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之后(第一落点关注脱贫后续)

  本报记者苏滨

   2020年06月07日08:3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搬迁后如何后续帮扶“拔穷根”?摘帽之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基层如何为脱贫的群众做好后续服务。

  

——编 者

   刚到饭点,牛肉粉馆就坐满了人,大厅里,只见一个中等个头,身穿浅灰色夹克,皮鞋擦得锃亮的中年人正忙着招呼客人,他叫李飘,是这家店的老板。

   2018年7月,李飘全家从贵州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深处搬到了县城。挪了穷窝,摘了穷帽,李飘一家成了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务川县已经累计实施搬迁4283户1980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搬迁群众进了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第一关:

   适应城市生活

   “去趟镇上就靠一双脚板子,都是山路,车子进不来呀!”说起自己的老家务川县涪洋镇双河村,李飘满是感慨。

   地势陡峭,四面环山,人都住在半山腰上,道路不畅,外面的建材也很难运进来,当地村民只好就地取材,筑起了木房子。

   “木房时间长了就容易变形,腐烂的都有。”李飘说。遇到刮风下雨,一家人就神经紧绷,生怕房子漏雨、塌了,觉都睡不安稳。

   接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消息时,李飘还有点不敢相信:“一家子还能搬出大山,做梦都没想到。”

   根据政策,李飘一家5口人搬进了务川县大坪街道敬贤社区的楼房里,房子面积100平方米。宽敞的卧室、独立的厨房、干净的卫生间……“再也不用为房子发愁,下雨天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但没住几天,李飘却有点不自在:“地面都铺了亮堂的瓷砖,稍微落点灰或者踩个脚印都看得清清楚楚。”

   搬出大山后,李飘等人过的“第一关”就是城市关。从村里人成为新市民,有很多新的不适应:垃圾得倒进楼下的垃圾桶;要开始交物业费了……

   让李飘尤其“困惑”的就是物业费:“住得明明是自己的房子,为啥每月还得向别人交钱?”不只是他,许多搬迁户刚开始都想不通。

   “他们毕竟过惯了山里的日子,能理解。”针对居民们的新困惑,社区干部们采取“两步走”:一方面挨家挨户走访,了解需求和想法,另一方面“一对一”讲政策、做工作,不让困惑“发酵”。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适应,搬迁户们慢慢习惯了社区的生活。李飘有点不好意思,“啥事儿都有个过程嘛,懂了就习惯了。”

   第二关:

   掌握一技之长

   搬出大山,工作也有了着落,还能照顾家里人,李飘觉得很满足。

   过去,他们一家守着不足3亩的陡坡地过活,靠天吃饭。成家后,虽然李飘也曾拖家带口地出去闯过,却没有攒下多少积蓄。

   后来,李飘有了第二个孩子,加之老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夫妻俩只能辞职回家,没撑几年就成了贫困户。

   等进了城,刚安顿好,他就开始找工作。一天,转累了的李飘想找个地方垫垫肚子,周边就几家餐馆,还坐满了人。正要离开时,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周边餐馆不多,这又是刚需,是个机会。”

   但转头,李飘又犯难了:干惯了体力活儿,炒菜的技术不够怎么办?妻子也发愁:租金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一时半会儿也难凑出来。

   2018年底,随着最后一批搬迁户入住,社区开始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一看到有厨师培训班,早有想法的李飘跟妻子立马报了名。

   两个多月后,在社区的帮助下,李飘用凑齐的5万元,以8年为期,租下了一间门面,期盼许久的小餐馆就这样“上线”了。

   “现在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块,早就脱贫啦。”小馆子环境干净,口味地道,加上两口子手脚勤快又热情,馆子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看到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李飘终于能缓口气。

   根据搬迁群众就业意愿,务川县开展了不同技能培训1346人次,全县移民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达到8343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第三关:

   孩子就近上学

   搬出大山,李飘的另一件心事——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

   “以前村里没学校,孩子只能到镇上念书。一大早就得摸着黑出门,沿着山路走两个多小时。”时间长了,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孩子。思来想去,李飘只好把儿子小亮(化名)送到县城的亲戚家,请亲戚帮忙照顾。

   后来外出打工,孩子就跟了一路。“因为经常换工作,孩子几乎没有在固定的地方上完一年学。”一说到这儿,李飘满是愧疚。

   搬到县城后,距学校只有十几分钟路程,上学不愁了。

   原以为在家门口上学是件高兴事儿,但出乎意料的是,开学第一周,李飘明显感觉孩子的情绪不太高。

   几番询问,李飘才弄清楚:“之前我们外出打工,孩子常年跟着在外地念书。现在回到家乡的学校上学,和同学们显得有些生分。”

   班里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还专门来家里了解情况。老师跟李飘和孩子认真谈了一次心,临走时,提醒李飘夫妇也要多帮助孩子融入新生活。

   “还是观念有问题,过去老觉得教育孩子就靠学校,不靠家长。”李飘说,“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更上心才行。”

