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

(5)

豪。他在各种场合,以压抑法国国王的专横倨傲为乐,并以共和主义者的坚
韧不拔来对抗法国首相开始具有的那种高人一等的口气。一天,里约内先生
在一次会议中对他说:“你不相信法国国王的话吗?”范博伊宁回答说:“我
不知道国王想要甚么,我考虑的是他能做甚么。”最后,在世界上最威严的
帝王的宫廷中,一个荷兰的市长受权缔结一项使法国国王不得不归还弗朗什
—孔泰的条约 (1668年6月2日)。荷兰人宁愿法国国王归还佛兰德尔;从
而脱离这样一个可怕的邻邦。但是,各国都觉得法国国王舍弃弗朗什—孔泰
是表现了足够的克制。然而,他留下佛兰德尔的城市,却所得更多。他为自
己打开了荷兰的大门。他对这个国家作出让步之时,就已打算消灭这个国家。
① 克莱门九世 (1600—1669),1667—1699 年任教皇。——译者
———————– 页面 63———————–
第十章
路易十四的宏伟壮丽业绩 葡萄牙罕见的
奇事卡齐米尔在法国 在康迪进行的援救征服荷兰
路易十四虽在一段时期内被迫止戈息武,保持和平,但却一如既往,继
续整顿、加强、美饰王国。他让人看到,愿意为善的专制国王可以做到一切
而毫不费力。他只需一声令下,治国成就和过去的军事胜利一样可以迅速取
得。昔日毁废荒凉的海港,现在建筑物环绕,既作装饰,又充防务。港内船
舶遍布,水手云集,已能容纳他可在战时武装起来的巨型船舰六十艘。在他
的旗帜的保护下,移民从各个港口出发,前往美洲、东印度群岛和非洲海岸。
与此同时,在法国本土,在他眼前,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雇佣人员成千上万,
并且拥有由建筑术带动发展起来的百工技艺。在宫廷和首都,更加高雅精巧
的技艺为法国带来过去甚至没有想到的娱乐和荣誉。文学艺术十分繁荣。鉴
赏力和理智深入蒙昧无知的学校。关于国家的光荣和幸福的全部细节将在这
部史书中占有它真正应有的地位。这里叙述的仅仅是一般事务和军事。
这个时期,葡萄牙使欧洲人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吉星高照的
唐·璜·德·布拉冈斯的不争气的儿子唐·阿尔方斯这时在位,他易动怒而
又愚笨。他的妻子是内穆尔公爵的女儿。这位王后热恋阿尔方斯的兄弟唐·佩
德尔,竟然敢策划篡夺丈夫的王位,和她的情人结婚。丈夫的愚蠢鲁钝说明
妻子的胆大包天不无道理。唐·阿尔方斯体力超群。他和一个女宠公开生过
一个得到他承认的孩子。他长期和王后同宿,王后却责怪他阳萎。王后施展
灵巧的手腕,得到他丈夫因暴怒而失去的权力之后,下令把国王监禁起来
(1667年11月)。她不久就从罗马争取到一封允许同她的小叔子结婚的教
皇敕书。罗马教廷颁发这个敕书,并不足为怪。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权势极

大的人物竟然需要发布这个敕书。优里乌斯二世从前轻易给予英国国王亨利

八世 的东西,克莱门九世给了葡萄牙的一个王后。在某个时期,略施阴谋就
可做成另一个时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实现的事。衡量国王和百姓的一
切权利,一向有两种不同尺度,两种不同的标准。自从教皇影响欧洲的事务
以来,这两种尺度就存在于梵蒂冈。如果不知道风尚习俗的力量有多大,就
不可能懂得这样多国家怎么把这样一种奇特的权威给予罗马教皇。
这个剧烈变革并非发生在葡萄牙王国国内,只是发生在国王家族内,它
没有改变欧洲事态的发展,仅仅由于情节离奇,才引人注目。
不久以后,法国接待了一个以另外一种方式逊位的国王。(1668年)波
兰国王约翰·卡齐米尔效法克里斯蒂娜女王的榜样。他对棘手难办的政务深
感厌倦,希望生活愉快幸福,因此愿意在巴黎的圣日尔曼修道院退休,后来
担任该院院长职务。巴黎多年以来已经成为百艺之苑。对一个追求社交生活
的乐趣和喜好文学的国王说来,这是个绝妙的居留地。这位波兰国王即位以
前,当过耶稣会教士、红衣主教。他对王位和教会同样憎厌,但求象普通百
姓和贤哲那样生活。他不能容忍在巴黎再被人给予陛下的称号。但是,有件
更有趣的事使所有基督教君主都十分关切注意。
① 优里乌斯二世 (1443—1513),1503—1513 任教皇。——译者
② 亨利八世(1491—1547),1509—1549 在位。——译者
———————– 页面 64———————–
土耳其人的确已经不象穆罕默德、塞利姆、苏利曼在位时那样可怕,但
仍然是个危险的民族,它还因为我们陷于四分五裂,而显得十分强大。他们
包围康迪达八年之久,至今还倾整个帝国之力,定期包围该岛。人们不知道,
威尼斯人自卫如此之久,和欧洲各国国王抛弃他们,这两件事中,哪一件更
加使人惊奇。
时代变化,世事全非。从前,信奉基督教的欧洲还处于野蛮状态,一个
教皇,甚至一个僧侣,曾派遣几百万基督徒在回教徒的帝国境内同这些教徒

作战。我们欧洲各国为了前往征服穷苦贫瘠的朱迪亚省 ,耗尽人力和金钱。
现在在被誉为基督教国家的通衢大道的康迪岛,有多达六万土耳其人充斥其
间。但基督教国王却对这一损失漠然置之。援助这个共和国抵抗奥托曼帝国
入侵的只有几艘马尔他和教皇的帆桨战舰。威尼斯的参议院既软弱无力,又
明智审慎,以本身的雇佣兵和如此微薄的援助根本无法抵御那个统率雄兵百
万,并有优秀工程师辅助,身为土耳其帝国的名相、良将,以及一国主宰的
基乌帕利大首相。
法国国王为其他欧洲各国君主作出榜样,派兵援救康迪,但徒劳无功。
他的帆桨战舰和在土伦港内新造的军舰,向康迪岛运去一支由博福尔公爵指
挥的七千人军队。由于法国这一慷慨大度的行为无人仿效,这些援助在这样
大的危难之中,就显得过于微薄。
一个普通的法国贵族拉弗亚德采取了一个行动,其先例只在古代骑士时
期才能找到。他并不富有,但却出资率领近三百名贵族前往援救康迪。如果
有另一个国家象拉弗亚德那样尽力而为,这个岛屿就很可能得救。拉弗亚德
