谓集诸善根无有厌足故。以心愿生摄取诸有故。求见一切诸佛如来故。教化一切众生心不疲惓故。摄取一切诸佛妙法故。于诸众生常作利益故。常不舍离乐贪诸法结使故。常不舍离诸波罗蜜结使故。大海慧。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世间善根相应烦恼。依此烦恼诸菩萨摩诃萨生于三界受种种苦。不为三界烦恼过患之所染污。大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此诸善根以何义故说名烦恼。佛告大海慧菩萨言。大海慧。如是烦恼。诸菩萨摩诃萨能生三界受种种苦。依此烦恼故。有三界。非染烦恼三界中生。大海慧。菩萨以方便智力。依善根力故。心生三界。是故名为善根相应烦恼而生三界非染心生。大海慧。譬如长者若居士等唯有一子。甚爱甚念见者欢喜。而彼一子依愚痴心因戏乐故。堕在极深粪厕井中。时彼父母及诸亲属。见彼一子堕在大厕深坑粪中。见已歔欷悲泣啼哭。而不能入彼极深厕粪屎器中而出其子。

  尔时彼处众中更有一长者子。或一居士子。见彼小儿堕在深厕粪屎井中。见已疾疾生一子想。生爱念心不起恶心。即入深厕粪屎井中出彼一子。大海慧。为显彼义说此譬喻。大海慧。何者彼义。大海慧。言极深井粪屎坑者。名为三界。大海慧。言一子者。一切众生。诸菩萨等于一切众生生一子想。大海慧。尔时父母及诸亲者。名为声闻辟支佛人。以二乘人见诸众生堕在世间极大深坑粪屎井中。既见彼已悲泣啼哭。而不能拔彼诸众生。大海慧。彼时更有一长者子一居士子者。名为菩萨摩诃萨。离诸烦恼清净无垢。以离垢心现见无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现生三界。为教化彼诸众生故。大海慧。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悲。毕竟远离诸有。毕竟远离诸缚。而回生于三界有中。以依方便般若力故。诸烦恼火不能焚烧。欲令一切诸众生等远离诸缚。而为说法。大海慧。我今说此修多罗句。依诸菩萨心。为利益一切众生。得自在力而生三有。依诸善根慈悲心力。依于方便般若力故。是名示现净不净时。又菩萨摩诃萨以如实智知如来法身不生不灭故。得如是菩萨摩诃萨功德法体。此修多罗句向前已说。自下次说大毗琉璃摩尼宝喻。佛言。大海慧。譬如无价大毗琉璃摩尼宝珠。善治善净善光明。堕在泥中住一千年。彼摩尼宝经千年后乃出彼泥。出已水洗。洗已极净。极净洗已。然后极明。即不失本清净无垢摩尼宝体。大海慧。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如实知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光明净心而为客尘烦恼所染。大海慧。诸菩萨等生如是心。彼诸烦恼不染众生自性净心。是诸烦恼客尘虚妄分别心起而彼诸菩萨复生是心。我今毕竟令诸众生远离客尘诸烦恼垢。为之说法。如是菩萨不生怯弱心。转于一切众生生增上力。我要毕竟令得解脱。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此诸烦恼无有少体。菩萨尔时复生是心。诸烦恼无体。诸烦恼羸薄。是诸烦恼无有住处。如是菩萨如实知诸烦恼虚妄分别而有。依邪见念而有。以正见者。诸烦恼垢不能得起。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应如实观诸烦恼更不复生。以不生烦恼故。生诸善法。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若自起诸烦恼者。云何而得为诸烦恼所缚众生说法令离诸烦恼缚。菩萨尔时复生是心。以我不着诸烦恼故。是故得为诸烦恼缚众生说法。我应修行诸波罗蜜。结使烦恼相应善根。为欲教化诸众生故。又复云何名为世间。以三界相似镜像法故。此明何义。依无漏法界中有三种意生身应知。彼因无漏善根所作名为世间。以离有漏诸业烦恼所作世间法故。亦名涅槃。依此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有有为世间。有无为世间。世尊。有有为涅槃。有无为涅槃故。又有为无为心心数法相应法故。故说名为净不净时。此义于第六菩萨现前地说。彼诸漏尽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解脱现前修行大悲。以为救护一切众生故。不取证。如宝鬘经中依漏尽故说入城喻。彼经中言。善男子。譬如有城。纵广正等各一由旬。多有诸门路险黑闇甚可怖畏。有人入者多受安乐。复有一人。唯有一子爱念甚重。遥闻彼城如是快乐。即便舍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过险道到彼城门。一足已入一足未举。即念其子寻作是念。我唯一子。来时云何竟不与俱。谁能养护令离众苦。即舍乐城还至子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怜愍故修集五通。既修集已垂得尽漏而不取证。何以故。愍众生故舍漏尽通。乃至行于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于大般涅槃。多诸门者。喻于八万诸三昧门。路险难者。喻诸魔业。到城门者。喻于五通。一足入者。喻于智慧。一足未入者。喻诸菩萨未证解脱。言一子者。喻于五道一切众生。顾念子者。喻大悲心。还子所者。喻调众生。能得解脱而不证者。即是方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方便力。发大精进起坚固心。修行禅定得证五通。如是菩萨依禅通业善修心净无漏灭尽定现前。如是菩萨即得生于大悲之心。为救一切诸众生故。现前无漏智通。而回转不取寂灭涅槃。以为教化诸众生故。回取世间。乃至示现凡夫人地。于第四菩萨焰地中。为自利益善起精进。为利益他。善起坚固心漏尽现前。于第五菩萨难胜地中。依止五通自利利他。善熟心行无漏灭尽定现前。是故于第六菩萨地中。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起漏尽现前。是故于第六菩萨现前地中。得漏尽自在。说名清净。是菩萨如是自身正修行。教化众生令置彼处。得大慈悲心。于颠倒众生生救护心。不着寂灭涅槃。善作彼方便现前世间门。为众生故现前涅槃门。为菩提分满足故。修行四禅回生欲界。以为利益地狱畜生饿鬼凡夫种种众生。示现诸身。以得自在故。已说依不净净时不变不异。次说依善净时不变不异故。说二偈。

 佛身不变异  以得无尽法
 众生所归依  以无边际故
 常住不二法  以离妄分别
 恒不热不作  清净心力故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不生及不死  不病亦不老
 以常恒清凉  及不变等故

  此偈明何义。偈言。

 以常故不生  离意生身故
 以恒故不死  离不思议退
 清凉故不病  无烦恼习故
 不变故不老  无无漏行故

  此偈明何义。明如来性于佛地时无垢清净光明常住自性清净。以本际来常故不生。以离意生身故。以未来际恒故不死。以离不可思议变易死故。以本后际来清凉故不病。以离无明住地所摄故。若如是者。不堕三世。彼则不变。是故不老。以离无漏业回转故。又复偈言。

 有二复有二  复有二二句
 次第如常等  无漏境界中

  此偈明何义。常恒清凉及不变等。此四种句。于无漏法界中次第一一句二二本二二释义差别。如不增不减修多罗中说言。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已说不变异。次说无差别。无差别者。即依此善净时本际以来毕竟究竟自体相善净如来藏无差别故。说一偈。

 法身及如来  圣谛与涅槃
 功德不相离  如光不离日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略明法身等  义一而名异
 依无漏界中  四种义差别

  此偈明何义。略说于无漏法界中依如来藏有四种义。依四种义有四种名应知。何等四义。偈言。

 佛法不相离  及彼真如性
 法体不虚妄  自性本来净

  此偈明何义。佛法不相离者。依此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故。及彼真如性者。依此义故。六根聚经言。世尊。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究竟诸法体故。法体不虚妄者。依此义故。经中说言。世尊。又第一义谛者。谓不虚妄涅槃是也。何以故。世尊。彼性本际来常以法体不变故。自性本来净者。依此义故。经中佛告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本际以来入涅槃故。又复依此四义。次第有四种名。何等为四。一者法身。二者如来。三者第一义谛。四者涅槃。以是义故。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言。如来藏者。即是法身故。又复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不离法身有如来藏。世尊。不离如来藏有法身。世尊。依一苦灭谛说名如来藏。世尊。如是说如来法身无量无边功德。世尊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法身故。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觉一切种智  离一切习气
 佛及涅槃体  不离第一义

  此四种名。于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是故虽复有四种名。而彼四义不离一法门。不离一法体。此以何义所证一切法。觉一切智。及离一切智障烦恼障习气。此二种法于无漏法界中不异不差别不断不相离。以是义故。大般涅槃经中偈言。

 无量种功德  一切不思议
 不差别解脱  解脱即如来

  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言声闻辟支佛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此明何义。言声闻辟支佛有涅槃者。此是诸佛如来方便。见诸众生于长道旷野远行疲惓。恐有退转。为止息故造作化城。如来如是于一切法中得大自在大方便故。故明如是义。世尊如来应正遍知证平等涅槃。一切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毕竟究竟。此明何义。依四种义。毕竟功德诸佛如来无差别。涅槃相无上果中佛及涅槃。一切功德不相舍离。若离佛地果中证智。更无余人有涅槃法。示现如是义。依一切种智。于诸佛如来无漏法界中譬喻示现。此明何义。宝鬘经中画师譬喻。示现具足一切功德应知偈言。

 如种种画师  所知各差别
 彼一人知分  第二人不知
 有自在国王  敕诸画师言
 于彼摽画处  具足作我身
 国中诸画师  一切皆下手
 若不阙一人  乃成国王像
 画师受敕已  画作国王像
 彼诸画师中  一人行不在
 由无彼一人  国王像不成
 以其不满足  一切身分故
 所言画师者  喻檀戒等行
 言国王像者  示一切种智
 一人不在者  示现少一行
 王像不成者  空智不具足

  此偈明何义。以是义故。宝鬘经言。善男子。谛听谛听。我今为汝说此譬喻。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悉善知画。其中或有善能泥涂。或能磨彩。或晓画身不晓手足。或晓手足不晓面目。时有国王。以一张叠与是诸人而告之言。凡能画者皆悉聚集。于此叠上画吾身像。尔时诸人悉来集聚。随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画师。以缘事故竟不得来。诸人画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诸人悉集作不。不也。世尊。善男子。我说此喻其义未显。善男子。一人不来。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佛法行者亦复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则不名具足如来正法。是故要当具足诸行名为成就无上菩提故。又此檀等诸波罗蜜一一差别。唯是如来所知境界。如来知彼种种差别无量无边应知。以彼算数自在力等不能思议故。以对治彼悭等诸垢。是故得成清净檀等诸波罗蜜。又以修行一切种一切空智及种种三昧门。于第八菩萨不动地中不分别一切菩萨地。无间无隔自然依止道智。修行得无生法忍。成就具足如来无漏戒。成就一切功德。于第九菩萨善慧地中依阿僧祇三昧陀罗尼海门。摄取无量无边诸佛之法依止。解一切众生根智。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空智。得无生法忍。于第十菩萨法云地中依止一切如来现前蜜智智。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得无生空法忍。次后得诸三昧。断一切烦恼障智障。依止诸解脱门智。成就清净彼岸功德。具足得一切种一切空智。以如是等四种地智中非声闻辟支佛地。以彼声闻辟支佛等去之甚远。以是义故。说彼四种成就不差别涅槃界。是故偈言。

 慧智及解脱  不离法界体
 无差涅槃界  日相似相对

  此偈明何义。以何等慧以何等智。以何等解脱。彼三不离法界实体。明彼四种功德成就无差别涅槃界。偈言无差别涅槃界故。为彼四种义次第故。有四种相似相对法应知。何等为四。一者佛法身中依出世间无分别慧。能破第一无明黑闇。彼光明照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慧故。日相似相对故。二者依智故。得一切智智知一切种。照一切事放光明罗网。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智故。日相似相对故。三者依止彼二自性清净心解脱。无垢离垢光明轮清净。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解脱故。日相似相对法故。四者即此三种不离法界。不离实体。不相舍离。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不离法界体故。日相似相对故。是故偈言。

 不证诸佛身  涅槃不可得
 如弃舍光明  日不可得见

  此偈明何义。以如向说无漏法界中无始世界来诸佛法身中无漏诸法一切功德不相舍离。以是义故。远离如来无障无碍。法身智慧离一切障。涅槃体相不可得见。不可得证。如离日光明无日轮可见。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法无优劣故得涅槃。知诸法平等智故得涅槃。平等智故得涅槃。平等解脱故得涅槃。平等解脱知见故得涅槃。是故世尊说。涅槃界一味等味。谓明解脱一味故。◎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三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1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四

  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

  ◎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

  论曰。偈言。

 向说如来藏  十种义示现
 次说烦恼缠  以九种譬喻

  此偈明何义。向依如来藏说无始世界来彼法恒常住法体不转变。明如来藏有十种义。自此以下依无始世界来烦恼藏所缠。说无始世界来自性清净心具足法身。以九种譬喻明如来藏。过于恒沙烦恼藏所缠。如修多罗说应知。九种譬喻者。如偈说言。

 萎华中诸佛  众蜂中美蜜
 皮糩等中实  粪秽中真金
 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芽
 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
 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
 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宝像
 众生贪瞋痴  妄想烦恼等
 尘劳诸垢中  皆有如来藏

  此偈示现何义。自此以下依此略说四偈句义。余残譬喻五十四偈广说应知。此四行偈总略说。彼广偈中义应知。又依彼义。略说二偈。

 华蜂糩粪秽  地果故坏衣
 贫贱女泥模  烦恼垢相似
 佛蜜实真金  宝牙金像王
 上妙宝像等  如来藏相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华蜂等诸喻  明众生身中
 无始世界来  有诸烦恼垢
 佛蜜等诸喻  明众生身中
 无始来具足  自性无垢体

  又复略说此如来藏。修多罗中明一切众生界从无始世界来客尘烦恼染心。从无始世界来净妙法身如来藏不相舍离。是故经言。依自虚妄染心众生染。依自性清净心众生净。云何自心染。依自心染有九种喻。谓萎华等应知。偈言。

 贪瞋痴相续  及结使熏集
 见修道不净  及净地有垢
 萎华等诸喻  说九种相对
 无边烦恼缠  故说差别相

  此偈明何义。略说有九种烦恼。于自性清净如来法身界中。如萎华等九种譬喻。于诸佛等常外客相诸烦恼垢亦复如是。于真如佛性常客尘相。何等以为九种烦恼。一者贪使烦恼。二者瞋使烦恼。三者痴使烦恼。四者增上贪瞋痴结使烦恼。五者无明住地所摄烦恼。六者见道所断烦恼。七者修道所断烦恼。八者不净地所摄烦恼。九者净地所摄烦恼。此如是等九种烦恼。以彼九种譬喻示现应知。此明何义。世间贪等众生身中所摄烦恼。能作不动地业所缘。成就色界无色界果报。出世间智能断。名为贪瞋痴使烦恼。偈言贪瞋痴相续故。又增上贪瞋痴众生身中所摄烦恼。能作福业罪业行缘。但能成就欲界果报。唯有不净观智能断。名为增上贪瞋痴等结使烦恼。偈言及结使故。又阿罗汉身中所摄烦恼。能作无漏诸业行缘。能生无垢意生身果报。唯如来菩提智能断。名为无明住地所摄烦恼。偈言熏集故。又有二种学人。何等为二。一者凡夫。二者圣人。凡夫身中所摄烦恼。初出世间心见出世间法智能断。名为见道所断烦恼。偈言见道故。圣人身中所摄烦恼。如先见出世间法修道智能断。名为修道所断烦恼。偈言修道故。又不究竟菩萨。谓从初地乃至七地所摄烦恼。七住地中所对治法。八地已上三住地中。修道智能断。名为不净地所摄烦恼。偈言不净故。又毕竟究竟菩萨身中所摄烦恼。八地已上三地修道智所对治法。金刚三昧智能断。名为净地所摄烦恼。偈言及净地有垢故。是名略说九种烦恼次第。萎华等九种譬喻。我已广说应知。又复即此九种烦恼。依八万四千众生行故。有八万四千烦恼差别。如如来智无量无边故。有如是无量无边烦恼缠如来藏故。言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是故偈言。

 愚痴及罗汉  诸学及大智
 次第四种垢  及一二复二
 如是次第说  四凡一圣人
 二学二大智  名为不净地

  此偈明何义。此九种譬喻。于无漏界中如是次第四种譬喻。及第五譬喻。后时二二烦恼诸垢依。烦恼垢染故。言不清净。又复云何知此九种贪等烦恼。于萎华等九种譬喻相似相对。又云何知如来藏于诸佛等九种譬喻相似相对。偈言。

 依佛神力故  有彼众妙华
 初荣时则爱  后萎变不爱
 如华依荣悴  有爱有不爱
 贪烦恼亦尔  初乐后不乐
 群蜂为成蜜  瞋心啮诸花
 瞋恚心起时  生种种苦恼
 稻等内坚实  外为皮糩覆
 如是痴心缠  不见内坚实
 犹如臭秽粪  智观贪亦尔
 起欲心诸相  结使如秽粪
 譬如彼地中  种种珍宝藏
 众生无天眼  是故不能见
 如是自在智  为无明地覆
 众生无智眼  是故不能见
 如子离皮糩  次第生芽等
 见道断烦恼  次第生诸地
 以害身见等  摄取妙圣道
 修道断烦恼  故说弊坏衣
 七地中诸垢  犹如胎所缠
 远离胎藏智  无分别淳熟
 三地知诸垢  如泥模所泥
 大智诸菩萨  金刚定智断
 萎华至泥模  如是九种喻
 示贪瞋痴等  九种烦恼垢
 垢中如来藏  佛等相对法
 如是九种义  以三种体摄

  此偈明何义。谓依法身自性清净心如来藏等三种实体。有诸佛等九种譬喻相似相对法应知。三种实体者偈言。

 法身及真如  如来性实体
 三种及一种  五种喻示现

  此偈明何义。初三种喻示现如来法身应知。三种譬喻者。所谓诸佛美蜜坚固。示现法身。偈言法身故。一种譬喻者。所谓真金示现真如。偈言真如故。又何等为五种譬喻。一者地藏。二者树。三者金像。四者转轮圣王五者宝像。能生三种佛身。示现如来性。偈言如来性故。又法身者。偈言。

 法身有二种  清净真法界
 及依彼习气  以深浅义说

  此偈明何义。诸佛如来有二种法身。何等为二。一者寂静法界身。以无分别智境界故。如是诸佛如来法身。唯自内身法界能证应知。偈言清净真法界故。二者为得彼因。谓彼寂静法界说法。依可化众生说。彼说法应知。以依真如法身有彼说法。名为习气。偈言及依彼习气故。彼说法者。复有二种。一细二粗。细者。所谓为诸菩萨摩诃萨演说甚深秘密法藏。以依第一义谛说故。粗者。所谓种种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忧陀那尼陀那等。名字章句种种差别。以依世谛说故。是故偈言。

 以出世间法  世中无譬喻
 是故依彼性  还说性譬喻
 如美蜜一味  微细法亦尔
 修多罗等说  如种种异味

  此偈明何义。诸佛美蜜及坚固等三种譬喻。此明如来真如法身有二种义。一者遍覆一切众生。二者遍身中有无有余残。示现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此以何义。于众生界中无有一众生离如来法身在于法身外。离于如来智在如来智外。如种种色像不离虚空中。是故偈言。

 譬如诸色像  不离于虚空
 如是众生身  不离诸佛智
 以如是义故  说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藏  如虚空中色
 以性不改变  体本来清净
 如真金不变  故说真如喻

  此偈明何义。明彼真如如来之性。乃至邪聚众生身中自性清净心。无异无差别。光明明了。以离客尘诸烦恼故。后时说言。如来法身如是以一真金譬喻。依真如无差别。不离佛法身故。说诸众生皆有如来藏。以自性清净心虽言清净而本来无二法故。是故经中佛告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见自身根本清净智。以依自身根本智故。知诸众生有清净身。文殊师利。所谓如来自性清净身。乃至一切众生自性清净身。此二法者。无二无差别。是故偈言。

 一切诸众生  平等如来藏
 真如清净法  名为如来体
 依如是义故  说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藏  应当如是知

  又复偈言。

 佛性有二种  一者如地藏
 二者如树果  无始世界来
 自性清净心  修行无上道
 依二种佛性  得出三种身
 依初譬喻故  知有初法身
 依第二譬喻  知有二佛身
 真佛法身净  犹如真金像
 以性不改变  摄功德实体
 证大法王位  如转轮圣王
 依止镜像体  有化佛像现

  此偈明何义。余五种譬喻。所谓藏树金像转轮圣王宝像譬喻。示现生彼三佛法身。以依自体性如来之性诸众生藏。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此示何义。以诸佛如来有三种身得名义故。此五种喻能作三种佛法身因。以是义故说如来性因。此以何义。此中明性义以为因义以是义故。经中偈言。

 无始世来性  作诸法依止
 依性有诸道  及证涅槃果

  此偈明何义。无始世界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说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离智。不断不脱。不异无为。不思议佛法。世尊。亦有断脱异外离离智有为法。亦依亦持亦住持亦建立。依如来藏故。依性有诸道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故。及证涅槃果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槃。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不欲涅槃不愿涅槃故。此明何义。明如来藏究竟如来法身不差别。真如体相毕竟定佛性体。于一切时一切众生身中皆无余尽应知。此云何知依法相知。是故经言。善男子。此法性法体性自性常住。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自性清净本来常住。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此明何义。依法性依法体。依法相应依法方便。此法为如是为不如是。不可思议。一切处依法依法量依法信。得心净得心定。彼不可分别。为实为不实。唯依如来信。是故偈言。

 唯依如来信  信于第一义
 如无眼目者  不能见日轮

  此偈明何义。略说一切众生界中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何等为四。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发菩提心菩萨。如圣者胜鬘经中说言。世尊。如来藏者。于身见众生非其境界。世尊。如来藏者。于取四颠倒众生非其境界。世尊。如来藏者。于散乱心失空众生非其境界故。此明何义。身见众生者。谓诸凡夫。以彼凡夫实无色等五阴诸法而取以为有我我所。虚妄执着我我所慢。于离身见等灭谛无漏性甘露之法。信亦不能。何况出世间一切智境界如来藏能证能解。无有是处。又取四颠倒诸众生者。所谓声闻辟支佛人。以彼声闻辟支佛等应修行如来藏常。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常。以颠倒取一切法无常。修行如来藏无常。乐无常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乐。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乐。以颠倒取一切法皆苦。修行如来藏苦。乐苦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我。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我。以颠倒取一切法无我。修行如来藏无我。乐无我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净。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净。以颠倒取一切法不净。修行如来藏不净。乐不净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如是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不能如实随顺法身修行。以是义故。第一彼岸常乐我净法。非彼声闻辟支佛等所知境界。如是乐颠倒无常苦无我不净相等。彼如来藏非其境界。如是之义大般涅槃修多罗中。池水譬喻广明此义应知。彼经中言。迦叶。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集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真实。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集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故。又散乱心失空众生者。谓初发心菩萨。离空如来藏义。以失变坏物修行。名为空解脱门。此以何义。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断灭后时得涅槃。如是菩萨失空如来藏修行。又复有人以空为有物。我应得空。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应修行令得彼空。彼人不知空以何等法是如来藏。偈言。

 不空如来藏  谓无上佛法
 不相舍离相  不增减一法
 如来无为身  自性本来净
 客尘虚妄染  本来自性空

  此偈明何义。不减一法者。不减烦恼。不增一法者。真如性中不增一法。以不舍离清净体故偈言不相舍离相不增减一法故。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故。如是以何等烦恼以何等处无。如是如实见知名为空智。又何等诸佛法。何处具足有。如是如实见知名不空智。如是明离有无二边如实知空相。此二偈中明如是义。又众生若离如是空智。彼人则是佛境界外名不相应。不得定不得一心。以是义故。名散乱心失空众生。何以故。以离第一义空智门无分别境界不可得证不可得见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藏智名为空智。世尊。如来藏空智者。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本所不见。本所不得。本所不证。本所不会。世尊。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故。如是此如来藏。以法界藏故。身见等众生不能得见。已说以身见相对治真实法界未现前故。又如是出世间法身如来藏。非颠倒众生境界。已说以无常等世间法对治出世间法界未现前故。又如是自性清净法界如来空藏。非散乱心失空众生境界。已说以烦恼垢客尘染。空自性清净功德法不相舍离。出世间法身得名故。此明何义。又依一味等味法界无差别智门观察出世间自性清净法身。是名如实知见真如。是故经说。十住菩萨唯能少分见如来藏。何况凡夫二乘人等。是故偈言。

 譬如薄云中  见虚空有日
 净慧诸圣人  见佛亦如是
 声闻辟支佛  如无眼目者
 不能观如来  如盲不见日
 所知一切法  有无量无边
 遍虚空法界  无量智能见
 诸如来法身  充满一切处
 佛智慧能见  以无量智故◎

