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

(9)

宁地进行统治。大家知道,他被人称为英国人的执政(stathouder)和荷兰
人的国王。他通晓欧洲各种语言,但没有一种讲得漂亮,因为在他的脑海中

思虑远远超过想象。他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和路易十四截然相反 :忧郁、内
向、严厉、冷酷、沉静,而路易十四却和蔼可亲。他憎恨女人,而路易却喜
爱女人。路易十四以国王的身份作战,而威廉却以士兵的身份作战。威廉曾
① 有人说威廉说过:“法国国王丝毫不该恨我。在很多方面我效法他;好些方面我惧怕他;在所有方面我
钦佩他。”《当若回忆录》在这一点上被人引用。我一点记不起曾经在这部回忆录中见到过这些话。说这
些话既不符合威廉国王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作风。任何一部英国的关于这位君主的回忆录都没有记载这
些话。这位君主不可能说过他效法路易这样的话。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他的风尚习惯、兴趣爱好、为
人行事都与法国国王截然相反。——伏尔泰注
———————– 页面 121———————–
经同孔代和卢森堡交手,曾经在塞纳弗同孔德打得胜负难分,并且在短时期
内弥补了他在弗勒吕、施泰因刻尔克和内尔温德遭受的挫败。他和路易十四
同样骄傲自豪。但他的这种骄傲自豪令人悲哀伤感,不使人敬畏,而令人嫌
恶。由于法国国王的关怀,艺术在法国百花盛开,但在英国却不受重视。在
英国除了符合君主天性的冷酷无情和不知满足的策略之外,人们对其他事物
毫无所知。
凡更重视保卫祖国的功劳的人,凡更重视取得如下利益和长处的人:没
有任何天赋权利,但却得到一个王国;在那里不受爱戴,却能稳坐江山;对
荷兰未予压服,却能以至尊的身份进行统治;曾经成为半个欧洲的灵魂和首
领,既有将帅的智谋,又有士兵的勇敢;没有因为宗教原因迫害过任何人;
轻视人间的一切迷信;生活简朴,为人谦虚;这种人,毫无疑问,都会把伟
人的称号给予威廉,而不给予路易。偏爱路易的是那些更易受一个美轮美奂
的宫廷里的声色逸乐、豪华排场、以及富丽堂皇所触动的人;是那些更易为
对文学艺术的赞助、对公共福利的热心、对荣誉名声的酷爱,以及治国的才
能所触动的人;是那些大臣将军们的高傲自豪在他们身上留下更加深刻的印
象的人,大臣将军们正是以这种高傲自豪感把某些省份并入法国版图的;是
那些对一个能把西班牙赐予自己的孙子的法国国王,比对一个把岳父罢黜掉
的女婿更加尊敬的人;一言以蔽之,是那些对詹姆士国王保护者比对他的迫
害者更加敬佩的人。
———————– 页面 122———————–
第十八章
值得记忆的西班牙君主国王位继承战争 首
相和将领到1703年为止对国政和军务的管理
安妮公主继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她是国王詹姆士和海德的女儿所生。
海德先是律师,后任大法官,是英国的伟人之一。安娜公主嫁给丹麦王子,
这个王子只不过是她的第一个臣民而已。她虽然曾经同威廉公开闹翻,但一
登基,就肖规曹随,按威廉国王全部既定规章办法行事。这些规章措施乃是
全民意志的表现。任何国王都要百姓盲从附和自己。但在伦敦,国王却必须
依从百姓。
英国和荷兰为使德意志皇帝的儿子查理大公一有可能就登上西班牙王
位,或者至少为对抗波旁家族而采取的种种措施,也许值得各个时代注意:
荷兰方面应维持一支十万零两千人的军队,这支军队或者担任守卫,或者进
行野战。这个时期,庞大的西班牙君主国远不能提供同等数量的兵员。一个
三十年前几乎在两个月内被全部征服的商人的省份能做的事竟比西班牙、那
不勒斯、佛兰德尔、秘鲁和墨西哥的主人还多。英国答应提供四万人,它的
舰队还不包括在内。在古往今来,所有的联盟中,盟员国最终提供的人员物
资往往大大少于原来的承诺。英国则相反。它第二年提供的不是四万人,而
是五万。战争将近结束时,它在法国边境、意大利、爱尔兰和美洲等地,以
及在它的舰队上,驻有与盟国驻军数量相同的军队,士兵和作战水手近二十
万名。有些人认为英国本土只相当于法国三分之一,硬币不及法国一半。在
这些人看来,这是一笔几乎难以想象的开支。但是,在那些了解商业和信用
的人看来,这却是一笔可以承担的费用。英国始终承受这个同盟最重的负担。
荷兰逐渐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别人却并未查觉。因为,归根到底,这个联省

共和国只是个颇负盛名的商业公司,而英国却是个商贾和军人比比皆是的富
饶之邦。
德意志皇帝应提供军队九万人。德意志帝国和他指望从波旁家族分离出
来的盟国的援助还不包括在内。这个时期、路易十四的孙子已经在马德里进
行统治,境内太平无事。路易十四的威势和荣誉在本世纪初都已达到顶峰。
但是那些深知欧洲各国宫廷、特别是了解法国宫廷的力量的人,开始担心会
产生某些挫折。查理五世家族最后几个血亲国王在位期间,西班牙已经被削
弱。在一个波旁家族的成员的统治初期,情况更是如此。奥地利家族在这个
君主国的若干省里,拥有自己的赞助者。加泰罗尼亚似乎准备挣脱新的枷锁,
投靠查理大公。葡萄牙不可能不或早或迟站到奥地利家族一边。它明显的利
益乃在于长期在它的天然敌人西班牙国内维持一场里斯本只会从中捞取好处
的内战。萨伏依公爵刚刚成了西班牙新王的岳父。他虽然同波旁家族有血统
和条约上的联系,但是,已经对自己的女婿不满。每月可得五万埃居,后来
又增为二十万法郎,这个好处似乎仍然不足以把他系留在波旁家族的阵营之

内。他至少必须拥有蒙费拉—曼图亚和米兰的一部分。法国将领和凡尔赛政
府对他的倨傲态度使他有理由认为,自己不久就会被两个女婿视为一文不
值,而弃之若敝屐。这两个女婿从四面八方对他所属各邦步步紧压。他过去
① 指十八世纪的荷兰。——译音
② 蒙费拉—曼图亚 (Montferrat-Mantouan ):蒙费拉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 页面 123———————–
曾经突然脱离德意志而投向法国。既然法国对他并不十分敬重,一旦时机到
来,他很可能会脱离法国。
至于路易十四的宫廷和王国,头脑敏锐的人这时已经查觉到粗枝大叶的
人在国家衰落时期到来时才会觉察到的变化。国王已经年过六旬,更加与世
隔绝,不再知人善任。他过分远离实际,观察事物的目光已不象过去那样锐
利透彻,而又为长期的繁荣所迷惑。曼特农夫人虽然具有一切值得尊敬的品
