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废弃塑料制成艺术品唤醒人们环保意识

2019年07月15日08:23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上海:废弃塑料制成艺术品 唤醒人们环保意识

7月14日,观众在参观由回收塑料制品组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巨环”。

   近日,一个由近2万件回收塑料制品组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巨环”在上海科技馆展出。这个艺术作品长17米,通过镜面反射形成圆环造型,表现海洋中废弃塑料形成的“垃圾带”正环绕着我们的现实,提醒人们减少产生和丢弃塑料垃圾。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车路协同!国内首个自动驾驶5G车联网示范岛开建

2019年07月15日08:27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车路协同! 国内首个自动驾驶5G车联网示范岛开建

不久的将来,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将出现200台以上自动驾驶出租应用示范服务和10条以上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线路服务,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5G车联网(车路协同)网络并网运行。14日,在黄埔区5G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5G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

论坛还举行了广州市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签约和“黄埔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揭牌活动,正式启动“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综合应用示范岛”建设,正式启动广州国际生物岛1条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线、5台自动驾驶出租应用示范车辆,标志着该区正式迈入自动驾驶MaaS综合应用新时代。

据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总监谢振东透露,广州公交集团联合广州联通、华为、文远知行、深兰科技、金溢科技、信投和工信部五所,在广州生物岛共同组织建设并开展了自动驾驶MaaS应用试点和5G_V2X车路协同的试点工作。目前广州联通已完成了岛上全部12个5G红基站的部署,广州公交集团已与公安交警对接了信号灯车路协同的技术方案。

据悉,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5G商用步伐”这一关键环节,争创粤港澳大湾区5G第一示范区,开通了全球第一条公交5G运营线路,打造了全国第一个5G智慧停车场、第一个5G自动驾驶测试场。截至今年6月,该区已建成5G基站超500座,预计2019年底,全区5G基站将达到5000座。(记者 叶青)

车路协同!国内首个自动驾驶5G车联网示范岛开建

2019年07月15日08:27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车路协同! 国内首个自动驾驶5G车联网示范岛开建

不久的将来,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将出现200台以上自动驾驶出租应用示范服务和10条以上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线路服务,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5G车联网(车路协同)网络并网运行。14日,在黄埔区5G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5G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

论坛还举行了广州市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签约和“黄埔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揭牌活动,正式启动“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综合应用示范岛”建设,正式启动广州国际生物岛1条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线、5台自动驾驶出租应用示范车辆,标志着该区正式迈入自动驾驶MaaS综合应用新时代。

据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总监谢振东透露,广州公交集团联合广州联通、华为、文远知行、深兰科技、金溢科技、信投和工信部五所,在广州生物岛共同组织建设并开展了自动驾驶MaaS应用试点和5G_V2X车路协同的试点工作。目前广州联通已完成了岛上全部12个5G红基站的部署,广州公交集团已与公安交警对接了信号灯车路协同的技术方案。

据悉,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5G商用步伐”这一关键环节,争创粤港澳大湾区5G第一示范区,开通了全球第一条公交5G运营线路,打造了全国第一个5G智慧停车场、第一个5G自动驾驶测试场。截至今年6月,该区已建成5G基站超500座,预计2019年底,全区5G基站将达到5000座。(记者 叶青)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两款柔性芯片厚度不到头发丝直径四分之一

2019年07月15日08:27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中国科研团队发布两款柔性芯片

7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E 2019)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浙江省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研发团队发布了两款经减薄后厚度小于25微米的柔性芯片,其厚度不到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4。

研发人员在现场演示了由两款柔性芯片组成的柔性微系统的功能。两款柔性芯片分别是运放芯片和蓝牙SoC芯片,其中运放芯片能够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而蓝牙SoC芯片则集成了处理器和蓝牙无线通信功能。

与传统芯片相比,最新发布的柔性芯片不仅非常薄,而且柔韧度很好。拿在两根手指之间,轻轻一捏,柔性芯片就会弯成弧形。

“柔性芯片技术是通过特殊的晶圆减薄工艺、力学设计和封装设计,将芯片厚度降低至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4以下,这样就使刚性的硅芯片呈现出柔性和可弯曲变形的特征。”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柔性芯片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王波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王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柔性电子制造领域,硅基集成电路的柔性化十分具有挑战性,此次发布的两款柔性芯片正是基于该中心最新研发的柔性芯片技术实现的。