  ◎究竟一乘宝性论为何义说品第七

  问曰。真如佛性如来藏义住无障阂究竟菩萨地。菩萨第一圣人亦非境界。以是一切智者境界故。若如是者。何故乃为愚痴颠倒凡夫人说。答曰。以是义故。略说四偈。

 处处经中说  内外一切空
 有为法如云  及如梦幻等
 此中何故说  一切诸众生
 皆有如来性  而不说空寂
 以有怯弱心  轻慢诸众生
 执着虚妄法  谤真如佛性
 计身有神我  为令如是等
 远离五种过  故说有佛性

  此四行偈以十一偈略释应知。偈言。

 诸修多罗中  说有为诸法
 谓烦恼业等  如云等虚妄
 烦恼犹如云  所作业如梦
 如幻阴亦尔  烦恼业生故
 先已如是说  此究竟论中
 为离五种过  说有真如性
 以众生不闻  不发菩提心
 或有怯弱心  欺自身诸过
 未发菩提心  生起欺慢意
 见发菩提心  我胜彼菩萨
 如是憍慢人  不起正智心
 是故虚妄取  不知如实法
 妄取众生过  不知客染心
 实无彼诸过  自性净功德
 以取虚妄过  不知实功德
 是故不得生  自他平等慈
 闻彼真如性  起大勇猛力
 及恭敬世尊  智慧及大悲
 生增长五法  不退转平等
 无一切诸过  唯有诸功德
 取一切众生  如我身无异
 速疾得成就  无上佛菩提

  究竟一乘宝性论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

  论曰。已说有垢如。自此以下说无垢如应知。无垢如者。谓诸佛如来。于无漏法界中远离一切种种诸垢。转杂秽身得净妙身。依八句义略差别说彼真如性无漏法身应知。何等为八偈言。

 净得及远离  自他利相应
 依止深快大  时数如彼法

  是名八种句义。次第一偈示现八种义者。何谓八种。一者实体。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行。七者常。八者不可思议。实体者。向说如来藏不离烦恼藏所缠。以远离诸烦恼转身得清净。是名为实体应知。偈言净故。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故。因者。有二种无分别智。一者出世间无分别智。二者依出世间智。得世间出世间依止行智是名为因。偈言得故。果者。即依此得得证智果。是名为果。偈言远离故。业者。有二种远离。一者远离烦恼障。二者远离智障。如是次第故名远离。如是远离自利利他成就。是名为业。偈言自他利故。相应者。自利利他得无量功德。常毕竟住持。是名相应。偈言相应故。行常不思议者。谓三种佛法身。无始世界来作众生利益常不休息。不可思议。偈言依止深快大故。以是义故。略说偈言。

 实体因果业  及以相应行
 常不可思议  名佛地应知

  又依实体依因。于佛地中及得彼方便因故。说三偈。

 向说佛法身  自性清净体
 为诸烦恼垢  客尘所染污
 譬如虚空中  离垢净日月
 为彼厚密云  罗网之所覆
 佛功德无垢  常恒及不变
 不分别诸法  得无漏真智

  此三行偈以四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佛身不舍离  清净真妙法
 如虚空日月  智离染不二
 过恒沙佛法  明净诸功德
 非作法相应  不离彼实体
 烦恼及智障  彼法实无体
 常为客尘染  是故说云喻
 远离彼二因  向二无分别
 无分别真智  及依彼所得

  此偈明何义。向说转身实体清净。又清净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自性清净。二者离垢清净。自性清净者。谓性解脱无所舍离。以彼自性清净心体不舍一切客尘烦恼。以彼本来不相应故。离垢清净者。谓得解脱。又彼解脱不离一切法。如水不离诸尘垢等而言清净。以自性清净心远离客尘诸烦恼垢更无余故。又依彼果离垢清净故。说四偈。

 如清净池水  无有诸尘浊
 种种杂花树  周匝常围绕
 如月离罗睺  日无云翳等
 无垢功德具  显现即彼体
 蜂王美味蜜  坚实净真金
 宝藏大果树  无垢真金像
 转轮圣王身  妙宝如来像
 如是等诸法  即是如来身

  此四行偈以八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贪等客烦恼  犹如浊水尘
 无分别上智  果法如池水
 示现佛法身  一切诸功德
 依彼证智果  是故如是说
 贪如浊水尘  净法杂垢染
 可化诸众生  如绕池藕花
 禅定习气润  远离瞋罗睺
 以大慈悲水  遍益诸众生
 如十五日月  远离云罗网
 光明照众生  能除诸幽闇
 佛无垢日月  离痴云罗网
 智光照众生  除灭诸黑闇
 得无等等法  能与妙法味
 诸佛如蜜坚  远离蜂糩障
 真实妙功德  除断诸贫穷
 能与解脱势  故说金树喻
 法宝真实身  增上两足尊
 胜色毕竟成  故说后三喻

  又向说以二种智依自利利他业。何者为二。一者出世间无分别智。二者依出世间无分别智。转身得身行因远离烦恼。得证智果故。又何者是成就自利。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远离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又何者是成就他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又依自利利他。成就业义故。说四偈。

 无漏及遍至  不灭法与恒
 清凉不变异  不退寂净处
 诸佛如来身  如虚空无相
 为诸胜智者  作六根境界
 示现微妙色  出于妙音声
 令嗅佛戒香  与佛妙法味
 使觉三昧触  令知深妙法
 细思惟稠林  佛离虚空相

  此四行偈以八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略说二种法  业智应当知
 满足解脱身  清净真法身
 解脱身法身  二及一应知
 谓无漏遍至  及究竟无为
 烦恼尽无漏  及习气灭故
 无阂及无障  智遍至应知
 无为以不灭  实体不失故
 不失名为本  恒等句解释
 对于恒等句  有四失应知
 死无常及转  不可思议退
 以无死故恒  以常故清凉
 不转故不变  寂静故不退
 彼究竟足迹  净智白法体
 具足色声等  示现于诸根
 如虚空无相  而现色等相
 法身亦如是  具六根境界

  此偈明何义。经中说言。如虚空相诸佛亦尔者。此依第一义。诸佛如来清净法身自体相不共法故。作如是说。以是义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人相成就得见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须菩提。若以相成就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非以相成就得见如来故。此明何义。以依如来第一义谛清净法身明如是义。又依相应义故。说二偈。

 如空不思议  常恒及清凉
 不变与寂静  遍离诸分别
 一切处不着  离阂粗涩触
 亦不可见取  佛净心无垢

  此二行偈以八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解脱身法身  示自利利他
 依自利利他  彼处相应义
 一切诸功德  不思议应知
 以非三慧境  一切种智知
 诸众生佛体  细故非闻境
 第一非思思  以出世深密
 世修慧不知  诸愚痴凡夫
 本来未曾见  如盲不瞩色
 二乘如婴儿  不见日月轮
 以不生故常  以不灭故恒
 离二故清凉  法性住不变
 证灭故寂静  一切觉故遍
 不住不分别  离烦恼不着
 无智障离阂  柔软离粗涩
 无色不可见  离相不可取
 以自性故净  离染故无垢

  此偈明何义。虚空譬喻者。明诸佛如来无为诸功德不离佛法身。于所有诸有得不可思议胜大方便业胜大悲业胜大智业。为与一切众生乐相无垢清净三种佛身。所谓实佛受法乐佛及化身佛。常不休息常不断绝。自然修行。以为利益一切众生应知。以不共余人唯诸佛如来法身相应故。此明何义。以依此身相应诸行差别故。说八偈。

 非初非中后  不破坏不二
 远离于三界  无垢无分别
 此甚深境界  非二乘所知
 具胜三昧慧  如是人能见
 出过于恒沙  不思议功德
 唯如来成就  不与余人共
 如来妙色身  清净无垢体
 远离诸烦恼  及一切习气
 种种胜妙法  光明以为体
 令众生解脱  常无有休息
 所作不思议  如摩尼宝王
 能现种种形  而彼体非实
 为世间说法  示现寂静处
 教化使淳熟  授记令入道
 如来镜像身  而不离本体
 犹如一切色  不离于虚空

  此八行偈以二十五偈略释应知。偈言。

 向说佛法身  及一切种智
 自在与涅槃  及第一义谛
 不可思议法  应供等功德
 唯自身内证  应当如是知
 彼三身差别  实法报化等
 所谓深快大  无量功德身
 明实体身者  谓诸佛法身
 略说五种相  五功德应知
 无为无差别  远离于二边
 出离烦恼障  智障三昧障
 以离一切垢  故圣人境界
 清净光明照  以法性如是
 无量阿僧祇  不可数思议
 无等诸功德  到第一彼岸
 实法身相应  以快不可数
 非思量境界  及远离习气
 无边等佛法  次第不离报
 受种种法味  示现诸妙色
 净慈悲习气  无虚妄分别
 利益诸众生  自然无休息
 如如意宝珠  满足众生心
 受乐佛如是  神通力自在
 此神力自在  略说有五种
 说法及可见  诸业不休息
 及休息隐没  示现不实体
 是名要略说  有五种自在
 如摩尼宝珠  依种种诸色
 异本生诸相  一切皆不实
 如来亦如是  方便力示现
 从兜率陀退  次第入胎生
 习学诸伎艺  婴儿入王宫
 厌离诸欲相  出家行苦行
 推问诸外道  往诣于道场
 降伏诸魔众  成大妙觉尊
 转无上法轮  入无余涅槃
 于不清净国  现如是等事
 世间无休息  宣说无常苦
 无我寂静名  方便智慧力
 令彼诸众生  厌离三界苦
 后入于涅槃  以入寂静道
 诸声闻人等  有是虚妄相
 言我得涅槃  法华等诸经
 皆说如实法  般若方便摄
 回先虚妄心  令淳熟上乘
 授妙菩提记  微细大势力
 令愚痴众生  过险难恶道
 深快及以大  次第说应知
 初法身如来  第二色身佛
 譬如虚空中  有一切色身
 于初佛身中  最后身亦尔

  自此以下。即依如是三种佛身。为乐众生利益众生。略说二偈。

 世尊体常住  以修无量因
 众生界不尽  慈悲心如意
 智成就相应  法中得自在
 降伏诸魔怨  体寂静故常

  此二行偈以六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弃舍身命财  摄取诸佛法
 为利益众生  究竟满本愿
 得清净佛身  起大慈悲心
 修行四如意  依彼力住世
 以成就妙智  离有涅槃心
 常得心三昧  成就乐相应
 常在于世间  不为世法染
 得净甘露处  故离一切魔
 诸佛本不生  本来寂静故
 以常可归依  故言归依我
 初七种譬喻  如来色身常
 后三种譬喻  善逝法身常

  此偈明何义。诸佛如来依法身转得无上身。不可思议应知。依不可思议故。说二偈。

 非言语所说  第一义谛摄
 离诸觉观地  无譬喻可说
 最上胜妙法  不取有涅槃
 非三乘所知  唯是佛境界

  此二行偈以五行偈略释应知。偈言。

 不可得思议  以离言语相
 离言语相者  以第一义摄
 第一义摄者  非思量境界
 非思量境者  以无譬喻知
 无譬喻知者  以最胜无上
 最胜无上者  不取有涅槃
 不取是二者  不取功德过
 前五种譬喻  微细不思议
 如来法身常  第六譬喻者
 以得自在故  如来色身常

  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功德品第九

  论曰。已说无垢真如法身。次说依彼无垢真如法身一切功德。如摩尼宝不离光明形色诸相。如来法身无量无边自性清净无垢功德。亦复如是。以是义故依佛功德。次说二偈。

 自利亦利他  第一义谛身
 依彼真谛身  有此世谛体
 果远离淳熟  此中具足有
 六十四种法  诸功德差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于自身成就  住持诸佛法
 故摄第一身  为他身住持
 诸如来世尊  故有世谛体
 佛无量功德  初身摄应知
 十力四无畏  大丈夫相等
 彼受乐报体  第二佛身摄

  此偈明何义。明十力等六十四种佛身功德。此云何知。依彼义故。略说二偈。

 佛力金刚杵  破无智者障
 如来无所畏  处众如师子
 如来不共法  清净如虚空
 如彼水中月  众生二种见

  自此已下功德品中余残论偈。依此二偈次第示现彼十力等六十四种如来功德。如陀罗尼自在王经广说应知。初依十力故。说二偈。

 处非处果报  业及于诸根
 性信至处道  离垢诸禅定
 忆念过去世  天眼寂静智
 如是等诸句  说十种力名

  又依四无畏故。说三偈。

 如实觉诸法  遮诸阂道障
 说道得无漏  是四种无畏
 于所知境界  毕竟知自他
 自知教他知  此非遮障道
 能证胜妙果  自得令他得
 说自他利谛  是诸处无畏

  又依十八不共佛法故说八偈。

 佛无过无诤  无妄念等失
 无不定散心  无种种诸想
 无作意护心  欲精进不退
 念慧及解脱  知见等不退
 诸业智为本  知三世无障
 佛十八功德  及余不说者
 佛身口无失  若他来破坏
 内心无动相  非作心舍心
 世尊欲精进  念净智解脱
 知见常不失  示现可知境
 一切诸业等  智为本展转
 三世无障阂  广大智行常
 是名如来体  大智慧相应
 觉彼大菩提  最上胜妙法
 为一切众生  转于大法轮
 无畏胜妙法  令彼得解脱

  又依三十二大人相故。说十一偈。

 足下相平满  具足千辐轮
 跟?趺上隆  伊尼鹿王?
 手足悉柔软  诸指皆纤长
 鹅王网缦指  臂肘上下?
 两肩前后平  左右俱圆满
 立能手过膝  马王阴藏相
 身?相洪雅  如尼拘树王
 体相七处满  上半如师子
 威德势坚固  犹如那罗延
 身色新净妙  柔软金色皮
 净软细平密  一孔一毛生
 毛柔软上靡  微细轮右旋
 身净光圆匝  顶上相高显
 项如孔雀王  颐方若师子
 发净金精色  喻如因陀罗
 额上白毫相  通面净光明
 口含四十齿  二牙白逾雪
 深密内外明  上下齿平齐
 迦陵频伽声  妙音深远声
 所食至喉现  得味中上味
 细薄广长舌  二目淳绀色
 瞬眼若牛王  功德如莲华
 如是说人尊  妙相三十二
 一一不杂乱  普身不可嫌

  此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大人相。略集一处。是名六十四种功德应知。偈言。

 六十四功德  修因及果报
 一一各差别  宝经次第说

  此偈明何义。向说诸佛如来六十四种功德因果差别。依此次第宝女经中广说应知。又复依此四处。次第有四种喻。谓金刚杵及师子王。虚空譬喻水中月等。有九行偈。依彼九偈。略说偈言。

 冲过无慈心  不共他无心
 故说杵师子  空水中月喻

  又依十力金刚杵喻故。说二偈。

 处非处果性  众生诸信根
 种种道修地  过宿命差别
 天眼漏尽等  佛力金刚杵
 能刺碎散斫  痴铠山墙树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诸如来六力  次第三及一
 所知境界中  离三昧诸障
 及离余垢障  譬如破散截
 铠墙及树等  亦重亦坚固
 亦不可破坏  如来十种力
 犹如彼金刚  故说金刚杵

  又依四无畏师子王喻故。说二偈。

 譬如师子王  诸兽中自在
 常处于山林  不怖畏诸兽
 佛人王亦尔  处于诸群众
 不畏及善住  坚固奋迅等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知病苦知因  远离彼苦因
 说圣道妙药  为离病证灭
 远离诸怖畏  善住奋迅城
 佛王在大众  无畏如师子
 以知一切法  是故能善住
 一切处不畏  离愚痴凡夫
 二乘及清净  以见我无等
 于一切法中  心常定坚固
 何故名奋迅  过无明住地
 自在无阂处  是故名奋迅

  又依十八不共法虚空譬喻故。说三偈。

 地水火风等  彼法空中无
 诸色中亦无  虚空无阂法
 诸佛无障碍  犹如虚空相
 如来在世间  如地水火风
 而诸佛如来  所有诸功德
 乃至无一法  共余世间有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声闻及空行  智者及自在
 上上微细法  故示现五大
 诸众生受用  如地水火风
 离世离出世  故说虚空大
 三十二功德  依止法身有
 如世间灯炷  明暖及色相
 相应无差别  诸如来法身
 一切诸功德  无差别亦尔

  又依三十二大丈夫相水中月喻故。说二偈。

 秋空无云曀  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间人  皆见月势力
 清净佛轮中  具功德势力
 佛子见如来  功德身亦尔

  此偈示现何义。略说偈言。

 三十二功德  见者生欢喜
 依法报化身  三种佛而有
 法身净无垢  远离于世间
 在如来轮中  众生见二处
 如清净水中  见于月影像
 是三十二相  依色身得名
 如摩尼宝珠  不离光色相
 色身亦如是  不离三十二

  究竟一乘宝性论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

  论曰。已说无垢诸佛功德。次说诸佛如来作业。彼诸佛业自然而行常不休息。教化众生应知。此依略说。有二种法自然而行。以是义故。依诸佛业自然而行。常不休息常作佛事故。说六偈。

 于可化众生  以教化方便
 起化众生业  教化众生界
 诸佛自在人  于可化众生
 常待处待时  自然作佛事
 遍觉知大乘  最妙功德聚
 如大海水宝  如来智亦尔
 菩提广无边  犹如虚空界
 于无量功德  大智慧日光
 遍照诸众生  有佛妙法身
 无垢功德藏  如我身无异
 烦恼障智障  云雾罗网覆
 诸佛慈悲风  吹令散灭尽

  此六行偈义以十四偈略释应知。偈言。

 以何等性智  何者何处时
 作业无分别  是故业自然
 以何等根性  诸众生可度
 以何等智慧  能度诸众生
 又以何者是  化众生方便
 众生以何处  何时中可化
 进趣及功德  为果为摄取
 彼障及断障  诸缘不分别
 进趣谓十地  功德因二谛
 果谓大菩提  摄菩提眷属
 彼障谓无边  烦恼及习气
 断障谓大慈  及大悲心等
 是名一切时  常种种因缘
 如是等六处  次第说应知
 如大海水宝  空日地云风
 诸地如大海  智水功德宝
 菩提如空界  广无中后边
 为利益众生  二种业如日
 能悉遍照知  一切众生界
 皆有如来性  如地中伏藏
 犹如彼大地  体安固不动
 为利益众生  见彼我无别
 客尘烦恼等  本自无体性
 一切皆虚妄  如云聚不实
 起大慈悲心  犹如猛风吹
 烦恼智障尽  如彼云聚散
 化事未究竟  故常在世间
 从本际以来  自然不休息

  问曰。如向所说诸佛如来不生不灭。若如是者即无为法。无为法者不修行业。云何自然不休息常教化众生事。答曰。为示现彼诸佛大事断诸疑惑。是故依彼不可思议无垢清净诸佛境界。示现大事故。以譬喻说一行偈。

 帝释妙鼓云  梵天日摩尼
 响及虚空地  如来身亦尔

  依此一行修多罗摄取义。偈九种譬喻。自此以下广说余残六十六偈应知。又复依彼广说偈义。九种譬喻略说彼义。及以次第广说如来无上利益一切众生修行究竟。以十九偈解释应知。偈言。

 远离一切业  未曾见有果
 为一切疑人  除诸疑网故
 说九种譬喻  彼修多罗名
 广说此诸法  彼修多罗中
 广说九种喻  彼名智境界
 快妙智庄严  有智者速入
 具足佛境界  说彼天帝释
 琉璃镜像等  九种诸譬喻
 应知彼要义  见说及遍至
 以离诸相智  身口意业密
 大慈悲者得  离诸功用心
 无分别寂静  以智故无垢
 如大毗琉璃  帝释等譬喻
 智究竟满足  故究竟寂静
 以有净智慧  是故无分别
 为成种种义  故说释等喻
 为成彼义者  说九种见等
 离生离神通  诸佛现是事
 是名为略说  种种义譬喻
 先喻解异后  后喻解异前
 佛体如镜像  如彼琉璃地
 人非不有声  如天妙法鼓
 非不作法事  如彼大云雨
 非不作利益  而亦非不生
 种种诸种子  如梵天不动
 而非不淳熟  如彼大日轮
 非不破诸闇  如彼如意宝
 而非不希有  犹如彼声响
 非不因缘成  犹如彼虚空
 非不为一切  众生作依止
 犹如彼大地  而非不住持
 一切种种物  以依彼大地
 荷负诸世间  种种诸物故
 依诸佛菩提  出世间妙法
 成就诸白业  诸禅四无量
 及以四空定  诸如来自然
 常住诸世间  有如是诸业
 一时非前后  作如是妙业

  究竟一乘宝性论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论曰。向说四种法。自此已下明有慧人于彼法中能生信心。依彼信者所得功德。说十四偈。

 佛性佛菩提  佛法及佛业
 诸出世净人  所不能思议
 此诸佛境界  若有能信者
 得无量功德  胜一切众生
 以求佛菩提  不思议果报
 得无量功德  故胜诸世间
 若有人能舍  摩尼珠珍宝
 遍布十方界  无量佛国土
 为求佛菩提  施与诸法王
 是人如是施  无量恒沙劫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信  过施福无量
 若有智慧人  奉持无上戒
 身口意业净  自然常护持
 为求佛菩提  如是无量劫
 是人所得福  不可得思议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信  过戒福无量
 若人入禅定  焚三界烦恼
 过天行彼岸  无菩提方便
 若复有人闻  妙境界一句
 闻已复能信  过禅福无量
 无慧人能舍  唯得富贵报
 修持禁戒者  得生人天中
 修行断诸障  非慧不能除
 慧除烦恼障  亦能除智障
 闻法为慧因  是故闻法胜
 何况闻法已  复能生信心

  此十四偈以十一偈略释应知。偈言。

 身及彼所转  功德及成义
 示此四种法  唯如来境界
 智者信为有  及信毕竟得
 以信诸功德  速证无上道
 究竟到彼岸  如来所住处
 信有彼境界  彼非可思议
 我等可得彼  彼功德如是
 唯深信胜智  欲精进念定
 修智等功德  无上菩提心
 一切常现前  以常现前故
 名不退佛子  彼岸净功德
 毕竟能成就  五度是功德
 以不分别三  毕竟及清净
 以离对治法  施唯施功德
 持戒唯持戒  余二度修行
 谓忍辱禅定  精进遍诸处
 悭等所治法  名为烦恼障
 虚分别三法  是名为智障
 远离彼诸障  更无余胜因
 唯真妙智慧  是故般若胜
 彼智慧根本  所谓闻慧是
 以闻慧生智  是故闻为胜

  又自此已下明向所说义。依何等法说。依何等义说。依何等相说。初依彼法故。说二偈。

 我此所说法  为自心清净
 依诸如来教  修多罗相应
 若有智慧人  闻能信受者
 我此所说法  亦为摄彼人

  自此已下次依彼义故。说二偈。

 依灯电摩尼  日月等诸明
 一切有眼者  皆能见境界
 依佛法光明  慧眼者能见
 以法有是利  故我说此法

  自此已下次依彼相故。说二偈。

 若一切所说  有义有法句
 能令修行者  远离于三界
 及示寂静法  最胜无上道
 佛说是正经  余者颠倒说

  自此已下依护法方便故。说七偈。

 虽说法句义  断三界烦恼
 无明覆慧眼  贪等垢所缠
 又于佛法中  取少分说者
 世典善言说  彼三尚可受
 何况诸如来  远离烦恼垢
 无漏智慧人  所说修多罗
 以离于诸佛  一切世间中
 更无胜智慧  如实知法者
 如来说了义  彼不可思议
 思者是谤法  不识佛意故
 谤圣及坏法  此诸邪思惟
 烦恼愚痴人  妄见所计故
 故不应执着  邪见诸垢法
 以净衣受色  垢腻不可染

  自此已下依谤正法故。说三偈。

 愚不信白法  邪见及憍慢
 过去谤法障  执着不了义
 着供养恭敬  唯见于邪法
 远离善知识  亲近谤法者
 乐着小乘法  如是等众生
 不信于大乘  故谤诸佛法

  自此已下依谤正法得恶果报故。说六偈。

 智者不应畏  怨家蛇火毒
 因陀罗霹雳  刀杖诸恶兽
 师子虎狼等  彼但能断命
 不能令人入  可畏阿鼻狱
 应畏谤深法  及谤法知识
 决定令人入  可畏阿鼻狱
 虽近恶知识  恶心出佛血
 及杀害父母  断诸圣人命
 破坏和合僧  及断诸善根
 以系念正法  能解脱彼处
 若复有余人  诽谤甚深法
 彼人无量劫  不可得解脱

  自此已下依于说法法师生敬重心故。说二偈。

 若人令众生  学信如是法
 彼是我父母  亦是善知识
 彼人是智者  以如来灭后
 回邪见颠倒  令入正道故

  自此已下依彼说法所得功德。以用回向故。说三偈。

 三宝清净性  菩提功德业
 我略说七种  与佛经相应
 依此诸功德  愿于命终时
 见无量寿佛  无边功德身
 我及余信者  既见彼佛已
 愿得离垢眼  成无上菩提