质,但是缺少维护国家荣誉所必需的力量、勇气和高超的才智。她促使1699
年把财政部、1701年把军机部交给她的宠幸夏米亚尔掌管。这是个诚实不欺

的人,不是个相才。他负责圣—西尔学校时,举止谦恭,深得国王欢心。他
虽然表面虚怀若谷,可惜不自量力,以为自己能挑起柯尔伯和卢瓦两人几乎
挑不起来的两副重担。国王恁恃自己的经验,认为自己领导大臣有方。卢瓦
死后,他对国王詹姆士说过:“我失去一个良相。但是你我的事不会因此变
糟。”当他选用巴尔伯齐厄继承卢瓦掌管军机部时,对巴尔伯齐厄说:“我

栽培了你的父亲,我也要同样栽培你。”他对夏米亚尔说的话也和这差不多。
一位如此长期理在皮埃蒙,位于波河右岸;曼图亚,为意大利的一个城市,
在伦巴第,位于明奇奥河畔。——译者政,如此得心应手的国王似乎有权这
样说。但是他却因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反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误。
至于他任用的将领,他们常因国王的命令过于精确具体,而感到行动不
便,其情况正如一些使节行事时不得背离他们收到的训令一样。国王和夏米
亚尔在曼特农夫人的房间里指挥战斗。某个将领如果要采取重大行动,往往
需要通过信使呈请国王批准。信使返回时,往往发现良机坐失或将军受挫。
夏米亚尔掌管的军机部滥授高官显位和军事奖赏。很多青年刚刚脱离孩
提时期,就获准购买团队长官称号。与此同时,在敌军方面,团长一职须在
军中服役二十年后才能获得。这个区别后来多次表现得十分明显。一名上校
能在这种时机防止军队溃散。圣—路易骑士十字军功章是国王1693年创制的
奖赏,军官趋之若鹜。夏米亚尔一开始执政,就公开出售这种奖章。在军机
部的办事机构里,可以花五十埃居购买一枚。
军纪是军队的灵魂。卢瓦曾经严加维护,现在则已松懈废弛。连队士兵
人数不满定额,甚至团队军官的情况也如此。与特派员容易串通谈妥,政府
又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于是造成混乱。由此产生一种弊端。如果其他情况
不变,这种弊端必然导致作战失利。为了使本国战线与敌方战线等长,不得
不以兵力弱小的营,对抗敌方兵力强大的营。仓库规模比过去小。物资储备
不如过去充裕、及扎然死时,国王二十三岁,卢瓦二十岁。卢瓦的父亲任军
机大臣时,卢瓦曾经担任他的助手多年。——伏尔泰注时。军队素质大不如
前。目睹法国政府这种种缺点,并了解法国今后将和甚么将领交手的人,甚
至在法国占有初期优势,并因而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国运兴隆之时,都深
① 路易十四于1686 年与曼特农夫人共同创建此校。该校最初为教育女子所设,1808 年才改建为高级军事
学校。——译者
② 见《当若回忆录》的手抄本。本书此处引证这部回忆录,因为它叙述的这一事实经常为国务秘书夏米亚
尔的女婿拉弗亚德元帅证实。路易十四只比卢瓦年长三岁。马
① 《曼特农回忆录》的编纂者说,上次战争行将结束之际,王家警卫团上校南吉侯爵对他说,只能用下令
砸碎逃兵脑袋的办法来防止士兵潜逃。请读者注意,这位后来成为南吉元帅的侯爵仅在1711 年任王家警卫
团上校。——伏尔泰注
———————– 页面 124———————–
为法国担忧。
第一个抵消法国的优势的将领是个法国人。因为应该用法国人这个名字
来称呼这位欧仁亲王。他虽然是萨伏依公爵查理—埃马努埃尔的孙子,但他
的父亲苏瓦松伯爵却定居法国,是军中一员副将,香巴尼的总督,娶红衣主
教马扎然的侄女奥兰普·曼奇尼为妻 (1663年8月18日)。这桩婚姻虽然
并不幸福美满,却在巴黎生下一个亲王,此人以后对路易十四说来十分危险,
而在其青年时代又丝毫不为路易十四所知。他最初在法国被任命为卡里尼昂
骑士。之后,他成为神职人员,被人称为萨伏依修道院院长。据说,他曾经
请求法国国王调拨一个团队归他指挥,遭到拒绝的侮辱,还受到申斥。他因
为在路易十四那里无法达到目的,于是自1683年起,转为德意志皇帝效劳,
对抗土耳其人。两位孔蒂亲王于1685年与他会合。法国国王下令,叫两位亲

王及其一行回国。唯独萨伏依修道院院长抗命不从 。他早已宣布放弃法国。
国王获悉这件事后,对他的宠臣近幸们说:“你们没有发现我在这件事上造
成重大损失吗?”宠臣们则肯定这位萨伏依修道院院长以后始终是个疯子,
一个什么也做不成的酒囊饭袋。人们惯于根据青年时代的某些暴躁情绪来判
断人,据此判断人是绝对不行的。这位亲王在法国宫廷虽然被人过份蔑视,
却生来具有在战争时期成为英雄,在和平时期成为伟人的优秀品质。他刚正
不阿、孤高自傲,无论在军队中还是在政府中任职都有必需的勇气。他象所
有将领一样,犯过错误。但这些错误都隐没于他伟大业绩之中,不为人所见。
他动摇了路易十四的威势和奥斯曼的赫赫武力。他统治过德意志帝国。他在
取得胜利和在政府执政期间,曾同样蔑视豪华排场和金钱财富。他甚至还培
植和倡导过文学,在维也纳宫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予以保护。他当时才
三十七岁,就已经具有战胜土耳其人的经验,以及关于德意志帝国军队在新
近几次战争中所犯错误的经验。在这几次战争中,他本人曾参加对法作战。
他率领三万人南下意大利,经由特兰提诺抵达威尼斯领土。他可以完全
自由地随意使用这支军队。法国国王最初禁止卡蒂纳元帅阻碍欧仁亲王通
行,这或许因为国王不愿主动挑起战争 (手中握有武器的时候,这种策略是
错误的);或许为了谨慎对待威尼斯人,避免使他们不快,因为威尼斯人不
如德意志帝国军队那样危险。
法国宫廷的这个错误使卡蒂纳犯下其他错误。一个人不是执行自己的计
划时,就很少获得成功。此外,大家知道,在这个河川纵横的国度,很难阻
止机动灵活的敌人渡过这些江河。欧仁亲王把深远的图谋和灵活敏捷的实施
结合起来。阿迪杰河沿岸的自然环境使敌军更加密集;使法军更加分散。卡
蒂纳想对敌人发起进攻,但几个副将却蓄意制造困难,结成反对他的阴谋集
① 根据寄送给我的以及从外事文书保管室取出的训令、指示,欧仁亲王显然已于1683 年离去。拉法尔侯爵
在其回忆录中说孔蒂亲王和欧仁亲王一同离去,这显然弄错事实,把历史学家引入歧途。当时有好几个宫
廷里的年轻爵爷向孔蒂亲王写了一些轻慢失礼的信。这些信对国王缺乏敬意,对当时只不过是国王的宠妃
的曼特农夫人毫不尊重。这些信被截获。这些青年因而在一段时期内失宠。《曼特农回忆录》的编纂者是
唯一提出下列说法的人:拉罗什吉荣公爵对他的兄弟利昂库尔侯爵说:“我的兄弟,你的信如果被人截获,