“柔性芯片将对人工智能和医疗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王波解释说,采用柔性芯片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加轻薄柔软的电子感知系统,它们能够与机器人或人体更好地共形贴合,对环境或人体的感知也将变得更加灵敏。(记者 刘园园)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两款柔性芯片厚度不到头发丝直径四分之一

2019年07月15日08:27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中国科研团队发布两款柔性芯片

7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E 2019)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浙江省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研发团队发布了两款经减薄后厚度小于25微米的柔性芯片,其厚度不到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4。

研发人员在现场演示了由两款柔性芯片组成的柔性微系统的功能。两款柔性芯片分别是运放芯片和蓝牙SoC芯片,其中运放芯片能够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而蓝牙SoC芯片则集成了处理器和蓝牙无线通信功能。

与传统芯片相比,最新发布的柔性芯片不仅非常薄,而且柔韧度很好。拿在两根手指之间,轻轻一捏,柔性芯片就会弯成弧形。

“柔性芯片技术是通过特殊的晶圆减薄工艺、力学设计和封装设计,将芯片厚度降低至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4以下,这样就使刚性的硅芯片呈现出柔性和可弯曲变形的特征。”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柔性芯片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王波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王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柔性电子制造领域,硅基集成电路的柔性化十分具有挑战性,此次发布的两款柔性芯片正是基于该中心最新研发的柔性芯片技术实现的。

“柔性芯片将对人工智能和医疗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王波解释说,采用柔性芯片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加轻薄柔软的电子感知系统,它们能够与机器人或人体更好地共形贴合,对环境或人体的感知也将变得更加灵敏。(记者 刘园园)

实验证明“杀人蜂”具有超长嗅觉记忆

2019年07月15日08:28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实验证明“杀人蜂”具有超长嗅觉记忆

动物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记者14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通过长时间实验,获得了胡蜂具有嗅觉学习和长期嗅觉记忆的第一手证据。他们发现,几乎所有胡蜂可学习并记住与食物奖励相关的气味。

胡蜂又称黄蜂、马蜂或杀人蜂,为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胡蜂总科的统称,是野生环境下典型的肉食性昆虫,它具有给农作物除虫和授粉的双重作用,能捕食绝大多数昆虫,可用于农作物、森林和果树等害虫的防治。作为捕食者,胡蜂的采集活动与其个体学习记忆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胡蜂需要记住被捕食对象与巢址之间的路线和被捕食者如蜜蜂的具体位置,以获得最佳的采集方案。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化学生态组龚志文博士与谭垦研究员等人通过对胡蜂蜂王、工蜂与雄蜂分别进行嗅觉学习记忆能力的测定和比较,发现蜂王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比工蜂和雄蜂要好。他们在对三型蜂进行学习训练之后,又做了长达30天的记忆稳定性检测,发现蜂王和雄蜂都能很好地维持此前所发生事件的记忆。

除了对三型蜂进行己烷、香叶醇、柠檬醛等普通气味的学习训练之外,他们还发现雄蜂对性信息素与普通气味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在认知行为中,胡蜂并没有对气味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在对胡蜂三型蜂进行记忆检测时,研究人员作了胡蜂对食物奖励联合气味之间辨识力的比较,他们发现蜂王、工蜂和雄蜂对联合气味的反应能力明显高于非联合气味的反应能力,表明胡蜂具有良好的气味辨识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以《胡蜂具有超长的嗅觉记忆》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著名国际期刊《实验生物学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人类对社会昆虫突出认知能力的理解,并证明了长期记忆在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中的重要性。(记者 赵汉斌)

覆盖我国全域!1∶5万土壤科学数据库建成

2019年07月15日08:29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覆盖我国全域!1∶5万土壤科学数据库建成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由该院数字土壤团队领衔实施的“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2005—2019)”,已完成覆盖我国全域的1∶5万土壤图籍编制和土壤科学数据库构建,并即将完成全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的编制。