  自此已下略说句义。偈言。

 依何等法说  依何等义说
 依何等相说  如彼法而说
 如彼义而说  如彼相而说
 彼一切诸法  六行偈示现
 护自身方便  以七行偈说
 明诽谤正法  故有三行偈
 六偈示彼因  以二偈示现
 于彼说法人  深生敬重心
 大众闻忍受  得彼大菩提
 略说三种法  示现彼果报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四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一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二为离高慢心者。若有人曾闻佛说众生有佛性故。因此发心。既发心已。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破此执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为离虚妄执者。若人有此慢心。则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显故起虚妄。虚妄者。是众生过失。过失有二。一本无。二是客。一本无者。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如此三种。无实根本。所执是无故知能执皆成虚妄故。由于此执所起无明诸业果报。并是虚妄故。无受者作者。而于中执有。是虚妄故言本无。二是客者。有为诸法皆念念灭。无停住义。则能骂所骂二无所有。但初刹那为旧。次刹那为客。能骂所骂起而即谢。是则初刹那是怨。次则非怨。以于客中作于旧执此执不实故名虚妄。若起此执。正智不生。为除此执故说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由真如故。无能骂所骂。通达此理。离虚妄执。四为除诽谤真实法者一切众生过失之事。并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净智慧功德。是名真实。言诽谤者。若不说佛性则不了空。便执实有。违谤真如。净智功德。皆不成就。五离我执者。若不见虚妄过失。真实功德。于众生中。不起大悲。由闻佛说佛性故。知虚妄过失。真实功德。则于众生中。起大悲心。无有彼此故除我执。为此五义因缘。佛说佛性生五种功德。五功德者。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阇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轻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执。由生阇那俗智。能显实智。及诸功德故。翻谤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执。翻我执者。由佛性故。观一切众生。二无所有。息自爱念。观诸众生。二空所摄。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于他而生爱念。由般若故。灭自爱念。由大悲故。生他爱念。由般若故。舍凡夫执。由大悲故。舍二乘执由般若故。不舍涅槃。由大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众生。由二方便。住无住处。无有退转。速证菩提。灭五过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性论破执分第二中破小乘执品第一

  复次佛性有无。成破立义应知。破有三种。一破小乘执。二破外道执。三破菩萨执。初破小乘执者。佛为小乘人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不般涅槃故。于此生疑。起不信心。

  释曰。所以生疑者。由佛说故。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时得于佛性。所以然者。如经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故。又阿鋡说。佛十力中。性力所照。众生境界。有种种性。乃至粗妙等界不同故称性力。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有性无性异故。有佛性者则修种种妙行。无佛性者。则起种种粗恶。是故学小乘人。见此二说皆有道理。未知何者为定故起疑心。复次生不信心者。于二说中。各偏一执故不相信。何者。若从分别部说。则不信有无性众生。若萨婆多等部说。则不信皆有佛性故。明有佛性者。问执无性曰。汝云何有无性众生。永不般涅槃。答曰。众生既有种种粗妙不同故知理有有性无性。汝若不信有无性众生永不涅槃。而信有众生有种种粗妙等界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执不平等故。问曰。汝信有众生种种粗妙等界。即令信有无性众生者。亦应信有无根众生耶。何以故。众生由有根无根故。有种种粗妙等界。汝若不信有无根众生者。云何信有粗妙等界。若谓有粗妙等界。不关有根无根者。我亦信有粗妙等界。不关有性无性之义。有何过失。若汝言无有无根众生者。我亦说无有无性众生。答曰。汝以有根无根。例我有性无性。是义不然。何以故。汝谓无根者。为是众生。为非众生。若是众生。有二过失。一者泰过过失。若无六根。而是众生者。则一切无情草木石等。皆是众生。同无根故。二者不及过失。本说六根以为众生。既无六根。更说何物。为众生耶。而汝说无根众生。是义不然。故知不为有根无根。说粗妙等界。正为有性无性说粗妙耳。难曰。若汝谓我立无根众生。有二过失者。汝立犯重一阐提人无有佛性。永不得涅槃。亦有二失。一者泰过过失。众生本以我见无明为凡夫法。寻此无明。由违人空故起。既起无明故有业报。若不违人空。则无无明业报。既无无明业报等三轮。若尔应是圣人作于凡夫。若谓众生无佛性者。但圣为凡。无凡得圣。此成泰过。二者不及过失。若汝谓有众生无佛性者。既无空性。则无无明。若无无明。则无业报。既无业报。众生岂有。故成不及。而汝谓有众生无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汝既不信有无根众生。那忽信有无性众生。以二失同故。问曰。汝说有众生无佛性者。如刹底利种。为具有四性。及地狱人天等性。为不具有。若言不具有者。人应常人。永无作诸道义。若具足有者。则违经。如经中说。如来性力能了种种粗妙等界。此众生性。既其平等。经不证故。又若汝谓有众生永不般涅槃者。义亦不然。如人先为刹底利。后作婆罗门。或人或天。无决定相故。若汝说不具足者。则与立譬相违。何以故。俱不具故。汝说无佛性众生永不得佛。如人无天性。则应永无天报。若无天性。而得天报者。亦应有无佛性众生而得涅槃。复次若具足性与譬相似者。则无佛性众生应具有佛性。若有有无二性。为相违不。若相违者。则应一有一无。是义不可。若无涅槃性众生。则不应有涅槃性。汝言具二性者。义亦不然。何以故。如刹底利无婆罗门性。二性相违。决定无故。后则不得为婆罗门。乖世道故。又若俱有性义者。后时决得。若不具性义者。后决不得。若一人具此二义。定何所属。又问。汝立无佛性众生。始终定无。为不定无。譬如大地。初无金性。后时或有。有已更无。汝立无佛性。亦如是不。若如此者。则应得二乘性竟。后更不得。得大乘性竟后应更失。得定性已。后更不定。虽修得通达解脱等功德后还更失。则修道无用。决定立性。并成无用故。又问。汝立无定性众生如地。或时转为金宝等物。无佛性众生住于下性。是人性不定故。能转为涅槃者。为今生转。为未来转。若汝谓今生转者。云何得转。为值三宝得解脱三善根故转。为不值而能得转。若言修功德分故现在转者。何谓无佛性众生永住下性。是义自坏。若汝谓今世虽修善根终不得转。未来方转故名住下性者。此性于未来中。为修善故转。不修故转。若修故转。今修何故不转。若言未来不修善自然转者。现在未修。何故不转。又若汝谓无佛性。是定无者。如火定热性。不可转为水冷性。佛性亦尔。有无应定皆不可转。若不可转者。汝立此定。为由因故定。不由因故定。若由因故定。此定不成定。何以故。本时未是定。由因方定故。若说不由因而定者。则无穷过失。是故我说此性亦复不定。不由因故。是义应成。如汝说定等共无因。若尔非理之事并应得成。二者不平等过失。如人谓石女生两儿。一白一黑。亦如兔有两角。一利一钝。若人不由因说。此不平等义。亦应得成。如汝所说。此若不成。汝亦不立。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无本定无。有不可灭。无不可生。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故。问曰。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随一阐提因。于长时中。轮转不灭。以是义故。经作是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无有是处。是故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

  佛性论破执分第二中破外道品第二

  复次为外道不识佛性故。彼立义应知。有外道说。一切诸法。皆有自性。等有不空。性各异故。若诸法悉空。无自性者。则水火色心。生死涅槃。并无自性。自性既无。应可转火为水。转于涅槃更作生死。何以故。等无自性故。现见火性定热。不可为水。水性定湿。不可为火。涅槃生死。亦复如是。不可互相转作。如此二法。并有自性故。若互可转。则修道无用。故知诸法各有自性。是故不空。复次为破外道自性义应知。难曰。汝说诸法各有自性不空。性定异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自性决定不可得故。决定者。离此泰近泰远八种不可见因外。若物定有。则应可见。若物定无。则不可见。譬如兔角及蛇耳等。以决定智。依道理觅。决不可得。定永无故。诸法自性。亦复如是。故知诸法无自性故空。若汝说瓶等诸物更互各异。如瓶异衣等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瓶与色等。为即自性。为离自性。若定即离者。义皆不可。若是一者。则不应有八。瓶与数相违故。一义不立若定异者。缘色则不应得瓶。如人缘牛曾不见马。故瓶等即离自性。皆不可得。若汝说有性有故诸法有。自性不空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性无自性故。有性若是自性有者。则不离空有二处。若有中有者。则二有相并无能所用。法既以有。何劳复须自性有耶。若无中有者。那不能令兔角龟毛等有。故知二处不立。复次问曰。汝说自性与瓶等。为一为异。若一者。则不应有八性。若有八者。一数即乖。若言异者。则不通有便无言智。何以故。汝言由自性有故有言说。及生智慧。今既是异故。知无言说。无言说故。智慧不生。有无即离。皆不可得故。自性定无。又若汝说。汝言亦空。是故一切诸法不空者。此义不然。何以故。如是语言入诸法摄故。语言亦空。故知诸法皆空。若汝说语言可闻故不空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语言自性不可得故。语言因缘种种异故。异相者有八事。一觉。二观。三功用。四风气。五八处。八处者。脐胸喉舌根项齿鼻唇。六音声。七名字。八开闭。具此八义故。言声得生。分别语言。并入一切诸法摄。故知同皆是空。又汝言。若汝说空平等者。云何于八种因缘。但生语言。不生余法。是义不然。何以故。汝不识他义本故。若有人立不从因缘。能出语言。汝对此人。可施此难。我今说因果决定。不无因缘。因果定者。如从因生果。若果不从因生。则应本来有果。若因不生果。果何缘有。若因果俱无性者。则自他同无。云何自生不生于他。为自果生。他果不生故。不得无性。由因生故。不可说有。从他生故。不可说无。以是义故。我说因果决定。汝难不成。如中论偈言。

 一切处诸法  从自不得生
 从他二亦尔  从无因亦然

  初言一切处诸法者。明处有三。一约四生处。谓三界生处。及无流界生处。此四摄一切内外处尽。四中所有一切诸法摄法亦尽。二约内道外道。摄一切所有法。处通世出世皆尽。三约有情无情。摄一切法皆尽。处通三世摄有皆尽故言一切处诸法。次三句以四种因缘觅诸法实生。皆不可得。一从自。二从他。三俱从自他。四不从自他。寻此四句。皆无生义故知诸法悉非性有一。不从自生者。若从自生。生则无用。自既以有。何劳复生。故文言从自不得生。二若从他生。何不生于异果。同皆是无故。故言从他不得生。三若俱从自他生者。亦复不然。前约异体相续。立自他义。如两物相望故。互为自他。以张望王。张即为自。王即为他。以王望张。王自张他。义亦如是。此二他性为一为异。若两他性是一者。则无自他义。非两相望故若彼他义。异此他义者。彼即不成他。以异他性故。彼他既非他。此他亦复失本。由他望我故。我有他义。他既非他。我他亦失。本由他故。有自他义。既空自性理失。竟何俱从自他生耶。故言二亦然。次约同类因果相望。论自他者。本由种子为因。能生芽果。芽必由因故名为果。种必生果故得名因。因之与果。为一为异。若定一者。则无生义。本已是有复何用生。若定异者。则应生异果。既俱是异因。何故但生自果。不生余果。既自他一异。俱不可得。故知不俱从自他生。所以文言二亦尔。故四不从自他生者。是无因义。若汝谓诸法不从因缘。而自有者。则一切诸法互能相生。火应生水。水能生火。等无因缘故。若不尔者。无因生义。即不得成故。文言从无因亦然。于四句中。求觅生相。并不可得。是故当知。决定无生。复次若汝难即与证量相违。若诸法无实性者。则能所皆不可得。声不至耳。耳不得声。我现见声耳相对。所以得闻。故知不空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是能所及证量自性。皆不可得故。汝言由自性得成故不空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此自性于根尘证量中。一异有无等。皆不可得故。自性不成。若汝说云何不可得。由多因成故。若法有自性。即不由因得成。已成物者。更生无用故。若汝言多因各生声自性。譬如鼓声。必由手桴等因缘。随此手等各自分。有得声义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前自他等四句中。觅生不可得。由性空以显故。若一性不成者。多性云何成。若汝立自性者。是因不劳立。何以故。自性自是有。何复用因为。若汝说一果由一因得成。果以因为体故。若尔但应一人得闻。何以故。由一人击鼓。但一人应闻。余人那并得闻。若多人共闻。则知因果不得一体。若汝说有多果。即从多因生。随至而取。如人散种田中。人田是一。而种子众多。所生芽等。亦复不少。亦如一人打鼓。鼓声众多。故人闻亦多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本不可取故。若本已有自性。何得称言现见。因打鼓已。后方闻声。若汝说声自性本有。由八种不了故未得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虽近远等。亦不得闻故知本无自性。若汝说一声转作多声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多数相违故。倒义应成。汝义本坏。一多数相违者。汝所立义。声有三种。一但与果相违。二双与因果相违。三但与因相违。初刹那声。但与第二刹那声相违。最后刹那声。但与因相违。无更有别果。中间无数声。前后相望。有无量因果。自俱相违。以是义故。一声生无量声者。是义不可。何以故。一时俱闻故。若前后生多声者。则应前后而闻。不前后闻。一时俱闻者故知非一声生无量声。复次倒义得成故者。若汝谓一能生多。我亦言多能生一。汝若不信多能生一。我亦不信一能生多。复次汝义本坏故者。汝义云。有物德事等三种。唯于物中。可说有德有事。不于德中更复立德。而汝今于声德中。分别有数量德。宁不自乖本执耶。若汝说是数量。但依名句味。不依于声。譬如劫来烧屋。实是火烧。以火与劫相应故。非是劫烧。由火依劫故。故云劫烧。数量亦尔。实是名句味家德。此名句味。与声相应故。数量德依声而说故。我义本不失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名句味耳根所得故。此名句味为是声。非声耶。若是声者。不应有德。诸德无体故。若非声者。闻声之时。则不应得。于名句味。若一时得。云何复言名句味等有于数量。而声无耶。故知汝义自乖于本。此前破鞞世师。

  复次破僧佉义应知。内曰。汝义云。声有自性。与自性不异故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声有自性。则声应为耳本故。若说声是耳。耳即是声。可说自性即声。声即自性。若不许耳即是声者。亦不许汝声即自性。若汝说声是所闻。耳不尔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汝声与耳。为一为异。若汝说声是所闻与耳异者。已所闻故与自性亦异。若说声与耳不异者。何故不说声能闻耳。若汝说德如耳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声灭时。耳应俱灭。声耳是一故。如耳声一物不成例。余成不成亦尔。故知诸法决无自性。悉皆是空。若汝说证量。云何成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今我立证量。显了二空。诸法空故。自性不可得。如见幻事。幻物者证量。所见不如实有诸法亦尔。不如所见而有所见。由体不实故。不有由证量故。不无由体无故。空义得成。以证量故。假有不失。复次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何以故依因缘生故。譬如火依他而生。离樵即不可见。亦如萤火若火有自性。则应离樵空中自燃。若自燃有。则应离于燃具为更生事。则无有用火成无事。一切诸水所不能灭。若汝说有自性故。是故可灭。若无自性。如幻化火无有实性。无对治故。水不能灭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责汝此火为本有性。为是无性。若本有性者。末亦是有。本末既有。则应是常。不应可灭。复次自性各各自不同。可相坏故。譬如作事。后作事成。前事则坏。如火为水所灭。若一切法各有自性。何能相灭。若汝说若无自性。则火与樵不得异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多有过失。能所不异故。若一不异者。有何能所火樵二物。亦可说言。樵为能照。火为所照。若不尔者。则汝义本立一不成。外曰。若汝说火离一异者。云何说火从因缘生耶。内曰。如樵中色等五尘。是时不成樵。即于一时并成热性故。四大四微等八物。皆不一不异。若言冷热等八物一异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是一者。冷应至热。即堕常见。若言异者。简空而生。即是断见。缘冷生热。故若异者应有八火。火若有八。一火不生。并如前说。是故诸法悉依缘生。何以故。相续不度故相续故不断。不度故不常。以是义故。断常见灭。不一不异。随世间故。亦说一异。复次若汝说能量所量二法成就。所以诸法各有自性故不空者。是义不然。何以故。量从自生故。不缘所量境而能量智自成者。无有是处。既无所量。能量之名。对何而立。则量何所量耶。若汝说由观所量故。得成能量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前境未有。即量何所缘。所量者。是所缘境。能量者。是能缘智。若所量已成。能量何用。所本由能故得所名。若能量未有。已成所量。则能量无用。若所量不关能量。自得成者。有何能所。若汝说能量所量。更互相成。是二各有自性。而更互相合故。一名能量一名所量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未相对时。两法已成。而后时得名者。有四过失。一者相对无用。何以故。一切诸法未被缘时。已成所量。智亦如是。未能缘时。已成能量。既自性已成。何用相对。二者为何事未足。复须相对。若为立名。须相对者。体既已立。何故无名。若汝谓体本自性是有。但未相对故。未有名者。是义不可。既未有名。云何有体。三者所量前成。能量后成者。若所量已成故得所量。能量未成。复何所对。而名所量。四者若能所俱时成者。则能所义坏。如牛角并生。则无能所。既前后俱时。求觅自性。皆不可得。故知诸法悉空。复次若汝说。譬如灯为能照。瓶为所照。灯瓶二物本性是有。但相对时名能所照。故量义得成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灯譬未成故。与量不相似。岂得为譬耶。若汝说云何未成者。灯中无暗故。故不照自体。若照自体体是所照。如瓶等譬。瓶既须别。灯来照灯。亦应更有别灯照之。此则照照无穷过故。而不然者。汝谓证量相似故取灯为譬者。我明不相似故不得为譬。何以故。灯但照他。决不照自。若体有暗。可须自他来照。体既无暗。何劳自他照耶。不如瓶等物体暗不自显故须灯照。若灯复须照。则应更有别灯来照。而不尔者。定知灯但为能照。非是所照。量即不尔。是能是所。能缘前境。名为能量。即自智缘。及为他智缘。故名所量。即自缘者。如眼识为证量。直对前色。不能分别作是青意。若作是青意。解即是意识。是则二心俱起。眼识取色不能自取。意识分别青黄。即是取。眼识不能取自见色境故。但分别眼识所得者。即是所量分别。眼识即是能量。是故证量由他分别故得成立。灯则不尔。但是能照。非是所照不由他照故得成立。以是因缘。不得举此譬于证量。若灯能自照。不更须别灯照者。瓶等亦应自照。不更须别灯来照。若灯体暗故。应照自体。而不须别灯照者。瓶亦应尔。瓶体有暗。则应自照自体。亦不劳别灯来照。瓶应自照故。是则瓶灯一种俱应自照。并不由他。则瓶与灯。复有何异。若灯不应照者。云何能照自体。若体无暗不须照者。复何劳照。若照自体者则有二失。一者体应有暗故须照者。此则与瓶为一。瓶有暗故。既不能自照灯亦有暗。云何能照。二者能所照一。既是一体。竟谁为能所照耶。汝灯譬既不成。证量义亦坏。又不但用一色为瓶。而合八物为瓶者。唯见一色。云何得瓶若见一色。即是瓶者。唯色是瓶。故知证色不证于瓶。又色亦不可证何以故。邻虚色不成就故。汝谓邻虚微尘常不可空故。聚众多成尘。色义则尔者。为当就一尘中有六方不。若有六方。即成六分。若无六方。非谓为色。既有六分。即可分析。若有方无分。是则六尘共入一尘。无量诸尘并应如是。则无成大义。又如一尘。日光照时。为照一边。为东西俱达。若唯照一边则有六分。若东西俱达。色则非有。故知方分不实。悉并是空有何证见。既无有证量。比等诸量。理当自失。又如自性离色等诸尘不可得比。瓶亦如是。若汝云先须证见。后则比知。如先曾证见火与烟相应。有火比烟。后时见烟。虽不见火。而由于前曾见火故。比度前时。知有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汝谓由色等尘能比知自性。先来未见。云何由色等而得比知。瓶亦如是。知先来未曾证见。云何见色能比知瓶。是则由证量故有比量。此义不成。证既不成。比譬圣言等量皆失。又有过失。因果无差别故。比智不成。若汝谓自性生五唯等自性为因。五唯为果。因中已有果。果时亦有因。至五唯时。自性终不失。五唯自性即并本有故。自性五唯其体则一。若尔因果无差。云何说五唯能比知自性。此即自体以比自体。义何谓乎。复次破鞞世师义。应知。若汝谓瓶等与色等异者。云何得证若离色等诸德。是物可证者。应知石女有儿用炎水浴。被龟毛衣着兔角屣。戴空华鬘。入闼婆城。共化女戏。是等亦应可证。若此不可证者。瓶等亦尔。色等既无。瓶云何有。如瓶一切诸量亦皆不成。如是自性悉不可得。故知诸法一切皆空。复次为破僧佉执应知。若汝说因中有果故。诸量不成。如诸法有自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因果一体故。汝谓自性因中即有果。诸法中即有自性故得比知。若尔因果为一为异。若一者。一体无有异故。不可相比。若汝说因果不一者则自违汝义。若因中定有于果。即成二失。一者以因即果。则失于因。自性一故。只得是果。云何有因。二者若已有果。因则何用。本由因生。果既已有。何复用因。若汝说是因有故自性不失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自性处所无故。若汝说由密空处故。云何无处所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密空处并未有故。密者谓四大四尘八物。空者谓空大声尘二物。如此五大五尘二处。并未有者。自性云何得立。自性未变异时。五唯五大。并未有故。空大是空处。四大是密处。二处昔未有时。汝立自性。为在何处。若汝说先自性未有空密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生因违本故。若变异前未有空密。则无因用。当变异时。始有空密。方有因用者。是则变异。应能生自性。若汝说是时此二未有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因不成就故。何物为先耶。若汝谓无物先自性者。是义不然。自性无住处故。若无处所。则违汝圣言故。迦毗罗仙为阿修利婆罗门说。昔初唯有一暗冥。此中但有智由处所。既无法。引圣言即自相违。自性及我并不成就。复以何譬得立自性。若汝说第三是其譬喻者。亦复不然。何以故。有二过失故。一者自失本义。二者因性不成。若汝说无异即是譬者。是义不然。第三不成故。若汝说由无异故。第三得成者。是亦不然。但有数故。若汝说数有。即乖义本。若汝所说义本若有数。数即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数灭时义亦坏故。变异与自性。则为无异。如不如并皆不立。自性及变异。无差别故。则因与果为一。并亦不成。若汝说若因果一者。则无言语故。汝难亦无。若因果异者。一义不然。何以故。有三过失故。一自违汝义。二成自颠倒。三言语无因。一自违义本者云何。如此今我取汝义还难汝。汝为信为不信。汝若信我难。汝义即坏。若不信我难者。汝难亦非难。何以知然。由我难故。汝语义得成者。我义亦立。汝所立义。是何时中。为在我难前。为后。为俱时。若在前者。我未有难汝对破谁。若在我难后。我义已成。汝义那立。若俱时者。则无能所。如江海水一时和合。云何辩异。汝我二义便无差别。即成我义。二自颠倒者。汝取生义。难我显义。此非难处。若我立生义。汝可以三时为难。难我生者。不离三时故。若三时不立。是生不成可尔。显义者。由道理故立。若有道理。则三时无异。若无道理。则不能显义。是故不成。不由三时故。是故难生。须依三时。今所难者。须依道理。汝将时节。难道理义故。自成颠倒。三言语无因者。言语由义得成。若无义者。语言不立。因果一体。异义不成。故无语言。若汝说是因是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无常过故。果既无常。因亦应尔。若因无常。则违汝义本。汝因是常。果是无常。果色等变异不可得故。若汝说由色所比故。非不可得者。义亦不然所比无有故。并如前破。证量不成故。比量亦不成。未有空密处故。因无住所。故不得成。若汝说若无可比。比量亦得成。如比有四句。一有比无。二无比有。三有比有。四无比无者。是义不然石女儿兔角等。并应可比。色等可证。非可证。此义何用。是因无道理故。不可得成。若汝说如邻虚空尘。以果比因。自性亦尔者。是义不然。以邻虚不成故。因果异故。离色等尘。不可得故。故譬不得成立。若汝说取非证。比非所证。如地下水。不可知见。比自性我亦如是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汝能因石女儿。比龟毛者。我则信汝。因邻虚尘得比自性。若汝说如灯自成。比量亦尔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离色等八物。灯不可见故。如邻虚尘。离色等亦不可得。所比自性亦不可得故知无自性。若汝说忆知有故。故证量比量并成。若无证比。复何所忆者。是义不然。若离三种知。外方有忆知。证比不成故。三种知者。一异境知。二能别知。三一知。异境知者如人见瓶。后时忆衣。此非谓忆。汝义亦尔。色即异物。已见色时。便忆于瓶。故义不可。二能别知者。譬如张即见瓶。王即后忆者。无有是处。汝义亦尔。觉能取境。我能忆知此两别类不同。是觉前见。我后忆知。无是义故。三一知者。如人正看瓶时。不得生忆。若有忆知。则二过失。一者两知一时不得俱起。以心是一故。心取色时。不得取声。二者根正对境未舍。那复得忆余境。汝觉亦尔。唯是一知。无念念灭。从变异初。至解脱前际。恒是一故。是忆知中。无有忆知。若翻此三知。忆知得成。谓境界同类。能知同类。知念念灭。不得一时。备此三义。忆知得成。汝忆知不成。故证比等量亦不得成。以是缘故。自性义坏。若汝说忆知由自性。所以得成一异。有无等造。初念取境。则备三义。一境二人三智。并一时俱有。至第二念时。前三已灭。后三续起。前后同类。是为一义。前后各一。亦是一义。前无后有。是为异义。前能生后。是其有义。前灭后生。是其无义。备此诸义。故有忆知。由自性故。忆知得成者。内曰。若尔我大欢喜。翻成我义。有何损失。我今由此义故。说无自性。譬如前种能生后谷。此前后谷。不一不二。不有不无。若一者。则无前后。若异者。则前谷后豆。故无一异。自性不有不无者。因灭果生故。因灭故不有。果生故不无。因时未有果故。不可说有。果生时必由因故。不可说无。以是义故。因果忆知并得成就。故说无自性。如谷前后。不一不异。能作种种诸事。忆知亦尔。前后不一不异。故能忆知种种诸境。若汝闻忆知。若是无常。云何修习者。答曰。已无常故。则有修习。譬如劫波婆种子。种植于地。以佉陀罗汁。而溉灌之。后时出生芽茎枝叶。是其自相无有异色。唯果熟时。即成佉陀罗色。为相红赤异。劫波婆自相本色。如是心者。作法非法。是法次第前心熏习后心。如是方便熏习不失故不一异。至果熟时。苦乐等果。即各显现。是故从无自性心诸业得生。如劫波种子。后同佉陀罗色。若作此执。有自性心。是名忆知。或有人说寿者。亦是忆知。若作此执。即无忆知心及寿者。有自性故。则无忘失。若汝说有忘失者。有二过失。一者忆知。若有自性。则无忘失。若有忘失。则无忆知。如此忘失。为有自性。为无自性。若有自性。与忆知性为相违不。若不相违。于一物中。便应一时俱有忆忘两心并起。若相违者。但有自性忘失。则无忆知。忆知既无。何所忘失。若汝说是知先生后灭故说忘失。若尔者自性则不成。若有忆知。自性作具无用。忆知恒有故。若汝说由作具故得成者。则无自性。有过失故。若作者与具一体。则无忆知。知恒有故。若知无者。心或时无。则无自性。心或时有。则无忆知。若无忆知。心则应灭。若汝说有别物故。心得是常者。证知之时。应不忆知。即以证知。当忆知处。是故不失忆知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物常住。则无数习。同类相似。乃可数习。若无自性。似义可成。若有自性。即应恒守一物一事故无相似。无相似故。则无数习。无数习故。则无忆知。若汝立自性忆知者。比量等并不成就。以一体故。一切疑心应是决智。欲即离欲。偷即是施即妇是母是觉。若与自性不异。为当先有。为当后有。若先有者。所觉既无。觉何所觉。若后有者。则因中果义即自坏。若汝说本有者。所觉何物。若言我是所觉者。是义不然。以证比二量我不可得故物若是有不离二量所得。譬如五尘五根。五尘者智不重生故。是名证量。比量者智重生故。先见识生。后比知有根。以识不离根故。如先见烟。后知有火。我者则不尔不如色等可证。过根境故。不如诸根可比。无有相应事故故我非所觉。是故觉若在前。则不成觉。故知一切法如实无自性。唯真实空。是其体性。