的援助,只不过使这个岛屿推迟几天沦入敌手,并使鲜血白流而已。博福尔
公爵在一次出击中丧生。基乌帕利于守岛军队投降后进入这座城市,该城这
时已成一片废墟(1669年9月16日)。
土耳其人在这次包围康迪之役中,显得优于基督徒,甚至在通晓掌握军
事技术方面也是如此。现在还能在欧洲见到的口径最大的炮是在土耳其阵营
内铸造的。他们首次在战壕里构筑平行壕。这种方法我们就是从他们那里学
来的。而这种方法他们却又仅仅得自一个意大利工程师。可以肯定:象土耳
其人这样经验丰富,作战英勇,财力充裕,以工作持之有恒为其特性的胜利
者,一定会在短期之内征服意大利,攻占罗马。但是,从那个时期以后,他
们的皇帝怯懦懈怠,将领庸碌无能,政府深染恶习,以致基督教徒因而得救。
这些远处发生的事件,对法国国王几乎毫无触动。他考虑征服尼德兰的
庞大计划日趋成熟,并从荷兰开刀。时机日益有利。这个小共和国虽然称霸
海洋,但在陆上却弱小无比。它与西班牙、英国结成联盟,与法国和平相处,
躺在条约和规模巨大的贸易之上未免过分高枕无忧。它的海军如此纪律严
明、所向披靡;它的陆军却如此装备差劣、受人轻蔑。陆军的骑兵仅仅由市
民组成,后者从来足不出户,只是雇佣社会的败类来代替他们在军中服役。
步兵的情况与骑兵相去无几。军官、甚至要塞司令全是市长的子弟或亲戚。
这些人在未经世事、懒散怠惰的情况下被抚育长大。他们看待自己的职位,
就象神甫看待自己的有俸圣职一样。约翰·德·维特首相要求革除这种种恶
弊,但意志并不坚决。这是这位共和主义者的重要缺点之一。
(1670年)首先必须使英国和荷兰分离。联省一旦得不到英国支持,似
① 以色列古国名,位于死海和地中海之间,为今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译者
———————– 页面 65———————–
乎会不可避免地遭到毁灭。对路易十四说来,怂恿查理参预他的图谋,并非
难事。荷兰舰队曾追至泰晤士河内焚毁英国船只。但是查理这位英国君主对
他的王朝和国家蒙受这一奇耻大辱,其实并不感到十分沉痛。他并不急于报
仇雪恨,夺取胜利,却宁愿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以受掣肘较少的权力进
行统治。他受人诱惑之处,正在于此。当时只需张口就会得到金钱的路易十
四答应给查理大量钱财。查理本身如无英国国会允准,就无法得到分文。英、
法两国国王之间的这一秘密,在法国只告知了查理二世的姊妹、国王唯一的
兄弟的妻子,蒂雷纳和卢瓦等三人。
(1670年5月)一个二十六岁的公主将作为全权代表会同英王查理,圆
满结束这项条约的签订工作。法国国王的这个弟媳渡海赴英的借口是,法国
国王想向敦刻尔克和里尔方面,在他新近征服的疆土上作一次旅行。古代亚
洲国王出行时,其排场的豪华奢侈、威严盛大与这次旅行的辉煌壮观相比,
都望尘莫及。国王首途离京,有三十万人或开道先行,或殿后跟随。一些人
奉派加强被征服各国的警卫守备;另一些人则修建防御工事;还有一些人则
担任平整道路。国王带领他的王后妻子、全体公主和宫中美女。国王的弟媳
在她们之中艳丽超群,引人注目,内心深处尝到所有笼罩她这次旅行的豪华
奢侈的气氛的欢乐和光荣。这是一次盛大的节庆,从圣日尔曼一直绵延到里
尔。
国王想在新的臣民之中争取民心,使邻国眼花缭乱,于是到处慷慨解囊,
挥金如土。那怕只能找到最小的借口和他谈话的人,都被慷慨赠予金银珠宝。
昂里埃特公主在加来上船,前往看望她的兄弟。她的兄弟当时已经到达坎特
伯雷。查理由于对妹妹的感情和法国人的金钱的引诱,答应了路易十四的全
部要求,准备使荷兰灭亡于消遣娱乐,节日欢庆之中。
法国国王的弟媳返回法国后,突然可怕地死去。她的去世使她的丈夫被
人受到不公正的怀疑。但这并没有丝毫改变法、英两国国王的决心。这个将
被消灭的共和国的战利品已经根据两国宫廷缔结的密约被瓜分,如同 1635
年法国人和荷兰人瓜分佛兰德尔的情况一样。人们的见解和敌友关系就这样
变换无常,所有计划经常落空。关于这个即将采取的行动的消息开始流传。
欧洲在侧耳倾听,默不作声。德意志皇帝忙于对付匈牙利的叛乱。瑞典被谈
判所麻痹。西班牙始终软弱无力,遇事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凡此种种都使
路易十四得以放手实现他的野心。
更倒霉的是,荷兰国内又分为两派。一派是严峻刻板的共和主义者,对
他们说来,一星半点专制权威的迹象,都几乎是破坏人类的准则的妖魔鬼怪。
另一派是温和的共和主义者,他们拥立年轻的奥伦治亲王担任他祖先的职务
①。这位亲王后来以威廉第三闻名于世。大首相约翰·德·维特和他的兄弟高
乃依是严肃自由的拥护者的首领。但是年轻的亲王那一派开始占上风。这个
共和国忙于内讧而不警惕自身面临的危险,促成了自身的覆灭。
根据七百多年以来传到基督教徒中间的令人惊讶的风俗,一些神甫可以
成为世俗的和尚武的领主。路易十四象过去贿买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一样,也
贿买了科隆大主教、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以及威斯特伐利亚的科尔比
修道院院长、蒙斯特主教范加伦。国王过去帮助荷兰人反对这个主教,现在
却付钱给这位主教去消灭荷兰人。这位主教是个历史不应略而不谈的奇特人
① 指中世纪西班牙统治时期荷兰各省总督,或中世纪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的职务。——译者
———————– 页面 66———————–
物。他是个杀人犯的儿子,出生于他父亲囚禁其内达十四年之久的监狱中。
他主要靠阴谋诡计,再加上运气良机,爬上蒙斯特主教的位置。他一旦选为
主教,就企图剥夺这个城市的特权。全城百姓群起反对,他于是下令包围该
城,对这个选他作为自己的司牧的地方大肆烧杀掳掠,对他那所科尔比修道