项目主持人、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张维理表示,土壤剖面数据集是国家自然资源基本资料之一。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建设已历时20年,完成了覆盖我国全域的1∶5万土壤图与高精度数字土壤,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能以1公顷为单元提供全国各地多项土壤科学数据。这使我国价值千亿元的宝贵土壤调查成果得到永久性保存,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传播应用,使我国在海量土壤要素智能化提取、人机交互式土壤图制图表达等多项技术领域中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全集共26卷28分册,首次以分县土壤图和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形式,提供了详尽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数据,可为农业、林业、环境、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了解各地土壤质量状况,科学利用土壤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农业,进行耕地保育、科学施肥、面源污染防治和基本农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数据集编入的土壤质量数据亦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完成的土壤理化性状科学记载,对了解我国土壤与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具有起始点数据意义。这使得本数据集将成为我国农业与环境领域最具影响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之一。(记者 瞿剑)

识谣言、辨假货人工智能已活跃在打假一线

2019年07月15日08:32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识谣言、辨假货 人工智能已活跃在打假一线

“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全城。”现代社会,虚假新闻、图片、视频,甚至商品等借助网络渠道迅速传播。近日公布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中老年曾遭受过网络谣言的危害。

人们常说“流言止于智者”,要想不被网上的流言和谣言盅惑、伤害,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甄别,而时下人工智能正在尝试担任这一角色。那么,在打假一线AI技术如何做到去伪存真?这样的“本领”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海量资讯发布,传统识谣模式受限

“虚假信息的产生主要有两类动机:一类是利益驱动,2018年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要达到相同的传播深度,虚假信息的速度是正常信息的20倍;另一类是政治驱动,在现有互联网经济中,高效传播代表着高额经济价值,人工智能技术会被不法分子用来左右公众对于政治的认知和判断,从而控制舆论,威胁政治安全。研究显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受访选民平均每人每天接触到4篇虚假新闻。虚假新闻被认为影响了2016年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的投票结果。”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娟在日前北京举办的Women Who Code讲座上介绍。

为了减少虚假信息,有必要对网络新闻进行认证。但大型资讯聚合类平台每天的新闻发布量一般在50万条以上,显然完全依靠人工认证是不现实的,面向公众,亟待建立高效的AI识谣平台。

杜克大学新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2月,全球共有149个正在活跃运营的事实核查类新闻创业项目,其中北美和欧洲74个、亚洲7个。而在一些国外社交平台上,已有自动化可信度评估插件来显示信息的可信度。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的主要识谣、辟谣平台基本还是依靠专家识别模式,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发现线索主要依赖用户举报,数量有限,时效性不强,往往是事件已造成负面影响才“后知后觉”;此外,新闻认证速度有待提高。Facebook统计,依靠专家辟谣的认证模式平均滞后3天,错失辟谣最佳时期;覆盖类别受限,专家只能在自身擅长的领域辟谣,领域专家库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工辟谣平台的能力上限。

为提高识谣效率,目前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阿里、腾讯等多家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展了人工智能识谣工作。曹娟带领团队从2013年开始致力于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假信息检测研究,她介绍,AI识谣公众平台可自动及时发现可疑线索并进行认证,大大降低谣言可能带来的危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辅助人工审核,仅需1分钟即能对疑似谣言事件发出预警;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平台还可不断挖掘出不同类别谣言的特性,实现对各种谣言地自动识别。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虚假信息识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是虚假的定义并不明确,需要不确定性建模;另一方面是标注很困难,需要小样本学习方法。目前,机器学习算法的准确率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人类,但已能够辅助人类更快更好地审核新闻。”曹娟表示。正如扎克伯格所说,“想要完全依靠AI审核内容,可能尚需5—10年时间”。

多模态、多层次、多角度揪出假新闻

“虚假新闻往往从选题、文字表述,到配图都呈现出较强煽动性:一般选题集中于社会热点或争议点;文字描述中情感激烈;配图具有视觉冲击力等。”曹娟剖析道。

曹娟介绍,目前,中科院计算所开发的辟谣平台已积累数万条假新闻信息,累计认证数十万次。通过平台积累的数据,目前可从新闻质量的角度把杜撰的新闻文本大致分为三类:一完全杜撰,往往是在真实存在的实体上编造情节;二半真半假,可能描述的前半段是真,后半段就展开不可靠的想像,或者一部分是真,但在关键情节上添油加醋;三旧闻新传、移花接木,事件本身可能存在,但发布者故意模糊化甚至篡改原事件中的时间、地点,让人误以为事情刚刚发生在当地被。