你就该被判处死刑。”第一,人该被判处死刑决不是因为一封有罪的信被截获,而是因为写过这封信。第
二,人决不会因为写过一些开玩笑的话就该被判处死刑。这些后来重新得宠的爵爷看来决不该被判处死刑。
所有这些被人在世界上轻率散布、之后又被名不见经传、受人雇佣的作家收集的话,全都不值一信。——
伏尔泰注
———————– 页面 125———————–
团。他有无法使人听命的缺点。他思想上的温和有节使他铸成这个大错。欧
仁首先强攻卡皮哨所。这个哨所在白运河附近,由圣弗雷蒙防守。圣弗雷蒙
并不事事遵从将军命令,结果被打垮。德军取得这一胜利后,控制了阿迪杰
和阿达之间的地区。它深入布雷桑。卡蒂纳退至奥利奥河背后。很多优秀军
官都赞同这次他们认为是明智的撤退。还必须补充一句,政府答应供应的军
火并未运来,使这次撤退势在必行。国王的近幸内宠,特别是那些希望取卡
蒂纳而代之的人,使人把他这一行动视为对法国的声誉的玷辱。维勒鲁瓦元
帅让人相信他能为民族荣誉雪耻。他谈话时的那种百倍信心和国王对他的器
重,使这位将军得到意大利前线法军司令的职位。卡蒂纳虽然在斯塔法尔德
和马尔萨伊多次获胜,但却被迫在维勒鲁瓦麾下为国效劳。
维勒鲁瓦公爵元帅是国王的家庭教师的儿子。他同国王同时被抚养长
大,因而始终深受国王恩宠。他曾经参加国王参加过的所有战斗和娱乐。这
个相貌喜人,仪容威严,十分正直诚实的人,与人交往态度友善和蔼,时时

事事都出类拔萃 。但是他的敌人说,他虽身为一军之长,却更加注意指挥的
荣誉和乐趣的获得,不大注意伟大指挥官的谋略。他们责备他固执己见,不
尊重他人的建议。
他来到意大利向卡蒂纳元帅发号施令,对萨伏依公爵轻慢不敬。他使人
感到,他的确认为,路易十四的宠臣率领一支强大军队,其地位远远超乎其
他王侯之上。他只称呼萨伏依公爵为萨伏依先生,只把他当成一位法国雇佣
的将军,而不把他当成王侯,不把他当成法、意两国之间的天然屏障的主人。
这位王侯对法国的友谊没有受到应有的珍惜。法国宫廷认为,恐惧是能维系
这种友谊的唯一纽带;认为一支法国军队能够保证萨伏依公爵对法国忠诚,
法军中的六、七千皮埃蒙士兵经常有法国士兵追随在其周围。维勒鲁瓦元帅
平时与他交往时,象是他的同级;在指挥战斗时,却象是他的上司。萨伏依
公爵徒然拥有大元帅的虚名。维勒鲁瓦却名副其实。他首先下令向奥利奥河
附近的希亚里指挥所的欧仁亲王进攻(1701年9月11日)。将领们认为进
攻这一指挥所违反所有战斗条例,其决定性的理由如下:该指挥所无任何重
要性;其防御工事无法接近;攻下该所将毫无所获,而进攻失败则会丧失作
战声誉。但维勒鲁瓦告诉萨伏依公爵必须进军,并派遣一名副官代表他去命
令卡蒂纳发起进攻。卡蒂纳要副官把这项命令重复三遍,然后转身向他指挥
的军官说:“干吧!先生们,必须服从!”于是向敌军防御工事发起攻击。
萨伏依公爵身先士卒。他战斗时,俨然是个对法国十分满意的人。卡蒂纳企
图捐躯沙场。他受了伤。他虽然伤势严重,但眼见国王的军队灰心丧气,维
勒鲁瓦元帅停止指挥,于是下令撤退。然后,他离开军队,来到凡尔赛向国
王禀报他的作战情况,禀报时并未对任何人抱怨不满。
(1702年2月2日)欧仁亲王始终保持他对维勒鲁瓦元帅的优势。最后,
① 本书作者青年时代荣幸地经常见到这位元帅,因而有权肯定这正是他的性格。拉博梅尔在他的关于《路
易十四时代》的笔记中攻击维勒鲁瓦、维拉尔以及其他一些人时,就这样谈到已故维勒鲁瓦元帅(《曼特
农夫人回忆录》第3 卷第102 页):“维勒鲁瓦这个生活阔绰、讲究排场的人,极其轻浮地逗乐妇女,极
其傲慢地对他手下的人说: ‘有人把金子放进我的口袋吗?’”拉博梅尔怎么能认为过去被人说成是一个
可笑的大富翁讲的话是出自一位我并不称之为大贵族,而称之为颇有教养的人之口呢?他怎么能以似乎见
过这些人的口吻来谈论这么多已经过去的时代的人呢?他怎么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地写出这类轻慢无礼、虚
假谬误、愚蠢无比的话呢?——伏尔泰注
———————– 页面 126———————–
某天正值隆冬严寒,这位元帅,在克雷莫纳城内安然酣睡。这座城市相当强
固,由一支强大的卫戍部队防守。维勒鲁瓦元帅在火枪齐射声中惊醒,匆匆
起床,跨上战马。他首先遇见的是敌军骑兵。这位元帅马上被俘,并被押解
到城外。这时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想不出发生这样一件怪事的原因何
在。欧仁亲王已经进入克雷莫纳。一个名叫巴佐里的神父,他又身为新圣玛
丽修道院的院长,把德国军队从阴沟引进城内。四百名德国兵通过阴沟进入
神父家里,随即杀死两道城门的卫兵。于是城门洞开。欧仁亲王率领八千人
入城。这一切在那个西班牙人总督尚未料到,在维勒鲁瓦元帅尚未惊醒之前
就已发生。这个行动准备得十分秘密、有条不紊、认真细致、小心谨慎。总
督和几名士兵在街上行走,一枪打来,中弹毙命。全体将官有的被杀,有的
被俘。只有副将勒韦尔伯爵和普拉斯兰侯爵除外。欧仁亲王虽然十分审慎,
但也由于偶然原因而失误。
骑士昂特拉克这天本应在城内检阅由他任大队长的舰艇大队。士兵凌晨
四时已在城边集会。欧仁亲王这时正从该城的另一端进入。昂特拉克和士兵
在街上奔跑,一路上对遇见的德国人进行抵抗,以便使其余卫戍部队来得及
赶到。法军官兵惊惶失措,乱成一团,有的武装不全,有的几乎赤身裸体。
队伍无人指挥,形同乌合之众,大街小巷、公共广场比比皆是。于是展开一
场混战。街道、广场处处设防筑垒,逐一争夺。卫戍部队的两个爱尔兰团遏
止了德意志帝国军队的攻势。城市从来没有遭到过这样指挥卓越的突然袭
击;也从来没有这样被人英勇防守过。卫戍部队将近五千人。欧仁亲王率领
入城的还不到四千人。他的一支大部队应通过波河大桥到达。已经采取稳妥
可靠的措施。但是另一偶发事件却打乱整个计划。这座波河大桥由将近一百
名士兵保卫,防守极不严密。它应由德国重骑兵团的骑兵首先攻占,这支骑
兵在欧仁亲王入城时奉命前去执行任务。重骑兵要达到这个目标,从邻接阴
沟的南门入城后,本应立即朝北前进,通过波河门走出克雷莫纳,奔向波河
大桥。这支骑兵朝目的地行进时,带路的响导被一颗从窗户里射出的子弹击
毙。骑兵们错把一条街当成另一条街。他们多走了路。就在这短暂的间隙中,
爱尔兰人冲向波河门,他们抵挡并击退重骑兵。普拉斯兰侯爵利用这一时机
下令切断桥梁。于是敌方等待的援军无法到达,城市因此得救。
欧仁亲王经过整天战斗之后,仍然占有他入城的那道城门。最后,他未
能占领克雷莫纳,率军后撤,带走维勒鲁瓦元帅和几名被俘的将官,该城由
于他行动敏捷,处事审慎,以及总督的麻痹大意,而被他攻占,但也由于偶