  佛性论破执分第二中破大乘见品第三

  复次为破大乘中学有偏执者应知。若汝说一切有皆由俗谛。一切无。皆由真谛应作此问。善友何者是真实。何者是俗谛。答曰。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是为真实。于无自性法中。说有自性。是名俗谛。以于无中假说有故。问曰。是执无有自性。为当依世俗言故有。为当唯是语言。若依世俗言。有此执者。此执则不可说。何以故。执是无故。若此执唯是语言。则无所诠世俗语言不成就故。若不成就。是世俗者。是义不然。又若汝谓于无自性中。执有自性。是名为俗。若执有者。云何是无。答曰。为颠倒品类故。故无中说有。乃至于无常乐。我等诸法说言皆有。常等诸德。其体实无。但假说有。如此执者。为四倒摄。是故虽执是有。而得是无。问曰。如此颠倒为有为无。若是有者。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是义不然。若是无者。此执颠倒亦不得成。若无性中。执有自性为俗谛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二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非有非无故。真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者。无人法故。不可说有。显二空故。不可说无。俗谛亦尔。分别性故。不可说有。依他性故。不可说无。复次真谛不定。有无人法。无不无二。空有不有。俗谛亦尔。分别性故。非决定无。依他性故。非决定有。

  佛性论卷第一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0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二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显体分第三中三因品第一

  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故称应得。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十地十波罗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后法身。是名加行因。圆满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圆满。及果圆满。因圆满者。谓福慧行。果圆满者。谓智断恩德。此三因前一则以无为如理为体。后二则以有为愿行为体。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性。记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从发心以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性者。无学圣位。

  佛性论显体分第三中三性品第二

  复次三性所摄者。所谓三无性。及三自性。三无性者。一无相性。二无生性。三无真性。此三性摄如来性尽。何以故。以此三性通为体故。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自性无相貌故。名无相性。无生性者。一切诸法由因缘生故。不由自能生。自他并不成就故。名无生性。无真性者。一切诸法离真相故。无更别有实性可得故。名无真实性。复次三种性者。一分别。二依他。三真实。别有十种义。应知。何等为十。一分别名。二缘成。三摄持。四体相。五应知。六因事说。七依境。八通达。九若无等。十依止。一分别名者。为随名言假说故。立分别性。若无此名言。则分别性不成。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显。实无体相。是名分别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缘所显道理。为分别性。作依止故。故立依他性。真实性者。一切诸法真如。圣人无分别智境。为清净二性。为解脱三。或为引出一切诸德故。立真实性。是名分别名。二缘成者。

  问曰。分别性。缘何因故。而得显现。

  答曰。由缘相名相应故得显现。

  问曰。依他性。缘何因故得成耶。

  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

  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

  答曰。由分别依他二性极无所有故得显现。故名缘成。三摄持者。性有三种。法有五分。言三性者。所谓分别。依他。真实。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思惟。四圣智。五如如。前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智。如如是无为境。为明此五法摄前三性故。

  问曰。于五法中。几法摄第一性。答曰。五法并不可摄。何以故。为无体故。问曰。第二性几法能摄。答曰。有四法摄。问曰。第三性几法能摄。答曰。唯如如一法能摄。问曰。若依他性为圣智所摄者。云何说依他性缘分别性得成。答曰。依他有二种。一染浊依他。二清净依他。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缘如如得成故。四体相者有二。一通二别。通者。由此三性通能成就一切诸余真谛。或二三四七谛等法。故诸真谛不出三性。是以三性为诸真谛通体。二别体者。于三性中。各有实义。何者实义。一者分别性体。恒无所有。而此义于分别性中。非不为实。何以故。名言无倒故。二者依他性体。有而不实。由乱识根境故是有。以非真如故不实。何以故。因缘义无倒故。是以对分别性故名为有。对后真性故非实有。是名有不真实。三者真实性体。有无皆真如如之体。非有非无故。

  问曰。是三性实相云何。

  答曰。分别性实相者。人法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此执不生。是分别相人法者。是分别所作。若依真谛观。此人法为有名增益执。若依俗谛观。此人法是无名损减执。若通达此分别性。则增益减损二执不生。是名分别实性相。复次依他实性相者。能执所执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故此执不生。是名依他性相。此能执所执。若见真为有。则是增益。名为常见。若见俗定无。则是损减。名为断见。若通此二性。断常二执并不得生。是名依他实性相。唯有似尘识故。则无能所。无能所故。无增益执。由有似尘识故。无损减执。复次真实性相者。有无及增益损减执。由解此性故。执不得生。所以者何。若执空为有。名增益谤。若执空为无。名损减谤。若通达此性。则二执不生是名真实性相。五应知等者。

  问曰。是三性几应知。几不应知。

  答曰。一切应知何以故。由知三性。能通达三解脱门能除三障故。知分别性。能通达空解脱门。能除肉烦恼。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能除皮烦恼。知真实性。能通达无相解脱门。能除心烦恼。又初解脱障。次禅定障。后一切智障故。问曰。三性中。几性不可灭。几性可灭耶。答曰。二性不可灭。一性可得灭。何以故。分别性本来是无故不可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故不可灭。依他性虽有不真实。是故可灭。以是义故。说应知等。六因事说。诸佛说法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由此三性。是故佛说不了义经。如缘有灯故。知物在暗中。后时因灯能得了现暗中之物如来亦尔。由有着三性者故。说不了义经。达三性者。自然显了。名了义经。如经中说。若人已得无生法忍。则不退堕。问曰。此言云何成立。答曰。由有三性故。则得成立。如来约分别性故说本来无生忍。约依他性故。说自性无生忍。约真实性故。说惑垢苦本性无生忍。

  问曰。如来约何性。说如此义。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耶。答曰。约无相性。说如是言。问曰。如来约何法。说一切诸法譬如幻化耶。答曰。约无生性说。问曰。如来约何法说如是言。一切诸法譬如虚空。答曰约真实性说。是故佛因三性说故。有了不了义经。七依境者。问曰。此三性为何智境。答曰。分别性者。唯是凡惑境。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是俗有故。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是名依境。八通达者。

  问曰。修观行人。若通达分别性者。为当可说行执相中。为不可说行执相中耶。答曰。若由世俗智分别。可说行执相中。若由出世无分别智通达者。可说不行于执相中。是故依他与分别同一无相。如分别依他。真实亦如是。问曰。修观行人。能如真实理。入分别性。照了何性耶。答曰了真实性。

  问曰。修观行人如真实理。入真实性。照了何性。答曰。了依他性故。然后得真实性。是名通达。九若无等者。问曰。若分别性无。有何过失。答曰。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名言不立故则依他性不得成就。乃至净不净品。并皆不立。问曰。若无依他性。有何过失。答曰若无依他性。一切烦恼不由功用。应自能灭。若尔净品亦不得成。问曰。若真实性无。有何过失。答曰若无真实性。则一切一切种清净境不得成故。一切者。别摄真俗尽。一切种者。通摄真俗故。问曰。是真实性者。为可立净为立不净。答曰。不可得说定净不净。若定净者则一切众生不劳修行。自得解脱故。若定不净者。一切众生修道即无果报。若定净者。则无凡夫法。若定不净者。则无圣人法。何以故。净不净品皆以如为本故。若其定净。不即无明。若其不净。不即般若。此两处如性不异故此真如非净。非不净何以故。欲显真如异眼等诸根。异禅定心等故。异眼等诸根者诸根既不被染亦应得同如理清净。而不然者。以有漏业为因故。从本不净。真如不尔。在于佛地本性清净。无有从本。是不净义故异诸根。异定心等者。定体本性自净。可得同真。而为四惑所啖故。转成不净。真如之理。本来清净则不如是。虽复在无明㲉中。终不为彼所污问曰。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答曰。唯分别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体。问曰此几性有体。能生有体。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实体。还能生依他体。犹如无明生诸行等。问曰。此三性几性有体。能生无体。答曰真实一性能灭依他。令其无体故。是名若无等。十依止者。问曰分别性依何法得成。答曰。依三法故成。何者三。一相。二名。三思惟。依此三故。分别性立。问曰。依他性依何得成。答曰。依四法成。四法者。谓相名分别圣智等。依此四法故。依他性成。问曰。真实性依何法得成。答曰。此性无住无著无有依处。境无分别。

  佛性论显体分第三中如来藏品第三

  复次如来藏义有三种应知。何者为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一所摄名藏者。佛说约住自性如如。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言来者。约从自性来。来至至得。是名如来。故如来性虽因名。应得果名。至得其体不二。但由清浊有异。在因时为违二空故起无明。而为烦恼所杂故名染浊。虽未即显。必当可现故名应得。若至果时。与二空合。无复惑累。烦恼不染。说名为清。果已显现故名至得。譬如水性。体非清浊。但由秽不秽故。有清浊名。若泥滓浊乱故不澄清。虽不澄清。而水清性不失。若方便澄渟。即得清净。故知净不净名。由有秽无秽故得。非关水性自有净秽。应得至是二种佛性亦复如是。同一真如。无有异体。但违空理故起惑着。烦恼染乱故名为浊。若不违二空。与如一相。则不起无明。烦惑不染。所以假号为清。所言藏者。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复次藏有三种。一显正境无比。离如如境。无别一境出此境故。二显正行无比。离此智外。无别胜智过此智故。三为现正果无比。无别一果过此果故。故曰无比。由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来藏。二隐覆为藏者。如来自隐不现。故名为藏。言如来者。有二义。一者现如不颠倒义。由妄想故。名为颠倒。不妄想故。名之为如。二者现常住义。此如性从住自性性来至至得。如体不变异故是常义。如来性住道前时。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三能摄为藏者。谓果地一切过恒沙数功德。住如来应得性时。摄之已尽故。若至果时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无常。何以故。非始得故。故知本有。是故言常。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自体相品第一

  复次佛性一切种相有十义应知。言十相者。一自体相。二因相。三果相。四事能相。五总摄相。六分别相。七阶位相。八遍满相。九无变异相。十无差别相。一自体相者。有二种。一者别相。二者通相。别相有三种。何者为三。一者如意功德性。二者无异性。三者润滑性。所言如意功德相者。谓如来藏有五种。何等为五。一如来藏。自性是其藏义。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故。故说一切诸法为如来藏。二者正法藏。因是其藏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正法。皆取此性作境。未生得生。已生得满。是故说名。为正法藏。三者法身藏。至得是其藏义。此一切圣人信乐正性。信乐愿闻。由此信乐心故。令诸圣人得于四德。及过恒沙数等一切如来功德。故说此性名法身藏。四者出世藏。真实是其藏义。世有三失。一者对治。可灭尽故名为世。此法则无对治故名出世。二不静住故名为世。由虚妄心果报。念念灭不住故。此法不尔故名出世。三由有倒见故。心在世间。则恒倒见。如人在三界。心中决不得见苦法忍等。以其虚妄故名为世。此法能出世间故名真实。为出世藏。五者自性清净藏。以秘密是其藏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是正非邪。则为清净。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是邪非正。名为染浊。故言自性清净藏。故胜鬘经言。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佛为显此义故。说如意宝。譬如人以宿业故。感得如意宝珠。得此珠已。随其意所乐事。自然得成。佛性亦尔。由伏事善知识。修诸福慧。感得此性。便随修行者意。各各自得三乘之果故。如意功德是其别相。二无别异性者。凡夫圣人。及诸佛无分别。心性过失。功德究竟清净。处平等遍满。譬如虚空。又如土银金器。此三虽异。而其性等皆是空。空处不别故。名无别异性。

  释曰。言过失者。谓凡夫。功德者。即有学圣人。究竟清净者。即诸佛。此三处虽殊。而其性不异。此即以土喻凡夫。银喻学者。金喻诸佛。虽复三器有异。而其空性一种故。又是有清净遍满等三义。有者显无为义。清净显无染义。遍满显无碍义故。佛告舍利弗。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由此义故。无二无别。唯有名字。如是佛性。于三位中。平等遍满。由净不净品。无变异故。故说如虚空性。三润滑性者。辩如来性。于众生中。现因果义。由大悲于众生软滑为相故。大悲者。有三义。一体。二大。三别异。一体义者。以般若为体。般若有二。一无分别真智。二有分别俗智。今取有分别智。为大悲体。以大悲缘众生起故。二大义者。有五。一为资粮。二为相。三为行处。四为平等。五为最极。一资粮者。能作大福德智慧。二行资粮故。二为相者。能观三苦众生悉济拔故。三为行处者。通三界众生为境界故。四为平等者。为于一切众生处。起平等心故。五最极者。过此修外无更胜行故。三别异义者。有八种。一为自性差别。悲无量者。以无瞋为性。大悲者以无痴为性。二为相差别。悲者以苦苦为相。大悲者以三苦为相。三为行处差别。悲者以欲界为境界。大悲者通三界为境界。四为地差别。悲者以第四禅为其地。大悲者以无流如来果为其地。五境界差别。悲者以凡夫及二乘为境界。大悲者唯菩萨与佛为境界。六为德差别。悲者以离欲欲界德。大悲者离欲三界德。七为救济有差别。悲者但有拔苦之心。无拔苦事。大悲者有心有事。八为究竟不究竟差别。悲者能小暂救济。不能真实救。大悲者能永救济。恒不舍离故。润滑者。润以显其能摄义。滑者显其背失向德义。譬如水界。亦有二能。一则能摄散物唯滑不涩故。由润故。能摄由滑故。不涩故。以润者为因。以滑者为果。故曰现因果义。复次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义者。如前实空水界等譬并自性清净是其通相故。如来性在烦恼中无所染污故。此四相为四惑障故。为非四人所得故。为四德作本故。为离四倒故为灭生死对治故。故说四相通一别三。一通相者。唯有自性清净相。三别相者一不可思惟。二应得。三无量功德。是名自体相。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明因品第二

  复次有四种因。能除四障。得如来性义应知。四因者。一信乐大乘。二无分别般若。三破虚空三昧。四菩萨大悲。四障者。一憎背大乘。二身见计执。三怖畏生死。四不乐观利益他事。初障阐提。二障外道。三障声闻。四障独觉。由此四惑。能令四人不能得见自性清净法身。若略说世间有三种众生。一乐生死恒有。二乐灭生死有。三两俱不乐。有灭并忘。一乐生死有者。复有二种。一憎背解脱道。无涅槃性。决乐生死。不乐涅槃。二已堕定位。定位者非圣非凡。进退无取。而是佛法内人。背大乘法。因此人故。佛说是言。我非是其师。其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从轻暗入重暗。复从重暗。入于盲暗。取暗为友。复取阐提为友。是故我说此人如是二乐。灭生死有者。有二种。一堕非方便。二堕方便中。就堕非方便。复有二。一外道。谓九十六种。二是佛法内人。与外道同执。约正法起邪执我见故。于正教义不能了达。因此人故。佛说是言。若不信乐真空。则与外道无异。复次有增上慢人。取空为见。是真空实解脱门。约此空解脱门。起于空执。谓一切有无。并皆是空。此空执者。即无所有。无所有故。因果二谛道理并失。执此空过故即堕邪无。是等执者。由空而起。故成邪执。一切邪执。莫不由空。故能灭除。此执既依空起故不可治。因此人故。故佛语迦叶。若人起我见。执如须弥山大。我亦许之。何以故。以可灭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执。犹如发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责。决定不许。二堕方便中有二。一声闻人。自利修行。但为自度。不为利他。二独觉人。于利他心。无乐无事。但起舍心。无乐者。不乐利他。无事者。了无度人之事。唯为自觉自利故。但起舍心者。舍是平等住心。不愿利人。亦无所损。独自觉悟故言独觉。堕方便声闻亦尔。如末田地及阿斯那二比丘。佛涅槃时。其皆不往。后至迦叶集法藏时。被召方出。迦叶呵责之言。汝为从佛得圣道不。答云实尔。又呵责言。汝大过失。今去。当以佛法付。汝任持。若不如法。罪失属汝。其人甘失忏悔。受旨奉行。三俱不乐者。谓修行大乘最利根人。既不同阐提乐生死有。亦不堕非方便中。同外道执。亦不堕方便中。如二乘人。是故此人具行生死涅槃平等之道。住无住处。虽行生死而不染。虽行涅槃亦非净。但为大悲故。不舍生死。为般若故。不舍涅槃。不离涅槃者。异声闻执永住无为。不舍生死者。异一阐提乐于生死。若乐着生死者。名一阐提。佛法内人。堕定位者。亦同阐提。如是二人。堕在邪定聚中。若乐灭生死有者。是人堕非方便中。则在不定聚。若人乐灭生死有。是人堕方便中。及俱不乐。得前二者。修平等道。是人在正定聚中。离发行大乘修习无障道人之外。所余阐提外道声闻独觉等四人有四种障故。不见佛性。何者四障。一憎背大乘。是阐提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信乐大乘之法。二于诸法中。起我见执。是外道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三于生死中。定执苦想。及厌怖心。是声闻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破空三昧。空三昧者。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八地真俗双观。而异八地者。八地以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四背众生利益事。作舍众生意。是独觉障。为对治此故。佛说修习菩萨大悲。菩萨大悲利他为事。明独觉人但自观因缘。无度他意故无大悲。声闻亦尔为灭此四障故。以信乐等四种为因。令诸菩萨修习此因。得至无上法身清净波罗蜜。是名佛性清净因。如是之人。得名佛子。是故佛子有于四义。一因。二缘。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乐。此两法佛性。是无为信乐。是有为信乐约性得佛性为了因。能显了正因性故。信乐约加行为生因。能生起众行故。二缘者。谓般若波罗蜜。能生菩萨身。是无为功德家缘故。三依止者。破空定等。乐有之人执断。无处有乐净等故。菩萨修破空三昧。能除彼执。由此定力。是故菩萨法身坚固。则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萨大悲利益他事无尽故。由真如不尽。众生无数故。利益事亦复无尽。是佛性为应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缘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诸菩萨由此四义。名为佛子。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显果品第三

  复次果相义应知。果相者。有二处。一者地前凡圣二位。不得四德。二者十地诸位。地前有如是信乐等四德。为清净佛性因。为对治四倒。如来法身四相功德波罗蜜是其果。应知。四倒者。于色等五阴实是无常。起于常见。实苦起乐见。实无我起我见。实不净起净见。是名四倒。倒者有三义。一见所灭。二修所灭。三非二所灭。见真谛时。能除见倒。定破思惑。能除想倒。非二所灭。能除心倒。为对治此四。说四无倒。何者为四。于色等五阴未有有已有应灭故实无常。如实起无常解。苦时苦故乐灭时苦故舍三时苦故。故实是苦。于中生苦解。无常为因。无常为果。由因果得成。以依他执故。果不自在。因亦如是。未有有已有还无既由前因。是故依他亦不自在。离因果外无别余法为我。是故无我为实。生无我解。不净有二种。一色。二非色。色不净有三。谓初中后。初者。始入胎和合。种子不净。中者。出胎已后。饮食资养。多诸不净。后者。舍身已后。身体坏时。种种不净故。非色者。或喜。或忧。或恶。或无记。或不离欲诸系缚等故非色。由此等法故不净。是以圣人通观三界。皆是不净。如是五阴。如实不净。生不净解。此四皆实。是故非倒。若约佛性。常等四德。此四无倒还成颠倒。为对此倒。是故安立如来法身四德。四德者。一常波罗蜜。二乐波罗蜜。三我波罗蜜。四净波罗蜜。如胜鬘经说。世尊。是诸众生生颠倒心。于内五取阴。无常见常。苦中见乐。无我见我。不净见净。世尊。一切声闻独觉由空解未曾见一切智智境。如来法身应修不修故。若大乘人。由信世尊故。于如来法身。便作常乐我净等解。是人则不名倒。名得正见。云何如此世尊如来法身是常乐我净诸波罗蜜。若人作是见者。名为正见。是如来胸子。胸子者。恒在佛心胸故。复次如来四德波罗蜜。由因次第渐深。应知逆说。翻后为前。谓净我乐常。由一阐提憎背大乘。为翻彼乐住生死不净故。修习菩萨信乐大乘法。得净波罗蜜。是其果应知。由一切外道色等五阴无我性类计执为我。而是色等法。与汝执我相相违故。恒常无我。诸佛菩萨由真如智至得一切法无我波罗蜜。是无我波罗蜜。与汝所见无我相。不相违故。如来说是相恒常无我。是一切法真体性故。故说无我波罗蜜是我。如经偈说。