院也不例外。他被看成是个受人雇佣的强盗,时而从荷兰人那里领取钱财,
攻打他的邻居;时而从法国人那里领取钱财,反对荷兰。
瑞典没有进攻联省,但它一看到联省受到威胁,就弃之不顾,并向法国
缴纳贡银,以恢复和法国过去的联系。一切都促使荷兰灭亡。
奇怪而又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即将扑向这个小国的敌人中,没有一个
能提出战争的借口。这个举动有点象路易十二、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和
西班牙国王的联盟,他们从前曾经因为威尼斯共和国富有和自豪而起来合谋
把它消灭。
惊恐万状的荷兰三级会议致函法国国王,低声下气地询问国王进行大规
模战备是否针对它,这个国王多年的忠实盟友?他们甚么地方得罪了他?他
要求甚么赔偿?国王回答说,他的尊严怎样要求,他就怎样使用自己的军队,
而关于他对军队的使用,他并无义务向任何人报告。路易十四的大臣们举出
的理由只是:荷兰的报纸编辑太放肆无礼。据说范博伊宁教人铸造了一枚侮
辱路易十四的奖章。那时,法国人喜爱象征性的图像,简直风靡一时。人们
把一个太阳徽奉送给路易十四,徽上有这样的字样:“Nec plurib- us
impar.”(“高于一切。”)法国的大臣们还断言,范博伊宁教人把自己的
像和太阳画在一起,并用如下的话来说明:“IN CONSP-ECTU MEO STETIT SOL”
(“太阳一见了我就停下来。”)这枚奖章从来不曾有过。不错,荷兰三级
会议曾下令铸造一枚奖章,并在这枚奖章上表达了这个共和国所已完成的全
部光辉业绩:“Assertis le- gibus;emendatis sacris;adjutis,defensis,
conciliatis regibus;vindicata marium libertate;stabilita orbis
Europae quiete.”(“法律得到加强;宗教得到纯净;国王们得到援救,受
到保卫,并团结一致;海上自由之仇已报;欧洲已经安抚。”)
事实上,荷兰三级会议也并没有凭空自我吹嘘夸耀。然而,为了平息路
易十四的愤怒,它下令毁掉这枚奖章的钢印模型。
英国国王也责难荷兰的三级会议,说它的舰队在一艘英国军舰面前没有
降旗,并且还举出一幅画,画上,首相的兄弟高乃依·德·维特被画得具有
胜利者的特征。画的背景是一些被缴获和烧毁的船只。这个在对英海战中的
确功勋彪炳的高乃依·德·维特容许过为他的光荣而制作这个小小的纪念品。
但是这幅画收藏在一间从来无人进入的房间里。英国的大臣们书面列举他们
的国王对荷兰的不满,特别举出荷兰方面的具有侮辱性的图画,即abusi-ve
pictures。荷兰三级会议一向把英国大臣们的备忘录译成法文,用法文的“有
错的”、“骗人的”等词来译英文的“abusive”这个词。的确,它万万没有
想到,这幅侮辱性的图画指的就是它的同胞的一幅肖像。他们无法想象会有
这样的战争借口。
为了征服一个国家,人们出于野心和审慎而能尽力作好的一切准备,路
易十四已经全部做到。在人间为完成一项小小的事业而进行如此令人生畏的
准备工作,还史无前例。路易十四征服这个联省小邦,使用的正规部队和金
钱之多,任何侵略过世界某一部分的征服者在开始进行征伐时都无法与之相
比。价值相当于今天九千七百万法郎的五千万法郎已经消耗在这次战备之
———————– 页面 67———————–
中。三十艘装有五十门大炮的军舰与由一百艘船舰组成的英国舰队会合。法
国国王和他的兄弟率领十一万二千人开赴西班牙属地佛兰德尔和荷兰的边
境,离马斯特里赫特和夏勒鲁瓦不远的地方。蒙斯特主教和科隆选侯拥有军
队近两万人。法国国王军队的将帅是孔代和蒂雷纳两人。卢森堡在他们率领
之下指挥作战。沃邦负责指挥围城。卢瓦和平时一样保持警惕,在各处巡视。
这样一支威武雄壮而又纪律严明的军队为有史以来所仅见。国王的御林军特
别令人敬畏。这支部队有四个警卫连。每连由三百名贵族组成,其中有很多
是不领军饷的青年士官生,他们同别人一样,习惯于军中服役的规律性。此
外,还有两百名卫队的宪兵、两百名轻骑兵和五百名火枪兵。他们全是精选
的贵族,青春年少,雄姿英发。最后,还有宪兵十二连,后来增为十六连。
瑞士卫队甚至跟随国王左右。这些法国卫队或瑞士卫队在国王的行宫或营帐
前担任警戒。它们大都薪饷很高。这使那些在本国没有见过任何豪华奢侈的
人既畏惧又羡慕。军纪更加严明,部队整顿一新。当时还没有设置我们以后
看到的骑兵和步兵检阅官。但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人担任这个职务。马蒂内把
至今仍然沿用着的纪律作为当时步兵军纪的基础。富里伊骑士在骑兵内担任
同样职务。一年前,马蒂内下令几个团队使用刺刀。在他以前,使用刺刀并
不经常,也不划一。这是军事技术所能创造出来的最可怕的事物,这种最新
的用法已经为人所知,但是很少付之实施,因为当时长矛还占优先地位。马
蒂内曾发明容易由双轮大车运载的铜制浮桥。国王具有这样多优势,对自己
的运道和荣誉坚信不疑,因而把一个负责描述他的胜利的历史家带在身边。
这个历史家就是珀利松。本书关于美术一节中将谈到他。他写作的能力比抑
制自己阿谀奉承的能力更强。
加速荷兰人失败的因素是,卢瓦侯爵教被暗中争取到法国方面来的本泰
姆伯爵在荷兰国内收买了一大部分军火。这些军火不久就用来消灭荷兰人。
他就这样使荷兰人的军火库空空如也。毫不奇怪,一些在战斗最激烈时期每
天都向敌人出卖这类物资的商人,早在宣战以前就出卖了这些储备。大家知

道,莫里斯亲王 曾经为这样一宗大买卖斥责过大批发商。后者回答他说:“大
人,如果能够飘洋过海和地狱做些有利可图的买卖,我会冒在那里烧毁我的
帆船的危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大家对这件事铭记不忘:卢瓦侯爵亲自
化装前去荷兰进行这类交易。人们怎能想像一次这样不合时宜、这样危险有
害、这样徒劳无功的冒险呢?