   如今,孩子慢慢认识了不少好朋友,成绩也稳定了不少。这一切,李飘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从搬出大山到在县城安家扎根,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李飘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制图:汪哲平

   本期统筹:何 娟

  

国庆前夕江苏集中约谈一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2019年09月23日07:00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我省集中约谈一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20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就推进国庆期间消防安保工作,确保国庆前后江苏火灾形势持续平稳,集中约谈一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根据部署,即日起各单位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集体会议,对照省消委办下发的《十三类场所消防安全自查检查要点》逐项开展检查,组织单位全体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并加强值班值守,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进一步清除火灾隐患,全力抓好当前火灾防控工作。

   省消防救援总队表示,大庆在即,消防部门将加大对各单位国庆消防安保工作措施执行情况检查抽查力度,持续跟踪问效,对不积极整改火灾隐患以及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将一律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拒不整改的单位,后期将一律进行公布。(方思伟)

镇江三名“蜘蛛人”安全绳缠一起被困60层高空

   2019年09月23日07:21来源:现代快报 原标题:安全绳缠在一起

  

3名工人被困在60层高空

  

  

救援人员抓紧安全绳

  

  

消防将被困人员拉进避难层 通讯员 供图

   高层玻璃幕墙清洁是一项高危工作,清洁工人的安全离不开安全绳的保护,一旦安全绳遇到突发情况发生缠绕,很容易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9月21日下午,镇江市区一幢高楼上就出现了因为安全绳缠绕在一块导致3名工人被困高空的险情。

   9月21日15时48分,镇江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位于镇江市京口区的某酒店高处玻璃墙外,有人员被困。接到报警后,镇江市119指挥中心立即调集中山路消防救援中队的2辆消防车、10名消防员赶赴现场处置。消防员到场后发现,有3名工人被困在一幢高楼的60层玻璃幕墙处,3人分别由一根保险绳吊着,由于风力很大,他们只能用手死死地抓住玻璃外墙的突出部分,非常危险。

   消防员经了解得知,这3名工作人员在高空进行清洁作业时,由于风太大导致他们的安全绳缠绕在一起,事先准备的机器无法帮助他们脱困;由于该建筑玻璃幕墙的中间楼层窗户无法打开,只能从顶部的77层下降到60层进行救援。

   现场情况复杂,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调集特勤中队到场增援。救援人员经过现场协商,决定利用安全绳将被困人员下放到56层的避难层通风口。

   救援行动在3个点同时进行:第一处,在77层做好被困人员安全绳的保护工作,防止器材磨损出现断裂危险;第二处,在76层集中救援力量设置保险组,缓慢地将被困人员安全绳往下放,使被困在60层的工作人员下降至56层通风口;第三处,在56层避难层将通风口挡板拆除设置救援点,待被困人员靠近时将其抱住并拉进楼层内安全位置,同时安排人员拨打被困者电话稳定情绪。

   3个救援点的人员默契配合,救援行动紧张有序。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救援,17时14分,第一名被困人员被顺利救下,17时22分、17时35分,第二名和第三名被困人员也分别被救下,现场无人员伤亡。(史猷 庆经纬 林清智)

“筷”乐生活文明有“礼”

  梅玲玲

   2020年05月20日08:23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筷”乐生活 文明有“礼”

   一家人围桌共食,餐桌上“标配”公筷公勺。时下,龙游兴起就餐新“食”尚。

   现在,龙游县詹家镇芝溪家园李明亮一家的餐桌上,不仅大人面前摆了公筷,7岁的小外孙胡语恒也有专门的儿童公筷。

   李明亮说,刚开始使用公筷的时候确实有些不习惯,但一段时间后,习惯也就养成了,“使用公筷和公勺可以防范病从口入,也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为引导千家万户积极参与公筷公勺行动,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习惯,龙游努力在推广上做文章。

   “没想到使用公筷公勺还能享受贷款优惠。”近日,东华街道下杨村村民胡永新来到龙游农商银行办理有礼金融普惠贷款。根据有礼金融评价标准,胡永新是特级村民,可以享受50万元的信用贷款以及优惠利率,一年能省下5000元利息。

   随着全县推广使用公筷公勺,今年下杨村把使用公筷公勺写进村规民约,还纳入有礼金融。

   “我们根据村民使用公筷公勺的情况,对个人信用积分进行相应增减,并和银行贷款、实物奖励相挂钩,以实现公筷公勺推广活动的长效性、常态化。”东华街道宣传委员袁勇介绍。

   此外,龙游在积极开展“烟头兑换公筷”“筷乐家庭”评选等活动的同时,还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通过情景剧场、皮影、快板、提线木偶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提高公筷公勺进家庭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目前,龙游已全方位构建公筷公勺推广新体系,细化实施方案,发布使用标准,在群众中大力倡导“桌餐不翻菜,提倡用公筷”。

   在龙游,“家庭用餐,一人一筷”“公(筷)私(筷)分明”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全县272个村(社)已把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等有礼行为纳入村(居)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