 二空已清净  得无我胜我
 佛得净性故  无我转成我

  诸外道等。于五取阴中。执见有我。为翻其我执虚妄故。修习般若波罗蜜。至得最胜无我。即我波罗蜜。是其果。应知。由诸声闻人。怖畏生死苦乐。住生死苦灭静中。为翻此乐意故。修习破虚空三昧。一切相世出世法。乐波罗蜜。是其果。应知。由独觉圣人者。不观众生利益等事。但乐独处静住。为翻此意故。修习菩萨大悲为利益众生事。乃至穷于生死。常所持护。常波罗蜜是其果。应知。如是信乐大乘般若波罗蜜。破虚空三昧。菩萨大悲等四因。能成就如来法身四功德波罗蜜。是故佛说由此四德一切如来唯法界为胜。由如虚空。取虚空为边际极后际之后。如是四句现何等义。由修习信乐大乘法故。诸佛至得最极清净波罗蜜故。佛说唯法界为胜为上。由修习般若波罗蜜故。至得众生世界器世界极无我波罗蜜。五阴名众生世间即人空。国土四大名器世界。即是法空。是二空所显故。故说由如虚空。为修习破空三昧等故一切处诸法自在如意应得故。取虚空为边际。由修习菩萨大悲故。于诸众生。常起悲心。护持无有边际故。说极后际之后。后际之后者。假令后际有后。菩萨大悲亦能过之。是故通辩地前圣凡二位。不得四德。复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极果四德。金刚后心。方乃得之应知。何以故。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独觉。大力菩萨。住无流界。有四种怨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譬如无明生行。或因烦恼方便。生同类果。名为因缘。如无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类果。但名方便。如无明生善行。不动行故今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亦尔。或生同类。或不同类生福行。名为同类。以同缘俗故。生智慧行。名不同类。以智是真慧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所生无漏业。是业名为因缘生死。譬如无明所生行是业。但感同类不生不同类果。善行但生乐果。不善但招苦报。故名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陀洹以上但用故业不生新业。三有有生死者。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三界内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如上流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譬如生为缘。老死等为过失。是故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所依止处。而一切烦恼通名无明者。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根本既未灭尽。由为一切烦恼垢臭秽熏习故。阿罗汉。辟支佛。及自在菩萨。不能至得无所染污大净波罗蜜。复次依此缘。此无明住地微细妄想相游行未息。故极不能至得无行无想大我波罗蜜。因此无明住地为缘。及微细妄想所起无漏业为因。得起三种意生身故。不能至得极离因果苦大乐波罗蜜。若未证得业难生难灭尽无余如来甘露界。及未证得不可思惟退堕界。未灭谢故。不能至得极无别异老死等大常波罗蜜。复次应知。无明住地如烦恼难。无漏业如业难。三种意生身如果报难。不可思惟退堕如过失难。若在三种意生身中。则无常乐我净波罗蜜。故如来法身是常等四波罗蜜。以如来法身一切烦恼习气皆灭尽故。是名极净。一切我无我虚妄执灭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尽故。故名大乐。生死涅槃平等通达故。故名大常。复次四德各有二缘义。应知。初有二因缘故。说如来法身有大净波罗蜜。一者本性清净名为通相。二者无垢清净故名别相。本性清净通圣凡有故名为通。无垢清净但佛果有。所以名别。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我波罗蜜。一由远离外道边见执故无有我执。二由远离二乘所执无我边故。则无无我妄执两执灭息故说大我波罗蜜。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乐波罗蜜。一由一切苦集相灭尽无余故。拔除习气相续尽故。二由一切苦灭相证得故。三种意生身灭不更生故。苦灭无余是名大乐波罗蜜。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常波罗蜜。一无常生死不损减者。远离断边。二常住涅槃无增益者。远离常边。由离此断常二执故。名大常波罗蜜。故胜鬘经说。若见诸行无常。是名断见。不名正见。若见涅槃常住。是名常见。非是正见。是故如来法身离于二见。名为大常波罗蜜。由此如实法界道理门故。即是涅槃。即是生死。不可分别。即是得入不二法门。亦不一不二。住无住处故由灭诸惑不住生死。由本愿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诸惑得灭。由大悲故。本愿得成。故不可思量经偈中说。

 诸惑成觉分  生死成涅槃
 修习大方便  诸佛叵思议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事能品第四

  复次事能相义应知。此清净性事能有二。一于生死苦中。能生厌离。二于涅槃。欲求乐愿。若无清净之性。如是二事。则不得成。故经中说。世尊。若无如来藏。于生死苦。无厌离意。亦无欲求乐愿之心。故不定聚众生。起此二事为用。一于生死苦。观于过失。为依止处。生不定聚众生厌离心故。二于涅槃乐。观于功德。为依止处生不定聚。众生欲求乐愿。欲求愿乐。是四种心云何为异。初欲者名信。信有四种。一信有。二信不可思议。三信应可得。四信有无量功德。具是四义故名为欲。二求者。为至得此法。心恒勤求。无有退悔。名之为求。三乐者。思择如不如方便。如方便者。谓涅槃。不如方便。谓生死。思择涅槃。不求速证。思择生死。不求舍离。故名为乐。四愿者。从今发愿。穷未来际。恒以愿摄一切众生未曾舍离。随所行道。并入菩提愿海所摄。以自利故。不舍涅槃。为利他故。不舍生死。故有二观。一于生死观苦过失。二于涅槃观乐功德。故净分人。由清净性。此观得成。言净分者。一福德分。二解脱分。三通达分。福德分者。宿世善根能感此身。具足诸根。为受法器。解脱分者。已下功德种子。能感未来世中解脱果报。通达分者。由圣道故。能通达真如。是名净分。是人由净分为缘。净性为因故成此观。非无因缘。若不由于此二事成观无因缘。如阐提人无涅槃性应得此观。而一阐提既无此观。故知定须因缘观。方可现是清净性。不为客尘之所染污。随三乘中未起一乘信乐。又复未能亲事善知识等。乃至四种圣轮亦未相应。言四轮者。一住如法国土。二依善知识。三调伏自身。四宿植善根。轮有三义。一者未得令得。得令不失。二者能度。从此至彼。从他相续至自相续从自相续复至于他。三者能载。为能从生死得至涅槃。一住善处者。即是能修正行善人所住之处。若于中住恒见此人故得觉意。觉者觉悟。意者善心。因此受持善法等事。故佛说偈言。

 无知无善识  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  是乳转成毒

  是名应住如法国土。二近善友善友者。有七分。如偈言。

 能施重可信  能说能忍受
 说深为善友  安弟子善处

  七分者。一能施。由能施故令地怜爱。爱故尊重。重故可信。可信故能说。由能说故能忍受外难。能忍受故能说深理。利于善友。由说深法故。能安善友置于善处。若有能备此七德者。可堪依止为善知识。若总论此七。不出三义。一乐怜愍。二聪明。三堪忍。三义若少一种。则非善友。若但怜愍不能聪明。譬如父母虽念子病不能救治。若但聪明无慈愍者。如怨家师不治他疾。若不能堪忍。则自行不足。怜愍聪明亦不成就故。离虽七种合不出三。能施尊重可信。此三属怜愍摄。能说及说深理。此二属聪明摄。能忍属堪忍摄。安善处并通三种。其聪明者。表离愚痴。能堪忍者。表异凡夫。三怜愍者。表异二乘。唯佛世尊备此三德。故堪为众生真善知识。三调伏自身心者。如正教行。闻时无散乱心。思时无轻慢心。修时无颠倒心。若不自调伏身心者。善处善友。则无所用。四宿植善根者。以为解脱分故。修善根。善根者。谓信戒闻舍智。信者不离三宝正念。戒者为不离善道。闻者自闻令他闻。不令他倒闻。不障他闻。因四闻故。今世得闻及思修等。可为法器。三慧具足。舍者有二。一由昔舍物施他。今则损于贪爱。二由昔舍法施人。今则轻灭无明。由此舍故贪爱无明并稍轻薄。以是因缘得解脱果。智者是人先世已曾思择三宝四谛故。于此生得世正见。乃至尽智及无生智。如是之人。虽具三轮。若无宿善。今生五根。则不具足。便是生于八难等处。故知若无宿世善根。则前三轮无所复用。总此四义。譬之为轮四若少一轮。则不成解脱之名。无由得立。由此四法和合故能得解脱道者。如轮能运能转。至解脱时无复此能如圣王轮。备有四物。所谓毂辋辐轴。若无此四轮则不成。以是义故。若未与四轮相应者。是时厌离生死观及涅槃功德观并不得成。故经中说。一阐提人堕邪定聚。有二种身。一本性法身。二随意身。佛日慧光照此二身。法身者。即真如理。随意身者。即从如理起佛光明为怜愍阐提二身者。一为令法身得生。二为令加行得长修菩提行。故观得成。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会此二说。一了一不了。故不相违。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故佛说若不信乐大乘名一阐提。欲令舍离一阐提心故。说作阐提时决无解脱。若有众生有自性清净净永不得解脱者。无有是处。故佛观一切众生有自性故。后时决得清净法身。故经偈言。

 聪明人次第  数数细细修
 除灭自身垢  如金师炼金

  聪明人次第者。明此人有解不倒修能如次学。数数者。时无暂舍。恒自研求。细细者。从微至着。如闻思修慧细细而习。除灭自垢者。稍除无明重轻诸惑。令清净本性。永得显现故。说犹如金师能炼于金。除诸滓璞金。得净光明。

  佛性论卷第二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0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三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辩相分第四中总摄品第五

  复次总摄义应知。摄有二种。一者由因。二者由果。由因摄者。是如来性清净。有四种因。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取海为喻。三法者。一法身清净因。二佛智德生因。三佛恩德因。法身清净因者。修习信乐大乘。应知。佛智德生因者。修习般若及禅定。应知。恩德因者。修习菩萨大悲。应知。修习信乐大乘者。与器相似。此中有无量定慧。大宝所遍满故。故说与器相似。修习般若禅定与宝相似者。般若无分别故。禅定不可思惟。功德所依止故。般若如净宝。禅定如如意宝。修习菩萨大悲如清净水。于一切世间众生。润滑一味故。譬如大海唯一咸味。菩萨大悲润诸众生亦复如是。故此三法于因地中。为所依能依。故说总摄。名如来法海。是名因摄。次由果摄者。明如来法身有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能总摄三譬。相似者。如日有三。一体。二光。三明。此与三身相似故。三法者。一神通。二流灭。三显净。一神通者。譬日有明能除障自境界无明之暗。以为事用故。与日明相似。二流灭者。谓尽无生智能烧除业烦恼。令无余以为事用故。与日光相似。所言灭者。即是真智正能除惑故。与灭名尽者。即惑无时名为解脱故与尽称。三显净者。谓尽无生境名转依。极清净故。无垢故。澄静故。与日轮相似。清净者。解脱障灭故。无垢者。一切智障灭故。澄静者。客尘所不能染。以本性清净故。转依者。胜声闻独觉菩萨三人所依止法故。又有四种相。应知。一者为生依。二灭依。三善熟思量果。四法界清净相。一生依者。佛无分别道相续依止。若不缘此法。无分别道即不得生。以依缘此故。名此法为道生依。二灭依者。一切诸惑及习气究竟灭不生。无所依止故。若不依此转依法究竟灭惑者。则声闻独觉与佛灭惑不异。由不同故。故知。此法为究竟灭惑依止。三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达。长时恭敬。无间无余等修习所知真如。是转依果。若在道中。转依为因。若在道后。即名为果。若转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则诸佛自性应更熟思量。更灭更净。而不然者。故知转依为善熟思量之果。四法界清净相者。一切妄想于中灭尽故。此法界过思量过言说所显现故。故以法界清净为相。此即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诠詺。方是得无所得真如理故。复次如来转依有八种法摄持。应知。八法者。一不可思量。二无二。三无分别。四清净。五照了因。六对治。七离欲。八离欲因。此八合有二意。一离欲。是灭谛。二离欲因。即是道谛。前不可思量等三句属灭谛摄。次清净等三句属道谛摄。初离欲有三句。一者云何不可思量。于有无等四句。觉观思量。不能通达故。一切众生言语名句味等。不能诠辩故。唯圣人无分别智所证知故。故名不可思量。二无二者。如经中说。舍利弗。诸佛法身无二法。无分别法。所言二者。烦恼及业。是名为二。如来法身无此二法。故名无二。三无分别。分别者。烦恼业家习不正思惟。由不正思惟故起二。由通达自性故灭二。是二及分别。不应不行。不应者。上心烦恼不相应共行。不行者。随眠烦恼不共随行。即不应不行。此二处故。故说如来法身苦灭究竟永无生起。云何如此。非为除灭一法故名为灭。以本来不生故名为灭。如无上依经中说。阿难。于无生无灭法中。心意及识。决定不生故。

  释曰。心者即六识心。意者阿陀那识。识者阿梨耶识。于此三中。不得生故。此中若无三识。则无分别。分别既无。亦无不正思惟等。既无三识。则不得起无明。是以如来法身离不正思惟故。则不起无明。若不起无明。十二有分不为生缘故名不生。又胜鬘经说。是苦灭者。非灭坏法。名为苦灭。坏者破三界见谛。得有余涅槃。灭者除四种生死思惟烦恼。得无余涅槃故言灭。坏由苦灭名。无始时节。非作非生。无灭离尽。常住恒寂。湛然自性清净解脱。一切烦恼㲉功德。过恒沙数。相摄非相离。不舍离智不可思惟。与如来法相应。如来法身诸佛所说。是如来法身说名离欲。二离欲因者。为得此法身见谛道修道所摄。由境界故说无分别智。有三义。与日相似。无流清净故。与日轮相似。能照了一切境界故。与日明相似。能对治一切真见暗障故。与日光相似。

  释曰。真见暗障者。谓具足想。烦恼难。业难。果报难。具足想者。以随眠烦恼为因。五尘欲为缘。不正思惟为俱起因。具此三故。名为具足想。是暗障如实不见不知。离欲法身一界故。即得生起。如此应见应知。如来法身离欲。云何见知。谓如实思量不见想。及不见境。境者名分别性。想名依他。不见分别依他二性故。名为真实见知一界。又想者人。境者法。不见此人法想境故名二空。如是一切诸法。如来悉见悉知。由平等平等已通达如真实故。境智等无增减是名平等观。此观能除真实见暗障。是如来法身至得家因。见修二道所摄故。以是义故。此离欲因。不离二修。而得成就。二修者。一如理修。二如量修。故世间所知。唯有二种。一人二法。若能通达此二空者。则为永得应如实际。是故名为如理。如量际者。穷源达性。究法界源故名为际。如理修者。不坏人法。何以故。如此人法本来妙极寂静为性故。无增无减。离有离无。寂静相者。自性清净诸惑本来无生。见此二空名寂静相。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惑本无生净心不执名为灭谛是心有自性清净。及有烦恼惑障。如此两法。无流界中。善心恶心独自行故。于一念中。两心不相应故。此两法难可通达。如胜鬘经说。世尊。善心念念灭不住。诸惑不能染恶心念念灭。诸惑亦不染。世尊。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无触法。而能得染心。如此而知名如理智。如量智者。究竟穷知一切境名如量智。若见一切众生乖如境智。则成生死若扶从境智。则得涅槃。一切如来法。以是义故。名为如量。至初地菩萨得此二智。以通达遍满法界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又此两智是自证智见。由自得解不从他得。但自得证知。不令他知故。名自证知见。又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观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义。如理智为因。如量智为果。言如理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为果者。由此理故。知于如来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净因。如量智者。是圆满因。清净因者。由如理。智三惑灭尽。圆满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圆满故。前不可思量无二无分别等。三名为离欲。以清净照了对治等。三名离欲因。是名如来转依摄持八种功德。

  复次转依法身有七种名。应知。一沉没。沉没取阴故。二寂静。诸行无生故。三弃舍。弃舍诸余伴故。四过度。出二苦故。五拔除。拔除本识故。六济度。济度五怖畏故。七断。断于六道果报故。

  释曰。言沉没取阴者。取名贪爱有四种一欲取。二见取。三戒取。四我语取。取有二义。一受取。二受资粮。受取者。如因受生爱。受资粮者。为贪此受故。取四种资粮。四资粮者。即四取也。一欲取者。贪欲界六尘。二见取者。于欲界中。唯除戒取与常见二种。所余四见。名之为见。贪爱此见。名为见取。三戒取者。于三界中。取世间邪正二道。为离苦得乐。是名为戒。贪着此戒故名为取。四我语取。我语者缘内身故。一切内法为我语。贪着内法名我语取。色无色界定缘内法成故名我语。贪着此定。名之为取。此四取前二属断见。但执现在。谓无未来。后二属常见。执有未来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后二是出家人执。又前二在家出家斗诤因。后二为在家出家修行因。又前二欲取为所成。见取为能成。后二我语为能成。戒取为所成。复次阴者。有众多义。如别释。今略明有二义。一能生取凡夫五阴能为取因缘故。二从取生。即此五阴。是取家果故。故言取阴。而言沉没者。于法身中。因果俱无故称沉没。取为对治故沈。阴为报尽称没。故说法身约取阴永无。是名沉没。二寂静诸行者。一切有为法名行。与四相相应故。四相者。一生二异。三住四灭。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与异住相相应。行役不息故名为行。如来法身则不如是。约前无生。约后无灭。中无病老。湛然常住。无生故说寂。无灭故说静。约前不更生。离意生身故。约后不更死。已过不可思惟退堕故。约前后际不被损污。过无明住地烦恼病故。三弃舍诸余。诸余者。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即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一烦恼余应灭。二道余应修。三虚妄余应除。如来已离虚妄。说名无余。二乘未离故名为余。如来转依法身。已度四种生死故。一切烦恼虚妄已灭尽故。一切道已修故。弃生死舍道谛故。此二无四德故。唯法身独住四德圆满故。是名弃舍诸余。四过度二苦者。苦违逆为义。逆有二。一违圣人意。是圣人怨。能恼圣故。二圣意违逆。以圣能除之故。二苦者。一凡夫苦乐二受。二圣人行苦即舍受。又二者。一身苦。二心苦。又二者。一名苦。二色苦。又二者。一二乘界内苦。二菩萨界外苦。故法身地中无二乘粗苦。故名为过。无菩萨四种生死细苦。故名为度。是名过度二苦。五拔除阿梨耶。阿梨耶者。依隐为义。是生死本。能生四种末故。四末者。烦恼有二。业一。果报一。初烦恼本二者。一者一切诸见。以无明为本。无相解脱门为治道。二者离诸见外一切烦恼。以贪爱为本。无愿解脱为对治道。次业本一者。以凡夫性为本。凡夫性者。即是身见故。次果报本一者。一切生死果报。依阿梨耶识为本故。以未离此识果报不断。于法身中。由两道故。二世灭尽故说拔除。言两道者。一无分别智。能除拔现在虚妄。能清净法身。即名尽智。二无分别后智。能令未来虚妄永不得起。圆满法身。即无生智。拔者清净。灭现在惑。除者圆满。断未来惑。故名拔除。六济五怖畏。五怖畏者。一自责畏。二畏他责。三畏治罚。四畏恶道。五畏众集。一自责畏者。如人作诸罪恶。昼夜怖畏。二他责畏者。既自作恶。恒恐他及冥中天神见之。而怀怖畏。三治罚畏者。身所作恶恒惧王治。四恶道畏者。既有罪自随畏生恶道。五众集畏者。三业不净。兼知解不深。恒怖畏德众。若人已证见法身。则离此五畏故。说法身为济五怖畏。七断六道果报者。道义众多。略说二种。一行处故名为道。五阴为所行处。三世为能行。又以生老病死四苦所游处故名为道。二者六种同异故名为道。如人同人异于五道余亦如是。是同异类。云何名道。有二。一众生所轮转处。二业所行处故。以此二义立名为道。如来法身无复此道。若有余涅槃业尽。众生轮转果未尽。无余涅槃因果二种俱尽。故名断灭六道。若有处说如来法身。当知与此七名相应。是说名竟。复次说法身相者。诸苦静息。是法身相。为静苦缘故。复次说法身味。味者有二。一不退堕故名为味。二安乐故名为味。众生在生死中。乃至梦中并未曾见。若修正行人。求见此法。得见之时。即得不退安乐故。以安乐为味。复次说法身事。事者以无相为事。五阴相于中尽无余故。又以无戏论为事。戏论有三。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是三戏论如来灭之已尽故。以无戏论为事。戏论者。有三义。一能违碍实理。二名虚诳世间。三障隔解脱。初违正境。次违正行。后违正得。合此三义。名为戏论。又戏论有九种。一通计我。二的计是我。三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一通计我者。于五阴中。通执有我。而不能分别即离。但漫执故。二是我者。于现世五阴中。随取一阴为我。而言是者。是的别义。定是二处。一定在现世有。二定在一阴上执。故名为是。三计我应生者。一切诸见不出有无二种。由有见故。所以执常。于无见中。复有二种。一邪见者。谓一切无因无果。并拨三世故。二断见者。谓唯有现在。不信未来故。四计我不更生者。此计因断见起。五计我有色应生者。于欲色二界中。以色为我。此执则因常见故起。六计我无色应生者。于无色界中。计受心法为我。观色坏灭。此三法不灭。因常见故起。七计我有想应生者。于三界中。除无想及非想天。所余诸处。并计有想为我。因常见起。八计我无想应生者。计无想天及草木等为我。以同无想心故由因常见起。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者。此计有顶处为我。以观想为系缚。计涅槃为坑堑。若不除想。无由解脱。有系缚故。若并除想复恐失我堕涅槃堑。何以故。想与于我不得相离故。不得弃及与不弃。为系缚故。欲除于想故名非想。恐失我故。不敢并除故。名非非想。由此散乱心。不得涅槃故。说此等名为戏论。若能观证法身。一切戏论并不复生。外曰。于法身中。何用立此相等诸义。如汝所立。法身应决定是无。不可执故。若物非六识所得。决定是无。如兔角。兔角者。非六识所得。定是无故。法身亦尔。是故法身决定是无。何用诸义。答曰。汝言非六识所见故法身无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由方便能证涅槃故。想称正行是名方便。由此方便。是故法身可知可见。譬如由他心通故。则能得见出世圣心。

  释曰。他心通者。有三种因缘所得两是方便。一是正道方便。二者一因天耳。二由天眼。因天耳故。闻觉观声。由此声故。得知他心。依天眼能见他肉心孔中有水水相。若黑则知痴。生黄则知贪。赤则知瞋。青白则知善。见缥色时知是无记。因于耳目方便故。比知他心。次正道者。若欲得他心通。须缘自心。先修观行。不用现在心观现世心自体不得一时见故。以现在心能观过去心。何以故。可追缘故。从远至近。次第向后。初则观无量念。如是渐渐至一刹那。乃至灭一刹那。于自心观中而得自在。然后取前人心作自境界。以修观行。初入观时。须作愿心。起要期意。先须假想观前人身身相具足。如是遣析除皮肉骨三相都尽。唯余心在。细细修习。缘前人心。随其利钝。远近奢促。自能彻见。如彼所缘。我皆能见种种诸心故。如他圣心。虽过六根境。亦能得见。如来法身亦复如是。虽非六识所见由方便正行。所以能见。故知是有。不得同无。复次更有别义知法身不无。何以故。若法身无者。则诸正行皆应空失。以正见为先行。摄戒定慧等善法故。所修正行不空无果。由此正行能得果故。故知法身非无。若汝说法身定无。而正行能令至五阴入等灭尽故。当知正行不无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涅槃不有故。若五阴等无是涅槃者。则去来二世阴等并无应是涅槃。而此二世阴等无处。既非涅槃故知不取。阴无之处名为涅槃。又若汝取此为涅槃者。狂醉等人应有涅槃。而其无者。故知阴等无处非涅槃也。又若汝言现世五阴无为涅槃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无是无故。若法现在。则非是无。更互相违故。若法已灭。则非现在。若现在则不灭。以有无不得并故。复次依现在阴。修圣道时。不应得涅槃故。八圣道者。依现在五阴得成。是时现世五阴实有未无。此中永无得涅槃义。云何如此。汝立计言。现世五阴无处名为涅槃。依现五阴。修八圣道。得于涅槃。是故汝执现世五阴无名涅槃者。是义不然。若汝言是时烦恼非现在故。无过失者。是亦不然。若汝言修八圣道时。五阴现在者。则诸烦恼非是现世。是时烦恼不得生故。由八圣道得证得见。是故现世得涅槃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烦恼先非现世故。修道则无用。修圣道时。是诸烦恼未除灭故。汝见非相应。便言非现世。若随逆流。初修行时。烦恼已不相应。此不相应。则非现世。此即是汝所计涅槃。若汝执此是涅槃者。圣道未起时。已应灭惑。已得涅槃故。后修圣道。则无复用。是八圣道能灭诸惑。及得涅槃者。是义不可。故知烦恼灭处不名涅槃。若汝说由圣言故。欲等灭尽名为涅槃。如吉祥经偈说。