然因素,以及法国人和爱尔兰人英勇善战,又被从他的手中夺走。
这次维勒鲁瓦元帅极端不幸,受到凡尔赛宫廷近幸内宠们的严厉而又恶
毒的谴责。这种严厉的和恶毒态度是他受到的恩宠和他本人的性格所引起
的。他的性格的高尚,在近幸内宠们看来,似乎太接近虚荣。法国国王怜悯
他,对他不加谴责,但对人们这样公然责难自己作出的选择却按捺不住自己

的激动,不禁脱口而出:“大家激烈反对他,因为他是我的宠臣。”这是国
王一生中除这次以外从未对任何人用过的词。旺多姆公爵立即奉命前往意大
利担任指挥之职。
旺多姆公爵是亨利四世的孙子。他象他祖父一样,作战英勇,性格温和,
① 见《当若回忆录》。当时人们在宫廷、巴黎和军队中唱道:“法国人,感谢贝隆,你们无比成功幸运。
你们保存了克雷蒙,你们失去了将军。”——伏尔泰注
———————– 页面 127———————–
乐助善施,不讲排场,既不仇恨妒忌别人,也不对人进行报复。他仅仅和王
侯们在一起时才显得骄傲自豪。他以平等待其余的人。他是这样一位独一无
二的将领:在他的指挥下,服役的义务和服从军官这样一种纯粹动物的和机
械的狂热本能,从未驱使战斗中的士兵。士兵是为旺多姆公爵而战。他们为
使公爵脱险,而甘心牺牲生命。他的急躁性格有时使他陷于险境。大家并不
认为他象欧仁亲王那样对自己的图谋深思熟虑;象欧仁亲王那样精通保存军
队实力的艺术。他太忽略细节。他听任军纪废驰败坏。吃喝睡眠占去他过多
时间,他兄弟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柔弱怠惰,使他不止一次遇到被劫持绑
架的危险。但是行动之日一旦到来,他就会用镇定冷静,用因面临危险而变
得更加敏捷的智力来弥补一切。这种行动出击的日子,他一直在寻求。据说,
他不象欧仁亲王那样善于防守,但却和欧仁亲王同样善于进攻。
他把紊乱和粗疏的作风带到军中。这一点他在家中更是太过,令人吃惊,
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如此。他由于憎厌奢侈排场,竟至到了犬儒主义的程度,
简直是无与伦比。最美好的德行——无私忘我——在他身上成了一种缺点。
由于他办事紊乱这个缺点,使他所丧失的大大多于他在做好事方面的花费。
人们经常看见他短少生活必需品。他的哥哥是个修道院长,在他的统率下在
意大利指挥军队。这位修道院长有他兄弟的全部缺点,甚且有过之无不及,
但也以同样的英勇加以弥补。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位将军往往下午四时才起
床,亨利四世的这两个孙子——两位亲王——不修边幅的习惯已经根深蒂
固,他们这样不修边幅连最卑下的人都会为之感到羞耻。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积极和懒散的混合物竟被旺多姆用来对抗欧
仁,和他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有勾心斗角,有突然袭击,有行军扎
营,有横渡江河,有既徒劳无益又伤亡重大的小规模战斗,也有浴血奋战、
双方都把胜利归于自己的战役。 (1702年8月15日):吕扎拉战役就是这
样。巴黎和维也纳都为这次战役大唱赞美诗。每当旺多姆不与欧仁亲王本人
交手时,他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他一旦再度发现欧仁率领敌军,
法国就不再有任何优势可言。
(1703年1月)在这些战斗进行之际,在对大批城堡和小城镇进行包围
的过程中,秘密消息传到凡尔赛:路易十三的姊妹的一个孙子,勃艮第公爵
和菲利浦五世两人的岳父萨伏依公爵将脱离波旁王朝,去就德意志皇帝将给
予他的支持进行讨价还价。萨伏依公爵抛弃两个女婿,据信,甚至还放弃他
自身利益,大家对此无不感到惊讶。但是,德意志皇帝答应把他的两个女婿
拒绝给他的一切全都给他:蒙费拉·曼图亚、亚历山大里亚、瓦伦斯以及波
河和塔纳罗河之间的地区。此外还给他一笔比法国给他的钱数量更大的钱。
这笔款子将由英国支付,因为德意志皇帝的钱刚够贿买公爵的军队。英国在
同盟国中最富有,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多于其他国家。萨伏依公爵对国家民族
和伦常的法则不加考虑,这是道德问题。这个问题与君王的治理邦国无关。
发生的事件在最后,至少在条约中表明,他并没有违反策略法则,而是在另
一根本问题上却违反了这些法则,即他在和德意志皇帝谈判时,让自己的军
队听任法国人摆布。旺多姆公爵教人解除了这位公爵的军队的武装(1703年
8月19日)。这支军队实际上只有五千人,但对萨伏依公爵说来却非同小可。
波旁家族刚失去这个盟国,又获悉葡萄牙声明反对它。葡萄牙国王皮埃
尔承认查理大公为西班牙国王。德意志帝国枢密院以这个大公的名义对一个
君主国进行了有利于皮埃尔二世的瓜分。其实,他在这个君主国里,连一个
———————– 页面 128———————–
城市都没有。它根据一项从未被人履行的条约,把下述地区割让给皮埃尔二
世:维戈、巴荣纳、阿尔坎塔拉、巴达霍斯、埃斯特雷马杜拉的一部分,以
及位于美洲普拉塔河西岸的各地。总而言之,它瓜分了它还没有到手的东西,
以便取得它可能在西班牙得到的东西。
葡萄牙国王、查理大公的首相达姆施塔特亲王和首相的拥护者卡斯蒂利
亚海军上将,甚至还恳求摩洛哥国王予以援助。他们不仅同这个野蛮人缔约,
以求获得马匹、谷物,还向他要军队。摩洛哥皇帝米莱·伊斯梅尔是当时所
有伊斯兰国家中最好战,最老谋深算的暴君。他只愿意以危害基督教,羞辱
葡萄牙国王的条件派出军队。他要求以葡萄牙国王一个儿子和一些城市为
质。这项条约没有缔结。基督徒不待野蛮人插手,就自己动手互相残杀起来。
对奥地利家族说来,非洲的帮助不具有英国和荷兰的援助那样的价值。
邱吉尔,原为马尔巴勒伯爵,后晋升为公爵。自1702年起就被宣布为英
国和荷兰军队的将领。这是好几个世纪以来对法国的威势威胁最大的人物。
他和这样一些将领迥然不同:这些将领的作战方案由首相向他们书面下达。
他们指挥军队执行政府命令后,返回京城还要设法获得再度效劳的荣誉。邱
吉尔则通过英国人对他的需要,通过他的妻子对英国女王所具有的权威,操
纵着女王。他利用他和他的姻亲、大财务官戈多尔芬的威信引导英国国会。
他就以这种方式支配操纵英国宫廷、议会、军事和财政。他比威廉更具有国
王身份,也更足智多谋,精明能干,更具有名将的指挥才能。他做得比盟国
敢于期望的更多。他高于那个时代所有的将领,临乱英勇、镇定、安详。这
种临危不惧,英国人称为“冷静的头脑。”或许正是这种品质,这种指挥军