荷兰用来抵挡蒂雷纳、孔代、卢森堡、沃邦、法国的三十万大军和一支
强大的炮兵的、用来对抗作进攻敌方要塞司令的忠心之用的金钱的,仅仅是
一个体弱多病、无论围城或者攻守都毫无经验可言的亲王,以及当时组成荷
兰全部警卫部队的将近二万五千名素质低劣的士兵。二十二岁的威廉·奥伦
治亲王刚刚根据百姓的心愿,被选为陆军统帅。大首相约翰·德·维特对此
不得不表示同意。这位亲王具有荷兰人冷静的外表,内心壮志满怀,热烈追
求荣誉。这种热烈的感情以后虽然在言谈中从来没有流露,却始终在他指挥
作战时迸发出来。他生性冷静严肃。他的特点是勤奋积极,目光敏锐。他从
不失望沮丧。这些使他衰弱疲惫的身躯得以承担他的体力难以负荷的事业。
他英勇而不自炫;他壮志凌云而厌恶豪奢阔绰。他天生冷静顽强,适足以战
胜逆境。他喜好治国征战,但对与威势相联系的,或合乎人性的娱乐消遣却
① 莫里斯亲王 (1567—1625),1584—1625 年任荷兰联省总督,曾领导推翻西班牙统治。——译者
———————– 页面 68———————–
一无所知。总之,他几乎在各方面都和路易十四截然相反。
最初,他无法遏阻那股在祖国的土地上涌溢泛滥的激流。他的兵力弱小
得不堪使用。他的权力甚至受到三级会议限制。法国军队突然进军,扑向孤
立无援的荷兰。那个轻率冒失的洛林公爵想要募集军队,并把自己的命运和
这个共和国的命运紧密联在一起,却刚刚看见洛林被法军攻占,攻占的轻易,

就和人们对教皇不满时攻占阿维尼翁 那样。
这时,法国国王正指挥军队开入那些与荷兰、科隆和佛兰德尔接壤的地
区,向莱茵河进发。他下令把钱分发给各个村庄,以补偿他的军队在那里可
能造成的损失。如果附近某个贵族前来向国王抱怨诉苦,他肯定会得到国王
的馈赠。尼德兰总督的一个特使前来向国王陈述法军造成的损失,从国王手
中得到一幅饰有珠宝、价值超过一万二千法郎的国王肖像。这个举动引起庶
民百姓的钦佩,并使他们对国王的威势更加畏惧。
法国国王亲率御林军和他那支由三万人组成的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军队
由蒂雷纳秉承国王旨意进行指挥。孔代亲王指挥的那支军队同样强大。其他

部队时而由卢森堡指挥;时而由夏米伊指挥,视情况需要,或分或合。法军
以同时包围四座城市作为开始。这些城市的名字,仅仅由于这次军事进攻,
才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是:莱茵贝格、奥尔苏瓦、韦塞尔、比里克。
它们几乎一受包围就被攻克。法国国王想亲自包围的莱茵贝格甚至未中一枪
一弹,就告失守。为了确保顺利占领该城,贿买了该城要塞司令,一个名叫
多塞里的爱尔兰人。此人贪生怕死、卑鄙无耻、卖身投靠并且后来轻率冒失,
退至马斯特里赫特。在该地被奥伦治亲王处以死刑。
莱茵河和伊塞尔河沿岸各个要塞纷纷投降。有几个总督只要远远看见
一、两个法国骑兵连经过,就把城门钥匙拱手相送。敌人还未入境,好些军
官就逃离他们保卫的城市。到处一片惊惶恐怖景象。这时奥伦治亲王没有足
够的军队投入战斗。整个荷兰预料到,一俟法国国王渡到莱茵彼岸,它就会
带上枷锁。奥伦治亲王下令在这条河彼岸仓促草草设防。布防虽然完毕,他
却感到无力防守。现在的问题只是了解法国人在何处架设舟桥,以及如有可
能,阻止法军渡河。法国国王的意图是,使用马蒂内发明的舟桥渡河。当时
当地有人告诉孔代,由于季节干旱,在莱茵河一条支流上,在一个用来征收
通行税,称为通行税卡的小塔附近,有一处可以徒涉的地方。这所房屋里有
十七名士兵。国王要吉什伯爵对该地进行探测。根据目击渡河经过的珀利松
在信中的叙述以及当地居民对我证实的材料,在这条支流中间,只有二十步
的距离需要泅渡。这段距离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只要几匹马并列就可使这
条流速很低的河断流。靠岸十分容易。河的彼岸只有四百到五百个骑兵和两
个弱小并且没有配备大炮的步兵团防守。法军炮兵进行侧射。当国王的御林
军和骑兵的精锐部队共约一万五千人安全渡河时,孔代亲王搭乘一艘铜船与
他们齐头并渡。几名荷兰骑兵刚刚策马跃下河中,装作要进行战斗,一看见
面前大批人马涌来,马上就逃之夭夭,抱头鼠窜而去。荷兰步兵这时立刻放
下武器,投降乞命 (1672年6月12日)。这次渡河只损失了诺让伯爵和几
名骑兵。他们因为离开涉徒地点,遭到灭顶之灾。如果年轻的隆格维尔公爵
不轻率行动,当天不会有任何人阵亡。据说这位公爵当时酒意正浓,用手枪
① 法国城市,中世纪战乱时,曾多次易手,1309—1377 年曾为教皇的居住地。——译者
① 夏米伊 (1636—1715),法国元帅。——译者
———————– 页面 69———————–
向跪地求饶的敌人射击,并对他们高叫:“不要饶恕这邦恶棍!”他一枪打
死敌军军官。绝望的荷兰步兵立即重新拿起武器射击,隆格维尔公爵中弹丧
命。一个没同别人一齐逃命、名叫奥森布罗克的骑兵队长奔到正骑马从河中
跃到岸上的孔代亲王跟前,把枪按在孔代的头上。亲王做了一个动作把正要
发射的手枪拨开。这一枪只打断了他的手腕。孔代身经百战,只受过这一次
伤。法国人怒气冲天,对这支四处逃散的步兵大肆杀戮,毫不留情。路易十
四亲自指挥整个进军之后,和步兵通过舟桥渡河。
这就是横渡莱茵河这个辉煌灿烂、史无前例的行动的前后经过。当时这
个行动被当成人类应该永远铭记于心的重大事件之一。法国国王威风凛凛,
使他的全部行动显起十分突出。他的威风、他的征讨神速顺利、他灿烂辉煌
的统治、他的内宠近幸的偶像崇拜、最后还有百姓,特别是巴黎人对夸张的
癖好,再加上城市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对战争的无知,凡此种种都使渡
过莱茵河这一行动在巴黎被当成奇迹,一直被人夸大。公众舆论以为法军全
军面临一支筑壕固守的军队,不顾一座叫做勒托吕的固若金汤的堡垒的炮火
轰击,进行泅渡。对敌人说来,的确没有一次行动比这次渡河声势更大。敌
方如果在莱茵彼岸驻有一支精锐部队,这次渡河行动的确会十分危险。
法军一渡过莱茵,就接连攻下多埃斯堡、聚特方、阿尔恩海姆、诺桑布
尔、内伊梅根、申克、博梅尔和克雷弗—克尔等地。每天从早到晚,国王无
时无刻不收到攻克某地的消息。一个名叫马泽尔的军官叫人转告蒂雷纳说:
“你如果愿意派给我五十名骑兵,我可以占领两、三个要塞。”
(1672年6月20日)乌得勒支城拱手交出城门钥匙并和那个以它的名
字命名的省份一起投降。路易十四带领他的随行神甫,忏悔师和乌得勒支的
正式大主教胜利入城。大教堂被隆重交还给天主教徒。徒拥虚名的大主教在
一段时间内,真正具有尊严的地位。路易十四皈依的宗教同他的军队一样也
取得了战果。这是他在天主教徒的心目中对荷兰取得的一项权利。
乌得勒支、上伊塞尔、盖尔德尔都已降服。阿姆斯特丹只在等待受奴役
或遭毁灭的时刻到来。在该地定居的犹太人急忙向孔代亲王的总管和朋友古
尔维尔缴纳两百万盾,以免惨遭抢掠之祸。
与阿姆斯特丹邻接的纳埃尔登已被攻占。四名法国骑兵外出偷采蔬果,
一直走到米伊登城外。该地有能放水淹没全国的闸门,离阿姆斯特丹只有一
里之遥。该城的行政官惊惶失措,竟向这四名骑兵拱手交出钥匙。后来,这
些官吏发现法军大队人马并未开到,于是索回钥匙,关上城门。法军再稍作
努力,就会使阿姆斯特丹落入法国国王手中。这个首都一旦攻克,不但共和
国灭亡,荷兰民族也将不复存在,甚至这个国家的土地也会很快消失。最富

有的家庭、最热爱自由的家庭,准备逃到天涯海角和乘船前往巴塔维亚 。可
以用来进行这次旅行的船只已经清点;可以装载的物品已经计算好。五万户
人家可以逃到新的祖国。荷兰将只在东印度的末端继续存在下去。过去,荷
兰的欧洲各省只用它们亚洲的财富购买需要的谷物;只依靠它们的商业贸易
为生;只靠它们的自由为生 (如果敢于这样说的话)。这些省份这次几乎突
然遭到毁灭,变得荒无人烟。欧洲的货栈,有十万人从事贸易和技艺的阿姆
斯特丹本会变成浩瀚无边的沼泽。所有与它接壤的土地需要巨额款项和大量
人力来修筑堤岸。这些土地或许将荒无一人,财富毁尽,沉没水底,让路易
① 即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译者
———————– 页面 70———————–
十四只享到毁灭那最奇妙、最壮丽的、象征人类勤劳的纪念碑这种可哀叹的
光荣。
国家的悲痛因在遭逢不幸的人中间常常产生分裂不和而增加。国家遭难
时,这些不幸的人互相推诿指责。德·维特大首相认为只有向征服者求和才
能拯救祖国尚未沦陷的部分。他既极端信仰共和主义,又酷爱自身的特别权
力,因此惧怕奥伦治亲王地位上升甚于惧怕法国国王征服荷兰。他甚至曾经
让这位亲王发誓遵守一项永久法令。这项法令规定亲王永远不得担任共和国
执政之职。荣誉、权威、派性和利益把维特和这一誓言紧密相连。他宁愿看
见他的共和国臣服于一个战胜者,而不愿看见它对一位执政俯首听命。
奥伦治亲王和维特相比,更有雄心壮志,同样忠于祖国,在国难时期更
能忍耐。他指望时间和他顽强的恒心会使他得到一切。他对渴求执政这个职
位和反对讲和同样积极。三级会议决定不顾亲王反对,向法国国王求和。尽
管维特一派反对,亲王仍然被提升为执政。
四名代表以荷兰共和国的名义来到法国国王的营帐,哀求宽大为怀的对
待。六个月前,这个共和国还以欧洲各国国王之间的仲裁者自居。这些代表
没有受到路易十四的大臣们那种把温和的礼仪同执政者的严肃掺混一起的法
国式礼节的接待。冷酷无情、倨傲无礼,生来为了效劳国君,而不是为了使
国君受人爱戴的卢瓦接待恳求者时趾高气扬,甚至加以侮辱嘲笑。荷兰代表
被迫往返多次。最后,法国国王教人向他们宣示他的旨意:他要求三级会议
把莱茵河彼岸的内伊梅根和荷兰国内的一些城市和堡垒统统割让给他;付给
他两千万盾;法国人主宰荷兰国内的所有通衢大道,在水陆上自由往来,而
不必付任何失税;在各地重建天主教;荷兰每年派遣特别使团,向他贡送金
质勋章一枚,勋章上刻有荷兰人的自由得自路易十四等字样;最后,除了满
足法国的上述要求外,荷兰人还必须把他们应该给予英国国王和德意志各诸
侯,如科隆和蒙斯特诸侯的种种优惠也给予法国。荷兰当时还受到后两个诸
侯的侵犯和蹂躏。
这些和平条件迹近奴役,显得令人无法容忍。战胜者的骄横使战败者因
绝望而产生勇气。荷兰人决心手执武器,战至最后一息。奥伦治亲王在荷兰
已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百姓群情激愤,怒不可遏,反对向法国求和的大
首相。亲王施展的策略以及他那一党的愤怒又为这些骚动火上加油。首先,
有人谋杀约翰·德·维特大首相。接着他的兄弟高乃依被控谋害亲王,并遭
到严刑拷打。他在极度痛苦之中背诵贺拉斯的Justum et tenacem(正直的

与顽强的人)这首短诗的头几句。这首诗与他的地位和勇气都很相符。对不
懂拉丁文的读者,这几句诗可以译为:
激流滔滔迅猛,
大海奔腾轰鸣。
乱民蛮横愤怒,
暴君复仇骄横。
这一切都丝毫不能动摇
坚定而纯洁忠诚的心。
(1672年8月26日)过激的贱民终于在海牙杀害了维特弟兄:一个以
① 据 《小拉露斯插图词典》,贺拉斯的这短诗的主旨是,如果不感动那正直和顽强的人,世界将会粉碎。
——译者
———————– 页面 71———————–
德治国达十九年之久;另一个用剑为国效劳。人们在他们血肉模糊的身躯上
尽情泄愤。各个民族都发生过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法国人首先使昂克尔元帅、
科利尼海军上将等人尝到这些暴行的滋味,因为各国贱民的情况几乎如出一
辙。大首相的朋友也受到株连。甚至荷兰共和国的海军上将吕泰尔这个唯一
为共和国作战获胜的人在阿姆斯特丹时也处于暗害者的包围之中。
在举国一片混乱和悲痛之中,行政官表现出只在各个共和国才会具有的
德行。拥有钞票的百姓,成群结队涌向阿姆斯特丹银行。大家担心国库已经
被人触动,遭到盗窃,于是迫不急待去银行兑换被认为还可能还剩在那里的
一点银子。行政长官教人打开存放银子的地窖。银子在窖里原封未动,和六
十年前存放时一模一样。这些银子甚至已被几年前焚毁市政府大厦的那场大
火熏黑。到那时为止,钞票始终是作交易之用。金库从来没有动过。于是就
用这些银钱来付给那些希望兑付的人。象这样讲究信义,而财富又这样丰裕,
这在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为了对荷兰人发动战争以及获得个人吃喝玩乐之所需
而使臣民破产的时候,相形之下,就显得可钦可赞。英国国王破坏国家信誉,
何其可耻;而阿姆斯特丹的官员,在似乎可以破坏这种信誉的时刻,却加以