 灭尽及离欲  无死堕微妙
 若人见此经  成佛得寂灭
 无法与此等  若证则无忧
 是真妙法宝  由是义吉祥

  若汝言欲等诸惑非现世非有是尽。由此三义名灭谛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第四果同此义故。佛经中说。何者名阿罗汉果。以三界惑尽名罗汉果。但以欲等灭为果。此果实不如此正以出世果报四阴戒等五身为罗汉果但由此惑灭罗汉果得成故。于果中说此因名。涅槃亦尔。由涅槃故诸惑得灭。是故因中说于果名。是故汝说由八圣道能得涅槃道不空者。是义不然。复次法身住时短促。有为法相。非功用得。是三过失。于汝义则坏。若汝所说欲等惑灭。说名法身。汝所立义中。则有三失。一是住时短促。短促者。诸法念念不住。是名灭尽。以灭尽故。不得暂住。汝云何立此灭尽义。为法身耶。以短促时故。失法身常义。二有为法相过失者。若此灭尽是法身。法身则是有为法相。法身若是有为相者。无有是处。三有非功用过失者。此一切诸法依因缘灭则是自性。何以故。灭为本故。若灭非功用得。法身亦不因功用而得。既无功而得者。睡眠狂醉等亦应皆得涅槃。以此三失故。汝义不成。复次若灭尽为涅槃者。则与有为诸法相应。以灭有同动苦二法故。夫有为法皆为欲等惑火所燃。故恒散动不住。则为生老死等所坏。是故恒苦。如佛说言。比丘。生老死等。是有为法。故一切有为。恒燃恒苦。是死者。即是灭尽。此灭尽即有为。若是有为。故知。汝立法身。不得是常。既非常者。汝义宁立何以故。则汝义计最静为动。最乐为苦。是故不然。若汝说从此一灭永无复生为涅槃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不离前诸过失故。汝言永灭者。生与死灭不异故。是义不可。若汝说永灭为涅槃者。道亦应成涅槃。何以故。无有一灭永不复生。无有此法。我今随汝意说我愿有此灭。若有此灭。终不能离前诸失故。又道灭后烦恼亦复不生。若谓永灭是涅槃者。是道用灭应是涅槃。又若汝说能灭为涅槃者。无别涅槃以为能灭。唯以道用正为能灭。故知。道体应能为灭。若汝说烦恼不生为涅槃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不免二种失故。若烦恼不生。即与灭尽同体如前死灭等五难过失故。是不生者。为在道前。为在道后。若在道前。未修道时。已应得之。修道无用。若在道后。则属未来。过三世义。则不成立。又汝立无生。其义云何。为是有惑故无生。为是无惑故无生。若烦恼有则无无生。何以故。有无二法不得一时同处故。譬如一人行时不住住时不行。以二法相违行住不得俱故。故知。烦恼在时。则不得立。以无生故。若无烦恼。立无生者。是时烦恼既无约。谁而辩无生耶。譬如人说石女之女不能生儿。复次汝立烦恼无生者。为是物有。为非物有。是物有者。如四大等。有实法。有假名。此等是有物。非物有者。如空花兔角等。了自无故。故言非物有。若言是有物者。则由四缘所成。四缘所成故。无生义则不立。以是义故。有为无为则无差别。若汝说是物有。不为四缘成者。即同邪见外道所执自性邻虚我时方等故。若非有物是涅槃者。但有名字。便如人说兔角尖利。若尔即同前破。则修道无用。外曰。若不取无生为涅槃者。云何佛说无生灭尽为涅槃耶。答曰。道依涅槃能使烦恼未来不生现在者。灭因中说果故。名涅槃为无生灭尽。外曰。何故果说因名。而不直取果体自名。答曰。极微细故。一切法中无有能细涅槃之者。是故若得此法。一切欲等诸惑灭。不更生故。假此粗名。显以细理。理相可知。故此经中作此说也。问曰。云何知此涅槃极微细耶。答曰。大仙不乐说法故。无分别圣智所知故。大师观涅槃。极微细故。观众生根性。不相称故。是故佛心回向寂静。入于涅槃。不欲说法。故经言。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故。无分别圣智所知者。如摩健持经说。世尊。若涅槃是有。我今自有聪明利智。云何不见。佛言。涅槃实有。汝今未得无分别圣智故不得见。以微细故。非闻慧所得。以真实故。非思慧所得。思慧双能通达真俗谛故。不得周于妙理无思之界。以甚深故。非世间修慧所得。修慧但得浅理。未能通达甚深之理。以此微细非言语能说故。借粗名显于妙理。由无分别圣智所见故。故言微细得成。外曰。若涅槃是修道所得者。与未能修道之人不得相应。既不相应。是故不共。若不共则是无常。答曰。若从此向前是无。向后是有者。可说无常。无此义故。前际无有故说无生。若汝说未修道时不能得故。无无生者。是义不然。何以故。非道所生故。此法必须因道得至非道能生。是故未修时不得言无。是故无生义立。无后际故。是故无灭中际。无业烦恼等故无变异。以无生异灭等三失故说常住。不同外道以无因故一名常住也。正义者不取因为常住法。如涅槃不由因故有。汝谓邻虚等亦不由因故有。无如是义。何以故。涅槃离有离无。四谤不及。以不由因故得是常。汝计邻虚既有有故不得无因是有因即无常故。若汝说涅槃无三失故常住邻虚等亦无三失故。常住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汝证义相不成就故。涅槃常住不与邻虚同相异相。邻虚等是有分别故。无有证义。得成涅槃。是无分别故。涅槃常住。邻虚等常住则不得立。复次邻虚等亦不成就。何以故。以独聚不成故独者义不成。以四大不相离故。若聚者亦不成就。以相粗故。并非邻虚尘故。若离涅槃。无有一法。是常住故。以涅槃实有常住依方便得解脱故。修道不空过故。故有涅槃前际等无故。故知。常住过色等相故。故说非色不离清凉等色相故。故说非非色大功用。无分别智所得故。故说真有因出世大精进所成就道佛所得故。故知实有。如经中说。比丘。是法实有。不生不起。不作无为。故知涅槃实常住。此法是如来转依。是故名总摄竟。亦云相应。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分别品第六

  复次分别相义应知。分别者。是如来性。明一切法。如如清净。是其通相。如般若等经中所说。一切法者。即三性法。如如者。俗如即真如。真如即俗如。真俗二如。无别异故。清净者。有二种。一者因中如如。未得无垢果地如如。无复垢秽故。二者因果俱净。因中是无染清净。至果无垢清净故。如此等义。是佛性通相。为显此义故。佛说般若波罗蜜等诸经。是佛性中。分别众生。自有三种。一者不证见佛性。名为凡夫。二者能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三者证至此理究竟清净。说名如来。复次约此佛性。众生事用有三。一者颠倒为事。二者无颠倒为事。三者无颠倒无散乱有别法为正事。颠倒者。一切凡夫。无倒者。一切有学圣人。无倒散者。道后法身。有别法为正事者。是应化二身。为度众生。皆由大悲本愿力故。言颠倒者。一切凡夫有三倒。谓想见心。即皮肉心等三烦恼故。二无颠倒者。无惑无行二种倒故。即一切菩萨有学圣人。惑倒者。违逆真如故。起一切烦恼。名为惑倒。行倒者。二乘人应修常等四德。翻四颠倒。行菩提道。而今不修。但修无常苦等。为解脱因故名行倒。此明是无小乘偏修之行。离此两倒故。说大乘有学圣人三无倒散有别法为正事者。是灭除禅定解脱一切智等三障故。法界澄净澄故。静寂净故。无垢不舍正事大悲本愿恒化众生名为如来。故约此性分别众生。是名分别相。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阶位品第七

  复次阶位相义应知。阶位义者。于种种法门中。若有分别广说无流法界不出六种。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事。五总摄。六分别。为显无流界自体故。先说自性。依止此性故。起信乐等四种胜因。由此因故。得常住等四德之果。由佛性故。起厌恶生死乐求涅槃事用得成。由此自性故。得离欲。得离欲因名为总摄。约佛性故。故得分别三种众生。如来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为六种所摄。次第在三位中。三位者。一不净位。谓众生界。二者净位。谓菩萨地。三者最清净位。即是佛地。故无上依经说。阿难。是如来法界。无量无边诸烦恼㲉之所隐蔽。随生死流。漂没六道。无始轮转。我说名众生界。阿难。是众生界。于生死苦而起厌离。除六尘欲。依八万四千法门诸波罗蜜所摄。修菩提道。我说名菩萨。阿难。是众生界。已得出离诸烦恼㲉。过一切苦。洗除垢秽。究竟法然清净澄洁。为诸众生之所愿见。微妙上地。一切智地。一切无碍。入此中住。至无比能。已得法王大自在力。我说名如来。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遍满品第八

  复次遍满相应知。遍满者。凡夫圣人。及诸如来。无分别性。次第三位中。一颠倒虚妄。二无倒圣道。三四德究竟清净。此三处平等通达相。并随道理遍满故。譬如土银金等器中虚空遍满平等无差别。如来法界遍满三位中亦复如是。是故从位次第说此遍满。如无上依经说。阿难。是如来界。于三位中一切处等。悉无挂碍。本来寂静。譬如虚空一切色种不能覆不能塞。若土银金器虚空处等。悉无挂碍。是名遍满。

  佛性论卷第三
大正藏 第 31 册 No. 1610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四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辩相分第四中无变异品第九

  复次无变异义应知。离有六义。合则成三。离有六种者。一无前后际变异。二无染净异。三无生异。四无转异。五无依住异。六无灭异。言无前后际变异者。如佛为海智菩萨说。解节经偈言。

 客尘相应故  有自性德故
 如前后亦尔  是无变异相

  复次释不净位中。有九种客尘。非所染污故不净。净位中。常乐我净四德。及如来恒沙功德。恒相应故。故说如来性前后无变异。若略说一切烦恼客尘。凡有九种。一者随眠贪欲烦恼。二随眠瞋。三随眠痴。四贪瞋痴等极重上心惑。五无明住地。六见谛所灭。七修习所灭。八不净地。九净地惑。若烦恼在世间离欲众生相续中。为不动业增长家因。能生色无色界。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是名随眠欲瞋痴等三毒。

  释曰。言烦恼在者有二。一有体说在。二无体。约因在故说在。言体在者。即见谛。随眠未得治道故言在。约因在者。即思惟随眠。已得治道故。以思惟用见谛为因。思惟虽灭。由有见谛。为思惟因故言因在。思惟必由见谛而生。若除思惟因。有根本见谛惑在。后更能生思惟之惑故。言思惟因在。不动业增长家因者。一思惟能成业。二见谛能得果。何以故。断思惟尽。业不成故。断见谛尽。不感果故。故说不动业。为增长家因。能生色无色界故。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者。有二种灭。一者性灭。二治道灭。一性灭者有二。谓念念灭。及相违灭。相违灭又有二种。一等类相违。如贪违瞋等。二不等类相违。如正思惟违欲瞋等。是名性灭。二治道灭者。有二种。一通二别。通道者。谓观真如。灭三界烦恼。二别道者。如不净观等。能灭贪瞋等烦恼。如苦谛观。灭苦谛惑。不灭集谛惑故。名随眠欲瞋痴等。四三毒极重上心惑者。有诸烦恼在欲行众生相续中。为罪福两行增长家因。但生欲界修不净观等所破。是名贪瞋痴极重上心烦恼。五无明住地惑者。在阿罗汉相续中。为无流业生家因。能生意所生身。为如来菩提所破。是名无明住地惑故。阿罗汉约安立谛观能破诸烦恼。此无明住地。非安立谛观所能破故。犹在罗汉相续中。为无流业生家因。无流业生家因者。流有三义。一者流入三界生死。二者退失。如失欲界流往色界。或失色界流下欲界。则随生死不定一处故名为流。三者流脱功德善根失戒定慧。譬如破塘水则不住。无此三流故名无流。业者作意为义。此意业能生四种生死。如来菩提破者。如来菩提非安立谛观。是名如来菩提。因此道故。能灭此惑故。名无明住地。六见谛所灭惑者。有二种学人。一凡夫。二圣人。此惑在学道凡夫相续中。无始已来未曾见理。因初出世圣道所破名为见谛。

  释曰。学道凡夫相续中者。若小乘则从暖顶忍世法。此四是学道凡夫位。见谛随眠其未能灭故言在中。无始时节未见者。从无始以来迄至此道所未曾见安立圣谛故言未曾得见。初出世圣道所破者。始自苦法忍初念之道。能破烦恼名为见谛。自此后去并属思惟。平等观者。有利有钝。若利根人。于一念中则等观四谛。八十八惑一时俱断。皆名见谛。若钝根人。于次第观者。则初念观苦。不见余三谛。但断苦下四谛。名为见谛。余未断者。皆属思惟。是名见谛所灭惑。若大乘则十信等诸位。圣人者。初地以上。七修道所灭惑者。在学道圣人相续中。昔已曾见出世圣道所破。是名由修道所灭惑。八不净地。惑者。在未究竟行菩萨相续中。对障菩萨七地为无相无功用道所破对障故。

  释曰。七地者即前七地已还故无相无功用道者。即八地以上无相者。即真如境。无功用者。即自然升进道。是名不净地惑。九净地惑者。在究竟行菩萨相续中。能障八地以上三地。譬金刚定慧所破。言究竟者。八地以上见境皆周。无更别境所未见者故名究竟。但方便由有浅深故。诸地为别故。分别烦恼有此九种。约此烦恼立众生有四种。一凡夫。二罗汉。三有学。四菩萨。此四种众生。依无流界。由四烦恼故不净。第一众生由四烦恼故不净。第二众生由一烦恼故不净。第三众生由两烦恼故不净。第四众生由两烦恼故不净。第一凡夫由四惑者。前三是随眠贪瞋痴等。后一即上心烦恼。由此四故不净。二由一惑者。即罗汉由无明住地故不净。三由二惑者。谓见谛思惟。即有学圣凡夫学道。凡夫由见谛烦恼故不净。有学圣人由思惟烦恼故不净。是名由二惑。四由二惑者。谓净不净。即是从初地已上至七地菩萨。由不净地惑故不净。若从八地已上三地。由净地惑故不净。是名由二惑故言不净。

  复次为现此九种烦恼故。立九譬者。一为显贪欲烦恼故。立莲花化佛譬。譬如莲花初开之时。甚可爱乐。后时萎悴。人厌恶之。贪欲亦尔。初依尘成。后依尘坏。故以华譬贪。而华坏时。化佛出世。如贪覆法身。二为瞋烦恼故以蜂为譬者。如蜂若为他所触。放毒螫人。瞋亦如是。若心起瞋。即能自害。复能害他。而有甘蜜。即譬法身。为瞋所覆故。三为无明惑故。立谷中粳粮譬。譬如白米。为糠所覆。不得受用。法身亦尔。为无明㲉所隐覆故不得现。四为上心三种烦恼。立金堕不净譬。譬如净洁金宝为粪所涂。违逆人心。离欲之人亦复如是。为上心烦恼违逆其意。故说此譬。法身本净为上心惑所覆故言不净。五为显无明住地故。立贫女宝藏譬。譬如贫女宅中地下有金宝藏。为地覆故。受贫穷苦。二乘亦尔。为无明所覆不见佛果故。受四种生死之苦。六为显见谛惑。立庵罗树子譬。譬如庵罗子生芽之时。必破其皮。然后得出。皮譬见谛。芽譬法身。见谛亦尔。初见真理。即破此惑。法身显现故。七为显思惟惑故。立弊帛裹金宝譬。譬如败衣不堪服用。身见真实先来已破。圣道对治数数习故。思惟烦恼无复势力。譬彼败衣金如法身。为思惑所障。八为显不净地惑。立贫女怀王子譬。譬如转轮王子在贫女腹中。胎不能污。七地以还。烦恼亦尔。虽名烦恼。而有三德。一者无染浊智慧慈悲所含养故。二者无过失以不损自他故。三者无量功德能成熟佛法及众生故。若长烦恼即成凡夫不能成熟佛法。若断烦恼。即成二乘不能成熟众生。九为显净地惑故。立摸中金像譬。譬如铸金像未开摸时像已成熟。水等诸物不能破唯斧等乃能破故。八地以上惑亦如是。唯金刚心能破究竟故。因三种自性为显心清净界。名如来藏。故说九种如莲花等譬。三种自性者。一者法身。二如如。三佛性。合此九譬为三。初三譬法身。次一譬如如。后五譬佛性。云何如此明。诸佛法身有二种。一正得。二正说。言正得法身者。最清净法界。是无分别智境。诸佛当体。是自所得法。二正说法身者。为得此法身清净法界正流从如所化众生识生。名为正说法身。正说法身又有二种。一深妙。二粗浅。为安立此二道理。一深妙者。为安大乘道理。二粗浅。为二乘人说此道理。复次第一义谛为安立菩萨甚深法藏。约真俗二谛。安立二乘十二部等种种法藏。

  释曰。一正得法身者。体是真如。世间无物可为譬者。故还取花中佛像为譬。二正说深妙法身者。以真如一味故。故取蜂家蜜为譬。三粗浅正说法身者。以显真俗种种义味故。故取糠中米为譬。由此三譬显诸佛正得法身正说法身。是三法身遍满摄藏一切众生界无余故。故经说无一众生出如来法身外者。如无一色出虚空外者故。次金堕不净一譬。譬如如者如如有三义故。取金为譬。一者性无变异。二者功德无穷。三者清净无二。自性亦如。无变异故。功德亦如。无增减故。清净亦如。无染污故。故曰如如是真如。如在一切邪定聚及一阐提诸众生中本无差别。若至客尘灭后说名如来藏。故说一切众生为如来藏。能藏如来不得显现。为显此清净无二故。佛说此经。文殊师利诸佛已出离于我取根本。由此自性清净。应一切众生清净。是自性清净与众生清净无有二故。为显此如故说金宝譬。后五譬佛性者。佛性有二种。一者住自性性。二者引出性。诸佛三身。因此二性故得成就。为显住自性故。说地中宝藏譬。此住自性佛性者。有六种德故如宝藏。一者最难得。佛性亦尔。于无数时节。起正勤心。因福德智慧满足庄严。方始显现故。譬如意宝藏。由胜因乃感。二者清净无垢。由佛性与烦恼不相染故。是故譬如意宝。不为不净所污。三者威神无穷。明六神通等功德圆满故。如意宝亦尔。随意能办故说宝藏譬。四者能庄严一切世间功德善根。于一切处相称可故。如意宝亦尔。能为世间种种庄严具。五者最胜。于一切法中无与等故。亦如如意宝。物中最胜故。说宝藏为譬。六者八种世法中无有变异。为十种常住因故。真宝亦尔。虽烧打磨不能改其自性故。取宝藏以譬住自性佛性。二者引出佛性。从初发意。至金刚心。此中佛性名为引出。言引出者。凡有五位。一能出阐提位。二能出外道位。三出声闻位。四出独觉位。五出菩萨无明住地位。此法身能破烦恼㲉。其体显现故。第六说庵罗树芽为譬。如彼树芽。能破皮肉。得出生为大树王故。说引出佛性。如庵罗树芽能生大树王故。为约此两因故。佛说三身果。一者因住自性佛性故说法身。法身有四种功德。是故第七说败帛裹真金譬。四功德者。一自性有。如金本有。非所造作。二清净。如金本净尘垢不能染污。三为一切功德所依处。如金能感种种贵物故。四平等所得。谓一切众生并同应得。如金无的主众人共有。随其功力修者即得。故说法身犹如真金。二者因引出佛性故说应身。应身有四种功德。是故第八说如贫贱女人有转轮王胎。四功德者。一依止。依止者。三十七道品。是所依止。二者正生。谓欲得应得。即是未知欲知根。三者正住。谓正得。即是知根。四正受用。即知已根。合此四义。名为应身。如胎中转轮王子。亦有四义。一以宿业为依止。二未得王位欲得如初生。三正得王位如住。四得已不失如受用。是故应身以胎中转轮王为譬。三者因引出佛性。复出化身。化身者。有三事。一有相。如水中月。以影相为体故。二由功力。以宿愿所作故。三有始有终故。第九立摸中佛像为譬。

  释曰。三义者。一有相貌。譬如月影。但似而不真实。化身亦尔。非实体故。二由人工造作者。譬化身宿愿所起。三明有始有终者。譬化身随缘变化故能有始有终。复次以三义故。显此三身。初甚深义。显于法身。甚深者。体微细故。故此法身具足五相五种功德。五相者。一者无为相。离生老等四相过失故。二者无一异相。真与俗谛不一不异。复有二种。一约法辩。二就人论。约法辩不一不异者。为真通故。不可言异。以俗别故。不得言一。如螺白色。螺之与色不一不二。若言异者。见取螺白色时。不应得于螺解。若言一者。不应有香味触异。但应是色。二约人论真俗不一不异者。若真与俗一。凡人见俗则应通真。若通真者。应是圣人。以不见真故。故知不一。若言异者。圣人见俗不应通真。若不通真。即是凡夫。以圣人见故。不得为异。是故不一不异。三离二边相者。有六种中道故。能出离六种二边。何者为六。一者执可灭灭。二者执可畏畏。三者执可执执。四者执正与邪。五者执有作无作。六者执不生同生一。执可灭与灭者。有人谓言。一切诸法毕竟可灭。是名一边。毕竟灭尽。是名为空。复是一边。因此二边偏执。而生怖畏。为离此二边偏执故。佛说诸法不有故。非可灭。不无故非不灭。非灭非不灭。是名中道。故佛立虚空譬。所以宝顶经云。迦叶。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椎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为我除此虚空。除此虚空。迦叶。于汝意云何。此空为可除不。迦叶言。不可世尊。佛言。迦叶。若有如是沙门婆罗门怖畏性空。我说是人失心狂乱。所以者何。迦叶。一切诸法并是说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诸法。若惜诸法。云何不惜此空。问曰。此经为显何义。答曰。为示一切诸法本性非有故说法空非关法灭。然后得空。故于空性不应生怖。是名离可灭灭。二边显非能灭所灭中道二执可畏畏。二边者。以分别性所起色等六尘执为实苦。是为一边生怖畏心。复为一边此是因依他性执分别性于中计有实苦。而生怖畏。为离此二边偏执欲显中道故。佛以画师为譬。迦叶。譬如画师作罗刹像。像甚可畏。画师见像。自生怖畏。覆面不敢看。失心颠狂。迦叶。如是凡夫由自所作色等诸尘。流转生死。于如是法不能通达如实道理。此譬为显何义。为明色等诸尘非是实有但以妄想分别所作。如彼画师自分别作罗刹恶像。见还生怖。是人亦尔。自于空中。而生怖畏。

  释曰。初一譬约声闻小乘说。此第二譬约大乘说。云何如此以小乘人。于真如中不数习故。故生怖畏。大乘人能数数习空故不生畏。如师子子。闻师子吼。不生怖畏。若不了分别。依他二性执为实有。故被染污。三可执执二边者。分别可执与能执以为实有。为离此二边故。经中佛以幻师为譬。迦叶。譬如幻师作诸幻像。所作虎等还食幻师。迦叶。如是观行比丘。随观一境。显现唯空故。实无所有。虚无真实。云何能得离此二边由依意识生唯识智。唯识智者。即无尘体智。是唯识智若成。则能还灭自本意识。何以故。以尘无体故。意识不生。意识不生故。唯识自灭故。意识如幻师。唯识智如幻虎。以意识能生唯识故。唯识观成。还能灭于意识。何以故。由尘等无故。意识不生。譬如幻虎还食幻师。如提婆法师说偈言。

 意识三有本  诸尘是其因
 若见尘无体  有种自然灭

  四邪正二边者。正者通达位中真实观行分别为正。未通达前分别为邪。为离此二边故。以两木生火为譬如经中说。迦叶。譬如二木相揩即能生火。火生之时。还自烧木。如是正相真实观行。与邪相治生圣智根。智根若成还除邪正二分别故。譬如火生还烧两木。两木若尽。火亦无依。邪正不二故言中道。五有作无作二边者。有作者。有人执言。欲修智慧。必先作意。然后事成。无作者。有人执言。智慧无事无能。何以故。由解惑相对由解生故。惑自然灭。非解能除故。说智慧无事无能。为离此二。是故立于油灯为譬。如经迦叶。譬如燃灯。灯光既起。黑暗即灭。而彼灯光虽不作意。言能灭暗。暗由我灭。而必因于光起。暗方得灭。是故灯光虽不作意。不无事能。智慧亦尔。不作是意我能灭惑。而亦非不由智慧生。惑便除灭。故知智慧不无事能。若说作意。我能灭惑。是名增益。即有作边。若说智慧起时。无明自灭。不由智慧。是名损减。即无作边。为离此二边故。说智慧生不作意。作不作意。非作故不增。非不作故不减。是名中道。六不生同生。二边者。一不生执者。譬如凡夫相续中。烦恼恒起。未曾生道。由惑碍故。未来亦尔。故知永不解脱。即是一边。二同生者。明诸惑于无始长时本有。若对治道与惑同时起者。可能灭惑。若道始生。此道力弱。不能灭惑。故知永不解脱。为离此二边。是故佛说第二灯譬。迦叶。如险暗山岩及庙堂房舍。无数千年暗在其中。未曾有人燃灯照了。设有人能于中燃灯得成以不。答言。得成。迦叶。此中诸暗得作念言。我住此已久。我今不去是暗能作此意以不。不可世尊。何以故。灯光既成不得不去。迦叶。如是烦恼及业。从无数劫来。在众生相续中。若能生一念正思惟者。则久劫烦恼悉皆自灭。迦叶。是灯光者。即譬圣无分别智。黑暗者。即譬众生烦恼业。由此灯譬。破道不生执。何以故。以道依因缘生故。若因缘未合。道不得生。因缘具者。道即得生。由如燃灯后方暗灭。暗灭譬者。破同生执。以暗分羸弱故可灭。是无颠倒境界故。以白净最强有真实境无颠倒故。是名离六种二边。显六种中道。四离障相者。障有三种。一烦恼障。能离此障。得慧解脱阿罗汉。二禅定障。由离此障故得俱解脱阿罗汉。及独觉等。三一切智障。是菩萨道所破。离此障故。得成正觉。如来法身在三位中。虽有三障。非所染污。五法身界清净相者。凡有四譬譬各四义。初四义者。法身不改如金。如如清净如水。第一义谛无相如空。大般涅槃显了如觉。二四义者。神通转变如金。慈悲润泽如水。自性不舍众生如空。般若解净如觉。三四义者。因本清净无染如金。胜道洗浣如水。解脱无累如空。果体显现如觉。四四义者。乐性利益如金。净体清洁如水。常德无坏如空。我义无著如觉。