① ② ③
队所必需的第一天赋、从前曾经在普瓦蒂埃、克雷西和阿赞库尔 平原使英
国人对法国取得那样多胜利。
作战期间永不疲劳的军人马尔巴勒,在冬天里成了一名同样活跃的外交
谈判家。他前往海牙和德国境内的各个宫廷。他说服荷兰耗尽国力去压抑法
国。他煽起帕拉蒂选侯的仇恨。勃兰登堡选侯想当国王时,他前去对他大事
奉承。他为这位选侯侍膳,以求从他那里得到七千到八千救兵。而欧仁亲王
打完一仗,就亲自去维也纳准备下一战役。大家知道,由将军担任首相职务
时,军队得到的供应将是何等充足。马尔巴勒和欧仁两人进行指挥,时分时
合,始终密切配合。他们经常在海牙同大首相海因西乌斯和书记官法热尔商

谈。海因乌斯和法热尔用于治理联省的学识和巴恩维尔特 、维特等人同样丰
富广博,而且治理得更有成就。马尔巴勒和欧仁始终协调一致,使用半个欧
洲的力量来反对波旁家族。法国政府当时相当衰弱,无法长期抵抗这支联合
力量。他们作战方案的秘密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他们亲自制订作战计划,只
在付诸实施时,才把内容告知助手。夏米亚尔与此相反,既不长于谋略,也
不善于作战,也不精于理财,但却担任首相之职。他没有能力自行筹划,而
是接受下级的安排。他的秘密有时甚至在他本人确切了解应如何进行之前,
就已泄露。正是这一点弗基埃尔对他责备得很有道理。曼特农夫人在书信中
① 法国地名。1356 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之子小黑亲王曾在此战胜“好人让”,并将其生俘。——译者
② 法国地名。1346 年1 月,英法百年战争开始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曾在此大败法国国王菲利浦六世。
——译者
③ 法国地名。1415 年10 月英军曾在此打败法军。——译者
① 巴恩维尔特(1547—1619),荷兰首相。——译者
———————– 页面 129———————–
承认她选用的这个人庸碌无能。这是法国之所以不幸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尔巴勒自从受命在佛兰德尔指挥联军以来,就显示出他曾经在蒂雷纳
的指导下学过战争艺术。他从前曾经志愿在这位将军麾下打过最初几仗。他
当时在军中只被人叫做“漂亮的英国人”。但是,蒂雷纳子爵断定这个漂亮
的英国人,有朝一日会成为伟大人物。马尔巴勒着手培养的人是些一直默默
无闻的下级军官。他能辨识这些军官的才能,不按照我们法国称为“名单次
序”的军队衔级次序行事。他深知,当衔级的晋升只不过是论资排辈时,竞
争就会消失。他知道,一个军官资格很老,并不一定优秀。(1702年)他首
先培养人。他在对法作战之前,就已占了上风。作战的第一个月荷兰将军阿
特隆还同他争夺指挥权。从第二个月起,这位荷兰将军就不得不对他事事尊
重听从。法国国王派他的孙子勃艮第公爵前往抵抗马尔巴勒。这位公爵是个
英明、正直,生来为人们谋幸福的亲王。不知疲倦、英勇善战的布弗勒尔元
帅归这位年轻的亲王指挥。但是,勃艮第公爵在眼见几个要塞失守,并因英
国人巧妙进军而被迫后撤之后,于战斗正酣之际,返回凡尔赛(1702年9月、
10月)。布弗勒尔独自一人目睹马尔巴勒节节胜利,连克范洛、鲁尔蒙德、
列日等地,一路势如破竹,始终保持优势。
马尔巴勒在这次战役结束后返回伦敦,获得在君主国和共和国所能享有
的一切荣誉。他被王后封为公爵,而最令他得意的是,他受到议会两院感谢,
议会代表前往他的宅第向他致贺。
然而这时却涌现出一个似乎会令人对法国的命运感到放心的人物——维
拉尔公爵元帅。当时他还是一员副将,他后来八十二岁时,竟成了法国、西
班牙和撒丁军队的大元帅。这是个浑身是胆、满怀信心的军官。他由于坚决
顽强,干了逾越自身职责的事,因而成了自己命运的缔造者。他有时使路易
十四感到不快。而危险的却是,他使卢瓦大为不悦,因为他对他们讲话时,
胆量之大同在军中为国效劳时一样。有人指责他缺乏能与他的勇敢相称的那
种虚怀若谷。但是,人们终于发现他具有作战和指挥法国人的天才。他于长
期消沉萎靡,无所作为之后,在短短几年内得到提升。
他的运道理应比别人更少受嫉妒,但却遭到更多的嫉妒。他曾经是法国
元帅、公爵、大臣、省总督,而且拯救了国家。另一些断送了国家,或只不
过是内宠近幸之流,却都得到几乎与他同样的奖赏。甚至他的财富也受人责
难,虽然这些财富十分微薄,取自敌国的贡税,是对他作战英勇和指挥卓越
的正当奖赏。与此同时,有些人通过可耻手段,使自己的财富猛增到他的财
富的六倍,这种人虽拥有大量财富,却受到人们普遍赞许。他到了八十岁才
开始享有盛誉。他必须比所有的宫廷人物活得更长,才能充分享受自身的荣
誉。
了解在人间产生这种不公正现象的原因,不无好处:维拉尔元帅缺乏巧
妙的本领。他既没有利用自己的正直和才智去结交朋友的高明手法,也没有
使自己被人垂青看重的技巧,虽然他象值得别人夸耀他那样自我夸耀。
某天,他向宫廷告辞,前往担任指挥军队之职,他当着所有内宠近幸的
面对国王说:“陛下,我将去同陛下的敌人作战,但却把陛下留在我的敌人
当中。”他对摄政王奥尔良公爵的那些利用所谓“改制”的国家动乱而发财
致富的内宠近幸臣说:“我除了得自敌人的东西之外,甚么都从来没有得到
过。”他说的这番话和他行动同样大胆。这些话过分贬抑别人,而这些人已
经因为他行时走运而感到十分恼怒。
———————– 页面 130———————–
战争初期,他是在阿尔萨斯指挥分遣队的副将之一。这时巴登亲王率领
德意志帝国军队刚刚攻占兰道。该地曾由梅拉克防守了四个月。这位亲王有
所进展。他具有数量、地形和出师告捷等种种优势。他的军队在与黑森林毗
连的布里斯高的山中设防。这片辽阔的森林把巴伐利亚军队和法国军队隔
开。卡蒂纳在斯特拉斯堡指挥作战。他谨慎小心,考虑周密,决心不在条件
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进攻巴登亲王。如果进攻,法国军队将因一筹莫展而完蛋,
阿尔萨斯则将因这次进攻受挫而失去屏障。维拉尔已经决心要晋升为法国元
帅,不然就捐躯沙场,于是冒险采取卡蒂纳不敢采取的行动。他这样做获得
宫廷的允准。他率领一支数量居于劣势的军队向德意志帝国军队进攻,朝弗
里德林根进军,并发动一次以该地名称命名的战役
(1702年10月14日)骑兵在平原上作战。法国步兵爬上山顶,向在树
林中筑壕据守的德国步兵进攻。我不止一次听见维拉尔元帅说过,当他带领
步兵前进时,战斗已经打胜。这时,忽然一个声音喊道:“我们被分割啦!”