维护,何等光荣。
除了这种共和主义的德行之外,荷兰的官员们还有那种在无法挽救的困
境中断然作出破釜沉舟的决定的魄力。他们下令凿穿拦海大堤。阿姆斯特丹
四周不计其数的郊区房舍、邻近的城市如莱顿、德尔夫特等尽皆一片汪洋。
农民看见自己的畜群在田野中淹死,毫无怨言。阿姆斯特丹俨然是座巨大的
水中堡垒,四周有军舰护卫,水深足以舶近城边。百姓缺粮严重,淡水尤其

缺乏,按品脱出售,六个苏一品脱 。但是这种种艰难困苦,看来总比沦为奴
隶略胜一筹。荷兰在陆上受到欺凌,不再成其为国家,而在海上仍旧令人敬
畏,这是件值得子孙后代思考的事。这是这些平民大众的真正本色。
正当路易十四渡过莱茵河,连克三省时,吕泰尔海军上将率领近百艘军
舰和五十多艘火攻船驶往英国海岸附近,寻找战机袭击法、英两国国王的舰
队。过去,他们的海军合在一起,也并不比共和国的海军强大。英国人和荷
兰人作为两个惯于争夺大西洋霸权的民族而进行战斗。被称为索尔贝战役的
那次战役进行了整整一天(1672年6月7日)。吕泰尔发出暗号,进攻英国
国王的弟兄约克公爵乘坐的旗舰。这场非同寻常的战斗的光荣归于吕泰尔。
约克公爵被迫换乘军舰,从此不再在这位荷兰海军上将面前出现。三十艘法
国军舰参加了这次战斗,起的作用不大。这天战斗的结果是:荷兰海岸安然
无恙。
这次海战后,路特不顾国内同胞的恐惧和反对,让与印度进行贸易的商
船队驶入特塞尔。这样,当他的祖国正在一个方面覆灭的时候,他却在另一
方面保卫祖国并使之富裕起来。荷兰人的贸易还继续维持。印度洋上只能看
到荷兰国旗。某天,法国领事对波斯国王说,路易十四几乎征服了整个荷兰。
这位波斯君主说:“这怎么可能呢,在霍尔木兹港里,荷兰的船只和法国人
始终是十与一之比啊。”
奥伦治亲王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公民。他为了维护自由,把他担任各种
职务的收入和他的全部财产都捐献给国家。他把法国人进入荷兰可能经过的
其他通道全部用水淹没。他进行迅速而秘密的谈判,把德意志皇帝、德意志
① 品脱(pinte),古法国容积单位,在巴黎一品脱为0.93 公升。——译者
———————– 页面 72———————–
帝国、西班牙枢密院、佛兰德尔总督从慵懒麻木之中唤醒,他甚至促使英国
转向和平。最后,法国国王于五月进入荷兰。七月以后,欧洲开始秘密勾结
反对法国国王。
佛兰德尔的总督蒙特雷让几个团队秘密前去援救联省。德意志皇帝利奥
波德的枢密院派遣蒙特古古利指挥一支近两万人的军队。拥有两万五千名雇
佣兵的勃兰登堡选侯开始行动起来。
(1672年7月)这时法国国王离开军队。在一个已被淹没的国家里,已
经不再有什么征伐需要进行了。已被征服的各省日益难以保住。路易十四想
获得可靠的荣誉。但是,由于他并不想以不倦的劳动来换取这种荣誉,因此
把它丢失。他对在两个月内攻占这样多城市,深感满意,于是在盛夏时节返
回圣日尔曼,让蒂雷纳和卢森堡进行战争的扫尾工作,他自己则去享受凯旋
归国的荣誉。正当欧洲其他强国千方百计从他手中夺走他的胜利果实时,人
们为他的战果修建纪念碑。
———————– 页面 73———————–
第十一章
自荷兰撤退 再次征服弗朗什—孔泰
本书作者认为必须告诉将来可能阅读这一著作的人,他们应该记住:这
部著作决非各次战役单纯的记述,而是一部人类风尚习俗的历史。详述战斗
的情节、人类的狂怒和苦难,而毫无遗漏的书,已经够多。这部论作旨在撇
开浩如烟海的细枝末节,对这些剧烈变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让人只看到
重大事件,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看到导致产生这些事件的精神。
法国当时正处于光荣的顶点。它的将领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它的大臣
被人视为天才,高于其他各国君主的枢密参赞。路易十四在欧洲似乎是独一
无二的国王。的确,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并没有在他的军队中出现过。西班
牙国王菲利浦四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刚刚脱离孩提时期。英国国王一生热中爱
好的只是声色犬马、吃喝玩乐。
所有这些君主和他们的大臣首相全都铸成大错。英国与法国联合,以求
培植一股力量。而削弱这股力量才是英国国家的利益所在。它这样做正好与
其国是的原则背道而驰。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和西班牙枢密院不首先去
反对这股激流,为害更大。最后,路易十四本人轻易获胜后,不迅速乘胜追
击,扩大战果,这样,他犯下的错误就同他们的一样大。孔代和蒂雷纳希望
拆毁荷兰的大部分要塞。他们认为,攻夺邦国并不使用卫戍部队,而是使用
野战部队。他们认为,一方面要保存一、两处要塞,以备撤退之用;另方面
应火速进军,夺取彻底胜利。卢瓦的看法与此截然相反。他希望要塞遍布各
地,卫戍部队处处驻防。这是他的天性,也正是法国国王的喜好。卢瓦采用
这种办法,使供他支配的官职更多,使政府权力更大。他对驳回当代最伟大
的两位将帅,感到满意。路易十四对卢瓦给予信任,因而把事情弄错。这一
点他后来也承认。他错过进入荷兰首都的时机。他分散兵力、防守要塞太多,
以致军队遭到削弱。他予敌喘息之机。最伟大的君主的历史往往是众人所犯
的错误的记述。
国王离去后,形势大为改观。蒂雷纳被迫向威斯特伐利亚进军,以对抗
德意志帝国军队。佛兰德尔的总督蒙特雷未经西班牙胆小的枢密院同意,擅
自派兵增援奥伦治亲王那支区区不足一万人的军队。于是这位亲王顶住法
军,战斗一直进行到冬季。使逆境颓局得以缓和,这已很了不起。最后严冬
来临。荷兰淹没地区坚冰覆盖。卢森堡在乌得勒支指挥作战,发动一场法国
人闻所未闻的新式战争,使荷兰陷入新的险境,其恐怖和前几次大致相同。
某天晚上,卢森堡把从邻近卫戍部队调来的一万二千名士兵集合起来,
鞋底钉上铁钩,在冰上行军,向莱顿和海牙进发。途中忽然解冻冰融,海牙
因而得救。这支军队被水包围,既无道路,又缺粮食,濒于覆灭。要返回乌
得勒支,必须在一道泥泞难行的堤上行军,堤窄几乎容不下四人齐头并进,