除去文字造假,图片视频造假也越来越多。“我们将虚假新闻配图分为复用的过时图片、能引起歧义的误导性图片及篡改图片。假新闻通常呈现出新闻要素缺失、图像质量低、内容包含色情敏感广告等低俗信息,以及图文不匹配等特点。例如,有些假新闻中的配图会出现满屏弥漫冲天大火、公路凹陷深坑、被弃男童在垃圾废墟前嚎啕等画面。”曹娟描述道,“谣言更易形成病毒式扩散的趋势,而真实新闻的扩散速度和爆发度要温和许多。”

“从核心技术上,AI甄别谣言依赖于‘三多’。”曹娟说,一是多模态数据,谣言从发布、传播到被辟谣的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伴随产生文字、图片、视频、传播网络、参与用户属性等多种模态的数据,各模态数据均能不同程度指示谣言,例如谣言文字的情感倾向、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传播网络的结构属性等,但没有哪种模态的数据拥有独立完全的谣言指示能力,所以要尽可能获取不同模态的数据。

二是多层次表示,深度学习技术有强大的表示学习能力,经过神经网络结构和融合机制的设计,AI模型可以在面对众多意义、形式、结构都不同的模态数据时,综合不同层次数据,自动找出最有区分能力的表示组合,并将待甄别文章对应的文字、图片、传播网络等融合投射到特征空间中。

三是多角度判断,AI可以从单一方面(如内容、用户、传播)给出可信度,也可以全面观察,给出综合所有信息的可信度,及时帮助人们“揪出”可信度不高的信息。

结合专家经验辨别虚假商品

曹娟介绍,目前除了鉴别虚假新闻、虚假图片,AI虚假检测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对虚假商品的检测上,如基于视觉信息技术鉴定一些高档商品的真伪。

2017年,美国纽约大学成功研发出一套假货鉴定系统Entrupy,用户利用配有微型相机的手持设备对鉴定物品进行拍摄,这个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图像,最终确定产品的真实性。其联合创始人介绍,除了表面是屈光的钻石和瓷器不能检测外,这项技术使用光学分析可测试汽车零部件、手机、充电器、耳机、夹克和鞋子,甚至原油。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国内某奢侈品电商宣布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智能鉴定和智能内容分发、在线鉴定商品业务等内容。那么,AI如何对商品,如包、鞋辨别真假;在识别假货方面,AI可替代专家吗?

“与人识别假货相比,在强度、效率等方面,AI有着突出表现。例如,一般识别假LV包的专家,工作一天只能鉴定五六个包,而AI筛查一个包仅需几分钟。实际操作中,AI先在大量筛选中发现异常情况,报警示错,再由专家来做进一步甄别。即以AI技术打假为主、以人工审核为辅,AI还不能替代专家。”曹娟说。

曹娟表示,虚假商品检测可形式化为异常检测问题。正品样本往往量很大,但仿品样本量很小,甚至为零。这时候,只能对大量正品进行建模表示,然后对待检测样本,要看它与正品相比是否存在异常。但单纯的数据学习是困难的,鉴别中还要结合鉴定专家的经验知识,以引导模型学到快速定位异常区域的能力;同时,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发现的视觉规律,也会反馈给专家。因此,这是一个专家和模型相互学习、迭代提高的过程。(记者 华凌)

数据流入高速路,物流交通有了新玩法

2019年07月15日08:33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数据流入高速路,物流交通有了新玩法

“交通运输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的随机性和地域分布的广泛性,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很好地契合了这种特点,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交通运输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近日,在第19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CICTP 2019)政府论坛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如是说。

货车司机怎样才能不放空车在路上跑?人工智能系统如何预判道路拥堵并给出控制策略?在大数据如石油的新时代,随着数据与算法的加持,传统的物流交通产业也冒出了一些新问题,同时有了许多新玩法。

数据加算法预判拥堵情况

上午9:45,一辆车牌为“苏E12345”的小汽车驶入苏嘉杭高速苏州城区站,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基于大数据对该车行驶路径进行预测,经过分析认为该车将从盛泽驶离,行驶时间约为30分钟。

而一旦道路车流量增加,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拥堵路段车辆主要来自哪里,并预测这辆小汽车未来行驶路段的拥堵情况,随即生成主动控制策略,发布拥堵情况、行程时间、绕行方案等信息,通过车道信号控制设备,让这辆车从最近的互通驶离绕行。