他指挥的团队一听见这喊声,就全团开始逃散。他向逃散的士兵跑去,对他
们高呼:“喂!弟兄们,胜利属于我们!国王万岁!”士兵们全身战栗,喊
着回答:“国王万岁!”接着又继续奔逃。将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集合
得胜的士兵。如果敌军两个团在这惊惶恐怖的时刻出现,法国军队肯定会被
打垮。战役的胜负竟是这样取决于运道。
巴登亲王损失了三千人、以及炮队和阵地之后,在树林和峡谷中被追赶
了两里。接着弗里德林根要塞投降,这证明他已遭到失败。但这时他却派人
向维也纳报告他获得胜利,并且下令唱一首对他说来比那场打输的战役更加
令人感到可耻的“感恩赞美诗。”法国人惊魂甫定,就在战场上宣布维拉尔
晋升为法国元帅。十五天后,国王批准士兵向他表达的这个愿望。
(1703年4月)维拉尔元帅最后率领他的胜利之师与巴伐利亚选侯会
合。他发现选侯也已得胜,获得进展、占领了雷根斯堡这个德意志帝国直辖
城市。德意志帝国各邦在该城会商,刚刚作出消灭选侯的决定。
维拉尔如果只本着他的天性行事,他就更宜于精忠报国,而不宜于与某
位亲王协调行动。他带领,说得更确切些,他拖带选侯渡过多瑙河。渡河以
后,选侯后悔起来。他发觉他如稍遭挫败,所属各邦就会听凭德意志皇帝摆
布。斯蒂罗姆伯爵率领大约两万人马和巴登亲王的大军在多纳维尔特附近会
师。维拉尔元帅对亲王说:“必须抢在他们前头;必须向斯蒂罗姆猛扑;必
须立刻出发。”巴伐利亚选侯这时仍在坐等时机。他回答说,他必须和自己
的将领以及大臣们商量。维拉尔反驳说:“我就是你的大臣和将领。要打仗,
除了我,你还要什么人替你出主意呢?”亲王老是把他所属各邦面临的危险
惦挂在心,因此继续后撤。他对将军大发雷霆。于是,维拉尔对他说:“好
吧!如果选侯殿下不愿和他的巴伐利亚士兵抓紧战机,我就和法国士兵一起

去打。”他于是就下令进攻。选侯怒气冲冲 ,把这个法国人仅仅看成是个轻
① 所有这些在 《维拉尔元帅回忆录》的手抄本中应有记载。我在这部回忆录中读到这些细节。该书印刷出
版的第一卷确实出自他本人手笔。其他两卷则出自另一个人之手并且文笔稍异。通过这位元帅的急函可以
看出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因巴伐利亚选侯的宫廷的气氛而无法不感到痛苦。“或许讨好他,比很好地为他效
劳更好。他手下的人就是这样行事。巴伐利亚人、外国人、所有在赌博中偷他的钱、诈骗他、并把他出卖
给德意志皇帝的人,都因为他发了财……。”所谓“出卖给皇帝”这几个字,他指的是,巴伐利亚选侯的
大臣们,当法国正在为他战斗时,为了与奥地利媾和而搞的一桩阴谋。——伏尔泰注
———————– 页面 131———————–
率鲁莽的家伙,因迫不得已而战。这场战斗在多纳维尔特附近的霍赫施泰特
平原进行。
(1703年9月20日)第一次冲锋后,可以看到运道在战斗中所能起的
作用。敌军和法军都惊惶失措,都同时各自奔逃。有几分钟,维拉尔元帅发
现战场上只剩自己单独一人。他重新集合部队,率军再战,并取得胜利。德
意志帝国军队有三千人被杀,四千人被俘,并丢失大炮和辎重。选侯占领奥
格斯堡。通往维也纳的道路已经打开。德意志皇帝的枢密院讨论皇帝是否须
从首都出走。
德意志皇帝惊骇恐惧、情有可原,因为他当时到处受挫。 (9月6日)
勃艮第公爵指挥塔拉尔元帅和沃邦元帅刚占领古老的布里萨赫。塔拉尔不仅
再度攻下兰道,还在斯皮尔附近打败了那位后来当了瑞典国王的黑森亲王
(1703年11月15日)。那时这位亲王企图援救这座城市。如果弗基埃尔这
位军事艺术造诣颇深,评价人物严格的军官和评论家所说的属实,塔拉尔元
帅仅仅由于对方一个过错和一个误解才打赢这一仗。但是,他最后从战场禀
报国王说:“陛下的军队缴获的战旗和旗帜多于它失去的普通士兵。”
整个战争期间,刺刀在这次战斗中杀伤最多。法国人禀性凶猛,使用这
种武器时,占有很大的优势。后来,这种武器的威吓作用力大于它的杀伤力。
持续不断和移动的炮火占有上风。德国人和英国人习惯于分组射击,较法国
人更有条不紊和迅速敏捷,普鲁士人最先把铁制小棍装在枪上。第二个普鲁
士国王对普军军纪严加整顿,并对普军严格训练,使普军每分钟发射六发毫
无困难。三列同时射击,接着又立即迅速前进,这种队伍今天往往决定战役
胜负。野炮的威力同样令人恐惧。被这种炮火震撼的营队,不待步兵用刺刀
发起进攻,骑兵就把他们冲散。这样,刺刀的威吓力就比它的杀伤力更大。
刀剑对步兵已毫无用处。士兵的体力、灵活、勇敢不再对他们有用。军队变
成一部庞大的机器。安装良好的机器必然会使与之对立的机器运转失灵。欧
仁亲王在与土耳其人对阵的著名的特梅斯瓦尔和贝尔格莱德战役中得胜。在
这两次战役中,假如进行被人称为混战的战斗的话,土耳其人或许会因具有
巨大的数量优势而获胜。因此,自我毁灭的艺术,不但与火药发明以前迥然
不同,也与一百年前判然有别。
一百年前,法国最初在对德关系方面十分走运。有人推想,维拉尔如果
利用他那曾使动作迟慢的德国人手脚无措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话,是会把
法国的运道更推进一步的。但是,这种使他成为令人生畏的首领的性格却使
他和巴伐利亚选侯格格不入。法国国王希望他的将领只对敌人耍骄傲。巴伐
利亚选侯十分不满,以致要求法国国王为他另外派来一位法国元帅。
维拉尔自身对动乱不安、谋求私利的宫廷中发生的种种勾心斗角,对巴