  问曰此五相各显何义。答曰。初无为相者为显种类义。何以故。如来法身以无为为种类相故。二无别异者。为显相义。明如来相者应知。不一不二为相故。三离二边相者。为显足趺义。足者即菩萨一切圣道。趺者圣道所依止处。舍离二边。能依中道之理。得至法身故。四离一切障相者。为显法身功德无诸染污智障永度故。五清净法身相者。显法身果无垢澄寂故。复次五相次第义应知。初无为相者。显常住。二无别异相者。显真实义。三离二边相者。显对治义。四离一切障相者。显解脱义五法界清净者。显自性清净义。如是相生亦得从前向后。从后向前故。复次五义次第者。一自性故说无为。二无分别故。说不一不二。三圣智境界故。说离二边。四自性清净故。说离一切障。五究竟成就故。说法界清净。是名五相。复次五德者。一不可量。二不可数。三不可思。四无与等。二究竟清净。一不可量者。有四义。一由时节久故不可量。二功用大故不可量。三无余不足故不可量。四无中间故不可量。如佛问舍利弗。汝能如量通达如来功德不。舍利弗言。不能世尊。又问。汝云何得信如来功德。舍利弗言。我今依声闻能观见如来戒等功德。无处不生希有。譬如有人行天园。路见宝庄严树生希有心。我今亦尔。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外。见彼诸人出入。无不可怜。作如是计。此城中人。皆应可怜。我亦如是。依声闻故。能观如来戒等功德。无非希有。以信知故。二不可数者。是不可量功德。为一为多。其数无穷。过恒沙数。如马先行经中说偈。

 若人有千头  头头有百口
 口口百言舌  舌舌百言声
 十力等一分  穷劫说不尽

  三不可思者。非觉观境界故。四无与等者。不与声闻独觉菩萨三乘等共得故。五究竟清净者。无明住地永灭无余故。是名法身五德。复次应身者。势用广大故。此身本有三德。一大般若。二大禅定。三大慈悲。大般若者。无分别圣智是其体相。大禅定者。无作意是其体相。已离出入意故。大慈悲者。能拔能救。是其体相。如众生意令得圆满故须此三。一为法乐。二为六通。三为拔济。是故大悲为拔三恶道苦。安置人天大定。能显六通。令生信乐。般若为受法乐。能成熟解脱。是名应身。复次化身者。大悲为本。禅定为变现。般若能令有五种能。一令生厌怖。二令入圣道。三令舍昔执。四令信乐大法。五令受大菩提记。此三大法在因地中。熏修如如。安立本愿。由此本愿。至道后时。随于三身。能作利益众生之事。是故出现五浊世中。事有十四。一现本生事。二现生兜率天。三从天下处中阴。四入胎。五出胎。六学技能。七童子游戏。八出家。九苦行。十诣菩提树。十一破魔军。十二成佛。十三转法轮。十四般涅槃。此十四事。现五浊世。至众生尽。此十四事为五因缘。一为说无常苦无我空涅槃寂静。由此正说音声。能令众生于三有中而生怖畏。二生怖畏已。令入二乘圣道。三入圣道已。生究竟涅槃心。为破如此增上慢心故。说大乘法花等真实法教。令诸众生舍本所执。摄取慈悲般若方便。四摄已。于无上乘中而成熟之。五成熟已。授其无上菩提道记。是名化身事。复次依此三身随一。一身各有一德。法身微细故。甚深是其德。应身威神具足故。广大是其德。化身能济度凡夫等诸众生故。和善是其德。复次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等事故说常住。常住者。依十种因缘。十者。一因缘无边。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无边。五无分别智无边。六恒在禅定无散。七安乐清凉。八行于世间八法不染。九甘露寂静远离死魔。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一因缘无边故常者。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还以无穷之因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得是常。二众生无边故常者。初发心时。结四弘誓。起十无尽大愿。若众生不可尽。我愿无尽。众生若尽。我愿乃尽。众生既其无尽。是故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无有穷尽。三大悲无边故常者。若诸菩萨分有大悲。尚能恒救众生。心无齐限。久住生死。不入涅槃。何况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恒恩。岂有边际。是故言常。四四如意无边故常者。世间有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何况如来为大神足师而当不能住寿自在亿百千劫广化众生。是故名常五无分别慧无边故常者。远离生死涅槃二执。一向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动不出故知是常。六恒在禅定故常者。世间有人得禅定者。尚能不为水火烬溺刀箭所伤。何况如来。常在禅定。而应可坏。是故名常。七安乐清凉故常者。安乐即是金刚心。能除无明住地最后念无常苦。以无苦故。故名安乐。佛果显成故名清凉。是解脱道故名为常。八行于世间八法不染故常者。佛身虽复在于道前。生死相应而不为彼烦恼所染无妄想缘。故是常住。九甘露寂静远离死魔故常者。甘露令人长仙不死。金刚之心。能除无明最后念惑故。得佛果常乐。常乐故寂静。寂静故远离死魔。离死魔故是常住法。十性无生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虽行三世。非三世法。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过三世法。是故名常。

  问曰。佛说大乘诸经。一向皆言显诸法空如云梦幻。烦恼能障故以云为譬。一切诸业不真实故。以梦为譬。一切五阴果报烦恼业所起故。故以幻为譬。前说此经。显于此义。云何更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答曰。已如初说五种功德。除五过失。明有佛性。是故言有。复次此九种譬为显佛性有五义应知。五义者。一真实有。二依方便则可得见。三得见已功德无穷。四无初不应相应㲉。

  释曰。无初者。谓烦恼业报并皆无始。故言无初。不应者。由此三故违逆法身。故言不应。相应者。由依法身得起此三。故说相应。㲉者。此三能藏法身。故名为㲉。五无初相应善性为法者。

  释曰。无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禅定法身并本有故。故言无初体用未曾相离。故言相应。是名无初。相应善性为法者。法身自性无改。由般若故性有威德。由禅定故性能润滑。由大悲故。故称善性为法。如是九譬。释无前后际变异义竟。二无染净变异者。法身不为生死阴界入等所污故言无染。非智数所作故言无净。三无生变异者。法身无生故非起成。非起成故。非是始有。不论变异。四无老变异者。法身无动转故。无所改异故言无老。五无依住变异者。若法有依有住。即有变异。法身不由他故。无依无所的在故言无住。六无灭变异者。法身常住。不可破坏故。言无灭变异。是名无变异。六种别义究竟。复次合六为三者。一前后寂静。谓无前后际异。二无流即无染净异。三无为谓无四相生住灭等故。无有变异。是故一切妄想诸法有三变异。一果报尽故变异。二对治所破故变异。三刹那念念灭故变异。法身不尔。离三过失故一前后寂静故。无果报尽变异。二无流故。无对治破变异三非有为法故。无念念坏变异故。名无变异。

  佛性论辩相分第四中无差别品第十

  复次无差别义应知。无差别者。此如来性已至极清净位。若略说。是无流界中。约如来性有四义。因此四义故立四名。约于四人。显以四德。四义者。一者一切佛法前后不相离。二者一切处皆如。三者非妄想倒法。四者本性寂静。

  释曰。一切佛法前后不相离者。如胜鬘经说。世尊。如来藏不空过恒沙数等不相离不舍智不可思惟诸佛功德故。知如来藏由如来功德故不空。不空者。即明佛具足一切功德故。此性一切处皆如者一切诸法无自性故。如无上依经说。一切众生有阴界入。胜负种类内外所现。无始时节相续流转。法然所得至明妙善。以是义故。故知一切处皆如。非妄想颠倒法者。如解节经中说。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如来性者。是真实谛。若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然。非虚妄法。由此经故。知无妄想倒法名真实谛。本性寂静者。如文殊师利遍行经说。佛言。文殊师利诸佛如来本性。自般涅槃不生不灭。以是义故。故知本来自性寂静。复次立四名者。一由佛法不相离故。说名法身。二由性一切处如。故名如来。三由无虚妄颠倒故。名真实谛。四由本来寂静故。名般涅槃。是四义四名。于如来性。无有差别故。说无差别相。复次约四人者。一者非身见众生境界。由此真性是邪执对治故。为身见人。说名法身。

  问曰。云何对此人以真如名法身。

  答曰。是诸凡夫色等诸阴无有此性。强横执有我及有我所。由此人法二执染污其心。身见灭处是甘露界。不能信乐。何能通达如来法界。若见此界身见执灭虽复身见已除未除此界恒尔。是故此界乃名真身。凡夫所执既非真实故。不俱在不得名身。为对如是身见凡夫立名为身。二者对颠倒人。说名如来。颠倒人者。谓二乘人。如来常住应修应行而翻倒修无常想等。何以故。此修依于虚妄境起。故名倒修。乐我净等亦复如是。由倒行故。一切二乘不能进修得与如来道果相称。是故常等真如非其境界。此真如者。不如无常等。世间对治故。此真如非如中有如无非如。亦如二乘如者。是非如中如。无非如中非如。云何如此二乘之人。约虚妄观无常等相以为真如。此虚妄观唯因中有。果地则无。是故此如或成或坏。因中则成。果地则坏。菩萨如者离于虚妄。约真性以观真故。如此如于因果中二处无异故。唯成不坏。是故二乘人如逐其定灭去而不来。菩萨如者。因果恒有。去来不异。舍因到果。故称如去。从果出用。故曰如来。是故如来非二乘境界。故对二乘立如来名。三者对散动心人说名真谛。真如者。是无增减法。散动心人者。始行大乘菩萨。迷如来藏有二种人。一者唯信。灭除诸法。名之为空。一切诸法。未分析时。是名为有。若分析竟。乃名为空。二者谓有实法。名之为空。我今应修应得。此二人者迷如来藏。前则执无故迷。后人执有故迷。如来藏者。道理何相。如偈说言。

 无一法可损  无一法可增
 应见实如实  见实得解脱
 由客尘故空  与法界相离
 无上法不空  与法界相随

  如来性者。自清净故。能染客尘者。自性空故。故言无一法可损。真如者。与清净因不相离。过恒沙数等不舍智不可思惟。诸佛功德恒相应故。故言无一法可增。若法无因此无法观真如空。以余法有故。观如不空。故言真如。亦空不空。何以故。以离增减二边故。无一法可损故是空。无一法可增故非空。若作是观名真实观。故得远离增减二边为始行菩萨。不能得见此藏理故。为对此人说真实谛。从初地至十地是其境界观于此理。行十地行。是故非关始行境界。四者对十地菩萨。说名涅槃。唯佛一人能得涅槃。余诸菩萨不能至故。如胜鬘经说。世尊。由得涅槃故。世尊。成就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得一切无量不可思惟究竟清净诸佛功德。是故涅槃四种功德无差别相。复次四功德者。一一切功德。二无量功德。三不可思惟功德。四究竟清净功德。由得涅槃故成如来。是故如来与于涅槃。无有差别。何以故。若离佛者。无得涅槃。若离涅槃。无得佛故。

  释曰。功德者。初一切功德。即是第八不动地位。无分别。无穿漏。无中间。自然成。菩萨圣道恒相应故。诸佛如来无流界中一切功德皆得成就。二无量功德者。是第九善慧地位。无数禅定陀罗尼门海。能摄无量功德智所依止故。无量功德皆得成就。三不可思惟功德。是第十法云地位。一切如来秘密法藏证见明了智慧所依故。故不可思惟皆得成就。四究竟清净者。一切惑及习气一切智障已灭尽故。由灭尽智障故究竟清净。功德圆满。成就涅槃。与此四功德相摄不相离故。唯佛得涅槃。余人未得。是故如来性于此四义四名四人四德无有差别。故言无差别德。以是因缘。此自性等十相。为显三义。一显本有不可思议竟界。二显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显得已能令无量功德圆满究竟。故造斯论。

  佛性论卷第四

大乘成业论

大乘成业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处处经中世尊说。三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此中有说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语即是业故名语业。此二皆用表与无表为其自性。意相应业故名意业。此业但以思为自性。今于此中何法名表。且身表业形色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谁之形色谓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谓总名身一分摄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种而发生故名身所造。以总身言于别亦转。如世间说居邑住林。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唇等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又为简彼宿愿心等所引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余异熟因心等生故。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发业心令他知故。为显此义故。说颂言。

 由外发身语  表内心所思
 譬彼潜渊鱼  鼓波而自表

  形色者何。谓长等性。何者长等。谓于彼生长等名想。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今应思择。长等为是极微差别犹如显色。为是极微差别积聚。为别一物遍色等聚。设尔何失。长等若是极微差别应如显色。诸色聚中一一细分。长等可取。若是极微差别积聚。此与显色极微积聚。有何差别。即诸显色积聚差别。应成长等。若别一物遍色等聚。一故遍故。一一分中应全可取。于一切分皆具有故。或应非一。于诸分中各别住故。又坏自宗十处皆是极微积集。又应朋助食米齐宗执实有分遍诸分故。即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起长觉。见一面少便起短觉。见四面等便起方觉。见诸面满便起圆觉。见中凸出便起高觉见中坳凹便起下觉。见面齐平起于正觉。见面参差起不正觉。如旋转轮观锦绣时。便生种种异形类觉。不应实有异类形色同在一处如诸显色。若许尔者。应于一一处起一切形觉。然无是事。是故形色无别有体。即诸显色于诸方面安布不同起长等觉。如树蚁等行列无过。若尔云何。于远闇处不了显色了形色耶。如何不了树等形色。而能了彼行列形耶。然离树等无别行列。或于远闇诸聚色中。若显若形俱不能了。虽复能取而不分明。疑是何物此何所见。由是应知但取显色。由远闇故见不分明。故表是形理不成立。

  有说。身表行动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唇等摇动。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云何名行动。谓转至余方。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何缘知此转至余方。谓差别相不可知故。此理不然。如熟变物虽才触火。光雪。酢等诸熟变缘即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前后非无有异。此亦应然。如长薪草众分相似。各别生焰虽有差别。而不可知彼差别相。然彼众分非无有异。此亦应然。若熟变物才触缘时。诸熟变相不即生者。彼于后时亦应不生。缘无异故。若长薪草众分相似。非分分中别生焰者。彼焰应无由彼别故。形量照明焰热差别。是故不应以差别相不可知故。便谓即此转至余方。应审了知彼差别相。若谓灭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如心心所声灯焰等。有何灭因而念念灭。余亦应尔。灭不待因若言心等亦有灭因。谓唯各别自无常相。若尔何故余不许然。余既不然。此云何尔。故知心等灭不待因。心等既然余亦应尔。若余法灭不待因者。薪等未与火等合前。彼色等性应不可取。如合后位后亦应如前位。可取如何。风手未触未执灯铃已前。灯焰铃声分明可取。非于后位然焰声灭不待风手。薪等亦然不应为难。又若薪等由火等灭。彼色等性不可取者。才触无间应不可取。彼才触时有差别故。又彼外缘无差别故。诸熟变物下中上品。诸熟变相差别生时。由彼为因。后后生起前前灭坏。谁复为因。不应此法由彼故生。即此复由彼法故灭。二相违法非共一因。世极成立故有为法不待灭因。任运自灭如前可取。不可取者。应知相续随转灭坏差别之相。有微增故。又若灭法亦有因者。是则应无无因灭法。心心所等如待因生。灭亦应尔。非离心等别有无常世共成立。又因异故灭应差别。如火光雪酢等异故熟变差别。又已灭法应更可灭许有因故。犹如色等。是故灭法决定无因。灭无因故才生即灭。故知无有转至余方。若谓生因不可得故。知即此法转至余方。此亦非理有生因故。谓前与后而作生因。如前念心与后念心。前念熟变与后熟变。乳与其酪。葡萄汁与酒。酒复与酢等故。无少法转至余方。转相既无何有行动。又若有住则无行动。既无行动彼应常住。法若无住亦无行动。才生即灭无动义故。若尔现见行动者何。余方所见非即本物何缘知彼非本物耶。由彼彼方新新生故。如草火焰及如影行。非此方影余方可见形质不动。日等光明远近回转便见彼影或长或短或移转故。又障光明少分生故。有反诘言。何缘征难。至余方义且如何知。余方所见非即本物。此亦应引前理为证。谓若有住则无动等。又外火等缘无差别。而于后时差别可取。由此证知念念各别。又若以证异因无故。谓余所见还是本物。既无有因证即本物。何缘不谓非本物耶。由此二义应俱不定。故至余方义不成立。

  日出论者作如是言。诸行实无至余方义。有为法性念念灭故。然别有法心差别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异方生因是名行动。亦名身表。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若尔何缘不许眼见如诸显色。既非所见不表示他。如何名表。复云何知此法实有。云何此法能令自身转趣余方别异而起。若言由心差别。所生风界即应如是。风界其性是动。足能为彼异方生因。何乃离风执有动法。又草叶等离外风界无别动法。云何移转。然诸风界摇触等生其性能动。即应许彼能令手等转余方生何劳别执。若体若用俱不极成能动法生。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风界能为手等异方生因应是身表。如是风界无所表示。云何名表。又许触处是善不善便非释子。

  若不尔者即心差别。能令自身余方生起。即身生起应是身表。是则身表应假非实。自身多法合为体故。又无表示云何名表。香等不能表示他故。又许香等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不尔者即心差别。所生显色应是身表。显色非心差别所起。自种子风差别生故。又许显色是善不善便非释子。若此显色体非身表。此余方生应是身表。天爱任汝于此表业尽力所能勤加转计。然此非用功力能成。何乃于中徒生劳倦。谁能成立生别有体。此所执生非如色等。是所现见非如眼等。是能现见何缘知有。又不可见云何名表。前说不能表示他故。又若显色是善不善。可说此生为身表业。然诸显色非善不善。前已说故。生亦应然。是故定无身实表业。若尔身业应唯无表。此无表名为目何法。谓法处摄律仪色等。云何欲界有善无表离表而发。若欲界中有此无表复有何过。应随心转。如在色界是则余心及无心位。应无律仪不律仪等。若谓受时要期发语。所引发故无斯过者。说戒经时默无所说亦无要期。如何获得虚诳语罪。又应无有无记身业。以无表业唯二种故。又亦应无一刹那顷善恶身业。以诸无表定相续故。谓若轻心不发无表。重心所发决定相续。虽彼随情计度实有身语业色。而不应成善不善性。所以者何。彼说色业于命终位必皆舍故。如何由此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言此何非理。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故。此于痈上更复生痈。谓执过去业体实有。先有后无名为过去。如何可执其体实有。若尔世尊何故自说。

 业虽经百劫  而终无失坏
 遇众缘合时  要当酬彼果

  无失坏言。为显何义。显所作业非无果义由后半颂证此义成。谁不信受善不善业。虽经久远而能得果。但应思择。如何得果。为由相续转变差别。如稻种等而得果耶。为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耶。若由相续转变差别而得果者。义且可然。若由自相经久远时安住不坏而得果者。应言此业经久远时体不谢灭而能得果。若谓此业非自相。无名为谢灭。然由此业无复作用名谢灭者。如何此业无复作用。由更不能引当果故。何缘不能更引当果。此于彼果已曾引故。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何缘不引余等流果。以等流果无分限故。岂不此果亦现在时。已曾引故不须重引。业体不灭常应现在。何不常引所得果耶。岂不前言不可于果引而复引。如法已生不重生故。如何复难前虽有言而未释难。业体恒有应如中际。常名现在常能引果。应如初际恒复可生。若谓过去业体虽有。而无作用故非现在。非现在故不能引果。此亦不然。既恒有体应如现在恒有作用。又汝所宗过去诸法有与果用何非现在。若谓现在。唯依诸法取果用说。理亦不然。用义同故。应俱现在过去诸法。无取果用名过去者。有与果用应名现在。此用尽时应名谢灭。是则诸法灭而复灭。如是亦应生而复生。故彼宗义理不成立。又法如何名能引果。谓安立彼令当生故。诸漏尽者。最后刹那应不引果后不生故。是则此念应非现在。不应更灭入于过去。初现在时已无作用。如何后时说名谢灭。若虽无用而更灭者。是则过去复应须灭。若灭已复灭。应生已更生。便有自违前所说过。若谓此念虽有能生后果作用。而缘阙故后果不生。此亦非理。果必不生。如何知有能生作用。应言此念违顺二缘有非有故。虽从因生而无作用能生后果。是故彼宗如是种类能引果义理必不成。由此但应于果种子能长养故。名能引果。又彼宗说过去未来体皆实有未来。何故非如现在能引果耶。若一切时一切物有何时何物体非有故。而经言遇众缘合时当酬彼果。又彼应说谁于何位于谁有能言安立彼令当生故。名能引果。以一切时一切有故。是故所言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者。理定不成。

  若尔应许由善不善身语二业。蕴相续中引别法起。其体实有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说此法名为增长。有说此法名不失坏。由此法故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意业亦应许有此法。若不尔者余心起时此便断灭。心相续中若不引起如是别法。云何能得当来世果。是故定应许有此法。若于先时诵习文义。后经久远复生忆念。又于先时于诸境界数见闻等。后经久远于彼境中还生忆念。于何刹那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生忆念。

  又先趣入灭定等心引起何法。由此后时还从定起生出定心。又紫矿汁染拘橼花。彼二俱灭引起何法。后结果时瓤生赤色。故离彼计身语二业所引别法。但应由思差别作用熏心相续令起功能。由此功能转变差别当来世果差别而生。如紫矿汁染拘橼花相续转变至结果时其瓤色赤。内法熏习应知亦尔。又何不许身语二业熏心相续。以身语业由心引成善不善故。不应由心成善不善。于异相续能与当来爱非爱果。非余造业余受果故。若所作业体虽谢灭。由所熏心相续功能转变差别。能得当来爱等果者。处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有作是说。于此生中先所熏心必还相续故。得当来爱非爱果。既已间断何因能续。入定心作等无间缘故能令续。彼久谢灭云何能作等无间缘。如破过去业能得果。此亦同彼应如理破。故出定心不应续起。

  有作是说。依附色根种子力故后心还起。以能生心心所种子依二相续。谓心相续色根相续。随其所应岂不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云何离意而意识生。应知意种或时名意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如于所触立饥渴名。如何一一心心所法。从二种子相续而生。不见芽等从种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缘生于一果。无从二种有一果生。若尔还应不免前过。谓无心定及无想天心相续断。如何先业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是彼宗过何谓彼宗。谓执此位全无心者。若说此位是有心者。即无斯过。如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言。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彼复引经证成此义。如契经言。处灭定者身行皆灭。广说乃至根无变坏识不离身。今此位中许有何识。