而且只有进攻一个如无炮兵就似乎无法攻克的堡垒,才能到达堤上。这支军
队即使被这个堡垒阻挡一天,也会累死饿毙。卢森堡这时束手无策。但是挽
救了海牙的命运之神,也由于这个堡垒的司令胆小怯懦,拯救了这支法国军
队。这个司令无缘无故放弃职守。战争时期也和平民生活中一样,不可思议、
难于理解的事层出不穷。上述事件就属于这类。这一行动的全部后果是,法
国人在该地逞凶肆虐以致令人憎恨。博德格拉弗和斯瓦梅尔丹这两个地大富
庶,人口和我们中等城市几乎同样稠密的市镇,任凭法国士兵抢劫掠夺,以
———————– 页面 74———————–
犒赏他们的劳苦疲累。士兵们纵火焚烧这两座市镇。他们在烛天的火光之中,
奸淫掳掠,凶残作恶。令人惊奇的是,法国士兵虽然由为数颇多的无愧于人
道和勇敢的声誉的军官指挥,却竟然这样野蛮残暴。这次劫掠给人留下的印
象极其深刻,以至四十年后,我还看见一些荷兰的儿童识字课本描述这次险
遇,并且激发子孙后代仇恨法国。
(1673年)这时法国国王通过谈判,使各国君主的政府忐忑不安。他把
汉诺威公爵争取过去。勃兰登堡选侯开始进行战争时,缔结了一项条约,但
这项条约不久就被撕毁。没有一个德国宫廷没有路易十四的津贴的领取者。
他的秘密使节在匈牙利煽起该省骚乱。该省曾受到维也纳枢密院的严厉处
置。英国本想抑挫路易十四的气焰。尽管这个国家举国上下对于助长这种气
焰异常愤怒,大声疾呼,强烈反对,路易十四仍然给予英国国王大量金钱,
使他继续进行对荷战争。整个欧洲被路易十四的军队和谈判弄得毫无宁日。

但他毕竟无法阻止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西班牙和荷兰结成联盟 ,向他
庄严宣战。他使事态的发展变化得如此之大,以致他的天然同盟者荷兰人一
变而为奥地利家族的朋友。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派来的援军姗姗来迟,但他
对路易十四表现出极端仇视。据报导,当他前去埃格拉视察他在该地集结的
军队时,曾经在旅途中领圣体。领完圣体,他手中拿着基督苦像,祈求上帝
为他的事业的正义性作证。这种行动在十字军时代是合时宜的。利奥波德的
祈祷丝毫无法阻止法国国王的军队推进。
首先,法国国王的海军看来已经有了改善。这支海军当时已经不再只是
前一年并入英国舰队的那三十艘战舰,而是四十艘,火攻船还不计算在内。
法国海军军官从英国人那里学到精湛的操作技术。英国人曾经使用这些技术
同他们的敌人荷兰人作战。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约克公爵发明了用旗帜的
各种动作在海上传达命令的技术。在这之前,法国人还不知道怎样把一支舰
队排成作战队形。他们的经验是让一艘船对抗一艘船,而不是使几艘船协同
行动,在海上模仿陆军的队形变换。陆军的队伍,彼此分开,互相支援。他
们的做法差不多和罗马人相同。罗马人在一年之内便从迦太基人那里把海战
技术学到手,并且同他们的老师势均力敌。
(1673年6月6日、7日、14日、21日)德斯特雷海军中将和他的副将
马泰尔,六月份在荷兰舰队和法、英舰队之间连续进行的三次海战,为法兰
西民族的军事技术大大增光。吕泰尔海军上将在这三次战斗中比过去更受人
敬佩。德斯特雷写信给柯尔伯说:“我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吕泰尔刚
刚获得的光荣。”如果吕泰尔也这样谈论德斯特雷,后者也当之无愧。两人
的才能和指挥在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以致战斗始终胜负难决。
路易十四由于柯尔伯的关怀和努力,在法国人中间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材
之后,又由于沃邦的勤奋,使法国的陆战技术更加臻于完善。上述三次海战
进行期间,他亲赴前线,指挥马斯特里赫特之围。该地对他说来乃是打开尼
德兰和联省的钥匙。这是由一个出生时是法国人,名叫法里奥的英勇无畏的
总督防守的强固要塞。此人先前曾经为西班牙人效劳,后来又转为荷兰人服
务。马斯特里赫特的守卫部队有五千人。指挥这次围城的沃邦,首先使用在
康迪城下曾为土耳其人效劳的意大利工程师发明的平行壕。此外,他还在这
种平行壕内另筑进攻部队集合壕。这种工事修建在战壕中,使队伍在壕内排
① 指1673 年8 月30 日的海牙大联盟。——译者
———————– 页面 75———————–
成作战队列。如果队伍出击,又可使队伍能更好重新集合。路易在这次围城
战斗中,比过去更加精确严格,更加不辞劳苦。他以身作则,使法兰西民族
在劳作中习惯于忍耐有恒。这个民族曾被人指责情绪易于昂扬,因疲惫又很
快懈怠。马斯特里赫特经过八天战斗之后投降 (1673年6月29日)。
为了进一步加强军纪,法国国王采取了甚至显得有些严厉过火的措施。
奥伦治亲王用来抵抗这些迅猛的进攻的,只是些无志争雄的军官和缺乏勇气
的士兵。他下令将那些放弃职守、临阵脱逃的人斩首,以便用这种严酷的办
法来培养官兵。法国国王第一次丢失要塞时,也使用过惩罚。一个名叫迪—
帕的十分忠厚老实的军官,投降奥伦治亲王,交出纳埃尔登(1673年9月14
日)。说实话,他只坚持了四天。不过他经过五小时战斗之后,才交出这个
城市。这场战斗在修得很糟的防御工事上进行。交出这座城市,是为了避免
一支弱小而又灰心丧气的守卫部队遭受无法顶住的总攻击。
国王对他的军队首次蒙受耻辱、异常愤怒。他下令处分迪—帕,让迪—
帕手里拿一把铲子,让人在乌得勒支把他放在地上拖。受刑者的剑已经折断。
对法国军官说来,这是一种毫无裨益的可耻行动。他们十分珍惜荣誉,并不
需要使用让人惧怕蒙受耻辱的办法来管理他们。必须了解:要塞司令的命令
的确规定军官必须坚决顶住敌军三次进攻。但是这属于那些从来没有被人遵
守执行的法令。迪一帕一年后在志愿参加包围小城格拉夫时作战阵亡。他的
勇敢和牺牲,应该使那个曾经对他严惩的卢瓦侯爵感到遗憾懊悔。君王的权
力能够虐待一个老实的人,但不能玷污他的名誉。
法国国王的用心、沃邦的天才、卢瓦的严加警惕、蒂雷纳的丰富经验和
高超本领以及孔代亲王的积极勇敢,全都无法补救保留要塞过多、部队分散
削弱以及没有占领阿姆斯特丹这一错误。