伐利亚选侯的犹豫不决,特别对国务大臣夏米亚尔,那些满纸是对他充满成
见和愚昧无知的妄言的函件感到烦腻厌倦。他于是呈请国王准予退休。这是
他所得到的对他最熟谙精通的作战行动和对他打过的一次胜仗的唯一奖赏。
夏米亚尔派他深入塞文山区镇压狂热的农民。他于是把这位当时唯一能激发
法国军队的不可战胜的勇气的将军和旺多姆公爵一样,从这支部队夺走,这
样就为法国带来灾难。关于这些狂热的农民的问题将在宗教一章中谈到。路
易十四当时还有比这些塞文山区的居民更加可怕,更加走运,更不共戴天的
敌人。
———————– 页面 132———————–
第十九章
布莱恩海姆或霍赫施泰特战役的
失败及其后果
1703年初,马尔巴勒公爵返回尼德兰,他的举止行动和自身的运道都和
过去一样。他攻下科隆选侯的驻地波恩,并由此进发,收复于伊、林堡,并
占领整个下莱茵。维勒鲁瓦出狱后在佛兰德尔率领军队和马尔巴勒交锋。这
次对阵并不比他过去和欧仁亲王交手时更为顺利。布弗勒尔元帅刚刚率领一
支分遣部队在与荷兰将军奥布丹作战的埃克朗战斗中获得小胜,但无济于
事。得胜而不能扩大战果,这种胜利就毫无价值可言。
这时,这位英国将军如果不前去援救德意志皇帝,奥地利家族似乎就会
覆灭。巴伐利亚选侯是帕绍的主人。三万名由接替维拉尔的马尔森元帅指挥
的法国士兵涌向多瑙河彼岸。另一些部队在奥地利急速行军。维也纳一方面
处于法国人和巴伐利亚人的威胁之下,另一方面,又受到拉戈茨基亲王的威
胁。这位亲王领导匈牙利人为自由而战,并得到法国和土耳其的金钱援助。
这时,欧仁亲王从意大利赶来指挥德国军队。他在海尔布隆会见马尔巴勒公
爵。这位英军司令行事不受任何约束。英国女王和荷兰人都听其便宜行事。
他率军前往援救德意志帝国中心。他首先率领一万名英国士兵和二十三个骑
兵连,急行军抵达多瑙河岸的多纳维特附近地区,对面是巴伐利亚选侯的防
线。这道防线由近八千法国人和同等数量的巴伐利亚人固守,以保住已被他
们征服的地区。经过两小时战斗(1704年7月2日),马尔巴勒率领英军三
个营突破对方防线,打垮巴伐利亚人和法国人。据说,他杀死敌军六千,自
身也几乎遭到同等损失。一个将军达到自己行动目标时,死亡数字对他说来
已无足轻重。他攻下多纳维特,渡过多瑙河,并命令巴伐利亚缴贡纳税。
维勒鲁瓦元帅原想在马尔巴勒行军的最初阶段紧紧尾随其后,但突然不
知他的去向。等到多纳维特的捷报传来,才弄清楚。
塔拉尔元帅率领将近三万人经由另一道路前来抵抗马尔巴勒,并同选侯
会合。与此同时,欧仁亲王也率军到达,和马尔巴勒会师。
最后两军在离多纳维特不远的地方相遇,即在维拉尔元帅一年前获胜的
同一片田野中相遇。维拉尔当时还在塞文山区。笔者知道他收到一封战斗前
夕从塔拉尔元帅军中发出的信。这封信告知他两军作战布署和塔拉尔元帅拟
采取的作战方案。他写信给他的内兄弟梅宗院长说:“塔拉尔元帅如果保持
这种态势进行战斗,准败无疑。”有人把这封信呈交路易十四。这是封公开
信。
(1704年8月13日)法国军队内有巴伐利亚人,因为部队员额不满,
所以八十二个营、一百六十个骑兵队,一共只有约六万人。敌军由六十四个
营和一百五十二个骑兵队组成。因为军队员额往往浮报,所以共约五万两千
人。这个伤亡如此巨大,如此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日值得特别重视。法国将
领被人责备犯下不少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他们使自己被迫应战,而不是使
敌人因弹尽粮绝而自行衰竭覆灭;而不是使维勒鲁瓦元帅来得及向防务空虚
的荷兰猛攻或向德国挺进。为了答复这种责难,必须考虑到,当时法国军队
比盟国军队稍强,能够指望打败对方,而胜利将会使德意志皇帝遭到罢黜。
弗基埃尔侯爵举出选侯、马尔森和塔拉尔在战役前后所犯的主要错误。其中
最重大的错误之一是没有在他们的阵地中心布署步兵主力;是把他们的两个
———————– 页面 133———————–
军团分开。我常常听见维拉尔元帅亲口说,这样的部署是不能原谅的。
塔拉尔元帅在右翼,选侯和马尔森在左翼。塔拉尔元帅的勇敢之中包含
有法国人的全部热情活泼,包含有一种积极敏锐、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的才
智。他曾经参与缔结瓜分他国的条约。他通过才子和勇士所遵循的种种途径
获致荣誉和财富。尽管弗基埃尔对斯皮尔一战加以批评,这一战役却使他声
誉鹊起,因为得胜的将军在公众眼中万无一失,正如败兵之将尽管也曾经进
行过明智的指挥,总被人看成无一是处。
但是,塔拉尔元帅有个对一位将领说来极其危险的不幸:他视力很差,
十步之外的东西就无法分辨。深知他的人对我说,他那炽热的勇气,与马尔
巴勒截然相反,在行动的高潮中熊熊燃烧,使他的头脑不能全无约束、冷静
思考。这个缺点来自一种躁猛和激奋的性情。大家知道得相当消楚,我们的
气质构成我们情感的全部特性。
马尔森元帅到那时为止,还从来没有担任过总指挥的职务。他精明能干,
为人正直,据说,他作为优秀军官比作为将军经验更加丰富。
至于巴伐利亚选侯,他不大被人看成是个伟大统帅,而是更多地被当成
一个英勇、亲切、深受臣民爱戴、心地高尚多于热心专注的邦君。
这次战役开始于中午和下午一时之间。马尔巴勒和他指挥下的英国人渡
过一条小河后,向塔拉尔的骑兵发起冲锋。这位将军在这以前不久,刚刚向