  有说。此有第六意识。岂不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与触俱起有受想思。云何此位得有意识而无三和。或有三和而无有触。或复有触而无受想。由是说名灭受想定。有作是释。如何世尊说。受缘爱而一切受非皆爱缘。触亦应尔。非一切触皆受等缘。世尊余经自简此义。谓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无简别故非为善释。有别释言。三和触者。三事有力合故。触生于此位中。三事无力可能生触及生受想。由入定心所厌坏故。正在定位尚无有触。况有受想。故此位中唯余意识无诸心所。若尔此位意识。是何为善为染为无记性。设尔何失。若善性者如何善性。非无贪等善根相应。设无贪等善根相应。如何无触。若谓由善等无间缘所引发故此识善者。理不应然。善心无间生三心故。又善根力所引善心。无因能遮无贪等故。又无善根应不成善。然此灭定如灭是善。若染性者如何染性。不与贪等烦恼相应。设与贪等烦恼相应。如何无触。如佛于彼十问经中自作是说。所有受蕴想蕴行蕴皆触为缘。又无想定尚不许染。况灭尽定。若是无覆无记性者。为异熟生。为威仪路。为工巧处。为能变化。设尔何失。若异熟生。如何有顶定心无间。此下八地中间悬隔。而起欲界异熟生心。如何复从此心无间。而得现起不动等心。如摩诃俱瑟祉罗契经中作如是问。出灭定时当触几触。答言具寿。当触三触。谓不动触。无所有触。及无相触。又异熟心宿业所引。有何道理。由灭定前要期势力。令彼出定时限不过。复有何缘。要于有顶缘灭为境定心边际。欲界宿业习气所引。异熟果心方得现起。非于前位。又以何缘。于此所起异熟生色断已不续。异熟生心断而更续。若威仪路或工巧处。或能变化。如何此心缘威仪等。无触而能有所造作。又许所修九次第定及八解脱体皆是善。不应此位现起染污或无记心。又用有顶缘灭为境寂静思惟定为依止。方能现入灭受想定。如摩诃俱瑟祉罗契经中依灭尽定作如是问。几因几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答言具寿。二因二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谓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相界。若灭定中有意识者。此缘何境。作何行相。若缘灭境作静行相。如何非善。设是善者。如何不许与无贪等善根相应。设许相应。如何不许触为缘起。若缘余境作余行相。如何入灭定心无间起散乱心而不违理。设自计度有余无记由此二因亦不应理。是故汝等不如实知阿笈摩义。纵情妄计第六意识灭定等有。由是而执此位有心。

  若尔云何许灭定等诸无心位亦有心耶。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谓异熟果识具一切种子。从初结生乃至终没。展转相续曾无间断。彼彼生处由异熟因。品类差别相续流转。乃至涅槃方毕竟灭。即由此识无间断故。于无心位亦说有心。余六识身于此诸位皆不转故说为无心。由灭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识种暂时损伏不得现起故名无心。非无一切。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第二心阙故名无心。如一足床阙余足故亦名无足。彼诸识种被损伏位。异熟果识刹那刹那转变差别。能损伏力渐劣渐微乃至都尽如水热箭引烧发力。渐劣渐微至都尽位。识种尔时得生果。便初从识种意识还生。后位随缘余识渐起。即前所说异熟果识。摄藏种种诸法种子。彼彼余识及俱有法善不善性数熏发时。随其所应种力增盛。由此相续转变差别。随种力熟随遇助缘。便感当来爱非爱果依如是义有说颂言。

 心与无边种  俱相续恒流
 遇各别熏缘  心种便增盛
 种力渐次熟  缘合时与果
 如染拘橼花  果时瓤色赤

  世尊依此。于解深密大乘经中。说如是颂。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能续后有能执持身故。说此名阿陀那识。摄藏一切诸法种子故。复说名阿赖耶识。前生所引业异熟故。即此亦名异熟果识。若不许有此异熟识。复有何识能执持身。非有余识能遍持身。乃至命终恒不舍故。又何处蕴烦恼随眠对治生时可名能断。若言蕴在能对治心。此不应理。如何随眠烦恼随逐可为能治。又诸有情生无色界。染善无漏心正起时。有何趣摄异熟法在。或应许趣通非异熟及不系法。便与理违。又不还果生有顶处。为尽余漏修对治道。无所有处无漏起时。于有顶处有何别物。自体犹存而不名死非众同分。或复命根离色心等别有实物。此二唯于异熟诸蕴。相似势分而假建立。相似势分无别实体。如稻稗等相似势分。故定应许异六识身。有如上说持种识体。

  即依此识。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云何此识缘境行相。此境行相不可了知。云何名识而得如是。如执灭定等位有余。识者境界行相难知。此亦应尔。此识摄在何取蕴中。理实应言识取蕴摄。若尔经句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名识取蕴谓六识身。又说云何识缘名色识谓六识。应知此经别有密意。如契经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非行蕴中更无余法。此亦应尔。说六非余有何密意。且如世尊解深密说。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恐彼分别执为我故。何缘愚夫执此为我。此无始来穷生死际。行相微细无改变故。又以六识所依所缘行相品类粗易了故。与诸烦恼及对治道有相应故。建立杂染清净品故。体是果识由此比知有种识故。诸契经中随所宣说不说因识。与上所说皆相违故。是名说六非余密意。由此已释。余部经中唯说六识身为有分识等。随其所应皆无违害。又于今时一一部内无量契经皆已隐没。如释轨论广辩应知。故不应计阿赖耶识定非经说。理必有故。若尔一身应有二识俱时而转。谓异熟识及余转识。如是何过。若一身中二识俱转。应俱时立二有情身。如余身中二识俱转。此无有失。因果二识展转为依不相离故。又异熟识是余转识所熏习故。非异身中二识俱转。有如是事故无此失。颇有现见种与种果相续异耶。现见世间青莲花等。根与茎等相续各异而为种果。此亦应然。又纵世间见与不见。若不许有阿赖耶识。便有如前所说过难。故应定许阿赖耶识离六识身其体实有。

  何缘不许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汝所执我其相云何。而说能为六识依止。若许我如阿赖耶识生灭相续随缘转变。与识何殊。而执为我。若执我体是一是常毕竟无变。如何可说受识等熏为所依止。夫熏习者。令彼所熏相续变成功能差别。如紫矿汁熏拘橼花。令彼相续功能转变。若无熏习则无转变差别功能。如何先时领智贪等数习异故。后经久时念智贪等生起差别。又无心位与彼后时我体无别。今既无识。后意识等从何而生。又于识等我有何能。而执我为识等依止。若言识等因我故生。我体恒时既无差别。如何识等渐次而生。非于一时一切顿起。若谓更待余因缘助方能生者。离余因缘。如何知有我能生用。若言识等依我而转。诸法才生无间即灭。既无住义何容有转。故不应执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又执有我。违阿笈摩说一切法皆无有我故。汝所执一常实我都无正理。但率妄情。

  由此证成。但思差别熏习同时阿赖耶识令其相续转变差别。能引当来爱非爱果。非如彼说身语业相。

  若不许有身语二业。岂能遗谤三业契经。不能遗谤。然能如理解释此经令无过失。如何无失解释此经。应除执毒当为广说。何为契经说有三业。何者是身何者是业。何义名身何义名业。复以何义名为身业语业意业。问亦如是。复以何缘契经唯说身等三业。非眼等耶。何为契经说三业者。为显三业摄十业道。劝励怖多所作者故。如略说三学授佛栗氏子。有执诸业唯身所造非语非意。为显彼二亦有所造故说三业。身谓诸根大造和合差别为体。业即是思差别为性。积集所成。是为身义。大造极微积集成故。有说种种秽恶集成。是为身义。身是种种诸不净物所依处故。若尔天趣应无有身。随作者意有所造作。是为业义。能动身思说名身业。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若思能动身即说为身业。此思能引令身相续异方生因风界起故。具足应言动身之业。除动之言但名身业。如益力之油但名力油。如动尘之风但名尘风。此亦如是十业道中。初三业道许身业摄。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如何思业而得彼名。由此思业能动其身。令行杀盗及邪行故。思力动身令有所作即名思作。如世间说狂贼烧村薪草熟饭。思复云何得名业道。思有造作故名为业。复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或所动身是思业道三种思业依彼转故。又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然此实非善不善性。亦随世俗假立其名。为令世间依此门故。于善恶思勤修止作。是故假说善不善名。若唯思业是善不善。何故业道契经中言。由身三种故思造业。作及增长是不善故。能生苦果及苦异熟。此经意说。能动于身。以身为门。身为依处。缘杀盗淫为境。思业为因能感苦果异熟名身三种故思造业。除此余思名为意业。意相应故不能动发身及语故。若尔何缘经说。二业所谓思业及思已业。即前所说三种思中。初二种思名为思业。第三一思名思已业。无违经过。语谓语言音声为性。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能发语思说名语业。或复语者字等所依。由带字等能诠表义故名为语。具足应言发语之业。除发之言但名语业。喻说如前。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作动意思说名意业。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种种事故。具足应言作意之业。除作之言但名意业。或意相应业名意业。除相应言但名意业。喻说如前。若三种业但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仪者。由思差别所熏成种不损坏故。名具律仪不律仪者。故无有过。思差别者。简取胜思能发律仪不律仪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种殊胜种子。依二种子未损坏位。假立善恶律仪无表。齐何当言损坏如是由思差别所熏成种。谓从此后不作因生遮不遮思。如先所受谁能损坏如是种子。谓若有思能发于表。因此弃舍善恶律仪。及余舍因亦能损坏。所以不说眼等业者。由此经中。但说有情加行之业。不说诸法作用之业。何谓有情加行之业。谓随作者意所造作。何谓诸法作用之业。谓眼耳等各别功能。

 佛说三业义深细  我依理教妙辩成
 愿乘此福济群生  咸使速证清净觉

  大乘成业论一卷

业成就论

业成就论翻译之记

  大国将宁。必感灵瑞以为嘉兆邺隍方盛。圣降神宝以为祥征。天亲菩萨造业成就论。出于今世以示太平。此乃大魏都邺安固之兆也。

  法行有时。寄必得人。兴和三年岁次大梁。七月辛未朔二十五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众圣加持。法力资发。诚心敬请三藏法师乌苌国人毗目智仙。共天竺国婆罗门人瞿昙流支释昙林等。在邺城内金华寺译。四千八百七十二字。

  业成就论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译

  业有三种。所谓身业口业意业。此是修多罗。有人说言。身所作业是名身业。口言说业是名口业。此二皆有作与无作。意相应业是名意业。此业是思。彼今思量。意是何法。所有身意皆有形相彼缘身生。是何形相。是身形相若身形相何用说名身所作业。是身总分为身摄故。缘身大生名身作业。别中之语于总中说。譬如人言于城中住于林中住。

  彼攀缘生。何故言彼遮唇等动及形相故。彼心非缘唇等动生。非缘形生缘语生故。

  不取前愿。彼心不缘前愿而生。异报因缘是故心生。何故言意起业心转他人知故。

  何者形相所谓长等。何者长等谓见长等。是何入摄色入所摄。

  长等为是微尘色耶。为如微尘共聚集耶。为是一物遍色等耶。长等若是微尘色者。则彼长等可分分取。如色分取。若如微尘共聚集者。彼色微尘与彼聚集为有何异。彼微尘集无异长者。若是一物遍色等者。则彼一物遍在长等。若一物遍于分分中。皆应可取。以一切处皆具有故。若非一者应分分取。阿含十入微尘和集佛法则坏。又迦那陀异法则成微尘取集。一面见长则生长知。局见短知。正见方知。周见圆知。中出而见则生高知。卑见下知。齐见正知。种种面见则参差知。见??锦如如而见。则生彼彼形相等知。彼异异物不得一见如色差别。

  若复意谓一切方处一切形相。是义不然。如是形相无有异物。色亦如是。于方处住见长短等。如树鸟蚁义成无过。

  若如是者。云何闇远而不见色见集形相。云何皆见未见形相如树行等。见彼行聚不见形相彼无异物。

  于聚集中若闇若远不见二种。虽见不了为是何物彼见何物。虽见彼色。而不明了。应如是知此意形相义不成就。

  复有人言。心缘彼生。往故名意。攀缘彼生。为是何义。遮唇等动。何故名往。谓向彼方。是何入摄谓色入摄。

  云何知此往彼方去。以不异见。如彼火雪苦酒日等变熟因缘入已即出。未见变异然非不异。如然可然佣草木等不见异焰焰非不异。初入之时若不变者后亦不变。以彼因缘不别异故。若薪草等粗细不均。焰量明热皆异不同。以不同见。向彼方义则不相应。

  若无灭因何故不得心心数法。声灯等灭有何因缘。余亦如是。彼灭因缘自因缘坏。余法因缘何故不尔。又如彼法无有因缘。余亦如是。若初入火草木等色如本不异。后亦如是。不应有异。云何灯明铃等音声。风手初触即灭即止。非此能灭非此能止。若如火等木等烧等色等灭等。初入出时何故不异。以外因缘不别异故。熟物不应有微中上。初变熟物何因得变。因缘唯一能生能灭。此非道理。非以一因能成二法。如是中间更有灭因。如前取舍异相续转。应如是知。若灭有因无法无因如心等生。

  灭法不成。以一切法皆有因故。灭则无因。如彼火雪苦酒日等熟变因缘。若灭有因。灭如色。如是无法有因缘灭。生亦无因。见彼异法谓是此法生实有因。前心后心如心中间熟变。熟变如乳为酪蒲萄汁酒酒为苦酒。如是无有少法住相。住物无行无行则住。若如是见彼见何物。见此处物岂非见彼处方新彼处方新。而见如草然影。非彼方影于此处见。如日所住。如是日者近远回转。如影增减回转而见。日在方处映障不见。

  若复有人。如是难言。此何处物。是彼前物转向此方。答彼人曰。此何处物。向义今说。如是住物则无有行。若不行物则是住等外因缘坏。后则异见念念异知。若不异知彼物不别知非彼物何不言异。如是二种俱不可见。如是行往义则不成。

  实无行往。有为法体念念自坏。方中生因起心为因。手足等动得言行意。日出弟子作如是说。是何入摄色入所摄。彼何以故。眼所不见如青等色。若他人见可得言意。他人不见云何言意。云何知有。云何身中异处动行心风界生。此风界动所谓异方因缘而生。云何草叶随风界倾。行亦如是。异方处生。行力不成何用分别。

  彼如是身方生因者。心生风界如是名意。云何非意而得言意。释迦子法触入非善亦非不善。彼如是心异方身生。此生名意。若如是者意唯相貌无有实物。身则多分。意亦非意味等他人。释迦子法则不如是。味等非善亦非不善。心生色故彼得言意。非彼心生自风种生。释迦子法则不如是。色入非善亦非不善。

  色彼方生意不可得。若有彼物供养天得若彼物无天不能与则不可得。生物无异谁能成异。彼不可得如是色等。如眼能见生则不尔。既不可见云何言意。是先已说。如生不尔色亦已说。

  唯有无作是身之业。何名无作。法入所摄。怖畏等色。云何无作得言无作。若是欲界与心合转则知色界。是则异心及无心时。怖与不怖共心俱失。若受时势力后常不失。戒经中说。比丘默然。云何妄语。又无记业则不可成。无作二种谓善不善。彼刹那间无作合转。如彼分别身口业色。若善不善二俱不成。何以故。舍身则断于未来世爱不爱果则不可得。复有人言。过去业有何故不成。若过去业于未来世得爱不爱二种果报。此则痈上复生疖子。过去业有过去者。名前有后无。若如来说。

 虽复经百劫  而业常不失
 得因缘和合  尔时果报熟

  此偈云何。能与果报。是不失义。如是已释初半偈竟。何人不信久远得果。得果何义。若相续转如稻种子。若住自相应如是知。若住自相能与果者则不失坏。应常与果彼无自相故名失坏。又不如是作已不作。云何不作。果不重与。何故不与。以与竟故。不可与已复更重与。如物生已不复更生。彼同类果何不更与。云何果报皆悉与竟生法因缘无如是力。尽漏之人后念尽漏不与果报。云何后时而得言灭。非如是力能成果报。若种子因于果有力。得言因力能与果报。若何等人有过去者则有未来。何故未来不与果报一切时有有何等物于何时无。彼如是说。若得和合果报则熟。此则不然。若何人力于何时力是何物力。此人此果究竟不成有过去业。于未来世得果报者如是不成。

  复有人言。彼善不善身口等业。阴相续中离心法熏。若说名集。若名不失。后世则得爱不爱果。若意业异心生灭转。若不熏心。云何后世而得果报。若人读诵久时忆念彼见等物。如是习者。以何法熏。若念何物。彼见诵等后时何处忆念心生灭尽三昧。初心既灭后时何处有心生起。以紫矿汁涂彼摩登隆伽树华。彼二共灭。如是中间何物染果后赤瓤生。法中闻思亦复如是。心相续力熏力转变后世得果。应如是知。如紫矿汁染彼摩登隆伽树华果中赤瓤。

  身业如是相续熏心故。故不得如是彼心与善不善而共相对。若其此人作善不善。彼人如是爱不爱果与力相应非异相应。若复业灭心相续故后世得果。云何无心灭尽三昧。及无想心相续心断。前业果报即彼身上于后时生。

  复有人言。彼熏于心相续而得。彼灭三昧何处相续。三摩跋提初心因缘。云何久灭云何因缘。我先已说。过去得果何处如是心中间生。复有人言。色根种子。彼种上得心心数种二处依止。谓心身中色根身中。如是次第如心缘法而生意识。中间无心彼云何生。复有种子得言意相。应如是知。说因为果。如饥渴触。心心数法云何皆有二种种子。一种子中无二种芽。不见如是一因缘中不见多生。彼过亦尔。无心三昧无想心断。云何业果于后时得。此一箱过。是何物箱。随何等人无心三昧。复有人言。有心三昧。若毗婆沙五百罗汉和合众中。婆修蜜多大德说言。若何等人灭定无心。彼得此过。我灭三昧是有心故。引修多罗以为证言。身行则灭诸根不转识不离身。又复彼人。信受何识。有人意识。如来说。意因缘法而生意识。三种和合故名为触。触共受想思等俱生。云何有意识非三事和合。或有和合而非是触。或复有触而非受想。若想受灭得言灭尽。云何如来修多罗说。受皆缘爱。非一切受皆因缘爱。触亦应尔。非一切触皆因缘受。如来亦于修多罗中。别说彼义。无明生触。触生于受。受因缘爱。无处说触离于受想。如是不说。彼过则成而不可遮三事具足得言和合。无彼三事想受不生。若不如是三摩提中尚无彼触何处受想。复有人言唯一意识。彼何者识。为善为染秽污无记。此义今说。若是善者则无贪等善根相应。善无贪等云何无触。若善即时因缘势力。若是善者与善等心则不相离。三种心生善等势力心回无因。若是染者云何不与烦恼相应。若染烦恼云何无触。又复如来于彼十难修多罗说。若有受阴想阴行阴。彼一切阴皆触因缘。无想三昧犹尚无染。况灭三昧。

  如其彼是不秽污无记。彼复云何。为是报生。为是威仪。为是工巧。为是变化。今当问彼。若是报生。云何有顶三摩提心。下至八地中间悬绝。欲界报识与心相续。如是复有不动心起。云何相续。如摩诃拘絺罗修多罗中问如来言。起灭三昧几触所触。如来答言。慧命拘絺罗。三触所触。所谓无动。无相。无所有。前要期力入灭三昧。前心要期不过时起。此义云何。云何皆缘灭尽三昧有顶心终前欲界业熏心得报。何故非是前心得报。何以故。若前报色于彼断绝。不相续者。云何后心而复相续。若威仪等彼处无触。云何以心缘威仪等。彼有为善九次第定及八解脱则不相应。彼无染心及无记心则不相续。有顶三昧依止灭定忆念攀缘入想受灭。若入灭定有心识者何所攀缘。若缘灭定云何非善。若善则与不贪相应。若相应者云何不得是触因缘。若异攀缘入灭三昧。云何中间乱心相应。自心分别谓是无记。如是二种皆不相应。如是不知阿含实义。彼论师者踊跃而言。灭三昧中犹有意识如是分别。

  云何彼是有心三昧。如修多罗法师信说。修多罗师云何信说。说彼报识一切种子密系缚业行不断绝。彼彼处生报识坏相相续而行。乃至涅槃而不断绝。彼若如是得言有心异六识身。是故不转。初入灭定。心增上力彼时种子皆悉隐闭故名无心。有二种心。一者聚集诸种子心。二者种种攀缘坏心。离第二心故名无心。如一脚床以无余脚名无脚床。彼种子闭报识念转有濡中上如水如热放箭等势从此到彼。彼种子识期至复生。随何因缘后时别异种种种子。报识是藏。彼彼异识对法共生善不善熏。如彼次第种子力熏若相续转。如彼力熏于未来身。则得彼彼爱不爱果。此识因缘故如是说。

 此心识种子  无边相续行
 自心中因缘  彼彼种力生
 彼次第不失  时至则得果
 如摩登隆伽  涂花瓤时现

  如是之义。如来于彼深密解脱大乘经中。有偈说言。

 阿陀那种子  深细稠雨行
 不为愚夫说  畏分别我故

  此偈明何义。彼复有中密缚取身。是故名为阿陀那识。是一切法种子依处。是故名为阿梨耶识。前生业报故名报识。若无彼识。身以何觉。身未尽来。遍身不离。更无异识。若更无对。何物对治烦恼根本。烦恼根合云何对治。无二法故。

  染行善行无漏心行。如是相续无色界生。彼何者行依何物报。若尔无报亦应得行彼不相应。

  如彼修集有顶漏尽阿那含人。无所有处无漏现前。有何我所有顶不退。众分和合名为命根。更无异物。彼法唯有报阴相似势力。转行非有异物。相似势力犹如稻秆相似势力。应如是知。更有异识。如说有识。

  彼何所缘不决定缘。云何识缘言不决定。复说异识如灭三昧。如彼大德铜色弟子。说有分识。复有人言是根本识。何取阴摄。如是之义识取阴摄。此修多罗文字章句云何而说。何识取阴谓六识身。如行缘识是何者识六识身故。忆此法说。如彼行阴。何者行阴六思身故。不摄异法。复何所忆。深密解脱修多罗等如来皆说。愚凡夫我不为说。畏分别我。

  复何因缘如是分别。彼有为行处处流转恐人不知。若说如是依止攀缘种种了知增上胜心。若彼烦恼对治相应。染净等说彼种子识。若以果比说如是识不说因识。彼颠倒说。如是意故此有身识。复有身识如次第说。此义相应。非见一切修多罗说义相应故。如是非诸修多罗说。莫以一切修多罗中皆不说故。便谓无有阿梨耶识。

  如是二种心识。并流一处皆有。所谓报识及以异识。若如是者有何等过。若有二种识身相续。如是则应有二众生如身中识。

  不得如是彼种子果共相应转报识流故。能熏异识。身识中间不如是法。若如是者此则无过。复有种子种子所生异异坏见。如奢卢迦优钵罗等根根所生。若见不见如是不尔。若如是说彼则无过。如是实有阿梨耶识。六识何故不依止我得何者识。若如阿梨耶识相续因缘而转。彼有何异。彼若是一毕竟不动。云何识等而得成熏。如紫矿汁熏彼摩登隆伽树华。若无熏者无转胜法。云何先知如习欲等。久时忆知欲等生长。我中无心而于何处后时心生。若无我者心有何力而于彼我依止分别。若有我者彼心云何次第而生。若共因缘彼异生力。云何可知。若是彼力生住念转。为是何法。若如是者不相似物而共依止。则违阿含说一切法皆无我义。如是非理自意分别思量计我。是故思熏阿梨耶识相续不断后身得果义则成就。非如说相身口之业。

  又复如是身口业。无违修多罗有三业说。此义云何。此义不违如来所说。如是无过。如是能说云何无过。此义今说。以何义故说三种业。何者为身。何者为业。何义名身。何义名业。何者身业。如是口业亦如是说。

  以何义故说身等业。不说眼业。以何义故说如是义。十善业道三业摄示。多说恐人如毗离支子。学三种戒为说三种。是身所作非口非意唯分别一复为余人说。身业相身复摄根大大所成集故。名身业者是思集义。名身大大所成微尘聚集。

  复有人言。不净名身。以不净物和合集故。彼天人身不得言身。

  意所作行是名意业。身动集业是名身业。思有三种。所谓思量决定进趣。若以身动彼身相续方中生因风界所吹是名身业。除中间句。如娑罗油。或如风尘。说三业道杀盗邪行。彼云何思。彼身数摄。彼身业动杀盗邪行。彼身动转身相续作。彼得言作如贼烧村薪草熟饭。

  思复云何得言业道。行恶道业故言业道。或身动转故名业道。三种思业得说为业。彼思住持则得杀生窃盗邪行。复依世谛而说身业有善不善。复说彼门以彼思故世间往返相应之义。若思如是善不善业。修多罗中云何说言。身三种作。思业集。作不善生苦。得苦报故。彼门住持彼攀缘者佛如是意。

  彼思异故说思意业。唯意相应身口不转。何故如来说思思业。如前所说。思有三种。彼二种思。第三进趣。

  彼思是业。语言是响。响若可解。彼业趣思名字相说故名言语。忆念义说故名言语。业如前说。言语起业故名口业。除中间语。识意名意。意处处生。境界亦心。余如前说。

  若身业中要有思者异心无心。尔时无思云何而得有怖不怖。思熏不坏得怖不怖思议最胜。若怖不怖意起分别。

  彼意所熏云何破坏。如自证知遮与不遮。思复无因。彼何者坏。若舍怖畏舍不怖畏。思是其因。意起分别。复有舍因眼语等业。

  已说觉业非造作业。何者觉业。谓作意行。何者造作。眼等何处。次第力转。

 如来说三业  依法义成就
 我解业成福  愿众生成佛

  业成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