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展”举行

2020年09月11日08:53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70余件经典雕塑亮相

《大刀进行曲》 潘鹤、梁明诚 1976 年

   登上几代人教科书的《艰苦岁月》;改革开放40多年的精神图腾《开荒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所引用的图案《大刀进行曲》……从近日起至10月8日,70余件革命历史题材经典作品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行的“烽火红棉——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展”上“组团”亮相,带领观众重温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代代传承 “广美”雕塑创作涌现大批名家名作

本次展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由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陈克教授担任策展人,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主体,梳理总结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创作的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脉络,70余件各时期的经典作品,分为“为纪念”“为叙事”“为象征”“为时代”四个主题板块,以文献梳理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呈现。

参展作者基本都是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教师、学生或校友。他们的创作足迹也见证着学院建院6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涌现出潘鹤、梁明诚、曹崇恩、黎明等名师大家,充分反映了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广美创建于1953年,最早从潘鹤先生开始,特别关注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像他个人的雕塑公园分园区对不同时期的雕塑进行了梳理。他的这一套教学体系也得到了广美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雕塑人的传承,所以,这次展览,广州美院最大的优势就是各个时期都有非常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雕塑作品。”陈克说道。

那么,创作红色基因是怎样在一代代广美人身上延续和传承?对此,陈克总结为“特色课程+实践”,他表示,学院设立了纪念肖像创作课程,作为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传统特色课程之一,该门课程要求学生选择已经不在世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表现对象,也因为没有现实形象可参考,需要学生们通过收集与人物相关的史料、资料去领会与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精神,进行具象写实人物雕塑创作。这门课程已持续了20来年,让无数的广美学生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大量红色主题文化雕塑。除此之外,学院去到延安、遵义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革命纪念地感受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这对他们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要不断推陈出新

值得一提的是,从《艰苦岁月》《大刀进行曲》《四行壮士胆》到《橘子洲青年雕像》,再到延安新城公共艺术项目,学院诸多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已从架上作品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符号象征,与公众记忆、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对此,陈克在采访中表示,艺术创作一定要有力量感、有影响力,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产生力量去影响别人,去带动一种精神的传播,必须靠场域。他觉得“走出去”的场域远大于在美术馆的场域,因为它介入到社会的空间里面的时候,不但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同时也辅助城市精神升华和提炼,因为它有了更大的公共性。同时,在面向更大观赏群体时,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创作在手法和形式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以纪念、叙事性为主的方式,而要与城市、乡村的景观自然和谐地融入,符合青年人面对视觉的态度,比如介入式的、能够体验的方式,来把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记者 李巧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