左边走开,以便观察那里的兵力布署情况。塔拉尔的军队作战而不由它自己
的将领指挥,因此处境相当不利。选侯和马尔森的军队这时还没有遭到欧仁
亲王的进攻。欧仁在向选侯发起攻击后,到达其左翼之前,马尔巴勒已经突
破法军右翼将近一个小时。
塔拉尔元帅获悉马尔巴勒进攻他那一翼,立即向该处奔去。他发现一场
激战已经展开。法国骑兵三次反复集合,三次受到猛攻。他向布莱恩海姆村
走去,他已经在这个村子布署了二十七个步兵营和十二个骑兵队。这是一支
单独的小部队。这支部队不断向马尔巴勒的军队开火。塔拉尔从这个村子发
出命令,进行指挥,后又从这里飞速返回马尔巴勒正率领骑兵和骑兵队中的
步兵营驱赶法国骑兵的地方。
弗基埃尔先生肯定是弄错了,他曾说,塔拉尔元帅当时不在那里,他从
马尔森负责指挥的一翼返回他自己那一翼时被俘。所有关于这次战役的记述
一致认为,塔拉尔元帅当时在场。这种说法对塔拉尔说来,是千真万确的。
他当时受了伤。他的儿子在他身旁中弹阵亡。他的骑兵在他面前全被击溃。
一方面获胜的马尔巴勒在法军的两支部队之间进行突破;另一方面他的将官
也在布莱恩海姆村和塔拉尔的军队之间进行了突破。塔拉尔的军队这时仍然
和驻守布莱恩海姆的小部队分隔开。
塔拉尔元帅面临这一严酷形势,四处奔跑,以期重新集合几支骑兵。他
视力很差,把一支敌军骑兵当成自己的骑兵。他被英国雇佣的黑森部队俘虏。
这位将军被俘时,被法军三次击退的欧仁亲王终于获胜。法军全面崩溃,塔
拉尔元帅的军团仓皇逃遁。整个右翼惊惶失措,盲目行动,以致军官和士兵
冲入多瑙河中还不知道自己的去处。没有一位将官下令撤退;没有一位将官
想到要设法拯救法国最精锐的部队中极其不幸地被包围在布莱恩海姆的那二
十七个步兵营和十二个骑兵队,或者想到要设法使之投入战斗。马尔森元帅
于是进行撤退。后来晋升为法国元帅的布尔伯爵途经霍赫施泰特沼泽撤退,
拯救了一小部分步兵。但他自己、马尔森或许别人都没有想到还留守在布莱
———————– 页面 134———————–
恩海姆的那支部队。这支部队正在待命,而命令总等不来。它有一万两千人,
是支最老的军队。数量较小的军队打败一支五万人的大军,或者光荣撤退的
情况颇不乏先例。但是驻地决定一切。这支部队面对胜利之师,无法从一个
村庄的狭窄的街头开出,自行组成战斗队列。这支胜利之师则时刻以更强大
的正面进攻,以它自己的火炮,以及以从缴获自败军方面,并且已供自身支
配使用的火炮,对他们猛攻。负责指挥这些部队的将官、克莱朗博元帅的儿
子克莱朗博侯爵跑去请求塔拉尔下达命令时,得知元帅已经被俘。他只看到
逃散的士兵,于是和他们一起逃跑,后来在多瑙河中溺毙。
在这个村子驻守的将官西维埃尔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向阿图瓦和普
罗旺斯的军官叫喊,要他们同他一起进军,共同战斗。甚至其他团队的一些
军官也向这个村子跑去。他们象从被围困的要塞突围一样,向敌军猛扑。但
是出击之后,又不得不返回原地。这些军官中有个名叫德农维尔的,不久后
和一个名叫汉密尔顿的奥克尼爵爷骑马回到村子。军官们围着他问:“你给
我们带来的是个英国俘虏吗?”。“不,先生们,我自己当了俘虏。我是来
对你们说,对你们说来,除了当俘虏外,没有别的办法。这位是来向我们建
议投降的奥克尼伯爵。”这些久经沙场的军人全都战栗起来。纳瓦尔撕碎他
的旗帜并把它埋起来。但是,终于不得不屈服。这支军队于是不战而降。奥
克尼伯爵告诉我,这支军队当时处境困难除投降之外,别无他法。全欧对法
国最精锐之师集体蒙受这一奇耻大辱感到十分惊讶。有人把这一不幸事件归
咎于他们的怯懦怕死。但是,几年以后,一万四千瑞典人在大平原上向俄国
人无条件投降。这就为法国人进行了辩解。
这就是在法国称为霍赫施泰特战役、在德国称为普莱恩海姆战役,在英
国称为布莱恩海姆战役的这一著名战役的前后经过。胜利的一方近五千人阵
亡,八千人受伤。欧仁方面伤亡数字最大。法军在这一战役中几乎遭到全歼。
从常胜之师的六万人中只能重新集合起两万人。
近一万二千人阵亡,一万四千人被俘,全部大炮、大量军旗、国旗、帐
幕、装备、一名将官和一千二百名优秀军官听任胜利者随意摆布。所有这些
使这一战斗日闻名于世。逃兵四散,一百法里土地不到一个月就丧失殆尽,
陷入敌手。整个巴伐利亚转而沦于德意志皇帝的桎梏之下,饱尝激怒的奥地
利政府的严酷和战胜国士兵贪婪野蛮的滋味。巴伐利亚选侯在逃往布鲁塞尔
避难途中和他的兄弟科隆选侯相遇。科隆选侯也同样被驱赶出他的领地。兄
弟二人相见之下抱头痛哭。惊讶和恐怖侵袭久已习惯于繁荣昌盛的凡尔赛
宫。战败的消息传来,路易十四的曾孙诞生的庆祝典礼正在举行。没有人敢
向国王禀报这一如此残酷的事实真相。必须由曼特农夫人负责告诉他:他已
不再是战无不胜的了。
下面这件事曾经有口头传闻和书面记载,所有历史也反复叙述:德意志
皇帝在布莱恩海姆平原为法国这次失败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有败坏法国国

王声誉的文字 。但这块碑从来就不存在。只有英国为了马尔巴勒的殊荣盛誉
① 雷布勒肯定,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叫人竖立了这座金字塔。在法国,人们的确对此深信不疑。1707 年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