“过去,国内外在拥堵主动预防方面的研究均属于事中控制,缺少对基于历史及相关数据进行二次开发的超前预测研究。”苏交科集团副总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王东平说。而目前通过对2004年到现在的历史数据及相关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运用大数据主动干预道路拥堵,开发的智能系统更是包括了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大数据分析与预测、交通控制策略智能化自动生成、终端控制等多个环节。

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例,这条高速路全长只有一百公里,但由于途经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导致拥堵事件时有发生。系统分析发现,这条高速路设有11个高速互通,互通之间的交通量,占该线路总交通量的46%以上。相较于目前高速公路拥堵管理中依靠交警经验临时关停互通的管理模式,这套依靠大数据和算法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管理模式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升级转变。

“传统数据分析大多在excel表格中完成,但是视频、天气、道路状况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用excel表格都是干不了的。”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源,王东平也指出了目前数据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他认为,必须从方法论、技术、组织、应用4个方面进行数据驱动创新。“原来的数据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到底有哪些维度,所以数据治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王东平说,面对不断增加的各类交通数据,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大数据平台,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处理分析功能。

降本增效 赋能公路货运

除了用大数据分析道路拥堵情况,人工智能在优化公路货运方面也开始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已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全国物流80%的货运量、50%的运输成本都来自公路运输,公路物流费用达1.2万亿美元,为美国市场的近两倍。

与巨大的公路物流市场相对应的是,中国高度碎片化的公路运输体系。中国有3000万货运汽车司机,承载着中国货运物流总量75%的运输量。但是,公路货运多、小、散、乱、弱局面长期存在,货物信息不对称、运价体系不透明,严重制约了公路货运发展。

如何改善公路货运多、小、散、乱、弱的局面?在满帮集团公共与行业政策研究专家孔庆峰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已经开始赋能公路货运,原有交易模式、业务流程得到优化,有效解决了效率和成本问题。

2017年12月,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贵阳研发中心正式成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的智能运力调度和交易系统,使货车的空驶率下降了15%—20%,司机收入增加30%,配货时长从原有的2.27天缩短至0.38天。在成立仪式上,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聂宇认为,未来线上货运平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步:一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实现对运量运价的中短期预测;二是通过为车主量身定制运货线路及报价策略逐步整合供给侧资源,打造灵活多样的平台可控车队;三是开发一站式第三方整车物流产品。

“技术层面要解决预测、匹配、定价、调度四大核心技术问题。谁率先解决了这些问题,谁就将成为MaaS(无缝出行服务)时代物流领军企业。”聂宇说。

随着人工智能的盛行,近年来智能卡车技术也正在加速推进。2018年5月,智加科技研发的一辆自动驾驶40吨重型卡车已经完成了首个全球仓对仓L4级卡车无人驾驶路测。通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以及车上配备的激光雷达,在高速场景下,无人重卡能够在300米外精确识别障碍物,还能以25m/s的反应速度来控制车辆采取紧急停车或者绕行避障等措施,在驾驶速度达80km/h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自动驾驶。目前,一汽解放、英伟达、智加科技等就自动驾驶项目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接下来将建立规模无人重卡车队,并于2021年上路。(实习生 还梦迪 记者 张晔)

如何提高回收利用率?明示垃圾潜在价值很关键

2019年07月15日08:39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明示垃圾潜在价值很关键

垃圾回收利用暗藏巨大利益,而要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能仅靠政府的强制规定,也需要民众全力配合。但怎样才能激励人们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明确告诉人们,垃圾被回收利用后会变成什么样的新产品。

在许多人眼里,垃圾就是垃圾,可回收垃圾也没啥两样,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些可回收物品的未来价值,这种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方式。一旦弄清楚要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会转化为某种新产品,大多数人就会改变自己对待这些垃圾的态度。研究人员在美国营销协会出版的《市场营销杂志》上撰文称,明确可回收物品能转化为新产品,会激励人们做好垃圾的回收利用。

在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通过广告、标识牌等手段让人们对一些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些垃圾不仅能重复利用,还可转化为新产品,如塑料瓶可以变为夹克衫,可乐罐能变成自行车。这种教育的结果是,更多的人会意识到可回收垃圾的价值,从而更妥善地进行处理,使其再循环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激励人们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其实可以很简单。在垃圾箱前标示清楚应放入什么类型的可回收物,并展示这些可回收物品可以制成什么样的产品,借以提高人们对其潜在价值的认识,就能有效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记者 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