孔代亲王企图插入已被淹没的荷兰的心脏而未果。蒂雷纳既无法拦阻蒙
特古古利和奥伦治亲王会师,也不能阻止奥伦治亲王占领波恩。曾经发誓要
消灭荷兰三级会议的蒙斯特主教自己也遭到荷兰人进攻。
英国国会迫使英王认真进行谈判,不再充当为法国的威势效劳的雇佣工
具。因此法国放弃这三个荷兰省份,就必须和攻占它们时同样迅速敏捷。但
是这三个省份并未免遭敲诈勒索之苦。总督罗伯特仅一年内就在乌得勒支一
省榨取钱财达一百六十六万八千盾之多。从一个如此迅速被占的国家撤退得
如此急迫,以致两千八百名荷兰战俘以每人一埃居的代价被遣送回国。圣德
尼门的凯旋门和其他胜利纪念碑刚刚竣工,胜利果实就已被抛弃。荷兰人在
这次入侵中荣获海上霸权,巧妙地把陆上战场移到国外。欧洲人认为路易十
四享受这一短暂的胜利的光荣过于仓促,过分骄傲。这次行动的后果是:要
进行一场反对西班牙、德意志帝国和荷兰联军的血腥战争,先被英国,最后
被蒙斯特,甚至被科隆背弃,在他已经征服但又撤离的地方留下的仇恨多于
崇敬。
国王单枪匹马,坚持和他为自己树立的敌人对抗。法国必须进行自卫,
抵抗结成联盟的强国,抵抗名帅良将,这同国王过去在旅途中,从毫无防备
的敌人手中夺取法属佛兰德尔、弗朗什—孔泰以及半个荷兰时相比,他的政
府和他的国家就显得更加明智和强大。
人们特别看到善于理财的专制国王和其他国王相比,具有何种优点。他
同时还向对抗德意志帝国军队的蒂雷纳派遣一支将近两万三千人的军队;向
抗击奥伦治亲王的孔代派去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在鲁西荣边境上布署一个兵
———————– 页面 76———————–
团。一支载运士兵的舰队一直驶抵墨西拿与西班牙人作战。国王本人再度御
驾亲征弗朗什—孔泰。他到处既防守又进攻。
他最初在弗朗什—孔泰采取新行动时,优势完全在法国政府方面。问题
在于要把瑞士人争取过来,或者至少加以麻痹。这个民族既令人生畏,又穷
困不堪,始终保有武备,酷爱自由到了极点,在自己国境内是无法战胜的。
它看见路易十四再次出现在与它的国家邻近的地方,已经抱怨不满,甚至惊

恐猜疑。德意志皇帝和西班牙央求十三州至少准许他们的部队自由过境,以
援救由于西班牙首相的疏忽大意而毫无防御可言的弗朗什—孔泰。法国国王
这方面则压逼瑞士拒绝敌军自由过境。德意志帝国和西班牙只是对瑞士大讲
道理、不断央求。而法国国王则用现金使瑞士人下定决心,满足他的愿望,
即拒绝德、西军队过境。路易十四在他的兄弟和大孔代的儿子陪同下,前往
包围贝桑松。他喜好包围战,可能他以为自己在这方面与孔代和蒂雷纳等不
相上下。但是,尽管国王热爱荣誉,却也承认这两个伟人比他擅长野战。其
次,他如果在思想上没有攻占某个城市的绝对把握,他从来不包围该城。卢
瓦的战备进行得如此充分,军队补给如此充足,几乎指挥所有围城战斗的沃
邦的攻城技术如此高超,因此,国王确有把握获得荣誉。沃邦指挥进攻贝桑
松。该城于九天内攻克 (1674年5月15日)。六周后,整个弗朗什—孔泰
向法国国王归顺投降。它归顺法国,并且似乎永远并入法国版图。这是奥地
利—西班牙政府软弱和路易十四强盛的证据。
① 即瑞士。当时瑞士联邦由十三州组成。——译者
———————– 页面 77———————–
第十二章
一次漂亮的战役 蒂雷纳元帅之死
大孔代在塞纳弗的最后一仗
法国国王迅速攻占弗朗什—孔泰,其作战之轻易和战果之辉煌还与他的
命运相关联,这时候在莱茵方面防守边境的蒂雷纳正施展最精彩和最巧妙的
作战艺术。人们克服困难越多,就越受敬重。正因为这样,蒂雷纳进行这次
战役,获得极大荣誉。
(1674年6月)蒂雷纳首先进行了一次灵活的长途进军,在菲利浦斯堡
渡过莱茵,连夜向辛茨海姆挺进,攻下这座城市。同时,他还向德意志皇帝
的将军卡普拉拉和洛林的老公爵查理四世发起进攻,迫使他们逃窜。查理四
世一生不断丧邦失土和征募军队。他刚刚把他那支小军队和德意志皇帝的部
分军队联合起来。蒂雷纳把他挫败以后,又对他穷追猛打,并在拉登堡(1674
年7月)击溃他的骑兵。接着,蒂雷纳又从拉登堡出发,奔袭另一位德意志
帝国军队的将军布尔农维尔亲王。这位将军只等待增援部队开到,好打开通
往阿尔萨斯的道路。蒂雷纳预先防止了这几支军队会师,向布尔农维尔进攻,
并迫使他逃离战场 (1674年10月)。
德意志帝国调集它的全部兵力对付蒂雷纳。七万德国人驻守阿尔萨斯。
布里萨赫和菲利浦斯堡被他们包围。蒂雷纳最多只有两万人。(12月)孔代
亲王从佛兰德尔派出骑兵援救。蒂雷纳那时经过塔思和贝福尔,穿越白雪皑
皑的高山,忽然出现于上阿尔萨斯敌军的营垒之中。敌人还以为他当时正在
洛林休整,战役已告结束呢。蒂雷纳在米卢兹马尔豪森击溃进行抵抗的敌军,
俘敌两名。接着向科尔马尔进发。该地有被称为大选侯、当时统帅德意志帝
国军队的勃兰登堡选侯的大本营。蒂雷纳抵达该地时,这位诸侯正在同其他
将领进餐。他们仅仅来得及逃走。田野里逃兵触目皆是。
蒂雷纳觉得只要还有使命尚待完成,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完成,于是在图
尔克海姆附近等待袭击敌军部分步兵。他选择的驻扎地点条件优越,使他稳
操胜券。他击败敌军这支步兵(1675年1月5日)。一支七万人的军队终于
几乎未经大战就战败溃散。阿尔萨斯仍然留在法国国王手中,德意志帝国的
将军被迫返渡莱茵河东岸。
所有这些连续的军事行动,指挥得如此高明巧妙,组织得如此冷静耐心,
执行得如此迅速敏捷,以致法国人和敌人都同样钦佩赞赏。大家了解到,蒂
雷纳在这次战役中的全部行动都是在不顾宫廷的态度如何,不顾卢瓦以法国
国王名义发出的三令五申的情况下采取的,这使他声誉更隆。对抗权高势大
的卢瓦,承担战争的重任,不顾宫廷的非议、不顾路易十四的旨意和首相的
仇恨,都充分表明蒂雷纳具有很大的勇气,立下了最大的功绩。
必须承认,对战功持人道态度多于持尊重态度的人,因这次十分艰巨的
战役而痛苦哀叹。这一战役既因人民所遭的灾祸不幸,也因蒂雷纳的远征而
著名于世。辛茨海姆战役结束后,蒂雷纳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遍布富裕
殷实城镇的帕拉蒂纳大肆烧杀。帕拉坦选侯从他在曼海姆的城堡上目睹两座
城市和二十五个村庄火光烛天,付之一炬。这位诸侯悲痛欲绝,写信痈骂蒂

发表评论